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汇率理论

2024-06-21

马克思汇率理论(精选7篇)

马克思汇率理论 篇1

一、马克思主义汇率波动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 正如一般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 而总是围绕着价值波动一样, 汇率在通常情况下也与货币平价并不一致, 它也是围绕着货币平价波动。这种波动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 而外汇供求关系又以一定时间内的国际收支状况为转移。马克思指出, “外汇率可以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变化: (1) 一时的支付差额。不管造成这种差额的是什么原因———纯粹商业的原因, 国外投资, 或国家支出, 如战时的支出等等, 只要由此会引起对外的现金支付。 (2) 一国货币的贬值。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都一样”。此外, 马克思还认为, 人们的心理信任因素也会影响到汇率。因此, 在马克思看来, 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差额、心理预期因素, 以及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相对变动。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汇率理论分析我国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今, 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7年升值接近7%, 涨幅为2006年的两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06年年底的7.8087上涨到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7.3041, 在此前一个交易日, 人民币创出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接近央行规定的波动上限。

我国人民币升值成为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热点, 下面就用马克思主义的汇率波动理论来分析一下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1. 近几年, 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数据显示, 2007年全年,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 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 平均每月增加约385亿美元。其中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13亿美元, 同比多增38亿美元。2007年12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43.32%。2005年增长34.3%, 2006年增长30.22%。2006年2月底, 我国国家外汇储备超过日本, 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达到10663亿美元。

如此惊人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 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 造成外汇的供大于求, 结合马克思的汇率波动原因来看, 汇率围绕着货币平价上下波动, 受外汇供大于求关系的影响, 在我国, 外汇必然贬值, 即我国人民币升值。

2. 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

2005年贸易顺差达到1018亿美元, 首破1000亿美元大关, 2006年该值就达到了1776亿美元。报告说, 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其中, 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 货物项目顺差2177亿美元, 服务项目逆差88亿美元, 收益项目顺差118亿美元, 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2006年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其中, 资本项目净流入40亿美元, 直接投资净流入603亿美元, 证券投资净流出676亿美元, 其他投资净流入133亿美元。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首次突破2600亿美元大关, 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 达到2 1 7 3 8亿美元。

因为我国一直保持双顺差, 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外汇储备。所以国际收支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

3. 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是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之一。

这两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让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币升值充满了预期, 对中国政府充满信心, 那么就会采取一些措施迎接人民币升值, 如提前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反而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

不过目前来看, 预期说人民币升值, 不如说美元贬值。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的, 但是对欧元等货币是贬值的, 相对而言, 美观对欧元等货币也是贬值的, 是美元的贬值造成周围货币的升值。

4. 人民币与外汇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相对变动。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科技也跟着迅猛发展, 很多机器代替了人力劳动, 收入也随之增加, 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结合马克思汇率,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 花费的时间越少, 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一单位人民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也就越少, 在其他一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 则人民币是升值的。例如:在2005年我国汇率改制以前, 1美元=8.2RMB, 这说明如果生产相同价值量的商品, 美国只需要花1美元, 而中国需要8.2元人民币;现在, 随着我国生产率的提高, 科学技术进步, 我国仍然生产相同价值量的该商品只需要7.0 6 3元, 假设美国生产率没有提高或者没有我国提高的快, 那么生产相同价值量的该商品, 美国仍他需要1美元, 此时, 1美元=7.063RMB, 相比而言, 人民币是升值的。

因而, 从长期来看, 一国货币的价值高低, 在一个开放的国家中, 是由该国生产物质的能力决定的。而在自然资源不可改变的条件下, 决定一国物质财富的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要提高一国的货币价值, 增强该国货币的强势态势, 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创新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1978年到2000年, 我国经济总量翻一番, GDP平均每年增长9.5%。和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相比, 我国的增长速度要高出近3倍。2005年我国G D P增长9.9%, GDP总值达2.2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与此同时, 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6%。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我国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决定了人民币的价值已经稳步上升, 并将继续走强。

摘要:本文就人民币汇改之后, 人民币升值加速的热点问题, 结合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 简单分析了其原因, 得出我国人民币已经走强, 并将继续走强的结论。

关键词:汇率,升值,马克思

参考文献

[1]汪争平:《国际金融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 (第1、3卷) .人民出版社.1975

[3]沈国兵《: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比较研究》.福建论坛 (经济社会版) , 224期

汇率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篇2

一、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西方经济学汇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这种汇率理论假定两国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或中性的, 从而排除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价值量对汇率的影响, 而仅考虑货币数量的变化或金融资产数量的变化引致的两国货币或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国际借贷论, 它是以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国际借贷和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购买力平价论, 它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 而物价水平又取决于两国的货币数量;汇率心理论, 它认为汇率虽然决定于外汇的供求, 但对外汇的需求产生于人们用它可以购买外国商品与劳务来满足某种欲望, 由于人们对外汇主观效用评价不同, 由此构成了外汇的供求关系;均衡汇率论, 它认为汇率的决定和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 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差额所决定的, 因此, 均衡汇率取决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利率平价论, 它认为两国货币的利差尤其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影响并决定了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 而两国货币的利差又取决于两国货币供求数量的变化;货币主义汇率论, 它是在购买力平价论基础上, 结合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数量论, 进一步用两国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致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资产组合平衡论, 它认为汇率表面上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实际上是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 因此, 汇率应该是由在两国资本相对流动过程中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由此可见, 西方经济学各种汇率理论都是以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为理论基础的。

总之, 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对于汇率的认识有着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但是, 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假设前提的固有缺陷, 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无法科学地认识汇率的本质。

