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货币理论

2024-05-23

马克思货币理论(精选6篇)

马克思货币理论 篇1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学术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涉猎广泛,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等无所不包,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称之为与马克思、涂尔干比肩的伟大思想家。韦伯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思想开启了韦伯式分析的先河,在其所涉及的经济、历史、法律、宗教等社会学科中,韦伯皆有所建树。韦伯不会拘泥于某一学科,而是善于对各个学科进行综合研究。近年来,国内对韦伯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涉及理性化、现代化、官僚化、宗教、价值中立等各个层面,韦伯观察社会问题独特且综合的视角给予了人们丰富的灵感和启示。在其代表作《经济与社会》中,韦伯以其合理化概念为线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理论和逻辑上一以贯之地提出了包含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货币理论,拓展了货币概念的内涵。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韦伯货币理论的系统整理和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纯而又纯的经济,都会掺杂着各种其他社会因素,货币作为经济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亦是如此。货币所承载的不单单是经济,还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于货币的研究不能单纯地采用经济视角,要结合社会、哲学、伦理、政治等各个因素。只有多角度剖析货币概念,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货币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这条道路上,韦伯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韦伯货币理论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韦伯对货币经济维度的分析

韦伯认为,理性主义的发展会催生出现代化国家,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是西方社会的合理化。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世界观的合理化(新教伦理)导致文化的合理化(资本主义精神)进而引起社会的合理化(科层制)。可见,合理化概念是韦伯思想的核心,是韦伯理论的精髓,是韦伯体系的一条主线。正如卢格斯·勃鲁巴克指出,“最近的研究证明,在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一个十分一致的论题就是合理性的观念,特别是作为当代西方文明特征的‘特殊的和独特的合理主义’的观念”。在韦伯看来,这种合理主义和合理化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当代资本主义,这是我们当代生活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在《经济与社会》第二章中,韦伯以其合理化概念为起点,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把握了合理经济行为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从一种纯技术的观点看,货币乃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就是说,它在形式上是为经济活动导向的最理性手段”。

韦伯首先提出了市场合理性概念,“这里所说的合理性是这样一种力量:它推动有意在市场上买卖货物的阶层以市场行情为取向从事经济活动”。这里的市场合理性概念就是指市场的参与者自由竞争,市场交易只取决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接下来,韦伯提出了经济行动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前者将被用来指在技术上可能的,并被实际应用的量化或者核算的程度;后者则是指按照某种终极价值观的标准,通过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向既定人员群体供应货物的程度,不管这些标准的性质是什么。韦伯认为,如果经济体内的购买、售卖、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能够用数字形式进行表述的话,那么经济活动系统就是形式理性的,而货币的使用恰恰能够实现这一点。

为了证明货币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也是在形式上引导经济活动的最理性手段,韦伯在书中阐述了货币计算的五个结果:一是根据市场行情,对生产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估价;二是以账面形式比较不同行动的利润;三是以货币形式比较某一时期内货物和资产的变动;四是对收支进行事先预估和事后核实;五是根据以上的结果安排消费,利用核算期内可用的货币,根据边际效用原则获取必需的效用。从以上货币的使用结果可以看出,货币充当计算工具之后经济活动的可计算性大大增强了,为经济参与者进行理性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理性经济行为的覆盖范围。货币是一种神奇的数量单位,一把可以随意伸缩的尺子,能够衡量近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量化。

接着,韦伯对货币经济和自然经济进行了比较。用货币进行核算的经济即为货币经济。在货币经济内,经济行动典型的以体现在用货币计算的市场行情为取向。自然经济指的是不使用货币的经济,主要是存在于物物交换的社会。随后,韦伯分析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即实物计算的难题。物物交换在一定范围内只有同质的货物才能够进行量的比较,才能明确地用去主观化的数字进行比较。而面对不同种类的生产资料,它们的不同使用方法,以及最终产品的不同质量进行比较,实物计算就捉襟见肘了。相反,货币计算可以很好地解决实物计算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如今,根据不同种类原材料的用途以及处理这些原材料的不同方式来比较不同种类的生产过程,采用的办法是根据货币成本去计算相比较而言的盈利。在这一点上是实物计算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比较,韦伯进一步论证了货币计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货币经济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最后,韦伯阐释了货币经济形式合理性的实质条件:相对自治的经济单元之间的市场斗争,即自由的市场竞争。韦伯指出,市场的自由不存在非理性的人为干预,既不存在强加于人的、经济上的无理性的垄断,也不存在自发的、经济上理性的(即以市场为取向)的垄断。只有在自由的市场条件下,货币的形式理性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进而导致社会经济行为的全面理性化。

