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11篇)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1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洲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总论)B81 逻辑学
(论理学)B82 伦理学
(道德哲学)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 机关、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 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31 英语 H32 法语 H33 德语 H34 西班牙语 H35 俄语 H36 日语 H37 阿拉伯语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 绘画 J29 书法、篆刻 J3 雕塑 J4 摄影艺术 J5 工艺美术 J6 音乐 J7 舞蹈 J8 戏剧艺术 J9 电影、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K0 史学理论 K1 世界史 K2 中国史 K3 亚洲史 K4 非洲史 K5 欧洲史 K6 大洋洲史 K7 美洲史 K81 传记 K89 风俗习惯 K9 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N93 非线性科学 N94 系统科学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 化学 O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9 自然地理学
Q 生物科学
Q1 普通生物学 Q2 细胞生物学 Q3 遗传学 Q4 生理学 Q5 生物化学 Q6 生物物理学 Q7 分子生物学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S 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 S5 农作物 S6 园艺 S7 林业
SS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 水产、渔业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U1 综合运输 U2 铁路运输 U4 公路运输 U6 水路运输 [U8] 航空运 V 航空、航天
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 航空
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 社会与环境 X3 环境保护管理 X4 灾害及其防治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
Z2 百科全书、类书 Z3 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
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教学改革,“概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发展的科学, 它的科学精神集中反映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中。事实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宣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就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 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道理, 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目的就是要“使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千千万万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1]为此, 必须不断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教学有效性, 以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功能,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为视角, 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中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教学、课程与问题相结合的课堂专题讨论, 以及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六大教学模块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来探索如何激活“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概论”课教学改革“点亮灯塔”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在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时, 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重要的经验之一;并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决定》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概念, 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2]可见, 我们党将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
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时代特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敏锐体现时代精神, 准确反映时代规律,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也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实话”, 紧跟时代步伐, 引领时代潮流, 回答时代问题, 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事实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者之间是一种整体关联性。中国化决定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品质;时代化赋予中国化大众化以进步意义;大众化则是中国化时代化之最终目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就是要从中国和时代的实际出发,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群众所掌握。而“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3]。
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 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奋斗目标。所以, 高等院校要为国家培养的人才, 应当是“一个全面的人, 是一个爱国者, 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 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4]。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认真学习这个“在国内认同程度高、国际影响范围广、经过实际运用和实践检验的理论”;以及它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快速、持续地发展, 是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5]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德育的中心工作,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环节,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湘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教学改革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效。
二、“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摸着石头过河”
针对上述“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精神, 笔者认为“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格局视角下整合教材体系, 在全面融会贯通“概论”教材基础上, 精选、提炼、提升“思想的历史”。为此, 笔者对“概论”教材十章的理论框架按照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原则, 重新整合新的理论教学体系, 经过精炼的选择, 重新整合为四个大的理论教学专题, 主要分为五讲:
理论专题一: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救国梦”的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讲座主要使学生从近代中国一系列中国救亡探索的挫折中, 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找到了指导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理论武器。知晓“天国梦”的幻灭、“自强梦”的破灭、“立宪梦”的流产、“共和梦”的破产的历史必然性。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许许多多的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可谓前赴后继, 百折不挠。他们把各种各样的主张和思想主义都拿来试过, 却无一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命运,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100多年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 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一个客观事实: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和我们的民族就有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理论专题二:雄关漫道真如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第一次相结合。这一理论专题主要给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为中国的救亡找到一条特色的革命道路。20世纪初,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 先进的中国人在纷至沓来的西方思潮中逐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经传入中国, 它就必然要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当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程并不是平坦的, 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 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在同这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有更多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 仅有马克思主义主义还不行, 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独创性理论, 成功开辟出一条新的中国革命道路。
理论专题三:人间正道是沧桑———复兴中国的中国力量。这一理论专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而展开, 阐释复兴中国的力量。详细介绍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具体构成, 着重分析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对策, 全面探讨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种有效途径, 从而有效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应该依靠谁、团结谁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是历史的必然, 是人民的选择。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 要把思想统一起来, 力量凝聚起来, 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 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正确的历史选择, 使得复兴中国有了坚强的中国力量。
