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1
摘要: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特征的理解大多缺乏辩证的思考。本文从马恩哲学侧重批判性, 弱化实证性;侧重变动性, 弱化静修性;侧重实践性, 弱化认知性这几个方面着手, 既承认马恩哲学显著特征的积极一面, 又看到他们理论的时代不足,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方法来重新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特征。
关键词:辩证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特征
近年来, 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研究可谓是鸿篇累牍, 其中对其哲学特征的界定也是丰富多样。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人文性、开放性等等名词都成为了马恩哲学本质的亦或是显著的特征。然而, 我们更需要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特征, 既要看到马恩哲学显著特征的积极一面, 又要看到他们理论的不足,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来阐释和界定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特征。
一、侧重批判性, 弱化实证性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是在批判中形成的, 其理论既源于对以往哲学的审视, 又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受到过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但后来又主动地、积极地批判、扬弃他们的哲学思想, 把在他们那里以不同形式处于分离状态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了起来,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然, 这种理论的创立过程也是与现实的批判紧密相连的。《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的实践, 1848年的欧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 长期的经商实践和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追踪与分析等, 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的现实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批判的的特征, 决定了他们批判地对待一切事物的既成形式, 并形成自我批判的科学态度。马克思的自我批判既包括对以前错误或不符合实践的观点和结论的扬弃, 也包括对不完善的思想观点的补充和修正。而其哲学的批判性则突出表现为革命性。其一, 马恩哲学理论本身在整个哲学史上就是一次伟大的革命, 它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了起来, 且实现了哲学由近代认识论向实践生存论的转向;其二, 马恩哲学内容充斥着革命的激情。“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我们知道, 马恩哲学的批判性源于他们的时代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19世纪欧洲世界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 以往的哲学理论、经济学思想以及各种社会学说无法合理的改造当时的现实。为了解救无产阶级的命运、改变现存的不合理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从政治社会的立场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系统合理的批判, 这在当时是及时且必要的。
但是, 马克思恩格斯在突出强化自身哲学理论批判性的同时, 却无意间相对地弱化了他们理论的实证性特征。尽管从马恩哲学的政治社会立场来看, 其“砸烂旧世界, 创建新世界”的主张, 确实具有鲜明的构建性特征, 也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合法性做了科学的论证, 具有一定的实证性。但是从市民社会来看, 在当时他们没有也无必要将实证性的特征进一步加以展开, 因为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为无产阶级的夺权斗争做理论支撑, 而没有必要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进行论证。
这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发展的需要, 也是任何理论自身存在的逻辑必然。但是, 我们得看到, 马恩在强调哲学批判性的同时也弱化了哲学实证性的一面。因此, 简单的“回到马克思”, 或一味地强调他们那个时代所强调的东西, 往往就会偏离我们现实所真正需要的。
二、侧重变动性, 弱化静修性
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很强调辩证法的, 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变动性,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所以, 变动性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始终的基本特征。
对马恩哲学变动性特征的理解, 我们可以看看弗洛姆对马克思“运动原则”的解说。弗洛姆认为:“生产性 (productivity) 这个重要概念”“在斯宾诺莎以及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是中心概念”“斯宾诺莎、歌德、黑格尔和马克思都认为, 人之所以是活生生的, 只是因为他是进行生产活动的, 是因为他在表现他自己的特殊的人类力量的活动中、在他以这些力量掌握世界的活动中掌握了那个处于他自身之外的世界。如果人不进行生产活动, 如果人是消极的被动的, 那么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他就死了。在这种生产活动的过程中, 人实现了他自己的本质, 人恢复到他自己的本质中去。”“人是以‘运动原则’为其特征的。……对运动原则决不能作机械的理解, 而应把它理解为是一种趋势, 一种创造性的活力、精力;马克思认为, 人的激情是一个精神饱满地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仅仅满足于对象性的活动是不够的, 还要有生产性活动, 还要有运动的原则, 这样才能构成现实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运动原则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 这也就是马克思哲学观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性劳动的角度强化了他们哲学的变动性特征, 是历史条件的必然结果。马恩生活的时代, 一方面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 工人的普遍贫困, 促使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担当意识。另一方面, 当时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科技的潜在生产能力使人类信心十足, 马恩看到了机器大工业的巨大生产力给人类带来战胜自然的胜利曙光, 所以奋力强调人类的能动性, 强调人类改造对象, 创造产品的能力。但是马恩在弘扬人类的能动的创造潜能、强化变动性的同时, 却弱化了对个体自身休养生息问题的强调。
尽管在马克思之前, 黑格尔曾把哲学称为“人类所有的最高的光明, 对人的本质的自觉。”他一再反对“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 太弛鹜于外界, 而不逞回到内心, 转到自身, 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他极力指责空疏浅薄、推崇偶然的虚浮习气, 主张内心应“赢得宁静”, 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 使目光“远瞻星辰”。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和他们的哲学使命, 所以马恩哲学以变动性为主而很少谈及个人和社会的静观修养问题。但是, 直观人的内心, 强调个体的静修性、社会的休养生息, 毕竟是哲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 因此我们不能在一味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动性特征时, 无视它的理论对现时代的不足之处。
三、侧重实践性, 弱化认知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根本特征。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尽管马克思也指出了认识过程的实践性特征, 但总体而言, 他的实践具有强烈的行动特征, 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 是相对于认识世界而言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就规定了自己哲学的主要任务,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解决世界的问题, 仅仅靠哲学解释世界是不够的, 必须付诸实际行动, 采取理论以外的手段即实践。以前的哲学只是解释世界, 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要改变世界, 改造世界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
