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2024-10-17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共12篇)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劳动价值理论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也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以及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纵深发展,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一般认识

马克思认为, 一切形式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算在“劳动”范畴之内, 任何种类的劳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并不是聪明的人脑对由各种具体劳动组成的“具体总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劳动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 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 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 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只是偶然的形式, 因而是无差别的。劳动已经不仅在范畴上, 而且在现实中成了创造财富的一般手段, 而不再是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因此, 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 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 既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价值。在价值形成过程中, 仅有一般性的活劳动是远远不够的, 它必须与其他的生产性要素相结合才能形成价值, 也就是说, 从价值形成的角度考虑, 劳动形成或凝结成价值是有条件的。即:在生产过程中,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交换价值。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人们的活劳动, 即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创造价值。简单说来,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主要包括:

(1) 商品的二因素及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生产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的都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 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 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可以说,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着手, 分析并得出商品包括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而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决定。其中,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只有商品具备了使用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能被承认, 才能形成交换价值。

(2)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及价值规律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进行, 实行等价交换, 这也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 货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出现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现实中的货币流通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 则以现实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尽量减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4)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只有劳动而且是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在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这一点通过对商品价值构成及形成的说明而具体化。投入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的商品, 在生产出来之后, 其价值是由这样三个部分构成的:第一个部分与投入的人力资本相对应, 即劳动力商品的工资部分, 它通过工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来, 属于活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的一部分。第二个部分与投入的物力资本相对应, 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厂房、机器、原料等物质资料的价值。它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只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把它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称为物化劳动的转移, 这是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的具体表现。新产品价值的第三个部分, 即比投入成本增大的剩余价值部分, 因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以及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 这部分价值只能是由工人创造的了。顺理成章,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就彻底地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5) 资本及资本的运动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资本的运动对其他物质性生产要素的运动及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1、为帮助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价值和财富是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劳动作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虽然是无条件的, 但土地、资本、技术、机器设备等物质性生产要素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参与财富创造的因素和形式也必然出现, 这对缓解我国经济基础薄弱, 金融资本和现代化管理体制仍未完美提供了有利的补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对于破除“平均主义”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及在分配中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等滞后认识, 促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科学化、系统化,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资源配置, 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内在属性,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 其作用根源于内在的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机制, 主要体现在调节、刺激、分化等方面, 尤其强调的是分化作用, 它能导致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和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把握价值规律的科学内涵, 在规范市场秩序时, 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做到“有形”和“无形”的两只手相结合,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3、优化新兴服务行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充分分析和把握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等的基础上提出的, 而现时代的今天, 无论生产方式还是其他方面, 与当时相比, 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我国, 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及作用方式等日趋多样化。科技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各种服务性行业及其他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劳动, 也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甚至有些国家出现服务行业占社会创造财富的优势比例的趋势, 正如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所论述的, 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形成是不同的。同样, 财富的创造与价值的创造也是不同的。因此, 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对现实经济社会具有重要解释意义。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发现了剩余价值,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 为我们正确理解商品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论述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 分析新时期、新情况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经济,商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高放, 李景治, 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关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1983.

[5]庄惠明, 孔令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 2007, (19) .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作用

通过马克思早年对异化劳动理论的阐述,指出该理论对马克思形成科学世界观起重大作用.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成熟,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性理论,从而给该理论以科学评价.

作 者:赵俊爱 作者单位:鞍山钢铁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刊 名:鞍山钢铁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INSTITUTE OF IRON AND STEEL TECHNOLOGY年,卷(期):200124(4)分类号:A811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 实践 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3

斯密认为,“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斯密认为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由于社会中的分工不同,人们相互换取劳动成果,可以看作是对其各自劳动的交换。“一种物品通常应可购得或支配的劳动量 ,只由取得或生产这物品一般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所以,一般地说,二日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日劳动的生产物,两小时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小时劳动的生产物 ,这是很自然的”。然而,“两种不同工作所费去的时间,往往不是决定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们的不同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也须加以考虑。一个小时的困难工作,比一个小时的容易工作,也许包含有更多的劳动量需要十年学习的工作做一小时,比普通业务做一月所含劳动量也可能较多”。所以,“一小时艰苦程度较高的劳动的生产物,往往可交换两小时艰苦程度较低的劳动的生产物”。

在土地私有制出现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相对低下,人们通过劳动来生产产品,并且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都归劳动者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生产产品并占有产品,所以消耗掉的劳动量就等于购买到的劳动量。这是等量劳动之间的交换,因此,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劳动量来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的形成,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价值不再等于商品价值,变成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即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之间的交换,已经不再是等价交换规律了,这违背了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论定。价值交换规律同资本与雇佣劳动相互交换之间的矛盾,是斯密的一伟大发现。但斯密随后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资本所购得或支配的劳动决定,这反映了他二重性的研究方法。这两种理解方法不仅安然并存在斯密的著作中,而且相互交错,不断自相矛盾。他发现资本主义下的矛盾,但由于社会时代背景及阶级立场的局限性,矛盾的解决却只能由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或者说马克思来完成了。

劳动价值论

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同时,李嘉图对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一些补充和发展。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指出“一件商品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此件商品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进而,他也像斯密一样,将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有用性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标准”,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法则,即决定为了交换他种商品必须付出多少此种商品的规律,全然取决于在这些商品上所付出的相对劳动量”。

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是统一的,”物品的效用虽不能用以衡量其交换价值,但却是交换价值所不可缺少的。某一物品,不管它如何稀缺,也不管生产它时消耗了多少劳动量,如果其毫无用途,即不能满足人们的任何需求 ,那么最终它都不会具有任何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其资源或商品的稀缺性;二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但衡量价值的尺度是不断变化的。在手工业时期,影响商品相对价值涨落主要是生产必要劳动量。自工业革命开始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中固定资本不断增加,商品相对价值量还会受都到利润、劳动价值的影响。

在对工资进行理论分析时,李嘉图已然把劳动看作了特殊的商品,认为劳动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劳动的自然价格是劳动者维生所需的必要花费。劳动的自然价格受控于几种主要商品;劳动的市场价格受控于劳动的供求关系。劳动需求大于供给时,它的市场价格就昂贵;劳动供给大于需求时,它的市场价格就便宜。虽然劳动的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有时会有背离,但是他与所有商品一样符合价格规律。假设单位货币的价值不变,则影响工资涨跌的有两个,即劳动的供求关系及商品的市场价格。李嘉图认为,“如同所有的契约一样,工资应当由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决定,而不得受立法机关的控制。”

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因为货物销售的毛利可分为工资和净利两个部分。在论文《论利润》中他写道:“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假设不考虑地租的话,商品的价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资本的利润和劳动工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工资也随之提高,利润必然会降低。即使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都有所提高,利润也仍然会降低。利润的不均常使资本从一种低利润行业转移到另一种高利润行业。“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中,耕种不纳租土地或者使用不纳租资本进行生产适度需要必要劳动者,给必要的劳动者提供一定量的必需品所需的劳动量,这是决定利润高低的必然因素。利润的高低由工资决定,工资的高低由必需品价格的涨落决定,必需品的价格又主要由食物价格的高低决定。利润的自然趋势是下降的,这是一个法则。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财富也逐渐增长,所需的食物量也越来越大,而获取必要的食物量必然要耗费越来越多的劳动。”

