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1
摘要: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和快乐感。消费社会出现了人的需要与人的幸福相背离的现象。只有不断开辟人的需要, 才能找到实现幸福的新路径。
关键词:人的需要,人的幸福,消费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 幸福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核心展开的实践活动和结果。本文立足于需要理论, 对人的幸福进行全方位的阐释, 进而分析消费社会中人的需要与人的幸福之间的背离现象, 以便正确引导人幸福的合理走向。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界定幸福的逻辑起点
人的需要表示人与外部世界的依赖和依存关系。马克思主义从人的需要出发, 克服了纵欲主义幸福论和禁欲主义幸福论的缺陷, 科学界定了幸福的内涵。
1.从需要的内容来看, 幸福是物质需要满足与精神需要满足的统一。人除意识到生理或物质需要之外, 还认识到心理需要或精神需要并设法满足来感受幸福。西方禁欲主义主张幸福是抛弃一切物质需要而单纯追求的一种精神满足。“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 而是对物的意见和幻想” (1) 。纵欲主义则把幸福看作是人对尘世物质需要满足的快乐体验。“有着一颗灵魂, 就得求助于肉体上的舒适。” (2) 马克思主义批判使幸福成为纯粹的精神虚幻的禁欲主义幸福论, 同时也反对使幸福成为低级的动物本能的纵欲主义幸福论, 只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满足才称得上幸福。
2.从需要的实现形式来看, 幸福是创造性劳动活动与享受性劳动成果的统一。与动物被动的本能的得到需要不同, 人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创造性劳动来满足需要且享有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成果。马克思主义强调幸福本身就包括人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废除作为人民的幻想幸福的宗教, 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 (3) 同时否定纵欲主义所主张的享受就是幸福的全部内容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不只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 而且进一步看作是“感性的活动”, 使人的幸福在创造性劳动活动与享受性劳动成果的统一中得以实现。
3.从需要的主体来看, 幸福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人的需要以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就是人的利益, 利益是人类持续追求幸福的现实动力。禁欲主义幸福论贬低和限制广大劳动人民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 而纵欲主义幸福论把个人利益置于最高地位, 蔑视个人的社会责任。马克思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 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 (4) 。综上所述, 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和快乐感。多样的、超越的、持续的需要推动着幸福的内容、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成为每一代人不懈努力的追求目标。
消费社会中人的需要背离了人的幸福
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已经基本摆脱了物质匮乏年代, 人类进入到“消费社会”。可惜的是, 人的需要越来越丰富, 而幸福却越来越远离人们。
1.一定的物质需要满足只是实现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不是必要条件。消费在本质上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活动。一旦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物质消费可以换取很多物质需要的满足, 但对于幸福目的来讲, 它只是一个条件。除此之外, 它还包括许多情感领域、精神方面的必要因素。消费主义将无度的物质需要满足视为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颠倒消费的工具性和幸福的合目的性关系, 失去对幸福本真意义的追求。
2.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只是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 而不是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着重强调创造性劳动使人们感受到个人的生命本质和无穷的乐趣。但这并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 因为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特别是享受亲情、爱情、友情、亲情, 更是一种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 消费主义迫使人们沉浸在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之中, 成为物和金钱的奴隶。人们倘若一味追求财富的极大化, 疲于奔命而牺牲了应有的闲暇, 也背离了幸福的初衷。
3.一定的个人利益获得只是实现幸福的一个目标, 而不是最终目标。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幸福在个人层面的表现, 但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则是幸福的最终目标。消费主义将消费功能由“个人需要”已经升级为“个人欲望”, 消费成了满足商品符号的一种手段。一旦把消费看作是身份、财富和幸福的标志时, 就使人们投入日益升级的炫耀和攀比之中。在攀比之风越吹越烈的消费主义影响下,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人们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不断增强, 使得整个社会幸福感降低。
实现人的幸福的新路径
1.以物质需要为基础提升精神需要。人的幸福来自于人的需要满足。满足一定物质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必要条件, 但满足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更为重要的内容。消费社会使人一味沉溺于低级的物质需要而不能适时迈向更高一层的精神需要, 所以, 必须开辟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精神活动。近年来, 我国居民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物质性消费远大于文化性消费。对此, 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主导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使人们自觉地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以创造性劳动为基础拓展享受性活动。人的幸福是创造性劳动和享受性活动的统一。创造性劳动是享受性活动的前提, 享受性活动是创造性活动的结果。现代人越来越追求一种人益于身心健康的享受性活动。休闲作为一种享受性活动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之中, 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和收入用于旅游、娱乐、运动等。为此, 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休闲活动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积极探索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休闲生活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以提高广大人民的幸福感。
3.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延伸社会整体利益。人的幸福是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中得以实现。个人利益不能离开社会支持, 社会也不能远离个人利益。社会心理学认为, 人的需要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满足某个主体需要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数量。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 (0.40) 警戒线, 对此, 我们必须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加注重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优先考虑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消费权利, 鼓励富裕阶层参与抚弱济贫的慈善活动, 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国民整体幸福水平的提高。
注释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63:34.
