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2024-10-12

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共7篇)

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篇1

一、国家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或任何人凭主观制造出来的, 它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 也根本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社会。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 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 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 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 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 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二、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

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 资产阶级不断地强化军事官僚机器, 总是首先用刺刀对准革命人民。无产阶级革命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 资产阶级一定要用反革命暴力进行疯狂的血腥镇压。正如列宁深刻指出的那样:“反动阶级总是自己首先使用暴力, 发动内战, ‘把刺刀提到日程上来’……”因此, 无产阶级如果不适用革命暴力, 就不可能消灭反革命暴力, 不可能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更谈不上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专政。

三、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革命, 除奴隶主阶级是用私有制代替公有制以外, 都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无产阶级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国家机器,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根本不能变成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剥削阶级实行专政, 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深刻指出的, 对于工人阶级来说, “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不能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

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一个军事官僚机构, 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对无产阶级实行镇压的需要组织起来的。这个机构在制度上只能适应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需要, 所以, 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进而把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彻底打碎, 建立自己的国家机器。所谓“打碎”“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官僚军事机器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 而是应该把它打碎”。

四、国家消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而日趋完备, 最后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归于消亡。

(一) 经济条件, 主要是指消灭阶级, 创造使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在所有制方面, 要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根源, 消灭阶级就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即不仅要废除生产资料的地主资本家所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而且要改造小生产, 用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代替小生产的个体私有制, 并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提高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最后过渡到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

在分配方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们觉悟的大大提高,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取代了“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不仅消灭了剥削, 而且消灭了“按劳分配”中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人们掌握了高度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打破了那种使人终身束缚于某一职业的旧的分工, 这样, 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也就能够消灭了。

(二) 思想条件, 主要是指彻底消除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政治思想根源。剥削阶级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私有制观念、帝国主义以及修正主义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政治思想根源。在无产阶级专政下,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不断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彻底消除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观念, 使人们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那种不愿比别人多做半小时工作, 也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的现象已经消失。正如列宁所说, 共产主义的劳动, 是自愿的劳动, 是不指望报酬的劳动, 根据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要求来进行的劳动。

(三) 国际条件, 这主要指无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的胜利。毛主席指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 不但需要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 有待于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这就是说, 当世界上还存在帝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时候, 一国或几国的无产阶级专政不但要肩负防御帝国主义的颠覆和侵略的重大任务, 而且还要肩负支援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义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 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总之, 只有以上国内国际的条件都具备以后, 阶级才能最后消灭。随着阶级的消灭, 无产阶级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也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最后一种国家形式, 也将因没有什么需要加以镇压和防御的社会阶级而无事可做, “自行停止下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4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

[3]《列宁全集》第31卷第310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

[4]《列宁全集》第27卷第464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92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

[6]《列宁选集》第3卷第254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篇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首先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一层不变的.

作 者:刘金凌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A8 关键词:人的本质   社会性   社会关系   总和  

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篇3

教育理论界的“凯恩斯”

上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以其社会适应性,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被远隔重洋的美国率先采用,实行“新政”,解决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学说,也正在教育界产生着一场深刻变革。

霍华德·加德纳(1943-)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教育学教授。1943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加德纳勤奋好学,他曾想以音乐为职业,但后来却发展了其他兴趣。有一次他读了《青年路德》(1958)一书,被路德攻击基督教的心理动机深深吸引,这直接影响他走上研究心理学之路。高中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发展心理学。1965年获得社会关系学士学位,之后去英国学习认知心理学;一年后回到哈佛,1971年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1983年发表代表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1986年成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教授,1991年成为心理学教授。由于对心理学和教育学所做的巨大贡献,他在国际心理学界和教育界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和奖项。14所大学,包括普林斯顿大学、麦吉尔大学等,均授予他荣誉学位。1981年获麦克阿瑟奖基金会的“天才奖”,1990年成为首度获得路易斯维里大学葛罗威麦耶奖15万元奖金的美国人。

《智能的结构》出版后,加德纳的思想对美国进步教育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教育的方法和评价产生了广泛的冲击。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多元智能评价方法,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新课改有两大理论支柱:一个是建构主义,另一个就是多元智能学说。多元智能理论克服了传统智力观念在认识上的偏狭,提出了更加科学、适用的关于智力本质的认识,成为我国新课改的一大理论基础。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用传统的标准心理测量工具测得的人的智力是单一的,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只有扩展并重新描述人类智力的观点,才能设计出更恰当的评估智力的方法,才能想出更有效的方式去培养它。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的观点。他把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或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按照他的观点,每个人在上述八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现,每个人在这些智能上的表现有差异,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运用,以完成不同的工作、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内发展。目前,加德纳正在识别道德智能,它处于以上八类之外,以解决智能发展与道德引领的关系。忽视道德的作用,“我们仅能把教育称之为‘半脑的 (half-brained) ’教育。”

