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文

2024-07-23

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文(精选10篇)

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一门学科与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积极探索和遵循这种规律, 是我们这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主要职责。

1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价值

学者们对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各不一样, 但大多都较认同以Faeione为代表的德尔菲报告中所下定义: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控判断的过程, 包括解释、分析、评价、推理及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的解释说明, 或对判断所依据的全部情境的考虑。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以理性为工具, 不迷信教条和权威, 勇于突破定势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质疑, 对其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价值及前提等方面做出个人的判断。具体说来,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技能, 也就是批判性思维技能;二是情感意向, 又称批判性精神。

自恢复高考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政治素质过硬, 专业知识扎实, 学术视野开阔的学生, 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 但这些现象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危机。其中, 创新能力的缺乏是当前大学生的重要短板之一。其原因在于:一是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认识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促进作用;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中的不利因素, 有的学校过于注重考核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的规范性和考试的标准化, 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三是社会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学生读书是为了修学分, 拿学位, 找个好工作, 他们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 亦不再追求思想的乐趣。

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培养大学生获取有效的知识、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突破思维定势以及论证能力, 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部分教学应该更着重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着重培养他们哲学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哲学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成了一个制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试图探寻养成大学生哲学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的有效路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 其本质就是在一定在历史境遇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反思、批判现实的结果。实践性、批判性、反思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 实践性。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称之为“实践哲学”, 其理由是马克思的哲学以实践为基础, 围绕着主、客体的关系展开, 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为无产阶级革命和自我解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把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作为自己哲学的逻辑起点, 突出强调哲学改造世界的价值功能,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传统思辨哲学的最主要的地方。如讲到物质概念时, 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入手, 而是一种受动性的解释。新唯物主义则从感性的人的活动, 从实践上去理解, 即从主客体的统一上去理解物质, 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实践的思维方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 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 而反思一词内含有反省、内省之意, 是一种批判性思考。作为人类理性的运用和表现,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认为哲学活动就是一种理论批判活动, 他的理论创新就是通过批判的手段实现的。如异化理论, 马克思通过批判商品拜物教揭示了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本性, 集中地体现在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上。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当然, 这样的反思性批判, 不是简单的否定, 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对敌对方或对立面的批判。它是辩证的、自觉的和理性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 反思性。哲学是人类理性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特别是对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思考, 这种思考具有反思的特点。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 ———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一种反思思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后之思, 要求在事实后面反复思考、分析和总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 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 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 就是说, 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二是哲学反思是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要求超越经验现象探求事物的本质和根据。黑格尔说:“哲学并不考察非本质的规定, 而只考察本质的规定。”

3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与一般知识类课程不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以传授知识、增加知识为终极目的, 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坚定他们的政治信念。过去我们的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主要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方面不够重视。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 把批判和反思的过程, 以及批判和反思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将会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帮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上, 让学生更关注现实社会的问题, 让理论换发它应有的生气, 把学生导入对理论的逻辑思维和对现实的深层次思索, 从而能够更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进行分析现实问题, 使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锤炼和提高。

首先, 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师资条件是教师要成为批判反思的楷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对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实质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有的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存在误解, 常用斗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所谓批判就是否定一切。实质上批判性思维方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重要的是教师的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提高, 否则, 一切都只能是空话。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应用批判性思维去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和改正教材以及各种教学资料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给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的榜样。教师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 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促进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

其次, 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批判性思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外部多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如人们在认识过程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 产生怀疑、困惑或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个人积极思维, 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可分为“伪问题”和“真问题”,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性及理论层面, 超越问题本身, 提出“真问题”。例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对唯心主义如果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的话, 怎么解释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如何理解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的重大影响?因此,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必须从问题意识培养开始。

最后, 教给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法可依, 既要消除学生迷信书本和权威、盲目从众的心理定势。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解放自己, 才可能有自己的思维, 进而敢于怀疑, 勇于批判, 在这里“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 而是以科学的态度予以重新审视, 即绝对不盲从, 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要教给学生批判的方法。以下教学方式的实践可以作为参考。一是进行相关知识的主题演讲, 分组讨论提交发言。如课本中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节, 如果单纯的去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容, 效果会大打折扣。换由学生去讲, 让他们课前去查资料, 作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演讲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发言的氛围, 再组织演讲后的分组讨论, 以此够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开阔他们的视野。二是引导学生读经典, 定期召开读书会。在教学中, 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题布置任务, 如实践问题、认识论问题、本体论问题等, 每次读书会指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作中心发言, 其他学生可以向其提问, 通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激发创新思想的火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告诉我们, 任何认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 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 学生统统把教材和教师看作知识的权威, 一味迷信。引导学生挑战权威,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书本上写的, 教师讲的, 只是真理的一种接近状态, 并非真理本身。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于知识———真理的认识,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 不可能完全穷尽———到达终极真理。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除了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外, 还应该强调养成大学生哲学思维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大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除了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外, 还应该强调养成大学生哲学思维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大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如何在马克主义哲学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许金红, 吴飒.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外倍教育教学, 2011, (1) .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06.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2.

[4][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7.

[5]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93.

[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30.

