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2024-09-2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共12篇)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篇1

国际社会认为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不分国籍、住所、性别、民族或种族、肤色、宗教、语言或其他身份地位。我们都平等地且不受歧视地享有我们的人权。这些人权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早在1843年秋, 马克思就在《论犹太人问题》中, 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人权”的概念:“所谓人权 (不同于公民权) , 就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 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1]。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变化和研究的逐步深入,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其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即新理性批判主义为基础的人权观;新理性批判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过渡的人权观;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发展。1844年春天到1846年, 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 马克思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重要文章, 文章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人权观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逐渐成熟, 并有了质的飞跃。

如果说《德法年鉴》期间,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奏, 那么随着《神圣家族》、《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章的发表, 表明马克思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1844年春天至1846年,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有了新的提升, 他提出了研究权利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从而为其考察人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为揭示人权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评价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对待西方人权理论上马克思持深刻批判态度。

一、人权的历史性

马克思在完成《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一文时, 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1844年, 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 随后《詹姆斯·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书摘要》 (简称《巴黎笔记》) 和《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巴黎手稿》) 问世。文中, 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 抨击私有制条件下异化了的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轻视和对人的个性的践踏, 而工人阶级的唯一出路是通过革命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建立一个扬弃异化、树立人的尊严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1844年9至11月马克思完成了《神圣家族》一书的写作, 他的上述思想在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篇著作。著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 并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文中初步涉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权理论方面, 他们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人权’不是天赋的, 而是历史地产生的”这一观点, 第一次肯定和阐明了人权是历史地产生。人权具有历史性, 这是马克思人权观和启蒙学派人权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还初步阐明了历史上的人权总是同一定的经济相联系的观点。

二、对“人”的理解和解释

1845年春天,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份《提纲》写在马克思1844—1847年自己的记事本第51至55页中。当时这个《提纲》只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 根本没有打算出版。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 发现了它, 在做了文字整理之后, 才作为该书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了。《提纲》的问世绝非偶然, 它是马克思理论同时代相结合, 不断发展的成果。恩格斯其喻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初步创立, 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这篇提纲中, 马克思第一次对“人”作了科学解释, 为马克思的人权学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恩全集》第三卷第7页描写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所阐明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一科学、化时代的定义,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权并不是天赋的, 而是同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人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权不仅仅是指个人的权利, 而且也包括群体的权利。

三、人权与自由

《德意志意识形态》由马克思、恩格斯写于1845至1846年。这部巨著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律理论体系日趋完整, 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基本成熟。在此情况下, 马克思用正在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科学地阐明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并对自由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要认识人权问题, 首先要认识“人”的问题。他所谈论的人权中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 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而不是某种处在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人权的非抽象性正是由于人本身就不是抽象的。这是马克思人权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共产主义者许诺“每个人应该享有永久的人权”。马克思批判这种观点, 指出: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 和其他权利一样, 在私有制下它本身就是特权;在共产主义条件下, 特权被消灭, 人权问题也自然不存在了。人权的历史性就表现在它并不是所谓“永久的”。

关于人权的自由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两次论述:第一, 马恩认为个人自由离不开集体,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自由。第二, 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由问题上的区别。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由是对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各种境况和关系的权利、统治;唯心主义者把自由看成自我规定, 看成脱离尘世, 看成精神自由。

近年来, 人权斗争成为当前国际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之一, 联合国对人权问题的关注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 对马克思的人权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破”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糟粕, “立”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精华, 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人权观的思想本质, 而且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念, 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站在一定高度, 认清西方资本主义人权理论的实质。

摘要:马克思人权观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新理性批判主义为基础的人权观;新理性批判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过渡的人权观;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发展。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阶段是马克思人权观建立的关键期。从马克思文本出发, 剖析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中人权形成的历史性、对“人”的理解和解释、人权与自由的关系。

关键词:人权观,历史性,自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 第43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73, 第24-2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64, 第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 第11页

[5]、黎国智.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概要[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第52-60页

[6]、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人民出版社.2007, 第20-25页

[7]、吕嘉.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八卷第2期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篇2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

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创新之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主题的转换,从关注自然转移到关注人,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或者是创立了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把实践引进认识论,把实践理解为沟通意识和对象、主观和客观的中介,等等.这些理解并没有正确地、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在哲学上的真正创新.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实现了哲学出发点的根本转换.旧唯物主义是从自然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直观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实践,即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作 者:王金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6刊 名: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年,卷(期):15(2)分类号:A811.6关键词:新唯物主义 直观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论马克思的历史概念 篇3

关键字:马克思;历史概念;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37-01

一、“历史”概念的产生

(一)理解“历史”概念的前提。

可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被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且在该书的第一章就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详尽描述。马克思是从现实前提出发,从实际活动的个人出发来理解历史概念的。毫无疑问黑格尔的历史概念相对旧唯物主义的解释是有很大的进步,并且不可否认的是黑格尔的历史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概念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黑格尔通过对绝对理念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冲突来阐述他的世界观,在历史哲学中通过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客观唯心主义原则,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有规律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结束了把历史看作非理性的观念。但马克思“历史”概念和黑格尔的却不同,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物质基础出发、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来说明历史的。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就遵循着基本规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政治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基础内容。但这样的辩证关系并不是一种独立于真实历史活动的存在物,而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基本结构。

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是:人类要想创造历史,第一步就必须保证人类能生存,并且能够维持人们的生活。但是人类为了生活,就需要满足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需求,以维持自身有机体的生存。“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第二,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第三,“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第四,“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的生产(通过劳动)或者他人的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这些是理解“历史”概念的前提,我们不能认为它们是不同阶段,因为它们是从历史最初时期起就同时存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曾这样表述:“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不可分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本著作中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以及历史是统一的。首先,马克思对“历史”的思考始终是站在人们现实生活这个角度,这是所有的历史研究的现实基础。“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的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指出:“正如一切自然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但历史对于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身的形成过程。”而“一切意识都是现实的个人的意识。”既然如此,历史首先发生在感性个体。所以今天当人们将历史理解为整体或者群体运动时,是忽略感性个体的前提的。

以往历史观忽略了历史是从人类物质实践出发这一现实基础。与以往历史观所不同,马克思把历史的基础归结为客观的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他是把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开始。并且试图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把历史的基础看作是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内在统一。这样才能把握不同理论产物。因此,他不仅充分表达了历史发展的结构性与过程性,并且还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始源性的基础。其次,马克思把历史起点定为进行物质生产且受制于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现实中的个人。所以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从物质生产和现实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二)“历史”概念的内容。

第一,历史的本质。是“历史”概念的基础,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历史”概念区别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显著标志。历史的本质是把劳动、实践观点作为出发点,而历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现实活动。历史就是劳动、实践活动史,是“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也是历史本质的根本观点。

第二,历史的结构。它揭示了历史运动的整体性、必然性以及连续性,并且是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基础,因而历史的结构被看作是“历史”概念的重要内容。

第三,历史过程。历史表示的是事物的运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是必然经过一定发展阶段,形成相应历史过程。马克思深刻分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过程以及历史运动的基本特征,这样历史过程就构成了马克思“历史”概念的重要主题。

第四,规律和意义。这被看作是历史研究过程中的中心问题。马克思的“历史”概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它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地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且解释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主体性和具体性,这标志着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以此为基础,马克思的“历史”概念通过历史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确立了历史的意义。

二、马克思“历史”概念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的“历史”概念与以往的不同,它是唯物主义超越所有哲学本体论的历史观。马克思不仅揭穿了各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神秘性,还指出了历史像自然过程一样进行。

其次,这一概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社会以及历史是统一的。

再次,为了把握历史概念的关系性,唯物史观更倾向于是一种认识和改造历史的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分别提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方针,这正是马克思的“历史”概念为解决现实中人的问题、人性问题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方法论依据。人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并且马克思的人学观点成为我们批判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宣扬的人学理论提供了强大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2.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7.

作者简介:

浅析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篇4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第一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强调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用辩证的思维对待事物, 从而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分离开来。对此,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便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只是注重客观和直观, 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活动, 不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研究世界。“只是”、“而不是”、“不是”是理解这段话也是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本质区别的关键。在这里, 我们需要从下面三个主要方面来揭示:

一、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灵魂, 是其精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唯物主义, 这是灵魂的来源, 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把其作为基本理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改造与发展, 并概括和吸收现代科学的成就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 最终创造出全新概念的最全面、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 又进一步证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他宣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论。恩格斯说,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 是“伟大的革命”。列宁称其为“马克思主义决定性的东西”,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活的灵魂”和“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思想, 最重要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与共产党的“理”。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不是科学的有机统一, 因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统一起来。

二、唯物史观是最科学的历史观, 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鲜明 理论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但只有一些简单的形式, 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现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开的。像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 但仍然是唯心主义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结尾往往便成为了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批判的基础上, 达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

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这个世界是生理性的, 物质世界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因此, 反映了世界的原始外观会正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它是这两个唯物主义、辩证、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其唯物辩证法。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达到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的高度, 而辩证法就是灵魂所在。

人类发展的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彻底摧毁了唯心主义的枷锁, 打破了人民群众思想的桎梏。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存在的社会基础决定社会意识,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让唯心主义从历史观领域的封建神坛走了下来, 把唯物史观推到了历史观的主要阵地, 取代了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唯心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历史局面被彻底改变。“彻底改变”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 相反,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将以完整的理论形态进行激烈斗争着。唯心主义利用一切机会, 采取各种形式,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因此, 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仍然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唯物史观的确立, 是综合唯物辩证法和世界观于一身, 遵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在历史观领域得出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理论在历史观领域的科学表现, 它的创立也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机械唯物主义的诞生之前, 所有的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他们是超然的, 不完整的;同时, 在社会历史观中又是唯心的, 是不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的实践的基础上的哲学, 遵循成科学的实践观, 创建, 以实现组合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并执行它的领域的社会发展, 从而揭示社会和它的发展一般规律的自然历史。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次实现本质统一的唯物辩证法, 要克服不完整的旧唯物主义, 也要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 社会历史有两个主要缺点: 首先, 传统理论的历史, 大多数人只能访问历史事件的思想动机, 但没有理由为这些动机的研究, 没有探索客观规律的社会关系体系发展, 生产发展的程度被视为根的这些关系;二, 历史的过去忽视人的活动, 我们不可能做出那种自然科学研究的社会条件和这些条件群众的生命准确性。第一个缺点是只留下思想动机水平, 把意识形态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第二点缺陷由少数英雄创造历史, 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群众被历史拒绝。概括总结起来, 就是代表社会意识的社会精神生活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反应。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列宁语) 。

唯物史观之所以成为“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是因为它的创立者马克思及其继承者掌握了以往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中的所有精华, 与时俱进, 经受住了历史的反复测试, 证明了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理论都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列宁指出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他批评要讨论的, 任何没有忽视过去。因此, 历史研究工作者应始终不能坚定不移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指南, 并逐步探索客观真理, 使对马克思史学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恩格斯关于“新唯物主义已经不是哲学而是世界观的 论段”的理解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对意识的存在、物质和自然的认识也超越了旧哲学中的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之前的哲学讲的“存在”是与人无关的抽象的存在。马克思的思想是对现实的思考, 关注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是现实的关系, 而这一切都归结到了“现实的人”的理解。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理解的人都不像马克思那样关注于现实, 只是精神层次中抽象的人。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从最后的分析, 从抽象到真正改变的人的转变。恩格斯认为, 对人, 自然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费尔巴哈不能从世界的王国极端抽象发现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对他自己的方式。从统一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称为“辩证唯物主义”。

但在这里, “辩证唯物论”不是的那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教科书, 辩证唯物主义其实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究其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特性, 我们也可以称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为“实践唯物主义”。而实践唯物主义又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融入其中, 并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也正因为其历史性, 这种实践唯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综上所述, 唯物主义已经不再单单是思想领域的上层建筑, 即纯哲学, 而是能够指导我们改变世界的方法论, 是引导我们认识社会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篇5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讲的内容是《马1克思以后的马1克思主义》,主要从三个不同视角来阐述一下对我们近代、当代以及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马1克思主义。PPT第2页