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强调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强调实践对于理论或认识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 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 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 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一切理论都来自于实践, 受实践检验,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并且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而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理论, 是充满改造激情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但是,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在强调实践性的同时, 认知性的特征自然就相对地被弱化了。尽管他们在很多地方强调了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但正如他们的方法告诉我们的那样, “矛盾着的各方面, 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 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此, 研究任何过程, 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 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 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他们哲学的这一特征正是这一方法的巧妙应用。他们抓住了当时社会解决主要矛盾的实践性诉求, 但认知性一面自然就被理所当然的弱化了。因此, 我们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时, 要抓住它们本真特征的一面, 同时也不能否认他们弱化认知的一面。世界需要去改造, 但改造的前提是充分的认知。
四、结语
我国开放改革以来, 人们逐渐发现过去由前苏联传入的传统教科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不符合马克思哲学“原本”, 于是提出“回到马克思去”、“恢复马克思哲学的本来面目”的呼声越来越多。从矫枉过正的角度来说是有必要的, 但是今天的时代已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不同, 所以我们需用辩证的眼光来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而不能仅仅通过“回到马克思”, 套用马克思所生活的现实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一1986年中文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6月第2版
[3]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年中文第一版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第2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2
参考答案要点:
分析(材料)
(1)决定、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调整政策
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
(2)反作用树立正确意识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3)运动是有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实事求是政策正遵循经济规律
(4)实践认识辩证统一决定;反作用投身实践、树立成为共识、制定正确政策
(5)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实质坚持发展观点形势要求政策及时调整
(6)矛盾具有特殊性过程阶段各有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势不同政策相应调整
(7)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三性”认识、发展真理多次调整实现主客观统一
(8)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一切以时间等为转移形势不同及时调整政策
(9)发展是前进与曲折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既有信心又做好准备冷静分析、满怀信心
(10)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统一量变是必要准备重视量的积累经济通过多次调整实现
(11)矛盾即对立统一基本属性对立面转化对立中把握统一紧缩-宽松-紧缩的调整
(12)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时时有矛盾承认分析揭露解决采取措施解决危机膨胀
“休息”的辩证哲学 篇3
一个人走路走多了,会希望停下脚步,站着休息一会。站着就是休息吗?不。长时间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站久了也累,最好能坐下休息一会。坐着就等于休息了么?也不。那些整天坐着上班的人,坐久了也蛮累的,最好躺下来休息才会舒服。躺下就是休息了吗?也未必。对于一些终日卧床的病人来说,躺着也很累,需要左右翻身、变换体位,恨不能下床站起来走走才好。
这么看来,休息,很难说坐着或躺着就等于休息。同样,节假日的休息也是相对的,那些平时忙碌于工作的人,一个月能有几天的休闲会感到非常的放松、享受,但对于长期赋闲在家的人而言,休息几天等于没有休息,因为他们本身已经在休息,对休息也就变得麻木。这就跟天天吃荤菜的人,对鱼肉已感觉不出什么好味道。
休息对闲人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含糊概念,真正的休息只有忙碌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轻松和甜蜜。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晚饭后的几个小时也许是最惬意的休息,然后美美地睡上一大觉,为次日的工作养精蓄锐。当然,有双休日、节假日穿插点缀于繁忙的工作中,生活会变得富有节奏和多彩。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4
关键词:成语故事,哲学思想,辩证法
成语故事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 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借用成语故事讲清哲学道理, 可以增强哲学教学的通俗性、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看待人际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讲联系的普遍性时, 给学生讲唇亡齿寒的故事。春秋时晋国邻近有虢、虞两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 晋国大军就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用美玉和名马作为礼物, 送给虞国国君虞公, 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谏劝虞公不要答应,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 嘴唇没有了, 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 虞国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亡齿寒’的道理, 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虞公不听谏劝。晋献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然后又灭掉了虞国。故事中的虞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割裂了虞国与虢国的关系。
还可以引用“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讲清联系的客观性。在讲联系的多样性时, 用“一叶障目”“断章取义”“舍卒保车”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成语“竭泽而渔”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守株待兔”指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等。
教育中职学生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学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处理好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无数事物构成的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想问题, 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 与时俱进。
“士别三日”出自于《三国志》, 吕蒙原是一介武夫, 孙权劝他读书, 他一读起来就“立志不倦, 其所览见, 旧儒不胜”, 鲁肃称之士别三日。现以“士别三日”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即应刮目相待。这个典故说明了发展是普遍性的。能说明发展是普遍性的, 还有成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等。
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样, 人生的发展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顺境与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所以, 中职生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 要有忧患意识, 逆境中要不懈努力, 不做命运的奴隶,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三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处理矛盾, 促进自身发展
