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2024-10-21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精选5篇)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篇1

【摘 要】 本文分别介绍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和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分析了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萨特与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各有不同,关于群体和个体的侧重点不同,对自由的看法不同,对主体能动性的理解也不同。但他们共同奠定了人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萨特;人的本质;认识比较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东西方的回答也是有争议的。萨特宣称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人”这个重要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人学的空白”。因此,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能把传统理念忘掉的“人”,是被召回来的“人学”,并以此来填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空白”①。但从哲学史上的各种回答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给出了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答案。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费尔巴哈的自然人本主义,再到实践的人的本质理论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精髓,特别是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准确地做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借助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进而确立自己的存在方式,证明人的内在本质。[1]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是在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理论观点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继承发展而来的。

1、关于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否定了从单个人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正式确定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诠释角度。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的需要才引发出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才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彼此分离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形成的。[2]在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中,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来决定的,人一出生就融入到了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特征为:其一,人的本质是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属性以人的自然属性为物质承担者和前提的;其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实践的,而并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的基础是它的实践性;其三,人的本质是全面的、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四,人的本质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特别指出人的本质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2、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出了人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究了人的价值问题,全方位地论述了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也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着人的本质。人作为客体,其存在及其属性、实践的成果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物化成果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这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研究人的本质的最终目的,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了人的价值,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的内在结合。马克思曾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已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这就充分说明了人的需要的尺度就是所谓的价值尺度,价值是由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个部分构成的。人的价值只能是现实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取决于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能通过人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

3、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包括人的劳动力的解放和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它是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及人所在的世界真正回到人本身。人的本质是人的解放的基础,人的解放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因此,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取得人类最终的解放。人类最伟大的制度就是在工人阶级代表全人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只有工人阶级赢得了全人类的解放,人类才能实现最终的解放。[5]无产阶级只有摧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消灭一切剥削压迫制度,才能获得自己的翻身解放。无产阶级的主张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最根本、最重要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强调只有消灭雇佣劳动,才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劳动解放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人的自由联合的劳动能真正实现才是人类的解放。

4、人的本质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包括: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三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此外,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所有才能的自由发展”,“个人独创和自由的发展”等。[6]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摆脱其内外部一切束缚,使人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将来的社会肯定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新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实现人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平等,进而使每个人都获得真正的自由,充分发展自己。

二、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作为萨特存在主义理念的核心,这个想法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形成的基础。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也被人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萨特深刻剖析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本体论,并进一步提出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实在”先于本质。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候才取得存在”。如果存在先于本质的话,人就应该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个性负责,对所有的人负责。[8]人的存在之所以先于本质,是因为:其一,上帝根本不存在,人并不是上帝按照人的概念把人创造出来的;其二,人是个别的人,没有普遍的人性。既然上帝并没有创造人,也没有人的普遍性,那么人首先得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落脚点,它强调是要造就人的本质,要解决哲学的问题,存在问题是首要解决的。在萨特看来,存在就是“自我”,即人的主观性。“本质”就是萨特所说的“现象之有”,是一物所特有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包括:第一,“存在”首先是自我的存在,人的自我存在决定了人的本质。第二,在萨特看来,人不是绝对的自由,人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以实现个人选择和自我设计,不接受客观外在存在的任何约束。所以,在萨特的自由观影响下,他的“存在先于本质”哲学原则才得以形成,并以此来区分人与物的不同。

2、自由与存在

萨特在他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原理中提出人是绝对自由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人首先得存在着,他的本质是由其进行自由选择来决定的。因此,自由与存在是紧密相连的,由于人是由人产生的,人就是自由的。在他看来,既然自由是意识存在的方式,那么意识就是自由的意识。意识又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自由也是人类普遍的属性。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该本质的存在成为可能,人的本质存在于他的自由之中。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和‘人的实际存在’是无法进行区别的。人并非首先存在着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在他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人存在的本质”正是在于他的自由。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人的自由又是建立在虚无上的。

3、自由与选择

萨特认为,“自由”是个人绝对“选择的自主性”。对于人来说,选择可以没有任何条件而得以实现,每个人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其本质,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其行为。人不能处于选择自由以外,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放弃也是自由选择。萨特也看到如果离开现实,忽略一切社会关系去“自由选择”,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只好把“自由”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精神生活中,只把自由作为个人的纯粹的主观选择。很明显,萨特的这种“自由”只存在于个人的主观想象中,它与现实是脱离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实现的超验的自由。