第一个是马1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主要想通过发展史看政党理论主张;第二是从国际工人组织的视角看第一国际至第五国际的发展,主要想通过论争与分野看各个政党围绕的群体及其政策;第三是中国共1产党的发展,通过中国的政党制度变迁看党建得失。PPT第3页

学术界一般认为,马1克思主义发展阶段可以简单划分为欧洲阶段、欧洲到亚洲阶段、战后阶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50年。马1克思一生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学术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一生中革1命事业也有两件大事,也是他能亲眼看到的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1义者同盟、巴黎1公社。下面进入第一小部分:马1克思时代的政党。

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政党最早产生于英国,1679年英国出现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就是现代政党的雏形。英国国会与专1制主义斗争由来已久,揭露了查理一世的暴政,提出改革要求,它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1641年英国议会提出《大抗议书》并进行投票表决,反对者坐在议会的右边,形成了骑士党;赞成者纷纷坐到议会的左边,形成了圆颅党。由于赞成者较多,通过了《大抗议书》,要求限制王权,民主改革。查理一世很愤怒,后果很严重,全国追杀赞成者,但是很快就引起全国群众暴1动,发生了大规模内战,最终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德国学者韦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政党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政党完全是贵族的随从;第二阶段的政党是权要的政党,政党是知名人士的结合,在地方是有产者和知识名流的非正式结合,在中央是议员的结合;第三阶段是现代的群众组织政党即大众型政党,这是选举权普及的产物。

1685年,英国爆发了保皇1事件,保1皇事件就是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了,但是他没有合法子女继承王位,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就来继承王位。一部分人支持詹姆士继承王位,形成了托利党;反对者拥护查理二世的私生子形成了辉格党。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后开始抵御查理二世私生子蒙茅斯的进攻,并很快就击溃了叛1乱。1688年6月,英国国内贵族要求威廉三世带领军队从荷兰进入英国。威廉三世是荷兰执政威廉二世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之女玛丽公主的儿子,应该称呼詹姆士二世为舅舅。1988年11月威廉三世登陆,英国国内军官纷纷倒戈,12月詹姆士二世在泰晤士河逃跑时被渔夫认出抓住了,威廉三世还是把他放走了。这个时期的政党已经从贵族随从向权要主导阶段过渡了。PPT第4页

那么这样看来,1847年在欧洲伦敦诞生的共产主1义者同盟、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其后在欧洲诞生的其他工人阶级政党,它们是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在争取合法权益与政治地位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算是政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中。

1847年共产主1义者同盟成立,1848年就逢上了欧洲大革1命这样一个动荡和革1命为主题的时代。1850年,马1克思恩格斯认为革1命力量尤其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力量相当薄弱,主张大力宣传共产主义主张,积蓄革1命力量;但是沙佩尔为首的少数派则主张立即发动革1命,9月份,共产主1义者同盟破裂。

大革1命失败后,1851年,普鲁士政府策划了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大肆破坏共产主1义者同盟的组织和活动。此时,德国尚未统一,国内革1命声势浩大,是内外交困。普鲁士政府只是驱逐和破坏,争取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家统一上来,抓紧时间推进国家统一,至1871年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大德意志联邦。这次严重破坏页导致了同盟的破灭,各主要领导人流亡欧洲各国,各国的分支机构也暂时相对平静。共产主1义者同盟是第一个马1克思主义政党,它不是第一个关注全人类利益的政治组织,也不是第一个关注工人阶级的,但是它首先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第二是借助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组织形式,第三它开始注意到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了。PPT第5页

马1克思在世时,经历的第二件大事是巴黎1公社。1870年,法国被普鲁士打败,巴黎人民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政权),普鲁士并不甘心,直接围困巴黎;此时,政府军和人民自卫军都在捍卫国家主权,进行英勇反击。1871年,政府屈膝投降,割土赔款,同时准备解散人民自卫军;3月份,政府军抢占马特尔高地,人民自卫军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巴黎1公社,继续抵抗普鲁士。1871年5月,政府军反攻巴黎,巴黎1公社解体。在巴黎1公社期间,共产主1义者同盟解体后的法国分支参与了革1命,这次实践使马1克思主义政党了解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同时,巴黎1公社期间还有无政府主义(蒲鲁东)反对通过革1命打击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布朗基主义)寄希望于少数人的阴谋活动实现革1命等等方面的影响。PPT第6页

紧接着1883年,马1克思去世了,恩格斯负责领导第二国际,1893年夜去世了。这段时间,欧洲相对平静,恩格斯趁此机会把欧洲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联合起来,同时清理了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联合各国政党和清除思想影响是这个阶段的两大主要工作。PPT第7页

巴枯宁,1814年出生于俄国特维尔省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希望他从事军事生涯,被送进炮兵学院,但是他很快就失去兴趣,热衷于德国哲学,1840年在德国学习黑格尔哲学,开始走上革1命道路。

1848年欧洲大革1命,巴黎爆发了二月革1命,巴枯宁立即赶到巴黎参加革1命,后来辗转德国,参加革1命被捕后被引渡回俄国,流放到西伯利亚。

1861年从西伯利亚逃跑,来到伦敦。1866年,赴日内瓦参加‚和平与自由联盟‛代表大会。1868年,巴枯宁加入‚国际劳工联合会‛,这就是第一国际的前身。在第一国际内部,巴枯宁很快与马1克思产生分歧,巴枯宁反对中央集权政府和对革1命领袖的服从,反对任何政权。随后,巴枯宁开始玩弄阴谋,企图将第一国际分裂,从而篡夺国际领导权,1872年被开除。

巴枯宁主义指19世纪中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巴枯宁为主要代表。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1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巴枯宁认为,自由是个人的绝对权利,是道德的唯一基础,无自由即无幸福。国家按其性质来说,必然是对外实行侵1略,对内庇护特1权阶级,剥削人民劳动的暴1政独1裁工具。有国家必然有统治,有统治必然有奴役,有奴1役即无自由。

1872年,恩格1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写作了《论权威》,阐述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国家政权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性,对巴枯宁主义进行了彻底清算。PPT第8页

拉萨尔,1825年4月生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曾被称为神童,青年时代在柏林大学学习过黑格1尔哲学,后来成为一名律师。他在欧洲1848年革1命期间刚刚23岁,热血沸腾的投身于革1命运动,革1命很快就失败了,他就继续做律师。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开始复苏,拉萨尔于1863年发表《给筹备莱比锡全德工人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的公开答复》,提出一整套机会主义理论作为工人政纲的基础。这篇文章最著名之处是提出了‚铁的工资定1律‛,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贫困是由所谓‚铁的工资规律‛造成的。这个规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工人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解放工人阶级的唯一道路,即废除铁的工资规律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国家帮助发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获得全部劳动所得,而这只有通过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才能实现。其实质就是希望政府帮助工人阶级建立工人合作社,然后逐步实现普遍选举,让工人获得全部劳动所得。这是非常明显的左倾机会主义。

由于受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的影响,马1克思、恩格斯先后被驱逐出德国,流亡到英国进行理论研究,在德国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情况下,拉萨尔的名声和影响非常大,成为德国工人运动领袖,1863年5月,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拉萨尔被选举为主席。

1864年,拉萨尔为了一名美女和另一名勇士进行决斗,不幸牺牲。但是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拉萨尔主义影响仍然相当广泛,直到1875年,马1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算是从理论上完成了对拉萨尔主义的清算。

直到今天,德国社会民主1党的领袖头像顺序仍然是马1克思、恩格斯、拉萨尔。PPT第9页

19世纪后期,欧洲短暂和平与缓和局势,恩格斯去世后,没有一个坚定的领导核心,各种思潮开始碰撞,尤其是面对缓和的局势时,各种妥协和各种批判进行了大量的论战,这也为后来第二国际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这种多元而看似有点混乱的情况下,马1克思主义和各种思潮一起由欧洲传入亚洲,第一站是俄国。1883年9月,马1克思去世不久,俄国第一个马1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在日内瓦成立了,主要领导人是普列汉诺夫,宗旨是在俄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民粹主义,深入研究俄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这个组织就是后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已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宣告解散。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明克斯宣布成立,主要领导人为列宁和马尔托夫。正是这两人代表了传统马1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形成了后来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PPT第10页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上,针对俄国具体形势判断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产生分歧,大部分同志支持列宁的观点;俄国社会结构极其复杂,有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大地主、小地主、产业工人、农村公社;俄国社会矛盾相当尖锐,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环节。马尔托夫认为:无产阶级革1命要依靠工人阶级,现在俄国各阶级力量中最弱的是工人阶级,我们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关注个人。支持列宁的人形成了布尔什维克派,就是多数人的意思;支持马尔托夫的人形成了孟什维克派,翻译过来就是少数人的意思。

之后,俄国和日1本为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境内发动了日1俄战争,结果日本重伤、俄国惨败,引发了俄国国内严重不满,这种不满主要是俄国政府花费了巨额战争费用,导致国内经济萧条,而不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不满。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临与加深,俄国经济停滞,民不聊生。1905年1月,20万群众在彼得堡广场向沙皇请愿,军队疯狂向群众开枪射击,当场导致1200多人丧生,5000多人不同程度伤残,这就是有名的‚流血星期1日事件‛,该事件标志着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1命的开始。到1905年秋季,革1命运动达到高潮,10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颁布诏书,赋予人民群众一些权力,成立国家杜马(议会),准备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革1命运动并未消退,12月,在莫斯科苏维埃的领导下,莫斯科的政治罢工转变为武1装起1义,也就是十二月起1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1义失败。1905年俄国革1命被认定为由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1命,到1907年,总理大臣斯托雷平以莫须有罪名指控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策划‚叛1国政1变‛,6月2日晚,政府下令逮捕了社会民主1工党的65名杜马代表,随后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6月3日,沙皇政府更加直接宣布解散国家杜马,后来被称为‚六三政1变‛,这也标志着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1命的结束。

关于这次革1命,列宁评价说:‚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就不可能有1917年十月革1命的胜利。‛ PPT第1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在同德国的战争中损失巨大,国内形势恶化到崩溃的边缘。1917年2月,彼得格勒的工人由于长期战争和饥饿而走上街头,派往镇压工人运动的军队当场哗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奥、保、土四国同盟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1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俄国人民更加严重的灾难接着来临。由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帝国主义世界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他们之间的战争也似乎渐渐弱下去,帝国主义纠集了联合国军配合俄国国内反革1命势力开始了围1剿苏维埃政权,中国国民党也派遣了一千多人,主要工作是运送伤员。1918年夏天,联合国军迅速占领了苏维埃俄国约3/4国土,导致苏维埃物资极其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威胁来自东线、西线和南线(北面主要是北冰洋),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全民皆兵,1918年9月,对白卫军实行反攻,9月攻克喀山,10月解放塞兹兰和萨马拉,11月挺进乌拉尔,12月解放东线。

在南线,1918年7月至9月,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连续两次击退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卫军的进攻,9月之后配合东线部队。至11月解放南线。

在西线,1918年5月,白卫军突破红军防线,直扑彼得格勒,6月份,红军强化彼得格勒防御,平息了叛1乱,阻挡了白卫军攻势。

1919年7月,联合国军纠集反革1命势力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主要从南线兵分三路,直逼莫斯科,至9月下旬,苏维埃政权再次陷入三面围困局面。红军确定了东南防御、西南反攻的策略,很快取得战场上绝对优势。联合国军纷纷后撤,苏俄也乘机帮助乌克兰等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后来成立苏1联奠定了基础。PPT第12页

