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本质

2024-08-15

旅游本质(精选4篇)

旅游本质 篇1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旅游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活动, 然而目前旅游研究关于什么是旅游、旅游具有何本质特征却呈现出众说纷纭, 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 有必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本质进行新的探析。

1 旅游本质之争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关于旅游的本质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1.1 经济本质

早在1910年, 奥地利学者施拉德 (H.V.Schllard) 就指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1]。意大利学者马里奥蒂 (A.Mariotti) 的《旅游经济讲义》也认为“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2]。我国学者申宝嘉 (2008) 、王兴斌 (1999) 等亦认为旅游的本质是经济。旅游确实与经济密不可分, 它是旅游诞生的前提条件、必要因素。同时, 旅游活动或行为本身也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经济就是旅游的本质, 因为尽管人们旅游的动机纷繁复杂, 但一般而言, 不会单纯为了经济或消费而旅游, 人们旅游的目的不会是为了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注旅游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不是旅游主体, 因为经济不是旅游活动范畴内的问题, 它是旅游业范畴内的问题。旅游的经济本质论已经受到了学术界的较大质疑, 如陈道山 (2011) 就曾指出旅游的经济本质论是片面的, 它只触及了旅游的表象, 而谢彦君 (2011) 也对旅游经济本质论持否定态度[3]。

1.2 文化本质

旅游的文化本质论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 法国文化学者让·梅特森 (1966) 指出旅游的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4]。俞孔坚、冯乃康分别指出旅游是“一种景观审美活动”[5]、“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6]。谢彦君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7]。显然从以上学者论述可以看出旅游文化本质中的文化属于狭义文化, 即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而且突出了精神领域中的愉悦、审美等因素。对此, 有的学者提出黑色旅游的愉悦和审美问题。徐菊凤 (2011) “悲壮美”概念的借用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人们通过“万人坑”解读到的是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 这样的旅游活动怎样也无法上升到精神的愉悦, 更不是审美。所以旅游的文化本质论出现了概念外延不周延的情况, 这已引起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注意, 如张凌云 (2009) 、王玉海 (2010) 。由此看来, 愉悦、审美并不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1.3 仪式本质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 (Nelson Graburn) 率先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 他认为年度度假式旅游与人们人生结婚、毕业典礼等仪式等同, 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仪式, 那些带有艰苦性质的探险旅游等则是“界标式”仪式, 旅游者通过这些仪式会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8]。其实仪式本身属于文化, 它是一种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具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 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 这种行为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地域特性。比如结婚仪式会因民族、地域等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现代旅游则很难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俗特点:它没有其他仪式约定俗成的内容, 更没有约定俗成的程序, 也很难显现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它也不一定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活动, 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众旅游时代,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 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没有将旅游视为自己人生必须经历的仪式, 因此, 将旅游视为人生必须经历的仪式实在是有些牵强。

1.4 体验本质

旅游体验本质的提出实际上是受到了体验经济的影响, 龙江智指出“就旅游的本质而言, 它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 旨在满足各种心理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9]。谢彦君在论及旅游本质这一问题时指出“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10]。此后, 曹诗图 (2011) 从哲学视角出发, 提出旅游的本质是“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旅游体验本质得到大部分专家学者认可, 但是休闲体验、自由体验仍然没有办法解读黑色旅游、探险旅游中如何体现休闲。严格来说, 以山地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也很难说是休闲, 休闲体验更容易让人们想到休闲旅游, 而休闲旅游只是旅游产品的一个类型。

以上四种本质中旅游的文化本质、体验本质, 尤其是体验本质目前处于主导地位, 这两种观点已经脱离了经济范畴, 从而使得人们对旅游本质的探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2 旅游本质之争的根源