在大量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加德纳重新定义了智力的概念和智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对智力的性质以及各种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且提出了崭新的智力衡量标准,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智力概念的含义。基于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多元智能学说的这些观点为我们科学认识智力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对教育改革的启发和影响

针对当时传统的、保守的、单一的智力模式,加德纳提出了适应我们时代需求的智能观。他的研究是与今天对脑的研究相关的,尽管其智力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脑科学及生理角度得到证实,但是这一学说从横向、空间的维度拓展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拓展了对人、对世界的看法。其意义已不只在于对于智力的新解释,而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发展,审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而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

首先,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顺利地转化为新型的教学程序。例如,在语文课中,利用讲故事、说话、讨论、访谈、报告等形式,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在数学课中创编故事问题,使用模型、编码、图表、制作来发展逻辑数学智能;描述个人的感受、价值观,解释对于某事所持的哲学观以发展自我认识智能。相应地,课程观也面临着挑战。其次,多元智能课程鼓励跨学科的教学设计,数学、语言、音乐、艺术、动作以及合作性工作或独立性工作都能整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这就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课程规划,出现综合性课程。多元智力理论也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当然,相应地传统的教师评价观也受到挑战。再次,在学生评价观上,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良的学生;而在多元智能学说下,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去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具体操作上提倡"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

试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篇4

摘 要: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马克思引入人的本质的关键点和生长点,文章具体阐述了实践思想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思想中的发展以及他的关于“人的本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在《181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实际存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引入劳动实践,对人的分析的出发点转移到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认为劳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用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社会生活的展开和实现。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就上升为人的需要本性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从现实性的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本质即实践去理解、把握和界定人的本质。他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经历了一个人黑格尔的关于“人”的观点到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观点,再到自己的关于“人”的观点的过程,即从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出发全面批判黑格尔哲学的总结。马克思在克服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过程中,又吸取了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黑格尔虽然把人的本质看作有意识的劳动,但他只把劳动当作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他的劳动概念指的是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它所表现的能动 1 性不过是思辨行为的抽象能动性。而费尔巴哈只是简单地用作为自然界的产物的人的感性活动来代替自我意识。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同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相对立。他分析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改造对象,从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所具有的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人的实践能力,人的本质就在于运用这一能力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实践性的自然本质,这里的实践是指从人的劳动特性中归结出来的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改造活动,它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活动的一切形式的总和。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里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是指人的活动相对于动物活动的类本质,即指认识活动,又指实践活动。正是劳动实践这个对象化活动把人与自然区分开,同时也是劳动把分化后的人与自然统一起来。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自由自觉的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本质开始,区别人和动物,并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人的本质。他提出并区分了两种劳动,一种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普遍的生产劳动,这种劳动实际上凸显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即私有制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的分析,就是对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分析。他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而异化劳动又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表现,所以从私有财产主体本质来看,实际上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情的表现。”这样,他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转变为异化劳动和人的发展问题。他以人的本质为依据,把私有财产归之于人的自我异化,即人的本质与人相对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社会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这一人的本质的理论的提出,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基础或轴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总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他立足于生产、实践,揭示出人的本质及其特点。他把劳动生产同实践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把实践仅限于理论批判的范围,赋予实践以感性的物质的内容。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实际上也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但由于他把人归于自然存在物,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因而把人和自然界理解为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看不到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辨,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能动的创造活动,劳动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过程的辩证思想,他从生产活动中引出人的社会性,他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创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他认为,他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的社会前提在于生产,社会生产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他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主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与手动相统一的劳动实践活动。

