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本质

2024-09-19

核心本质(共7篇)

核心本质 篇1

论档案整理的本质和核心论文

一、档案历史联系综述

(1)档案历史联系的界定

档案整理物质结构的演变规律表明,档案历史联系的整理是档案整理的本质与核心。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指档案在产生与处理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内部相互关系;换言之,档案的形成与完善被特定规律所约束,因此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和表征特点,但是某些档案因形成特点相同而存在客观的必然联系,称之为档案历史联系。于此,阐述档案历史联系的界定如下:第一是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即表现档案历史联系产生于档案文件形成与完善过程中,而档案的形成与完善则来自社会实践的相应行为;第二是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具有客观存在性,即表现因社会实践而产生的档案文件内部的相互关系是真实存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发生转移;第三是档案是文件转换的产物,档案具备文件形成与完善的特点,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来源于源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2)档案历史联系的特征

主、客观统一性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是档案历史联系的客观特征来源于其源文件的客观特征,即档案历史联系来源于社会实践中文件的历史关系,具有客观存在性;其二是档案历史联系源于文件却高于文件,表现为人类思维意识对客观实践的主观抽象,具有主观描述性。因此,档案历史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并因档案整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而存在差异,比如某些历史联系是客观实践的真实描述,而某些历史联系则是歪曲虚假的反映,所以,档案整理员应经客观实践和主观意识的统一,将客观历史联系搜集、处理,加工、提炼使历史联系成为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体,付诸于特定的物质载体,固化或物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以记录档案历史联系。

档案的本质在于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历史联系性档案整理即为利用档案记录历史的过程,历史联系的档案整理更易于形成历史记录。因此,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四维度架构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特征之二,主要表现为:哲学维度的历史具有清晰的严谨性、发散性和推理性,因此解析定义历史由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组成的四维度架构,并将社会实践的践行者界定为主体,将社会实践的被践行者界定为客体,以对应时间为载体,将档案历史联系界定为由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四维度架构,使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与哲学维度的历史一一对应。

二、档案整理的核心与本质:历史联系性整理

(1)历史联系思想的产生

档案整理的核心和本质是档案历史联系性的整理,回顾近现代档案整理实践,档案整理的历史联系思想产生如下:民国初期因社会生产力和认知局限性,并未形成完整的档案学分类理论,只是单纯的借鉴“杜威十进制”分类法,机械地束缚并破坏档案间的历史联系,不能真实地按照档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但是,部分有识之士指出档案整理与图书管理的本质区别:档案形成于特定的历史实践,是社会实践系统性和积累性的历史产物,其分类应源于历史并尊重历史,必须“特有要则”;于此,档案整理尝试以档案自身形成与特点为基准,按照档案间历史联系进行分类,例如1933年文献馆明清档案整理原则即为:分析研究与档案产生密切相关的文书程序、档案术语、职官衙署等因素,有机选择具备特有本质与形成关系的文件实体,并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案以体现历史联系的层面性。总之,历史联系思想的产生初期,主要体现了档案四维度特征中的来源联系,使档案整理部分的体现历史联系的客观结果,最终按照时间、内容、形式等要素分类排列,虽然未上升至一定的理论高度,但是仍然为历史联系思想的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奠定基础。

(2)历史联系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历史联系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在档案整理领域中的运用;第二阶段是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整理在档案实践的应用。“来源原则”是档案学理论的基石,指按照档案来源或形成进行整理与分类的原则,其特点是断定档案来源差异并保持原有整理次序;“全宗理论”是档案学的最高原则,指将来源相同的档案作为统一整体进行保存与整理。但是,不论是“来源”还是“全宗”,其本质均为档案整理的历史联系而且均来自档案整理实践,尊重档案的自然存在和固有形成的历史联系,强调并维护历史联系档案的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历史联系为载体,在特定的统一的原则下,辨析来源、时间、内容、形式等诸方面因素,为历史联系档案整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另外,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整理产生于电子文件依赖性、易逝性、易变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下,意在真实完整的描述电子文件形成的条件、内容、架构和过程,并为计算网络系统提供自动变细、分析、分解、提取、归纳的数据信息,将其内容特征、文件形成、处理利用等过程用元数据记录,具备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和高价值性。元数据整理电子档案的本质也是历史联系性整理,通过整理元数据集记录档案间历史联系并对应和还原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电子档案记录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与形成背景。

三、历史联系整理技术:”虚拟整理”技术

(1)“虚拟整理”技术综述

“虚拟整理”指与文件实体排列顺序无关,以符号或符号的语法逻辑为载体,单纯记录并解释档案间历史联系的一种整理技术。“虚拟整理”技术的结果是形成档案历史联系记录,揭示并固化档案历史联系,合理真实的表达档案物质实体本质构成部分。”虚拟整理“技术优于“实体整理”技术表现于其不仅实现档案历史联系的多为整理,而且实现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不同载体档案等档案整理实践环境下的统一,换言之,“虚拟整理”技术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者计算机整理软件为载体,通过对档案文件材料中不同原则下历史特征的多维排序,以不破坏实体排列为准则,全面、真实记录实体记录中所不能表现的档案历史联系。“虚拟整理”技术应完善为以人工干预为主,以计算机模拟为辅助的全新档案整理技术,人为处理、描述、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性,保证档案历史联系的可检索功能。

(2)“虚拟整理”技术的使用意义

“虚拟整理”技术具备多向历史联系记录、丰富档案整理实践意义及理论等特点,现将“虚拟整理”技术详细阐述如下:其一是摆脱非历史联系因素对档案整理的影响,即摆腿档案实体排列顺序的历史联系记录,注重档案文件与社会实践过程的一一对应,使档案历史联系性整理免受保管期限、密级、载体种类等非历史因素的影响;其二是完善档案整理的实践原则,“来源原则”不是档案学的至善原则,也并非历史性原则,而“虚拟整理”技术能实现档案整理从“来源原则”向历史性原则的过渡,使历史性原则真实完整的包容“来源原则”以保证历史性原则的适用性;其三是档案整理实践重心偏向信息整理,即档案实体管理向以档案历史联系整理为核心和本质的档案信息整理便宜,“虚拟整理”技术作为其过程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保证此过程的稳定与合理。

四、小结

档案整理的本质与核心是历史联系性档案整理,其是档案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内容,也是正确认知、分析、处理档案管理其他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正确界定档案整理历史联系的界定内涵与表观特征,于档案整理实践中正确应用“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辅之以电子档案元数据整理技术,并适时采取“虚拟整理”技术,保证档案整理的合理过渡与稳定发展。

核心本质 篇2

一、教育姓人而决不是非人

1.人的生命特性是教育存在的前提。

人是生命存在物, 但与动物自发活动不同, 人通过对象性实践活动, 超越了动物本能, 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 从而使人具有社会属性,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证明自己的存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存在, 使人的行为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历史的继承、发展和现实的创造活动, 使人的生命特性的表现在形式、内容和过程上呈现出丰富多彩。作为人类实践基本形式的教育, 不仅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 也是人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获得社会属性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即人的生命存在的独特性, 是人类所特有的教育现象成为可能和必需的前提。人需要受教育, 人必须受教育。

