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2024-07-16

马克思(精选12篇)

马克思 篇1

摘要:由“塔克尔—伍德命题”所引发的“正义之争”由来已久,也是关于研究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一大重要议题。针对历史上的争论结果,从总体上概括马克思笔下正义的实质与内涵,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第一要义的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能辩证看待人文关怀与物质生产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正义;是执着于追求人类本质全面复归的终极正义;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超越于物质的最大化人文关怀。

关键词:塔克尔—伍德命题,马克思,正义

一.由“塔克尔—伍德命题”所引发的正义问题大讨论

1969年,普林斯顿大学罗伯特·塔克尔《马克思的革命观念》一书的问世,挑开了“马克思与正义”大讨论的帷幕。其撰文说 :“马克思主义奠基者的基本激情不是出于对正义的激情。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谴责也非对其正义的抗议,他们并没有展望一个作为正义王国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一般来说,他们反对主要关心分配问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意在借马克思对拉萨尔派所主张的“公平的分配”的批判说指明马克思是反对“分配正义”的“非道德论”者。此语一出,立刻引起了全世界马克思研究者广泛的关注。

无独有偶,1972年,康乃尔大学教授艾伦·伍德于《哲学与公共事务》上发表了《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文,公开表明对塔克尔观点的支持,并作出了如下阐述 :“当我们为了寻找对非正义的详细解释而查阅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时,我们会再次发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根本不存在谴责资本主义为非正义的论点,甚至也没有确切说资本主义是非正义和非公平的,或者说它侵犯了某个人的的权利。”由此归结出马克思从未站在正义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批判这一结论。布坎南将以上二人的观点命名为“塔克尔—伍德”命题,而正是由于这个命题,掀开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马克思与正义”关系问题大讨论的热潮。

然而,“塔克尔—伍德”命题并未在学术界所广泛认同,伴随着日渐蜂起的质疑之声。1978年宾州大学教授胡萨米在美国《哲学与公共事务》杂志上发表了《马克思论分配正义》一文以支持马克思为“道德论”者,首开批判“塔克尔—伍德”命题的先河。随后,伍德又于1979年发表了《马克思论权利与正义—对胡萨米的回应》。由此,围绕“马克思与正义”这一关系问题的不同见解、不同思想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大批学者如科亨、尼尔森、布坎南、杰拉斯、米勒等人前赴后继的加入争论 ;无疑使得“马克思与正义”关系问题异彩纷呈,更对当今的马克思理论下的道德重建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由以上所见,当以马克思理论中哪一视角为标尺,是解决“马克思与正义”关系问题的出路所在。

二. 破译马克思笔下正义的实质与内涵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间的“科学主义”色彩不言自明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所具有的浓厚科学韵味的哲学体系,是机械而排斥“人道主义”的存在,相反,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无不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科学主义中应当渗透人道主义,任何历史规律不但作用于人类社会,更离不开人的参与 ;离开了人的历史规律就说明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上的失败,而包含“人”的因素的历史规律才是人类社会实质的反映,才使人的复归成为可能。诚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改变世界,就必须看到“人”的价值。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相辅相成,才构成了马克思笔下丰满的正义。而反思“塔克尔—伍德”命题的症结与实质所在,就是双方孤立地看待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

由此观之,“塔克尔—伍德”命题中的正义是忽略了对人类本质的关注,是无视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幸福感与存在感,是以冰冷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衡量劳动者的劳动与报酬比例关系的正义 ;是僵化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脱离了对人类全面复归的追求的机械论唯物主义。而胡萨米所坚持的正义,却是走上了以伦理道德至上的极端,而抛弃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科学、客观的规律性一面,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事实证明,如果不能从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哲学思想的视角出发,以辩证的方法去辨析“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内在区别和联系,那么就无法全面而科学的研读马克思的正义观中的本质与内涵 ;也就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真谛的科学原则和正确方法。因此唯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才是破译马克思笔下正义密码的钥匙所在。

马克思 篇2

内容摘要:主要回忆了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在近百年对中国的影响,以及自己读过《纪念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感受,并且也简要分析了在当今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思想,来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纪念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共产党,青年,大学生,前行。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断奋斗,勇于追求真理,不断战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甚至改变了世界在看过习近平总书记是发言后,我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现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应该坚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会更有定力、更有民族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就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9个方面的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马克思立足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最科学、最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而于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更是指引中国由屈辱、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明灯。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才有了正确的行动指南,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转瞬200年已经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太多的学者政党、思想理论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然而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响亮。无论是反对还是赞美,都使马克思成了永远的马克思。法国大思想家德里达如是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习近平主席也曾说过:“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当今社会,时代变迁,发展迅速,但马克思思想依旧引领着我们前进的道路。马克思思想拥有这么大的能量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人没有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而共产党没有了马克思主义也就像人失去了灵魂。曾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一个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建立和发展的根本理论基础。而一代代革命的前辈,也用鲜活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由弱到强,才能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伟大的灵魂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时代之下他的睿智博大、他的远知卓见,他的一切无不令人感到震撼。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他在东方的继承者们,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二字始终铭刻于鲜红的党旗。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解放、发展和幸福。历史总会纪念这样的伟大人物的不朽价值与重大意义。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深刻予以总结、纪念,意义自不待言。马克思主义不仅影响了世界,更让中国历史改变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秉持这样的初心,无数共产党员以信仰为旗,以真理为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逐渐走向繁荣复兴,便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的思想熔铸成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魂,因而才能将小我消融于大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而不是一己的幸福而不断奋斗。他们是共产主义的笃行者,是马克思最好的继承者。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想,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不负所托,将伟大导师的叮嘱牢记在心,将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在读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后我意识到目前在大学期间最重要也是义务和责任的便是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要主动积极地去阅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感悟和体会其著作的深层内涵,在阅读和理解中成长,在感悟和体会中升华。其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崇高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的支持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再次,要通过实践来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时代下,青年人要用实际行动赋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多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贯彻马克思要培养学习兴趣,制定学习方法当代大学生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恒心。首先大学生必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这样才能树立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文化知识与思想素质的统一,只有培养好综合素质,才能被这个社会接受与认可,进而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当代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脱离实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当今时代的发展,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实践的过程,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光说不做,而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践行到生活当中,渗透到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当中。同时,培养爱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仅是存在于思想中,更要付诸于行动上。当代大学生,储备好科学和文化知识,并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观念,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人在伟大导师的灵魂的指引之下,要沉下心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马克思用实际行动引领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学习马克思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人格;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6002203

Learn Marx

WANG Hong

(Party and Administration Offic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Marx is a great thinker, statesman, philosopher, economist, revolution theorist, sociologist, who is also the great mentor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working class worldwide. He embodies unique charisma because of his unswerving faith, strong revolutionary will, rigorous scholarship, pragmatic innovation and lofty morality, which prove to be rich spiritual wealth for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spare no efforts to work on his theories, but also study his great personal char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ause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with Chinas unique features.

