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共1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1
政治哲学常用追根究底、全面系统的方法,以此探析人类社会的政治问题。人类社会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活动,政治哲学既然是对政治生产的系统探讨,那么其必然以人类的政治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人类的政治生产活动主体既然是人,那么在不同的政治哲学思想中的“人”是怎样的呢?
一、人与自然
公共权力的产生建立于国家产生的前提,在此之前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完全依循自然本性,我们称之为“自然状态”。由于环境恶劣且资源有限,因而人类之间不得不发生生存竞争。在霍布斯看来,这种现象与“一群人反抗另一群人”的战争无异。然而洛克并不同意,其认为原始的人性倾向于自由平等,这种现象不是战争而是和平。虽然人类没有法律约束,但是自然法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规范。进而卢梭以此为基础,并且使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自然状态”下人类特征:处在“自然状态”的自然人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自我保存和怜悯成为自然人的心灵最根本的原则。
马克思说:自然发展史的全部都是为使“人”成为感性思维的目标和使“人之为人”的需求成为“感性并自然”的需求所做的准备。人类要生存就要对自然进行改造。具体来讲,立足于实践,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外化出自己的对象,同时将自己的潜能实现出来。因此,人的劳动实践赋予自然以意义,自然的意义因为人的存在而实现。由此,自然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于发展出人,只有人才能实现自然最本质的意义。
总之,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中,人与自然始终未能达到和谐统一,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最本质的关系出发,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自然界的对立在人身上达到统一。
二、人与社会
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说中人与自然存在各种不协调的因素,因此“从人的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就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在霍布斯的社会契约理论中需要经历两次订约:第一次人类利用自然法来约束自己的自然权利,第二次人类转让自己的自然权利来实现统一的公共权力。由此,人民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转交给统治者,实质上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社会。与此相反,洛克设想的“国家”状态是君主立宪,即统治者与民众一起成为订约方,人民只是转让自己的部分自然权利,同时政府实行“分权”和“法制”。然而在卢梭的眼中,专制主义和君主立宪并不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最佳方案,其认为民主共和制才是最终的归宿。
纵观世界历史,在人与社会的现实结合中,上述观点都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这些观点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之上,而马克思延续以自然“向人生成”的思维方式,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言而喻。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整体构成人类活动的现实本质。然而看似简单的命题,却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部分国人,深谙其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关系,人根本不可能有自由。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社会的对立同样在“实践”的人身上达到了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
综合上述有关分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文认为人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因。进而言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实质也是人与人的关系。继续推进,本文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产生及发展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
在一般教科书中,“实践”被定义为人类能动改造物质环境的过程。然而,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以往教科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不够深入,其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的。在《自然辨证法》中,恩格斯指出:任何物质的形态变化看似多样实则统一,其本质特征无法改变甚至丧失,它必定以铁的必然性把思维着的精神产生出来。事实上,实践自身就包含着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人是主体,对象是客体。对象离开人毫无意义,因此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实践即人的活动,更贴切的描述应该是实践着的人,是自然和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给予深刻表述:作为实现的自然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作为达到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自然主义。因此,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矛盾的最终解答和最后解决。
四、总结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人都是完整一体的,人类、自然以及社会三种之间相互关系只有达到真正的“人化”,而不是异化或者非人化,那么世界才能真正地继续前进。在马克思主义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范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思想史上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原因之一。着眼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贡太雷.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人文维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3]列奥·施特莱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7.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2.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2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弄清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理论来源;继承;发展
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在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先河,他提出了星云假设,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的运动的问题。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和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顶峰的巨大力量,他把历史看作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归根结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他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听黑格尔的课,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转向了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些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 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同时将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人创造了神,这种强调人降低神的唯物主义极大地批判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哲学。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事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它曾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他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问题时的缺陷是,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把自我意识看成世界发展的力量,否定神肯定人。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其论调与当时政府针锋相对,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这些促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他指出实践活动室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但是,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是黑格尔 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马克思主义虽坚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严加批判,但黑格尔没有被简单地抛在一边,而是“他的革命方面即辩证法被接了过来”。这不是简单地“接过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对他进行的唯物主义的改造。这样,实践的观点被灌输到丰富的辩证法体系中,自然界不再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样黑格尔的唯心论被剔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法将黑格尔的精髓从他绝对化的体系中拯救出来,辩证法又重新获得了生机,成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思维。