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2024-05-09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精选7篇)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1

摘要: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创建共产主义同盟的时候,就对党群关系的构建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科学综合地讲,是他们应用有机的辩证思维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阐述,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方确立定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人民群众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注重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群众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强调共产党必须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同时强调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也是在工人阶级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与支持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实现,首次科学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群众的关系,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本人就曾经在批判鲍威尔兄弟的一系列的英雄史观体系时针锋相对地指出,是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所精心撰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则认为历史过程中几乎所有运动都具有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动机,只有无产阶级的运动具有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的动机。他们还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推动,特别是共产主义事业,从根本上来讲完全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而进行奋斗,当然无产阶级政党担当了这样的历史使命,但是他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这就要求要承认生产力的作用。区别于唯心史观,群众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本质在于以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其行动的前提,而不照顾少数人的利益。所以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活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过程,这个过程离开了人民群众将一事无成。他们的群众史观和认识观点,成为共产党制定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机制的纲领,也成为共产党沿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出发的行动指南。所以,人民群众不但是一系列物质财富资源的创造者,也是一系列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整个人类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二、无产阶级政党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

自从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设以来,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而这种鱼水关系也可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考验,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可能就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但是与其他的利益冲突相比,包括选民在内的人民群众所支持的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却存在着一种共同利益,当然这种共同利益也会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化的特征,比如不同阶段条件下的人民群众,也往往有着客观不同利益需求。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政党还处在一个夺取政权和成立的阶段,这一阶段确立党的领导地位是有必要的,因为高程度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群众处在最底层,所以无产阶级只有先进行全人类的解放,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解放。这与资产阶级政党所宣称的所谓可以最大化代表所有选民的核心利益相比所不同的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下所开展的一系列群众运动,都是大多数无产者为绝大多数无产者谋取利益的一种独立模式的运动。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代表者,代表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与资产阶级政党所宣称的可以最大化的代表所有选民的核心利益模式相比较,特点在于无产阶级的政党根本不会去代表其他反动阶级的核心利益。

三、党的领导地位取决于工人乃至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别谈到领导权问题时指出,人民大众不能被动的接受党对阶级利益的代表,所以要想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更好,就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早在1847年,恩格斯在对德国地区的社会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小资产阶级提出的所谓的解放主张完全脱离了德国实际。如果共产党的号召也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那么肯定也会被人民所抛弃。一旦党的政策机制难以代表工人群众的利益,也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领导地位也就很难实现。到了1881年,马克思在客观分析重建国际工人协会的具体条件时认为,工人代表大会必须和这个国家的当前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如果无法做到,那这样的代表大会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有悖于人民利益的,最后它们只能走向没落直到化为乌有。这就表明,一个无产阶级的最高组织或者政党如果想达到长期化的生存发展,主要是取决于它们能不能正确合理地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而且敢于听取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共产党必须紧紧依靠工人群众,才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

[3]祝灵君著.一致与冲突一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2

原因: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的客观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意思有两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和活力是实践,目的和归宿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原理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指导的实践活动,使人能更自觉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是实践范畴,从实践观点看,物质只不过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对象性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是围绕实践这一核心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诸理论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和核心。

以往我们只承认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为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是在实践中人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在世界”的“属人世界”(“ 感性世界”、“现存世界”、“现实世界”),从而使“世界”呈现出二重化。“属人世界 ”是“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就是说实践使世界发生分化。“属人世界 ”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马恩全集》第42卷,第24页)实践还使“属人世界 ”不断发展。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实践对辩证法的意义。实践和辩证法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为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根据既不存在于旧唯物主义所执着的“纯粹感性”,也不存在于唯心主义所执着的 “纯粹理理”,而在 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和物质、一般和特殊以及否定性本性是辩证法现 实基础和原型。