Key words:Marx; personality; unswerving faith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逝世至今已有132年了,他的光辉思想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同样,他的光辉品质和精神,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本文列举如下几点,以供我们共同分享和学习。

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崇高理想

理想,每个人都有。但一个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不同世界观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马克思在树立个人理想方面,就是我们的光辉典范。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12岁进入特利尔中学。中学时代成绩并不算最好,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则是无人能比的。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这在马克思中学时写的的一篇作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出来。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临近毕业时写了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马克思写到:“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当然,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不是单纯地凭借自己的意愿,还要受制于所处的社会因素。所以,马克思在作文中写到:“我们在社会中的关系,早在我们能对它施加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确定了。”但是,马克思又认为,我们在受到社会条件制约的情况下选择职业,首先应考虑能否为人类幸福而服务。“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那时,马克思才17岁,正是这种伟大的理想和信念,推动着他一生不断地沿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

二、在追求真理中不断完善自我

1835年秋,马克思离开了故乡特利尔,进入伯恩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后又转到了柏林大学学习,马克思学习勤勉,兴趣十分广泛,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他还学习外语、自然科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但经过认真的思考,马克思认识到必须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观来改造世界,于是就以巨大的热情开始学习和研究哲学。

他在柏林大学一些教师的影响下开始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加入了“黑格尔左派”(青年黑格尔派)小组。1841年大学毕业时提出了一篇论伊壁鸠鲁哲学的论文。“马克思按其观点来说,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1]28-58

正当马克思写博士论文的那一年,德国哲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费尔巴哈积极宣传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冲破了黑格尔长期统治的局面。费尔巴哈从1836年起,开始批判神学,转向唯物主义,到1841年,唯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完全占了上风。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很大,“我们一下子就成了费尔巴哈派了。”[2]

马克思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钻研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名家的著作,并创造性地吸取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精华,抛弃其中的糟粕,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这种哲学的伟大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3]54-57马克思主义哲学,给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三、竭力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

马克思自1842年10月起,受聘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在普鲁士专制政府统治的形势下,他敢于利用报纸为人民大众说话办事,竭力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

当时,普鲁士各省都设立了议会,议会的实质是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是代表人民大众说话办事。马克思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揭露议会的反动本质,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

1842年10月,马克思写了一组评论议会讨论林木盗窃问题的文章。为在森林中拣枯枝的农民和在森林中采集野果的孩子们进行辩护。马克思在文章中大声疾呼说:“我们为穷人要求习惯权利!”

马克思还以记者的身份,到摩塞尔河沿岸,调查了解酿造葡萄酒农民的悲惨生活状况,写了一组题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的文章,揭示了农民生活贫困不是自然灾害和官吏失职造成的,其真正原因是普鲁士政府的反动统治造成的。《摩塞尔记者的辩护》“把一些高官厚禄的国家要人狠狠地干了一顿。”[3]452-467(《马克思致阿尔诺德·卢格》,1843年1月25日)

四、为真理而愈战愈坚强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到了巴黎。他积极参加了《前进报》的编辑工作。在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前进报》成了当时欧洲最激烈反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报纸。1845年2月,由于普鲁士政府的坚决要求,马克思被视为一个危险的革命家而被逐出巴黎。他迁居到布鲁塞尔。

1847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了秘密宣传团体“共产主义者同盟”,参加了该同盟于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了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掀起了一场共和运动。比利时的革命者要求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侨居在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投入了这场运动。所以,比利时政府将他逐出比利时,他重返巴黎。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后,他于1848年4月又从巴黎回到德国的科伦。

1848年6月至1849年5月,在科伦出版了《新莱茵报》,马克思担任主编。由于《新莱茵报》的革命性,它在革命群众中的威信很高,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恐慌。反革命势力起初将马克思提交法庭审判,以后又宣告无罪释放,并于1849年5月16日又把他逐出德国。

马克思又去了巴黎,但在1849年8月24日又被逐出巴黎,于是他移居伦敦,至此,他在伦敦居住了近34年,直到逝世。

从1845年至1849年,为了进行革命斗争,他被一些国家的反动政府驱逐过四次。

此外,当时小资产阶级和一些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思潮占着上风,所以,马克思不得不经常同之进行无情的斗争,有时还要反驳人身攻击。

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极其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以坚贞不屈的斗志,进行着革命斗争。正如他给德国革命家贝克尔信中写到的那样:“我至今始终相信,凡是真正坚强的人……一经踏上革命的道路,即使遇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而且在历史的洪流中漂流得愈久,就变得愈坚强。”[4]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五、为革命饱受贫困,但无所畏惧

马克思为了伟大的人类革命,牺牲了自己和家庭的幸福,甘受贫困。

普鲁士政府为了收买马克思,曾通过马克思父亲的一个朋友,给马克思写信,建议马克思为普鲁士政府干事,给他安排一个“肥缺”,这就等于是要马克思放弃革命,为反动政府效力。但是

,马克思革命意志坚强,不为名利和地位利诱,他在接到信后,立即离开普鲁士到巴黎去了。

1848年至1849年革命失败后,黑暗的反动势力笼罩着整个欧洲。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那些年代里,马克思在伦敦过着清贫的生活,经常不得不为“吃饭”问题而奔波。那时候,马克思经常连订报纸、买邮票的钱都没有。家里的人生病了,没有钱请医买药。有时,一连几个星期只能买点面包和土豆吃。有一段时间,马克思甚至不能出门,因为他的一套礼服被典当到当铺去了。马克思一共有过七个孩子,有四个孩子都因生活贫困而相继死亡,长大的只有三个女儿。

1851年春天,马克思曾找到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给美国一家进步的资产阶级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每周写两篇稿子。但给的稿费很少,根本不能使他的家庭生活得到保障。

在马克思一家处于贫困不堪的境地时,恩格斯伸出了友谊的手。“贫困简直要置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于死地。如果不是恩格斯经常在经济上舍己援助,马克思不但不能写成《资本论》,而且定会死于贫困。”[1]28-58

马克思及其一家为了革命,虽饱受贫困,但他无所畏惧,任何艰难困苦都没有使他离开已经选定的道路。他说:“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5]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马克思受尽了流亡生活的一切苦难。

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研究革命理论

马克思毕生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不断研究相关的各个学科领域。假如马克思没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丰富知识,那是无法写出巨著《资本论》的。例如,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要进行许多复杂的计算,他经常研究数学,能够熟练地运用许多数学公式,来阐述政治经济学中许多复杂的道理。

马克思对科学研究十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并以批判的态度研究各种资料和文献,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反复修改和不断充实自己的著作。马克思写《资本论》第一卷总共花了十多年时间,期间一直迟迟不肯拿出去付印,他认为,他的著作是一个艺术整体,决不能在整部著作完成以前就送出去一部分。直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才拿去付印。

正是马克思的这种高度责任心,促使他不断地去研究新材料和新情况,年复一年地不断修改,以至《资本论》第二卷拖了十五年也一直没有出版。

马克思在科学研究中,做到只要没有研究完与某一问题有关的全部参考书,没有考察完全部实际材料,那么这一项研究工作就不能算完成。他的论证都是建立在经得起考核的事实的基础上的,他所引证的事实和数字都是经过多方面核实的。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参考过的书籍就有1 500多种,记录的笔记有100多本,凡是和政治经济学有关的学科和资料,他都细心地研究过。为了研究实用工艺学,他曾到地质学会去听教授讲课。

《资本论》第一卷是向资产阶级发射的一颗重磅炸弹,它在政治经济学中实现了一场彻底的革命。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序言中写到:“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马克思对有志于探求真理的人们的谆谆教诲。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他的思想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光辉品质和精神,为人民大众的福祉而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列宁.卡尔.马克思[M]//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03.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5]马克思.马克思致保尔·拉法格[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21.

[6]宋洪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记伟大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马克思 篇4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理解为获得认知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是,费尔巴哈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没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动”,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改造的对象,因而不能正确改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切底的,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这样一来,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而人则成为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只能消极的反映对象,对客观的改造无所作为。费尔巴哈等人没有认识到,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观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把实践排除去了。《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还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段论述不仅仅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透彻的批判。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此,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不同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同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由此,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本质的社会实践观,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等,结晶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实践论命题;具体化为改革开放中以生产力标准替代“姓资姓社”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思想。所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的崭新的哲学体系正式诞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人及其实践活动,并为我们提供一种真正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国哲学的建构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马克思 篇5

试析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摘要: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积极探索。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关键词:中共八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 济、文化、党建等方面对“苏联模式”有重大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八大的路线是正确”[1]。薄一波认为,“八大的一系列正确决策,是在探索中形成的,是探索的积极成果”[2]。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建设实际,形成了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以及八大前后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共八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围绕特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首先是以实现历史任务为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

之日起,围绕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革命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党决定将工作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为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后,时代的主题就由革命转为建设。中国共产党人为进行社会改革和国家建设,一直都在寻求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以适应时代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当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的时候,党中央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总目标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毛泽东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马克思主义名著《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建国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成功实现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与此同时,党还成功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建国后的前八年我们搞得不错”[1]。“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1]这些为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再加上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中共八大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正式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鉴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又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的建设实际,同时也把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制定出新的历史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3],因为这样才能发挥干部和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历史任务。政治报告指出:必须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监督,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人民代表的视察制度、检查制度、公开发表人大代表对政府的批评,增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透明度。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发展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作了专门的阐述。此外,周恩来提出了“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原则,董必武作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言,对法制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不少重要意见,认为法制是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心环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围绕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产生的。