2世界文库 (第10册) [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 1936:45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45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3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2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图式,人们对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质疑似乎逐渐产生。这些质疑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19世纪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难以解释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复杂现实;二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阐释呈现出一种宏大叙事,难以从微观视角去审视当代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三是马克思依循一种单向的线性逻辑来探讨社会发展,无法全面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状况。总体而言,这几种质疑无不共同指向一个关键问题,即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如何与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相对接?或者说,面对当今社会发展多样化的实情,我们应如何展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意蕴?关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关涉到我们如何深入开掘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之当代价值。
一、社会发展理论的现代奠基
社会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人们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对之进行论说。直到社会学产生之后,这一问题才真正受到理论化的对待。作为与涂尔干、韦伯齐名的西方古典社会学三大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对社会发展有着系统化的论述。然而,马克思并不仅仅是一位社会学家,他还是一位强调“改变世界”的哲学家和革命者。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马克思批判地继承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出来。尤其重要的是,他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并将之纳入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历史征程。纵然时过境迁,但马克思当时直面和探讨的问题依然处在“当代”之中。卢卡奇曾指出:“在马克思出现以后的时代,认真研究马克思应当是每个抱严肃态度的思想家的中心问题,掌握马克思的方法和成果的方式和程度决定着他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据此,在当代视野中反观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今变化莫测的社会现实。
二、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内在一致
在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自由作为其中的主题与实质被突显出来。与其他探讨社会发展的理论家不同,马克思并不是针对人类社会做出简单的描述性解释,进而以预测的方式寻求普遍规律,而是在科学解答人类社会发展之谜后,进而深入其中关注人的自由生存状况。正是深刻洞察了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由生存状况,才使得马克思的探讨体现出显著的革命意蕴。在马克思看来,自然进化是一个“自在”的过程,它在人类社会形成以前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生变化;社会发展则是一个“自为”的过程,它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地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因而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生存方式紧密相关。可以说,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是人逐渐摆脱客观受动性而追求自由的历史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一些“现实的个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他看来,社会发展是人们主体创造的结果,而非某种先天的外在力量所决定。根据此种理解,真正的社会发展应该是属人的,是主体人的自由创造过程,它遵循着大写的“人”的逻辑。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统一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中,它正是在每个个体自由自觉活动形成的“合力”中前进。尽管人的活动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人具有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会逐渐克服客观限制而前进。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可见,作为“万物的尺度”,人是包含社会在内的一切存在物的主体,社会仅仅是人的活动对象与中介,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实则具有内在一致性。
三、当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吁求
作为“我们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自身对现实社会的理论关切。那些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苍白论调,表面上似乎注重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对接,但实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遗忘殆尽,更是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视而不见。殊不知,“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新特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也变得流动不羁。当代社会变革的复杂实情,连同当代人的生存处境,都强烈地呼唤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价值。首先,在变幻莫测的景象中把握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抑或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倘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及时得到相应调整,都将会被历史所淘汰。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其原有的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制度本身就矛盾重重,加之由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两次世界大战,更加使其显示出衰颓之势。但为何资本主义在二战后几十年间又重获生机,甚至至今仍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屹立不倒?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永恒的合理性”吗?断然不是。除了科技迅速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之外,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了重大调整,使得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发展。当然,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症结,使其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身的矛盾。暂时得以缓解的社会危机,在一定条件下依然会爆发出来,这成为悬在资本主义社会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算是社会主义,也不能逃脱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普遍规律。原苏联与东欧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显示出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与生命力,一度创造出超过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功绩。然而,受到斯大林体制的长期影响,生产关系逐渐走向僵化并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全面崩塌的严重后果,令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历史挫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新视野 篇3
在研究范式上,突破传统范式桎梏,以文化哲学范式完整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
作者运用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一方面,在哲学史的时间向度上,以问题为中心,研究不同时代哲学发展的特点和独特的形态,并通过哲学形态的变革揭示哲学发展的质变。另一方面,在哲学史研究的空间向度上,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哲学传统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并通过这些不同的哲学传统叙述哲学发展的世界化和多元化。
在叙述方式上,遵循历史主义原则,以史论结合方式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的鲜活个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不仅包括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哲学著作及哲学贡献,还应包括作为职业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哲学著作及哲学贡献。但是,由于每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的气质、知识结构和理论兴趣各异,导致他们所从事思想创造的领域、视角、风格、思维方式亦不拘一格。甚至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同一理论中,他们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而,作者在该著作中并非全面叙述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是选取其中能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最具代表性和原创性的哲学家的思想予以评介,且对每位评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把其摆在所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动态地加以考察,突出其理论特色、哲学贡献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叙述繁简得当,系统而又突出重点。
在内容上,潜入时代历史深处,以自己的新见解还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真实面貌
该著作不仅重在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的形成及其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发展,还重在分析哲学思想本身。作者通过对大量中英文文献资料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批判地吸纳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独具新见的解答,提出一系列蕴含丰富而又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观点、新见解,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缺憾及空白,还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本来面目,使该著作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气息和作者勇于拓新的学术魄力,更增加了该著作的厚重感、时代感和真实感。
此外,该著作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近百人,覆盖哲学著作几百部,资料翔实可靠,论证充实有力。作者对每一个观点和每一个论证,皆以第一手的中英文资料为根据,做出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和考证,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并且,为便于广大读者阅读该著作或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作者在各编概论和各章的结尾处提供了需要掌握的背景知识、参考书目、原著必读书目及相关学术论文,还对有关书籍内容作了简约的评述。这些书目都是作者立足二十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经历,从浩如烟海的相关著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中英文文献资料,对于学习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4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
建构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皮亚杰 (J.Piaget) , 他认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离不开学生认知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在已有认知基础上, 知识与能力得到“生成”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师设计初中英语作业的启示如下:
1. 鼓励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生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思维活跃, 对新知识和新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一份优质的英语作业, 正是能借助于作业材料, 激发初中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望与热情。可以说,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 忽视初中学生构建知识主体需要的作业, 必然是低质低效的。
2. 注重作业的“生活化”。
语言是生活真实的再现。英语作业只有符合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 接近初中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也才会激励学生去主动探索。那些枯燥的英语作业, 在学生看来, 就是单纯的字、词的堆砌。不但伤害学生身心, 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荡然无存。英语教师只有设计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 赋予“生活意义”的作业, 才能使英语作业被学生所认同与努力完成。
3. 强调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
初中生的成长很快, 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学生认知与情绪的差异, 也应考虑在英语作业设计中。分层次英语作业, 给初中生完成作业, 留有自主选择与自由拓展的空间。英语教师要善于开发“开放型”作业, 让每位学生体验到完成作业带来的成就感。将小组合作, 团队协作引入作业的完成过程, 可使初中生语言素养及人格品质都得到提高。
二、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策略
英语作业的设计需要统筹教学内容、教师实际以及学生学情等种种因素, 以时间的节省和教学任务达成为目标。因地因时、因人设计符合初中生需求的英语作业成为作业设计策略的出发点。
1. 精选作业内容和形式。
教师要对英语作业内容进行认真细致地整理、加工与筛选, 以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英语作业, 从性质上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或补充。鉴于初中学生接受知识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 英语作业应力求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 英语作业以巩固上课内容以及锻炼英语交际技能为目标。传统作业, 往往给学生布置大量英语字、词、句等的抄写背诵, 固然可以增强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但作业量过大也易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诸如语法练习、惯用语表达, 以及经典句式之类内容, 英语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总结与提炼。
初中英语教育版课文Wildlife protection是一篇涉及环境保护的文章。如果只以传统的读写形式呈现的课后作业, 初中学生可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作业设计时, 笔者就思考能不能换一种学生喜欢的形式, 既完成预习任务, 又能增强学生的环保素质。因为环境保护的材料很丰富, 所以笔者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野生生物的背景资料。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 甚至收集了具有个性化的材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查阅相关资料,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预习课文的目标, 制作PPT英语作业, 也让学生的手、耳、脑等得到了极大的开发, 作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也顺利实现。
2. 贴近学生社会生活。
作业的目标是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基础得以丰富, 交流英语的能力得以发展。英语教学并不排斥“分数”“证书”的作用, 但根本上作业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都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英语作业设计的形式与内容, 应该为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服务, 满足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需要。
比如笔者在讲解课文Knowledge age时, 从江苏教育网下载了志愿者报名表, 建议学生用所用英语知识完成该表, 并在网上申请。该作业选用了最真实的生活材料, 又结合了学校团委对学生发出的号召, 作业效果与实际效果都不错。生活是真实的, 也是丰富的。如果学生自己觉得英语作业能促进生活的美好, 就能感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 篇5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贯彻始终的主题.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西方传统人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科学界定和揭示了人的真正本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劳动.
