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2024-08-20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精选6篇)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三大部分,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人口思想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逐渐独立出来的一门体系, 列宁、毛泽东都对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为指导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毛泽东人口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毛泽东一生中对中国人口问题作出许多论述。1920年, 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的信》中就提出了反对盲目生育的主张:他认为马列主义关于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理论是正确的, 坚决反对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人口理论;毛泽东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的发展, 而不是人口决定生产方式的变革, 毛泽东认为人口的多少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原因。毛泽东在论述我国经济和社会问题时, 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发表了不少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述。主要有包括以下论点:

1.要正确看待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毛泽东多次讲到“中国人多也好也坏, 中国的好处是人口多, 坏处也是人多。”深刻分析人口过多就会给人民就业、国民教育、交通运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带来困难, 但他又教导人们, 面对人口过多现实, “一要乐观, 不要悲观;二要控制。”

2.人口非控制不行, 要有计划地生育。明确提出:“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 实现有计划的生育。”批评人类对生产人类自己的无政府主义状态。在他逝世的前一年还指示:“人口非控制不行”。

3.实行计划生育, 一要政府认真抓, 二要坚持群众路线。1957年2月27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对计划生育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关于这个问题, 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 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 作为政府机关, 人民团体也可组织一个。因为要解决技术问题, 设一个部门, 要有经费, 要想办法, 要宣传。”同时又指出, 计划生育应该走群众路线, 要发动群众, 组织群众, 使这件事情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强调:“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 没有一个社会力量, 不是大家同意, 不是大家一起来做, 那是不行的。”这项工作一定“要得到人民的完全合作”。

4.提倡男女平等, 改变重男轻女风俗。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人民有文化了, 就会控制生育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 就必须“要做宣传, 要尽可能做宣传”, “要公开教育”。毛泽东一贯倡导男女平等, 在共产党执政新的历史时期, 他发表了“时代不同了, 男女都一样, 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 女同志也能办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讲话。“重男轻女, 这个风俗要改”, 毛泽东的这些论述特别是提出“计划生育”新概念, 是马克思人口思想在我国的实际表现, 是毛泽东同志依据我国解放初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人口思想。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同志提出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的新概念对于我们长期坚持的实行计划生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毛泽东思想中, 有关人口论主要贡献是成功启动了中国全面实现计划生育的伟大事业。虽然后期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发生了曲折的变化, 但是毛泽东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对马克思主义人口论的国情化具有发展和贡献的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国家的人民生育政策并没有步入正规化。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 邓小平依据国情, 并从党中央的角度对国家曾经的管理过程进行了“自我批评”,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念, 并提出教育强国、重申和阐明了计划生育的内涵, 以及阐明教育和计划生育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表明我国必须加强教育改革和计划生育政策, 这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大事, 而加强教育强国和贯彻计划生育必须依靠改革开放的政策来完成。在以后的工作中, 逐步建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办公室, 这是第一次以中央领导下的名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从实际的角度可以看出, 毛泽东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新概念, 而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口思想, 并在全党形成了计划生育的新面貌。依据国内和国际现实情况, 邓小平理论逐渐具有完整体系的人口观:

1.将人口纳入现代化总体发展战略:邓小平正确看待国际形势, 认为“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 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小平同志看待人口问题是在国际和国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提出自己的人口观。小平同志的人口思想是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考察和处理。并且小平同志认为, 人口控制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关系到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2.国情人口观:小平同志以务实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人口观, 在考察和思考了中国人口问题后, 他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认为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底子薄”, 中国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二是“人口多, 耕地少”, “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 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也就是说, 我国面积虽然大, 但是耕地相对少, 并且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这些现象都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要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整个民族的人口质量, 这样我国才能快步发展, 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计划生育工作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小平同志把人口问题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说中国对人口增长实行严格控制, 是从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认为计划生育是在联系中国国情的情况下, 提出来的国策, 关系着国民的幸福和人口质量, 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另外, 小平的人口思想中提到, 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人口问题, 因为中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 而农民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力度大, 因此, 搞好农民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关系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历史已经表明, 在邓小平理论及其人口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取得显著的成就。邓小平人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人口思想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实际情况下的继承和发展。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中国化的影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把人口问题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位置, 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看待人口问题, 把我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形成了具有现实背景的大人口观。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中人口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高度作用, 也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进一步深化。首先,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 必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安居乐业和发展, 这样就可以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考虑, 协调发展。处理好人口与发展、人口与环境两者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因为如此,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确定为两项基本国策。其次, 从世界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 与国际社会接轨。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人口和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解决本国人口与发展对稳定全球人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郑重承诺遵循历次国际人口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并积极贯彻执行。第三,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中, 可以看到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新世纪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