第二,《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全面具体地把握了人的两重性本质。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为条件的。人一方面依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也表现着人控制和利用自然的力量。马克思称这种力量为“人的本质力量”。实践的发展,就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此外,人不仅能把自己的类本质作为意识的对象,在主观领 3 域发生关系,而且能把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即把自己的类本质外投到客观对象中去,也就是说人可以在自己的活动中能动的、现实地复现自己,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综合所述,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他在《手稿》中是用生产劳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说明人类是不同于它类的社会存在物。在他看来,人的社会实践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创造着社会,并使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具有社会性质。这种实践主体的现实性本质要通过劳动得以确认和实现。但是,这时候的马克思只是把理想的生产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从抽象一般的劳动和社会出发仍然引出的只是抽象的个人,只有对现实的劳动和社会作出具体的历史分析,才能把握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个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1840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做了经典阐述,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其中马克思从考察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定义,而应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通过社会关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环境和人都随实践的发展而改变,那么人就是作为一定社会中特殊的一员而存在,就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理想化的人。其次,“现实性”是指任何人都是生活于一定时代,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 而每个人又都是处于一定社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最基本的又是生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丰富性。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这里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现实中的个人,4 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个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实现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人的本质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在《提纲》中以实践的观点考察社会,提示了各种社会形式的共同本质。他认为,由于人是社会存在物,因而探讨人的本质的方面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探讨。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真正现实的实践与社会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因此要以实践为契机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的需要总是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即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人的劳动生产,一方面生产出物质产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人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社会关系包含着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所以人不仅是具有一定需要本性的个人,同时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此马克思强调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社会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二,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指明了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和方法论。首先,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表现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是人的独特的存在形式,人的本质就只能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本质。人的自然属性以扬弃了的形式蕴含在社会属性之中。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人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本质,完全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其次,人的本质不在于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在于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要了解人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 5 全面考察和综合的分析,而不能只从其中的一种方面或一种关系出发。因为正是这些物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把人当作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来研究,从而把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至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关系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逻辑联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把着眼点落到了人的“活动”上,进而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具体化为“劳动”,即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到了《提纲》,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深入到人和社会关系中。

第一,从一般劳动进入到具体的物质生产劳动。在《手稿》中,由于马克思着眼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把生产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指出人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而一般劳动则是本能的活动;人是社会存在物,而一般动物则是自然存在物。但是,马克思撇开了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具体形式,把劳动设定为人的固有特性。而到了《提纲》,马克思摒弃了类本质的看法,把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个体和类转变为人和社会的关系。用现实的生产劳动代替了一般劳动,对劳动的理解从抽象进入具体。如果说劳动形成的人的“类”本质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然同一性,那么社会关系总和,则进一步提示出现实的人的具体本质。以积极活动的个人之间的全部联系和关系构成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综合地揭示了人的全面的本质。

第二,不再用人的本质去解释历史,而是用社会关系来解释人的本质。《手稿》以承认人有完美的本质为前提,从这种理想的本质出发,衡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的历史。6 这种方法不是从实现现实出发,而是从抽象的公式出发去剪裁历史。而从《提纲》开始,马克思用现实的人代替理想的人,强调现实的人是由物质生产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篇5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找到了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相统一的具体道路。正如弗洛姆所说:“人是在历史中, 而不是在超历史的状态中得到拯救。这意味着人的精神的目的不可分割地跟改造社会相联系;从根本上说, 政治的领域跟伦理价值的领域和人的自我实现的领域不可分离。”在具体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时,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确认了人类存在的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他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对人的自然属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人直接地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一如海德格尔所说:“但人的本质从哪里来以及如何来规定呢?马克思主张要认识并承认‘合人性的人’。他在‘社会’中发现了合人性的人。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的’人就是‘自然的’人。在‘社会’里, 人的‘自然本性’, 这就是说‘自然需要’ (食、衣、繁殖、经济生活) 的整体都同样地得到保证。”人的食欲和性欲作为一种自然给定的潜能, 需要满足自己, 更需要发展自己和改造自己, 这就是说“人靠自然界生活”,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但人只有在结成社会性的联系中才能改造自然, 从自然中索取自己的需要, 因此就有了社会性的“人的自我能动性”的出场, 这就是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的内涵中不仅包括了人的自然本性, 更重要的是人在劳动 (或活动中) 人化了的自然本性, 即体现了人的自我能动性的社会本性。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研读,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马克思关于人得学说还是更加强调人的社会性,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一部分中他曾预言, 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他强调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侧重于去研究人的社会属性, 更强调人是社会人。我们认为这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与他的理想抱负分不开。马克思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完成共产主义使命的一个工具, 作为劳动力, 作为发展经济基础的一个工具。他要把所有的人联合起来, 就必须尽可能的去消除人的个性, 把共性在这时即阶级性突出到主导位置。从而, 在马克思对于人得研究中更多的倾向于人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然属性虽有提及但重视的不够, 他对人的定义虽然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是现实的实践的人。但是我认为他的“人”依然还是在对人进行抽象的描述仅仅只是把人与动物相区别, 只是突出了人共性的一个概念。马克思著作中的人与人, 只有阶级差异, 只有阶级需求, 而无个性的差异与需求。马克思认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人的发展状况取决于物质生产条件, 因此考察人的发展, 必须以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 又要以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为目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关于人的观点是全面的, 辩证的。但是, 马克思也只是在概念中对其进行了简述, 他更多的还是强调全社会人的共同发展, 在他的著作中便可明显的看到他更倾向于:只要全人类解放了, 人就自由。他把人的自由理解为了全人类解放的顺理成章的结果。在具体的解放过程中, 他强调只要经济基础发展到了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就自然而然的自由全面发展了, 人们的各种私欲就消失了, 人就高尚了, 人得分配关系就变成了按需分配, 人们就会都是勤劳积极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是理想化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清晰的向我们展现了人形形色色, 自古便有勤劳懒惰之分, 如果忽略这个事实, 那所谓的社会公平岂不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平。而且如果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会相应的带来人得理想状态的出现, 那么现实社会中富人的烦恼又如何解释呢, 这就告诉我们, 马克思关于人得观点还有一些不完整。