货币不仅是合理化的计算工具,货币以及货币经济还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韦伯指出,市场和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构成了以纯粹的自我利益互为取向的行动类型。可以看出,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体开始关注于自身需求和利益得失,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使得个体可以在比较中进行权衡取舍,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换活动中逐渐形成基于自身需求与利益得失的个体意识。这种渐渐强烈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时代那种模糊的个体意识、那种坚固的共同意识是不相容的。此外,货币的存在给予了个体可以理性地衡量自身利益得失的手段,拓展了其对自身利益的衡量范围。同时,也统一了不同个体对自身经济行动的衡量标准,使得其对自身利益的权衡更加理性客观,利益比较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反过来,对自身需求和利益清醒客观的评估强化了个体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和追求,加剧了个体从共同体中的分化。在这一点上,韦伯受到了西美尔的影响。西美尔认为,货币推动了越来越复杂的专业化劳动分工的形成,促使了社会分化与整合。韦伯提出,“货币经济的发展在共同体的内在解体上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货币经济给以个人单独的收益和消费在客观上的可计算性;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作为中介的间接交换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可能给予他们自由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二、韦伯对货币社会维度的分析

韦伯货币概念的背后不单单是合理化的经济因素,更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纷争。“货币并不是一种善意的不确定的有用效益的指令,人们可以不在原则上排除价格的打上人与人斗争烙印的性质就能随意改造这种指令,而首先是斗争手段和斗争价格,但是,仅仅是以对利益斗争机会采用量的估计表达形式的计算手段”。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到处充斥着利益冲突,也随之充满了竞争,而竞争或者说斗争的主战场就是市场。在市场上,人们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并且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着对抗,进行着排挤。在这个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只有作为媒介的货币才能成为连接人与人的纽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市场斗争的武器。人们讨价还价,最终形成的市场价格是利益冲突和妥协的产物,也是权力较量的结果。这种竞争是资本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活力的源泉之一。个人与个人在以货币为武器的市场上相互斗争,硝烟散尽之后,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得到了满足与实现。

货币另外一个社会因素的体现是其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而带来的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韦伯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存在一种货币制度。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货币制度必然被统治集团所垄断。“现代国家对货币业已独占两种垄断:通过章程,完全独占对货币制度的垄断;几乎毫无例外地独占对货币制造发行的垄断”。货币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附属物,其政治角色必将超越其技术角色并占据主导地位。货币制度必须首先服从于权力,然后才能服从于市场。由此,货币制度便自然而然地向统治集团和特定利益群体倾斜了。异曲同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其1999 年获奖后发表的经济学演讲中曾表示:“货币因素在许多政治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不安触发了20世纪政坛中的无数次风云变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韦伯列举了通货膨胀的例子。他指出,可以大规模廉价的生产纸币让私人利益在暗地里涌流,没有人会在乎货币的恰当数量和类型,在乎的只有纯粹的个人利益。他强调“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增强某些利益集团购买力的特殊途径”。利益集团不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也不会理性地把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放在首位,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借助通货膨胀来维持扩大自己的购买力,尽管这种增发的货币在财政上已经毫无必要。利益集团通过政治和货币管理机构内部对货币政策产生压力和影响,进而改变货币政策的轨迹。对于国家而言,通胀有着巨大的财政诱惑力,随着名义货币收入的增长,国家收入会大幅度提高。最后,韦伯指出,虽然金属本位货币的运行带有机械的特性,但在市场经济中能够达到高度的形式合理性,因为它使得经济行动完全以市场优势为取向。

三、对韦伯货币理论的评价

马克斯·韦伯以其合理性概念为内核,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剖析,构建了韦伯式的货币理论,具有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创新意义。然而,其以合理化为线索推导出的货币概念陷入了唯心史观的困境。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应的生产方式,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改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是特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产生了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即宗教、文学、艺术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货币经济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催化剂,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但绝不是社会发展更替的主导因素,只有生产力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韦伯将新教的合理化世界观作为起点,推导这种合理化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改造过程。合理化的理念在社会中一旦形成,就会开始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迫使社会各个方面向合理化发展。社会的合理化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有效地计算手段,进而可以对社会行为的结果,对个体利益得失进行量化比较,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形式合理性。于是,货币作为最合理的计算手段应运而生。可以看出,韦伯的货币观是颠倒的,是唯心主义的。事实上,货币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逐步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而不单单是合理化理念推动而成的。虽然韦伯的货币观在货币的诞生上有着唯心主义缺陷,但在现象层面,货币的确如韦伯所讲,有利于经济行为的量化比较和人们的选择取舍,使得各种经济行为具有形式理性,对市场拓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在韦伯的语境里是符合合理化原则的。当今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价格引导机制不强。需要尽可能地发挥货币这“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和最理性的经济导向手段”的作用,创造出货币发挥其自身潜能的平台,即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监督作用,让货币经济的形式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韦伯将货币看作是人和人在市场上相互斗争的武器,这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但没有深入到本质层面。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拜物教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货币拜物教的存在,是货币统治人而不是人对货币的支配。把货币完全定义为服从于人指挥的武器是一种概念上的想象,否认了资本对人的奴役,否认了人的异化。另外,把市场上的斗争归结为原子式的平等的个人的竞争是不符合现实的。个人在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其背后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背后所属阶级的斗争。个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自己的阶级而存在,他们只不过是阶级的一分子。韦伯将每个人视作市场上公平战斗的战士,是一种模糊现实社会中阶级存在的说法,有其局限性。但是,韦伯把市场竞争看作是拿着货币武器的斗争,是在现象层面对市场经济特征的有价值的提炼和概括,刻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和解决矛盾的方式。

