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2024-09-0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1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坚定信仰、陶冶情操、促进发展等多方面作用。然而,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落后,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课程作用发挥。本文正式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系统研究新时期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教学内容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在形式和表面上看来很丰富,然而就其实质来看内容很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教学内容。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大都是沿袭前苏联的教科书编排模式,即按照四大模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进行编排,从而将内涵丰富的教科书编写成了教条的讲义即“概念+原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受制于教材的教条编排,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抽象概念与原理的阐释上,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深入思考,导致最新内容无法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背道而驰。

2、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国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限制以及学时不断压缩的限制,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往往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效果差,无法实现其育人的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由于广大马哲教师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进行授课,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弱启发和少导行的教学弊病,也许很多学生提起马哲等公共课兴趣大减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一些高校马哲教师采用了课件上课,但是从效果来看大都是将黑板板书办成了电子板书,其内容和授课模式并没有显著提高,效果自然很不理想。

3、学科考试模式单一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被认为科学之科学,属于典型的“智慧之学”,被誉为多样化思维、批判性精神的代名词。然而,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行考试时,往往采取标准化的考核模式,并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填空题进行分门别类。为了应对课程考核,往往是教师在考前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在考前疯狂地背知识点,结果导致考试以后啥也没有记住,并未得到育人的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想象,在这标准的考核模式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将其与数理化等工科课程等同起来进行学习和备考,严重抑制了开放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形成,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习惯于概念记忆,不善于创新和发散思维的形成。

4、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外部教学环境的因素,更有学生的价值诉求。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上马哲课程的积极性不高,为何会产生这一现象呢?首先,笔者认为我国很多高校在上课时间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严重的思想偏差,大都是大班授课,并在周末或者晚上授课,自然被认为是“副科”,学习兴趣不如专业课和英语课,很多学生其上课大都是为了混个学分,或者是迫于老师的上课考勤害怕挂科。其次,很多马哲教师在授课上,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大都是进行简单的空洞说教,结果导致恶性循环即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进一步下降。最后,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用处不大,甚至没用,“除了升学和考公务员之外别无它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对策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引领学生更加积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思考问题。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将深入浅出的理论教学融入到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精练增加一些哲学典故、名人轶事,从而丰富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通过网络、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积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科学运用马哲原理。

2、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讨论法、提问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来营造浓郁的课堂范围,引领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改变以往纯粹的理论讲解,逐步采用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从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将实践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课堂讲述、教师点评和互动教学,从而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与时俱进,综合采用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3、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加快推进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努力形成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系统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综合考核的素质提升和引领作用,切实达到课程的育人目的。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注重平时考核,综合采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发言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更新期末考试模式,变大量的客观题为大量的主观题考试模式改革,重在通过主观题比如思考题、案例分析题等来提高大学生应用马哲原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合理确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权重,比如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或者各占50%,从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引领学生形成哲学思考方式,善于以批判的视角来学习,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采取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马哲原理形成浓厚的兴趣。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综合采用讨论法、实践法和提问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鼓励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统一,通过社会实践来思考人生哲理和马哲原理,从而形成科学的“三观”,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对策[J].吉林教育,2016(3).

[2]王焜.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探源[J].安康师专学报,201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2

太仓市城厢镇南郊小学

胡莉英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也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订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方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都取消地理课、历史课,开设社会课。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小学社会教材中,认识周围社会的内容有54课时,认识祖国的有82课时,认识世界的有28课时。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社会教学之中,能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生根、萌芽,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一、寓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它要求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从而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三、四册教材涉及的大量古今中国社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事物、评价人物的好教材,这也正是社会学科“认识祖国”的特殊功能之一。例如教学《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秦始皇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影视感知马上回答:“是个暴君”。确实,秦始皇焚书坑儒、蛮横专权、草菅人命,是其罪恶的一面。但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候割据混战的局面,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各族人民愿望的。在统一后的10余年中,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任何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以一己之见,感情用事的方法褒贬历史人物是不科学的。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一分为二地去分析、评价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基石,它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肯定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五册教材选编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介绍了我国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列举了闻名世界的中华名胜古迹,是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好教材。如《青藏高原》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高原特有的高寒环境,了解其对藏胞为主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让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藏高原上交通面貌的变化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世界是按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人要适应环境来生存,并对环境加以利用、改造。又如《泰山和黄山》一课,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泰山是一座自然名山,文化名山,融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知道黄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美好的环境,也要让学生知道泰山和黄山是自然客观存在的,我们首先是认识它、适应它,其次可去建设它、美化它。

通过以上的教学,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深入认识物质世界的意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四册教材中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和第六册教材中《我国与世界的交往》等课,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一个国家的建设,主要取决于自身原有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生产关系的机制作用以及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等因素,而不能单靠外援。但是“闭关锁国”,关着门搞建设也是搞不好的,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忽视外因是不可能把经济建设搞好的。我们党一贯遵循和强调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的。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如第二册教材安排了生活与工业、生活与交通运输、生活与通信、生活与储蓄、保险、节日民俗五大部分内容。其中讲到了工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通信的发展、节日民俗的由来及移风易俗,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我们既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举成功的,而是由平时为实现这些远大目标做好每一细小工作的量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又要树立革命的理想,在思想上和学习上,要把握时机,敢于突破,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任何事物本身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这种内在的否定力量,促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到对自身的否定,继而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表现出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过程。教材中讲到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等,通过这些伟人事迹的感染,让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并准备走曲折的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四、寓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于社会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和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的保证,就在于它同实际的紧密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例如:培养学生儿童时期人际关系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学习;知道怎样买东西,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学习。