二、中共八大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科学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矛盾,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3] 他历来主张,中国革命必

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例如,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科学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施和平赎买政策,成功实现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认清中国的国情,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共八大召开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比较系统的经济建设情况调查。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集体调查研究的结果,它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方针。大会召开前进行的调查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4] 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科学分析和总结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的情况。例如,从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方面科学分析中国的基本情况,并相应地提出任务。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情况”、“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若干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中国的基本情况,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同时,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地解决的十个经济政策问题。这些正确政策的客观依据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

中共八大科学分析国情,认真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经验,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经济体制方案。在生产上,提出了必须保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发展速度上,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李富春、薄一波等在大会上发言,对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贵的思想。陈云在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格局,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著名论点。李富春在题为《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全国的计划工作》的发言中,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薄一波则作了题为《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发言。这些关于国情的科学分析,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三、中共八大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主观主义其实就是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割裂两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起来的。“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5]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斗争的历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规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4]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4]

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与王明等人照搬苏联式的“本本主义”和“城市中心论”作坚决的斗争,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

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6]。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大力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6]的严重缺点。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三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31—1934年期间王明、博古等人统治全党的教训,“由于他们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横蛮武断的作风,把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发展到了党的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地步”[4],使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损失惨重。为此,提出了有效地反对主观主义的各种方针措施,如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4],提出必须对此进行坚决的斗争。中共八大坚持事实求是,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共八大对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初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例如,中共八大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组织,总结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路线和方针。中共八大提出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要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民主集中制,扩大党

内民主,要继续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继续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还有关于选拔和培养干部的论述等。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显然是初步的,但还是把握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总结了自身建设的独创性成功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八大路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贯彻下去,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进行新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马克思的笔记 篇6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那些知识的坚固基础”,“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领会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这个结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视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②马克思所写的笔记就极其清楚而充分地证明了列宁这些论断。

在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中,无论是因革命的需要或受反动派的迫害,走到哪个城市,他就战斗、学习研究到哪里。马克思的笔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人们往往习惯将一些笔记用做笔记的地名相称。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地名几乎包括马克思一生中到过的所有主要地方:柏林、波恩、克罗茨纳赫、巴黎、布鲁塞尔……。

柏林笔记是马克思1840—1841年所写的关于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莱布尼兹、休谟哲学和康德学派历史的摘记。1842年春所作的有关宗教史和艺术史的笔记则称为波恩笔记。这一笔记摘录了宗教史和艺术史家鲁莫尔、格尤特、德布罗塞、迈纳斯、孔斯唐等人著作的内容。克罗茨纳赫笔记是1843年7月至8月写的有关国别史和国家理论方面的笔记。巴黎笔记是马克思1844年研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代表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等人著作的笔记。1845年2月起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所作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笔记称作布鲁塞尔笔记,其中有马克思研究古斯达夫·居利希所著《关于现代主要商业国家的商业、工业和农业的历史叙述》一书的笔记。1845年7、8月间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到英国去作短期研究和考察,马克思所作阅读配第、图克、库伯等人著作的笔记则称作曼彻斯特笔记。从1850年起马克思定居伦敦,一直到逝世。在伦敦时期,马克思更是作了大量系统的笔记。仅从1850年8月至1853年6月,马克思为了准备后来题为《资本论》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所写的笔记就有二十四本。……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写道:“只要有一点可能,马克思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带上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③马克思在1844年至1881年这三十七年中写下的十七个札记本就包含有许多这类“思想的火花”。此外,还有一些著作的写作提纲,也有成文的材料(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信函的草稿、书籍提要,以及日记性质的记录等等。

这里提到的只是马克思笔记的一小部分,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马克思笔记涉及的范围是多么广泛!它包括政治、经济、历史、社会主义运动史、语言学、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笔记所使用的语言有德语、英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

马克思的不少笔记是自己制作的。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摺为二,然后在中间缝一道线。在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笔记往往是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旁留出的空白间或有用铅笔、钢笔做的粗、细实线、虚线、×、十等各种记号。有的地方还重重地划上三道粗实线:有的地方则轻轻地点上象阿拉伯数字9状的虚线……。每本笔记马克思都编了页码,为了以后查阅的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内容提要。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开本不同、厚薄各异的笔记本均历尽沧桑、纸质泛黄,当年马克思亲手缝上的线也已脱落,然而笔记的字里行间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马克思笔记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抄录所阅读书籍的内容。拿克罗茨纳赫笔记来说,就是马克思在1843年7、8月间在那里阅读二十四部政治、历史著作时所作摘记。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马克思记下了五大本共计二百五十五页的笔记。包括: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关于法国史,马克思选择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弗·恩·路德维希的《近五十年代史》、威·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时代的法国史》等。德国史方面的著作有约·克·普菲斯特尔的《德意志史》、尤·莫泽尔的《爱国的幻想》和列·兰克的《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等。此外,马克思还阅读了美国史、英国史、意大利史、波兰史、瑞典史,以及有关当代国家和当代政治方面的著作。

拿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时代的法国史》来说,马克思阅读了这部著作的第一、二卷,篇幅达1400页。马克思在第四本笔记中共摘录六十六段引文,并写了该书的内容提要,诸如:“显贵会议的召开。只有第三等级须捐税、服徭役。封建特权继续存在……”;“1893年9月因缺粮引起街头骚动。……微尼奥反对社会平等,认为只可能有法律上的平等。”等等。④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马克思基本上就采取这一形式。不过摘录的详略有所不同,有七部著作摘录较少,其余十七部著作则均作了比较详细的摘录。如亨利希的《法国史》,马克思整整记了八十页,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记了十七页,普菲斯特尔的《德意志史》的笔记有二十一页……。

马克思为什么要在当时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阅读篇幅如此浩瀚的政治、历史著作,并下了那么大的功夫呢?

我们知道,马克思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在《莱茵报》工作。开始时,马克思仍没有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点的影响,通过阶级斗争的实践使马克思渐渐对此产生了怀疑。

为了解决使自己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在离开《莱茵报》后,“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⑤,专心致志地撰写后来称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著作。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剖析了现存的国家制度与私有制之间的本质联系,指出“整个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⑥这就表明当时马克思已接近于得出国家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过程中,由于马克思不满足于一般地提出问题,而是试图结合具体分析研究社会发展史来解决问题,这样就促使他阅读上面提到的著作,并记下了克罗茨纳赫笔记。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这里所表明的大量阅读、大量摘记的特点,不仅反映出马克思异乎寻常的勤奋,和一般地表明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更主要的是反映出马克思考察问题已不是从逻辑的事物出发而是从事物的逻辑出发,“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⑦马克思在大量摘录时也是有所侧重的。他特别关心所有制问题。在摘记中,马克思记下了封建所有制对封建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政治机构所作出的决定性影响的事实。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这次革命对以后法国社会的影响,并借助于这一例子研究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他还力图通过历史事实探索对立阶级的斗争是由于相对立的利益这一规律。这表明马克思正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国家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正在探求资产阶级政治对经济事实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依附关系。

笔记表明,马克思对所记内容也作了初步的归纳、整理。如马克思在第二个笔记本末所做的目录中,还专门列出了“所有制及其后果”这一标题,归纳整理了笔记中关于政治依附于所有制关系的材料,标明了笔记页码。马克思还记下了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的历史事实。

还须指出的是,马克思不是用完一本笔记本再接一本,而是同时使用几个笔记本,历史著作和政治著作同时阅读,并互相对照比较,努力探索资产阶级学者的理论与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