1920年,联合国军退出苏俄,战时共产1主义政策慢慢的就不适应稳定与发展的局面了,1921年3月,列宁非常果敢与睿智,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并开始实施商品经济,并允许小资本家存在。1922年12月,15个共和国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可惜列宁于1924年病逝,他的新经济政策也随后被废止。1929年,斯大1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1林模式。斯大1林之后(1922-1953),赫1鲁晓夫(1953-1964)、勃1列日涅夫(1964-1982)、安1德罗波夫(1982-1984)、契1尔年科(1984-1985)、戈1尔巴乔夫(1985-1991)先后执政,最终形成了苏1联模式,由于后来的领导者没有能够走出斯大1林设计的发展路线,也没有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方针政策,苏1联于1991年解体了。

苏1联模式最大特征是对内政治上中央高度集1权,地方集1权于中央,中央集1权与一人;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一切为了支持军工,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文化上由列1宁主义到斯1大林主义到沙文主义;对外呢,不断输出革1命,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苏1联建设服务。最后呢,都随着冷1战结束,苏1联解体而灰飞烟灭。PPT第13页

马1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战后社会主义的探索,主要介绍四种模式,第一个苏1联模式的产物,选取了匈牙利;第二种是外资内社形态,选取了印度;第三种名资实社形态,选取了瑞典;第四种由资入社形态,选取了委内瑞拉;第五种阿拉伯社会主义,选取了伊拉克和利比亚。

苏1联模式影响非常广泛,曾经波及半个世界,并创造了世界两大阵营北约和华约对峙的局面,随着苏1联解1体,这种对峙消失了,但是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远远没有结束,为新世界格局调整埋下了伏笔。这里仅以匈牙利为例解释一下苏1联模式在匈牙利的传奇故事。

匈奴人原来居住在蒙古草原,秦始皇在位时匈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平原,汉武帝时期,连年对匈奴用兵,导致匈奴分裂,南匈奴内迁中原,北匈奴开始了西进,先后在古印度建国,后来经中东到达欧洲,定居在匈牙利大平原,后来欧洲各民族融合形成了匈牙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0月,匈牙利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1命,成立了民主共和国。1919年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要求匈牙利割让2万平方公里领土,联合政府宣布集体辞职,3月份,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在苏1联的支持下夺取政权,宣布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随即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合作社,实行义务教育,招募红军等等。但是帝国主义无法容忍匈牙利走社会主义道路,组织联合武装三面夹击,8月份,匈牙利苏维埃政府倒台。PPT第14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占领了匈牙利全境,1945年,在苏1联红军的帮助下,匈牙利收复全境,这是匈牙利第二次寻求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随着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苏1联日益控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家被迫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漫长的冷1战。

由于苏1联对各社会主义国家控制已经到了干涉内政外交、国计民生的地步,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民无法忍受。1956年,波兰首先冲破苏1联的为难,主张走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反对苏1联模式和苏1联控制。受波兰影响,匈牙利人民斗志昂扬,10月23日在首都布达佩斯集会,迅速波及全国,形势一片混乱,24日下午,苏1联就展开了第一次干预行动,越过国境线,进入匈牙利。由于苏1联的到来被认为是入侵,匈牙利很多工厂成立了革1命委员会,军队纷纷倒戈,党员退党,人数由87.1万锐减到3.8万。苏1联被迫撤兵,匈牙利组成共产党为首的联合政府。

但是苏1联车并不久,赫鲁晓夫就认为匈牙利事件是反苏、反社会主义**,应该迅速镇压,苏1联第二次干预行动彻底让匈牙利绝望了,匈牙利事件以匈牙利重新回到苏1联控制下结束了。

1989年东欧剧1变,1991年苏1联解体,随后,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走到了尽头。

在评价苏1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谁不为苏1联解1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但是谁想恢复过去的苏1联,谁就没有头脑‛。PPT第15页

第二种模式是外资内社形态,典型代表是印度。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虽然整个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各个邦可以自由决定实行任何社会制度,这也为共产党执政创造了条件,由于左1翼政党在印度三大邦中有长期执政历史,也就形成了独具印度特色的外资内社形态。印度共产党,1920年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33年建成全国性政党,起初提出采取俄国十月革1命的道路,后来提出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并在安德拉邦开展农民武装斗争,后来转而同各左1翼政党合作,走议会选举斗争道路。

1952年之后,开始参加大选;1957年,在喀拉拉邦首次执政,成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首例,由于缺乏执政经验和反对派势力围剿,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最后由总理接管了地方政权。

1977年,印度共产党的一个分支印共(马)领导的左1翼阵线趁国大党内乱在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两地的执政,此后长期在三个邦执政,进行土地改革,实行社会主义政策。2011年5月结束的邦议会选举中,左1翼阵线也在喀拉拉邦以微小差距失去执政地位,印度左1翼30年来首次同时失去两大邦的政权,目前印度仅有东北部的特里普拉邦仍为共产党执政。PPT第16页

一直以来,印度的第一大党是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1885年12月在孟买成立,之后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1920年,圣雄甘地提出的非暴1力不合作运动议案,确立了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带领国大党成为印度最大的政党,此后在国家和多个邦中长期执政。

印度国大党认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类似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改革,1955年宣布以社会主义党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1964年改称建立民主社会主义社会。1969年至1979年国大党产生分裂,主要有以甘地为首的国大党(甘地派,又译国大党英迪拉派),以雷迪为首的国大党(正统派,后改社会主义派)。

印度国内阶级矛盾严重,贫富差距较大,很多主要党派都主张类社会主义政策来吸引选民。之所以还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多数政党认为他们还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1命,他们未来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PPT第17页

第三种模式是名资实社形态,选取了瑞典,为什么是名资实社呢,主要是瑞典名称是瑞典王国,实行的却是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追求的是社会主义目标。

瑞典地处北欧,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战后瑞典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推行的是马1克思提出的主张,真正实现了马1克思生前的愿望。

瑞典社会民主党于1889年4月成立,党纲中保留了恩格斯拟定的内容,第二国际后期响应列宁号召进行革1命,失败后探索民主社会主义,1920年以后通过议会斗争逐渐获得多数席位,执政后理念主要吸收修正马1克思主义,支持高福利社会政策,支持社会合作性质的经济发展体制,此后长期执政,只有1977年以171票对178票微弱优势失去政权,后来重回执政地位。

瑞典的发展模式让人印象深刻,被称为最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PPT第18页

第四种模式是由资入社形态,选取了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全称是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可见玻利瓦尔对委内瑞拉影响之大,另外影响较大的马1克思主义,这个马1克思主义已经是从欧洲流传到亚洲,从亚洲到南美洲的几经修正和实践的马1克思主义,人称第四国际马1克思主义,有时候马1克思主义托洛茨基派,简称托派。

委内瑞拉共产党于1931年开始创建,1935年8月正式成立,40年代,美国共产党领袖白劳德主张合作,放弃暴1力,委共因此分裂;1958年参加并领导了反对希门尼斯独裁政府的人民起义,60年代因进行武装斗争遭到政府镇压,力量受到削弱并被迫转入地下,1965年起逐步停止武装斗争,开始参加大选。几经分裂,形成了委内瑞拉共产党、委内瑞拉革1命1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统一先锋党等左1翼联盟,对委内瑞拉影响重大。80年代以后,左1翼政党长期执政,2006年,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宣布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由此形成了由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先例。PPT第19页

第五种模式是阿拉伯社会主义,选取了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家。

1944年,两位学者发表了《阿拉伯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态度》一书,提出了阿拉伯社会主义。从此以后,阿拉伯社会主义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十分活跃,成为颇有影响的当代社会主义派别之一。现在‚阿拉伯世界‛的21个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中,已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苏丹和利比亚7个国家,先后宣布信奉并实行阿拉伯社会主义。

阿拉伯在历史上曾经击败了欧洲十字军东征,1916年阿拉伯人起义,宣布建立叙利亚,但是法国使用军事手段托管了叙利亚,再次沦为殖民地,法国士兵还侮辱了击败欧洲十1字军的阿拉伯国王陵墓。1929年,两名叙利亚人认为阿拉伯民族摆脱西方的殖民统治,就必须要建立一个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大阿拉伯联盟,这就是著名的‚泛阿拉伯主义‛,并1943年组建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1963年伊拉克复1兴社会党开始执政,准备建立社会主义,1975年,萨1达姆发表了《论一个阿拉伯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开始了组建大阿拉伯联盟与阿拉伯社会主义道路,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通过海湾1战争颠覆了伊拉克政权,此后开始了对宣布走阿拉伯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如利比亚、叙利亚等实行政权颠覆。PPT第20页

利比亚全称是利比亚社会主义合众国,虽然自称社会主义国家,但一般默认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中国、越1南、朝1鲜、老1挝、古1巴。

1969年,卡扎1菲发动军事政变,之后宣布实行伊斯兰社会主义;1973年提出‘世界第三理论’,发动了文化大革1命;随后进行经济改革,基本上实行国有化,重福利政策,几乎是共产主义分配方式,成为北非唯一的富裕国家。2010年,外国势力支持反对派,颠覆了政权。PPT第21页

1963年,复兴党在叙利亚政变成功,实行社会主义。1973年全民公投,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内国有化,土地改革等,虽然自称是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多不被认可。

2012年,美国支持叙反对派制造叙利亚危机,开始了颠覆叙利亚政权进程。

在马1克思逝世百十年后的今天,共产主义理论以不同形式改变影响着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各种形式在许多国家落地生根。如今,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自称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众多局部探索社会主义的国家,几乎每个国家都有马1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

马1克思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至于多次在西方主流媒体举办的千年伟人评选中,位列第一;他的贡献一方面是学术成果,另一方面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社会实践。PPT第22页

第二部分内容是从工人国际组织的视角看第一国际至第五国际的发展,主要想通过论争与分野看各个政党围绕的群体及其政策。

到目前为止,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第一国际至第五国际,第一国际于1864年为适应欧洲革1命形势而建立,至1876年随着巴黎1公社失败而解体;第二国际于1889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广泛传播而建立,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分裂;第二半国际于1921年由于第二国际三大派别纷争而建立,至1923年同中右派合并而消失;第三国际于1919年为领导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活动而创立,至1943年为适应反法西斯形势而解散;第四国际在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1联而不满斯大1林主义控制第三国际以及苏1联在二战中的自我主张于1938年成立,现在影响主要遍布西欧、北美、拉丁;第五国际不满帝国主义在全球的种种灾难于2004年成立,主要影响力在学术理论研究。PPT第23页

1848年欧洲革1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为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1864年组建了国际工人联合会即第一国际,并逐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

1871年,巴黎1公社成立,第一国际积极保卫巴黎1公社,巴黎1公社失败后,革1命形势一落千丈,各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1876年正式宣布解体。PPT第24页

第一国际解体以后,欧洲各国工人组织自行发展,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政党纷纷建立,为了争取社会主义政党在工人组织中的领导地位,1889年7月,恩格斯组织多国工人代表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第二国际活动时期特点是资本主义相对平稳发展,私人垄断日渐向国家垄断过渡,因而第二国际对各国工人组织控制较少,各国工人组织自由度较大,主要是在欧洲各国宣传社会主义主张,所以第二国际也被称为社会主义国际。第二国际松散的组织关系也导致其间有多种派别,主要有正统马1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修正马1克思主义,恩格斯在世的时候,相对团结,还都能够团结在马1克思主义大旗之下,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各个派系争论日益尖锐。尤其是面对重大考验的时候,不同的理论主张就带领不同的道路。1914年,德国、奥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组成同盟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统马1克思主义派主张各国工人政党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1命战争,乘机发动社会主义革1命。但是,关键时刻,中派和右派工人政党开始支持自己的国家侵略或者参与争夺领土与利益。因而,第二国际已经形同虚设,列宁随即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之后,列宁领导的左派开展第三国际的工作,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中派和以考茨基为代表的右派最后走向联合,也成为后来西方马1克思主义者中的重要一员。PPT第25页

列宁宣布第二国际不复存在之后,右派并不甘心,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恢复了第二国际,由于欧洲各国工人组织没有和俄国一样革1命,所以右派坚持和资产阶级合作。这也导致中派看不下去了,决定向左派的第三国际靠拢,1920年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加入第三国际的21各条件》又排斥了中派,中派被逼无奈决定建立采取中间立场的国际组织。1921年在维也纳成立了中派社会党国际联合组织,简称第二半国际。

