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共8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1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以及经典体现,它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的整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同时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 19 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反思对象,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发展、劳动者生产劳动,以及战后国家的现实状况出发,站在实际情况及需要的立场上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因而马克思发展理论有着历史实践性和批判现实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的反思。马克思发展理论,第一次科学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对其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和体系。
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人类为了生存,就要消费物质资料要消费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消费的存在就必须有生产,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即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物质生活的生产中,必然要研究分析生产力本身,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俨然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也是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根本的内容发展是人类历史变迁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认为: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最初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在总体水平上是落后的,但是生产力本身缓慢地发展,并且形成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在社会发展中,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旧有的生产关系却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种社会关系也必将被扬弃,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资产主义社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和过往世代相比,这时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后者的总和还要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势不可挡的趋势。机器的大规模使用,自然也逐渐被征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之前无法想象的轮船、铁路、电报都出现在大工业生产中。从生产力本身来看以及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与社会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飞跃的进步,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人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与此同时,也促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从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就是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以致上层建筑不断变化,从而使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客观
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认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表现。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是人和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些生产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是人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保证社会有序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程度。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会因为一定的生产力,使得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形成互相的关系,任何的前一代都会给下一代留下生产力,留下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每一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都影响着后续社会的进步,要消灭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的变迁。没有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可能,社会最终会发展到如何的程度,还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
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停滞,民不聊生时,最容易发生社会动荡,更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
人的发展理论在一般意义上,是指自然与社会的长期发展,赋予个人的一切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潜能。它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应树立协调的 人本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加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内容。具体说来人的发展的表现包含着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四个方面:其一,个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它主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丰富和发展。其二,自由时间的增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会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从而使人的自由时间增多。其三,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社会交往的日益普遍,使得人对社会关系有了共同控制的能力。社会关系是在人们日常的实践生产活动中展开的,人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关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生活交往关系等等,由单一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而且个人之间实现对他们社会关系的共同控制,将各种社会关系维系、处理,实现个人的发展。其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个性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内的个体素质的独特性及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只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才可以实现社会自由地发展,“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未来新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因而它也构成了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发展理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强调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遵循和谐共处的原则。重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将两者看作是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改造和被改造、征服和被征服的对立关系,而是看作是一个共生共荣的整体。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补偿、养护、建设自然的责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第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互相协调的基础上,人类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维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潜力,确保自然界能够长期提供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类福利的增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既强调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满足,又要保障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第三,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原则。实现人、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减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防止社会因不堪重负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保护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既使人们从大自然那里不断获得正面回报,又使社会的繁荣发展获得生态文明支持。
因此,马克思发展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发展进程也是受到一定规律支配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都必须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才是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理论,从而改变人与自然相对立、人支配自然的传统观念。
马克思理论自创立以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马克思发展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求得进一步的完善。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基本原理会不断地同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因为这种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而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马克思发展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马克思不是用先天的观念来解释历史,不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认知图式,也不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设计,而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更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历史”,而是在研究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随时修正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与结论,因而它才体现出显明的当代性或当代价值。
马克思从各个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发展阶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同,都是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级社会阶段,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级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敏锐洞察和长期研究,因而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是对往历史发展的详尽分析,而且对研究当代各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随着人们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理论依据、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积极应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重在探索象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加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在发展的目标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的战略构想等方面均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2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层面的思想:人对于自然和物质、对于社会以及对于人自身的思想。就发展的自然和物质层面而言,发展意味着更有效地利用自然物质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物质环境,使之符合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就发展的社会层面而言,发展意味着不断改进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改进人类社会结合的方式,从而释放出更大的社会活力,使人类能够不断改善社会生活环境;就人自身的发展层面而言,发展意味着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基本阶段或基本形态的不断提升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具体体现在:(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4)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5)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二)列宁的发展理论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提出:(1)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2)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国情,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主要有:(1)发展要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3)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4)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发展要实行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6)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7)发展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8)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9)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方式来实现;(10)发展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1)发展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
(四)习近平总书记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发展思想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以下两点。
1. 发展必须遵循“三大规律”,实现“三大发展”。
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就是实现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遵循实现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就是实现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发展,实现“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发展,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发展。
2. 发展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牢固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避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的“风险之路”。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二、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指导解决我国发展问题
(一)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但这个速度必须有质量、有效益。有质量、有效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就是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是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是人的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这样的发展是很难有质量和效益的。
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就必须转向“十八大”提出的“五个更多依靠”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其中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调整需求结构,就是要改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调整供给结构,就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既有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就是:一方面,无效供给大,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消费能力严重外流,中国游客也因此被称为“会移动的钱包”。所以,我们既要着力扩大需求,更要注重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
(二)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是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覆盖的领域全、覆盖的人口全、覆盖的区域全。从这些角度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短板呢?