作 者:吕洋 张景先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通辽,028043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B038 关键词:劳动 现实的具体的人 人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6
本文试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文艺批评原则,分析该电影的得与失。
一、“莎士比亚化”与《金陵十三钗》
所谓莎士比亚化,是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它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给作品的人物提供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和时代特点的特定环境,也就是后来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所说的典型环境,从而显示出现实和历史的真实,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剧情是教堂外——教堂内——教堂外的循序进程,其中3次日军进来造成阶段性进级:第一次日军来袭,转变了约翰的立场,把妓女和学生的矛盾第一次化解;第二次日军来听诗歌,把故事推进最后的悬念;第三次日军来押解乔装的妓女,这是影片的高潮,也是最后的冲突。其中穿插了两个妓女外出的戏,调节了教堂压抑的空间感。片中妓女们过于玩味个人命运和小格局的戏剧冲突,客观上将南京城这个最重要的悲情角色给淡化了,而人物的抉择是需要在强有力的背景(典型环境)烘托下才会有说服力的。
人物塑造问题,也是“莎士比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了两种违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倾向:忽视人物本质的恶劣的个性化倾向和忽视个性刻画的概念化倾向。刻画人物性格,不仅要通过他们“做什么”,而且要通过“怎样做”来表现。在表现人物“怎样做”上,还应注意把人物同环境联系起来,注意把他们放到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去加以描写,这是现实主义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影片极大地突出了女主角玉墨的典型化转变。剧本为玉墨的最后转变,埋下了多层铺垫:一是恩情:日军第一次冲进教堂时,书娟选择了离开地窖口,让玉墨及其姐妹得以保全。二是嘱托:李教官告诉玉墨,原本可以撤出南京城的教导队为了掩护女学生而全体阵亡,他们不能白白牺牲。三是身世:玉墨上过教会学校,第一次接客在13岁,她认为不能让同龄的女学生也遭受凌辱。四是迫切性:书娟与同学欲跳楼自杀,这直接导致玉墨做出抉择。所以,玉墨的转变是一个有过教会教育背景的女子的人道主义,玉墨的形象也随电影情节的发展逐渐丰满。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其他妓女在她的感召下,迅速、决绝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是面目不清的,观众看不到她们身上有层层递进的铺垫。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是一个被简单赋予行动的卑贱群体。如果说玉墨选择做“英雄”有完整的自觉过程,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如果连做英雄都是集体无意识,这个故事的先进性在哪里?它的确有一个巧妙包裹下的主旋律叙事的嫌疑。
美国影评人多德•麦卡锡曾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一篇评论:“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二、历史诚意与《金陵十三钗》
在恩格斯看来,戏剧的思想深度不是纯思辨的产物,它来自作家艺术家对他所反映的“历史内容”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向拉萨尔提出:“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我认为这种融合正是戏剧的未来。”
对历史的诚意是衡量南京大屠杀这类电影的重要标准。虽然英勇抗战的国军需要表现,但不应美化为超级英雄,十几人叠成一线冲向敌军坦克的震撼画面,真的会出现在战场上吗?事实上,南京保卫战中有许多比女学生跑得还快的官兵,影片不能因为剧情的需要,体现国军的英勇抗战,而做出刻意的选择性粉饰。
影片有一个深刻的命题:妓女和女学生是否不同?约翰提出了这个令人纠结的问题,但仅仅以陈乔治一句“没有别的办法”就轻易滑过了。影片对于这一问题的追问实在太过短暂且不深刻。在浩劫面前,纯洁的道德制高权能转化为生存优先权,如果道德的价值是可转化的,那就沦为伪道德。虽然电影使劲表明妓女替代女学生是自己的选择,女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倘若玉墨自己想替书娟,书娟接受了,这个可以理解,但如果群体替代的话,个人是否在大环境里被迫做了自己并不想做的事?一个文艺作品,要对此有警惕,而不是美化。
恩格斯根据文艺的本性,提出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正如别林斯基在一篇专门讨论文艺批评的文章中所说的,每一部艺术作品,一定要在与时代、与历史的现代性的关系中,在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得到考察。
《金陵十三钗》以人性阐述历史,却又以人性回避了特定历史的特定中国情境。这样的影片最终以受伤害者的身份合法地放弃了一个国族的自我审问,然后,用李教官那样的高大英雄补偿性地、阿 Q式地为自己疗伤。
当下中国的文艺创作,尤其是历史题材作品,常常采取“历史要为现实服务”的态度,通过优秀的“剧本”、精良的制作,或美化人物,或歌颂主题,不惜牺牲一些真实,最终为了票房,为了市场,为了奥斯卡奖。此外,很多创作者缺乏“历史意识”的思考和“直面历史”的良心。
电影,不是历史的照搬,但它总该向历史的掩藏之处寻找切口,发出追问。
中国的苦难历史,刻在国人心上的痛,如果一味地用商业与娱乐的方式去编排和消遣,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将在哪里?
注释
[1][2][4][5]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老晃.故事的,太故事的.电影世界.2012年1月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7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着极为严谨缜密的知识架构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方面, 以其深厚而丰富的理论内涵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 又以其鲜明的实践性与革命性指导着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运动以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其中,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不仅以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深刻认知与批判, 而且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本源性规约, 彰显出强大的学术生命力。
诚如恩格斯所言,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其真理性的理论内涵指导着中国经济制度的确立与运行, 同时, 又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核实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式和前进方向的有效规约。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架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集合式概念, 其包含马克思经济学和后马克思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指仅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源性经济理论;而所谓“后马克思经济学”, 有别于以拉克劳、莫非为代表所提出的“后马克思主义”, 而实指由列宁、斯大林所开创的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言而简之,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中, 后马克思经济学禀承了马克思经济学最为根本的理论观点与学术立场,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深入结合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得以继承与发展, 并由此实现了对源理论的突破与创新。从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架构上具有着马克思经济学与后马克思经济学鲜明的辩证统一性。所谓统一性, 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一以贯之的学术立场、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首先, 均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理论基础, 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研究视角, 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其次,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需分配为最终目标适时合理地进行按劳分配, 充分体现并发挥国家的领导力与统筹力。最后, 二者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为内在要求。而所谓的矛盾性, 是基于二者的时代差异性所促成的实践现实性在微观层面上表现出的对立统一性。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学术立场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共存的深刻对立, 而导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理应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终结而消亡, 全社会的公有制应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首要的经济特征的结论。然而, 后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却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共生并存、竞争合作;同时, 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认识亦随着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实现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建设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深化, 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亦突破了固有观念的束缚, 走进了国民经济的制度框架与现实运行之中。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了对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在深入结合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根本性继承与突破性创新, 其以毛泽东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内容主体。特别是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为重要的继承成果, 其以丰富的理论内涵, 促进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亦彰显出日益广泛的现实影响力与学术魅力。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市场经济, 主张应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一同消亡。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对商品生产存在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私有制。那么, 设想当以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将是一个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市场, 一个自由、平等、公平的发达社会, 一个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化、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化以及个人生活消费品按劳分配的社会。毫无疑问, 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所有, 社会所有制的实现意味着阶级差别的消灭, 从而商品生产也就变得不必要了。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予以了否定。其中,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社会主义社会无商品、无货币的思想表述得非常明确:“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然而, 在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并非没有有关“市场经济”存在合理性的立论依据。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马克思将未来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社会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而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之前, 亦存在一个过渡时期, 即无产阶级专政时期。1852年, 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指出:“这个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那么, 过渡时期存在的必然性, 使得马克思并不否认由于剥削阶级的未消灭而导致商品生产存在的合理性, 因为商品生产的消除是有条件的, 即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紧密联系。这亦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逻辑切入点。因而, 邓小平提出, 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毫无疑问, 在这样的历史阶段, 利用“商品生产”的客观实在性, 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力, 从而逐步实现社会所有制, 以全面改造旧社会。