在笔记中,马克思既注意从历史现象中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也不放过具体的历史事实和材料。这可以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等著作使用“历史—政治笔记”中的一些材料看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使用了笔记材料中有关法国宪法的论述⑧,关于人的天生权利的论述⑨,关于政治制度就是私有制的论述⑩,以及关于城市和乡村差别的论述(11)等等。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关于托马斯·闵采尔的言论(12)引自兰克的宗教改革史,关于玛门(财神)这一美国人崇拜的偶像(13)和关于在政治上废除私有财产(14)引自汉密尔顿的《论北美》,而人权宣言的几段引文则取自瓦克斯穆特的著作。

克罗茨纳赫笔记这组“历史—政治摘记”,是马克思在参加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在深入研究和剖析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写下的。在完成笔记后不久,马克思撰写了表明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彻底完成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过程综合起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说:克罗茨纳赫笔记为人类思想认识史上最伟大的飞跃——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我们在前面曾简单地提到过四十年代马克思在这方面的笔记: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1848—1849年革命后,从1850年起,马克思在伦敦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为此,马克思在1850年8月至1853年6月记下了二十四本笔记。在这些笔记中,马克思记满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和其他科学领域著作的摘记。马克思研究了银行、信贷、技术、工艺、经济史和文化史学方面的专著。在笔记中还记下了大量统计资料和关于工人阶级状况的官方出版物的材料。

且不说马克思所读著作的浩瀚篇幅,光是这些笔记的数量就是惊人的。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这些笔记的呢?这就要特别提到马克思自己称之为“摘记本”的一本笔记和通常称之为“1857—1858年手稿第七个本子的摘记部分”的那部分笔记。

在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年手稿)之后,1859年至1861年夏,马克思写下了这本“摘记本”。这一笔记最初只有六个印张,后又陆续添进了新的纸页,最后成为一本有九十二页篇幅的笔记。在“摘记本”中,马克思对他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笔记中所收集的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这是马克思为写作1861—1863年手稿所作的直接准备。这一笔记完全按照“第三章资本一般”写作的需要与类排列。在“资本1)资本的生产过程”这一总标题下,马克思划分了如下一些项目:A)货币转化为资本。B)自由劳动,奴隶劳动,雇佣劳动。C)资本构成和国家。D)劳动生产率。E)固定资本对利润的影响,时间与价值规定。F)劳动。劳动价值对价值量的影响。G)利润和工资。H)利润(剩余价值)。I)工资。J)资本积累(利润率)。K)资本。M(15)机器。N)固定资本,流动资本。O)农业。P)劳动生产力的增殖。Q)总利润率。每一项目平均占一页,上面写着从各笔记中精选的相应引文。以后马克思又对摘记作了多次增补,还相应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如“资本的一般形式”、“剩余价值和利润”等。

此外,值得提出的还有称之为“1857—1858年手稿第七个本子的摘记部分”。马克思在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年手稿)。《大纲》是写在七个本子上的。第七个本子一共有二百七十七页。写《大纲》只用了六十三页。从63a页开始就是所谓“第七个本子的摘记部分”。这部分摘记是马克思在1859年2月至1862年期间写下的。内容主要是以往没有阅读过的著作的笔记和按新的认识对以往收集的材料所作归类、整理。前面提到的“摘记本”中直接抄录了这里的很多内容,有的地方就只简单地标明见第七个本子的多少页。

“摘记本”和“第七个本子的摘记部分”为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写的总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二十三本手稿(1861—1863年手稿)作了直接准备。

这里不妨举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一下。马克思在1861—1863年手稿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有关分工的思想。在谈到以往的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时,马克思利用了杜格耳德·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上面的材料和所提到的线索。马克思是在“第七个本子的摘记部分”第147—149页摘录了这部著作的内容。在第148页上马克思记下了斯图亚特所提到的线索:“关于分工:哈里斯:《关于幸福的对话》1741。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还可读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第八卷第二章。色诺芬认为主要的东西是产品的质,而斯密和现代著作家则认为是量。”按这一线索,马克思在同一笔记的第175页对色诺芬著作作了摘录,在第182页记下了哈里斯著作的相应内容。另外在“摘记本”的第16页列举了这些摘录,并标明在“第七个本子的摘记部分”中的页码。马克思写作1861—1863年手稿时,依据“摘记本”,采用了这些摘录。

简言之,从记笔记的角度来考察,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总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大量阅读、大量摘记,间或作些简短的评论,通过编笔记目录等方法初步归纳、整理材料,在这一阶段,基本上还是按照每一本著作的顺序收集材料;到了写作的一定阶段,重读全部笔记,按照自己的理论设想,打破以往的顺序重新归纳、整理材料。在这之后,马克思又阅读、摘记以往没有阅读的著作,对整理过的材料不断加以充实、补充。

据统计,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阅读的书籍达一千五百多部。马克思就是主要通过上述科学,以记笔记方法,驾驭书中的重要材料的。正如保尔·拉法格所指出的那样,在马克思的书斋里,“一切东西都在一定的地方,不须寻找,他就能很快拿到他所需的任何书籍或笔记簿。即令在谈话时,他也常常停下来,指出书中有关的引文或数字。他与他的书斋已融成一体,其中的书籍与文件就象他自己的四肢一样地服从他的意志。”(16)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中写下的著名格言。马克思这一本本的笔记就仿佛是他“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所留下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顺着这一个个脚印,我们看到:马克思在光辉的一生中,在不断向上攀登着!

①马克思致亨利希·马克思(1837年11月10/11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原文第二版(MEGA)第三部分第一卷(东德迪茨出版社1975年出版),第15页。

②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47页。

③《回忆马克思恩格斯》,1973年版,第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原文第一版,(MBGA)第一部分,第一卷下半卷(1929年柏林版),第128页。

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

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38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

⑧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86页。

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76页。

⑩同上,第387—368页。

(11)同上,第344页。

(12)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9页。

(13)同上,第447页。

(14)同上,第427页。

(15)马克思在排列时,漏用了字母L。——引者

马克思 篇7

关键词:物质变换,商品交换,劳动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的由来

物质变换是德语Stoffwechsel的翻译。人类对物质变换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后的事。

李比希是杰出的农业化学的创始人之一。1840年出版的《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标志的学说的创立。他从有机化学和农业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自然界无机营养元素循环的规律, 把土壤作物、牲畜和人类生活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他赋予了物质变换概念的农业化学和生理学的意义, 给这个概念的内涵以物质性和自然基础, 使其能解释自然界中无机物质和有机生命的现象及其联系。李比希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地力, 破坏自然资源的本质。李比希提出的土壤营养素的“归还定律”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土地间物质循环的断裂, 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对农业的大肆破坏, 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物质循环。

马克思继承了李比希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内含的的思想, 使之同其它的概念特别是劳动概念融为有机的整体, 用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农业以及它们对人类的自然力和土地的自然力的破坏, 揭示资本主义农业的本质, 同时为当代的生态思想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马克思主要在《资本论》、《剩余价值论》和《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使用了物质变换这一概念。

二、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的基本内涵

(一) 自然界的物质变换

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规律就是指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物质的结构、形态和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化学家不去研究物质变换的现实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解决一定的问题, 却要按照‘自然性’和‘亲合性’这些永恒观念来改造物质变换那末对于这样的化学家, 人们该怎样想呢?”这意味着马克思承认物质变换具有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一贯的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立场。

无机世界中发生物质变换是普遍的现象。在无机物体中作为破坏原因的物质变换“在蛋白质中都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蛋白体从自己周围摄取其他的适当的物质, 把它们同化, 而体内其他比较老的部分则分解并且被排泄掉。”对生命来说, 物质变换是维持生命体存活的原因。马克思则进一步把这种生命的理律引申到社会中, “无论我的血液循环, 还是我的呼吸过程, 就其本身而论, ……两者都是以昂贵的新陈代谢为前提的, 如果完全不需要这种新陈代谢, 世界上也就没有穷人了”在这里, 马克思想强调的是人类社会中生命的自然律的不可违背性。不过, 人类是借助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来完成这一物质变换过程的。这种自然的客观性会作用于人类的生产, “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 木会腐朽”在资本主义农业中, 由于“土地以工业方式经营, 因而它的化学和机械的生产条件, 甚至……肥料等等都要新陈代谢。”这正是马克思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揭示的无机的新陈代谢。这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中, 以无论何种形式进行的生产中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的必然性。

