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主义

2024-05-20

马克主义(精选12篇)

马克主义 篇1

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期刊杂志、报纸等载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又通过组织的作用,开始把期刊的出版宣传制度化。《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非常明确地对包括各种期刊在内的出版物作了规定:“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1]6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出版报刊的客观有利条件

1. 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使大规模地出版印刷报刊成为可能。

1925年,我国曾根据西文铸排机的原理,研制汉字的铸排机。这些新式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和效率。使大规模印刷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各种期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技术支持。1924年瞿秋白在给鲍罗廷的信中说,当时发行量非常大的《民国日报》就用新的技术,“至于《民国日报》,机器已经定妥,一个月以后,报纸将用新机器印刷”[2]522。

2.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扩大了受众群体,为报刊的发行扩大了提供语言载体。

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离普通民众有一定的距离,因而用其解释、宣传马克思主义必然有其局限性。因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创办期刊时开始注重白话文的运用。作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刊物《新青年》,首先倡导和使用白话文。1918年,《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号起,全部改成白话文。白话文由于其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因而扩大了受众群体。在它的影响下,许多报刊纷纷效仿。白话文的影响迅速扩大,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兴趣,“大概看过《新青年》和《新潮》的人,没有不被感动;对于诸君极其信仰,学白话的人也有三分之一”[3]47。

二、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下出现了出版、发行报刊的热潮

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五四前后中国出现了出版期刊的热潮。“1919年到1920年间,全国大约出现400多种小期刊”,[4]338报纸期刊出版遍布全国各地,“现在北至北京,东至上海,西至成都,南至广州,许多出版物,许多集会,前仆后继,一天盛似一天”。[5]20而且报纸期刊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今日报纸的需要,几乎成了一种人生必需品”[6]318。在这背景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载体去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在他们的推动下出现了创办期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1. 出版大量期刊。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和影响下,出版了大量的期刊遍布大江南北。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作为当时的首都,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五四运动后,“北京出版的刊物不下三四十种,如《每周评论》、《国民》等”[7]212。此外,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起主导作用的党的早期组织,也纷纷创立了《劳动音》、《武汉星期评论》、《广东群报》、《少年》等期刊。而且出版的报刊形式较灵活,有日报、周刊、旬报、季刊;既有定期出版的,也有不定期出版的;既有全国性的报刊,也有区域性的报刊;既有综合性的,也有行业性的报刊;既有党报,也有团报、工会主办的各类报刊。总之,报刊五彩缤纷。

2. 拓展期刊的销售渠道,扩大报刊的影响力。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除了注重期刊的出版外,还注重期刊的发行。期刊的繁荣除体现在出刊数量多外,还体现在期刊的销售上。有些期刊销售甚至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以至于1919年7月21日《湘江评论》不得不申明:“本报创刊号两千份,即日销尽。今特重印两千份。因印局忙甚,尚须稍待数日,才能出版。祈索报诸君原谅。”[8]7691920年12月22日文化书社第一次营业报告也可已看出,“本社营业范围,为书,杂志,日报三类。书计一百六十四种,杂志计四十五种,日报计三种。今略计从九月九号至十月二十号一个月零十二天临时营业期内重要书报杂志之销数”,其中大部分都是几份到几十份不等,销售过百的《新青年八卷一号》销售一百六十五份,《新青年八卷二号》销售一百五十五份;《劳动界》一号至九号,各销售一百三十份;《新生活》三十九号至四十号,各销售一百五十份。1920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创办了文化书社,文化书社机构设置上来说除了设立文化书社总社,还成立文化书社分社。毛泽东为了使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到工农群众中去,在湖南创办的文化书社,除了在长沙设立总社外,在平江、浏西、武周、宝庆、衡阳、宁乡、溆浦等设立7个分社。在长沙设立贩卖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楚怡小学、修业小学等处建立了贩卖部。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向导》周报的发行,“《向导》周报在最初出三千份报,而增至四千份,思想界起了大变化,并对国民党丧失希望,《向导》在上海、长沙、北京都有出版”[9]74。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杂志、报纸等出版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出版期刊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凡一个报,无论其为一党派或一团体的机关,或为单纯的独立的组织,必各持有一定的主义与见解。”[6]318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在创办期刊时,根据读者群的不同,定位也不同,采取错位办刊、出版专号等方式。

1. 注重宣传马克思主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充分认识到报刊的作用:“报纸、刊物、书籍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10]309因此,创办报刊后,他们利用这个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已经很久;五四运动之际,《新青年》及《星期评论》等杂志,风起云涌地介绍马克思的理论”[11]414。而且报刊这些在年幼的共产党中统一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前工人运动的口号是打倒资本家,但工人能看报的说不上政治,它理解不了整个观念,而且还受军阀的影响,还没有共产党的政治观念,此报发出后,才把同志们的地方观念打破,非党观念改变过来,所以《向导》是统一思想的工具”[9]74。不仅他们认识到了出版报刊数量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初步认识到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所有的杂志,不在乎数的增加,就是数目锐减下来,大家合办几个杂志也是不要紧的;最要紧的是每个杂志有成熟的学术、系统的介绍、特殊的采色,专以供给并改造中学以上的青年和半开明社会的壮年的思想为宗旨。质的数量增了,杂志的价值方才定了!”

2. 采取错位办刊,避免同质化的现象。

《新青年》,1915年创刊,1926年停刊,前后持续10多年,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刊物。从其刊登的内容看,“《新青年》始终标榜‘不谈政治’而以理论斗争为主的大型月刊”[12]41。因此它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适应革命的需要。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的《每周评论》弥补了《新青年》不评时政的缺陷,其开设的栏目有: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事述评、社论等。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逐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评论国内外大事,而且短小精悍,非常具有战斗性。后来长沙的《湘江评论》、上海的《星期评论》、成都的《星期日》、杭州的《浙江新潮》和《钱江评论》等纷纷模仿它的形式。因而它的革命性和战斗性较《新青年》要强烈得多,是“五四”前政治性最强的报刊。

3. 出版专号、专刊、特刊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重要的纪念日、重大的事件发生,重大的理论诞生时,民众渴望及时了解纪念活动的来龙去脉、纪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重大理论的具体内涵及作用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出版专刊、专号、特刊可以满足受众对这些信息的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1919年《新青年》第6卷,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6号刊登了“劳动节纪念号”;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刊登了“共产国际号”;1925年4月22日,不定期出版的《新青年》刊登了“列宁号”;1926年7月25日,不定期出版的《新青年》刊登了“世界革命号”。1919年《每周评论》出版五一、五四的纪念专号。1920年《星期评论》出版了五一劳动纪念专号。1922年《晨报副刊》出版了马克思纪念、俄国革命纪念、五一纪念、五四纪念、双十节纪念等专号。1922年《先驱》出版了“国际青年共产运动号”、五一纪念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号、苏维埃俄罗斯五周年纪念号。1924年《觉悟》出版了李卜可内西特刊、黄庞纪念特刊、五一、五四特刊。这些报刊专号从不同侧面相对较为系统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当时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马克主义 篇2

摘要:本文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做了较系统的考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在抽象意义上,可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具体地,则是无工资价值的家务劳动的必然结果。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是一种父权的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父权的资本主义

