人的本质与价值

2024-09-08

人的本质与价值(共8篇)

人的本质与价值 篇1

摘要: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基于科学理论预测的未来社会形态,是人的本质的复归。对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人的复归在此时面临着现实难题,即落后的小农生产力与人类普遍性解放的矛盾与差距。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人的复归的核心是“劳动成为了人的第一需要”,并且其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规定性而存在。劳动将是而且一直是连结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现实纽带。

关键词:马克思,共产主义,人的本质,劳动

根据马克思的“三形态”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基于科学理论的未来社会形态,是全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科尔纽在研究《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认为: “揭示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自我异化和这种异化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克服”是《手稿》的两个基本主题。可见共产主义除了被解读为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的新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状况外,还可以被认为是是对人的本质( 或者是类本质) 的复归,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对于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并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对后一问题进行现实性的剖析。

首先,人的本质的复归的现实难题。毛泽东作为不遗余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代表,在早期国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虽然“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运动现在来看是脱离当时的生产要求的。众所周知,毛泽东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施政路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此就从种种所谓特殊的角度分析其思想上的原因,比如说“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导致他偏离现实”,则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实际上,毛泽东对共产主义一直有着比较清醒的、科学的认识。

毛泽东于1959 年2 月27 日至3 月5 日,在郑州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纠正“共产风”的问题。他批评说: “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这样做,实际是抢产,没给钱,不是抢是什么? 这样下去,一定垮台! ”毛泽东对“共产风”的批评实际上代表了他对共产主义三方面的科学认知: 第一,共产主义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财富和劳动成果由全民共享; 第二,实现共产主义不能盲目消灭劳动者合法私有财产,要消灭的是剥削占有和奴役他人劳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个人劳动理应得到尊重,合法的劳动者私有财产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财富基础。第三,毛泽东提到贫穷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人的全面解放的社会首先要从人对物的依赖性中得到解放。而且共产主义社会要形成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而这种依赖关系不再是物与物的依赖关系的虚幻形式,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诉求以及劳动诉求。

既然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是科学的、合理的,那么建设时期的挫折如何而来? 实际上,科学本身是主客体的统一,既定客体规律也是无法质疑的,也因此问题最终还是出在人自身上。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要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在于弥补这段发展的空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中说: “无产阶级宣告现存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的身上,即无产阶级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这里马克思是说无产阶级要把自己的原则提升为整个世界的原则,把无产阶级的利益提升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使无产阶级成为一个普遍性的代表,以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此很明显,农民群体虽然作为人口大多数,但无法将自身的利益上升为普遍的利益,更无法代替无产阶级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落后的小农生产力与人类普遍性解放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与差距,因而将超前共产主义模式一开始就与落后的小农生产力挂钩是欠妥的。生产中棘手的农村问题必然导致解放中的人的问题。那么人的本质的复归就还只是抽象的空论,人的解放、真实需要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人的本质的复归的核心: 劳动成为第一需要。法国拉法格提出了具有争议的经济决定论,但这在马克思那里是可以找到理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决定性力量,经济关系又决定了法律、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经济地位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但是,马克思在论述经济决定作用时,把艺术排除在被经济所决定的对象之外。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和艺术经常与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脱节。因而,就并不是社会发展越繁荣,艺术成就越高。可以联系到到人的本质问题,很难想象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提法的绝对合理性。当然,就马克思就及人的社会存在性而言,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归纳是合乎逻辑的。但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借来的人的类本质的提法似乎更加生动。因为,人的本质不能是一种,更不能“不是这一种,而是另一种”,人的本质应是丰富的。人的类本质的提法说明人的本质是一种生命创造性活动,而“创造”一词是可以体现丰富性含义的。艺术能够不被经济所决定,告诉我们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需要不会仅仅满足于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必须把人的精神层面考虑在内,而且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思维必须具有创造力,否则人们大可以拒绝选择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毫无精神文明成果的社会。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生存状况、没有剥削压迫和奴役、没有暴力,而更应是一种蒸蒸日上的追求。有时候,人更喜欢做一个可以有所发明的奴隶。在共产主义社会,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 精神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重要。当然,马克思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的人的素质是已经提高到和这种意识相符合的地步了。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其实,不管原始社会也好,还是更远的某种未知社会形态也好,劳动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劳动使人成为人自身。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财富由全部自由人共享。但劳动仍然是必须的,人不会因为坐享其成就放弃劳动,更不会像之前迫不得已而劳动。人们在劳动中展现、直观和生成自己的本质,通过和别人的协作劳动获得更深的情感交流,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在劳动中解释世界和创造世界,此时劳动就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但这其实还需要个前提,就是前文所说的人们的素质也是有了极大提高。不然,人们有选择劳动的权力,也有选择懒惰的权力。而且,共产主义社会理应对不劳动的懒汉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就像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一样。这时候,公平不是现实中公平不公平,而是人们的心中没有所谓对现实不公平的私愤。当人们热切追求劳动的真谛的时候,不劳动的人反而是值得怜悯的。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并不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现实结果,而是它本身就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规定性,并且是共产主义社会下人的本质的复归的核心与关键。劳动将是而且一直是连结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现实纽带。