李嘉图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拥护者。每一个国家都可能有“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这种优势还相当可观”,那么,“各国都更为合理地分配它的劳动资源,生产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将其用于相互交换,各国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李嘉图认为,“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按照常理,各个国家杜会把自己的资本和劳动投放在对本国最有利的行业上。这样,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就会很好地和整体的幸福结合在一起。鼓励勤勉、奖励娴熟且最有效的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条件,这些做法是劳动的分配方法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极致。而且增加生产总额会使所有人都得到益处,并且用利害关系和相互交往的共同纽带可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基于这样的共同利益,葡萄酒要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谷物要在美国和波兰种植,贵金属制品及其他商品要在英国制造,这些都是必须遵守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李嘉图与斯密一样在价值理论上面临着两大矛盾:“一即劳动与资本交换同价值规律的矛盾;二即在资本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时,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这导致了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破产,并被庸俗化。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重性人手,最先揭示了商品的内部矛盾,即阐明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这其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生产一切矛盾的根源。价值、使用价值和其物质承担者价格的区分,形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形式学说。马克思劳动价值的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2)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处于基础的的地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马克思首先指出,“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4)交换过程。商品所有者若想要使自己的商品交换出去,就必须使自己的商品同任何别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相对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商品作为价值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种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种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一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随着交换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使用价值和价值内部的对立需要在外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形式,这个需要一直存在,直到由于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而最终取得这个形式为止。”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5)何为商品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指人们在商品形式面前,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看成是物质的自然属性,把商品价值所体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因而就把商品神秘化了。”

综上所述,马克思价值形式学说的创立,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派由于混淆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所遇到的理论困境。从历史和逻辑上阐明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科学的说明了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之间的矛盾,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贯彻到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4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年开始从研究法律、哲学转向对经济学研究时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证的一种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劳动思想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给予了异化新的诠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异化理论集中体现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上, 对于异化劳动, 马克思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异化直接表现为劳动的产品与劳动主体脱离, 并且成为相对立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劳动产品, 背离了劳动者的自我价值, 而且归资产阶级所有, 这是与劳动主体意志不相符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 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 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 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这就说明劳动主体的付出与收获是成反比的, 在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下, 劳动主体永远难以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 自身的异化程度也就越深。

2. 劳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主体的生产活动与劳动产物同样被异化所束缚, 这成为异化产品的根源。马克思指出, 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中, 劳动主体的劳动是被强制的, 是不自由的, 在自我折磨、自我牺牲中发挥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劳动是为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劳动者在劳动中失去自我, 幸福感降低。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的异化。

3.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 人真正地证明了自己的阶级的存在。人的本质是能够自由的创造活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的劳动是片面的和强制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仅仅是一种外部的谋生活动。异化劳动把自由自主的活动称为手段, 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日常生活的手段, 从而失去了作为人本应有的类本质。

4. 人与人之间相异化。

前面提到的三个异化直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由于劳动者的工作产品、劳动过程及其类本质的异化, 使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是不可避免的。人同人相异化是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劳动产品、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 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人, 才能成为一个现实的目标, 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 必然也同其他人相对立, 因此, 导致人们在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二、中国当代劳动中的类似问题

20世纪以来,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同时也使异化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 不仅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机械化设备成为了执政党统治人民的力量, 而且科学技术、流行元素等也都弱化了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力量。

1. 劳动产品的归属。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劳动者本身的经济条件也相对提高很多。即便如此, 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中国, 生产资料名义上虽然已归劳动者全体或集体所有, 但在实际运行中, 劳动产品依然隶属于国家或私营企业主, 劳动者自身缺乏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支配权, 在循环往复的生产中, 他们依然扮演着雇佣和被雇佣的角色。而且, 由于劳动力商品本身的特殊性———能够创造价值, 决定了当代劳动者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不可能拥有自身创造的劳动产品, 否则便违背了价值规律。

2. 劳动过程本身。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产业结构不完善、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科技教育文化落后等原因, 我国总体上处于不发达状态。东西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大, 很多农民和工人为了谋求生存, 被迫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例如尘肺病案例、煤矿事故案例等。人的生产活动仅仅只是满足肉体的谋生手段。

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进步、劳动分工的细化和管理程度的加深, 劳动主体成为了被动的劳动工具, 失去自主性。为满足工作需求, 不论劳动者的文化基础如何, 都要花费精力学习操作机械的方法和程序。从这一点看来, 表面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似乎是减少了, 但是从实践中看, 劳动主体的劳动时间实际却是被延长了。劳动者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上班, 在下班时间也要为上班准备, 劳动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马尔库塞说:“原先限于上班时间的异化和管制现在漫入了自由时间。”“个体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工作, 这种工作不仅要求他每天耗费八个或十个或十二个小时, 并转移了相应的能量, 而且要求他在工作和业余时间内使自己的举止行为符合操作原则的标准和规定的道德”。从这个过程看来, 劳动失去了劳动者本真的愿望。

三、对中国社会实现劳动者自由劳动的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告诉我们,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异化劳动违背了个人发展的意志, 是不自由的、不自愿的, 而现代社会里的劳动依然与人的本质发展背向而驰, 作为谋生的手段, 人的劳动发展是不自愿和片面的畸形发展。因此, 要实现劳动者自由全面的发展, 就必须消除异化, 遵从劳动者的主体意志。

1. 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物质的极大丰富, 可以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生活水平贫困的条件下,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只能是空想而已。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不仅仅代表了经济总量的增加, 同时, 产品的科技含量也随之增高, 往往也包含着人的素质的提高。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会获得极大发展, 久而久之, 人类也趋向全面发展, 也意味着人的逐步解放。经济水平的上升, 本质上就是人类主体的自我发展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思想逐渐开放, 知识视野也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拓展, 人的各种潜能会逐渐被开发, 有足够的资本与人力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从而摆脱人类主体劳动的片面性和单一化。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不断追逐的理想目标, 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成就了人的价值, 人要实现全方位发展, 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利用, 也就是要对社会生产的分工重新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分工造成了人类发展的不自愿和片面性, 劳动主体的活动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因此, 人的劳动活动被限制在有限的社会空间和时间里, 逐渐被固定化, 失去了自由活动的条件。所以,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离不开对社会制度合理的安排的, 我们必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宣扬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思想道德品质, 建立平等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摆脱强制性的束缚, 认真学习和贯彻“八荣八耻”, 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准则, 以诚信友爱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尊重个人爱好和心愿, 鼓励其积极主动地从事喜欢的社会生产活动, 帮助其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 民主化的管理方式。

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是指, 在对劳动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个人的主体意志, 理解和关怀劳动主体, 以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挖掘人的潜能, 逐渐提高劳动主体的生产能力, 而且这要远比对生产技术的改善和发展重要得多。如果劳动主体完全被强制服从于整个生产劳动过程, 不仅使其失去了对生活目的和自我价值的理解, 而且更谈不上对生产活动本身的积极性和拥有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空间。因而,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劳动人性化, 必须做到对生产活动管理的人性化, 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意志, 调动劳动主体参与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可以让劳动者广泛地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通过合理的权利分配, 给劳动者自由想象和自由发挥的领域和空间, 使其有创造性地发挥自身能力, 达到对事业、对人生合理的规划。当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时候, 那么对于劳动主体来说, 生产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 更是一个实现自身价值, 完成自身意志的一种目的性的活动。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也将不再是一种异己力量。劳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自觉的需求, 是劳动主体自觉自愿的自主性行为, 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个人能力的途径, 从而使人们从劳动中获得满足, 实现人的素质全面的发展。

异化的扬弃是一个艰辛的实践过程, 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才能完成。因此,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要加强各项管理的科学性,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实践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也使异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理论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述, 涉及到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关于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等问题的观点, 本文通过借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分析中国当代劳动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5

一、科技异化加速了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在这部著作里,他深刻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工人非人化的、异化的劳动。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科技在加速劳动异化中的催化作用。

(一)科技异化加速了“物的异化”

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逻辑顺序,异化首先表现在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本应该是劳动者(工人)劳动的现实化、对象化,是劳动者本质力量的展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52 这种状态下,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他越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他创造出来反对自己的力量就越强大,他失去的就越多,归他所有的就越少,他自己就越渺小。

然而,工人对于劳动产品的创造并非凭空捏造,也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从自然界得到的,“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界为工人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场所和全部的物质生产资料,是工人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没有自然界就没有工人,就没有工人的创造,对自然界的认识越充分,人在其中的活动就越自由,供他选择的生活资料就越丰富。