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哲学上把事物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叫矛盾。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塞翁失马”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 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 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好事。这个成语说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还有“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可以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教学相长”“和而不同”说明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 而且是统一的。“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讳疾忌医”则回避和掩盖矛盾, 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张冠李戴, 良莠不分”则指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 混淆事物的性质。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 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能说明的成语:“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知己知彼, 百战百殆”“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等。人生也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度过的。中职生要正确处理人生矛盾,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促进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5
哲学部分
第四篇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阐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理解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把握两种发展观的本质区别;领会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掌握认识的辩证本质,领会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2、难点:列宁关于认识的辩证本质的论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领会事物、认识的矛盾本性,把握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自觉地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学时] 4学时 <学习指导>
一、应知知识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掌握认识的辩证本质,领会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把握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自觉地学会运用矛
盾分析方法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内容精析>
一、中心思想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长期研究辩证法的总结。全文20个自然段。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本性,论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露和批评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和阶级根源。
二、背景介绍
1、列宁生平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地位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列宁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
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
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列宁去世后,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列宁,在莫斯科的红场建造列宁墓并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在水晶棺内供瞻仰。近年来俄罗斯科学院等机构提出将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下葬,并得到了部分议会议员的支持。但这一提议同时也遭到包括普京等人的反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合称,简称马列主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1914年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无产阶级政党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临许多新问题。第二国际大多数党背叛《巴尔塞宣言》,堕落成为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沙文主义的党。一些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为了替自己政治的堕落辩解,他们用
诡辩冒充唯物辩证法,抹煞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欺骗工人参加战争为帝国主义卖命。
列宁为了从理论上批判和揭露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辩论及其思维方法,阅读了大量有关辩证法的著作,并且做了大量笔记。
这些笔记整理汇编后以《哲学笔记》为书名出版。《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哲学笔记》中的一部分,和《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专门论述辩证法学说的上下篇。
上篇即《辩证法的要素》是讲构成辩证法本身的基本内容,列宁在概括十六要素的实质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作为下篇《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对这个核心的说明和发挥。该文即是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要求,也是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但是没有完成系统阐述辩证法理论的夙愿。列宁通过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读,准确的把握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该文就是这一理论努力的成果之一。
3、《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地位与意义
(一)科学价值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思想武器。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精确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次指明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第一次揭示了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
其次,第一次论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本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学说;第一次从论识论和阶级利益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第三、列宁彻底清算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理论根据的反科学性,指出诡辩论的形而上学实质,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二)现实意义
当前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三、逻辑结构
全文20个自然段,可分为二个方面来把握:
1、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12)
2、阐述认识的辩证本质,论证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20)[原文精读]
一、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12)
1、提出命题(§1.1)
