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2024-06-27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精选7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篇1

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但它同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不同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源性和统一性, 但是它总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某一种特定的物质。近代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却只是孤立、片面、静止的观察和理解世界, 并且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而在社会历史观面则是唯心的。马克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进重视解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而且能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观察和理解世界, 强调实践的改造世界, 是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理论和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思想材料和理论来源, 其中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星云假说, 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运动的问题。康德哲学体系中存在这两对重要的矛盾:科学和宗教的矛盾, 必然性和自由性的矛盾。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合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 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并使之系统化了。在哲学史上, 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并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从根本上都定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统治”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定的巨大力量, 他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 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是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 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 说到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杰出人物费尔巴哈冲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体系, 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在柏林大学听黑格尔的哲学课, 这使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转向自然科学。他曾经说过:“老实说, 在柏林时我已经同思辨哲学告别了。我同黑格尔告别时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听了您两年的课, 两年我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研究您的哲学;现在呢, 我体会到需要转向直接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他科学:转向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系统的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这种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自古以来哲学的两个流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 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 同时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同时费尔巴哈把他的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指出神只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 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这种强调人而降低神的唯物主义论调极大的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他所注意的中心点是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 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意义, 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他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曾经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现实问题的缺陷时, 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后来他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把自我意识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并用自我意识批判宗教, 否认神而肯定人。大学毕业后,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由于其论调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针锋相对, 不久《莱茵报》就遭到查封。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 他从人的类本质出来, 尖锐的指出德国的封建制度轻视人、蔑视人。《莱茵报》时期的斗争经验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 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 把国家看成自在自为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理念, 而市民和家庭是国家的前提, 他们才是真正的实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 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 他指出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 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 同时把辩证法的运行主体现实化为客观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确立, 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 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体系,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4.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5.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篇2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弄清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理论来源;继承;发展

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在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先河,他提出了星云假设,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的运动的问题。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和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顶峰的巨大力量,他把历史看作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归根结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他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听黑格尔的课,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转向了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些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 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同时将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人创造了神,这种强调人降低神的唯物主义极大地批判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哲学。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事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它曾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他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问题时的缺陷是,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把自我意识看成世界发展的力量,否定神肯定人。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其论调与当时政府针锋相对,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这些促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他指出实践活动室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但是,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是黑格尔 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马克思主义虽坚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严加批判,但黑格尔没有被简单地抛在一边,而是“他的革命方面即辩证法被接了过来”。这不是简单地“接过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对他进行的唯物主义的改造。这样,实践的观点被灌输到丰富的辩证法体系中,自然界不再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样黑格尔的唯心论被剔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法将黑格尔的精髓从他绝对化的体系中拯救出来,辩证法又重新获得了生机,成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思维。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费尔巴哈论》中提到,作为青年黑格尔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黑格尔哲学中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已经不能解决当时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需要,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正当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徘徊不定时,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在唯心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这使马克思主义仿佛找到了一条认识世界的坦途,因而恩格斯说“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热烈地影响了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以人为出发点的转向,但依然将人看作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孤立的个体,因而只能主张以创立一种新的爱的宗教将抽象的人生硬的联系起来,以此调和阶级对立和矛盾。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此处的“往前进”就是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他根本不相信在社会历史领域世界的唯物性,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由于受片面历史观的影响,实践在费尔巴哈那里只被 看作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唯利是图的贸易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这一点是大多数人忽视的,因为他们认为黑格尔根本不会产生唯物主义思想。其实不然,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探索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使人自觉到自己的思维本性,从而按照思维本性去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现实统一”。这一点很明显是实在论的观点。马、恩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研究时,指出:“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最后,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工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又实现了哲学由维护阶级统治到科学推动革命性变革的第三次飞跃。

在三个飞跃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和发展的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其他哲学无可比拟的优秀品质:一是包容性,二是客观性。这一切优秀理论品质都是由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为力量之源的。

首先,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从创立的那天起,就明确表明自己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而黑格尔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阶级立场上是根本对立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辩证地分析和论证,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进思想作为自己的直接理论来源。这给我们 以深刻启发。

第一,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不要过分拘泥于阶级属性,要向一切阶级的文明成果打开大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包容性是有条件的,即在不影响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前提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发展。

其次,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客观性,亦可称作实践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辩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第一,客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历史性。所谓“社会历史性”,就是运用科学的辩证法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并发展创新为今所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

第二,客观性在面向现实和未来的领域表现为开放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前进的生命源泉。此处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践的开放。二是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

如今,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始终不渝的保持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开放性。其次,要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批判性继承的实质,即辩证的否定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性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当代中国青年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实现发展创新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契合点

