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共12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2024-09-28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共12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传播已近百年的历史。它的真理性被中国共产党人所接受, 成为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思想武器。新中国成立后, 它作为党的理论指导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现了新情况。面对受教育者, 是主动适应, 还是坚持“灌输”?成了当今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人主张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结合现实问题或中国思想传统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人主张回到马克思, 把马克思主义原来真实的东西全面贯彻下来[1];也有人坐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 以实用、经济上升为目的, 不用理论指导。这些观点的分歧, 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正确性。正是这种社会存在才导致了人们的不同认识, 而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却能代表不同的社会走向及各自的教育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多见的情况, 也与国家整个经济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而经济是一定要表现政治的。法国哲人拉法格说:“是经济的必然性而不是正义观念引导人类前进。”[2]他的话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它们有主次之分, 不是并列的。最终起关键作用的, 还是社会经济, 而不是我们的善良和正义观念。

那么, 作为党和国家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情况, 或迟或早总是要调整的。这是必然趋势。要么使社会意识适应经济基础, 要么使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去适应社会意识。中国的现实使得这两种情况出现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状况, 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施就不能说是很轻松的事了。回避不讲, 就意味着放弃理论的传播;坚持灌输又缺少去认真倾听品味者;要结合现实, 学生很有兴趣却又与理论问题有距离。目前哲学教育总体上采取的办法是, 先让哲学适用起来, 增加生活性、联系人生遭际, 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它的好处是改良, 既能强化吸引力, 又能避开哲学的庸俗化。但它的不足是折衷, 没有针对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说透。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从本质上讲,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还具不具备真理性?这应该是根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 把真理想办法讲出来就可以了。因为真理不怕实践检验。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 就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人生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就业、医疗、教育, 谈道德、信仰, 怎么不行呢?联系现实, 对照理论, 是能深化人们的认识,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科恩在谈社会主义问题时, 就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道德, 它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他认为:“平等、共享及人的自我实现, 这些信念无疑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信念的组成部分。”[4]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人的根本权利无从实现, 这些资本主义的产物滋生了种种的社会丑恶, 是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以盈利为目的、劳动的异化、非理性及丧失人性, 包括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都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完美。“富裕与贫穷、饱足与饥饿、有望与无望之间的对比, 巨大强烈, 无法抵抗。”[5]这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造成的。还有国内, 全民搞经济的大气候把整个社会意识调动起来了, 金钱、富裕, 成了人生乃至社会的总目标。为其可以舍弃原则、信仰、正义、道德。把精神生活降到了物欲的快乐, 只要高兴就行, 不要思考和稍微归纳一些的思想。理性的内容受到排斥, 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横行;道德失范、环境污染、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这些现实的东西,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能够辨识清楚的。它的实用价值很明显, 教育的针对性也很强。中华民族要前进, 是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支撑的。它是国家众志成城、兴旺发达的基础。

联系现实生活, 我们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但是, 为什么有的人却会把它当教条, 不去作为方法论的依据呢?主要原因:一是主观因素, 不愿思考, 特别是不愿联系实际地思考。时常让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注意触及现实问题。相当于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 这就是教育者的失误。二是国家重心在经济上, 这是大气候, 教育者片面强调实用哲学, 以物欲替代精神性。实惠突出了, 理论、信仰淡化了。认为讲究精神追求出力不讨好, 自找没趣。三是社会不倡导。虽说有人对现实问题已产生了哲学方面的困惑, 个人解决不了, 语言权也没有, 随大流, 不愿苦苦探寻。认为有能力显示在经济利益上, 这才是人的价值。探索人类解放, 追求人生意义似乎已经过时。四是缺乏献身精神。对真理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怕权势、怕孤立、怕失去既得利益, 说到底是有“私”。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出现“舍我其谁”的气魄和理性的节操。五是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的困惑氛围。困惑如果成为社会的共识, 改变的氛围也就形成, 人们探寻解除困惑的办法也就随之出现。对困惑的深入思考形成一定的观念, 这就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那么, 我们在哲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进而改进呢?第一, 对“灌输”要重新思考。真理不怕灌输, 让人理解了才会让人服。但是, 我们又不能以灌输为理由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触及现实问题, 或者说与学生的心灵有很远的距离。接近现实社会和人生, 才能解答学生的心灵之惑。这就是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主动学习的渴求。因为哲学就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 培养的不受外在左右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 把基本理论框架弱化而附和生活内容, 其实也就把指导做虚了。不掌握理论又怎样指导生活实践?话又说回来, 我们整个的教育已经使学生很实际了。他们对政治、理想、信仰渐趋淡漠, 他们所关心的大多是眼前的生活实利了。对理论的东西因缺少自身的体验而感到没用。教育者如不结合实际讲理论, 学生更觉得没意思, 不喜欢。人们知识的获得主要还是靠间接经验, 其次才是直接经验。要使学生去等直接经验是不现实的。这就是说, 提高教育者的讲课艺术, 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自身的参与。共同努力, 效果才好。第二, 哲学的功利性问题。学医学、计算机等技术, 是就业的实用东西, 而哲学是抽象思维, 似乎没有实用价值。这是从哲学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的老问题, 但现在又突出了。甚至有人欲抛弃哲学的价值, 用学习技能来代替精神性。这种偏差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社会上宗教、帮会、迷信盛行, 已经能够说明人是离不开精神寄托的。难道这不是精神信仰么?人的一生中是离不开哲学的。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真善美的追求, 都需要哲学来甄陶滋养。我们又怎能放着做人和振兴民族的大功利不讲, 而短视到把虚假当真理、把物欲当崇高的精神追求呢?第三, 不是哲学没有用, 不是因上了哲学课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才使学生淡漠信仰, 而应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找原因。假如我们的社会有信仰淡漠的通病, 是否能企盼学生上一堂课就马上把信仰建树起来, 而且没有反复十分坚定?会这样吗?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不可能这么简单。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的理论界存在一种倾向:过度鼓吹经济的魅力, 夸大经济的无限作用, 神话西方的现代化。教育界也以今后有多少学生从政获得高位、成了企业老总、挣了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为主要的荣誉熏陶。学生的攀比、虚荣、急功近利与整个社会的浮躁、麻木、压抑、缺乏精神信仰汇成了一股浊流, 浸淫泛滥。这些现象的存在绝不是无端的。现实告诉我们, 这是中国社会最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先进政党, 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思想;民族的凝聚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生产力的进步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关系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协调;社会道德风尚、文化艺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升华。中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离开了,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政党不要了当初成功的执政理念, 退出历史舞台或和平演变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当前中国需要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着力之处。

