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2024-09-2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共12篇)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1

生命价值是指一个人的生命所具有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生命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是建立在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和指导的, 是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的核心是共产主义, 也即每一个人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是该价值体系的最终依据。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 人只有创造性地为他人生活, 才能创造性地为自己生活。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也是人生意义的生成过程。人的本质上的社会性, 决定了人只能在交往中获得创造感与给予感, 这种创造感和给予感的获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所以, 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认为,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而不在于索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了要把“为千千万万个人民”和“我为人人”的准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习惯和生活常规中去。毛泽东思想更是把无产阶级的人生观精确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 并提出在共产党人看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就是自己生命价值所在。

2. 获得了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真正实现了生命价值的人。

每个人都同时具备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性能力和全面性规定, 每个人都成为和谐生命活体。 (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和谐, 注重人的生命质量,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 人活着不仅为了自己的幸福, 也为了他人的幸福, 甚至一切人幸福。

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不仅仅意味着自觉地意识到人的社会性, 在创造性地为他人生活时才为自己生活, 而且意味着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 为创造一切人获得幸福的条件而努力。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 解放全人类建立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最充分满足人类需要的共产主义社会, 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最大价值所在及所追求的最大价值目标。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及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2

摘要: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事关重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价值观

正文:

虽然理论上人的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但是随着人们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着改变。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因此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因为本身强烈的好奇心和尚不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新鲜事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不仅仅是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总的来说,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人际关系的保证

因此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与个人交际中。扩大一个层面来讲,由于大学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鲜血液,又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大学生必将是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说他们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也不为过。所以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思想积极、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能够以大局为重,不仅仅计较个人得失,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同时,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明确,心系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危,更加热衷于关心国家大事,并发表个人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大学生中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正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影响,把“一切向钱看”、“当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幸福的标准,他们把我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意义所在,更加趋向于形式化的东西。并且热衷于攀比。一部分学生讨厌学习、埋怨现状,旷课去兼职、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把大学简简单单的看成一直文凭,以此作为上升的跳板。此外,崇尚个人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主义膨胀,对集体利益的漠视冷淡。崇洋媚外,遗忘优良传统。

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的加大,出现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高收入阶层的奢侈生活,以及舆论媒体的渲染以及不正确的引导,此外还有社会生活现状中不得不面临的各种问题:就业、医疗、住房等等,都从负面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以致出现攀比、摆阔等白金行为、享乐主义。这时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高消费,甚至放弃学业去外兼职挣钱以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也慢慢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学校的价值教育导向不健全

目前教育改革依然是人们争相讨论的一个焦点,在经济高速发展、全球化成为主流时,中国的传统教育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而空洞乏味的教学方法、错误的价值导向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步入大学就相当于人生有了保障,因此在大学彻底放松。此外中国的大学教育同样有很大的弊病,过分注重空洞飘渺的形式,比如,学生会的存在已然变成一个校园内的官场,在这个官场里学生学会了走后门、攀关系。

(三)、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将自制力有限的学生彻底冲垮,网络里的各种诱惑(游戏、电影等)也一点点蚕食着学生的价值观。一切以利益为标准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四)、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与不成熟

因为未曾接触过社会,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中。因此在充满不良诱惑的外界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就迷失自我。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更热衷于外来的事物,又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因此一些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深深毒害大学生。

三、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方法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重视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用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大学生,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引导大学生,以先锋模范带动大学生。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仅要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三)加强学校教育

首先应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理论、文化、宣传等手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明朗、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3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核,两者高度关联性决定了相互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一)两者本质属性一致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富强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诉求,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合理优化的生产关系,这些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联系的前提基础和基本特征,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的美好期待,与马克思主义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一脉相承,是对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超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培育合格公民,建设风清气正的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不应该根据个人的力量,而应当根据社会的力量来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两者内容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两者都是关于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诉求的统一,是一般与特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和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倡导广大无产阶级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产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社会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崇高理想为理论渊源,是共产主义价值观在当前中国的具体演进。“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是不断吸纳时代精神资源的新内容,推进自身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实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最新成果,融入了富强民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和时代化。共产主义的一般核心价值观通过不同阶段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最终实现,两者相互依存。

(三)功能目标相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功能目标都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引导大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实践,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深刻阐释了当今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来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增进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并外化为自觉践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课程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目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引,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投身共产主义事业。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不是简单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某一章节中,这种机械植入方式很难深刻透彻的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精髓,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立场,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全面深刻结合。

(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有机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和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共存与依附关系。“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6],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融合,社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和前提,个人又是社会的主体和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从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存条件入手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根本着眼点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史观,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依赖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和践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8],“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相互依存性。”[9]

(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必然性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3],适应当今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趋势,具有科学必然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和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和整合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需求,引领时代发展、辐射社会、滋养大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建设与实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4],“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5]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性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基础不同,决定了两者的原则立场和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拥有者和使用者基础之上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对于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无以比拟的优越性和历史进步性。《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揭露资本主义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以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前提的,拥有自由、民主政治权力的只是资产阶级,其平等也仅限于资产阶级集团内部,资产阶级的“人权本身就是特权”[17],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及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践行

科学认识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8]

1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弘扬主体性。遵循以人为本理念,高校教师转变思维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在平等和谐地位上进行对话交流,由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转化,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载体。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者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手段构建传播平台;创新教育思路,积极应用虚拟课堂、慕课资源、网络微博、焦点论坛等新的教学手段,实现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最后,运用贴近大学生的时代化语言组织教学内容。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时代化、民族化,那就应该用通俗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话语方式,使之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2 注重实践养成,促进教育教学体系与实际运用紧密融合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实践领域都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教育工作就是无的放矢,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注重发挥生活氛围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等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其次,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崇高使命感。最后,要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视社会现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宣传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深厚情感。对于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和负面的东西,客观公正的阐述真实现状,给予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指导,探讨其原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力量,以及大学生自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既具必要性,又具可行性,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又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自觉践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8][9][13][1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3-94,96.

[2]董洪亮.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4][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532.

