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与特征

2024-10-03

本质与特征(共12篇)

本质与特征 篇1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是艺术家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 它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种显示出来, 并贯穿于艺术家较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中, 是其经常显示的、相对稳定的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本人精神面貌、思想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论风格》一文中提到“风格即人”的著名论点。马克思对此十分赞赏, 并阐述过类似的见解。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只有那些有着较高的才智、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的艺术家, 才有可能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味陈陈相因, 缺乏独创性且才智平平的艺术家, 是难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

艺术风格是欣赏者认识艺术家的重要依据。鲜明、独具的艺术风格会给欣赏者带来特有的魅力, 召唤欣赏者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在欣赏过程中逐渐熟悉艺术家的特点, 从而加深对他的理解和认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正是以自己特有的风格来赢得广大欣赏者的仰慕与赞佩。

艺术风格还是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由于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深刻地体现了艺术的内在规律, 因而它很早就成为艺术理论家关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 国内外的艺术理论界更是注重对风格的研究, 把它作为分析、认识艺术现状与规律的主要渠道之一。

艺术风格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风格的丰富内涵。

一、继承性与独创性

艺术风格是艺术主体创造性及聪明才智的体现, 因而人们可以从艺术家的风格中看到其不同于常人及其它艺术家的突出特征, 可以窥见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与见解。无论是艺术家或者作品的风格, 还是民族、时代、地域或流派的风格, 均是对前任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弘扬, 同时也必然凝结着人们的创造精神和独具的个性意识。

在艺术创作中, 对一定风格的追求是艺术家的主动行为, 他们将对风格的追求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 把富有特色的风格的显现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之一。风格从来都是具有继承性的, 无论何人都不能无视前人艺术成就的客观存在, 都要在对本民旅或其它民族已经形成的某些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风格的继承性, 还在于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往往会与前人某些与自己特别接近的艺术趣味与风格相吻合, 从而吸取和借鉴前人艺术特色中与自己相近的因素, 并不断完善和丰富, 以求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我们在许多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作品中时常会发现一些情感特色、审美趣味相近的状况, 这正是艺术风格继承性的具体表现。

但艺术风格仅有继承性显然是不够的, 正如人类艺术活动的发展需要有继承同时也需要有创新一样, 艺术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更需要有鲜明的独创性。在继承的基础上, 将前人艺术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 并加以改造, 与自身的艺术特色相融合, 以形成独具一格、不落俗套、较为稳定的风格特色, 才是优秀的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二、稳定性与渐变性

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 是指艺术家特定的风格特点一旦形成, 就会贯穿于创作的许多阶段和方面, 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和艺术家的性格、情感、气质等关系较大, 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继承性, 也是形成艺术风格相对稳定性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个艺术家在自己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 会逐渐使自身的审美意识得以充实和完善, 这种审美意识的确立, 是一个人全部心理因素及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它甚至会促使自己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定势和审美定势, 使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在创作生涯中持续地发挥作用, 产生影响。而艺术家的风格, 正是审美意识或观念的具体显现。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为人们认识艺术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人们可以从这种相对稳定的风格特色中寻觅到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东西, 并沿着这种特色所形成的轨迹, 考察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果的价值。

艺术风格形成之后, 仍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艺术家的风格也不会永久地停留在一个基点上, 稳定是相对的, 变动则是绝对的。风格的渐变性也源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艺术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 会使世界观、艺术素养、审美意识不断发展、变化, 即使属于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诸多方面, 也不会凝固不变。这些方面的变异, 当然会促使着风格的变化。在客观方面, 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艺术思潮的发展变化, 会通过对艺术家思想及审美意识的影响, 对风格的变化产生效应。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文化市场的动向, 也会要求艺术家在创作上做出积极的反应, 其风格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多样性与同一性

风格的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征。艺术表现客体世界的多样性, 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作才能的多样性, 欣赏者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 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家, 其风格是千差万别的, 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艺术家, 其风格也是各不相同。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而且也表现在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客体世界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这就要求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 使自己的创作特色与风格也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动态之中。一些艺术家在自己创作生涯的不同时期, 表现出多种正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风格特色, 正是其艺术造诣较高、风格成熟的表现。倘若一位艺术家固守一种风格, 笔调单一, 是不会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的。

艺术风格发生变化, 往往与艺术家形成风格的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有关。从主体角度讲, 随着艺术家生活经验、审美体验的丰富与成熟, 以及气质、个性的演变, 必然会在其创作中有所反映, 使这些主体的变化渗入作品之中, 悄然地、潜隐地引导着作品的特色与韵味发生变异;在客观方面, 社会时代的动荡与变迁, 生活环境的变异, 社会审美心理的发展, 均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 使之在作品中得以显示。尽管风格的多样化有时是微妙的、不动声色的, 但艺术活动的运行规律表明, 风格的多样性是绝对的, 而与之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同一性则是相对

皖江皖水的守护者

——感悟家父姚道馀其画其人

姚菁 (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 就记得自己常坐在小板凳上, 聆听父亲给很多的求学者答疑解惑。在我的记忆中, 父亲是一位学识渊博, 兴趣广泛, 不断思索与创新的学者。不知是家学的熏陶, 还是对于父亲的景仰, 我也和家父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父亲幼年命运多厄, 因自身的聪慧与坚韧, 才走上绘画这条道路。早年的勤奋与认真, 造就了父亲过硬的绘画基本功;军旅生活十余载, 完善了父亲坚强的意志;行走名山大川, 开阔了父亲绘画的视野与境界。家父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学者, 经过岁月与时间的沉淀, 父亲的情怀与艺术追求逐渐凝聚, 从情感走向精神, 用精神走进艺术, 产生了一批有着浓厚乡土韵味的皖江文化的绘画精品佳作。

桐城派朱书云:“吾安庆, 古皖国也……神明之奥区, 人物之渊薮也。”长江进入古皖国流域, 形成这一地域独特的山水与民众的性格气质, 也就必然形成了特定的城市特性和文化特征。家父面对秋浦河、天柱山等皖江山水有选择地取舍, 融入自己的创意进行变化。皖江文化是有山有水的文化, 它的山空灵, 它的水飘逸, 在其感染与召唤下, 曾产生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父亲认为如果离开了艺术创意, 皖江的文化精神难以表达, 故应以自己独创的形式再现古人的“风神”。从明清以来, 综览皖江文化, 其实就是一部思想史。它钩稽心灵, 摄人心魄, 使一大批儒雅之士, 对其景仰之余, 自觉产生一种类文化行为。它注重以文载道、以文救国、以文济世、以文乐民, 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比较系统地整合了文学、政治、宗教和艺术的精神力量。家父凭借自己对古人书画技法得失的深刻体会, 整合皖江文化的深厚底蕴, 他摄取众家之法, 按己意运笔挥洒, 融合变化, 达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创造皖山皖水的精神家园。

作为意境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美术注重画者整体素养的提高, 讲究气韵生动的表现。古人画论中往往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文学修养、生活阅历的反映, 强调智慧地表现大千世界, 体悟万物自然的法则。年逾古稀的父亲每一幅作品的后面都渗透一定的人文思想、笔墨精神以及宗教内涵。古语云:“师法自然, 中得心源”, 正是让我们回到大自然中去体味生命的法则与意义。“师法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理解, 是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可以带给创作者无限的创造力的源泉。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 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人类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世间万物中的一切造型、色彩、结构等生理层面的元素, 都可以做为我们进行美术创作的依附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表现。通过父亲的绘画作品, 我们在表象层面有了感受自然魅力的体验。而“师法自然”从深层意义上说, 是创作者在自然中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思想与哲学角度, 感受人站立于天地之间的生命存在。人类生命的存在具有很多生理上的局限, 视觉上我们只能在可见光的情况下进行观看, 听觉上我们只能聆听有限分贝下的声音, 我们生存面临饥饿、寒冷等种种因素的考验。人类外在的存在具有如此多的枷锁, 那么只有心灵的力量才是我们与自然抗衡的源泉。父亲通过对山水的记忆、描述、再现, 运用画面中的虚境扩展观者的心像空间, 给观赏者传达更多的意象空间, 建立一种心像的真实, 在虚与实的物象对比中, 创造更强大的心像表的。

同一性, 就独立的艺术家而言, 是指他的风格尽管多样, 但总是会保持自己一贯的、稳定的主导风格。同时, 也是指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尽管多样, 也不能脱离和超出时代、民族的风格而独立存在。因此, 所谓同一, 是多样性的同一, 是异中有同, 所谓多样, 则是同一中的多样, 是同中有异。在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现。同时利用中国古代五行物质观——金、木、水、火、土, 观照大自然的五种要素之构成与盛衰, 把大自然万般变化, 宇宙万物循环不已折射到自身的山水绘画创作中。父亲在关照内心情感与文化品位之际, 把情感也寄托在山水之间, 寻找人类心灵的家园, 是对内在心像的一种重新塑造, 也是对人类永恒生命理想世界的追溯。

在父亲的绘画中, 我体会到作品中所赋予的人类精神和理想的追问与表达。千秋万壑的山石就像人类具有向前的希望和向上的品质一样, 如金石般的气节和精神, 支撑着前行的信念, 靠自身的意志象火一样去战斗和创造;飘逸清雅的水云就像人类的吐纳与包容一样, 如水般的柔滑与纯净, 去贴近生命中的本真所在, 万幻大千世界。家父的山水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 而是创造一种内心存在, 运用强大的内在心像, 去建立一个生命理想——不变的永恒意味, 和谐平衡的阴阳世界。

作者简介:

姚菁, 1973年, 女, 安徽安庆人, 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盾体中, 风格的多样化是必然的、灵活的、主动的。正是由于风格的多样化, 才会使艺术创作不断出新、出奇, 以满足广大欣赏者越来越高的审美创造的需求。

通过对艺术风格的研究, 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把握不同艺术家及其作品, 以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艺术的差异, 从而有助于认识艺术的基本规律, 推动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本人精神面貌、思想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的结晶;艺术风格是欣赏者认识艺术家的重要依据;艺术风格是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由于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深刻地体现了艺术的内在规律, 因而它很早就成为艺术理论家关注的重要方面, 把它作为分析、认识艺术现状与规律的主要渠道之一。

关键词:艺术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

本质与特征 篇2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文章作者:高小康 发布时间:2006-11-10

字体: [大 中 小]