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

根据xx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安排,我学习了XX下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一书,并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出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这本书用了十个章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第八讲专题讲解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凸显出群众路线在我党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地位。我对第八讲进行了着重学习,体会最深刻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回答了“为什么要走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是群众史观,它认可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与某些倡导英雄史观,认为个人英雄创造了历史的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1939年,毛泽东主席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

织群众的历史,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可以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回顾往昔,解放战争期间,数以百万的老百姓推着数十万辆小推车为解放军战士运送物资,踊跃参军,夹道迎着解放军的部队进城,可以说是四万万的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中国动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物资极度困乏的窘境,亿万百姓选择了跟着党走,勒紧裤腰带,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添砖加瓦。

新时代、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时代赋予了群众事业新的特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个人利益诉求的多样性日益明显,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部分党员干部逐渐脱离了广大群众。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加剧,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党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否能够继续获得群众的支持。

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践群众路线?

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重视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对党交给我们的工作和职责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XX部门虽然不是窗口部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我们要牢固树立XXXX的理念,守住XXXX风险底线,努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每一

个XX的职责。

第二、要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要走群众路线必须先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困难。持续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到XX基层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把握经济发展脉搏,了解银行业经营的新动向,及时发现各类潜在的风险点,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推动XX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广大群众都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公平的XX服务,使XX在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要严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要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铁一般的纪律性。严格的纪律性也是我们党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共同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组织纪律和政治本色不能变。作为一名XX人员,必须要认真遵守党中央、国家、XXX各项规章制度和党风廉政要求,时刻保持思想警醒,做到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一股清风、一团正气。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了广大党员干部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每一位党员都对照党章,照照镜子,端正行为,正正衣冠,自我净化,洗洗澡,对症下药,治治病,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对照党的群众

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文 篇3

关键词:本体论;马克思哲学;实践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过程辩证法

有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一是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即从设定绝对概念出发考察问题的方法。黑格尔特别强调哲学是思想的概念运动,“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1)[P10]这种思维拘泥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原则到原则的思辨运动,它除了设定现实是思想、概念、理论的产物以外就是不能触动现实本身。像德国古典哲学归根结底受现实制约,虽蕴涵革命因素但终究不过是“跪着造反”和“睡帽中的革命”;一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即从现实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考察一切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像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像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P17]对于实践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一个教科书式定义,甚至语焉未详,因而实践就成为一个有待于被反思的问题域。

一、马克思哲学并未终结本体论

哲学史是哲学主题和视角转换的历史或思维方式变革史。学界有一种思想倾向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实质为物质本体论的理解,认为它本质上没有超出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窠臼,没有体现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及其意蕴,指认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实践思维方式”。然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或核心)归结为“实践”存在不尽相同的解释:包括“实践思维方式”、“实践论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等称谓,进而对“实践”作出不同规定。有的认为“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本体论地位,因此马克思哲学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得到一些学者认同,但在解释实践何以成为马克思哲学“本体”的问题上又有分殊:有“生存论的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 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实践生成本体论”等不同理解。

高清海、孙正聿不同意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解释,也不把马克思哲学归名为“实践本体论”。高清海明确指出:“在我看来,用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实践,即通过‘赋予实践以本体论意义'的方法,是不可能提高实践地位,使它成为世界观的基本范畴的。只有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才能做到这点。而且,我认为提出实践观的最根本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打破并根本改变了本体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哲学思考方式,所以,我是从思维方式的变革去理解并论述马克思提出实践概念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的。”(3)[P131-132]

本体论思维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狭义本体论,即传统的流行的本体论思维;一是广义本体论,即人类整个思想中的本体论。否定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类整个思想中的本体论。本体论作为究竟至极的人类追求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倾向和精神,它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方面,在此视角上有论者把形而上学抑或本体论规定为对人的终极关怀,它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满足着人的终极性向往。即使人们意识到不可能追寻到某种最终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但是人们的生存却不能没有这种终极性悬设,表现在对未来的祈愿和理想设定,因为人的存在又实实在在地是一个过程,这种堂吉诃德式的努力表征了人类的精神本能。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天性,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人的本能,人的存在无法规避本体论诉求。现代西方哲学曾把拒斥传统形而上学奉为使命,但最终回归到“本体论承诺”,可见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研究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康德揭示没有经过认识论反省的本体论是无效的,本体论同时也就是认识论,因而人们对本体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原则。孙正聿说:“基于人类实践本性的理论思维,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或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世界、理解世界和确认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理论思维的这种渴求,或者说,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这种终极性的渴求或关怀的理论表达构成贯穿古今共的本体论,”“本体论作为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作为一种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终极关怀,它的可能达到的目标,并不是它所追求的‘本'或‘源';它的真实的意义也不在于它是否能够达到它所指向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本体论追求的合理性在于,人类总是悬设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成更加理想的现实;本体论追求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它启发人类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确定性之间,既永远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4)无疑孙正聿先生的本体观具有合理性,实现了从追求终极到生存智慧的转向。但本体论并不单纯是一种原则和意向,需要深入理论究诘,本体论势必涉及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应和解答。马克思致力于所谓形而上学的终结不过是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就是从二体关系把对象归结于它的始源性存在的认识方法。”(3)[P131]在此,我们需要区分形而上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等不同概念,不能认为马克思“终结”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就是终结本体论本身,更不可认为马克思哲学批判了旧的思辨哲学而本身变成了非哲学。

马克思哲学并没有回避本体论,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围绕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阐明了自我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可称之为实践过程本体论,为此有必要确立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二、实践是一个有待于被反思的问题域