参考文献

[1]皮家胜.当前马哲中国化的几种不同形态[J].哲学文摘卡, 2008 (4) :8.

[2]郝士钊.西方先哲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 :24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3.

[4]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M].段忠桥,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 :5.

[5]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哲学是什么[M].重庆出版社, 2011 (5) :299.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2

经过了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徐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概论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同学们会运用哲学理论思考、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首先讲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同外国侵略者,和中国的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历史雄辩的证明,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建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十月革命一声跑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化为公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相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些都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的注入新含义,新力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让马克思主义发展呢?

首先是坚持要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

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其次是要继承传统,注入新的能源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

然后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

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转化

为“大众话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呼唤通俗化、形象化。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当代价值

目前以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的世界中,全力加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寻求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渐做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而经济发展对生态带来的破坏也逐渐突显出来,由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和根本需求,因此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态势,是人类寻求发展的同时必须首要重视的。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的发展提出以尊重自然与生态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实现人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这就要求人类通过科学的发展方案,在实现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步发展,使人类社会必然要依靠的生态环境能够为人类提供可持续性的发展支持。这就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环境下进行一味的经济利益追求所提出的反对与批判,指出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论为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深化生态文明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的的理论来看待当今社会的国家生态建设,具有非常显著的理论参考意义。由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并且具有非常科学与完善的特点。因此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进行学习与认识,可以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二)对全球生态建筑发展的价值

国际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文明建设观点,通过生态建筑来体现城市的生态建设是非常直接的形式。目前在全球生态文明建筑的建立及建设过程中,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建设的理论,这就为全球化的生态环境优化提供了最直观形式的支持。

(三)对我国生态建筑建设的价值

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相对世界范围来说处于较晚的状态,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全面建设速度却在进行着突飞猛进地发展状态。面对我国坚持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还需要进行生态建设方面的不断努力,以适应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并且以保持生态稳定发展为前提,进行国家的生态化建筑建设。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下我国城市建筑现状

(一)粗放式建设模式尚在

虽然在市场经济水平发达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并且随着建设技术水平与先进建筑材料的研发,为建筑的建设模式提供了越来越多变的发展环境。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模式仍然是以粗放式运作方式来实行的,并没有将有效的建筑技术与先进的建筑材料普遍的应用,为城市生态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生态城市建设片面追求整齐

目前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设想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保持国家与社会良好的发展方向而进行的正确理论设想,但是在具体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对于生态化建筑的专业性因素关注较少,因此常常将注重表面的整齐外观而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缺乏关于生态城市目标的具体化措施,目前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工作上还处于理论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将生态建设落实到城市建筑的设计上来。

(三)生态建筑缺乏公民参与性

由于生态化发展目标是与全国人民切实相关的发展战略,因此需要针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征求大众的意见,使生态化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实施增加大众的参与性。由于生态建筑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国家,因此全民参与对生态建设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努力来建设生态化城市建筑,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要求。

(四)生态建筑缺乏地方特色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要求根据本地区或城市具体的生态环境需求,进行建筑规划与建设,为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方向,及促进生态环境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而提供支持。目前我国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其造成的主要因素是以统一的生态建筑标准来实施城市建设规划,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化生态建筑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建立以自身特点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建筑。

(五)沿海地区“鬼楼”偏多

沿海地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城市,在取得可观的经济建设成果之后,其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是极其明显的。不过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在生态建设的规划上存在着许多不符合自身城市建设标准和需求的现象,导致规划不合理,出现了普遍的“鬼楼”现象,即盲目的开发与生态建筑的规划,使建筑成为空有其表的摆设,实用性价值偏低。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下生态建筑展望

(一)以人为本,实现建筑生态化

要建立生态化的建筑就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发展,使生态能够有更良好的发展和运行状态,因此在实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时,必须要首先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建筑的设计理念到功能效应,从城市的规划设计到建筑资源的利用开发,都应当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的生态发展原则,为创建生态化城市及更加文明与和谐的环境提供保障。

(二)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公民参与度

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要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外,还应当正确的对待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生态城市建设从建筑方面来说,主要要求其建筑设计、材料、工艺、建筑功能等符合生态化和自然化的标准,要实现生态化建筑建设,还要加强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一方面通过建筑的生态化特点保持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人文参与使生态环境能够有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加强生态建筑的国内外合作