从旅游本质之争能够看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主要原因是旅游活动本身复杂性、综合性使然。旅游客体的多样性、旅游主体的复杂性使旅游活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新的旅游产品类型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如红色旅游、绿色旅游、黑色旅游、休闲旅游、健康旅游等等, 每个新被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类型都属于旅游范畴, 但又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 旅游发展的历时性加大了旅游共时性研究的难度。这些旅游产品新类型不但使专家学者对旅游的“审美、愉悦”产生了质疑, 而且使得人们思考旅游中颇为重要的时间和距离问题:到底多长时间、多远才是旅游。从汉语来看, 目前学术研究中“旅”和“游”都面临着难题。便捷的交通和休闲旅游的发展让人们无法确定到底多远或用多长时间才是“异地”, 也就是“旅”的时间和空间如何界定没有定论。黑色旅游产品的发展又让人们无法回答“游”之乐到底在哪里;探险旅游让人们质疑旅游是否是休闲和放松;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使得人们怀疑旅游和工作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

其次是人们囿于离散范畴[11]的限制, 即认为一个东西要么属于某一个范畴, 要么不属于某个范畴, 属于统一范畴的便具有同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不属于的则不具备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 类似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非友即敌的观点。而实际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 人们已经意识到用二分法把事物完全分开是不正确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典型理论, 即一个范畴中有典型和非典型成员,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不是十分清晰的。就像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规定为:劳动或实践、社会关系总和、需要。通过这些本质可以将人和“非人”区别开来, 如人和其他动物、植物的区别, 但是人的这些本质属性却不能很好地解释植物人这一概念。典型理论告诉人们应该以旅游中典型的旅游类型为出发点, 兼顾非典型旅游类型, 从而找到旅游的本质。

3 旅游本质属性再探讨

虽然旅游活动本身很是复杂, 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判定出哪些活动属于旅游, 哪些不是旅游, 所以旅游在人们心目中有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旅游的本质属性。它是所有旅游活动都应该具备的, 但不是旅游的唯一属性, 也就是旅游除了本质属性外, 还有其他属性, 所以旅游活动会异彩纷呈。因此, 将大众心目中的“标准”挖掘出来之后, 应该就能给旅游下一个较有说服力的定义了。

旅游本质属性的确立途径按照典型理论原则采取归纳法, 把目前已知的旅游类型进行归纳, 先找出每个类型的典型属性, 然后将各类型典型属性进行对比, 再找出这些典型属性的共同属性, 这样便找到了旅游的本质属性。这样就会发现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康乐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红色旅游、黑色旅游、工业旅游、银发旅游、观光旅游等之所以能够聚集在旅游之中, 是因为它们既有“旅”, 又有“游”。“旅”使旅游者脱离了惯常环境, 来到非惯常环境, 非惯常环境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它不能单纯用数据来衡量。非惯常环境不等于异地, 异地更注重空间距离, 惯常环境、非惯常环境更注重日常工作生活环境与旅游环境的区别。尤其是随着休闲旅游的发展, “非惯常环境”较“异地”更接近旅游活动环境、范围。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公务旅游之所以是旅游, 是因为除了与商务、会议与旅游共享“旅”之外, 一定有“游”, 否则就只能是公务出差, 而不能成为公务旅游。“游”是在非惯常环境中的活动, 是“旅”的目的, 从已有的旅游活动来看, 似乎无外乎参观和体验两种。参观是以“看”为主, 体验则要参与其中, 有时还要扮演一下以“非惯常环境”为“惯常环境”的人进行相应的活动。参观和体验本身就决定了该活动的短暂性, 当然短暂性是相对的, 会因旅游者、时代的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旅游者为何会在非惯常环境进行参观或体验呢?这涉及到旅游动机问题, 旅游动机的研究目前中外学者也是众说纷纭。旅游动机的细分属于专题研究。本文认为旅游定义中将旅游动机归纳为“满足心理需求”就足够了, 无论哪种旅游都因旅游者心理失衡、处于不满足状态, 所以有了心理需求。这种心理失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弥补:一种是向上求得更高的状态, 突破现在状态;一种是向下知晓更低的状态, 从而获得对现在状态的满足感。综上, 本文认为旅游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求而在非惯常环境中进行的参观或体验活动。这一定义凸显了旅游的本质属性:满足心理需求、非惯常环境、参观或体验。

4 结语

旅游业在不断发展, 人们开发旅游产品时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 很少思考旅游本质, 因此在产品名称上下了较大功夫, 旅游类型不断被细分, 并将旅游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所以, 旅游的本质研究应该分清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 而且不能求大求全, 应以典型的旅游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 2008 (1) .