[10][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

[11]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6.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4][15][19]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4

念、利益需求、价值实现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特别是当代青年对价值追求看得更重, 认为活着就得有金钱、权力、地位等价值实现, 致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迷失方向。我们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 坚持实践发展观点, 树立科学价值观念, 辩证地分析问题, 走在时代前沿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建设, 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青春智慧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价值观以及价值实现的界定

价值问题是当代青年关注特别多的话题, 而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较晚,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进行研究, 并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际, 进一步阐释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科学化、时代化, 对指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 价值概念

对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规定, 有价值“关系说”、“属性说”、“实体说”、“理念说”四种基本方式, 本文研究比较赞成价值“关系说”。价值“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任何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等对于主体 (人类或一定具体的人) 的实际意义。是“因人 (主体) 而易”的, 即是在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中发生并发展变化着的, 重视对价值的主体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分析。[1]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 价值是一定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 是一种特殊主体性事实, 使客体的属性、功能和发展趋向围绕主体需要进行, 使价值具有主体性、历史性、客观性。正是因为这样, 价值就具有了社会性, 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使自己价值得到升华,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价值最大化, 使人生变得更有存在意义, 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稳健和谐发展。正是因为这样, 价值“关系说”比较接近和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所以, 把当代青年放到社会实践检验更能体现价值。

(二) 价值观概念

当代青年都认为人活着要有价值, 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有什么样价值观?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价值观则是人们主观思想观念的反映, 是抽象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主观的、观念的东西要反映客观的东西。而价值观念主要基本形式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 为此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树立远大理想, 实现抱负, 体现价值, 就更值得高度重视, 塑造当代青年正确价值观念非常有必要, 因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所以我党在国内国际政治风云多变的复杂环境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要表现为: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共同富裕;三是公平正义;四是文明和谐。

(三) 价值实现概念

价值实现是指把客体价值通过实践转变为主体价值, 并对主体发展产生效益和推动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一定价值体系基本框架由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三者的关系构成, 人的价值又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所以当代青年价值实现, 就要以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坚持以人民为根本, 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中不断修身树德, 创造财富, 积极奉献, 多为人民办好事实事, 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和人民尊重, 价值实现更加有意义。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变异

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快速发展, 当代青年思想解放, 观念更新, 追求价值实现越来越凸显, 期望值要求更高, 从而有些青年出现了一些扭曲价值观, 主要变异价值观体现如下:

(一) 利益价值观

现在社会生产力发达, 科学技术大力推广, 物质财富极为丰富, 当代青年追求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再加上社会价值利益分配不公平, 创造价值财富分配不均, 贫富悬殊较大, 使有些青年对国家和社会不满, 不管做一切事情都要以是否有利益为办事服务的基准点, 使社会出现“唯利”现象、拜金主义等, 缺乏正道合理利益需求, 违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阻碍社会文明发展。

(二) 权力价值观

权力是美好的东西, 当代青年都向往有权力, 因为有权力就可以拥有别人没有的特殊价值, 实现他们的能力与本领, 满足虚荣心, 使青年更有影响力、发展力。有些当代青年都以追求权力为目标, 不考虑工作得失, 不考虑是否合法、不考虑群众利益, 谋取权力就是为了利己, 不讲奉献, 只讲索取, 没有正确权力观, 损害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 地位价值观

当代青年认为地位很重要, 有地位就拥有为人民服务的“资本”, 没有地位就是有天大的才能也只不过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 有些当代青年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中, 特别注重地位, 一心想结交有显赫身份、有较高地位的领导干部、品牌企业老总、文化艺术专家等, 因为他们的“帮助”是改变自己命运前程的关键, 是自己能否在政治平台、社会舞台、文化展台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机遇;只有抓住他们, 就是万事大吉, 就会有自己发展平台与空间, 争取时间, 发展壮大自己, 创造与经营自己, 牢固根基, 找准机遇, 以便为自己争取更高的人生平台实现自我价值。

(四) 道德价值观

道德品质的好坏是体现当代青年价值实现的重要价值尺度, 因为有良好道德的青年有内涵、有修养、重品行、能包容, 正确对待自己, 更能为大众服务, 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注重利益价值, 高风亮节。但是,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道德文明却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就是因为有些当代青年没有树立发展的道德观。造成这些现象, 就是不注重道德, 认为道德不值钱, 事不关己高高在上, 认为讲不讲道都不重要, 那只不过是一些虚伪的“表面工程”, 没有体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重要的道德观就是道德价值能为我所用, 为我服务, 不注重社会公德、讲诚信、讲文明等, 造成道德缺失。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良道德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 我们国家才积极提倡以德为先, 以德选能、以德治国。

(五) 落后价值观

现在社会有些当代青年就业压力大, 委才屈全, 认为自己发展没有希望, 对前途很渺茫, 就不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不学习文化知识, 不转变思想, 没有远虑;有些当代青年则说人生苦短, 不加以享乐, 不好好享受人生, 不是白活世上, 没有存在价值;还有些当代青年“摆阔”、“炫富”, 不认真做事, 不务正业等, 导致不常学习、不善于学习、加强修养, 提高知识, 增强能力, 提升自我, 产生了消极落后价值观, 变成没有文化、目标、价值的懒惰青年, 即害了自己, 也影响周边青年, 使青年价值观发生扭曲。

三、加强当代青年价值观与价值实现的塑造

综观中外社会发展、历史变化, 青年是国家之栋梁, 祖国之希望, 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生力军, 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 只要抓住青年, 就抓住建设祖国美好未来。为此, 加强当代青年价值观向正确方向发展, 引领社会进步, 发挥最大潜力价值, 勇于实践, 多作奉献, 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引青年价值观

青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认识, 转变观念, 冲破僵束思想牢笼, 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远大目标, 坚持实践发展观点,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研究和分析问题, 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践化、价值化, 深入武装青年头脑, 指引青年价值观, 形成正确发展思想, 明确方向目标,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努力为人民服务, 争当有作为有价值的时代青年。

(二) 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价值实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要引导当代青年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统领青年思想, 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思潮,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凝聚青年力量,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创新精神, 深入实际,

大胆改革实践, 坚持在实践中产生价值, 推动社会进步, 使青年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 充分体现青年的价值生产力和青年生力军作用, 凸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青年价值实现;使青年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发展生产力, 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增强法制观念, 提升道德素养, 争做道德品行先锋, 遵守社会主义公德, 树新风、讲文明、讲道德, 严以律己, 爱岗奉献, 促进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与文明发展。