从覆盖的领域来看,当前突出的短板主要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也是民生。要实现全面小康,就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的食品。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覆盖的人口来看,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的贫困人口。按照中央的计划安排,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解决3 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解决1 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解决1 000万人脱贫。还有2 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从覆盖的区域来看,突出的短板在于城乡区域的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三)调关系,着力解决好“两只手”的关系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其中包括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3
在哲学的层面上,人的能力可以归类为两大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是人的认识能力的运用与实现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的产物,而对世界、社会、人自身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则是所有理论中的精华所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于肤浅的、混乱的、歪曲的、主观臆想的认识与思维的结果而言,对世界和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功能总体上来自改造世界的需要。因为,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人的活动伴随着生动活泼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活动不仅是有欲望、意图、动机的,更是有计划的对物质存在状态的改造。为了计划的合理与改造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把握环境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理论的功能正在于提供对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的知识。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也是这样,它之所以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而对世界的现当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伟大的理论成就,正是因为它具备并实现了其理论功能。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理论贡献。前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概括出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描述了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进而揭示了存在于这个运动过程中的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指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等,对于了解作为集体、群体的人类自身的活动的规律,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贡献。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不带偏见的学者的承认,在许多的相关哲学、历史、政治学说中,也成为分析的框架和常识。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其影响力更加显著和普遍。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欧洲。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已建立和巩固,在科学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创造出了经济的奇迹。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也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造成的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和政治动荡。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的困境而产生出来的,是那个特定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要求,回答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和同时代其他相关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高明,更是伟大之处在于,它根据对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的深入的研究,洞察与揭示了隐含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向,并以此为根据,为资本主义的痼疾的解决指出了大方向,也因此而成为影响最广泛的、世界性的思潮,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指导,塑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二十世纪的世界的形态和历史。即使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仍然是任何人也遮蔽不掉的。2007年由美国引爆的经济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完全可以预言的,事实上也只有马克思的理论才对此有最深刻、彻底的解释。所以自本次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马克思热,马克思的《资本论》脱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虽然也经历了高潮与低潮,也有不得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良,有很多变化,但是其基本的性质和逻辑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并未过时。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应该继承什么,如何继承?