韦伯的国家货币理论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现代社会中,信用货币已经基本上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态。充当政策工具的信用货币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特定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不断地促使政府通过操纵货币数量去满足某个地方或某个群体的要求。同时,为了政治和财政目的,当代政府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任何数量的信用货币,致使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海量信用货币极易催生出各种金融泡沫,成为时刻悬在实体经济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正如哈耶克所说:“那种一直遭到相当正确的指责的市场秩序的主要缺陷,即其容易导致周期性的萧条和失业,其实主要是政府长期以来垄断货币发行所致。”韦伯的国家货币理论对于当代政府的经济调控具有启示意义。要适度地运用赤字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出现过度的通货膨胀。要健全货币制度,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马克斯·韦伯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社会科学史上的巨匠。其对包含经济和社会双重维度的货币概念的整理和剖析可以深化对货币本质的理解,为货币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整合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可见,韦伯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还需要不断地挖掘下去。

摘要: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包含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货币概念。在经济层面,货币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是经济行为合理化的技术性工具,货币经济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层面,货币是人与人在市场上进行斗争的武器,是一种被统治集团垄断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特定集团的利益。韦伯的货币概念实现了对传统货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但却存在着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没有看到货币背后的经济本质,模糊了社会现实中的阶级存在,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货币,经济维度,社会维度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潘华凌译: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郑晓松: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逻辑进路[J].贵州社会科学,2006(1).

[3]卢格斯·勃鲁巴克:合理性的限度: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伦理思想[M].伦敦,1984.

[4]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

[5]赵文力:论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四个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09(3).

[6]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哈耶克著,姚中秋译:货币的非国家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马克思货币理论 篇2

实物期权与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仅通过预期物价变动率dP/P@dt考察持币收益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们在持币的同时就拥有了在未来物价下跌时以低价购入商品的权力,所以有必要在原函数中加入这一权力的价值Pm,与dP/P@dt共同描述持币收益;Pm的值可以用实物期权法求得.这种修正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秦萌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FINANCE INSTITUTE 年,卷(期): “”(3) 分类号:F820 关键词:实物期权   货币需求  

马克思货币理论 篇3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流通量规律,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一、背景知识

一般的商品交换形式表现为商品在流通领域内通过买和卖的对立过程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转入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 这种为买而卖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就构成了商品流通。其中, 商品交换的形式变换可以表示为:W-G-W。而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 货币在这一领域中的运动自然必不可少。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 对商品和货币的流通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他认为货币的运动诞生于商品的流通, 也是商品流通的表象。笔者在这里用图1来表示简单的商品流通和货币运动的过程。

在图1中, 各曲线与中心直线的交点表示商品的交换, 它和直线共同构成了流通领域。曲线端点处标明的奇数号的商品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偶数号商品也是如此, 但是奇数号的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必然和所对应的偶数号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这样才使得商品交换有意义。直线所在的数轴上的方向表示的只是流通领域在时间上的向前运动, 并不代表货币只有单一的运动方向。现在从图1中就可以看出, 一旦一组对立的买与卖的商品交换过程结束, 商品就从流通领域退出, 转而进入消费领域, 但货币却仍旧一直在流通领域中不断运动。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理论考虑的正是在一定时期内这一流通领域中所需的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表示为: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马克思在把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考虑进来之后, 这一货币流通规律可以改写为:流通的货币总额=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到期的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 /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中, 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单位价格之积。由于修改后的流通规律表达式的总式仍然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修改前的形式, 因此下文依然使用第一种形式。