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社会历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在劳动中发展的。劳动作为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之,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来说都是它们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你可以了解一下一种不同的说法,2008年9月发布的: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我国哲学界大家都是赞同的。如果说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看法就很不一样了,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这样赞成者有之,那样赞成者亦有之。反映在哲学体系上,其面貌就很不相同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哲学家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以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以及斯大林所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代表,其体系大体上都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组成,辩证唯物主义又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部分组成。实践的观点仅仅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线索仅仅被当作认识论的中心线索而贯穿于全部认识论。因此,在讲唯物论、辩证法的时候,都是同实践的观点不相干的。这样讲唯物论就很难与旧唯物论划清界限,这样讲辩证法也就排除了实践活动的辩证法。这显然是不够科学的。而且由于缺乏一条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线索,也就不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斯大林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这种“推广”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实际历史进程,不了解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决定性意义,从而也就不能准确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对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体系,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学者曾经表示异议。1967年民主德国以A·科辛为首的七名哲学家共同编写了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这是冲破苏联教科书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它的基本思想是主张以实践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在革命实践中如何变革自己的周围世界和他们自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把人类和人类活动,即社会生活过程作为出发点和中心点的”,“辩证唯物主义如果撇开这个内容,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惜的是,这一探索后来由于外来的政治干预而被否定和禁止了。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长期因袭苏联哲学教材体系。1961年出版的由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曾经是我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的一本哲学教材。它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力求比较充分地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就体系而言,它与苏联哲学教材仍然大同小异,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依次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仍然仅仅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总的趋势是有愈来愈多的同志更加强调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一些同志明确提出,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反映在教材建设上,1994年出版的由肖前任主编、黄楠森和陈宴清任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鲜明地表明了这一主张。该书前言说:“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之后 100多年里的生气勃勃的新发展。因此,这部教科书是力图把实践的观点作为中心线索贯穿于全书的。”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这种努力难能可贵,它给我们编写新的哲学教材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的思路。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指导思想在他们所编写的教材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其逻辑结构还是先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等等,到了第七章才讲“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也就是说,在第七章之前的唯物论、辩证法等篇章都还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触及实践问题,这就很难说体现了以实践为中心线索而贯穿全书的指导思想了。看来作者们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该书的前言中坦诚地说:“究竟如何做到真正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整个体系,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表述上都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困难,需要经过哲学界同志们进一步的共同探讨,才能逐步地加以解决。”因此,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两种值得商榷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不赞成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为讲“基本”观点可以,不能讲“首要”的基本观点,讲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了。他们主张唯物的观点、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看法,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当然是正确的。但论据和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商榷,因而结论也就值得商榷。从论据说,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确切吗?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并没有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以对这一问题的物质本体论的回答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就是说,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界限。从论证的方法说,先预定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问题,然后说对这一最高问题的唯物主义回答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不是循环论证吗?所以,这种看法还难以服人。

还有一种看法,主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他们否定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前提和基础,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主张实践本体论或唯实践主义。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实践和科学证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实践活动,怎么能说实践是世界的本体呢?否定自然界对人的活动的先在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主张唯实践主义的人说,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旧有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只是哲学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对立派别,它们并不代表哲学论争的永恒本质”,“在现代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消失了”。他们主张“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唯物主义的“后缀”应当去掉。这种观点如果能够成立的话,哲学的党性原则就被一笔勾销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成了毫无意义之举,党的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要求就失去了理论根据。不管持这种主张的人出于何种动机,问题的实质只能如此。这种主张其实也不是什么理论创新,西方的一些学者早就宣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对世界的解释,在革命实践面前,二者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不能离开唯物主义前提去强调实践的首要地位。

那么,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呢?我以为,在两个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它不仅是人们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的最一般的客观规律,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最终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它在实践中产生,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发展。离开实践的哲学是繁琐哲学,对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是毫无意义的。讲唯物论也好,讲辩证法也好,讲认识论也好,讲历史唯物论也好,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一切哲学观点的阐述归根到底都应围绕实践去加以阐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实践线索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始终的主要线索。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上看。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第一个文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之“旧”,在于它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新唯物主义之“新”,在于它指明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从而也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以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为起点,按照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阐述也就应当以科学实践观的阐述为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就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论断,能否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而不应当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呢?我认为不能这样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给自己的哲学思想正式命名。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过“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等这些概念,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以往的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等等。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等正式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既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又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且强调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应当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系统地阐明了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反杜林论》关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论述,《费尔巴哈论》关于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论述,《自然辩证法》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述,等等。从他们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实质内容看,他们始终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始终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把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不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3

