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心得党校

2024-07-02

马克思主义心得党校(共6篇)

马克思主义心得党校 篇1

党校提高班课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想

2014年3月1日,我有幸听了党校提高班的课程,对老师所讲内容,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在这里进行阐述。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统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在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有三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内涵与关系是我们应该认真体会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与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号角: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简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官当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理想认识和清醒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途径: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强调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历史回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复兴。这个振兴之路、复兴之路,不同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同与苏联高度集中、高度集体的计划经济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创造公平公正的机会。

虽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国内还是有些问题存在的。如:老三难——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新三难——入托难、出行难、养老难。这些问题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需要充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将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解决。但也应明确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事实。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一条光明之路、吉祥之路、希望之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相信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能越走越远,实现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心得党校 篇2

[关键词]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探析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他还特别强调,党校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把学习理论的氛围搞得浓浓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党校办学规律的深刻认识,为我们进一步搞好党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的活水源头,培养并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党校的基本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充裕在带来生活富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党员干部作风不雅,行为不端,甚至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宗旨的行为。党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力度,把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人民信得过的好干部,作为党校的基本任务和努力方向。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从学习正确的人生观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重要的则是其价值观。在我们国家,每当到了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伟大。因为以往的一切学说都是为了认识世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系统方法、协同推进以及辩证发展。因此我们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深化全面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这些哲学的方法论功能,这样才能防止片面性,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领导干部学习哲学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有哲学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实践知识的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可以说,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二、县级党校对于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前我国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调整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重心转向到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的发展指标成为考量党员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同时多年以来一些西方思潮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不断地弱化。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让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不愿学更不愿去研读马列原著,甚至把重读原著再讲马列主义信仰看成是思想陈旧和学术酸腐的表现。

(二)县级地方党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长期以来,热点问题和实用课程占据党校的课堂,党校的大部分教师也热衷于研究和讲授这些课,讲起来学员受听教师也轻松,而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期去研读原著和备课,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学员和同行的肯定,同时如果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所以一些党校老师不愿意从事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开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也有抵触情绪,一些党校在专题教学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这都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与传播。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师水平有待提高。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与高校授课有明显的区别,就需要教师长期而且专心致志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现实是基层党校的老师大多对学科理论浅尝辄止,深究不够,且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导致基础理论课不如一些热门实用的课效果好;由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本身的深奥,不少学员对学好此课有畏难情绪,使学员产生排斥心理。

三、推进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路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课,求真务实。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真才实学和党性原则的重要基地。因此,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即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求真务实地进行党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摒弃那些以学员猎奇心理为需求的课程,要结合党、国家当下相关的政策,进行选题,要增开马克思主义原著解读课程,让领导干部重新去研读经典原著。其次,增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方式,如在原著解读课程基础上,围绕党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进行相关的研讨课程。最后,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只有党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才能使课堂的内容丰富,吸引学员的兴趣,才能为学员讲好每一堂课。可以定期请著名的学者来校为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课程的培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进行党员干部的教育教学,就是要从根本抓起,从基础抓起,努力培养和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

(二)以学员工作的异质性为基础,统筹规划。马克思主义教育从其实质上讲虽然具有严格的逻辑性和理论性,但是它也有着乐趣横生的一面。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工作特点的学员来说,如果能够有层次的、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党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摒弃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善于看到学员的异质性,统筹规划,增强针对性,使每个学员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浓厚意蕴,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独特的人文魅力。

(三)以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为依据,与时俱进。党校要想充分发挥教育的目的,寻求良好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党校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时可以运用PPT作为辅助工具,制作可以包括图片、声音、影像,使学员在声画合一的氛围下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独特魅力。党校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双讲式、研讨式、情景式、现场教学式,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员更好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宋晓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杨建慧.对党校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4).

[3]黄彦军.地方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商,2013(8).