从上述货币流通规律的表达式可以知道,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单位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 即一定时间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也即是商品交换过程W-G-W的次数) 。并且说明商品世界的流通过程所需的流通手段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 而非流通手段量决定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同时, 因为流通过程的存在, 我们可以知道货币此时不仅起着代表观念上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还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流通手段量的变化都是由货币本身引起的, 不是由它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而是由它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引起的”。这正是与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相区别的地方, 即马克思所指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

二、与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对比分析、局限性和改进

(一) 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主要有两种表达形式。第一种是数量方程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交易量 (MV=PT) 。这里的货币流通速度 (V) 衡量的是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速度, 即一个给定的时期中1美元转手的次数[3]。该方程式说明一定时期的交易的总价值 (PT) 等于一定时期用于交易所需的货币量 (MV) 。

第二种是货币需求函数 (剑桥方程式) :。其中, 表示实际货币余额;k为常数, 表明人们持有的货币量占1美元收入的比例, k=1/V。

这里的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的供给共同决定了货币的流通量。如图2所示, 纵轴表示利率水平r, 横轴表示实际货币余额。可以看出, 由于货币的供给量不变, 所以流通量不会改变, 但利率水平会根据货币的需求量的调整而发生变化。

(二) 对比分析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尽管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但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是等价的, 因此笔者用其中的第二种表达形式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进行对比。

很明显, 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 利率可以等价地表示为货币的价值, 它是货币没有进行储蓄的机会成本。因此, 这从一定程度上好像是利用了贮藏手段的职能来表现出货币的价值尺度, 但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 同时也是现实的情形中, 由于金本位的缺失使得现今的货币的价值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而使货币因贮藏手段的职能表现出好像它的价值增加了的现象, 但这实际上只是相当于用过去的货币价值来衡量未来货币的价值。其中, 真正与马克思的观念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等价的是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产品为衡量标准的实际货币余额的货币概念。因此, 虽然货币需求量变化导致的利率的变化可以当做是一种货币价值尺度的变化, 但它对货币的流通量没有根本的影响。在这里, 起到影响作用的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的供给量。而这种供给量的变化显然不是出自货币本身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也没有考虑到货币是一种资产, 具有价值贮藏的职能, 而是人为调整的结果, 这只是对流通量变化的表象的解释。很明显,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更愿意反应的是货币流通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利率r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 其中P指的是商品价格) , 而这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量变化的本质是截然相反的。

尽管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并没有对货币的需求量进行分析——而且在能从价值尺度的职能考虑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第二种形式的分析中, 我们也能看出此时对需求量的分析并非必要, 但马克思从货币供给的角度, 给出了从价值尺度考量的对流通量的变化的效应, 这是本质的而非表象的解释。虽然它的局限性在于:在马克思的公式中, 货币是以金、银等金属的替代形式出现的, 即它的价值即为金、银的价值, 但是就本质而言, 货币流通量的变化来自于商品量或者商品价格的变化, 这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正确的价值表现形式, 是自然的而非人为制造的形式, 因此这里的货币流通量更接近于真实, 揭示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所没有揭示出来的实质。

(三) 二者的局限性和改进

虽然从上述的方程表达式中可以看到不论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还是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 在形式上是一致的——货币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 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能很好地描述出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变化的因素。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局限于资产阶级浮于本质表层的解释——他们只注意到了商品价格的变化, 企图表现出只需依靠单纯对货币数量的控制来达到他们调控经济的目的;而马克思的观点却因为金本位制存在的时代局限性, 使得他的理论中没有而且不必考虑商品价格的变化。但在当今金本位制已经不适应的年代, 利率对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应当予以充分考虑的。因此在只有对货币供给量分析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中必须引入货币需求量的分析, 以考察商品价格的变化, 从而来共同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变化。然而, 由于在确定货币流通量的时刻, 商品的价格可以认为是固定的, 即商品价格总额既定, 因此在确定的时间点上的货币流通量的大小用马克思的观点依然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只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 货币流通规律表达式中的分母——“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比在平均的意义上更加复杂。因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简化公式的分析, 采用的例子是使四次商品交换的商品价格都相等 (均为2磅) 的假定, 但是事实上这一运算包含了在最小货币额和最大货币额之间进行权数的对比计算才可得到同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比如我们把例子替换为同样的四次相继进行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依次为2磅、3磅、4磅和5磅, 每种商品交换的数量仍为1, 则此时商品价格总额为14磅 (2磅+3磅+4磅+5磅) 。我们可以看出, 在四次商品交换中最小货币额为2磅, 且贯穿于全过程, 所以此时的2磅相当于同时进行四次商品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中的8磅;现在我们将其单位化, 则上述过程代表了8/14的1磅货币的运动, 同时得权数为1。接着从四次相继的商品交换中抽出由第一次商品交换带来的2磅货币流通的等价效果, 即变为余下三次相继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可依次等价表示为1磅、2磅和3磅。这时全局的最小货币额为1磅, 且贯穿于余下三次相继的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与2磅的分析同理, 这里的1磅相当于同时进行三次商品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中的3磅, 同样将其单位化, 则其代表了3/14的1磅货币的运动, 同时得权数为3/4。再从三次相继的商品交换中抽出由第二次商品交换带来的1磅货币流通的等价效果, 即变为余下两次相继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可依次等价表示为1磅和2磅。对余下两次相继的商品交换的计算过程与前面两次相继的商品交换的分析相同, 这里便不多累述。综上, 我们得到: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8/14+3/14*3/4+2/14*1/2+1/14*1/4) *4=3.28次。为了得到需要的结论, 我们可以再设置一个对照组:令同样的四次相继进行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依次修改为1磅、3磅、4磅和6磅, 每种商品交换的数量仍为1, 则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4/14+6/14*3/4+2/14*1/2+1/14*1/4) *4=0.696次。从这一简单对比的计算结果可知, 越是差额大的零散的交易越会使流通次数减少。因为“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间内的流通次数可以用来计量货币流通的速度[5]”, 所以上述结论等同于流通速度的减慢。