关键词:马克思;认识论断裂;阿尔都塞

一、阿尔都塞与认识论断裂

阿尔都塞是法国的结构主义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以其思想的犀利,深刻和丰富享誉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1845年所作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宣告是一个开创了新科学的理论事件。而从这门新科学与一切旧哲学的关系来看恰恰是一场认识论的巨大断裂,这一断裂集中表现为马克思思想由“人”向生产关系的转变,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由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阿尔都塞还断言,“不管我们是不是承认这个事实,我们今天仍然身处在那场断裂所标志并打开的理论空间中”。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击了一些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的思想没有发展,用马克思早期著作来揭示整个马克思的观点。青年马克思学派更称老年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倒退。基于这种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分歧,阿尔都塞力图历史的研究马克思的全部思想,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看做一个过程,并应用“认识论断裂”这一概念来说明马克思思想成为科学经历了一个前科学的阶段和一次质的飞跃。

二、认识论的断裂内容

认识论的断裂的提法来源于他的老师加斯东·巴士拉。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是通过对科学前史(经验主义)的断裂实现的,即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展都是建立在用一套新的范畴体系去代替旧的范畴体系,从而实现新理论与旧理论的决裂和断层。

阿尔都塞强化了巴什拉的这种观点。他说,断裂就是变異由此一门新的科学在不同于旧的意识形态问题式的新的问题式基础上建立起来了。阿尔都塞肯定断裂的存在他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在整个马克思思想史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断裂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和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理论框架。

阿尔都塞认为这个断裂发生在马克思自己指出的地方,即他生前并未发表却对他早期哲学进行清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阿尔都塞据此对马克思全部著作进行了一个划分:

第一个时期:青年时期的作品(1840-1844)

第二个时期:断裂时期的作品(1845)

第三个时期:成长时期的作品(1845-1857)

第四个时期:成熟时期的作品(1857-1883)

在这里阿尔都塞为我们展示了马克思思想有意识形态到科学的基本发展脉络。第一个时期马克思的著作,阿尔都塞称它为“意识形态著作”。在这个时期内马克思在1840-1842年间主要受到康德和费希特的人本主义思想,在理论上主张人性论,在实践上主要是反对书报检查,反对封建法律和普鲁士专制国家。1842-1844年马克思公开转向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而写成于1844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被称为“黎明前的黑暗”,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更接近黑格尔。

《手稿》之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使马克思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断裂时期的作品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的新的理论框架,出现了批判否定旧意识形态的新世界观。在“历史过程的连续性”中产生了“认识论断裂的非连续性”新科学诞生了。马克思与他从前把历史与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决裂了,阿尔都塞把这称之为“认识论上的断裂”。从这时起马克思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在理论上与人本主义彻底决裂。

阿尔都塞认识,这个转变并不是一下子就以明确的和完善无缺的形式产生出其他历史和哲学理论中并开创的新的理论体系。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提到“在马克思产生、形成和建立适合与他的革命理论的概念术语系统之前,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正面的研究和精心制作的过程。”于是出现了第三个时期成长时期的作品:《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工资、价格和利润》及《资本论》的三个手稿。经过成长时期的理论研究,马克思思想进入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著作包括《资本论》及其他作品。

前期马克思的著作被阿尔都塞称为意识形态阶段,后期的著作称为科学的阶段。从这一划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被阿尔都塞一刀斩断,位置就在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在认识论断裂中为我们展示的马克思思想的一个基本线索。这是对青年马克思学派与老年马克思学派争论的一个很好的调和。青马还是老马都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人认识的不断进步。其中,两者并不存在矛盾,都是马克思思想的学习与完善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三、认识论断裂理论评价

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历史分期基本上是正确的,比较准确的把握了马克思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然而阿尔都塞的断裂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阿尔都塞认为在1845年前马克思吧哲学人道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在1845年他彻底批判了任何哲学人道主义的理论要求,仅仅把人道主义看着意识形态。

作为不断创新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他一生中不可能没有自己否定自己的方向,不可能没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一种扬弃而不是断裂的抛弃自己。这种断裂完全割裂了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间的继承性。马克思有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当然,马克思也写出过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也就是说,肯定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这不仅不会贬低马克思、有损马克思的伟大,恰恰相反,是为了更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解决当代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肯定“两个马克思”的存在,才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否认有“两个马克思”,并不能保证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因此,肯定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就成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前提。