“审美文化”在当今中国学术界是一个充满歧义和矛盾的概念。广义的审美文化可以包含与“审美”这个概念有关的一切,实际上把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经验和观念问题统统包含了进去;狭义的审美文化则指涉传统审美活动之外的扩展了的审美经验问题,这个涵义往往和另一个概念“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联系在一起。同时关于这个概念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评价的矛盾:一种是从席勒美学观念衍生出来的肯定性评价,即认为审美文化是人性整合的完美文化形态;相对立的则是批判性评价,认为审美文化是文化工业通过审美乌托邦的幻象操控个人精神的反人性形态。关于审美文化问题的讨论常常表现为这些概念上的歧义和评价矛盾。

如果要使审美文化问题真正具有学术意义,重要的是确定这个问题的客观性或对象性,在肯定或否定之前进行具有学术性的分析研究。那么,这个概念的对象性如何确定呢?抛开词源考证和词义阐释方面的争论,首先应当明确这是个从中国近年来的文化现象中激发出来的文化和学术思考问题,“审美文化”的核心就是当代审美文化。而这个当代问题产生的语境则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变化。许多学者注意到,中国社会生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基本趋势是美化环境———现代化、舒适化、娱乐化、绿化、亮化等等;城市中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生活方式也从物质需要的满足越来越转向符号性、形象性、娱乐性需要的追求———休闲、旅游、美容、健身、娱乐等等。“审美文化”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因此而成为现实经验提出的新的理论命题。

这个问题并非纯粹是基于中国经验产生的。从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学术视野的阿多诺、本雅明、鲍德利亚到近年来为人们所知的费瑟斯通、韦尔施、菲斯克等人的论著都已对这个话题谈论了很多,这个问题其实首先是从西方文化批判中引进的话题,而后才对号入座地找到了当今中国文化经验提供的对象。这个对象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和西方文化批判对象相似性而产生的。在80年代,审美文化这个概念还没有被使用。审美活动从狭义的艺术活动扩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方面,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社会文明和人性的进步。显然,这是一种席勒式的乐观主义美学。这种对审美文化的乐观主义评价源自对“审美”这种经验所作的超越性解释,即从康德的无利害观念延伸到席勒的自由完美人性观念,审美被理解为人类精神需要发展的顶峰。

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审美向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渗透,进入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阶段。然而这种审美文化的“审美”内涵却不再是席勒式的超越性经验,而变成了以感性愉悦和符号性交往为特征的世俗经验。审美并没有使人变得更自由、更完美(如同席勒想象的那样),倒好像越来越变成了盲目、被动的审美产品的消费者(如同阿多诺所批判的那样)。审美文化因此而越来越成为批判的对象。按照阿多诺的思路,具有社会批判性质的艺术和审美经验才具有积极价值,只要是令人愉悦、满足或与社会认同的审美经验———无论是鄙俗的还是高雅的———就都会因为服从、迎合社会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后来激进的文化批判者更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文化环境中,审美经验的愉悦性或社会交流性质都会成为商业提供的消费品,从而使得这种精神性的满足变成由商人的意图引导的文化消费行为。用这些观点来对照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态势,很容易发现这种批判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天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充满了为满足感官愉悦和情绪体验而制作出来的审美形象。不仅各种艺术和游戏娱乐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环境,以往不具有审美意义的活动如居住、出行、购物、交往、工作等行为也被五光十色的图像和幻觉所包围。而这一切不断膨胀着的审美氛围背后则是商业动机———这些审美活动或者本身是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或者是为吸引消费者而制作的幻觉陷阱。就连看上去是公益或行政行为的城市景观建设和文化活动,也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进行的。审美文化似乎不过是商人设下的消费陷阱。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是以区域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高度不平衡为代价的。巨大的贫富差异形成了审美消费中的身份差异,审美变成了强势群体的符号交往和等级化的身份认同方式:别墅、高尔夫、豪华汽车或西洋歌剧、古典美术等生活方式和趣味所构造的形象中隐含着对身份等级的划分,否定着当代文化的民主性和平民性,因此产生了审美文化消费的公平性问题。难怪有学者义愤填膺地质问:“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究竟是指谁的日常生活在审美化? 但是这种文化批判的激烈态度却遮蔽了一些深层的文化问题。当我们用消费文化和商业动机来解释当今的审美文化现象时,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所有的审美文化现象都有可能是商业行为的结果,却并不等于这就是商业动机的实现,尤其不等于是某种假想中统一的、实体化了的商业动机(即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实现。首先,并不存在统一的实体化的商业。尽管所有的商业可能都要遵循某些普遍的市场运作规则,但各自之间不仅在利益方面可能是互相冲突的,而且在意图、手段乃至理念和道德方面可能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商业意图并不等于商业效果。商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产品从理念上讲,可能性是无限的———供农民工消费的廉价盒饭、二手自行车和手机,为大老板和金领阶层制作的豪宅、会员制俱乐部,“小资”们中意的情调酒吧、古典音乐会,分别为布什政府和萨达姆政府生产的坦克、战斗机,甚至还有提供给恐怖分子用的爆炸物和生化武器„„除了我们知道的这一切,其实还有更多的(据伯明翰学派说是95%)的商业意图胎死腹中,没有形成社会消费。

那么,是什么因素在淘汰、选择这些商业意图并形成了具有普遍影响的消费文化呢?说到底,其实是消费者。把消费文化描述成资本对盲从的大众进行操控的结果,这可能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不可思议的文化推理结论之一。无论我们怎样批判当今的审美文化或消费文化,都不能忽视这种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内在可能与人性发展的普遍需要之间的关系。与其说商业操控了消费者,毋宁说是消费者选择和鼓励了商业。消费文化的实质就是在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之外不断地增加符号的、表象的、幻象的产品,从而推动着文化活动从生存、繁衍和安全向交往、体验和幻想扩张。德国学者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也是注意到人类文明向符号化、幻象化需要发展的趋势。现代商业只是在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普遍化激活和扩张着这种趋势。

有的文化批评者特别注意到当代审美文化的虚幻性质,认为这是一个用“仿像”或幻象替代真实的时代。当我们看到人们的精神需要和生活理想如何越来越被虚拟图像所充斥,现实中的危机、痛苦、不公正如何被美化、亮化的奢华图像所遮蔽,就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的存在。然而承认事实和研究这个事实的意义之间还有很多路要走。就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繁荣程度最高的珠三角地区来说,都市文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典型的消费文化形态:鳞次栉比的酒店和餐馆、华灯璀璨的街道和广场、形形色色的娱乐场所,还有几十个电视频道提供的无数偶像和梦想„„在这一切审美化了的城市生活图景的另一面,则是无数加班加点工作着的打工仔、踟蹰在闹市区的流浪汉、马路上伺机抢劫的飞车党等等非审美的真实的生活图景。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当代审美文化图景的幻象性质。

本质与特征 篇3

一、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对于音乐课程而言,由于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作为基本表现手段,以情感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表演在时间中展开,最终诉诸人听觉的艺术形式。所以笔者认为,音乐课程本质在于通过音乐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学习,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修养。生命化音乐课程的本质就在于激发音乐课程内在的生命气息和生命激情,还音乐课程以生命的本真状态(追求自由、超越功利、体现和谐、凸显个性、富于创造和充盈情感)。相对于一般的课程来说,生命化音乐课程更强调对音乐知识的内在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知识的学习指向对音乐的领悟、体验以及审美能力的生成。生命化音乐课程更重视经验、体验以及活动,更强调审美的主体性。

对于音乐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真理性的教学的本质、规律,即使存在,在教学研究中试图再现教学的本质或规律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研究者都是以某种“先入之见”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研究的。因此,对生命化音乐教学本质的探索是艰难的,也很难说其本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是基于对教学原理的理解,我们还是可以从生命的角度对生命化音乐教学实质进行一些必要的认识。音乐教学是一种生命活动,同时又是获得生命价值或意义的手段或途径。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教学,导致人所获得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是不同的。生命化音乐教学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音乐教学对于人的生命地位和作用被忽视,音乐教学实践中工具理性主义泛滥,割裂了主体的生命体验,片面强调知识技能,忽视音乐创作、音乐文化常识,音乐教育模式化和形式化严重,忽视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现状而言的。因此,笔者认为,生命化音乐教学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以主体的生命为基点和最终归宿,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感受增进情感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凸显生命灵性的活动。

将“生命化”引入音乐学科教育,解读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其意义不在于将“生命化”作为方法和条件对于音乐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工具性意义,而是将“生命化”作为教学的方法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前提下研究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一方面能更好地揭示生命化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从而更好地接近教育的本质;另一方面,以生命教育为基础研究当前我国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下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以往研究方法的局限,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性。而且,将“生命化”引入音乐学科教育研究领域,以“生命化”作为音乐学科课程与教学体系重构的动力和途径,追寻“生命化”所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对于打破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封闭、乏味以及引导音乐学科教育实践的意义建构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基于以上对于音乐课程与教学本质的认识,从生命的角度对生命化音乐教学的特征进行必要的描述是可能的,通过对生命化音乐教育特征的描述,以期对生命化音乐教育有一个外在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我们在现实中更大程度上践行生命化的音乐教学。

(一)审美性

费尔库什尼说过:“音乐应该有生命。它来自对原作正确的、恰到好处的演奏。只有当钢琴家给乐谱注入生命,你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力和美。”①给乐谱注入生命,是他奉行的至高美学原则和诊释理念。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审美教育实施的基本手段和载体。审美性是生命化音乐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因为思索是我们感受到美的条件。但是,美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情感是我们获得美的观念的条件。美是形式,我们可以关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②。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合规律和合目的的统一,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审美追求是人对生命的追求,审美体验是人对生命的体验。席勒认为:“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③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审美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审美为核心。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择;从教师的语言表达,到作品的范唱、范奏;从师生的衣着仪式,到教学环境的布置,都应当体现审美的特点,使学生在美的,陶和愉悦之中,感受人生的真谛,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

(二)思想性

生命化的音乐课程与教学强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思想提升人,这是任何一种其它教育方式都不能比拟的。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净化学生的心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音乐教学如果忽略了思想教育,而只是纯艺术地从音乐的角度来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活动,则不能达到对作品的完整理解,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在教学中注意艺术与思想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挖掘融入音乐教学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音乐作品不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思想性。人是精神的存在,不会只满足于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是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要充分利用音乐的艺术魅力,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整统一,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思想启迪,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升华思想的完美境界。