小学社会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许多课的后面都安排了“活动”项目,例如:“我们的学校”一课的课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一下家庭附近有多少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农业的发展”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农村学生“了解本村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的情况”,让城市学生“收集反映农业和农村新面貌的图片、资料张贴地教室的墙报栏内”;“交通运输业”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调查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交通工具和固定设施”;“参加储蓄”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或信用社进行一次存款或取款的实践活动”等等。除课后活动外,教材还专设了一些“活动课”。例如“居家安全”、“参观调查工厂”、“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调查家庭和家乡的变化情况”、“举办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片展”、“参观家乡附近的旅游点”等。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把社会常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统一,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机地渗透于社会堂课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社会学科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教育思想。二是正确认识小学社会在小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和育人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社会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三是深刻理解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标,以及小学社会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教材的内容体系,以便更好地驾驶教材和组织教材,按照目标要求准确地传授社会知识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四是提高小学社会课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从而熟练地组织教学、科学的施教和正确的指导,并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增强小学社会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并对当今社会各方面问题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不仅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足以胜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实际事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3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的没有多少。这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听得多但是真正去研究的少,导致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一说起来好像都知道一点但是一深入了就什么也不懂了。其实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从小学就开始了,高中有大学还有,但是出现的摸样大致都一样总是那么几个案例,大部分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没有新鲜感大家学起都有一些厌烦了,当然在学习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怎么进入人意,一方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上出了问题,例如在教学模式上已经显得非常的老旧。很多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灵活性全都是大白话,对生活中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很多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原因。要想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模式要有一定的变化,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将那些思想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们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对他们自身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不是简单的为了不挂科后者是为了获得学分才来上这门课程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大部分都是老师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讲台上学生们在课堂上听没有达到很好的沟通,导致学生们很容易走神,等到一下课学生什么也没学会老师却在讲台上累得不得了,这个过程的课堂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学的模式影响,在课堂上老师就是主角像一位演员一样在讲台上不断的表演学生们就像是台下的看客,任凭老师的表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精彩有趣学生们就抬头看两眼如果讲的没有什么意识学生们就会低下头干自己的事情。反正课堂是老师的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完成一堂课的被接受行为,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才是中心。总的来说老师就是整个课堂的主导,学生们则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是被动的接受、画一些所谓的重点等到开考试是进行机械的记忆来应付考试。

(二)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是有很好的实践性的,在实践过程中能很好体现马克思主义对一个人细想行为上的指导意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着有效的改变,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毕竟实践才是探索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在思想上给予指导然后再在现实生活中合理的应用出来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所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的不够紧密,使得学生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重視一味的灌输,轻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一味的知识灌输,大部分采取的教学模式都是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学生们只有在底下听得分。或者是提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让学生们来回答;有的是采取在黑板上将知识点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们抄写下去。整个过程都是在灌输知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启发学生去深入的思考。整个学习当中都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老师灌输来的知识。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安排有效的教学案例。应用真是的故事场景为题材,在将这部分内容是在课件上展示给同学们。在看完课件后要求学生们分小组讨论,这样可以很好的把所有学生都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为接下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打下很好的人员基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知识比较的抽象,而利用案例就可以使得理论的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同时很好的让学生去理解去接受。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很好的完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二)自主探究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要具备很强的自我探索能力,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定一个与之有关的主题,让学生们去自己探索,使得学生进入学习自主探讨的模式。这样做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精神。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必须要进过课下的资料收集,整合资料的有用信息才可能得到相应的结论,等到上课时将学生各自的结论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最终由老师进行来进行评判并给予指导,最终是结论更加的完善可靠就有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有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的,在探究和讨论中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更加的深刻明了。

(三)注重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就是一思想来指导行动的,所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本来对课程的教学就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就课本里的一个知识点从多方面,提出问题在让学生们去将这些问题点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实践的内容和方向做好分析,有目的的进行实践的调查。最后将实践调查的结果保存好,在借助学生脑海中已近具备的知识储备进行自我解答,让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再找到相关的专家精心的为他们解答在现实实践是遇到的困惑。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具有灵活性,运用多方位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得课堂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尽量多的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紧密的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成为他们生活思想行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梁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100-101.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途径 篇4

一、图示法教学

图示法是把抽象的、复杂的深奥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与浅显化, 使其一目了然。使哲学的重难点学习起来生动有趣。把图示法应用于哲学课教学的难点突破有着更有效的作用, 通过画图的方式, 能够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更直接, 更省时, 更明白,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展,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 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些学生学了之后不明白哲学上的矛盾是什么含义, 往往与生活中提到的人与人的矛盾和逻辑矛盾相混淆。如何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哲学上这个难点呢, 我们采用图1图示法讲解。

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张三敢剪吗?为什么?

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这两人是对立的, 不剪断李四头上的绳子张三就不能落回地面, 但由于矛盾双方又是统一的, 张三又不敢剪了, 因为如果剪的时间、地点不合适 (比如他们下方是悬崖) 双方都会掉下悬崖, 此时, 双方的统一更为重要;等到在平原上空离地面不是很高的时候, 可以迅速剪断绳子, 因为这时对立更重要。通过这种讲解使学生更明白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二、替代法教学

替代法, 就是将身边陌生、复杂的大道理用熟悉、简单的小道理来加以说明。通过我们身边熟悉的知识的替代为解决某一问题提供启发、帮助的创新思维方法。替代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常用一种研究方法, 用在哲学课中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难点和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史观部分为了说明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这里, 把每个群众的作用看成是物理学科上的一个分力, 分力的合力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第三个分力 (相当于第三个群众) 再与这个对角线形成新的合力, (如图2)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也就是说每位群众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三、表格法教学

表格法就是把一段内容或这个知识的重点难点概括为几个关键词, 再运用合理的逻辑推导和记忆引导, 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把每一课的知识进行表格构建, 然后再构建每一单元的框架, 最后形成由各个单元组合起来的整个模块表格。哲学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难点, 应用表格法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下图两幅表格, 可以先讲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用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用制关系又分为公有制关系和私有制关系, 可以知道, 生产资料如果是公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的分配如何?那就是地位平等和分配平等;生产资料如果是私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的分配如何?那就是地位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可以看出我们向往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也就是人类的解放, 美好的未来社会。如何达到美好的未来社会呢?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关键是如何发展生产力问题, 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生产力的系统构成 (1) 实体性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2) 非实体性因素:科学技术、管理等。那我们就找到了发展生产力途径, 也就是在它的构成里找答案, 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要探寻新的资源, 要创新劳动资料, 要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 生产资料才会公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才会平等, 产品才会公平分配。