强调实践之于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意蕴越来越得到学界认同,但如何细化理解实践以及说明实践如何体现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有许多悬解。

实践是什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并没有给出确切定义。劳动、生产、工业、商业、实验等等在经典作家的文本中常常是被交叉使用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是被狭义理解的实践。恩格斯曾叙述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5)[P17]实践对应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是由人们的现实活动——物质生产、交往、语言等活动来决定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P56]可见实践是一个与“理论”、“思维”相对应的范畴。旧哲学把观念视作人类生活的本质,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本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被颠倒的关系再颠倒过来,实现了对颠倒的颠倒。“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5)[P53]

第一,实践与理论相对应,说明实践有别于理论。理论是一种内在性主观活动,通过概念运动而实现。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特点,即实践是一种可以被直观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而理论作为内在性抽象性思维活动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第二,实践作为人的整体性活动本身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思想与活动等的多重统一。在既成意义上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又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要确证自己只能通过这样的“实践”,实践本身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意味着理论必须接受主观检验,归根到底理论需要主观判定,理论既为主观之物又须主观检验、判定,结果还是“主观”、“思维” 本身,于是又落入贝克莱陷阱,如何超越这种解释学循环?同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什么样的实践、多少人的实践、如何检验等等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形而上学规定而转化为一个科学的知性规定。由此,马克思注意到终结形而上学的可能在于实证科学,即终结形而上学不在于抽象思辨本身而要通过实证科学,并且哲学要实现与实证科学的联合,超越意识内在性难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参量。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2)[P17-18]恩格斯离析了旧思辨哲学的传统——醉心于醉醺醺的抽象思辨,旧的自然哲学“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了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发表了十分荒唐的见解。”(5)[P38]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展开了大规模的活动并且占有了不断增多的材料。而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像自然科学对哲学也始终是疏远的一样。过去把它们暂时结合起来,不过是离奇的幻想。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7)[P89]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而那些特殊的、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一般的自然界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自然界的社会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7)[P90]这表明,对事实的认定一定是含有知性的认定,没有质的界定和没有量化的规定我们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因此,合理的情形是实现质和量的认识统一,实现知性思维和价值掌握的统一,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实践”作为终极性解释在知性和思辨之间保持张力。马克思坚信科学的力量,研究只有上升为定量研究才能上升为科学,只有上升为科学才有可能使我们以精确的眼光来审视人及其社会。“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8)[P163]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9)[P777]

对于思辨哲学(包括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的命题就转化为科学检验,或者说科学是对抗抽象思辨哲学的最有效武器。科学与实践一致,实践中最根本的是“工业”,“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联系来理解,因为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Ⅸ]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7)[P88]在传统思辨思维方式下人们以为只有政治、艺术、文学等才是真正体现人本质的活动,而恰忽略了人与自然最直接最有效的本质实现和表现方式——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实践,“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自然关系。”(7)[P89]工业是人的自然本质展示,其内核是“自然科学思维”的力量。在这里: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被忽视的自然科学的地位和本质;另一方面,提升了自然科学在人的现实中的地位,自然科学(或笼统地称为科学)是人本质力量的最好呈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解放的革命力量。

传统思辨哲学遮蔽了实证科学对人本质的说明,像黑格尔把哲学停留在对世界对人抽象解释的思辨层面,从绝对精神出发推论自然界的发展,结果往往是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尤其引起自然科学家的极度反感。正因为如此,近代启蒙理性反对天启般的抽象思辨,主张按照自然、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世界,于是有了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与成就能够使我们描绘出世界辩证发展的一般图景。但是,以自然科学为致思并把它变成评价一切的价值标准却酿成了诸如奥斯维辛的灾难性后果,于是人们纷纷指责科学思维方式。但需要澄清的是:问题不在于科学思维方式本身,而在于人们对于科学思维方式的误读和误用,正如刀叉可以用来吃肉也可以用来杀人,人们把自己犯下的错误完全归咎于科学思维方式这实际上是对待科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晕轮效应。如果因为人们错待了科学、科学思维方式,因而就把一切归罪于科学、科学思维方式,乃至力图消除科学和科学思维方式已经误入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作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除了它们相异性还有它们能够实现互补、联袂的必要,人们的认识也只是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科学无价值则盲,价值无科学则空,实践哲学也同时以实证科学的祛蔽方式消解思辨形而上学的神秘性。

三、确立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高清海认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确立了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既不把“实践”理解为一个“实体”范畴,也不把“实践”理解为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它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可称之为实践论的世界观。”从人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构成的人和世界之间的内在矛盾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10)[P2-3]什么是“人的内在矛盾”,“人和世界之间的内在矛盾”?实践本身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隐匿着思维与存在的基本矛盾,恩格斯并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规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问题之关键是如何理解它们的关系。