生态化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建设生态化城市或者国家,更是一个与全球居民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事物,生态环境的全球化特点决定了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就要加强与国外其它国家的合作,通过国际范围的生态建筑规划意见及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统一,来实现国内外共同合作,来创造生态化城市。

(四)尽量杜绝“鬼楼”出现

沿海城市由于设计规划不合理而造成普遍出现的“鬼楼”现象,不仅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严重阻碍,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生态化建筑的目的就是保持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方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供物质和资源的保障,而大量出现的“鬼楼”无疑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了对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目标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规划上应当以更加现实的、具有较强实用性,并且与生态保持及可持续发展能够相互促进的规划模式,使“鬼楼”建筑被杜绝,强化资源的可利用率,实现全面生态发展对城市建设要求的满足。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生态化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主流,以生态建筑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要依据生态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改进与调整,将重点放在生态建筑规划和建设的完善上来,保持城市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发展。(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曹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王怀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主权的思考 篇4

1.“超国家主义”批判

网络“超国家主义”虽然其表现形态多种多样, 理论基础各不相同, “超越国家”之后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但我们仍可这样来概括这一理论观念, 即所谓网络“超国家主义”, 就是认为国家将会单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消亡, 虽然不是马上消失, 但是可以肯定“电脑空间的法律中, 没有国家法律的容身之处”。对此, 我们认为, “超国家主义”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观察, 它在理论论证和实践概括上都有诸多不妥之处。 (2)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何去何从的著名论断:“随着阶级的消失, 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 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 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3) 可见, 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描述过政治国家消亡和自由人联合体产生的人类社会之最后归宿, 而且能敏锐而科学地指出, 无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只有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利益差别消失的基础上。因此, 在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相当不平衡, 利益差别又十分明显, 政治发展取向和程度差异巨大的条件下, 高谈“超国家主义”实际上是错误地解读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除了在理论上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构想外, 在实践上也有为西方国家在国际政治社会中推行霸权主义辩护之嫌。 (4)

2.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牢固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新主权观

网络“超国家主义”主权理论, 其要害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 反对建立“公正、合理、多样化”的世界新秩序, 而企图以西方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 重新塑造国际关系。应该看到, 这些国际关系和国际法范畴的新理论是为适应垄断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新形势而产生的, 并已成为西方国家实施“双重标准”, 压制、打击发展中国家, 推行新干涉主义的工具。 (5) 对此,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 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新主权观, 才能给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主权实践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

2.1 主权又不是绝对的, 是发展变化的

就象国内社会的任何人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一样, 国际社会的任何国家也不可能享有绝对的主权。而且, 从主权的产生和发展史来看, 主权从来就不是凝固不变的概念, 而是动态和发展的, 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随国家职能的发展而丰富, 随国际性活动的发展而更新。

2.2 主权是可以转让的, 但不是割让

在网络冲击下的现实主权实践中, 国家主权的让渡必须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准则, 必须建立在自主让渡的基础上。而且即使是不得已的让渡, 也应该以增进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主权为终极目标。劳特派特在《奥本海国际法》中曾指出:“国际法的进步、国际和平的维持以及随之而来的独立民主国家的维护, 从长远来看, 是以各国交出一部分主权为条件的, 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进行国际立法, 并在必然无限范围内实现具有强制管辖权的国际法确立的法治。” (6) 这部分让渡的主权实行成员国共有共享的方式, 其目的是以让渡求共享、以共享求发展, 进而最终增进国家利益、增强主权维护能力。

2.3 要始终坚持主权的国家利益原则

就连一贯倡导强权政治的美国著名学者汉斯·摩根索也认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 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的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可见, 国家利益仍然是国家主权的最终目的, 仍是主权国家政治行为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在网络时代, 发展中国家是否让渡国家主权以及让渡的程度, 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国家利益。

总之, 只有在理论上有了这样的认识, 才能在实践中形成更有弹性和包容性的主权观。这不仅有助于在未来网络时代坚持维护好国家主权, 而且也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中国作为即将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严耕, 陆俊, 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2]伍贻康, 张海冰.论主权的让渡——对“论主权的‘不可分割性’”一文的论辩[J].欧洲研究, 2003, 6.

[3]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4]陈安国.主权正义论——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主权观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1, 3.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5

在理论不断创新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现阶段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在分配收入上的差距比过去扩大了很多。这体现在,城乡之间差距明显扩大;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明显扩大;在行业与行业之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除了经济领域外,教育不公、就业不公、性别不公、政治权利享有不公等等,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构公平,我想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思想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加强理论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在我国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意义更加重大。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重复西方现代化、市场化的老路,必须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了,作为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公平也引起了人民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中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从根本上说是防止两极分化、杜绝新的阶级分化的可能性,只有在坚定地维护这一底线才能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我们必须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现实状况。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是难以避免的。当年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政策,而“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等待历史条件的成熟,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共同富裕”实现之前,在一部分地区人口日益增多,而贫困人口又没有全部脱贫的情况下,必定会出现一个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阶段,而我国现在正处在这个阶段。同时我们还必须科学地看到,这种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并不是事实上的两极分化。马克思所讲的两极分化是一种阶级分化和阶级对抗的社会现象,其特点是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少数人越来越富、多数人越来越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二亿五千万减少到二千三百万,全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生活,绝大多数的人已摆脱贫困,而不是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我们现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是,在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过程中,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效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同时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以上这两个问题在生活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此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宣传的力度时,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二)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由于公平的性质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十分强调公平理想实现的客观条件。因而,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应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阶级消灭、公平理想的实现积极创造条件。