二、人本主义关于人的看法以及对马克思人的学说的完善

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和自由放在中心位置上的一种思想和感情的体系, 它强调人本身就是目的, 而不是达到任何其他东西的手段;它强调人不仅作为个人而且作为创造历史的参与者的那种积极主动的能力;以及强调每个人在其本身之内都怀有全部人性, 它研究的是人及人的内心情感、体验, 研究人生之真谛和生存的意义。这首先在侧重点上就是对马克思人学说的稀薄点的补充。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不同是一种更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 它关注的焦点是“类的个体”而非群体。人本主义代表马斯洛用一个“类本能” (instinctoid) 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本质。人的内在能力、天赋和特质在人的内部都有其生物基础, 马斯洛把这个生物基础称之为“类本能”。这些生物内核的存在是一种潜在的“原料”, 它期待着个体去主动地发展使其显现出来。这个内核不象动物本能那样充满了能量, 而是能量的残余, 很微弱, 很容易受到压抑、约束, 同时它也容易被发现和实现。马斯洛认为这一实现过程有心理和文化两个维度, 人的潜能一方面形成于家庭, 教育、环境和文化;另一方面也由个体自身所决定, 受个体的选择、意志所制约。在马斯洛看来, 人的生物潜能是可塑的, 因此, 他强调适当的文化环境的重要性, 他确信, 一个协作的社会一定可以创造出一定的条件使人的“类本能”的本质得以自我实现。他的这种观点对于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为什么能造成一种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给了强有力的证明, 即当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 人的本质的类本能性决定其中某些不合群的个体产生一种“从众心理”, 进而社会氛围趋向大众化, 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便有了实现的可能。这也就解决了我们在上面提到关于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的富人依然存在着极大地烦恼。但要实现马克思提到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马斯洛认为一定要允许人的有机体依据主观的选择主动地实现自己。选择是由人体内部的特殊东西所决定的。个体需要承认身体的冲动、爱、尊重, 把它们作为有机体的自我并实现它们的潜能。尽管人的本质有生物的基础, 但是人作为主体的存在, 他还是应为实现自身个性化和实现自身的存在方式负责任。马斯洛在谈到发展个人潜能过程中个体的重要性时, 认为内在核心的发展只是依赖自我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虽然有机体的发展依靠内在的发展趋向, 但发展方式的实现则依赖于自身。在这个问题, 马斯洛同意罗杰斯关于“积极成长趋势向”的观点, 即在人的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推动他向完满方向发展的趋向。在谈到人的价值时, 马斯洛认为价值深嵌于人的本质的结构之中。正确的价值可导向人的自我实现, 使人的生物核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错误的价值则压抑人体内的生物核心, 限制成长愿望的发展。同时, 马斯洛确信人的本质是可以信赖的, 是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如果外界能提供一个协作的环境, 并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那么人的本质将会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成长。我觉得这是对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后的进而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思考。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关系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历史发展的动力进行了分析而马斯洛的为世人所熟知需要层次说我认为则是从微观即具体的人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即在一个健康的个体中, 某一需要满足就是这种需要的结束, 但高层次的需要如自我实现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学问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他对人的本质的表述通过我们上述的探求, 基本观点是正确的。但他侧重于从经济方面去谈人类社会, 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也是浅尝即止, 而且更侧重于从人的共性去谈, 对具体的人的个性、需求相对很少涉及, 这就导致了当它在一些国家由理论变为现实之后, 片面的强调了党性、阶级性而忽视了对人的尊重, 对他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 由于缺乏具体的论述而变得口号化, 过分的强调了集体而忽视了个人,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造成了人性的压抑。