阿尔都塞抛弃了马克思理论发展的本质,他重视结构的作用,在结构主义的观点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最终将抛弃哲学,走向另一个极端——唯科学主义的道路。(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保卫马克思》阿尔都塞,商务出版社,2010年10月1日出版

[2]《浅谈阿尔都塞认识论上的断裂》,张婷婷,《高校讲坛》,2012年07期

[3]《论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理论的思想背景》,王晶,《教育时空》,2012年03期

[4]《评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柳永兰,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4

一、对自由精神与平等的向往——为出版自由而抗争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踏入实际斗争后遇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人民的出版自由问题。马克思认为,拥有出版自由是争取其他一切自由的前提。1841年12月24日,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用以取代威廉三世于1819年10月18日颁布的“旧”书报检查令。新法令中,在字面上倡导保障言论、出版的自由,然而实际上却是在旧限制中加上了新的限制,用虚伪的自由主义词句掩盖其专制主义。这种出版政策,严酷剥夺着人民的出版自由。但是,普鲁士全新的书报检查令,却得到了当时许多的知识分子的盲目崇尚,青年黑格尔学派中某些人物甚至公开宣称,它必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新书报检查令的反民主、反自由本质不可能逃过马克思敏锐的洞察力。他写下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对普鲁士全新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严厉批判。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类的精神特权,只有自由的出版物才能真正地代表人民的精神;出版的自由是其他自由的基础。在书报检查令背后的封建专制制度、封建法制制度也同样遭到了马克思的抨击,他说,反对出版自由,不仅是反人民的,而且是违背了国家和法的本性的。政府国家的书报检查制度扼杀了人民的自由,把自由赋予政府机关、当权者和书报检查机关,这是对公民在法律上平等的严重扼杀。这甚至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法律,只能被称之为一种特权。《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这篇文章,处处渗透着对于人民的自由精神以及平等精神的诉求。

而《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一文,则体现出了马克思从全新角度对人民的出版自由问题进行的思考,也是他以《莱茵报》为阵地进行战斗的真正开端。在该文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争取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各个不同社会阶级对待出版自由问题的不同态度。他发现,同样的书报检查制度,贵族等级的代表为了维护封建制度的通知,坚决支持,反对自由;市民等级对这一制度持暧昧不清的态度,把出版自由和企业的营业自由相提并论;而农民阶级的代表却对新的书报检查制度坚决反对。据此,马克思认为,自由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植根于等级制度之上。可见在此处马克思已经发现了等级制度对人们观点的影响。他剖析了等级观念的差异与对待自由不同观点的关系之后,进一步表明了出版自由的本质。最后,从理性角度提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因而也就是出版自由的类本质”。

《莱茵报》是出版自由的捍卫者,也是出版自由的实践者。在这块阵地上,马克思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从根本上否定了普鲁士颁布的新书报检查制度。他认为,新书报检查制度把人们的精神变成了“枯燥地记录真理的检查官”,这严重扼杀了人民的自由,也扼杀了真理。从批判新书报检查制度的过程中,从对人民真正意义上的出版自由争取的过程中,“对自由精神和平等的追求”已然成为了马克思对现实问题关注和分析的重要落脚点。

二、物质利益与国家理性的矛盾的发现——为贫苦人民而辩护

在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中,马克思还是只是间接地触及物质利益问题,而在进一步深入社会中贫苦人民受压迫的现实生活后,他开始直接探讨物质利益与国家、法的关系。在这一时期,物质利益与国家理性的冲突和矛盾在马克思的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普鲁士,贫穷的人民历来就有捡取枯枝的习惯,而普鲁士法律竟然因为富人的私人利益将穷人捡枯枝的行为当成盗窃,颁布了林木盗窃法案。国家的这一举动,促使马克思直接面对了国家理性与经济利益的冲突问题。

1842年10月,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指出,林木占有者的私人利益操纵了普遍的国家和法,而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的思想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他敏锐地发现,社会利益已经形成了一种客观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对国家和法的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他依据关于摩塞尔河地区农民悲惨处境的大量材料,进一步地揭露了普鲁士政治制度的反动本质。他在对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原因大量考察之后,认为“不能想象摩塞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状况和政府无关”,这种贫困状况,同时也显示出了治理上的问题。然而马克思也发现,摩塞尔河农民的贫困,既不是由自然原因造成,也不是个别官员的过失。国家对摩塞尔河农民的贫困处境无动于衷,不应该归罪于个别官员,这一切都是由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造成的,在这里他看到了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作用,看到了客观关系对国家的制约性,也就是说,一切应当是由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专制制度所决定的。这样,马克思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普鲁士的社会政治制度。因为这个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于当权者的意志本身,而在于政治制度。制度本身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性质,成为了经济利益者的工具,使国家的政治理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而且局势难以扭转。底层人民贫困的现实与物质缠绕下的国家理性激烈地碰撞,让马克思产生了对国家理性和物质利益矛盾的深刻思考。