四、典型事例教学

解决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存在的难点, 用学生身边的事和物来讲解,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的事物及知识, 就要用学生熟知的事理做参照, 然后套用在陌生和抽象的事物上。因为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容易感兴趣, 容易理解。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很难理解, 特别是生活中我们常会有经验主义错误, 而有时候我们还不宜察觉或没有想到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 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 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 到处生搬硬套, 也背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典型事例, 一个人每天都在某一站台等5路公交车, 一直以来每天5路公交车都经过这站台且时间间隔不长, 但有一天, 这人在此处等5路等了半个小时车还是没有过来, 他又等了半个小时, 车还是没有来。这个时候此人就因该想想车没有经过的原因了, 是不是路线换了?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总之不能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而机械不变的一直等下去。

五、课堂讨论法教学

课堂讨论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或难于理解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 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全班进行, 也可分车成几组进行。如对实践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通过课堂讨论法更能简单明了。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愚公移山这个伟大的实践。 (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成是实践) 。我们先组织学生认真读愚公移山这篇文章,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讨论。 (1) 愚公移山是实践吗?为什么? (2)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 仅靠愚公一人移山能否成功? (4) 愚公移山用的工具是什么?他为什么不用炸药, 铲车?

讨论的结果回答 (1) 客观现实性:构成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回答 (2) 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积极的活动;回答 (3) 与 (4)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在实践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的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协作;同时, 人的实践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有历史性.愚公移山不用炸药, 铲车, 是因为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这些工具, 如果有炸药, 铲车, 他们就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使移山更方便更容易。因此, 实践是不断发展着的、世代延续的历史活动.也说明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发明新的生产工具。通过回答总结出实践的特点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通过对以上特点的总结学生对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这个定义也更加理解和掌握。

摘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这体现了哲学学科的重要地位。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在哲学知识的掌握的过程中, 很多人学习哲学感觉很吃力, 特别是对哲学重点、难点的掌握与理解上, 而哲学教学难点的掌握是学习哲学知识关键环节, 而不断创新哲学教学难点新途径对我们学好哲学重点、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途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丽华.哲学课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教学与研究, 2003, (01) .

[2]韩震.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 篇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产生于19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烈,工人运功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相同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像近代早期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搜集材料科学阶段,而是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自然科学是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创立现代西方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3.哲学思想来源相同

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它们的哲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费希特把客观理性主义转向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等,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就是从此发源,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相同

 批判、继承和超越。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原则、方法出发来猛烈的批判近代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传统。第一,他们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把世界二元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第二,批判近代哲学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去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企图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成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他们要追求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终极存在。恩格斯宣告了这种近代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大写的哲学死了。第三,他们批判了近代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和极端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是抽象的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东西,用理性代替了中世纪的上帝,理性成为万能的君主和神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一切都是有理性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应是理性的社会。近代的资产阶级由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企图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他们梦想中的理性千年王国,这种极端的理性主义和先验的理性概念以及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在的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一同被现代哲学所抛弃。

5.哲学理论特征相同

在批判和抛弃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后,强调主客、心物、思有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且要求将它们看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在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和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后,提出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和统一,提出了与人相联系的世界相对于人而言才是真实的有价值和意义的;把哲学的目光从形而上学的天国拉回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之中,哲学向人们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真实处境及人的异化、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解放;哲学重视人的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主张实践高于知识和理论,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人应该是行动的人;强调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强调用人的实际行动或实践活动去改变现实世界;注重人的非理性方面的研究,强调理性的人的精神状况的另一面: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等在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近代西方哲学相比更注重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的个性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审美情趣化。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的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变为现代的语言转向,语言成为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中心,他们重视语言操作、分析、逻辑的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并且具有其时代的哲学共同特征和理论特质,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 1.社会阶级基础不同

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就其理论的社会阶级基础来说,是以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新哲学来取代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旧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无产阶级推翻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由此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放。哲学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哲学。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上述伟大意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由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尽管也属于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思维方式转型,但它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发生的,西方哲学家们推动这次转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改进”(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自我调整,将其从已经陷入的危机和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他们批判和要求取代各种形态的近代哲学的原因 只是由于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本身也已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和困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需要作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转型。

2.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在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批判的武器,而且更强调武器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是哲学走出了象牙塔。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从它诞生之后,就传播到全世界,成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哲学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投身于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根基,也不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来建立新的更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论多么激烈尖锐,但却是在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仍是哲学,即他们只是哲学理论而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没有超出理论的范围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强调实践,但并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生物的行为主义实践,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彻底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二者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前哲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观、思辨形而上学、传统本体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吸收并改造其精华和合理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思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又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在吸收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本主义人性论,把人本主义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去解放人,从而使人本主义脱胎换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葛英杰(1977- ),女,黑龙江双城人,渤海大学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及人学研究。(辽宁锦州 12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5~2007年度重点项目“以人为本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W01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28-02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两课”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这既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承载的时代使命相违背。因此,如何调动青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在目前的哲学教育理念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化”的倾向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几条原理和结论。这种教育理念侧重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信念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同时,它使我们在教学中无意识地把哲学原理变成了教条,使原来充满智慧、灵性、能启迪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堆枯燥无味、晦涩抽象的知识。

2.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笔者曾对任课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234份有效问卷中,53%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在中学学过,26%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脱节,没有现实意义。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的哲学是高中内容的翻版”“理论的东西太多,实践上很少用到”“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等。由此可见,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并不满意。

3.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学生实际。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大部分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这种方法重视理论、强调灌输,以教室、课堂、书本为中心,把哲学抽象成僵化的公式和枯燥的概念,然后再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或案例加以证明。这种过于重视理论阐释,而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现成理论的机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导致许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缺乏兴趣。