理论专题四:而今迈步从头越———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第二次相结合。这一理论专题主要讲授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毅然迈步从头越, 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这一专题的理论讲授主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因为这条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而使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理论专题五:五位一体———选择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理论专题通过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的伟大的改革开放,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和辉煌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两手抓”、“两手硬”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 再到“五位一体”, 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 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切实懂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了解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国内国际背景, 搞清楚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搞清楚党提出改革开放决策的理论基础, 正确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入理解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掌握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 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体系, 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理论专题六:两岸携手, 复兴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坐标上的“强国梦”。这一主题主要是告诉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立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上的,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必须由两岸人民携手完成。为了实现祖国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从“一纲四目”到“一国两制”, 国家统一才会有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本专题的教学, 使学生对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基本了解, 坚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念和决心。
浅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 篇3
关键词:浅析 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就它的产生来说,具有深刻的历史、社会、经济背景的,同时它的产生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本人在不断借鉴和吸收前人有关民族思想研究的基础之上,经过长时间地、不断地理论总结与实践践行,使自己有关民族理论思想的体系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纵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体系中有关民族与民族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无不闪耀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光环。
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一个重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的产生跟阶级的产生一样,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所谓的民族就指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同时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变化同样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马克思这一民族理论思想观点的提出是有深刻的理论指导做铺垫的,那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唯物史观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在人类思想史上造成了一次革命性变革,正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肯定唯心史观有关“精神动力”的历史作用时,进一步探究并发现了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个民族中间又是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马克思把这一探究历史奥秘的钥匙——唯物史观原理,成功地运用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的研究上来并提出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民族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是一个范畴体系,也是一个规律体系。所谓的范畴体系和规律体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一般性质,只是由于他们所反映的层次和深度不同而不同而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的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而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中有关“民族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的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民族理论研究中最佳体现。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成功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得出民族即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神创造的,民族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变而形成的,其中从某种程度上说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充当了民族形成的引擎;同样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民族就会自行消亡,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那样:“首先是阶级消亡,尔后是国家消亡,尔后是民族消亡”,因为当生产力足够发达时民族也会随之消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当中有关民族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的观点。由此可见,马克思有关民族理论思想的观点无不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伟大光辉。
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明确指出,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这些基本环节反映在哲学上就是一些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其中整体与部分就是一对极其古老、使用极其广泛的辩证法范畴。黑格尔曾经在《逻辑学》中有过专门的一章讨论过整体与部分这对范畴,精辟地指出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准确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关系,提出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至始至终都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马克思这一有关“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民族理论思想观点是他运用辩证法思想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总之,马克思有关民族理论思想的研究可谓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而且到处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肖前,黄楠森,陈晏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4]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五版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4
在同学们的疑惑中我们迎来了一门新的课程——毛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由初始的不解变为了现在的收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和镇压工人反抗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使他们具有联合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统治。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却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姓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了最终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又有近期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成功的理论,然而却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照本宣科地直接拿来用,我们的先辈们是伟大的,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一个中国化的蜕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辽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伟大的思想总会有一些杰出的继承者、发展者。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的智慧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该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变化,但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6月3号,我作为学生干部很荣幸的参加了沈阳农业大学XX1年千人层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学习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使之与实践相结合,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此次大会是由校团委副书记李晓安主持,辽宁省团校副校长常家树和学生代表王美力应邀出席此次大会,并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我也因此接受了一场深刻而又意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令我感触颇深。
常教授用慷慨激昂又不乏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很多关键性的事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充满智慧的语言中饱含了对中国共产党的钦佩与崇敬,也充满了对青年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殷切期望与信心。下午学生代表王美力同学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她提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做乐于奉献者,眼界开阔者,结果导向者等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实践的一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为了实践,服务于实践。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是为着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成立是紧紧地依赖于实际的,它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必须以理论原则为指南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离开实际的“理论”学习也许在有些人眼里是在掌握“理论”,但决不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能离开对现实的考虑,不能单从词句和字面上来学习、研究,以为首先要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粹精神”,然后才考虑现实问题,这样学到的东西实际上没有脱离抽象“理论”的窠臼,与真正、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与实践化。
.从宏观上来讲,学习理论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服务于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我们作为年青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身负建设祖国的重任,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并使之中国化,为我所用!