一、关于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根据上述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探究妇女受压迫地位形成的原因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定的生产方式,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母权制的推翻,既是一场经济革命,又是一场政治革命。妇女地位的丧失,仅仅反映在生产方式上,即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而在人口再生产领域,妇女仍占据重要地位。在工业资本主义形成以前,人们都 以扩大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居住在穷乡僻壤地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妇女的劳动和男人的劳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生产和再生产中—妇女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但是,这种社会仍然是父权制社会,妇女被排斥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之外,尽管这样,妇女在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人会怀疑妇女劳动的价值。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大工场,公共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大批男性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成了挣工资者,而妇女仍然呆在家中承担家务劳动和人口再生产任务,成了靠男人养活的人。逐渐地,妇女劳动的社会价值被忽视,男性从事的公共生产凌驾于妇女从事的家务和人口再生产劳动之上,这样,妇女就变成了二等公民,处于屈从地位,从而形成了受压迫的状况。因此,妇女要解放,首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二、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第二阶段为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随着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深入,传统的女权主义如自由的女权主义和激进的女权主义渐渐地被学者们或认为在理论上空泛,或认为在实践中不适时宜。一些女权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就是因这种情势而导致的。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家认为,虽然马克思和他的合作者恩格斯在他们的文献里谈及有关妇女的问题,而且也论及她们的如何解放,但他们忽视对妇女的家庭劳动所产生剩余价值的分析。因此,基于马、恩的劳动价值论,这些理论家们相信,通过对妇女家庭劳动的分析,女权主义的理论可以更进一步地有效发展。然而,这种劳动向来不被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们所重视。他们认为,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家机械地接过了马、恩关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论述,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相信一切生产都是社会性的,其性质决定着社会中人群的政治关系,即阶级关系。这显然掩盖了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关于劳动的性别划分所存在的问题在对妇女问题的研究上,传统的观点认为男女间的不平等是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其又导源于男女在生理方面的不同。因此,对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划分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对此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尽管男女间的不平等有其历史根源,但决定两性间的分工的原因,是同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原因完全不同的。有些民族的妇女所做的工作比我们所设想的要多得多,这些民族常常对妇女怀着比我们欧洲人更多的真正尊敬。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为什么这种不平等又表现得如此突出?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则集中于依据性别而实施的劳动划分。依据他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和家务生产,或者说,付工资性的生产和不付工资性的生产、有交换价值的生产和仅有使用价值的生产。这后一种生产虽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换,但它是有用的、必需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性生产中,它为创造利润、资本积累起着最本质的功能。然而,在以货币决定价值的社会里,由于这种劳动只表现于家内,无法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换,其结果,它只能使生产者的价值暗藏,以致使生产者的身份低下。因此,在这些女权主义者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之所以受到男人的压迫和剥削,其主要原因并不是生理的、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而是经济的,是妇女的家务劳动向来不被社会有实效性地认可。有意义的是,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者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讨论妇女问题时并不注重分析妇女与男人间存在的冲突,而只认为妇女问题虽与男人有关,但那是第二位的。对妇女的压制不是男人,而是特有的社会制度造就的家内与家外劳动的对立,家庭限制了妇女的能力发挥。因此,他们相信,为了去除这种弊端,其方法或者是家务劳动必须社会化,或者是家务劳动必须工资化。这样才可能真正地解决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关性别方面的不平等。他们的如此观点被学术界称之为家务政治经济学。

总结上述,在理论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有如下几点内容: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妇女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直接贡献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而引出的观点是:学者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问题时,首先要把妇女作为妇女人类另一大与资本有关的群体来研究。妇女在家庭里的劳动应被理解是一种经济性的资本生产。由第一点直接导致第二点,即没有妇女的家庭劳动,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不可能产生;因此,资本主义也不可能建立。第三点是基于第一和第二两点的分析所形成的结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妇女之所以在劳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因为妇女长时间地缠入那种看不见的、被男人同时也包括妇女在内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被社会认可的无工资的家务劳动。

三、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主义 篇3

摘 要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绝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而是一场嚴肃的政治斗争,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善于识别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表现。划清两者的界限,关键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界限 思想方法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立场上,它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在方法上,主要包括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总体性的方法、社会结构分析法等;在品格上,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诞生于19世纪,却未停留于19世纪,产生于欧洲,却影响了全世界。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核心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善于识别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专家学者认为,反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变换花样、翻新面具,不时地抛出各种谬论。有的利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的挫折,利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个别论断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失误,在经济上,倡导“全盘私有化”;政治上,宣扬资产阶级“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宣扬“民主社会主义论”、“告别革命论”;在思想文化上,鼓吹“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新文化保守主义”,等等。

认清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表现。理论界认为,当前有三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一是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注重历史必然性而不注重人的主体性;二是肢解,提出所谓“青年马克思反对老年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等观点;三是曲解,把个别具体结论当成一般抽象公式到处套用,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神圣化、片面化和僵化。这些表现虽不如反马克思主义毒害深,也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和理论威力,必须予以科学纠正。

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一是在总体策略上,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制度设计和实践策略的统一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性;二是在具体方法上,包括现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方法,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等等。

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最根本的是要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既反对教条主义,绝不走老路,又反对全盘西化,绝不走邪路;二是坚持实践标准,不断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既防止过度学术化和过度意识形态化,又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绝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其实质而言仍是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在学术领域。在哲学领域,主张用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学领域,企图以西方经济学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学领域,鼓吹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在历史学领域,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对这些错误的思潮,如果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斗争,听任它们去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我们的意识形态,势必将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批评。

参考文献:

[1]季明,孙存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人民日报.2010.03.23.

[2]陶文昭.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人民日报.2010.06.21.

[3]赵曜.划清界限:思想战线的长期任务——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红旗文稿.2010(13).

[4]赵曜.正确认识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人民日报.2010.08.12.

马克主义 篇4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概况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能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成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要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并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围绕中国革命问题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 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二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回答,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先河,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围绕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 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

2007年,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在党的八十多年历史中, 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毛泽东思想。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012年,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十八大以后,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决策, 形成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最新成果,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 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它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反对列宁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处于思潮。20世纪20年代, 一些欧洲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 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各国不同命运的原因。共产党人卢卡奇和科尔施发表著作, 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阶级意识能动性的人本主义倾向, 被共产国际批驳为修正主义。1923年, 卢卡奇发表《历史和阶级意识》。同年, 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立,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被西方社会科学界视为“新马克思主义”。

1930年, 科尔施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中强调, 存在一种与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主张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渊源, 辩证法的批判性和倡导主观意识革命。此后,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不同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又形成了各种流派, 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苏联社会主义集权弊端的暴露, 使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超越传统阶级分析和政治革命视野, 从文化层面分析人的现代困境和未来解放, 探索一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性。主张革新马克思主义, 重点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弥补马克思主义使其实现现代化。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20多年,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名家名著倍出的鼎盛时期, 形成一股影响广泛并波及整个西方的理论思潮。1963年, 德国创办了《马克思主义杂志》。1955-1968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学生造反运动、1965-1975年美国反战运动,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尝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理论研究, 结合生态、女权和争取参与民主三个社会运动, 进行跨学科研究, 拓展研究领域, 不断涌现新论著, 学术活动频繁, 关注现实问题, 并创办一些刊物。1987年法国创办《今日马克思》, 1988年美国创办《重思马克思主义》, 1990年德国创办《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普遍的生存境遇, 试图寻找现代人摆脱普遍的异化或物化的文化困境, 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新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分析