(三) 加强青年思想修养引领青年树立正确名利观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这里的“他们”仅指当代青年) 。[4]正是利益驱使、价值需要、价值功利等原因造成了当代青年价值多元化, 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才出现了利益、权力、地位、道德、落后这些扭曲价值观。为了使青年合法利益得到满足, 合理价值需要得到实现,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 加强青年思想修养, 让他们到社会实践去锤炼, 深挖思想根源, 剖析自己, 自觉改造思想, 提升思想境界, 使价值观念从根本上转变, 正确对待名利观,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幸负党和人民重托,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思想行为与名利观, 让社会和群众监督, 党来教育青年, 使他们自尊、自重、自爱, 自觉郑重其事地加强思想、政治、文化、道德等自身修养, 树立正确价值观。

(四) 教育青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人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里素质以及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5]正如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为了使当代青年实现全面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着对国家、人民、青年负责的态度, 要多提供平台, 让青年充分展现才华、显现价值, 更要加强青年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培养, 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和信念, 并大胆培养青年、使用青年, 调动和发挥积极主动创新精神, 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青春智慧才能最大价值, 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青年价值追求助推历史发展。

摘要: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求, 价值观是人们主观思想观念的反映, 价值实现则是客体价值通过实践转变为主体价值。为了科学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 转变扭曲价值观, 研究分析马克思主义价值、价值观与价值实现, 阐述当代青年利益、权力、地位、道德、落后价值观, 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塑造当代青年, 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实现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青春智慧才能最大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塑造

参考文献

[1]李德顺, 龙旭.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 1994第5期.

[2]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people.com.cn/2011年10月26日.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4]马克思, 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514页.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6]马克思, 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649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5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2.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我们指责某些人的不道德时,常说真“不值钱”。“金子”、“钱”是一种价值判断。毛泽东同志赞扬张恩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也是价值判断。

1.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

“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人家„„”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们对财富理解片面了。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

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仗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当年林岗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胡作非为,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

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

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6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他们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基本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价值层面上的具体表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价值体系得到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意。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的指导地位,助推我国价值哲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深厚的现实价值。

一、相关内涵的科学界定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的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效用、意义、关系和某种需要的满足。核心价值指的是一定社会群体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或价值原则,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指导地位,表明某些事物对人们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的有用价值。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在统治阶级的号召或倡导下形成的,它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本民族的认同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在一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所谓价值观,就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是在价值评判、价值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言行准则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原则立场、价值评判、态度需求等。价值决定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反映价值本身。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尺度和理论守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哲学层面和价值领域的根本表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稳固的生产关系及价值目标追求的集中映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价值升华。它纵观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现实运动、根本制度和社会形态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驱动和内在需要,是一个相对稳固的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

从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重于横向解析的话,即偏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领域方面的内容的话,那么核心价值体系则更倾向于纵向解构,即更倾向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意识层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稳固深厚的价值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为自为阶级,由自发斗争转为自觉斗争,其目的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本身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在价值层面的同义表达。这一最高价值观本身就内蕴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表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抉择。

马克思在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从宏观的社会场域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即在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微观个人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内在地包含着个人生活得到富裕、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文化修养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内容。可见,既注重国家的整体利益,又不排斥个人的合理诉求,既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这种社会主义能集中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它时刻折射出公正、平等、共享和改善民生的人文理念,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内化为大众信念、外化为群众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生活能力的诉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规律性的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目的性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合规律性的又是合目的性,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爱国是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表现出来,爱国也就转化为热爱一种社会制度的行为,在现实中国,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爱国从本质上看,也属于一种集体主义,或者说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集体主义。因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集体,是单个集体的社会化。所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是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体现时代进步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的重要品质,能够被人民群众以一种平等的主体姿态、共同持有的自觉信仰、精神价值取向和现为规范准则,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征。

另一方面,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和价值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三、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关联性,又各有侧重点,相互区别。从某种角度上说,二者是表象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递推式演进。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和最高抽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精神,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走向,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范式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人民群众把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坚实感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章龙.冲突与建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核, 两者高度关联性决定了相互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一) 两者本质属性一致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 富强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诉求, 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合理优化的生产关系, 这些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联系的前提基础和基本特征,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的美好期待, 与马克思主义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一脉相承, 是对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文明成果的借鉴, 和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超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培育合格公民, 建设风清气正的社会秩序的基础, 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 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 不应该根据个人的力量, 而应当根据社会的力量来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 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 两者内容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两者都是关于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诉求的统一, 是一般与特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和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倡导广大无产阶级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在共产主义不同发展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 有着不同的内涵,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社会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崇高理想为理论渊源, 是共产主义价值观在当前中国的具体演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 是不断吸纳时代精神资源的新内容, 推进自身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实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最新成果, 融入了富强民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和时代化。共产主义的一般核心价值观通过不同阶段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最终实现, 两者相互依存。

(三) 功能目标相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功能目标都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引导大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实践,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 深刻阐释了当今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来塑造大学生的思想, 增进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并外化为自觉践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课程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目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引, 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投身共产主义事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不是简单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某一章节中, 这种机械植入方式很难深刻透彻的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精髓, 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立场, 结合当代中国实际,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全面深刻结合。

(一)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有机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和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共存与依附关系。“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融合, 社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和前提, 个人又是社会的主体和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 也就是共同理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从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存条件入手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根本着眼点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史观,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富强、依赖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和践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 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8], “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相互依存性。”[9]

(二)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必然性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 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 体现了时代精神”[13], 适应当今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趋势, 具有科学必然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和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和整合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需求, 引领时代发展、 辐射社会、滋养大众,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建设与实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4],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有效整合社会意识, 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5]

(三)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性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基础不同, 决定了两者的原则立场和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拥有者和使用者基础之上的,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对于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 具有无以比拟的优越性和历史进步性。《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是以人为本,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揭露资本主义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 是以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前提的, 拥有自由、民主政治权力的只是资产阶级, 其平等也仅限于资产阶级集团内部, 资产阶级的“人权本身就是特权”[17], 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及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四)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践行

科学认识源于实践, 又能够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8]

1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弘扬主体性。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高校教师转变思维方式,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大学生在平等和谐地位上进行对话交流, 由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转化, 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其次,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载体。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者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水平和能力, 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手段构建传播平台;创新教育思路, 积极应用虚拟课堂、慕课资源、网络微博、 焦点论坛等新的教学手段, 实现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最后, 运用贴近大学生的时代化语言组织教学内容。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时代化、民族化, 那就应该用通俗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话语方式, 使之为大学生喜闻乐见, 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2注重实践养成, 促进教育教学体系与实际运用紧密融合

习近平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实践领域都要“贯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 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不了解大学生, 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 教育工作就是无的放矢, 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注重发挥生活氛围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等校园文化活动,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其次, 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崇高使命感。最后, 要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正视社会现实,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宣传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 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深厚情感。对于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和负面的东西, 客观公正的阐述真实现状, 给予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指导, 探讨其原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力量, 以及大学生自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和义务,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总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既具必要性, 又具可行性, 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又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自觉践行, 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8][9][13][1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93-94, 96.

