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2024-06-08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通用9篇)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1

建立一个消灭剥削制度,人人平等的社会的理想,在世界许多民族中都是一个古老的理想。这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过古代人并没有用这样的名词,例如中国古代有过“大同”的思想。在人类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这类不能实现的想望当然与资本主义无关。到了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出现了种种更成形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时期,是还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的理论表现。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也不认为他们的理想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有任何瓜葛。十七八世纪直到19世纪初期的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点是: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理想建筑在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在他们看来,这种社会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能出现,只是因为理性和正义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的缘故。一旦有先知的天才掌握了这种认识,并使这种认识推广开来,那么一个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的最合理的社会就能实现。这就是说,什么时候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取决于有无这样的先知的天才,而不受任何历史条件的限制。所以恩格斯说:按照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所缺少的只是个别的天才人物,现在这种人物已经出现而且已经认识了真理;至于天才人物是在现在出现,真理正是在现在被认识到,这并不是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必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只是一种侥幸的偶然现象。这种天才人物在五百年前也同样可能诞生,这样他就能使人类免去五百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07—208页)

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但完全不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以及以往的各种剥削制度,其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在道德和法律上走入迷途,背离了人类的本性的缘故,或者简单地说,是由于人类犯了错误的缘故。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清除这种错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以摩莱里和马布利作为18世纪提出“直接共产主义理论”的代表。(同上书,第207页)摩莱里(法国人,生世不详,其著作写于1747—1755年间)在他所著《自然法典》中,向“治理人民的凡人”说教道:“你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去纠正政治和道德的缺点。为了在这方面获得胜利,你们一开始就要使真正英明的人士具有充分的自由,以便与支持私有制精神的谬见和偏见作斗争,当私有制这个怪物被打倒以后,你们就通过教育来巩固这个幸福的改革制度。然后,你们就不难使你们的人民采纳类似我所拟订的法律。”(摩莱里:《自然法典》中译本,第121页)他的书中写出了他所拟订的公有制社会的“法律”。这位空想家所设计的新社会,和正在开始形成并将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毫无关系的。恩格斯所提到的另一个18世纪提出共产主义理论的人马布利(法国人,1709—1785),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表示了这样的愿望:在一个气候宜人,水流清洁的“荒岛”上“建立一个共和国,在这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就是禁止财产私有。”(《马布利选集》中文版,第170页)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荒岛?当然是为了同“走错了路”的社会割断关系。

但是,人们的想象终究不过是现实的某种影子。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的祸害,其实是借鉴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来设计他们的理想社会。摩莱里的“法律”所规定的理想社会,是以由同样数目(10或10的倍数)的家庭构成的“部族”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又以多少个部族构成城市,构成省,构成民族)。凡20岁到25岁的公民都从事农业,25岁以上的一定数量的人成为各业的工人(手工业工人)。人们的产品都交到公共仓库,生活用品和生产中所有的原料都从公共仓库中领取。公民之间的买卖或交换绝对禁止„„这实际上不过是个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社会,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所以摩莱里强调,在一切公民的衣食住方面都严格禁止奢侈。(摩莱里:《自然法典》中译本,第120—122页)

产生于资本主义初起时期的这些空想,在人类思想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它们只是不能结出果实的花。这些空想家猜到了私有制的社会终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但是他们并不懂得为什么私有制必然会转变为公有制,不知道到达公有制的现实的道路。他们所设想的新社会是和资本主义社会绝无关系的。他们越是精心地周到地设计新社会的图样,越是表明他们和历史发展的实际相脱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第一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取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社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从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分化的原始社会演变为阶级社会,这并不是由于人类犯了什么背离人类本性的错误,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同的剥削制度的嬗变,直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必然出现的过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并不是建筑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憎恶、厌弃的态度上。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充分估计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的进步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写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这就是说,它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封建主义桎梏。结果是,“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68、471页)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以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和与此相适应的整个社会文明。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达到阶级社会发展中的最高水平。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的周期发生的危机中,看出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自己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共产党宣言》中说:“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连同它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连同它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曾经像魔术一样造成了极其庞大的生产和交换资料,现在它却像一个魔术士那样不能再对付他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1页)从一个长的历史时期来说,这个判断仍然是正确的。

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终于成为它自己所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桎梏。社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就不可能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制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更大发展。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这种革命之所以可能发生和可能胜利,就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为它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不懂得这一点,所以只能陷入空想中。