4、自由与责任

萨特在主张自由选择时,把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用‘责任’这个词,在他的一般意义上,就是指的一件事或一个对象的无可争辩的创造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责任是势不可挡的,因为正是通过它才发现这里有一个世界”。一个人在道德上应该承担责任,这对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说:“假如我对于一种不仅涉及自己,而且涉及全人类的选择,这也不能任意而为”。一个人在进行选择时,要做到自我控制和道德上的诚实,不能胡作非为。但是,这种道德责任只是形式上的,与其自由选择观点不一致,他认为人在做出选择时不会有什么动机和目的,选择是无理由和不可知的。萨特的承担责任,只是对一个人的选择的“自由”负责,这样的“负责”却是极其空洞的。他说:“人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只是在自由承担责任上”。[9]人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要承担责任,但他承担道德责任时应该有个限度。但萨特夸大了责任的限度和个人意志的作用,把个人意志作为道德责任的唯一基础,否认了道德责任的社会根源。

5、自由与必然

在萨特看来,如果承认了必然性,人的自由就要受到限制,人也会被必然性所奴役,人就不能称之为人而变成了一个没有“自由”的东西了。他的无神世界指的是建立在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基础之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既没有上帝,也无所谓物质的客观规律和自我运动,人的行为是绝对自由的。很显然,这种自由是盲目的绝对自由。[10]萨特认为,人就是上帝,但上帝不能支配人,客观规律也不能制约人,人是绝对自由的。他的“人是绝对自由的”理论不但不成立,也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萨特不承认客观的必然性,而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但把人的这种能动性夸大到了绝对的程度,从而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三、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1、萨特与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各有不同

萨特主张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从人的存在出发,他主张个人的存在先于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又先于世界的存在,而意识的存在则更优先于人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先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有“本质”。萨特曾说过:“除了人的宇宙,人的主观性宇宙外,没有别的宇宙”。显然,这里所说的“存在”只是个人主观存在,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而又陷入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而马克思主义则坚持从历史的实践性出发,从物质出发,把存在理解为客观真实性,把人的存在解释为在自然基础上的社会性存在。[11]

2、关于群体和个体的侧重点不同

萨特重视个体发展,注重人的主观意识,过度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我,推崇人的自由选择;马克思认为,人都是群居动物,人居住的世界即“人的世界”,社会的主体是人。人存在于社会当中,人在社会中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本质也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注重人是生活在群体社会里的人,因此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解放也是全人类的解放,不是单个人,也不是少数人的解放。

3、对自由的看法不同

萨特认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自由的,都具有行动选择的自由,而且是绝对的自由,但他不断被否定和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如此,人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由的。马克思则认为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他认为人的自由选择是受到某种事先预定好的事实约束的,因为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社会的历史环境中。承认客观必然性的存在,并不排除人的创造性活动,也不排除人的自由。在客观规律下,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争取自由,这种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

4、对主体能动性的理解不同

萨特离开了实践,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历史,夸大了主体能动性。马克思则是以实践为基础,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主体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动的创造力,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规律加以运用。

马克思与萨特都反对传统的先验人性论;都否定人有先天的普遍本性;都否定机械的环境决定论;都主张创造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有创造性,但动物却没有;他们都认为人的存在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和起源,都主张存在第一性,都承认人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和萨特都突破了传统人性的局限性,二者都否定了人有生而就具有的普遍本性,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和马克思“任何人的解放问题”共同奠定了人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是把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割裂开来,把人的本质说成是由人的主观性自行创造出来的,结果误入歧途。这样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对于任何时代、社会和个人都是不适用的。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也是百家争鸣、层出不穷的。萨特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奠定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本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人的本质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人的本质认识更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篇2

一、谬误与廓清:对错误人性论的批判

在德国, 到了马克思的时候, 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 德国哲学从天上掉到了人间, 这一任务是由施蒂纳、黑格尔, 以及费尔巴哈等思想家来完成的。但是, 所有之前的这些思想家都不如马克思的批判来得干脆彻底,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 “反宗教的批判的本质就是: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 社会。”他把颠倒了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 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存在价值, 高扬人的地位, 说明宗教的本质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已, 揭露了“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要求“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 “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真正的人就是处于一定国家、社会中的人, 就是真实的、有现实的幸福追求的人, 而不是宗教上的人的隐形。