这样,工人的劳动能力越强,他的外部世界(自然界)就越广,他能占有的生活资料就越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越是想占有,就越是失去,因为他的劳动产品是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他在自然界中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就越少。最后,异化的劳动产品仅仅给工人提供确保其肉体不至死亡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获得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首先成为工人。

然而,劳动产品的增加除了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技术运用大机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近代工业社会里,科技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科技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越充分,他改造自然的能力就越强大,就越占有自然界,越能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因此,科技高速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劳动产品的快速增加,而劳动产品的快速增加则意味着工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加速丧失,意味着统治他的物质力量的急剧强大。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的异化本质上是“物”的异化,按照他的逻辑,科技越发展越会加速“物”的异化,“物”的异化的加速必然导致工人所受伤害的增加。科技只是劳动的手段,劳动的异化导致了科技的异化,反言之,科技的异化又加速了劳动的异化,加速了劳动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了“物”的异化,以致连工人都“变成了机器”,变成了“物”。

(二)科技异化使工人“自我异化”的处境更加恶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的异化只是异化劳动的一个方面,是生产活动的结果。异化劳动还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之中,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不属于工人的外化的活动。

马克思将异化和外化并列使用,在分析劳动外化的表现中,总结劳动本身的异化。他对异化的表现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指出“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正是因为劳动本身不是自主的、是不属于工人的,因此即使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发挥的结果,这种劳动对于工人来说也是痛苦的劳动,是本质力量被剥夺的劳动。然而,这种劳动又是工人不得不从事的劳动,因为一旦停止这种活动,工人将面临饿死的危险。工人在他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服务别人,不是自主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劳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因此,生产活动本身就是他自己的丧失。他只有在停止劳动,满足自己的吃、喝、生殖、居住、装饰等作为动物的本能需要的时候才会感到自己是人。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工人的自我异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自我异化,这种生产本身的异化除了工人劳动的外化以外,也与生产活动本身分不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聚集到生产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昼夜不停地从事着简单、机械的工作。这种单一的、机械的、长期的生产活动进一步恶化了工人的处境,他的作为人的东西日益机械化,成为机器的附庸。

资本主义科技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分工的精细化、生产的机械化,而机械化的最终结果却是劳动的简单化,人的思维的单一化,因为生产过程中劳动内容逐步丧失,工人的脑力劳动被不断弱化。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一切通过科技改进的机器大生产都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零部件,都把工人的智力贬低为科技的附庸。科技的东西被不断放大,人的东西则不断萎缩,科技的专制已经越过了生产的界线,入侵了工人的生活,甚至为了保证工人不绝种,他的妻儿老小都被抛掷到了“资本的扎个纳特车轮”下。科技的异化使得工人自我异化的处境更加恶化,不仅工人失去了自我,就连他的妻儿老小都成了机器的附庸,都受折磨于资本的统治。

(三)科技异化进一步剥夺了工人的“类生活”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他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不管是肉体生存的需要,还是观念世界的丰富,都必须从自然界那里得到满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他对类生活进行了规定,认为“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生产生命的生活……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他将动物的“种”和人的“类”进行了区分,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最直接的原因。动物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它的生产是片面的,只生产自己或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是种本能的、无意识的生产,是在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生产活动,生产的产品仅仅是为了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人则不同,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生产是全面的,这种生产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作为动物的生存的本能需要,更重要的是超脱这种需要的影响对整个自然界进行生产。“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应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在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地改造当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的对象世界,是人的内在尺度的外在表现,是人的“类本质”的确证。然而,异化劳动从工人那儿夺走了他的“无机身体”,他的生产对象,他的“类生活”,正是因为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生产活动,他的本该是人优于动物的“类本质”却沦为了维持其肉体存在的手段,成为了同他相对立的东西。

“类本质”的异化表明,工人原本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沦为其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正是因为人能够“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生产”,人的这种能力反而成了其遭受压迫的原因。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越充分,自然界对于人就越普遍,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就越强大。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科技越发展,工人被迫按照科技的尺度进行的生产就越普遍。科技的应用越普遍,工人越是失去自己的“类生活”,因为科技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扩大了人的无机身体,而工人的无机身体越广阔,他就越失去自己的“类生活”。因此,资本主义科技异化不断地提供着工人被迫生产的尺度,开拓着工人的无机身体,又进一步剥夺着工人的“类生活”。

(四)科技增殖了“非工人”的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理论第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人同人相异化。按照马克思的推论,如果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属于他,那属于谁呢?不是神灵,也不是自然界,只能是人,是工人之外的他人。这个人是劳动产品的所有者,是工人生产活动的享受者,是与工人相异的统治者,是不劳而获、站在劳动之外的非工人即资本家。

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即对象化的劳动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种敌对的、异己的、不依赖于他的力量,对于非工人来说却是他的私有财产,是他享受服务、奴役工人的依据。人同人关系的异化就在于工人的劳动不仅生产出了劳动产品,也生产出了同他对立的、统治他的非工人。作为私有财产的主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私有财产,享受更好的服务,非工人必然会绞尽脑汁地从工人那里榨取更多的劳动产品,甚至通过卑劣的手段从他同样作为非工人的同伴那里掠夺更多的私有财产。

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组织工人进行生产并不是为了养活更多的工人,而是为了雇佣更多的工人为他不需劳动就能享受到的奢侈生活服务。要保证这种生活不被破坏,资本家只有在不断增加自己所有的私有财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如何增殖自己的私有财产成了资本家最为关心的事情。除了雇佣更多的工人,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外,他们还对生产活动的机器设备进行了技术化的改造,因为科技一旦投入生产就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劳动产品,也正是因为科技能够最大幅度地产出劳动产品,为资本家尽快积累私有财产,它才能够在资本主义诞生不到一百年的时期内被世界所接受,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扬弃异化劳动将推进科技人性化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外化的实现,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都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果。然而,自从亚当·斯密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视为劳动之后,“财富的这种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就被扬弃了。”这种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实际上却是对人的彻底的否定,因为私有财产与人的紧张关系被完全归咎于人自身的本质。因此,扬弃异化劳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扬弃私有财产,扬弃异化劳动同扬弃私有财产说的是一回事。正如科技异化加速了劳动异化一样,随着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扬弃,科学也必将得到人性化的发展,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阐述共产主义思想的同时也给予了说明。

(一)扬弃异化劳动需要科技是人的、由人并为人创造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运动的结果必然是把有产和无产对立的矛盾归结为劳动和资本对立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才能实现。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但它的存在形式却是“本身”应被消灭的资本。

最初的共产主义不过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是粗陋的、无思想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最初的共产主义无限放大了物的统治力量,无视人的存在,甚至“它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的一切都消灭;它想用强制的方法把才能等等抛弃。”这种形式下的私有财产把对物质的直接占有视为一切,把人的才能等能够表现人的内在本质的东西视为多余,这样,工人这个规定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地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这种最初的共产主义绝对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而是私有财产追逐自身积累的本质力量的彻底释放,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无情剥夺,甚至是私有财产的一种倒退。

那么真正的共产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马克思认为“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人向自身的合乎人性的复归,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能真正占有人的本质、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才能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对人的本质的占有是一种感性的占有,是人通过自己的器官、情感等对象性的、现实的占有。

科技同人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一旦束缚人的枷锁(异化劳动)被打开,科技也必将真正成为人的、由人并为人创造出来的东西。科技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为了看得更广阔更细微人类发明了望远镜、显微镜等观测仪器,为了走得更快更远人类发明了飞机、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为了记得更多更清楚人类发明了电脑等智能机器等等。科技的发展无不证明它是在不断延伸强化丰富人的感性器官,一旦扬弃了异化劳动,人真正占有了自己的感性器官,人也就真正占有了科学,科学也才能够真正为人所用。