列宁开宗明义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所谓‚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就客观辩证法而言的,意思是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所
谓‚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这是就主观辩证法而言的,意思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认识它的内部矛盾,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列宁认为,两个对立面的统一物是事物的主要特点或特征,因此,它就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列宁的这一思想是他联系革命实践研究辩证法所得成果的结晶,也是考察哲学史,批评地继承和发展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产物。列宁指出,黑格尔主义的实质也是在于把事物看成矛盾,但不同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思想首次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作了表述。他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2、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列宁主要是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发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7)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之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独立统一体,矛盾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也是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的、普遍的,世界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列宁还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体事实说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着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矛盾就是思想。
列宁不反对举例子,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并通过特殊表现出来,可以用实例通俗化地证明一般理论。但是他反对用实例代替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们采取客观主义、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8--§9)
首先,列宁指出,哲学上的矛盾概念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的方面既分又合,既斗争又同一,构成了矛盾。其次,列宁还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由于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事物的一切发展过程都是自己的运动,要把它当作对立面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质变,但从发展的总体上来看,对立面的双方不可分割,矛盾的统一是矛盾斗争的前提和结果,没有矛盾的统一就没有斗争。对立面的既对立有统一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形而上学把事物发展看作是数量上的增减,简单的重复,否认质变,否认‚自我运动‛,认为发展变化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的钥匙(§10)
无论是量变质变规律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有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引起的,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把握了对立统一规律,就可以正确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掌握了对立统一规律,也就从本质上抓住了辩证法。这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分水岭(§11—§12)
列宁在进一步论述对立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是否承认相对和绝对的辨证关系是区别辩证法和主观主义即
怀疑论、诡辩论的分水岭。诡辩论和怀疑论都是否认绝对的相对主义,是形而上学绝对化和片面性的表现形态。
二、阐述认识的辩证本质,论证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20)
列宁在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后,进一步阐发了对立统一规律也是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的核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1、唯物辨证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13)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人们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科学地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两重性入手,进一步分析劳动的两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表现为私人劳动,抽象劳动表现为社会劳动。这便形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里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和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深刻矛盾。紧接着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和货币的产生、发展及其向资本的转化过程,这样,马克思就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认为,马克思这种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的正确
方法。
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分析,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而且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因此,矛盾分析法应当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列宁说:‚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
2、任何命题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14—§15)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人们认识事物或研究人类认识的成果,都必须应用辩证法。这是因为一切事物以及反映它们的每一个命题都包含着矛盾,包含着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
(1)列宁通过三个简单命题着重对其中包含的个别和一般的辨证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①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个别不能脱离一般,另一方面,一般也不能离开个别。列宁以‚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等命题为例,提出一般就存在于个别之中,伊万是人的个别,哈巴狗是狗的个别,但伊万又有人的一般属性,哈巴狗又有狗的一般属性。通过千千万万的个别就可以抓住一般的属性。正如列宁所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就是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之中有共性,二者‚相依而存在‛。
②个别和一般具有差别性
列宁指出:‚任何一般都是个别(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只是一般中的一部分,而且一般不是个别的简单的总和,而是对个别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一般比个别更本质、更深刻、更普通。
③个别和一般可以相互转化
列宁指出:‚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这就是说,个别和一般除了相互联系和区别,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因为在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和外界隔绝的个别事件是不存在的。个别总要通过一般,把同类事物中的许多个别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同时,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的个别事物,通过千万次的相互转化,又把这一类的个别同另一类的个别联系起来,同属于一个更普遍的联系之网。这种个别与个别、个别与一般的相互转化,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本性,可见,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又包含了联系的必然性。列宁指出:‚在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等的因素、萌芽、概念了。‛