二、马克思汇率理论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后期, 以马克思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两部宏伟著作为标志。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里, 各国普遍实行的是贵金属本位制, 因而, 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 铸币平价构成了不同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 在马克思看来, 汇率就是两国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 它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马克思主义汇率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论述的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生产率水平基础上生产同一种商品所具有的统一价值。但是, 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现实差异, 使得不同国家生产的同一种商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量并不相同。因而, 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也就不同。这样,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 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即汇率就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汇率就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内在价值量之间的交换比率。因此,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显然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依据劳动价值论要求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存在一种同质的可以相互折算的价值量, 而且, 这种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 马克思主义认为, 汇率的基础则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 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差额、心理预期因素以及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相对变动。

三、汇率的本质

通过上面对马克思汇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假设前提以及基本观点等角度分析, 我认为马克思比较正确地揭示了汇率的本质, 即汇率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地要从最初的物物交换、易货贸易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 而当货币最终固定在黄金上, 各国货币在国际的使用时, 必须脱去其民族的外衣, 按照纯金的含量进行折算, 于是出现了铸币平价, 并产生了不同货币之间折算和兑换的标准比率, 即汇率。因此,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认为, 汇率在形式上表现为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但实质上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不仅体现了两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 而且它还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具有价格传导功能。在国际贸易中, 一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通过汇率转换成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从而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国际具有可比性。在国际金融活动中, 不同的货币单位通过汇率转换成外汇市场所需要的货币单位, 使国际资金融通和资本流动成为可能。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 汇率的变化在中长期只与通胀 (通缩) 相关, 名义汇率并不能决定一国的竞争力。

摘要:在开放经济运行中, 汇率是居于最核心地位的变量。因而对于汇率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而且对认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以及汇率改革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汇率决定理论的回顾分析, 浅析对汇率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马克思汇率理论,汇率本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均衡汇率理论研究综述 篇3

1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 (FEER)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 (FEER) 由Williamson于1983年提出。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宏观经济均衡相一致时的汇率。这里的宏观经济均衡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个方面。内部均衡指充分就业和低通货膨胀率, 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的可持续性。FEER不考虑短期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而主要强调中期的经济影响因素。

FEER宏观经济均衡的核心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匹配, 即CA=-KA。其中CA为经常项目, KA为资本项目。决定经常项目的因素主要有国内需求 (yd) 、国外需求 (yf) 和实际有效汇率 (q) , 经常项目的函数表示为:CA=b0+b1q+b2yd+b3yf=-KA, b1、b2<0, b3>0。由此可得到均衡汇率的表达式为:FEER=FEER (-KA, -yd, +yf) 。因此, 只要给定经常项目中的参数和中期净资本流动的值, 就可以估计得到FEER的均衡汇率。所以FEER的均衡汇率的计算需要进行大量的参数估计和判断, 主要包括:

(1) 经常项目模型估计;

(2) 一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国潜在产出的估计;

(3) 资本账户流动均衡值的判断。

FEER把基本经济因素影响带入均衡汇率的估计中, 通过模型给出了一个系统的均衡汇率计算表达式, 相比之前的均衡汇率研究, 其具备了很大的可操作性。但是FEER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①FEER在实际运用中需进行大量的参数估计, 这对于经济数据不完备的国家和地区而言不太可行;②即使是在数据资料相对完备的发达国家, 参数的估计和判断中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2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 (BEER)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由Clark和MacDonald (1998) 提出并使用, 该理论构造了解释实际汇率的简约方程。BEER认为实际汇率由影响汇率波动的长期、中期经济基础因素、短期暂时性影响因素及误差项决定。总的汇率失调是由短期因素、随机偏差以及经济基础因素偏离其均衡值程度决定, 现实的汇率失调是由短期因素、随机偏差决定的。Clark和MacDonald在Faruqee (1994) 和MacDonald (1998) 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汇率决定的简约方程:BEER=BEER (r-r*, gdebt/gdebt*, tot, tnt, nfa) 。其中, r, r*分别代表本国和他国的真实利率, gdebt, gdebt*为本国与他国的政府债务, tot为贸易条件, tnt为国内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比, nfa为净外国资产。

显然, 与FEER相比, 行为均衡汇率提供的简约方程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它弥补了BEER体现影响汇率实际行为变量效应的不足。它不仅考虑了中期经济基础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还考虑了短期因素和长期经济基础因素。

3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 (NATREX)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 (NATREX) 由Stein于1994年提出。其基本概念是: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 由实际基本经济因素决定的能够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中期实际均衡汇率。NATREX的均衡出发点为:CA=S-I。其中CA表示经常项目, S、I分别表示储蓄和投资。NATREX刻画的是一种动态均衡概念, 它会随着节俭度、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及对外负债等基本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在中期内, NATREX=NATREX (k, F, Z) 。k为资本密度, F为债务密度, Z表示影响均衡汇率的外生基本经济因素。同时NATREX又描述了存量均衡, 在长期内, 资本存量、外债规模是外生基本经济因素的函数, NATREX=NATREX (Z) 。

NATREX刻画了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之间的互动关系, 是一个动态的结合流量和存量的综合理论。由于资本、债务和外生经济基础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 所以自然均衡汇率是一个移动均衡汇率。这是NATREX与FEER的根本区别。

4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ERER)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ERER) 最早由Edwards1989年提出, 是一种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均衡汇率理论。ERER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特点, 描述了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宏观经济特征, 例如汇率管制、贸易壁垒、官方汇率和黑市汇率并存等。Edwards将均衡实际汇率定义为:假定其他相关变量 (如税收、国际贸易条件、商业政策、资本流动和技术等) 的值可持续, 实现内外部同时均衡时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ERER定义的均衡状态为长期稳定均衡状态, 同时满足国内的非贸易品市场均衡和对外部门达到均衡。ERER最终得出的均衡汇率的表达式为:ERER=ERER (tot, ngcgdp, tari, tech, capf, other) , 其中tot为贸易条件, ngcgdp为政府非贸易品消费占GDP的比重, tari为进口关税, tech为技术进步, capf为资本流动, other为其他经济因素。

相对于其他均衡汇率理论, ERER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特有的实际状况, 因而较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的测算和汇率失调程度的评价。

5 结语

FEER、BEER、NATREX和ERER四种均衡汇率理论都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具备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各种均衡汇率的研究都注重于基本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并利用这些因素与均衡汇率的关系来估计均衡汇率, 各个理论在经济因素的选择上各有不同。在研究具体一个国家的均衡汇率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 J.,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Washingto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sed edition, 1985.