[2]董洪亮.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 2014-12-3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305-306.

[4][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56, 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532.

[10][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 [M].人民出版社, 1995:32.

[11]列宁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2012:6.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5-05.

[14][15][19]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2014-02-26.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8

目前, 尤其是在学生当中, 对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的关系的兴趣正日益浓厚。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追溯到英国30年代。当时大批英国知识分子陆续加入英共, 涌现出了艾里克·威斯特 (Alick West, 1895-1972) 、拉尔夫·福克斯 (Ralph Fox, 1900-1937) 、杰克·林德赛 (Jack Lindsay, 1900-1990) 、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 (Christopher Caudwell, 1907-1937) 等青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1]在这些理论家中, 国内对威斯特的研究显然是少之又少, 但是对于威斯特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却有着追本溯源的重要作用, 因此, 本文旨在对威斯特生平做些介绍并探讨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价值观。

二、威斯特简介

在一战中, 艾里克·威斯特被作为内战囚徒关押在德国, 后来, 他在都柏林的Trinity大学获得了现代语言学位, 之后他在德国和瑞士教书、写作、思考并为自己在知性与道德上的疑虑寻求答案。1927年, 他受邀到Basle大学做一个英语讲座, 在那里他意识到了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他收留了德国的受迫害的朋友, 当他开始接触反法西斯团体时他发现他在与共产主义者接触, 这时他第一次开始思考政治运动。于是, 1934年他做出了决定, 返回了英国并加入了英国共产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他投身到党内的教育事业以及共产主义运动中, 变成了一个很受欢迎的权威的演讲者。1937年艾里克·威斯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危机与批评》。之后, 于1950年出版了《乔治·伯纳德·肖——陷入废边主义的好人》, 于1958年出版了《日光中的山峰》, 并于1969年出版了他的自传《一个处在自己那个时代中的人》, 另外威斯特还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人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2]1972年, 威斯特去世。

三、威斯特的马克思主义文学价值观解析

(一) 文学的价值

威斯特在写《文学与批评》时, 就已经意识到如果将文学与宣传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会是非常危险的, 他认为:尽管文学是一种宣传, 但是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它表面上所描述的那样。一部作品可以谈革命但是如果不是通过对社会的创造性活动来展示革命, 它就没有发挥文学的作用, 而那些声称是诗或小说中由此引发的抽象表达也背离了初衷;一部作品也可以谈反动, 但是如果它表达了它所指责的社会运动意识, 这个反动作品就比革命作品更有价值[3]。

1. 威斯特认为文学能表达被政治运动所忽略或漠视的人类境况的现实。

他认为政治运动必须通过学习文学来体会这种绝望有多深, 这些文学作品是对当代疏离现实的一种新表达。这并不是指文学作品种有能够克服社会危机的力量, 而是指文学能够强化人们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 这个整体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设定目标并努力完成, 人类并没有与自身疏离, 而人类唯一的真实性就是他的行为活动。

2. 威斯特认为文学, 作为习语表达的一种形式, 它与习语、

节奏言语以及语言有同样的价值, 它同样也能在一个特定行为中组织社会力量。习语被用来激励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一起参与共同任务, 同心协力, 尤其是要通过规劝或责备来克服组织里要分裂的趋势, 它之所以能做到, 是因为习语特征表达了肢体活动以及与共同活动和总的社会交往相关的意识。它不仅激发出了先前社会活动中的能量, 而且在使用它的语境中还能激发出指导新活动的力量。不管习语的程度如何, 文学的主要价值总是在于能在特定的行为中组织社会力量。

(二) 文学价值的来源与基础

威斯特认为文学的价值是由社会决定的[4]。文学作品中的价值来源是社会力量和活动, 它使作者的洞察力成为对看的力量的发展的延续, 使作者对语言的使用成为对话语权发展的延续, 而不仅仅是消费者对已经生产出的东西的使用。文学和社会一样都是有机组织, 社会中的关系构成了艺术中的美。

在威斯特看来, 文学价值的基础就是作者与生产活动的关系。通过生产活动, 我们将世界看做自在世界, 从我们的生产目的来看, 我们在自在世界中建立了人类世界。如果作家们认为社会的所有创造性活动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们以那些社会上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东西为生, 只是纯粹的消费而不是进行生产, 那么他们不会有劳动时的那种兴奋感, 而他们所谓的作品也就不会有活力。

(三) 文学价值的相对性

威斯特认为, 尽管文学评判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项研究, 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文学价值是绝对的。[5]在威斯特看来, 文学作品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价值和潜价值。威斯特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一经产生, 其价值量就被确定了, 尽管开始文学价值完全以潜价值的形式存在, 它的流行与否并不会创造或抹灭它的价值, 而只能是标志文学价值是否起作用了, 文学的价值并不是由我们决定的, 我们能决定的只能是怎样看待那些使文学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的特性。

众所周知,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自己的标准, 而且他的艺术作品也只能通过它自己的这些标准来评判。艺术和文学的价值与它们所存在的社会相关联。因此, 对于诗或评论来说, 不存在绝对的标准[6]。

布莱克在他的文学批评中认为如果我们仅仅说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那么我们对他是一无所知, 因为我们仅仅是将他与我们所假定的一个社会标准相比较。威斯特认为, 如果将布莱克的思想应用到文学批评中来的话, 那么也就意味着用预先形成的标准来评判一首诗是好是坏是不够的, 这根本没有碰触到它的本质。[7]一个人不能认为社会是理所应当的, 然后讨论抽象的个人, 因为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是社会本身是存在的, 个体的真实性不是意识的存在于社会的抽象对立中的, 而是他对人类普遍特征中的无限变种的参与。