1. 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以及党建理论。它的基本原理包括:实事求是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这些都是围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展开论述的系统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 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二者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展, 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 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统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比之下, 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各异的学术流派众多, 分散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影响的众多著作中, 有黑格尔主义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主义学派、实证主义学派、存在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分析主义学派、生态主义学派、女权主义学派和后马克思主义学派, 让西方马克思主义呈现一种万花筒般的迷人色彩, 却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思想体系。人们即使能全面掌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个别早期负责人曾犯过教条主义错误, 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伤害。由于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慢慢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创造性地提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事求是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此不同, 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汇集而成的学术思潮, 缺乏强大的政治力量支持, 影响力显然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指责或否定马克思主义, 一致强调借用资产阶级思想或者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某些思想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这些做法割裂了马克思主义, 注定了它的创新有局限性, 不能为现代西方社会指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不过,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也给我们一些启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可以大胆多视角地深入分析和加以创新;工业和科技文明需要辩证分析, 建设和发展需要创新;学术研究可提供多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选项给执政党做参考, 发挥思想智库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国家发展处在不同阶段, 各自追求的首要目标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已完成现代化建设, 能更多强调和追求个人利益和自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大国责任首要是稳定社会秩序和集中力量谋发展, 强调整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是必然选择。做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国, 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最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根本指导思想,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把二者写入宪法, 上升到国家意志, 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进行有效干预社会思潮的影响, 推广主流意识形态, 集中精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 对社会主义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波兰开始, 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纷纷改旗易帜, 重新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1991年底, 苏联这个曾经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为15个民族国家。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反思社会主义的命运。哈贝马斯在《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中说:“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即官僚社会主义。在21世纪, 社会主义仍有着广阔的前景。”这种观点非常中肯。社会主义在一国的失败实践并不能说明在别国不能成功。不同的国家只能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世界是丰富多样性的统一, 没有一条发展道路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国家和人民都要根据实际国情选择发展道路。1840年, 中英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水深火热中痛苦挣扎。从此, 救国救民成为许多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 终于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实践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不够, 中国国情的极其复杂性, 和主要领导人有急于求成心态,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也犯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但中国共产党有很强的纠错能力, 经过拨乱反正, 很快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战略,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几十年发展和积累, 中国迅速崛起, 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强国、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和文化大国。实践再一次证明,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内部结构性矛盾是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不管如何调整以解决日益激化的矛盾, 都无法改变灭亡的命运。然而, 几十年过去了, 10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健在。各种学术流派自由理性发声, 让资本主义国家避免了犯灾难性的大错。当今西方社会, 随着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和纠错能力的增强,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变化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关注和分析研究, 学习和借鉴一些现代国家治理的宝贵经验。比如, 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 建立纠错机制, 增强纠错能力, 鼓励学术自由深度创新研究, 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设性科研成果。

摘要:在查阅大量文献和简介理论概况基础上, 本文运用比较法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后认为, 社会主义在一国的失败并不代表在别国不能成功。不同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才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社会主义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曲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概述[J].科教导刊, 2011 (9) .

[3]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4]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讲课稿 篇5

大家好,第一专题我们首先来学习《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1:千年伟人——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于1883年3月14日逝世。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对马克思评价到:“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这是

(视频播放)

20与21世纪之交时,多个世界组织发起了评选“千年伟人”的活动:

第一次是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居第一;

第二次是1999年秋英国BBC评选“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居第一

第三次是2002年英国路透社发起评选“千年伟人”马克思第二

这三次评选活动,马克思都高位当选,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深思:适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马克思为什么仍然能够当选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其实,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说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只要不带偏见,人们都会作出这样客观的结论。

有人说马克思是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黑格尔的集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的生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西南部一个名叫特里尔的小城,这是一座受过法国大革命洗礼、文化底蕴丰厚的千年古城。马克思的父亲亨里希马克思是当地一名非常有名的律师,他博学广闻,不仅爱读歌德和席勒,而且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推崇备至。所以没有上过小学的马克思就是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了启蒙教育。马克思出生于一个开明、民主的家庭,所以使他从小就形成了民主和解放的思想。所以从马克思的成长看,也非常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家风和家教对于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1830年秋,12岁的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学习,在这里马克思跟着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学习,受到了民主思想的熏陶,少年马克思形成了一种崇尚理性、向往民主的世界观,他开始思考一些关于社会历史与人类命运的宏大问题。1835年,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在其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可以看出,此时的马克思虽然并不知道他的一生将会怎样度过,但是他已经展现出一种为全人类事业而献身的理想主义情怀。马克思就是在青年时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价值观中选择了为全人类而工作这样一种崇高的价值观,从而指引他今后的人生之路,不计个人私利,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工作。所以今天,我们常说“拔节孕穗期”期的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就是要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这会成为你一生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他每天学习十七八个小时,在这时马克思度过了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大一生活,1836年,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柏林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法学家萨维尼,都曾担任柏林大学的校长。马克思很快沉浸于柏林大学的学术氛围,全力投入到学习中。柏林大学浓郁的哲学氛围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兴趣,黑格尔创立了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和保守的,但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革命的,黑格尔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运动中,这个思想让马克思深受启发。他加入了一个由年轻师生组成的“博士俱乐部”,他们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开展宗教和政治批判。马克思为研究希腊哲学曾经写了10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完成了4万多字的博士论文。可以看出,青年马克思学习是十分努力的。1841年4月,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这时他还不到23岁。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大学学习是认真的、更是研究性的、批判性、思考性、内化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1842年马克思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科隆担任《莱茵报》的编辑,马克思发表了许多批判普鲁士专制统治的文章。当时莱茵省议会通过了《林木盗窃法案》,对到地主的林地捡拾枯枝的农民以盗窃罪处以重罚,马克思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为贫苦农民辩护,后来马克思写到,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的讨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后来,莱茵报因民主革命的倾向越来越鲜明,最终被普鲁士政府查封。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的具有现实批判性的文章,鲜明表现出他确立的“为人类而工作”的理想,更加明确了要为劳动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目标,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学习这种崇高精神,不要使自己仅仅局限在个人的利益得失,要追求一种更宏大,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就像钟南山一样。

1843年在巴黎,马克思和朋友共同创办《德法年鉴》杂志,在这时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他指出无产阶级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其历史使命是使人类获得真正解放。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见面,后来合作《神圣家族》,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可以说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更加坚持了无产阶级信念,坚持为无产阶级的命运和前途而奋斗。

1845年马克思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恩格斯带着马克思实地考察了英国的曼彻斯特和伦敦的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情况。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当时的英国是世界是最富裕的国家,但也是穷人的地狱,帝国的荣耀和工人的悲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2%的最富有的人拥有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大量使用童工,每一张稚嫩的脸上都写下了生活带来的忧郁。马克思写到:“不列颠工业像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吮吸人血,并且是吮吸儿童的血才能生存。”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引起了工人的强烈反抗。英国之行使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的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理论,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