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着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这才是最高形态的公平。从哲学意义上说,只有实现了人民民主,即人人平等、个个当家作主,才会实现人类社会最高形态的公平。所以,公平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及时代内涵,而且还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并强调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而“十二五”规划中,在对民生、改革、经济等问题的部署中,公平正义的精神如同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彰显出公平正义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这要求我们的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在各领域、各层次都能平等地享有各项基本权利;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走依法治国之路,以维护社会的整体公平;最后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机会公平的实现。

(三)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健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从其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而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百年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针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续者也关于主义有着不同的认识。首先,从其创立者的角度来看,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其次,它代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最根本的利益,是关于无产阶级求得自身解放和发展的理论。而从我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来看,近代以来,我国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和革命,最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我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使得我国取得了民族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我国的现代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很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不够理解,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成功,就必须认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内容的高度集中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论,它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和层次的观点。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单加总。这三个基本理论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和过程展开了不同的讨论。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步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有些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基本特征和基本目标。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样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发展有着最广泛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无错论,而是要辩证的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去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它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特别是对于人类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的正确总结。它始终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并且坚持从客观世界出发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遵循真理存在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力求从世界的本来面目去真实的认识世界,认识其客观存在的事物,从而正确把握社会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理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所以科学性也是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保证了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正确指导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指导理论,它始终坚持唯物辩证主义,具有最彻底的批判性。它的革命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其始终坚持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发展其理论、建立起奋斗目标,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最根本的意义所在。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代表,它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了无产阶级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具有最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为了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斗争,他们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现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领导人关于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方向展开了很长时间的讨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进程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我国人民以及党的高级领导人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方向都存在着各种疑问。很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不够清楚,搞错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就等于计划经济体制,而资本主义社会就等于市场经济体制。而针对这一问题,1992年,邓小平先生在南方谈话中做了最根本的解释。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专有的,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的。利用市场经济的优点去弥补计划经济中的不足,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所以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计划这只无形的手相结合,相互促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运用科学的眼光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民主政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用,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民主、人民实现幸福的一个重要保障。千百年来,和谐社会一直是人民心中最美好的期盼和憧憬,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一种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建设是全国人民必须参与的过程,要想使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成功,就必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持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信仰的不动摇,是完善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不竭精神动力。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建国以来的,实现小康社会是一直以来的社会理想。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来看,仍然是处于低水平、低层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一种小康水平。从我国的社会性质来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它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在我国,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具体社会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的收入水平出发,多层次、多方面、多政策的进行小康社会的建设,以富带贫,逐渐实现共同发展。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正确理论体系,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现在,它指导了多个民族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并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坚持其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特征。在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列问题,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宋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理解——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的论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88-106.

[2]雷云.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大论断及其当代价值——读《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札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01:52-59.

[3]叶启绩.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与整体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01:26-36.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 篇7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是理论指示的大众化,而不单单是提法和表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属于哲学范畴,对其大众化解读倾向于提法和表述上就可以得到同情性的理解。事实上这也的确是对大众化哲学提出的有益思考。我党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是我党战略构想的应有之义,不过这样的表述寥寥。只是在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中这样的提法屡见而已。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样的工作(在提法和表述上下功夫)必须有人去做,还要做好,同时也要区别于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时常被西方实用主义者拿来作为批判的对象,“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在拒斥形而上学的旗帜下消解、终结和治疗哲学”。同样是对哲学大众化的解读,西方的实用主义和我们的大众化哲学应该是“殊途”“殊归”的。大众对于不能“理解”的东西就不能“掌握”它。完成这一步是很艰辛的,因为这是在哲学与大众之间搭建一座桥。大众对桥的要求不能太高,哲学对桥的要求不能太低。仅从这一点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大众对理论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对理论的“接受”才是使之大众化的关键。理论是“彻底”让大众“接受”的前提。“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笔者认为,理论彻底与否,在于理论对群众实践生活的指导如何。马克思在“包含新世界观萌芽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之一。马克思跳出了“哲学总是被迫从头开始”解释世界的怪圈,进入唯物史观领域,拉开了实践哲学的序幕。正是基于对实践的操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才有了成长和壮大的根基和土壤。艾思奇在1935年《通俗文化》第2卷第5期《通俗文的真义》一文中强调:“通俗文必须要有大众来接受,这是前提。根据这前提,作者就不能单从文体上着想,而须以内容接近大众为其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完成的一次恰到好处的统一。离开了实践,理论的存活是枯燥的,其生命力能量的获取也不会源源不断。或者说,生命力本身抑或不存在。好比一种产品,无论我们为之付出多少劳动,只要它不具有使用性,就不能称之为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不能也是不可接受的。此外对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我们付出的劳动越多,说明我们距离消费者越远。同理,对于理论上没有指示作用的哲学,我们研究得越“透彻”,就越容易走火入魔。这种自娱自乐式的研究有一种“言必称希腊”之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旺盛生命力就在于理论本身为大众提供的“使用性”为大众所接受。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该与中国化、时代化三位一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体系。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本质和根本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具体内容和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罢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现如今,近而观之,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房价高、物价高是时代转型时期大众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认识并解决这样的问题人们依然茫然不知所向;远而视之,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需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人民息息相关,与群众相濡以沫,才会变成大众的导师,才会“有着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从空间讲,指导中国的理论只能是中国化的理论,域外的任何理论如果被全盘拿来都极易造成理论的水土不服,如果挪搬套用现成的理论,就容易陷入混乱,无条有紊。从时间来看,理论的生命也是有期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被认知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知的事物。如果尚未被认知的事物一旦闯进我们的认知领域,势必形对既成理论本身的冲击或深化。但不管怎样,在新事物到来的时候,如果理论本身原地踏步,它的指导性就会减弱直至消失。为了确保理论本身的鲜活,必须让理论本身与时俱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础造成反作用。可以这样想,如果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只有跟着变才能继续为经济基础服务。否则经济基础是不欢迎上层建筑的束手束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意识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体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气息,才能实质性的成为我党高举的伟大旗帜。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应有之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是理论指示的大众化,而不单单是提法和表述的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该与中国化、时代化三位一体。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8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论创新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步,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和特征,能够保障马克思主义一直充满新鲜活力和生命力,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价值。要想实现国家的改革创新,取得更加优秀的建设成果,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问题研究,加强青少年的理论创新教育,树立先进的社会发展观念,推动整个民族的稳定持续发展;[1]②加强理论创新,能够充分掌握了解到理论的真实意义,帮助我国建立健全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面对各种深层次的不同类型问题。例如,当我们在研究探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会涉及国家发展与坚持、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研究到毛泽东思想理论,共同探讨我国当前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体历史进程和规律性的科学研究和掌握;③要想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发展需求,就必须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工作,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我国理论创新的主要工作内容,要紧紧围绕实践创新和马克思哲学创新进行展开。理论工作的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而要综合考虑到社会的矛盾和实践活动,让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实践化,实现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转化工作。[2]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考