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取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取代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这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就这个意义说,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但是,仅仅看到这种对立关系是不够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及其国家要把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继承下来。如果不继承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就不能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目的。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对立的关系,而且是继承的关系。不妨简单地说,在生产关系以及保护生产关系的国家政权方面,是对立的关系;在生产力方面,是继承的关系。

为什么必须经过资本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就因为:没有资本主义,第一,就没有足以最终消灭私有制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第二,当然也没有无产阶级。只有后一点而没有前一点还是不行的。无产阶级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时就产生了,而仅仅有无产阶级并不就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实现。列宁曾经这样论述18世纪法国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他们是现代无产者的最早的代表人物:“雅各宾党人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主要是因为18世纪法国在大陆上被极端落后的国家所包围,同时法国本身也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银行,没有资本家的辛迪加,没有机器工业,没有铁路。”(《列宁全集》第30卷,第347页)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生产力,是不言自明的。他们早在青年时期的著作中就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在一代代阶级社会间是如此,从阶级社会的最高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

十月革命时期的列宁

列宁直接面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且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他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继承关系不能不予以较大的注意。十月革命前夕,1917年8月到9月,列宁写了他的重要著作《国家与革命》。列宁在这本书中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定要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就在这篇论著中,列宁也谈到社会主义要以资本主义的成就为基础。他说:“资本主义文化创立了大生产——工厂、铁路、邮政、电话等等”,他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国家的职能。(《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页)他又说,“我们工人自己将以资本主义创造的成果为基础,依靠自己的工人的经验,建立由武装工人的国家政权维护的最严格的铁的纪律,来组织大生产”,等等。(同上书,第46页)

1917年9月底,列宁又写了题为《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的论文,其中驳斥了“无产阶级不能在技术上掌握国家机构”的说法。他重述《国家与革命》中的论点。他说:无产阶级“能够打碎旧国家机构中一切具有压迫性的、因循守旧的、资产阶级的性质不可更改的东西,而用自己的新机构来代替它。这个机构就是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列宁全集》第32卷,第296页)然后他又谈到“国家机构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现代国家中,除常备军、警察、官吏这种主要是‘压迫性’的机构以外,还有一种同银行和辛迪加关系非常密切的机构,它执行着大量计算登记工作(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这种机构不能打碎,也用不着打碎。应当使它摆脱资本家的控制,应当割去、砍掉、斩断资本家影响它的线索,应当使它服从无产阶级的苏维埃,使它成为更广泛、更包罗万象、更具有全民性的机构。只要依靠大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一般说来,无产阶级革命只有依靠这种成就,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资本主义建立了银行、辛迪加、邮局、消费合作社和职员联合会等这样一些计算机构。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大银行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国家机构’,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现成的机构从资本主义那里拿过来,而我们在这方面的任务只是砍掉使这个极好机构资本主义畸形化的东西,使它成为更巨大、更民主、更包罗万象的机构。”(《列宁全集》第32卷,第299—300页)

可见,列宁是把如何对待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的问题分成了两个方面:压迫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构——必须“打碎”它;而组织大生产的国家机构,以银行为代表(不过列宁说明,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完全是国家机构),则把它当作现成的机构拿过来,在割断它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以后,它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间,俄国有过一些“左派共产主义者”。他们所提出的错误观点之一,就是把凡是沾染上资产阶级的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和社会主义不能相容的,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必须抛弃的。列宁为克服这种幼稚的观点做了很大的努力。领导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建设的列宁,的确可说是国际资产阶级的无情的敌人,但是他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反复论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所“遗留”下的一切“材料”。“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列宁所说的“向托拉斯组织者学习社会主义”这句话,认为这是很可笑的,是把“组织和领导企业方面的全部主动权”交给了“托拉斯的组织者”。对此,列宁批驳说:如果这种言论出于15岁的孩子口中,“那是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可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学习过不利用大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和文化成就便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这个道理,竟讲出这种话,这就未免叫人有些奇怪了。这里已经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第289页)

列宁在1919年俄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共产主义。”(《列宁全集》第36卷,第129页)

在1919年的另一次会议上列宁又这样说:“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列宁全集》第36卷,第6页)

列宁之所以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内容,当然是因为他已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任务的缘故,而这又是和俄国资本主义并不发达有关的。

人们通常说: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但脱离了具体历史条件一般地这样说,却未必正确。例如,如果是在西欧17、18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具有现实的优越性。虽然那时,如前所述,已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共产主义理想,但是代替封建制度的只能是资本主义制度。