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费尔巴哈论》中提到,作为青年黑格尔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黑格尔哲学中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已经不能解决当时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需要,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正当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徘徊不定时,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在唯心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这使马克思主义仿佛找到了一条认识世界的坦途,因而恩格斯说“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热烈地影响了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以人为出发点的转向,但依然将人看作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孤立的个体,因而只能主张以创立一种新的爱的宗教将抽象的人生硬的联系起来,以此调和阶级对立和矛盾。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此处的“往前进”就是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他根本不相信在社会历史领域世界的唯物性,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由于受片面历史观的影响,实践在费尔巴哈那里只被 看作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唯利是图的贸易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这一点是大多数人忽视的,因为他们认为黑格尔根本不会产生唯物主义思想。其实不然,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探索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使人自觉到自己的思维本性,从而按照思维本性去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现实统一”。这一点很明显是实在论的观点。马、恩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研究时,指出:“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最后,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工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又实现了哲学由维护阶级统治到科学推动革命性变革的第三次飞跃。
在三个飞跃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和发展的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其他哲学无可比拟的优秀品质:一是包容性,二是客观性。这一切优秀理论品质都是由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为力量之源的。
首先,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从创立的那天起,就明确表明自己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而黑格尔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阶级立场上是根本对立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辩证地分析和论证,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进思想作为自己的直接理论来源。这给我们 以深刻启发。
第一,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不要过分拘泥于阶级属性,要向一切阶级的文明成果打开大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包容性是有条件的,即在不影响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前提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发展。
其次,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客观性,亦可称作实践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辩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第一,客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历史性。所谓“社会历史性”,就是运用科学的辩证法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并发展创新为今所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
第二,客观性在面向现实和未来的领域表现为开放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前进的生命源泉。此处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践的开放。二是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
如今,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始终不渝的保持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开放性。其次,要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批判性继承的实质,即辩证的否定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性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当代中国青年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实现发展创新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扬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8-01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古典哲学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创始,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最终奠定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科学扬弃的必然产物。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和局限性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用“合理内核”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人和自然系统关系推到高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辩证思维。辩证法的八字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第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过程。第三、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发展则是指事物上升的运动。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恩格斯的理解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矛盾的发展过程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潜在到展开及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即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而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继承与批判。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局限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主体是绝对精神,呈现出一种头脚倒置的局面。黑格尔著名的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认为,“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黑格尔又指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这里的必然性是指规律性,其涵义指,现存的一切事物中,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才是现实的,合理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就不是现实的,合理的。黑格尔所说的合理、必然是指唯心主义的理念和绝对精神的运动规律,体现了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与马克思所说的合理、必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每个哲学家都生活在具体的时空里,黑格尔也不例外,黑格尔哲学既是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导,因此,黑格尔说:“人类的社会发展到普鲁士王朝已达到顶点。”
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和局限性
(一)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恩格斯评价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是因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和权威,并解决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绝对观念与物质世界谁是本原的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是本体论的问题。人和自然界是唯一存在的现实世界,自然界是不依赖人而存在的,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这就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创造世界的说法。另一方面,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认识论的问题。人的意识和思维,是客观物质的,是人脑经过加工的产物,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批判了黑格尔把意识和思维看做是先于物质,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观点。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指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费尔巴哈把他的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类本质和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