2.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首先, 教育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早期的人类教育以人的生命活动形式——实践而存在, 在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时, 人也在教育和被教育着, 人在教育中体现和完善自己的生命。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后, 教育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他们的道德以及其他心理素质的共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彼此间相互激励和启发, 平等对话和交流。其次, 教育是人的学习本能被激发的过程。人具有学习和思维的本能, 罗尔·布约克沃尔德称之为“本能的缪斯”。学习与儿童的全部生活相联系, “儿童仰看天上的浮云和地上的蚂蚁, 都是学习。”在儿童的本能被激发的时候, 教育只是在为生命活动做准备, 引导、激扬生命, 从而变得十分简约而有效。最后,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高扬生命的神圣和不可侵犯性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引导个体生命发展的方向, 提供生命发展的动力, 唤醒生命发展的意识, 挖掘生命潜能的力量, 张扬生命的个性, 从各个方面充分印证和展示了人的生命特性。把追求自由、幸福、公平和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动力。

3.教育姓人而绝不是非人。

一方面,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 要遵循生命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注人的生命需求。既要选择与人的自然生命成长发展有关的内容, 又要关注人的价值生命、人的情感, 以及智慧的不断丰富和满足, 不应脱离人的生命本身而单纯追求知识。“考试人”和“作业人”是工具论教育观的产物, 使教育远离了生命的本真。另一方面, 教育既要遵循人的生命存在的一般规律, 更应立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特殊性, 不能通过掌握某种规律而从外部完全控制。因此, 教育是人的一种本体性存在, 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教育姓人而决不是非人, 不是“制器”, 教育姓人而不是钱, 教育姓生命而不是技术, 教育姓人的幸福快乐而不是人的苦闷忧愁, 教育姓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束缚。“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 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二、人文性是教育的核心

1.人文性是教育的核心。

教育姓人, 生命本体教育是关系人之为人的“基础教育”, 人文性是教育的核心。在目标上, 教育全面和谐地培养学生的人格与个性,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古人把个人的完善进而天下的完善视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卢梭等西方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的天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习知识只是人类成长历程中必经的一个路径, 通过对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 要使学生成为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 既道学问又尊德性。在内容上, 教育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教育必须基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着眼于学生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 从而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自愿;将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知识的传授只有得到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 激活个体积淀的经验, 知识的种子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在方法上, 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教育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方法。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孟子“勿堰苗助长”的主张, 《学记》中提出的“豫时”的教育原则, 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之光。耶鲁大学成功的真谛就在于视学生就是大学, 既是一种大学观, 更是一种承认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2.对教育的生命本体和人文本性的背离是教育危机的根源。

一方面, 教育的工具价值凸显, 背离了教育的生命本性。在教育被赋予种群的生存职能时, 其工具性特征和承载人的生命的反思性特征构成现实的张力, 推动着教育在人化与异化的两极中寻找发展契机。但近代工业革命以来, 实利原则占据社会主流, 教育的工具价值凸显, 人性价值式微, 教育的本真意义受到浸染, 教育作为人的生命的整体存在的意义被置换。另一方面, 学术的过分“专业化”, 背离了教育的人文本性。现代学术分科制度将各种知识专门化和细化, 其实质是零碎化和去生命化, 是教育工具价值的具体体现。当一切教育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时, 教育不再对应于人类生活的全部, 而只被局限于社会知识的一部分;教育不再和流动的生活共生共长, 而只是被用来传达所谓的永恒知识;教育不再关照个体的生命成长, 而只考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具有统一规格的未来劳动者。

3.重教轻育是当今教育最大的弊端。

教育的人文本性要求把人当作人来塑造, 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足的发展, 充分实现其意义、价值和尊严;使每一个人都能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拥有充实、文明、快乐的人生。观今日之教育, 重教轻育、只教不育, 不尊重学生、抑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关怀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摧残人身心的事例比比皆是。观今日之大学, 重数量轻质量、重技能轻素质, 在利益驱动下盲目扩招、巧取学位, 视教育为产业, 搞学术大跃进, 唯就业率马首是瞻, 已与大学之道相去甚远。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言:“学校教育到了现在, 真是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 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 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 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

摘要: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教育姓人而决不是非人;生命本体教育是关系人之为人的“基础教育”, 人文性是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教育,本质,核心

参考文献

[1][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

[2][美]鲍伊尔.基础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4.

[3]蔡元培.教育独立议[J].新教育 (第4卷) , 1922.3.

[4]礼记.大学.

核心是取舍 本质即文化 篇3

在做职业经理人的十多年中,张虹任职于多家公司,其中最长的一家公司足足做了5年多。通过这些深入地探索和实践,他有了许多独到的心得和见解。他任职的这些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尤以创业型企业居多。同样的创业型企业,后来的发展结果却是有所不同。有两家一切从零开始的企业,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他们都成为了千万资产以上的公司;还有一家公司也从原来的2000多万资产发展成为拥有过亿资产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战略制定正确,执行到位。

把小公司做大,很不容易,尤其是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之下;因此,要想做大的创业者一定得具备企业家精神,要明白企业对于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当公司在某个区间和领域内想要做大的时候,创业者则必须看到企业的深度和宽度,看到自己在这个区域内有多少事情可做,怎样才能形成强势,克服弱势,而不是去考虑一些很纠缠精力的低层次问题。毕竟,高层次的战略问题解决了,才会直接对公司产生整体性的影响。

小企业多是这样战略

大家都认为,市场很难做。张虹则认为,市场充满机会,也满布着陷阱,机会和诱惑从来都是孪生的。许多企业面对诱惑时往往会失去战略方向,分散力量,导致战略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战术。可以说,没有战略的企业是浮萍,缺乏必须的主导性、主动性,也缺乏对自身的把握与认识。

很多人在捞了第一桶金以后,往往就懈怠了,没有以后的方向感,甚至在生活上都开始懒散起来。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完整的策略规划。所以,创业之初,创业者就要给自己定位:我要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的战略规划要如何实施;具体的实施又要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具备的条件要如何扩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慎重的思考。

所以,无论企业大小,都要有一个策略规划。很多人认为,策略规划是不是就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呢?张虹认为,那是学者的战略。真正的企业家会从主要的目标开始,和团队一起对目标形成认同感和使命感,在这样共同的使命感中形成企业战略。

没有使命,没有战略,便没有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企业必然也会丧失竞争力。

当然了,很多时下的中小型企业普遍都存在着认为不需要企业战略的思想。他们认为,有技术就可以形成产品,有产品就可以打开市场。但是张认为,那多是以技术或销售为导向的企业,他们的自发行为,带有偶然的技术导向性和功利性。其实,他们从产品打入市场,到企业存活,甚至扩大,这一系列的过程也印证了他们在思索。只是他们错误地认为战略是宏观的,认为自己没有战略,也不需要。归根到底,战略的根本是达成一个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许多方面、步骤、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都是主观的。在这种主观性中看到自己的资源、长处、不足等等。所以,战略决不是空泛无物的,它涉及到许多实际存在的细节问题。

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张虹,不会局限于眼前。他说只要市场存在,产品的发展就会达到一个饱和和阻滞效应。市场也是个不断学习、竞争的地方。为了保持长久的发展,企业必须要有新产品新理念不断地出现,尤其是一定要有战略的制定,否则,一旦遇到问题的话会感觉措手不及。

和客户达成协议,那是战术性工作;在行业中做出成绩,那是战役。而为什么我们会有战术和战役的运用,那就是因为战略的需求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职业经理人一般而言会对企业有一个宏观的设想,然后再从底层一步步往目标努力。多数的企业家实干家则多从实践开始,慢慢摸索,看似没有构想,其实已经潜藏在了具体的行动中。只是没有明朗化,深入化和长远化。

