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马克思历史哲学(精选4篇)
建构马克思历史哲学 篇1
一、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概念解析
探索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 即逻辑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所谓逻辑的角度是指从科学哲学本身的发展来看, 必然存在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所谓历史的角度是指从马克思哲学自身发展来看, 科学哲学不仅存在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之中, 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马克思哲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科学哲学的概念, 学界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 科学哲学是与主要科学理论一致, 并在某种意义上立足于重要科学理论的世界观的表述;第二, 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活动的预设和素质的一种阐明;第三, 科学哲学是分析和澄清科学的概念和基础的一门学科;第四, 科学哲学是二级标准学, 它主要探索使科学研究与其他类型的研究区别开来的特征, 科学研究的程序, 科学解释的条件, 以及科学定律原理的认识地位。 (1)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是马克思本人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马克思把他的哲学体系冠以实证科学之名, 但又不同于孔德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运动。也就是说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孔德将哲学限定在经验的范畴, 试图使哲学在经验的层面实现科学化;而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对传统哲学的彻底清算, 他把哲学的终极目标定位在实践, 即关注现实世界和现实的人。
探讨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应该从一下两个基本点出发:其一是人的解放与自由, 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旨趣;其二是改变现存的客观世界, 这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使马克思的科学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它是在科学哲学的层面对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进行的从新思考。因此,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是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中促进哲学的变革与进步。
二、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对自然哲学的研究, 其标志是发表于1841年的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题目是《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这不仅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马克思对自然哲学的系统思考。学界对马克思为什么要研究自然哲学有以下几种思考:第一, 马克思曾经是个黑格尔主义者, 他尤为重视自我意识的哲学, 这与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相契合。第二, 以原子论为代表的伊壁鸠鲁哲学中体现了无神论思想、能动性思想和自由论思想, 马克思尤为赞同伊壁鸠鲁对排斥、抗争、自由思想的阐述。因此, 马克思曾把伊壁鸠鲁称为“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 (2) 第三, 马克思研究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基于其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特殊地位, 促使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学说的关系及其差别做系统研究和深入思考的动因不仅仅是自然哲学本身的形态, 还包括在这些关系和差别中所体现出的对自由、矛盾、能动性的探索。
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曹志平教授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尤为重要。第一个方面是所谓的自然理性;第二个方面是个别物理现象的解释方式。 (3) 关于自然理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当我们承认自然是有理性的时候, 我们对它的依附关系就不复存在, 自然对我们意识来说不再是恐惧的来源。” (4) 也可以说自然的理性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性的探索, 关于个别物理现象的解释方式, 马克思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认识上的对立入手, 对二者进行批判。
三、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研究范畴
马克思对科学哲学的研究不同于其他科学哲学家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代社会经济的研究。首先, 科学认识论语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哲学对科学哲学的重要贡献;其次,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研究与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相结合, 在资本主义与科学的发展中马克思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
马克思科学哲学研究的范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即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与资本的关系、科学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的主要武器, 生产力的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 是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改造能力。马克思对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的研究可以说成是马克思以生产力为切入点对科学的研究。这既是马克思科学哲学的重要特征, 也是马克思科学哲学的逻辑路径。所谓科学与资本的关系是马克思研究现存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以资本为表征的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取得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成, 是二者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五种生产方式。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对生产方式的创新应把握其核心内容,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只有厘清二者的关系, 把握二者相互运动的客观规律, 才能使人类社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所谓科学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 马克思着眼于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阐明了唯物史观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的统一。
马克思科学哲学不仅存在, 而且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马克思将科学哲学引入实践的范畴, 并与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认识论相结合极大的丰富了当代科学哲学、创新了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式、促进了当代科学哲学的长足发展。
摘要: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里是否存在科学哲学是目前学术界尚需商榷的问题。本文以存在马克思科学哲学为基本观点, 以探究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现实价值为基本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历史形成的梳理和把握思考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内在逻辑以及马克思科学哲学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哲学,历史形成
参考文献
[1]约翰·罗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 第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卷) , 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第242页。
[3]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第35页。
建构马克思历史哲学 篇2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政治哲学 公民社会 公共领域
前 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引入了大量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思潮的代表著作,而且出现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这对促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把福特主义的合理化进程被看作是物化的过程,激进的策略只能求助于美学的批判锋芒,形成的是大拒绝意识。这是目前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被较多关注的一条逻辑线索。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与这个问题对接的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批判思路以及由此生发出来并在民主政治框架中对革命道路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条思想中,其核心概念是公民社会(公共领域)以及文化政治学批判。