第二半国际自称是‚力求通过革1命的阶级斗争,夺取政治和经济权力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各社会党的联合组织‛。它标榜在右面同所谓第二国际所体现的改良主义,在左面同所谓第三国际所体现的布尔什维主义都保持同样距离。随后,欧洲革1命形势低落,1923年,第二半国际和伯尔尼国际(恢复后的第二国际)合为一体,此时,中派与右派彻底走向融合。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国家革1命声音微弱但改良声音巨大的原因,并且西方的改良也确实取得很大的进步。PPT第26页

当列宁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1命战争的时候,欧洲工人政党组织支持侵略或利益瓜分,苏俄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同时支持亚洲各个国家开展反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1919年,列宁带领左派组建了第三国际即共产主义国际。一般情况下,左派都发展为各国共产党,中派发展为各国社会党,右派发展为社会民主工党,由于中右派的融合,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工党常有不同观点。第三国际规定它的任务是宣传马1克思主义,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1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列宁去世后,斯大1林推行向亚洲各国输出革1命的政策,指导各国开展革1命斗争。1943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团结反法1西斯同盟国家,而宣布解散。PPT第27页 列宁去世时候,有三个领导候选人:托洛茨基、布哈林、斯1大林。他们先后公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以赢得党的最高层的信赖与支持,最终获得同列宁一样的职位和地位。托洛茨基提出了‚第三次革1命‛的方案,从不断革1命的立场出发,强调限制和消灭私有经济,从根本上否定新经济政策所确定的社会发展道路,提出要在农村展开一场新的阶级斗争;强调发展国营工业和超高速实现工业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一切以工业为中心,严格服从国营工业的利益,实行所谓的‚工业专政‛。在列宁时代,列宁一方面通过宽广心胸容纳他们的主张,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其错误,指出其跟不上形势发展,避免陷入左倾错误,这体现在1918年5月发表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文章中。

布哈林是党内认真研究苏俄形势,宣传新经济政策的代表,在如何加快发展问题上,布哈林侧重于利用经济规律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兼顾生产和人民生活两方面,使人民自愿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突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市场关系的存在看成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确定新经济政策实质的最重要的标准。布哈林认为,不仅工农业之间存在着平衡问题,而且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积累和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个人消费)之间等等都有一个平衡问题。历史地看,布哈林所阐述的社会发展方案是更接近列宁晚年思想的方案,是朝着市场经济方向发展的方案,也是国民经济较为均衡发展的方案。

斯大1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社会发展的非常态,即战争结束后恢复时期的一种特殊政策;加速工业化是斯大1林工业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工业化的速度问题上,斯大1林不赞成布哈林的‚乌龟速度‛,而是更加强调工业化的高速度,并且要不断加快速度。把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摆到首要地位是斯大1林工业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内容。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业和农民,将其纳入国家所规定的轨道,斯大1林认为应该发起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是斯大1林加速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衍生物。斯大1林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成了全盘集体化中消灭富农运动、20年代末的镇压阶级敌人运动以及30年代大清洗运动的理论基础。

关于列宁之后的领导人,列宁有个政治遗嘱,依次评价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斯大1林,但是对于谁能担任领导人没有任何评价。其中,关于斯大1林,列宁说:‚斯大1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后来,斯大1林走进权力中心,成为苏1联新一任领导者,后来的政策逐渐吸收了布哈林的主张,更多是沿着斯大1林的设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国内建设。

20年代末30年代初,斯大1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一方面排除异己,另一方面加强党对基层的领导与控制,在这场大清洗运动中,托洛茨基被迫流亡海外。流亡后,托洛茨基建立国际托派组织,号召各国的支持者留在共产党内作为一个左1翼反对派以‚纠正‛党的路线。

1933年,托洛茨基认为受斯大1林主义支配的共产国际已不可救药,宣布他们的活动方针不是对共产国际进行改革,而是同它决裂,认为苏1联需要一场政治革1命切除官僚专权集团这个恶性肿瘤,并开始筹建第四国际。

1938 年9月在巴黎举行第四国际成立大会,宣布建立世界社会主义革1命党。托洛茨基为大会起草了题为《资本主义的垂死呻吟和第四国际的任务》(《过渡纲领 》)的文件,宣称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不仅已经成熟,而且已经开始有些腐烂了。主张实行‚不断革1命‛和‚世界革1命‛,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

第四国际对苏1联模式弊端的批判在苏1联解体后得到重视,但是其不断革1命以及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的口号影响并不深远,主要在西欧、北美和拉丁美洲。包括目前委内瑞拉宣布建立社会主义也是受第四国际的重要影响。2010年2 月,第四国际第16 次世界大会在比利时召开,大会是在资本主义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其目的在于统一认识,并提出要积极参加世界上左派的多元政治讨论,继而在拯救资本主义世界文明危机的旗帜下,建立反对资本主义的左1翼党派。PPT第28页

第五国际是继第四国际后又一个无产阶级联盟,第五国际联盟英国支部的《工人力量》报2004年10月第290期上刊登了题为《谁是第五国际主义者?》的文章,提出针对帝国主义在全球统治造成的种种灾难,革1命力量要成立激进的旨在发动社会主义革1命的世界性政党——第五国际联盟,同全球资本主义作毫不妥协的斗争。第五国际主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反对帝国主义;

2.反对改良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和暴力革1命; 3.主张建立真正民主的社会制度; 4.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

第五国际的倡导者认为,帝国主义是全球的共同敌人,在军事上,反对帝国主义对其他国家的侵略和军事占领;在经济上,反对帝国主义金融体制。

对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的理论、纲领和政策,‚第五国际‛的倡导者表示坚决反对,认为它们是改良主义的或机会主义的。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和平的议会道路或选举方式加以改变,要推翻资本主义,只能靠广大群众的暴力革1命和武装斗争。

第五国际主张一切权力都必须掌握到由工人阶级代表组成的民主议会手中,这些代表要由人民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并可以更换,而议会必须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及其同盟的支持和保障;反对官僚控制工会和工会中的特权官员。第五国际倡导者认为种族主义不仅使人类分裂对立,更是造成全球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罪魁祸首,要求结束种族歧视,推进世界人口自由迁徙。

冷1战结束以后,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有十多个,但是都没有以国家名义再组织或者参与第四国际或第五国际。很多国家认为冷1战是意识形态对战的产物,冷1战之后应该以民族国家利益为中心进行发展。当然,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也就是所谓的革1命的低潮期,国际组织发展也就平平淡淡了。第五国际的主张明显超越了国家界限,在目前可预见的未来,民族国家仍然是最核心的考量,虽然像欧盟具有慢慢超越国家的性质,但是,整个世界变成几个地区性联盟还需要很久。那个时候,第五国际的组建或许更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PT第29页

第三部分是中国共1产党的发展,通过中国的政党制度变迁看中共党建。这部分主要讲两个问题:社会变革看中国共1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1产党。社会变革看中国共1产党主要看三件大事,第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巨大成果是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变革的基本手段是中国共1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1命。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熟睡的狮子,就让它这样一直沉睡下去,永远沦落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重新回到世界第一梯队大国中间,这个过程是中国共1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完成的。

第二个事件是19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巨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一变革的基本手段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历史上的理想国、大同社会、天平天国、世外桃源等等,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宣布实现了。虽然我们同样面临着诸多方面需要改革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党可以和全国人民一起把和谐社会建设好。

第三个事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这也是中国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主义的变革第一阶段的重要节点,或者说是从带有苏1联模式特点的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巨大成果是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走上了富裕;这一变革的基本标志是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00年初步实现小康为阶段性成果,以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目标,这一变革的基本手段就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革。我相信,等这个目标实现的时候,中国将真正重回世界巅峰。PPT第30页

第三部分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共1产党。首先是南陈北李建党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衰落,美日崛起,苏俄为了巩固政权,通过第三国际输出革1命,指导亚洲和东欧国家工人阶级革1命,建立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政权;中国国内封建帝制已废,军阀混战不休,在此形势下中国共1产党成立初期两大目的就是试图用马1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通过不间断革1命建立政权,以呼应苏俄。这也为党初期‘一右三左’错误埋下了根源。左倾代表激进,右1倾代表保守;左倾往往是认识早于实践,实际情况还没有发展到某种程度就开展工作,右1倾往往是认识落后于实践,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变化,还没有改变工作方法和思路。

建党初期,在队伍上过分注重工人阶级而忽视了整个社会底层,也缺少中国阶级分析,直到1925年毛1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形式上,不管条件是否成熟,直接发动城市暴1动,导致损失惨重;在策略上,不争取各阶级的同情,单纯依靠工人阶级且不分析力量对比;在领导权上,共产国际直接委派,党内书记都没有发言权。

向忠发(1880-1931)湖北人,1922年是汉阳钢铁厂工会干部,加入了中国共1产党,主要负责开展码头工人运动;1923年组织加入京汉铁路大罢工;1927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之后蒋1介石叛变革1命,放弃北伐,开始消灭共产党。此时的共产国际也不相信共产党内部成员,过分强调阶级成分,帮助向忠发担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此后向忠发理论水平有限一直附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1931年6月不幸被捕,随即叛变,跪地求饶,最后还是被枪决。周恩来一辈子很少骂人,但是因为这件事他骂过一次:‚他的节操还不如一个妓1女‛。

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关键时刻的叛变也表明初期党的不成熟。1921年至1927年,陈独1秀担任中国共1产党主要领导人,被认为犯有右1倾机会主义错误,主要标志是对‘国民党二大’、中山舰1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等问题上的让步,还有对蒋1介石、汪1精卫的依赖,以及不重视党直接掌握武装的思想,虽然这些问题都受到共产国际的直接影响。1926年3月,孙中1山已经去世了,由于国共合作北伐,蒋1介石逐渐掌握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大权,但是还没有彻底掌握两党。3月18日,蒋介1石命令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到黄埔听后调用。当中山舰刚刚开到黄埔时,蒋介1石就散布谣言称中山舰要消灭广东革1命政府,并趁机收缴兵权,驱逐共产党员。陈独1秀面对这种形势决定退让,促使蒋介1石夺去了军队领导权,为后来蒋叛变革1命,放弃北伐奠定了军事力量。

这是一右三左错误中的一右。PPT第31页

1927年蒋介1石叛变革1命之后,不在北伐,转而消灭共产党。瞿1秋白在1927年7月至1928年5月之间担任中国共1产党主要领导人,开始推行左倾盲动主义,主张为革1命反动中牺牲的同志报仇雪恨,提出无间断的革1命,直接战斗到最后一人,先后组织策划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秋收起义,党的损失很大,幸好各临时军事指挥官随机应变,在起义失败后都选择了保存有生力量。这是一右三左错误中的第一左。

起义失败之后,瞿秋白被调到共产国际,国内由李立三负责。1930年6月,李立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盲目实施‚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冒险进攻计划。在进攻大城市起义连续失败后,李立三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还提出全国中心城市论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这个文件就是《新的革1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实践效果非常不理想,损失较大。PPT第32页

1930年12月,王明担任党的主要领导人,他过高估计革1命形势,在革1命低潮时期认为革1命高潮,在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的五次反围剿中越来越激进,认为这样尚有机会获得胜利,导致实力消耗严重,仅剩10万红军被迫长征。

直到遵义会议以后,毛1泽东说:‚同情我们的,支持我们的,我们要争取;中立的要争取;反对我们的要善待;反对我们的才要消灭‛。这样,就把群体扩大到社会底层、中层和部分知识分子、开明地主等。关于革1命,毛泽1东还说:‚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样就不会左倾太激进,也不会右1倾太保守。PPT第33页

陕甘宁时期或者延安时期,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原本希望同湘西的红

二、红六军团会合,被国民党识破意图后沿途布上重兵,红军几经磨难,几乎山穷水尽,原本准备先占领敌人实力薄弱的甘肃南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国民党剿匪的报纸上知道了陕北革1命根据地,就决定会师延安。后来,两次过雪山,三次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