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取舍

小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也让很多创业者认为一个系统地企业战略是没有必要的。对于这点,张认为是极其错误的。他说,小企业更多根据投资形势来确定发展方向,如果形势不好,很可能马上就换方向。“船小好掉头”无疑是小企业的优势,但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分散精力,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只因为看见了利润,便分兵进攻,致使公司业务不精,失去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张认为,关键在于取舍——战略性的取舍:首先要问自己,在相关时间内,新业务是否关系到战略储备;其次,还要考虑公司在此项目上希望争取的是短期还是长期利益。

还有部分小企业为了生存,什么业务都接。张针对这种小企业求全的想法,给出了3点中肯的意见。他说,诱惑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和上述案例一样,关键仍然是取舍,要问3个“是否”:要看此项目是否是自己的强项或属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是否在战略的主要发展方向上;如果决定做的话,又是否需要改变自己,去迎合客户。问完自己3个“是否”以后,基本上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所以,张说,做业务决不等于做生意。正确的取舍,可以为企业赢得行业界的认可和尊重。而这,才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

那么,在这种复杂的现代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如何分析自己的优势,找到核心竞争力呢?张认为,关键还在于取舍。简单地讲,比如某个行业利润很大,大家一哄而上,而且这条主道上还存在着资深企业,这个时候中小企业就要考虑,是放弃,还是挺进?如果挺进,由于主道中小企业并不存在优势,发展阻力大,很可能投入与回报难以匹配。这时,就要抛弃跟随战略,把主要精力放在竞争力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小道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替代,甚至是领先战略。又比如管理软件,一般适用于多个方面,中小企业怎样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这时就要运用差异化战略,看准一个领域,进行亮点宣传,有意差异化于其他产品。这样做也许可能失去一部分销售区域,但同时却会在自己锁定的领域内成为业界的NO.1。其间的取舍之道,自在手中。

战略的本质即文化

多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使张对战略的构想有了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他把战略归结为3个文化:以有价值的客户为导向的客户文化;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文化;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文化。这3个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比战略更高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核心问题。所有的战略都可以通过这3个文化延伸、拓展出来。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人的文化,要靠具体的人来执行,从而形成一定的企业风格、企业家精神、产品精神,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的战略,也都是在文化上体现出来的。

要想在业界做强、做大,首先就是要把公司的文化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尤其是IT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话,是很难聚集人才的。即使是暂时招来了人才,一旦公司遇到风险,没有一个共同信念和文化凝聚力的作用,将难有人能同舟共济。一般而言,公司文化设定好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力资源战略。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商界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一个公司80%的业务是由20%的客户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主张所有客户平衡拓展,有人主张强攻主要客户。其实,只要明白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客户文化,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在不放弃其他小客户的同时,公司当然应该以主要精力把握这20%的客户,争取做大、做深,达到稳定的联盟关系。所以,根据市场、客户来细分业务,就能有效把握主要客户,达到公司的稳定。

那么,什么又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文化呢?首先,面对这个问题,就要给自己一个定位。什么是市场?需要怎样的产品?同样的产品可以适应多个市场,还是一个市场需要多样的产品呢......所有的这些问题理清楚了,接下来的内部流程、员工考核、产品制定、绩效管理等环节就自然也就很明了了。理论是无法取代实践的,许多学者理论甚至流于纸上谈兵,是无本之木。所以即使你有很好的战略想法,战略规划,和员工也是无法谈论的。但是我们可以谈文化,谈公司具体的事务,让员工理解,达到沟通的效果,从而达成上下一致的认同感。

谈了那么多关于战略的思想,但是具体到实际中,企业又需要怎样的一个战略呢?具体如何制定?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张认为,企业战略的关键是有抓手、有核心、有灵魂。做到这点首先需要改变观念,要把战略变为文化,灌输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战略是抽象的,对于普通员工而言,我们只能说,企业需要怎样的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人,这样就把战略转化到了可操作的层面。对公司没有价值的,就要放弃,确定明确的价值观,宣传文化,也激励员工。现实中很多例子都证明了,一个共同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就因为没有把相应的战略转变为文化,导致上下思想脱节。尤其在遇到有分岔路的时候,比如公司合并,比如新业务的开展,员工们很容易产生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上司们的具体规划,他们对于公司的发展没有一个更远的视界和有力的凝聚力。

战略创业,坦然生活

也许很多中小企业会说,战略太宏观了,我们企业小,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张笑笑说,其实战略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奥,很可能就是一张纸,只要把问题想清楚,说清楚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多,尤其是作为中小企业。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要和员工阐释明白,得到他们的理解,然后进行衡量、改造,才能上下同心,推动企业发展。张在一家公司任职时,曾经对老公司的客户主任提出了3句话:增值你的客户;服务你的客户;取悦你的客户。如何对待,将会直接决定公司的命运。如若领导把自己的战略规划很简单明了的和员工沟通,那么工作起来,领导有抓手,员工有劲头,管理也就不愁了。

作为一位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张总对于正在起家的创业者们更多的是一份人文关怀和认同。他说,职业经理人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复杂的经历使他们看问题更透彻,而长时间的职业生涯,又让他们对创业的认识有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所以他们会从文化上看,从底层走。但是,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们,各方面经验可能会比较单一,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往往从底下走,依靠摸索,来完成他们的事业。他说,希望可以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思考为在摸索中的中小企业者们提供一点有用的帮助。

核心本质 篇4

人核心价值观

【授课目的】通过授课,使全体官兵准确把握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深入了解大力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授课重点】1.准确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2.深入理解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授课方法】理论灌输,事例启发 【授课时间】1课时(50分钟)【授 课 人】 【授课方式】集中授课 【授课内容】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总队开展主题教育理论授课活动的安排,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全区部队就如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关问题共同交流和探讨。题目是《把握本质内涵和时代意义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何谓价值观?价值观是主体对价值问题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主体认识和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通俗点讲,就是人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要有民族的脊梁,这个脊梁就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有了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才能以昂扬的姿态、灿烂的文化、长足的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时值今天,我们不曾看到红色年代人人互助,艰苦奋斗的文明风尚,而看到的却是见死不救麻木不仁和“我爸是李刚”的无耻叫嚣,不曾看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的发扬光大,而看到的却是腐朽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像毒瘤般蔓延。有一则笑话生动地反映当今社会少部分人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物欲横流的利益驱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的盛行。说赵某,女,28岁,曾多次参加电视相亲未果,就在网上按照自己的条件搜寻心中“白马王子”,第一个条件: 1.要帅2.要有车,显示结果是——中国象棋;这位女子不甘心,输入第二个条件:1.要有房子2.要有钱,搜寻的结果是——银行;此女子仍然不甘心,继续输入条件:1.要长得酷2.又要有安全感,显示结果是——好男人奥特曼;此女子更不死心,还继续输入所有条件:1.要帅2.要有车3.要有房子4.要有钱5.要长得酷6.又要有安全感,电脑显示出神奇的结果——好男人奥特曼在银行里下象棋。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一支军队的价值观,更会影响军人个体的价值取向,革命军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精神,才能生气勃勃,雄风猎猎,所向披靡。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过:“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走向强大,靠的就是这种军魂和战斗意志。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人,更是有着必胜信念和具备坚强意志的人,而我们军队更需要这样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革命信念和价值观。

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江泽民同志要求我军做到“打得赢、不变质”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我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军事实践中,都培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精神,这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这也是我们提倡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一个思考从三个方面来共同解读

这个问题。即第一个方面,把握本质内涵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第二个方面,应对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第三个方面,提升我军文化软实力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方面:

一、把握本质内涵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主席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植观概括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一概括,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科学阐明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下面逐一了解其本质内涵。

忠诚于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党和人民对全军官兵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基石。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必须把忠诚于党作为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要深深融入血脉,自觉做到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或许有人会说,西方国家的军队并没有接受政党的直接领导,而是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同样具有战斗力,有的还很能打,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追根溯源,我军与西方军队存在着两大根本性差异,因此决定了我们要走与西方军队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军队一般早于政党产生,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皆如此,以

美国为例,其军队产生于独立战争,而政党产生于大陆会议,因分权还是集权而形成两派,进而演化为今天的民主和共和两大政党。既然军队早于政党产生,也就不会是党的军队。再一个,西方走的是议会政治和多党轮流执政的道路,军队不可能一个阶段属于某个政党,换个阶段又属于另一政党。我军与此相反,我们这支军队原本就是党为了夺取政权建立起来,是党创立的军队,另一个是我国的政体是一党执政,其他为参政党,这与西方的国情不同。回顾我党90周年的光辉历程,我军之所以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坚如磐石,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英勇善战,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各种新挑战与考验面前充满生机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党的英明领导。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热爱人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我军建设和发展史上的经验结晶。一个“为了人民的利益!”便使这支军队产生出无尽的力量。以红军长征为例,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由于大渡河水流湍急,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当地十几名船工知道情况后,主动担任摆渡任务。25日晨,在渡江战役中,由帅士高等10几名当地船工冒着枪林弹雨和滚滚的急流,硬是用背顶着船,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

河点。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对国民党的80万,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役典范,成就了战争史上的辉煌。但是,将士们可曾忘记,60万背后还有数百万支前民工和142万辆独轮车。陈毅元帅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是解放区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讲到这里,同志们脑海中肯定会浮现起许多军民鱼水深情的感人画面。98年抗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真正是撼天动地,势不可挡!人民子弟兵不会忘记离别时父老乡亲们那深情的盼望,热情的欢送和感动的眼泪。08年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顽强拼搏,更使得军民深情,雨水交融,在浩劫中用爱化解,风雨同舟,共度难关,老乡们更不会忘记人民子弟兵那感动中国的博大母爱,温暖而坚毅的脸庞和用身体撑起的生命桥梁。正是这种不竭的力量源泉才使得我党我军在历史的考验中屹立不倒,就是我们曾经的对手也给予认同。1991年7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接受《世界日报》周刊采访,针对有人认为“当年红军经过长征所剩无几,势单力薄,如无西安事变,中央军很可能将中共完全打败”的问题时说:“红军当时是打不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红军群众基础好,有老百姓的支持。”可以说,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生存的根基,是革命军人理所当然的价值追求。热爱人民,才能赢得人民;赢得人民,就是赢得胜利。这是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报效国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校训,这已成为西点军人准则与座右铭,也成为世人所称道的西点精神 “国家”一词更是唤起了他们为美国国家利益和民族理想服务的献身精神。资产阶级的军队尚能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更应将报效国家作为神圣的天职,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1979年昆明军区作家彭荆风在通讯《猛士守南疆》写道: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争中,中国军人以大无畏的和忠诚报国的精神,不惜以自己的身躯充当“排雷手”。当部队闯进雷区、进攻受阻时,某部彝族班长安忠文从容地吩咐战士说:

“前边是雷场,不要靠近我!”然后纵身滚向那片雷区,压发雷、绊发雷一颗接一颗爆炸了。他右手被炸断了,仍然咬住牙往前滚;两眼炸瞎了,他还在用血肉模糊的身子向前滚……

彭荆风说:像这样明知是死,为了胜利而又不畏死的勇士,在这次反击战中随处可见。

西方记者猜测说,这些以身排雷的人中,可能是被迫服从上级命令。彭荆风在战场上发现,西方人道主义小白脸们,完全低估了东方的人格境界!在山下的救护所,彭荆风遇见了刚抬下来的战士刘易富,他只身排除了二十多枚地雷,身中36块弹片!

“医护人员为他换下那身满是泥浆和血污的衣裤时,发现他口袋里已身无分文,只有一张寄回家的16元汇款收据。人们明白了,这又是一位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这些鲜活的例子证明了“报效国家”在培育军人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的部队有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土壤,培养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怀和坚定志向,广大官兵才能为保卫祖国安宁、维护国家利益,义无返顾、冲锋在前。中国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相信很多同志已经看过了,为什么被人称为“傻子”的许三多,从草原五班,到钢七连,再到老A,成为人人羡慕的“兵王”?为什么一个最初“举手投降”的新兵最终会喊出“不抛弃、不放弃”的口号?就是因为当他真正明白了军人的使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而才明白捍卫国家重任的意义。践行报效国家的要求,就要强化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把爱国之情化做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

献身使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于历史长河,我也许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执着,追寻生命的浪花;于苍穹社会,我也许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现生命的绿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

这是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政治教导员、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和志虹曾经写下的座右铭。

2次出征海地,每一次都是和志虹生命中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一名边防女警官的一次心灵历炼。家事、国事,同时摆在面前,让人如此难以取舍。第一次出征海地时,和志虹的孩子才1岁多,正是离不开母亲呵护的时候,经过一番慎重而又艰难的思考,和志虹下定决心:国大家小。在家只能照顾一个孩子,如果参加防暴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可能会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安宁,甚至保住生命。

在环境恶劣的任务区,为照顾生病的姐妹,熬着肿得像桃子一样的眼睛,边输液,边对电话那头想视频的母亲和儿子说,网络有问题,等恢复正常再与家里联系,只是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好,让家人放心。作为女兵班的班长,老大姐,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和班”。她带领全体女同志在炎炎的烈日下,身着25公斤重的防弹衣、头盔及相关装具,在训练场上与男队员一起摸爬滚打,刻苦训练,汗水一遍遍打湿了衣裳,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却毫无怨言,因为她们心中随时都在唱响“不辱使命、为国争光”。身边的人看了都会忍不住感叹,“真是铿锵玫瑰别样红,巾帼不让须眉!”

可如今,现已6岁的儿子只能对着遥远的天空问爸爸:“为什么别的叔叔阿姨都回来了,妈妈还不回来呢?”此时此刻,铮铮男人也强忍不住心酸的泪水,转过头说:“海地的小朋友太爱

妈妈了,要再留妈妈一段时间……”

“因为我是维和女战士,因为我要坚守我的阵地,因为我愿意让中国维和警察的帽徽在海地炽热的阳光下耀得闪光。”和志虹轻轻地说,在遥远的彩虹之巅上说。

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建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西点军校,这个曾培养出多位总统和名将的“人才摇篮”,自成立初期,“西点军校之父”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就创造性地制定了22条既富有感召力,又能体现军人作风的军规,13条经典法则和严格苛刻的训练管理,注重对学员“国家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培养,以此来唤起学员为国效力热情和使命意识。