如果说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的革命策略是对启蒙传统的“大拒绝”和美学救赎论的话,那么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则更多地是继承了启蒙以来欧洲政治哲学传统。这使得他们的研讨不约而同地共同关注政治哲学的重要领域——公民社会,并由此形成了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理论,且开启出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由此占据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70年代逻辑终结之后的理论空场,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哲学与此有不解之缘。由于目前国内学界出于各学科视野的局限性,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把握不免陷入到碎片化的境地之中,本文将从一个总体性的视域,以公民社会概念为核心来考察其历史逻辑。
一、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文化意识形态斗争的显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对外则是资本输出与垄断,这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垄断资产阶级在利益国际交换中获得超额利润收买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得以缓和。垄断资产阶级用从殖民地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收买本国工人阶级,这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弱化。二战后流行的福特主义产生了大量的遗产阶级,传统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二元矛盾对立淡化。福特主义一方面加强对工人的控制,另一方面提高工人的工资,从而提高工人的消费能力,缓和资本主义消费不足的矛盾,也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造就了一大批中产阶级的产生,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遏止了阶级斗争与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当然选择了凯恩斯主义所开的药方。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影响下,传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企业不再是完全独立于“国家”的公民社会的一分子,不再仅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而是更需要“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
二、视角的转变与批判文化政治学的兴起
与这种社会变迁相一致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反思,卢卡奇提出:“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无产阶级科学的彻底革命性不仅仅在于它以革命的内容同资产阶级社会相对立,而且首先在于方法本身的革命本质。总体范畴的统治地位,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①这种总体性反映在社会结构的把握上,就是强调在片面的经济之后还有文化政治的因素,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转向韦伯所开启的文化社会学。
1、对经济决定论的理论反拨
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分析是基于苏格兰学派与古典经济学所开始的市场(经济)社会的观念,从公民社会到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语境转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此,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即政治与文化公共领域)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这是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基础逻辑。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这么简单地看待上层建筑的作用。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辩证关系,但在他们逝世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基本上是忽视政治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则又拘泥于马克思的理论模型。但第二国际理论家们没有意识到全球化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的所带来的挑战及发展机遇,死抱着封闭的经济决定论,从而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正是因此而声名狼籍。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对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理论反动,从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中意识到伸张主体意志的重要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理解为主客体关系的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基于“‘总体性’对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方式的研究。”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相适应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社会理论重心发生了逻辑“偏移”。从“经济决定论”到“文化政治本体论”。这一转变,表现在本文所研讨的市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为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此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所引起的无产阶级革命问题逐渐淡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而知识分子(西方马克思主义学院派思想家)所领导的文化造反则凸现出来。
2、理论支撑背景:韦伯等文化社会学的影响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开始理论活动的年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阶级斗争的传统思路已经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之外,古典社会学关于社会整合的理论应运而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生活在这样一个理论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葛兰西对于社会学这种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称为实践哲学)和实证主义(他认为是“部分地反对”实证主义)之间的理解,使得他的政治社会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表现出向实证主义社会学靠近的趋向。葛兰西的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活动扭转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公民社会的社会学、政治学阐释的传统。这便是本文所指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转向。
三、公民社会文化政治内涵在政治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凸现
与葛兰西那种用“三分法”对市民社会进行结构性分析(经济基础+市民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研究路径相关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性认知也发生了改变。在马克思那里,现代市民社会主要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考察的。这种二分法是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特点,但他们更多的是强调辩证法中的中介思想。因此在市民社会这个问题上,在他们所提出的三分法中,市民社会实际上只是一个中介。这种三分法中的市民社会在列斐伏尔那里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世界,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不再是一个独立领域,也不再是社会的边缘领域,而是资本主义统治的核心领域,也是社会变革的核心地带”。
如果说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全球化视域,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晚期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则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文化政治学视域。从理论表现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是异质性的理论形态,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所受到的政治迫害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如果从更大的理论与历史视野来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之间也存在相通之处,这就是对现代性公民社会(资本主义)的批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国际上的行径是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国内实行民主政治的实质是更深层次的心理文化控制。正是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导引出不同的斗争形式:前者以政治革命进行斗争,后者则以文化革命进行反抗,这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76~177.
[2]黄继锋.关于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点看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02):131~134.
[3]王雨辰.作为马哲史研究对象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何以可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2):43~46.
[4]罗伯特·戈尔曼.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54~256.
[5]王雨辰.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与反思[J].学术研究,2010,(03):55~60.
注 释:
①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6页.