(二)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局限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费尔哈巴认为,首先,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而宗教变迁是划分人类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标准,事实上,社会生产方式才是划分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的标准。其次,爱情关系只是人们彼此间相互仰慕为基础的关系,而爱情关系是由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决定的。最后,在伦理学中,人们的纯粹关系是道德,费尔巴哈仅仅只看到了道德,而黑格尔的伦理学就是法哲学包括抽象的法、道德、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费尔巴哈完全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只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好像恩格斯认为的一个笨拙的母亲,她在为孩子洗完澡后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总而言之,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机械性,它把物质世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都看成是简单的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禁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第三、社會历史观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不能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看社会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提出新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思维问题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成为了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解决了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即批判继承。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同黑格尔哲学分离再返回到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作为出发点有机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4
一法律意识形态相对于意识形态的独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的定义为: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形态, 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1) 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产中精神生产出的观念产品。意识形态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一个范畴。“哲学就是对意识形态的意识, 哲学史就是意识形态的历史”, (2) “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 人类社会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3) 因此, 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和现在。
在哲学历史的发展中,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回应其学说本身是否可能成为意识形态, 但马克思在考察意识形态时, 洞悉了意识形态认识的逻辑起点, 并以其自身理论体系还原了解决问题的出口。首先, 赋予主体以非意识形态的取向, 任何的意识形态存在皆有其先后的经济利益存在, 而代表该经济利益的阶级是意识形态的主体。无产阶级是马克思所赋予的解放世界的主体, 其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特殊秉性。所谓超越意识形态或非意识形态是将意识决定还原为物质决定, 而无产阶级是合理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载体。其次, 赋予理论科学的内涵。马克思主张科学的理论内涵对革命的指导意义, “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能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4)
法律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分支, 其理论表现着意识形态的明显特质, 但法律意识形态有其独特性, 因此, 并非意识形态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成分, 并加以改造和充实。法律意识形态是相对于意识形态的独立领域, 法律意识形态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扬弃保持其质的规定与自身的稳定。第一, 在哲学层面上, 量是扬弃了的质, 是外在的, 对存在本身无影响的规定性。意识形态和法律意识形态因其统摄的社会关系在范围和广度上的差别, 而表现出了在量上的差异性。法律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所辖的社会关系更为狭窄的范围, 因此两者在内容上是相互扬弃的。第二, 对意识形态虚假部分的扬弃。法律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意识形态, 然而“本质是扬弃了的存在”, (5) 它是存在演变而成的。法律意识形态关乎法的关系、规范、设施、精神等具体内容, 因而其特征与意识形态相区别并保留着其自身的品性, 特别是法律意识形态及其指导的制度实践会对意识形态的不容异己性和封闭性进行扬弃, 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而在根本上也应具备实践的功能与意义。
二法律意识形态内涵探析
基于上述准备性论述, 本文试图通过体系化的思路, 通过主体、主观、客体、客观等角度进行梳理, 将法律意识形态内涵特定化。
1. 法律意识形态的主体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是其与客体相互关联和作用中对自身的显示。法律意识形态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法律观念认知, 并引导法律观念形态走向的特定阶层或群体。主体是属于人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 从事感性活动的人。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6) 由此可见, 马克思对人这一主体的认识的着力点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其主体性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显, 但法律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方面则更多是其社会性的表现,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因此, 他的生命表现, 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 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因此, 法律意识形态的主体是指在社会活动中的人, 但由于法律意识形态的独特性, 其通常是以特定的阶层或群体状态来表现, 而且该主体是能够引领法律意识形态整体走向的阶层或群体。
2. 法律意识形态的客体
从根本上讲, 法律意识形态的客体是特定主体在进行对象性的活动过程中, 对于法律现象所形成的观念系统。法律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是受制于该社会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其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可见, 法律意识形态的客体是与其主体相对应的范畴, 且它是通过与法律意识形态的主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规定性。
3. 法律意识形态的主客观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在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上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反映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普遍特性。 (7) 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认识过程即为主体通过大脑之感官对客体能动性的反映, 法律意识形态是反映认识论的最基本的概念。在实践能动基础上的反映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法律意识形态是主体对社会意识、法律意识的认知。
马克思曾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做了经典的论述, 其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作为法律意识形态观念对象的客体是受主体的控制和支配的, 相对主体来说, 对象在活动中处于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 但对象又不是完全被动的, 法律意识形态在客观方面即有这样的反作用。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法律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体对特定的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 在本质上是法律意识体系化的认知, 该主观认知将引导特定社会阶层或群体的观念形态, 从而引领特定社会法治的发展。
注释
1郑祥福、王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
2愈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3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 20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9、23
5 (德) 黑格尔.逻辑学 (下卷) (杨一之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5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职;哲学教育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先进和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人才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大量一线技能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基
地,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政治学科,而是关心和引导人们思想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中职哲学教育中去,利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职哲学教育的总体目标
我国中职教育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初中毕业生或高中生,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学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的关键时期。所以,中职哲学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思想品格发展乃至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哲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人生品格,为今后参加到国家建设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所以说,中职哲学教育对普遍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