《学员荣誉准则》里写道:不得撒谎、欺骗、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这种行为、不推卸责任、无私奉献。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正是西点军校多年来向其学员实施的这种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教育,才为学员毕业后忠实地履行报效祖国的职责和义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西点军校崇尚荣誉的视频。(播放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军队非常注重对军人荣誉感的培养,这对于我军来说,同样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胡锦涛主席强调:“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二、应对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形势看,东欧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重点对准我国。21世纪,美国确立的世界帝国战略目标,锁定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为三大对手。美国对第一大对手伊斯兰世界采取的是直接军事打击。具体表现在海湾战争到以反恐名义的阿富汗战争和以编造谎言进行伊拉克战争。其主要目的除了宗教及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有拔除俄罗斯的战略据点,控制石油资源的多重考虑。也通过绞死萨达姆,打击本拉登,来遏制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反抗。美国对付第二大对手俄罗斯是继续实施冷战。上面这幅图也从数据上反映了北约的5次东扩情况,从1952年到2004年的12个成员国发展到24个成员国,直到如今的28个成员国,通过北约东扩,吸纳独联体国家,继续挤压俄罗斯,进一步肢解俄罗斯本土。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则是多管齐下:整体改造,地缘包围,军事遏制,政治高压,内外夹击,持续干扰,还加一个贸易围堵。而对我国进行渗透的突破口,就是用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来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根据兰德公司在1996年6月份向美国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对华战略应

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和美国对抗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实效或成效不大时,对中国形成战略上合围,(即“C”字型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分为两段,海上包围圈和陆地包围圈。海上包围圈以泰国、新加坡、菲利宾、关岛、日本、韩国构成的逆时针驻军合围,陆地上的包围圈则是以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形成的逆向合围,总体从南北两大方向对中国形成双“C”字型的战略包围和隔离);第三步是在前两招都不得逞的情况进行作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直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台湾、新疆、西藏等或者和中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既是全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全军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么,西方敌对势力是怎样利用文化价值观渗透来达到“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说的。美国一些政要和官方公开宣称,要通过思想战争,用美国的价值观影响和改造世界,使21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我们要不战而胜,就必须以不进行战争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力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去人们为土地资源而打世界大战,将来为文化价值观而打世界大战。”前任的美国总统布什也说:“同中国开展贸易活动,不仅对美国的农场主和工业家有

利,而且能帮助宣扬民主价值观。” 1947年,美国新的中央情报局成立之后,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种种途径兜售西方文化价值观,宣称这是“一条无形的战线”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近年来,因特网解密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极其机密的《行事手册》,其中,关于对付中国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我进行价值观渗透,其第九条竟然十分露骨地写道:“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做的。1989年—1993年,也就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初创和发展的前期,这个组织除了实行“经济一体化”、建立多边安全机制外,一个重要的“推销产品”就是鼓吹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为中国开办的中级军官战略研讨班,已经办了五期,参加过这个班的同志都有很深的感受,普遍感到美国人推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强权政治的意识是非常强的。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美国之音”、互联网、设立基金会、提供奖学金、开展合作研究、进行培训等途径,向我大肆贩卖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从上面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凭借自身拥有的“强势”文化,不断向我国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纵观国内,各种由于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带来的的不良思潮和堕化思想问题依然严峻。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戴旭说的一个顺口溜,来形容腐败现象的蔓延,当然有些夸张。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现在是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大街小巷“斗地主”。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人民的精神生活导向发生了偏差。还有一条短信这样形容少数干部的工作状态:哄领导开心,做做假;哄群众开心,做做秀;哄朋友开心,做做东;哄自己开心,做做梦。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干部在思想上和党性观念上存在麻木不仁、消极工作的现象。文强这个名字大家可谓熟悉吧。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文强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院经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9年,文强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职务晋升、调整,工作调动、安臵,经营开发等谋取利益,先后多次单独或通过其妻周晓亚收受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在内的他人财物,已查实的,共计折合人民币1211万余元,其中,文强、周晓亚共同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449万余元。

在按着手印的“检讨书”上,文强写道,回顾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在违规、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造成了极大的恶果。大肆收受贿赂,无论是“老板”送的,“朋友”送的,下属送的,亲友送的,几乎来者不拒,也不分时间。

文强的“悔过书”里说,自己从一个长期担任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沦落为一个罪犯,为官彻底失败,为人也彻底失败。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文强从一个中专毕业生逐步成长为正厅级领导干部,又在厅级领导干部位臵上演变成暗中为黑社会“服务”的“大佬”,完成了人生的多重角色转换。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一次脱口秀节目中也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讽刺当今社会一些官员的思想状态:某重大项目完工后尚有余款,省委常委会开会研究是用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还是改善监狱的环境,意见一直不统一。最后一老常委一语定乾坤:这辈子你们这班常委还有机会进中小学么?顿时沉默,有的擦汗,有的低头喝茶。随后很快意见达成一致:改善监狱环境。还有一则冷笑话,讲的是一个官二代学生给他爸发了封电子邮件: 爸爸,柏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都很友善。但是我每天上学都有点不好意思。别人都坐地铁上学,就我坐着奔驰去上学。两天后,爸爸回信:孩子,给你打了2亿美元过去。别给我丢人了,赶紧去买地铁。这一切,都从一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享乐腐败作风在我国蔓延态势令人堪忧,已成为

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新阶段,不管从国际还是国内形势看,我国仍存在诸多潜伏危机和严峻的挑战。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筑牢官兵思想防线,沉着应对各类挑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必然以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前提。所以,越是在使命艰巨、任务繁重的时候,越是注重加强核心价值建设,为官兵完成使命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

三、提升我军文化软实力是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军事文化软实力作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价值观。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威慑力,必然要求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古今中外的军队都十分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以保证其使命任务的完成。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武德文化,形成了以崇仁尚武、捍族保民、精忠报国、合军制胜的武德文化体系,中国军人历来以“执干戈以卫社稷”为神圣职责,以马革裹尸、以身许国为最大荣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了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众多民族英雄。“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愿得此生常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中国军事文化的画廊里雄浑激越的爱国主义诗篇

比比皆是。放眼寰宇,世界各国大都有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并普遍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宣扬核心价值观,提高军事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俄罗斯军队在提出“为重振俄罗斯担当使命”的同时,还提出了荣誉、形象、责任、纪律、勇敢等核心价值观念,并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官兵的核心价值观养成。日本自卫队在建军计划中强调:“没有精神支柱的军队等于空中楼阁”,并提出了“忠节”、“武勇”、“奉公灭私”、“以国为家”等核心价值观念;英国军队强调“忠诚”、“自豪”、“坚定”、“做真正的不列颠勇士”;德国军队强调“忠诚”、“服从”、“勇敢”、“奋发”……尽管各国军队对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各不相同,但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育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特别是“头号世界警察”美国,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美国在增兵伊拉克的特殊时刻, 布什总统亲自在白宫为阵亡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邓纳姆亲属举行授勋仪式, 颁发“荣誉勋章”。美国国防部于2004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美国支持你” 活动, 引导和鼓励全国民众以三种方式向军队致敬: 直接向军人及其家庭发送表达谢意的邮件, 为军人及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路遇军人做出友善的举动。另外, 美国爱国主义节日大多与军队有直接关系, 如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美国独立纪念日等。每逢这些节日, 美国举国同庆, 借以激发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凝聚部队士气。1982年, 美国政府拨款在华盛

顿建起“越战纪念墙”, 将所有阵亡官兵的姓名刻在墙上, 并将每年7月7日定为“越战阵亡和失踪人员纪念日”, 至今社会影响很大。

我军是世界上最注重核心价值观建设、核心价值观最鲜明的军队。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明确规范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集中回答了“听谁指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特别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情况的大背景下,在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军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社会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现象对军营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将进一步筑牢我军的精神支柱,极大的提升我军的软实力。