实践是人的在世方式,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结构,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须界定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因此对世界进行现象与本质等的二元区分已经不可避免。传统形而上学以二元区分为逻辑起点但却走入误区,马克思哲学也以此为逻辑起点而开辟出新的哲学解释,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新的阐明,从而实现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的统一,从而超越了由于绝对设定并在一种不相容的思维中思考世界而产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断论,从而使形而上学在走向现实的过程中使价值指向和实证确证结合起来,这又是一项永恒的敞开的未完成的任务,人的实践注定是一个过程,实践过程辩证法才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必然具有“形而上学”维度,也势必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就对旧唯物论和唯心主义的偏执作了批评,试图实现两者的统一,不是用思维屏蔽存在也不把存在归结为思维,“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7)[P105]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我们看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他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7)[P88]马克思并未回避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当我们讨论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时“思维”与“存在”已经成为我们叙述问题的“前件”,或者说“思维”与“存在”已经成为逻辑先在,是我们认识不自觉的逻辑前提或先验结构,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事实是形而上学由以出发的“座架”,作为既成之物我们无法选择这样的“前提”。然而追溯“思维”与“存在”的根源只能在它们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中确证:首先,二者是一种共在关系且相互之间无法替代。没有思维便无存在,没有存在便无思维;其次,二者的在场是一种对象性结构。只能在对象中反观自身,抽象的思维只有物化为感性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之所以为存在,势必渗入了人的价值、思维、能动因素,这就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互逆过程。二者的相互作用是它们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之追溯得更远;再次,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脱离了这种对象性的相互作用过程追问“谁生出了第一个人和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抽象无解的问题,是企图证明不存在存在。进而言之,说思维是存在的本原或存在是思维的本原是一种独断性思维,“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既包含着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7)[P92]

赫拉克利特把世界视为一个过程,黑格尔把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柏格森把世界的本质视作一个过程之流,怀特海认为过程就是实在,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展开的过程……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7)[P101]现代哲学家们倡导生成、开放、创造、动态的过程思维方式。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实践哲学,将实践视为过程,给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诠释即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把握属人世界,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所谓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就是现实、感性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而进行的主体活动,它把主观和客观、本质和现象、目的和实现等等相互作用中的对象性存在看作原本不可分割的流动整体,人、自然、社会都处于生成性的实践过程中,体现着否定性的自我统一,通过创造而实现进化,又通过对象性存在关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互动生成。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

(2)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 孙正聿.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社会科学战线[J]. 1991年第4期.

(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3.

(9)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10)孙正聿:《序》[A].载倪志安等著: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重庆:四川出版集团,2004.2-3.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and Marxist Philosophy Ontology

YAN Shun-li ZHAO Hong-wei

Abstract: At presen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agree that the essence of Marx's philosophy is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However, There are two entire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n this view .one point supports that the essence of Marxism philosophy is "Ontology of practice"; another view is that the substance of Marx's philosophy is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point of view of thinking" .The latter believes that ont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can not really reveal the ess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unresolved problems after the view of“Ways of thinking of pratical opinion” is established。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Whether or not does Marxist philosophy have Ontology? As metaphysics ,In what sense does Marx's philosophy end "philosophy?

Key words: ontology; Marx's philosophy;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practice point of view of thinking; dialectics of practice process

★本文为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06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研究》(2006080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顺利(1962—),男,河北肃宁人,哲学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哲学。

赵红伟(1983—),女,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方式:1351336122713930305981 13513361228

电子邮箱:yjh900@163.comzhaohongwei04@126.com

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文 篇4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星云假说, 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运动的问题。康德哲学体系中存在这两对重要的矛盾:科学和宗教的矛盾, 必然性和自由性的矛盾。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合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 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并使之系统化了。在哲学史上, 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并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从根本上都定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统治”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定的巨大力量, 他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 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是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 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 说到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杰出人物费尔巴哈冲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体系, 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在柏林大学听黑格尔的哲学课, 这使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转向自然科学。他曾经说过:“老实说, 在柏林时我已经同思辨哲学告别了。我同黑格尔告别时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听了您两年的课, 两年我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研究您的哲学;现在呢, 我体会到需要转向直接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他科学:转向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系统的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这种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自古以来哲学的两个流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 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 同时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同时费尔巴哈把他的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指出神只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 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这种强调人而降低神的唯物主义论调极大的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他所注意的中心点是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 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意义, 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他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曾经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现实问题的缺陷时, 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后来他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把自我意识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并用自我意识批判宗教, 否认神而肯定人。大学毕业后,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由于其论调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针锋相对, 不久《莱茵报》就遭到查封。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 他从人的类本质出来, 尖锐的指出德国的封建制度轻视人、蔑视人。《莱茵报》时期的斗争经验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 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 把国家看成自在自为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理念, 而市民和家庭是国家的前提, 他们才是真正的实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 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 他指出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 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 同时把辩证法的运行主体现实化为客观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确立, 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 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体系,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历程;经验;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050-005お

