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配理论

2024-10-07

马克思分配理论(精选7篇)

马克思分配理论 篇1

收入分配问题是所有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现实面临的重点问题,需要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平衡居民收入分配的同步增长。而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对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同样适用。

一、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提出:“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以工资形式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个人以劳动力的形式参与到生产中,最终以工资的形式取得收入;资本家是以投入资本的方式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会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取得利润的方式获得收入。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精髓是生产条件分配决定收入分配,意味着资本家和劳动者,哪方拥有生产要素多,哪方获得收入多。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中提出,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人阶级与资本家收入或者利润分配不平等。其分配是以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为主,通过压榨工人,所得利润以资本积累和追加资本的方式,用于扩大再生产,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对于存在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提出了收入分配的四项原则: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公平效率。这些原则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有指导作用,需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具体实践进程。

二、中国收入差距现状及产生原因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极其严重,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城乡、地区、行业与群体收入差距等。收入差距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实时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增长,应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本部分引入一些数据进行说明,用基尼系数这个指标来衡量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收入所占比例。其实际值介于0~1之间,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0.4一般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0.24~0.36之间,这说明中国收入差距较大。(表1)

(一)城乡收入差距。尽管城乡一体化被提出,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还显著突出。与城市比较而言,农村教育落后,就业机会少,住房环境差,住房保障低,水资源、医疗资源匮乏,公共设施配给不到位,通讯、网络费用过高,金融制度与服务不完善,户籍歧视存在等问题。由于这些原因,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会比城市低。

由中国各省市统计公报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省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远高于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15年甘肃以23,767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6,936元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36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倒数第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3.42倍,是这些省市中差距最大的。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倍数达到3倍左右,剩余省市在2.5倍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城乡的收入差距是显著的。

(二)各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的收入是不同的,各省市统计年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上海4.99万元,北京4.85万元,浙江3.55万元,天津3.41万元,广东2.79万元,江苏2.95万元等。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的城市化发达,对国民经济贡献很大。东中西部收入差距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对各地区投入的资本与关注度不同,地区本身的发展也决定着收入差距,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从中国各部分的人居收入分配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中部、西部与东北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地区差距之比:2013年为1.7∶1.1∶1∶1.3;2014年为1.68∶1.1∶1∶1.27,在缩小各地区收入差距时,要协调平衡东、中、西部的发展。(表2)

(三)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每个行业的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化。以2014年北京为例,金融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2.55万元,是所有行业最高工资;最低平均工资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4.58万元,最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4.91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等工资达到10万元以上,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这些新兴产业与垄断行业收入差距在城市内部很明显。

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1、在行业内,精英人才的门槛很高;2、某些私有企业、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是分配差距的根源;3、我国的储蓄率(政府、企业、居民的储蓄率构成)较高,大部分由政府、企业储蓄,普通居民的储蓄占比很小。相比较而言,居民的收入很低。

(四)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同的地区与领域里会有不同的群体,他们的收入也是呈阶梯分布的。富二代、富三代,明星片酬天价,企业领导人、单位负责人等偷税漏税行为,由贪污腐败造成的“灰色收入”等造成社会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80%的人只有20%的财富,收入差距呈金字塔状展开。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1)中国对于财富的分配制度不健全,遗产税、高收入群体等税收体制还不完善,造成财富集聚;(2)没有出台相关制度,对偷税、漏税行为加以严格处罚;(3)现行的反腐倡廉打压措施需要将贪污的现象根除。

三、中国收入差距解决方案

要解决收入差距的问题,还须立足于马克思的收入分配原则,将马克思的思想理解贯通,抓住其精髓,有效实施,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共同作用于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注重按劳分配原则与生产要素共同结合的方式,共同作用于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为评判要素进行收入分配,劳动是个体消费的主要标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劳动可以通过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计件工资、计时工资衡量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依据劳动者参与到生产活动中自身投入要素的贡献分配的,劳动者的要素包括其所拥有的资本、经验、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只有将劳动与劳动者所占有的生产要素同时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居民个人之间,不同群体中富二代、明星、贪官污吏与国有企业中裙带关系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兼顾公平效率的原则。初次分配是生产出来新价值中资本家利润和工人工资占比多少的问题,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要素收入)的基础上用来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剩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收入分配问题上,注重公平效率原则。以下措施可以解决收入差距:

初次分配时,通过国家立法进行,如提高各省、市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公司员工的各种福利、分红等,可以解决资本利润占比高,工人工资低,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低的现象,缩小居民个人收入差距。