[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1996 (2) .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4]俞孔坚.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9 (4) .

[5]冯乃康.中国旅游文学论稿[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5 (2) .

[6]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旅游学刊, 1998 (4) .

[7]Graburn N.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3, 10 (1) .

[8]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 2005 (1) .

[9]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J].旅游学刊, 2010 (1) .

[10]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11]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 2009 (7) .

民族旅游的本质和特点 篇2

一是“朝圣说”。MacGannell认为民族旅游作为一种影响人们的文化心态和精神世界的活动具有深刻的精神含义, “旅游就是一种现代朝圣”, 因为它还吸收了现代社会的宗教功能。

二是“休闲观光与朝圣说”。Turner认为民族旅游一方面是休闲观光, 另一方面又是去寻找神圣的东西, 观光和朝圣两者具有融和的趋势。

三是“仪式说”。Graburn认为民族旅游既是“神圣的旅程”, 也是“世俗的仪式”, 民族旅游的目的不但在于玩耍和休闲, 也在于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 如同生命仪式。

四是“经济活动说”。Vonschllard认为民族旅游是外来民族进入非定居地并且在其中逗留或移动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后来的主流学者Cooper, Mcintosh, Medlik和Holloway也支持这种观点。

五是“社会文化现象说”。Jafari的定义是民族旅游是离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 以及游人、产业和旅游地三者间的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六是“休闲娱乐说”。Burns, Boostin, Barthes认为民族旅游不是“朝圣”, 是一种“非真实”的虚假事件。因为“朝圣”具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是对过去的一种深远而神圣的追求, 而民族旅游的目的是快乐, 因此两者在交流和互动中表现的意义不同。

七是“策略说”。廖杨认为民族旅游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当代民族、国家以经济发展为载体来实现“政治一体化”和“文化大同”理想的策略。

二、民族旅游的特点

(一) 参与性

1、民族旅游需要游客参与旅游产品开发活动。民族旅游资源基本保留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之中, 即使是自然旅游资源也因其人文精神而具有深远意蕴, 因此民族旅游中的自然景观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旅游产品, 游客如果要了解内在的、深刻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就必须深入其中, 亲自体验。

2、民族旅游需要少数民族参与产品开发活动。一方面, 民族旅游开发的目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 只有少数民族参与其中, 才能实现此最终目的。另一方面, 生活在特定环境中创造、演绎、体现和表现独特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的少数民族, 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指向”, 只有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旅游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理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该议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就是将当地居民作为关怀对象, 并把他们的参与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 民族性

1、民族旅游涉及和展现出的是民族关系。从表面看, 民族旅游属于个体行为, 但是由于游客和少数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成分, 其行为必然被视为民族行为, 影响对整个民族印象的判断, 甚至波及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例如, 大部分游客虽以游玩为主要目的, 但其不当行为 (例如对戒忌的触犯) 有时会伤害少数民族感情, 甚至引发民族纠纷。

2、少数民族居民也是民族旅游资源。远离现代主流社会和文明的民族和族群本身, 由于特殊的文化和生理等特征, 能够满足游客求知、求异、求新、探索等心理需求。

3、各民族旅游区都有民族特色极其鲜明的旅游资源。如民族节日, 它好似一个民族的族徽, 我们可以把一些民族节日和其所属民族划等号, 例如:泼水节=傣族, 火把节=彝族, 雪顿节=藏族, 三月歌圩节=壮族, 摆手节=土家族, 西迁节=锡伯族, 老人节=朝鲜族, 唱哈节=京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等等。