纵观国际国内,构建和培育军人价值观已成为各国军队培养实战型、综合型人才的主流趋势。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一个走向振兴的民族背后,必然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强大的军队,必然有一个崇高而科学的价值观的支撑。只有在准确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深入理解其时代意义,我们才能寻求出有效途径,为官兵的普遍理解认同、自觉践行、永葆我军本色、科学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更切实的政治保证,注入更

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的本质(模版) 篇5

马克思在批判吸取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看法的基础上,坚持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内的活生生现实的人,并得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在《提纲》第五条,他批判了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明确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这就注定了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只是“感性 对象”而非“感性活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的本质问题。而马克思则认为人具有具体性和实践性。

2.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恩提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P66-67)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

马恩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P71-7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了解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变化发展的关键。

3.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共产党宣言)所以,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必然是历史的、发展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变更,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本质。

5.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核心本质 篇6

1. 如果你忘记了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你会选择什么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1 英寸=2.54 厘米, 你知道1 平方英寸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第一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利用已有的经验再次探索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理解长度单位的进率与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 利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探索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选择了100 个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如下:

第1 题

第2 题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虽然学习了面积单位, 也能够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但是没有理解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 也就不能够正确推导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更不能够借助于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出不同系列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 并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探索出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呢? 笔者在学生学习了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执教了 “面积单位的复习” 一课,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理解核心意义, 加深概念理解

对于面积单位的理解, 不能仅仅停留于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更要能够理解每一个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 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就是边长是单位长度的正方形。 面积单位的名称表示方式里面蕴藏着数学运算, 学生只有理解了面积单位名称里面蕴藏数学运算的意义, 才能够形成对面积单位的抽象理解。

【教学片断一 】

师: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 我们学过了很多面积单位。你们记得有哪些吗?

生: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师: 思考问题真有条理。 这些面积单位, 你知道些什么了?

生: 我知道这些面积单位是怎么规定的, 还有它们的大小。

师: 平方厘米是怎么规定的? 究竟有多大呢?

生: 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 平方厘米, 大约有我们中指指甲盖这么大。

师: 联系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来描述面积单位就方便多了, 接下去几个谁来试试。

生: 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 平方分米, 大约有我们手掌这么大。

… …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完成板书:

师:规定这些面积单位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用正方形来规定面积单位的。

生: 正方形的边长是1 厘米、 1 分米、 1 米等。

师: 这些面积单位都是运用正方形来规定的, 都是运用单位长度来规定正方形的边长。 对面积单位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 除了公顷以外, 为什么其他的面积单位都有平方两个字?

师:你们能够解释吗?

(学生在下面摇头)

师: 这得从平方这个词的意义来思考, 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记作这个数的平方, 例如4×4, 记作42, 读作: 4 的平方。 根据刚才的理解, 你知道平方厘米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边长, 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要计算面积就是1 厘米乘1 厘米, 两个运用厘米作单位的长度相乘, 结果得到一个新的单位平方厘米。

生: 平方分米就表示两个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相乘结果的单位。

……

生: 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面积单位公顷, 它里面没有平方。

生: 长度单位里面有厘米、 分米和米, 但是没有百米。如果有百米这个长度单位, 那么公顷可以说成是平方百米。

师: 确实公顷就是平方百米, 从字母表示里面也能够看出来。 在长度单位里面没有百米这个单位, 所以数学家换了一个词, 叫公顷。 如果再接着造, 你还能够造出面积单位吗?

生:边长是1微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微米。

生:边长是1毫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毫米。

生:边长是1万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万米。

……

上述过程中, 让学生描述面积单位的意义, 借助于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去表示其大小, 进一步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面积单位的比较, 抽象出面积单位的核心要素, 即边长是单位长度的正方形。 通过对平方这种运算的介绍, 借助于数学运算去理解面积单位的文字表示与字母表示两种方式的合理性。 在学生理解了面积单位的意义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新的面积单位,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初步体会到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 把握关系本质, 形成多维度表征

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 不仅仅是能够记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而且要能够根据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去把握进率的形成过程, 理解长度单位进率与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 基于已有的经验形成对面积单位进率的多元表征。

【教学片断二 】

师: 仅仅知道了面积单位的意义还不够, 还要知道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能够解释一下吗?

生: 1 分米=10 厘米, 所以在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面摆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每排摆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10 个, 摆这样的10 排, 10×10=100, 所以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配合学生的发言演示图1)

师: 其他几个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你们也能够解释吗?自己在小组里画一画, 说一说。

……

(在交流结束后, 让学生进行反思)

师: 根据刚才的研究过程, 你对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 想弄清楚面积之间的关系, 关键要弄清楚对应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生: 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根据刚才的示意图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10=100。

生: 千米与百米之间的进率是10, 根据刚才的示意图也可以知道, 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10=100。

……

师: 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也就是用与之对应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乘。 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 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所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1000=1000000。

师: 看来, 记住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就能够很快地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以前我们用一个台阶摆了长度单位, 还记得吗?

(出示长度单位的台阶, 如图2)

师: 如果还用这个台阶去摆面积单位, 应该怎么样摆呢? 自己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试着摆, 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

生: 一个台阶表示10,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也就是10×10, 所以中间隔一个台阶。

生: 其余的都是中间隔一个台阶, 只有公顷与平方米中间隔着三个台阶, 它们的进率是10000。

师: 比较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两个台阶, 摆完这两个台阶, 你有什么体会? (如图3)

生: 毫米、 厘米、 分米和米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所以是靠在一起的。 而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以及平方米之间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所以中间隔了一个。平方米与公顷的进率是10000, 中间隔了三个。

生: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中间空得要大一些, 借助于这两个台阶, 可以很快地记住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根据刚才的经验,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出示下面的习题, 让学生进行练习)

1. 课桌面的面积是40 平方分米, 可以说是 ( ) 平方厘米, 还可以说是 () 平方米。

2. 学校试验田的面积是0.02 公顷, 可以说是 () 平方米, 还可以说是 () 平方分米。

3. 光明小学的占地面积是5 公顷, 可以说是 () 平方米, 还可以说是 () 平方千米。

师: 完成了上面这些题后, 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呢?

生: 同一个物体表面, 可以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来描述。

生: 光明小学的占地面积是5 公顷, 如果用平方米来说就是50000 平方米, 用平方分米单位比用公顷说起来麻烦。

师: 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描述物体表面的面积, 那么说起来就方便多了。

上述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借助于简单的示意图, 根据面积单位的意义去研究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然后基于示意图的经验进一步去思考面积单位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面积单位的进率就是对应的长度单位进率的平方, 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在台阶上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过程, 让学生利用台阶进一步去理解面积单位的进率与长度单位的进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形成对面积单位进率与长度单位进率的多元表征。 在运用不同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面积的过程中, 一方面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灵活进行单位转换,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虽然不同的面积单位都可以描述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但是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可以让描述变得更加方便。

三、 灵活运用单位, 丰富概念联系

学生真正理解了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能够根据物体的表面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描述, 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根据已有的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去尝试理解其他系列的面积单位, 能够根据已有的经验灵活进行不同系列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教学片断三 】

让学生完成下面的两组习题:

第一组:

1. 我国崇明岛的面积大约是1267 ( ) 。

(1) 公顷 (2) 平方千米 (3) 平方米

2. 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是40 平方分米, 这个可能是 () 。

(1) 文具盒面 (2) 课桌面 (3) 教室地面

3.一块土地的面积大约是10公顷, 这可能是 () 。

(1) 崇川区 (2) 文峰公园 (3) 上海市

第二组:

1.辨一辨

桌子的长是6 分米, 宽是50 厘米, 你能够求出桌子的面积吗?