这样一来,扬弃异化劳动后的共产主义同样需要科技为人、由人发展。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对人的本质和对自然界的真正占有,而科技越是为人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就越能够得以丰富,科技越是由人发展人就越能够在确证自己本质力量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二)扬弃异化劳动必然要推进科技社会化

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生产人,占有人的本质是通过他的对象性的活动实现的,他生产的体现他个性的对象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别人为他的存在”,他的存在不仅通过它所生产的对象、也通过别人、别人也通过他而相互存在。人的存在是通过别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他只有置身于由许多个别人组成的社会里,他的存在才有意义。因此,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样,自然界也应该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自然界,它只有融入人类社会,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界,才对人有意义,才是人类得以存在的“无机身体”。

科学也如此,它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本身就应该是被社会化了的。站在认识论的角度,从科学研究的主体来看,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并非离群索居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的衣、食、住、行等需要不得不通过社会才能得到满足,他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材料也只有到社会中才能找到,甚至他表述自己思想的语言也是社会的语言。从科学研究的客体来看,它的研究对象不外是人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它的研究对象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找到。它的研究成果也不外是关于人的或自然的东西,这些东西只有进入到人类社会被人们认可才有意义,只有对人而言,才称得上是研究成果。因此,科学家本就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他所做出的科学研究也是为社会做出的,他的体现自身个性的研究成果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认可。

扬弃异化劳动之后,人的类本质必将得到彻底的解放,个体的特殊本质也将得以复归,社会对个体而言将不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普遍的、感性的存在物。这种状态下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要求科技能够站在人的立场上,由人创造、为人服务,既能体现个人的特殊本质,又能够满足社会的普遍的类本质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科技不断地社会化、普遍化,因为只有科技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它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才能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充实人的现实需要,壮大人的本质力量。同样,科技只有不断地社会化,它才能像鱼儿之于江河一样,从不断丰富的感性的现实社会里找到其理论的现实基础,以完成更加完美的突破。

(三)扬弃异化劳动将实现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有机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人同私有财产的关系被直接的、片面的理解为享受,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以致一个对象只有被我们使用时,它才是我们的,人的本应丰富多样的肉体的、精神的感觉被单纯的异化的感觉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共产主义之所以要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就是要彻底解放人的感觉器官,就是要彻底地释放不同的器官所规定的人的丰富又全面的本质力量,这种力量的确证,只有在对象化的世界(主要指打上了人类烙印的人化的自然界)那里才能实现。不得不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尽管由于私有财产的存在,人同这些对象性的存在的关系仅仅是从外在的有用性理解的关系,是以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不容置疑的是,自然科学已经被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现代工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量的劳动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是人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充分结合的产物。人不仅是社会人,也是自然人,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科学同现代工业的结合,延伸了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界,正是在对自然界的对象性的改造中,人的需要不断丰富,人的生活日益精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科学既是人的科学的基础,也是人的生活的基础,是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就意味着科技发展的最终结果将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与其说是自然物,倒不如说是人本身,感性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另一个感性存在的人,人的感性只有对人来说才是感性,只有通过别人才能得到确证;另一方面,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是自然界,人认识的第一个对象是从自然界那里获得的,人的感性器官只有在自然界里才能得到更好的进化,人的本质力量也只有在改造自然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充分展现,才能得到丰富,甚至就连人的思维的表达要素语言也是感性的自然界。

因此,扬弃私有财产之后,工业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展现将不再以异己形式呈现出来,人的感觉也将从片面的单纯的拥有的感觉得到全面的发展,人将从总体上全面地占有自身、占有自己的类本质。自然科学通过工业从实践上对人的现实生活的改造将不再是异化的形式,自然界将成为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同样,因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因为自然界已成真正的人的自然界,人的解放后的自然本质将在对自然界的改造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关于人的科学必将实现与自然科学的真正的有机统一。

三、马克思科技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他自身(生产活动)、他的“类本质”、非工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他认为外化劳动、异化劳动在产生私有财产之后,私有财产也成了外化劳动的原因,成了工人丧失自身的根源。因此,他倡导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认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复归。他的劳动异化理论虽然没有提到科技,却处处显露着科技加速劳动异化的痕迹,他倡导的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也是对科技异化的扬弃,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也是对科技人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异化劳动理论背后闪现的科技思想对于当代科技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科技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不管是对异化劳动的阐述还是对共产主义蓝图的描绘,马克思都时刻把人聚焦于他的研究视野当中,异化劳动是人的异化的劳动,共产主义是人的占有自己全部本质的共产主义,人才是一切理论的核心,没有人一切将成为空谈。科技的发展也是如此,科技必须是人的科技,科技发展必须是为人的发展,科技只有尊重人、服务人、以人为本才能持续存在。

科技必须是人的科技。正像马克思追问工人劳动的最终归属时发问的“如果我自己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答案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因为他们从来不单独是劳动的主人,劳动的主人只能是人,是非工人。同样,科技作为劳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他的主人也只能是人,至于科技是人化的,还是异化的? 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主人是普遍的人、总体的人、整个工人还是个别的、站在劳动之外的非工人。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走进人类生活,被大多数人所掌握,也就是说科技必须是属人的,是属于社会,属于人类的,是社会的对象化的人。科技的人性发展是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而不断完善的。

同时,科技不仅是人的科技,还应该是为人的科技,科技发展的唯一宗旨应该是造福人类,改善人的生活,丰富人的本质。当代社会尽管还存在私有财产,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但工人的自我意识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增强。不得不承认,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正逐渐从繁重的劳动当中解脱出来,尤其是随着以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等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日益进入千家万户,人与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整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如果说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工业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的话,当代工业将不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现,还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极大丰富。因为当代社会私有财产在它的不断地运动过程中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扬弃自身,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当代,科技只有从它的为人的唯一宗旨出发,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被人们所接受,才能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

(二)科技发展必须尊重自然

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对象化的世界即人化的自然界里才能得到确证,人的劳动的直接对象就是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离开自然界人类什么都创造不了。科技是人改造自然的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是劳动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而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要方式就是科技,通过科技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能动地改造自然,把天然的尚未打上人类烙印的自在的自然变为具有人的本质特性的人化的自然,变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世界。

通过科技尤其是自然科学,人类逐渐认识自然界自发运行的客观规律,并能够按照规律来能动地改造自然,创造出自然界自发运行所无法生成的东西,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然而,每个人、每一代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规律运行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不全面,尽管自然科学通过工业从实践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已经超过了以往所有社会生产的总和,但看似完全征服自然的工业社会却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粮食短缺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随着大量的物质财富的生产,科技的这种无视自然、奴役自然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显露出来,科技的这个“一心想把浮士德的灵魂弄到手的梅菲斯特”正不断地诱惑着人类,企图把人类拖入死亡的深渊。

当代社会科技负面效应的不断显现,严重地警告着人类,如果科学一味地无视自然,不顾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自然界将会回报人类以最为严酷的惩罚。同样,科技要想持续发展,要想实现科技人性化,就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的自然本质。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发展的科技,才是人的真正的自然本质,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发展的科技,才能真正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带领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6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高考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69-01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四种异化现象,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导致高考功能的异化,即高考从选拔人才的手段异化为摧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工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评价标准片面化,导致学生能力与考试分数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个方面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它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

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者,它们的劳动产品即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在高考制度条件下具体化为考试所得到的分数。我国目前实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必然导致了片面追求考试高分的应试教育。该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而不注重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在“备战”高考期间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生成天泡在题海里,有如“考试机器”,学校类似于“高考军营”或“高考工厂”,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2]在高考制度条件下的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评价标准的片面化,考试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能力,筛选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这种考试分数只是对学生智育水平的片面反映,忽视了德体美劳等方面,必然不能表现出学生的整体真实水平。这说明了考试分数与学生能力之间相异化,考分作为不依赖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同学生相对立。这种对立表现为学生被分数的奴役,成为考试的机器,唯分数是从。这种片面的追求考试高分的高考制度,会逐渐导致学生学习的越多,被固定的思维模式禁锢得就越严重,他们内心的创新思想就越贫乏。考试分数的增值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高分,不仅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没有帮助,反而成了他们的禁锢,成了阻碍他们能力发展的枷锁。