2.1 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创新

马克思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社会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社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积极做到生产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客观条件完成科学创新。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明无法在封建社会就成功与指导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3]国家科技创新是不分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都能够实现自身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有利于国家建立起先进的阶级领导统一战线,有效解决社会大众共同面临的难题。

不属于工人阶级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主张概念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他们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关于外部实际和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科学。即便是社会底层的工人,只要敢于创新和尝试,也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科学的对象是不明确,是一种飘渺的物质。列宁曾也说过,要想建设先进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发挥出全社会人民的力量,使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发展努力的事业。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经济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对一定生产关系的抽象。现代马克思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经济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经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交换和分配,生产力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发展脚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政治条件,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经济市场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要让不同阶级的人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团体,从而成为新的政治力量,这样也就有效获得了经济创新的政治条件。马克思提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本身是对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作用造成了重大影响的能动因素。

经济理论创新的条件离不开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政府部门必须不断缩小社会经济的差距,只有有效将经济斗争和消灭雇用劳动制度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激发社会劳动阶级的工作积极性。要合理制定颁布激励的政策,提高社会经济创新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要综合考虑到科技和政治的创新问题研究。[4]

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是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创新、变革生产关系的经济创新、变革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制造革命,大力主张社会按照实际发展规律办事,要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让不同阶级公平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创新的主体产异性,要合理分配好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的共享发展,人类(下转P285)(上接P283)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根据中俄的成功实践可以得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先通过革命手段去获得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接着根据社会创新的需求集中分配创新资源,有效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水平。[5]

2.4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任何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理论的创新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前途命运。要想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不同阶级人民的文化学习,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文化事业。马克思主义具备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文化的创新必须通过批判,要利用现实去批判理论,一切以实践出发。毛泽东曾明确强调批判主观主义的意义在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有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文化创新方法。[6]理论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核心工作内容,文化创新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他国优秀文化以及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工作的发展,就必须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拓宽学术视界和观察框架,要积极汲取外来的先进文化,合理参考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充分发挥出它们指导实践的功能,要加强历史的比较和借鉴工作,努力建立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机制,创造更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祖豪,郭庆堂,唐明贵,等.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5-48.

[2]伍永忠.劳动异化与技术异化——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比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2-145.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9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从1921年建党至今, 我们党始终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几代领导集体都对此高度关注。建国初期,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为了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 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 而且需要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4]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则认为“为了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全体团员, 就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江泽民同志则指出:“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 取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 归根到底, 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6]进入21世纪以来,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这就要求当代青年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 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以英雄模范为榜样, 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7]

为了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共青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各地高校采取了多种形式与手段实施这项工程, 掀起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高潮。但从各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 普遍地存在理论宣传不到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理论宣传不到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教育途径应多元化、理论宣传媒介应新颖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口头传授的模式陈旧、渠道狭窄, 难以深入人心, 更无法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宣传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础环节, 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传授方式死板、宣传力度不强、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

培养机制不健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日常宣讲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高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的建立不够重视, 还存在着责任不清、培养体系不健全、机制建设不系统等问题。

培养效果不显著。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效果不显著体现在多方面, 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坚定、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时, 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路不清晰, 易于被人煽动或利用, 日常学习生活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也在不断变化, 而教育目标与价值目标之间的滞后性, 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存在不明确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现象, 并逐渐被弱化, 这就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造成了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导致培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

面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各种现存问题, 首先要明确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 进而选择有效的现实途径解决或改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困境。