人本主义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总的观点即人类存在的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 对于他的观点中的人的个体的性质进行了完善, 通过人的需要理论的提出进而从最基本的元素人的内部去分析并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动因即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精髓“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 除暂时的时间外, 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 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的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

综上所述, 两者在研究的方面相结合, 这样的人便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2年。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 (上) , 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

西方重商主义学说启迪 篇6

西方重商主义学说是代表资本主义刚进入自由竞争时期商业资本家集团利益的经济贸易学说, 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和发展, 起到推动作用。它消极的地方是反映资本家本质的贪婪, 它积极的地方是反映国家立国理念重要性。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 还是晚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 今天有的仍然有借鉴意义。但是, 不是机械照搬, 而是赋予新的内容。

(1) 立国思想上, 古往今来, 有如下方式:农业立国、牧业立国、资源立国、贸易立国、工业立国, 从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来看, 工业立国是最佳选择。历史发展证明, 任何国家如果没有强大工业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么想立足本区域和世界民族强者之林, 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连国家的安全得到保证都困难。

(2)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制定十分重要, 保护本国工业, 扶持本国农业, 法律维护商品交换公平竞争环境, 保护本国资源, 扩大内需, 节约使用资源, 法律体现重视人才和科学文化教育, 重视各个生产要素职能, 国家大力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 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和兴旺发达的必要保证和基础。

(3) 充分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领导集团科学文化程度, 往往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和发展方向。大到国家、省、市、县、乡, 小到公司、企业、学校、社队、家庭, 领导人科学文化素质十分重要。毛泽东主席同志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 没有毛主席、周总理建国初期走“工业立国”的道路, 农业为基础的战略, 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是不可以想象的。满清帝国和国民党统治时期, 中国根本没有象样工业, 洋火、洋油、洋烟、洋布、洋铁, 充斥中国市场。在毛泽东主席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 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4) 生产要素的内涵必须加深, 必须重视资源、劳动力、资本、管理者、自主知识产权科学技术、科学教育、跨国公司、科研机构、外贸进出口等各个方面在生产中作用, 不但要重视直接生产要素, 而且还要重视间接生产要素重要作用。

(5) 贸易依存度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 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广义国际贸易中, 留学生、科学家、工程师贸易和高新技术贸易, 是国家间最有活力的高级生产要素交换形式。国家学习美国的传统作法, 高级生产要素鼓励交换, 一般劳动力类生产要素限制或禁止输入。

(6) 现代经济社会资源稀缺性普遍存在, 任何国家想自我封闭, 不搞国际贸易是不可能的, 经济学中十大经济学原理, 国内贸易也好, 还是国际贸易, 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不可以缺少的东西, 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开路先锋, 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和媒体, 国民经济发展对贸易依赖程度提高,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手段不断翻新, 国际经济法的延伸保护贸易理论被美国和欧盟所采纳, 因此,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 必须汲取西方经济学理论经验和教训, 按着国际贸易新格局, 采取相适应的对策。想方设法扶持本国工业生产, 面对进口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我国出口公司对外投资战略和战术适时改变, 在进口国直接投资办厂是必要措施之一。

(7)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重金聘请外国科学家参加本国建设是必要的, 但是世界领先核心技术领域禁止进入和招聘。美国汉密尔顿、德国李斯特进口高技术商品, 封锁世界领先商品和技术出口的战略应予汲取, 国家安全第一, 暂时挣钱第二。国家要有法令和严格海关监督手段, 防止大公司、大企业为了本身利益, 违反国家科学技术保密法, 擅自出口尖端技术商品或转让尖端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危及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也包括直接在外国投资办厂的技术转让行为。

(8) 工业立国的思想必须发扬, 占领国内市场, 开辟国际市场, 相辅相成。国家想方设法扶持本国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是重要措施, 严格技术检查, 创造公平竞争社会环境, 制定利于工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税收政策向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方向倾斜, 如有必要财政予以补贴。国家政府扶持本国工业企业, 特别是高技术企业, 以点带面很重要。国家工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体进步, 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严格质量要求和国内大公司公平竞争, 刺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在价值规律作用下, 大公司和跨国公司优化组合, 用先进工业新技术武装起来各行各业, 农业生产工厂化和集约化, 商业集团连锁化, 物资流动物流化, 运输集团网络化,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化和严格法律化、规范化, 维护法制权威和吏治清廉,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机衔接, 对外贸易进出口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高技术产品多进口, 复杂技术机器设备少出口或不出口, 是立于世界强者之林的根本和基础。世界商战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外贸战略的选择致关重要, 必须牢记核心技术必须保密, 国家利益第一, 暂时利益第二。领先忠实国家和民族才能生存, 落后时刻有被吃掉的危险。