再分配时,需要完善分配制度。一方面要完善税收制度,将企业所得税、遗产税等税收的程度加大,控制资本家的收入过高,将遗产税课税程度加至50%,避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富二代、富三代的出现。将征收间接税转化成征收直接税,直接税税率可以采用累进结构,根据私人所得和财产的多少决定其负担水平,这样使税收收入较有弹性,减轻消费者支出,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政府注重乡村在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社会保障福利方面的投入,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给予经济资助,对身体有障碍人群、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等低收入群体缴纳医疗保险、人身保险、健康保险与养老保险等,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中国“五险一金”、“三险一金”等政策在企业中有成效,但在农民打工的时候没有这些保障。这些保障措施与福利在农民间推行,会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群体收入差距起到明显的作用。

(三)鼓励各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打破行业垄断。中国由于国有企业存在,收入差距不会过度拉大。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薪酬和普通员工的薪酬有差别,但差距不会过大;在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赚取利润的目标过大,高管的工资远远高于普通员工工资,将非公有制企业部分向公有制转化,缓解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压力。

目前,基础产业领域如:石油、天然气、电力、水利、铁路、电信等行业应放开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引入市场各种群体参与竞争,抑制这些垄断行业高利润、员工高收入的不规范现象,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市场上还需创新机制对某些行业的不正当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出台条例对非竞争行为进行限制,规范市场行为,为解决行业收入差距提供方案。

(四)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劳动者能力,促进社会整体素质发展。劳动者是经济有效运营的主体,劳动者个人整体素质的不同,造成进入不同行业、领域以及个人收入的差异。劳动者的能力是学习、工作、思维与知识能力的集合,这些能力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首先,为农村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加大对教育资金的监管,充分将这些资金投资于学生的教育上;其次,办立配有优质资源、优秀配置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最后,政府给予教师一些补助、奖励,将优秀教师调入农村执教,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样,社会教育水平会整体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会提升,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平衡城乡收入差距。

(五)取消二元户籍制度,缩小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差距。目前,中国居民人口分类为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拥有城镇户口的人群;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于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流动人员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其中,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村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寻求高收入和就业机会。发达城市的暂住证,限制了公民平等的权利。取消户籍制度,暂住证等限制制度,促进公民之间公平、正义,消除城镇与农村居民区别,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利益共享,相互促进。

摘要:本文介绍马克思分配理论,旨在用数据结合基尼系数,说明中国的收入分配在一些方面的差距,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闫联飞.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思考.

[2]谷亚光,董全瑞.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3]胡亚莲.马克思收入分配公平观与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

[4]赵兴罗.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及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启示.

[5]覃雪梅.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分配理论 篇2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 文章指出,分配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是按劳分配的实践基础。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中小企业在其薪酬管理中加强按劳分配理论实践也有利于促进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按劳分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0)01-0162-03 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按劳分配理论是关系到能否以科学发展观对待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和正确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的重大问题。中小企业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薪酬管理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的科学实践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而提高中小企业人才竞争力。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释读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创立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约·弗·布雷1839 年提出的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其萌芽状态的按劳分配思想,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发展了这个思想,在1875 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正式创立了按劳分配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可见,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有四个基本的要点。1.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的历史前提条件是既消灭了私有制又消灭了商品市场。马克思指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①2.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的具体形式是不通过货币只通过“证书”来实现。他说:“他从社会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②3.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依据和尺度是劳动。劳动既是分配的依据也是分配的尺度,作为分配的依据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与劳动,“不劳者不得食”。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是指用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度量标准,“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③虽然马克思同时也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智力或体力上胜过另一个人,他就会在同一时间提供较多的劳动。但这并不影响劳动时间直接表示劳动量的大小,因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有种种理想的前提,全社会单独的公有制决定了个人的智力或体力也是社会投资培养的结果,即使先天条件好,这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培养和劳动中得到补偿。“社会劳动日是由全部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各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的一份。” ④“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⑤4.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双向的。即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工作,而社会则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各项扣除(主要指六项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 1 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⑥之后,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简单概括为:所谓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时间分配,是指社会在实现了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的前提下,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进行个人消费资料(经过扣除)的分配。