1848年2月,由马克思定稿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印刷完成,并立即分发到各国的同盟组织当中,成为指导工人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同盟纲领而产生的《共产党宣言》,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份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正式问世的重要标志。

后来,普鲁士政府又要求比利时政府驱逐马克思,马克思一生四次被驱逐:

1845年,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当局的驱逐。1849年5月,马克思接到普鲁士当局的驱逐令。1849年9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宣布放弃普鲁士国籍,从此成为了“世界公民”、马克思没有了国籍,但是他的心中却拥有了整个世界。

1849年,为了《新莱茵报》花光所有积蓄的马克思后来和家人流亡伦敦。侨居伦敦的最初几年,马克思一家的日子极端困苦。在伦敦,马克思开始创作《资本论》,为写《资本论》马克思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进行了广泛的阅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20多年里读了1500多部书籍,在恩格斯长期的无私的支持下,马克思全身心投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具分量的巨著《资本论》,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第一卷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不但致力于理论的创作,他和恩格斯也十分注重对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指导。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几乎所有的决议和宣言都是出自马克思,并且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领袖。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对于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实践,马克思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也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1883年3月14日,恩格斯看望马克思,见他正在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一两分钟后,恩格斯走进他的卧室,马克思已长眠不醒了。马克思下葬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人,当时在英国,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去。但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到: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也证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今天,马克思几次被评选为千年伟人也有力的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这个伟大的思想继续为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的墓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内,在墓碑上面刻着马克思的两句名言,前面刻的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墓碑后面刻的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马克思的爱情。

1843年,马克思离开莱茵报后,准备和相恋七年的燕妮结婚。这相恋的七年里,马克思和燕妮聚少离多,他们用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思恋,马克思曾写了三本爱情诗献给燕妮。在马克思的眼里燕妮是特利尔最漂亮的女孩、舞会上的皇后、魔法公主。而燕妮出身于贵族,当时贵族和平民的结合是不被认可的,但是两个年青人互相倾慕着。1843.6.19日马克思和燕妮举行的婚礼。即使在蜜月期间马克思也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阅读在大量的著作,作了大量的笔记。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个人共同度过了38年艰难又幸福的时光。马克思研究什么,燕妮就阅读什么,成为马克思一生的好助手。出身于贵族的燕妮究竟倾慕马克思什么?她倾慕的,应该是马克思那立志要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努力的胸怀。

所以,请问什么是爱情?

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势均力敌。

在马克思的故事里还有一段伟大的友谊,那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出身于资产阶级富裕的家庭,但是他痛恨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但是当马克思致力于《资本论》的研究时,为了资助马克思,恩格斯又不得不干起了他讨厌的资本家的行当。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者,在经济上却是严贫户,这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济学家的一生几乎是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的,饥饿和生存问题始终困扰着马克思一家,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的援助,马克思无法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对于恩格斯的长期的无私资助,马克思十分感激。在《资本论》第一卷校对完成的当天深夜,马克思动地写信给恩格斯说:“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而且,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用十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的编辑出版工作。

列宁对此曾评价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所以,什么是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最后我们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评价进行总结: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用他伟大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学习专题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知识点。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主义评价到:“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我们要学习第二个知识点。

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他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主义思想,并克服了它的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在当时,黑格尔创立了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体系,自称“德国哲学的终结者”。马克思深入研究了黑格尔哲学,却没有全盘照搬,他看到了在黑格尔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对立,并对它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把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变成唯物辩证法,这是马克思的创新精神。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要学会多角度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片,你能看到什么?是一个老太太。那再把这张照片翻转一下,你看到的又是什么?是一个美女!所以说,学习了辩证法就学会了多角度的看问题,也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掌握了辩证法有助于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人生活到治国理政,智慧的辩证法无处不在。大家可以尝试思考一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法关系。运用辩证法观点我们就可以发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可以和谐统一的,而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又是更加造福人类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 代表:亚当·斯密

当时的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处于领先状态。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在于:把研究领域从过去的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说明了生产劳动是社会财富的真实来源,从而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前提。同时,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它的一些内在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批判了它所存在的一些缺陷,继承了它的科学成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其他一系列经济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正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存在剥削的秘密,从而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来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法国的圣西门 傅里叶 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就是说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只提出了美好社会的设想却没有提供实践的路径,所以也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研究实践中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完备的理论体系。

正是在这三个理论渊源基础之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就是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即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研究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该部分回答了“世界怎么样”的问题,进一步考察世界的状态问题。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基本特征(联系和发展);三条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基本范畴(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围绕着实践、认识、真理三个核心及认识发展过程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规律、真理发展律等三大规律,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论,正确回答了“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和根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内容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3)科学社会主义

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明确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其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同时还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以上我们学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前面,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那么,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什么?有什么用呢?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邓小平同志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正确的世界观,也是重要的方法论。

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习近平总书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髓。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在我国疫情防控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都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指导和体现。所以这也是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抄作业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来进行分析。

一、国家层面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以下9点:

1.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

2.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3.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

4.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5.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6.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7.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8.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9.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坚信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他们认为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坚持建立“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无产阶级政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在国家制度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利于建立起一个民主的、文明的、现代化的国家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立足中国实际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国体、政体,形成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制度体系之下,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一个也不能少”;看到了“全国一盘棋”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看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在灾难面前“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精神,“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敬业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民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所以我们青年大学生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二、个人层面

1.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他们都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心怀人民,以牺牲自我的精神坚守责任。

钟南山,在疫情突发的紧急时刻,84岁的高龄仍然逆行武汉。

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抢回更多患者。我们要用生命保卫武汉!”

还有千万医护人员守护在一线,86岁的董宗祈教授在武汉封城的第一天,毅然坐着轮椅坚持出诊。他说:“我这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救几个病人吗?”

广大医护人员自愿请命,纷纷奔赴前线,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让人感动。有人问“医者,此去欲何?”答“战病疫,救苍生!”问“若一去不回?”答“便一去不回!”他们以崇高的精神勾勒出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毛泽东说有的人的生命重于泰山,那是心中有人民,奉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就是重于泰山的人生,更大价值的人生。

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坚持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也是久经考验,历久弥新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发展奇迹的关键所在。

毛泽东曾说“拜人民为师就对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青年大学生更要学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不脱离、不动摇,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性问题。同学们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面前,要为自己学会辨别的选择,选择坚持以人民中心的根本立场,才能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成为脱离低俗的人。

2.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联系、发展、矛盾、一分为二的观点等

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在此次疫情事件中,被称为“吹哨人”。他的去世也使一些人开始批评我国的突发疫情防控的制度体系。后来,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国CDC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中国目前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不足。

很多人总是习惯于批评甚至是否定,其实对于问题的认识,我们应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我国制度体系中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既要看到我国制度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表现出了很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应该客观认识到目前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更要明确我们正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

2.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完善重要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要求,并且做了详细的布置和规划。相信后面再遇到类似的突发重大公共案例事件,我们会有一套更加成熟有效的应对体制和机制。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联系、发展、矛盾等观点是青年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给了我们一双正确看世界的眼睛,能够全面的认识问题,也让我们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辩证分析、历史分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此次突发疫情,对很多企业造成了生存危机,对于突发事件影响的认识我们应该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的方法。既看到问题的一面,也要看到存在机遇,或者是需要改变的一面。