2.从微观上来讲,学习理论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一是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科学理论和各种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二是用以促学。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学习,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总之,不论学什么、怎么学,都不能脱离工作实际。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意味着,学习理论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进行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理论的创新等待着实践的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及新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在今后学习中我会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儿女,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6
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毛泽东思想中特别注重党员的思想上入党,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当今党的建设中仍旧需要重点注重的地方,这关系到一个党发展的方向。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当今的中国发展得如何快,党的信仰不能动摇,党的本质不能改变,这也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以及未来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技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
还有毛泽东思想还指导如何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这些都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与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7
1 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翻译论概述
翻译的历史可以看作西方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西方文化从来不遵循守旧, 翻译理论也伴着新异理论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争斗也此消彼长, 生生不息、充满活力。作为哲学两大派别,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发展史无疑是建立在相互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给世人展示了他们针锋相对的观点。结构主义方法论中整体性、共时性、语言结构、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以及解构主义方法论中延异和互文性对翻译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构主义的应用涉及很多学科:哲学、社会历史、科学史及文化领域等, 主要研究对象则是文化, 因为:“文化是各种表现系统的总和”而其中最重要的系统是语言。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 带领人们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和思索问题。相比之下, 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批判是从语言学领域中开始的, 其哲学代表人物是德里达 (J.Derrida, 1930-) , 但由于解构主义理论的晦涩难懂, 解构主义的发展一直是建立在被批判和被怀疑的艰难道路上的, 人们关注它的破坏性也往往多余其建设性。
2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论的原理
2.1 结构主义翻译论的原理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 原文和原文的作者是至高无上的, 译者必须遵循其原意, 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根本, 不可偏差和违逆。中心任务就是尽量再现原文, 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好似原文是个盒子, 里面放有很多东西, 那么不管你怎么摆放, 东西还是这些东西, 所有的东西还必须放在这个盒子里, 即使位置变了, 但内容不变、总体结构不变、功能意义不变。
2.2 解构主义翻译论的原理
解构主义翻译观则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原文意义是不确定的, 文章中的词、句的意思只是在一个巨大的语言链中被暂定下来, 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文章肢解, 在支离破碎的词句中去猜测和发掘文章的真正所指, 以语言为媒介, 延伸其意义, 使得原文得以发展并趋向成熟。在文本互文性的条件下, 文本的意义如同蒲公英, 离开了主体, 被风带向未知的区域。简而言之, 解构主义的翻译方法是打破-重建。
但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解构主义源自结构主义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打破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 并就其局限性进行完善和补充, 从而演变成一种新的流派。”这种结构主义的向心解读和解构主义的离心解读就成为了文本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方法。但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为了追寻文本意义的踪迹” (Tyson, 1999:25) 总而言之, 解构主义的本质是重构。
3 解构主义翻译论的意义
人们在研究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过程中, 人们更愿意认同解构主义带来的负面作用, 如其破坏性, 也许是因为在其晦涩难懂的理论中,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争议在很多学科和很多学者中普遍存在, 但作者认为争议也可能是一种误解, 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 闭目不视是无用的, 简单肯定或否定也是无益的, 我们的态度应是尽可能客观地去了解和分析, 分解其中的“养料”和“非养料”。解构主义确实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由内部打破传统思索问题。因而我们在看到其破坏性的同时, 也应看到破坏后的重构。作者惊喜的发现,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可理解为解构与重构的统一。
首先来说, 解构主义认为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语言活动, 不可能只有一种翻译标准的存在, 它提出:翻译只能是“近真”。传统翻译由内而外、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的做法顺着原作者的思路到达指定地点无可厚非, 但打破常规才能看到作者不为人知或不自知的一面。而解构主义翻译观动摇了“忠实”原则, 因为人们在落笔写作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了所有文字和用语的, 事物更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在行文中, 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文字的推敲拿捏, 文字的所指难免有所升华和变化。同时, 它提出“忠”是相对的, “不忠”是绝对的, 在翻译中, 只能“近真”。解构主义翻译观解构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僵化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误区, 使之走向发散的多元的思维视域。