二、教育考试内容单一化,导致学生本身与学习行为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二个方面是,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1]

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在一种被压迫的状态下学习。统一的考试科目迫使许多考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不得不放弃发展自己的特长。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学习行为作为脑力劳动的一种形式,不是一种自愿的兴趣,不是一种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而进行的自觉的活动。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自由地发展自己。这种仅仅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并不能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个方面的能力。学生大多把学习看成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手段,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并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而只是满足学习以外的那些需要的手段。这说明了学生本身与学习行为产生了异化。

三、教育主体二元对立化,导致学生与学生、教师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四个方面是,劳动中人与人相异化。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工人所处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1]

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3]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我国高考制度把高考成绩作为选拨学生的主要标准,同时学校也把学生成绩的优差当作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教师仅仅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则态度冷淡,甚至是以过激的方式责骂、体罚学生,这必然会使有些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明显会导致一种缺少理想追求、缺少人文关怀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信任教师,老师对待学生不真诚。他们双方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歪曲的关系。

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其最终目的应是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人的先天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针对现行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以消除异化现象,达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刘海峰.高考改革需要顶层设计[N],光明日报,2013-11-6.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7

1. 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 主要以商品、劳动力为中心进行阐述, 在其名著《资本论》当中对资本的形成、原始积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都进行了深刻论述, 从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口发展特征。统治阶级和资本家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会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 这里的扩大再生产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资本资源 (主要包括资金、场地、设备、先进技术) 等的规模性扩大。二是人口, 即生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在奴隶和封建社会时期, 生产规模的扩大依靠人力, 农业工业等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依靠信息和技术的产业很少, 并且发展缓慢。而到了资本主义初期, 工业革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迁, 节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人力在相对先进的技术面前被解放出来, 这样社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 资本主义由于机器大工业替代了传统的手工业, 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 失业人口激增, 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沉重包袱。

2. 剩余劳动力存在形式及特征

马克思的劳动就业理论认为, 工人半失业或者完全失业的状态, 可以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 即流动、潜在和停滞。其中流动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现代工业中的人口, 如采金、煤炭、电力等行业, 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这些行业在生产经营旺季时会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高强度的劳作, 而在淡季或者市场竞争压力过大导致工厂倒闭时, 则仅需要少量的管理人员即可。因此这部分劳动力工作缺乏稳定性, 受到生产周期、企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一体化, 农业劳作所需的绝对劳动力在逐渐降低, 这就会造成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人, 更渴望在城市生活工作, 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各式各样的劳动人口, 这部分劳动力以潜在的形式而存在。一旦城市为其提供了更好的岗位和就业条件, 这部分人就会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停滞的劳动人口, 指的是除了上述两种形式之外的人口, 这部分人没有固定职业, 没有就业和未来发展规划, 整体数量较少,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基本劳动力储备。

在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 剩余劳动力最为主要的特征是周期性、结构性。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使然, 造成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剩余产品无法保存被大量扔掉, 人口失业等, 这也成为资本主义就业变更的规律性特征之一。而产业结构对劳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代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产业, 这样传统的人工劳动力被逐步替代, 成为失业群体。在这部分社会群体中, 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 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就会以停滞的形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包袱。

3. 劳动就业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理论, 从本质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形式, 该理论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时期, 但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目前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面临着世界政治经济冲击和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比如人口激增、老龄化严重、就业压力过大、社会保障等, 特别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我国政府应立足国情和劳动者实际情况, 出台良好政策, 促进就业率稳步提升。

二、我国劳动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劳动就业人口增速快

我国就业人口由多个群体组成, 主要包括高校应往届毕业生、下岗再就业人员、不断选择新岗位择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以高校毕业生为例, 党和政府为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进行了高校扩招, 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成几何数字增长, 主要包括研究生、高校本科生专科生、技师学院职业学院成人教育等毕业生, 每年这些学生超过650万。而上年度毕业未就业或随时更换工作的往届毕业上每年多达100万以上, 几年下来每年的高校劳动力就达上千万。据统计我国城镇就业率五年来平均为4%, 而这些数字中还有许多隐蔽就业群体和流动人口尚未完全统计。另外, 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流动劳动力。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 特别是二胎政策的放开, 劳动就业压力将会在未来20年-30年间进一步增大。

2.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至少是一百年, 也可能会更久, 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建设。而受到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性影响, 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完善的体制保障。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就业信息指导不畅通、就业指导服务跟不上、劳动力资源的调配不到位等。一方面, 社会各单位各部门都缺乏创新性的技术人才, 但是却难以招聘到对口人员。另一方面, 社会劳动人口基数大, 但是失业率却居高不下。

3. 就业岗位供需失衡

我国就业岗位总体数量不足, 无法满足就业者的主客观需求。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平均每年能够提供约500万个就业岗位, 而就业人口超过千万, 每年有大量的失业人员无法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产业结构上, 我国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更应占到经济发展更大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就业岗位薪资待遇上不能满足劳动者主观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 会导致“大锅饭”现象, 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特别会造成技术人才的流失。

4. 社保体系建设不到位

近年来, 党和中央对社会保障越来越重视, 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出台财政政策等完善社保体系建设, 老百姓也深切感受到这种关注和关怀。但是从全局上看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距离劳动者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从目前的形式上看,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能够较好履行社会保险的足额及时缴纳义务, 其余企业、单位等往往不重视或者根本不为劳动者缴纳相关费用, 劳动保障部门在监管上不严格不规范, 甚至不作为等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对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启示

1. 以经济发展促进岗位增长

从长远上看, 经济增长是促进社会岗位数量和质量增长的根本前提。政府需要适时制定出台经济发展优惠政策, 一方面, 要发挥地域特色, 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用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动就业, 缓解政府就业压力。另一方面, 要对地区就业劳动力人口进行全面调查, 建立就业人口档案, 了解劳动人口的需求。同时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社会就业信息平台, 及时发布用工信息, 同时与多家商业网站联合, 积极引导职工就业。另外还要设立就业投诉站点和举报箱, 对于在招聘和用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2. 深化市场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全面向市场经济过度发展。在这里历史时期, 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特别是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 我国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逐渐向第三产业靠拢, 这是时代的必然需求, 更是百姓的心声和未来消费趋势。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市场向更高级别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从而培育出新的就业增长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型产业发展过度, 由此来吸收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同时政府要下大力气通过高薪以及长远的行业发展空间, 避免人才的流失;二是在对地区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对于那些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具有可发展空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深化发展;三是按照居民消费习惯和水平,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比如教育、信息技术等。同时注重发挥社会舆论平台的作用, 鼓励产业创新;四是城乡劳动力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劳动力,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乡镇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 正在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后备力量。因此地方政府要出台财税政策, 鼓励城乡青年、高校毕业生等进行积极创业, 在创业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咨询指导服务。

3. 强化劳动力综合素质

劳动者素质从个人角度说是使其获得更优良就业更为的基础, 从社会层面看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前提。我国目前劳动力整体上数量较大, 但是综合素质不高, 这是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全面推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从基础教育抓起。目前各大高校往往只重视书本教育, 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还远远不够。我国政府教育部门要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 真正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强化执行实践能力。可以借鉴德国产业工人的经验, 将“蓝领”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和地位, 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获得社会普遍认可。从而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 不得不承认我国在技术人才方面缺口很大, 特别是南方经济发达省份, 因此以市场的客观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是基础和前提。二是强化日常培训。目前企业单位的培训往往形式主义。强化日常培训要求从业人员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工作中强化业务水平的提升,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人单位也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用完善的培训体制, 带动从业人员强化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三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多种手段举行社会公益培训、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劳动参与热情, 为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综合技能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4. 推进社会保险框架体系构建

目前, 我国社保体系初步搭建起来, 但是在失业预警机制、具体资金给付赔偿等问题还没有明确。因此首先应从法律层面给予规范。目前我国社保还没有相对完善的法律去指导, 因此人大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在逐渐完善草案的基础上, 并最终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制度规范。其次政府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强化对企业社会保险缴纳义务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打击力度。最后, 提升用人单位和从业者的道德准绳。良好的法律制度固然能够有效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但法律是最低层面, 道德层面的规范不可替代。社会保障制度, 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 必须动员和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作用。

四、结语

劳动就业是人的生存立身之本, 更是个体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手段。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上不容乐观, 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虽然产业结构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但是以技术、信息和人才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体系远没有建立起来。劳动者对就业观念的转变、需求期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强化等, 对社会就业岗位等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 当然也从侧面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储备, 本文的论述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志辉, 邢华彬.劳动力商品价值变化趋势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J].中国物价, 2013 (09) .