你认为,此次疫情会使我们的企业生产,商业经营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03年非典过后,京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势必也会对企业生产、商业经营和零售模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我们发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电商等领域赢来了发展机遇,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纷纷火爆。所以,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就学会了辩证分析,适时而变,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就会赢得先机。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于国家,有利于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于个人,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是智慧的眼睛也是敏锐的思维能力。

《保卫马克思主义》 篇6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反对、“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颇为猖獗,许多马克思主义左派人士起而捍卫马克思主义,梅林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梅林在收在本书的论文中,坚决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反对用唯心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他在《论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发挥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思想,指出:“在这不多几句话里,把人类历史的运动规律那么清彻见底、那么明白无遗地表述出来,这是在任何其他文献中找不到的。”梅林批判某些人对这原理的歪曲,但是也指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认为“只要把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当作‘模版’来滥用,——这也已经有过了,——它就会象一切历史观的模版一样导致颠倒是非”。

本书中收入许多梅林论述康德学说,批判新康德主义的论文。他指出:“新康德主义在客观上和实质上只是一种想摧毁历史唯物主义的企图”。他针对“回到康德去”的思潮说:“马克思不是神,也不是半神,他也不是象教皇那样的无过失者。他是一个从根本上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限度的思想家,我们也就是珍视这一向前的步伐,但并不把它看作是人类认识的终点,而正因为这是向前的步伐,那是不能倒退回来的。我们也要赞美马克思的被超越,就象黑格尔和李嘉图被超越了那样的那一天,但是,从马克思回到任何人那里去,这就是回到‘无知无识的泥淖’去,那是我不会再去的。”

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篇7

女性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对待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经历了一个由吸收和利用到补充和修正的过程。西蒙·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是最早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提出异议的女性主义者。在《第二性》一书中, 她虽然肯定了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揭示女人所作的一些贡献, 但她认为这些理论和学说都存在一些问题。在考察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时, 波伏娃认为恩格斯概括的理论体系比生物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体系前进了一步, 但同时又指出恩格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些问题。概括地说, 她对恩格斯的批判有三点:第一, 恩格斯没有能够指明整个历史的转折点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是怎样发生的;第二, 恩格斯没有清楚地说明私有制是否必然要涉及对女人的奴役, 而是假设有一条把人和财产联在一起的利益纽带;第三, 恩格斯仅仅谈到社会主义要废除家庭, 让妇女同男人一样自由参加公共生产, 这种解决方法显得太抽象, 因为恩格斯仅仅强调了女子的生产功能, 而忽略了其生殖功能和其生产功能同样重要。

托里·莫伊 (Toril Moi) 曾进行过将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相结合的尝试。她肯定了法国女性主义在理论研究上的贡献, 同时也指出她们对阶级及政治不够关注, 在不同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法国女性主义者相比, 美国的激进女性主义者似乎对阶级及政治比较感兴趣。例如, 在对阶级的分析中, 凯特·米利特 (Kate Millet) 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 但对经济决定论不完全赞同。通过对男权制社会的观察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米利特发现, 在男权制社会, 女性的等级式地位最容易引起混乱的地方在阶级领域;在资本主义社会, 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阶级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状况, 但对于女性来说, 情况并非如此。她注意到, 男权社会中的男人由于地位不同而对性别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他更多地是单凭自己的性别来宣称自己的权威, 实际上他常常不得不与他阶级中具有经济实力的妇女分享权力, 而在中上层阶级中, 男性往往不必直言男权制, 因为他们享有这种地位, 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更大的权力。米利特还指出, 分析阶级类别的问题引发了各种矛盾, 工人阶级在被资产阶级同化过程中, 其道德观和性态度也被同化了;男权制社会中阶级的主要后果之一是导致了两个女人的相互敌视, 在过去是妓女和妻子间的强烈敌对情绪, 现在则是职业妇女和家庭主妇间的极端仇视, 男性凭借自己的各种优势, 挑动疏远的两个女人互为敌人。米利特由此而看到了妇女中存在着次要的地位划分, 德行有等级之分, 美貌和年龄也有等级之分;女人往往能够超越男权制社会中通常的那个阶级分层, 因为无论女性的出身和教育程度如何, 她永久的阶级关系比男性要少, 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她与任何一个阶级的联系都是附带的、间接的和临时的。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值得一提的是, 莫伊对美国以伊莱恩·肖沃尔特 (Elaine Showalter) 、桑德拉·吉尔伯特 (Sandra Gilbert) 及苏珊·格巴 (Susan Gubar) 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持批判的态度, 认为她们的做法是父权制的翻版:在差异的名义下拒绝男性象征秩序、标榜女性特征、强调以妇女为中心, 这不是在消除二元对立, 而是在重建家长式等级制。总的来说, 莫伊试图寻找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结合的途径, 也试图在法国女性主义和美国女性主义中寻找契合点, 但她的努力并不是很成功, 主要表现在理论阐述与现实内容和环境因素不能很好地相互照应。

马克主义 篇8

实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汇通和融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两者如何实现共同发展以及中西互补。目前学术界对两者的探讨总体上都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定义层面上的延伸,本文研究的是从互动层面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融合以及会通的不可或缺性。

第一,我们在研究两者之间的融合和会通的过程中,可以真真切切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特殊性指的是中国的实际国情,很多学者提出这种特殊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相违背的,实际上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之间是没有冲突的,强调特殊性只是为了突出其在中国化之后所体现出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特征正是一种恰当的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特殊性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普遍性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之上的。每个国家的国情都相差甚远,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将其和自己国家的实践活动建立起恰当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经过穿上“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个外衣后自然会展现出特殊性。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普遍性的内涵基础上研究其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种宝贵的实践经验,具有历史节点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想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必须建立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已有的理论成果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主要取决于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和流传之中。在我们国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讨论和认识之前西方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比如,西方人探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辨证论的探索和质疑等,正是有了这些个探讨我们才开始慢慢了解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在思维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也开始生产变化。从理论层次上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约等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是,因为不同理论依据和内容,我们一定要有所差别的对待。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哲学要想加强中国化后的效果,必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借鉴。我们可以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去了解和把握现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获得与其进行沟通协调的思想指导。与此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利于我们抓住现阶段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最有力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时代精神,在对不同国家的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统领全局,现实快速发展。

第三,我们提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精神本质上而言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对其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要接收和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建立在众说纷纭的特殊时期,再好的东西也不能避免零瑕疵,不假思索的效仿不仅不会促进我国国情的发展,甚至还能误导我国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者在研究时只有把中国的国情融入进去才能正确的把握在中国化进程中的含义和方向,在立场正确的前提下,研究才有价值。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进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中国化,为我国的建设实践添砖添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一切研究都应致力于如何更好的实现中国化,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切记要注重不同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众多观点和思想流派中找到适应我国发展的新坐标。