解构主义者还认为传统翻译是一种忽视了作为语言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 人们应该从一个更多元的角度来考量。对于语言和意义的观念认为, 语言是变化的、发散的、非确定的, 意义是语言通过一定规律预先设定的。意义是确定的, 理论上所有译者只要遵循语言规律, 都应该的到一样的意义。然而翻译虽然可以忽略其他一切外界因素, 只关乎文本的结构, 但翻译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译者自身意识形态、美学观念以及一些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对比不难发现, 其实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翻译观并不是对立的, 反而互为补充。前者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颠覆, 但更重要的是颠覆之后的重构。解构主义并不是把结构主义所尊崇的结构随便地打碎, 打碎只是其找寻突破的一个方法, 拼接才是途径, 因何拼接、如何拼接才是重点所在。再者, 解构主义倡导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翻译活动就变得多元化。通过对两种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 要肯定他们其中的积极方面,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适当的时候结合起来合理运用, 指导翻译实践。
摘要: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作为两个极具争议的翻译理论针锋相对地发展至今, 很多学者对于解构主义都有误解。该文将在翻译理论的视域下,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把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做一对比, 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对解构主义进行研究, 从而使人们更浅显地认识到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建设性。
关键词: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重构
参考文献
[1]Derrida, Jacques.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M].London:Cron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Hawkes.T.,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3]Jacques Derrida.What is‘relevant’translation?[J]//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A].edited by Lawrence Venuti.Routledge:New York and London, 2000/2002.
[4]德里达.立场[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81.
[5]龚金莲.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联姻与断裂[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24) .
[6]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8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道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的深层次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坚持以人为本,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18-0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道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它是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既有深刻的理性内涵,又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既可以引导人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改造,又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改造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高校学生,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人的问题。对人的共同关注这一逻辑关系也使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的智力和体力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二是建立在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基础上的人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对人个性的培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造就人、塑造人、培育人的温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的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这恰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遵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在立足“道德本位”的基础上向“能力本位”依次递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弘扬道德本位和能力本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规定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就是要培育素质优良、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德能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简单的塑造呆板的人,模块化的人,而是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现代公民。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厚德”,增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育者,高校要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学生能够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思想道德品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尚能”,提高高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在使高校学生能够具有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各种本领,以其自身独特的个性和本领进行改革创新,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改造环境,变革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人的社会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营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从人的社会性来看,人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受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优化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校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思维结构、思维方式都渐趋于理性,他们往往表现出要求独立的一面,但他们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社会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积极创造条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宏观层面,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大学校”平台的社会化功能,利用社会中的有关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投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应有的努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从微观层面,要积极整合和运用学校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要积极培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营造不但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而且有助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另一个主要的途径是发挥高校对社会环境的“过滤净化”作用,尽可能的把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减弱到最低,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人的现实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确立