[2]Williamson, J., Estimating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 Washing-to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3]Clark, P.B.and MacDonald, R., Exchange rates and econmic fun-damentals:a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 of BEERs and FEERs in MacDonald, R and Stein, J,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 Lon-don, U.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4]Stein, J.L., The natural real exchange rate of the US dollar and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flows, in (eds.) Williamson J., Estimating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5]Edwards, S.Real Exchange Rat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Concept and Measurement[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2950, 1989.

马克思汇率理论 篇4

汇率又称为汇价, 就是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同普通商品的价格一样可以表达为:单位商品的价值 (以我国为例) , 即元/单位商品或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商品的数量, 即商品的数量/元。根据商品价格的表达方式, 汇率也可表达为单位外国货币可兑换的本国货币的数量或单位本国货币可兑换的外国货币的数量。如果我们把外国货币视为商品, 这样的计价方法称为直接标价法, 而视本国货币为商品的计价方法称为间接标价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英国采用间接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日起除了对英镑外均改用间接标价法。标价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对外币交易的会计计量。外汇交易有外币的买入 (银行或经纪人向客户买入外汇) 和外币的卖出 (银行或经纪人向客户卖出外汇) 。买入价和卖出价是不同的, 会计入账的价格通常是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值即中间价。再从外币交易看, 外币市场有两个, 一个是现汇市场, 一个是期汇市场, 也就是说远期价格和即期价格是不等的。而远期价格和即期价格的差额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下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直接标价法下, 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称为远期升水, 而远期价格小于即期价格称为远期贴水。而在间接标价法下, 远期价格小于即期价格为远期升水, 而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为远期贴水。

1.1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不同的货币代表的是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 一国的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之所以有人需要, 是因为持有这种货币可以购买该国的商品和劳务, 而汇率的升降则反映不同国家货币的购买力的相对变化。比如, A国一个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与B国n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一样, 则A国货币与B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是:1个单位A国货币=n单位B国货币, 或一单位B国货币=1/n单位A国货币。如果A国发生了通货膨胀, 而B国的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那么, A国货币的购买力就要下降。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 则两国的货币购买力都下降, 而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的变化取决于两国物价上涨的程度。

设PA和PB分别表示本国和某外国一段时间 (t天) 内的预计通货膨胀率, E0和Et分别表示目前的即期汇率和t天后的预计即期汇率 (直接标价法, 下同) 。那么:

设e表示从目前到t天的汇率预计变化率, 则

在通货膨胀较小时, 可忽略分母项 (1+PB) , 从而得出e的近似表达式:e≈PA-PB。

1.2 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表明名义利率、真实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i= (1+r) (1+P) , 其中i为名义利率, r为真实利率, P为通货膨胀率, 且假定其期限皆为t天。费雪效应认为每个国家的真实利率是相等的。设对于本国和某外国, 上式分别表示为:1+iA= (1+rA) (1+PA) ;1+iB= (1+rB) (1+PB) 。

当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较小时, 可忽略两个分母项, 得出近似表达式:iA-iB≈PA-PB

1.3 国际费雪效应

将购买力平价关系与费雪效应结合起来, 得

不考虑中间项, 则得到国际费雪效应的结论:

如果iA较小, 可忽略分母项, 可得国际费雪效应的近似表达式:e≈iA-iB

1.4 利率平价原理

设Ft为t天后到期的远期汇率。某交易商可以同时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 那么, 他可以进行如下套利活动:

1) 借入本国货币M单位, t天后偿还, 本息之和为M (1+iA) ;

2) 借入的本国货币M单位, 按即期汇率E0买入外币的数量为M/E0单位;

3) 将外币数量M/E0以利率iB投资于外国货币市场, t天后可得外币的数量为:M/E0 (1+iB) ;

4) 签订t天远期外汇合同, 以远期汇率Ft卖出外币M/E0 (1+iB) , 得到本国货币的数量为M/E0 (1+iB) ×Ft;

5) t天后偿还本国货币借款本息M (1+iA) 单位。当M/E0 (1+iB) ×Ft>M (1+iA) 时, 该交易商可获得无风险报酬。但其他交易商也会发现这种商机, 做同样的交易, 最终使无风险利润消失,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达到平衡, 公式表达如下:M/E0 (1+iB) ×Ft>M (1+iA) =或这就是利率平价原理。

1.5 远期汇率与未来即期汇率的关系

将国际费雪效应与利率平价原理结合起来, 得到或Ft=Et。该式表示目前的远期汇率应等于一定时期后预期即期汇率。当该等式不成立时, 外汇投机商就会出现套利交易, 直到外汇投机的诱因消失, 最后达到均衡。