为了稳定生育水平,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问题:第一,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是实现第二战略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第二,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 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抓, 并且要负总责。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计划生育工作, 真正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今后要把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 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思想与马克思人口思想中国化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思想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明确的目标, 使我们党对人口问题的探索变为自觉追求。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思想是科学发展观重要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国情的改善和人口数量的整体上的控制, 人口素质将得到提高——这是计划生育国策中需要关键思考的问题。人口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一个综合的环境, 环境能够改善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中进行人口素质提高的战略措施。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篇2

信阳工业城人口文化大院扮靓社会主义新农村走进工业城城东街道邢台村人口文化大院,您会感到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门口醒目的宣传版面,院内众多的健身器材,四周温馨的计划生育宣传版面,村民们有的在文体活动室下棋打牌,有的在人口学校观看远程教育科普节目,有的在图书角读书看报,有的在书画室欣赏品味......处处呈现出一派浓浓的文化氛围。“出现这种好现象,村人口文化大院功不可没!在这里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增长见识,大伙都愿意来!”该村计生专干道出了人口文化大院的魅力。

今年以来,信阳工业城城东办事处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人口文化大院的创建力度,成立了人口文化大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新建或改造了高规格、高标准的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大院内设、文体活动室、图书室、人口学校和康检室,并配备了电视机、VCD等现代化教育设备,建成了集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关爱女孩、奖励扶助等传播知识,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生育文化中心。今年5月下旬,人口计生委领导专程到该村进行参观,得到了一致称赞。

目前,城东办事处正以邢台村的人口文化大院规范建设示范性试点为契机,今明两年将全部完成行政村人口文化建设的标准化,不但成为信阳工业城精神文明建设和生育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而且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篇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人口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关于人口问题的几个重要科学观点, 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一)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两种生产”是矛盾关系的观点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和“消费生产”。此后, 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 对两种生产的原理也进行了阐述。认为在物质生产中, 消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创造物质财富;在消费生产中, 消费的是物质财富, 生产出劳动力。两种生产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两种生产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的生存、繁衍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二者既是互相对立, 又是互相依存, 互为条件。马克思还进一步提出了“两种生产”相互适应的原理。“两种生产”的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基石。

(二) 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的原理运用于研究人口, 从而得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思想。认为, 虽然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前提, 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就没有人类社会。但是, 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 必然也受到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支配。物质生活生产方式不仅决定了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迁移、结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 还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 如婚姻、家庭制度等。离开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抽象地解释和说明人口现象, 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人口论。

(三) 人口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的观点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局部已经有所显露。面对这一经济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 人口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 突出表现在人口生产一定要与物质生产相匹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如果人的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提出的要求相适应, 人口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人口过多或过少, 就会造成劳动人口的过剩或不足, 以及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或开发不足, 那么就会延缓阻碍社会的发展。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还表现在人口质量和构成上, 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组合会有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速度。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相互适应、根据人口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人口调节等关于人口问题的观点, 为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解决好人口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指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探索和逐步推进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继承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并在人口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 毛泽东:人类在生育上不能是无政府状态, 应实行计划生育

在1953年新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发现, 中国总人口已突破了6亿, 一些地方的人民就业难、生活困苦, 这些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关注。毛泽东指出:“计划生育, 也来个十年规划, ……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 没有一个社会力量, ……那是不行的。”[1]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指出人类生育的无政府状态问题, 中国传统以来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 人口恰好又是新中国发展国力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 毛泽东提出人类生育不能完全是无政府状态的, 主张有规划的实行计划生育,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发展观的一种创新。

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 中共中央在1955年3月就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1956年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 》中提出:“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 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 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 提倡有计划的生育子女”。1970-1980年, 中央加大了人口工作力度, 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7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 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1973年国家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一个最好, 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 并将计划生育写入《宪法》。至此, 成功地启动了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的伟大事业。