马克思在探讨人性问题时,非常注重对人现实规定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不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看来,人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都表现出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真看待的问题。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的唯一主体,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教育客体,教与被教成了主从关系,教育对象在这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和单向灌输泛滥,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的教育客体,严重地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去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人的现实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也就成了一种客观需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确立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实践教育活动中,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正视高校现实,立足教育实际。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但它并不是以某种主观观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服务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引导,还要关注教育现实,从高校现实和受教育者的具体实
际出发。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高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提高高校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使其由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要尽可能的了解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动态,针对高校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从而赋予高校学生以应有的终极关怀,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四、“人的实践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看来,如果说“自由自觉的活动”还只是人的一种抽象本性,那么它的实现和确证方式便是人自身的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真谛。也就是说,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实践的。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培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政治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升人的实践能力,激发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
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往往过多的表现在理论层面,通过简单的说教或者是硬性灌输的方式,向人们宣传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忽视了实践层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来进行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进行基本的理论教育以外,还要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其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吸引力、能否收到实效,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是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高校学生的参与热情上。为避免空洞的说教,引导高校学生参与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出真知”。当前社会,受到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更多地拘泥于对社会现实的感性认知。而要使高校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实践教育是主要的途径之一。体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可以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教育实践方式,要根据高校实际、专业设置、个性特征、思想实际等来决定。适时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且可以让高校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运用和扩展,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学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5-8,
[3]冯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高教人才素质全面发展[J],高教探索,2005,(6):83-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J],探索,2007,(3):141,143,
[6]齐敏,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91-96。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9
第8章第三节 重点
辨析题:第1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12章两岸关系
判断题:20个一章一个
(1)第7章
(2)第1章 第一节 最后一个问题 最新成果
(3)第13章
(4)第11章
(5)第8章
(6)第3章
(7)第9章
(8)第4章
(9)第9章
(10)第5章
(11)第10章
(12)第11章
(13)第6章
(14)第7章
(15)第1章
(16)第8章
(17)第3章
(18)第1章
(19)第6章 第二节 主要矛盾
(20)第8章 第四节 三农与城镇化
选择题:部分题干
(1)马克思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
1、实事求是;
2、小康社会;
3、。。。
(2)马克思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人民民主专政;2.。。。
(3)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是
(4)体现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统一的是
(5)对改革开放了重要意义的是
(6)体现就业公平的是
(7)关于解放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8)没有照搬别国经验的是
(9)大跃进、大部制、大锅饭、大包干
(10)第3章第三节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步走:温饱、小康;三个有
利于;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陈云第5章第一节
(11)司马分肥 第4章三大改造;土地流转 第8章;村官选举;公推直选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篇10
