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2024-08-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精选8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现实知道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所创立,并由后

人依据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不断发展了的政治经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以揭示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为目的,以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

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为己任,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

展。

从上世纪70 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

成果中的经济理论部分,即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已经被

实践证明和被广泛认同,并正在用以指导实践的科

学的经济理论。它们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也包含着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辛探

索和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任

务,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定含义而言,就是要

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实践为依据,以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矛盾与态势为参照,以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

展、产业革命与结构演进、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着

重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

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中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适合我国应用的部分加以

整合和疏理。一方面使其由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学

术理论,获得稳定的科学形式;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从中吸取理论营养和时代精神。做到既继

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勇于学习

借鉴,实现理论观点和学科体系的全面创新,充分发

挥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有关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该以这

样的思想为指导加以认识和处理。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2

关键词:理论创新,市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大学讲堂上陷入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 被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疲劳症”。[1]究其原因, 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体系陈旧、长期缺乏理论创新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重视开创新理论、提出新思想、发表新观点, 才能重新焕发该学科的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南京大学逄锦聚教授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实践第一,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坚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中国社科院程恩富教授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应有四个方向:国际化、应用化、数学化、学派化。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则认为, 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一种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永恒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不断地为人们理解当代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深刻而透彻的分析。[3]上述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格局。两极化解体, 多极化催生,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凸显。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各国经济严重衰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 越来越呈现出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必然有了新的取向。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

(一) 国外的理论新发展

国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如大卫·科茨、莱伯曼、柯瑞文、迪劳内、伊藤诚等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经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

1. 关于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马克思最先提出了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第一个阶段是发展的低级阶段, 受生产力的限制, 实行按劳分配, 保留货币、价格和工资的形式;第二个阶段是发展的高级阶段, 生产力不再受限制, 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 商品经济自然消亡。这两个阶段通常被分别称作“社会主义阶段”和“ (完全的) 共产主义阶段”。这一理论在多数后继研究中被学者们所弱化甚至否定。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之际, 美国经济学家莱伯曼在肯定马克思两阶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论的模式, 即前导社会主义、成熟的社会主义以及完全的共产主义。莱伯曼认为苏联时期的传统的中央计划和中国最近的“市场社会主义”是前导社会主义的两种形式。而成熟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多级民主迭代协调 (MDIC) 经济模式。MDIC模式的关键一点是, “集权化”和“非集权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原则, 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莱伯曼还构想了一种从前导社会主义向成熟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组织结构。

2.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列宁在20世纪初期将帝国主义简称为“垄断资本主义”, 并总结了包括资本集中、金融寡头、资本输出等在内的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一个世纪过去了, 垄断资本主义必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国经济学家迪劳内将当代资本主义与列宁的分析作了比较, 总结了新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其一, 列宁所描述的是“莱茵河式的资本主义”, 生产性工厂和银行紧密结合。如今, 银行仍在发展壮大, 但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之间的联系与列宁所描述的特征略有不同, 当今盛行的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 主要特征是证券市场股份和股权交易频繁, 非银行金融公司广泛参与, 虚拟经济大行其道。其二, 与列宁时代不同, 现在的资本输出并非脱离生产过程, 而是与生产型阶段相关的。生产资本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将其生产过程定位于全球范围, 借助金融市场来融资或扩张。其三, 资本主义经济或美国经济已经完全失去了工业血液, 金融寡头控制着经济和政治命脉, 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正面临着货币贬值、美元国际地位岌岌可危、赤字规模庞大、政府债务升级从而政府信用丧失的尴尬境地。

3. 关于当代经济危机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通过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生产总过程及其内在矛盾,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作了系统全面地分析, 将经济危机的本质界定为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的生产相对过剩。20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危机理论的新的研究热情。美国的科瑞文教授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与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政策建议是分不开的,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不仅是经济衰退或商业周期的又一次重现, 而且标志着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正走向衰落, 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在重新获得认可、声誉以及更大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危机, 更是一场文化危机、教育危机、政治制度危机以及阶级制度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忽视这个政治、文化等因素, 只对经济进行孤立地分析, 这是该理论致命的错误。日本学者伊藤诚基于与日本经验的比较, 分析了2008金融危机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成本。他认为, 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低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但仍然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长期的经济萧条。

(二) 国内的理论新发展

在国内, 学者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精神, 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讨, 先后提出了“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机关、事业和企业联动的新养老策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开放策论”和“城市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新集体经济策论”等新理论。