诚然, 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批判的经济学而不是建设的经济学, 即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无产阶级谋求解放斗争提供理论依据, 至于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那个新社会是个什么样子, 怎样去建设, 仅仅给出原则性指导。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 应该马上做些什么, 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但是, 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缥缈的, 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判断。”
因此, 社会主义究竟如何建设, 就应当与社会主义时代的人通过实践来回答, 而回答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甚至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商品”和“市场”概念的突破性认识直至社会主义社会对其在经济运行中的实际应用, 就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内在规定性和理论发展性的必然结果。
那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可以通过马克思经济学的原生理论而探寻到有关“市场经济”的存在依据与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最为重要的体现在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即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反映在公有制经济内的公有资本, 是国家和集体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与支配, 体现着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增殖的一般经济关系。而在公有制 (公有资本) 条件下, 劳动者的劳动同样分成为两个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得到社会补偿的必要劳动, 即有酬劳动;另一部分是超过必要劳动以外的劳动则为剩余劳动, 即无酬劳动, 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 以用于公共事业的支出。公有资本既然作为一项资本, 不仅受价值增殖作用而以“G—W—G”运行, 而且劳动者的劳动存在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使得“商品”和“市场”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存在发挥作用的必然性。因此,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恩格斯就曾表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制度概念, 作为对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继承与发展, 不仅汲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领导人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有益理论探索与突破, 而且基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深化与建设实践,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将“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应利用和发展商品经济形式”这一关键性问题, 得到了实质性的回答与解决。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主要是基于三个重要的制度框架, 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 即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的制度选择, 更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伟大创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 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新路, 极大地发挥着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并且灵活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得, 这是不同的, 而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就体现在这里。”而在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第二, 即以社会主义市场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 辩证地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有效利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克服纯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 以规避经济运行中的盲目性和波动性, 同时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诚然, 宏观调控效能的发挥就是国家以“市场”主导下由改变过去单一僵硬的计划调控逐步形成以国家计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相配合、共同确保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的制度突破与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提出“对于宏观调控, 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三, 即分配制度上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种分配制度, 既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条件下的现实选择, 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最大程度上吸收和利用改革开放为全体人民带来的利益成果。
在马克思经济学视野下,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这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经济所取代。因而, 受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初期被赋予浓重的阶级色彩。“市场经济”一度被看做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理应坚决地予以消灭。在中国, 毛泽东同志在对待商品货币关系的问题上, 一直处于肯定和否定的矛盾之中, 在理论上, 想否定, 而在实践中又不得不承认, 在现实中是允许存在又加以限制。这种颇具积极性的矛盾认识, 为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突破性认识奠定了相当的理论土壤。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 对于计划、市场、社会主义等有了新的质的突破性认识。“市场经济”不仅是实践探索的必然, 同时亦是理论发展的结果。其中, 邓小平理论体系成为构建与运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主要的理论基点。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 最为卓越的理论贡献就是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由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从而,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过集中论述:“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由此, 市场经济逐渐突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属性限制, 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 开始作为与计划同质的经济手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中加以运行, 正如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而党的十四大最终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而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根本性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上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找到一种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必然结果,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即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 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能够容许生产力更快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确已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运行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实现了国民经济质的跨越与发展。
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和确立, 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以严谨的创新精神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谨慎的理论推敲, 在实践中突破性地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之中, 激活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引擎, 在“计划”与“市场”的平衡中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 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 同时向世界彰显出社会主义社会强大的生命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因而,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归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下, 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价值。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发展, 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继承与发展, 而且正是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现实国情与具体实践, 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同时亦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生命力, 促进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代性发展。其次,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置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术视野, 有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进程中, 明晰当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选择, 完善与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立场与政策着力点,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机制的更加完善。最后,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探源, 有助于从应有的学术立场、基本原理和研究范式等各个方面构建属于中国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发挥重要的理论建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从理论上规约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本质属性, 而且在实践中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继承与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 具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价值维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致威.桑巴特1895年3月11日[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 (第4卷) :720-723.
[2]王文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8: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33-63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1.