(二) 邓小平: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人口国情出发, 论述了人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与作用, 正确处理人口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使我国的人口控制工作更迈进一步。

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过程中, 分析和揭示了我国人口多与底子薄、人口多与实现现代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强等诸多矛盾, 全面多层次地揭示了人口与基础条件、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内在联系, 明确了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指出,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重视和解决人口素质问题。提出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2]

邓小平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一是大力发展经济, 指出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环节;二是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三是提高人口素质。这些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三) 江泽民:坚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调控人口

在江泽民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期间, 把人口问题提高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 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人口问题,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江泽民强调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和改进人口调控。他在1993年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讲:“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生产要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理论,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决策。……不仅过去是十分必要的, 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也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下去, 不能有丝毫的动摇。”[3]

江泽民领导制定和实施了统筹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和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他强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做到四个“必须”, 其中一个“必须”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些论述对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四) 胡锦涛: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高度统筹解决人口

问题

胡锦涛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理所当然地要求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集中力量抓好三件大事。一是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 建立健全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三是要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 开展必要的专项治理活动。”[4]强调研究人口发展战略和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等, 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新进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7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该决定从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阐述了全面加强我国人口和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

三、当前人口发展对中国发展的现实约束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总体恶化等的代价,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在现阶段和未来20年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 人口发展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现实约束。

(一)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 我国人口低增长率与高增长量长期并存,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现行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 未来十几年, 预计每年净增人口800万至1000万。以湘西州为例, 该州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近几年来低生育水平反弹压力增大。全州总人口在2008年末为273.93万人, 比上年增长0.7%。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3.56‰, 比去年上升0.4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53‰, 比上年上升0.82个千分点。2009年末全州总人口比上年又增长0.69%, 发展为275.83万人, 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3.6‰, 上升0.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3‰, 比上年又上升0.77个千分点。人口增长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与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矛盾突出, 资源环境对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承载力将接近极限, 社会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

(二) 人口素质较低影响综合国力的竞争

我国人口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人口健康素质较低。全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年均4‰-6‰, 高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 仅肉眼可见先天性畸形儿数量年均20-30万, 且呈升高趋势。6000万残疾人中, 约1200万属于呆傻和弱智。我国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较高, 一直是影响我国人口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二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五普”数据表明, 2000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1年, 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4.63%, 总人口文盲率为6.72%, 远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 直接制约了科学技术进步,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影响了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 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挑战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高。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在103-107之间, 而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为117, 严重偏离正常范围。以湘西州为例, 该州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依然严重偏高, 高达118.78, 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人口性别比失调, 将构成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截止2007年底,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了总人口比重的11.6%, 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老年人口将达总人口比重的30%并缓慢递增。由于中国人口老化是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 如何解决好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保障等问题, 将是十分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极为复杂的人口形势。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也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一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综合解决人口问题, 已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未来人口发展的对策与实施

人口问题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约束警示我们, 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人口发展观为指导, 研究解决人口发展问题,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实施人口发展战略,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实行全民动手、全社会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在今后的工作重心上, 要坚持政府主导, 把更多的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到与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 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 统一思想, 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深刻认识人口总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 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现阶段人口发展的首要任务, 确保人口生育政策的稳定性, 进一步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一是建立完善以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基础, 以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主体的法制体系。加大对计生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工作, 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履行义务、维护权益的意识, 并通过采取宣传教育、政策激励等措施, 调动广大青年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积极性。二是注意加强分类指导, 突出做好重点地区和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 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调控作用。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依法行政、社会综合服务、群众自觉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全面建立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属地和流动人口现行居住地管理体制, 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实现计划生育无缝隙覆盖、无漏洞管理, 从而根本保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二)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一是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问题。坚持从优生抓起, 卫生、计生、民政部门密切配合, 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时的各项检查、保健护理等工作, 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出生缺陷干预模式。最近一个时期, 国家加大了出生缺陷干预力度, 2009年启动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对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免费补服叶酸。以后计划每年覆盖1200万左右农村妇女, 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地方计生部门也正切实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生科技管理与服务工作, 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湘西州为例, 该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的意见》文件, 对全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设置、设施装备、计划生育手术医生的条件执质、工作职责、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等均做出了要求, 并积极进行出生缺陷干预。2008年, 湘西州政府相关部门对77对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实行出生缺陷干预;2009年107对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实行出生缺陷干预。这些举措有效地降低了湘西州出生缺陷发生率, 提高了该州人口素质。二是努力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强化地方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加大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根据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实施并举的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步伐。搞好全民终身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 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本强国。