(三) 文化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族旅游更是如此, 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主要表现是:

1、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是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给旅游者提供的是一种“文化享受”。

2、如果旅游者和民族旅游地文化之间差异太大, 就容易形成文化障碍, 引起文化冲突, 使民族旅游地吸引力减小。

3、民族旅游必将引起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一方面, 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观察与体验, 是一种异质性非主流社会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 民族旅游提供了异族文化接触与交流的良机, 能够实现民族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补和良性互动, 实现民族文化采借、融合;另一方面, 也有可能导致民族文化流失、民族文化同化、涵化、变异等现象。

4、民族旅游涉及的文化范围非常广泛。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无不涉及。因此, 有学者宣称:游客通过参与民族旅游活动, 可以洞察一个民族文化风貌。

(四) 对戒忌的宽容性

由于民族旅游是人们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流动, “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十分重要。当然, 因为游客属于游玩为目的, 不一定都懂得民族戒忌, 因此当地土著居民一般会把游客的不当行为看为对于本民族的侮辱, 而是比较宽容。而对于严重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 少数民族则有所反映。因此, 为了防止严重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 导游应该讲解戒忌内容, 提醒游客注意事项, 尊重少数民族信仰和禁忌。

参考文献

[1]、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2]、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 (上) [J]旅游学刊, 2001, (6) , 第21页

[3]、廖杨: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贵州民族研究, 2004, (4) , 第74-75页

[4]、陈兴贵:民族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3) , 第93页

[5]、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3, 第243页

[6]、陈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推广[D]新疆财经大学, 2007, 第6页

旅游本质 篇3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游目的地形象 (TDI)

旅游目的地形象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是人脑对旅游目的地信息处理的产物, 而旅游目的地形象本体 (Ontology) 则是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主体 (旅游者、当地居民、设计师、管理者、经营者等等) 与感知客体 (旅游地信息:人-地感知系统、人-人感知系统)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研究既要探讨人如何感应、选择、获得、评价、理解、认识旅游目的地信息, 也要研究所要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它的内容、结构、差异和意义如何, 为什么会这样, 如何或有哪些因素影响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终认知。当然,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在旅游消费行为形成、旅游成为经历之后, 表现为旅游者的直接感知, 但是, 对大多数人而言, 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决策的确定、旅游行为的形成乃至旅游审美的实现, 更多地依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和引导。这就是说, 在一般情况下, 旅游目的地形象表现为间接感知。因为任何新兴的旅游地或任何旅游地在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没有游客, 没有感知主体的, 它在外界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空白的, 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间接感知渠道传递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象塑造、传导, 使未来的、潜在的旅游者在心目中建立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进而影响其旅游决策。所以,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更为重要。抓住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本体特征, 就是抓住了旅游地形象最为关键的东西。

旅游作为产业历史短暂, 但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则历史久远。考查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的发展轨迹, 对探求旅游的本质及其本体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旅游的起源, 中西历史典籍中有确切记载的资料都是相当有限的。我们之所以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探析旅游的最本质特征, 既是因为中国典籍中用于表示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词语的记载比西方要早得多, 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及审美哲学使其在内涵上更接近旅游活动的本体。早期用于表示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词语主要是独立的“旅”和“游”。在先秦典籍中, 表示旅行、游玩或游览之意的“游”字即已出现。《尚书 大禹谟》中有“罔游于逸”;《诗经 国风》则有“以敖以游”、“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游于北园, 四马既闲”;《论语》、《庄子》、《楚辞》中更有“游必有方”、“孔子西游于卫”、“庄子游于雕陵之樊”、“逍遥游”、“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等针对具体人物的记载。其中“游”字在《庄子》中竟出现百次以上。魏晋之后, 随着人性的解放和自然崇拜意识的淡化, 名士优游之风盛行, “游”作为一个流行的概念频繁出现在有关名山胜水的诗赋骈文中, 并开启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之先河。“旅游”在汉语中用作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 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 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 蕙气动初频, 一朝阻旧国, 万里隔良辰。”从诗歌大意来看, “旅游”一词当时已经含有外出游览的意思。