从我国目前中职教育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从这方面来看,引入哲学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加强自身修养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2.哲学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哲学修养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及自身品质品格的综合体现,是影响人们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接受良好的哲学教育,形成优秀的哲学修养,对提高人生境界,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职哲学教育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对人类思想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它用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和物质的本质做出了精要的分析和解读,能够使人对世界和自己有一个更科学、
更理性的认识,对中职学生的哲学教育更有着积极正面的帮助。
1.哲学的德育教育作用
哲学作为武装人类大脑的武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哲学中唯物、辩证的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追求人生价值,提高自身修养的智慧之学,让思想正在发育和成熟的在校中职学生提早接触哲学,对
培养和指导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有着显著的帮助和教育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并不等同于政治教育,许多人在看到马克思三个字的时候就把它与政治、社会形态等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研究物质的本源,是对学生思想境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积极的世界观,对学生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思想指导行动,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至于迷失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涉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以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四大部分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世界之外观察世界,力求还原世界的本质,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和认识我们所存在的世界,解放我们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目前的中职学校教育所培养的正是我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劳动者,他们代表了我国大多数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学校在赋予他们生存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寻找人生目标,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学生学习的成果,不如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完善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和人生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学会用科学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可以使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帮助学生找到和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努力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学生从客观本质对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正在做什么,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4.用哲学的眼光思考问题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学生养成富有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方式,用哲学的眼光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做出正确、客观、理性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价值所在,因为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哲学的眼光就意味着唯物和辩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只有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一百个人的眼里就有一百种形态各异的世界,我们看到的都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我们眼中的世界。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观察我们的世界,评判我们价值的是非。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
加强中职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如何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是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积极正确的社会认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体系来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生活中
在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会发现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哲学的影子。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我们才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含义。在处理日程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要运用哲学的方法,这样就会使我们发现问题的解决也变得易如反掌。
四、提高思想认识和自身觉悟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身觉悟,在复杂的社会竞争中不迷失自我,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体育运动
学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7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星云假说, 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运动的问题。康德哲学体系中存在这两对重要的矛盾:科学和宗教的矛盾, 必然性和自由性的矛盾。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合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 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并使之系统化了。在哲学史上, 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并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从根本上都定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统治”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定的巨大力量, 他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 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是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 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 说到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杰出人物费尔巴哈冲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体系, 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在柏林大学听黑格尔的哲学课, 这使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转向自然科学。他曾经说过:“老实说, 在柏林时我已经同思辨哲学告别了。我同黑格尔告别时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听了您两年的课, 两年我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研究您的哲学;现在呢, 我体会到需要转向直接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他科学:转向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系统的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这种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自古以来哲学的两个流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 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 同时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同时费尔巴哈把他的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指出神只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 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这种强调人而降低神的唯物主义论调极大的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他所注意的中心点是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 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意义, 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他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曾经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现实问题的缺陷时, 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后来他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把自我意识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并用自我意识批判宗教, 否认神而肯定人。