由于中国传统哲学本身有着包含着丰富唯物论、辩证法等思想因素,这使得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很多优良的哲学传统,如无神论、民主主义、民生史观、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如此等等。正是因为中国具有深厚的民族哲学底蕴,而且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通相融的地方,所以,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很快地在中国这块充满哲学传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一、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之唯物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人类社会、思维活动都是在物质这一客观实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就连作为精神现象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物质世界派生出来的,是人脑这一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整个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地站在唯物论的哲学党性立场上。而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史当中也有着丰富的唯物论思想,虽然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没有明确提出物质概念,但是却提出很多带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如《洪范》中的原始“五行学说”,就是我们祖先通过“平治水土”的生产活动,最早对自然现象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探究而产生的唯物主义思想萌芽。原始“五行”思想是我国先民在“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的洪波里,以累世斗争的沉重代价,谱写的一篇关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朴素哲学篇章。它虽然在理论上尚未提出也未回答世界起源的问题。但它却反映出了我们的祖先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朴素唯物论思想萌芽。

二、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之辩证法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辩证法思想的内容可谓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提出了很多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的命题。如在《老子》的哲学体系当中,就包含着较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中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最为突出,《老子》认为: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如正反、长短、美恶、强弱、刚柔、进退、曲全、阴阳、有无等等;老子不但看到了矛盾,还指出,矛盾的双方处在对了统一之中,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另外,老子还认为,事物的矛盾是相反相成的,即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同处在一个统一体当中,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在这些深刻的认识基础上,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这一矛盾运动的普遍法则。他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这一命题不仅包含着事物矛盾转化的普遍法则,而且还包含了否定是辩证法发展的必经环节的思想。而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唯物主义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并给辩证法下了科学的定义: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之认识论思想

认识论(epistem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是“知识”和“学说”的两个字结合,意思是關于知识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狭义上讲就是关于认识本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归根结底是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认识决定实践,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很多朴素的认识论思想萌芽,如荀况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通过人们的生理有机体进行的。知识是能知主体和客观事物有机结合的产物。“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正名》)其中所谓的“所以知之在人者”,指的就是认识论中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所谓的“知有所合”指的是当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而且符合于客观事物, 其实就是所谓的“智”。而“所以能之在人者”,是指的人们就是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如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显示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另外“永康学派”陈亮的“明于事物之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本人认为:宇宙间无非物,日用间无非事,所以要以“明于事物之故”以奏“实事实功”,即反对从先验之理出发,而是“观审在先,识见在后”,只有在主观符合客观的条件下才能“如其言”、“酬其意”。其贯彻的是一条以实事实功来检验认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人民出版社,200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篇4

一、人与自然

公共权力的产生建立于国家产生的前提,在此之前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完全依循自然本性,我们称之为“自然状态”。由于环境恶劣且资源有限,因而人类之间不得不发生生存竞争。在霍布斯看来,这种现象与“一群人反抗另一群人”的战争无异。然而洛克并不同意,其认为原始的人性倾向于自由平等,这种现象不是战争而是和平。虽然人类没有法律约束,但是自然法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规范。进而卢梭以此为基础,并且使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自然状态”下人类特征:处在“自然状态”的自然人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自我保存和怜悯成为自然人的心灵最根本的原则。

马克思说:自然发展史的全部都是为使“人”成为感性思维的目标和使“人之为人”的需求成为“感性并自然”的需求所做的准备。人类要生存就要对自然进行改造。具体来讲,立足于实践,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外化出自己的对象,同时将自己的潜能实现出来。因此,人的劳动实践赋予自然以意义,自然的意义因为人的存在而实现。由此,自然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于发展出人,只有人才能实现自然最本质的意义。

总之,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中,人与自然始终未能达到和谐统一,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最本质的关系出发,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自然界的对立在人身上达到统一。

二、人与社会

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说中人与自然存在各种不协调的因素,因此“从人的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就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在霍布斯的社会契约理论中需要经历两次订约:第一次人类利用自然法来约束自己的自然权利,第二次人类转让自己的自然权利来实现统一的公共权力。由此,人民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转交给统治者,实质上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社会。与此相反,洛克设想的“国家”状态是君主立宪,即统治者与民众一起成为订约方,人民只是转让自己的部分自然权利,同时政府实行“分权”和“法制”。然而在卢梭的眼中,专制主义和君主立宪并不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最佳方案,其认为民主共和制才是最终的归宿。

纵观世界历史,在人与社会的现实结合中,上述观点都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这些观点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之上,而马克思延续以自然“向人生成”的思维方式,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言而喻。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整体构成人类活动的现实本质。然而看似简单的命题,却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部分国人,深谙其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关系,人根本不可能有自由。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社会的对立同样在“实践”的人身上达到了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

综合上述有关分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文认为人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因。进而言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实质也是人与人的关系。继续推进,本文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产生及发展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

在一般教科书中,“实践”被定义为人类能动改造物质环境的过程。然而,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以往教科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不够深入,其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的。在《自然辨证法》中,恩格斯指出:任何物质的形态变化看似多样实则统一,其本质特征无法改变甚至丧失,它必定以铁的必然性把思维着的精神产生出来。事实上,实践自身就包含着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人是主体,对象是客体。对象离开人毫无意义,因此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实践即人的活动,更贴切的描述应该是实践着的人,是自然和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给予深刻表述:作为实现的自然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作为达到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自然主义。因此,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矛盾的最终解答和最后解决。