人的本质与价值 篇2

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当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时代.面临着这一趋势带给我们的种种困境,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因此,“回到马克思”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共识.重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其中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对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其科学的方法论来解读现实问题,其意义尤为深远.正如马克思早年的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两个论述就为我们今天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这一视角的.科学理解和深层把握将引领我们这批时代的“弄湖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作 者:王艳萍 WANG Yan-pi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11(4)分类号:B03关键词:马克思 类本质 人本主义

产业与人的发展的本质关系 篇3

【关键词】产业;人;本质关系;产业发展

一、产业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人本性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与归宿

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产业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服务的,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由人来提供的,产业发展同样可以改变人,因此产业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的需求在产业的发展中不断孕育,以人为本是后危机时代下产业发展的根本准则。科技是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后危机时代科技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人的本质力量的需求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之源,满足人性的需求,成为科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科技与产业的人的本质力量性越来越明显。

(二)后危机时代下产业发展的主体转向

后危机时代下人们的观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切旧时代的卫道士们会感到悲苦与苍凉,精神的家园在哪里,狭隘的宗族地域观念将在产业的大潮中被撕得粉碎,这里要说明的是,它与我们传统道德中的忠孝本意与爱家爱乡的乡土本意不同,关键在于不要超越德性的标准与量度。人的思维将会在产业的发展中重塑,产业对人的发展与培养要求将直接联系,因为产业中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选择了这条道路。事实证明,它们是成功的。

产业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发展,这里既包括外部社会人的发展,同时包括产业内部社会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产业发展需要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人的发展。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生产设备的更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需要人的参与。人的发展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产业中人的发展需要运用不同的机制,这里既需要产业给人的发展创造人性的发展空间,同时产业发展要注意运用外在的发展成果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中人的发展,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主体与产业本身的共同发展。将产业的发展转向由产业主体的发展而促进产业实践的发展,在产业的主体的实现的过程中完成产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后危机时代的产业发展中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取向,也就是实现产业发展的主体转向。

二、产业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产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

人的发展与实现需要现实的力量,毫无疑问产业的力量首当其冲。产业不仅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科技发展的忠实代表,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人性价值追求的现实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那是一个公平而且人人的生活需求得到的满足的社会,是按需分配的社会。在我们中国哲学家的哲学理论中,也提出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大同社会。他们所认为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大致相同,只不过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建立于修身之上,这本身并不矛盾,是统一过程中的两个必需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要保障这一社会的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变得重要,而生产力的发展责任要交给产业来完成。构建产业的发展理路是当代人通向未来人达到共产主义世界一项重要的任务。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表达了生产力的存在形态,同时为人类自我变革的一种力量,是共产主义世界成为可能的根本保障。