大学毕业后,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由于其论调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针锋相对, 不久《莱茵报》就遭到查封。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 他从人的类本质出来, 尖锐的指出德国的封建制度轻视人、蔑视人。《莱茵报》时期的斗争经验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 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 把国家看成自在自为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理念, 而市民和家庭是国家的前提, 他们才是真正的实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 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 他指出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 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 同时把辩证法的运行主体现实化为客观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确立, 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 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体系,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篇8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天下一气”。这种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古代思想家则从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 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阴阳学说既显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 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性。其他如《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的军事典籍更是闪耀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中国哲学的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肯定了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韩非子、王充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这些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 但与它有相通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相通处。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贵生”的传统, 《周易》说“生生之谓易”, “天地之大德曰生”。宋代将“生”和“仁”联系起来, 例如:杏仁, 桃仁等。“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之处在“生产劳动”思想上, 生产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 最显著的特征, 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 生产劳动与生生之德的相异处也使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
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大同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一种均平思想, 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平。《礼记·礼运》设想了一个财富均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洪秀全以“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为理想天国。康有为则认为大同社会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孙中山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 无有贵贱之差, 贫富之别, 轻重厚薄, 无稍不均”。马克思主义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 产品“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 等等。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这种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也就是平均财富、社会公平和公正, 因此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学说。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 就是绵延不绝的重民、爱民, 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左传·桓公六年》的“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荀子》的“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管子·治国》的“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贾谊《新书·大政上》的“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到唐太宗李世民认定的“君依于国, 国依于民”、《宋史·朱熹传》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容易产生共鸣。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二, 就是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三, 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人, 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 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 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 而不是宇宙, 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 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 关心人的今生, 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 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五、经世致用、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积极入世、求真务实的人生观。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 以治国、平天下为落脚点, 时刻关注国事民瘼、天下苍生, 力求通过经世致用, 使“民以安, 物以阜”。孔子在《礼记》中明确表示:“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荀子》要求人们“凡言议期命, 是非以圣王为师”。历代思想家无不倡经世, 重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其他理论思潮或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经世救国, 光靠重教是不够的。所以, 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最容易获得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同。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有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相通之处,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底蕴。如果没有这种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李鼎民所言:“以中国哲学的唯物论体系来介绍马列主义, 乃是使马列主义中国化, 使马列主义通过中国民族形式得到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许多相融、相通之处。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格培养模式的相似等理论契合点, 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渊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黄克剑.由“命”而“道”——先行诸子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再思考 篇9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促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在仔细分析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所得出的理论表述,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进行的深度社会剖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1. 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
18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有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此, 工业文明彻底代替了农业文明, 机器大生产、现代企业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工作方式, 社会物质急速增加, 种类繁多的工业产品开始呈现在市场环境中。19世纪8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社会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让人类社会彻底告别黑暗时代, 电话、电话、电视逐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 把人们的物质文明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就使得一部分资本主义理论学者的心理中不断膨胀, 他们撰写了众多的理论著作, 大肆宣传人定胜天的发展思想, 正如泰坦尼克号首航时, 很多金融家、企业家、社会名流都认为这首巨轮永不沉没。