(2)列宁认为任何一个命题不仅包含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法,还包含着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例如说‚伊万是人‛这个命题,已经把伊万的年龄、性别、高矮等偶然的、非本质的特征与‚人‛这个必然的、本质特征区分开来了。‚伊万是人‛这个命题就是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对立统一。
正因为在一切最简单的命题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的‚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所以列宁得出结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人类认识史的辩证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16—§18)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而认识的辩证法又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类认识发展史以及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必然呈现出一个近似螺旋式的曲线。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辩证法的集中体现,由此,列宁以哲学史为例证明了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就是按照辩证法规律辩证发展的。
列宁指出,在哲学史上,把认识看成是‚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并不始于马克思、黑格尔和福尔克曼早就‚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只不过他们不可能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科学地总结认识史而已。接着,列宁依据唯物辩证法,勾画出了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四个圆圈,用以哲学史发展的辩证过程。列宁指出:
‚古代: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以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文艺复兴时代:笛卡儿对伽桑狄(斯宾诺莎?)。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莱、休谟、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
这四个圆圈不仅揭示出各个时代哲学思想发展的辩证过程,而且可以从中看到整个哲学发展的辩证图景。哲学发展史同整个人类认识过程一样,它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呈现出螺旋式地向前发展的。
①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圆圈,是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到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再到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
②文艺复兴时代哲学发展是第二个圆圈,它是从笛卡儿的唯理论到伽桑狄的经验论,再到斯宾诺莎的唯理论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近代哲学发展是第三个圆圈,它是从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可知论,经过休谟和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再到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的辩证发展过程。
④哲学发展的第四个圆圈,是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经过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然后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如果仅就哲学发展史的全过程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如霍尔巴赫)、再到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思格斯)。从辩证法的发展看,也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如赫拉克利特)、唯心辩证法(黑格尔)、再到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这就说明,无论是唯物论还是辩证法,都不是形而上学式的直线前进,而是辩证地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因此,列宁指出:‚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之否定’),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
紧接着列宁论述了认识的过程性、全面性、曲折性,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进一步证实了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三)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19—§20)列宁在全文最后两段,根据认识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1、认识论根源
列宁指出,由于人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典线,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深化、反复发展的过程。如果把这曲线中的任何一个部分、一个片断,夸大成为独立的完整的直线,就会把人们引向唯心主义。‚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2、阶级根源
列宁还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阶段根源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当人们把直线性和片面性的认识,死板性和僵化性的看法,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唯心主义哲学时,‚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就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3、唯心主义历史地位
列宁生动形象地把人类认识比作一棵大树,而唯心主义就是生长在这棵大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是说,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的根基就是认识论、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产生出来。所以它是人类之树上开放出来的一朵花。但由于唯心主义只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某个片断,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把这个片断夸大到脱离物质,变成神化了绝对,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客观世界本身。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既不能科学解释世界,也不能有效改造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曲不结果实之花‛。<理论动态>
关注我国哲学界近几年来关于认识的真理性的研究。<思考与练习>
1、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2、为什么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税制改革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刍议 篇6
关键词 税制改革;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
税制即税收制度,是在税收分配活动中税收征纳双方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税种的法规以及为了保证这些税法得以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研究和实践领域还存在改革认识模糊、改革乏力、改革进程缓慢等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一种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同样可以应用于税制改革领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又称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主要有联系、发展、矛盾三大观点。税制改革作为人类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它。
一、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指导税制改革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强调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和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树立整体的观点: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的,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由部分所构成,整体和部分要协调配合。