1. 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方向

在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实行三十年的今天, 老龄化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的人口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 以著名人口学家田雪原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以缓解劳动力短缺引起的人工成本上涨问题;另一方面, 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坚持从紧的生育政策。社科院程恩富教授提出了“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 认为基于我国人口总量与资源承载能力的矛盾, 应严格推行“城乡一胎, 特殊二胎, 严禁三胎, 奖励无胎”的“一胎化”新政, 将总人口先控制在十五亿左右, 后逐渐减至5亿左右的适度规模。社科院李小平等也从长期的角度分析了放开二胎的理由的不严谨性, 坚持从紧的生育政策, 以加速实现人口零增长。[4]

2. 关于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上, 究竟是采取和企业联动的模式, 还是独立模式?研究发现, 国际趋势是由分立的制度向统一的制度转变。针对2008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行困难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现状, 社科院程恩富教授提出目前我国城镇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宜采取“机关、事业和企业三单位联动的方案”, 作为最终建立非缴费型城乡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形式。其基本内涵是参照双层养老保险制度:第一层是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缴费, 保证机关、事业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所占工资的比例相同;第二层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补充养老保险部分可随着基本养老金的逐步提高而相应地减少, 直至最终取消。[5]

3. 关于金融危机下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我国在外资、外贸、外汇等外部资源方面积累的矛盾开始凸显, 根据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需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成思危等指出, 金融危机的起源是金融资本和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但对我国冲击最大的还是低端产业和实体经济。未来, 我国应健全自己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 完善金融体系和国际资本流动监管, 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提高金融的竞争力, 使虚拟经济服从实体经济的需要。卫兴华指出,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于调整我们经济中的需求失衡, 包括内需和外需的失衡,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失衡, 对外贸易应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6]

4. 关于商品房市场的调控

恩格斯早在1872-1873年, 就写下了著名的《论住宅问题》一书, 提出了资产阶级无法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要用公有制解决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所分析的当时奥地利住房短缺的情况与我国今天出现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国房价畸高、而且上涨过快, 原因复杂, 最主要的原因是住房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趋使, 也与住房改革政策反复、管理乏力有关。学者们一致认为, 住房问题单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 必须有政府的介入。林岗认为, 政府的介入主要不是控制价格, 而是要建公租房。程恩富认为, 商品房预售制度应予取消, 未来我国应建立“以公租房为主体、以商品房和私租房为辅”的住房新模式。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何干强主任则提出了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住房租赁制”取代“住房私有体制”的观点。[7]

5.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股份公司和合作工厂是发展新生产方式下企业组织的两个过渡形式。中国社科院王中先研究员提出要用上述两个过渡形式理论来指导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构建出资产公有基础上劳动者集体享有主权的现代公有企业制度。衍林研究员从唯物史观审视了当前的国企改革, 认为未来国企改革面临三大难题:国企集团的垄断和反垄断问题、行政化与去行政化问题、薪酬激励机制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设计。朱妙宽研究员提出全民所有制经济实行列宁所说的“全民计算和监督”的制度框架设计;程言君教授提出公有制企业应建立人力产权型而非资本产权型的现代企业制度。[8]

6. 关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本论》科学阐明了农业 (土地) 的“粗放式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概念,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应如何调整的问题, 其核心是如何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第二个飞跃”———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程恩富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四类:完全的集体经济、完全的合作经济、过渡形态 (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不同的组合形态) 、典型的私人股份制。对于过渡形态是否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 主要看集体持股比例和经营决策权是否归属于大多数人。西班牙蒙德拉贡联合公司和日本山岸会都是国外发展集体经济的成功案例。许惠源教授认为, 在改革的新形势下, 实行“两个联合相结合”是对集体经济的正名, 即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经济。刘国光科学批判了当前普遍存在的贬损集体经济的错误思潮, 论证了集体经济的合理性。[9]学者们主张发展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合作经济, 杨承训教授将其概括为“一个制度基础, 三种基本形式”, 即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发展区域性合作组织、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程恩富和陆夏介绍了上海松江地区的“合作农场”模式, 其特点是农户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再出让给集体, 是合作经济的一种创新。[11]