二、释读按劳分配的“劳”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按劳分配的“劳”指的是用以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经扣除后)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一种尺度,即在种种条件下的劳动时间,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前提、依据和尺度。但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1997 年9 月中共十五大提出有关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以来,人们对按劳分配中的关键和核心“劳”有各种不同理解,综合理论界的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劳”指劳动数量和质量。苏联经济学家M·亚姆波尔斯基早在1931 年发表于《经济问题》杂志的《现阶段的工资问题》一文中就说过:“按劳付酬由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增长所决定,并取决于每个工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1936 年斯大林同美国作家霍华德的谈话中也提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有劳动的义务,虽然人们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不是以他们的需要为标准,而是以他们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 ⑦“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客观必然性,要求社会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不劳动者不得食”(许涤新,1981)。2.“劳”指劳动要素。“按劳分配是物质要素公有化之后不再充当分配依据时产生的一种分配方式”,可将按劳分配“视为按要素分配的转化形态,即完全按劳动要素分配”(郑志国等,1998),即按劳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3.“劳”指价值。有人说,按劳分配是按价值分配,“劳”就是价值,并把这种观点强加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来证明按劳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是按“社会平均需要的劳动时间”交换,即“按价值交换”(张泽荣,1984)。4.“劳”指劳动成果。这种观点认为:“劳动成果是劳动的最终完成或实现,它综合地反映了劳动能力、劳动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劳动的社会效果等多项因素。从只能对有效劳动付与报酬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形态的劳动是确定分配标准的最充分、最可靠的依据。依此来计算报酬,会促使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合理利用劳动对象与劳动手段,关心劳动成果的社会价值。如此,也就在全面的意义上体现了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社会经济职能。”主张按劳动成果大小进行分配的人还往往以马克思的这样一句话作为根据:“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⑧5.“劳”指劳动能力。还有人指出按劳分配中的“ 劳” 是指“ 劳动能力”,即潜在形态的劳动。认为它是各种劳动形态的基本内容,所以按劳分配之“劳”首先应该指劳动能力。6.“劳”指劳动效益。受市场经济条件的限定,按劳分配的根本是劳动者个体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劳动投入,分配的尺度是劳动效益,即劳动者的劳动投入对企业生产利润所产生的效益。劳动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劳动量只能从两个角度来衡量:一是劳动耗费量,二是劳动效益即劳动贡献量。要劳动必然有劳动耗费,表现为一定量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但是,劳动耗费并不一定会带来劳动效益。即是说,等量的劳动耗费并不带来等量的劳动效益。劳动效益是指对企业生产利润做出贡献的劳动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担负着不同质的劳动职能。唯有把劳动者不同质的劳动视为相同的劳动,用统一的劳动效益尺度来衡量,才能实行按劳分配,才能使劳动者既积极__劳动,又追求其劳动的经营效益。这必将促使全社会和全体劳动者在观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摆脱单纯以劳动时间或劳动数量来简单、片面衡量其劳动价值,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将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的评价重心转到以劳动效益为中心的整个过程之中。

三、按劳分配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

马克思按劳分配在理论界的争论充分说明“劳动”必须参与分配,但并不是以马克思所指的劳动时间绝对长短作为分配的标准,即按劳分配中的“劳”在作为分配标准时不是指“绝对劳动时间长短”。这说明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员工的“劳动”必须不折不扣地参与分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时不能随意拖欠和克扣员工薪酬,也不应该随意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来增加员工薪酬收入,中小企业应在提高员工劳 2 动时间效率基础上增加员工薪酬收入。我们还认为上述第二种观点(即:“劳”指劳动要素)极具代表性。因为劳动同样是一种生产要素,而并不是劳动力是生产要素,正如管理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不是管理能力是生产要素一样,因为只有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一起才能生产出财富,而不是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生产出财富。如有劳动能力但不劳动,也不能产出财富,自然也就不能参与分配,更不能说用它来作分配的依据。但要劳动肯定得要有劳动能力,而有劳动能力却不一定劳动,还要由劳动能力的拥有者(劳动者)的主观意愿来决定。可见,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不仅要通过薪酬来吸引人才,更要通过薪酬实践来用好人才,调动员工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按劳分配中的“劳”指劳动要素,即使在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中“劳”也有劳动要素之意,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其实质也是按要素分配,只不过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更强调劳动这种要素与其他要素分配总产品(经六项扣除)后剩下属于劳动要素的那部分的分配。因为这部分的分配能很好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部分当然只能“按劳分配”、按劳动量进行分配,这时的分配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按劳分配,即劳动这种要素分得的总量应该怎样再进行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其他要素应分配的份额——六项扣除部分),在马克思假设的理想状况下是按劳动时间进行分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具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仍起作用,我们认为,劳动这种要素在与其他要素进行第一次分配其共有的成果时,是按要素分配并且不能只按劳动这种要素进行分配,如果这样中小企业投资者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中小企业很快就会走向衰亡;在进行劳动这要素已分得的那部分再进行分配时,只能是按劳分配,这时只能按劳动量的大小来分配,实现“多劳多得”公平的薪酬管理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种分配都应该由价值规律、市场机制来进行。所以,按劳分配的“劳”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种生产要素和其他要素一样要参与分配,并且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下,是单独强调了“劳动”这种要素,说明它是首要要素要首先参与分配,并分得大头,从这层意义来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指劳动这种要素。这就说明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不论企业盈利还是亏损,员工的薪酬要首先支付,才能分配给其他要素,即先完成企业劳动者薪酬的分配后,中小企业投资者才能受益剩余部分,而不是相反,否则会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其二,在劳动这种要素分得的那部分再进行分配时就只按劳动这个要素量的相对大小来进行分配。换句话说,在对劳动要素这部分获益进行分配时,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进行分配,这时按劳分配中的“劳”指劳动量。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不同员工不同劳动量进行分配。分配的具体标准也不可能是上述所说的价值、劳动成果、劳动能力和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时间,而应该是劳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量用劳动效益来衡量,劳动效益计量应市场化,这样才能在分配中体现效率兼顾公平。虽然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预见对社会主义经济作了基本分析后提出来的,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状态还有差距。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和实施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和谐、健康和快速地发展。