[2]张小建.积极探索中国推进绿色就业之路——在生态文明论坛·贵阳会议绿色增长与绿色就业分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就业, 2012 (10) .

[3]任洲鸿.知识积累与劳动力资本化:一个基础理论模型[J].经济评论, 2013 (04) .

[4]孟捷, 李怡乐.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J].开放时代, 2013 (05) .

[5]张旭, 常庆欣.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反思——以劳动力商品概念分析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7) .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8

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论主要讲述了工人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本身、人的类本质以及与他人的异化。

(一) 工人与劳动对象的异化

劳动产品是工人劳动主体的对象, 工人生产出产品就应该获取与生产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的价值产品。但是,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仅不会获得等价的价值产品, 反而会因为劳动产品的增多而减少对产品的占有。因此, 马克思指出:“工人生产得越多, 他能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 他自己越没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 工人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 工人越野蛮;劳动越是有力量, 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 劳动者越愚钝, 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二) 工人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由于劳动产品是劳动活动的结果, 因此, 劳动产品出现异化的话其本质上的劳动过程也会出现异化。根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劳动活动的异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 劳动, 从人本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是一种完全出于自愿的本能需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工人的劳动完全是出于一种无奈的被强制的劳动, 工人在劳动中所应该具有的主体性完全丧失。第二, 劳动过程的异化还表现在工人的劳动不是自己的而是他人的。也就是说, 资本家只是将工人作为生产的工具而已, 从本质上说他们和机器没什么区别。相应的, 工人也会将自己定位于此。工人所有的劳动都是为了资本家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已, 在劳动过程中工人感受不到自己作为主体人的真正存在, 他已经将自己与机器归为了一体。因此马克思说;“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 亦吃、喝、生殖时候, 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 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 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

(三) 工人与他人关系的异化

马克思说:“通过异化劳动, 人不仅生产出同他作为异化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 而且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正像他自己的生产变成自己的非现实性, 变成对自己的惩罚一样, 正像他要丧失掉自己的产品, 并使他变成不属于他的产品一样, 他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因为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与劳动过程的异化、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工人的劳动成果, 劳动价值、劳动智慧都被资本家所占有、所剥削。因此, 很自然的会形成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与异化, 形成工人与所有直接或间接剥削他们的人的对立, 这种对立与异化一方面表现在阶级关系上, 一方面表现在金钱关系上。在异化劳动理论之中, 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就是一种金钱关系,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劳动中工人与他人的关系发生了异化。

综上所述, 异化劳动理论的观点就是:工人创造了物质世界, 但是在这个物质世界之中, 工人同其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以及与他人的关系都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导致了劳动对工人而言是一直折磨而非自身需要, 在这种劳动中形成了工人与他人的对立关系, 并且还使资本获取了生命, 不仅如此, 资本还成为统治劳动的力量。

二、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的, 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无论对于现代或当代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都具有启示与指导的作用。

(一)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起源

马克思一改前人的思想观点, 从实际的生活和“经济事实着手”来运用这个范畴。他从根源上研究了人类的异化, 批判了以阶级和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在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冲破唯心主义观点, 提出了异化是劳动的异化, 他第一次将“劳动”作为人与物, 人与他人关系异化的基础提了出来, 看到了人类社会与动物及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因此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其次, 在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看到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对立不可调和, 资本家是不能停止剥削劳动工人的, 只要私有制存在, 他们的关系就不可能调和。对于工人及后来被称为无产阶级的人群来说, 一旦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达到最大化, 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就必然会被灭亡, 取而代之的将是由无产阶级执政的社会。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劳动与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 就必然成为整个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因此, 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上我们就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资本主义灭亡,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起源。在19世纪前中期马克思就能够坚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从社会的经济现实出发, 突破时代局限看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思想家。

(二)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在异化劳动理论中, 马克思分析了工人与劳动、与人的“类本质”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在该理论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与劳动人民的同情。他深刻的论述了劳动在阶级社会中对劳动人民所造成的压迫,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工人在劳动活动过程中丧失的“类本质”, 体现从道德伦理上对工人的无限同情与关怀。除此之外, 异化劳动理论还包含了在生产劳动活动过程中产生了社会关系的思想。在理论中马克思认为正是劳动产生工人与他人关系异化, 也就是阶级对立的基础, 即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关系不过是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相关要素的连接方式和衍生物。因此, 人的本质是“劳动”。那么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理论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至此, 我们分析马克思对人本质问题的研究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没有对人的切身关怀怎么会思考得如此准确。

参考文献

[1]汤文.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9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理论有了更深层、更全面的内涵,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相互分离的, 他们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生产资料, 这样就违背了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 劳动在这里就被异化了。

(一)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的实现竟如此表现为失去现实性, 以致工人从现实中被排除, 直至饿死, 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 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重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 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 也就是说, 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他, 还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排斥、损耗他, 是劳动创造出了他们的贫穷, 使他们成为了自己的对象的奴隶。因此, 这种劳动与外在对象化世界也存在着敌对状态, 人们还不会明白这不是人本质的真是所在。

(二) 劳动在生产行为中的异化

在生产活动中, 劳动只是工人为了满足自身外在需要的一种工具而已, 以至于在劳动工作之外, 他们会感到很自在、舒畅, 因此, 工人的这种劳动是一种强制被迫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劳动自觉自在的选择, 马克思形象地描述, “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 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旦停止, 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在那里, 工人的活动就是麻痹, 力量就是衰弱, 外化了的劳动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处在一种如机器般冰冷的状态, 他们片刻感受不到的温暖。

(三) 人同自身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 “人是类存在物, 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 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从空间范围上, 自然界是人的类生活在精神和实践领域内的无机界, 人的普遍性正表现要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从时间上, 自然界是人为了活着, 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身体, 而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也可以说自然界与自身是相联系的。生活本是目的, “异化劳动使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 也就是说, 异化劳动不是人真正的活的劳动, 它是一直迈向死的劳动, 因为它只是追求同动物般肉体上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四) 人与人相异化

“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 那么, 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 那这种异己的劳动属于谁呢?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 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

在异化劳动过程中, 工人生产出了一个与劳动格格不入的人同劳动的关系, 私有财产、工资和资本家正是这种异化劳动的产物。本质上工资和私有财产同人的异化都表现在工人与资本家的异化关系中, 这些关系掩盖了资本家的真实面目, 将看似正当合理的剥削置于外化劳动之下。

二、“现实人”的异化及本质实现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关系是异化劳动根源所在,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过渡阶段。现实中异化劳动将会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继续存在, “现实人”异化问题本身包含着人本质如何实现的答案。

(一) 摆脱物化的现实人

“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 现实中的人很多时候是与物质追求捆绑在了一起, 常常“累觉不爱”, 金钱作为交换媒介把人的本质异化了, 金钱获得了对人的支配“权力”, 它成了人“真正的上帝”。

由于分配关系异化, 弱势群体得不到同人相同的应有的保障, 一个社会的发展成果不能最终实现转移到大众手中, 它往往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 和谐社会就将变得虚无。

重视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方式更公平, 逐渐弱化分工造成的职业地位贵贱差别, 转变劳动观念, 发展适合自身的劳动方式, 在劳动中完成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成就感和幸福感也会水到渠成。

(二) 解构异化的社会关系

人与人交往中, 不是真实的关系, 是异化了的心理疏远和冷漠, 人们的交往关系成了更加脆弱的工具, 以致使人与人仅有的关系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

雇佣者千方百计想的是如何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受雇者想的是如何能投机取巧;人与人之间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 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理想信念危机等等。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社会关系的异化, 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当生产力水平达到不需要靠强制分工就能满足需要时, 人的异化也就随之消失。只有生产力的提高往往是不足以来评判一个社会的发展的, 只有生产关系与其相匹配时, 才符合一个良性社会的要求。

人们对物的依赖不是历史的倒退, 而是历史前进中的现实生活, 现阶段的我们虽然还达不到彻底扬弃异化劳动, 但是仍要发挥现有生产力水平, 着力改善现实生产关系, 让人的劳动获得应有人的身份和尊严, 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 实现人本质的过程中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91, 94, 95, 97, 100.