(三)情感性

情感是生命化音乐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由于音乐直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活动灵活、准确、细腻,是主观情感的审美体验。所以,音乐能够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去拨动人的心弦,以主体的生命为基点,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生命化音乐教育最具有情感性的特征。由于音乐课程与教学是以情感培养为主要目的,以美的形式向人们传递情感,所以,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由于音乐是对于人类文明和人类情感的高度集中、升华和概括,它能够使受教育者情感更丰富、深厚、宽泛。另外,由于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大多不带个人功利性,因而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思想达到最高境界。总之,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化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

(四)愉悦性

愉悦性是指音乐引起的创造者和欣赏者主观精神状态上的一种喜悦、愉快的体验和感情。音乐的愉悦性来自音乐对人的生理的适应,来自音乐对人的心理要求的满足。《乐记》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就是讲音乐可以使人得到快乐,满足愉悦情感的需要。嵇康把音乐给人的愉悦比作“美色”:“妙音感人,犹美公惑志”;④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在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⑤追求快乐和愉悦是生命的本真表现,音乐教学中的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恰恰是生命化音乐教学的这种愉悦性,使学生在轻松课堂氛围中放松自己的心灵,自始至终充满着激情,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快乐式”的教学,可以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美育在最高层次上就是要造就一种自由、愉悦的审美世界,这种审美愉悦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超越了既定的世俗规范,是一种澄明透彻的心境。”⑥

(五)文化性

生命化的音乐最直接和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和人的生命活动内蕴。卡西尔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动态形式”⑦。苏姗·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有相似之处,这使艺术品成为一种生命形式”⑧。从生命意义上来认识音乐,不失为对音乐本质的一种最高抽象。音乐并非仅仅是一门知识,一项技巧,而是人性的存在方式、表达方式,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渠道,具有文化的普适性。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孔子教育理论中的“志于适,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乐教”的思想。可以说,将深厚的“乐教”传统衍生为“美育”思想,是我国音乐教育行为的基本出发点。⑨文化有诸多的形态和表现形式,但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却最能反映人的生命本质。尤其在现代社会状态下的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存在,成为人类基本的生活形态,成为人类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形式和最真实的感性要求。当今的专业音乐创作打破了风格权威,讲求自我个性的展现;许多作曲家都从文化出发,运用自己谙熟的富有特色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力求使创作成为“自我”心灵的最自然的流露,成为某种文化的特性“表达”⑩。现代音乐艺术的这种演变规律表明,生命化音乐艺术不再是一种虚构的存在,也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形式,而是成为人类渴望感性满足,并追求精神超越的理想的文化空间。

①谢颖.给音乐注入生命——鲁道夫·费尔库什尼[J].音乐爱好者,2008,(4),28.

②?眼德?演席勒,徐恒译.美育书简?眼M?演.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3.

③曹延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眼M?演.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

④吉联抗.嵇康·声无哀乐论?眼M?演.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50.

⑤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眼M?演.商务印书馆,1982,107.

⑥冯建军.生命与教育?眼M?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0.

⑦刘纲纪.现代西方美学?眼M?演.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92.

⑧[美]苏珊·朗格,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眼M?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47.

⑨程兴旺.现代音乐反思与追问[J].人民音乐,2008,(2),19.

⑩王安国.1978-2008:历史的跨越——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三十年[J].人民音乐,2009,(1),71.

浅谈音乐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篇4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体, 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 属于美誉的范畴, 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育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它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 它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一样, 都能对教育者实施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 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因此, 它同样应遵循教育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 音乐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殊功能、目的和规律, 它是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 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 感染受教育者, 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 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着重培养的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如, 审美情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等。因此, 同样要遵循审美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注重情感体验和个性的特点, 因材施教, 使学生积极主动活泼的学习。总之,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 就是它具有审美性, 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 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音乐教育的特征

音乐教育的本质与其特征是密不可分的。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 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 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主体性等基本特征。

(1) 、情感性

音乐不是表现事物本身, 而是直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它能够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情感去拨动人的心弦, 比其它艺术能过更直接、更有力地打动人的心灵。以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具有情感性的特征。

音乐教育情感——体验过程是经过以爱美为特征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的情感唤起阶段;以鉴赏美为特征, 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评介音乐美的情感体验深入阶段;以创造美为特征, 将内在审美情感体验客观化、对象化、形式化的情感外化阶段。总之, 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 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 核心在于情。

(2) 、形象性

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内容的。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来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它通过复杂的人类艺术形象思维间接表现客观世界, 它是通过感知、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构成的有思想情感的有审美价值的内容。

音乐教育体现形象性特征, 是由于形象性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鉴赏和评价、表现和创造能力, 所以在音乐教育方法和手段上, 努力寻求听觉、视觉甚至运动觉等方面的感受中介, 通过联觉和意象等心理过程达到对音乐得准确感知和深刻理解, 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3) 、愉悦性

音乐给人以愉悦感是通过听觉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判断”。它是审美经验积淀的心理反映, 是一种美感享受。

在音乐教育中, 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这种“快乐式”的教学, 赋予音乐教育的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引导得当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更高层次, 从而更好地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 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 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完成美感的实现, 正是音乐教育旨归所在, 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4) 、主体性

音乐艺术具有主体性特征, 它不是单纯的“摹仿”或“再现”, 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表演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情感。

音乐教育具有主体特征, 一方面是因为音乐艺术的主体性特点。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观众、听众, 而是各种音乐活动的参与主体、是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评论者。参与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 但是受教育者主体地位是突出的。

另一方面, 音乐教育不仅“适应人的向善求美的需要, 让人的情感在伦理亲情、认识兴趣、创造冲动、审美体验、理想憧憬等方面获得满足”, 而且通过对需要的调节和引导, 人持续地从追求“完美”和“超越”中获得满足, 终于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定势倾向”。“这时, 由于个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自己的选择得到了实施, 所以, 人感到不是必然总体在主宰、控制、排斥偶然个体, 相反是偶然个体主动寻找、建立, 确定必然总体, 人便产生了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 (1) 这就是音乐教育具有主体性特征, 在情感教育方面所深蕴的含义。

摘要: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体, 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音乐教育的本质与其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 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主体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音乐,教育,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廖宗马华著《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姚思洒著《论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篇5

一、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纵观人类

社会历史和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阶级分析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法律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法律所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有

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律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既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

现,那么统治阶级制订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

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而顺利的实现统治,巩固统治。

“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学带有阶级性,法学政治化,给中国法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

第一、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认清剥削阶级法的本质,推动人们反抗旧的制度,摧毁旧的法学体系,建立全新的法学体系。

第二、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因而,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曾使中国法学在1949年-1957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中国能成功消灭剥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础。然而,过分的强调阶级性,也对我国法学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二、法律的特征:

我们把法律的一般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凋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控对象

法律不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在法律上,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找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Ⅲ这就是说法律一般不以主体作为区分标准,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因而它首先对行为起作用,首先调整人的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之一。比如道德规范是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是通过组织控制或舆论控制来完成社会调整的。概而言之,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

(2)法律的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说它具有规范性,是因为:

第一,法律具有概括性;它是一般的、概括的规范,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进一点又使法律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判决书)区别开来。

第二,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则为主;这不仅表现在法律规则在量方面占主导地位,而且法律的其它要素或者是为法律规则服务的,或者需要转化为规则而发挥作用。

第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是法律的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这同其它社会规范有着显著的区别,一般的规范都不具有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法律的规范性决定了它的效率性。法律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无须象个别指引那样对具体的人和事作出具体的指引,只要通过规范的安排和指引,即规范性调整,它就能对一切同类主体和同类行为起到作用,每个人只须根据法律而行为,不必事先经过任何人的批准,因而其作用是高效率的。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1)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一般社会规范,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以法律效力。第二,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法规范。第三,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给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其中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情况。法律的创制不是仅仅通过认可和制定,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被认可或被制定以后还有一个再度创造的过程,这就是解释。

(2)法律的国家性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因为:第一,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刨制的。尽管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它不能只是以统治阶级的名义。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来制定和颁布。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这是法律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所有这些是法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意志,从形式上说是国家意志。只有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

(3)法律的普遍性

由于法律是国家指定或认可的,所以它派生出”普遍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法律在一国全部地域范围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法律的”普遍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在空间、时间和对人的效力上是不一样的。法律在空间上的效力区别取决于这个规范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生效,还是只在某一确切规定的地区内生效,或是预先规定在国外生效。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法律是规则为主,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是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则的法律后果则是对权利义务的再分配。第二,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第三,权利义务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不管法律是怎样的法律,不管这种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还是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和义务总是被立法所充分重视,也受社会各成员关注。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可以、该怎样行为,不可以、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2)法律的利导性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法律的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双向的。”双向“表现在: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它们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如果把权利看成正数,那么义务便是负数;义务是权利的范围和界限,权利是义务的范围和界限;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且权利可以诱使利己动机转化为合法行为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后果,比如王海基于获得双倍赔偿金(利己动机)行使索赔权(合法行为)从而产生打假效果(合理结果)。

通过义务对行为和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规范很早以前就出现,如道德、宗教规范,但它们都不采用利导的机制,不承认利益,只提倡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人们行为的任何规范性调整如果只与禁止和义务相联系,就不可能是有效?quot;,它会侵犯个人的自我决定性,也就不可能存在把社会有机体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相互作用,在众多的社会规范中,只有法律的利导性是最明显、最有效的,只有法律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并调节有意识的活动。

(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施

(1)法律以国琅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尽管许多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是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不具有国家性。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比如道德规范就不具有国家强制的性能。但是,(1)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2)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这种强制性只在人们违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意味着法律实施过程的任何时刻都需要直接运用强制手段,当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显露出来,而只是间接地起作用。(3)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还依靠诸如道德、纪律、经济、文化、舆论等方面的因素。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化的趋势。

(2)法的程序性

法律的实施虽然是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但它是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的。法律的强制如果等于简单的暴力,那么统治阶级也就无须采用法律的形式来进行治理,只要有刑场和行刑队这种暴力工具就行了。所谓法的程序性,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纵观法律史,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或多或少是通过程序进行的。古代法也十分重视程序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只不过这种程序的出发点、程序的正当标准与现代法的程序有区别罢了。近现代法律只是对法的程序标准加以正当化,使法律实施的方式更科学、更富有理性和公正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的独特之点