注释:①②④⑥⑧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斯大林文选(1934—1952)[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参考文献]

略谈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中国化 篇3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按劳分配;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50-02

一、关于《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共产主义重要纲领性文献之一。它阐发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作用和演变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等问题上,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哥达纲领批判》阐述了多方面内容,每一方面都有其深刻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各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均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主要对其理论中较核心的分配理论部分略作分析。

二、《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全面阐述。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分配给“社会一切成员”的观念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总产品的分配原理。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证了一个重要方法论问题,即有必要把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分为两个相对分离而又完全“独立”的体系——旨在补偿消耗、扩大生产以及用来建立储备和保险后备的生产资料分配。

同时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不但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而且分配方式也明显存在差别。首先马克思论述了共产主义第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分配方式只能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①。即按劳分配。然后马克思论述了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在这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②

再次,批判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确立了生产决定分配的根本原理。针对哥达纲领总是专注于分配本身做文章只字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马克思对这种玩弄字眼的机会主义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他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后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③。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产品经济中实现的有其特定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商品出卖存在着本质区别。就劳动的内容来说工人做工不再是出卖劳动力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劳动。此时按劳分配的“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④。

三、《哥达纲领批判》对中国化分配制度的现实意义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揭示的关于社会主义产品的分配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实行按劳分配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理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的阐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论证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僅存在着马克思指出的在未来社会出现的不公平,还存在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固有的各种矛盾导致的不公平,特别是由于我国目前又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着由于机会不平等而导致的结果不公平。而社会稳定需要公平,社会发展也离不开公平,有了公平的分配,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能调动人们从事生产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就要发展《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分配制度的理论,联系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状,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者有所增长。其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再次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公平分配。如此,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证而得的按劳分配理论,并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这对于指导我国当代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有利于深化中国化的分配制度,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1]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J].新时代,1891,(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李一帆.关于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反思[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5.

[6]王宇.论财富的源泉及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现实性[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

马克思分配理论 篇4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分配

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经济观的基础。在知识经济、资本经济作用凸显的大背景下, 劳动价值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四个尊重, 即“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为“四个尊重”之首。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指出, “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这对我们重新审视和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创造新价值的提出

劳动价值论最初是由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但是由于他们历史观和方法论上的错误, 无法解决现实中的两个难题: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马克思从劳动二重性出发, 通过对这两个矛盾的研究与揭示, 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在批判“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的“斯密教条”和“生产物的价值发生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中, 只有这三要素才能创造价值和新财富”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过程中, 阐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他指出,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 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 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进行生产, 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二者的结合是进行劳动的前提, 也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进一步将劳动者的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劳动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创造新价值, 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马克思以加工棉纱为例, 形象地揭示了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转移的过程。他指出, “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一次由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另一次保存棉花的旧价值, 或者说, 把他所加工的棉花和使用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上。他只是由于加进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但是, 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 是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虽然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只劳动一次) , 因此, 这样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在同一时间内, 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 就另一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但是, 被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不会增值, “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存在于旧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价值, 才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它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最大限度的价值量, 显然是以它们进入劳动过程时原有的价值量为限, 或者说, 是以生产它们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为限。因此, 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上的价值不可能大于它们在自己参加的劳动过程之外所具有的价值。”只有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 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价值, 形成新价值。”这样, “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 不仅在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其中, 超额价值即“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也即是说, 劳动创造新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价值和超额价值。

马克思同时批判了土地、工资、商业资本创造新价值的错误思想, 指出“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 不会为土地所有者创造任何价值。但这种所有权使他有权不让别人去经营他的土地, 直到经济关系能使土地的利用给他提供一个余额, 而不论土地是用于真正的农业还是用于其他生产目的。”同时, “在工资构成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 同样是不正确的, 虽然工资, 或者确切些说, 劳动能力的不断出卖, 也构成工人的收入的源泉。创造价值的是工人的劳动, 而不是工人的工资。工资只不过是已经存在的价值, 或者从整个生产来看, 只不过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中由工人自己占有的那一部分。但是这种占有并不创造价值。因此, 工人的工资增减, 但并不影响他们生产的商品价值。”同样,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 不生产任何价值, 因而也不生产任何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同一价值量发生了形式变化。……因此, 商人资本既不创造价值, 也不创造剩余价值, 就是说, 它不直接创造它们。但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 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由此,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充分肯定了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 以劳动力商品作为逻辑起点, 通过对劳动力成为商品和对劳动与资本买卖关系的分析论述, 揭示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效用价值, 找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真正源泉。