[4]成希斌.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马克思主义心得党校 篇3

一、选择题(不定项)

1、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41)客观实在性。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3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哪种原理的要求?(51)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根本要求。

4、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68)阶级性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里?(5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什么?(56)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

7、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63)

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部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管理等构成生产力系统的非实体性要素。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63)生产力

9、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属于什么观点?(69)

10、商品的二重性指什么?(76)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指什么?(7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79)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什么?(9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96)

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节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即:ABCD)

15、在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里?(99)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自从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四,公有制经济要适应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中,这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以人为本。

19、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什么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

二、辨析题。

1、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之一。(44)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主张的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唯心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是主观主义。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时候,主观主义使用的是一种从主观出发,忽视客观实际的错误的思想方法,它的特征就是主观合客观相分裂、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主观主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上,或表现为保守主义,或表现为经验主义。形式主义,不是从客观需要出发,而是从某种主观需要出发,不是注重客观实际,而是追求表面形式,所以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之一。

2、矛盾就是对抗。(49)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哲学上的矛盾不仅讲斗争性,还包括同一性。是对立面统一,统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性质。斗争性是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分离的倾向。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不同于具体的斗争形式。斗争性是斗争形式的一般性质,斗争形式是斗争性的具体表现。这个规律错误的根源在于把矛盾斗争性中某一种具体形式等同于矛盾本身,没有认识到矛盾是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

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55)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主体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真理作为认识范畴,其内容是 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客观事物是认识领域以外的世界,虽然真理是科学认识,内容是客观的,但毕竟属于认识领域,二者不能混同。这个观点错误就在于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本身的区别。

4、伟大人物的思想和创造精神决定意识的发展。(71)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个观点扩大伟大人物的个人作用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伟大人物对历史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但伟大人物的个人作用又受到客观历史性的限制,主要取决于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程度,取决于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拥护程度。因为人民群众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5、商品的价格是由该物的用途大小决定的。(79)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不是由商品的用途来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是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格同时受物质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不能正确理解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物的用途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实现价值的必要条件,但不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因而不决定价格的高低。

6、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十八大报告)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入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7、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的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效率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来 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投入上回答了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将二者等同。

8、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42、61)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客观性是规律最基本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依存于物质的客观性。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都有客观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必然导致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原理?(51)

答: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事物的本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第二,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尤其重要。列宁把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也就是具体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44)

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指导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所谓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以空间和时间的形式,遵循着物质固有的规律,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出发点。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

3、如何认识社会意识形态的反作用?(69)

答: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指导和政治指导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提供必要的思想条件;它具有指导、动员、批判、教育和规范作用;它为团结本阶级成员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意识形态的作用属于第二性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两种不同性质,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用革命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批判反动的意识形 态。

4、简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72)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认识论在党的工作路线上的生动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所在。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5、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答: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三个层面的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7、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答: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 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 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8、如何强化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答: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

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四、论述题

1、试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及主要途径? 答: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认识论在党的工作路线上的生动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所在。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意识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一切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 革的决定力量。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是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精神,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扎实工作,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试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三个层面的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群众规定性,凝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状态,使我们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牢牢把握这个前提。

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当代中国的实际进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同一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也是当代中国的,因此必须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加以培育和践行。当代中国的实际,有历史的实际,也有现实的实际。历史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现实的实际就是我们正在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要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又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前者是现实的实际,后者是历史的实际。离开了现实的实际,离开了时代的特色,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就不是今天的价值观;离开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实际,培育出来的价值观,也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只有立足现实和历史两个维度,培育和践行的价值观,才是我们的又是今天的价值观。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属于社会意识的范围。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意识(包括思想道德)的产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的物质经济生活,“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就是说,社会意识(包括思想道德)方面如果出了问题,不能仅仅在社会意识和思想道德层面去找,因为任何社会意识(包括思想文化)归根到底生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和实践关系中,因此,只有到社会的物质生活和实践关系领域中,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实际生活和实践的领域中,才能找到社会意识的诞生地。抓住了这个诞生地,就找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

第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虽然最终生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和实践领域,但是,社会的物质生活和实践并不会自发产生社会意识,而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需要人来建设、凝练和培育。即便是业已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不会自发地进入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中,这就需要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广泛配合。决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看作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的事情,党政各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等,都必须要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弦”,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和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

3、结合贵州省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理论,试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意义及思路?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联系是客观的,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越强大,越有能力保护生态环境,越有条件树立环保意识,越有基础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和改善。因此,二者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