2. 工业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 也带来了众多环境问题, 这是当时某些理论学家始料未及的。蒸汽的改良和创新、大工业机器的采用、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 使得水力资源、风力资源、电力资源被过度地开发和利用, 蕴藏在地底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被过分开采, 钢铁、造船、汽车等产业大肆发展, 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使用, 伦敦、伯明翰、鲁尔等工业区的雾霾夺取了数千万人的生命, 河流不再清洁, 这些环境问题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3. 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反思思潮的借鉴与发展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引起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的深度反思, 查理·狄更斯就在《双城记》中写道,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但又是一个光明的时代。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敏锐思考了这种问题, 为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斯、恩格斯借鉴了这些理论思想, 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做了系统的表述, 深刻批判了人定胜天思潮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这些理论表述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特征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表述, 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 这种理论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表达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指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
1. 系统性
与当时理论学界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反思不同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内在根源。他们认为,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之所以出现矛盾和危机, 内在原因在于要素资本化, 应以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来进行解释, 要素资本化中, 资本主义把一切都当做商品, 唯利是图, 对自然界进行了过多的掠夺和索取。马克思在早期作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中期作品《资本论》和晚年著作《历史学笔记》中, 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异化的现实进行了批判, 并对人类发展方向的共产主义进行了预言, 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
2. 统一性
马克思认为, 人类和自然环境最佳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统一,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统一相处, 不是抽象概念中的统一, 而是能看得见的, 是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和现实的, 人类和自然的统一应该经过必要的社会实践来实现,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劳动实践是人类和自然相处的中介, 人类要生存, 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一定的人类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然后, 过度而索取、更多的劳动, 就破坏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 无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了, 因此, 人类和自然应该相互统一, 人类破坏自然, 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3. 平衡性
马克思认为,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平衡, 不能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破坏自然界的结构平衡就是“异化”劳动, 这种后果必然导致自然异化, 最终结果是自然界失去平衡, 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能力, 人类也就失去了生活和繁衍的支撑, 后果积极严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告诉世人, 人类的发展要尊重自然界的平衡规律和自身的发展情况, 必须爱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家园。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反思
当今, 环境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深刻反思, 也给国人敲响了警钟, 反之是欧美诸国, 经过了环境失衡的阵痛和彻底的反思之后, 他们更加重视环保、爱护环境,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理论界仍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进行再反思。
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资本占有自然, 把一切自然资源都变成了资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 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不能仅仅只考虑生态学, 还要考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吻合的发展道路。
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环境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在当代,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 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资本, 把环保问题抛给他国,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定遭到别的国家的唾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 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不是为了追求利润, 而且坚持以人为本, 主张个人和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 认为经济发展同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相统一, 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 这就为人类社会的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可持续性发展
不可否认,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 但这是暂时的, 是可以解决和控制的。我国理论界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新理念和新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这种理论思想有助于我国调整发展思路, 彻底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重现蓝天白云。
总之,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过去、当下、未来, 都会闪发出时代的光芒, 是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吻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 篇10
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 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人学思想的合理因素, 形成了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经历了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成型时期, 在这一时期, 他用费尔巴哈的观点批驳黑格尔的思辨的人, 通过对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 为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全过程, 可以以184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也就是学术界一直在争论的“青年马克思”时期和“老年马克思”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马克思并不互相矛盾, 而是有机联系和统一的, 贯穿马克思这两个时期的是一个中心思想, 就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人学思想, 即:“人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 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
二、探求人被异化的根源
为人类服务, 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理想。但是, 马克思所看到的人类, 是少数人在统治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剥削多数人, 是少数人在压迫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奴役多数人。
尤其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 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 也是一种商品”。【2】
马克思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 明确地指出:“面前的对象, 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 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 当然是出发点。”【3】可见, 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 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在这里, 马克思已经把是否承认人的主体地位看作是新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开始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 历史的主体应该是那些活生生的“从事物质生活生产”的人, 是在“社会历史中行动的人”, 是“社会化了的人类”。也就是说, 所谓历史主体是指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动者、改造者、控制者。
1、人首先是自然的人