二、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分配法则

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 (资本) 相分离的前提下, 劳动者凭借对劳动力所有权和资本所有者凭借对资本所有权参与新价值的分配。马克思指出, 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 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来获得满足自己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提供自身技能的教育训练费用。但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是出卖劳动力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而“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这样, 劳动力所有者凭借对劳动力所有权以工资的形式参与分配自己创造的新价值。

而资本所有者是凭借资本所有权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参与分配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马克思指出:“最初, 在我们看来, 所有权似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至少我们应当承认这样的假定, 因为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 占有别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 而自己的商品又只能是劳动创造的。现在, 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 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 而对于工人来说, 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随着科学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 促进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自由转移, 推动企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的趋向平均化即平均利润。产业资本所有者、商业所有者、银行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凭借各自的资本所有权分别获得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地租形式共同瓜分扣除劳动者工资后的新价值, 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所有权, 就是商品这些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 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入的原因。”但新价值分配的额度或多少, 归根到底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马克思指出:“由于市场情况良好, 某一生产部门的积累特别活跃, 利润高于平均利润, 追加资本纷纷涌来, 这样, 对劳动的需求和工资自然就会提高。较高的工资把较大一部分工人人口吸引到这个有利的部门, 直到这里劳动力达到饱和, 工资终于又下降到以前的平均水平, 如果工人流入人过多, 甚至会降到这个水平以下。那时工人流入该部门的现象不仅停止, 甚至还会发生流出的现象。”当商品供不应求时, 商品价格高, 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会导致劳动力供不应求。资本所有者为了雇到劳动力不得不相对增加工资, 否则, 雇不到所需的劳动者, 进而不能获得高额利润;当商品供过于求时, 商品价格低, 资本所有者获利少, 对劳动力需求下降, 支付给劳动力所有者较低的工资;当商品供求平衡时, 商品价格保持不变,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双方竞争中处于相持状态, 这样劳动者所获得工资与生产资料所有者获得利润在新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保持原有比例关系。

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对参与新价值分配的期许, 是推动新价值不断增加的动力。资本所者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者技能, 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创造出更多的可供分配的新价值, 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劳动者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多的工资。当某项先进技术被整个行业普遍采用时, 缩短了社会必要时间, 在相同时间内创造出比以前更多的新价值, 资本所有者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劳动者的工资相对增加。资本所有者为了不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就不断改进技术、强化管理、适当提高分配, 挖掘劳动者潜能,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新价值。

三、马克思劳动创造新价值和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

1. 坚持马克思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观点, 进一步深化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实质, 积极提升劳动者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

劳动力始终是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的“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 “同样时间内的具体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是各不相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 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 要不断激励发明创新, 研发新工艺、新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原材料,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 造就大批新型劳动者、拥有更强竞争力的劳动者;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和发展, 促使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 促进劳动者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者结合, 增加就业。

劳动的本质要求自由的流动, 自主的选择, 让创造的力量从一切束缚和压抑、偏见和歧视中解放出来。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结合, 才能释放力量, 创造新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去加快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搭建公平竞争的社会就业平台, 去大力扶助普通劳动者, 更加平衡地发展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经济参与, 增强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动能力, 从根本上改变因劳力过剩与资本稀缺导致的严重扭曲的市场交易关系, 大力促进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 特别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劳动就业量和社会物质财富。

3. 建立和健全政府的收入调节政策。

在收益分配中, 高度重视劳动因素, 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使劳动力价值得到公平合理的确认。在初次分配中, 要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分配原则, 依法保护合法经营者收入、打击违法收入及恶意欠薪者, 通过税收调节过高收入, 促进初次分配比例合理化;在再分配领域, 政府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和各种救助措施, 解决困难家庭、大病医疗、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难题, 同时, 积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解决实际问题, 有利于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维护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 让“劳动光荣, 劳动者伟大”的主旋律更加响亮。

4. 尊重劳动, 尊重创造。

当下, 不少地方、不少部门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 出于政绩形象的考虑, 在政策取向上, 常常出现不应有的偏离, 在对资本分外的优惠和青睐中, 有意无意地忽略、牺牲着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劳动者权益正遭遇强势资本非市场的、超经济的侵害和剥夺。如强制延长工时, 克扣拖欠工资, 拒签劳动合同, 实行野蛮管理等;再如鄙视劳动者, 对劳动者缺乏基本的保护, 缺失应有的人格尊严, 等等。尊重劳动, 就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润分享机制和劳资集体谈判机制、劳工权益保护机制, 尽快完善解决劳资矛盾渠道、重构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劳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提出与形成 篇5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按劳分配 空想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1 按劳分配思想的提出