人们通常还说:社会主义社会能够依靠自己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更高的文明。这样的说法,也需要补充。社会主义不是在一块“空地”上仅仅依靠这制度的优越性建立新的大厦,它必须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手段和方法,吸取资本主义的全部对社会主义有益的文化(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们能很好地进行这样的继承、利用和吸取),然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真正能发挥出来,才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更高的文明。

因为落后,更要学习

既然社会主义革命是产生于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的,那么逻辑的结论似乎应该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最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是这样来考虑问题的。但历史的发展比一般的预想要复杂得多。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统治全世界的时候,资本主义的世界链条首先在哪一个环节上(在哪一个国家中)被突破,不是简单地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在这里起作用的既有国际条件,也有国内条件,包括阶级力量的对比形势和阶级斗争的发展状况,无产阶级政党的素质和领导能力,等等。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由于俄国历来是“欧洲一个最落后的国度”,革命后遇到特殊的困难。1919年他说:“我屡次说过: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终胜利,即完全组织起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列宁全集》第36卷,第293、294页)在本国没有比较丰富的资本主义“遗产”可以接受,这至少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此,列宁特别强调向资产阶级学习的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几个月,列宁主张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社会主义。在1918年4月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报告中,他尖锐地提出了向资产阶级学习的思想。他说,资产阶级已经推翻,“我们现在要向他们学习,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不够,因为我们没有这些知识。我们有社会主义的知识,但是没有组织千百万人的知识,没有组织和分配产品等等的知识。老布尔什维克领导者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在这方面,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这门课程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我们说,哪怕他是一个大骗子,只要他组织过托拉斯,只要他这个商人曾经搞过千百万人的生产和分配,只要他有经验,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他们那里学会这些东西,我们就得不到社会主义,革命也就会在它已经达到的阶段上停滞不前”。(《列宁全集》第34卷,第238、239页)

列宁的这段话使人想起在中国革命胜利时毛泽东说过的话。毛泽东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0—1481页)

前面已经说过,俄国当时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嘲笑和反对列宁的这种说法。在反驳这些“左派”分子的空谈时,列宁说:“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接着他又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做为一个阶层或集团应该服从苏维埃政权。而我们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是年幼无知,就应该向他们学习,而且有东西可学,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办理为千百万人服务的大企业方面没有独立工作的经验。”(《列宁全集》第34卷,第290页)在1918年列宁虽然已经考虑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达到社会主义,但由于俄国资产阶级一般地不同新政权合作,而持反对态度,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没有能实现。俄国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内战结束后,1920年苏俄曾立法实行对外国资本家的租让制。在讨论租让制的报告中,列宁说:“我们要挨着他们(指租让的企业——引者)开办自己的企业,学习他们如何经营模范的企业。„„按照现在最新的技术成就进行装备,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这需要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列宁也谈到租让企业“将带来资本主义习气”的问题。他说:“应该加以注意,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加以抵制。”(《列宁全集》第40卷,第77页)

列宁于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列宁的逝世使新经济政策过早地结束,这对于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起了什么影响,是值得研究的。在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列宁仍然强调向资产阶级学习。他在著名论文《论粮食税》的结论中说:“不要害怕让共产党员去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其中也包括向商人,向办合作社的小资本家,向资本家‘学习’。向他们学习,虽与我们过去向军事专家学习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学习’成绩,只有靠实践经验来检查:要比自己身旁的资产阶级专家做得好,要会用各种办法振兴农业,振兴工业,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多花点‘学费’并不可惜: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列宁全集》第41卷,第232页)

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除了对立的关系以外,还有一种继承的关系,说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向资产阶级学习——如果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以前的“左”的观点来看,这是极其荒谬的,甚至是反动的,但这的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这个观点正在我们的改革开放中得到验证。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2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学生角色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 学习者的地位可谓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其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思想非常引人注目。建构主义坚信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 建构主义强调,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中的,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即使对于那些他们还没有接触过, 还没有形成经验的问题, 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自己已有的相关经验, 凭借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 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推测性解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建构知识, 因此, 学生应该成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角。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其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不断发展的、以学习为任务的个体。“学生”一词可以从人是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三个层面来解读: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 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遵从生活的守则和规范, 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完整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因此,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目的出发。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野下的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的, 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 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因此,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 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把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支架式教学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帮助就像脚手架一样,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 教师要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 指导成分逐渐减少, 最后撤去支架, 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 教师就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要在课堂上展示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 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形, 帮助和指导学生探索。