(二)后危机时代下产业对人性需求的满足

这就在于人的现实要求必须由产业来满足,最基本的我们不要忘了,如果要生存下来,有谁能做到不吃饭、不穿衣服,谁也做不到。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人的低级要求,像吃穿住行的一般要求,同时还满足人的高级生活的要求。后危机时代下人们的生存与古代的人们不可同日而语,人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的满足,这种满足是以实际的产业为基础。例如,我们利用当代信息交往的工具,在中国能和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做面对面的视频聊天。我们去商场购买商品,打印出的发票用手指贴在上面,指温直接可以辨出真伪。新奇的玩艺儿还有很多,以至于眼花缭乱,我们现在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动物的需求,当然还有精神食粮的需求,而且这种人性需求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与动物属性越走越远,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产业则是这种人性需求与力量的表征,即人化的现实。

三、产业以人的自我实现为发展的归宿

(一)人性价值需求的实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的归宿

在产业的要素中,即产业的科技、体制、资本与原材料中,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体制从认识论的深层次来看也是一种特殊的科技。相对于人的主体性,资本与原材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科技的本身是人性的觉度力量,是主体性的一种最重要表现,是产业发展中的首要力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科技的发展要有人类承担,既做科技的客体,又做科技的主体。作为客体是指科技对于人的主导作用与影响;作为主体是指人的需求与实践决定科技的发展。后危机时代下科技与人的这两种关系会在产业发展中突出表现出来。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人作为科技的主体,因为人性的价值需求是科技价值的本质,产业科技发展的人性价值更具有前提性。产业的发展要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要求产业的产品具有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从而满足产品的人性价值需求,不断将产品的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产品的价值达到人性需求。只有具有产业人性价值的产品才是顾客满意的产品,对于产业人性价值的解读,还需从文化价值的高度加以解读,对于产业科技的提高与发展的张力要建筑于产业人性、主体人文价值的基础之上,即产品的价值体现人的自由的人性本质,即存在辩证法的自由维度,产品的价值体现产品的人的本质力量——人文或说文化的满足。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而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的鲜活的体现,人性价值需求的实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是科技发展的归宿。

(二)依靠产业实现人性价值需求的发展

人性需求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实现,注重市场的人性需求,是存在辩证法自由的回归,是要求科学满足人类的需求价值,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科学技术要满足人们的不同价值,就要研究人们的需求价值,实现人性价值的回归,而且人的发展会随科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人的需求价值也会随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人们没有对电脑功能提高的要求;而有了电脑,人们会寻求处理器速度更快,内存、像素更高,携带更方便的。随着人们事业的拓展,人们的需求也在拓展,人的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为科技的增长提供可能,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价值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样适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活动空间的拓展人们有不同的解释,也就有不同的需求价值,价值取向复杂,有时甚至会发生严重冲突,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矛盾的存在与解决当然需要科技的支撑,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一系列要求的完成也是基于当今生产力发展要求基础上的人性价值回归,以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生产力的形态,在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产业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人类世界也随之改变,新的价值要求与矛盾运动又伴随新的科技与产业实现。

(三)产业的市场回归

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服务于产业的顾客,顾客至上,产业的市场回归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法则的回归。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管理组织能力水平的提高,无疑都要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在顾客得到满意的过程中,产业的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产业获得自身的发展。

产业的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展,没有了市场,产业就发展到了死亡的边缘。因此,产业要将自身的发展时刻与市场的变化相联系,要做好产业的发展谋划和发展统筹,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以消费者的要求来看待产业的产品,对于顾客需求的考虑,实现顾客需求。

在后危机时代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产业获得了发展。奥秘就在于这些产业对于市场的预期做了充分的估计,对于市场的前景做了合理的规划,降低了产业的成本。当然要靠科技进步与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迎合了顾客的需求理性,即生产的产业品物美价廉、新颖时尚,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顾客的需求理性,不但加固了原有的市场,而且将市场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市场生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产业的发展需要理性的规划,实现市场的回归,将产业发展与市场衔接,产业产品与顾客挂钩,实现产业对市场的理性。