四、结语

在威斯特看来, 看重文学正如我们看重自己的生命一样, 因为文学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有意义, 文学就有意义。任何关于文学价值是不真实或不重要的说法要么是说我们生命的价值是不真实或不重要的, 要么就是将文学从我们生命中割裂。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者, 威斯特始终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 全面辩证地对待文学, 在实践中看待文学。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张亮《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到文化马克思主义》[J/OL], 华程网http://www.huachengnz.com/article/view_21307_3.html

[2]Terry Eagleton, Drew Milne.Maxist Literary Theory:a reader[M].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1996:

[3]Alick West.Crisis and Criticism and selected literary essays[M].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 1975:98-99

[4]Alick West.Crisis and Criticism and selected literary essays, 1975, Lawrence and Wishart, London:p99

[5] (Alick West.Crisis and Criticism and selected literary essays, 1975, Lawrence and Wishart, London:p100)

[6] (Alick West.Crisis and Criticism and selected literary essays, 1975, Lawrence and Wishart, London:p2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9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基本内涵

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形态;第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体本位形态;第三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自由个性之类本位形态[1]。这三种形态, 展示了个体和类之间从原始的依赖, 到分裂、对立, 最终到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三个阶段展示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个阶段, 即无主体性、个人主体性、基于交往实践的主体间性。

1. 无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 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前工业社会中, 生产力水平低下, 个体无法独立应付自然, 个体需要依附群体才能生存, 他们的生命活动不是由个人主宰的, 而是接受集群主体的支配。在群体本位阶段, 个人作为一种范畴不存在, 他只不过是群体的附属物而已。个人是不自由的, 个人的情感需要是被忽视的, 人性受到普遍的压抑, 因而是无主体性的。

2. 个人主体性

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出现, 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使人能够脱离由自然纽带连结的群体而存在, 打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对狭隘群体的完全依附关系。伴随着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进步, 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呼唤着人性的解放,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 主体性发展到个人主体性阶段。个人主体性在反对封建主义、上帝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个人主体性将人以外的自然界当成客体时获得巨大成功, 科学使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能力极大地增强。个人主体性的最大困惑不知道如何与同是主体的他人相处, 从作为主体的“我”看来, “他”是客体, 是可以满足我需要的“物”, 但是站在“他”的角度, 主客体关系正好颠倒, “我”变成了满足“他”需要的“物”, “我”和“他”之间的信任、温暖、关怀何从谈起?一旦将主体之外的自然界、他人、甚至社会都看成客体, 看成可以征服、改造和利用对象, 都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工具, 必然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自私自利, 而不顾及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的责任。这就是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导致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信任, 出现社会的冲突、世界的动荡, 个人或者小群体即使获得丰富的物质享受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幸福。

二、基于交往实践观的主体间性

1. 主体际性的局限性

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一书在描述了在反对现代哲学单一主体中心性时, 法国激进的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福柯和巴尔特宣判了“大写的人”的死亡, 主体性哲学研究的向度转向主体际 (或主体间性) 研究向度。哈贝马斯批判工具理性的弊端提出交往理性, 将人都看成主体, 提出“主体—主体”模式, 交往的前提是“平等观”, 以相互承认主体资格为前提的。只有将他人上升到主体地位, 才能保证交往地位的平等。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在反对工具理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哈贝马斯的交往忽略了实践底板的制约作用, 因而是抽象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美好的乌托邦, 缺乏现实的实现路径。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多级主体之间交往过程中保证利益、人格尊严、话语权的平等性是哈贝马斯所没有提及的。

2. 基于交往实践观的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认为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社会关系的物质活动。它的基本框架是“主体—客体—主体”, 它是集实践论的“主体—客体”模式及主体际的“主体—主体”模式为一体的新结构。“我”与“他”的交往不是萍水相逢的闲聊, 而是在共同的经济活动、科研攻关、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结成的交往, 这就是实践底板的制约性。主体是具有交往关系、社会差别的多级主体, 具有参与交往的多级主体性, 这既突破了单一主体中心性的眼界, 也区别于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际”与无主体观。交往实践观具有如下特性:

共在性。人人都具有主体性的地位, 这是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相同的, 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尊严和利益, 即“共在”。“共在”是古往今来的社会理想追求, 无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 还是墨翟的“兼相爱, 交相利”, 还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 都有一个共同前提:“共在”, 即自我与他人同时在场,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 应当让世界充满爱。共在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 具有理想主义的意义。在共在性中不仅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得到协调一致, 而且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和关爱。

差异性。交往实践观与人本学的原则差异在于:不是主体先天地或先验地造就交往实践, 而实际上是交往实践在现实地不断地造就各级主体[5]。在管理实践中上级与下级的责权利不可能相同;企业中不同的岗位对人才水平和类型要求不同, 待遇也会有差别;在家庭活动中, 父慈子孝, 对父母和儿女的角色要求也是不同的, 等等。如何在主体的差异性中保持平等性或者共在性是很大的难题, 难怪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中发出了“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感叹。

正义性。如何在差异性中实现共在性, 就是正义性的问题。美国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论述正义时提出“无知之幕”概念, 即在人们面前拉起一道幕, 让人们从决定零点开始思考正义问题, 即能够站在地位、收入、种族、宗教、文化背景、知识修养、智力水平、健康状况等之外的角度, 这样去思考人类社会各种问题才能保证正义性。“无知之幕”是一种理想的假设, 现实中并不存在, 罗尔斯又提出“反思的平衡”概念, 启示我们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与儿女、领导与下属、社会不同群体、阶层都需要不断换位思考。但是每个人道德水平和反思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在社会组织中需要建立民主机制, 警惕话语霸权, 平等协商, 兼顾各方利益, 才是通向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

摘要: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也非常必要,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基本内涵着手, 粗浅地分析了怎么校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18.134.130.13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10