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 教师角色将有很大转变。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 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将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 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使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专断, 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也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 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 教学活动的支配者, 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2. 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对未来的教师作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要适应这一转变, 教师角色至少需要发生这样一种变化, 即由教学支配者、管理者向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它的内涵应包括:教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白己的过失和错误。

3. 由教育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个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主要指: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 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 进而从策略层面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1. 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交往, 构建一种民主对话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的过程, 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创造适宜的学习与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分析、批判, 帮助其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并且这种学习环境要包含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这四个要素充分挖掘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最终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正如《学会生存》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 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建构有差异性。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 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 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2. 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传统教育意义上的“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提出了挑战, 对教师的绝对权威进行了否定, 从而能有力地消除“师道尊严”的影响。而且, 学生的挑战威胁到师生关系系统的作用和教师的功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合作学习”, 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因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事物的理解, 对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不存在唯一的理解, 而通过合作学习, 可以使理解更加深刻。在教学活动中, 知识建构的过程不仅在学生身上体现, 而且在教师身上发生, 教师必须随着情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面对知识、共享人类文化、共感人格魅力、共悟精神价值,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因此,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新型民主对话、平等合作师生关系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8.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国情;阶段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22—02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都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厘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认清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特征,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初步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思想。他预见:在消灭私有制后,社会发展将依次经历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列宁把“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完备形式的社會主义”等概念。列宁在《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一文中强调说:我们在剥夺了地主资本家之后,只获得了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1]。他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共有和按劳分配、实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消灭了阶级(包括工农阶级差别)、国家正在消亡的社会。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他脱离实际,严重忽视基本国情,他在193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时,就急于宣布苏联建设成了社会主义,并在1939年联共(布)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

按照斯大林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宣布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依据是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生产关系,尽管当时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1957年1月毛泽东在一次讨论知识分子问题的座谈会上指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进入是进入了,但尚未完成,不要说已经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是完全巩固。

此后,毛泽东在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曾经指出过:我们只是进入了不完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或者叫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明显,列宁的“初级形式”社会主义和毛泽东的“初级阶段”,不是我们现在所提的“初级阶段”,因为还没有包含公有制为主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但这些论断对初级阶段理论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可以视作理论源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重新审视。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同年10月,叶剑英在国庆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命题。这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断创新

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了精辟的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三大报告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是表明性质,二是表明程度。这里的“一”,实际上是从生产关系角度界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特定性质;“二”,实际上是从生产力角度强调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很不发达。在把握这个问题时,对“一”和“二”的关注不能偏废。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述,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方面作了更加系统的论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对关于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阶段的划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005年10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进一步丰富,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增添了新见解。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三、当前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和现实根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出发。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了更多实惠。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国际上看,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来看,在新阶段,虽然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影响主要矛盾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改革发展面临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四、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深刻总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相统一的角度,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因此,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正确理解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态度

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就告诉我们,在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时,一方面,要看到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地深刻变化,千万不能丧失信心、迷失方向,而是要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二)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始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即社會主义阶段的“资格”,这种“不够格”,不仅表现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还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这反映了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在物质技术基础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发展程度方面的差距。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初级阶段及其新阶段的新实际出发,从而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列宁.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4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应该积极转变概念,大胆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努力搜索能够适用时代发展需要,贯彻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实践中的体会和对相关文献的调研,时中等医学教育、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进行初步思考。

近几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卫指导,搜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本文仅就中等医学职业教学实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关系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观念的现代化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5

姓 名:陈辛怡

班 级:15级财务管理(5)班

学 号:1541453506

院 系:财会与金融学院

专 业:15级财务管理

二零一六年三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反思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1]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大学生数量饱和。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却依旧享受现在,不为将来奋斗,并且好高骛远,眼光总是放在不切实际的高度,导致最后毕业生们在一个一个招聘会上空手而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下,我们应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就业;享乐主义;就业价值取向;扩招

每年的年底,各大企业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招聘,社会上的招聘会如雨后春笋般地一波接着一波出现在市面上,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因此面领着多种多样的职业选择。但是,是不是就如我们所想,所有的大学生就都有自己的去处呢?事实上,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多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十分迷茫,拥有着许许多多错误的认识,导致最后对实践造成消极的影响,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在家里蹲着。曾有一则报道称,一名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被迫选择去酒店扫厕所,这不禁令人唏嘘不已。试想国家培养出一名名牌大学生,到头来却做着最脏最累的活,而不是人尽其用,去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还有一些大学生毕业没有找到工作,选择在家啃老„ „面对一系列的这种现象,我们是否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呢?