首先,在于它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确认和保护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私有经济同占优势的公有经济紧密相联,并受公有经济的巨大影响,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小。据有关方面统计,到1987年底,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仅有22.5万家,它们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也只占1肠左右,即使今后还会得到发展,但总是有限的①;法律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的目的是使它们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法律除确认和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外,还要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限制其消极作用,使其健康发展。因此,这种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决木会影响和改变的法律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确认和保护同资本主义

法律确认和保护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是迥然不同的。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都要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这里表现出两种法律之间的一定历史联系和某些共同性。但私有经挤在两种法律中的地位、作用、目的、性质、发展方向都是不同的。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它是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有国家政权存在的条件下,任何法律都是通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一种国家意志。有什么样性质的国家政权,也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政权是由资产阶级所掌握,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性质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则不同,它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由于参加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此外还包括有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等在内的一切拥护祖国统一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自己的国家机构来制定法律,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所反映的意志内容,决不是某一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的意志,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法律不是为某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服务,而是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服务。由人民来立法,反映人民的共同意志,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突出地反映出我国法律的本质属性。用‘人民意志的体现,来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本质,同以往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来表述法律的本质,体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同阶级对立

最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还突出的表现在它已经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它的主要之点,不是阶级专政,而是组织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的来说,在阶级对立社会里,由于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对立,他们之间的斗争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法律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其功能和使命主要是进行阶级斗争,实行阶级压迫和统治。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则不同,由于在这个阶级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已不存在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阶级斗争虽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有时甚至还会很激烈,但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这个根本任务相适应,这个阶段法律,已不再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了,它的主要功能和历史使命己转移为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声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为此而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由于在这个阶段,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上还会产生和存在着极少数的破坏分子,法律仍然具有专政的职能但它毕竟不是这个阶段法律的主要职能了。-

抓住本质特征解决图表问题 篇6

一、 考查三种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

利用统计图表可以清晰、直观地整理和表示数据,从而更便捷地分析数据. 因此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进而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去解决相关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因此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为所占百分比最大的部分,即为演唱组. 故选B.

例7 (2013·福建泉州)某校开展“中国梦·泉州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设有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四个项目,该校共有800人次参加活动. 下面是该校根据参加人次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 此次有______名同学参加绘画活动,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是______度. 请你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经研究,决定拨给各项目活动经费,标准是: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每人次分别为10元、12元、15元、12元,请你帮学校计算开展本次活动共需多少经费.

【解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1) 根据手抄报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用1减去其他所占的百分百就是独唱的百分比,再乘360°即可得出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的人数就是绘画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内容的前奏,是中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一. 统计图表是整理、呈现数据的重要工具,所以很多考题都涉及一种或两种统计图表,尤其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居多,另外很多还会综合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概率等后续统计和概率的相关内容. 本文列举的只是中考题的一部分,但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读懂图表,利用好图表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endprint

本章是整个初中数学统计知识的基础. 在本章中,同学们会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调查方式的选择,各种统计图、表的使用,并且会学习如何制作统计图、统计表,等等;本章内容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 在这里给同学们列举一些考题,便于同学们对学习要点的把握.

一、 考查三种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

利用统计图表可以清晰、直观地整理和表示数据,从而更便捷地分析数据. 因此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进而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去解决相关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因此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为所占百分比最大的部分,即为演唱组. 故选B.

例7 (2013·福建泉州)某校开展“中国梦·泉州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设有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四个项目,该校共有800人次参加活动. 下面是该校根据参加人次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 此次有______名同学参加绘画活动,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是______度. 请你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经研究,决定拨给各项目活动经费,标准是: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每人次分别为10元、12元、15元、12元,请你帮学校计算开展本次活动共需多少经费.

【解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1) 根据手抄报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用1减去其他所占的百分百就是独唱的百分比,再乘360°即可得出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的人数就是绘画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内容的前奏,是中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一. 统计图表是整理、呈现数据的重要工具,所以很多考题都涉及一种或两种统计图表,尤其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居多,另外很多还会综合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概率等后续统计和概率的相关内容. 本文列举的只是中考题的一部分,但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读懂图表,利用好图表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endprint

本章是整个初中数学统计知识的基础. 在本章中,同学们会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调查方式的选择,各种统计图、表的使用,并且会学习如何制作统计图、统计表,等等;本章内容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 在这里给同学们列举一些考题,便于同学们对学习要点的把握.

一、 考查三种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

利用统计图表可以清晰、直观地整理和表示数据,从而更便捷地分析数据. 因此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进而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去解决相关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因此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为所占百分比最大的部分,即为演唱组. 故选B.

例7 (2013·福建泉州)某校开展“中国梦·泉州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设有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四个项目,该校共有800人次参加活动. 下面是该校根据参加人次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 此次有______名同学参加绘画活动,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是______度. 请你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经研究,决定拨给各项目活动经费,标准是: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每人次分别为10元、12元、15元、12元,请你帮学校计算开展本次活动共需多少经费.

【解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1) 根据手抄报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用1减去其他所占的百分百就是独唱的百分比,再乘360°即可得出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的人数就是绘画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内容的前奏,是中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一. 统计图表是整理、呈现数据的重要工具,所以很多考题都涉及一种或两种统计图表,尤其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居多,另外很多还会综合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概率等后续统计和概率的相关内容. 本文列举的只是中考题的一部分,但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读懂图表,利用好图表工具.

本质与特征 篇7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我们会明显的发现,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都非常重视和全力发展展示业,通过频繁的举办各类展览会,建设各类展览馆、博物馆,高度重视橱窗设计、刺激广告制作,开展商业展示活动,来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也不断研发展示设计的新器材和新设备,创新展示设计手段,更新展示设计方法,并及时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提高和增强实际的展示效果。我国各艺术院校在大力普及传授展示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开展对展示设计艺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及时地把展示设计艺术的科技成果,先进科技信息充实到教学中,促进我国展示业的飞速发展,提高展示设计艺术的水平,从而使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必将对展示设计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亟待发展提高我国展示设计艺术的品位,急需大量培养展示设计艺术的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位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从回顾中国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简史;浅析现代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展望现代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来拓宽视野丰富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思路。

2、回顾中国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简史

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通过建立宗教崇拜活动场所,如:祭坛、图腾、神庙或佛寺等,来宣扬自己的主张、意愿,就是原始的展馆,可以说是展示艺术最初的萌芽时期。

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于有了社会的分工和食物的剩余,但剩余食物往往品种单一,所以就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场所(早期的集市),各部落将自己生产的物品摆摊展示,供其他人挑选,这就是最早的商品展销会。封建社会中期,人类社会就开始有了专门展卖商品的店铺,店铺也有专门的牌匾、字号、招牌及广告,并有了摆放商品的货架和柜台。此外,在一些达官贵人中开始有了收藏书画、珠宝和文物的私人博物馆(室),这是展示艺术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类商店、博物馆逐渐增多,出现了橱窗,也出现了专门用于开展展示活动的展览馆,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广告,由于电的发明与使用照明展示与道具展示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社会上开始有了专门城市展示业的设计师和布置师这一行当,从而建立和形成本地区、本民族的展示设计理念雏形。随着开发性、专业性的展示设计与施工机构高速发展起来,各类展览会频繁地举行,一些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展览会也出现了,这时的展示艺术经过高速发展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展示艺术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已被公众承认。那时尽管我们国家专业艺术院校数量不多,但从那时起也开始设立展示设计艺术相关专业,为中国展示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纵观中国展示艺术发展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悠久历史,早在隋炀帝时期,就举办过大型的国际性商业贸易博览会,从那时起各朝代的商业,集市贸易都很发达。一些为少数人服务的专门收藏图书、珍宝与文物的馆阁也开始出现。公元12世纪我国西安碑林就建立起来;清末正式有了博物馆与展览馆;1905年,在南京曾举办我国首届全国性博览会;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于1919年开放;1934年——1937年间,青岛水族馆、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建成,并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建筑展览会”,共展出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模型、图纸、材料和工具等一千多件;抗日战争以前,曾在杭州举办过全国性的“西湖博览会”。在抗日期间,在延安和各解放区都曾举办过“建设展览会”和“劳模展览会”,对宣传解放区建设成就、支援前线、发展生产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博物馆、展览馆,组织了很多各类的展览会和博物馆陈列,我国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会,国外也来华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日异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给我国的展示事业带来了生机,并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10月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不仅从品位、规模、材料和设计理念上都彰显出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及影响力。

3、浅析现代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

展示设计艺术是综合艺术,它借助一定的道具、空间、材料和手段将一定量事物的信息和宣传内容,展示在公众面前,以期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及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含概的内容较广,主要包含:(总体构想、平面图的绘制、版式设计、道具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广告设计、标识设计等)。为了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准确掌握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总体概括起来,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有七个方面:

3.1、展示设计有别于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艺术设计,通过展示活动让人们在其中接受信息、增长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让观众来主动参与主动接受。

3.2、展示设计艺术是一种最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时空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在展示的空间中,是以“流动—停留—流动”的方式,接受信息、观赏展品。因此,展示空间的组织、序列、过渡、方向引导、展品陈列、色调设计等,都必须是有新创意、有新视角,让观众赏心悦目。

3.3、展示设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舞台美术设计。展示空间环境、道具是舞台,展品是演员,这个舞台还是连续多层次的。例如看电影和戏剧、文艺演出、服装表演,观众是不能动的,观赏的角度是固定的。而参观展览会、博物馆、观赏橱窗、逛商店和游览活动等,观众是流动的,观赏的角度多变,在浏览中做到“步移景异”,观众会有更深的体验和认识。好的展示设计艺术作品,也是采用富有魅力的“情节性展示”和“艺术性展示手法,把展品摆活;也要充分运用色彩、道具和照明来增强气氛,以便吸引和感染观众。

3.4、展示设计艺术是应用美学之一。它和其它造型设计艺术相同,必须做到艺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首先,展示设计艺术必须体现时代感,应用一切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按着美学的法则,以感人的空间形象,环境气氛和视觉形象,将主题与展品展现出来,使之作用并影响观众的心理、精神和行为。其次,艺术形式必须符合展示内容的需要,必须有助与内容主题的表达,便于让人理解。

3.5、展示设计艺术必须体现观众的参与性。没有观众,也就谈不上展示,展示艺术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打动观众,让观众主动接触参与来接受我们的展品。