三、对当代经济复苏时期社会财富的增减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分析

因为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总体水平的提高, 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可以知道这一现象主要来自于货币数量的增多, 我们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的发生。

这里笔者运用马克思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来考察适用于我国情况的在经济复苏时期通货膨胀因素与社会财富增减的关系。

我们先不考虑国家为刺激经济而下放的货币资金——这些货币可以看做建立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上的人为调整, 意味着在这样的设定下货币的价值不变。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以上设定也相当于首先讨论在经济复苏时期, 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述, 这时流通货币量的增加取决于商品量的增加或流通速度的下降。在过去两年的经济刺激中, 商品量的绝对数目会因为投资的增加而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由于购买力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带来的会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因为在危机后的一两年, 是我国的消费者还未充分具有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刻, 此时的消费量不会明显多于经济危机之前 (考虑到危机期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 甚至存在预防性的储蓄。从这一方面看, 货币流通量将会自然增加。当然, 商品数量也有相对减少的可能性, 因为投资并不能一定带来产出, 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 过剩的产品被消耗, 而新产品的生产未得到迅速恢复。但当流通速度的减少大于商品数量的减少时, 货币流通量依然会增加, 这与经济复苏时期社会财富的增加是相一致的。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 在新技术革命后的现代社会, 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的流行, 使得商品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能仅仅依靠现实中的实物来反映。虚拟商品会使在经济复苏阶段商品量的增长比以往各年份更加倍快的速度增加, 特别是金融产品等的回暖趋势。但相比于分子的增长速度, 分母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会更缓慢, 不仅是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投资谨慎的担忧, 而且由上文对分母的计算分析可知, 在复苏初始阶段, 新产品的生产是在完全竞争市场并未形成的条件下进行的, 此时即使是相似商品间的价格差额也不会很接近, 而是表现出具有更大差额的价格。所以, 此时的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从权数方面计算的增值不会很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如期货和远期合约等的这类商品可能带来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但其带来的波动影响主要在未来, 且由于所占市场份额目前并不大, 因此给流通速度带来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意义。

由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在排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建立的, 所以这里的分析表明在经济复苏的阶段社会财富与货币流通量有相同的增加趋势, 即二者成正比, 也说明此时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满足了社会财富增加的需要。

接着, 当我们加入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时 (意味着同时加入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 我们就要考虑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了, 这时可以借鉴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的观点。因为国家为刺激经济而发放了一定数量的货币, 使得人们拥有的可支配货币量增加, 对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从而导致利率下降, 即货币的价值下降, 而利率和商品价格成反比, 所以商品的价格会上升, 加之上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的讨论, 我们可以知道, 商品的价格总额必然上升, 且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流通量的速度, 最终导致了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增加, 这时的增加量幅度随货币发放量的额度远大于排除了商品价格变化时货币量增加的情况。