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的人性思想。他集中批判了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他说, “人的本质, 人,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 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马克思十分清楚, 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 而这个“自我意识”又是他的“绝对精神”的派生物, 这个“自我意识”在现实世界里上升到最高层面就是德意志国家的法和政治, 人是完全从属于国家的法和政治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 现实生活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即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国家 (法、政治) , 再到现实的人, 它完全符合德意志国家蒙蔽人民、压抑人性的需要。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批判地继承了唯物主义思想, 但他也同样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马克思认为, 费尔巴哈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当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是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费尔巴哈没能把人的本质和具体的历史联系起来, 他只能把人的本质诉诸于“感性直观”和“类”, 追求人类平等在费尔巴哈看来仅仅是追求“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 这实际上和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抽象的平等观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马克思表示, 当费尔巴哈看到现实的不平等现象时, 他只能诉诸于宗教感情上的“爱的同呓语”了。最后, 马克思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是说, 要达到对人性的真正理解, 要实现人类的解放, 就必须从实践方面去理解, 并使现存的一切革命化, 彻底地改变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

二、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在批判了资产阶级错误的人性论思想之后, 马克思确立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他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的全部价值旨趣就在于:指出了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 并且有现实需要的, 这种需要是不断改变的, 当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因为有需要人们才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 “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是有自然欲望的肉体组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不再是上帝的宠儿, 不再是生活在伊甸园中的无忧无虑的亚当和夏娃, 也不再是虚幻的只依靠精神过活的怪物, 而是有自然欲求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这些有自然欲望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 他与自然界密不可分, 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一刻也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所以, 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 获得衣、食、住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马克思还认为, “人”全部都来源于实际生活, 来源于实践, 因此这个“人”是具体的、历史的, 是受限制的, 受制约的。他指出,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 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马克思从不抽象而空泛地谈论人, 更不会主观臆造出“人”来, 他谈到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 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事实上, 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现实的个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其中人们成就自己本身的存在本质。人们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是说, 人类的全部生活都要归结于实践, 即使从实践中来, 最终也要到实践中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使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人们就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能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进一步发展, 是对人的内在的规定性。所以,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 同时又根据时代的变迁赋予它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我们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不断创造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生产发展了,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能为我们解决其他所有问题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使人由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在注重发展, 提高效率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平, 注重国家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现实的平等”的目标。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因为他们往往连衣、食、住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不解决他们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问题, 社会就无法和谐。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难问题, 让人们获得劳动以及相应地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因为劳动的权利不但关乎到人的收入, 还关乎到人的尊严, 可以防止对人的异化。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 因为“第二个事实是,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顺应人民的期待, 尽量满足人民的需要, 而不能一味地指望人民群众忍受, 等待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之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生存资料得到满足之后, 又想获得发展资料, 乃至享受资料。现在, “一味指责民众情绪化发泄、指责缺乏理性”, 以及对人民群众再抱有要求其一味容忍的理想的期待, 这些都已经不再现实。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篇3

摘 要: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马尔库塞从人的自然性入手,没有抓住人的社会性,同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没有从其现实角度观察,所以不如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理解的深刻。

关键词:马克思;马尔库塞;人的本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35-02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沿袭费尔巴哈的哲学传统,发挥了“类”的概念,认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得以表现和确证。而本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人的本质即人之为人的内在依据。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

(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

人类产生之初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从而进行生产劳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人的自愿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正是因为劳动才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社会,所以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同时,劳动是人现实存在的根本前提,人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来确证和表现自身的存在,创造属人的产品来区别自身与他物。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首先需要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料,因此从这方面来讲,马克思讲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即是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对象化活动。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因此不能离开社会关系到单个人的身上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而是能揭示人与人差异的东西。因此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各种社会关系的机械的相加,都是片面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本质是他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本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呈现为不同的具体人性。所以,处于不同社会现实中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就必然具有各自的个性。只有通过对所有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实践活动和相应地社会关系的考察和把握,才能最终表达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三)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

自然界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劳动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最初是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古猿的活动中,随着动物式的本能的发展,一种制造工具的活动经常化、固定化为一种普遍现象,于是肇始了“人的时代”的来临,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进步,人逐步意识到自身与动物的不同,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劳动。因此人的本质在其自然属性上是其需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活动的具体形式,它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人类社会,也就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又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离开了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将是无源之水。因此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

二、马尔库塞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涵

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做出了人本主义的解释。他认为“人的本质”,“人性的复归”,“人的自由”均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论题,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的理论的核心问题,于是开启了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同样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马尔库塞的人本质思想。