4、纵观现代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认清了展示设计艺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都花大力气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的展示业。我国也十分重视展示业的发展,各大艺术高校都注重培养展示设计艺术人才,往往艺术设计专业考生爆满。因此,要求我们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视展示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现代展示艺术设计品味。从国际的范围看,近五、六年来看展示设计艺术发展很快,归纳起来总的趋势是:

4.1、展览会的平面布局从1985年起,由以往的封闭式格局,逐步改成敞开式。新的布局显得活泼、自然,使观众参观更方便,也打破国际传统“标准摊位”的框框,是按实际需要灵活自由地来布置,并取消部分镶板,让观众穿过栏杆走入展区,使参观者和展品溶为一体,看得见,摸得着,十分自然和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展览会的展品陈列打破统一标高的限制。高低有秩序,生动活泼,改变过去单一呆板模式,使参观者仿佛走进大自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3、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和招徕顾客。将展区设计的尽量醒目和引人入胜。在造型上多为“特装”设计,在色彩、照明、装饰与布置手法上,力求别出心裁,独具特色,引人注目。

4.4、在展馆和展品设计上十分注重节能环保。在上海世博会上,如:太阳能的利用、可回收高新材料的使用方面表现尤为充分,为今后世博会的举办树立典范。

总之,展示设计艺术在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今后我国展示业一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由此可见,我们每位艺术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以上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仅供工作中参考。

摘要:本文试图从回顾中国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简史;浅析现代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展望现代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来拓宽视野丰富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思路。

本质与特征 篇8

关键词: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本质,特征

通过展示空间环境的创造和组织安排, 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和照明方式, 并用一定的器具设备, 将文字、照片、图表、图画等资料和实物展品, 展现在公众面前, 对公众进行指导, 向社会各界提供各类大量新的信息, 在内容、形象化、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 选择最有影响力的启迪形式, 以期达到最传真的社会教育效果和经济效益, 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宣传内容极其广泛, 需要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深入地考虑展示构想、规划和推出设计方案的文字、图式、工艺制作和陈列布置等方面的工作, 这就是展示空间设计。简单地说, 展示空间设计是包括展示空间环境、道具形式、照明方式和视觉传达等手段, 并有利于展示展品, 在心理和精神上, 深刻地感染观众的综合性设计工作。

展示空间室内设计要想收到理想的展示效果, 必须使观众在整个参观的全过程, 一直保持着兴致勃勃的饱满情绪, 不疲劳、不厌烦, 有强烈的观览愿望。为达到此目的, 设计师在设计时就需要研究展示空间室内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一、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是有别于生活与工作环境设计的展示环境艺术设计

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是创造一种人人都能接受和适应的展示空间环境, 让人们在其中接受信息、增长见识、受到教育和启迪, 且是短时间地观赏和受感染, 而不是长期在展示空间内生活与工作。因此, 要求展示空间形态、环境状况必须新颖、独特和引人注目, 版面的版式、色彩、文字要简明和有利于突出内容, 道具的形态与色彩、照明形式与展示方式及装饰的运用等, 都必须有利于展示展品, 使人容易理解和印象深刻。

二、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是一种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时空艺术

观众难以忍受展示空间单调的、没有起伏和曲折的、缺少变化的环境, 他们在展示空间环境中, 是以“流动———停留———流动”的方式, 来观赏展品和接受信息的, 不是静止不动的, 整个参观活动与时间、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展示空间的形态、结构、序列与变化, 主向的导引, 陈列内容的顺序, 参观路线的设计, 陈列密度与陈列高度, 色彩的运用等, 必须既是整体的、逻辑的, 又是有序的、有机的, 还应是独特的、有变化的、讲究章法的。观众与展示空间环境、展品进行对话与交流, 应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共鸣。

三、展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是艺术与科技的高度结合

展示空间设计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 必须做到艺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同时, 它必须充分体现时代感, 应用一切可用的物质条件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按照美学法则和规律, 设计出感人的空间形象、环境气氛和视觉形象, 使命名主题与展品得到突出, 从而作用和影响观众的心理、精神面貌和行为, 做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科学技术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一样, 成为展示的工具与手段。例如, 音响、激光、液晶显示、程控与遥控、电传、泛光照明、影视、光纤、传真等科技的应用, 极大地增强了展示艺术的魅力。

四、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是特殊的舞台美术设计

展示艺术中的空间环境、道具是舞台, 而且这里的舞台还是连续的、多层次的。所有的展品 (包括平面的和立体的) 都是演员, 有些是无声的;而有些则是会说或会演奏的。当看戏剧和电影、文艺演出、服装表演时, 观众是不动的, 观赏的角度也是有限的。而看展览、参观博物馆陈列、观赏橱窗、逛商场和游览名胜古迹等, 观众则是流动的, 观赏的角度也是多变的, 在浏览中, 要做到“步移景异”, 使观众对展品、内容和主题有更多更深刻地认识和体会。电影和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展示设计, 都十分重视场景与环境的气氛创造, 把道具、灯光、色彩、手法和特技视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共同的地方。但展示艺术又有其特殊之处。好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 也应采用富有魅力的“情节性展示”和“艺术性展示”手法, 把展品摆的灵活多变, 也要充分运用色彩、照明和道具等来增强气氛, 用凝固的音乐和诗情画意, 来吸引和感染观众。

五、追求新颖和独特是展示空间室内设计的生命所在

根据消费心理学和展示设计心理学的要求, 进行展示的总体设计和各个局部的单项设计, 是展示设计师应牢记在心的信条。观众普遍的心理是好奇和先睹为快, 对于新奇的东西, 千方百计都要争先去看, 宁可花费时间, 不怕辛劳。也就是说, 只有展示设计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新颖时, 才能收到最佳的展示效果。一个好的展示设计师, 不论是室外的展示环境 (展览建筑、立体造型、展览招贴、招牌、标志、旗帜、装饰、照明等) , 还是展厅内空间设计的结构与形态、道具式样与色调、展示空间的色彩与光环境气氛、版面编排与装饰、陈列方式与艺术手法、科技设施与手段等, 每一次设计都应该有鲜明的个性, 每次都有新的探求, 绝不会重复自己从前用过的形式与手法, 也不去抄袭或模仿他人的设计。展示设计艺术犹如烹调, 每位展示设计师都应该像厨师一样, 每人都有自己的“绝活”,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才能吸引广大的顾客。如果缺少新颖和独特, 展示艺术就没有生命力, 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六、展示空间室内设计艺术必须体现观众的参与性

所有的展示活动都离不开观众的参与;只有展示一方参与, 就算设计构思巧妙、陈列布置十分讲究, 很有艺术感染力, 如果没有观众来参观, 就不能称其为展示。因为一切展示都是给观众看的, 都是为了能感染和征服观众的, 都是有目的按计划筹办的。在展示空间里, 不论是向观众做示范 (演示、操作表演) , 还是让观众欣赏文艺节目、影视内容, 或是让观众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没有观众参加, 所有活动都是在无意义地做无用功, 不会有任何一点收效。因此, 展示展出必须使用自己的特殊语言、手法与手段, 以生动直观的展示方式, 用形象化的内容, 努力吸引观众积极地参与到展示活动中来, 才能收到理想的展示效果。另外也要注意展品的照明、装饰, 道具式样、尺度和颜色, 展览版面上的信息载量、版式、色调与文字, 陈列密度与高度, 声光电的运用, 影视与文艺表演分量的多少, 绿化与休息的安排等, 都必须有利于参观, 必须让观众感到亲切、舒适、新颖、美观, 尽量做到令观众不疲劳或减轻疲劳;即使疲劳了也能使观众尽快消除疲劳, 重新恢复达到精力充沛, 更不能有损观众的身心健康。

结语

本文通过对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本质和特征的调查和总结, 从而引发出对展示空间室内设计的重点研究, 并形成展示空间室内设计的初步模式, 以求抛砖引玉, 引发同仁的思考, 使展示空间室内设计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林福厚.展示设计.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 1.

[2]卢积灿.Walk and Watch-Display Design (看世界——展览设计) .艺力国际出版公司, 2011, 11.

[3]Carles Broto.Art of Display:Culture Shows (艺术展览:文化秀场) .Links International, 2011, 06.

[4]康威·劳埃德·摩根.全球商业展览设计年鉴.大连安基传媒有限公司2011, 04.

本质与特征 篇9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游目的地形象 (TDI)

旅游目的地形象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是人脑对旅游目的地信息处理的产物, 而旅游目的地形象本体 (Ontology) 则是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主体 (旅游者、当地居民、设计师、管理者、经营者等等) 与感知客体 (旅游地信息:人-地感知系统、人-人感知系统)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研究既要探讨人如何感应、选择、获得、评价、理解、认识旅游目的地信息, 也要研究所要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它的内容、结构、差异和意义如何, 为什么会这样, 如何或有哪些因素影响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终认知。当然,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在旅游消费行为形成、旅游成为经历之后, 表现为旅游者的直接感知, 但是, 对大多数人而言, 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决策的确定、旅游行为的形成乃至旅游审美的实现, 更多地依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和引导。这就是说, 在一般情况下, 旅游目的地形象表现为间接感知。因为任何新兴的旅游地或任何旅游地在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没有游客, 没有感知主体的, 它在外界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空白的, 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间接感知渠道传递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象塑造、传导, 使未来的、潜在的旅游者在心目中建立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进而影响其旅游决策。所以,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更为重要。抓住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本体特征, 就是抓住了旅游地形象最为关键的东西。

旅游作为产业历史短暂, 但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则历史久远。考查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的发展轨迹, 对探求旅游的本质及其本体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旅游的起源, 中西历史典籍中有确切记载的资料都是相当有限的。我们之所以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探析旅游的最本质特征, 既是因为中国典籍中用于表示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词语的记载比西方要早得多, 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及审美哲学使其在内涵上更接近旅游活动的本体。早期用于表示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词语主要是独立的“旅”和“游”。在先秦典籍中, 表示旅行、游玩或游览之意的“游”字即已出现。《尚书 大禹谟》中有“罔游于逸”;《诗经 国风》则有“以敖以游”、“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游于北园, 四马既闲”;《论语》、《庄子》、《楚辞》中更有“游必有方”、“孔子西游于卫”、“庄子游于雕陵之樊”、“逍遥游”、“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等针对具体人物的记载。其中“游”字在《庄子》中竟出现百次以上。魏晋之后, 随着人性的解放和自然崇拜意识的淡化, 名士优游之风盛行, “游”作为一个流行的概念频繁出现在有关名山胜水的诗赋骈文中, 并开启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之先河。“旅游”在汉语中用作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 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 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 蕙气动初频, 一朝阻旧国, 万里隔良辰。”从诗歌大意来看, “旅游”一词当时已经含有外出游览的意思。