其实在我高中阶段就多多少少的接触过一些有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一些知识,但是在大学里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上、下册是对中学时候一些零碎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并且更加系统的全面的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进行学习和认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上、下册由分别由2位老师进行讲授,他们讲授的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但是都是围绕着书本的内容展开讲解和扩展。贾老师的课件中经常出现一些结合本章节课文内容的一些网上的,或者是他本人在报刊上看到的最新消息和内容,甚至一些在课本中很少见到的知识,让我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新的看法以及慢慢学会更多的去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审视和判断一些信息。贾老师的上课总是激情澎湃,在他的课堂,同学们大部分是专注的听讲,但是贾老师的课程稍微缺少了同学们自己发言的空间。不过有些时候如果不先自己温习课文就听贾老师的课会不知道他讲的到底是哪一章节的内容,所以上他的课最好是自己提前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去听他的课效果会更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下册则是由刘老师为我们讲授,刘老师是个学识渊博的老师,为人也比较有亲和力,刘老师的课经常给与我们讨论和发言的机会,这样既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当同学们对待一件事情原来还有这么都不一样的看法,并且他们的看法都是有道理的,我虽然发言的不多,但是我觉得听同学们的发言和讨论也是一种收获和学习,从他们还有老师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促进我对待事情有了更全面的思考方向,不拘泥于一方,不钻牛角尖,这对我来说就是收获。对于刘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一个充足的平台去交流和学习,我觉得很好,从课堂的发言中同学们的也十分踊跃积极。我也很享受这样的学习气氛。我希望这样的机会能够更多一些,当然也不是一整堂课总是围绕一个问题重复的讨论而耽误了课程的进展。总的来说,我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上课情况满意。
电影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探窥 篇11
明斯特伯格的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封面
“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humanism),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概念,但是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提到“人文学”(the humanities)这一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对于“人本主义”来说,并不简单“当作一种思想派别或者哲学学说,而是当作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和信仰的维度。”[1]正因为如此包容性,电影理论诞生之初便与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关联,一些电影理论搭建起了厚实的人本主义脉络,而人本主义思想在不同阶段电影理论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一、电影:关于人的艺术
电影诞生之初,便是作为一个消遣的玩具存在,因此电影理论早期的核心问题,便是为“电影作为艺术”正名,侨居巴黎的意大利人卡努杜作为第一个在理论上为电影做出艺术定位的人,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认为电影就是一门艺术,一门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新型艺术。卡努杜的摇旗呐喊,引来了一大批的追随者,德吕克、杜拉克、冈斯、慕西纳克等都在这一阶段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发出,与当时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不无关联。“上镜头性”是法国印象派电影艺术运动的领袖人物路易·德吕克的著名观点,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了电影艺术的本性就在于“上镜头性”,通过大量的举例来阐述了上镜头性的意义。让·爱泼斯坦对此做出了解释:“凡是由于在电影中再现而在精神特质方面有所增添的各种事物、生物和心灵的一切现象,都将称之为‘上镜头性’”。[2]他认为电影的电影性正在于此。
慕西纳克在对电影的理解上提出了节奏的概念,他认为电影如同音乐一样,具有节奏。而节奏是一种心灵上的需要。尽管在这里他也提出了剪辑的问题,但是他并不是说电影如何剪辑才能有节奏,而是描述了什么样的电影才是有节奏的电影,其方法就是适应心灵的声音,也就是延续了德吕克关于“上镜头性”的一个话题。由此可见,最初对电影作为艺术的论题展开讨论时,创作者和理论者的目光都是聚焦在电影与人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上,电影的本性与人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从尼采以来人本主义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折射。
作为电影理论史上第一位全面探讨电影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巴拉兹·贝拉在其电影理论体系中反映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更加明显了。他在《可见的人——论电影文化》一书中提到“电影将在我们的文化领域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每天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坐在电影院里,不需要看许多文字说明,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3]巴拉兹·贝拉认为电影的艺术性就在于对人的作用,正如学者李恒基在评价巴拉兹·贝拉的电影理论时就提到巴拉兹·贝拉的美学思想在一开始就受到了尼采“上帝死了”的声音的影响,巴拉兹认为艺术应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也因如此。在巴拉兹·贝拉的电影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从电影的艺术性来说还是从观众在电影中得到一种认同感来说,都是立足于人本主义思想,尊重人在电影这一艺术中的所得到的功用。
二、电影:人与自我的关照
电影理论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很早就与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原理的引入,又是人本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中的具现,是对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进行了自我的体现与观照。
开辟电影心理学发展道路的就是明斯特伯格的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明斯特伯格是第一位从美学上发现电影的心理学家,他借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从电影经验的感知入手,证明了电影是一门艺术。并指出电影不存在于银幕,而是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认为电影正是有了观影主体的智力参与结果,并且对这些感官材料进行了组织,才有了整体呈现出来的电影艺术。
爱因汉姆的著作《电影作为艺术》提出了“部分幻觉理论”,认为电影中只要基本要点得到表现,就会引起幻觉,这样的幻觉并不是对现实的复制。爱因汉姆能够得出如此的结论,与当时欧洲的先锋派运动有着很大的关联,电影既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就会以一种抽象的艺术形象来传达人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也是爱因汉姆电影理论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在经历了格式塔心理学介入的电影理论研究后,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尽管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更多的似乎是运用了形式主义、符号学的原理来作为研究的基础,但却无法避免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人全面认识的前提下而产生,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就说过“弗洛伊德所发现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不仅捍卫了人的自然需要和权利,而且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从而改变了未来关于人的图景。”从电影理论上来看,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主要运用了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释梦说和镜像说,也因此才有“电影梦工厂”等提法的出现。
随着时代发展,人的心理在电影以及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无限放大,从人本主义思想的角度来看,当代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因此,将人的本体作为电影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电影与心理学结合的一个新的维度。