4.教材内容陈旧,不够引人入胜。虽然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版本众多,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教科书的模式,也就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几个部分组合而成。它不但无法容纳随着历史前进和实践发展必须加以补充的内容,而且在表达已有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方面也存在缺陷,无法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核心的精神实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的关切与思考。笔者对学生接触教材情况做过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除了上课没有碰过教材,44%的学生上课和平时都不看教材,27%的学生除了上课看过一些章节,只有6%的学生认真看过整本教材。

5.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性。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更关注如何满足个人愿望。在对待课程上,注重实用性课程,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把大量时间用于专业、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在对“高校开设马哲原理课有无必要”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0%认为无所谓,15%认为没有必要。此外,就课堂的小环境而言,多数学校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班数和人数众多,加之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时间的限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自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考试模式片面,缺乏多样性。当前,大多数高校考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效果仍然采取课堂考试的形式,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似乎在考学生的记忆力。这种片面化的文本考试模式,排斥一题多解,拒绝异质思维,限制人的创造力,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结果往往造成高分低能。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它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而是获得无穷智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敢于创新,并在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化”真正转向“智慧化”。其次,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哲学教师率先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真理。因为只有信仰,才有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有真情的投入,进而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目的。如果教师对此半信半疑,势必会削弱理论的说服力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信任度。在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增强理论素养。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口服心服,必须理论准确、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以理服人。为此,我们通过鼓励教师进修、听课互评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讲课水平,效果显著。此外,还要不断提高科研素质。以科研辅助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把教学内容和理论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以获得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针对“夹生饭难煮”的现象,尽量减少中学政治课与大学政治课的重复,构建主题突出、内容精炼、主次分明的教学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感。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现世的智慧”。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国内外实践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再次,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基于很多高校生源复杂,学科涉及文、理、工、医,如果在教学中不分对象,千篇一律,将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对于文科学生,理论讲解应当深刻,旁征博引,并且要求他们多读马列原著;对于理科学生,则应从“学好哲学对理科学生有何益处”入手,强调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在专业上就无法深入和取得突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强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无疑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强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方法的传授,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鉴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应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也不妨尝试多样化的教法。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可将生动、形象的图文、数表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当然,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的关系,既不冲淡理论教学,也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其次,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以往“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极易使学生疲倦、厌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及时肯定其优点,指出其缺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和演讲。对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为保证讨论和演讲效果,教师要事先安排学生做好发言准备。由于公共课班级、人数较多,可以先组织分班讨论,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辩论中获得启迪和教育。最后,适当进行专题讲座。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主要问题,可以适时地开展专题讲座,以丰富和深化教学。还可以展示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问卷调查中,有53%的学生喜欢用多媒体看专题片,有8%的学生喜欢讨论和讲演,有27%的学生喜欢专题讲座,还有12%的学生喜欢启发式互动教学。

4.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凸显新颖性。选取合适的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现在教材版本众多,这就要根据学校实际认真、灵活地选取。首先,教材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线,同时更好地容纳中外哲学史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这样既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对比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使学生更加信服马克思主义。其次,教材应吸纳反映当代科技新成果、新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所引起的新影响、新认识等层面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并回答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5.积极创建实践教育基地。针对部分学生“马哲原理无用论”的论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创建实践教育基地,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正如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所说:“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最基本的是哲学原理主导着我的思维。”因此,由任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走出校园,采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考察、岗位实习等形式,深入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哲学教研室曾经在葫芦岛四家村和东电三公司创立哲学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精髓。

6.构建科学的考评标准。由于传统的文本考核无法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因此构建科学、全面的考评标准势在必行。可以将课堂提问、讨论、发言、单元测验等平时表现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试题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加大材料分析题和理论联系实际题的比重,以此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诚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有待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12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7

所谓真,是指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哲学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己任。柏拉图认为,哲学就是对真理的洞见,而真理就是对逻辑思维的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深刻指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一切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哲学教学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哲学教学的“真”,首先是教学要揭示真理,达到真理的境界。哲学知识的传授始终是哲学课的基本内容,主要讲授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教师必须全面、准确地讲解理论知识,这一点,是哲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以也是成功教学的基本前提。通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使学生受到“真”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和热爱,引导学生不断求真。并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依靠科学的辩证方法,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而表现出来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让学生领会几个干巴巴的结论,而应关注结论如何形成。所以在讲清基本观点的同时,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新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一个观点产生的思维过程包含了哪些环节,前后的哲学家之间有何内在关联。要把哲学原理和具体的哲学命题之间联系起来讲解,这些联系是理论的拓展和纵深,同时体现一种“对思想的思想”即反思,使理论具有深刻的逻辑力量和真理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思维,哲学家是怎样从哲学思维这种活动中发展出哲学理论形态,懂得哲学思维过程本身要比现成的哲学基本知识更重要。启发学生学会逻辑分析和理论抽象,培养反思和批判的思维,从而掌握其思维方法和形成哲学层次的理论思维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背景,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理论成果和背景知识激活,把理论讲活、讲深、讲透,讲出理论的逻辑征服力量,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才能取得切实的教学成果。

其次,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人文精神。哲学的真不仅仅在于简单的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的本真含义是“智慧之学”,知识是死的,智慧则是活的。“智慧之学”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探索真理、提升智慧的过程。反观我们千孔一面的教科书和枯燥的教学,把丰富、生动、深刻的哲学内容,简化成了若干条文式的命题,变成了单项知识的灌输。这样的哲学教育,背离了真精神,很难使学生进入哲学境界。要提高哲学教学效果,就要恢复哲学的真精神,使哲学教学符合哲学的本性。所以哲学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也就是注重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和提升,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知识,提出和发现新的问题,具备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哲学教学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在课堂上要传授属于知识层面的正确思维所遵循的逻辑规则、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又决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些知识的传授层面,因为即便是哲学方面的知识,也不会自动转化为智慧。所以必须拓展理论与文化视野,提升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境界。在哲学教学中,应与现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联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进行对照,介绍影响较广泛的科学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结合国情与实际,分析当代中国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等等。除了课堂的讲授,还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广泛的涉猎、阅读,并通过思考去打开眼界和精神空间,从而自身去体验和领略贯穿于自然、人生之中的道,会通天人、物我之中的理,并且融会贯通,在凸现主体意识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正是智慧和德性的源泉,只有如此,才有助于学生“转识成智”。