(二) 社会的物质变换

社会的物质变换就是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 即劳动产品交换。通过交换使商品从不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他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商品形式交换是在商品交换发达的社会中社会的物质变换的媒介, 其中蕴藏着资本产生的秘密, 并暴露出资本主义的本质。经过了货币中介的商品流通, 其形式和实质完全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 出现了货币贮藏, 这意味着货币从作为物质变换的单纯媒介变成了目的本身。由此社会的物质变换在形式上也必然发生质的改变。社会的物质变换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正常的生活需要, 而是为了满足贮藏货币的欲望。

随着商品的物质变换流通的进一步扩展, 货币取得了另一种职能—支付手段。货币不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在实际支付时它不是充当流通手段, 不是充当物质变换的仅仅转瞬即逝的媒介形式, 而是充当绝对商品。资本货币从货币中进一步分化出来, 开始了资本主义之旅, “实际上, 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形式规定性, 不过是商品本身结晶了的形式变换, 而这种形式变换又不过是商品所有者借以完成其物质变换的那种变化着的社会关系的对象化表现。”社会的物质变换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交换变成满足赚取利润的手段, 货币控制了社会的物质变换。

(三)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劳动是人类用来满足自己生存的基本条件的手段。“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要“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有自身的物质变换, 但在人类的意识面前, 它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必须要“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劳动过程的要素除了有目的的活动, 还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自然界为人类劳动提供了最初的劳动对象, 土地则是自然界的物质代表。

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劳动目的本身与以往社会的劳动过程相比, 复杂化了, 并且劳动要素间发生了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原因,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特别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衣食是可以通过远距离贸易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这种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就有可能永远不能回到它们的“出生地”, 根据李比希的“取之于土壤的东西必须归之于土壤”理论这势必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以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为主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自农业革命以来, 保持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延续了几千年后, 在资本主义社会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裂缝作了分析和批判, 恩格斯则是对由于人的活动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作了整体上的关注及对人的活动与自然关系进行了反思。恩格斯注意到了遭到破坏的农业向大农场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过渡的普遍性, 关注在这种过渡已完成了的地方的地力耗损、森林消失、气候改变、江河淤浅等现象。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出现的出乎人类意料之外的恶果等事实, 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 我们要“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学会支配……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

我们可以知道,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的原因不是抽象的劳动过程本身, 而是历史上具体的生产劳动过程,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 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 是完全被忽视的。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这一点表现得最完整。”恩格斯还探讨了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 并认为“通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 ……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 比较远的社会影响”这里又体现了恩格斯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心。只是, 要实行这种调节, 只有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三、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家之间的抗衡,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当时最主要的矛盾。虽然如此, 马克思在使用物质变换概念时还是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的物质变换被扰乱的事实。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飞速进展,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越来越重要。

(一) 为正确处理土壤恶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是在吸取李比希的土壤“归还定律”基础之上得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归还定律”认为自然的生命规律要求土壤的营养成分的系统归还。而不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 对土壤营养要素的无尽剥夺, 致使土壤的肥力消失, 最终无法进行良性循环。有机物质、放射物质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剧, 这些都削弱了土壤的再生产能力, 严重损害了人类健康。这就要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 应该从土壤本身承受能力出发, 及时对土壤的营养素进行补给, 如此才能能够让土壤本身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 对土壤的再生产力进行维持和保护。

(二) 为解决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借鉴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注重自然本身、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但是在现代社会, 由于人类对利益的过度追求, 对自然资源的肆意索取, 导致了各种生态问题, 例如物种快速灭绝, 资源、能源耗竭, 水、空气污染。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人通过生产活动对自然界进行的不应该的干预破坏了现有的生物圈的正常循环。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告启示我们, 不只是人与土壤之间要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人类社会都要在正常的物质变换。如何解决已经形成的生态问题应对正在发生的环境污染, 我们只能在维持有机界、无机界的正常循环的大前提下, 通过各方面的措施进行改良和恢复。

(三) 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核心是“和谐”, 这个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心性的和谐等。要处理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和谐问题, 就要努力走一条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人与自然共同进步的道路, 将自然环境状况纳入绿色GDP核算体系, 用以衡量经济收益与环境代价。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科学发展, 注重生产线上每一个环节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德]尤.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

[2][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3][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4][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Ⅲ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5][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Ⅰ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6][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7][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8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8][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9][德]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Foster, Marxs Ecology[M],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2000

拜谒马克思墓 篇8

或许受中国“叶落归根”思想影响,我一直以为马克思的墓地在他的德国故乡特里尔。那年暑假,当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穿越卢森堡赶到特里尔,只见到马克思的两栋故居(马克思父辈很富有,父亲是名律师,母亲是教授,他却选择那条改造世界的艰难道路,一生坎坷,最后流落异国他乡)。在故居后花园看到马克思的雕像时,我弱弱的问:墓呢?一位中国敬仰者很虔诚地告诉我———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

今天,在伦敦,依然迷雾笼罩,我怀着深深的歉意和感慨前往海格特,感受信仰的力量。

墓园位于伦敦北部郊区,掩映在一片茂盛的树林中,很幽静。一排排高低不一、造型各异的墓碑仿佛凝固了岁月的无奈,让人肃然起敬。英国司机说,这就是伦敦最大最古老的公墓之一海格特公墓,占地约15万平方米,有16万人长眠于此,有5万多座墓碑,其中许多国家著名人物的坟墓数以百计。因此,这块各国精英的安息地被誉为“伦敦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每年有数不清的人前去谒拜。

进入公墓大门,看门人似乎知道我们来拜谒马克思墓,递给我们一本介绍马克思的小册子《卡尔·马克思,从特里尔到海格特》,并指引我们如何去马克思墓。他说,来马克思墓的中国人非常多,世界各地的人也常来。说着,脸上露出一种沾了光的自豪感。

沿斜径前行不远,一眼就看到马克思头像安放在一个碑顶。头像造型太逼真了,栩栩如生,是中国人都熟悉的、唯一的那种记忆———头发蓬蓬、目光如炬、美髯浓密。据说这青铜胸像由前英国皇家雕刻学会主席劳伦斯·布莱德肖亲自雕成,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似乎都定格在那一刻。墓碑不高,约3米,用浅灰色花岗岩石制成,两侧各有一个雕花青铜环,正面刻着几行镏金英文大字,上部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让多少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今天读来仍震撼人心;中部是“卡尔·马克思”,这个姓名足以“让资产阶级在革命面前发抖吧!”下部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结束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同时高度概括了伟人洞察世界的无比深邃的思想和光辉的斗争实践。多少年来,每当人们在墓前默默地念着这句话时,心潮是如此澎湃———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学术水平能与马克思比肩的思想家寥寥无几,而同时能像马克思一样在实践方面叱咤风云的思想家更是罕见。“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墓碑四周依着十几束鲜花,有个小花篮中间居然用红色鲜花拼成共产党党徽模样,格外醒目,虽然榔头的手柄有点短。我把随身携带的一朵米红康乃磬插在花篮里。

英国司机说,马克思原墓地在公墓深处,那里比较挤,与马克思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在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要求下,马克思的墓在马克思逝世70周年纪念日得以重建,整个新墓地约十平方米,且位于公墓的醒目位置,方便络绎不绝的拜谒者。重建资金由世界各国的有关团体和个人捐助。这里安葬着马克思、其妻燕妮及他们的第三个女儿爱琳娜、外孙哈里、忠实的女佣海伦。在花岗岩墓碑中间镶嵌着一块小的白色大理石,上面记录了每位故人的生卒年月。在天堂里,他们团聚了。

遥望来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对手的穷凶极恶,更衬托这个幽灵制造者石破天惊的伟大意义。最后,这位“不可理喻”的执着者,让当局感到畏惧了,马克思先后被德国、法国当作“疯子”打压驱逐。“疯子”意味着一个梦想、一种精神、一面旗帜,体现了人类的灵性、高贵和神圣,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都不能没有“疯子”。也许岛国比内陆国要开明和宽容一些,马克思1849年开始流寓伦敦,写作《资本论》等许多鸿篇巨制。虽然政治清算减轻了,但生活十分拮据,疾病的折磨和失去全部亲人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直至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自从马克思自觉承担起改造世界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他的一生会像普罗米修斯那样为了全人类不计个人苦难而顽强奋斗不息,殚精竭虑。