培养大众化和层次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即包括青年学生, 也包括青年教师, 而更应该首先将青年教师培养成思想先进、知识水平高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受教育者的进步空间, 教育者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 因此, 在高校坚持走群众路线, 开展针对各高校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 根据不同层次人群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传播“大众化”、“平民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极为重要。要求所有学生和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通过对初级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生平和历史贡献, 宣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果,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的重要胜利等等, 来吸引初级马克思主义者的目光, 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解、学习和研究;通过对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者推荐阅读和分析理论原著、高校教科书等著作进行更深入的地学习和探讨, 逐步培养青年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兴趣, 逐步培养青年深入细致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热情, 逐步培养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执政党理论, 而是能够指导实践、改善生活的大众化意识。

培养民族化和个性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11月《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现, 这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著作, 俄国革命后, 经过李大钊教授和其他人介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面前放出了光辉,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为众多中国青年指明了救国图存的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历代领导人始终坚定地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建设和发展中, 不断总结经验, 发展创新, 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理论飞跃, 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不断地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息, 因此,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要充分认识我国国情,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我国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体现民族气节, 彰显中国气派。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体, 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基础上, 培养不同“特色”的专才, 在高校则要结合个人特长、专业、品质培养满足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多种多样的力量。

培养继承性和批判性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何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际社会中, 在同一国家政党之间、政党内部, 以及不同学者笔下都有所争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历来都是有所争议的, 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历来反对教条主义、僵化主义, 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讨氛围, 而当代青年生活在民主国家、接受着先进政党的领导,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化的信息资源, 则要培养他们学会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学会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 与个人发展相适应;要培养他们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作风, 学会批判性的继承前人理论的精髓, 不做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 要做深研究、求发展、指导实践的“学者”。

培养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深入了解我国国情,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并能较好的运用这些科学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大局观, 能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奋斗终身的有志青年。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都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拥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感, 拥有共产主义必定会实现的信念, 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观点、正确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而在具体实践中, 要学会审时度势,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与时俱进的正确理论来指导实践, 这就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理论, 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培养先进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先进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 因为高校青年是祖国精心培养的有识青年, 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他们是最有朝气、最有思想、最有热情、最具先进性、最具创造力的青年, 因此培养高校青年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青年学生养成先进性作风的习惯, 有人说“优秀也是一种习惯”, 那我认为先进性不仅是我党要求党员的一个标准, 更是要求青年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准, 要用先进性指引当代青年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青年是思维最活跃、思想最先进的群体, 却也是最易受到外界影响的群体, 所以要重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创新创造的科学严谨的求知、治学态度。

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途径

培养目标的明确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结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和现实困难, 提出如下实践途径:

1受教群体针对化, 师资队伍专业化

首先, 要充分了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实际情况, 建立个人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思想发展档案, 并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细化培养目标。对高校青年教师采取理论水平高、学习强度大、培训材料新、受教机制灵活的办法, 力求效率高、收效大、面积广;针对高校青年学生, 要根据思想政治觉悟、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进行细致划分, 采取针对性强的教育措施, 逐渐形成培养梯度, 逐级教育。

作为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 高校教师肩负着理论创新和教学实践研究的双重责任, 然而任何一位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更应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以及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因此, 不仅仅是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任何一位从事学术科研和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都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端正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目标、优化教育体制、创新教育形式, 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培养路线, 形成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专业化道路。

2组织机制规范化, 教育模式多样化

2007年10月, 共青团中央颁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4 85养工程实施纲要》中, 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工作保障等方面均作出明确规定, 目标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 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 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 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此, 我们要有准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判断, 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周密的培养方案, 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健全组织机制, 严密组织体系, 形成规范化的组织机制和制度保证。

在信息化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教育、海报宣传等传统教育模式和信息来源媒介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青年学生的知识需求了。要根据广大青少年知识层面较高、新事物掌握快的优势, 建立培养管理专项网站,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高效、灵敏、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 形成稳定、畅通、快捷的信息流通渠道, 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做到上下级的同步建设、同步发展[8]。要通过掌握网络媒体宣传、手机资讯下载、电子书籍阅读、各类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 掌握青年思想动态, 了解青年关注焦点, 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入青年学生心里的教育活动, 以求得高效的教育成果。

3理论依据原著化, 培训内容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但是如何正确理解它、运用它却是有争议的, 抛开学术争论不议, 作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的理论基础却是无争议的, 必须要尊重原著, 在最基础的教育领域, 必须还马克思主义以真正面目, 任何人、任何组织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 都不能轻易改变其初衷, 要学其精神实质, 不能割裂、片面的宣传, 不能脱离实际地理解, 更不能歪曲、损害其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党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党的行动指南已经写入党章, 但是, 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形势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 是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必修课程, 在培训中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 紧跟时代步伐, 站在理论成果第一线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

4党校培训常规化, 参与方式灵活化

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基础阵地, 党校虽是传统教育基地, 却是最重要、最正规、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党校培训常规化, 即是指党校培训要定期且不间断地开展, 形成党校培训的长效机制, 并开设不同程度的培训课程, 分初级、中级、高级, 甚至理论研讨、论文出版、书籍编撰等整套教育宣传体制,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 以强带弱、以研带学、逐级提高、不断进步。