2 外币会计的确认计量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交易。具体表现为:买入或卖出以外币标价的商品和劳务, 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 买卖外汇的期汇合同以及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按货币计量假设, 当会计面临多种货币时一般选择本国货币作为单一的计量尺度, 我们称它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交易中发生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投资 (还包括报表项目) 等都应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计量。由于汇率经常变动, 选择什么汇率, 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按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货币;二是外币在入账时均按标准汇率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折算。如果标准汇率发生变动, 应在月末调整。标准汇率通常取有代表意义的平均汇率。即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不管选择哪一种外币记账方法, 由于汇率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同一项目的外币资产或负债在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时便会产生差额。例如, 外币债权F在发生时以汇率E1折算入账, 在收回债权时以汇率E2从账面上抵消, 便产生了差额F (E1-E2) 。这种差额称为汇兑损益。汇兑损益分两类:一是交易损益, 即因外币业务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二是折算损益, 即因外币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所产生的汇兑损益。交易损益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已结算交易损益, 它是由于记录原始交易时使用的汇率不同于记录结算时使用的汇率而形成的汇兑损益;二是未结算交易损益, 它是由于在交易结算前编制会计报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如果一项外币业务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发生并完成结算, 则只可能产生已结算交易损益。但一项外币业务从发生到结算跨越不同会计期间, 便会产生未结算交易损益。那么, 在期末会计报表中应作为递延汇兑损益。设E1、E2、E3分别表示业务交易在交易发生日、报表编制日及交易结算日的即期汇率。若有一外币计价项目W, 外币金额为F单位外币, 则它在三个时点上的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分别为FE1, FE2及F E3。国际上对外币交易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观点会计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

2.1 一项业务观点的核算

一项业务观点将一项交易的结算作为该交易完成的标志。由于汇率的变动, 用记账本位币计价入账购入商品成本或销售商品收入, 在购销货款没有以外币结算前其价值是不确定的, 是暂时的, 过渡性的。只有在购销货款以外币结算以后才能以记账本位币最终确定所购商品的成本或销售商品的收入。因而, 由于交易发生日、报表编制日、交易结算日汇率变动所产生的记账本位币差额, 应全部作为已入账的购入商品成本或销售收入的调整额, 而不是作为外币折算损益处理。会计处理结果列表如上。

2.2 两项业务观点的核算

两项业务观点将交易的发生作为交易完成的标志, 也就是说, 把交易的发生与随后货款的结算看作两项业务。因此, 在报表编制日和交易结算日, 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应作为外币折算损益处理, 而不是作为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的调整额。但对交易结算前的外币折算损益又有两种处理方法, 其一:作为已实现的损益, 列入当期利润表;其二:作为未实现的递延损益, 列入资产负债表, 直到交易结算时, 才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入账。两项业务观点的会计处理结果列表如下:

假设交易日从国外购购入一批商品, 价款为F外币单位, 当日汇率为E1, 付款期限为n天, 跨越报表编制日。报表编制日的即期汇率为E2, 付款日的即期汇率为E3。为便于比较, 将各会计分录汇集如下表所示。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两项业务观点处理外币业务, 其中又以方法Ⅰ居多。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规定, 原则上采用两项业务观点的方法Ⅰ, 但也不排除方法Ⅱ。需要强调的是外币交易中期汇合同的会计处理。由于合同签订日的即期汇率高于或低于合同规定的远期汇率, 就会产生贴水或升水。这种贴水或升水, 在会计上视为买进或卖出远期外汇的折价或溢价, 并在合同期内分期摊销, 或递延至交易实际发生时调整有关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签订期汇合同, 买进或卖出远期外汇所产生的外币金额, 作为应收或应付期汇合同款, 应按当日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入账。由于合同签订日、报表编制日、合同到期日汇率的不同而发生的折算差额, 应作为外币折算损益, 按一项业务观点或两项业务观点来处理。一般来说, 签订期汇合同的目的不同, 处理期汇合同的会计方法也不同。具体有以下三种会计处理形式: (1) 外币约定付款套期保值期汇合同; (2) 已发生债权债务套期保值期汇合同; (3) 远期外汇投机期汇合同。

3 我国汇率的形成机制

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的体现, 但从本质上看, 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多元的趋势, 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日趋与国际接轨。汇率制度是适应一国经济发展而不同的对外经济制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其中,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 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 是指我国根据贸易与投资的密切程度, 选择数种主要货币, 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揽子货币, 设定浮动范围, 允许人民币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在指定范围内浮动。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 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 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 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 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 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德.M.列维奇.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政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冯用富.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汇率制度选择方向[J].金融研究, 2000, 7.

[3] (美)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礼卿.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M].北京:国际金融出版社, 2005.

马克思汇率理论 篇5

一、相互影响关系

任何能够引起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都会造成外汇行市的波动,汇率浮动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影响汇率浮动的主要经济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又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等外汇收入增加,进口等外汇支付较少,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2、利率的变动。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水平变化与汇率变化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该国,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在短期内),外币贬值;反之,当一国降低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使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在短期内)。利率对于汇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导致远期汇率的变化。

3、通货膨胀。

一国通货膨胀率提高,货币购买力下降,纸币对内贬值,其对外汇率下跌。进一步说,汇率是两国货币之比价,其变化受制于两国通货膨胀程度之比较。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则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会对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后者则对前者相对升值。

4、财政、货币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的下跌。但这种影响是相对短期的,而如果财政、货币政策能最终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促使国际收支顺差,那么本币对外价值的长期走势必然会提高,即本币升值;如果紧缩政策导致本国经济停滞不前,国际收支逆差扩大,那么本币对外价值必然逐渐削弱,即本币贬值。

5、本国经济实力。

本国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奠定其货币汇率高低的基础,而经济实力强弱通过许多指标表现出来。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水平、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合理的经济结构、贸易结构等都标志着本国较强的经济实力,这不仅形成本币币值稳定和坚挺的物质基础,也会使外汇市场上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增强。反之,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衰退、高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巨额逆差、外汇储备短缺以及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失衡,则标志着本国经济实力差,从而本币失去稳定的物质基础,人们对其信心下降,对外不断贬值。本国经济实力强弱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6、金融危机。

2008年第三季度起,由美国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经济严重下滑,导致许多外贸企业关门倒闭,引起各国出口急剧下降,美元、欧元……纷纷贬值,美欧债务危机加剧,由此可见,各国货币贬值趋势十分明显,汇率下跌。