贫穷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是贵州的主要任务。如果不守住发展的底线,不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不能保障就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会拉大与其他省区的发展差距,使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泡影。因此,必须守在发展这条底线。贵州又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省份,一旦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很难修复。因此,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

第一,贵州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只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保护不了环境,还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通过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不仅保护了环境,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二,贵州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转型,坚决抛弃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强化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第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不仅在理论上符合普遍联系的原理,也被贵州等多地的实践所证明。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既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守在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4、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结合贵州实际,试述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联系是客观的,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 和解决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第一,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第二,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稳定是前提。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改革是贵州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和同步小康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我省发展滞后根本上是改革滞后,我省发展上的差距根本上是改革上的差距,加快贵州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别无它途。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贫穷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这个最大的省情实际出发,坚持发展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牢牢把握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走出符合中央精神和体现贵州时代要求既有贵州特点的改革之路。

马克思主义心得党校 篇4

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向往的心情开始了**师范大学党校数院第42期分党校的学习,在带队张老师和班主任以及我们数院刘书记讲完话后,我们热烈地迎来了党校第一位老师余四川老师。

余四川老师风趣幽默的讲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首先讲了价值的概念,特点以及价值观与人生观。我了解到所谓价值,即是在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中,客体对主体的存在,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效应。理解价值范畴时时应注意三点:第一,价值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前人和后人的关系;第二,价值是一个意义的范畴,价值的三种形态是正价值,负价值和零价值,如:上课睡觉和上课睡觉时鼾声如雷有着不同的意义,于是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形态;第三,价值来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武林秘籍《九阴真经》就是价值来源的客体,欧阳锋是主体,而欧阳锋习武的过程则是使价值产生的实践。我还了解到价值有三个特点:第一,价值具有个体性,客体的价值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表现出因人而异的情况,即是好是坏要看谁,如:减肥药;第二,价值具有时效性,价值具有因时而生,顺时而变的特点,如:雨中送伞与雨后送伞,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纲领正是体现了价值的时效性,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到“高度重视和维(此_文_来_源_于_我_的_学_习_网]http:// 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作为。”而中国共产党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也是整个世界共同目睹了的;第三,价值具有多维性,由于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与客体所具有的多效性,使同一客体在与同一主体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作用,如:茶杯。我还知道了世界观是一切概念的启迪,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如:钱是命,命是钱,钱命紧相连;有权的幸福,无权的痛苦;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接着,余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我知道了应有是相对于实有而言的,“应有”之二字,是由共产党人既一般又非一般,既普通又非普通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正如《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58页写到的“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我还了解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创造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价值:第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第二,全心全意,诚心诚意,只有全心全意,才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做好事,服好务,只有全心全意,才能真心真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全心全意,诚心诚意,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支持,拥护和理解;第三,不怕牺牲,甘愿牺牲;第四,让群众高兴,让群众满意。这也是李瑞环同志所强调的。最后余老师指出了加强人生价值观修养的方法与途径:第一,认真学习,提高自我;不断改造,完善自我,自省自律,勤扫灰尘,坚守取向,把腐防变,一生走好,干净做人,金钱诱惑,切莫伸手,红颜祸水,严防死守;第三,勤于实践,塑造自我,余老师概括为123要求,即一立,二不,三从,一立指立足本职工作,二不指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三从指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余老师的精彩演讲使我受益匪浅。

第二次党校的课程中我们观看了关于建国60周年的短片,更加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神往,中国共产党建国60周年所走过的道路是艰辛的,是坎坷的,但是创造的成绩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令人震撼的。

通过两次党校的课程,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更加深厚了,对加入这个光荣而肩负责任和使命的集体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也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带领中国人民永远地朝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大步前进。

汇报人:

青马党校结业心得 篇5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政治面貌: 任职情况: 日

期:

熊艺玮 市场营销 1242 党员 班长

2015年3月10日 努力就在当下,荣誉不虚此行

营销1242 熊艺玮

带着组织的期望和自己的求知欲望,我参加了长春工程学院第5期“青马校”的培训。这次学习不仅是一次接受高层次培训的难得机会,而且也是一次理论加实践全方位提升自我能力的难得机会。

上学期的高层次的理论授课,使我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前沿理论和新的知识,极大得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开阔了我的视野,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理论观点。勤奋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不但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管理理念,有了质的升华,而且使我在思想境界、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一、增强了学习紧迫感