中国古代文化与旅游活动也有着不解的渊源。“天人合一”这一传统主题, 不仅从哲学的角度塑造了中国人注重人生境界修炼和精神家园探寻的品格, 而且造就了中国人对待自然界和事物的超功利的审美态度, 以“情以物迁”的心理结构感应自然和事物。正是这种对社会和生活的审美态度, 使得旅游成为中国文人生活的一部分。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著, 到山水诗、山水画、游记, 乃至文论、画论、诗话、词话, 先哲们在诗化的自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政治思想, 以及对社会、事物、生活、自然界、艺术、伦理等等的认识。“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语》中的这一论述表明, 人们已经逐步摆脱对山川单一的原始崇拜, 而以“比德”为主要方式给予山川以审美评价;《庄子》则把“游”阐释为一种“自由自在、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和由此而来的对待世界的审美态度”。诗、词、歌、赋和游记中体现出来的“寄情山水”、“独善其身”的“文人情结”, 不仅令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在政坛失意时难脱俗套, 而且使韩愈、王安石等政治上颇有成就的大文豪找到了聊以自慰的诗化生活方式。到了近代, 魏源依据先贤们的旅游观赏经验, 创立“游山学”, 对“游道”进行了抽象。在“仰观于天”和“俯察于地”之际, “心与物游”, 对自然界产生“石蕴玉而山辉, 水怀珠而月媚”的审美认同, 乃至于“精弩八极, 心懔懔以怀霜, 志渺渺而临云”, 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愉悦。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物质生活因素 (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 和文化心理因素 (如生存质量与审美需求) 密切相关。从产业研究角度出发的单纯的经济学观点, 显然难以透视旅游作为一种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当然我们也注意到, 西方的旅游学研究并非无视旅游的审美特征, 如“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育” (让-梅特森) ;“旅游是非定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 并且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韩泽格尔、克拉普夫《普通旅游学纲要》) 这些观点尽管在描述上存在泛化的倾向, 但的确注意到了旅游的文化内核, 靠近旅游的本质特征。

旅游作为一种审美化的生存状态, 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理结构和生存方式的一部分, 熏陶了国民性格, 影响了旅游研究的本体论方向。中国学界对旅游的本质特征的研究, 很多是界定在审美心理学范畴内的。当代学者李泽厚从美学的范畴出发论述旅游的审美特征。他认为:“把美学仅仅规定为艺术理论, 似乎就太局限了。人们要游历, 要观赏自然美, 要游玩大自然中, 人们要美化生活, 从外表到内心, 都希望符合美的要求, 美学能不管吗?”其他美学家、文学家的下述观点则从对旅游活动本身的研究出发来研究其审美特征。“旅游, 从本质上说, 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观光旅游是景观信息的探索和景观知觉过程, 是一种景观审美活动”;“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 ”“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 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美感享受而获得的, 因此, 旅游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一种综合性的 审美活动”;“旅游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一个系统, 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组成部分, 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 通过对旅游客体能动的活动, 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 “旅游属于文化范畴, 是文化的一个范畴, 是文化的一个内容”。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美学家把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界定在其审美特征之上仅是一家之言, 但这些观点绝非美学家独有。1995年, 申葆嘉提出, 对旅游的研究应从经济中去, 从文化中出来, 并建议广泛地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旅游。谢彦君明确倡导对旅游本质特征认识的审美视角。他指出:“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是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他关于寻求审美和愉悦体验是旅游本质的规定性, 是所有旅游都具备的统一内核的看法, 与美学家和文学家的观点如出一辙。这说明, 学术界对旅游的本质的认识正在接近、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找到其本体特征, 是旅游研究在走了一段弯路之后的回归。通过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文化、历史和自然等现象的认同, 使之在这些现象中获得知识、吸取精髓, 有利于调整人的心态、净化人的心灵、完善人格修养。这就是说, 旅游活动具有审美教育特质, 可以带给人们审美感受和心理愉悦。因此, 文化论者的立场与审美论者的立场在出发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把审美心理特征界定为旅游的本质特征, 在一些国家和国际一些权威机构的认识中也能找到佐证。1975年, 国际《赫尔辛基条约》中就提出, 世界旅游业要“更加丰富其他国家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历史知识”;1995年, 《大阪旅游宣言》提出:“旅游的核心是一项接触、感知和学习丰富的大自然以及利用社会和文化的活动, 因此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应怀着谦虚和尊重的态度, 对于外国人民及其文化, 旅游者应培养求知的好奇心与开发的心态, 并应加深对异质文化 (Heterogeneous Culture) 中的人们的理解。籍此, 人们将学会感恩于大自然、社会与文化的赐予, 并将这个美丽的星球传诸后世。”亚洲的一些旅游强国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是普遍重视类似观点。《泰国旅游业发展战略 (2002-2006) 》指出:“必须把旅游作为教育年轻人和向泰国人民提供不断学习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是保护而不是破坏民族文化的方式。”“在促进年轻人和其他公民了解历史和文化遗产方面, 旅游可能是比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机制。旅游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遗产意识。”《21世纪初期的日本旅游业振兴战略》提出:“旅游不是一项简单的业余活动, 它对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丰富大众生活内容有着重要作用。此外, 旅游还为人们创造了脱离日常生活环境, 增加多元化交流的机会, 从而加强了社会凝聚力。通过接触、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 旅游者都不同程度的开阔了眼界, 掌握了知识。”这说明, 旅游活动在整体意义上就是文化交流活动, 是透过本国、本土、本地文化的视野, 去审视异国、异地、异质文化的新奇性价值, 从而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现代旅游实际上集中地反映了旅游者要求文化消费、启迪智慧、逃避日常琐事和摆脱社会压力的意愿, 及其要求洗涤心灵、完善自我的意愿, 可以说是一项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审美实践活动。这对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际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跨文化的对话和交融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人们对旅游活动的审美特质之所以难以准确把握, 根本的问题在于, 旅游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人们在认识其特征时很容易直观地抓住其外部可见的特征及其所展示的一般属性, 如异地性、暂时性、及消费属性、休闲属性。而旅游的产业化又使旅游学研究偏向于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研究。实际上, 我们并不否认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活动目的的最终实现的确有极其重大的作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有利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心理快感、完成审美过程。同时, 从旅游活动的发生学角度、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出发研究旅游的本质特征, 这尽管在研究方法上抓住了根本, 但是, 由于旅游者作为个体出现, 其旅游动机、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性格禀赋、道德情操因个体而异, 加之人们对快感的体验包括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两个层面, 而生理快感又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所以, 按照唯美的标准来衡量旅游活动及旅游者, 那种纯以获得生理上的愉快为目的并在旅游过程中始终谋求生理愉快的纯功力性旅游者的确存在, 因此, 也会对旅游的研究产生误导, 影响人们对旅游的审美特征这一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质表明, 旅游在其本质上是旅游主体 (旅游者) 对旅游客体 (旅游地或旅游吸引物) 在心理上的观照, 这种观照以美感为向导, 以实现心理上的愉悦为目的, 在旅游主体 (旅游者) 对旅游客体 (旅游地或旅游吸引物) 构成了一种人-地感知关系。尽管这种感知往往以旅游者对旅游地、旅游吸引物的审美过程和直接审美感受的形成出现。但是, 这种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审美观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审美心理愉悦, 实际上也是旅游主体通过大脑对旅游地信息进行处理而产生, 这对旅游地形象的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只不过旅游者在大脑中对旅游地信息进行处理的形式表现为一种直接感知, 而从旅游地形象的本体论出发研究任何塑造旅游地形象, 更多的表现为旅游规划和管理者的直接感知。对旅游者而言, 旅游地形象最初只是一种间接感知, 是旅游规划者和管理者给旅游者创造的一个图式, 它以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实现审美愉悦为目的。当然,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直接感知, 也为从本体论的角度塑造旅游地形象积累了经验, 同时也是对旅游地形象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掌握了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我们借助旅游者的旅游审美经验认识旅游地形象的本体, 更深刻地把握旅游地形象的本体特征, 也有助于我们按照旅游活动的规律、适应旅游者的审美需求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 而不是单纯地从规划者、管理者或经营者的单一立场出发, 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这样, 必然也有利于充分展现旅游地形象塑造的价值, 依靠旅游地形象塑造和旅游地形象传播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竞争力。

当然, 单纯的从旅游客体本身出发, 或是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的旅游地形象塑造, 也是有悖于旅游活动自身规律的。因此, 在理论研究中, 专家们倡导审美倾向和文化论观点, 实践中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们所谓的“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观念, 符合我们从本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学研究:尚不可靠的理论基础[J].旅游学刊, 2003, (2) .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3]仇学琴.现代旅游美学:修订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4]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20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自然资源学报>发表的旅游地理类论文研究[J].旅游学刊, 2003, (1) .

本质与特征 篇10

一、现有研究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反思”最早起源于西方哲学家的论述, 通常指人自我精神的内省活动。洛克 (L o k e) 认为人的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和反思。感觉是指外部经验而反思则是内部经验。反思是以自己的内心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而反观自照, 既有思想活动又有心理活动。黑格尔 (Hegel) 将“反思”称作“后思”, 他认为反思是思想反过来对于自身的认识, 或者说它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杜威 (D e w ey) 则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者假定的知识形式”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海德格尔 (Heidegger) 则认为反思是人的“自识”活动。伯莱克 (B erla k) 说, 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反思指向的是过去的意识行为。教学活动的内容或场景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再现, 这是回忆、回想。如果重新审视自己在活动中某个环节的行为, 或梳理本次活动所得到的启发和借鉴, 这种对教育教学进行判断与思考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是一种将“教学”和“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也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如果将反思视为学习方式, 反思与回忆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学习途径, 其学习内容是自己实践中的经验, 这样的理解如何解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作用, 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教学反思的本质?