简而言之,要想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发展的思想力量,一定要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以及会通的关键点所在,我们不仅仅要在新时代发展中推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我们更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动力,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要在研究其普遍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苏振芳著.道德教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马克主义 篇9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 但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否真的过时了?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没有过时, 它依然是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一些学者先后提出“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宣扬中国威胁论, 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非常不利的国际话语理论, 其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际和平和安全话语环境, 我们在思想文化上的失语导致我们在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可喜的是, 中国已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了理论的发展,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界的一件幸事。由葛东升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 并未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停留在一般的纯粹学术理论研究层面, 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了当代国际环境下的理论发展。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没有过时, 而且在面临西方和平民主思想的冲击下, 在新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局势下, 我们应当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以回应西方民主和平论的挑战和威胁。该书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 作者论述了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作者指出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下的经济全球化, 由此导致世界和平与战争两种力量此消彼长。而中国要避免全球霸权主义施加的, 包括军事压力在内的综合压力, 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是中国平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保证。

其次, 作者论证了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作者强调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是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下的规制霸权主义。要反对战争, 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作者还批判了西方的“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两种论调。作者指出, “民主和平论”实际上是在宣扬用西方的自由民主来实现世界和平, 而“文明冲突论”则是指出当代战争的政治根源是源于文明的冲突。

第三, 论述了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作者认为暴力性是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 而要对付暴力则只能采取以暴力对抗暴力的方式。

第四, 分析了当代战争的基本特性。作者指出集团性是当代战争的基本特性。

第五, 分析了当代战争的性质。作者认为当代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仅要从政治、伦理上进行辨析, 而且还要从合法性上进行辨析;不仅要关注开战正义问题, 而且还要关注交战正义问题等等。

第六, 剖析了当代战争的社会历史功能。作者认为战争在当代仍然具有它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 主要体现在:当代战争仍具有达成政治目的的最高斗争形式的政治功能;维护和巩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权是当代战争经济功能的体现;当代战争的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维护国家军事安全;当代战争的革命功能主要体现为制止和消除战争;当代战争仍具有教育与激励民众的教育功能。而作者还指出, 为遏制战争, 维护和平, 则必须准备战争。

第七, 论述了当代战争的形态。作者认为当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 继续证明着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所揭示的战争形态演变规律的科学性。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本质特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的认知系统发挥主宰作用。而当代战争形态的矛盾运动呈现出机械化与信息化、战争迷雾与战场透明、平台中心与网络中心、接触作战与非接触作战、歼灭有生力量与瘫痪作战体系等特点。那么面对这种新战争形态, 中国军队必须做好应付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第八, 阐释了当代战争的制胜因素。作者认为人仍然是当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而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才是当代战争的真正制胜之道。而武器装备只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在综合较量中实现以劣胜优。

最后, 指出了当代战争的控制。当代控制战争是必然的, 因为国家竞争的重点转向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大大强化了化解战争危机、控制战争升级的国际氛围;当代经济全球化虽然不能彻底消灭战争, 但却产生了化解战争危机、控制战争升级的强烈需求;战争自身发展也催生着控制战争的需求, 战争自己否定着自己;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促使人类社会提高控制战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现代传媒网络扩大了民众知情和参与渠道, 使民众能够在控制战争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控制战争的辩证法则则在制衡和威慑、预防和管控、干预和自制、军事和政治、小战和休战等一系列矛盾运动中体现出来。而中国也在控制战争多方面积累了基本经验, 如积极构筑人民战争加核反击能力和空间技术的战略威慑力量;立足最坏情况搞好反侵略、反干涉的战略预置;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营造有利于摄止战争的战略态势;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反对轻易诉诸武力;敢于以战止战, 但要善于控制战局。

不难看出,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针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面临的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不但进行了有力回应, 而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基本原理基础上,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结合当今世界新的时代条件, 进行了理论创新, 这不能不说是作者非常难能可贵之处。

首先, 作者摆脱了通常学者进行纯粹理论探讨的窠臼,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基础上, 结合当今国际局势, 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一般而论, 学者往往从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学术角度进行探讨, 很少有文章和专著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严重冲击, 针对我们在国际上有关战争观领域的失语状态, 鉴于我们国内在大搞社会主义建设, 很少有学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研究, 致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事实, 不是着眼于纯粹学术的探讨, 而是着眼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提出的现实课题, 比较系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发展, 从而及时弥补了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不足, 对西方“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进行了有力回击, 而且也填补了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学术探讨的不足。

其次, 作者没有急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体系, 而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学者通常往往急于构建一个理论体系, 而作者则认为这往往欲速则不达。而为构建一个理论体系, 首先就必须对一些具体理论问题进行创新。所以, 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这是作者又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最后, 作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中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创建。作者指出, 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是暴力性, 基本特性是集团性。马克思主义战争性质正义与否依然有效, 作者认为当代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仅要从政治、伦理上进行辨析, 而且还要从合法性上进行辨析;不仅要关注开战正义问题, 而且还要关注交战正义问题等等。当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而当代战争的控制是必然的, 不但国际上存在控制战争的必然要素, 而且中国也积累了丰富的控制战争的经验, 这些都是作者富有创新的理论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诚然,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做出了系统的理论创建的贡献, 但是作者在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宏观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指导下, 在理论创建上又前进了一步, 提出了一些更加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其视角独到, 观点新颖。

当然, 该书也有某些值得商榷之处。诸如作者这种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首先进行学术的理论研究, 就直接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做法是否可取似乎还有商量空间, 是否作者带有急于功利的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想法。因为一般来讲, 只有对某个理论思想进行彻底理解和研究透彻之后, 才能运用该理论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而作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就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这种研究路径是否值得提倡。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未过时, 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已无用武之地, 退出历史舞台。诚如该书作者所言, 由于我们高扬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的缘故, 致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研究的严重滞后, 给西方思想文化以可乘之机。那么, 针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面临的时代挑战, 我们应怎样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研究, 笔者提出下述想法:

第一, 应以梳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为前提。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 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发展还没深入理解和深入研究, 就进行理论的创新, 那么怎能保证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正确性, 又怎能确保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作出了正确的理论回答。所以, 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首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认真理解和研究, 只有这样, 方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第二, 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研究。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研究, 我们还应将其与其他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 诸如与西方学者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战争论、种族主义战争论、地缘政治战争论、新马尔萨斯主义战争论、技术一工业决定战争论、实证主义战争论、多元战争论等进行比较,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因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站在吸收人类以往战争观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所以我们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其他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 篇10

首先, 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是具有极大差异的:无论是数学、物理学还是化学, 没有人会否认其科学地位, 因为“科学”就是从这些具体学科中产生的;反观社科领域,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 甚至带有些许自然科学烙印的经济学, 无不面临着或面临过其是否可称之为“科学”的质疑。但是, 我们仍然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 并不是说它像自然科学一样可以通过实验、推导来进行验证, 甚至可以在已知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得出结论、预测未来, 而是说它具有浓烈的科学精神。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对于科学精神向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追求认识的真理性, 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

科学精神绝不是机械论或宿命论, 当量子力学的出现使传统物理学面临挑战时, 丝毫不会有损物理学的科学精神。而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会导致集权、专制、扼杀人性, 我们可以做一番实证分析, 甚至可以通过训诂学的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却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试图打破独断论的市场, 通过实际的考察和天才的设想, 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综合分析, 并试图为人类解放寻求道路, 正如我们不可能通过考证当年的某些数据的偏差来推翻马克思主义, 我们也不可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色彩来推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一种“乌托邦精神”