当时大敌当前,日本全面侵华跃跃欲试,民心向战,蒋1介石不顾民意,执意剿共,但是驻扎陕西附近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几次进攻受挫后,逐渐同共产党达成了一致抗日的统一战线。共产党慢慢的完善了根据地政权,推行三三制政权,党员、非党左派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理论建设上,毛泽1东选集第4卷中159篇文章有112篇出于这个时期,尤其是1936年的《中国革1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极其精细的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把握住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在作风建设上,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清理了各种错误思想如速胜论、亡国论等,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PPT第34页

由于剿共不力,蒋介1石十分恼火,亲自到西安督战,撤销了张学1良的职务,剥夺了张学良的军权。此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已经多次要求不需要中央政府提供枪械钱粮,自带本部兵马开赴前线抗日救亡,蒋介1石百般阻挠,要求其先剿共后抗日,被逼无奈,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内部出现了借张学良的手消灭蒋介1石的势力,组织讨逆军直逼西安;中共了解西安事变后迅速调整战略由反蒋抗日转向逼蒋抗日,派周恩来前往调解,既解了张学良之围,也解了蒋介1石之围,更解了共产党之围,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达到了共同抗日的最好局面。1938年,毛泽1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作了详尽分析,在此战略判断下,深入广大农村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逐渐转向运动战,凝聚了抗日力量,也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个时期,党提出了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解决了吸引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问题;武装斗争解决了中共领导权问题;党的建设解决了凝聚力问题;人凝聚来了,又听党指挥,又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就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T第35页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共力量对比,国民党占据较大优势,共产党当时的策略是争取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党要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双方为了避免战争,签署了《双十协定》;中国被划分为解放区和国统区,然而当国民党进入东北和其他原日军占领区域后不承认共产党已经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双发开始发生大规模冲突。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突然袭击手段,进攻中共在中原地区的一个集结区,全面内战遂告爆发。

1946年底,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与中国青年党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并选举中华民国总统,完全撇开共产党及民盟等民主党派,彻底把中间派推向了共产党。1948年4月,共产党提出联合各党派打倒蒋1介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相继发动了三大战役,国共力量对比和民意支持发生重大变化。随后,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中国领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迫切希望弥补百年来失去的发展机会,重回世界第一梯队大国行列,迅速赶超英美;也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从1953年至1956年发动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整个改造过程虽然有很多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痕迹,但是毕竟实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随后的大跃进以及左倾风气把工农商业秩序带向了混乱,党中央没有认为政策制定的问题,反而认为这是资产阶级造成的,有必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文化大革1命运动。PPT第36页

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文化大革1命时期,文化大1革1命最早由西方马1克思主义者、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葛兰西提出的,当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革1命成功的时候,葛兰西领导的革1命失败了,于是他在监狱中思考适合欧洲革1命的形式,既然政治上无法一步到位的取得政权,只能通过文化上占领主动权,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自己的政党获得越来越多的选票。

列宁也十分重视文化领导权,苏俄国内刚刚平稳,新经济政策刚刚推行的时候,列宁就开始准备慢慢的开展一次小范围的文化大革1命,整顿一下党风。1923年列宁在《论合作社》中就提出了,原本设想是经济领域实行新经济政策;政治领域渐进民主;文化领域保证马1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可惜,列宁疾病缠身,不幸逝世。

毛主席由于对国内形势误判,于是把文化大1革1命在中国实践了十年,这十年先是反右1倾,后是农村四清(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城市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最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主导地位代替了经济主导地位。十年过后,虽然中国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了,但是失去了宝贵的十年发展时间。PPT第37页

1976年,党的主要领导人朱1德、周1恩来、毛1泽东先后逝世,以华1国锋、叶1剑英、李先1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彻底粉碎了4人帮。

邓1小平重新回到领导岗位,设计了改革开放。当时邓1小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所有人都纠结于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统一认识,也就没有办法统一目标,没有办法长久而深入的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尝试经济体制改革,活跃了经济氛围,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政治方向和大局稳定;1983年政党运动从思想上清理了各种思潮,然后把经济集中到经济建设上;随后慢慢的推进党政分离改革,废除终身制,精简机构,重提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连群众的工作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由于把握住了政治方向,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思想文化也进行了清理,所以苏东解1体、东欧剧1变过程中引发的全球效应没有动摇中国。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终于完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选第3卷373页)PPT第38页

1993年,江泽1民当选国家主席,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他面临的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一个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很难推进的情况下就需要党去起模范作用。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

政治体制改革由于八1九**而犹豫不决,进程被迫放缓;文化管理被迫转向保守;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遭遇的最严重的考验。于是,党中央决定先从经济领域着手,随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最后完成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改革开放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政治上确立邓小平理论;组织上,大力发展党员;思想上,主要是反左倾;社会管理上,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到要硬,逐步探索社区自治和乡村自治。由于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2000年就提前完成了第二步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发展并未代替,也未掩盖政治体制与社会管理体制等等矛盾。PPT第39页

2003年,胡锦1涛当选国家主席,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他面临的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推向深入了,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矛盾纷纷凸显,同时国家综合实力也跃居世界第二,中国要想继续快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规避国内各种矛盾,同时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韬光养晦数十年了,国泰民安,盛世空前,现在问题是:怎么凝心聚力实现更好的发展,怎么有所作为。在经济上,由重视生产转向重视分配,同时开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政治上,自下而上的基层民主自治和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式民主;在社会管理上,开始剥离政府衍生机构,有限制的发展非政府组织。2010年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1涛作《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在党的组织上,强调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党员队伍上,强调素质和质量;在理论创新上,强调学习型党组织。这一切都集中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三步走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附名词解释: 1.左倾盲动主义:

唯上唯书,照搬国外经验,从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奉行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

过高估计革1命的力量,过低认识革1命的艰巨性,看不到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总是大言不惭的作出各种错误的估计和预测。

自认为革1命,听不得不同意见,排斥不同意见的人。在大敌当前革1命处于极端困难的时候,坚持被实践屡屡证明是错误的主张,频发各种更加错误的指令,有时不惜朝令夕改,实行军事冒险主义。

在导致革1命出现重大损失的时候,张皇失措,找不到正确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可靠路线。2.左倾冒险主义

在政治上,他们在政治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混淆民主革1命和社会主义革1命的界限,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否认九1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化,把国民党统治集团看成铁板一块,把中间势力当做‚最危险的敌人‛,主张以主要力量打击那些所谓妥协的反革1命派;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不适当的夸大城市工人运动的作用,要求红军占领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进而形成全国的胜利。

在军事上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忽略正确的军民、军政、官兵关系的教育,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发展了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否定敌强我弱的前提,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来又变为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在组织上他们打着反‚右1倾‛、‚改造和充实各级领导机关的旗号,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3.左倾机会主义: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可能性,不注意斗争策略,堕入空想和盲动。4.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篇6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普遍交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该理论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考察的前提之上,为我们在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挖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对施蒂纳的观点进行批判。施蒂纳将古代历史等同于古代哲学史,又将古希腊哲学归结为几个哲学学派观点和论述的简单结合。而马克思在解释古代历史时更多地立足于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施蒂纳的观点加以批判:首先,施蒂纳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归结为意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物质生活对于意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施蒂纳抛开时代、阶级、民族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谈论意识的作用,偏离了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轨道;最后,施蒂纳对于人生的描述只是对黑格尔观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转换。[1]马克思在对施蒂纳观点的批判中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地基于“现实的个人”及“现实的个人”真实的社会状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来看待人生,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历史是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运动过程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各民族国家缺乏交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逐步形成了相互隔离的生存状态。在各个群体互不联系、缺乏交往的状态下缓慢发展,在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的程度也在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逐而向其他范围扩大,新大陆的发现,大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促使世界市场迅速形成。世界市场的不断推广与扩大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与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更加深入和普遍的交往,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促使了世界性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

2.人的存在逐步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人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推广,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始受到世界性生产关系的影响,此时的人已不再是旧的生产关系的人,而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人,即“世界历史性的人”。这时的人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生产联系与普遍交往。

世界历史的发展突破了民族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资本主义大工业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伴随着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展,世界市场由此开始逐步形成。人类也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开始走向世界性的交流和融合,“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世界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也增进了人的普遍交往,使得各个民族国家的单个的个人快速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人的存在也成为了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世界历史理论中,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一个个人不断摆脱束缚,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3.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助推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一切关系。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普遍交往的历史。从交往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社会交往、人员交往等等;从交往的广度来说,它将每一个个人、每个民族都纳入广泛的交往范围之中,形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从交往的深度来说,它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狭隘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片面性。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普遍交往,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才能认识到个民族之间生产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狭隘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个人才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而存在,“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不断前进的。大工业不仅扩大和发展了原有社会的分工,而且直接促成了世界性分工和全球性分工的产生。分工的普遍发展使得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愈发普遍,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不断成为我们探索全球化进程,解决现阶段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的良好借鉴。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普遍交往和世界市场等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为我国在现阶段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带来启示意义。

1.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来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

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交往是被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来论述的,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反思与考察,不再以抽象的理性为历史的前提,也不再以抽象的自由精神发展为世界历史发展核心,而是立足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以生产实践为历史的基础。马克思从这一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首次找到了解开世界历史之谜的钥匙。他把世界历史的形成看作是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由它造成的各民族的交往的普遍发展基础之上的。纵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论述,全面体现了以物质生产为前提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主要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矛盾运动的发展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努力。

2.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为我们探索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现实启示

马克思把人的解放和发展放在世界历史的视域下考察,从而得出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改成相)一致的科学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历史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个人通过交往实现最广泛的世界性的联合,逐渐全面占有生产力,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3]。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只有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能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迈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问题,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社会建设的做种目的,只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4]。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

3.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努力扩大国家、民族、地域、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曲折,需求动力减弱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将延续,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疲弱,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各国都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全球贸易面临下行的巨大风险。此时,分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性的人”的存在、普遍交往等内容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发展中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中的国际国内问题,从而找到化解难题的良策。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扩大经济、政治、文化、人才方面的交往,借鉴国外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但同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解决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难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巍.《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灿.浅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J].南方论刊,2015.7

[4]贾孝敏.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篇7

一、“新唯物主义”的提出

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第10条的内容是:“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在这里首次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概念, “新唯物主义”是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而言的, 突出的表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它具有一个和以往所有哲学不同的思路即实践的观点。

(一) “新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了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新唯物主义”, 和马克思接受的哲学思想有关。

1. 马克思角色的转变。

马克思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 强调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后来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了唯物主义, 但费尔巴哈的“新哲学”是把人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成哲学唯一的最高对象, 肯定自然先于精神, 否定人和自然界之外有独立的精神存在。马克思不认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等观点, 在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观点, 1888年,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这个笔记, 以《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为题, 作为《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 第一次公开发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表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基本观点, 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在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认为物质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 通过各自的探索, 实现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 在现实实践和革命斗争中,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和全人类的解放, 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 原有理论缺陷已突出。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存在着合理的部分但也存在许多缺陷。马克思曾谈道过:“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即“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旧唯物主义将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直观的纯客体的理解, 其缺陷就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纯主体的理解。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看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关系, 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以及实践的存在和意义,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那初期开始的哲学思想是潜在的、直接的、抽象的、一般的。”

(二) “新唯物主义”的“新”道理

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新就在于马克思看到了实践的巨大作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在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旧唯物主义的全部观点, 而是指出了旧唯物主义错误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 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 要求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 又从主体方面, 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 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 又把它们看做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 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

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 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 确立了哲学出发点上的变革, 同时也就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新原则、新路线, 建立起崭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在唯物论方面,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去把握物质和规定物质。在辩证法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 批判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既要以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历史, 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 也要求人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 也就是辩证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的创造活动的相互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完备,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 “社会历史规律是具有客观性的,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社会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且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可忽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个国家的法律、哲学、宗教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三)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中心和线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首先, 马克思科学地概括了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次, 马克思认为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以观察和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再次, 马克思指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科学地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 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好的解释和定义, 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它唯物辩证地看问题, 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达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的历史的统一, 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性变革。

(二) 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正确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哲学和一般科学的关系, 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是以实践为基础和首要原则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 包括它自己必然随实践变化而变化, 它否认能达到认识的顶峰和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 从不认为自己结束了真理, 而是进一步开辟了探索真理的大道, 这种科学的态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它的科学性, 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哲学体系, 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它从实践出发来认识现实世界, 看到高度重视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 的历史作用, 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这就在社会作用上表现了它的科学性, 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以实践为特征的新唯物主义是顺应时代要求而生的,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哲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视野, 指导着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解放而不断斗争。

摘要: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哲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理论, 它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 在原来的哲学世界里增添了实践的观点, 使人们看到了实践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人们的认识领域的重要作用, 引领哲学走上了实践的新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1卷 (第2版) , 1972:57.