十九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代表。最初的按劳分配思想是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来的。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经过改组的,称之为实业制度,在他的实业制度下,每个人都应当有工作的保障,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将由他们的才能决定,而且根据每个人的劳动来支付报酬。不过,在圣西门所谓未来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资本和剥削。资本家与工人都被看成了实业者,资本家管理企业的劳动,利润则成为劳动的报酬。因此,圣西门虽然有按劳分配的思想,但是很不彻底。

另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也有着和圣西门相似的按劳分配思想。他所构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解决分配问题上的”。未来社会中,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进行劳动,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也必须要有生活保障。因此在产品分配过程中,首先要除去维持所有成员生存所必需的部分,其余则按以下的比例进行分配:总收入中的十二分之五是按劳动分配,十二分之四按资本分配,十二分之三按才能分配。同时,傅立叶对各种劳动的估价也是不同的。对吸引人或无益的劳动,将付给较低的报酬;而对不吸引人和有益的劳动,则付给较高的报酬。

欧文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将实行按需分配。但要达到这样理想的境界,必须有一定的过渡时期。根据他的设想,在未来理想社会中,将组织合作社作为“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的细胞”。公社实行财产公有制,不存在阶级。在公社里,每个人都要各尽所能地劳动,公社根据每个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欧文试着创办了劳动交换银行,通过劳动交换银行,每个劳动者都可以得到他的“劳动价值”,以摆脱中间剥削。这样,生产将迅速发展,产品将大大增加。随着产品的十分丰富,公社必然会过度到按需分配。那时,对于产品的取用,“正象对待现在大家都可取用的流水这类自然产物一样。他们也不会希望积累过量的财产,正如同他们现在不希求有过多的自然产物一样。”①

马克思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产品分配问题,作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描绘。尽管十分虚幻,但他们终究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他们预示了我们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了的无数真理。马克思批判地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天才的预示”,并给予科学的论证和彻底的改造,在这个重要“思想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理。

2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正像任何新理论形成一样,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马克思也是从空想社会主义者提供的有关分配思想问题出发来对社会产品分配思想进行研究的,并随着对政治经济学以及及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学说的进一步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按劳分配思想体系。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出发,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按需分配理论的原理,而对他们提出的平均分配理论和按劳分配的思想方案,则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态度。他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在圣西门派和傅立叶派的主张中,虽然包含按劳分配的思想,但他们都不想根除私有制和剥削,这就必然使相当一部分个人消费品被有产者无偿占有。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是“比较开明的囚禁穷人的巴士底狱”,它仍存在着“阶级划分”。其次,马克思洞察到了按劳分配原则用共产主义标准来衡量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正如他们深刻指出的那样,实行这种分配原则,由于每个人脑力和体力的差别,引起获得个人消费品的不等,从而会产生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不平等和特权。再次,1844-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两个阶段的学说尚未形成,他们还不清楚理想的共产主义制度不可能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之后立即实现,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必须经过一个低级阶段或社会主义阶段,适应这个阶段的各方面特点,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只有当条件成熟之后才能实现按需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劳分配思想是随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五十年代起,马克思着重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渐渐地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1857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首次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作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分配不是处在生产之旁或者生产之外的独立的领域,它最终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它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而分配,马克思说:“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结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②马克思的这个论断,彻底推倒了在此以前关于分配问题的种种论断,把分配问题置于科学的道路上。

六十年代的《资本论》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一个用公共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另一方面,勞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此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③但马克思谈到这点“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还只是一种“假定”。在另一个地方,马克思说:“生产者也许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消费品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劳动时间相当的量。这些凭证不是货币。它们是不流通的”。④这是在谈到社会公有的生产中货币资本和货币本身不再存在时,对按劳分配的设想,用的是“也许”这样不肯定的口吻,并没有肯定按劳分配是未来社会中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

七十年代,马克思第一次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共产主义发展要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的原理,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阐释了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之后,不可能马上进入完完全全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期。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⑤而这个转变时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原理相适应,马克思又系统地阐述了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的条件,明确指出在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必须按劳动量分配,按劳分配原则才得到了正式地肯定。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按劳动分配一词,但已规定了它的含义,就是在作了各项扣除后,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注释

① 欧文选集[M](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20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96.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7.