另外我们还需注意的是, 导致经济危机原因之一的贫富差距增大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可以表现出在商品价格总额中, 奢侈品所占的数额比例增大 (尽管它们的数量并不大) , 且由于货币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货币价值的快速下降导致商品价格的增加在奢侈品方面会有极大的效用, 也就是说奢侈品的价格上涨会比正常品更加明显。此外, 存在投机、炒作等因素, 一些正常品价格的上升也会迫使它们加入奢侈品的行列 (如部分的烟、酒、蒜等) 。这些奢侈品因素都会使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表达式中的分子——商品价格总额——数额的增加大于一般意义之上, 从而让得流通中的货币量超速增加。最终它增加的数额已经远远大于国家发放的实质货币数额, 从而使得货币价值量的增加额 (国家发放的实质货币数额) 不能满足相对应的社会财富应有的增加额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额) , 而且永远不能满足该社会财富应有的增加额。所以, 社会财富的增加遭到破坏, 可能带来经济的不利发展甚至萎缩。这就是发放大量数额的货币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即表现为通货膨胀的不良后果。

四、结论

虽然在当代科技高速发展中, 已不再是实体经济独当一面, 更多是充斥着虚拟经济并不断扩张的时代, 似乎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更能够提供快捷地计算出一定时间内一国的货币流通量的方式, 但其依然未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方面揭示流通量决定因素的源头以及控制货币量的真正实质。因而它所带来的人为的货币数量调控的措施显得难以控制且副作用强,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尽管存在着受制于金本位制的局限性, 但是只要适当扩展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需求量变化的过程, 就仍然可以适用于当代的货币流通量的分析, 并且能够更深入地展现货币流通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及其带来的后果的真正面貌。如上述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社会财富的增加不应单纯地从货币流通量的人为增加来考虑, 而更应该考虑的是商品数量的提高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应的变化, 也就是对投资增加产出和完善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盲目使用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西方货币流通量的计算方式可能会带来不完善的, 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只有结合各方观点, 采用真正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经济分析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引向正确、健康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5]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 139, 142.

[3][4]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五版) [M], 经济科学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 80, 81.

[6]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资本论》教研室.资本论选读[M],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7]白暴力, 吴红梅.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与价格总水平模型——兼与货币数量论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5) .

[8]田海山, 王维, 朱维维.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及经济学分析[C].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马克思货币理论 篇4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向我们昭示:商品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是一种典型的物对人的.统治,这一统治成为西方现代文明过度发展给人类留下的负面后果。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的重塑必须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

作 者:陶渝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哲学系,贵州 贵阳 550025 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4) 分类号:A8 关键词:异化   物质需要   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 篇5

1 电子货币是货币的全新形式

电子货币是通过事先储存的货币价值, 利用网络和电子设备媒介实现交易的一种支付手段。它与传统货币在价值尺度上保持固定的兑换关系。但是, 和交易行为自主、交易条件相同、交易方式独立以及交易过程不可中断的传统货币相比较而言, 其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这主要有:

首先, 电子货币并不具备统一的发行主体。目前, 不仅中央银行有权利发行电子货币, 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都能够在规定框架内发行电子货币, 使得电子货币表现出发行方面“非中央银行化”的特征。而不同机构所发行的电子货币, 不仅具备各自的特征, 而且因为货币价值需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资产与信誉作为担保, 所以在风险程度上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其次, 电子货币具有便捷性与安全性的特点。交易双方在使用电子货币交易的过程当中, 不仅方便快捷, 而且还能够提升资金流通速度, 节约货币流通费用。而且电子货币在流通过程当中, 不涉及到实物货币, 不用担心丢失、被抢等风险, 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再次, 电子货币属于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 既有形又无形。我们不能够将电子货币简单的归结成无形货币, 原因就在于电子货币属于各种有形物质的复合载体;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将电子货币简单的归结成有形货币, 原因就在于电子货币的本体有着明显的非物质属性[1]。

最后, 电子货币支付不需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由于电子货币支付不需要当场即付, 可以中断交易过程而选择其他时间支付, 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交易付出的信息成本, 节约了交易费用。

综合而言, 电子货币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影响着货币测度, 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定义, 广义货币是指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公众在商业银行的所有存款, 记为M2;而目前常用的货币狭义定义是:经济中的货币是公众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的总和, 用于购买商品的支付, 只不过是从买者到卖者的货币转移, 狭义货币可用符号M1表示。

根据货币定义的广度, 可将货币大致分为三个货币测度:

a.M0=公众持有的通货

b.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c.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除了以上三种货币测度外还存在诸如M3、M4等更广泛的定义, 由于其定义目前还未标准化且在不同的国家含义不同, 所以在这里不纳入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使得电子货币开始针对传统货币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在部分流通支付领域当中, 甚至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货币。而且电子货币也明显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 较大的推动了货币层次之间的转化, 甚至使得货币各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从而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由于电子货币支付总量难以统计, 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准确分析货币供应数量对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 货币政策无从下手。

由《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9~2008年》的数据可知, M0的同比增长率不断下降, M0在M1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具体涉及到的是流通当中现金与活期存款 (M1) , 同时这个替代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事实上, 电子货币替代率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电子货币发展情况, 同时还能够间接的对货币供给造成一定的影响[2]。