四、总结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人都是完整一体的,人类、自然以及社会三种之间相互关系只有达到真正的“人化”,而不是异化或者非人化,那么世界才能真正地继续前进。在马克思主义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范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思想史上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原因之一。着眼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贡太雷.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人文维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3]列奥·施特莱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7.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篇5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 篇6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36-01

前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中国社会的核心思想,无论是毛泽东的群众路线、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一过程中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引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视为发展着思想,与实际紧密联系,对中国实际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反思以及改造,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使马克思哲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能够被中国人民认可并接受;其次,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中国社会现状,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现状,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做到从实际出发,用实际来丰富理论,用理论创造性去指导实践,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动态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依据,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当代哲学的建设

(一)基本论题。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建设中国当代哲学,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基本论题:首先是思想源流,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流在哪,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被引入中国以后实现了怎样的发展;其次是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世界人民对工业社会探索与体验的总结,进入中国以后迅速得到发展,代表着几代中国人的思想结晶;第三是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广为流传,对各个国家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其是基于事实和经验的理论思想,中国人民在应用这些理论思想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曲折,是在实践经验中积累起来的;最后是内在规律,当代中国哲学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内在规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一致,一方面体现主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通用规律,另一方面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规律[2]。

(二)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当代哲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中国当代哲学的建设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依据;其次,中国当代哲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同时涵盖了这两点,建设中国当代哲学时,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根源、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以及内在规律作为依据和方向,这样,中国当代哲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才能既不脱离根源,又紧密联系中国实际。

三、中国当代哲学的建设方法

(一)思想依据。

从建设思想上来说,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通用思想作为根本依据,就是说当代中国哲学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思想,否则就偏离了正常轨道,无法对中国社会实践进行正确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这一过程中可以吸取国内外优秀思想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内容,同时也丰富当代中国哲学内容,一方面保证实事求的根源思想不被同化,另一方面不能故步自封,保证思想活力,将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

(二)经验依据。

建设中国当代哲学过程中,一定不能脱离中国实际,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建设哲学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没有任何一门哲学能够脱离实际存在,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总之就是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能脱离中国实际,要对中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形势相当符,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3]。

(三)保持科学精神与创新态度。

改革开放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体现,这一创举为当代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建设也是一种重要启发。新时代面临新的发展任务,世界大环境以及中国社会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一方面要保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与时代接轨,在发展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哲学,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指导。

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前进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也不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联系,提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2,12(10)03:168-169+171.

[2]史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哲学建设的启示[J].当代社会与经济,2008,13(10)03:76-80.

[3]张金凤.中国哲学建设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3)03:113-116+1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研究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途径

1引言

理论上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当代哲学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哲学形态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三足鼎立”,这种形态对于新的学者把握和认识西方哲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知道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即使非常经典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分析

2.1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哲学进行梳理,因为它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统摄哲学全局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探讨的重要前提。传统哲学在方法论方面影响我们的思维,因此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首先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2.2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它所根植的年代中充满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马克思从一种世界的高度来认识哲学,创作了世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实践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真理性。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研读,避免认识上的分散性和模糊性。

2.3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它是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括。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已经融入了很多地方特色,马克西主义哲学的创新要从全球性的高度来认识其地位,避免出现创新过程中的偏颇。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要生长点

中西方哲学中包含了人类及其精华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相比于西方传统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质和形式比较固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就是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固有的思想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全球化的时期,哲学已经成为世界的哲学,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哲学的现状,就必须直面中国哲学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想要创新就必须改变其原有的外在形式,用更宽广的胸怀来承载更多形式的哲学内容,这样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哲学思想,他们是马克思哲学的新成果,也是世界哲学发展中的一种全新形态,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将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另一生长点。

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分析

4.1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拒绝唯心主义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扬弃,着眼于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追溯其产生的历史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问世以来就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服务的,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去向问题。因此要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好好把握其哲学观和方法论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才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很大程度上说这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以在正确辩证法的引导下理解中国发展过程中问题。

4.2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

首先,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这些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只有认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才可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都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只有仔细阅读这些经典才可以做到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实践,坚持物质世界不动摇。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整体观念。实现人类的解放推动全人类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因而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事实上,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这些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赋予其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对这些著作进行深入的研读,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的打下坚实基础。

4.3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曾经不断地强调方法论要随时随地以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和创新。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向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立足实际,直面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决定了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大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着重点所在。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广泛地吸收自然科学的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集大成者,它不是固步自封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从而推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与其他自然学习的最新成果相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鲜的血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能量和动力。

5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就离不开创新。当近社会瞬息万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是时代所需,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0

[2]杨海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道路的探索——访著名哲学家陈先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0(9).

[3]高云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两种类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2).

上一篇:管理与体育论文下一篇:微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