建构马克思历史哲学 篇3
关键词 形而上学 问题视阈 康德 马克思 实践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2-0025-07
建构马克思历史哲学 篇4
一、马克思哲学的同一性方法
马克思在研究人类历史问题、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历史概念的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研究对象或时代背景。
马克思始终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促使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开始哲学反思的原因是:当“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时[1], 马克思发现, 当时深刻影响他并用以理解、改造社会问题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 (主要是国家观和法律观) 的理性原则难以显现它批判现实的功能, 与现实 (物质利益) 产生了矛盾冲突, 这使得马克思产生了疑问。虽然当时马克思所生活和工作的德国, 还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但欧洲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撼动着摇摇欲坠的普鲁士王朝的统治, 也深深震撼马克思年轻的心。也就是从1842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开始, 马克思从对黑格尔哲学、青年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 到晚年研究东方社会, 直到这个伟大人物的逝世, 资本主义社会成为马克思哲学思考和历史研究的对象和历史背景, 马克思始终围绕资本主义社会这一主题, 展开研究活动, 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经济规律、本质特征、发展趋势等问题, 并由此创立各种理论, 尤其是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所以, 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是马克思历史主义方法一个重要的特征。这表明, 理解马克思哲学, 发展马克思哲学, 了解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至关重要。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的发展同样也不能忽略这一历史背景。
2. 哲学研究活动。
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对人的解放的追求, 贯穿马克思整个哲学研究始终。无论是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充满了昂扬激情的论文里;在青年时受黑格尔理性的人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影响期间;还是在清算自身与旧哲学的关系的过程中;最后确立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立共产主义理论,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是马克思哲学理论追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离不开人的话题, 所以了解马克思关于人、价值的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3. 方法。
实践思维、历史意识、批判精神, 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方法。马克思的理论活动都是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开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就是不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批判了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马克思的批判说明, 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他认识和解答人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批判继承了从维柯到黑格尔以来的历史辩证法, 始终自觉地以历史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现象, 解决社会问题。无论是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还是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论的批判和继承, 马克思在实践中, 在理论里, 都秉持着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精神, 但马克思的批判是现实的, 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 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的。所以, 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是现实的、内在的、科学的。马克思历史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体现的这三个方面的同一性, 要求我们在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时要立足于这三个方面。
二、马克思哲学的差异性
马克思一以贯之的实践思维、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必然产生差异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把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定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 就是通过比较这两个哲学家关于原子的特性认识的差异, 肯定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运动的偶然性的思想, 反对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运动必然性的思想, 从而表达他认为人是自由的否定性的存在、人创造着人的世界和历史的思想。从那时起差异思维就深深根植于马克思头脑中, 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过程看, 从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历程看, 差异思维表现在马克思始终自觉地批判自己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理论瓜葛, 自觉地扬弃以往的经济学、历史哲学、哲学理论, 在汲取他们理论的合理性的基础上, 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论、观点、方法与他们区别开来。纵观马克思的理论, 这种差异比比皆是。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以感性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活动理解客观事物, 与旧唯物主义以感性直观和唯心主义没有现实性的活动理解事物区别开来, 表现自己的哲学本质;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 马克思明确地区分了自己的辩证法与黑格尔在辩证法的根本差异:“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 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 思维过程, 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 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总之, 差异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思维方式, 它是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历史概念的思维方式。
差异思维方式用以理解、论述历史问题时, 就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这说明历史活动中, 一方面是历史主体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精神因素都参与近来, 并且以一定的方式、程度影响、干预历史的发展, 历史主体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需要、动机、意志、目的等的不同都会影响历史的进程、方向。另一方面在历史主体与外部世界的交换活动中, 由于能力、方式等差异, 会影响历史发展道路、形式等。历史发展情况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甚至是渗入历史活动过程, 必然呈现出历史结果的偶然性, 它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民族性。如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 东西方民族国家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民族国家选择进入资本主义方式的差异及东方民族国家之间历史环境、人民解放的自觉意识等的差异, 使得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等, 各个民族国家呈现出不同的世界历史样式。
三、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历史主义方法
马克思是将同一性和差异性统一起来, 进行哲学反思和历史研究、形成理论的。在马克思看来, 一方面, 同一性是他解构他人思想、剖析现实问题的基础和根本, 只有立足于这些基础, 才能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理论, 才能对现实做出正确地批判和把握。同一性是差异性得以存在的基础, 差异性不是绝对的不同, 而是在同一性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差异。另一方面, 哲学研究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差异、不同, 使得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探寻历史规律,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根据自己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形成关于解决本民族的多元理论。马克思坚决反对将他的观点和理论脱离现实, 成为一把万能钥匙的一般化历史哲学。因此, 马克思哲学始终体现出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这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不断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1-32.
【建构马克思历史哲学】推荐阅读:
马克思哲学生存07-28
马克思哲学总结09-27
马克思哲学小论文08-27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07-18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12-06
马克思哲学观社会批判06-19
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11-21
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论文07-26
马克思世界历史08-04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