[2]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54.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4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

[7]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8]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9]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篇8

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实际上主要指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异化劳动理论是否成熟, 或者说到底是不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上, 学术界提出了不同见解。

俞吾金认为,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来自四个背景, 即“黑格尔的思想,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空想共产主义理论和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1]。尽管马克思超越前人的视阈, 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维度楔入了异化问题研究, 并把异化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但是, 青年马克思考察异化问题的总体思路仍然停留在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基础的、伦理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理论框架内, 是从道德批判的角度去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以及国民经济学对这一现象的掩蔽, 虽然也提出了像“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这样的历史性见解, 但其总体上仍然停留在一种“道德评价优先”[1]的视角, 还没有真正运用历史性的评价角度。

不同于俞吾金的“道德评价优先”视角, 张奎良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一直是以“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的。马克思超越了以往的哲学家将异化归结为“异化劳动”, 开始以人的价值和社会进步为双重坐标, 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考虑和看待异化问题, 并把异化作为表述历史、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维度。他认为, 马克思对私有财产一向是持否定态度的, 然而在《手稿》中, 马克思并不是简单的批判私有财产, 他还肯定了其积极的一面, 指出“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2], 这就说明了私有财产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尽管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工人的处境进行了充满“悲情主义”的描述, 对异化问题根源的探讨也还显得有点“扑朔迷离、难以厘清”[3], 但这也是其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不能以此推断马克思是出于“道德上的义愤”, 甚至是以“道德评价优先”的视角在分析问题。他认为, 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评价和价值评价的统一[3]。

针对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 宋朝龙提出马克思早期异化概念本来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指矛盾的对立, 即《手稿》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阶级对立性质描述为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劳动者和劳动行为、劳动者和人的类本质、人与人四个方面的异化, 这是现实而具有进步意义的。另一方面是指先验本质外化。马克思在还不能用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时, 又想摆脱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之间循环论证的困境, 于是不得不回到黑格尔的逻辑, 利用先验本质外化, 把人的类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劳动。这种自由自觉的劳动经过外化成为“异化劳动”, 继而又产生私有制。这也就同时说明了“异化劳动”向自由自觉的劳动复归以及私有制的扬弃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宋朝龙认为, 马克思运用这两个逻辑并不是要对异化进行道德控诉和道德评价, 而恰恰是为了说明私有制和异化产生以及被扬弃的历史, 只是这个说明还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

二、关于马克思早期异化概念与成熟时期异化概念关系的分歧

俞吾金认为,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1]。纵观马克思的理论著述, 对于异化理论的运用确实存在着前多后少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是为哲学基础差的读者提供理解上的便利;二是当时德国哲学家对异化有滥用之势, 马克思为免口舌, 故而避之。他认为, 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 存在着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两个维度。马克思在还未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前, 道德评价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 随着马克思思想的逐渐成熟, 历史评价逐渐上升, 进而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历史评价优先”。然而这只是马克思思路上的转变, 而不是“抛弃论”所认为的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断裂。

王东、林锋认为, 马克思的异化观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4]。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并不是其探索异化问题的顶点, 而恰恰是逻辑起点,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观后, 没有抛弃异化理论, 也没有用其他的理论予以替代, 而是对其做了创造性的探索。马克思对异化的探索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是《手稿》对异化观的思想奠基和初步表述;二是《资本论》及其手稿对异化观的重大深化和创造性发展”[4]。他们认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立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根据经济现实和哲学分析, 对《手稿》中对异化的四个规定进行了深化。同时还赋予了异化范畴四个新的规定:“ (1) 工人的活劳动和劳动条件相异化; (2) 劳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同工人相异化; (3) 劳动创造的资本表现为异化的社会权力, 劳动异化发展成为全面异化; (4) 异化劳动必然导致商品、货币、资本的拜物教。”[4]

戴安良在异化理论和异化思想上作了区分, 并把发展的维度引入对异化理论的分析中。他认为, 《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积极地想从经济现实去研究异化问题, 但又摆脱不了抽象的人的本质的牵绊, “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他所达到的认识水平有关”[5]。通过楔入历史的维度, 马克思迈出了创立唯物史观的关键一步, 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尽管《手稿》之后马克思抛弃了异化思想, 但却继续使用异化概念。“随着实践与理论的向前发展, 异化范畴也会相应地被赋予新的含义。”[5]因此, 异化本身只是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的本质是一种进化。

不同于上述几位学者, 段忠桥认为, 早期马克思所谈的异化其实是异化劳动, 也就是《手稿》中阐述的四个方面的异化。成熟后的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后就放弃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手稿) 》、《经济学手稿 (1861—1863年) 》等几部经济学手稿中的异化含义, 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 主要描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三种现象:“ (1)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交换关系对生产者的异化; (2)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中生产活动对它本身的条件和产品的异化; (3) 资产阶级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生产目的的异化。”[6]

宋朝龙认为, 早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差别, 落脚点还在于《手稿》中异化的二重性。“作为矛盾对立关系的异化,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沿用了它;作为先验本质外化的异化, 其逻辑功用是借助黑格尔倒立着的发展观来摆脱理论困境的表现,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抛弃了它”[7]。

三、关于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作用地位的不同认识

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俞吾金的基础论。

他认为, 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实质性的、基础性的”[8]地位。主要表现在异化与劳动、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批判和辩证法的关系上:一是在异化与劳动上, 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 并将之运用于对经济生活的分析和批判。二是在异化与共产主义上,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异化理论间互有交织, 共产主义实现与普遍异化扬弃间存在着内在关系。三是在异化与资本主义批判上, 进一步发展异化概念, 运用物化、外化、商品拜物教等概念来说明物的背后隐藏的社会关系, 对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的批判。四是在异化与辩证法上, 把特定历史背景下存在的异化劳动和对异化劳动的扬弃 (共产主义) 纳入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2. 段忠桥的无用论。

他指出, 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意义, 但异化劳动本身却并不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概念。马克思在其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著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和《哲学的贫困》中都没有运用异化劳动概念。同时“异化劳动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的类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则是现实的人”[6], 异化劳动理论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的类本质复归的过程, 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6], 人类社会进步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因而它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 更不用说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了。”[6]

笔者认为, 马克思的众多概念都是开放的, 也是“活”的, 是由本质到现象, 由抽象到具体, 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果。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也是如此。它随着马克思研究阶段的不同而穿上了不同的“外衣”。且不论异化劳动的提出是建立在唯心观还是唯物观上, 亦或是出于道德评价还是历史评价, 马克思的根本目的都是要扬弃异化劳动, 进而复归自由劳动, 阐释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0-131.

[3]张奎良.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及其评价尺度———与俞吾金先生切磋[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4) .

[4]王东, 林锋.《资本论》异化观新探[J].江海学刊, 2007, (3) .

[5]戴安良.试论异化与发展及其辩证关系———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体会[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4) .

[6]段忠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江海学刊, 2009, (3) .

[7]宋朝龙.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思想转变的实质———评张奎良与俞吾金的争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篇9

一、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费尔巴哈认识论植根于唯物主义基础

费尔巴哈是一位旗帜鲜明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现实的。 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产物,也具有实在性。 这不同于康德的认识路线,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与人通过感觉获得自在之物的观念是不同的,人通过感觉认识的是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本身,自在之物本身我们并不认识。 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是通过人的理智认识事物的现象而认识事物本身的。 康德将自在之物当作理智的产物,走的是唯心主义道路。 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错误在于, 它将人的本质对象化了,即把人的本质理解成在人之外的、不同于自身的“客观”存在物,又把自己想象的这种存在物看作人性化的、具有人格的对象,这样宗教的神和上帝便产生了。 在费尔巴哈看来,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实乃异曲同工,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万物本身之为被思想的物件,乃是因为人思想万物,万物之为理智产物,乃是因为万物对于人是个理智对象。 ……在人看来,直接地、不经判别地认识到的原则就是存在的原则,思想物就是实在物,对于对象的思想就是对象的本质,后天的就是先天的。 人把自然想成异于自然, 替自然假定一个异于自然本身的东西,假定一个仅仅存在于脑中、简直只是他自己的头脑的东西作为自然的实在性的基础和原因,这是无足怪的。 人颠倒了事物的自然秩序:他把真正意义的世界头朝下放着,把金字塔的尖端当成了金字塔的基础———把在头脑中或对于头脑是第一位的东西,把某物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当成了在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东西,当成了某物借以存在的原因。 ……所以人把理性或理智的实体、把思想实体当成了第一实体、根本实体———不仅在逻辑上是第一,而且在物理上也是第一。 ”[2](P479~480)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它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将存在当作了意识的派生物。 其认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仅人产生于自然界,靠自然界生活,人的意识也是自然界的反映。 自然界既是人生活、意识的源泉,又是人的认识活动的起点。 自然界并不受人的意识的影响和控制。 他认为,哲学的开端既非上帝,亦非绝对观念,哲学源自于有限的、确定的、现实的东西,比如自然。 “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 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 这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 ”[3](P108)由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跃然纸上。

(二)费尔巴哈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

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对立,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共有的特点。 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感觉、人的观念、人的思想都是客观世界的产物。 而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不仅是唯物主义反映论,而且是感性的、直观的反映论。 所谓直观即人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对象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的反映形式,它不经过中间环节,是对客观事物直接而生动的反映。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即是没有经过中间环节的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费尔巴哈首先强调感性、 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认为感觉、直观、经验是认识的起点,在对事物的认识中,只有通过表象才能深入本质。 只有依靠感觉、直观和经验来把握事物本质,才具有认识的可靠性。 因此,他认为只有从经验、感性发端的哲学才有生命力。 人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对象世界的。 通过人的感觉,人的认识对象转变为自己的感觉对象,主体的人通过感觉实现与认识对象的同一。 对象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感觉来认识,“只有感性的事物才是绝对明确的;只有在感性开始的地方,一切怀疑和争论才停止。 直接认识的秘密就是感性。 ”[4](P107)相对于虚无缥缈的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紧紧抓住感性存在, 以可以把握的感性存在去理解意识和上帝,其认识论路线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其次,费尔巴哈认为直观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直观不经过中间环节,不需要中间过渡,不需要任何证明,没有经过大脑的抽象和加工,通过眼睛、鼻子等感官,直观直接作用于认识对象, 直接通过自身确证认识对象,直接与认识对象同一,因而是绝对真实、无可怀疑的。而理性认识的方式,需要通过信息筛选、加工、处理获取符合自我价值标准的信息,并不可靠。 “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 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才是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 ”[3](P178)直观较之于思维,具有很多优势,它不给事物以限制和束缚,不作任何规定和决定,没有任何原理和法则,有的只是感觉的对象,因而只有直观的对象才是确实存在的对象。 再次,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具有被动性。 感性直观的认识路线必然会导致认识论的被动性特点。 因为, 按照感觉—直观—接受的认识路线, 认识过程不经过任何中介,不施加任何影响,原封不动的接受感觉器官的信息反映,费尔巴哈试图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 他的新哲学就是要从思想、 意识的对立物———客观物质世界中,通过感性直观获得对对象世界的可靠认识,这样,人与对象之间就形成了完全的被动、领受关系。 此乃其认识论的突出特点。