二、例析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内容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反思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卡尔 (C a r r) 和凯密斯 (Ke m m is) 还有麦伦 (Van Manen) 等学者, 根据教学反思的内容, 将教学反思分为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指教学中运用的媒体技术是否合理、效果如何等。实践性反思侧重于为达成教育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目前, 教师所做的教学反思多为这一类。批判性反思是从社会、政治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乎公正和平等。舍恩 (Sch o n) 提出教学反思的两种类型, 即“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布鲁巴赫 (Brubacher) 把教学反思分为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前反思三类。我们通过以下案例阐述与分析布鲁巴赫的教学反思类型如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1. 行动前反思

行动前反思是指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 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并作出调整性的预测。行动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案例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遗传物质的携带者——核酸”一节的一个学生实验。教材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并用酒精灯烘干;用8%盐酸, 30℃下, 水解5m i n;冲洗涂片10s;滴上吡罗红甲基绿液染5min。

课前做预实验时发现, 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操作, 成功率很低, 细胞核难以呈现绿色, 常被染成和细胞质一样的粉红色。

到底是哪一步出现了问题?是实验操作、实验试剂还是实验方案?笔者和组里的其他教师反复核实, 同时更换了实验室原有的试剂, 但结果还是一样。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用8%盐酸处理实验材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首先, 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本实验的口腔上皮细胞经酒精灯烘烤后为死细胞,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已经丧失, 盐酸处理已没有意义。其次, “蒸馏水冲洗10s”很可能导致细胞内的HCl得不到彻底清除而改变了吡罗红甲基绿试剂的p H, 甚至可能使核酸水解, 从而导致染色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们删除用盐酸水解这一步骤, 烘干后直接染色, 实验效果明显, 成功率在90%以上。这样, 既降低了实验难度, 节省了实验的时间, 同时也降低了使用盐酸带来的安全风险。

这个案例属于行动前反思。行动前反思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了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的行动, 提示自己在行动之前必须慎思。行动前反思针对的是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2) 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符合课标和学情; (3) 反思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4) 反思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 (5) 反思是否需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作出适当调整, 等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案例针对实验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试, 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改进了实验设计。行动前反思使教师做到课前心中有数, 丰富了教师的实验经验, 加深了对实验理论的理解。

2. 行动中反思

行动中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迅速调控, 以便寻求一个更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行动中反思具有敏感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案例2: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现代进化论认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课堂上, 当笔者介绍完种群的概念后出示了几个判断题, 学生回答得很好, 也能很快举例说出“一个树林中的全部猕猴”“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等例子。笔者认为, 应该再给学生一些更复杂的问题。随后提问:“今天教室中在座的全部学生能不能构成一个种群呢?”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 有的说“是”, 有的说“不是”。

学生的困惑应该如何化解?笔者认为, 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要让他们自己分析。于是笔者让学生思考这个例子和刚才那两个例子, 即“树林中的全部猕猴”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有什么异同, 比较后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树林中的猕猴和池塘中的鱼能进行基因交流, 而教室中的学生虽然占据一定的自然区域,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 但并无基因交流, 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通过“种群”概念的教学, 笔者体会到生物学涉及的概念非常多,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 教师首先要非常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次的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什么是种群, 再举两个例子, 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教师应该运用概念教学的理论, 营造学生主动思考的氛围, 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 通过引发认知冲突、指导学生主动辨析, 让学生从中理解概念。

通过总结这一发生在行动中的反思, 笔者对“解惑”有了新的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解惑”应该是制造疑惑, 给予指导, 让学生自己解开疑惑, 而不是教师自己解惑。

“种群的概念”案例属行动中反思。尽管课前教

2013年9月上半月版5599师已充分备课, 也了解学情, 但教学过程中, 课堂上还是会出现一些事先预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有较大的难度。本案例中, 教师借助经验发现问题, 在理论指导下转变了教学行为——把解惑、思考的空间留给了学生。

3. 行动后反思

行动后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 (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 后, 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 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行动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案例3: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笔者组织学生完成了探究实验“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这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整个实验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全部是学生自己完成, 整个过程学生非常积极, 兴趣高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有的负责撕取洋葱表皮, 有的负责配制蔗糖溶液, 有的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最后每个小组汇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 学生们在分享实验成功喜悦的同时领悟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 活动参与度低, 其中不乏成绩很好的学生。课后笔者询问其中的原因, 他们觉得上不上实验课对学习没什么影响, 觉得没意思。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仔细分析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的学生在初中做过这个实验, 实验材料有萝卜和洋葱, 高中课本的实验与初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学生没有挑战性。

(2) 做这个实验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虽然这个实验属于探究实验, 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交流的环节, 但教材上已有失水的照片, 学生在未开始实验前就已知道实验的结果。因此,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值不高。

(3) 本实验中所有学生的实验材料都是洋葱, 实验现象大同小异也是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

602013年9月上半月版

结合以上思考, 笔者对“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作了如下改进。

(1) 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 还可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 发挥其积极性。

(2) 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 可探究的问题很多。如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 细胞死活的判定, 设计实验研究细胞液的浓度等, 都是很好的探究课题。

反思“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课, 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探究技能, 还要通过实验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探究过程要伴随新知识的形成, 实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让学生运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分析与解释日常生活中观察的现象, 还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探究过程的兴趣。同时也可增加活动的灵活性, 以关注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

“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行动后反思”, 是在一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梳理与评价, 找出问题及成因, 并提出改进设想。行动后反思关注合理性、有效性等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 包括以下内容。

(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哪些目标达到了, 全部成员达成的程度, 在达成目标时存在什么问题, 未达成的原因是什么等, 这属于实践性反思。

(2) 反思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一定的理论和观念分析活动的设计, 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能否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是否使学生主动参与, 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合理吗, 本轮教学有哪些问题有待改进与创新, 今后如何改进等, 这属于批判性反思。

(3) 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 如教学媒体的运用, 教学时间的把握, 提问时机的选择等, 这属于技术性反思。

三、教学反思的本质与特征

1. 教学反思的本质

无论是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还是行动前反思, 其核心都在于分析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行动后反思总结本次实践的成功与不足, 为下次行动前的反思提供问题与假设, 行动中反思是在行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调整的过程。围绕教学问题和问题的解决, 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三个环节紧密相连, 形成有机的整体, 持续不断。通过“反思—改进—再反思”的循环, 教师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使教学行动更为合理与有效。教学反思这种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作为学习对象的学习方式, 实为一种以自身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活动, 其本质是探究。

2. 教学反思的特征

(1) 建构性。教学反思过程从自身经验出发, 寻找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是需要理论支撑的, 这个过程促使教师理解教育理论, 在新情境下运用理论, 建构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同时, 反思也是一种促进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建构活动。

(2) 批判性。教学反思中, 教师科学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寻找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反思过程, 这是一种批判的活动, 可发展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即时性。教学反思通过回忆, 捕捉教学瞬间发生的有价值的资料。由于其极易于流逝, 教师应及时回忆自己发现的问题, 记录自己的经验、创新点, 找到新一轮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办法。

(4) 创新性。面对教学中的某些困难, 教师课前、课中与课后持续思考, 发散性地想象与创造, 有可能激发出教学灵感, 产生解决办法。教师如能坚持以教学叙事的形式记录这些反思中的点滴灵感与进展, 就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有所启示。

四、生物学科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1. 教学反思是生物学科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与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式

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理解理论知识, 丰富实践知识。实现这一价值的途径是在日常教学中回忆教学行为并记述问题解决的成果;实现这一价值的方法是学习理论并用于指导反思, 找出存在的问题、本轮实践的进展、在下一轮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设想等。

2. 教学反思是一线生物学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学科的发展与课程的改革都会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是一线教师, 他们是问题的发现者, 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反思:带着问题找理论, 结合行动理解理论, 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持续反思, 结合理论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并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

当前在中学教师中普遍开展的生物学研究课等教科研活动也是一种基于反思的研究。它不同于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反思, 研究课等活动有明确的问题指向, 研究的问题也更具普遍性, 参与者是教师的团队, 能集众人智慧, 在行动前、行动中与行动后反思研究, 其研究的成果公开展示, 有更多教师参与反思。因而这种反思活动更系统、更深入, 成果更易推广。

3. 教学反思是生物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论网球运动的本质和特征 篇11

网球运动发展至今,大致上经历了孕育于法国、诞生于英国、流行于美国直至现在盛行于全世界这几个大的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网球这项运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规则不断完善或新技术应用于各种设施和装备中。至今,网球运动项目在规则的变动和各种设施装备的改善方面已趋于平稳状态,唯有运动员的成绩记录不断被更新,不断刷新自己的新纪录或者不断超越别人的纪录。感慨于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同样也对网球运动项目的本质和特征怀着科学探索的态度,以期不断完善网球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网球运动本质的界定

构成网球运动本质的基本要素

人、网球拍、网球是网球运动的基本三个要素,在此对“人”、“网球拍”、“网球”做一个概念界定。

这里的“人”是特指与“网球拍”和“网球”发生联系的人;“网球拍”是指网球运动项目中的球拍,是完成“人”的意图与“网球”联系的唯一工具;“网球”是指网球运动项目中的球,是人的意图的体现。

网球运动的本质

网球运动的本质是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人通过网球拍对网球的“控制”。网球运动属于是一种隔网持拍对抗类的运动项目,与隔网持拍对抗类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运动、乒乓球运动有共同的属性,但是又因为比赛规则、场地大小、球拍和球材料性质的不同等等,导致各种击球原理的不同,集中表现在对球“控制”的难度上,因此又别于其它隔网持拍对抗类的运动项目。

“控制”反映了网球运动中的主体是人。在网球规则的限定下,人在持拍“控球”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网球运动中人为了更好的“控球”始终处于不断改造的过程,不仅在身体机能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潜能和创造力。1)改善身体机能方面,网球运动中根据击球原理和运动方式,可以发展人的无氧和有氧能力,可以提高身体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灵敏等能力;2)改善心智,网球运动不仅仅是身体机能和技术的对抗,很大程度是心理交锋,考验运动员的智慧、心理稳定和意志力的运动。反过来看,要想在现代竞技网球中崭露头角,对网球运动的主体“人”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控制”是网球运动中技战术的概括。网球比赛中运动员手持网球拍对网球的“控制”程度是网球技术的具体体现,集中表现在对球的速度、旋转、落点的控制。运动员只有通过提高对球的速度、旋转、落点的“控制”其运动技术才能不断提高;人对球的“控制”也充分反应在战术层面上,在观看网球比赛中,人们常常会观察到运动员的战术是防守为主还是进攻为主或者是守中有攻、攻中有守,其实这都体现在运动员对球的“控制”中。现代网球技术向精细全面发展,打法由底线为主向全面型推进,也是人们对球“控制”能力的提高。