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和传统货币相比较而言, 电子货币具有生产过程简单, 运输保管、清点费用低等特点。不仅如此, 作为对传统货币形式的变革, 电子货币正以全新的形式完成着货币的各种职能, 包括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 从而给传统货币供给理论造成了深远意义上的影响。

2.1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应该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其中, 基础货币应该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具体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分别是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在银行准备金有所扩张之后, 就能够创造出来银行体系当中的各种存款。

在这里可以设:M是货币供给, m是货币乘数, B是基础货币, C是现金通货, D是活期存款, R是存款准备金, T是定期存款, t是定期存款比率, k是通货比例, E是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e是超额准备金比率。

那么:M=C+D;B=C+R, k=C/D, 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t=T/D, e=E/D, 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货币乘数:m=M/B= (C+D) / (C+R)

货币供给模型:M=B·m

如果将其放到乔顿模型里面, 涉及到的货币只剩下两项, 分别是公众手中通货以及私人活期存款, 构成了狭义上的货币定义。这时候乔顿货币乘数应该是:m= (1+K) /[K+rd+rt·t+e]

∴乔顿货币供给模型:M=B·m=B· (1+K) /[K+rd+rt·t+e]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该模型中, 货币乘数m与R、e、t、k均呈负相关的关系。

2.2 电子货币对于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

2.2.1 电子货币针对通货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 如果仅从替代现金的过程来看, 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中性的, 但是如果使用电子货币, 那么就肯定会降低实际流通当中的通货数量。中央银行独家掌握着通货的发行权, 即使出现了电子货币, 也不会影响到这种垄断性的权利。而伴随着电子货币体制以及实际操作流程的逐渐改善, 未来应该会加入到基础货币行列当中, 这样就会出现虚拟化的基础货币。如此一来, 实际流通的现金数量也会有所降低, 而银行准备金总额维持原状, 基础货币也就会呈现逐渐的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 因为电子货币的发行未来可能会不受央行的控制, 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出现内生性变强。基于货币需求而言, 使用电子货币能够降低流通费用, 人们对于现金以及活期存款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这就能够表明, 在使用电子货币的情况下, 可以降低人们针对流通通货产生的需要。

2.2.2 电子货币针对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产生的影响

央行之所以会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 其目的就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通货比率稳定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而通货比率则会虚弱这项政策的实效。还有就是,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针对电子货币存款账户做出明确的准备金规定, 这样出于规避法定准备金限制的目的, 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金融衍生品, 从而减少了央行存款准备金余额, 使得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有所降低。

2.2.3 电子货币针对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作为银行为应付流动性而自愿持有的部分, 其数量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网络技术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转换的成本, 避免了一些局部流通性不足的问题。而使用电子货币必然会降低流通现金数量, 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比率减少, 于是商业银行也就会降低超额准备金数量, 同时也会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2.3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

2.3.1 货币供给之流动性的总体形势

事实上, 电子货币所替代的高流动性货币, 通常都是主要集中在流动性最强的现金M0方面, 并使其转变成银行活期存款, 这样就会降低先进持有率。所以说, 货币流动性和现金持有率之间必然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如果M1/M2的值变大, 就说明代表现实流通的货币在广义货币供给量里面的比率有所提高, 而货币供给流动性以及流动速度也有所增加。反过来同样也是如此。

2.3.2 电子货币可以减弱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别

因为电子货币的虚拟性特征十分明显, 所以人们能够借助电子指令来转化不同的金融资产。比如, 银行卡里的存款本为M1测度的活期存款, 然而银行卡的持有者却可以轻松地将活期存款变现, 从而使M1减少而现金M0增加;相反, 持卡人也可将M0存入银行转变为M1, 这种存取行为在现代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而这种转化行为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 不同货币形态之间的转换可能会太频繁, 如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别, 影响到了货币结构的稳定性。

3 针对电子货币背景下的政策建议

“使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去代表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 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在当前电子货币盛行的背景下, 需要改善该货币形式的总体环境, 并从政策和机制两方面把握金融趋势、规范操作流程。

3.1 完善电子货币的支付环境

目前, 电子货币的发展尚且处于初级阶段, 国家应该从电子货币的整体支付环境入手, 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鼓励发卡机构无偿提供电子支付设备给广大商家, 同时通过培训来确保能够熟练使用, 并且减免电子货币支付的手续费用。待电子货币真正发展起来之后, 再逐步地加收手续费。