中国古代文化与旅游活动也有着不解的渊源。“天人合一”这一传统主题, 不仅从哲学的角度塑造了中国人注重人生境界修炼和精神家园探寻的品格, 而且造就了中国人对待自然界和事物的超功利的审美态度, 以“情以物迁”的心理结构感应自然和事物。正是这种对社会和生活的审美态度, 使得旅游成为中国文人生活的一部分。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著, 到山水诗、山水画、游记, 乃至文论、画论、诗话、词话, 先哲们在诗化的自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政治思想, 以及对社会、事物、生活、自然界、艺术、伦理等等的认识。“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语》中的这一论述表明, 人们已经逐步摆脱对山川单一的原始崇拜, 而以“比德”为主要方式给予山川以审美评价;《庄子》则把“游”阐释为一种“自由自在、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和由此而来的对待世界的审美态度”。诗、词、歌、赋和游记中体现出来的“寄情山水”、“独善其身”的“文人情结”, 不仅令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在政坛失意时难脱俗套, 而且使韩愈、王安石等政治上颇有成就的大文豪找到了聊以自慰的诗化生活方式。到了近代, 魏源依据先贤们的旅游观赏经验, 创立“游山学”, 对“游道”进行了抽象。在“仰观于天”和“俯察于地”之际, “心与物游”, 对自然界产生“石蕴玉而山辉, 水怀珠而月媚”的审美认同, 乃至于“精弩八极, 心懔懔以怀霜, 志渺渺而临云”, 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愉悦。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物质生活因素 (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 和文化心理因素 (如生存质量与审美需求) 密切相关。从产业研究角度出发的单纯的经济学观点, 显然难以透视旅游作为一种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当然我们也注意到, 西方的旅游学研究并非无视旅游的审美特征, 如“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育” (让-梅特森) ;“旅游是非定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 并且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韩泽格尔、克拉普夫《普通旅游学纲要》) 这些观点尽管在描述上存在泛化的倾向, 但的确注意到了旅游的文化内核, 靠近旅游的本质特征。