7、投资(包括国际资本流动)。

除上述几个主要因素外,关税政策、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总产值、物价水平、资本市场、外汇储备、投机活动、就业状况、市场心理预期、对外贸易政策、内外需结构的调整、经济周期、政治与突发事件、国际关系等因素,也都会对汇率变动发生较大的影响关系。

二、国外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理论

1、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理论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他们是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杰出前驱,斯密强调劳动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李嘉图则强调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马尔萨斯则强调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哈罗德(1939、1948,第一个提出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和多马(1946,1947)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既是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又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起点。

(1)哈罗德-多马模型。凯恩斯的投资理论认为,增加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解决非自愿性失业,但他只是做出了比较静态的短期分析。哈罗德与多马在此基础上,将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理论动态化、长期化,提出了关于一国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公式为:经济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延伸),它是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是由英国的琼·罗宾逊,卡尔多和意大利的帕森奈蒂提出来的。该模型通过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不同的储蓄倾向。在其各自储蓄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来改变储蓄率从而达到社会的经济增长。

(2)新古典增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型。模型的基本公式是:△k=sy-(n+δ)k,式中k为人均资本,s为储蓄率,y为人均产量,n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资本的折旧率。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前提下,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其基本内容是: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内生化不仅导致了拉姆赛(Ramsey,1928)一卡斯(Cass1965)—库普曼斯(Koopmans1965)模型(无限期界模型)的产生,而且也导致了代蒙德的世代交叠模型的诞生。拉姆赛论证了一国储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卡斯和库普曼斯将最优化的消费行为分析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分析最优跨期消费行为的动态最优化模型。它以代表性家庭和代表性厂商的最优化行为为基础,使经济增长理论第一次拥有了坚实的微观分析基础。与此同时,代蒙德发表了将储蓄内生化的以消费决策者生命为时间界限的“世代交叠模型”。“世代交叠模型”中的储蓄率也取决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整个经济的增长也是在市场均衡状态下进行的。

(3)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新增长理论模型有两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条件下):

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造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在于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该类模型主要包括: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1988)、巴罗的公共产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克鲁格曼-卢卡斯-扬的边干边学模型、斯托齐的边干边学模型。其中,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最具代表性。

凸性增长模型:所谓生产技术具有凸性是指如果有两种生产方法能生产相同的产量,那么这两种方法的加权平均也至少能生产同样的产出量。该类模型主要包括:AK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雷贝洛模型、金-雷贝洛模型、拉德尤等人的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动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加倍变动,进而刺激消费,并进一步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外部因素结合模型)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在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和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

2、汇率浮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

(1)理论综述

在经济学领域里有两种不同的理论阐述实际汇率水平的长期变动规律。一种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另一种是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BSH),Balassa(1964)和Samuelson(1964)。研究指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如果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比非贸易品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快的话,会引起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使实际汇率(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正相关)升值。另一方面,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出口品的生产成本绝对或相对降低,引起了产品价格的降低,利率下降,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汇率升值。

蒙代尔-弗莱明(M-F)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流动在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米德(Meade1951)的政策搭配思想的综合。蒙代尔(1963)和弗莱明(1962)的论文中,利用了凯恩斯理论的扩展宏观分析框架,即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凯恩斯《通论》基础上创立的IS-LM模型,融入国际收支的均衡,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多恩布什(Dornbusch,1976)继承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不变价格的特点,融入到货币模型的短期分析中,建立了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提出了汇率的超调理论(overshooting)。M-F扩展完善模型还有:布兰松和布特(Branson,William H.andBuiter,Willem H.,1982)引入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布兰松(1976)、寇利(Kouri,PenttiJ.k,1976)以及多恩布什和费希尔(Dornbusch,RudigerandFisher,STANLEY,1980)提出的存量调整方法;包耶(Boyer,RussellS.,1977)罗德里杰兹(Rodriguez,CarlosaA.,1979)考虑了债务重估因素;多恩布和费希尔(1984)将资产替代效应引入基本模型中等。

国外汇率浮动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及发展中国家,且大多数都是从宏观经济变量入手,研究方法各异。如Edwards(1985)选取l2个发展中国家1965-1980年相关变量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以各国产出为因变量,将实际汇率、贸易条件、货币供应、政府支出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汇率贬值在一年内有紧缩效应,而一年后却发生了逆转,在长期内呈中性。科塔尼、卡帆洛和卡恩(Cottani,Cavallo,Khan,1990)认为实际汇率是政策和经济增长的纽带,实际汇率波动越剧烈,相对价格越不确定,从而风险越大,投资期限缩短;政策会同时影响实际汇率和经济增长。Morley(1992)以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将生产能力对货币供给量、贸易条件、进(或出)口增长、财政节余等进行回归,发现实际汇率贬值倾向于使产出减少,而且这一效应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完全显示出来。Dornbusch和Werner(1994)通过分析,得出汇率升值不利于墨西哥产出增加,汇率贬值才有利于该国经济增长。杜瓜伊(Duguay,1994)对利率和汇率变动的作用及其国内供求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实际GDP增长与短期利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稳定关系,并提出了可用于估计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税收变化和进口价格之间的菲利普斯收益模型。此外,利率与汇率对产出的综合作用影响货币条件指数度量,该指数在加拿大银行的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Freed,1994)。Rodriguze和Diaz(1995)用一个具有产出增长、实际工资增长、汇率贬值、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索洛残差等6个变量的VAR模型,对秘鲁经济进行分析,发现汇率贬值对产出具有不利的影响。Copelman和Werner(1996)通过使用包括产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贬值率、实际利率、实际信贷等5个变量的VAR模型,对墨西哥经济进行分析,同样发现了汇率贬值引起产出下降。Mills和Pentecost(2000)运用条件误差纠正模型分析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捷克4个国家汇率对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汇率贬值对波兰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效应,对捷克的经济产出却是不利因素,而对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经济的影响不明显。