竞技网球运动的特征

前文已经指出参与网球运动的主体是人,所以论述竞技网球运动的特征说到底是主要指人的特征,是运动员参加网球比赛时运动员的特征,笔者通过运动员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揭示网球运动特征。

竞技网球比赛中运动员机体运动的特征

在现代的网球运动中,由于赛事频繁,对抗日益激烈,笔者统计了2014-2016年上海大师赛前八强比赛的相关指标,一共有21场比赛录像。下面用数据更形象的展示世界网坛最高水平的激烈程度,21场比赛中,一共有48盘,共产生2990分,共耗时2289min。在统计每分球的平均拍数与平均时间这两个指标时,从全部比赛录像中随机抽取300分的视频为样本进行统计,一分球的时间定义为第一拍开始到成死球的时间。统计的具体指标类型详见表1、表2。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了解到现代网坛对抗的激烈程度,三盘两胜制的一场比赛当中平均耗时109min,选手每场比赛在全力移动的时间大概为8.43s×62.3×2.29-1202.7s,也就是相当于20分钟的时间;一位选手每场比赛平均挥拍次数高达6.8×62.3×2.29÷2=485.07次左右。除接发球外,双方运动员在击球中,拍与拍的间隔时间大约在8.43s/6.8=1.24s左右,给运动员调整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表2中发现,双方选手在争夺一分球当中,80.01%的球左右在10拍以内结束,也就是5个回合内。五拍以内结束占57.19%,但是也不乏有多拍情况的发生,以10拍以上为多拍的话,多拍相持也占到19.99%,这也充分体现出现代竞技网球中运动员多拍相持能力的提高。

从每分球击球拍数可以看出网球比赛中运动员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间歇性的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间歇时间的长短大部分原因是由比赛规则控制,因为比赛规则明确规定了分与分、局与局、盘与盘之间的休息时间;剧烈运动的时间是双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决定的,短可为零点几秒长可至几十秒,即一分球的活球时间。而这种间歇性的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的能力是受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规律和肌肉耐力限制,從而表现出不同的体能储备。同时,现代竞技网球中也应足够重视多拍相持能力,从机体供能到肌肉耐力,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强度练习。

运动员机体供能特点。通过前面的论证,可知网球比赛中运动员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间歇性的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结合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可知网球比赛项目运动员的供能特点是根据每一分球的运动时间长短来决定的,概括的可以说:几秒内无氧供能占绝大部分,随之剧烈运动时间的延长有氧供能比例不断提高。值得强调的是,运动员在争夺一分球后,即剧烈运动停止,接下来就是分与分、局与局或者盘与盘之间的间歇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机体的恢复能力,也是网球项目供能的一大特点。

运动员机体肌肉工作特点。提到网球项目运动员机体肌肉工作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每场比赛运动员手臂挥拍次数达到485次左右,但是网球项目由于场地大的因素,运动员要想做一次有效击球动作,需要付出几步或十几步的脚下步伐调整,可想而知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上最易疲劳的部位其实是下肢腿部肌肉。腿部肌肉需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做高频率的步伐调整。随后才能做出蹬地-转髋-转肩-挥臂-挥拍击球的动作,可以说网球是一项全身各关节肌肉都参与的运动,但是这一切都始于脚步到位,这也验证了那句俗话“网球是靠脚打的”。

运动员身体能根据来球速度、方向做出迅速的调整,这与运动员日积月累的训练有非常大的关系,观察来球的速度、落点、旋转、对方球员的站位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击打来球等等这些综合信息,在运动员脑子里迅速形成,这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多年的千锤百炼,更像是运动员机体各器官对来球的应激性的反应。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扎实的各种技术能力,在平常训练中还要不断地加强类似比赛情境的刺激(比如增加球速的压迫性练习、场地不同空间区域的击球熟悉程度),不然这种机体的应激性反应会降低。

竞技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特征

几乎所有运动项目的比赛,参赛运动员或多或少都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至于不同级别的比赛、亲人或教练的期待壓力、赛场中观众的压力、挑战与被挑战的压力等等,网球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除了这些平常的压力外,在比赛中,运动员还承受网球运动所特有的压力,一个是有限时间压力,另一个是网球比赛规则潜在的压力。

有限的时间内处理来球的压力。在单打比赛中,运动员至少要在长11.88米、宽8.23米的场地里移动,大多只有一两秒,甚至零点几秒的时间去处理对方的回球,即较大的空间里,有限时间内,运动员根据场上情境作出决策,这就给击球增加了许多压力。网球运动中击球强调的是到位击球,如果一方运动员处理球的时间缺乏就形成受迫击球或者受迫失分甚至对方打出制胜分的情况。一分球的开始到球成死球前,时间压力时刻伴随着运动员,处理球的时间是一个重要资源,时间充裕,压力小,时间缺乏,压力大。比赛中存在的时间压力会影响运动员的决策的策略选择、决策信心、决策质量等方面。

来至于计分规则的压力。网球项目特有的计分规则致使网球项目区别于其它隔网持拍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也并不仅仅是时间压力,还有处理关键分的压力,根据国际网联的网球计分规则中从小到大单位是分-局-盘最后到一场比赛的胜负,其中一局比赛的计分方式,无论发球方或者接发球方率先赢得4分并且净胜两分就算赢得一局,一盘中率先赢得6局并且净胜两局为胜,当一盘中双方比方达到6:6时,往往是平局决胜局即抢七来决定胜负。其中一局中的计分方式,让双方运动员在每一局当中都不可避免的就是关键分的争夺,与乒乓球、羽毛球计分方式相比较,无形当中增加的比赛压力,无数的比赛证明赢关键分者赢得比赛,由此可见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面临分数压力次数更多。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面临的比方压力几乎贯穿于整场比赛中,比赛最后的胜负可能就来至于一两个的关键分的胜负。

比赛中无指导的压力。在竞技网球比赛中教练不允许随意的场外指导,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竞技运动项目的一个特点。以任何可听到或看到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交流、建议或各种指示都被认为是指导,除了团体赛队长可以利用局间或盘问进行指导和获准现场指导的赛事外,在其他的任何比赛中,运动员都不能接受指导。这一规则预示着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独立面对一切问题包括任何压力。当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困境,如果不能独立处理这些困境,分差就会被不断拉大,压力也不断增大,到一定程度影响肌肉运动,技术动作变得僵硬,就免不了输掉比赛。所以网球是一种心理要求极强的运动项目。

结论

本质结论。“人”、“网球拍”、“网球”是网球运动的基本要素,网球运动的本质是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人通过网球拍对网球的“控制”。

审计本质特征的理论解析 篇1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关系,起点与特色

1前言

从我国审计的发展经历来看,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 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计理论体系, 至今仍未有一个完整而全面预算体系。各种理论都是比较分散化的, 或者只是代表几种言论的说法。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状况, 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重要之一就是一直没有寻找到适合当前实际的审计理论制度, 只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审计理论制度, 才能有望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审计理论。这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推动, 因此, 从现在开始, 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 理论结合实际, 切实地做好审计工作, 进而找出审计理论制度建设的起点和特色。

2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

2. 1经济责任关系

经济责任主要是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之间, 或者是团体之间在经济方面应当承担的各种责任。通常情况下, 将这种经济责任归属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国家、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这四种责任都有着一个固定的原则, 那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责任制原则。 在整个过程中, 无论任何一方都与对方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在之后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这种关系的, 这就形成了经济责任。只要双方的经济活动没有停止或者中断, 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关系就会一直维持到双方彻底解除经济关系为止,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这个经济责任关系不可能不存在。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负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它包括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主要放在单位一把手和副手在任期之间对本单位应该负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涵盖了其他所有的审计, 因为任何一项责任都离不开经济的制约, 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员的操作, 也就离不开经济责任的制约, 所以说只要发生了经济关系, 就必须要有经济审计对其进行约束。经济责任审计仅特指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特定的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无论是从哪个层面上着手, 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有利于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准确的评价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情况, 为社会所有用人单位提供有根据的参考依据。其二, 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规范当事人的行为, 帮助他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 通过对经济的审计不断揭露一些腐败问题, 进而促进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和统一。其三,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使各个部门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社会公职公务人员将会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也将会形成一种较好的内部文化氛围, 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我国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

审计理论研究是做好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研究, 无论是在制订审计方针的具体方案, 还是进一步落实审计规划的纲要, 都离不开审计理论对整体的指导和指引。作为高层领导者就更加应该注意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熟练掌握了审计理论知识, 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有所作为。反之亦然, 只精通审计实务、 而没有认真研究审计理论的审计人员, 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是寸步难行的。所以, 要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努力把审计科研部门打造成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 “智库”。以我国目前的审计理论来看,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因而它不是最终完善的理论, 它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继续革新和丰满。我国现行审计理论是建立在几代人艰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但融进我国审计者的智慧, 同时也吸收和消化了国外审计理论的精华, 所以说, 我国现行审计理论体系已经完全将研究与实践、发展与继承、学习与超越、巩固与提高、广博与精深、普及与专业等六个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在不断总结过去的同时, 还把未来的发展机遇看为生命的主线, 整个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始终将所出现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及时给予解释和阐释, 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工作的比较, 结合实际针对当前我国现有体系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4完善审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是围绕规范财政行为, 进一步深化财政同级审工作。建立完善 “同级审” 整改进度情况反馈提示机制, 加大审计整改跟踪督促力度, 提高财政审计成效。加强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 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查找原因,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二是围绕强化过程监管, 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突出项目招投标管理、概算执行、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 加强竣工决算审计, 坚持从严把关, 切实维护建设领域财经秩序。完善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格局, 深化资源环境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关注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 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三是围绕监督权力运行, 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程序规范、责任界定、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权力运行、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作配合机制, 积极运用联合检查、联席会议等机制, 拓展审计成果, 促进审计整改。四是围绕推进审计创新, 进一步实施绩效审计。加强宣传力度, 推动从 “用对钱”向 “用好钱”理念转变。深化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的绩效审计模式, 推进常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 促进提高资金使用实效。五是围绕增强工作实效, 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与审计整改工作。注重审计过程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 注重聚集各个层面意见建议, 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加强协调沟通, 明确整改目标和重点, 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工作, 强化审计问责。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通过信息、专报、结果公开等形式, 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实效。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14) .

上一篇:仓储配送课程实训下一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