7.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卫兴华指出, 中国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突出表现为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 但我国目前的贫富分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从所有制角度看, 形成穷困群体的主要方面是由于80%的城镇职工在非公经济中就业。高粱指出, 我国偏向出口加工的产业结构, 有转向为压低工资的利益格局。我国的工资水平是“职工工资向农民工看齐, 高管工资向跨国公司看齐”, 内外差距、城乡差距的双重二元结构, 形成了资本与劳动地位极不对等的“要素市场”。江时学指出,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 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加大。卫兴华认为, 市场化改革不可能实现分配公平。在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 市场价值规律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资源配置的宏观层次, 需要政府和国家计划起导向性作用, 这样, 市场与政府、市场与计划的双重调节作用思想就凸现出来了。程恩富、胡乐明等则认为, 为抑制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在微观领域和初次分配环节, 政府也必须介入。[11]

三、创新性理论融入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述最新研究成果, 应当有效地融入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去,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创新性理论要以经典理论为基础, 强调理论创新不意味着淘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思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应首先将经典作家阐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阐释清楚, 例如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剩余价值规律和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等经典理论, 为学生奠定这一学科基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基础。创新性理论需要在此基础上介绍讲解, 主要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 调动学习积极性。

第二, 创新性理论应以“市场社会主义”为主线, 有机地融合于经典理论的讲授中, 而不是散乱无逻辑地简单堆砌。虽然我们强调政治经济学要与时俱进、要注重理论创新, 但绝不能为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 不能将学者们的新提法、新主张生搬硬套进课堂, 不能停留于肤浅地介绍新理论, 而要对新理论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统筹性地安排, 让新理论能够逻辑性地有效融合在整个课程理论体系内。

第三, 创新性理论进课堂应有所取舍,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选择性地导入学生视野。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 对新理论进行选择性地筛选, 将前沿性的、权威性的、成熟的、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和重大社会问题的新理论融进教学, 而不是一股脑地将所有杂七杂八的新理论都不加区分地灌输给学生。由于政治经济学通常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新生, 这些学生尚缺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辨能力, 而且新理论的科学性通常是需要实践验证的, 所以将新理论导入课程时尤其要慎重。

第四, 创新性理论进课堂的方式应区别于经典理论, 可以采取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生自学、演讲辩论等方式。一般来说, 创新性理论都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动态紧密相连, 有其时效性和观点上的争议性, 因此不适宜采取传统的被动的、以“教”为主的课堂讲授方式, 而适宜采取以“学”为主的主动性探索研究方式。教师只要抛砖引玉, 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演讲辩论、文献阅读、互动讨论中自己去寻找答案, 钻研新理论, 关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榛.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1) .

[2]逄锦聚.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兼论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方向[J].经济学家, 2007 (1) .

[3]大卫, 科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及未来展望[J].学术月刊, 2011 (7) .

[4]王中保.倡导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首届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7) .

[5]黄娟, 胡乐明.新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2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2) .

[6]侯为民, 胡乐明.新开放策论:西方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发展智库第三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8) .

[7]钟卫华.构建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中国经济发展智库第4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4) .

[8]鄢杰.关于做强作优国有企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5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11) .

[9]龚云.新集体经济策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6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9) .

[10]徐惠平.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模式——海派经济论坛第21次研讨会述要[J].海派经济学, 2006 (13)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3

摘要: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劳资关系理论是以分析劳资关系行为主体、环境、规则以及冲突的解决的方式,由于局限于劳资关系的表面,因此有关劳资关系的形成的本质被完全掩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揭示劳资关系的本质,并分析资本主义具体生产组织内各个因素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同时从资本主义技术动态角度看,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趋势造成内生性失业,工资视增长日益落后于利润增长的现实趋势,造成了积累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失衡。

关键词: 劳资关系;生产组织;工资与利润;失业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61—02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劳资关系理论模型的分析局限于现象层面,将劳资关系定位为雇工与雇主共同协商并雇工同意在一定时间内向雇主提供劳动,同时遵守雇主要求其实现劳动效益的指令与规则,以换取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这是一种劳动与货币的平等的交换,由此,隐藏在平等的交换行为背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被掩盖了,资本主义中的劳资关系所特有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本质规律也被排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观点。第一,雇员的劳动与雇主的资本交换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因此,劳资关系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才能理解。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的劳资关系不仅现在生产过程中的雇主与雇员的矛盾,而且体现在生产组织内的技术与分工、结构层面以及制度。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劳资关系不仅仅涉及到劳动市场均衡实现的微观的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的关联,劳资关系的内在规定的工资与利润将会对经济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劳资关系内的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经济现象。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资关系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关于劳资关系本质理解,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规定性是资本雇佣劳动。这意味着: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却对劳动力具有所用权的自由人。 “一方面工人的收入在资本迅速增加的情况下也有所增加,可是另一方面横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社会鸿沟也同时扩大,而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劳动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也随着增大。”资产阶级得到了社会生产活动的主导控制权,而雇佣劳动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1]。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创造出商品,并在生产过程价值不断实现增值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从而剩余价值就生产出来了,活劳动的被动从属地位就意味着必须不断被资本家改正和调整,以便满足在外部的技术进步与该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的动态过程中资本不断获取剩余价值。第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雇佣劳动处于从属的、被统治的地位。在历史的演进与发展中洞悉劳资关系的本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与活劳动的结合形式的不断变化,这种历史演进与生产力的发展为劳资关系的本质提供了基础。