一、大学生的享乐主义

摆脱了高三时的压抑与紧张,考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们,犹如一匹匹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大学的校园中。“什么学习,什么考试,统统一边去!”很多大一新生就抱着如此错误的认识过着大学一年级的生活,每天上完课就回寝室,抱着手机、电脑追电视,或者早早地找到恋情,开始花前月下„ „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完了一年。没有去图书馆看过一本书,有也只是在期末的时候拼搏过几天,更没有出去陶冶陶冶情操,熟悉熟悉陌生的城市,或者多去社团活动,结交新朋友,拓宽自己的交友圈。所有一切提高自身素养的机会都被大学生自身的享乐主义错过了。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2]有些人荒废了一年的时间之后幡然醒悟,开始找机会去弥补自己第一年落下的东西;而更多的人却依旧我行我素,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自己的生命,最后享乐主义打败没工作的危机感,火烧眉毛时才想起找工作的重要性,却发现自己大学四年并没有获得什么,去应聘时,看着报纸上那一条条要求,自己没有一条符合得上,只能灰头土脸地打道回府了。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得到了深层次的验证,即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大学生种了享乐的因就必须自己承受找不到工作的果,没有好的基础就不可能会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曾今看过这么一篇报道:称现在农民工找工作容易,大学生找工作难。我个人认为,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试想,农民工虽然没有多高的知识水平,但是他们能吃苦,不怕累,而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类型的转型时期,需要的正是这些肯干的技术工人而非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的新毕业大学生。面对如此严峻就业形势的大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却依旧秉持着享乐主义,得过且过,没有一丝的危机观念,这也难怪他们找不到工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在校生们更加应该多去去图书馆,看看那些埋头苦读的人们,再关注一下自己身边的学长学姐们的就业情况,不停地鞭策自己,以寻求更加高质量的大学生活!自身树立正确的认识,这样才会对以后的实践造成积极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错误就业价值取向

虽然大学生工作不好找,但是社会上却依旧有很多低端岗位的需求严重不足,每年的招聘会上,一些招仓库管理员或者快递员的摊位明显无人问津;而那些招会计,计算机操作人员等等热门行业的摊位却人山人海。很多大学生都对于工作的定义有着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是个本科生,不应该去那些很差的环境应聘,而是应该穿着职业装,坐在办公室里敲着电脑进行着一天的工作。但往往事与愿违,好高骛远的大学生们自身没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积淀,投出去的一份份简历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凡事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工作的机遇是不会偶然地如天上掉馅饼一般落到自己的手中。,但是这时候的大学生们却依旧被自身错误的就业价值取向即工作认识支配,不肯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看一看那些应聘要求不高的职业,仍然“孜孜不倦”地往一些知名公司或者北上广企业投简历。伟大先人马克思告诉我们,事物是永恒发展,永不停止的。大学生如果找不到工作,就没有开头,没有开头就进行不了过程,事物就不能处于发展的状态中,更谈不上收获成熟的果实。很多大学生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到头来还不是撞得头破血流,一无所获?

有些专业人士对应届毕业大学生选择工作地区做了一个研究:报告中近半数(49.6%)的被调查者(4062人)表示希望去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作,其次是地级市(1937人,23.6%),然后才是直辖市(1456,17.8%);另有490人(6.0%)表示愿意去县级城市工作,59人(0.7%)表示愿意去乡镇工作,189人(2.3%)选择了海外地区。通过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加愿意去北上广以及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寻找工作,在毕业生的潜意识里,一些一线城市具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更好的工作单位,接触更加高端的社会层次。殊不知,条件好的公司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大学生比比皆是,如果没有过硬的学历以及人脉家庭背景做辅助,是很难找到自身的一席之地的,反而到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出生地或者在此城市中寻求一些低端的工作,住着最差的地下室„ „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说,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要脚踏实地,down to earth!而非好高骛远,整天像活在童话故事中,幻想着自己美好的前途。就像徐特立所说:“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只想将来,不从

[4]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大学生找工作就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看低基础工作,眼光高于头顶!