哲学教学也表现着善。哲学教学的“善”,就是明确教学的价值目标,使教学符合目的。

首先,哲学教学要体现无产阶级的功利性,要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之目的。哲学是意识形态,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社会进程产生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哲学,把“改造世界”的问题提到首位,认为自己的全部价值在于满足变革现实的实践之需要,它直接同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功利目的相联系。作为现实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真理性的统一,更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所以,哲学教学必须体现“国家意志”,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讲清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向,自觉地从总体上对人民群众的活动规律作出精确透彻的说明,才能获得理论的生命,才有理论的说服力,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成为现代哲学的中坚,是因为其不断追究、反思与超越的理论品质所在。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现了两次巨大的飞跃,指导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所以在哲学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给学生作出生动活泼的讲解,使其产生活生生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从这个意义上切实展示马克思理论的价值性和生命活力,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这点来说,哲学教学服务于社会发展,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合格人才。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哲学教学的主体是人,目的是为了人,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人的,从这点来说,哲学教学是为了人的发展,教给学生做人的智慧。哲学本身作为智慧的学问,它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功能,是指导人过一种合理的有价值的生活。在哲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揭示批判一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象,引导学生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提出一份思考和质疑。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认清假、恶、丑等不文明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律,规范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在理论的引导和陶冶下,把学生塑造成具有现代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交往方式的现代人,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对原有的、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无疑是一次不可回避的挑战和冲击。对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道德建设,外在的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是重要的,但仅仅依靠外在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内里下功夫,培育和激扬主体的自省力和内驱力。哲学教师的职责在于用入情入理的理论讲解说服和把握学生,使学生区分正邪、是非、善恶,用自身的为人师表引导学生乐善、向善,培养学生道德合理性的自觉与良知。哲学课堂应该引入对诚信问题的探讨,对“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灌输,以哲学思维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树立荣辱观念、是非观念、廉耻观念、仁义观念,逐步养成协力、务实、创新、奋进的精神,通过熏陶和灌注,唤醒自省意识,激发自励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切实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著名学者赵鑫珊曾经深情地呼唤“哲学应给人以美感”,对于哲学教学而言,同样是真知灼见。哲学教学的“美”,既是真、善的统一,又是真、善的综合与升华,既指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把内容“讲得美”,使教学具有美的感召力,又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以“感性悦人”的形式进行教学。用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的话来说,一是要“具体性形象”,二是要“声情并茂”。“具体性形象”指教学要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画面来阐述深刻的哲学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哲学教学缺少形象和生活,同实际相脱离,只是空洞抽象的解说,泛泛的介绍,教条式的议论,冷若冰霜的照本宣读,一、二、三、四的罗列,即使内容是真的,目的是善的,也难收到正面教育的良好效果。

“声情并茂”指教师通过真挚情感表达,以此感染学生,引起共鸣。教师的感情要依靠有声语言来抒发,通过姿态、动作和神色等辅助手段来传达。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经过实验总结了如下的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清晰、响亮、圆润的有声语言,能使人产生美感,无声的姿态、动作、神色等辅助手段运用得自然、真实、鲜活,不仅使语言表达得到支持和修饰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而且能够更亲切、真实、丰富、细致入微和感人肺腑地表达某种情感、态度、意向和感觉。二者协调配合,使“理”与“情”达到和谐一致,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够收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对于哲学教学来说,除了要遵守以上的教学共性,由于其学科的抽象性,创设美的情境,其个性或者说其重点在于通过营造趣味性,使哲学通俗化,争取更多的听众。笔者在教学中摸索,有如下三点体会:第一,讲义应该常新。如果它总是处在形而上学之中,不结合内容和现时代添加新概念、新知识、新事例,相反,远离当下,几年过去了,讲义还是以一贯之,学生不能满足,这样,乏味就从讲义开始了。第二,教法要有创意。讲解、谈话、直观、暗示、讨论、辩论、演讲等等。难得的是对教法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感兴趣。第三,适当倚重哲学史。哲学史是丰富生动的,可以说,对哲学的兴趣,有很多是通过它建立起来的。因而要善于在马克思哲学教学中对哲学史进行钩沉。比如,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斯宾诺莎一度靠为人磨镜片糊口等,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而引发对哲学的兴趣。第四,必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地说,即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它能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等结合起来表达客观事物,非常直观而易于接受。制作和利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电子课件,查找和放映主题深刻、发人深思的教学录像等,会对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美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对美的本质以及规律的哲学阐释。从这一点来说,哲学教学应该是美育责无旁贷的承担者,而且相比之下,比单纯的将美育理解为艺术教育,哲学素养对于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根本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适当介绍美学的基本理论,如美的特征和本质,美的形态和范畴等,引导大学生了解和关注当代文化日趋浓厚的审美化倾向,不失为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这就需要对当代世界和中国呈现的日新月异的变动,哲学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细致、准确的感知能力,善于敏锐地领会社会生活的变化,观察社会生活中富有哲学意义的现象,准确把握各种现象的本质。把对生活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认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中,具体分析一些审美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区分时尚文化的正、负价值,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操,提高生活情趣,提升文化品味,使学生通过生活现象更深地理解哲理,逐步形成自己发现和分析生活的哲学视觉,从而对学生心灵加以启蒙与滋养,达到育人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由辩证法进一步衍生出几大范畴与几对规律。就这些基本的“原理性”教学内容而言, 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汉字文化瑰宝中都可以发掘出大量生动而具体的教学内容, 适当运用一些成语民谚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 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更切合实际, 更富于教学实效。