(2)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绝对成本说开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他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理论代表了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初思想。剩余产品出口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使得一国剩余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增加了各国福利,同时由于各国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各国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1817年)指出从进口可以平抑物价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可以保证英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贸易各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得到提高。

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主义盛行,掀开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应对经济实行干预的观点。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哈伯特、劳森、梅茨勒等人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乘数分析法。其结论是一个国家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收益与贸易顺差量成正比,与对外贸易乘数成正比。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用以解释二战后经济增长迅速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点。马克斯·科登则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的角度剖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称为“供给启动”论)。

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以研究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

(3)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理论

传统的关于外国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是基于Chenery和Adelman提出的通过外国资本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利用FDI弥补资金短缺来发展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如果东道国存在储蓄不足和外汇短缺,则FDI的流入就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指出投资的增长将导致经济的增长。Pwrris和Schmitz提出,FDI可以提高东道国出口产品的效率,带动本国出口,刺激本国进口,对国际贸易有促进作用。FDI通过投资乘数和贸易乘数的作用,可以引起收入和消费的成倍增加,拉动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巴格瓦迪认为,FDI作为国内总资本的一部分对本国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因为它的增加在质量上区别于国内资本,有着更高的效率,隐含更多技术。

三、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讨论人民币汇率浮动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相关的研究。唐国兴、徐剑刚(2003)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在1%显著性水平下,基于M—F模型和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对进口和GDP之比有显著负影响,而实际汇率变动不具有显著性。吴俊、周永务、王俊峰(2006)结合中国情况,以M-F探讨人民币汇率作用机制,发现中国自1994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而经常账户却持续顺差,在利率不断下降条件下,资金大量流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这些有悖于M-F模型。因此他认为购买力平价符合中国现实,并且给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动态表述,对传统汇率货币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M-F模型。李未无(2005)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张学毅,孙静(2006)分析了国内外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在1984-2006研究时段内,同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发达工业国家,汇率波动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完全一样的,多数工业国家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促进了其经济增长,但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是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许少强(2006)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国内经济均衡,对长期以来主张的(名义或实际)汇率的目标不仅要争取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均衡),而且要实现内部均衡(国民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他提出:汇率为国际收支平衡而调整,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主要是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左相国,唐彬文(2008)论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利率、通货膨胀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加以验证分析。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与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相关性,而GDP的增长率、利差和进出口差额的增长率影响较弱。刘玉贵(2009)首先采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框架,估算了1994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2季度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三次低估和三次高估,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而实际汇率高估则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

兰宜生、孔炯炯(2006)通过实证,证明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提出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广泛地参与多边或区域经济组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胡勇(2008)通过实证检验服务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服务贸易出口会促进经济增长,进口则会制约经济增长。黄凌莹(2008)对我国1978年~2006年的进口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结论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姚树洁、韦开蕾(2007)发现,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

贺红波、屠新曙首先采用ADF方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运用MWALD方法进行非平稳变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接着运用两变量的EG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发现GDP与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正相关关系:平均一个单位的FDI的增加能拉动大约48个单位的GDP的增加;同时表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不是吸引FDI的原因,FDI进入中国最看重的是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资源。张国红针对中国内地的28个省市1984~200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证明了FDI与区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吴湧超根据1978~200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的方法,得出结论:FDI的引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又反过来促进FDI流入中国,且中国经济增长对FDI的影响大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短期内GDP是FDI增长的原因,而FDI却不是GDP增长的原因。冯跃应用投资依存度国际比较及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FDI与一国经济总体规模的内在联系及其与一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世界主要投资国的对外投资与其GNP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并推动其经济增长。王凯,庞震(2009)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促进了FDI流入;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证明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四、总结

经济增长理论说明了资本深化(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技术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GDP核算理论则说明,经济增长直观地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国外需求等方面。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既有总供给方面的因素,也有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一部分是来自劳动力供给和技术革新,另外一部分是来自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因影响汇率浮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理解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文章从汇率浮动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入手,主要阐述国外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同时简要介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汇率浮动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影响汇率浮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理解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汇率浮动,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理论

参考文献

[1]虢羴犸.浮动汇率与对外经贸[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05)

[2]佘时飞.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J].经济市场,2009.8

[3]宁定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政治经济学论文,2007.4

[4]王欢欢.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

[5]刘毅.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J].价格月刊,2010.12

[6]张媛媛.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7

马克思汇率理论 篇6

1.1 古典经济学阶段的理论发展

众所周知,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进而影响到一国的贸易收支。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贸易增长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 其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在讨论了贸易差额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之后指出, 汇率的变动也会引起贸易差额的变化。他认为“汇兑上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有损而于我们有利的”。后经David·Home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 在考虑到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深刻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认为如果一国的贸易收支出现顺差, 其国际储备就会增加, 进而货币供给增加、国内价格水平上升, 所以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从而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贸易收支恶化。但该机制必须在满足一定的进出口价格弹性基础上才能成立, 由此引出了弹性分析法。

1.2 弹性分析理论

弹性分析理论主要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把马歇尔对单一商品生产和价格的供求分析扩展到进出口上来, 主要研究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该理论主要包括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两部分内容。

(1) 马歇尔—勒纳条件 (Mashall-Lerner Condition) 。

该理论特别注重分析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注重货币贬值能否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在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几乎为无穷大条件, 一国的进出口数量和贸易收支的变动就完全取决于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 在本币贬值时, 出口本币价格不变, 出口外币价格将随本币贬值出现等幅下降, 刺激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从而导致出口数量上升, 上升的幅度完全取决于出口需求弹性, 同样, 本币贬值时, 进口外币价格不变, 进口本币价格随本币贬值等幅上升, 导致进口数量的下降, 其幅度也完全取决于进口需求弹性。一国货币贬值后, 贸易收支能否改善, 关键取决于四个弹性:①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②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③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④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就是看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与1的关系:

EX﹢EM>1, 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

EX﹢EM<1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EX﹢EM=1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产生影响。

(EX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

(2) J曲线效应。

即使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成立的, 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仍取决于其进出口数量的调整。在充分就业和收入不变的假设下, 贸易收支能够改善是因为经济中存在资源转移效应:本币贬值后, 贸易品相当于非贸易品的价格提高, 诱发资源 (劳动和资本) 从非贸易部门向贸易部门流动, 来满足国外对贸易品的增加。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贬值并不能立即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它需要一个过程, 或者说贬值与贸易收支的改善之间存在时滞, 人们将贬值的这种时滞称之为“J曲线效应”。形成J曲线效应的原因很多, 有消费者反应的时滞、生产者反应的时滞以及不完全竞争造成的时滞等。

(3) 吸收分析理论。

吸收分析理论是詹姆斯·米德 (Meade) 和西德尼·亚历山大 (Alexander S) 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展开分析, 主张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 (即吸收) 来解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由于经常项目的收支用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来表示, 当国内吸收大于国民收入时, 就会出现经常项目逆差。一国贸易收支的改善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实际国民收入进行, 一方面可通过降低国内吸收进行, 只有收入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才能改善贸易条件。如果是收入过低, 则可采取扩张的政策 (包括贬值) 来增加收入, 本币贬值可通过闲置资源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幻觉效应、税收效应和预期效应等对吸收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是因为国内吸收过多而引起的逆差, 则可采取适当政策, 减少吸收。由于收入和支出是相互依存的, 两者中一方变化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 所以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运用支出转换政策 (一是货币贬值, 二是贸易控制, 包括关税、补贴以及数量限制等) , 来消除相关政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经常项目发生顺差时, 则采取相反的政策措施。

(4) 货币分析理论。

货币分析理论是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蒙代尔、约翰逊和弗兰克尔。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强调货币供求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当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与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差异时, 就会导致货币失衡进而引起国际收支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国内货币政策来调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贬值会通过降低一国纸币对他国货币的价值起作用, 因而可以通过降低国内信贷增长率来替代贬值, 政策效果反而更明显;实际因素 (如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 会通过货币需求对国际收支起作用,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增加和价格上升会通过提高货币需求带来国际收支盈余, 而利率上升则通过降低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赤字;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 应注意国内信贷的紧缩;在一价定律成立的情况下, 中央银行必须在汇率和本国价格水平之间做出政策选择。

2 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理论的简要评述

(1) 重商主义者关于对外贸易的评论是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理论分析的萌芽;David·Home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则首次系统地提出该理论的思路, 但它是以进出口弹性条件为前提的。David·Home本人并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而是后由马歇尔、勒纳、罗宾逊等加以完善的。

(2) 弹性分析理论的贡献在于阐明了汇率变动有助于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 解释了货币贬值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但这一理论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它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 与现实国际经济不符;该理论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之上, 只考虑了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而忽略了收入水平、支出政策等其他因素对贸易收支的重要影响;该理论未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其局限性异常明显;侧重静态分析, 只分析了贬值后的初始阶段的价格, 而未考察继发的通货膨胀。

(3) 吸收分析理论具有强烈的政策搭配意向, 指出了弹性分析法所忽视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方面, 强调了货币因素的重要性, 为货币分析法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缺陷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基础上的, 对吸收、收入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关系分析不够;没有考虑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对本国进出口、收入和价格的影响;未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把贸易收支等同于了国际收支。

(4) 货币分析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 强调国际收支差额, 唤醒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视, 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 这与现实情况不符, 在短期内, 货币需求经常不稳定, 而且易受货币供给的影响;该理论把货币因素看成决定性因素, 却把收入、支出、贸易条件和其他因素看成次要因素, 而且它们只有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才能发生作用, 与现实情况想背离;过分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 短期内, 由于垄断因素和商品供求粘性因素, 其往往不成立。

3 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理论的未来展望

纵观以上几个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在相关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才能应用, 不同流派所采用的政策主张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也应随着其调节理论的发展而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过程, 这些理论并不是不相容的, 而是相互补充的, 区别在于他们对同一经济过程的描述方法不同和强调的重点不同。目前, 国际收支理论的研究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 这些理论都兼有局限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未来对该理论的发展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通过对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现状的客观、细化分析, 建立新的、更加科学的理论模型。国际收支理论的未来发展将产生融合各种学派理论观点的综合性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以往国际收支理论以大国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情况将发生变化, 转向存在着大量非贸易品、接受由国际市场决定并以固定的外币所表示的产品价格的“小开放经济”;国际收支理论与现实经济状况的结合也将会更加紧密。

摘要:系统阐述了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几个基础理论,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评价, 为更好的掌握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汇率变动,理论综述,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爱检.20世纪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马克思汇率理论 篇7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人民币升值终于成为现实。进入2011年, 人民币汇率问题屡成关注焦点, 4月29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990, 一举突破6.50的重要关口, 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更是逐月稳步攀升。数据显示, 进入4月后, 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加快, 2月,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21%, 3月升值幅度0.29%, 而4月仅前20天升值幅度就达到0.41%, 可见, 这与3月CPI数据攀升到5.4%, 并且与创了32个月来的新高存在一定关联。

2 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关于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问题做了广泛的研究。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研究汇率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其中刘思跃, 袁美子 (2010) 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对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整个样本期间内, 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较低。张成思 (2009) 从中国通货膨胀动态传导过程和可能的通胀驱动因素分析入手, 建立动态计量模型, 实证分析研究显示,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国内通胀不存在显著传导效应, 因此以升值遏制通胀的观点不宜推广。刘亚等 (2008)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 (ADRL) 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