二、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劳资关系的载体

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生产组织阐述为:资本主义生产组织为一个通过劳动力买卖组成的并通过复杂的分工和协调来从事为交换而协作生产的社会实体,资本主义生产组包括:(1)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通过劳动力的买卖形成的,反映了内部的雇佣劳动关系。(2)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建立其基础上的管理活动分工以及劳动过程中的劳资双方冲突与合作的制度安排。因而,劳资关系是生产组织的基本关系,具体的生产组织为分析劳资关系的本质提供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劳资关系的载体。

第一,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组织内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的决定因素。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生产组织内的分工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生产组织内分工越细,劳动越有规则性和机械性,越具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分工的发展促进机器的进一步发展,此时生产组织内的分工以特殊的比例人数为规则从事工作,并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变成了属于资本家的一个机构的单纯肢体。”[2](1)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结构,马克思说:“不仅使集体劳动者的质上不同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而且也为规定这些器官的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的相对人数或工作小组的相对大小,创立了数学上的固定的比例。”[3] 此生产组织内结构层面决定资本雇佣劳动的过渡阶段。(2)在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大的条件下,由于生产组织内的结构的狭隘与市场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随着技术进步突破劳动对资本的限制并改变其生产组织内的结构,形成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科层制。该结构与直接劳动过程中工人适应机器的分工和专门化相适。工厂初步形成了以雇主为顶点,以不同的部门负责并有少数技术人员辅助来控制劳动过程的科层组织。该结构是雇主行使权力的载体,此阶段雇佣工人在科层结构中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此生产组织内科层结构决定资本雇佣劳动。第三,资本主义的制度影响劳资关系。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实际上,制度是个人与资本存量,物品与劳动产出及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4]。(1)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度的竞争和排他性转化为资本的竞争的外在压力和生产组织内追求剩余价值动力,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执行资本的职能,这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不再直接结合,而是通过资本雇佣劳动方式结合。(2)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分配制度决定了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性,工资的增减取决于利润的增减。雇主对劳动成果有了直接支配权,这就实现了成本与受益的内部化,同时这也是激励雇主行为的基本动因。此生产组织内的分配制度也反映了资本雇佣劳动的方式。(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组织内雇主和雇工对市场和社会的变化进行适应的选择,但在现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重新建立劳动者与组织之间的新契约,在多数雇主反复选择和决策中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就产生了产业内的合作,合作式的劳资关系不是利益冲突的消失,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期间,缓和劳资之间的冲突,当雇佣工人仍然是雇佣工人的时候, 他的命运是取决于资本的[5]。谈判制度仍然没有改变生产组织内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

三、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影响宏观经济的失衡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之间分配为基础。伴随劳资之间分配而产生内生性失业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失调的现象。第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过程具有特别的社会形式,即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趋势,意味着技术进步呈现出替代活劳动的特性,大规模失业现象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固有的常态。决定失业的变动,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6]。由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资总额增长日益落后于利润总额的增长,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和积累形成了对抗性矛盾的关系模式,而这矛盾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在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7]。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可以理解为一个传导机制:收入分配差距—最终消费品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调—全社会普遍生产过剩[8]。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决定着宏观经济的失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49-359.

[4]North.D. Structure and ChangeinEconomicHistoryYaleuniversi-

tyPress,1983: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99.

[6]Kalecki M 1971 “Selected Essag on the Dynamics of the Capitalist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79.

[7]杨天宇.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7.