总之,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具有二重性, 它即主张自由贸易, 又主张保护贸易, 它是西方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的渊源和原始资源库。它对西方贸易理论发展和世界贸易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和启蒙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则行, 樊亢.世界经济史 (第2版) [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5.

[2]陈岱孙.政治经济学史 (第1版)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 2.

[3]陈宪, 韦金鸾, 应诚敏, 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

[4]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

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篇7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讲话既是他长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总结,也是对1956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回应。

1956 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国际上。在苏共二十大闭幕的当天深夜,赫鲁晓夫在没有通知其他国家共产党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作了全面否定。秘密报告经西方国家披露后,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犹如爆发了一次强震,人民群众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在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波兰和匈牙利,出现了一些共产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一方面,在这些国家的党和人民群众中间发出了要求在独立平等基础上重新调整对苏关系,改革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强烈呼声;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反对社会主义的势力趁机四处活动,企图借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颠覆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帝国主义国家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在国内。一些学生、工人和复员转业军人在升学、就业、安置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发生了闹事事件。从1956 年9 月到1957 年3 月,全国约有一万多名工人罢工,一万多名学生罢课。在农村地区,出现了社员闹退社、闹缺粮的风潮。对时局变化最为敏感的知识分子,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后,思想日趋活跃,批评教条主义,在文化、教育、科学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有些人还对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及干部作风上的问题提出公开批评,其中有不少尖锐意见,也有一些错误议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党员干部缺乏思想准备,在行动上陷于被动。针对群众闹事事件,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好人不闹事,闹事没好人。凡是与政府闹事的就是敌我矛盾。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对这些事件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压服。对于实行“双百”方针后,在思想文化界出现的一些错误东西,有些人也坐不住了,对“双百”方针出现了怀疑和抵触情绪。

这样,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新出现的矛盾,尤其是日渐突出的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科学内涵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曾揭示并论述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但对于未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矛盾,受历史条件所限,他们没有做出具体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实践中曾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这样的认识,但其未对这一矛盾展开具体阐释。斯大林曾长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到了晚年,尽管他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却没把它作为全局性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他指出,与其他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特点及其性质决定了,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二)如何划分和解决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

首先,如何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说,人民和敌人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和敌人都具有特定的指向。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形势下,一切拥护、支持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集团,都属于人民的阵营;而一切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其次,如何解决两类矛盾。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分清敌我的矛盾,必须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分清对错、是非的问题,因此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他还具体列出了解决不同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思想政治范畴,采取说服教育、讨论的办法解决,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经济建设方面,坚持适当安排、统筹兼顾,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科学文化领域,实行“双百”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在党派关系上,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民族关系方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党群关系上,“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

再次,关于一定条件下两类矛盾的转化。毛泽东指出,两类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敌我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这样就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相反,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为什么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呢?毛泽东明确说道,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带领全国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开展一场新的战争,以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提升中国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和历史缺失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

第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如上所述,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提出并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划分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且还系统阐述了两类矛盾的性质、特点、解决途径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二,新时期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不仅为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根据,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自身来解决,改革不是像过去的阶级革命一样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化解各种社会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历史缺失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二重化。1957 年6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一方面指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胜败还没有完全解决,阶级斗争依然很激烈。同年10 月,他在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仍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第二,矛盾判断标准的简单化。毛泽东把赞成还是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作为划分敌我的根本标准是不确切的,这容易带来敌我区分上的随意性,反“右派”的严重扩大化和“文革”的悲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他把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简单地归结为是非问题,也值得商榷。如管理问题、公平问题、工作作风问题、观念转变问题等,这些问题就不能简单地用是非来判断了。

第三,矛盾解决途经的绝对化。毛泽东曾经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3]他还说道:“所有的厂、合作社、商店、学校、机关、团体,总之,六亿人口,都采用这个方法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1]显然,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唯一的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在现实中不可能解决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4]对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缺失,我们必须历史地、客观地对待,过于苛求完美既不客观,也不公正。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分析和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对于化解新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改革中各方面利益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痰细菌培养标本下一篇:政府新闻发言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