(四)产业内人性需求的满足

顾客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社会是产业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社会的土壤,产业是无法生存的。对于产业来说,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产业内的社会与产业外的社会,顾客属于产业外的社会。产业的内部社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部分,产业的发展依靠的就是产业的内部社会。对于产业发展来说,先要做好内部社会的生活和保障,对产业的员工要做好各方面的生活安排,他既是内在产业成员,又是外在产业的社会成员,产业成员影响着这个社会,产业内社会成员的不断学习,不仅是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使产业内员工自我渴望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享有自我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对员工进行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而对于生产技术方面的素质更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其生产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他不仅是生产的机器,同时需要人性的关怀,对于员工进行教育,不仅使员工的工作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使员工对于产业具有一种归属感,感觉到人性的关怀。不断以人性的关怀提高员工的士气,科技教育的福利是实现这一关怀的最好手段。他提升的是人的人性觉度,从本质上提升生产力。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人性满足,现实维度的生存需求的福利同样不可或缺。

人的本质与价值 篇4

一、谬误与廓清:对错误人性论的批判

在德国, 到了马克思的时候, 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 德国哲学从天上掉到了人间, 这一任务是由施蒂纳、黑格尔, 以及费尔巴哈等思想家来完成的。但是, 所有之前的这些思想家都不如马克思的批判来得干脆彻底,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 “反宗教的批判的本质就是: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 社会。”他把颠倒了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 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存在价值, 高扬人的地位, 说明宗教的本质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已, 揭露了“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要求“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 “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真正的人就是处于一定国家、社会中的人, 就是真实的、有现实的幸福追求的人, 而不是宗教上的人的隐形。

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的人性思想。他集中批判了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他说, “人的本质, 人,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 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马克思十分清楚, 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 而这个“自我意识”又是他的“绝对精神”的派生物, 这个“自我意识”在现实世界里上升到最高层面就是德意志国家的法和政治, 人是完全从属于国家的法和政治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 现实生活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即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国家 (法、政治) , 再到现实的人, 它完全符合德意志国家蒙蔽人民、压抑人性的需要。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批判地继承了唯物主义思想, 但他也同样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马克思认为, 费尔巴哈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当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是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费尔巴哈没能把人的本质和具体的历史联系起来, 他只能把人的本质诉诸于“感性直观”和“类”, 追求人类平等在费尔巴哈看来仅仅是追求“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 这实际上和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抽象的平等观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马克思表示, 当费尔巴哈看到现实的不平等现象时, 他只能诉诸于宗教感情上的“爱的同呓语”了。最后, 马克思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是说, 要达到对人性的真正理解, 要实现人类的解放, 就必须从实践方面去理解, 并使现存的一切革命化, 彻底地改变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

二、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在批判了资产阶级错误的人性论思想之后, 马克思确立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他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的全部价值旨趣就在于:指出了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 并且有现实需要的, 这种需要是不断改变的, 当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因为有需要人们才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 “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是有自然欲望的肉体组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不再是上帝的宠儿, 不再是生活在伊甸园中的无忧无虑的亚当和夏娃, 也不再是虚幻的只依靠精神过活的怪物, 而是有自然欲求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这些有自然欲望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 他与自然界密不可分, 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一刻也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所以, 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 获得衣、食、住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马克思还认为, “人”全部都来源于实际生活, 来源于实践, 因此这个“人”是具体的、历史的, 是受限制的, 受制约的。他指出,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 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马克思从不抽象而空泛地谈论人, 更不会主观臆造出“人”来, 他谈到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 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事实上, 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现实的个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其中人们成就自己本身的存在本质。人们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是说, 人类的全部生活都要归结于实践, 即使从实践中来, 最终也要到实践中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使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人们就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能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进一步发展, 是对人的内在的规定性。所以,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 同时又根据时代的变迁赋予它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我们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不断创造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生产发展了,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能为我们解决其他所有问题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使人由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在注重发展, 提高效率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平, 注重国家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现实的平等”的目标。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因为他们往往连衣、食、住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不解决他们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问题, 社会就无法和谐。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难问题, 让人们获得劳动以及相应地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因为劳动的权利不但关乎到人的收入, 还关乎到人的尊严, 可以防止对人的异化。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 因为“第二个事实是,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顺应人民的期待, 尽量满足人民的需要, 而不能一味地指望人民群众忍受, 等待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之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生存资料得到满足之后, 又想获得发展资料, 乃至享受资料。现在, “一味指责民众情绪化发泄、指责缺乏理性”, 以及对人民群众再抱有要求其一味容忍的理想的期待, 这些都已经不再现实。