2011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22届中国社会科学系统哲学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高校、党校、军校从事哲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110余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年的回顾与展望”。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回顾总结9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经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和科学方法,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90年的理论建设史,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与会代表都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实现了两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对于第一次飞跃和理论成果,学界意见基本一致,但对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间的关系、第二次飞跃过程中若干阶段的划分和理论成果间的关系,与会学者给予了更多关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覃志红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不懈努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历程,就是我们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问题、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讨。上海财经大学沈广明梳理了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理论嬗变,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诸多同质性,是毛泽东将两者融合起来的前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转换为实践认识论,是“实事求是”能够从传统文化概念衍变、升级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因;大革命失败后认识中国国情、探索中国革命规律和道路,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源动力。安徽师范大学方芳指出,在新文化运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开启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认为,20世纪的中国哲学离不开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哲学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总结毛泽东,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会代表还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得失进行了评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郭强指出,李大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先驱,他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中,解决了异质文化间的文本互动难题;他抓住了“中国多数人共同的时代问题”这一关键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近代中国大众之间的“视界融合”;他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上抓住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一环。中国社会科学院单继刚指出,陈独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在很长时间内都被误解,被认为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其实,“二次革命论”是在他接受唯物史观之后提出的,虽然有失误,也要做具体分析。“二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强纲领”,即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严格地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类型,某一类型的生产关系严格对应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但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究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弱纲领”,即某种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一定范围,但并不要求唯一的生产关系类型和它相对应。原有的“强纲领”明确适用于西欧,对其他地区未必适用;而新的“弱纲领”则适用于所有地区,尤其是非西欧地区。陈独秀没有机会了解马克思晚年的探索成果,这是导致他走向机械唯物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一脉相承,也呈现出阶段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权文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这个理论体系,不仅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普遍科学真理的理论包含成为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历史条件下一种特殊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形式,而且以其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活世界的客观实践本性,科学表现了这个社会生活生成及发展的客观实在规律,考察并阐明这个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就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最好纪念。

不少代表对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他拨乱返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表现出极大兴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越发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作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陶清指出,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则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解放思想,它的最高目标是开拓进取,而富民强国则是实事求是的最终目的。只有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尤其是其核心要义,才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也才能够全面而且深刻地落实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思想路线和理论原则的实事求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体系和政治学说来谈论邓小平理论,有可能变成口头上的空洞说教、停留在书本上的本本教条,从而背离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和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色。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李季林认为,邓小平的人生哲学以实用、实践、实际为原则,饱含目的性、人民性和现实性。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达到一定的效果即实用的目的,是邓小平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吴冬梅认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法宝”,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南京师范大学黄建军也认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与会代表对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表示乐观: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与会代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地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性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不仅是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灌输,更要从群众呼声、群众利益、群众实践、群众语言全方位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杨根乔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问题。她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内容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实质上就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我们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回答时代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彭启福认为,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却带有某种局限性:强于历史回顾,弱于现实建构。这一缺憾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进路:第一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政治诉求阶段,政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基本特征是走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国家;第二阶段(20世纪下半叶)是经济诉求阶段,经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第三阶段(21世纪初开始)是文化诉求阶段,文化培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努力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培育出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涂可国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指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采取的是辩证的、客观的、历史的科学态度。一方面,毛泽东主张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民主性精华,必须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毛泽东思想,也使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能够赋予它以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可能结合,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相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需要也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中外文化有机整合的自觉意识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由可能变为现实。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总结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得失,指出毛泽东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马克思哲学,形成了他的实践观和辩证的方法论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国后,由于党内外斗争的需要和中国哲学本身就具有的简约化特征,毛泽东的哲学思考有了明显的对中西哲学史和哲学家评价的简单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简约化趋向。安徽大学王国良认为,中国哲学在经历过近现代的转化变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融汇,以及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理改造之后,她本身具有的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和天下主义等传统依然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并将进一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从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贡献角度谈论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马克思主义自被确立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后,唯物论与辩证法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吸纳与发展西方现代科学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工具。这不但及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目前及今后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存活空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王伟还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模式。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从思想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的全部中国化,仅从人们对佛教典籍由拒斥到主动引进的巨大转变来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此为鉴,可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天津社会科学院王伟凯以《共产党》月刊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生成机制和实现方式,他认为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大众理解理论、信服理论,从而赢得大众。《共产党》月刊正是运用了科学的大众化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通俗性阐释,从而为当时中国百姓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奠定了基础。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鲁世山介绍了军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主要是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内容、以走在社会前列为己任、以学以致用为目标、以紧贴部队实际为原则。皖西学院漆仲明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提出了“结合当代实践、创新理论宣传、解决实际问题”三大战略任务。因此,要直面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人手,探讨在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方法。

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多维度和全面的中国化。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诸多的国内国际矛盾,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需要。“解释世界”是否正确,也必须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也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在《使命与责任》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这对哲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时代的精神总是通过它的哲学而表现出来;哲学也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或衰退都与它的哲学思想有关。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人的境界以最终实现和确证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当下,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融汇人类文明精华、凝聚民族智慧结晶,真正担当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的成果。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必将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迈进。如何使人民更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问题就会更进一步地迫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的发展也必须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科学方法。复旦大学魏海燕认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政治图解式”、“经济增长式”的共产主义都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解与片面化,惟有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即资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共产主义积极的自我意识与能动的发展道路。空军空降兵学院刘东国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或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出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代中国发展应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成熟,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发展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时,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联合体”。

如何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会代表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过程中,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强调社会实践对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反对少数理论家“闭门造车”,拼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表述。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还要求我们重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庆跃先认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和优秀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前提,是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把理论创新同治党治国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已经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继续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理论,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大发展。

安徽大学裴德海在讨论中提出,哲学家要以自己的精神还原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变革时期的时代精神非常丰富,而哲学却很“贫困”,这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贫困。缺少学派建构,限制其发展,乃是掣肘哲学繁荣的最重要原因;缺少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哲学家则是导致哲学“贫困”的根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和方法。他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为例,说明中国哲学只有哲学家真正在场才是哲学的还原。有代表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学派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人为的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可能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宗派的东西,窒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唐忠宝批评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唐忠宝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去马克思化”,是指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呈现出的一种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的倾向,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思想、范畴的研究中,马克思本人的解读被严重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思想来源,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去马克思化”倾向首先表现在“去共产主义化”;其次是哲学科学化而忽视哲学的价值性;再者是对“实践”的滥用、误读及泛化理解。因此,要构建一种时刻观照现实的实践哲学,必须在思维模式上实现从理论哲学思维向实践思维的转换,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实践观,把实践观内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只有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出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真正对话。