三、总结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关注的诸多现实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之外,还体现在许多其他的领域,并包含了众多丰富的思想内涵:如阶级观念对国家、法律以及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及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体现出的对割裂哲学与现实的错误观点进行的批判,对国家和宗教的关系的深入探讨等等。

然而,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脉络而言,在《莱茵报》时期我们绝不能忽略他最重要的核心思想节点,即从单纯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到从现实中对自由精神与平等的直接追求,并对事实中物质利益和理性国家产生的矛盾得以洞察,这才使马克思对阶级制度存在的产生、存在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迈开从理论哲学到实践的新步伐。

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报刊活动的磨练中,思想不断成熟。在自由精神和国家理性矛盾的这两个核心观点的指引下,马克思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更深刻的分析,推进了马克思从辩证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思想之路再次告诉我们,“通过实践的思想才可以站得住脚,才可以指导实践并实践着实践”。在这一时期之后,他更充分地认识到哲学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哲学不能脱离时代的现实,更不能脱离人民,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摘要:《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在接触了大量社会现实问题之后,初步形成了关心社会底层人民的民主政治思想,力图变革社会政治制度、实现人民的自由。本文认为,《莱茵报》时期的诸多文章,主要体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对自由精神与平等的向往,二是物质利益与国家理性的矛盾。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4 篇5

10新闻1班

李红梅

1226S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我们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作用,且对我们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对新闻报道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哲学观点去看4.20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对我们学习运用马哲观点处理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唯心的去否定它的存在,必须去正视它,这就要求我们要求我们新闻报道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对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主观性的编造。4.20地震发生后,各媒体迅速奔赴灾区现场,通过自己所见所闻给大家报道地震灾情最真实的情况,反映最需要的支援,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的报道,例如地震发生后,在出现救灾车辆掉河后第二天,便出现救灾车辆再次出事的假新闻,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自然地发展也是有其规律可循,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处理事情,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4.20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指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并且指出地震后将发生余震和其它地质灾害,以及引发下雨和疫情等,这使得人们在这些事情即将发生之前就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外部的群众也根据这样的规律给予了灾区相关需要的支持。

马克思哲学中认识论指出认识要与实践相统一,在对客观事实有所认识之后,就要做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这个原理,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4.20地震发生后,人们认识到救灾的复杂性,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应对,进行了各种方案。而在媒体在了解到通往灾区的交通拥堵时,就积极的进行报道,呼吁民众车辆绕道而行,给救灾留出宝贵的生命通道。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矛盾关系的,而这种矛盾有时候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合理的安排行动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对我们处理事情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时要敏锐的发现矛盾,并正视矛盾的存在,正确的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4.20地震后,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无容置疑的是对生命的抢救,因此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主要围绕着寻找生命、抢救生命而进行,引导人们的关注点落在这上面,对救援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核心

把实践纳入哲学并且成为核心理念, 不是马克思的创造。在马克思以前, 费希特、康德, 以及青年的赫斯、契希考夫斯基等黑格尔派, 都是这样的。但是, 正如大家了解的那样, 他们所讲的实践和马克思讲的大不相同。说明白, 他们都在精神世界建设实践, 把实践作为意志的活动。这种唯心主义实践观, 是大家都了解的。但是, 另一种一种实践观, 它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 却也很难理解为唯心主义观一类。例如费尔巴哈, 他把实践理解为完全功利的行为, 是生活和利己活动, 其典型行为, 就是“卑污的犹太人的赚钱活动”。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世一种直观的实践观, 他把当下的实践观理解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 视为实践的总体。因此他认为实践在根本上是排斥理论的。为了维护理论的权威性, 更是为了人道主义的理想, 费尔巴哈依然决定把实践排除在哲学之外。他的理论失误, 人们把这个理论归结为实践的偏见, 就是对实践价值的否定判断;对他的直观实践观不太在意。这样, 此实践观改头换面出现的时候, 就可能会很受欢迎。大部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是实证论的方法论, 因此对实践的简介也就必然是直观而褊狭。他们的经济分析完全是以现实的实践, 即市场、工业以及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因此, 他们好像有权责备马克思的实践关于抽象化, 因为后者把这一前提作为超越自己哲学的立足点, 就是“社会化的人类和人类社会”。这样, 马克思夹在了中间:对于抽象的实践观, 他是现实社会的具体实践观;而对于直观的实证实践观来说, 他视乎成了“抽象的”实践观。