[2]魏小谭.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 (03) :36.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10

一、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资本论》出版以及科学劳动价值论创立以来, 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还不太发达的时期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

由于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特点, 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距。要使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是要重新界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

1. 活劳动的重新界定问题。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 他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指在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如果按照这一界定, 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可以比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出更大的价值, 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雇用了更多的劳动力。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生产出更大的价值。

2. 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 才能创造价值, 任何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价值, 只参与社会再分配。但在当代社会里, 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越来越多,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其就业人数与产值比重就全世界而言均已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如果说不创造价值显然不正确。

3. 脑力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

既然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认为只有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才能创造价值, 那么像科学研究、生产精神产品、教育、管理等脑力劳动就不能创造价值, 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是脑力劳动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这显然矛盾。

(二)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

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 资本主义社会全社会的资本家阶级及其统治管理部门在整体上都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任务就是要推翻剥削阶级, 实现劳动者当家做主。而现在我们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再存在, 劳动人民已经当家做主, 用劳动价值论来证明我们社会是否合理、正义的作用己不显重要。我们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 是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 即把劳动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 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支持。

1.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兼容问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最根本历史逻辑基础是私有制, 因为在私有制下, 出现了生产的私人性与生产的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生产的私人性使得生产的劳动过程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劳动, 而生产的社会性又要求劳动具有一般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性质, 要求个别劳动从一开始就为社会劳动并最终被社会所承认。于是, 商品交换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必须。在商品交换中, 商品价格的形成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马克思认为, 这时起作用的是价值规律。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思维逻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种思维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就受到了挑战, 也就是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的思维逻辑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逻辑是否仍然能够内在统一的问题。

2.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兼容问题。

按照传统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我们认为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之间是一种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即创造多少价值就应该获得多少收入, 否则应视为不合理, 或者说是剥削。而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是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分配制度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不合理的, 是一种剥削收入呢?如果不是, 那么应该如何理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呢?

二、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围绕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并形成几种有代表性的思路。

1.在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思路是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框架下, 通过考证马克思等人的有关论述, 并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现实、新问题产生的。这种思路要求准确理解马克思创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 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基本精神运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 形成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

2.在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思路主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该“与时俱进”, 主要是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并用重新界定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来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

3.在调和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这种思路企图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结合起来, 认为这两种理论的差别主要在于研究角度与分析侧面的不同, 它们各有缺陷, 但把它们结合起来则能解释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许多现实问题, 比如说,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结合既可以说明价值源泉, 同时也可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当然,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由于接受了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思想,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实问题, 因而主张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等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是这种思路不可能成为我国价值论思想的主流。

在上述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中, 我们赞成第二种, 即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并用重新界定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来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

三、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按照上述第二种思路来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哪些劳动创造价值?我国理论界从重新界定“劳动”的科学含义出发, 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一种主流思想:不仅仅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精神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也能创造价值, 这样, “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以重新的界定。但笔者认为, 创造价值的劳动从质的规定性来说, 都只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也就是说, 凡是直接或间接与商品价值形成有关的劳动耗费, 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 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价值其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一定要与生产的产品 (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服务性劳动产品) 相对应, 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并且能直接或间接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有一定联系的劳动 (或者说这种劳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价格) , 都能创造价值。遵循这一思路, 创造价值的劳动就不能够被劳动的三种具体形态所概括, 因为有些劳动, 比如说宇航员的劳动, 就很难说它是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 但它确实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并且这种劳动也与潜在的商品 (比如说未来开发的太空游) 有着一定的联系, 也能创造价值。

2.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我国理论界对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的创造观点不完全一致, 大多数同志认为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 但也有少部分同志认为物化劳动也创造了价值。比如有同志就认为, 从企业角度看物化劳动实际上是社会意义上的活劳动, 价值是由社会劳动 (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创造的, 绝对剩余价值来自活劳动,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则主要由物化劳动创造。所以, 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地租也是合理的。那么, 究竟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呢?笔者认为, 既然价值本身的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 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而物化劳动与商品之间所体现的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物质关系,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物化劳动不论在商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都不可能是价值的源泉而只能是财富的源泉, 因而也就不可能创造价值。

3.价值量的衡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有关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是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却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命题: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 (率) 成反比。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时暗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无论生产出多少产品, 其价值是一定值;另一个是无论在这一时间内生产出多少产品, 工人的总工资不变。这一命题显然无法解释现实中劳动生产力 (率) 越高, 社会生产的价值和财富越大的现实。要解决这一矛盾, 就必须对创造价值的个人的劳动所作的社会贡献的量作一个全面的衡量。就像马克思在指出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是劳动时间的同时又指出, 劳动有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分, 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也就是说, 复杂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价值的倍加, 个人劳动在社会中的贡献不仅仅要从时间 (量) 的角度考虑, 同时也要从劳动的复杂性 (质) 角度来考虑。马克思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 (率) 成反比的时候显然没有考虑到劳动的质的角度, 这是一个失误。当然, 劳动的质仅仅通过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来区分是不够的, 劳动的质有两个测量维度[2], 一是劳动的重复性, 即劳动的内容与方式在不同时间里是简单重复, 还是每一次劳动都要涉及对新信息的处理与新情况的应对;二是劳动成效的可测度性, 即劳动成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定量的测量。劳动的重复性程度与可测度性程度越高则劳动的质越低, 劳动的重复性程度与可测度性程度越低则劳动的质越高。所以,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的量与质成正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价值量是与劳动生产力 (率) 成正比的, 因为劳动生产力 (率) 越高的劳动其劳动的质也越高。

4.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 其实质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 也就是如何将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统一起来。对于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与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计划经济下的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差别。在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 是一种纯公有制经济, 劳动价值论己经没有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 所以, 不存在兼不兼容的问题。而我国目前还仅仅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并且公有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 还只能实行市场经济, 这己是被反复证明了的。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是兼容的。

5.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理论界有人认为,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是劳动价值论, 而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就必然要肯定要素价值论, 即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事实上, 任何价值论从来就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没有任何必然的内在联系, 因为马克思曾经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商品生产已经消亡, 劳动不再形成价值, 社会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这个时候, 劳动价值论己失去其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才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在说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同时指出:“土地所有权和资本, 对它们的所有者来说, 是收入的源泉。也就是说, 使它们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可是它们并不因此成为它的所有者占有的价值的源泉。”[4]这说明,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要素的所有权才是收入分配的依据, 尽管非活劳动因素的所有者有理由获得相应的收入, 但不能因此反证这些收入是由这些非活劳动因素创造的。同时还要说明, 虽然在私有制经济条件和公有制经济条件下要素所有者都能根据要素的所有权获得收入分配, 但在质和量上仍然有区别, 前者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剥削关系, 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协作关系。

综上所述,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们必须发展劳动价值论而不是固守更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不是无法琢磨的玄而又玄的东西, 作为衡量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评价指标, 劳动价值的概念其实是非常明确的。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但同时我们又必须认识到马克思劳动价值是需要发展的的原因。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就必须抛开传统思想的束缚, 结合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 采取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化, 这样, 才能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1-07-02 (1) .