下雨了,早有准备的司机撑开黑色大雨伞。其他远道而来的瞻仰者也撑开黑色大雨伞,墓前的通道一下子显得很拥挤。不禁想起1883年3月17日,在这个公墓深处,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只有11人,非常感伤。但真理往往不需要太大的排场,也许11顶黑色大雨伞足以撑开一片思想的晴空和愈加开阔的未来。虽然俄国十月革命的炮火尚未响起,虽然中国南湖的红船要在38年后才起航,但恩格斯相信真理的力量,他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虽然现场“听众”只有10人,远方数以万计的信徒却彷佛听到了惊雷,视马克思为精神领袖。

人类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马克思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第二年3月16日,6000多人自发在伦敦参加了纪念马克思和巴黎公社的游行,人们手挽着手从市中心行进到海格特公墓。这只是纪念马克思的序幕。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100多年来,无论政治如何激荡,世道如何变迁,无论歌舞升平还是硝烟弥漫,来拜谒马克思墓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正如雨果所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美国史学家著的《全球通史》认为20世纪社会发展与马克思的预期截然相反,“苏联、东欧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已经崩塌,他们正在狂热地寻求社会主义制度的替代物”。但更多的专家认为,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经历的挫折,我们要看到主流和大势,至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依然光辉夺目。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无比坚定的信仰,影响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而其学说则是治国理政做学问的理论根基。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016年4月,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泰斗、9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捐赠100万元资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基金,推动该学说的研究、传播和普及,培养更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

在我家乡浙江,崇尚“求是”的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在19世纪写下的文字,今天仍在被青年学者反复阅读、思考———师生组建青年读书社,坚持读《资本论》原著,跨越百年“对话”马克思,领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魅力和长久生命力。“每每与当下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就变得异常鲜活,也让读书会变得更加热烈,用理论的力量切中社会的痛点。”他们要做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如何更好地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学理上的话语体系。

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如此推崇马克思主义,薪火相传,并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赶超了西方三百多年的发展,这是对真理最好的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必将永远影响着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来,马克思著作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大学以及经济界人士还都在学习研究。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以绝对高票位居第一。同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也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推荐一个月,最后票数仍然是马克思位居榜首,傲视群雄。2003年,由美国著名的《图书》杂志,公布评出“改变美国的20本书”,在时间跨度200年及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共产党宣言》脱颖而出,排名第五。而作为全球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由于其深刻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几乎影响到世界所有的劳动者。特别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论》仿佛诺亚方舟再次被世界追捧。德国学者埃尔玛·阿尔特法特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有助于分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他说:“人们在这种情形下重新学习和讨论《资本论》,是因为它为当下的具体分析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分析当下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现实积累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因预言了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而闻名,他从当前这场危机的现实出发,承认马克思是对的。他说:“马克思是对的,资本主义到了某些时候会自我摧毁。”在这场危机中,西方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都在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出路。西方学者科琳娜·蒙塞尔2010年9月发表于法国《非洲亚洲》月刊的《马克思在进攻》一文说:“所有证据显示,人们需要马克思来理解当前的危机,并设计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最终如一些人所愿实现乌托邦,或如另一些人所认为的,必须终结剥削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法国学者阿兰·巴迪乌明确主张“重新提倡共产主义”。他说:“我们要重新提倡共产主义,并使它更为明晰。这种明晰也是它一直以来的特征,就好像马克思在创立共产主义理论时说过的,共产主义用最激进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人会在马克思的故乡高悬指路牌,骄傲地告诉世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马克思是属于全人类的,葬在哪里都一样。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篇9

一、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的许多理论都是在论辩过程中提出来的,很难找到马克思专门针对人的问题而写的专著。换言之,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应该从其各种不同的论著中寻找。这种寻找是艰难的,因为针对不同的对手和问题,马克思的论著是如此庞杂。但是,他所依从的方法论却是基本上是统一的。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他也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分析人的基本方法。这样,人就成了发展的人,人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不管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类存在物的人都一样。如何认识人类的发展进程?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辩证法,唯物史观。认识到这一点,才可以区别其他人包括萨特在内的持不同方法论基础的人的观点。

二、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核心的问题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具体一点,它是研究何为人、人的状况如何、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应当指出的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针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提出的,分析他的人学理论不能脱离这种背景。

人的生存问题,马克思重点是关注当时社会上普遍受苦的工人阶级,这种普遍的苦难他总结为劳动的异化。因此,如何认识异化劳动、如何克服异化,就成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就自然地与另一个问题相关:人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异化?如何应对异化?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规律?人类的前景如何?这种前景由谁去创造?如何创造?围绕这些问题,马克思在许多论著中都有涉及,但全面集中地讨论如此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

三、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针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本的目的是要为人类指出一条通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道路,其主要地包括以下内容:人的本质的理论、劳动异化的理论、社会发展的理论。

第一方面内容,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基础,这也是解决“人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因此,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殊本质之所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性。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来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也就是马克思的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的内涵有:一是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活动范围,决定了人获得他人尊重与肯定的程度。二是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血缘关系、职业关系、文化关系、种群与族群关系等。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二方面内容,劳动异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哲学分析基础。异化属于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它揭示了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结果,即自己成为自己的反对形式,揭示了一个好的愿望和动机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马克思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异化现象为出发点分析这种异化现象:“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正是因为马克思对工人的这种普遍的深切同情,马克思在其一生的理论研究都以克服这些苦难、实现对这种异化的积极扬弃为根本宗旨。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其他理论一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为工人阶级服务的。马克思还详细分析了工人对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异化等内容。这些分析,深刻地揭露了工人被剥削的现实苦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解放之路。这条道路的具体分析,则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进行的。

第三方面内容,社会发展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最重要的内容。这可从社会发展的主体论、社会发展的动力论、社会发展的规律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社会发展的主体论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强调人的,一方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有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他还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2]总之,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而已。

2. 社会发展的规律论

对于社会发展,有的人认为是无规律可言的,有的人认为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且不去争论谁对谁错,但应该指出马克思是认为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也一样。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社会生活;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性社会制度,它必定被将来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3]。

3. 社会发展的动力论

如果社会发展有一个动力系统,那么这个系统有两大要素:根本动力和非根本动力,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非基本动力主要包括:人的需要、科学技术、阶级斗争[3]。

人的本质的理论、劳动异化的理论、社会发展的理论三者之间是一个统一整体,人的本质的理论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基础,而劳动异化的理论是研究人的存在状况的理论,社会发展的理论则为改变异化状况指明一条道路。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构成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四、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当代中国的重要理论,都可以看做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这些理论所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把人的地位和作用放在首位,把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关注大多数人的疾苦,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改善大多数人的存在状况。当然,社会的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要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改善人的处境,还有极其漫长的路要走。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才更彰显其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131.