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基本看法, 可表述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即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社会人, 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
马克思说:“人 (和动物一样) 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 而人较之动物越是万能, 那么, 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 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 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 这就等于说, 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进一步研究“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时候, 马克思又发现:“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6】,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另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 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自然性的统摄
透过劳动的视角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揭示了人性的全部秘密。18世纪自然主义的致命缺陷就在于它没有看到劳动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意义, 它没有看到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不同。通过劳动, 人的器官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器官, “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器官”【7】;人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需要, 而是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具有了社会性。
由此可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为人类服务”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最高人生理想。“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核心, 作为劳动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的“人”, 是马克思学说的最原始的出发点, 也是马克思学说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点, 更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终结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第5页
【2】《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9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28页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综述 篇11
关键词: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理论
柯尔施简介:作为德国的著名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的卡尔·柯尔施正是有意识地从本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当时第二国际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和第三国际割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做法。在柯尔施的主要作品,如:《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卡尔·马克思》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文章》等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柯尔施(1886一1961)的一生崎岖波折,角色多次转变,这与他的思想的几次大的转变是基本吻合的。根据他在不同时期对革命的工人运动及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的态度,大致可以把他的思想演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一)从费边社会主义到列宁主义阶段
1917年,柯尔施加入了独立德国社会党。没有迹象表明他在士兵委员会或1919年的柏林起义中表现积极。然而,他的确参加了1918年的工业社会化委员会.从这时起他把他的经历汇编成了一本小册子《什么是社会化?》在这本书里,他批评当时德国流行的改良主义和社会民主观念,主张用社会主义的公社取代资本主义的私人经济,其思想己经基本接近马克思主义。
(二)从列宁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阶段
1923年,几乎与卢卡奇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同时,柯尔施发表他的最重要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也就是这部著作标志着他的悲剧命运的开始。此书一面世,就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样,遭到了包括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和第三国际在内的猛烈批判,但是与卢卡奇所采取的态度不同的是,柯尔施拒绝接受批评,甚至还在稍后的时间里重版了这本书,还特意增加了一个《反批判》。
(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自由批判的理论家
1929年,柯尔施发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系统地批判了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书中的基本观点。1930年,柯尔施重新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并增加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1931年,他发表了《关于黑格尔哲学与革命的提纲》,重新评价黑格尔哲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柯尔施迁居丹麦,1936年以后一直到去世,他一直在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观点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性
当时马克思的一些哲学手稿和著作还未发表,在人们的心目中,马克思更多的是一个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因此,有人主张用来自文化哲学的观念或者用康德、狄慈根、马赫的哲学以及别的什么哲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1]其次,消灭哲学和消灭国家一样,是个历史进程。它的完成应当被认为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的呢,还是对于全体无产阶级来说的呢?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只要这个艰巨的过程还没有达到它的最终目标,即废除哲学,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的关系又是什么?”[2]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始终是如一的,反哲学的态度只是形式上的。“我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理论描述成一种‘反哲学’,尽管这实质上仍是属于哲学的。”[3]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总体性
作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的总体性有两层意思:首先,把社会历史看做总体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经济’。二是‘法和国家’。三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柯尔施认为,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只看到社会的三个方面,没有把它们理解成一个总体。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正是奠基在总体性这一方法论基础之上,体现为对社会的总体理解和把握上。所以,应被看做并理解为一个活的总体的社会发展理论。”[4]
三、马克思主义革命性
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柯尔施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之维,将总体性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而且他还指出,在现实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更是一种革命哲学,彰显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总的特征。作为一种革命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历史具体性、批判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四种特征:
1、历史具体性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总是根据确定的历史时代来理解一切社会事件,他在分析资本的各种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将资本的各种形态历史的表现出来。他主要是针对当时第二国际理论家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公式化、教条化的倾向,而强调要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其实就是要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2、批判性柯尔施详细的研究了马克思早期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当时与马克思主义有密切联系的青年黑格尔派。这个派别的显著特征就是批判,但柯尔施认为,青年黑格尔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根本不同的。
3、现实性资产阶级的理论家们天真的以为,社会基本关系具有真正的自然法的永恒不变的特征,他们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理解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否定其内在的危机即即将发生的革命变革。