[2]钱伯海.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J].经济学家, 1994, (2) .

[3]史正富.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拓展[J].经济研究, 2002, (2) .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篇11

关键词: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67-02

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把劳动比喻成整个社会为之旋转的太阳,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劳动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为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

一、劳动本质论

“人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是困扰哲学界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劳动在人类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会使用和创造劳动工具把人类社会与猿群世界得以区分开来。劳动使人学会直立行走,并且劳动还创造了语言。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这“有生命的个人”之所以能够存在,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67。劳动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作用于自然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物质交换过程,正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46

第三,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同样有着明确的表述,“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最后,劳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还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即“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等”)以及人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劳动活动的展开形式,也必将随着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二、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详细阐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引出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而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买卖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劳动者一定的工资。但是,同时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劳动力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这个价值和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产生差额,而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家私人占有社会财产,从而拥有占有活劳动的权利,研究得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的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劳动的异化、阶级理论和剥削理论。

“劳动的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41劳动的异化和外化,使得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对象的关系。工人与劳动的关系,变为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具体分析,得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再一次确证了“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从商品生产者到生产工人,再到总体工人的发展,资本家从单个资本家到社会资本家,再到总资本家的发展,是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对立基础上阶级矛盾根本无法调和的集中反映。”[4]阶级在词典中的含义是:“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造成了对于生产成果的占有和分配的不公和矛盾,而出现了阶级,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发展。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最简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现象的产生,从而体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根本对立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三、劳动解放论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论”的基础之上,推翻了先前旧哲学先验主义本体论的思维方法,从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和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寻求人的解放的最终途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只承认“精神劳动”的价值,只知道劳动的积极方面,而忽略了其消极方面。他进一步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46人正是通过“现实的劳动”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从而实现其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但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大机器生产方式,人的劳动被异化。异化不仅导致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成果的分离,异化还同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以及社会的异化。“劳动异化”导致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异化状态是人类解放和自由的障碍。而要改变这个状态,就必须通过革命消灭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私有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劳动快乐和自由,才能获得根本的解放。那将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的人类解放的理想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而是建立在“人的现实劳动”基础之上的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

把历史与未来架构在现实的劳动过程之中进行考察,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步之处。“马克思没有停留在哲学理论的一般描述上,而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进一步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其异化在政治领域(国家和法)、经济关系领域(市民社会)的表现,最后终于在物质生产领域抓住了人的最根本的本质——劳动,以及人的本质的最根本的异化——劳动异化,从而找到了打开一切人类之谜和历史之谜的钥匙。”[5]

马克思对于人的解放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对于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批判,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劳动复归”理论。只有彻底消除私有制,社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人类才能从劳动的束缚和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真正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创造的快乐,自由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拥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实现劳动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在劳动这个概念阐释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例如:生产与消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与分配,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的剩余价值、劳动的异化、人类的解放、社会的进步以及阶级的对立、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劳动”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并且,在马克思思想中,“劳动和劳动者被赋予了史无前例的神圣性和优越感。简而言之,劳动取代了所有传统社会之中的‘理论、‘实践、‘上帝、‘资产等地位,并且成为了检视一切事物是否合乎人的理性的唯一标准。”[6]

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劳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与动力,人人参与劳动,劳动创造社会共同财富,这一切有关于“劳动”的思想与理论都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而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全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学习马列主义不仅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施压,更大程度上则是作家主体一种自觉自发的内心需求。学习马列著作更是一种政治皈依与信仰的象征,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关键的“劳动”思想自然也内化为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内心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当然这就是下一个值得专门论述的话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建君.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5]张国钧.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真蕴[J].长白学刊,2010,(3).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篇12

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产品是人的本质对象化, 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劳动者自身并于其本质相一致。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这样现实的生活在逻辑上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悖论:人越辛勤劳动越贫穷。这个悖论成立的关键在于, 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是同一个异化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不是产品从属于工人, 而是工人从属于产品, 受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支配。

二、工人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劳动, 如果不带有外在的强制性, 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就会给人带来欢愉和幸福。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是对人的否定。“从劳动的结果看, 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 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 而是属于别人。”劳动越是有力, 劳动者越是无力, 越是变得片面、畸形、愚钝、痴呆, 劳动者已经沦为劳动的机器, 劳动的创造性无从谈起。

三、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的本质就在于自由而又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正是这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上让人区别于动物, 而成为人本身。但是当“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时, 自由的生命活动就立即异化为异化劳动本身。人已经不是作为人, 而只不过是作为只具有肉体生存需要的劳动者, 甚至是没有七情六欲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作为劳动主体的人不再是一个个活生生, 有血有肉的主体, 只是社会化大生产下抽象的生产组成部分。

四、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 如果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异化, 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那么这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 就是资本家阶级。“人的异化, 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 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这里, 马克思已认识到, 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整个社会贫富两极的分化, 是异化劳动带给社会最直观的最深层次的矛盾冲突。

通过对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分析, 异化劳动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

(一) 异化劳动由社会分工引起

马克思《形态》给出这样的总结:“当分工一出现之后, 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 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 也就是说,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以社会发展为基础所产生的分工, 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人自身生活的分裂, 从而成为异化劳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异化劳动是由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分工所引起的必然的社会现象, 它与社会制度并无本质联系, 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经济形式相适应。

(二) 分工能促进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 分工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分工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大规模的分工不仅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 而且使人们得以突破狭隘的地域限制, 建立了普遍的交往。个人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 人的思维和活动能力也达个了空前的高度。总之, 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异化劳动短时间不会消灭

中国梦已经成为全体中国儿女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正视异化劳动仍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性, 从而有意识的对异化劳动的自我扬弃, 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异化劳动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是金钱, 不是彼此依存相互信赖的亲情友情爱情。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不是创造财富,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而是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本。个人奴役于金钱, 社会奴役于资本, 社会充斥的是物欲横流, 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个人沦陷于纸醉金迷, 丧失了个人信仰。在这种背景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挣脱金钱和资本的束缚, 早日实现中国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劳动主体性的回归, 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中, 体现出的个体价值的幸福、尊严与成就感, 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而在异化劳动中劳动主体处于被蔑视的地位, 劳动者不仅不能拥有劳动, 反而被劳动所出卖、占有和奴役。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依靠人民, 依靠人民的实现, 因而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劳动主体性的回归, 实现中国梦才能真正获得强大的依靠力量。

(六) 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激发劳动创造性, 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我国在一定时期内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落后、人们普遍还不富裕这一最大现实国情, 决定了我国当前人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 劳动者扮演着劳动工具的角色, 自由和创造性消失。人们被生存所逼迫不得不去参加劳动, 参加那种自己不喜欢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报酬, 在这种劳动中, 人们更多地感觉到自己是被管理的物, 而不是有生命有情感有尊严的人。在这种背景下, 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激发劳动的创造性, 极具现实意义。

(七)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异化劳动的扬弃, 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 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是社会生产力提高进步, 经济繁荣发达, 文化欣欣向荣、百花争艳, 科学发明科技创新必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实现中国梦需要打破异化劳动状态下的整个社会贫富两极的分化,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冲突的现实, 打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既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实步骤, 也是为实现中国梦所作的有效努力。

摘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普遍矛盾和冲突的现实。异化劳动的产生与存在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习近平强调,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正确认识异化劳动, 实现异化劳动的自我扬弃, 对于构建中国梦,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社会分工,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王海英.异化劳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及当代意义——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层解读[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8, (3) .

[3]万寒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劳动主体性思想论略[M].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2009.

上一篇:灰色关联投影模型下一篇:冷却塔机械化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