一、什么是消费主义价值观

消费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作出了巨大贡献。早期的资本家以努力赚钱、荣耀上帝作为“天职”, 他们赚钱的目的不是享受, 而是为了不断积累财富来增添上帝的荣耀并获得自我的救赎。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 资本家一方面不断扩大再生产, 另一方面克己勤俭, 过着朴素的生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始资本由此源源不断地积累下来。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多积累、少消费的模式已经无法再支撑资本主义的运行,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而这些财富只有被消费出去才能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资本才能迅速地流动、膨胀。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都“出自同样一个对生产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并对其进行控制的巨大逻辑程式”。因此, 培养巨大的消费群体, 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让人们摒弃禁欲的生活方式, 不断地去追求更多、更新奇的消费品也就成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政府、制造商、广告商的“合谋”, 人们的消费欲望被空前激发起来, 消费不仅成了人们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 更成为了一种文化, 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价值观便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映。具体来讲, 消费主义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消费主义是为了满足欲望的消费, 而不是基于需要的消费

消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费和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费。从人类维系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角度来看, 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费是必须而不可替代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善分为目的善和手段善。目的善是其本身就值得欲求的东西, 人们追求这种善是为了它本身, 而不是为了更高级的善;手段善并不是为了这种善本身, 而是为了某种更高级的善。为了满足需要的消费就是人类为实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善, 人类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 才能去从事各种生产和创造活动。离开了这种消费, 人类就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也就无法从事各种其他的活动。消费是由个体的生命需要决定的, 作为维系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手段, 消费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而在消费主义价值观驱使下的消费活动则是为了满足欲望的消费。

2. 消费主义追求的并非商品本身, 而是一种象征符号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趋使下, 人们购买消费品并不是为了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而是为了消费品所蕴含的符号价值。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 “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 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 它既不是依据我们的食物、服饰及驾驶的汽车来界定的, 也不是依据形象与信息的视觉与声音实体来界定的, 而是通过把所有这些东西组成意义实体来界定的。消费是在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 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生产商和广告商“合谋”赋予了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 不断引诱着人们因为这些符号而去购买商品。所有的消费品组合起来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 人们都深谙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并且这个符号系统有着自身的等级结构, 人们在这个符号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也就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 如丰田汽车暗示了车主的中产阶级身份, 而劳斯莱斯则代表了上流社会的奢华。

3. 消费主义在消费中寻找身份认同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 人们都需要不断地确认“我是谁”。而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不可能只通过“自省”这一方式完成, 人们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我, 确定自己的身份。而在消费主义的价值理念中, 人们只有通过他所消费的物品才能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在某种程度上, 消费和自我认同是一种行为的不同方面:“我”是谁是由我消费什么和我怎样消费决定的;“我”对自我的定位也决定了我消费什么和我怎样消费。“在人们抱着展示自己社会身份的心态而进行消费的时候, 商品的身份价值或社会标志价值便得到了实现。”消费成为了一种划分人们社会地位的手段, 人们在消费中实现着阶级内的认同, 同时把自己与其他阶级的人区分开来。然而, 用商品来确认身份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 商品总在推陈出新, 而商品的符号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 因此一次的消费并不能满足人们认同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在新的商品中实现自我认同, 因而自我认同的需要驱使着人们不停消费, 把消费作为寻找自我的手段。

4. 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幸福的源泉

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的满足无疑是人生幸福的一个基础条件, 物质产品的消费也是实现人生的一个基础性手段。但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中, 物质产品的消费则成为了幸福的全部含义。在许多人看来, 人只有不断地消费、占有物质产品, 才能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在消费的那一刻所获得的快感是任何其他满足都无法比拟的。人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 并且“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消费对于人们来说不只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 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成了幸福本身, 甚至是唯一的幸福。

5. 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终极价值

在消费主义的价值理念中, 消费是人生的根本意义, 人们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的目的就是消费, 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消费这一根本目的进行的, 只有对消费品的无穷占有才能成就人生的意义。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世界的“祛魅”, 一切崇高的、美好的终极价值都离我们远去了, “工具理性”统治了这个世界。消费活动就是一种“祛魅”的活动,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中, 所谓的“终极价值”、“终极关怀”都是无意义, 消费活动就是人们得以寄托灵魂的“宗教”, 物欲的满足即人们的终极价值, 许多人为这个“终极价值”奋斗一生、追寻一生。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消费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无穷的欲望是合理的, 消费是一种寻找自我认同的手段, 是幸福的源泉, 是人生的目的和终极价值。因此, 在很多消费主义者的眼中,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消费, “我消费故我在”, 只有在消费中才能体现人存在的价值。因而, 从人的价值的角度评价消费主义价值观就成了一种可能的路径。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否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呢?

人的价值包括两种, 一种是社会价值, 另一种是自我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能够满足主体之人的需要, 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即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和满足, 即人满足自身的物质、精神需求, 不断完善自我, 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相互依存的。首先, 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人只有服务于社会, 通过劳动在社会中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 社会才可能满足人的需求, 社会成员的劳动和贡献是实现社会成员自我满足的条件。其次,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其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无疑有利于其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人的价值的最高目标应该人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或者说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但人能创造什么价值、在何水平创造, 则决定于他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程度。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满足, 人能够自主地发展一切合理的需求;第二, 人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人的活动不只局限于专业分工, 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的领域;第三,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地发展自身的一切才能, 人的智力和体力均得到充分发展, 能适应不同领域的劳动需求;第四,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 人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突破了狭隘的地域、分工、民族等, 人与人形成了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关系。

消费是人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一个基础和保障, 人们只有通过消费活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 才有可能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同时, 消费活动本身也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 人们通过消费活动享受社会的财富, 满足生存的需要, 同时享受生活。人通过消费实现了自我价值, 同时也为实现社会价值做了更好的准备。总之, 基于正确的消费观的消费活动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然而,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驱使下的基于欲望的消费活动对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却有着阻碍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异化

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如何理解人的价值取决于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完成, 人的价值不应当违背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其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应地, 人的价值也与这两方面有着紧密联系。人的价值不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 人的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 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消费主义便是对人的这两类本质的异化。首先, 基于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活动并不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们在这种活动中并不是按照合理需要自由地选择商品, 而是被商品所带有的符号意义强迫, 人们在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符号意义, 人们在消费符号的同时也被符号控制, 消费成为了“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控制活动”。其次,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中,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异化的。当其他活动都被认为是为了消费这个“终极价值”服务的时候, 那么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都被物化成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一部分人是在不断地创造、激发人的消费欲望, 另一部分人则是无休止地追逐这种欲望并在这种欲望中迷失自我。