A Research on Marxism Economic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HAN Ai-guo,SHEN Dan-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rth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1, China)

Abstract: As the western economist susually analyses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by soluting the realation of main boy,environment,rules and the conflicts,Whiche is limi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So the essence of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formation is completely covered. The Marxism economic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is to promulgate the essence of the essence of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under the capitalistic production and anaylyze how the factors of concrete capitalistic product organization influences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Meanwhile,from the point of static capitalistic technology.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constitute the endogenetie unemployment.And the growth of wages is far awayfrom the growth of profits ,Which create the antagonistie contradiction of accunula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make the capitalistic macro-economy lose its balance.

Key words: wage-labor relation;wage-labor capital;product organization; wages and profits; unemployment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篇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精髓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并生成新的制度、体制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主线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科学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的相关重要论断上。1985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同年又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992年,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从这种新的实践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跳出传统思思想的桎梏,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就不存在矛盾。因为,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看,市场经济通过调动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来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能够极大限度地释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空间。总书记已经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来看,市场经济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激励创新,源源不断地生成新的就业岗位,保障大多数人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通过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构筑公平竞争的起点、校正市场竞争的结果,帮助处于不利地位和面临风险的人。即使是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一些重要目标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如麦克米兰就指出:“市场并非天生与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的理论特色。开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市场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始形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的认识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论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次质的飞跃。这一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谋求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蕴含的重要原则和观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凝练出许多重要理论原则和观点,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中历久弥新的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还是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演变,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政府与市场角色的重新定位。我国改革开放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出发点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申了这一理论和实践原则,勾画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清晰线索。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改革初期的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到十二大报告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四大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发挥政府作用”,我们的认识一直向纵深推进,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科学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首先,需要认真领会“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用体现在,绝大多数经济资源,无论是消费品(包括重要消费品)还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等,都需要经由市场机制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和环节上去。市场的优势源自于它能够合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偏好,将它们转化为简单的价格信号,引导企业、消费者等市场主体作出合理的选择;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利用无数分散而隐匿的知识和信息,使资源的配置动态优化;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的内在激励驱动资源不停地流动,使整个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不断激励创新和创业,成为不断获取新知识、淘汰旧知识的有机体,从而也是创造新经济和开拓新生产力的有机体。总之,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潜藏在千百万人中的智慧和力量,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当然,市场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市场原则无限制地扩大到公共产品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市场设计并不是要么市场、要么政府的问题,而是市场加上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科学界定政府作用。资源的配置活动基本交给市场,政府就应该从纷繁复杂的资源配置活动中退出来而专注于自己的应尽职能。政府职能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性,可以概括为构建四大框架。一是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包括良好的法治秩序、有效的产权制度、公正透明的竞争规则和权威的监管制度。二是总体生产力框架,包括资源、能源、交通、通信、信息、数据、生态等领域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和骨干网络,形成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骨架。三是宏观经济稳定框架,通过营造均衡、平稳的经济运行环境,形成稳定的市场和公众生活预期。四是社会福利框架,通过养老、医疗、教育、失业等制度防范社会风险,保障基本民生。当然,政府在建构这四大框架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进和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资源动员和效率提升。

(二)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所有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核心是对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化,并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新的历史条件,所有制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两样不可侵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等。2016年3月4日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原则,澄清了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模糊认识,指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巩固和发展了已有理论成果。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形成了线条较为清晰的所有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所有制理论基础。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下降了,但主体地位没有变,仍控制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优质资产;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值、投资、就业、税收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创新重要性突凸现、消费个性化增强。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所有制基础。第一,科学认识和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二,科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进一步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三)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收入分配的重要理论原则,涉及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公平与效率关系、共同富裕等诸多重要方面。

确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克服平均主义,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的质的飞跃。在随后的发展中,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逐步明晰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引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居民的收入渠道多元化了,财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快速增长,为市场机制运转提供了强劲动力。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内在一致性,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即“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它激发了亿万人民创造财富、获取收入和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积极性,驱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不停地流动和重新配置,从而奠定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契合的分配制度基础。