马小虎的解法是这样的:

6×50=300 (平方厘米)

2. 一条高速公路路基的长是60 千米, 宽50 米, 你能够求出这个路基的面积吗?

(在完成了上面的两组题后, 让学生继续提问)

生: 除了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这样的面积单位, 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师: 我国以前分土地的时候就有亩、 分、 厘。 外国还有平方英里、 平方英尺、 平方码、 平方英寸……国际上测量海洋的面积常用平方海里, 1 平方海里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利用我们今天的知识解决?

生:如果知道海里与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我们就能够算出来。

师:1海里=1.852千米, 1平方海里是多大呢?

生:用1.852×1.852可以算出是多少平方千米。

师: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对应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乘, 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够研究出其他面积单位与我们学习的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同学们下课继续研究。

唯物辩证法本质和核心的两种解读 篇7

收稿日期:20131208

作者简介:谭桂娟(1976-),女,山西省吉县人,太原科技大学思政部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张永光(1975-),男,山西省寿阳县人,太原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摘要:唯物辩证法又称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就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本质的理解问题。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卢卡奇认为,总体范畴(总体性)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列宁则认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由于二人的理论传统不同,所处斗争条件不同,批判论敌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质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他们的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本质;核心;卢卡奇;列宁

中图分类号:B02;B08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4.030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7卷第4期谭桂娟等:唯物辩证法本质和核心的两种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辨析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卢卡奇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说:“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1\]4748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方法。言下之意,只要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里,需要对“方法”作一个认真的分析。按照哲学的一般原理讲,方法论和世界观、方法和理论观点是紧密相关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以世界观为前提,方法不能脱离观点、理论而存在。可见,一定意义上,世界观就是方法论。因此,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卢卡奇这段话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即无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那么,方法从哪里来?

对于卢卡奇的这一观点,我们要联系他提出问题的背景加以评述。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着重批判的是第二国际的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和机械唯物论,当时其还没有摆脱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在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强调实践观点的同时,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造成了新的不平衡;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随着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伯恩斯坦和考茨基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但认为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以卢森堡、梅林、拉法格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却忽视了资本主义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因而都造成了理论上的失误。针对这些理论上的失误,卢卡奇对之作出了理论上的回应和批判。

首先,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卢卡奇认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能仅仅掌握或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个个别的理论观点,因为,各个个别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具体的对象而得出的结论,对它们的实际运用,只能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超出具体的历史条件而到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即使对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条条倒背如流,也不能说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只能滑向教条主义。而教条主义则最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最像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就曾反复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3\]也就是说,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只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我们姑且不论卢卡奇将方法与论点、方法与结论相分离,是否可以把“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看作一般性结论,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中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庸俗化是主要危险的事实,卢卡奇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而应把它作为方法的观点,无疑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的。

其次,他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为“经济决定论”的倾向。“经济决定论”的特征就是,主要看重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特征,而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反作用,他们的最大特征就是“从‘经验科学方面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4\] ,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样就必然将马克思主义引向庸俗化、片面化。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以精密“科学”的名义攻击辩证方法开始,以布朗基主义对马克思的诽谤作为结束,第一次明确而公开地使马克思主义肤浅化,把马克思主义歪曲成资产阶级“科学”。卢卡奇认为,“这绝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就是伯恩斯坦抛弃了“总体的观点”,不理解“辩证方法的出发点和目的、前提和要求”,将革命阐释为“同整个发展分离开来的孤立行动”,而不是理解为“变化过程的因素”\[1\]79,结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僵化为一种机械的-专门学科的庸俗经济学”\[1\]85。可见,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既没有能力理解社会的所谓‘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其经济基础的联系,也没有能力把经济本身理解为总体,理解为社会现实”\[1\]85。正是如此,卢卡奇在批判这种倾向时,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尤其是以总体性为本质和核心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即“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Vorherrschaft),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1\]76。

再次,他指出了崇拜日常生活经验、迷恋民主的合法斗争的错误。在伯恩斯坦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革命形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窄,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消解其革命因素;考茨基也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要充分发挥议会斗争来争取无产阶级的权益。而其他大多数理论家则认为,“工人群众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接受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把工人阶级训练成自觉阶级”\[4\]。这些观点给无产阶级革命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就是在实际斗争中必然弱化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革命意识。无产阶级的使命,不仅要“使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的物质奴役中获得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而且还必须“使无产阶级从机会主义的精神奴役中获得思想解放”\[1\]97。但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不仅全面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曲解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使命,而且也歪曲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特征,提出所谓“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极大地模糊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正是基于此,卢卡奇特别强调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能放弃革命的辩证法的思想,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的本质是与无产阶级的‘实践的和批判的活动分不开的:两者都是社会的同一发展过程的环节”\[1\]71。

因此,影响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认识的,一方面是卢卡奇基于当时的斗争条件,维护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正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使然。

二、总体性还是对立统一:卢卡奇和列宁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这里的“方法”指的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它要求分析问题要从复杂的实际出发,联系地、发展地分析看待问题,将问题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又要看到事物的消极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着丰富的范畴,那么作为它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或者说有没有一个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卢卡奇和列宁都给出了各自的认识。

(一)总体范畴(总体性):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

卢卡奇辩证法理论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坚持总体性的辩证法概念,认为总体范畴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1\]76, “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1\]76。卢卡奇把总体范畴理解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或核心,是与他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的观点紧密联系的,是这一观点的必然逻辑。卢卡奇将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解为一种“革命”的辩证法,并提出要弘扬革命的辩证法,就必须批判盲目的经验主义的“事实”观。辩证法与盲目的经验主义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辩证法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而是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1\]5354。卢卡奇认为,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看作是整个社会历史过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且把这些方面结合到“总体性”中,关于事实的认识才能变成现实的认识。这样,总体性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地位就被突出出来。

1.总体范畴(总体性)的内涵与原理。卢卡奇在确立总体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的同时,也明确地提出了它的内涵,即“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1\]76,“总体的观点,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作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1\]77。根据卢卡奇的论述,总体性范畴并不是把各种因素、各个环节化为一种“无差别的统一性”或“同一性”\[1\]61,它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的总体、具体的总体和历史的总体。因此,所谓总体性,它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强调整体对各个部分的优越性和意义,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没有系统就没有要素的意义,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总体性。它与结构主义的总体性——着眼于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失掉了部分整体性就不会存在——有原则的区别。具体的总体性是“真正的现实范畴”\[1\]58,按照总体性的这一原则,“事实不是现实”,现实是事实的总体,只有在由事实构成的总体中才能够理解和把握事实。在对事实的认识中,把一个具体的事实同别的具体事实联系起来,同该事实从属的总体、该事实存在的环境联系起来,是总体性方法所要求的。\[5\]

2.总体范畴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总体,即从社会总体的实际作用来认识现象的真正对象性,认识它的历史性质。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孤立的”事实、“孤立的”事实群、单独的专门学科的现象,卢卡奇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看来非常科学的方法的不科学性,就在于它忽略了作为其依据的事实的历史性质。”\[1\]54“为了能够从这些‘事实前进到真正意义上的事实,必须了解它们本来的历史制约性,并且抛弃那种认为它们是直接产生出来的观点:它们本身必定要受历史的和辩证的考察。”\[1\]55或者说“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1\]56。卢卡奇的历史的总体观,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只有把一切认识客体置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置于社会历史的总过程中,才能够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3.总体性辩证法是为无产阶级行动提供方向的现实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是与无产阶级的使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总体性范畴不仅可以解释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而且为无产阶级的行动的方向提供了历史的方法。从总体的观点来看,无产阶级是在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产生的,而且只有在无产阶级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才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无产阶级产生出来之时还是一个“自发”的阶级,无产阶级要逐步提高它对于自身地位、命运的意识,由“自发”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得到阐释历史发展规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唯物辩证法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斗争的各个方面只有和总体性相关联,才获得了其最终解放自己的革命意义,无产阶级也只有在意识上证明这种关系,才能把最终目标赋予日常斗争的现实。正是总体性范畴,合理解释了无产阶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对立统一: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