首先,应该继承是什么?大致看来,对理论的继承应该有这样两种类型:1.作为对一段历史有巨大影响的理论,随着时过境迁而成为知识、理论传统的一部分;2.因为仍然保持了对事物的解释力而继续存在、创造性地运用于现在的理论、学术实践中。属于这后一种情况的理论又可区分为两类:第一类,那些最一般、最具普遍性的原理;第二类,那些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况主要属于上述第二种类型,也大致是如下两类: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那些反映了自然、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仍然有效的部分。符合第一种情况的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形态都是有解释力的,有效的;符合第二种情况的,比如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发展趋向的揭示,直到今天仍然是有效的,因为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它的问题也仍然存在着,资本的逻辑依然如此,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如何继承?总的说来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至少应该坚持这样两个原则:
第一,立足于现实,满足实践对理论的需求;
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有新事物、新问题产生出来,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追踪,理解、解释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社会生活的无论哪个领域,就活动主体的观感而言,都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识之所以能不断演化到如此高度发达的水平,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功能和作用。同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也来自它对新事物、新问题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和贡献,也就是说,它的生命力,一方面来自它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一方面也必然取决于它对于现实问题的、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持续不断地关注,不断做出新的解释,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保持自我批判精神,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发挥作用、实现功能。具体地说就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深入地研究和思考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新问题,并尽其所能地做出了合理的、合乎实际的解释,并由此成为了一种为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所广泛接受,对世界现代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学说、理论、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继承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满足现当代国际、国内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能否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提供解决问题的切于实际的方案。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
第二,保持开放性,与各种相关理论观点、学说积极地交流;
在辩证法看来,因为世界上的事物,事物内部的诸要素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所以,世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开放的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的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作为众多理论中的一个流派,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面对这样一个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主动地、密切地关注世界、社会、实践的状况与变化,密切关注其他的理论流派的状况与变化,在与它们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得到矫正、丰富、完善,不断得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但是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是必须注意把握好的问题。关于如何开放可分两方面看:第一.对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实践。这里强调的是要尽可能全面、客观的了解对象的历史和现状,其变化及其发展趋向;第二.对历史上和同时期的其他理论观点、流派,要以扬弃的态度去面对。首先是要了解对方的观点、立场,它的渊源、客观基础和内在逻辑、理论依据,进而以批判的眼光,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握好开放度的问题同样重要。最要紧的是不能在开放中失去主体性,丧失原则、立场,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4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发展的根本理论原则,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富于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探索,找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认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对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共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取向改革实践的发展,从用什么方法才能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看,邓小平提出至高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他认为,只有把计划经济而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所以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后,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市场“。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因为这一精辟的论述,使我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为我们把经济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所致力于解决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中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尤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实践意义和时代特征。
邓小平理论始终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它紧紧把握住了中国的现实国情,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结合。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闻名于世而经久不衰的保证。正是因为这样,邓小平对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十分重视,提出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而邓小平理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丰富和发展都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分不开的,都是从国情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民群众在现实实践中创造而概括出来的。
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邓小平对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和时代基本特征的新概括。这一理论贡献本身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最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确实形成了新的独立的科学体系。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看,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极其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从其解决的问题看,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它所涉及的领域看,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确实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发展看,它完全以实践为基础,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5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在经历了高潮与低潮交织,胜利与挫折并存的曲折变化中,形成了一套适应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必须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不断解放思想、开放自己、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程;创新;发展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Abstract: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the doctrine which about the nature, conditions, and general-purpose of the liberation struggle of the proletariat.Experiencing the winding change of victory and setback, it has formde a theory system adapted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ich still maintain vitality.We must f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ntinue to emancipate the mind, open themselves with the times,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order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We aslo can buil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Key words: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process;innovation;development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几经坎坷,依旧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指引着全人类不断为之奋斗。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冲突、社会矛盾更为剧烈。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尤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更是历史上空想社会
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与分析,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界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与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者流派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基本矛盾及其本质,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及其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作出社会主义可以先在几个或单独一个 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不发达的 俄国取得胜利的论断。并领导建立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列宁之后,斯大林在 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 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展望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其蓬勃生命力正是存在于它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之中。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进入21新世纪,面对重重挑战和机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不断用新的内容丰富和拓展理论内涵,从根本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理论发展注入新的源泉。这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充满生命力前提所在。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要求我们开放自己。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优点。我们要在开放过程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从而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路源泉。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要求我们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任何理论都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它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与时代步伐保持一致,不断变化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人们开辟通向真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充分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曲折性,它一方面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很大损失,使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有所缓和,但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断总结,获得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得到的启示,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更加发展更加蓬勃,生命力更加旺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年来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创造了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广阔的实践和认识道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路线,是强国富民、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党和人民立足于时代坚持社会主义,立足于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立足于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经过29年的团结奋斗,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正以新的更加自信的形象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给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带给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民族尊严和自信。历史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正确抉择。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禁锢不变的,是发展的,具有强大的、旺盛的生命力,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再度振兴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紧握这个思想武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巩固、壮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祖国更加富荣强大!