一成语民谚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思维方式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 表示一定的意义, 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应用。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 跟习用语、谚语相近, 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 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如“小小秤砣压千斤”、“破镜重圆”等。民谚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民谚也是一个时代某一方面社会存在的反映, 时下民谚数量甚多、流布甚广, 这是社会日趋和谐的反映。可以这么说,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民谚典故博大精深, 涉及万事万物的方方面面。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言, 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论思想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试举数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知识来促进这一认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早已记载着许多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 它们肯定世界的物质性, 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王充的“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一天一地, 并生万物, 万物之生, 俱得一气”;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 凡有象皆象也, 凡象皆气也”;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等。早在战国后期伟大思想家荀子便较为明确地区别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他说:“凡以知, 人之性也;可以知, 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 , 这说明了人是具有认识能力的, 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道理。再如, 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代表的“五行说”也反映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思想。如《尚书》中写到:“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 水火金木土, 分时化育, 以成万物”。“五行”意味着物质运动;意味着万物之宗。古人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顺“五行”而行, 就是遇事依循自然规律, 因事而治。此外, 我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金不怕火来炼, 真理不怕争辩”也包含着这样的道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 这些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方面的成语民谚有:“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人心齐泰山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玉不琢不成器”, 等。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更是这个道理。论语里边讲到的“知者无惑, 仁者无忧, 勇者不惧”也包含这么个意思;老子所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揭示了人类行为要遵循自然法则的朴素道理;《礼记.礼运》中说道:“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行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其子”阐明了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性问题。

3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一事物总是和外界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有关联系的观点, 在我国古人的智慧中积淀颇深, 涉及现象与本质、目的与手段、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部分与整体等等有关事物联系的内容的方方面面。如表达原因与结果的联系观点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牵一发而动全身”、“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无风不起浪”, “无事不登三宝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表达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有:“表里如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叶知秋”、“华而不实”、“口蜜腹剑”等;表达目的与手段的联系有:“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扬汤止沸”、“项庄舞剑”、“画饼充饥”、“量体裁衣”等;表达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等等。

4事物变化发展原理

有关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观点的成语民谚等更是不计其数。如揭示静止与发展的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沧海桑田”、“否极泰来”、“墨守陈规”、“刻舟求剑”等;表征量变与质量道理的有:“水滴石穿”、“防微杜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集腋成裘”、“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瑞雪照丰年”、“霜前冷雪后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等等。这些博大精深的词语揭示了唯物辩证法有关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道理的一般原理与特征。

5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有, 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在我国的传统智慧中,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敢于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国成语民谚中广泛地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等等内容。试举几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金无赤金人无完人”, 等等。

二运用成语民谚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方法举措

1开展教学互动, 活学活用成语典故

作为高校的基础性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对象多半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 这就为跨学科知识交流对话创造了条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道理, 尽可能多地举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例子, 如围绕有关“联系与发展”的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成语大接龙”游戏,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例句并解释这方面的成语典故。

2组织专题演讲讨论, 开展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围绕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开动脑筋, 调动学生积极学习钻研的能动性, 让学生去寻找素材、组织内容, 进行主题演讲、交流讨论。这是一个更高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就其集中思考的问题从传统成语民谚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养分, 做一次小型“学术”报告。要求学生尽可能做成PPT, 印发报告提纲或基本内容, 向大家演讲, 同时对演讲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报告后进行答疑、讨论。

3师生共建资料库, 动态更新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自始至终需要动态更新的过程, 师生共同“备课”是一项没有休止符的工作。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成语民谚典故异常丰富, 而且不同地区还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存在东西南北的差异。尤其是一些“民间版”的资源更是不可多得!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祖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值得发掘。平时, 我们十分注重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让学生与教师一道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所需的成语民谚典故资源库, 并随时进行更新补充, 尤其是注意收集学生“地方版”的文化典故。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9

关键词:马哲,教学,实效性,对策

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门基础课程, 是各专业的必修课。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世界观的高度提高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重要作用, 尤其在新形势下它的功能和价值更加明显,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 严重制约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在进步, 学生也在变, 因此伴随着教学相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要变, 目前,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不仅仅是学生思想上不认同, 老师思想上也存在片面认识。从教学过程实践和问卷调查反馈来看, 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 学生逆反心理严重, 参与度低

首先, 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大背景下, 来自外界的各种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 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转型期间面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让学生感到接受学习的内容和外界不一致, 形成的强烈反差甚至会感到茫然与困惑, 从而产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的逆反心理, 上课要么不打开课本, 要么打开课本也是给老师做样子看, 整个过程中主体参与度很低。第二, 目前高校学生大都为“90”后, 且为独生子女, 即使接受新鲜事物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增强但心理和情感上仍然还不成熟, 如果老师在教学方上运用不当, 教学内容上不进行及时更新, 很多理论仍然还是停留在口号上, 不能够“以理服人”, 也就很难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 难以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产生认同, 其结果就是容易和老师拧着干、对着干。问卷调查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生对这门课从拿到书的那一刻就产生了排斥的心理, 认为这门课很枯燥, 这样还没有开始上课就使教学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 重“考试”轻“平时”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 只要考试前下功夫, 背一遍, 抄一遍, 只要不挂科就万事大吉, 平时不会翻书预习, 课后更不会看教材复习, 老师上课讲的听一听就行了。经常拿这门课和其他课如数学和英语相比, 认为这门课重在考前突击, 而忽略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和点滴积累,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考试前一大堆概念、定义压得学员透不过气, 死记硬背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产生错误的认识, 对以后接受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埋下隐患。

二、做好教学实效性遵循的原则

(一) 主动性原则

实效性简单而言就是有效。学生经常会问我:“老师, 我们现在学习这门马哲还有用么?”, “马哲是不是都过时了”种种类似这样的问题, 其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学员对这门课的主动积极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发挥各自的主动性, 对老师教授的内容提出质疑或自己的见解, 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效果的实效性, 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从开课第一天在教学环节上设置了“我和哲学那些事”, 每节课复习完知识点后由两名同学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一些哲学小故事或者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出的道理, 目的在于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在此环节开展了两个星期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二) 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与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通过启发后主动去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老师有时上课时会意外收获在备课固定思路上很多新的灵感和火花, 学生也是一样, 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时如果能更多的带有启发性, 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第四章认识论里“反映”这一知识点时, 放了一曲《敢问路在何方》, 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 通过列举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来讲解反映的两个特点, 模写性和创造性, 即作者吴承恩在写《西游记》这本著作时也是在现有历史的基础上还有进行丰富想象出很多的神仙、妖怪等等人物,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其实一直一来很排斥的课程并不是遥不可及, 而是就在自己身边, 另一方面也方面学员加深记忆。