马克思分配理论 篇6

一、马克思恩格斯劳分配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创立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 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19世纪40年代:否认按劳分配、提倡按需分配时期

在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设想, 既有对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按需分配思想的继承, 又有对圣西门按贡献大小分配收入思想的批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 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 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 ‘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用———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 换句话说:活动上, 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 任何特权”。在这里, 马克思认为, “按能力计报酬”会引起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不平等”和特权, 共产主义社会应当实行“按需分配”, 不应当“按劳分配”, 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按需分配”思想。恩格斯直到1847年写《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一文, 仍不赞成“按劳分配”, 而主张“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

(二) 19世纪50年代:按劳分配理论初步形成时期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 马克思集中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 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 把分配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去阐明, 分析了分配与生产的密切联系。1857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 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 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 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结果, 就形式说, 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 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因此, 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马克思在这里阐述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 为按劳分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在《经济学手稿 (1857-1858年) 》中, 马克思指出, 在共同生产条件下, “单个人的劳动一开始就被设定为社会劳动。因此, 不管他所创造的或协助创造的产品的特殊物质的形态如何, 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 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在这里, 不存在交换价值的交换中必然产生的分工, 而是某种以单个人参与共同消费为结果的劳动组织”。至此, 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按劳分配思想,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初步形成。

(三) 19世纪60年代:按劳分配理论逐渐成熟时期

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中, 马克思明确表述了未来社会将会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按劳分配思想。马克思指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产品, 这个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 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 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 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 我们假定, 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 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 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外, 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劳动中个人所占份额的尺度, 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可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在《资本论》第2卷中, 马克思具体阐述了按劳分配的实施方式。他说:“在社会的生产中, 货币资本不再存在了。社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给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者也许会得到纸的凭证, 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品储备中, 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这些凭证不是货币, 它们是不流通的”。总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比较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理论逐渐成熟。

(四) 19世纪70年代:按劳分配理论最终确立时期

1875年, 为了批判阻碍德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拉萨尔主义, 马克思写成了《哥达纲领批判》这一著作, 马克思在该著作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创立了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马克思指出, 按劳分配的核心特征是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每一个生产者, 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 从社会领回的, 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 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所以,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代表作, 是研究按劳分配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标志着按劳分配理论最终确立。

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科学内涵

按劳分配, 简单地讲就是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具体地说, 按劳分配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 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进行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 把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产品经济中实现的, 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

(一) 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理论是按劳分配原则确立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一次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理论, 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马克思指出,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尽管是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但集体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 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还没有消失, 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条件下,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是以劳动为尺度, 实行按劳分配。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才能在个人消费品中实现“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确立, 按劳分配理论最终形成。

(二)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既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所有权的均等性, 也保证占有财产的均量性, 消除了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参与分配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就是说, 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 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因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者“除了自己的劳动, 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 另外, 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

(三) 按劳分配就是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生产者, 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 从社会领回的, 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 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 社会劳动日是由全部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各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 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的一份”。因此, 按劳分配的“劳”, 是指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四) 劳动券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 商品货币关系消失, 劳动者的劳动不再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 也不采取货币形式, 而是直接凭借劳动券来参与分配。按马克思的构想:“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 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 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 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 因为这时, 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 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 而是直接地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每一个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 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 (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 , 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 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五) 社会总产品在分配之前要进行各项扣除

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指出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给劳动者个人以前, “从它里面应当扣除:第一, 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 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 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消费之前, 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 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 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 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 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 总之, 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从‘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中扣除这些部分, 在经济上是必要的, 至于扣除多少, 应当根据现有的物资和力量来确定, 部分地应当根据概率计算来确定, 但是这些扣除无论如何根据公平原则是无法计算的”。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 剩下的是个人消费基金, 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分配给劳动者个人。

(六) 按劳分配相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分配制度都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它不仅反对凭借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 而且也反对少劳多得, 鼓励劳动者积极劳动。马克思指出, 在按劳分配条件下, “除了自己的劳动, 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 另外, 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 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

(七) 按劳分配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这个局限性表现在按劳分配中的平等权利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指出:“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这个平等的权利总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 “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 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 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所以, “这种平等的权利, 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 ……但是它默认, 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 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 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而且, 由于体力、智力的差异和家庭负担的不同, “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 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 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 如此等等”。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就是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认为:“这些弊病, 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 马克思虽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将实行按劳分配的设想, 但并没有直接使用“按劳分配”一词。所谓列宁首先提出“按劳分配”一词, 事实上是列宁在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前提下使用了“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这一表述, 过去在翻译的时候直接译成了“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一词的典型表述则出现在斯大林1931年发表的《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一文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637-638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 (第三十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96-97

[7]马克思.资本论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8]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9]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马克思分配理论 篇7