当代高校学生普遍欠缺社会经验, 自我认识能力有限, 社会经历比较简单, 缺乏检验自身素质的经历;自主能力还较差, 容易从众, 也容易偏执。大学生的教育不能采取“填鸭式”, 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硬性要求的学习内容太多、太繁杂, 反而适得其反, 泯灭了大学生的创造天性, 失去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人云亦云, 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立场, 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更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们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局势,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判断和顺应历史和社会的正确选择。因此, 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更需要参与方式的灵活化, 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研究的潜能, 以更好的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

在提倡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引下, 怎样引导青年学生发表自己的正确言论、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极为重要。QQ空间、博客、微博等的兴起, 以及网络留言、BBS发帖、个性签名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方式可以供大学生抒发感情、发泄情绪, 然而如何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如何引导青年人正确发表言论、发表正确言论, 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 利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是非常有力的工具, 在思想上引领和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是极为有效的措施, 在提倡评论内容自由化的今天, 要随时关注大学生言论, 及时引导大学生思想, 做到不断的鼓舞和激励大学生向更科学、更先进、更严谨的思想意识迈进。

参考文献

[1]赵金飞.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2) .

[2]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5-4.

[3]王凤琴, 李秀梅.当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性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 (1) :154.

[4]毛泽东.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N].人民日报.1964-07-14.

[5]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77.

[6]江泽民.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1996年6月21日,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7]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让青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绚丽光彩[N].中国青年报, 2007-5-5.

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 篇10

一、整体性既是研究视角,又是研究方法

作为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从其研究成果看它既是指由马克、恩格斯创立的思想,又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后继者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究其阐述的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学说。不同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解读。所以,马克思主义中的整体性研究,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视角性探索,需要研究者全方位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和要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指导社会的发展。同时,整体性是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不仅包括我们要树立正确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观点,也包括具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二、从整体性研究视角出发,正确认识、对待马克思主义

从整体性研究视角出发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更好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常规化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是从它的创立者与继承者方面来释义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其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主义后,它不断的深入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实际相结合下,进而产生了具有民族化、时代化、本土化的成果。作为由紧密联系的各个原理组成的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各个原理的考察必须置于具体的历史经验中,必须与相关的原理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各部分原理更好的运用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去,以整体的思维看待问题,反对将某一原理加以引用,割裂了原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三、针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

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存在许多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在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立,不能给全面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分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制造经典作家之间的对立等。这些势必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长远性的发展。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要想继续保持它在理论界思想界的地位,就必须从整体性角度,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加强自身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方法

1、树立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念

一方面,需要以树立科学的态度,进而更好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全面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相关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思想引导人们进行头脑武装,并自觉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把握认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科学方法

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认识,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发展的科学,因此我们要坚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方法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其次,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总是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最后,马克思主义就是将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性的思想。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义,深度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论。

3、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构

第一,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三大部分,而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所有观点的有机结合。第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学科间的整体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个二级学科虽然之间有着各种差别,但它们严密的逻辑整体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上,不但要逐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而且更要重点落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研究和建设。第三,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思政研究中,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四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化、具体化。

摘要: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认识,以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以整体性的研究方法来对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整体性视角,整体性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逄锦聚等著: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

[4]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8).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 (P.658-65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历史必然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决定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发展的顶峰和集大成者,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意味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完成”,而形而上学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和精华所在。要学习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内在机理的揭示,在中西文明交汇和冲撞的情势下,为中国人提供一种把握当时所处社会历史阶段的有说服力的“大史观”,并指明了应对方向。另外,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西方的“反西方”理论。它虽然产生于西方,但也具有超越西方文明的世界主义视野。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很多西方人把资本主义文明看作是“文明本身”,把资本主义所达到的市场经济这和自由民主看作是最终意义上的“政治解放”,并认为这意味着人类历史的“完成”或“终结”。但马克思主义却宣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虽然为真正意义的文明的到来准备了部分条件,但仍然处于人类历史的“野蛮”阶段,甚至是“史前史”阶段,真正的、文明意义上人类历史还没有开始,还有待于资本主义的扬弃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这一论说破除了资本主义永恒不灭的迷信,让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上一切受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压迫、剥削和奴役的人民看到了希望,鼓舞了他们的斗争勇气和革命热情,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广泛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批判地吸取其理论成果的合理内核,深入研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新形势,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总结这个时期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世界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P.273)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至今都是我们前进的指导思想,是永放光芒的普遍真理。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具有如此大的威力。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60多年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塑造世界的主要精神力量,始终是推动和指导世界各地人民摆脱剥削、压迫和贫困,走上独立和解放、争取社会主义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强大思想武器,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拥戴。

马克思主义只有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而各个国家的国情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它鲜明的民族特色。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使之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中国社会变革呼唤新的理论指导,这种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使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旧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半封建经济占优势,阶级构成是中间阶级人数多,其他两头小,这就规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而且在一定时期中,一定程度上还有资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級参加。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并且无议会可利用,由此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革命的主要阵地是农村,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种历史条件表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必然会有许多不同于外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 (P.248)列宁也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我们“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3] (P.274-275)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必须中国化和具体化。毛泽东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4] (P.707)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总结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领导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说:“我们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 (P.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只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篇12

1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渠道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任, 承担着重大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为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1.1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人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教学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 是指导人们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则和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方面要处理好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关系。政治性与思想性是内在交融的, 思想性中必然渗透着政治性, 任何思想都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 政治性中要融入思想性, 将思想性融入政治性中可以赋予政治教育以思想深度, 增强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 这意味着要凸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理力量和逻辑力量。教师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过程中要重视理论的论证, 要将理论讲深入讲透彻, 依靠理论的逻辑力量来征服学生。