总而言之, 马克思的实践观内包括对于理论的渴求, 因此是自觉的, 把一定社会目标作为方向;包括把个人有限生命融入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中并得到生命意义的人生方向, 因此是积极的、向上的。反之, 直观的经验的实践观, 由于把实践作为个体的、利己的、自发的, 因而实践是从根本上排斥理论的, 是自我利益和自我纯粹领地。因而引发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对立两种观点。从主观的实践观出发, 个人活动是社会活动的本质, 每一个人都是从自我出发实现个人利益而进入社会。在个人利益的尖锐冲突中, 人们慢慢摸索出日渐完善的法、行政道德等社会规范, 作用于保护人们的竞争。实现了个人利益。

所谓“社会”不过是“抽象游戏的规则”的近义词。这是西方自由主义关于国法、国家、历史进步以及社会公正的分析。哈耶克说:“自发式扩展型人类”。说体现的人类理性不是以建设一种特定的社会目标为特征的“构成论理性主义”, 是在自发活动中不断纠正错误的“进化论理性主义”。这是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的写照。问题是, 这是不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结果, 包含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 在于打破这一传统迷信, 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一个选择, 不仅可以立足于“现实的普遍李毅” (社会整体利益) 。通过自觉的利益协调, 减少各种社会冲突, 加速社会发展。使不仅落后的名族可以得到平等的发展权利, 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照成的各种社会弊端?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现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已经初步把这一选择变成了现实, 而我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目地在于沿着这一已经开辟的道路坚定不移的继续走下去。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现实中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主要是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主体。实践观的全面发展从客观上讲, 主要是表现在人的自由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及恩格斯是这样看的:对于人的实践本性不能够像传统哲学那样, 从人的存在本性这一方去理解, 需要从人的实践本性来理解人的存在本性, 这与传统哲学上的理解恰好是相反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 并把它作为了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恩格斯在后来又进行了一些修改, 并重申这一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部分。然而在以往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生活中, 这一观点并没有被相关的人员真正的贯彻到位。

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 实行的是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也是符合当时中国特殊国情的, 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指导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 这种全面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并且还表现出了种种弊端。究其原因, 主要是它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并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我党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案。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社会物质财富有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出现这种局面是很好的。然而一个好的方案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 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 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是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中国的改革成果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分惠的目标, 这样就给了人们一个严峻的现实, 而这个严峻的现实也促使着人们不断的去反思。实践也证明了传统唯物主义本体论思维的局限性。实现科学实践观的全面发展, 从客观角度看, 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所强调的是人本思想, 真正从主体出发, 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把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手段, 让全国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 最终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人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都是处处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中的每次的反思及现实的实践发展, 都进一步的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那就是它是具有科学实践性的, 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实践的伟大解放, 核心内容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 我们将会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需要解决很多的突出性问题。为此正确的理解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及全新的特点, 一定会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全新发展。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 实践包含了很多种关系, 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意识的关系, 这些关系构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实践是以缩影的形式来展示现实世界的, 它蕴含了世界的全部秘密, 这就说明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7

看完这部影片, 不得不惊讶浪潮成长之迅速, 是什么让一群处于叛逆时期的高中生们甘愿逆来顺受, 情愿受支配, 并且如此步调一致、乐此不彼呢?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下面, 我们将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