尽管开篇就是一番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阐述, 但本文的主旨却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实已经做出了很深入的研究, 而绝大多数的西马学者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建立自己的学说。学者们的先驱算是卢卡奇的话, 理论的开端就当是“物化”或者“异化”。

20世纪初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困境, 武装革命本当是真理般的道路, 却没有得到普遍适用, 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进行独立的探索, 希望找出一条不同于第二国际的道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出版于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之前, 却提出了与马克思“异化”概念几乎完全等同的“物化”概念, 提出了人在理性化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数字化”、“客体化”、“原子化”, 虽与马克思从劳动出发的探索路径不同, 但却同样显现出明显的人道主义精神, 也就是关注人本身的生存状况、尊重人的价值、寻求人类解放的理念。

希望哲学的代表布洛赫常使用的积极乌托邦, 指的是人的生存结构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超越现存的不合理显示的一种批评维度, 一种批评的精神。其哲学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人的存在方式能够作为基础, 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冲动, 从而使人作为希望的主体不断超越自己的文化—历史困境, 实现人的自我拯救与人类解放。而如今我们通常使用的“乌托邦”一次已经很少含有积极意味了, 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纯粹的逃避情绪或无来由的轻浮设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版跋中的一段名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简言之,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不崇拜事实, 历史辩证法总是批判既成事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变革和革命, 更多的正是表明一种人类改善自己生存状况的冲动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忽视人的作用的客观进程, 我讲马克思主义蕴含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三、马克思从意识形态走向科学

被称作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阿尔都塞认为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科学是就真正的现实提出问题, 而意识形态只是就幻想中的现实提出问题。从意识形态必须经过质的飞跃才能达到科学, 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就是在与意识形态决裂的前提下形成起来的。

阿尔都塞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区分为1845年以前的意识形态阶段和以后的科学阶段, 这就是著名的“认识论断裂”, 标志断裂时期的著作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认为在这两篇著作中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的新的总问题。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根据他的断裂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有一个划分:一个是1845年以前的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一个是1845年以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阿尔都塞称马克思的前期著作为意识形态阶段, 后期的著作称为科学的阶段。

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历史科学”的高度评价几乎可以拿来为马克思主义摇旗呐喊了, 我们可以轻易将之用来支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但是, 这种将“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完全割裂的做法也有很多人反对。我认为将意识形态与科学划分开来无疑是有必要的, 但是通常被归入意识形态领域的人道主义却需要分开来看。

四、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倾向是贯穿始终的

首先, 唯物史观与人道主义并非水火不容, 而且正是唯物史观使人道主义摆脱了抽象形态, 形成了现实的科学的形态。这种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历史发展并不能脱离人, 人既不外在于历史, 也不被动地承载历史, 而是历史的主体。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把人道主义的视野扩展到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 开始触及到人的社会历史本质, 强调人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从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视野。马克思指出, 既然人的本质及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社会性, 所以社会是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真正的统一,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的了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

马克思认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人们在分工的状态下通过共同的生产活动扩大了生产力, 但是这种自然形成的生产力不仅不能被人们驾驭, 人类反而要受到这种力量各个发展阶段的决定, 所以人们把这种力量不是当作自己的力量而是当作一种异己的强制力量, 这事实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要想消除这种状况, 只有一方面使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形成人们的普遍交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会加剧这种“异化”的状况使人类的大多数不能继续忍受这种状况,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 这个领域, 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3]但一旦进入生产领域, 就可以看到, 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间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消失了。因此, 雇佣关系掩盖的是资本主义实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 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 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4]

即使是在通篇讨论价值、商品、生产、流通的《资本论》, 我们也会注意到马克思对人的关注, 很多人也正是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归为自由主义。虽然这种归类有很多难以赞同的地方, 但单从其明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来说, 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并非对立

如开篇所述, 马克思主义即使不能称作狭义的科学学科, 但仍不失其科学精神, 但这并不表明应该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同时具有人道主义倾向。

即使是自然科学也不能阻止哲学尤其是伦理学思想的渗入,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向往在于追求人的自由、自觉和全面发展, 而科学精神的目的在于如何才能为这样的自觉发展寻找到一条现实的、科学的、可能的实现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重向度的完美统一。可以说, 目标是明确的, 道路却是曲折的, 没有一条现实的道路可以供我们按部就班的进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和一种实现它的最大可能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一般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对象, 而在我国, 通常会认为是有损于其“科学地位”的说法, 而“人道主义”本身也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被当作是空想主义或“非科学”的东西。本文意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确具有人道主义倾向, 但这种人道主义并不是一种“伪善”, 而是与科学精神相结合, 可以被当作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维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乌托邦精神,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1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77.

[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99.

马克思主义与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 篇11

关键词:尼采;意志;强力意志;超人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42-02

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然而二者走的却是不同的道路,不仅具有可比性,而且更具借鉴性。之所以选择尼采,是因为他的强力意志及超人哲学更能给人以力量——自强不息的力量。叔本华与尼采开创了西方哲史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对西方及整个人类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尼采强力意志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哲学语境中的理性是某种必然性的、合乎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中不乏真理。唯意志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思潮,尼采的强力意志之所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必有其合理的一面,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合理性的程度和范围也将不同。

(一)社会根源

尼采(Friedrich Nietszche 1844—1900)德国哲学家。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由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走向了垄断阶段。这是其思想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是主要根源。此时,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权力的高度集中,从而能够积极对外扩张,迅速发展势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强国便开始了对外扩张,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蔓延,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走上了这条道路,德国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破德国当时封建割据的现状,迫切地需要一位强有力的“超人”——能够统治整个国家、并征服他国。因此,尼采的哲学就顺势而生了。

(二)思想根源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尼采因袭叔本华的基本思想,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原是意志,但他把意志看作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生命意志[1]348。这主要是由于二者所处的年代不同,一位处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一位处于垄断阶段,后者的思想更强大、更具生命力。但二者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志,却开了西方哲学之先河,使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从此凸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近代哲学的最高峰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极端化怀疑论与独断论之争,最后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统治下告终。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基础之上的,它更多地沿袭了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最直接的是继承了法国的唯物主义。而唯意志主义则看到了另一面——自然科学认识方法的局限及唯物主义的弊端——战争及物质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个人尊严及价值,生存成了突出问题[1]337。因而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根本分歧——主要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不同,一个注重其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认为这是人类的伟大胜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基石了解释的物质基础;另一个则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弊端,认为它造成了人与物的异化。唯意志主义哲学就在这种分歧中选择了人本主义这条道路。

(三)个人原因

尼采出生于传教士家庭,从小受贵族教育,大学毕业后,主要在大学教书,是一个典型的书斋式人物,他目空一切、自命清高,就像他的“超人”一样铁石心肠、鄙视和憎恨一切下等人。此外,他晚年得了精神病,这也与他诗化的语言有一定的关联,当然不是绝对的,诗化的语言所有的人都爱,因为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它的逻辑性不严密或跨越性太大。我们可以欣赏某一句或某一段,但很难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这一切都造就了这样一个“文艺性的哲学家”(罗素语),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更多的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二、尼采强力意志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重估一切价值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当时一切传统的价值。西方哲学中完全打破传统、重估价值的人是尼采,他首次抛开以往那些对哲学史加以概括的陈旧框架,而创造性地从古希腊哲学中挖掘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范畴来描述西方哲学的进展 [2],从此以后,非理性主义便逐渐凸显,并开始与理性主义分庭抗礼。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落后的思想文化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德国,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