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003年之前,我们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与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起点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同时经济严重缺乏效率和活力密切相关。2004年开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发生了重要变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等已纳入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之中。同时,对“公平”的理解也趋于其本质。十八大报告把“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这种“公平”观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相一致,也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相一致,为确立科学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时间的分配,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的,个人收入分配也要受到价值规律的重大影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进行了论述,为我们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启迪。例如,马克思认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一条“自然规律”,而这一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这与我们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理论上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强调商品交换中所有权、自由、平等的重要性,他认为,“从交换行为本身出发,个人,每一个人,都自身反映为排他的并占支配地位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交换主体。因而这就确立了个人的完全自由: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是“处在平等的关系中”,“除了平等的规定以外,还要加上自由的规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运行有许多重要的论述。第一,强调培育完备的市场体系。马克思指出:“市场……采取总体的形态”。只有完备的市场体系才足以支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体系的完备性不仅指各类市场齐全和发育良好,还指它们之间处于有机的联系之中,相互作用而趋向动态一般均衡。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重点培育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期货市场。迄今为止,各类市场业已存在,许多资源都是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的。第二,强调市场体系的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向市场主体开放机会,赋予他们自由选择、公平竞争的权利,同时又让他们承担决策的风险,硬化预算约束;市场规则公开透明,商品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第三,实施有效市场监管。监管是政府最为重要的微观经济职能,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消除垄断,保障食品、药品、环境和生产场所安全等。

(五)对外开放理论

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无论是“五篇结构计划”还是“六册结构计划”,都包含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说明经典作家当时已经充分意识到生产力发展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和利益分配国际化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基础。它们反过来又有力推动国际分工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和更高层次发展。在谈到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作用时,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新的世界市场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价值规律同样在国际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调节着生产国际化所生成的利益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其中技术先进、劳动复杂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占据较大利益份额,从而导致“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马克思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经济国际化的性质,他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理论观点,认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等;主要政策主张包括,通过开办经济特区和全方位开放、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实施“一带一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逐步深度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之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 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起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并对苏联的模式和苏联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见解。同时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文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艰难曲折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确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十六大以来,准确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公平正义等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和新局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的思想。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低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

(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或价值观、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及基本的制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形成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所要求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要坚持其中的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的具体情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有主题、活的灵魂和不竭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史、系统经验和丰富的实践,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6

一、市场主体及其地位(P28-29)

1、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存在关系的总和(P29),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市场主体=企业组织+其它经济组织+居民+政府 ②狭义: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

2、市场主体可化分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①公有制经济主体:国有经济主任+集体经济主体+混合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主体

②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个体经济主体+私营经济主体+外资经济主体+混合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3、市场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和关键地位(P29)--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①市场主体是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是商品生产或服务及其市场供给关系的核心要素;是商品或服务及其市场交换关系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财富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活动关系不断开放、拓展的核心因素。

②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取向的最主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多元活动是有目的的选择与创新,是有方法的创新与建构,是有动力的建构与发展;市场主体的多元活动及其规模 1

层次、水平、效益,构成市场经济运行取向的最主要因素。

4、经济活动的层面化分

④宇观经济(全球经济)

③宏观经济(国民经济)

②中观经济(部门经济、地区经济)

①微观经济(企业经济)-涉及到市场主体部分

二、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P29--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在国民经济主要领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国有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决定经济社会的走向、趋势。

③在上缴利税、国家财政收入总额中,国有经济占绝大部分,居于重要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的全局和方向,占有根本性的主体地位。

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凸显。

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控制力P30

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行业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处于决定性的优势主体地位。

②公有制经济在国际税收、财政收入总额中占主要份额,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性因素方面,决定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层面,处于关键性的优势主体地位。

③公有制经济在于多种所有,是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作用,影响和制约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整体运行格局、过程、方向。

④公有制经济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占突出地位,其改革的力度、影响的幅度,决定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系统制定与实施。

⑤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决策自主权的提升,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四、民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民营经济从广义上看相当于非公有制经济:

广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狭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2、性质和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7

一、阿里巴巴经营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的探索,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具体实例

阿里巴巴经营模式说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工人也可以是合伙人, 和老板共同经营公司、管理公司, 使公司发展壮大而从中获益。合伙人制度可以让企业的决策变得更为客观及长远, 减少了企业走弯路、甚至于走错路的机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具体实例, 归功于中国企业家开拓进取的创新实践。实际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司都在尝试这种模式, 2014年10月国庆假期期间, 笔者回乡探亲期间深入巩义某上市公司调查了企业运行和管理情况, 发现该公司创业之初就是由几个转业军人 (即合伙人) 集资兴建, 经过资本运作成功上市后大多数企业员工持有公司原始股票, 工人既是劳动者, 也是资本持有者, 他们既是公司员工出力干活拿工资奖金, 又参与公司的部分管理及利润分红, 这种工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的模式, 把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联系, 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企业更加有活力, 也能做得长。笔者认为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传承,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中国经济领域实践的一个成功案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制定出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 指导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就有一个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才能得到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没有的新结论、新观点,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