(三) 多样性原则

高校学生学历层次有高有低, 文理科知识结构相差很大, 这就意味着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尽可能的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个体素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授课时要更加注重层次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实效性对策

(一) 教学内容紧贴实际生活

1.不要逃避问题。遇到类似“马克思当时有没有想到现在社会出现的象房价高涨等问题?”, “共产主义还能实现么?”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坦诚的回答学生, 不要逃避更不能敷衍, 帮助学生分析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这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样老师的授课才有吸引力。2.要掌握学校、社会动态。我们教员每天和学生都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里, 把身边发生的变化和事情作为课堂的题材和内容不仅亲切容易接受, 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校的关心、热爱;积极通过报纸、网络对社会动态进行及时学习, 使授课更加有针对性。

(二) 课堂教学拓展延伸

一堂课并不是伴随着下课铃声就结束了, 同样, 师生情也不是因为课程的结束就湮灭了。一节课五十分钟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讲授基本知识点, 但学生的思考仍在继续, 课还没有真正的结束, 课堂教学的延伸很重要。课下可以开展教学阶段总结分析会, 教员根据学员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也可通过谈心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疑惑, 师生关系优化了, 对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三) 注重运用语言技巧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抽象空洞的, 而是实实在在的。增强马哲授课的实效性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开展, 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接受、消化。整本马哲教材全是文字没有一张图片, 此时教学智慧要通过教学语言体现出来, 教员的在课堂中语言技巧的运用就极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不仅要注重声调恰当的运用, 还要在讲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进行语速的及时调整, 做到张弛有度, 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同时, 灵活运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对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从而把握科学理论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百春.全球学与当代俄国哲学问题研究[J], 哲学动态, 2012, (9)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10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 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内容上看, 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 理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从形式上看, 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感性认识是零碎的、抽象的, 如在老师尚未讲解乐理知识的前提下, 学生在听歌曲时其感官感受到的歌曲的旋律、节奏、强弱等, 而理性认识则是约定俗成的, 即老师通过音乐教学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乐理知识。当小学生初上音乐课时, 通常并不理解什么是歌曲的旋律、节奏、强弱, 但当音乐响起时, 他们都能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而扭动自己的身体, 这正是他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而老师正是要通过教学梳理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因此, 教师若能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那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量变与质变”原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古语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 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 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即量变到质变的演进。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教育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 丰富人的感情, 振奋人的精神, 发展人的感性和审美心理结构, 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等。传统的音乐知识观认为教学就是用音乐知识去填满大脑, 音乐学习就是获取音乐知识。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教师灌输式教学, 片面强调对音乐知识的记忆, 结果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缺乏创造力。事实上, 音乐是艺术, 也是文化。艺术和文化素养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一定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打磨, 积累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 但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质变, 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通过歌唱、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活动, 逐步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

三、“共性与个性”原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 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 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 任何个性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运用共性与个性的观点审视小学音乐教育, 首先从课程本身的角度来看, 小学音乐教育具备全民性、义务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这是小学阶段所有课程的共性。同时,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备前提, 这也是所有课程的共性。音乐教育要提高实效就必须把握好这些共性特点。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把握音乐教育的个性特征, 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点是其更注重音乐性、审美性和过程性。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 这是音乐本身的特点。无论是欣赏教学还是唱歌教学, 都要始终贯穿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语言就是旋律、速度、力度等。在音乐教学中, 聆听音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作为教师不能脱离音乐, 脱离音响, 用过多的非音乐语言来讲解音乐。审美性是音乐课程标准修订后最为突出的一个课程理念。音乐学科是以情动人、以美动人的学科, 因此我们经常说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我们必须通过音乐的情感力量来打动学习者。音乐艺术的情感性是极其强烈的, 老师首先要感动自己, 然后再去感动学生。音乐艺术是时间的艺术, 时间就是过程, 一个完整的作品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的。音乐随着时间流动, 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的艺术、动态的艺术, 教师要拿出时间给学生听音乐, 要充分体现音乐的时间性和过程性特点。另外, 还要注意在实践层面多用音响跟孩子们交流, 凸显音乐的过程性。

其次, 从教学对象的角度来考虑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它既是泛指小学生这个群体, 也指作为每个个体的小学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时就不可脱离哲学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原理的指导, 并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作为教师, 总是力求通过教学让效益最大化, 即让更多的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集体组织形式中学习, 彼此学习内容相同, 进度相同, 易于学生共同进步。这种普教普学的方式有效保证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但是教学不能阻碍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 反而要尊重、鼓励并促进个体本身的发展。运用共性与个性的观点来看, 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 反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具体学科去具体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也确实“没有什么作用”, 但它给了我们万能的、正确的一般思维方法, 有了这种思维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小学音乐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不过这种指导作用很少有人能够从总体上全面地认识到它, 而且理解把握得也不够深刻。因此, 我们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它、了解它、掌握它、运用它。另外, 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 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切忌“拿来主义”, 如此我们方能切身感受到它的普适性和巨大魅力, 从而正确地运用它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卫兴华,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1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4-1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11

【關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案例教学法 问题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无论是理论角度还是教学实践方面,目前都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尚待澄清和解决的问题。

一、对案例教学法定位不清晰

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定位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前,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教员仅仅把案例教学作为传统教学过程中可有可无的或者是锦上添花的补充,思路仍然是停留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法对教员要求低、备课所需时间少,教员只需熟悉教材,而案例教学需要教员针对教学内容精心挑选和设计案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一些教员又过于强调案例教学法的极端重要性,将其视为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涉及的概念多,在学员对基本概念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如果完全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合理地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运用。