参考文献
[1]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7
[2]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2008(21):3-6
[3]刘琪.浅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前景[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46-48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在张力 篇6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在张力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在一种特设的条件下,将分别源自希腊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文化传统且具有内在张力的现实性和超越性两个方面统一了起来.这种统一在后来的基于现实社会主义经验的阐释中并没有被坚持,且在今天看来不再能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理论不再有意义.如若人们不再试图进行这种统一,而将其所包含的.具有内在张力的两个方面分别开来,构成两种阐释系统,则在现代社会中这两个方面仍能够从不同方向上为人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范导作用.
作 者:王南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 刊 名:江海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5 “”(5) 分类号:B0 关键词:人的发展理论 现实性 超越性 内在张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7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就本意来说, 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统一物质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深刻的, 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把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点与面的结合, 是互相推进的。
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还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内部各方面、各因素保持辩证统一。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因地制宜, 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两个归结”, 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因, 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经济基础) , 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正如胡锦涛所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可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类社会最终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强调“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而不是当作由别的东西来“鼓励”的被动的客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就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均是由“社会的” (social) 这一形容词衍生出来的, 而它的出现是与“个人的”相对而言的,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强烈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个体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理论中的统治阶级实行的个人权利[4]。所谓以人为本, 从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有原则的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方人道主义产生于14—16世纪, 人道主义者反对经院哲学和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 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博爱的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 而这种普遍人性其实是以资产者为模板描绘出来的, 只不过被解释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以人为本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并不否认个人主义, 核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 是“现实的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飞跃。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要落实到个人, 人是相对于物来说的, 不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所以, 这个“人”不是一个人, 而是许多人, 甚至是每一个人, 即全人类。如果把这个“人”理解为一个人, 即我自己, 那么, 人本主义便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即个人中心主义或个人主义, 从而与社会本位主义或社会中心主义对立起来了, 甚至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主体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 就是根本, 即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 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关注社会和谐, 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全力降低发展成本, 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均GDP将在近期突破三千美元, 依据世界性发展经验, 该阶段将是一个矛盾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大量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较为集中而突出的问题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在居民中不同部分的人群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 就会使我们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并直接损害公平原则, 甚至威胁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中仍存在着单位产出能耗和材耗较多, 这既制约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也包含着代内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总体思路, 来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穷落后的实际, 提出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们利益的基本原则, 而当它发挥自己的历史性作用, 在经济发展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则应该将执政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公平问题, 按照“注重公平, 促进效益”的原则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雪灾、5·12汶川地震等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 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62:278-407.
[3]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006-07
近年来,虽然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话题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被屡屡提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多次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予以推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尽管陆续有这方面的论著问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尚未创立出一个可与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理论和依附理论比肩,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甚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分布中所占的比例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这的确令人遗憾甚至是尴尬。至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语言和知识积累等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学者对什么才算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不清楚。而在本文看来,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为什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认识上或者很不到位,或者很不准确。实际上,无论是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需要,还是基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需要,抑或是基于改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自身状况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
学术发展史表明,理论范式问的竞争对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的整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理论范式的多样化,没有各种理论范式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平等的对话、深入的辩难,要想取得理论研究的整体和实质性的进步,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当今国际关系学界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而言,广为流传并起主导作用的是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一些美国学者甚至直言:“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不少中国学者则提出了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美国霸权”问题,并呼吁予以纠正。虽然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状况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但无论如何,任由这种状况存在,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并不有利。