第二类主要是通过分析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来研究人民币升值是否会起到抑制通过膨胀的作用。陈涤非, 李红玲 (2011) 等通过建立SVAR模型, 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研究表明短期内汇率波动对居民通胀预期形成正向冲击, 但从中长期来看, 汇率对通胀预期的冲击符合利率平价理论, 即本币升值将导致国内名义利率和国内通货紧缩, 从而抵御通胀预期。刘煜辉 (2011)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通胀的原因, 认为将目前国内的通胀归于输入性的通胀是不正确的, 他根据汇率理论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只不过是投资和消费内部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 而不是原因。

第三类主要是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其中齐珊 (2010) 关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问题分析中认为人民币合理升值可以起到部分抑制通胀的作用, 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只有当汇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 否则会进一步刺激通胀的发生。蔡祖劲, 刘纪显 (2009) 运用计量模型, 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方法得出由于我国的外汇机制和汇率预期等原因导致了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并存的悖论, 而且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大。贝多广, 朱晓莉 (2007) 分析了2002年以来目前的通货膨胀, 不能单纯的要求人民币升值来抵御, 认为通货膨胀归根到底还是货币供应量较多的结果, 最根本的还是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 不让资产价格的上升的太高。

3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的理论分析

从表面上看,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均是货币现象”的结论似乎收到了现实的挑战, 但事实上, 以人民币升值调控通胀的观点忽视了经济变量彼此之间的联动关系, 即货币供给到通货膨胀需要一定时间, 货币供给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变化 (即流动性过剩指标) , 很可能会动态反映在通胀起伏上面。因此, 如果人民币升值能够抑制国内通胀, 那么自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至少应该具有显著统计性, 所以本文第四部分的计量模型将汇率因素与货币总量因素考虑到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模型以验证这一点。

4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

本文是要研究人民币升值是否会抑制通胀, 由于人民币升值是从2005年7月汇改之后, 因而我们选用2005年6月—2011年3月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NEER) 的月度数据代表即时汇率Et, 同时也采用同期即2005年6月—2011年3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来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文中选取2005年6月—2011年3月的货币供应量的月度数据作为我们研究该问题的一个变量, 这里我们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表示。最后我们采用X-11季节性调整方法对其上述所有的变量进行季节性调整, 以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小数据的波动和消除异方差性, 我们对这些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即LNCPIt、LNEt、LNM2t。该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经网数据库。

4.2 数据检验

(1) 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 其中根据各个序列的性质对常数项和趋势项进行灵活选择, 滞后阶数由Eviews默认的SC准则自动选取。

根据ADF检验的原理, 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原序列都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序列, 然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到, 所有序列的一阶差分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因此原序列属于一阶单整序列I (1) 序列, 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 协整检验。

下面我们利用Enger-Granger两步法对LNCPIt、LNERt和LNM2t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残差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因此, LNCPIt与LNERt和LNM2t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 且协整方程为:

且拟合系数R-squared=0.950877, F统计量=648.5940

注:括号中是相应变量的估计系数的标准差

以上结果表明, 消费者物价指数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个百分点, 带来消费者物价指数即通货膨胀率下降0.598239个百分点。这与汇率传递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即人民币汇率升值, 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 进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降, 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货币供应量增长10%, 消费者物价指数即通货膨胀率提高0.329541%, 说明货币供应量对于通货膨胀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通过计算, 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我国货币供应量从275785.53亿元增长到758130.98亿元, 相比2005年3月, 增长了大约1.75倍, 而我国的人民币在此期间却升值了大约21%, 相比较而言,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 因此, 实证分析证明以人民币对外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并不具说服力。

(3) 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反应的是长期均衡成立的条件下, 模型发生短期偏离的程度, 在各变量间协整关系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均衡关系, 以反映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后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为:

注意:括号中是相应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差。

其中, ECMt=LNCPIt + 0.598237LNERt-0.032954LNM2t-5.458617

从上述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 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即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的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无论长期还是短期, 人民币升值都会对降低通货膨胀率, 而且实证结果表明, LNERt和△LNERt的系数分别为-0.598237和-0.386835, 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要小于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 也就是说要保证人民币长期内升值才能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汇改以来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 在开放宏观经济的框架下, 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国内通货膨胀程度的抑制作用的大小,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根据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 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要小于长期影响, 要保证人民币长期内升值才能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而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人民币不可能长期内一直升值,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 也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2) 通货膨胀不仅与人民币是升值有关, 而且更大程度上与货币供应量 (M2) 有关, 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的回归结果来看, 货币供应量对CPI的短期影响系数为0.090011, 即短期内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0%, CPI将上升0.90011%, 这说明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极易导致通货膨胀。

(3) 基于以上结论, 当前的通胀压力应该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 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首先在需求方面,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可知, 我国近几年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原因主要是外汇流入过多) 。其次, 国内的通胀更多的可能是与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结构性通胀或成本上升所诱发的成本通货膨胀。因此, 根据上面的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 寄希望于人民币的升值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是不明智的, 所以要治理国内的通胀最根本的还应该着眼于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 应该积极探索利用外汇储备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实现由“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和“藏汇于企”的转变, 及解决企业海外投资外汇资金短缺的问题, 又可减轻“外汇占款”引起的通胀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思跃, 袁美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 2010, (4) :14-18.

[2]齐珊.关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5) 44-46.

[3]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5) :87-96.

[4]苏剑.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原因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 2011, (4) .

[5]陈涤非, 李红玲, 等.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11, (3) .

[6]黄安仲, 谢海蓉.我国通货膨胀是输入型的吗-——基于2006—2008年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 2011, (4) .

[7]贝多广, 朱晓莉.试析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J].经济研究, 2007, (9) :32-48.

上一篇:动态看世界下一篇:地沟油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