二、对案例教学的内涵拿不准、吃不透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员将“案例”等同于“举例”,授课方式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传统的教员讲授法,师生之间依然缺乏互动。实际上,“案例”法与“举例”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案例教学法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精心设计的案例开展,要传达的哲学理论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示出来,而是需要教员和学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甚至是辩论,通过这些环节和过程,探究出这些案例中蕴含的哲学理论和哲学思想。而“举例”教学首先是提出一个哲学理论,然后再通过一个例子对这个理论进行解释,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学员的参与,只需教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无法形成师生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举例”教学在本质属于传统教学法。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程序上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一般分为四个基本环节,即案例准备环节、小组讨论环节、课堂讨论环节、教学评价总结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员精心设计,做好充分准备。在案例准备环节,教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挑选或者编写精当的案例,并提前将这些案例发给学员,让他们进行准备。而在这个环节中,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不顾所选取的案例是否具有教学价值,仅根据个人喜好挑选案例,导致案例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员应该对学员进行合理分组,集小组的智慧解决案例中碰到的难题,为班级讨论做准备。这个环节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让学员在课前找时间自行完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课堂讨论环节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检验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员缺乏案例教学组织能力,不能引导学员广泛开展讨论,从而削弱了案例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总结环节是案例教学的“画龙点睛”之处,教员要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讲评,对案例中涉及的原理、思路、方法进行提炼,引导学员在课后对案例及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但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员由于总结不全面、不及时,往往草草收场,势必会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素材缺乏

案例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恰当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信息载体。“精当的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性条件,没有高质量的案例资源,案例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通过查找相关教学资源,我们得知,目前专门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编写的案例非常少,缺乏规范性、典型性、思想性、时代性、教育性俱佳的高质量教学案例。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案例选编的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而高质量的教学案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资金的投入才能完成编写,显然在课程繁重、缺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教师很难把精力倾注在案例编写上。我们知道,哈佛大学案例教学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教学效果,其前提条件就在于有一支技术娴熟、素质较高的案例编写团队,并且有大笔经费投入其中,建构的“案例库和案例制作中心是哈佛实施案例教学的坚实基础”。[2]但,在现阶段的中国高校由于高质量教学案例的匮乏,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教学无法广泛开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从生动的具体案例开始,把学员关心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更符合学员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学员,使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有关哲学思想和原理更容易入脑入心,为学员深入理解和自觉接受。为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巩固已有的探索成果,更加自觉地正视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以期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6):23-28.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篇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主要内容。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一次代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其中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更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根据其中内容的有关论述, 一般我们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学说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 会与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及实际生产情况相融合, 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会有一个发展和应用, 以使其打上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烙印的形态变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通俗说来, 就是用人民大众都能够听懂的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主要是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让他们理解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使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然而然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总之, 在整个传播和应用的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总共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大众化、民族化和现实化。所以,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现中国化特色呢, 可以把这三个特点和表现形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现中国化特色的具体实施途径

(一) 大众化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体现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 很多学生都会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辞艰奥, 其中的理论内容玄奥、抽象、枯燥, 觉得整门科目很遥远、很缥缈, 感觉好像懂了一点, 但是又好像完全不懂, 总之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非常打击学习信心,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兴趣。事实上, 这正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的的特点, 因此,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需要有良好的哲学基础和哲学素养。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可以说我们民族是一个很有哲学素养的民族, 但是, 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传统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必然会有很多不同之处, 再一个,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这种问题和实际情况在根本上就决定了大众化的教学方式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最佳选择, 用大学生们熟知的语言和事物以及新闻乐见的方式向他们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拉下神坛, 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 而是贴近生活, 变得直观、有趣而易懂, 以提高同学们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语言的大众化和通俗易懂。例如在讲解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时, 可以利用我们常见的大海波浪前进或者是螺旋运动中的螺旋上升来使学生直观生生动的认识到运动具有曲折性和前进性;而利用“学会骑自行车”和“解剖麻雀”等生动的语言则可以讲解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作用, 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用简单的语言来讲述不简单的哲学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运用这种大众化的语言, 不仅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比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 从而使他们从中深受启发, 完善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价值观。同时, 还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几本参考价值、阅读价值和学习价值都比较高的课外书, 如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以及《大众哲学》, 以提高同学们的哲学素养, 也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 民族化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 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 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普遍适用性, 但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中有很大的区别和差异,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同, 都会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会被打上鲜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民族的印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不同国家和民族实际融合的过程中, 肯定会带有不同民族的特点, 事实上, 与各个国家和民族中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并最终以一种新的带有民族特点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 例如毛泽东思想中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以及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呈现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特点为其注入了活力, 使其变得丰富多彩, 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民族站要想在世界的前列, 就必须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打上我们中华民族的烙印, 在教学中体现民族化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很多地方都有一致性, 如认识论、唯物论、历史观以及辩证法等, 尤其是传统哲学中的个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 有非常的独特之处, 在这方面可以很好地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取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部分, 并结合其中的经典名作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授课, 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如通过“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的解读和赏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现实化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体现

理论最终会回到实践中, 指导和服务为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会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 用这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指导当前中国的实践活动, 思考和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并最终探索出一条最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它也是基本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授课工作。例如当前的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以及民生等问题既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 也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理论知识, 如社会形态、基本矛盾等理论原理, 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定位, 从而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同时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等发展理念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 课堂效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脱离实际, 没有体现出中国化的特色。本文简单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并详细的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现中国化特色的具体实施途径, 旨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中国化特色。

关键词:中国化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宁俊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如何体现“中国化”特色[J].法制与社会, 2013, 29:216-217.

[2]孙民.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刍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4:133-138.

[3]王婷.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困境[J].教书育人, 2013, 12:78

[4]李淮春.哲学教学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J].教学与研究, 1996, 06:10-12.

上一篇: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一篇: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