应当承认,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其主流理论包含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否认或忽视这一点,并因此而排斥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借鉴,不是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但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使是广受追捧的主流理论也是如此。这可以从不同理论群的内部争论和外部批判、从它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中很明显地看出来。否认这一点,同样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其主流理论存在的种种缺陷,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与空间。因此,运用正确的方法,系统而深入地剖析这些理论,弥补其缺陷,矫正其错误,是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进步的基本前提。在这方面,尽管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不同范式间的争论和批判——特别是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深刻质疑和严厉批判——可以起到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流理论在激烈论战之后日益趋同的现象,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的对话在短暂勃兴之后的式微,使得人们必须寻找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整体发展、国际关系学科整体进步的更具持久性的动力。在本文看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担当这一角色。形成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解释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的预见性和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和失误”,尽管“20世纪末的历史多次否认了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抽象认识”,但“马克思主义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解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州”。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些欧美学者十分看重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尼思·汤普森明确地把马克思列为16位“国际思想之父”之一。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则把列宁列为国际关系学科的50位关键思想家(key thinker)之一。克努成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7)可能是有关20世纪国际政治的最有影响的著作”。马丁·怀特(Martin Wight)、约舒亚·戈尔茨坦(Joshua S.Goldstein)、迈克·多伊尔(Michael W.Doyle)等则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流派或理论范式之一。不仅如此,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对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国际关系学科重要分支的诞生和成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并一起成为该分支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之一。这些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对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公认的贡献。安德烈·杰努斯(Andrew C.Janos)曾这样评价沃勒斯坦:他的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探索的典范”,他“通过总结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将国际收入的不平等放入历史的视野之中”,其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阐述充满了真知灼见。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欧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也曾发挥过建设性的作用。通观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演进史,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国际关系学界的不少主流学者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开了学理意义上的对话,甚至直接采用后者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例如,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爱德华·卡尔在《20年危机》一书中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并予以充分肯定。在卡尔之后,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也与马克思特别是列宁就帝国主义问题展开了高水平的学理对话。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虽然对霍布森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批评,但仍认为这一理论是“还原主义”(reductionist)的最佳案例。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尽管明确表示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畴,但也承认他的“研究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存在相似的地方”,以至于建构主义的最主要理论家亚历山大·温特认为新自由制度主义持有“结
构马克思主义”的假定。温特本人在明尼苏达大学读书期间曾“认真研究了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论述依附理论的(dependency theory),并以这一理论为框架讨论了南北关系”。进入该校的研究生院后,温特深受以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巴德·杜瓦尔(Bud Duvall)教授的影响。上述学术经历对温特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探讨霍布斯无政府结构所产生的四种“趋势”时,温特特意说明他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趋势”问题的理解。
上述种种状况实际上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观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进而整个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发展,无法规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绕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或者不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正常的学理对话,是无法形成真正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而刻意排斥或者漠视、忽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势必大大弱化国际关系理论乃至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动力。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且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有着独特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在当今世界体系中有着根本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要彻底改变自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相对不利地位,有效维护和进一步扩展中国的国家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就必须有一整套系统的、具备“独立自主”品格的国际关系理论,具体体现为有自己的核心问题、独特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判断。——这就是一些中国学者念兹在兹的“中国学派”,或曰“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范式”。那些源于欧美特殊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实需求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不可能成为宣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的,它们至多可以成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并不需要太多的学理论证。而要形成“中国学派”,除了深深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丰富外交实践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无疑是其主要的思想资源。这与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与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自1949年以来,以社会主义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战略和对外行为的指导思想方面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叶自成在对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后指出,马克思、列宁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激进革命意识形态、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外交思想、毛泽东本人务实的外交实践,构成了毛泽东外交哲学和外交思想的三大来源。克努成也发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受到了巨大影响。虽然毛泽东在著述中“几乎没有提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但两位思想家所采用的“辩证法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列宁的理论帮助毛泽东理解了西方干预中国事务的原因”,“列宁关于战争的评论”也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军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也一直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而且那些原则的影响必定还会长期持续下去”。在上述指导原则形成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的毛泽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对照《毛泽东外交文选》中收录的有关文献,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至于邓小平,虽然他谦称自己“读的书并不多”,并且坚决反对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本本主义”的立场,但他始终“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尽管他的外交思想的内容、风格与毛泽东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比毛泽东更少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他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强调和坚守,他的世界主义取向,他对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安全、人权与主权等关系的论断,他对世界新秩序基础的阐述,他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无不体现出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本色。