正视教育本质与价值的回归 篇5

关于教育的论述,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但是对教育的公益性,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部部长周济先生明确指出,要坚守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教育的公平性,不再提教育产业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可见,教育,从来就不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社会上的亿万个家庭与千万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教育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远远大于其短期的经济效益。造福于民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公民的责任,是对全体纳税人人权的保障,是将中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直接指向不是谋财创富,不是政绩指标,不是乞求施舍,不是追求急功近利的手段。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就意味着首先要坚持教育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追求长远的发展,可能要牺牲一些短期的经济利益与回报。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与从教者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更要有长远的眼光,树立教育是百年大计之理念;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教育是通过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将中国的人口大国打造成人力资源强国,它图的是根本大利,而不是蝇头小利;教育的公益性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之一,它能让社会底层的优秀分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入社会的中高层,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变动,防止两极分化,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意味着教育的发展不能仅求效益,还要体现人间正义与良知,那种“从孩子口中抠出一幢楼”的做法,那种以文憑牟取暴利的做法,那种招生时嫌贫爱富的取向再不能为继……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意味着教育投入占GDP的百分比将有新的计算方法,不再把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投入算起来往后靠”,意味着教育将更加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上普罗大众,关注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的回归,意味着还教育真正面目的时候离我们不再遥远。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能忘了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意味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大大加强,不能再眼睁睁看着城乡教育因人为的原因差距越拉越大。八亿农民的孩子在家乡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的孩子在当地也要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而且是当务之急。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发现后一封了之,而应加强管理与规范,给以必要的扶持。要保证共和国的公民在教育的起点上与机会上是公平的,让全体国民真正地受惠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体验到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自豪感与优越性。要做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努力,目标还是有实现的那一天。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教育的公平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美好,教育的蓝天。

人的本质与价值 篇6

1、马克思阐释的人的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政治学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阐释异化劳动, 论述了什么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既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可见,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 生产实践活动。

2、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

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属性, 是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但是,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而人则使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正因为如此, 人才是类存在物。而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 人证明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在物。这一点, 说明了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之一“意识性”。其二, 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与动物简单、重复、机械, 只为满足于肉体存在的需要的活动不同, 人的实践活动是具有内在动力的—即创造性, 它使人从动物本能中跃迁出来, 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其三, 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自由自觉的意识性与创造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获得现实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感觉到自己活动的意义所在。

3、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发现了人的类本质

劳动的异化, 使工人的劳动被贬值了“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对立。劳动成为工人的谋生手段, 不是自愿的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的生活状况不像人, 和动物没多大区别。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无情地批判, 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适合人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 更重要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 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史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 借鉴国际经验教训, 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 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 它忽略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 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又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类本质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体现。

三、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我认为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首先, 从继承的角度上, 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从始到终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高度异化的批判, 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和实现人的全民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其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从发展的角度上讲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但这个理论在这一点上还不健全, 不完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这一理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为新时期处理好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两个理论突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而内容也不完全相同。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的劳动被异化,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异己的力量存在, 此时的人与动物没什么两样, 劳动非工人自愿的。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社会主义, 一个以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提出的, 此时的人得到了发展, 但只不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较为之后, 人的发展不够全面。因此, 后一个理论在前一个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地重视人发展的全面性、健康性、自由性。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涵义是其意识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它以自由自觉性为基础、以能动的创造性为核心、以社会性为条件, 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本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论前提的, 二者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的类本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人的本质与价值 篇7

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较多, 各种估值方法主要表现在计算技术不同与估值结果的明显差别。

一是息税前利润法。通过利用息税前利润 (EBIT) 扣除利息费用后的净利润 (不考虑优先股利) 除以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的差值来计算股权价值, 利用债权市场价值来衡量债权价值, 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行, 但是准确度值得怀疑。

二是相对价值估值法。通过每股估价与市盈率、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市净率或每股销售收入与收入乘数等相对企业价值估值技术来估算企业价值, 计算过程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