二、阿里巴巴经营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创新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是机器大工业生产, 具体来说开始是用机器进行生产, 后来是用机器生产各种各样的设备, 这种生产方式是建立在以机器体系的合作和分工为基础上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主要表现特征一是比较普遍的实行个人业主制, 二是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 呈无政府状态、无计划性和发展规划的特征, 古典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失业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 所以, 就会经常发生社会动荡。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 传统资本主义社会里拥有资本财富的资本家实行家长制管理制度, 工人阶级完全没有管理工厂的权利和机会, 资本家残酷地压迫、剥削和奴役产业工人, 占有他们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人处于绝对贫困、饥饿、无奈状态, 一辈子处于社会的底层, 永远没有机会翻身做主, 10%的资本家拥有全社会90%的财富, 而90%的工人只拥有10%的社会财富, 整个社会处于严重的两极分化状态,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在利益方面呈完全对立的关系。随着工业化革命的发展, 近一百五十年来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特征,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工人中相对收入比较高的劳动者把维持基本生活后余下的钱购买股票, 身份一边成了部分企业里的小股东。到了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逐步形成, 出现了知识资本化倾向, 知识变成了资本, 参与到所在工厂生产利润的分成。人力资本产生又使一部分职业经理人、受过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者通过股权分成成了所在公司的股东, 这样劳动者既是企业的生产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和主人。但从总体上看, 现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呈橄榄型, 表现为中间阶级越来越大, 资本家也不像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期那样独占剩余价值, 而是一种分享制的分配制度, 工人以奖金、福利等形式分享其中部分剩余价值。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作为经典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突破已有的结论和观点, 和当今火热的世界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 在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与发展。阿里巴巴今日的成功归功于中国企业家开拓进取的创新实践, 归功于国际投资者的精明与远见。但更重要的是它借助于市场力量、中国需求和创新精神的巨大能量, 与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中国需求不断扩大、营商环境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云及其企业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一种产业, 更是一种思想, 一种价值观。它比以往更为开放, 更懂得分享, 更懂得承担责任,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传承,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日中国经济领域实践的成功案例。

三、理论界应该像阿里巴巴一样不断探索实践, 在理论上得出新观点和新思想,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根到底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开放以来,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四代领导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突破了一些禁区, 对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不再以姓社或姓资来判断, 但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笔者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像阿里巴巴那样勇于创新和探索, 不断突破那些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结论, 摒弃两种社会制度非此即彼、冰火不相容的错误思想,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又一理论总结。在2000年,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即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过几年的摸索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又作了精辟阐述和高度评价, 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过程中得出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历史经验, 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正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 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一揽子改革方案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这些改革举措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也应该象阿里巴巴人一样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根据中国现实国情状况, 不断进行新尝试、提出新思想,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于金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43.

[3]许兴亚.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四次重要创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7, (3) :3-12.

[4]赵存生.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9) :30-38.

[5]王向清.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6) :125-128.

[6]程恩富.经济学现代化及其五大态势[J].高校理论战线, 2008, (3) .

[7]潘石.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J].长白学刊, 2007, (2)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92;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73-0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这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尤为突出的一环。以下,笔者将试图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个人劳动就再也无法生产出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料,自己的劳动必须和他人的劳动进行交换;任何国家民族都不可能完全拥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一切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它们必须和其它民族进行交换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历史证明,消灭商品市场经济的唯一途径就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才可以不需要商品、货币来处理彼此关系,市场经济才可能至此消亡。

所以,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我们无法割裂自己与商品市场的关系。计划经济下的政企不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再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应该解放思想,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使计划和市场得到内在统一。

在这样的前提背景和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适应中国国情发展完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不断认识、创新、自我否定、发展的过程

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些提法,虽然仍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完全排斥市场调节作用的僵化观念,为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启动后,邓小平对怎样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多次作了深入思考,提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地不好,经济搞得不活。”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至今日,十七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作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界定。这些都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这一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还有自己的特性,其基本特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特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其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就是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适应市场要求,转换国有企业经济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很深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在高度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领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时代形势变化的本质,才能使我们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所迷惑,才能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让我们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武装大脑,指导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1]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J].北京:哲学动态,2003,(6)

[2]曾牧野,李克华,李新家.《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与广东实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上一篇:故事荡秋千兔宝宝下一篇:关于感恩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