参加青马党校学习之前,我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认为学多学少都一样,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但此次参加青马党校培训班,真正感觉到自己能够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了建党以来的第一件大事,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生活学习打下了最根本的政治基础;学习了第二件大事,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渐渐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大大提升了经济实力,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学习了第三件大事,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出生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革命在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更为我们青年提供了拼搏向上的奋斗精神和梦想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正是因为我们90后的一代是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我们是中心,我们是焦点,所以我们中的部分人认为得到的一切就是理应得到的,无需特意感激,无需拼搏努力。而在进入“青马校”学习之前,我没有意识到这错误有多可怕,在上过“青马校”课程之后,我开始渐渐懂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是由多少位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才知道原来每天玩手机电脑有多么的浪费时间,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我看到我与成功人士的差距,我读的书太少,知识贮备太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李开复曾经说过,“未来比今天重要,积极比安稳重要,学习比金钱重要。”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巩固专业课知识、了解和学习新鲜事物。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可以涉猎中外名著,从自己感兴趣的类别开始,不断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对现代学生干部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这期的“青马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个学生干部的使命,责任与担当。一个学生干部是由同学群众推选出来的服务于同学群众的特殊管理者,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坚持群众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每个学生干部来说,熟练掌握各种沟通技巧就能在同所有人的交流中游刃有余,就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更好更出色地完成学生干部的使命。为了完善班级管理工作,我基本每个星期都会去女生寝室和大伙儿聊聊天说说话,了解一下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关心一下她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追求什么,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我觉得大家五湖四海来到一个学校被分到一个班都是有缘分的,离家那么远,多一个人关心他们就会多一份温暖,就会多一份凝聚和团结。而且,和她们聊天也非常愉快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介于我是女班长,男生那边不方便去寝室,所以我也会交代副班长和团支书,多了解了解男生的思想动态,多督促男生那边好好学习。

三、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清晰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统一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决心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培养自己应对各种事务的处理和应变能力。始终做到关注身边事,关心身边人;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做一名称职的学生干部。

过去的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进入新的世纪,面对着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必须居安思危。要看到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重大困难和不利因素:只有继续改革,才能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就树立为党为国为民的思想,严禁滋生个人主义、奢侈浪费。作为一个学生干部严禁滋生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应积极响应习主席反腐倡廉的号召,从思想上入党。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要积极努力争取早日转为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员!在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也要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通过我在学习上的知行合一,我获得了2012学年“校二等奖学金”,2013学年“校一等奖学金”,2012学年、2013学年“优秀学生”荣誉称号,获得“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ERP精英挑战赛吉林赛区一等奖,并担任营销1341班代理班主任。

这为期两年的学习,我想只能用“受益匪浅”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全方位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能立足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总结问题,增强了工作实践的反思。很感谢这次一起陪同我们学习老师们,是你们辛苦地组织又安排还有你们的关心与帮助让我一次又一次体会到长春工程学院的关爱与温暖。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尽善尽美,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校心得 篇6

以下是我这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其一,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二,这次学习培训加深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但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其三,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十分地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者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凸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大学生,我渴望加入到这个光荣的组织中,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统一结合起来,把对党、对祖国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成绩。

总之,通过预备党员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今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上进,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在这段集中学习的日子里,我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入党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端正,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党的发展道路时曲折而多难的,每每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对党的坚定的信念与坚定的追求,使共产党员咬紧牙关,度过难关,使党能继续前行。而在党的旗帜下,共产党员们也在曲折中得到成长。

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述,让我们认识党史党性党纪,并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及信念力量的强大。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一场浩劫,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时所遇到的重大挫折。那时,许多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无辜获罪,遭受非人的折磨。然而,此时像刘少奇、黄光美一样的共产党员却仍没有对党失去信心,他们坚定的信念使他们坚信党最终会认识自身错误,并纠正它。最终,党果然通过自身力量纠正了自身错误,使自己重新步上前进的道路。而正是那些坚持相信党的知识分子,在信念的伟大力量下熬过十年浩劫,并为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做出了贡献。