(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决定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要追求直接的和完全的满足,追求生命本能所赋予的自由。马尔库塞发挥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性压抑学说,认为无意识活动属于心理的深层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对个人来说,最强烈的欲望是性冲动,即性欲。马尔库塞将“性欲”做了广义的解释,泛指人天生的快乐欲求,称为“爱欲”。他认为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发挥道,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这是因为在人的所有爱欲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劳动比起其他爱欲活动来,更能体现追求快乐的本性。马尔库塞认为要真正确立劳动解放的核心地位,就必须把劳动放到爱欲中去理解,因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规定,爱欲真正体现了人身上最原始的生命冲动,如此才能获得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马尔库塞秉承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衣钵,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进行批判。认为现代文明社会压抑人的追求爱欲的自由,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他指出,工业文明创造了大量生活消费品和文化产品,这些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却左右了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驾驭了人的生活。马尔库塞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是奴隶”,大量的文化工业通过宣传和奴化人的思想,使人沉醉于被掌控的生活中却不自知,把社会需求当作个人需求。

因此,马尔库塞构想了一个消除了爱欲与文明冲突的社会,使爱欲不只局限于人的生殖活动,而是扩展到人的整个身体,将爱欲还原到人天生的快乐欲求,使人获得生命的自由;同时让劳动不再是被迫的或者强制的活动;当然,爱欲的解放不仅是个人的爱欲不受压抑,而且意味着整个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不再有对立和冲突,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本该受快乐原则支配,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爱欲必须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在蛮荒时代,人类的爱欲同动物欲混同,不能区分人的爱欲。文明建立之初,人类生活从野蛮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对于人爱欲的压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有待建立,人类只有对自己本能的欲望加以节制来建立某种社会秩序并维护其不被瓦解,同时压抑自己本能的爱欲冲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自人类产生之初,就面临着爱欲同文明的对立,但马尔库塞认为爱欲与文明间的冲突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他致力于建立一种爱欲不受压抑的文明,即创造一种让人获得人的本质的条件,使人成之为人。

由此来看,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人的本质,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该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为“大规模地发泄爱欲构成的冲动”提供了机会。所以其思想的核心是讲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要使人真正获得幸福,必须使人所有的活动“爱欲化”,最主要的是劳动的“爱欲化”。劳动的“爱欲化”也就是劳动的解放。由此,可以看出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的发挥。

三、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人的本质思想上的比较

从人的本质的生成来看,马尔库塞强调人的本质的现成性,是不变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人性,人的本质被人的爱欲所决定,而马克思则强调人的本质的生成性,认为正是在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才得到不断的充实,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生成又不断超越,并趋向新的目标的过程。因此其必然的现实效果是马尔库塞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本质,束缚了人的自由,而马克思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却给了人自由,并提供了人实现其本质的途径。

从理论基础来讲,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理论基石是实践,是与古典哲学的传承相悖的,而马尔库塞却秉承着欧洲古典哲学的传统,用形而上的思维去讨论人本质的问题。古典哲学家旨在解释世界,马尔库塞沿袭了这种方法,试图给人的本质做一个规定,找出一个永远不会变化的本质,他将爱欲作为不变的东西,但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就算爱欲是人的本质,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寻找是徒劳无功的,人的本质是不能被固化,不能被规定的,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总之,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虽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但他对于人的探讨形成了“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人的解放”这样一个结构模式,对后来哲学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四、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意义

我们在明确了人的本质是生成的基础上,确保人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人能够利用自然规律去发现自然界更多的法则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人在社会中不被人所创造出的产品驾驭,人与社会之间能够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真诚以待;正视和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类似于异化的矛盾,使其达到和谐,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得以可能,人的真正本质才可能实现。在当下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并以此来建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能力,努力让人的本质自己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张澍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讲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篇4

与黑格尔相反,在马克思那里,不是把劳动作为发展的一个环节,而是把自我意识作为劳动本身的一个本质环节。自我意识被包含在作为现实本质的劳动活动之内。

“动物是和它的直接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命活动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就是说,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其社会性本质(“类本质”)首先在于劳动。正是劳动使人成了“有意识的存在物”,因为劳动本身就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意识既不是黑格尔说的哲学家头脑中抽象的“纯粹意识”,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自保本能”或“情欲”,而是与感性活动紧紧相连的“劳动意识”,它包括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自觉性和目的性。自觉性是人在流动中的自身关系,是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目的性则是人在劳动中与度对象的关系,“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④自觉性和目的性实际上是同一件事,它们都是把作为精神自我的主体和作为自然界对象(包括肉体和我)的客体区别开来的意识,这种区别使劳动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生命活动的特性,是劳动本身不可缺少的本质环节,只不过它们考察的方式不同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不光是在意识之内的活动,更不是“纯粹的”,抽象的意识活动(如黑格尔那种“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它同时是人的一种现实的筋肉活动,并且是人为了维持自己物质性的肉体生存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它必须对客观外界产生现实的物质作用和影响,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然而,正如人在意识中主体客体(意识与目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区别开来一样,人在他的生命活动中(由于意识的加入)也把这个活动与直接的肉体需要区别开来,他“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肉了这种需要时才是真正的进行生产”,因此他能够“自在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