近年来,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大力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在探讨这一理念的思想渊源时,绝大部分国际关系学者将焦点对准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该理念是中国特有的“和合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延伸和体现。但这一思路和观点在历史逻辑上是有明显缺陷的。它无法解释这样一个历史事实:1949年以前的中国数个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的确采取过征伐行为,而这些王朝的统治者无一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包括“和合文化”——作为立国之基和治国之术(statecraft)的。因此,在本文看来,当代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切实地践履和谐世界理念,其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这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人类不同群体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现实基础在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做二战时的“德国梦”、二战后的“美国梦”这两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崛起,而效仿“苏联梦”则是殷鉴不远,且是中国领导人一直警觉并竭力避免的。
总之,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和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了在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言之,只要我们做的是“中国梦”,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就是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前提或者说是应有之意。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增强其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进而增强其解释力和吸引力
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中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不二法门。作为这一宏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自然也需要发展,需要完善。首先,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的确面临着不同的形势,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判断和解读具有时代、地域乃至个人的多重局限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根据时代特点和客观需要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使之与时俱进,解释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样十分自然。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认识论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唯物辩证法已经反复告诫人们:“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
上”。应当“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那种期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国际关系的论述——能够解释所有的国际关系现实的臆想,实质上是基于对该理论的不恰当推崇而赋予了它根本无力完成也不打算完成的任务。这样做,既给了他们过多的荣誉,同时也给了他们过多的侮辱。至于那些基于偏见而产生的种种苛求,则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其次,从理论自身形态看,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系统性、规范性方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该理论的建构状态直接相关。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根本使命在于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制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行动纲领,以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研究国际关系并不是他们全部理论工作的重心所在;他们没有刻意地去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相比,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们更是将主要精力和智慧放在了实践层面上,理论工作只是其繁重事务的很小一部分。尽管这些政治领袖中不乏具有出色的理论素养、极大的理论兴趣之士,他们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判断也不乏深刻、独到之处,但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衡量,无论就个体而言,还是就总体来说,他们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前理论形态存在的各种思想、观点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话语特色。而语言哲学告诉我们,表达的主体、表达的语境、表达的目的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语词和语句的选择。即使话语的实际意义相同,表达主体使用的语词和语句可能根本不一样。所以,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虽然不无重合之处,但两者的差异仍是非常明显的。一般而言,学术话语比政治话语更为规范。
最后,从纯粹学术研究层面看,那些以研究国际关系为基本学术旨趣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已经制度化、格式化的欧美学术环境中,要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并获得起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某种程度的妥协在所难免。比如,多尔蒂和普法尔茨格拉夫就发现:“沃勒斯坦的理论在本质上属于新马克思主义,但融合了现实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他赞同肯尼思·沃尔兹和赫德利·布尔这样的现实主义理论家的观点,认为国际体系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社会缺乏一个全球性的政治权威。……沃勒斯坦避免像古典马克思主义者一样过于强调或只强调阶级斗争。他认识到民族国家、族群、宗教、种族、语言群体,甚至家庭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过他最终还是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现实主义。他坚持认为均势是经济过程的结果,这个经济过程超越了纯粹的民族国家的边界”。
又如,阿什利在批判新现实主义时,虽然明知“美国国际政治话语中盛行着地方狭隘主义”,但也不得不用“熟悉”的用语,即以一种参照北美国际关系学者共同阅历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的这种做法中所含有的非学术因素,多多少少伤害到了其所建构的理论的自洽性。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他们主要的工作集中于综述、诠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想,以及少量的对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关系理论的引进、介绍,学理上的贡献极为有限。上述种种情况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不系统、不规范之处。这可能也是一些人轻视或者忽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原因之一。
总之,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增强其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而这一切又都有助于增强其对国际关系现实的解释力,进而增强其对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吸引力。因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结论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潜系中,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一切都导源于其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以及对国际不平等现象的高度关注,对改造世界的坚定信念,对人类进步及其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这些方面——特别是后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欧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罗伯特·考克斯恰当地将它们称之为“问题解决理论”(pmblem-solving theory)——拉开了距离。也正因为如此,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此,不仅马克思主义者在学理上必须搞清楚,在认识上要到位,在行动上要积极,并要不断增强自己在发展方向的本领;即使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持有不同见解但真正理解并尊重学术发展规律的学者,也应秉持一种公允的态度,并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作用——包括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实事求是的认知和评估。毕竟,“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关系学者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