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140余篇,评审出入选论文68篇。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再思考 篇6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促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在仔细分析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所得出的理论表述,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进行的深度社会剖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1. 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

18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有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此, 工业文明彻底代替了农业文明, 机器大生产、现代企业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工作方式, 社会物质急速增加, 种类繁多的工业产品开始呈现在市场环境中。19世纪8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社会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让人类社会彻底告别黑暗时代, 电话、电话、电视逐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 把人们的物质文明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就使得一部分资本主义理论学者的心理中不断膨胀, 他们撰写了众多的理论著作, 大肆宣传人定胜天的发展思想, 正如泰坦尼克号首航时, 很多金融家、企业家、社会名流都认为这首巨轮永不沉没。

2. 工业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 也带来了众多环境问题, 这是当时某些理论学家始料未及的。蒸汽的改良和创新、大工业机器的采用、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 使得水力资源、风力资源、电力资源被过度地开发和利用, 蕴藏在地底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被过分开采, 钢铁、造船、汽车等产业大肆发展, 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使用, 伦敦、伯明翰、鲁尔等工业区的雾霾夺取了数千万人的生命, 河流不再清洁, 这些环境问题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3. 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反思思潮的借鉴与发展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引起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的深度反思, 查理·狄更斯就在《双城记》中写道,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但又是一个光明的时代。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敏锐思考了这种问题, 为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斯、恩格斯借鉴了这些理论思想, 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做了系统的表述, 深刻批判了人定胜天思潮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这些理论表述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特征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表述, 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 这种理论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表达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指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

1. 系统性

与当时理论学界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反思不同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内在根源。他们认为,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之所以出现矛盾和危机, 内在原因在于要素资本化, 应以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来进行解释, 要素资本化中, 资本主义把一切都当做商品, 唯利是图, 对自然界进行了过多的掠夺和索取。马克思在早期作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中期作品《资本论》和晚年著作《历史学笔记》中, 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异化的现实进行了批判, 并对人类发展方向的共产主义进行了预言, 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

2. 统一性

马克思认为, 人类和自然环境最佳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统一,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统一相处, 不是抽象概念中的统一, 而是能看得见的, 是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和现实的, 人类和自然的统一应该经过必要的社会实践来实现,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劳动实践是人类和自然相处的中介, 人类要生存, 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一定的人类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然后, 过度而索取、更多的劳动, 就破坏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 无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了, 因此, 人类和自然应该相互统一, 人类破坏自然, 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3. 平衡性

马克思认为,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平衡, 不能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破坏自然界的结构平衡就是“异化”劳动, 这种后果必然导致自然异化, 最终结果是自然界失去平衡, 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能力, 人类也就失去了生活和繁衍的支撑, 后果积极严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告诉世人, 人类的发展要尊重自然界的平衡规律和自身的发展情况, 必须爱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家园。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反思

当今, 环境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深刻反思, 也给国人敲响了警钟, 反之是欧美诸国, 经过了环境失衡的阵痛和彻底的反思之后, 他们更加重视环保、爱护环境,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理论界仍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进行再反思。

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资本占有自然, 把一切自然资源都变成了资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 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不能仅仅只考虑生态学, 还要考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吻合的发展道路。

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环境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在当代,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 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资本, 把环保问题抛给他国,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定遭到别的国家的唾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 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不是为了追求利润, 而且坚持以人为本, 主张个人和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 认为经济发展同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相统一, 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 这就为人类社会的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可持续性发展

不可否认,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 但这是暂时的, 是可以解决和控制的。我国理论界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新理念和新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这种理论思想有助于我国调整发展思路, 彻底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重现蓝天白云。

总之,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过去、当下、未来, 都会闪发出时代的光芒, 是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吻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 篇7

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 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人学思想的合理因素, 形成了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经历了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成型时期, 在这一时期, 他用费尔巴哈的观点批驳黑格尔的思辨的人, 通过对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 为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全过程, 可以以184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也就是学术界一直在争论的“青年马克思”时期和“老年马克思”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马克思并不互相矛盾, 而是有机联系和统一的, 贯穿马克思这两个时期的是一个中心思想, 就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人学思想, 即:“人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 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

二、探求人被异化的根源

为人类服务, 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理想。但是, 马克思所看到的人类, 是少数人在统治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剥削多数人, 是少数人在压迫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奴役多数人。

尤其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 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 也是一种商品”。【2】

马克思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 明确地指出:“面前的对象, 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 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 当然是出发点。”【3】可见, 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 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在这里, 马克思已经把是否承认人的主体地位看作是新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开始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 历史的主体应该是那些活生生的“从事物质生活生产”的人, 是在“社会历史中行动的人”, 是“社会化了的人类”。也就是说, 所谓历史主体是指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动者、改造者、控制者。

1、人首先是自然的人

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基本看法, 可表述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即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社会人, 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