三是内涵价值估值法。利用企业实体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与债权现金流量) 来计算企业的实体价值, 在计算过程中利用的是企业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这些数据, 该方法计算的是企业的绝对价值 (内涵价值) 。另外这种方法考虑了企业实体数据、可持续增长等因素, 所以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缺点是计算过程复杂与技术性较强。

在企业实际的评估业务中, 由于内涵价值估值法计算相对复杂, 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因此企业在价值评估中通常选择了简便易行的第二种价值估值技术, 即相对价值估值法。但笔者认为, 选择一种方法的最根本条件是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尽管相对价值估值法比较简单, 但由于主观因素较强, 还是建议企业选用内涵价值估值法比较好, 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价值评估结果的真实、合理、可信。

二、企业内涵价值与相对价值的实质

企业内涵价值估值技术利用的是企业自身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等因素来计算企业绝对价值即内涵价值。相对价值利用的是可比企业或类似企业数据并结合企业自身相同因素数据来估值。

(一) 企业内涵价值

企业内涵价值估值主要利用企业在预测期及后续期的不同现金流量及合适的折现率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 其核心理念为“企业实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的现值 (股权现金流量按照股权资本成本折现的现值加上债权现金流量按照等风险债务成本折现的现值) ”。在应用企业内涵价值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 数据引用。

要利用不同年份的企业自身经营成果数据及预计数据, 如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

2. 数据特点。

要区别对待公式中的不同数据, 有些是本年增加额, 而有些是累计数据额, 如税后经营净利润、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是本年新增数据, 而资本支出指的是企业不同年份的资本累计支出总额。

3. 后续预测数据。

因为企业预测比较可靠的数据一般在5年内, 5年后的预测数据难以科学、合理, 所以通常利用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 (销售可持续增长率、股利可持续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可持续增长率) 来进行预测。

4. 折现率选择。

依据内涵价值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中, 要特别注意折现率的采用。股权价值直接计算利用的是股权现金流量与股权资本成本折现率;债权价值直接计算利用的是债权现金流量与等风险债务资本成本折现率;实体价值的直接计算是利用实体现金流量与企业加权资本成本折现率。

5. 结果分析。

该计算结果是企业的绝对价值、理论价值, 在部分因素考虑上仍然带有主观因素, 例如后续预测期采用的可持续增长率不一定科学合理。

(二) 企业相对价值

因为企业相对价值估价方法计算的是企业相对价值, 采用的是可比企业 (类似企业) 与被估值企业数据的结合, 利用数据较少, 计算方法简单, 所以其准确性较差、主观因素影响成分较大。虽然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 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理念演变。

由于其利用“股价P=基期股利D0× (1+股利增长率g) (股权成本Ke-股利增长率g) ”。核心公式两边同时除以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收入计算市盈率、市净率、收入乘数演变而来, 所以其计算理念不变, 变化的仅仅是因素的选取。

2. 相对价值计算法下市盈率、市净率及收入乘数修正。

由于被估值企业与可比企业特征数据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在估值过程中要对已经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市净率及收入乘数进行修正, 使其更加合理, 修正过程中选择先修正再平均 (股价平均法) 还是先平均再修正 (修正市盈率或其他比率) 视估值要求而定。

三、企业内涵价值与相对价值的应用

(一) 企业内涵价值的应用

例:甲企业2009年底发行股票为10 000万股, 股票市价20元, 账面总资产100 000万元。2009年销售额123 000万元, 税前经营利润25 790万元, 资本支出5 079万元, 折旧2 500万元, 年初净经营性营运资本2 000万元, 年末净经营性营运资本2 200万元。目前企业净债务价值为3 000万元, 目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 企业所得税税率25%。预计2010年至2012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0%, 税后经营净利润、资本支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折旧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 2013年将进入永续增长, 年可持续增长率为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至10%, 试分析企业实体价值。