旅游作为一种审美化的生存状态, 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理结构和生存方式的一部分, 熏陶了国民性格, 影响了旅游研究的本体论方向。中国学界对旅游的本质特征的研究, 很多是界定在审美心理学范畴内的。当代学者李泽厚从美学的范畴出发论述旅游的审美特征。他认为:“把美学仅仅规定为艺术理论, 似乎就太局限了。人们要游历, 要观赏自然美, 要游玩大自然中, 人们要美化生活, 从外表到内心, 都希望符合美的要求, 美学能不管吗?”其他美学家、文学家的下述观点则从对旅游活动本身的研究出发来研究其审美特征。“旅游, 从本质上说, 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观光旅游是景观信息的探索和景观知觉过程, 是一种景观审美活动”;“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 ”“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 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美感享受而获得的, 因此, 旅游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一种综合性的 审美活动”;“旅游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一个系统, 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组成部分, 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 通过对旅游客体能动的活动, 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 “旅游属于文化范畴, 是文化的一个范畴, 是文化的一个内容”。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美学家把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界定在其审美特征之上仅是一家之言, 但这些观点绝非美学家独有。1995年, 申葆嘉提出, 对旅游的研究应从经济中去, 从文化中出来, 并建议广泛地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旅游。谢彦君明确倡导对旅游本质特征认识的审美视角。他指出:“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是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他关于寻求审美和愉悦体验是旅游本质的规定性, 是所有旅游都具备的统一内核的看法, 与美学家和文学家的观点如出一辙。这说明, 学术界对旅游的本质的认识正在接近、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找到其本体特征, 是旅游研究在走了一段弯路之后的回归。通过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文化、历史和自然等现象的认同, 使之在这些现象中获得知识、吸取精髓, 有利于调整人的心态、净化人的心灵、完善人格修养。这就是说, 旅游活动具有审美教育特质, 可以带给人们审美感受和心理愉悦。因此, 文化论者的立场与审美论者的立场在出发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把审美心理特征界定为旅游的本质特征, 在一些国家和国际一些权威机构的认识中也能找到佐证。1975年, 国际《赫尔辛基条约》中就提出, 世界旅游业要“更加丰富其他国家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历史知识”;1995年, 《大阪旅游宣言》提出:“旅游的核心是一项接触、感知和学习丰富的大自然以及利用社会和文化的活动, 因此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应怀着谦虚和尊重的态度, 对于外国人民及其文化, 旅游者应培养求知的好奇心与开发的心态, 并应加深对异质文化 (Heterogeneous Culture) 中的人们的理解。籍此, 人们将学会感恩于大自然、社会与文化的赐予, 并将这个美丽的星球传诸后世。”亚洲的一些旅游强国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是普遍重视类似观点。《泰国旅游业发展战略 (2002-2006) 》指出:“必须把旅游作为教育年轻人和向泰国人民提供不断学习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是保护而不是破坏民族文化的方式。”“在促进年轻人和其他公民了解历史和文化遗产方面, 旅游可能是比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机制。旅游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遗产意识。”《21世纪初期的日本旅游业振兴战略》提出:“旅游不是一项简单的业余活动, 它对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丰富大众生活内容有着重要作用。此外, 旅游还为人们创造了脱离日常生活环境, 增加多元化交流的机会, 从而加强了社会凝聚力。通过接触、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 旅游者都不同程度的开阔了眼界, 掌握了知识。”这说明, 旅游活动在整体意义上就是文化交流活动, 是透过本国、本土、本地文化的视野, 去审视异国、异地、异质文化的新奇性价值, 从而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现代旅游实际上集中地反映了旅游者要求文化消费、启迪智慧、逃避日常琐事和摆脱社会压力的意愿, 及其要求洗涤心灵、完善自我的意愿, 可以说是一项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审美实践活动。这对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际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跨文化的对话和交融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人们对旅游活动的审美特质之所以难以准确把握, 根本的问题在于, 旅游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人们在认识其特征时很容易直观地抓住其外部可见的特征及其所展示的一般属性, 如异地性、暂时性、及消费属性、休闲属性。而旅游的产业化又使旅游学研究偏向于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研究。实际上, 我们并不否认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活动目的的最终实现的确有极其重大的作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有利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心理快感、完成审美过程。同时, 从旅游活动的发生学角度、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出发研究旅游的本质特征, 这尽管在研究方法上抓住了根本, 但是, 由于旅游者作为个体出现, 其旅游动机、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性格禀赋、道德情操因个体而异, 加之人们对快感的体验包括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两个层面, 而生理快感又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所以, 按照唯美的标准来衡量旅游活动及旅游者, 那种纯以获得生理上的愉快为目的并在旅游过程中始终谋求生理愉快的纯功力性旅游者的确存在, 因此, 也会对旅游的研究产生误导, 影响人们对旅游的审美特征这一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质表明, 旅游在其本质上是旅游主体 (旅游者) 对旅游客体 (旅游地或旅游吸引物) 在心理上的观照, 这种观照以美感为向导, 以实现心理上的愉悦为目的, 在旅游主体 (旅游者) 对旅游客体 (旅游地或旅游吸引物) 构成了一种人-地感知关系。尽管这种感知往往以旅游者对旅游地、旅游吸引物的审美过程和直接审美感受的形成出现。但是, 这种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审美观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审美心理愉悦, 实际上也是旅游主体通过大脑对旅游地信息进行处理而产生, 这对旅游地形象的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只不过旅游者在大脑中对旅游地信息进行处理的形式表现为一种直接感知, 而从旅游地形象的本体论出发研究任何塑造旅游地形象, 更多的表现为旅游规划和管理者的直接感知。对旅游者而言, 旅游地形象最初只是一种间接感知, 是旅游规划者和管理者给旅游者创造的一个图式, 它以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实现审美愉悦为目的。当然,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直接感知, 也为从本体论的角度塑造旅游地形象积累了经验, 同时也是对旅游地形象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掌握了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我们借助旅游者的旅游审美经验认识旅游地形象的本体, 更深刻地把握旅游地形象的本体特征, 也有助于我们按照旅游活动的规律、适应旅游者的审美需求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 而不是单纯地从规划者、管理者或经营者的单一立场出发, 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这样, 必然也有利于充分展现旅游地形象塑造的价值, 依靠旅游地形象塑造和旅游地形象传播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竞争力。