马克思利率模型探索 篇10

关键词:利息,利息率,一般利润率,一般利息率

一、引言

借贷资本投入企业之后, 资本家的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是利率。利率的高低受到平均利润率即一般利润率的限制。不同行业的产业资本经过竞争而获得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农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经过竞争也获得平均利润, 这是利润率的平均化, 其结果是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所以, 探索利率模型必须基于利润率的平均化。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的产生

在信用产生之前, 货币资本没有转化为借贷资本投入到企业中。自从信用产生之后, 借贷资本出现, 借贷资本在货币资本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加大充当预付资本的货币资本规模。在再生产循环体系外, 信用经济系统使得货币资本流转规模不断放大和不断加速。当信用资本循环中产生的货币资本作为预付资本进入产业资本循环时, 它同样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参与生产的, 这时就好像让总资本也扩大了。但实际上, 总资本的积累的确从规模和速度上加大加快了, 但其作为以前生产的剩余价值之和, 并没有被放大。

下面, 用图示来解释这种信用的放大现象。为了更简单的说明问题, 假设每一期资本循环后生产的剩余价值全部投入下一期生产。以下是没有信用时的生产循环图:

在无信用的再生产循环中, 预付资本总是等于总资本, 当期预付资本等于上期周转回来的资本加上剩余价值。

在信用经济中, 生产循环图如下:

其中, 表示总资本, Cn是预付资本, C1为自有资本, C2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由当期信用发展水平决定。我们看到, 预付资本与总资本并不相同。总资本是往期生产的剩余价值之和, 即。预付资本Cn则完全取决于自有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数量和比例, 即Cn=C1+C2。在信用经济条件下, 资本的生产积累关系改变了, 信用对生产的作用表现为借贷资本对预付资本的放大效应。

虽然资本的生产积累关系发生了变化, 但这并不妨碍被信用放大的预付资本参与利润率的形成。一般利润率R=M/C, M指的是剩余价值总额, C指的是投入到生产中的预付资本总额。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货币资本因为信用的关系具有了虚拟的特性, 可一旦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而转化为生产资本, 那么在资本家眼中, 这些具有虚拟属性的来自信用的货币资本就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了。信用经济条件下, 由信用提供的货币资本, 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 可以从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到更多的货币资本即G-G ('G'=G+△G) (G表示本金, G'表示本利和, △G表示利息) 。但是, 这些货币资本可以参与剩余价值分割量的多少, 除了取决于它自身的量之外, 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投入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使用这些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信用资本家的讨价还价能力。前者由职能资本家的利润率水平决定, 后者由借贷资本供求关系通过竞争自发决定。可以投入到实体经济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货币资本作为商品拥有了使用价值, 这个使用价值通过利息表现出来。这样,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息资本, 生息资本和利率就产生了。

三、利息率模型推导

生息资本产生之后, 借贷资本投入到职能资本家的企业中, 剩余价值被分割为职能资本家的利润和借贷资本家的利息。这样, 就可以得到利息率的表达式:其中, r为利息率, C2为借贷资本。剩余价值M被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分割, M'为借贷资本家获得部分即利息。R为一般利润率或资本平均利润率。这样, 根据马克思的利息率理论, 利息率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剩余价值总量中被借贷资本家占有的比例M'/M;第二是借贷资本在总预付资本中所占的比例C2/C;第三为平均利润率R。

(一) 剩余价值总量中被借贷资本家占有的比例M'/M。利息率与剩余价值总量中被借贷资本家占有的比例M'/M成正比。剩余价值总量中被借贷资本家占有的比例M'/M取决于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对立和竞争。在剩余价值总量既定的情况下, 借贷资本家获得部分即利息越多即剩余价值总量中被借贷资本家占有的比例M'/M越高, 职能资本家获得部分就会越少即剩余价值总量中被职能资本家占有的比例越低。

“事实上, 只有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 才使一部分利润转化为利息, 一般地说, 才产生出利息的范畴;并且, 只有这两类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才产生出利息率。只要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执行资本家的职能, 用借入资本经营的资本家和用自有资本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区别, 就不过是一个需要支付利息, 另一个不需要支付利息;一个把利润p全部装进腰包, 另一个只得到p-z, 即利润减去利息, z越是接近于零, pz就越是接近于p, 这两种资本就越是接近处于同等地位。”

假定利息和剩余价值的比例固定不变, 这样, 剩余价值量越大, 利息量就会越大;伴随着职能资本家利润率的提高, 借贷资本家要求的利息率也会随之而不断的提高。同时, 剩余价值中归职能资本家的部分和利息的差额越大, 因而职能资本家能够并愿意支付更多的利息。

(二) 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利息率与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成反比。在一个利润计算期内, 假定社会预付资本总量为C, 自有资本总量为C1, 借贷资本总量为C2, 则有, C=C1+C2自有资本比例为C1/C, 借贷资本比例为C2/C且C2/C=1-C1/C。假定信用帮助自有资本膨胀了d倍, 令C1/C=d, 则有C2/C=1-C1/C=1-1/d。这样, 在一定利润计算期内, 借贷资本与预付资本的比例也可以用信用膨胀的程度d来表示。信用越膨胀即d越大, 借贷资本对于预付资本的放大规模就越大, 借贷资本参与到实体经济中的比例就越高, 借贷资本比例越大, 利息率越低。同时, 利率公式变化为。可见, 利息率与信用膨胀程度d成反比。

在现实中, 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和信用膨胀程度d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和金融的发展程度。即货币供给量越大, 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等等各种金融发展程度越高, 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和信用膨胀程度d越大, 利息率就越低。当期, 我国正在努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力发展民间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等, 可以有效提高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和信用膨胀程度d, 进而降低利息率,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 一般利润率R。一般利润率决定利息率, 它对于利息率的影响决定作用表现在为利息率划定了界限, 即通常来说, 一般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因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 按照我们以上的前提, 这个部分要由产业资本家支付给货币资本家, 所以利润本身表现为利息的最高界限, 达到这个最高界限, 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部分就会=0。”因此, 一般利润率对于利息率起到根本的决定作用。

不同部门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和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利润率的差异引起资本的自由流动和不同类型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进而出现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在利润率的平均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过程中, 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逐渐形成了一般利润率。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农业资本等职能资本获得平均利润, 这是利润率的平均化, 其结果是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四、与利息率相关的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的一致性

与利息率相关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 笔者认为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 它们的含义都是长期中利息率的平均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这三个概念的重要论述, 直接表明了中等利息率和平均利息率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 两者可以替换使用。而且对于中等利息率的英文解释是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 马克思用英文表明了中等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三者可以替换使用。当然,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资本论》中关于中等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这三者的重要论述中, 综合上下文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三者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 可以替换使用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拜谒马克思墓 篇11

或许受中国“叶落归根”思想影响,我一直以为马克思的墓地在他的德国故乡特里尔。那年暑假,当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穿越卢森堡赶到特里尔,只见到马克思的两栋故居(马克思父辈很富有,父亲是名律师,母亲是教授,他却选择那条改造世界的艰难道路,一生坎坷,最后流落异国他乡)。在故居后花园看到马克思的雕像时,我弱弱的问:墓呢?一位中国敬仰者很虔诚地告诉我——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

今天,在伦敦,依然迷雾笼罩,我怀着深深的歉意和感慨前往海格特,感受信仰的力量。

墓园位于伦敦北部郊区,掩映在一片茂盛的树林中,很幽静。一排排高低不一、造型各异的墓碑仿佛凝固了岁月的无奈,让人肃然起敬。英国司机说,这就是伦敦最大最古老的公墓之一海格特公墓,占地约15万平方米,有16万人长眠于此,有5万多座墓碑,其中许多国家著名人物的坟墓数以百计。因此,这块各国精英的安息地被誉为“伦敦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每年有数不清的人前去谒拜。

进入公墓大门,看门人似乎知道我们来拜谒马克思墓,递给我们一本介绍马克思的小册子《卡尔·马克思,从特里尔到海格特》,并指引我们如何去马克思墓。他说,来马克思墓的中国人非常多,世界各地的人也常来。说着,脸上露出一种沾了光的自豪感。

沿斜径前行不远,一眼就看到马克思头像安放在一个碑顶。头像造型太逼真了,栩栩如生,是中国人都熟悉的、唯一的那种记忆——头发蓬蓬、目光如炬、美髯浓密。据说这青铜胸像由前英国皇家雕刻学会主席劳伦斯·布莱德肖亲自雕成,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似乎都定格在那一刻。墓碑不高,约3米,用浅灰色花岗岩石制成,两侧各有一个雕花青铜环,正面刻着几行镏金英文大字,上部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让多少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今天读来仍震撼人心;中部是“卡尔·马克思”,这个姓名足以“让资产阶级在革命面前发抖吧!”下部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结束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同时高度概括了伟人洞察世界的无比深邃的思想和光辉的斗争实践。多少年来,每当人们在墓前默默地念着这句话时,心潮是如此澎湃——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学术水平能与马克思比肩的思想家寥寥无几,而同时能像马克思一样在实践方面叱咤风云的思想家更是罕见。“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墓碑四周依着十几束鲜花,有个小花篮中间居然用红色鲜花拼成共产党党徽模样,格外醒目,虽然榔头的手柄有点短。我把随身携带的一朵米红康乃磬插在花篮里。