综观劳动的整个过程,在劳动的两个本质环节(“意识”和“生命活动”)中,“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的统一,而劳动者在主观意识中的自觉性和目的性、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统一,以及在生命活动中的自由活动与物质需要对象的统一,则不过是上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劳动个环节上的反映而已。

劳动中所包含的劳动意识,正是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感性活动的形式或现实形式。人在劳动中所表现的自由,就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由。劳动把人的意识(精神)与自然界区别开来,同时又能动地联系起来,且正有赖于这种区别,这种联系才是能动的。人与自然界在劳动中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另一方面,“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整个自然界在与人的这种能动的关系中都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作为精神的对象则成了“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和“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成了由人的科学和艺术性活动(包括最初的劳动技艺)所产生出来的“精神食粮”。马克思在这里,使人和对象、主体和客体的这种统一(也包括两者在意识中的统一,即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统一),不再建立在自我意识的“不言而喻”的先决前提之上,而是“颠倒过来”,建立在“对象性的存在物”之上了。这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穿过唯心主义的浓密云层,投射到“自我意识”和人的本质之上。马克思对此做了精辟的阐释:“当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通过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而把自己的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作为异己的对象创造出来时,这种创造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作用也必然是对象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着对象性的东西,那么他就不能对象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创造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为对象所创立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 ④

这就是说,人能动的创造对象的过程并不是作为“纯粹活动”的自我意识创造对象(对象意识)的过程,而是现实的有形体的人的“对象性的”(即客观物质的)的活动创造现实对象的过程,自我意识精神只不过是这个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创造性的“主体”。一旦从人的本质中丢掉了“对象性的东西”、自然的东西的规定,那么它就不能现实地创立对象,人的一切本质力量极其能动性就会化为乌有。

自我意识一旦有第一性的、先验的绝对范畴下降到它的这样一个合理的位置上,笼罩在它身上的神秘的迷雾就立刻一扫而光,人的精神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唯心主义形式下受到的歪曲也就得到了纠正,于是能动性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自觉意识和对象、以至于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得到最真实、最完满的解释。

二、人的本质的意向性结构:对象化和人化自然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篇5

1、马克思阐释的人的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政治学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阐释异化劳动, 论述了什么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既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可见,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 生产实践活动。

2、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

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属性, 是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但是,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而人则使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正因为如此, 人才是类存在物。而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 人证明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在物。这一点, 说明了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之一“意识性”。其二, 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与动物简单、重复、机械, 只为满足于肉体存在的需要的活动不同, 人的实践活动是具有内在动力的—即创造性, 它使人从动物本能中跃迁出来, 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其三, 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自由自觉的意识性与创造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获得现实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感觉到自己活动的意义所在。

3、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发现了人的类本质

劳动的异化, 使工人的劳动被贬值了“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对立。劳动成为工人的谋生手段, 不是自愿的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的生活状况不像人, 和动物没多大区别。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无情地批判, 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适合人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 更重要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 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史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 借鉴国际经验教训, 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 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 它忽略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 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又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类本质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体现。

三、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我认为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首先, 从继承的角度上, 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从始到终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高度异化的批判, 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和实现人的全民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其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从发展的角度上讲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但这个理论在这一点上还不健全, 不完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这一理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为新时期处理好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两个理论突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而内容也不完全相同。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的劳动被异化,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异己的力量存在, 此时的人与动物没什么两样, 劳动非工人自愿的。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社会主义, 一个以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提出的, 此时的人得到了发展, 但只不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较为之后, 人的发展不够全面。因此, 后一个理论在前一个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地重视人发展的全面性、健康性、自由性。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涵义是其意识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它以自由自觉性为基础、以能动的创造性为核心、以社会性为条件, 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本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论前提的, 二者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的类本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上一篇:企业文化本科论文下一篇:移花接木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