三、各大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也不全是自身主观的原因,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夹杂其中,其中,就属高校扩招的影响最为显著。自从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项政策以来,国内许多大学都相继实施。这种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国民素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当然,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联系观的角度来看,每一项事物都有其对立面。随着政策的实施,国内大学生教育质量却逐年下降,导致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不足以应付社会上的一些事项,只是空有理论,没有实践。再者,市场上大学生数量明显供过于求,现在中国老龄化严重,国家负担不起养老费用,就延迟退休年龄。现在工作岗位本来数量就少,再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可悲的是,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一种专业,出来工作不好找,就选择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本着能够养活自己的原则,无奈地接受了另外一项全新的领域,虽然说自身又增加了一项新技能,但是,自己花费了四年时间去学习的东西,到头来却毫无用途,那上这种大学又有什么用处呢?一直听别人说,现在走在大街上的几乎都是大学生,大学生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已经不足为奇。就连被称为“红尘之外世界”的寺庙,招收和尚的条件也是本科学历,研习佛法优先。

想当初我们考高中的时候,听到父母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考,考上了高中,就有95%的机会上大学。因为在高中如果自身智力条件有限,比不过别人,考不上本科,那还有许多的大专等待着被挑选。再不济,家庭条件优渥的,也可以直接不需要接受中国高等教育,考个雅思托福,就可以出国留学,多年后,又是一个“海龟”的产生,说不定,比我们这些在国内上大学的人阶梯更高呢。由于现在本科生多如牛毛,在高校源源不断地吸收生源的同时,许多应届本科生选择读研,读博,提高自身的学历等级。所以,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下,当代大学生更加应该在在校期间多多提升自己的阅历,获得正确的认识,抓住机遇,对以后的实践造成积极的影响。争取在对的,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在当代社会中,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多种多样,主客观因素相交,正所谓“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5]大学生们在面对这么多矛盾的同时,就更加应该树立危机意识,想放松自己也要有个适度,不能一味地追求享乐主义,或者一味地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大学不像高中,本身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我们不应该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是应该出去打打工,见识见识社会风貌,只有这样的大学生,在四年之后,才不会饱受就业难之折磨,才会有就业机会光临他们!参考文献:[1] 《反杜林论》 恩格斯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

编译局译 1876年9月~1878年6月出版 [2] 《论求知》 培根著 收录于川端康成作品集中 [3] 《太子少傅箴》晋·傅玄 明张釜收录

[4] 《徐特立文集》 徐特立著 湖南省长沙师范学院著 1980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6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制定了一个行动纲领,这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又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这说明了我党不束缚于过去的正确路线,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和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根本立足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内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正如邓小平所说:“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指:“第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即经济、政治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

二、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也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在经济建设时期,要想改革和优化经济体制,就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理论的指导,导致改革走上邪路,偏离预期的目标;要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转化国外的先进成果并将国内的优势产品推广出去。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才能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三、总结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曾设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第二阶段。列宁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对本国的国情做出了超越阶段的不切实际的判断,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使得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共产风等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在“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这部分提到初级阶段,并把初级阶段同物质文明不发达相联系。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这一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明确界定初级阶段的含义,阐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完整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标志着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党的十五大报告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和历史进程做了全面的说明,并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和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的含义是对我国社会定性认识,后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定量的认识。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这两层含义统一起来,完整准确的理解。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就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其次,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仍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再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也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成熟的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这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我们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制定现行路线方针的根本依据。“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按照这条基本路线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是我们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生产力水平低,各个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就否认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不要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就认为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任何歪曲甚至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多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参考文献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基本制度

党的十三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了准确地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依据

(1)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根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深化。

(2)历史依据。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现实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0年4月由邓小平首先提出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初萌芽于1980年4月21日邓小平与阿尔及利亚代表团的谈话中,他说:“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在这里,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但已具有“初级阶段”内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十二届六中全会初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关系和道德水平方面的状况,十三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完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概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十五大报告全面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历史进程和基本纲领等方面加以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达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全面的把握这两层含义,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達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正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推动作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

总之,我们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来理解初级阶段,在承认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才既能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能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版社.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篇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和理论基础。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的、赋予了新内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路,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财富,又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党的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坚持和继承,是根本上的继承。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观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和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务必”,坚持思想建党,努力保持党和国家的性质永不变色;强调端正学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等。

上一篇:陈友铭 个人事迹以及参赛宣言下一篇:家具卖场五一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