(三) 制定完善社会经济政策, 对人口结构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一是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从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服务关怀、严格执法等方面共同入手, 保持治理力度, 巩固成果。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依法加强对B超等医疗监测设备和相关药物的使用管理;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制定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以湘西州为例, 仅在2009年, 全州共监督各类卫生监管单位8546家, 监督覆盖率达96.3%, 多次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 实施行政处罚429户次, 取缔无证行医99户次。从2006年起, 湘西州实行了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对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年满60周岁的农民夫妻, 由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按人年均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 直至其亡故为止。2008年, 全州3394户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奖励扶助金;2009年, 4346户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奖励扶助金。这些制度的推行, 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攀高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首先, 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借助加快发展经济的良好时机, 加大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 建立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险基金筹措机制, 为社会养老作好资金储备。以湘西州为例, 2009年全州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7.45万人,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10.63万人, 企业养老保险当年新增参保1.49万人, 养老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其次, 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要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 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从经济、观念、政策等各个方面, 维系和支持家庭养老, 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各级政府应规划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 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企业、集体和个人兴办养老事业, 逐步建立起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以湘西州为例, 2009年全州共设有养老院168所, 供养五保老人5689人, 政府和社会各界努力为养老出资献力, 积极应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之,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政府理应建立完善公共管理服务体系, 提供人、财、物投入和保障。

(四) 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为未来人口发展奠定基础

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现实困境就是人口总数正在逼近目前科学发展状况下自然环境容量的极限,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尖锐, 尤其是消费增长与能源资源的减少的矛盾, 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的矛盾等极为突出。人口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是要遵循科学可行的原则, 制定未来人口发展方案, 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 又为未来人口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发展。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未来社会发展方案要更加有利于人的发展, 使人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保护并举的原则, 建设“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以改善环境质量, 推进我国生态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决策, 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本文将人口发展问题置于中国社会的变迁发展过程, 全面探讨了人口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约束, 提出解决中国人口发展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用科学的人口发展观为指导, 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 以保证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现实约束,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0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20.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285-286.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篇4

一、马克思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伴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深刻阐述了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和作用。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基本概述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1]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1]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1]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了就业工人人数的减少比可变资本的减少还要快的事实。

“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主义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产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1]“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1]这里的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就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人口,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也被看作是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作用

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作用,马克思说道:“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2]“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而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2]

第一、为一定时期内生产职能部门的扩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支援。由于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在某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某些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张,需要吸收大批劳动力,而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劳动力,就要由过剩人口转化而来。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这些部门的生产要得到突然扩张是不可能的。“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2]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督促劳动者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积极性,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更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中的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2]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从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当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中国有749万名研究生、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外加去年待就业的毕业生,20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3]年已经接近尾声,自逐渐成为接纳高校毕业生主力的民营企业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融资难、招工难、管理创新难、技术创新难”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由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重重困境。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1)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就业矛盾

东部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首选就业地。根据相关调查,选择以“北上广”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中西部地区则人才缺失严重,同时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无法满足。虽然国家出台很多的优惠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支援祖国边疆建设,但很多政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变成了空头支票,福利的缺失使毕业生对西部、农村、落后地区望而却步。

(2)用人制度的弊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从就业环境来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业渠道严重不畅。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设置就业户口门槛,导致来自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籍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这实际上妨碍了人才资源的流动,大大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选择面。[4]

2、高校方面的原因

(1)与扩招规模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扩招后各类学校纷纷升格,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普通高校争着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这种扩招的进程中凸现出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良莠不齐,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从而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5]

(2)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不合理之间的矛盾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相关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机制以及高校相关学科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3、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分析自我,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不从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盲目地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不顾客观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竞争实力,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当代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差

职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目标、性格、情绪特征、意志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4、用人单位的原因