马克思说:“人 (和动物一样) 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 而人较之动物越是万能, 那么, 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 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 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 这就等于说, 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进一步研究“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时候, 马克思又发现:“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6】,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另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 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自然性的统摄

透过劳动的视角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揭示了人性的全部秘密。18世纪自然主义的致命缺陷就在于它没有看到劳动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意义, 它没有看到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不同。通过劳动, 人的器官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器官, “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器官”【7】;人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需要, 而是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具有了社会性。

由此可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为人类服务”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最高人生理想。“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核心, 作为劳动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的“人”, 是马克思学说的最原始的出发点, 也是马克思学说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点, 更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终结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第5页

【2】《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9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2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研究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途径

1 引言

理论上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 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当代哲学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哲学形态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三足鼎立”, 这种形态对于新的学者把握和认识西方哲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知道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即使非常经典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 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分析

2.1 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哲学进行梳理, 因为它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统摄哲学全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探讨的重要前提。传统哲学在方法论方面影响我们的思维, 因此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首先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2.2 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 它所根植的年代中充满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从一种世界的高度来认识哲学, 创作了世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且实践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真理性。因此,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研读, 避免认识上的分散性和模糊性。

2.3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它是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括。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已经融入了很多地方特色, 马克西主义哲学的创新要从全球性的高度来认识其地位, 避免出现创新过程中的偏颇。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要生长点

中西方哲学中包含了人类及其精华的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相比于西方传统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质和形式比较固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就是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固有的思想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全球化的时期, 哲学已经成为世界的哲学,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哲学的现状, 就必须直面中国哲学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想要创新就必须改变其原有的外在形式, 用更宽广的胸怀来承载更多形式的哲学内容, 这样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哲学思想, 他们是马克思哲学的新成果, 也是世界哲学发展中的一种全新形态, 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将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另一生长点。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分析

4.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拒绝唯心主义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扬弃, 着眼于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追溯其产生的历史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问世以来就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服务的, 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去向问题。因此要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好好把握其哲学观和方法论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才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从很大程度上说这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以在正确辩证法的引导下理解中国发展过程中问题。

4.2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

首先, 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这些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只有认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才可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都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只有仔细阅读这些经典才可以做到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实践, 坚持物质世界不动摇。其次,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整体观念。实现人类的解放推动全人类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 因而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事实上,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这些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赋予其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对这些著作进行深入的研读, 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的打下坚实基础。

4.3 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曾经不断地强调方法论要随时随地以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和创新。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向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立足实际, 直面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 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其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决定了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大众,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着重点所在。再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广泛地吸收自然科学的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集大成者, 它不是固步自封的, 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 从而推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与其他自然学习的最新成果相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鲜的血液,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能量和动力。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发展的理论就离不开创新。当近社会瞬息万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是时代所需, 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10) .0

[2]杨海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道路的探索——访著名哲学家陈先达[J].高校理论战线, 2010 (9) .

[3]高云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两种类型[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2) .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 篇9

马克思在1842年参加《莱茵报》的活动后, 就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和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和实践使马克思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题, 马克思直接从事实际的政治斗争, 站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最前沿, 正是由于对这些斗争经验的反思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马克思开始了向唯物主义转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努力探索多国历史著作和早期资产阶级作家、启蒙主义者政治理论作物的产物, 其中马克思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 由此马克思转向从市民社会探究政治国家的根源, 从而开辟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对宗教根源的揭示, 把“人类解放”归结于消灭私有制, 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 对革命实践作用的论述, 已经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此阶段的标志性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 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 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 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阐发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而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下, 类本质将自身异化了, 并造成人同人异化, 即造成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 造成私有财产, 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思维与存在之间、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对立。共产主义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和一起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正如恩格斯后来所回忆的那样, 他曾不只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 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 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 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2 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进程的第二阶段是以《神圣家族》为标志的。在《神圣家族》中, 暂时放下了异化劳动理论, 转到试图将法国唯物主义引向辩证法这一方向上。马克思认为, 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 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 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 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 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待的唯物主义学说, 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表明, 他试图以法国唯物主义为出发点, 对于共产主义提出更具有现实性的论证, 但是却未能归根到底从物质生产活动去说明历史发展, 从而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神圣家族》中,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和唯心史观, 在批判的过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鲜明地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上, 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决存在于思想、个别与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同时,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了一系列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在同鲍威尔一伙的论战中, 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要真正认识某一时期的历史, 就必须认识这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从这一思想出发, 论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关系, 得出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的相互关系。正如他们所说:实物是为人的存在, 是人的实物存在, 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 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 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深化了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分析, 不再强调市民社会作为整体同政治国家的分离、对立, 而是强调市民社会中的资产阶级利益同国家的一致, 这已触及到国家的阶级本质。他们也分析和阐述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同物质利益的关系。另外, 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们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雇佣工人的非人生活状况之后指出, 问题不在与无产阶级是否具有历史创造者的意识, 而在于无产阶级所处的客观历史地位, 正是由于这种地位使它必定要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运用了辩证法的方法, 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彼此对立而又相互制约的运动, 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3 唯物史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表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新世界观的探索中有了质的飞跃, 唯物史观已经形成。