列宁对辩证法的突出贡献之一,就在于他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和发展观的高度,将对立统一学说与否定之否定学说逐步分化,并明确地确定了对立统一学说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两篇重要文献中。关于“对立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一命题,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曾有过热烈的讨论,《学术月刊》编辑部在1957年第8期曾对这个问题作过综述,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争论,主要集中于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致与否的观点上。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作为发展观的辩证法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的地位和意义,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关键。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而上学则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6\]149。形而上学发展观仅仅停留于现象世界的描述,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并不否认现象世界,而是以承认它为前提的。其革命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深入到现象世界的背后,揭示促进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对立面的既同一又斗争。

2.对立统一的核心地位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范畴和规律形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其他范畴、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形成表现、实例与核心、实质的关系。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提到的16个要素,对立统一的原则不仅贯穿于其他要素,而且列宁就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列宁在第十六个要素后有一个说明,即“15和16是9的实例”,说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与内容和形式、质量互变规律的实质与实例的关系。第九个要素是“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过渡”,这说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第十五个要素是指“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这说的是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的关系。第16个要素是指“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过渡”,指的是质量互变规律。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把第15和16要素看作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例,列宁在此是从具体关系来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与其他范畴和规律的一般关系的。其基本依据,就是列宁在列出全部16个要素后,明确提出了“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结论。\[6\]140141

3.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则。《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建构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设想,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贯穿于列宁的这个设想的一条重要原则。列宁为了建构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在提出了辩证法的三要素、七要素后,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关于“辩证法的要素”的批注中,提出了辩证法的16要素,概括了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雏形或草图。根据列宁16要素的内容,大致可以将其设想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第一个要素“考察的客观性”,就强调了其构建的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性质。二是辩证法的总特征。第二个要素和第三个要素说的是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是辩证法的主要规律。第四、第五、第六、第九个要素指的是对立统一规律,第13、14个要素指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第16个要素说的是质量互变规律。四是辩证法的范畴。第15个要素说的是内容和形式的范畴。五是关于认识的辩证法。包括第7、第10、第11、第12个要素。六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一致还是矛盾:总体性与对立统一的联系与区别

同样是对辩证法本质的认识,由于二人的理论传统不同,所处斗争条件的不同,批判论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一)两人理论的一致性

第一,卢卡奇与列宁的理论环境一致。那就是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卢卡奇和列宁几乎在同一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把理论研究的重心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且都着重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遗产,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任务的要求。列宁写作《哲学笔记》核心部分(即列宁所写的8个《哲学笔记本》的内容)的时间,正是《历史与阶级意识》酝酿的时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14到1915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1967年新版序言中就指出:“当时,我不知道列宁正沿着同一方向前进。”(《历史与阶级意识》问世九年后,《哲学笔记》方才出版。) \[1\]15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多次提到了“修正主义”、“马赫主义者”、“目光短浅的经验论者”、“比较老练的机会主义者”、“庸俗唯物主义者”及“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等,充分说明了他与列宁的论敌是一致的。

第二,理论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包含。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并不排斥矛盾,他不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且还批判了“自然科学的方法、一切反思科学和一切修正主义的方法论”,不承认矛盾客观性、否认矛盾普遍性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卢卡奇看来,辩证的总体观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但是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到这一方法的“真正物质基础”,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对抗性”\[1\]58。也就是说,总体性范畴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就在于它是以现实世界的矛盾和对抗为其物质基础的。这也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对立统一学说也包含着总体性思想,如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中谈到“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6\]140关于真理的全面性,他指出:“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6\]137他重视并仿照黑格尔的比喻,把哲学史和认识的发展看作一系列圆圈。

(二)两人理论阐释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虽然他们都把理论探讨的重心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上,但卢卡奇侧重探讨的是历史的辩证法,而列宁则侧重于探讨认识的辩证法。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的根本规定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因而只承认历史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1页的第二个注释中,卢卡奇指出:“这里把这种方法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极为重要。恩格斯对辩证法的表述之所以造成误解,主要是因为他错误地跟着黑格尔把这种方法也扩大到对自然界的认识上。”\[1\]51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的客观性,成果就是1909年出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中,列宁从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和人的认识的主观能动性观点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论思想体系。《哲学笔记》则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明确提出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进一步论证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可以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从认识论上揭示了唯心主义的根源。

第二,他们都注重发掘和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遗产,但卢卡奇比较注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列宁比较注视黑格尔的《逻辑学》。为了深入地研究辩证法,列宁十分注重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因为它集中地反映着近代辩证法的最高成果——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列宁说:“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7\]马克思就十分重视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时期,曾再次阅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认为它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他很大的忙,而且有一个愿望就是如果以后再有功夫做这类工作的话,“很愿意用两三个印张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8\]这个想法是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提到的,列宁摘录了这句话,又加了批注“黑格尔哲学中合理的东西”,说明他很注意马克思这一未尽的愿望。因此,列宁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完成马克思的夙愿。另一方面,列宁则是针对20世纪初对新康德主义思潮批判的一次重新认识和清理,指出普列汉诺夫等第二国际时期理论家在批判中的一个基本缺陷,就是由于他们不把辩证法作为一门完整的哲学科学来对待,不能把辩证法与认识论结合起来,不理解“《资本论》逻辑”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内在联系,基本停留在旧唯物主义的水平上,不能从方法论上彻底揭露康德主义和马赫主义的本质。

第三,虽然他们都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第二国际中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但卢卡奇着重批判第二国际思潮中的机械唯物论,列宁则着重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折衷主义和诡辩论。是全面地还是片面地理解和应用矛盾学说,是客观地还是主观地应用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是辩证法与折衷主义、诡辩论对立的焦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认为,矛盾不存在于事物之中,而只存在于概念之中,并且只具有消极的性质,即矛盾只能说明思维的错误,而绝不是思维的规律。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企图排除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而机会主义者之所以把现实的辩证矛盾说成主观的逻辑矛盾,往往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问题的阶级分析和矛盾分析说成是缺乏客观根据的非科学或反科学的东西\[9\]。因此,列宁非常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此来回击机会主义者的攻击。在列宁看来,科学的理论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必须防止和排除主观的逻辑矛盾,但同时又必须正确反映客观的现实矛盾。借口遵守形式逻辑的矛盾,而否认现实生活中辩证矛盾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的主要错误在于,一是认为世界万物机械地一成不变地运动,二是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卢卡奇当时正是一个在世界观上处于转变过程中的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他主要侧重于阐明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侧重于从实践、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角度阐述辩证法,把总体性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确立主体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总过程来看,卢卡奇探索辩证法所开拓的方向与列宁的线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 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4\]方章东.忠诚与背弃: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遗产\[J\].江淮论坛,2009(1):95100.

\[5\]梁树发,李慧.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研究方法辨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2):4248.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5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9\]张翼星.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109.

上一篇:帮扶工作机制下一篇:桥吊篮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