在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办法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不应忽视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明确要求学生有相关工作经验,从相关调查报告来看,64.1%的毕业生认为相关经验不足将成为找工作时最大的限制因素;

(2)对学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将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而忽视对应聘人员个人能力的判定,这种择校招聘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何看待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术界与理论界强调其严峻性和负面影响较多,实际上,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轨和各项改革措施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数量高校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不仅对劳动力市场的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转变、国有企业转机改制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积极作用。

第一、适度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6]规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价格决定及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机制市场化运作基础之上的,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以一支适度数量的失业人口为前提的,所以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高校毕业生中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择业者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实行就业终身制,择业者一旦进入国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就没有了就业压力,再加上平均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严重损害了相关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由此引发了国有企业的一系列问题,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从业人员缺乏和丧失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动力,导致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失业、待业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无疑可以转化为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强大动力。

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有助于我国教育界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各类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社会、市场、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就业难度的增大,会加强高校学生危机意识,督促他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合理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三、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其本身不应被简简单单地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亦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我们也应该区别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的原因、性质、特点以及解决方案的不同。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失业人口的存在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探讨,而不应盲目局限于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着力寻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人口过剩的问题。

二、相对人口过剩在给社会带来一定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其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保持适度的相对过剩人口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所谓适度相对过剩人口,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把社会失业人口控制在一个既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不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的适当范畴内,从而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刺激相对过剩人口发挥出其对经济发展的最大积极促进作用,降低其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失业、就业难问题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新产物。

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在表面上超出马克思相对过剩理论范畴的一个新命题,但是其实质仍是符合马克思经典理论概述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好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失业问题,仍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加以解决。

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教育体系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资源浪费、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大事。

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布局、整顿教育体系、严格把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依据市场、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开设为相关专业与课程,从而创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一体的教育机制。

五、尽管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篇5

一、数据与样本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2008年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四地进行的“女性流动人口发展状况”专项调查的数据。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两地女性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2份,有效率达到94%。

2. 样本特征。

在本次调查中,从年龄结构上看,被调查者年龄在16~31岁之间的占70.5%,31~40岁的占21.2%,41~50岁的占7.2%,51~60岁的占1.1%。从受教育程度上看,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15.5%,文化程度在“初中”的占44.8%,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的占29.0%,文化程度在“大专”的占8.3%,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占2.4%。从职业划分看,从事纺织业的占11.2%,从事手工艺品业的占1.7%,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占21.6%,从事建筑工程业的占2.3%,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占0.4%,从事制造加工业的占16.4%,从事个体经营业的占10.6%,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占11.3%,从事其他行业的占24.5%。

二、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现状

学术界对法律意识这一概念的论述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参考了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的一般理论》中的论述:“法律意识是与群体或个体(个性)心理特征相联的、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从内容上看,法律意识包括:(1)法律知识,即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主要指人们对法律上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对各种法律条文的理解等,这是法律意识的中心内容。(2)法律信仰,即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的情感、评价和态度。包括人们对法律赞成与否、关心与否、负责与否、积极支持与否和信心有无等。(3)法律要求,即对法律现象的意愿、需求和期待。主要指人们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己权益、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修改法律条文的要求和期待[1]。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法律现象的特殊组成部分。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女性流动人口缺少法律知识,不了解具体法律条文。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人们对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的结果,是人们关于法的概念、要素、价值、性质、发展规律以及一个国家、地区现行法律的特点、内容、运行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总结[2]。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7.1%的女性流动人口认为自己对《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处于“一般了解”状态,有17.2%的人认为自己处于“很了解”状态,有5.8%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不了解”状态。在全体调查对象中,只有25.2%的妇女听说过“妇女权益保障法”,有74.8%的人没有听说过。由此可见,女性流动人口对于法律条文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

2. 女性流动人口对法律的信仰程度低,不信任法律。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致使女性流动人口对法律失去了信心。以“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这一问题为例,有34.3%的女性流动人口选择“能,我对法律有信心”,有61.7%的人选择“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有3.9%的人选择“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由此不难看出,当前女性流动人口对于法律的信仰程度低。她们习惯于服从权力,从内心难以接受、认同法律,对法的价值和功能持怀疑态度。