今天,中国发展局面令人可喜,中国共产党表现出其旺盛的活力和先进性。十七大胜利召开,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被提出,我们可以欣喜预见新中国的美好前景。十七大给我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更大的信心,使我们对党更无怨无悔的追求。

通过党校的学习,我的思想再次有了巨大的变化。我觉得,对于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作为党员就应该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深入实际、全心全意、勤俭办事、一事当前,要多为人民作想、从大局作眼。对于这样的宗旨,作为积极向党靠拢的先进分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学生会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班上组织同学们积极学习和讨论党的一些重要思想,随时随地不 忘体现先锋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与每个同学接触、交流,努力搞好同学关系!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按照党章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是比较困难,加以时日,坚持不懈,必定受益良多,他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征程,让我的旅途有了一个个驿站,使我走路的步伐更加稳健,到达目的的信心更加坚定!

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讲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现在我认识到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党组织靠近,加强自己在社会实践各方面的锻炼,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党员,让自己慢慢的成熟,在实践行动中实践我所知道的和我要知道的,并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取早日加入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并且成为起优秀的一员,用党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刻理解里面的精髓,用于指导我的行动。

现在,我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应努力做到先在思想上、行动上入党,然后争取组织上入党。因此,第一要务使更坚定党的信念和对党的追求。通过对党史和对党实行的政策的了解,认识到党的伟大,自觉在党的旗帜下确定自己各阶段目标。在党课学习,讲究与时俱进,把党的思想落实到学习中;讲究与时俱进,把党的思想落实到工作中,踏踏实实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进步。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同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为同胞的安居乐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最朴素的动机。参加党校培训后,我深刻

认识到党是一个先进的集体,为我们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并且指引和教导我们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我将选择这条道路并为之奋斗终身。

这次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我感觉收益匪浅。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了我对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党的政策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使我更加懂得,我们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共产党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怀着对党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本次学习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些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会庸俗化。如果说要变,那么思想上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江泽民同志也说:“作为共产党人,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使精神世界陷入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势力的影响,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今后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即增强全局意识、参与意识、精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政策能力、锻炼领导能力。为此,我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动向,做到通晓上情、了解外情、熟悉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能够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定位,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干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谋在先、思在先、知在先。对工作中的重点,要先领导之谋而谋;对工作中的难点,要先领导之思而思;对工作中的热点,要先领导之知而知。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模拟思维”,与上级领导的思维同频共振。

三、要加强实践锻炼,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使要有诚恳老实的态度,靠自己真诚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入党愿望。二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入党的愿望。这要求我们决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时刻用准备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各种考验。要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实践中主动锤炼自己,并在实践过程中,经常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对照自己,既注重点滴小事,又经得起重大事件的考验,逐

步提高思想觉悟,在思想上首先入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海权”一词,从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出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后便风靡全世界,马汉也一跃成为世界最闻名的“海权”理论家。而在中国,“海权”是什么?中国有“海权”吗?100多年的民族屈辱和领土被瓜分与“海权”有什么关系?中国过去没有“海权”,今天有“海权”吗?

面对着中国东部这一片浩瀚的海洋,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为了建立中国的“海权”,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

中国要统一祖国,要解决海洋边界争端,就必须发展海军。中国人究竟要不要“海权”,中国人究竟能不能说“海权”,中国“海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海权”?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的确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文木博士新发表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制海权与大国兴衰》《论中国海权》等系列论文,试图系统地探索当代中国“海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读后令人耳目一新。现将其论文主要论点综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的“海权”特征

中国的“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

中国的“海权”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伸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而不是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

中国属于新兴的和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大国,中国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泛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相一致。

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中国东部海区是实现中国“海权”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支点。实现对台湾、南海诸岛的主权,既是中国实现统一的正义事业,又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国“海权”的关键步骤。实现国家

统一进程与实现国家“海权”进程的统一,这既是中国“海权”的特点,也是中国“海权”的优点。它决定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海权”实践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它也排除了在相当时期内中国的“海权”实践转向海上霸权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认为中国为实现其“海权”利益而发展海军是“中国威胁”,或认为中国不应当发展海军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道理和不符合逻辑的。