一、在分配前提上, 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单一公有制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 一个人只有占有了生产资料, 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 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在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每个劳动者都占有生产资料。而“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 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认为, 作为“第一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 “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 恰恰相反, “是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 “不可避免的”“在各方面, 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了根本性质的不同。它已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 即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社会。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社会主义的国家, 因此,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还只是一个科学的构想。我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在经济方面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 就是通过剥夺和赎买, 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转变为社会占有。从而在社会基本经济关系的本质方面, 排除了凭借私人资本攫取经济权利和地位的可能, 提供了凭借自己劳动拥有经济权利和地位的保证, 这就决定了当时的基本经济关系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邓小平面临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实体。“什么叫社会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 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共产主义。”“多年的经验表明, 要发展生产力, 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 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

在中国建立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在经济建设的摊子铺得大了, 感到知识不够, 资金也不足。”“现在搞建设, 门路要多一点, 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吸收外资可以采取补偿贸易的方法, 也可以搞合营”。“我们欢迎外资, 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 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 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 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这样做是否违反社会主义的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 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 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 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 吸收外资也好, 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 归根到底, 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 加强公有制经济。”这样, 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之外, 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既坚持了社会主义, 又抓住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在分配原则上, 坚持按

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 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 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 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 因为这时, 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 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 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那么, 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 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 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劳动“要用同一尺度去计量”, 即劳动“时间或强度”, 但是“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 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 是天然特权”, 而且, 由于各个劳动者的情况不同, 即使提供的劳动相同, 有些所得的也会比另一些人多些, “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才能“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 也就暗含了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 由于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 经济发展不平衡, 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之外, 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时, 还必须根据现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允许其他的分配形式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 允许和鼓励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管理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的分配, 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正确贯彻按劳分配?“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实践, 有好多具体问题要研究解决。这不仅是科学界、教育界的问题, 而且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政策问题。”邓小平同志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正确的指导原则:首先是要按劳动分配, 不是按政治、也不是按资格分配;其次是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

要正确贯彻按劳分配, 首先要定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按劳分配的劳动?邓小平同志作了言简意赅的原则指示:“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

那么, 贯彻按劳分配要不要看政治态度和资格?邓小平同志辩证回答了这个问题:“政治态度也要看, 但要讲清楚, 政治态度好, 主要应该表现在为社会主义劳动得好, 做出的贡献大。处理问题如果主要不是看劳动, 而是看政治, 那就不是按劳分配, 而是按政分配了。总之, 只能是按劳, 不能是按政, 也不能是按资格。”这样既不忽视政治, 又可防止不按劳动, 搞所谓“政治评分”之类的“按政分配”。资格与技术高低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资格老的可能技术高。但也存在光有资格而无实际工作能力的情况, 因此不能‘按资分配’”。

正确贯彻按劳分配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我们提倡按劳分配, 承认物质利益, 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 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 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 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有人认为:既然实行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 承认个人可以有一定的物质利益, 那也就允许有个人主义, 似乎可以从按劳分配中找到“一切向钱看”的理论依据。这种观点是对按劳分配极大的误解和歪曲。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联系的, 它要求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里和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是以劳动为手段来获取个人合理的物质利益, 它与个人主义毫无共同和联系之处。而且必须看到, 恰恰是个人主义的存在, 严重地妨碍着按劳分配的贯彻。

邓小平认识到,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不能够实现马克思所说的“按劳分配”, 即消灭了商品和商品经济后纯粹按照“劳动时间”的分配。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非常活跃, 中国的按劳分配只能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同时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邓小平的按劳分配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赋予了马克思按劳分配更丰富的内容。

三、在分配的目标上, 实现共同富裕对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存在一定的“弊病”。“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 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 而应该是不平等的。”“但是这些弊病, 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是不可避免的。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但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仅仅一个过渡时期, 这只是暂时的现象, 马克思的最终目标, 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社会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实现“真正的自由王国”。

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 都不能划在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之内。现阶段的按劳分配, 目标是发展生产力,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曾经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阐述了这一思想。“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 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 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20年、30年, 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 也不会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里, 广大群众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分配的主要原则是按劳分配。”“一般来说, 由于人的能力和贡献的差别是有限的, 实行按劳分配不可能导致贫富悬殊。”“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 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具体步骤上, 要“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 ”“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人民生活富裕,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 “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最后都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要分阶段、按步骤进行, 但是方向和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

摘要:马克思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分配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 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关键词: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3-33.

[2]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冷元元.分配改革:破解与出路——略论邓小平分配思想的时代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饶志华.“分配的问题大得很”——邓小平关于分配问题的论断与启示[J].学习与实践, 2010.

[5]甘宜沅, 余淑均.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论“经营要素参与分配”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6]陈斯毅.学习邓小平分配理论的一点体会[J].中国劳动, 2000.

上一篇:国外对华反倾销下一篇:热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