3. 女性流动人口对法律要求低,不习惯利用法律维权。

女性流动人口利用法律维权的意愿体现了其对待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在被调查群体中,对于“您觉得有必要确立专门保护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吗?”这一问题,有22.8%的人回答“有必要”,有65.2%的人回答“没必要”,还有2%的人回答“不知道”。而在认为“‘有必要’确立专门保护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这一少数群体中,有18.8%的人认为需要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有26.6%的人需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有12.7%的人需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平等就业权利”,有37.8%的人需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休息休假权利”,还有4.1%的人需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其他”方面的权利。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当前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具体表现在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法律信仰程度低,对待法律的态度冷漠,不习惯利用法律维权。由此可见,在社会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积极推动女性和谐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女性流动人口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三、女性流动人口法律意识的功能主义分析

1. 法律知识淡薄导致女性流动人口在劳务经济纠纷中处于弱势地位。

女性流动人口法律意识的强弱对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模式选择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显示,只有30%的女性流动人口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有60.5%的女性与工作单位签订类似合同的证明,甚至还存在9.5%的女性没有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在这些没有与工作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女性中,有55.3%的女性面对劳务中的经济纠纷(如拖欠工资等现象)时,选择“自认倒霉,默认了”,只有7.1%的女性会选择劳动仲裁部门进行投诉,其余的有33.3%人选择“与老板协商”,有2.4%的人选择“寻求老乡帮忙”等途径解决。由此可见,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女性选择寻求正规法律渠道来解决劳务纠纷的机会微乎其微。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女性流动人口只有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在经济行为中的规范功能和在经济纠纷中的调解功能,才能确保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地位不受破坏。法律意识的提高对女性流动人口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政治法律意识缺失使得女性流动人口无法平等享有民主参政权利。

作为国家的主人,女性流动人口的政治法律意识是其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实现民主参政的思想基础。在本次调查中,有96.5%的女性没有参加最近一次村委会的选举,她们中有57.5%的人表示没有参加选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选举对我不重要”,有22.2%的人表示“上面都定好了,选了也是白选”,还有20.3%的人是因为“在外地工作,一时回不去”。由此不难发现,女性流动人口对于村委会选举的漠不关心及部分人持有的“权利只有为官者拥有”的错误意识使得她们丧失了中国法律赋予她们的选举和被选举权,也没有很好地履行相应的义务,归其原因,还在于政治法律意识缺失这一点上。作为中国社会的公民,女性流动人口在竭力争取社会地位平等的同时,应从提高政治法律意识这一思想基础出发,使个人意志和根本利益在社会上得以充分体现。政治法律意识的培育与个人政治权利的平等实现是密切相关的。

3. 对待法律的冷漠致使女性流动人口错失提高法律道德文化建设的机会。

从社会心理的视角看,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传统和理性的法律理念,这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就必然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而提高。明确的、法律化的道德规范,有助于个体内在德行的形成和自觉道德意识的发育[4]。尽管女性流动人口在所生活的环境中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法律知识接触,但是对待法律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她们一次次错失了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加强自身道德文化建设的机会。通过调查,在“根据您的了解,您所在城市在政策和法律方面是否做过相关的宣传?”这一问题(多选)的回答中,令笔者大为吃惊的是,有45.2%的女性流动人口并不了解、不关心城市所做的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只有15.4%的女性回答通过“相关的橱窗、壁报和简报”接触法律知识,有15.0%的女性选择“广播和电视新闻”,有25.3%的人选择“召开相关动员会议”,有39.5%的人选择“组织过集体性活动”,还有13.9%的女性表示“开展了创建工作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女性流动人口法律意识的淡薄和对待法律的冷漠态度,间接影响了其自身法律文化建设和道德意识的提高。

四、结语

法律意识作为女性流动人口维护自身权益的思想基础,对女性流动人口这一弱势群体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本研究调查显示,当前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具体表现在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法律信仰程度低,对待法律冷漠,不习惯利用法律维权。女性流动人口法律意识的薄弱存在一定的隐性功能,即间接影响了她们经济、政治权益的平等实现以及错失了提高法律道德文化建设机会。放眼现今,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女性流动人口只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坚定法律信仰,才能在城市这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2]谢华生.论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权益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 2004, (6) .