当然, 单纯的从旅游客体本身出发, 或是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的旅游地形象塑造, 也是有悖于旅游活动自身规律的。因此, 在理论研究中, 专家们倡导审美倾向和文化论观点, 实践中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们所谓的“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观念, 符合我们从本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学研究:尚不可靠的理论基础[J].旅游学刊, 2003, (2) .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3]仇学琴.现代旅游美学:修订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4]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20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自然资源学报>发表的旅游地理类论文研究[J].旅游学刊, 2003, (1) .

旅游本质 篇4

一、旅游扶贫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旅游扶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理念的重要体现,它具有投资比较少、见效比较快、反贫率比较低等特点和优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扶贫能够加快贫富地区的交流,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旅游扶贫通过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贫困地区旅游和消费,能够促进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为贫困地区带来大量的人气和财气,并进而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创造更多有利机会。

(二)旅游扶贫能够有效带动贫困地区多个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需要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为基础的,能够有效的带动和促进贫困地区不同产业的发展。例如:为了实现旅游开发,能够对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汽车修理维护乃至农副产品加工、种养殖业等产业产生很好的带动作用,从而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

(三)旅游扶贫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增加就业。旅游业是开放性很强的产业。通过旅游扶贫,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横向经济、社会文化合作联系,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行风政风软环境和投资环境。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对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旅游扶贫发展的本质与影响因素

(一)旅游扶贫的本质

关于旅游扶贫的本质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综合吴忠军、高舜礼、刘丽梅等研究者的观点基础上认为,旅游扶贫具有以下几方面本质内涵:

1、旅游扶贫主要针对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其目的是要通过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脱贫致富。

2、旅游扶贫发展是有组织、有策划的主动发展,是通过开发充满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3、旅游扶贫发展,是要通过开发贫困地区的自有旅游资源而实现发展,这不是“输血式”的发展,而是“造血式”的发展。

4、旅游是旅游扶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旅游扶贫的前提之一就是贫困地区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四是旅游扶贫发展的范围和对象比较广泛,既包括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又包括不发达地区的潜在贫困人口。

(二)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

旅游扶贫发展,是当前扶贫攻坚工作和地区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思路和发展模式,它需要基本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才能够实现。因此,旅游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

1、贫困地区须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这是旅游扶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2、要具备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一方面才能使得外面的游客能够“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游得愉快”,从而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才能够从外面运入大量的物资储备,确保旅游区的接待能力能够适应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

3、要具备比较可靠的城市依托。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游客来旅游消费,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地区必须要具有一两个或两三个距离不太远的城市作为依托,才能保证长期持续不断的客源。

三、结束语

【旅游本质】推荐阅读:

生命本质05-10

本质分析05-11

价值本质05-26

还原本质06-22

人性本质07-26

历史本质07-30

本质概念08-15

本质安全08-19

本质存在09-06

哲学本质09-08

上一篇:现场场容建设下一篇: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