尼采的哲学之所以彻底,就是因为他彻底推翻了上帝。他并不像经院哲学那样从本体论上直接证明上帝的不存在,而是更具一种实用价值,本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尼采的强力意志更是一种实用主义,因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创造超人。为了这个目的,把超人从上帝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宣布上帝死了,也必须把上帝存在的基础基督教进行彻底地批判,而对基督教的批判,更突显了其实用价值。他认为,基督教是一种弱者的宗教——事实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从基督教的产生来看,的确是为了普度众生,让每一个人都能与耶稣同在,而最主要的就是弱者,就是普通民众。他指出,基督教的道德是一种奴隶道德,如善恶概念都是从保护弱者的角度来看的,它造成了人的顺从和谦卑的劣根性,使人堕落和颓废,压抑了人的生命力和强力意志 [1]348。上帝死了,不仅指基督教中的上帝死了,也指整个形而上学的上帝死了[3],即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理性主义死了。

如果从现代意义上看,其重估一切价值这种彻底的精神也被后人继承得很好,后现代主义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某种源头。不同的只是重估的价值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应该是一致的。

(二)强力意志本原论

强力意志本原论超人如何产生?如果外在的环境相同,人与人的不同就主要是自身的原因了。他直接继承叔本华的思想“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原始意志。不同的是,他的意志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生命意志,他不仅要求人的存在,并极力寻找超人的存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磁针总是指向南方;树木渴望阳光,野兽要捕取猎物等。意志在无机物到有机物直至人表现为不同的级别[4]233。但存在并不是世界的本原,它没有任何生命的活力,这种意志是低级的,应该将其发展,发现更伟大的、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东西——强力意志。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适者就是超人的代表——因此,他的哲学是一种社会学中的进化论。从生命意志发展到强力意志,更是找到了世界的本原。这一点对于有机界比较好理解,对于无机界,他推断,分解与化合、引力与斥力等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

强力意志的本原论决定了尼采的认识论,这一点继承了叔本华的思想,既然世界的本原是意志,那么“世界是我的表象”。我之外的事物都具有意志,因而构成了其事物本身,但对我们而言只是表象,我们并不能认识,我们只能认识自己的意志,并由此而推断其他的事物,所谓的世界不过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而已。“每个自己就是世界,就是小宇宙,并看到这世界的两方面都完整无遗地皆备于整个世界的,大宇宙的本质。所以世界和人自己一样,彻头彻尾都是意志,彻头彻尾都是表象,此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 [1]342唯意志主义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史的开端也在于此。此刻,世界除了意志,别无他物,这是一种极其彻底的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甚至不掺杂任何一丝理性主义的成分。毫无疑问,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放射其巨大的光芒了。这种彻底的感觉或沉浸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之中,或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之中,或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之中,或康德的先验论之中,或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之中。但与此不同,他们仍是理性主义的,是可以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的思维活动,而在这里,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只需我们作为独立的有生命的人——这似乎接近生物性的人,但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生物性的思维与社会性的思维的一种过渡。或许它在理性思维之前就已发挥作用,只是因为难以准确描述,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压抑了吧。只有到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才足以理解。

强力意志与生命意志相比更能催人奋进。伽达默尔曾评论道, 20 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弗洛伊德、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福柯等都是深受尼采影响的哲学家[3]。

(三)超人哲学

这是其整个哲学的目的与精华。所谓超人,就是具有强力意志的人,他们是少数出类拔萃者,是天生的统治者和天才的艺术家 [1]394。“哲学家不是生来就是为了相互爱戴的,鹰从不结伴飞行,山鹑与椋鸟才这样。在高空翱翔,张牙舞爪,这才是外大天才的一生。”[5]30这里的超人有些人发挥很极端,如希特勒就是典型的例子,法西斯发动的世界大战是本世纪人类的一次最大灾难,而尼采哲学直接成为这场灾难的思想根源[6] 。为此,尼采的哲学曾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巨大力量。他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如我们熟知的鲁迅、郭沫若等大家就吸收了其中有利的成分。在现代,他又激励了一代代的年轻人。

尼采的超人哲学在现代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它使最底层的人奋发图强,争取任何向上的机会,以待出人头地;使普通人稳中求进,寻找上升的出口,以便鹤立鸡群;使上层的人更具野心、强者更强、超越自我、统治众生。

在物质条件愈加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满足生存的需要——生命意志,而要强力意志——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能过分夸大这种能力,走向极端。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不断地提高,但对于每一代人或每一个人来说,生存,尤其是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即使对某些人来说不是生活的中心,也必须在满足基本的条件之后才可以在强力意志方面加以发展。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其必要性,但并不是在任何阶段都适用,我们应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任厚奎,欧阳荣庆,等.西方哲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2]邓晓芒.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现代哲学,2011,(3).

[3]宋勇,周锋.浅论尼采的“超人哲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尼采.权力意志[M].贺骥,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6]姚定一.理性的陨落——论尼采的《权力意志》[J].四川师范大学报,1992,(3).

马克主义 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们研究事物应该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上去把握, 而不能只看普遍性而不看特殊性, 或只看特殊性而不看普遍性。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背得滥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1]681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去丰富和发展它。历史表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 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随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但亦应遵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原理,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一、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世界文明最优秀的成果, 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本, 是指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丢, 丢了就丢了灵魂、丢了根本。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历程, 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

俄国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 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 摈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 逐渐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毛泽东思想, 并在党的七大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反对不顾各国的具体实际, 抽象地谈论、搬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理论原则或具体结论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 我们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建立后,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 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方针, 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致使这一探索过程出现了严重失误, 且造成了十年动乱的恶性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通过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左”的教训, 逐步创建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他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3]2其原因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 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 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 各自的经历也不同, 所以要独立思考”, [3]260结合具体实际情况, 走自己的路。

继承前人而不墨守成规, 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 是唯物主义者应当具有的品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传统,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 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这是在时代、实践和形势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未来的准确把握和科学预见,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与时俱进的新特点新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没有固定范式的伟大工程,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9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 但决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因为尽管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但马克思、恩格斯只能从当时所看到和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 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比他们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 所以马克思主义若不与时俱进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就会失去其指导地位, 而“教条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4]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 马克思主义就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生动的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6]一般而言, 科学的理论都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否则, 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会变成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真理, 且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 但它同样要受时代发展的制约。因为时代进程“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 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什么都不存在”。[1]217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是时代、历史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很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以独有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的理论勇气, 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累了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对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在十二大开幕词中,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初期, 我们党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接着,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同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十四大则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成果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要范畴。这些创造性的思想、理论、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世纪末,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求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

特别是进入21世纪, 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势, 面临着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但又应认识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的客观现实。[5]406只有立足我国新的伟大实践,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方能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11-11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42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406.

上一篇:交通量分析下一篇:敏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