(三)费尔巴哈认识论是感性的可知论

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对象世界,人的感官“不多不少”,正好可以认识全部的世界。 感官、感觉对费尔巴哈认识论具有重要价值。 他认为,人通过感官获得的感觉是在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空虚世界中唯一能确证的东西。 人通过感官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获得感性经验。 “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 ‘自我’———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 ”[3](P172-173)可见,费尔巴哈的对象世界既包括外在的自然界和人,也包括内在的人的精神和意识。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与康德有根本区别,康德的认识论把现象与本质、思维与存在对立起来、分割开来,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康德哲学中,他把本质看作理智的产物,把存在看作感觉的对象。 感性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现象,而没有存在的本质则是本体,是单纯的思想,是根本性的东西,亦是理智的本质。 他认为, 理智本质作为思想的存在物才是自在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 费尔巴哈反对康德将 “真理性”和“现实性”分离开来。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对这个矛盾进行扬弃,才能达到理智与对象的统一,得到“同一哲学”。 这样,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以感性为工具,将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理性与经验等对立范畴统一起来。 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认为他的神学唯心主义跟斯宾诺莎神学唯物主义不同。 黑格尔哲学将“自我的本质放在‘自我’之外,从‘自我’中划分出来,将它作为本体,作为上帝而对象化。 但是又像斯宾诺莎对待物质那样,将自我当作神性本体的一个属性或形式,从而宣布———间接地和颠倒地宣布———‘自我’具有神性,人对上帝的意识就是上帝的自我意识。 这就是说:本质属于上帝,认识则属于人。 但是在黑格尔哲学中,上帝的本质事实上不是别的,就是思维的本质,或从‘自我’,从思维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 ”[3](P152)可见,黑格尔的绝对哲学实质上就是神学,其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的。

费尔巴哈的可知论既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又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既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又强调人的认识能力。 既认识到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又认识到矛盾的统一性, 这都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进步之处。 费尔巴哈认识论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思想启发作用。

(四)费尔巴哈认识论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感性的可知论。 对其认识论的评价,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 在19 世纪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主宰的德国思想领域,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唯物主义立场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首先,他提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 有意识的、属人的实体,则在其发生的时间上是第二性的。 ”[2](P523)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他坚持物质第一性。 其次,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对象之间,费尔巴哈以感性之桥将主客体连接起来,摒弃了不可知论。 尽管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但他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指明了方向。 正是在费尔巴哈直观感性的反映论之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了感性实践的认识论。[5]

虽然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重新推上哲学的王座, 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恢复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但是,这一哲学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在费尔巴哈那里,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他强调的是人的感性认识。 尽管他也提到了人通过眼睛看到的事物只是事物的表象,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 人认识事物要将对象本身和关于对象的表象区分开来,但总体上,他并没有将认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次,尽管费尔巴哈也讲实践,但他所说的实践只是一种生活实践,并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活动。 他没有认识到,人除了有认识世界的反映能力,还有改变世界的能动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是可以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的, 而且即便是认识能力,对于他也还只是一种直观的认识能力,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再次,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唯物主义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进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上就转变为唯心主义的了,因此,他的认识论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6]

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启示

(一)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

感性直观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突出特点,他强调人的认识活动不经过中间环节,以获得原汁原味的“真实信息”。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那种直接通过自身就能确证自己,而不需要其他事物或者某种中介来确证的事物才是无可怀疑的、 绝对真实的事物。这种事物就是感性的事物,即人通过感官可以直接认识的事物。 这种事物以自身而不以其他事物为存在根据。 只有这种感性事物才能终止一切怀疑和不确定性。 但这种感性直观有很大的缺陷,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7](P502)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领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 费尔巴哈通过感性直观,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 通过自己的感官,人可以全面把握自然事物的表象,如通过眼睛、耳朵、 鼻子等感觉器官获得关于自然事物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表象信息。 对于诸如“市民社会”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单个人的活动,通过感性直观也能获得直接的认识。 但如果以感性直观来认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时,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感性直观只能处理通过直接的观察可以获得的信息,对那些内在的思想、心理,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这些抽象的、 无法直接观察的思维活动和内在联系,感性直观就无能为力了。 费尔巴哈亦无法给予唯物主义的解释和说明。

尽管费尔巴哈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费尔巴哈不承认理性认识。 一方面,费尔巴哈并不否定理性认识。 他认为思维和精神就是理性,理性“按其内容,除了说明感觉所说明的东西而外,并未说明什么其他的东西; 它不过把感觉分散地、分别地告诉我的东西,又联系地对我说明,正因为如此这种联系才被叫作理性、而且就是理性。 ”[3](P252-253)对于感性不能认识的这些分散的对象,可由理性认识来把握。 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理性认识,只是停留在对感性材料的联系加工,还远没有上升到对感性对象进行科学抽象的层次。 另一方面,费尔巴哈不仅承认人的理性认识,而且意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我提出了感觉,作为对人和现实的标准即标志和基础。 当然,不是动物的,而是人类的感觉;不是感觉本身,不是没有头脑、没有理性和思想的感觉,因为甚至纯粹的视觉都需要思想。 ……但一如感性若无思想便等于零,思想,即理性,若无感性也同样地等于零。 ”[3](P252)费尔巴哈意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将理性认识上升到应有的认识论高度。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头脑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工具和生理器官。 头脑既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来源,也是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来源。 用哲学理论名词来说,作为哲学的工具和手段,思维和直观的作用不同。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是哲学学派和体系研究的原则,是一种间接的认识;直观感觉则是“心情”的需要,涉及的是“生活原则”,属于直接认识。 只有将存在与本质相结合,将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将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生活和真理。 费尔巴哈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不一样。 “思维从现象中分解、寻找、抽出统一的、同一的、一般的规律;但为了找到它,思维必须首先感知感性的现象。 ”[3](P253)他又说个别现象是不证自明的,“没有思想的感性止于个别现象;解释个别现象不用思考,不用批评,不用研究,不与其他现象比较,而直接通过自己来解释。 ”[3](P254)思维直观的作用在于把彼此不相关联、彼此分离的感性事物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以及与其他感知的事物发生联系。 可见,费尔巴哈已经产生了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而达到真理性认识的思想火花。 但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在费尔巴哈那里,两者总体上仍然是分离的,没有内在的、必然的关联,感性和理性分属于感官和大脑两种不同的器官的功能,理性认识并不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活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感官形成的,对事物表象和外部特征的认识或理解,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人的认识过程的这两个阶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在认识活动中,随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

(二)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从总体上、根本上看,将这种“新唯物主义”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不准确、不深刻的,而应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系统中,作为理论基础、‘普照的光’、思维辐射轴心的是‘实践’范畴,而不是‘历史’范畴。 ”[8]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之一就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到了认识论领域。 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认识论是实践认识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和本质特征。 而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尽管他也经常谈到实践,经常使用实践的概念,例如“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3](P108)又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3](P248)但是费尔巴哈的实践与马克思的实践是不同的。

费尔巴哈承认,他在进行理论批判时采用的是抽象的观点, 他把关于人的理论观点归之于哲学,把实践观点归之于宗教和神学。 “站在实践观点上,人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用场,去同一切事物打交道;而站在理论观点上,则是为了事物本身去同事物打交道。 ”[2](P511)费尔巴哈这种实践观和马克思实践观有根本不同,他所说的实践仅仅指人的生活实践,即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实践活动。 在他看来,实践就是生活,生活即实践。 “在理论中否定我们在生活中、 在实践中肯定的东西;把我们在实践中宣布为本质的东西,在理论中又仅仅当成现象,把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同一的本质分解为两个异种的本质,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3](P210)费尔巴哈只看到了生活中人们对物质实在的需求,只看到了生活实践,即在生活中通过感官可以直观认识的实践,而没有认识到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社会的实践、历史的实践。 他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侧重于人的感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 他不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没有看到这些物质资料的满足是建立在人们的基本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既是片面的,又是肤浅的。 而对于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怎么产生的、真理如何来进行检验,费尔巴哈作了初步的探讨。 费尔巴哈认为,真理依靠人的感官来获得,人的感性直观是认识真理性的保证。 对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 他只是以人们的生活实践来进行判断,不知道社会实践对检验人的真理性认识的作用和价值。 他不了解,即使是感官直接看到或听到的事物,也可能是假象而未必是真理。 很多时候真理无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发现,它只能通过历史的实践逐渐地显现出来。 马克思实践认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他只是直观地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虽然他找到了与唯心主义纯粹的思想存在不同的感性存在,但他仅仅只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存在,而不是看作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为,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对象世界不仅是主体的认识对象,而且是人的改造对象。 主体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感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识世界的,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因此,“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7](P500)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能判断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 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费尔巴哈认识论以人本主义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这一立场相对于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这一立场也导致了其认识论的局限性———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费尔巴哈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中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原则,但对于自然存在的内在属性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认识,费尔巴哈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一方面,他认为自然存在是客观的、物质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但是,他不知道这种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演化过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类生活的自然界实为人化的自然界,不可避免的带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打上了人类实践的标签。 人类生活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 ”[7](P528)另一方面,他仅仅是把人当作自然的存在物、自然的一部分来看待。 他没有认识到,人的存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对人的考察,除了通过感官获得的直观认识,还需要对人的内在思维和相互关系作社会的、历史的理解。 而且,在认识活动中,虽然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是认识的对象,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自然世界,同时,自然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人自身。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存在,更没有认识到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的社会意识。 对于人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意识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固然也具有意识, 但动物的意识和它的本能是结合在一起的,动物没有类意识,人具有类意识,因为人有具共同的自然属性的感觉器官, 可以获得相同的感性认识。 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属性的人,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人的实践亦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实践、生活实践,他没有揭示人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性,这种社会性、实践性不仅表现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中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自己掌握的生产资料压迫、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 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互相对立的阶级。 这种对立的社会阶级关系用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方法是无法科学认识和真正理解的。 对这种阶级矛盾的解决,费尔巴哈就只能通过抽象的爱的宗教发出几声空洞的爱的呓语。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4](P59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它以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 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一定社会阶段,一定社会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社会意识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与对立从根本上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从根本上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矛盾的解决,决定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 在人类历史上,这种矛盾的解决大都是在某一社会阶段,当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桎梏后,以通过社会革命变更经济基础的方式释放这种束缚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他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在唯心主义垄断的世界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 然而,其认识论也有历史的局限性。 他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通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来理解对象世界,将以感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进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摘要: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马克思理论与功利主义探析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功利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理论和功利主义存在原则性区别,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进行的批判具有原则性高度。但是, 西方思想界经常把两者混为一谈, 并且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尽管在一定的限域内, 马克思理论和功利主义的先惯性得到了证实, 但是把马克思理论归于功利主义, 就是对马克思理论人性论的误解, 也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规范性相背离。本文主要对马克思理论和功利主义之间的原则性区别进行简单分析。

一、功利主义的概念及特征

西方思想史中, 功利主义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 例如索福克勒斯、墨子等, 但这些思想家只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及科技发展的时期, 以人为中心的宇宙观对以上帝为中心的宇宙观的取代中得到普遍承认, 并在霍尔巴赫及爱尔维修的影响下, 广泛的得到发展。功利主义的观点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最大幸福原理”或“功利最大化原理”。所谓功利, 是指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幸福、利益或快乐, 防止其受到不幸、痛苦或损失。

尽管功利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变种, 但其特点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 在价值论上采取福利主义观点;其次, 属于一种目的论, 对行为的正当性进行评价时采取后果主义原则;第三, 具有集聚性, 可以产生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行为方案;第四, 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大化”。由此可见, 功利主义与直觉判断相吻合, 同时能够满足集体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要求, 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理论与功利主义之间的差异