[5]朱炳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6]王广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5:9.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6.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8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英语学习的基本内涵
1. 人本主义教材观
英语教材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媒介, 而在实际教学中完全照搬教材内容, 这只是对知识的嫁接和转换, 不能称之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因此, 对于教材的选编依然需要以人为本,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情感和反应, 使英语教材的内容更加生活化, 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进行多视角的思维和创新。我国的英语教材由于存在教材控制和约束课程的误区, 因为, 教材并不能称之为课程的全部, 英语课程是师生、教材和教育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各个因素之间共同构建一个持续动态的英语文化教育系统。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就是把学生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2. 人本主义师生观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有着知识的绝对权威,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只是对传送者和被动接受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强调人本主义师生观的回归并不是弱化教师的地位, 教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依然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而教师不单单是发挥传道、授业、解惑, 而更多地要倾向于对学生为人之道和治学之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教师承担着引导和解惑的重要角色。缺乏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现代人本主义的异化, 离开教师的指导, 英语教育必将走向无所适从的学习氛围之中。因此, 只有充分树立人本主义师生观, 才能彰显英语教育的成效。
3. 人本主义资源观
当前的英语教育存在人本主义资源缺失的现象已是不可回避这现实问题, 但是, 我们如何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来真正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需要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加以审视, 对于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特别是现代网络信息的日益丰富, 多媒体教学的持续深入, 无论是大学、中学英语教育都需要依托本校的具体实际, 充分发掘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势, 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 对于英语课程资源的系统开发不能离开人本主义精神,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能使英语教学资源有的放矢,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才能彰显学校的特色, 才能服务于广大师生。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 创造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介和教学内容几个方面。人本主义的英语教学环境可以说是以师生为核心构件的一个人文环境, 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一个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角色, 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 英语教师就要完成教学由课程的主角和权威角色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转变;其次, 要把英语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第三,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要教育学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以完成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朋友;第四, 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环境的实施需要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开发英语课程资源,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随着现代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来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英语教材, 教材本身就赋予了更多的人本主义思想, 无论是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 还是依托教材进行的学习指导, 都是以学生为发展本位进行的一种教育, 这些语言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 无形之中就完成了学生个体意识和潜能的开发和塑造。
如今的英语教材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 其内容和主题都体现着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 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世界中, 把目光投向未来, 把自身置于生活的现实当中, 以增强他们的生命观、幸福观和价值观等。因此, 人本主义的英语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特色, 才能赋予学生个体生命的真实意义。
3. 构建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 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人本主义思想在罗杰斯看来, 要想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就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对个人所产生的真实意义, 这就要把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就要让他们了解学习的知识与未来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 教育者就从情境教学的角度来完善学生的心理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综合统一,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当中来感知和运用语言, 这样, 才能真正利于学生完成对英语课程的完整和系统学习。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增加一些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学习案例, 通过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个较为开放的视野中来启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和持续性。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个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自卑、害羞和过度依赖等心理障碍, 这样, 我们在实施英语教学的时候, 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信、开朗和乐观的心理素质, 这也是进行英语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实, 在实际英语学习中, 学生的个体情感因素往往对于学习的影响要多于学生的认知, 当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遇到一些挫折或波折的时候, 就容易产生一些与英语语言学习的威胁, 如果这一威胁不能得以及时的消除, 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回避。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能单单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而是, 要更多地去鼓励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成长。
4. 实施有效的英语提问策略和反馈策略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 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和交流的课程, 互动就需要教师设置合理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并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 通过有效的提问策略来转入课堂, 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进入知识的学习中, 进而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提问也是教师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学习的程度, 以制定合理的教学难度, 确立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以督促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和巩固。在英语教学中提问的类型根据课程内容可以分为限答式提问 (close-ended question) 和非限式提问 (open-ended question) , 或者分为展示性提问 (display question) 和参考性提问 (referential question) 。其中, 限答式和展示性提问策略是那种答案在教材中已经确定了的问题, 是了解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悉程度的基础上提出的, 而非限式和参考性提问则是没有确定的答案, 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讨论的教学情境, 各抒己见, 自由发挥, 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比如:限答式和展示性提问包括一些单词、词组、语法以及句法结构等, 而非限式和参考性提问则是对某一事件所持的态度, 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不仅仅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在实施有效提问的同时, 还要对学生的作答情况作出及时的反馈, 这也是真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照指标。其中, 反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 积极性反馈, 二是, 消极性反馈。积极性反馈是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肯定和赞赏, 消极性反馈则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武断的消极性评价;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予评价或回避;在学生进行回答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错误急于纠正而打断学生回答的思路。积极性反馈和消极性反馈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性反馈是学生建立学习自信的基础, 消极性反馈在某一程度上能够给学生指明学习方法, 纠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但是, 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不能单单依托积极性反馈而弱化学生的消极性反馈, 也不能过多地进行消极性反馈, 否则, 将不利于展开英语教学。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既要从积极反馈的角度来对学生的正面作答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对于作答不完整或者是作答的错误也要用欣赏的口吻来进行评价, 真诚地尊重学生的意见, 而不是采取批判、冷漠的态度, 这才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德勋.试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学与管理, 2005 (27) .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舒白梅.外语教育学纲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5]林立, 王之江.人本主义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9
随着东、西部地区交流增加, 很多非民族高校有针对性地招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 帮助西部地区培养高科技人才。这些学生在进入以汉族学生为主的高校学习后, 不仅面临生活和习俗上的差异, 还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以英语教学为例, 教师需具体分析其英语学习的不足、进而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 才能帮助他们提升英语水平、融入集体生活。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1. 调查研究的对象、目的及问卷设计。
为了解非民族高校内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笔者连续三年针对合肥工业大学新疆、西藏生源地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118份。该调查旨在分析新疆、西藏生源地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包括英语学习基础、态度和方法。问题采用Likert五级量表———“非常同意、同意、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1) 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 82.2%的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英语还不到6年时间, 其中13.3%的学生学习时间还不到3年。而其他地区学生至少从初一开始接触英语, 在学习时长上毫无例外地可以保证六年以上时间。学习时间的长短不是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 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状况。而在每天学习英语的平均时长上, 仅37.8%的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保证超过半个小时, 另有超过三成的学生 (31.1%) 仅花费不到10分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语言学习离不开反复操练, 过短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适当的学习强度, 学习效果自然无从保障。而对于“原生源地的英语教学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没有差距”这一命题, 表示否定的学生比例高达73.4%, 仅有8.9%的同学表示没差距, 其中无一人选择“非常同意”。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心理定位和实际考试成绩相吻合。长期存在的差距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把差距感造成的学习压力转换成学习动力, 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2) 对英语学习的认可度。如表1所示, 有84.5%的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但是, 学生们对于这一点只是有一个很模糊的认知。更具体地联系到自己的专业, 仅53.3%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和自己的专业关系密切, 这直接影响到平时的学习热情。 (3) 对英语学习难度及学习效果的判断。
每两种语言之间都存在一定异同。但如表2中第3题所示, 仅40%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本族语言与英语有相似之处, 更多的同学根本没有注意过。教师有必要针对这一点, 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并提高学习效率。相反, 仅48.8%的同学同意汉语学习经历间接促进了英语学习, 而28.9%的同学认为汉语学习直接阻碍了英语学习, 其他同学则认为影响不大或不清楚。这说明汉语学习对英语学习即便有帮助, 也不是直接因素。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使用汉语, 只会加重这部分同学英语学习的负担。至于第4题和第5题, 77.8%的同学坚信可以学好英语, 却只有42.2%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确有优势。至于具体优势, 近半数受访同学将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看作优势, 而部分同学直言对英语没兴趣是制约学习提高的重要因素。可见, 尽管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对最终的学习成效有良好预期, 但对具体的学习优势没有充分认识, 且过于倚重于学习兴趣。这说明若想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 并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估方法。问卷中第6题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模块难度和效果的判断, 60%的同学都认为提高听说能力比提高读写能力更重要, 这与近些年英语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方向一致, 说明学生们受到了社会需求和课堂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由听说带动读写, 既迎合学生需求, 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三、教学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 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最初被用于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后经由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的研究, 得以丰富和完善, 被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围绕建构主义有一系列教育理论, 核心思想均为:学习者必须基于个人经验, 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发展 (或建构) 新概念。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视野下, 笔者针对问卷调查结果, 对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1. 英语教学中降低汉语这一中介语言的使用量, 直接以英语授课, 减少语言转换。
非民族高校内, 老师习惯于将汉语视为中介语言, 对于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来说, 是在利用第二语言学习第三语言。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过程涉及到“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基本概念,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个体的认知过程就是基于“同化”和“顺应”的建构过程:“同化”过程中, 认知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打破时, 即进入“顺应”过程, 因而认知个体始终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感知外界。此次调查也反映出:汉语并不能直接促进英语学习, 相反, 近三成的同学认为汉语使英语学习更困难。如果学生的认知状态一再处于“不平衡”状态, 就会被迫一再“顺应”, 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以致不愿主动完成意义建构。因而, 英语教学中应少用汉语, 减少语言转换。
2. 英语教师主动了解民族文化, 课堂情境的设置兼顾少数民族学生, 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前所述, 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英语时依赖于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便成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环境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教师职责是设置特定情境,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协作, 在会话中实现意义建构。
3. 转换师生角色, 协助学生完成自主性学习。
与传统教学观不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角色关系就此发生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是学习的协助者;学生不再被动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一方面, 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 教师有必要对其学习方法和评估方式加以引导。教师不再关注单个知识点, 而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内化知识点的方法, 完成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性学习。可以从多数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所关注的听说模块入手, 再逐步覆盖到读写部分, 涉及到词汇、语法、听说、读写, 突破对单一英语技能的关注。而活动过程中, 学生是活动的执行人, 老师只在规则制定和语言规范上给予帮助。诸多建构主义学派的一个中心假设是:当个体参与意义的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由环境直接传送的知识时, 学习发生了。因而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时自主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 最终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四、结论
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的英语学习暴露出很多问题:总体英语水平不高、英语学习总时长和每日学习时长均有限;虽然多数人认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但缺乏明确认识;虽相信最终能学好英语, 但对具体学习优势、学习方法缺乏了解。
针对问卷调查所反映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解决办法:英语教学应尽力摒弃汉语这一中介语言, 直接以英语授课可以减少语言转换, 帮助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顺利进入“新的平衡”;英语教师应主动了解民族文化, 在情境设置中兼顾少数民族学生, 激发其学习兴趣;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 都要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 对学习方法加以引导, 促使他们完成自主性学习。
摘要:笔者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新疆、西藏生源地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掌握该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状况, 了解其对英语学习的认可程度, 以及他们对英语学习难度及学习效果的判断。而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英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 尝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加以解决。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语教学,少数民族生源地学生,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Mc Comas William F.The Language of Science Education[K].Boston:Sense Publishers, 2014:1-110.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 :3-9.