三、电影与人的性别
由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衍生而来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伴随着二战后女性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的此起彼伏而出现。社会运动的节节高涨,催生出用女性主义的眼光打量电影,寻找女性解读电影的方式和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俄狄浦斯情结”描述了一个男性成长背后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而这一切,将女性似乎都置于一个消极的对立面。
波伏娃的《第二性》、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及一大批女性主义理论观点的突现,成为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奠基石,与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更是让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自成一派。劳拉·穆尔维在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中指出“好莱坞电影通过特有的一系列电影叙事方式,使女性的视觉形象成为色情的消费对象,同时把父权社会的编码系统输进电影,从而使得好莱坞电影成为一种男权色情消费的机制。”[4]她通过精神分析的手法对传统影片的解读和分析,提出了电影是怎样反思、揭示、甚至利用社会所承认的、对性的差异可做的直截了当的阐释,特别是提到了银幕上的女性,作为双重被看的主体而存在。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人本主义思想发展潮流中一个标志,随着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以及同性恋电影的涌动,酷儿理论也在时代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一场电影与性别的交错,在激流勇进的电影性别理论中,隐藏着的是对西方社会中对于男性和女性观念改观、以及性解放等思潮的折射。
正如有学者著文提到:“女权电影实践、理论和批评是承接1960年代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之势而展开的,因此女权电影研究本来就负有辅助社会运动的使命,女权理论对于本体的性别差异这个观念的探讨,鼓励了电影研究去发展对阶级、种族与文化等差异的探讨。”[5]这些观点,实际上是用人本主义思想的观点,对男女性别的差异、对女性个体等问题的关注,从而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社会作用和未来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电影与社会的碰撞
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在经历了对自身的观照和探索,自然就与人存在的社会性产生了关联,折射在电影理论的发展上,就是一系列电影与社会的理论。瓦尔特·本雅明的著名论文《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就是试图阐明印刷复制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人艺术观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本雅明在文中对电影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著名学者邵牧君就认为“本雅明是第一个以纯粹理论的方式阐述了电影作为大众媒介手段的社会本性的人。”[6]因此,本雅明的电影理论观点上带有了深深的社会的、大众的烙印,并且他对于复制艺术的电影的观点,本来就带着深深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
1970年博德里发表了《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在博德里看来,电影摄影机作为光学仪器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科学的产物,但却是有了电影天生的机器的意识形态性。这是将人本主义思想中对人与社会关联的一个拓展。戴锦华教授将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做了详细的分解与阐述,她认为,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大致有两种理论渊源和实践趋向。“其中之一,是建筑在著名结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的重要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上的思考和批判”。“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的另一种有所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则建筑在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以及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7]从人本主义思想角度来看,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另一种理论渊源就是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电影作为一个潜移默化的工具,在被人们所接受的同时也影响了观影的人,这是对电影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
法国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在研究电影理论时,运用了人类社会学的视角,或者说,通过电影研究来探索人类的精神和社会。莫兰认为“只有电影艺术出现后,想象过程才得以原原本本和完全彻底地显露出来。我们终于能用形象表现我们的梦幻了,因为这些梦幻已附着在实际的材料之上。这种梦幻还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清醒状态的生活,它们教我们如何生活或如何拒绝生活。”“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只是浮现在我们意识中的局部现象,而我们的责任是要把握这一现象的全部。”[8]莫兰用电影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全面阐释电影的理论,重点提到了社会中的人对与电影的反思,的确可以说是对电影及其理论做出了人本主义的思考,特别是从电影与人之间的互动,着实又一次拓展了电影理论的研究范畴,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白。
20世纪是各种哲学思潮多元化发展的时期,人本主义思想作为主要思潮之一,一直在人文学科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早期电影理论需要确立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开始,电影理论就与人本主义思想交织并辉,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而呈现出异样的光彩,借助于人的维度进行理论的架构,从这样的特殊角度来反观电影理论的发展,或者是对电影理论的一次继承与梳理。
[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
[2][3]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81,33.
[4]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5]丘静美.西方女权电影理论与批评[J].当代电影,1988(6).
[6]邵牧君.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27.
[7]戴锦华.电影理论和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4,233.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推荐阅读:
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11-15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毕业论文07-28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10-17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05-15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08-04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08-30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10-22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11-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