4、实践性柯尔施认为,马克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简单层次上,他更关心的是无产阶级诉诸革命实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对现存世界的思辨的赞赏,而是实践的改变。我个人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经典著作进行文本解读,结合时代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而柯尔施作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解读经典,了解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省思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现了新情况。面对受教育者, 是主动适应, 还是坚持“灌输”?成了当今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人主张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结合现实问题或中国思想传统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人主张回到马克思, 把马克思主义原来真实的东西全面贯彻下来[1];也有人坐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 以实用、经济上升为目的, 不用理论指导。这些观点的分歧, 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正确性。正是这种社会存在才导致了人们的不同认识, 而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却能代表不同的社会走向及各自的教育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多见的情况, 也与国家整个经济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而经济是一定要表现政治的。法国哲人拉法格说:“是经济的必然性而不是正义观念引导人类前进。”[2]他的话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它们有主次之分, 不是并列的。最终起关键作用的, 还是社会经济, 而不是我们的善良和正义观念。
那么, 作为党和国家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情况, 或迟或早总是要调整的。这是必然趋势。要么使社会意识适应经济基础, 要么使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去适应社会意识。中国的现实使得这两种情况出现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状况, 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施就不能说是很轻松的事了。回避不讲, 就意味着放弃理论的传播;坚持灌输又缺少去认真倾听品味者;要结合现实, 学生很有兴趣却又与理论问题有距离。目前哲学教育总体上采取的办法是, 先让哲学适用起来, 增加生活性、联系人生遭际, 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它的好处是改良, 既能强化吸引力, 又能避开哲学的庸俗化。但它的不足是折衷, 没有针对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说透。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从本质上讲,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还具不具备真理性?这应该是根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 把真理想办法讲出来就可以了。因为真理不怕实践检验。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 就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人生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就业、医疗、教育, 谈道德、信仰, 怎么不行呢?联系现实, 对照理论, 是能深化人们的认识,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科恩在谈社会主义问题时, 就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道德, 它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他认为:“平等、共享及人的自我实现, 这些信念无疑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信念的组成部分。”[4]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人的根本权利无从实现, 这些资本主义的产物滋生了种种的社会丑恶, 是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以盈利为目的、劳动的异化、非理性及丧失人性, 包括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都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完美。“富裕与贫穷、饱足与饥饿、有望与无望之间的对比, 巨大强烈, 无法抵抗。”[5]这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造成的。还有国内, 全民搞经济的大气候把整个社会意识调动起来了, 金钱、富裕, 成了人生乃至社会的总目标。为其可以舍弃原则、信仰、正义、道德。把精神生活降到了物欲的快乐, 只要高兴就行, 不要思考和稍微归纳一些的思想。理性的内容受到排斥, 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横行;道德失范、环境污染、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这些现实的东西,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能够辨识清楚的。它的实用价值很明显, 教育的针对性也很强。中华民族要前进, 是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支撑的。它是国家众志成城、兴旺发达的基础。
联系现实生活, 我们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但是, 为什么有的人却会把它当教条, 不去作为方法论的依据呢?主要原因:一是主观因素, 不愿思考, 特别是不愿联系实际地思考。时常让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注意触及现实问题。相当于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 这就是教育者的失误。二是国家重心在经济上, 这是大气候, 教育者片面强调实用哲学, 以物欲替代精神性。实惠突出了, 理论、信仰淡化了。认为讲究精神追求出力不讨好, 自找没趣。三是社会不倡导。虽说有人对现实问题已产生了哲学方面的困惑, 个人解决不了, 语言权也没有, 随大流, 不愿苦苦探寻。认为有能力显示在经济利益上, 这才是人的价值。探索人类解放, 追求人生意义似乎已经过时。四是缺乏献身精神。对真理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怕权势、怕孤立、怕失去既得利益, 说到底是有“私”。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出现“舍我其谁”的气魄和理性的节操。五是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的困惑氛围。困惑如果成为社会的共识, 改变的氛围也就形成, 人们探寻解除困惑的办法也就随之出现。对困惑的深入思考形成一定的观念, 这就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那么, 我们在哲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进而改进呢?第一, 对“灌输”要重新思考。真理不怕灌输, 让人理解了才会让人服。但是, 我们又不能以灌输为理由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触及现实问题, 或者说与学生的心灵有很远的距离。接近现实社会和人生, 才能解答学生的心灵之惑。这就是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主动学习的渴求。因为哲学就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 培养的不受外在左右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 把基本理论框架弱化而附和生活内容, 其实也就把指导做虚了。不掌握理论又怎样指导生活实践?话又说回来, 我们整个的教育已经使学生很实际了。他们对政治、理想、信仰渐趋淡漠, 他们所关心的大多是眼前的生活实利了。对理论的东西因缺少自身的体验而感到没用。教育者如不结合实际讲理论, 学生更觉得没意思, 不喜欢。人们知识的获得主要还是靠间接经验, 其次才是直接经验。要使学生去等直接经验是不现实的。这就是说, 提高教育者的讲课艺术, 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自身的参与。共同努力, 效果才好。第二, 哲学的功利性问题。学医学、计算机等技术, 是就业的实用东西, 而哲学是抽象思维, 似乎没有实用价值。这是从哲学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的老问题, 但现在又突出了。甚至有人欲抛弃哲学的价值, 用学习技能来代替精神性。这种偏差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社会上宗教、帮会、迷信盛行, 已经能够说明人是离不开精神寄托的。难道这不是精神信仰么?人的一生中是离不开哲学的。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真善美的追求, 都需要哲学来甄陶滋养。我们又怎能放着做人和振兴民族的大功利不讲, 而短视到把虚假当真理、把物欲当崇高的精神追求呢?第三, 不是哲学没有用, 不是因上了哲学课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才使学生淡漠信仰, 而应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找原因。假如我们的社会有信仰淡漠的通病, 是否能企盼学生上一堂课就马上把信仰建树起来, 而且没有反复十分坚定?会这样吗?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不可能这么简单。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的理论界存在一种倾向:过度鼓吹经济的魅力, 夸大经济的无限作用, 神话西方的现代化。教育界也以今后有多少学生从政获得高位、成了企业老总、挣了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为主要的荣誉熏陶。学生的攀比、虚荣、急功近利与整个社会的浮躁、麻木、压抑、缺乏精神信仰汇成了一股浊流, 浸淫泛滥。这些现象的存在绝不是无端的。现实告诉我们, 这是中国社会最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先进政党, 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思想;民族的凝聚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生产力的进步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关系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协调;社会道德风尚、文化艺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升华。中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离开了,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政党不要了当初成功的执政理念, 退出历史舞台或和平演变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当前中国需要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着力之处。
参考文献
[1]皮家胜.当前马哲中国化的几种不同形态[J].哲学文摘卡, 2008 (4) :8.
[2]郝士钊.西方先哲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 :24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3.
[4]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M].段忠桥,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