马克斯·韦伯说:“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 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1“行动”包括所有被行动着的个人赋予主观意义之一切行为。鉴于行动者 (们) 赋予行动以主观意义, 因此行动前必须考虑他人的行为, 行动中也要受这种考虑的支配, 就此而言, 行动是社会性的。2很明显, 韦伯认为人的个体行为不仅具有个人性也具有社会性, 所以他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研究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 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 除了应对社会现象作合乎规律的因果分析外, 还必须深入地探寻导致特定社会现象出现的个人行动动机, 理解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属人的“意义”。纵观影片, 可以将浪潮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归结为:人们对于尊严、归属感的追求, 以及希望个人价值得到实现的心理愿望。

一、尊严

多数人渴望拥有别人的掌声与赞美, 每个人都想活的有地位和尊严, 男主角赖纳同样也是, 他渴望得到妻子的仰视与同事的认同。他以为有着硕士文凭的妻子认为他是一个半吊子教育家, 他这样解释半吊子教育家:“成人自考, 体育学和政治学学位, 一文不值是不是?”不难想象, 在他的妻子和同事面前, 他是自卑的。而浪潮无疑建立并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在浪潮中, 他是受人尊敬与敬仰的文格尔先生, 是一个策划者与领导者, 享有极大的权力。甚至, 蒂姆要主动给他做保镖, 追随左右, 为他保驾护航。从浪潮中获得的优越感与支配感使他也有点得意并找到了自尊。所以, 他不听妻子的劝告, 依然沉浸在自我陶醉中, 继续他的操控与支配行为。

蒂姆, 也是一个自卑的人, 而且性格懦弱、孤独寂寞, 由于软弱而被同学们嘲讽为“软脚虾”。蒂姆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与鄙视, 而且她的父母也不能给予他想要的爱与关怀, 所以, 他对现实感到无比的失望。但是浪潮的出现, 似乎使他获得了重生, 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自信勇敢, 甚至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不顾生命危险爬到高高的建筑物上涂鸦浪潮的标志。这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背后, 正是他自卑心理的体现, 他狂热的行动正是他对于获得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渴望。正如霍克海默说到:“人们越是软弱和深感失望, 他们就越是狂热地支持暴行。”蒂姆是影片中最彻底的失败者与孤独者, 是最软弱与无助的, 所以当浪潮让他重新看到希望后, 他会比任何人更坚决更疯狂地支持浪潮的任何运动, 所以他能有别人不敢问为的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归属感

在影片中, 丹尼斯曾经说过一段颇有道理的话:“当今的人想叛逆, 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所谓的价值观都不存在了, 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 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而无疑浪潮将他们团结了起来, 大家从中找到了目标, 也寻觅到了集体归属感。

当一个人缺乏某种东西或者情感时, 就容易被这种东西或者情感所左右而失去判断力。对于家庭不完整的马尔科来说, 家、集体对于他来说是情感的寄托地, 他可以从中寻找到温暖与安全。所以, 当卡罗问马尔科, 你为什么穿白衬衫时, 马尔科的回答是:“因为它 (白衬衫) 意味着集体, 你要清楚, 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而我没有。”对于集体的情感依赖, 也使马尔科曾经一度狂热而迷失了自我。人不喜欢孤独, 更接受不了被孤立, 所以, 渴望得到情感依偎与集体归属感的心理动机是促使他们加入浪潮并拥护浪潮的运动的又一大因素。

三、价值实现

任何人都想展示自己最有能力的一面, 展示自己的力量与价值。而浪潮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让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用武之地, 浪潮的成长壮大是他们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有力证明。卡西制作了网页并放到了网站上, 对浪潮进行了网络宣传;锡南设计绘制了浪潮的标志;凯文复印了标志;利萨等人做贴纸、明信片、帽子;邦贝创造了问候手势等等。总之, 浪潮的发展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创造力, 更体现着他们的价值。价值的实现给他们带来自豪感的同时也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加维护与行动上更加拥护浪潮。

综上, 我认为浪潮中的尊严、平等、集体归属感以及价值实现等是学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难以享受到的, 所以对于有缺失的人来说就想加入浪潮, 通过浪潮这一平台实现自己想要的。浪潮不负众望, 不仅填补了学生们的心灵空缺, 修复了心理创伤, 而且还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 他们会更加疯狂地投入这场运动。可以看出, 社会行动中凝结着个人行动的动机, 是个人愿望的体现。

注释

11.马克斯·韦伯著, 《韦伯作品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顾中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3页。

上一篇:植物配置艺术园林设计下一篇:自主性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