[3]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 齐心,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老子的人口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篇6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真实内涵

首先, 我们试着透过字面来解析“小国寡民”。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小国寡民”中的“国”指的是诸侯国, 是“天子”领导的“天下”的第一级行政区划。仔细研读历史, 就会发现“小国寡民”其实就是国家下辖政区的一种管理形式, “从夏商开始, 乃至周天下, 不论是周王朝, 还是周王朝属下的诸侯国, 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同时它也反映了一种人口管理的模式。在诸侯林立的当时, “国”无疑“小”, “民”无疑“少”。老子认为这个现状无需扩大或缩小, 重要的是如何使社会安定。较小的邦域, 其效果当然就是易于管理, 而不多的民众, 则告诉我们, 人口一定要与邦域成比例, 而不能超出邦域的承载能力。也就是说, 要控制人口的数量, 以保证人均的资源利用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否则, 超重人口的生存竞争就必然会使这种理想国重新陷入尔虞我诈之中而全面崩溃。

老子认为,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因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天下太平, 人们就当无私无欲, 做到“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但是人一多, 民心必然各异。所以为达到天下安定的目的, 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建立一种国家要小, 人口要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乐其俗, 安其居,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

另外, 我们也要注意到, 在老子的辩证哲学中, 没有绝对的“大”和“小”, 也没有绝对的“多”和“少”。有无、生死、刚柔、善恶、美丑、祸福等等相互对立的矛盾概念都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必然性, 因此单从字面上理解是不能准确把握其深刻思想内涵的, 所谓“正言若反”。如《老子》第六十六章有对“百谷之王”的描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 必以下言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说“百谷之王”是老子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那么“小国”则是实现其目的的社会管理手段。因为在老子的眼里, 表面弱小的事物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事物, 通过弱的方式达到强的目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之争”, 才是老子的最终目的。

同样, “寡民”所描述的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口管理模式。在一个“小国”里, 人口被控制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 不会超过该“国”自然资源的负荷能力, 人们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国家的各个政区都达到这样一种“至乐”境界, 互相不发生冲突, 和睦相处, 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看似“弱小落后”的“小国寡民”其实蕴含着富国强民、天下之王的远大理想。

二、“小国寡民”在当时的创新意义

在原始社会, 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 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人口的死亡率极高。在这种情况下, 人口生产种的繁衍比物质生产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 祈求多生子女也就成为当时人们的最高愿望, 它体现了先民们为追求生存发展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一种共识。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在全世界原始先民中广泛存在过的增殖人口观念, 似乎只是在中国才一脉相承地流传了下来, 以后并成为人口思想的主流。进入阶级社会后, 商周青铜器上反复出现的“万寿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铭文, 仍顽强地复述着渴望人口增殖这一古老的主题。

在这种主流的人口思想包围下, 老子站在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反对社会纷争的高度上, 率先提出要控制城邦建制和人口规模的主张, 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尽管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以老子为始的人口控制思想作为与正统人口思想“求庶论”相对立的一种观念, 一直居于次要地位, 且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国内学界应有的重视, 但这丝毫无损于这些思想在中国人口思想史上所发出的耀眼的光辉。

三、“小国寡民”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不足10%的耕地却需要养活20%以上的人口, 这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在这样一个人满为患的危机时刻, 我们再回过头来解读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就不得不为先贤的深远谋虑所折服。

“小国寡民”的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克服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相互消长的关系, 从而有利于人类自身更长远的存在和发展。用现在的眼光去看, 也就是说, 人口的发展必须同经济、资源、环境相结合, 统筹安排, 合理利用, 才能保护好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当人类处在地球表面积有限而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无限这样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时, 唯一能做和做得到的事情就是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所以, 始终保持能与地球表面积 (国土面积) 相容和比例适当的人口数量, 做好环境保护, 将是人类面临着和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计划生育, 将是一项永恒的国策。

摘要:“小国寡民”并非像人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 是反社会发展、消极落后的表现, 而是老子对理想社会人口控制的一种描述, 即人口一定要与邦域成比例, 而不能超出邦域的承载能力。它通过理想化的形式, 表达了老子对构建原始和谐的公有制社会的畅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小国寡民”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人口控制,计划生育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中华书局, 1954年。

[2]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上一篇:医疗器械与设备下一篇:项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