[3]常宏.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的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7) :181-182.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10
20世纪70年代, 人本主义课程论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产生。在教目的上,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在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升华学生情感的过程中, 让学生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具体来说,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强调, 教学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学生学科知识水平的提高, 而是要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个性发展、潜能激发等多方素质的“全域发展”。在课程内容上,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强调教学的“适切性”——从自我实现的课程目的出发, 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设置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做出的一系列教学安排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等来安排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倡导“非指导性教学”——教师将重点放在营造心理氛围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 让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改变。在课程评价上, 注重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范围由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转向认知、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多元评价, 评价主体由教师、学校转向学生的自我评价, 与此同时, 将阶段性的教学评价扩展为长期的、跟踪式的教学评价。
总而言之,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反理智重情感、反灌输重创造、反强制重自我, 强调课程安排以需要为基石、以学生为主体、以挖掘学生的价值为重点。[1]
2 高校拉丁舞教学的特点
普通高校开展拉丁舞蹈教学,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搞清楚教学的对象的基础差, 多数学生没有任何音乐、舞蹈基础。而小部分具备一定音乐、舞蹈基础的学生, 其相关知识也只是碎片化、不系统的。这构成了高校拉丁舞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教学对象基础较薄弱。第二个特点是学生差异大。拉丁舞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音乐感、艺术表现力、肢体配合能力, 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的影响, 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较大, 有一定基础或者具备较强身体协能力的学生学习较快, 反之则较慢, 这对差异化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第三个特点是很多高校将拉丁舞教学设置为选修课, 很显然, 选修拉丁舞课程的学生大多对该课程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教学, 往往会收到更为明显的效果。
3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高校拉丁舞教学的启发
3.1 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人本主义课程目标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作为内含情感、观念和情绪的完整个体对所有事物的整体作出反应”, [2]也就是说,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更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情感等因素,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相应的引导, 更加注重选取适合学生的心理的课程组织内容。因此, 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启发下, 培养学生内在情感成为高校拉丁舞教学的必然之举。
在拉丁舞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做出良好的示范, 充分展现拉丁舞的音乐美和线条美,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拉丁舞的时候对其优美的音乐和舒展的动作产生浓烈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充分发挥拉丁舞的心理引导作用。拉丁舞的风格倾向于奔放、轻松、热情, 无论是华尔兹还是斗牛舞, 都会引发人们翩翩起舞的欲望, 在动感的节奏和舞姿中抛掉烦恼、尽情享受。拉丁舞教学充分发挥这种心理引导作用, 将学生顺其自然地引入舞蹈氛围,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 利用拉丁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双人拉丁舞, 十分注重舞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在教学中强调舞者之间的配合会培养起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关怀的良好人际关系。
3.2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倡“统合”的课程结构——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统一体, 是意识、情感、认知和运动互相协作的个体, 要对所学知识、技能和行为作出综合反应。人本主义“统合”的课程结构表明课程设置要具有综合性、连贯性、整体性和多样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来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展。
拉丁舞本身就具有综合性——集健身、艺术与娱乐于一体, 强调三者的融会贯通。拉丁舞的这个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为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拉丁舞艺术表现力, 首先需要普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展示掌握拉丁舞独特的艺术语言, 对拉丁舞的姿势、结构、动作、韵律都具备较为全面的了解, 从而增强学生对拉丁舞作品的理解力、感悟力和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训练, 让学生通过训练正确地把握舞蹈节奏, 把握身体重心的转换、协调动作与呼吸。对拉丁舞动作有了熟练的掌握后, 需要引导学生尽情表现舞蹈情感, 展现拉丁舞的艺术魅力, 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培养起来。
3.3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文提到,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倡教学课程的“非指导性”, 即教学过程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助者、鼓励者。拉丁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表达形式, 比如伦巴舞, 在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中充分展现情侣之间浪漫的感情色彩, 而斗牛舞则体现出斗牛勇士在斗牛场的威武英姿和扣人心弦的场面。要想让学生将拉丁舞的内涵以鲜明的形式表达出来, 就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取适合自己的舞蹈表现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和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 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对拉丁舞的深刻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拉丁舞是一种集运动美与舞蹈美、心理因素与外部形态于一体的体育舞蹈, 这使得它能包含多种风格和特性, 也会由不同的舞者演绎出多姿的风采。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会极大地丰富拉丁舞的表现空间, 让学生在主体作用下创造出不同一般的风情。
3.4 打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提倡师生情感的互动及和谐学习氛围的建设, 主张创设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3]教学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 师生间的感情、技能、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适应, 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环境。而和谐的学习环境既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重建, 因此, 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拉丁舞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应该在活跃而放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师与学生不仅仅是师生更应该是朋友。课堂上, 教师将拉丁舞的基本理论以及动作传授给学生, 同时,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要做出适当的点评和指正。值得一提的是, 在点评指正过程中, 要考虑学生的感受, 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气和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关怀和引导, 而不是批评。课堂下,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著名的拉丁舞表演作品并与学生一起交流观赏感受。如此这般, 教师与学生在课上课下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进行教学, 更有利于发挥教与学的潜力。
摘要: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学, 面临着学生基础较弱、学生水平差异化较大等问题, 但是, 一般学生在选择加入拉丁舞学习的时候往往对拉丁舞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拉丁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调整。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倡的“自我实现”、教学“适切性”、“非指导性教学”以及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都能够为普通拉丁舞教学提供相应的启示。本文将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内, 来探讨高校拉丁舞教学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学
参考文献
[1]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6) :17.