第二,非凡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于有限“海权”的特点。

与美英两国不同,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容型的国家,而美英国家属两洋夹护中的国家。这种海上安全的特点,迫使美英两国必须将实现“海权”和扩张海洋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至它们最终异化为世界性的海上霸权国家。

在地理上,中国是一面临海、三面环陆的国家。由于三面陆上的安全压力,使中国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了强大的陆军而非海军力量。同样,这种地缘政治特点和上述中国“海权”的特点,又决定了中国的“海权”即使拥有与美英国家同样的财力,在实践中也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权力。中国“海权”应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基本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

第三,中国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是远期战略上的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中国人对海洋战略利益的熟悉是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失败后开始的。而从经济全球化视角熟悉“海权”,却是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开始的。在古代世界,由于不具备远航动力技术,因此东部大海反倒成了保护中国东疆安全的自然屏障。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及抗日战争初期的海上失败,也只是使中国人从“边防”的角度熟悉了“海权”的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20多年间,中国经济已深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对国际市场和资源产生了日益深厚的依存关系。鉴于此,中国不可能不需要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保护其海洋利益的海军力量,并随中国海洋利益的扩大而扩展。这种扩展进程是无限的,但其性质却不出自卫的限度。

中国一定要有强大的海军

“海权”实际上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海军是国家海洋战略力量的核心部分,是“海权”必须依托的兵种。未来中国的“海权”绝不应当只是海军的事,而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它应该是在外层空间、空中预警和海洋工程等技术链的拉动和引导下,集陆、海、空导弹精确打击技术并被应用于海上作战的力量结构。

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是既要“航母”,更要“核潜”。现代“航母”就已与现代卫星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据此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陆基远程精确打击仅具有本土防御的意义,对于世界范围的制海权而言意义不大。它解决不了关于海外商业争执、资源进口线受阻及海外商人和侨民保护问题。而现代“航母”已不是一般的战舰,它也不仅仅属于海军,它是一个集海、陆、空和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为一身,并在全球范围最具机动性质的作战平台。在本质上,它是国家作战力量而不仅仅是海军作战力量的标志。其次,航空母舰是与经济发展概念相联系,因而具有攻势性的军事

工具,其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攻势运动。没有“航母”,我们在国际上任何重大涉我事件中,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发言权力;没有“航母”,我们就不能对影响我国海洋安全的行为在其初始阶段进行制止;没有“航母”,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中国海军建设起步早但发展慢,这既是中国海军历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中国海军由于其相对落后倒使它拥有开发新领域的后发优势。对中国国防安全而言,现在的问题是由美国推进和主导的依托外空信息技术的新战争模式,不仅拉大了中美之间的军事技术距离,并由此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非凡是中国海区主权的安全。为此,中国必须急起直追,将有限的国防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于海军建设,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中美海军之间的技术差距。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根据历史经验,假如我们利用后发优势反其道而行之,将有限的国防资源优先用于深海开发,这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更为有效的威慑力量,并以此带动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因为:(1)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外空技术革命已近饱和,而深海技术的开发方兴未艾;(2)深海武器比陆地和天空武器更具机动性和隐蔽性,更有利于完成国家战略攻防任务;(3)相对陆基弹道导弹而言,深海武器可确保国家的二次打击能力更久地处于安全状态;(4)发展包括潜艇在内的深海作战工具,是发展包括“航母”在内的水面舰艇的基础。海军的终极作战力量并不在于海面舰艇的战斗力,而在于水下舰艇的战斗力。也就是说,在大规模的战略打击后,只有深海作战力量具有战略报复和二次打击的能力;(5)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其国防任务更多地带有战略防御的性质,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深海开发,既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近期目标,又有利于确保国家战略防御政策的终极效果。

“永远不称霸”是中国扩展“海权”的原则

海军是国家扩展“海权”的重要手段。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捍卫国家“海权”的严重任务,这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海权”扩展是无限的。

同时,在维护海洋政治、经济权利方面,中国“海权”及其实现力量,即中国海军的扩展又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在这些领域,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国际海洋法的框架下,经过多边协商予以解决,中国海军的目标只是确保这些多边协商结果的合法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海军的建设仅限于自卫性威慑范围。中国海军建设的目标将永远服务于中国以平等之地位独立于世界的要求。

上一篇:传销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反担保股票质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