2. 消费主义使人们放弃了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追求

人的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即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而在消费主义的价值体系中,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取决于他的劳动成果、他对社会的贡献, 而是取决于他占有了什么、消费了什么。个人的劳动和职业都被隐藏起来, 只有那些商品符号能够显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个人所占有的商品符号越高级、越有个性, 他就越被他人所崇拜、羡慕, 他的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3. 消费主义使人只执着于物质产品的消费和欲望的满足

人们不再去追寻永恒的精神家园, 也不再去注重自我提升, 人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围绕着商品和消费, 人成为了一种“消费动物”。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只在于物质的满足, 更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 而当人们只注重自我的物质满足时, 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迷失。欲望的满足永远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 单纯的消费活动永远无法发展人的多种才能, 使人获得多种多样的满足。当消费主义者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际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时候, 这只是一种可悲的精神挣扎, 它最终导致的是精神的危机与价值观念的迷失, 以及人们因陷入到对商品不断变换的符号价值的无尽追逐之中而带来的身心疲惫。

4. 消费主义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人的贡献和成就是人的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那么个性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就是人的价值的内在依据, 而消费主义则通过片面地强调消费活动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主义片面地强调了人的物质需求和欲望, 而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 特别是人的精神需求;消费主义使人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消费活动中, 而忽略了人的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人们的其他活动都失去了独立性;人在消费的漩涡中失去了全面发展能力的机会, 消费水平的高低、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成为了衡量人们能力的主要标准, 人们不再看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更多地占有消费品就是对能力的最大肯定;消费主义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纯粹的物化的关系, 人们把一切社会关系都商品化, 把一切社会关系都看作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品”, 同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商品建立起来的。

消费主义价值观将消费作为人的终极价值、人的目的, 必然会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价值, 与对社会的贡献为目标的社会价值产生不良的影响, 甚至是根本的扭曲。将为了人发展而存在的手段当成目的, 必然造成人自身的异化。这种异化所带来的影响也不限于个人, 会同时扩展到社会。人消费欲望增长的同时会促使生产更多的产品, 而这些产品已经超出了人的实际需求, 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 而且人将自己本应用于创造价值的能力用来思考如何满足一些无聊的私欲, 也是对人创造能力的贬低和伤害。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罗钢, 王中枕.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4]马克思, 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本[M].中央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央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价值观相对主义辨析 篇11

关键词 价值观 实在论 虚无论 相对主义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2-0039-03

一、价值观的相对主义意味着什么?

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这使得世界各个地区各民族的观念、活动相互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人们对每一个局部问题的辨明是非,进行合理价值判断和对之取舍的要求更加迫切。排除价值观理论上的种种迷雾,建构有助于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价值信念,这实在是当务之急。近几年来,中国哲学界热烈争论了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问题,令人困惑的是,虽然也有些学者和作品为价值共识或价值普适主义做了一些论证,但是更多的理论家都在为价值观相对主义的观点进行辩护,价值观相对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始终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

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千变万化,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是价值观实在论或一元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确实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根植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根本需要的价值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种观念、活动或者事件,就可以判断出其是非善恶程度与否。而对于某种价值观体系及其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判断出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处于进步还是落后的位置。面对不同特质的价值观体系,比如说,对君主制文化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文化价值体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伊斯兰宗教文化价值体系,儒家文化价值体系,欧美基督教文化价值体系,一些保存史前生活方式部落的文化价值体系,我们可以判断出它们在人类整体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判断出哪一种价值体系和原则是落后的和将要被取代的东西,哪一种体系代表着人类进步的高层次和高水平,应该作为模范和方向,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

第二种是价值观的相对主义或多元论。根据这种理论,虽然没有普遍客观的价值标准,没有附合全人类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的价值导向,但是每一种价值观体系或基本原则,都有着在某种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合理性,在某个历史时期、某个民族或某种文化框架内,有其必然和不可侵犯的性质。所以,相互差异相互反对的价值观体系不是处于不同发展层次和水平上,而是处于相互平行的不同发展方向上,不存在着谁先进,谁落后,批判谁和取代谁的问题。就像一束花,像一把草,每一枝花的花开花落,每一根草的草长草衰都是互不相干的自生自灭的自然过程。

第三种是价值观的虚无主义或怀疑论。这种观点认为每一种价值体系及其原则的存在都是完全偶然的现象,是完全孤立的现象,彼此之间没有因果联系,也没有发展层次和水平上的连续性可言。按照这种观点,人们可以为所欲为,不用担心任何道义责任,不仅没有什么合理客观的价值标准,而且对价值观念的批判性思考本身就是多余无意义的。这种观点实质是导向于价值观的无政府主义和反理性主义。

可以看出,这三种最基本的价值理论不具有等量的可辩护性,那些精神空虚发育不健全,或者是处于极端腐朽没落地位的人,才会采取价值虚无主义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实践和理论力量上处于弱势,而又对自我缺乏信心的人总是偏好于价值观相对主义这样的立场,以此来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做辩护。理论和实践上处于强势和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们往往采取价值实在论、一元论的立场,并用来作为批判和消灭落后观念的理论前提。

虚无主义的观点不值得一驳,而相对论的观点虽然也导向荒谬,却有着极大的迷惑性。

价值观相对论的论证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1不同的时代、社会或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或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规制度。2特定价值观体系或原则,法规制度支配着特定时代社会对具体事件的价值判断,具体价值判断的真伪都以其所从属的体系和原则为参照标准。3每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或原则,法规制度与其它价值体系或原则,法规制度相比,没有优先性或模范性,也不存在低劣和落后的问题。4没有超越时空条件适用于人类一切时代和社会的普遍性价值标准及法规制度。5我们不能用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或原则,法规制度为标准来判断其它社会文化中的是非取舍,对各种差异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法规制度,我们都须保持宽容的态度。

价值观相对主义的这些论证表面看来似乎真实合理,但深入分析起来却没有一条能够成立。那些理论家还可以给出无穷多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来支持价值相对论的观点。例如,他们可以举出某些民族的人把吃狗肉看作快乐,而同时一些民族则认为吃狗肉是不可理解的罪恶。再比如他们可以举出格凌兰岛的埃斯基摩人两性关系的价值标准与多数国家的两性关系价值观念完全不同。可以举出堕胎问题、死刑问题、隐私权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受到的不同对待,从属于不同的法规制度等等