把马克思理论与功利主义归为依然, 其误解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二者之间人性论前提的原则性差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我们想知道何种东西对狗有用, 那么就必须对狗的本性进行探究, 这种本性是不能从“效应原则”中虚构的。如果要在人身上运用这一原则, 按照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关系、行为及运动等等, 就需要对人的本性进行研究, 然后对每个时代发展中, 人的本性的变化进行研究。但是那些认为马克思理论和功利主义没有区别的人认为标准的人就是现代的市侩, 也可以理解为理性的人, 对这种人及其内心世界有用的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用。用这个尺度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评价。在这段文字中,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 认为功利主义理论人性论是逻辑的倒置, 其人性论没有时间性。

从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可以看出, 在功利主义理论基础上, 效用原则是超历史的原则, 已经超过了合法性的范围, 很明显可以看出马克思理论与功利主义之间是存在原则性的区别的。但是, 需要注意, 马克思在对功利主义的人性论前提进行批判时, 并未对功利原则本身进行批判, 而是辨证的进行了批判, 留给功利原则存在的空间。然而, 这个空间也使得功利主义与马克思理论相同的看法提供了托词。为了使二者的差异更加明显, 还需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规范性前提进行讨论。

按照马克思对功利主义人性论基础的批判, 以及马克思所坚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规范性基础, 可以看出, 将马克思看作是功利主义者, 认为马克思理论是功利主义体系中的一部分都是错误的。但是,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人性论批判的时候, 并不是全盘否定, 仅仅反对的是把实际小资产阶级抽象出来的标准人性。这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规范性前提中可以看出, 他并没有否认人的自然特性, 而且还认为人的自然特性是人类历史的基础。这种观点看似存在一定的矛盾, 首先,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 其次, 在唯物史观内, 又给了功利主义下人的自然性。历史唯物主义是国民经济学语言的救赎史,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下, 将人的解放过程分为人的人、人对物的依赖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批判功利主义时, 马克思没有否定效用原则和人的自然性, 而批判的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之上的效用原则和造成人的自然性全面战胜以及取代人类特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 不管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赋予经济的有限性, 都是在人的自然性和类特性基础上的统一。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 马克思理论和功利主义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只要坚守人的自然性和类特性的统一, 消除资本主义制度, 那么功利论存在合理性。但是, 马克思理论与功利主义原则性差异是无法消除的。

参考文献

[1]糜海波.中西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与启迪——从义、利观的视角分析[J].学术论坛, 2012 (10) .

[2]万斌, 顾金喜.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3]马军强.浅谈马克思主义与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意蕴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29-02

一、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和论述,马克思始终站在资本主义内在发展的矛盾上来分析世界历史本质的。工业革命的不断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过程也在客观上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条件。

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和各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来实现的。它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不断由地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世界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生产力的不发达和社会分工的不完善。世界历史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后,大工业革命使得自然科学受到资本的影响和控制导致世界历史的逐步形成。这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出一种过度的扩张并且不断发展和不断强大的生产方式,资本内部的吸引和驱动也促使资本主义内部的生产方式快速更新。由此,地区历史必然随着经济的扩张而变成为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带来的全球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就其本质来讲是人类普遍交往的结果。而真正决定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人类社会下的生产力。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逐渐形成社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也就在客观上影响着世界历史和整体社会的前进走向,“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统一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86这种普遍的交往使得世界各地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开始被瓦解,区域间的相互交往开始转变为了世界性的交往,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交往方式影响着落后地区的交往观念和思维观念。所以,交往的发展使得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和追随性。而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全球化交往也保证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为“只有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108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全球化下的普遍交往程度之间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有机关联性。

马克思所阐述的世界历史理论观点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旨在解决人类解放这个共产主义目标上。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生存的人就其本质来看并不是人的本质状态,并且在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内在的矛盾性以及存在的不合理性也会慢慢地突显出来。资本主义社会状态中的人由于被社会分工所限制而无法体现出人的全面自由化的发展,特别是作为被剥削阶级的无产阶级更是处在被支配和被控制的地位上而无法反抗。这样,代表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状态的共产主义就无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对其进行超越。所以,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实现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扬弃的基础上。而要做到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首先就要将历史发展到世界历史阶段,因为资本的发展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这种发展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促使人的意识得到反思和解放。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对于人的片面约束,进而扬弃异化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的现实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就表明,全球化的进程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扩张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全球化一方面反映了新的科技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飞跃对于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着积极影响,它把生产的社会化扩展到全球化范围,把阻碍人们相互发展、相互合作的各种界限,包括民主国家的法律条文的限制都在逐步打通。另一方面,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全球化范围,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2]112所以,现今时代发展下的全球化世界是资本主义社会主导下的全球化世界。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全球化只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和环节,它不可能促使世界历史开创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并不等同于世界历史。只有当私有制被消灭,资本主义主体地位消失,全球化才能够真正地过渡到世界历史。

作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性环节,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战后诸多民族国家的独立延缓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它们剥削的步伐。资本主义社会利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和剥削落后民族国家,这种剥削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使落后国家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在大批殖民地形成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也越发地激烈起来,一旦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激化的时候就会伴随着民族独立斗争及独立国家的产生。这就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像以往那样赤裸裸地剥削它们的殖民地。

第二,由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存在,促使资产阶级利用新科技革命的产物来调和矛盾。自资产阶级形成全球化并发展到今天,其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过剩同人们消费能力低下间的危机。“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市场。”[1]278按照这样的方法,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扩展自己的领土以此开拓新的商品销售市场。但是,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同以往,独立国家的纷纷崛起让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统治地位,由此导致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萎缩。这样,资本主义内部的利益争斗就越发地变得激烈,这种激烈争斗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变得激化。在这种状态下,产品销售也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所以,夺取新市场的方式就由以掠夺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的暴力战争方式转变为以竞争高科技产品为目的。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创新性的方法。由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通过自我改良而进行克服和超越。所以,它必须要通过吸收和借鉴方法来完善自身生产方式的致命不足。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其解决自身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宏观调控和微观发展的统一等。而这些方式和方法就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发展的现实意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依托于全球化历史发展的整体布局基础上要充分地发挥本国和本民族的特色。中国如何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找到自我的发展方向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生产力依然处在落后程度上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够并不会为打破各个国家自我封闭性而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则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前进,这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历史发展上是无法想象的。对于这种发展态势的分析,邓小平同志一直在强调要“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种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3]250“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重了。”[3]250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目标,大力寻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在走向世界历史进程。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上来看待自身的发展。国家间的交往就其内在本质来说是以促进世界有机联系为目的的。国与国之间的普遍交往实践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要想融入到世界的普遍交往中就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来融合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条件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目的是要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按照这样的发展理念来践行我们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地赶上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进而走向共产主义的时代。

第三,西方发展理论在强调以物质中心为发展理念的同时忽视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进而造成了人的精神丧失。对于人的精神丧失这一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它的理解是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在资本主义时期,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被打破,随之取代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就成为人对物的依赖。而只有到了世界历史的完成时期,人们才真正地实现了全面自由的个性。这些发展趋势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去寻找方法对市场进行有效地调控,特别是在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要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异化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在坚持全球化开放的进程中要时刻提防狭隘的民族主义。任何一个主权政治国家都要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维护和发展本民族的经济与文化。在这个维护和发展本民族经济文化的过程中依然要求各民族国家要高扬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但是这种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高扬是要以防止狭隘民族主义作为前提基础的。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仅阻碍我们吸收和利用先进的科技理念和科学技术,还会阻碍我们国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历史责任感。所以,我们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同全球化下的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有机结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理念是全球的整体化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同我国的和而不同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也能最好地体现这种整体性。由此,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互补也就成为了全球化整体发展的必然要素。在全球的整体化发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始终坚持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并在这个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创造出一整套制度以保障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能够维持活力。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才能够在全球化下真正地开拓出和谐自由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世鹏.二十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马克思规定“历史”的五个因素 篇12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体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这句话中首先指出了两个互为关系性的前提, 其一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其二就是这些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与自然的关系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人为了创造历史, 首先必须生活, 必须首先解决吃喝住行, 必须首先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因此, 马克思说“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而且这是人们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 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对于这样的认知, 马克思不可能基于任何一种旧哲学的立场观点之上而达到, 而只能立足于古典经济学, 尤其是以亚当斯密为起点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这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后台支持背景。

历史的第二个规定即有生命的个体的需要, 也就是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初等需要, 例如吃穿住行等, 而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而人在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后, 又会立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 也就是立即提出新的需要, 而在这之中, 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方面, 生产活动促使了人的新的需要的产生, 一方面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又不断推动着生产活动的向前发展。这样, 需要和生产活动就不断的跌入一种自循环。从外围来看, 这一自循环看似是封闭的因果逻辑, 但深入其中就会发现, 它是螺旋式的, 并且具有共时性, 换句话说, 需要的产生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生产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在这里, 我们不单单只是从人的需要的这一层面来探讨需要, 而是为了从这一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来引出人类存在的基础和需要的实现手段——劳动。

关于第三个规定, 马克思在《形态》中是这样说的:“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简言之, 这一规定正是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虽然是人类历史的现实起点, 但它不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终目的。生产活动是为了维系人的生存, 使人能够生活。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人对自身的生产活动, 这表现为一个人从一出生到生命的终结点的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的成长经历, 就好像这个人第一次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某种行为, 在每一种这样的活动中, 人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生产活动, 在生产对象物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生产的能力和效率, 间接的生产了自身。其二就是人对他人的生产活动, 即生育。人作为类存在物, 必须维系和保持人类这个种的永恒存在状态, 这也必须通过生育来完成, 人不断生产着创造历史的主体的他人。

“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 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的他人的生命, 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的自然关系表现为, 人为了自身的需要的满足而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发生关系, 通过生产活动, 也可以说通过劳动来与自然发生关系。这里的人的自然关系就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的生活、生产活动来说, 劳动主体不能离开自己的劳动对象。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劳动主体和劳动对象之间还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但随着人类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 劳动工具出现了, 原来人与劳动对象的那种直接关系也就变成了以劳动工具为中介的与劳动对象的对象性关系。劳动工具的出现激发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的出现, 分工。马克思说:“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 后来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的形成分工”。而表现为双重关系的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的起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通过生育活动进行人的自然的生产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也就开始了, “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 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长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 这种家庭变成了从属的关系”。在这里, 家庭关系被指认为所有社会关系的起点, 这里的家庭关系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血缘关系。而家庭也是最早的生产单位, 这样的界定就使人自身的生产成了人类历史的原始阶段的主导因素, 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成了从属的方面。马克思在这里提到家庭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契机就在于, 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从家庭关系向新的社会关系的历史转换。而社会关系的产生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了重大的导向性规定, 即所谓人类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察了前四个方面的规定, 我们还需考察一个必须的规定即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的产生首先需要两个基点, 马克思在《形态》中指认了两点:“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 受到物质的纠缠, 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 简言之即语言。”这也就是意识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或客观条件, 意识只能在物质这个客观基点上生长出来。其二是说“语言也跟意识一样,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这是意识得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只有当人有了这种需要的时候, 才有可能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满足这种需要的各种条件和物质形态。而意识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必要的环境,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 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和动物一样, 不会产生意识, 对动物来说, 动物不对什么发生关系, 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为他的关系而存在, 因而关系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而对于处在社会之中的人来说, 人的各种关系都是为人的存在, 因而这些关系都是现实存在的。这一层级上的意识又可细分为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两方面的意识。一方面就是人对自然界的意识, 表现为人意识到自己和动物一样, 居于自然界的统摄之下。另一方面, 人又意识到自身同他人的交往, 意识到人除了生活在自然界外, 还生活在社会之中, “从这时起意识才能现实的想象, 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 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的想象某种东西, 从这时起, 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构建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

至此, 马克思分别论述了规定历史的五个因素, 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的需要、人本身的生产、社会关系、人的意识。这五个因素之间的逻辑起点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而实际上, 五个因素在产生上说, 并不具有先后性, 就在时间点上而言, 具有共时性和同时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药材认识实习下一篇:工作积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