[2] (美) 约翰·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 4.
开阔的视野 创新的理论 篇11
《孔子诗论》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以考据为主;从研究成果来看,以单篇的论文比较多。因此,专著的意义就显得非同寻常。陈桐生先生最近的力作《<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二○○四年十二月版),运用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理论,对《孔子诗论》的诗学背景、成书年代,及其丰富内涵、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读后令人受益匪浅,值得广泛的关注。
本书有不少创新的理论:
一是,在有南北两个学术中心的战国时期,《孔子诗论》是南楚《诗》学的代表。
从学术分派来说,“战国时期有南北两个学术中心,一是在北方齐国的稷下;另一则是在南楚。”20世纪末,伴随着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和上博简《性情论》、《孔子诗论》等等的面世,我们对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学术地位也需要再认识,这里的学术一点也不比北方逊色,这里曾经演绎过许多动人的尊士养士故事,曾经有过如火如荼的学术活动,各派学者都在这里留下辛勤耕耘的足迹,写下了诸多影响此后文化学术的重要篇章。楚国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战国《诗》学也分南北两派:北方以孟子《诗》学为代表,其特点是主张以史说《诗》、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南楚《诗》学以《孔子诗论》为代表,在说《诗》方法、分类概括题旨、建立说《诗》理论模式几个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孟子认为《诗》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并提倡以史说《诗》,而《孔子诗论》则受心性学说的影响,在解说方法上就《诗》说《诗》,并分类概括了风、雅、颂的题旨,建立了“以性情说《诗》的同时,又强调以礼节情”之说《诗》的理论模式。
二是,虽然对作者问题存疑,但认为竹书的成书年代还是可以考证的。从学术意义来说,成书年代要比作者问题重要得多。
《<孔子诗论>研究》在提出《孔子诗论》成书时期之问题以前,先分析了其作者问题。目前,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孔子诗论》作者的观点,大致有以下五种:孔子说、子夏说、子羔说、子上说、不知名说。《<孔子诗论>研究》认为,在先秦时期,儒家后学在著书时,往往存在托名宗师和重言的现象,因此,我们对于《孔子诗论》一书的作者就无法确定,只能大致地说竹书作者是一位儒家后学。如果我们在孔子、子夏等人之外,“再提出一位作者,那也无非是在本来就已经众多的说法之中再增加一种说法而已,对于解决问题并无实质性的帮助。”应当说,陈先生的这种见解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现在许多学者在考证此书的作者时,往往是通过文献间的相互印证来得出结论。但这些结论都无法解决当时“借名著述习俗” 的这么一个问题。“因此我们最好放弃落实竹书作者的企图,除非将来某一天出土文献载有《孔子诗论》作者之名”。可见,让竹书作者的问题存疑也是一个可取而且谨慎的态度。
《<孔子诗论>研究》认为,《孔子诗论》成书于子思之后孟子之前。具体论据有十二点:在说《诗》方法上,《论语》基本上是断章取义,而《孔子诗论》则回归到作品本身;竹书没有提到出使应对的授《诗》目的,表明《孔子诗论》的论《诗》要点已不同于孔子,说明其成书年代要晚于孔子乃至七十二子;《论语》说《诗》往往取用兴的手法,由此及彼来说明其他问题,而《孔子诗论》则直接论《诗》;《孔子诗论》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可见其产生年代应该在子思之后;《孔子诗论》中“吾于……得……”的说《诗》句式,与《孔丛子》所载孔子讨论《诗》、《书》的句式相同,其写作年代至少是在子思之后;孟子以史说《诗》,《孔子诗论》则以性情论诗;《孔子诗论》的说《诗》观点与《荀子·大略》相近,这应该是荀子接受《孔子诗论》的影响,《孔子诗论》应当作于荀子之前;从对《关雎》“以色喻于礼”的评论来看,《孔子诗论》应该写于《性情论》之后;从称谓上看,《孔子诗论》的成书时间比孔子再传弟子如子思还要晚一些;《孔子诗论》对待昏君的态度比较温和,表明其成书年代在战国中期之前;《孔子诗论》没有提到孔子删《诗》之说,而大约作于战国中后期的《庄子·天运》提出了孔子治六经之说,可见,竹书应该作于《庄子·天运》之前;《孔子诗论》没有使用比兴概念,而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周礼》最初提出了比兴概念,可见,竹书应该成书于《周礼》之前。这十二个论据涉及面相当广泛,而且论据十分充分,作者的理论见解是站得住脚的。
三是,在先秦两汉《诗》教发展史的学术背景下,对《孔子诗论》从说《诗》方法、诗的题旨、理论倾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孔子诗论》已经触及到中国诗论最核心的问题。
《孔子诗论》之前的说《诗》、引《诗》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形:逐字逐句训释字义;引《诗》作为言辞的论据;政治外交场合赋《诗》言志;礼仪场合演奏或吟唱《诗》乐。从说《诗》方法来看,以上几种情形都可以归入断章取义。而《孔子诗论》则转向了具体的就《诗》说《诗》,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诗》学研究,这是与此前先秦文献说《诗》的最大区别,这是重大的创举,说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不过分。
在中国《诗》学史上,《孔子诗论》第一次对《颂》、《大雅》、《小雅》、《国风》主旨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括,虽然竹书作者的分类主题概括只有寥寥数字,但却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它关系到此后《诗》学体系的建立和儒家《诗》教观的发展,因此不可轻易地将这些文字略过。
《孔子诗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战国以前的诗乐教化观、《论语》的“兴观群怨”诗乐教化观、子思学派的性情理论和战国时期礼学家的礼义学说,是《孔子诗论》的几个重要理论来源,特别是性情学说与礼义思想,堪称《孔子诗论》学术来源的重中之重。在吸收前人的诗学的基础上,《孔子诗论》已经触及到中国诗论最核心的问题:以性情说诗,又以礼节情。至此,汉代“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思想呼之欲出。
此外,本书还论述了《孔子诗论》所没有涉及到的理论,那就是:没有使用美刺、比兴、讽谏概念,也没有以史论《诗》。
再者,本书对《孔子诗论》的论述可谓前因后果、面面俱到。在论述了《孔子诗论》的学术背景、理论创新之后,又论述了它对后世的影响。《孔子诗论》对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诗》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诗论》与汉代《诗》学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汉代《诗》学有两个来源: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北方《诗》学;一是以《孔子诗论》为代表的南方《诗》学。汉代《诗》学就是南北两大《诗》学派别的融合。《孔子诗论》对汉代四家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孔子诗论》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第一部《诗》学专著,第一次概括了《诗经》四类诗的大旨,指出了各类诗的内容要点和特色。《鲁诗》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以四类诗的始篇题旨来提挈这一类作品的大旨,提出了著名的“四始说”,在《诗》学体系化方面有长足的进展。《毛诗》吸收了《鲁诗》的“四始说”,于四首始篇作品中特别重视《关雎》,将《诗经》看成是始于《关雎》的教化体系。《毛诗》受《孔子诗论》以性情说诗、又以礼节情的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说《诗》理论模式,明确指出诗歌是情志的产物。而且,《毛诗》对于《诗经》具体篇章的解说也明显受了《孔子诗论》的影响。《毛诗》基本上确立了我国古代的诗学体系,因此,从《孔子诗论》对《毛诗》的影响来说,《孔子诗论》对我国古代诗学体系的建立有着十分巨大的贡献。
在论述上述各种观点时,陈先生的视野是十分开阔的。在分析论述上纵横捭阖、缜密严谨,从纵向上,论述上下几千年历史,出入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之间;从横向上,论述了南北两大学派。这样陈先生使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一个非常明晰的坐标上,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另外,《<孔子诗论>研究》所采用的材料也非常丰富,除了在论述时大量引用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之外,还有《孔子诗论》的简注、《孔子诗论》与先秦两汉说《诗》文献对照表、《孔子诗论》研究论著目录索引,等等。
总之,陈桐生先生以扎实的国学功底、开阔的学术视野、审慎的治学态度,使《<孔子诗论>研究》新见迭出,且充实、严谨、可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家学者,都能从中获得可喜的收益。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篇12
一、科学与科学性是两个意旨不同的范畴
言及科学, 首先就是自然科学,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以自然界的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独立成为一个科学领域较为晚近, 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有别于自然科学。总体来说, 人文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经过严密实证、精确实验得出结论, 但不能就此否认其中包含着正确的、真理性的认识。科学与科学性显然是两个密切相关但指向不同的范畴。