(注:Editted by Michel Krausz & Jack W. Meiland Relativism-Cognitive and Moral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Notre Dame, Indiana, U.S.A, 1982,p.45.)。

二、对价值观相对主义的六点批判

1.首先,价值相对主义者总是混淆文化框架中的伦理政治,有价值观内容的因素与其它传统习俗,自然特点等无价值观内容的因素。这是语义学中的混淆概念。任何文化体系中都有伦理政治等有价值意义的内容,和基于自然条件和习俗传统的语言,文字,饮食生活习惯等没有价值意义的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吃饭用筷子,与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不同,但这种文化因素主要是历史传承与习俗问题,而不具有伦理政治意义。美国人民可以合法保存私人武器,这不单是传统习俗问题,更是有着重要伦理政治、价值观意义的问题。

2.相对主义者自我辩护的另一个技巧就是从个别问题价值观差异的合理性中推论出一般的价值体系,以及法规制度差异合理性的结论。这是逻辑变换中玩弄的低级把戏。埃斯基摩人两性关系的价值标准与多数国家地区的观念有很大差异,但这种差异有其合理性,他们对许多问题独特的价值意识都具有合理性。但是这并不证明他们的整个价值体系原则和法规制度是合理的无须变革的,他们的许多特有的,和文明发达民族的价值观念有巨大差异的东西是不合理的。比如他们的杀婴无罪观念,比如他们的首领有无穷特权的观念,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所不能容忍的东西(注:Arthur J.Minton & Thomas A. Shipka Philosophical Paradox & DiscoveryThird edition, published by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U.S.A.1990, p.135.)。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篇12

恩格斯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提到 “金钱取代刀剑成为社会权利的第一杠杆”,这句话放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深化,本来由人所支配的商品逐渐开始支配着人的活动,此时商品自身已经被人赋予很神秘的力量,商品已经产生了异化,商品的异化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进而衍生出了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乃至 “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商品拜物教所衍生出来的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另一种表达,拜金主义者把货币看得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道德和良心,他们已然变成了钱的奴隶。[1]拜金主义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私有制确立了财产私有,高度推崇个人利益。因此,个人的私欲使个人与他人对立起来,而私有制社会中的一切物品都可以用金钱进行交换,这种情况使人的私欲更加的膨胀起来。

2 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的产生背景及其危害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消费型社会,西方国家通过现代信息科技对我国进行价值观渗透,致使我国社会出现拜金主义现象,这在女性择偶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前我国部分女性择偶观出现偏差,主要原因除了男女的生理差别以及封建社会中残存的男尊女卑思想、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同阶层男性的喜新厌旧现象、对女性情感关怀的缺失现象,更重要的是我国民众尤其是女性缺少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我国走过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两场大的文化革命的洗礼,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进入了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的各种思潮蜂拥而至,民众的价值观很容易产生波动,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进行指导的思想有许多是不适应当今社会的,比如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女子无才便是德”、就连最基本的三纲五常中也有说 “夫为妻纲”,要求女子从一而终,丈夫死后要为其守节不可二嫁,这些东西都已经不能再指导当今社会的女性。而恰逢此时,西方文化和韩流的冲击、当前社会中的主流媒体对女性错误择偶信息的传达,以至于一些女性的择偶观出现偏差。

而这种倾向正日益产生严重的影响,拜金主义择偶观的出现对那些收入中下层的男性来说负担加重,影响了社会的性别和谐,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和安定团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种不正确的择偶观,不管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来说都不公平。对于男性来说,不利于中低收入人群正常婚姻生活的进行; 对于女性来说,这种拜金主义择偶观易引起男性对她们的负面评价,增强女性的依附性,不利于女性在社会中发挥正常的作用。[2]最后这种观念的出现不利于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的确立,任由这种择偶观的泛滥,就会出现比如“仇官” “仇富”等现象,以及两人正常婚姻中的 “小三”问题,在正常的婚姻生活中增加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女性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重新树立起正确的女性择偶观,引导广大未婚女性在择偶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 “站立在960 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3]因此应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只有把自己的底蕴充实好才能更好的抵御外部的挑战,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才能真正的抵抗来自于外部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我国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帮助女性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念,比如传统女性的善良、勤劳、贤惠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有选择的接纳,不能全盘接受,否则这种拜金主义的不正之风只会越来越猖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根本上杜绝西方拜金主义思想的荼毒。而人民共同富裕,不再因为高房价、高物价而担忧,广大女性完全可以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尊重,男女之间拥有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消费方式,那么拜金主义的择偶观也就会失去其市场。[4]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进行反击的过程中,应该正确把握国家、社会和公民这三个维度。从大局上把握,从小处着手,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本是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任由其 泛滥肯定会对整个社会以至于整个国家带来不良影响。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应该从国家的高度着手制定政策,进而落实到社会和个人的身上。

在对象上,我们应该把握住特殊人群,对公民的教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们,引导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要抓住大学这个阵地,大学里的女生大部分是将要选择配偶的女性,这些女性的文化水平相对要高,教育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相比于社会上,大学里的爱情相对比较纯洁,大学本身也拥有很好的教育资源。[5]在大学校园里可以适时的进行一些在择偶观方面的讨论,对于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是很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来的结论相比于对大学生进行直接的灌输更具有说服力; 老师也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渗透。

在方式上,应该利用好文化载体的巨大作用,比如书、电影、电视剧这些文化产品; 书法、绘画、工艺品展等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教育和包括计算机、电视、报纸、广播等在内的信息传播媒介。发挥好这些载体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深入到人们心中。[6]比如说我们当前宣传建设和谐社会,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各种手段使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大家就会为了目标而努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必然不包括两性之间的互相仇视,不包括腐朽的拜金主义择偶观。在宣传的过程中,应重视政治、商业、文艺界的领袖精英的作用,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如果当今社会中的名人都开始唯利是图,那么从众心理也会促使更多的女性产生拜金主义择偶观; 反之,当前社会中的知名女性如果都能够从严要求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对广大公民肯定能产生好的影响。只有女性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正确的择偶观。

参考文献

[1]林继肯.论拜金主义[J].财经问题研究,2004(8).

[2]董海峰.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的社会成因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3]李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实,2014(2).

[4]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5-01.

[5]顾海良,张岂之,靳诺,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上一篇:恢复经济下一篇:课堂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