分析:根据“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资本支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来计算实体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当中, 要结合具体财务数据资料来进行具体分析。例如, 若其数据资料不能直接计算实体现金流量, 则可以根据股权现金流量 (净利润-股权净投资) 与债权现金流量 (税后利息-债权净投资) 之和来计算, 股权净投资与债权净投资可以根据净投资 (所有者权益净增加) 与资产负债率来分配计算。在本例中, 由于实体现金流量可以直接计算, 所以采用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来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基期税前经营利润25 790万元结合所得税税率25%可计算基期税后经营净利润, 资本支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以及折旧由于随着销售收入同比例增加, 所以其净增加额依据销售收入增长率10%来计算, 依据此思路可以预测实体现金价值, 即预测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48 328.9+[22 883.18 (10%-2%) ×0.7118]=48 328.9+203 603.1=251 932 (万元) 。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内涵价值的计算不仅仅利用了可预测期的经营状况资料, 而且结合了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 而可持续增长率又是由企业资产运营状况、资本结构、获利能力、股利分配政策等因素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决定的, 所以企业的实体价值计算更加符合企业的真实价值, 更加合理可信。

(二) 企业相对价值的应用

例:乙企业的每股收益为1元, 其预期增长率是12%, 为了评估该企业股票是否被低估, 与其类似的三个可比企业有关数据如下:A企业当前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分别为8%与5%;B企业当前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分别为25%与10%;C企业当前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分别为27%与18%, 试采用修正平均市盈率法分析该企业的相对价值。

分析:该资料提供了3个企业的相对可比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 所以根据该信息可以计算出可比企业A、B、C三个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与平均预期增长率, 然后根据被估值企业的每股收益1元与预期增长率12%计算出企业的每股价值为21.84元,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相对价值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在于企业自身因素, 而且与类似可比企业的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紧密相关, 且直接影响估值结果。

人的本质与价值 篇8

关键词传统艺术本质特征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是一种无形的历史资源,是我们民族艺术的优秀宝藏。本文从艺术的文化角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并深入阐释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出来的现代价值。

1 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

在传世至今的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中国艺术的本质的论述,如《庄子》中的“乐也者,……道可载而与之俱也”;《韩非子》中的“道者,圣人得之以成文章”;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原道心以敷章”,“道言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北宋学者兼文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也有“文所以载道也”的说法;直至清代也不乏对中国传统艺术本质特征的多角度分析,如美学家刘熙载《艺概》说:“艺者,道之形也。学者兼通六艺,尚矣!次则文章名类,各举一端,莫不为艺,即莫不根极于道”等等。以上文论中谈论的关于“艺”的问题显示出,中国的艺术本质上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系的,是体现人对宇宙本体和本质之道认识的文化载体,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文化载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

艺术认识的思维上呈现出中和的特征,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二。纵观中国的传统艺术,艺术家们在对艺术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注意同时把握艺术中各种相互对立的要素的关系问题,艺术家在处理这种内在的对立时,始终在追求使之中和以达到一种“圆满”的状态,即现代研究学者经常所说的“圆”,“圆”是“中和”的一种最终表示,是中国艺术的整体生命观的最高体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一,以一生万,乘万为一。”这里“道包含着正反两极的统一,而这个正反两极的统一,便是“道所化生的‘一’,是混沌,是全,是阴阳未分之气。在中国哲学上,实际上把这个混沌无形之气视为‘圆’。”圆,即中和。

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存在着大量内部规律性的要素,这些要素都是互为矛盾地统一存在着,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气息的中国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自身所特有的、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的、具有“中和性”思维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的两种本质特征,使其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艺术,它对我国艺术发展的现代价值也最大程度地体现于此,是我们的中国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我们的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会围绕着这两个本质内涵。

传统不可丢弃,传统孕育着新生。中国传统艺术在其发展道路上并未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充实发展自己,在保有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的现代价值,因此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现代价值不容忽视。

2 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所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已有的智慧结晶,是维系民族艺术的生命线,是后人不断承继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1历史价值

“文化”、“艺术”﹑“历史”这三个词构成了整个世界。中国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历史,是历史就必须有意义。“从‘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意义上来说,历史传统总是以构筑家园的形式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理解方式和现代准则,也就是说,我们的各种观念,都是以往各种传统在在时间中的延续。”这段话,对于艺术的价值来说,最适用不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何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无外乎两种东西:文字和艺术。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就只有靠艺术来记录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等提供了对于历史认识的凭证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艺术同样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历史依据,“读史可以明鉴”,当代艺术的发展的创新可以在传统的艺术中寻找到生命的源泉。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从一幅幅洞穴岩壁的图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社会生活,一个艺术作品,就是一个真正的历史。