3.2 健全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机制

3.2.1 对电子货币发行者实行限制

电子货币的币值稳定是头等大事, 所以必须对电子货币发行者实行限制, 具体限制内容有两个, 一个是明确电子货币发行的合法性;另一个则是针对发行主体资质做出限制[7]。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财务运作以及结算系统必须是安全稳定的, 而且需要有大型商业银行等信用机构作担保。

3.2.2 根据电子货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准备金率

不管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经济主体, 都必须确保其具备最终支付能力。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根据电子货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准备金率, 并提取一定的准备金。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确保央行货币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

3.3 把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当中

电子货币作为虚拟化的货币, 如果其发行主体破产, 那么就会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 甚至威胁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环境的问题。所以应该把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当中, 以便降低其发行风险。

3.4 强化针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力度

当前阶段, 由于相关行政体系不健全以及技术能力水平降低, 使得针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 应该尽快设立专门的电子货币监督管理部门, 针对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以及流通做出有效的监管, 对电子货币的相关信息做出汇总并分析, 以便更好地为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提供信息。

4 结语

总而言之,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 已经对货币内涵以及供给理论等造成了深远意义上的影响与冲击。电子货币作为一柄双刃剑, 其不仅能够简化交易流程、降低支付成本, 还有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认为, 目前为应对电子货币的发展带来的冲击, 必须转变中央银行的政府职能,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完善电子货币的支付环境, 健全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机制, 把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当中, 同时还要强化监管力度, 这样才能够化挑战为机遇, 使得电子货币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李新洁.电子货币是货币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J].经济研究, 2011.

马克思货币理论 篇6

关键词:背景,方法论,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和西方消费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消费理论, 实际上马克思并未对消费理论做出专门的论述, 但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对消费理论做出了深刻的阐述。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完整系统的马克思消费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消费首先表现为生产的消费。消费又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生产的消费特指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要素的消费。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则是指非生产性消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 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西方消费理论西方学者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 最早可追溯到17 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 直到20 世纪初, 以马歇尔为代表才开始真正对消费做出系统的研究。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 抽象演绎。以理性人为基本假设, 在理论上论证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如何选择最优的消费组合, 最终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的背景不同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劳动生产相对落后, 社会财富匮乏,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消费水平有着两极分化的特点, 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富, 享受着丰富的生产资料, 而此时大量的工人处于饥饿的边缘, 靠着出卖微薄的劳动力, 换取可怜的工资维持艰辛的生活。马克思从这样的背景下, 站在阶级的角度来分析消费理论, 资本家为了满足自己较高, 不断升高的消费水平, 不断压榨工人使其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消费在这里也变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具。

而在西方消费理论中, 这种消费理论完全被忽视甚至被掩盖, 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经济危机频发,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为其辩护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能够尽力调和阶级对立, 西方消费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立场和观点是相对的, 西方消费理论强调消费者是同一的, 无差的, 没有阶级差别的, 个人是在既定的收入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所做的选择都是最优的选择。消费的主体是无差异的, 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 更没有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对立。这样就抹杀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消费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和其所体现的阶级对立, 掩盖了消费作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的特性。

三、马克思消费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它既是研究人的科学, 又是研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 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的。整体的特征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个人, 而是现实的处于整体联系的个人。整体主义不是个人的简单加总, 而是一定的组织结构连接的整体。整体主义分析法方法并不排斥对个人的研究, 只是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去研究个体。并要求正确和分析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是将社会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马克思消费理论是从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运动中出发来分析消费与其他社会再生产的环节, 生产, 分配, 交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室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西方经济学往往遵从个体主义, 即从孤立的个人出发来解释一切经济现象。西方消费理论充分的遵循了这一原则, 西方消费理论往往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指导消费行为。其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所做的最优选择就可以推广为所有消费者的消费准则。而将这个代表性消费者最优简单相加, 就可以得出整个消费社会所有消费者的消费总量。虽然讨论的是总量消费, 然而还是以单个消费的收入和消费关系为基础, 来推导出消费函数。这是一种唯心的方法, 个体的主义核心思想的体现。

四、关于消费, 生产与分配

马克思更多的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讨论消费的特征和作用的。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起着积极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生产。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环节, 一个是起点, 另一个是起点。此外, 消费结构又受着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从消费水平上所表现出来的两极分化的背后是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是统治与被统治者的阶级矛盾。

在西方消费理论中, 生产在长期是由生产技术和一国的资源存量决定的, 短期则是由成本、市场价格、预期等因素决定的。一方面, 消费时经济发展的跟本动力, 不是生产决定消费, 而是消费决定生产。这种颠倒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掩盖了消费不足背后的阶级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筱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2]陈其人.两种社会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

上一篇:猪肺线虫病防治下一篇:门户网站的中国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