英国司机说,马克思原墓地在公墓深处,那里比较挤,与马克思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在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要求下,马克思的墓在马克思逝世70周年纪念日得以重建,整个新墓地约十平方米,且位于公墓的醒目位置,方便络绎不绝的拜谒者。重建资金由世界各国的有关团体和个人捐助。这里安葬着马克思、其妻燕妮及他们的第三个女儿爱琳娜、外孙哈里、忠实的女佣海伦。在花岗岩墓碑中间镶嵌着一块小的白色大理石,上面记录了每位故人的生卒年月。在天堂里,他们团聚了。

遥望来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对手的穷凶极恶,更衬托这个幽灵制造者石破天惊的伟大意义。最后,这位“不可理喻”的执着者,让当局感到畏惧了,马克思先后被德国、法国当作“疯子”打压驱逐。“疯子”意味着一个梦想、一种精神、一面旗帜,体现了人类的灵性、高贵和神圣,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都不能没有“疯子”。也许岛国比内陆国要开明和宽容一些,马克思1849年开始流寓伦敦,写作《资本论》等许多鸿篇巨制。虽然政治清算减轻了,但生活十分拮据,疾病的折磨和失去全部亲人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直至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自从马克思自觉承担起改造世界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他的一生会像普罗米修斯那样为了全人类不计个人苦难而顽强奋斗不息,殚精竭虑。

下雨了,早有准备的司机撑开黑色大雨伞。其他远道而来的瞻仰者也撑开黑色大雨伞,墓前的通道一下子显得很拥挤。不禁想起1883年3月17日,在这个公墓深处,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只有11人,非常感伤。但真理往往不需要太大的排场,也许11顶黑色大雨伞足以撑开一片思想的晴空和愈加开阔的未来。虽然俄国十月革命的炮火尚未响起,虽然中国南湖的红船要在38年后才起航,但恩格斯相信真理的力量,他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虽然现场“听众”只有10人,远方数以万计的信徒却彷佛听到了惊雷,视马克思为精神领袖。

人类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马克思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第二年3月16日,6000多人自发在伦敦参加了纪念马克思和巴黎公社的游行,人们手挽着手从市中心行进到海格特公墓。这只是纪念马克思的序幕。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100多年来,无论政治如何激荡,世道如何变迁,无论歌舞升平还是硝烟弥漫,来拜谒马克思墓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正如雨果所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美国史学家著的《全球通史》认为20世纪社会发展与马克思的预期截然相反,“苏联、东欧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已经崩塌,他们正在狂热地寻求社会主义制度的替代物”。但更多的专家认为,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经历的挫折,我们要看到主流和大势,至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依然光辉夺目。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无比坚定的信仰,影响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而其学说则是治国理政做学问的理论根基。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016年4月,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泰斗、9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捐赠100万元资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基金,推动该学说的研究、传播和普及,培养更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

在我家乡浙江,崇尚“求是”的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在19世纪写下的文字,今天仍在被青年学者反复阅读、思考——师生组建青年读书社,坚持读《资本论》原著,跨越百年“对话”马克思,领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魅力和长久生命力。“每每与当下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就变得异常鲜活,也让读书会变得更加热烈,用理论的力量切中社会的痛点。”他们要做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如何更好地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学理上的话语体系。

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如此推崇马克思主义,薪火相传,并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赶超了西方三百多年的发展,这是对真理最好的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必将永远影响着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来,马克思著作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大学以及经济界人士还都在学习研究。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以绝对高票位居第一。同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也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推荐一个月,最后票数仍然是马克思位居榜首,傲视群雄。2003年,由美国著名的《图书》杂志,公布评出“改变美国的20本书”,在时间跨度200年及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共产党宣言》脱颖而出,排名第五。而作为全球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由于其深刻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几乎影响到世界所有的劳动者。特别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论》仿佛诺亚方舟再次被世界追捧。德国学者埃尔玛·阿尔特法特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有助于分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他说:“人们在这种情形下重新学习和讨论《资本论》,是因为它为当下的具体分析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分析当下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现实积累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因预言了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而闻名,他从当前这场危机的现实出发,承认马克思是对的。他说:“马克思是对的,资本主义到了某些时候会自我摧毁。”在这场危机中,西方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都在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出路。西方学者科琳娜·蒙塞尔2010年9月发表于法国《非洲亚洲》月刊的《马克思在进攻》一文说:“所有证据显示,人们需要马克思来理解当前的危机,并设计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最终如一些人所愿实现乌托邦,或如另一些人所认为的,必须终结剥削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法国学者阿兰·巴迪乌明确主张“重新提倡共产主义”。他说:“我们要重新提倡共产主义,并使它更为明晰。这种明晰也是它一直以来的特征,就好像马克思在创立共产主义理论时说过的,共产主义用最激进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人会在马克思的故乡高悬指路牌,骄傲地告诉世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马克思是属于全人类的,葬在哪里都一样。

仰望星空,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精神和思想一直被我们所传承,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马克思的自由观 篇12

自由这个概念如果仅从定义的角度进行考察的话, 我们很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意识自由。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 我们的肉体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 而只有我们的意识、精神或思想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实质上我们的意识、思想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 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人的意识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 否则谈论自由的概念就只能局限在纯粹的精神领域而固步自封。在哲学史上, 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纯粹逻辑的神话, 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了实践———这样一个广阔的领域, 这对马克思的自由观甚或是整个哲学体系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自由”在马克思那里究竟具有什么的内涵呢?在马克思关于自由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 他没有直接对其进行定义, 他只是论述了“定在的自由”、“实在的自由”等概念。恩格斯曾经在《反杜林论》里为自由作过定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但这并不能混同于马克思对自由的定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 自由既不是定在的自由更不是实在的自由, 也不是人的意识自由或思想自由, 而是人类的一种现实的活动过程。而旧哲学却把自由看作是对必然的认识, 这样的人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只是有限的自由;但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的理论及其其它文本的论述, 自由应该是一个过程, 它是一个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过程, 也是人类不断地打破必然性并超越必然性的过程。因此, 人类每一次冲破必然律的束缚就一次次靠近自由王国。而只有当人类完全地超越了必然律的束缚, 他就有可能掌握了打开自由王国大门的钥匙。

二、自由与人的自主性与选择性

人的自由本身就包含着人的自主性与选择性, 如果离开人的自主性与选择性来纯粹论述人的自由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人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讨论人的自由问题, 不能不涉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必然性是指规律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运动都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及规律性。自然界的运动与变化, 是按照它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性自发地进行的。社会历史规律显然没有既定的性质, 它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然而社会历史规律一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 便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客观的外部世界有自己的规律, 而人自身的世界也有其自己的规律。在论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时, 对于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世界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与人的自由活动的关系, 我们不能仅仅从消极的否定性方面还应从积极的肯定性的方面去理解, 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必然性对于人的自由的前提与根本的意义。必然性对于人的自由有很重要的意义, 离开必然性谈人的自由, 自由就成为空中楼阁。我们要认识到, 必然性不仅构成了人的自由的限制和约束, 而且也构成了人的自由成为可能的基础和条件。

三、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马克思认为, 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存在于现实的必然王国的彼岸。在自由王国中, 人们彻底地摆脱了对物的依赖关系, 并且彻底地消灭一切异化现象, 实现了个体自由与族类自由的形式的和逻辑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 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 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 才能繁荣起来。”【1】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由王国是物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 这就使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巨大财富的源泉, 劳动时间也不再是财富的尺度, 而且伴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加, 个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取代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成为人生活的主要目标。这样, 人类才能真正结束了自己的史前时期, 从而“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 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2】由此, 我们知道, 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有着继承性的逻辑和历史的联系。必然王国是自由王国产生的基础, 而自由王国则是必然王国发展的必然归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第926-927页

上一篇:语文课后练习下一篇:网络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