众所周知,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以实践为中心, 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 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起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表明不仅同唯心主义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 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人与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指出, 一种环境的造成, 首先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是实践的结果。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也是从实践中来的。人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 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和人的改变, 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费尔巴哈认为, 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但是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体现在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关系中,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又使科学的实践观系统化, 还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首先,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意识以物质活动、物质关系为基础, 为它们所决定, 因而也必然随着它们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其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一方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第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作了科学的表述。论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反过来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第四, 阶级、国家和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入地考察了阶级、国家和革命的关系问题。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主义哲学问世的标志。从头至尾, 《宣言》贯穿着彻底的唯物主义, 同时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的世界观深刻地分析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度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给世人留下的珍宝, 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实践的哲学, 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命运获得解放的理论武器, 它为人们走向共产主义指引了方向。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途径 篇10

一、图示法教学

图示法是把抽象的、复杂的深奥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与浅显化, 使其一目了然。使哲学的重难点学习起来生动有趣。把图示法应用于哲学课教学的难点突破有着更有效的作用, 通过画图的方式, 能够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更直接, 更省时, 更明白,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展,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 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些学生学了之后不明白哲学上的矛盾是什么含义, 往往与生活中提到的人与人的矛盾和逻辑矛盾相混淆。如何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哲学上这个难点呢, 我们采用图1图示法讲解。

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张三敢剪吗?为什么?

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这两人是对立的, 不剪断李四头上的绳子张三就不能落回地面, 但由于矛盾双方又是统一的, 张三又不敢剪了, 因为如果剪的时间、地点不合适 (比如他们下方是悬崖) 双方都会掉下悬崖, 此时, 双方的统一更为重要;等到在平原上空离地面不是很高的时候, 可以迅速剪断绳子, 因为这时对立更重要。通过这种讲解使学生更明白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二、替代法教学

替代法, 就是将身边陌生、复杂的大道理用熟悉、简单的小道理来加以说明。通过我们身边熟悉的知识的替代为解决某一问题提供启发、帮助的创新思维方法。替代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常用一种研究方法, 用在哲学课中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难点和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史观部分为了说明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这里, 把每个群众的作用看成是物理学科上的一个分力, 分力的合力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第三个分力 (相当于第三个群众) 再与这个对角线形成新的合力, (如图2)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也就是说每位群众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三、表格法教学

表格法就是把一段内容或这个知识的重点难点概括为几个关键词, 再运用合理的逻辑推导和记忆引导, 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把每一课的知识进行表格构建, 然后再构建每一单元的框架, 最后形成由各个单元组合起来的整个模块表格。哲学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难点, 应用表格法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下图两幅表格, 可以先讲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用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用制关系又分为公有制关系和私有制关系, 可以知道, 生产资料如果是公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的分配如何?那就是地位平等和分配平等;生产资料如果是私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的分配如何?那就是地位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可以看出我们向往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也就是人类的解放, 美好的未来社会。如何达到美好的未来社会呢?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关键是如何发展生产力问题, 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生产力的系统构成 (1) 实体性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2) 非实体性因素:科学技术、管理等。那我们就找到了发展生产力途径, 也就是在它的构成里找答案, 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要探寻新的资源, 要创新劳动资料, 要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 生产资料才会公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才会平等, 产品才会公平分配。

四、典型事例教学

解决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存在的难点, 用学生身边的事和物来讲解,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的事物及知识, 就要用学生熟知的事理做参照, 然后套用在陌生和抽象的事物上。因为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容易感兴趣, 容易理解。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很难理解, 特别是生活中我们常会有经验主义错误, 而有时候我们还不宜察觉或没有想到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 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 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 到处生搬硬套, 也背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典型事例, 一个人每天都在某一站台等5路公交车, 一直以来每天5路公交车都经过这站台且时间间隔不长, 但有一天, 这人在此处等5路等了半个小时车还是没有过来, 他又等了半个小时, 车还是没有来。这个时候此人就因该想想车没有经过的原因了, 是不是路线换了?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总之不能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而机械不变的一直等下去。

五、课堂讨论法教学

课堂讨论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或难于理解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 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全班进行, 也可分车成几组进行。如对实践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通过课堂讨论法更能简单明了。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愚公移山这个伟大的实践。 (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成是实践) 。我们先组织学生认真读愚公移山这篇文章,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讨论。 (1) 愚公移山是实践吗?为什么? (2)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 仅靠愚公一人移山能否成功? (4) 愚公移山用的工具是什么?他为什么不用炸药, 铲车?

讨论的结果回答 (1) 客观现实性:构成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回答 (2) 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积极的活动;回答 (3) 与 (4)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在实践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的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协作;同时, 人的实践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有历史性.愚公移山不用炸药, 铲车, 是因为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这些工具, 如果有炸药, 铲车, 他们就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使移山更方便更容易。因此, 实践是不断发展着的、世代延续的历史活动.也说明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发明新的生产工具。通过回答总结出实践的特点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通过对以上特点的总结学生对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这个定义也更加理解和掌握。

摘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这体现了哲学学科的重要地位。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在哲学知识的掌握的过程中, 很多人学习哲学感觉很吃力, 特别是对哲学重点、难点的掌握与理解上, 而哲学教学难点的掌握是学习哲学知识关键环节, 而不断创新哲学教学难点新途径对我们学好哲学重点、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途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丽华.哲学课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教学与研究, 2003, (01) .

[2]韩震.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2) .

上一篇:这个人下一篇:市场监管工商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