我们这里探讨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可以作两个层面的理解:其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因此具有同自然科学共性意义上的科学性;其二, 马克思主义虽不是自然科学标准意义上的科学, 但它仍具有科学性, 就好比意识不同于物质但仍具有物质性一样的道理。我们倾向于作第二种理解, 即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
二、以“实证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在质疑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诸多言论中, 基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划界标准将马克思主义拒之于科学门外的说法最具代表性。以“实证性”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实证性, 简言之, 理论必须经由实验检验即特指经由实验的可检验性, 它是精确性的保证、经验性的基础。相比之下, 马克思主义的确很难实现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精确性、实证性;相反, 直觉和思辨因素所占的比例要大很多。但这些都不足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因为:
一方面, 用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的“实证性”指标的应用范围具有相对性。“实证性”即便在自然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仅就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确性与严密性赖以实现的手段的实验而言, 并不是自然科学中所有学科都能够进行实验, 如:天文学、地质学。如此一来, 其实证性似乎大打折扣。若按照逻辑实证主义尤其是“物理主义”的标准来衡量, 这些学科似乎也将被排除于科学之外。与此同时, 自然科学中一些最著名的理论, 如:生物学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地质学中灾变论与渐变论、宇宙学中大爆炸理论, 所包含的直觉因素和思辨因素也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公认的精确性与严密性最强的物理学, 其精确与实证的程度也是相对的。正如皮亚杰所说:“任何实验科学包括理论物理学都永远只能是近似的。”[1]面对这种情形, 我们更应反思“实证性”的科学划界标准本身的科学性。事实上,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已然对“实证性”的科学划界标准作了明确的批判。
另一方面, “实证性”的科学划界标准在实证主义发展过程中已然消解。实证主义哲学肇始于19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奥古斯都·孔德, 后经马赫主义, 到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的出现, 标志着实证主义哲学高潮的到来, 此后逐渐走向衰落。纵观而论, 实证主义哲学在科学划界的标准问题上经历了证实主义向证伪主义的转换, 当中以至今仍风头强劲的波普的证伪主义为分水岭。在这一过程中, “实证性”的科学划界标准逐渐消解。
逻辑实证主义将“可证实性”视为科学的唯一标准, 主张将证实原则作为一般性的原则, 并据此质疑和攻击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甚至倡导一切科学知识体系的物理学化。维也纳学派代表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主流, 但成员内部对经验证实标准的看法存在分歧, 对经验证实的范围做了宽泛的解释, 而这种宽泛解释本身恰恰说明证实原则应用范围的局限性。[2]20世纪50年代之后, 逻辑实证主义日趋衰落, 继之而起的是以卡尔·波普 (Karl Popper, 1902-1994) 为代表的证伪主义。
波普认为,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在于“可证实性”, 不应将科学看作已经被证明了的完全正确的知识。科学知识是可错的, 一个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 恰恰在于它的可证伪性。一切科学理论都是随时可能会被证伪的猜测和假说 (但不会最终被证实) 。在波普看来, 所谓“最好的假说”是终极真理的代名词, 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我们只能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假说。
波普对证实主义的驳斥切中要害, 逻辑实证主义因此不得不修正自己的理论根基。但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的证伪主义具有共同点, 二者都认为科学有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 正是基于统一的逻辑才能够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这种以倡导科学的逻辑为中心的科学哲学 (“逻辑主义”) 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被注重科学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科学哲学 (“历史主义”) 所取代。历史主义的兴起, 意味着逻辑实证主义被彻底取而代之。
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否定有适用于一切科学理论的统一的方法论或发明的逻辑。方法是多元、具体、历史的;不同的理论体系具有不同的检验途径和标准;不能对科学理论的模式做统一的解释。历史主义与生俱来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泛滥, 并最终走向了死胡同。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向, 事实上折射出人们试图以自然科学的标准统摄一切科学领域的意愿和尝试在现实中的不可行, 实证性的科学划界标准已然消解。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第一,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的科学性。判定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只要其不是局限于事物的现象的研究, 而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加以探讨, 就意味着其具备科学性的先决条件, 应当被视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力求透过现象, 揭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创立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吸收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成果———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此同时, 19世纪上半叶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在160多年的发展中, 始终保持自身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不断汲取现时代所创造的最新、最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
第三, 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体系的科学性。统摄一个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是决定其科学性的首要因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军事等诸多学科的庞大的理论体系。统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是历史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 。符合历史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和内在要求。在逻辑一致的前提下,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体系的完整性。这体现为:在内容上, 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在结构上, 它实现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在社会作用上, 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四, 马克思主义的命题结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系列命题结论的集合体。在本体论上,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认识论上,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 以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历史观上,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命题结论, 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是否具备科学性, 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马克思主义已经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发生了实际的改变社会的强大功效, 并将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郑文彬,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