1.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 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 要注意突出重点, 把理论讲精、讲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1) 大学生的四门政治理论课, 具体来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 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整门课的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门课程, 应该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问题,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等理论热点和社会难点问题作为核心专题讲授。“近现代史纲要”课要注重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解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要将贴近学生和引领学生有机结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的思想。

在教学内容上, 解析概念、教授理论是重心, 但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满, 增强吸引力, 还要介绍伟人, 介绍创造理论的伟大人物, 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到伟人的人格魅力、思想魅力和语言魅力。要引导学生阅读伟人的著作, 提高学生的理论兴趣和理论修养。

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觉得“管用”, 授课不能仅仅满足于概念的介绍和原理的叙述, 要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紧密结合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现实需求, 授课内容要有的放矢, 能回答大学生的关切、有助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更好实现。热点、难点问题进课堂, 是为了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魅力,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

1.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传统的理论宣教式、命令灌输式、面对面讲授式的思政课教学方法需要加以创新和变革, 只有不断创新和变革教学方式, 才能提高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热情与接受效果。

要探索灵活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外, 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演讲、辩论、典型视频的观摩讨论等教学方法, 让思政课堂形式多样, 活跃起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形象生动, 大大增加课堂传递的信息量。在新媒体时代, 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 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加强社会实践, 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平台

马克思主义传播要求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 实现此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当前, 由于活动经费、指导思想、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 一些高校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必备的教学环节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应将社会实践规范化、课程化, 各校应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明确的时间、任务和考核要求。

一些高校已经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笔者所在的武汉轻工大学为例, 学校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 结合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研制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学生手册》。在实践内容上, 教师做了精心安排。第一学期, 学校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组织“走访成功学长, 阅读伟人传记, 科学规划人生”的实践内容, 要求学生访问高年级成功学长3~6位, 阅读伟人传记, 在此基础上规划自己的人生 (含大学学习规划) 。第二学期, 学校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 组织“探访革命圣地, 重温红色岁月, 坚定崇高信念”的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武汉市红色革命教育资源丰富的特点, 制作了“武汉市革命圣地参观导游图”, 要求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 到武汉市内的红色基地参观访问, 撰写观后感。第三学期, 安排的是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寒暑假开展的社会角色体验和素质拓展活动。第四学期活动主题是“走进素质讲坛, 感受大学氛围, 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对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年级参加人文科技讲座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除了以《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学生手册》的形式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实现实践教学规范化、常态化之外, 武汉轻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社会,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基地化和项目化, 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42个, 开展项目300多个。学校大力探索学校与社区共建的模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一是学校与“全国重点示范社区”常青花园实行了全方位共建, 建立了党建共建联席制度, 共同促进学校党建和社区党建。学校每年选拔20名学生团干到社区团组织挂职锻炼, 开展“一帮一”扶老助弱、社区讲坛、科技服务、文化交流、共建文明路等活动。二是学校与全国标杆文化馆武汉市硚口区文化馆进行文化联姻, 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文艺骨干培训、文化交流演出等活动。三是广泛参与武汉国际赛马节、全国六城会、两个奥运会、武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的启用演练等重大志愿服务活动。目前, 学校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体系, 构造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空间、新途径和新载体。

3 加强理论社团、校园传媒和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方位和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建设至关重要。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外, 学生理论社团、校园传媒和校园文化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校内平台。

3.1 理论社团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载体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寓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

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第一, 聘请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 培养社团骨干同学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第二, 社团与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以及校外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 建立互动的理论学习机制, 理论社团可以联系校内外的专家学者,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和学习活动;第三, 社会实践是理论社团的生命源泉。高校学生理论社团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农村、工厂、社区、医院去体验社会, 了解民情,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四, 社团设立对外宣传机构, 建立信息报送机制, 对社团自身开展的重要活动, 及时与学校宣传部门沟通, 使其在校内外给予报道。

3.2 校园传媒

要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发挥传统媒体如校内广播台、校报、学报、学刊、校内宣传栏、校内电视台等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 实现传播渠道全方位和现代化, 着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当前, 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借助信息网络技术, 建设和完善高校红色网站, 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与途径的有益拓展。高校红色网站在马克思主义传播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然而, 部分网站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网站栏目设置单一, 网站点击率不高等问题也引发我们对红色网站建设的一些思考。鉴于此, 在红色网站建设中, 在网页设计时应增加师生互动栏目。校园红色网站除设置和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择业等栏目外, 还应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及学生特点, 创办特色栏目, 并将其定位于本校学生, 树立服务意识。

3.3 校园文化

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空间, 是隐性教育的主阵地, 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辐射源和示范区。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 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形态。在教育过程中, 校园文化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 起到教育作用。 (2) 建设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校园文化平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通过举办诸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书画摄影比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仪式等, 举行多种形式的学生广泛参与的庆祝纪念活动,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其中, 引导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三是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读书活动、党史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社科图片展等, 宣传马克思主义。四是加强校园文明行为建设, 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元素, 多途径引领学生日常行为, 力争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一项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到青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系统工程。高校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实效性, 需要从三方面着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渠道建设;加强社会实践, 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平台;加强理论社团、校园传媒和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方位和现代化。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

上一篇: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下一篇:艺术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