2.2借鉴价值

传统如根,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之一,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艺术理念、艺术语言、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这些独特的艺术特质,为今日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养料,它也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艺术的形式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本性及民族表现方式的浓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中国传统艺术最精华的地方就是其对于“形”的精神性的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对于“形”的精神性认识的透彻性使得中国传统艺术被认为是极端成熟的艺术,它具有整体性的精神个性,这种精神个性是西方艺术和其他民族的艺术所不具备的,恰恰就是这种整体性的精神个性正是中国艺术之所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中国的艺术想要继续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要学会鉴赏传统艺术的精髓,在传统艺术精髓的滋养下,获得自身的发展,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借鉴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借鉴价值。我们在谈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时说到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思维上的中和特征,这种艺术思维上的中和特征,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它贯穿着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始终。这种理念,可以归结为几个词:“中和”、“淡泊”、“古雅”、“简约”,这些艺术的理念不仅在艺术学本学科中对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学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对于我们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就如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阐释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人间的性格,是现实的性格……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征服自然为己用的意识不强……但是,在人的具体的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人生价值的根源,不假藉神化和迷信的力量,使每一个人,能在自己一念自觉之间,即可于现实世界中生稳根,站稳脚,并凭借人类自觉之力,可以解决人类自身的矛盾,及由此矛盾所产生的危机——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民族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它能给与后人的不仅是一幅画和一首音乐这样的简单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接受,它真正想表现的正是它的本身的内涵和精华,留给后代人并指导后世人的生命内涵。如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一书中谈到的那样:“道,舞,空白,是中国艺术境界结构的特点,艺术,要形落一切表皮,呈现物的晶莹真境……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向……藝术表演着宇宙的创化。”艺术真正的追求正是我们人类对生命的最终极的追求,现代社会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艺术所表达的精神相连,而现代社会的真正的精神价值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借鉴上,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表现。

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题材情感图式等艺术程式和手法上的借鉴价值。这一点是不必要多解释的,这也是传统艺术最直接的借鉴价值的体现,现代艺术的发展的前提便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程式和手法的吸收得上的。

2.3区别于‘他者’的个性价值和提升人生信念的价值

这里的‘他者’,不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他者’,是指相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之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艺术。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要说明和解释的,但在目前这个世界追求文化提升的时代里,我们有必要加以强调。当前这个时代国家综合水平的竞争不仅仅在经济方面,已经扩大到对文化艺术的竞争,这种无形的竞争往往使得我们的民族艺术悄悄流失,这种艺术文化的流失是严重的。如近年来韩国已经向联合国文化组织申请到端午节是韩国的民族节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的民族节日和传统文化居然处于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处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外国友人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心,另一方面在于我们缺少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意识,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属于中国自己的,我们拿什么来说明那个艺术是我们中国的?区别、特征、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们需要找到并加以证实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应该给与她特定的界定。中国的就是中国的,它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我们希望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以最有利的理由和实证来说明,这个文化艺术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是区别于‘他者’的!这种用于区别于‘他者’的价值观,也是传统艺术重要的价值体现,是我们现代人正在忽略的,也是我们以后必须加以重视的。

中国的传统艺术还具有提升人生信念的价值,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世界里,我们的传统艺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升我们中国人的世界生存的价值感,可以从精神层面提升人的精神的信念,提升我们坚持人生信念的信心。抵制西方的文化冲击掉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努力地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被世界认同时我们的国家信念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3结语

传统艺术的价值是由“历史的延续性”和“推翻坏传统的革命”共同构成的,传统艺术的价值并不在于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循规蹈矩的吸收,也不在于艺术家在传统艺术的原有基础之上,抹杀它的自身的价值体系,传统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给艺术家提供了感情、题材、方法等标本,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自己独立地批判地检验这些题材标本,在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对传统艺术有所取舍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才是传统艺术的真正价值的真正体现。

上一篇:骑楼建筑下一篇:双固定螺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