税制的全称是税收制度,既然是制度范畴就具有制度的一般特征。从哲学意义上讲,制度应该是一个体系、系统或整体的概念,所以其必然是由相关内容、要素或部分组成。一般而言制度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该制度有哪些要素组成;其二,制度内部的各要素地位和作用;其三,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税制也必然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税制结构豎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经济条件和财政要求,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税收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简单来说,税制结构也就是税收体系的布局问题。它涉及到主体税种的选择、辅助税制的设计以及各税种间的合理配置。因为我国税制改革到目前为止主要税种已经大抵俱全,所以,目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侧重点就是调整各税种之间的结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完备。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其他辅助税种起补充调节作用的一种复合税制结构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分析,我国税制结构应该选择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税种之间组合和配置合理、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模式。税制结构改革的目标不光要确定主体税种,主体税种之间及其内部各税种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是我们改革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协调,以及流转税的内部协调和所得税的内部协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尤其是整体和部分或系统与要素的联系观点对优化我国税制结构,进行税制改革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以后的税制改革中,应该继续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来做指导。
二、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指导税制改革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还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从时间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任何事物都只是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且,发展会有量变质变问题,量变质变问题也被称为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是说,任何变化或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量变是条件,质变是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带来质变的发生。从方法论意义上,要求我们注重量的积累,并不失时机地促成了质的飞跃。
对于税制改革问题,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要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逐渐变化发展的过程。在税制改革上我们要运用量变质变规律,把改革看成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步步为营、扎实稳固推进。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从整体内容和实践效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从其积极的效果来说,现在的状态正是我们不断坚持税制改革的结果。刘佐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税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大时期”,“五大改革”,其中最大的一次改革就是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是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而进行的。目前我国税制的大体结构都是在那次稅制改革之后建立起来的。但是改革是一项常改常新的事业,此后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调整,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税制改革也再次踏上新征程。我国税制改革历程很好地揭示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而我国后续的税制改革依然要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税制改革进程。
三、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指导税制改革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而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其实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要正视和承认矛盾,然后去分析和解决矛盾。而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又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中,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即矛盾的地位、性质、复杂程度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等方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出特殊性。简单地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首先,税收制度也必然存在着矛盾,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和承认税制中的矛盾,并且要努力分析和解决这些矛盾。在税制中存在最为普遍也是最重要的矛盾就是同为税制原则或目标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一般的经济问题中都普遍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问题,而且西方的理论经济学据此还将研究经济的范式分为配置范式和协调范式。因为效率问题关心的多是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公平问题则更倾向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协调问题。效率和公平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经济和社会问题,而税收或者税收制度作为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必然会重点关注和解决这一对矛盾问题。前面,我们提到税制结构的选择,尤其是其主体税种的选择对于这一矛盾问题有一定的解决之道,譬如流转税或商品税倾向于解决效率问题,而所得税则偏重于解决公平问题。对于税制中这样一对基本矛盾,我们在税制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其次,关于税制改革中涉及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主要是从我国对于西方国家税制改革的经验借鉴角度来说的。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比较短,现代化的税制建设和改革起步晚,经验也不足,而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其在税制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注意有选取的进行参考和借鉴。在这里,税制改革的一般经验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而我们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与西方国家都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一点应该是矛盾的特殊性问题,所以我们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西方的东西要坚持有选择地吸收,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国家的税制改革和建设不断地推向前进。
此文是广西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西南边疆社会可持续发展困境及其缓解的财政金融路径”(T32463)的阶段成果。
注释:
中国注册师会计协会.税法(201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12.]
朱建文.国家税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63-70.
刘佐. 新中国60年税制建设的简要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9,(55).39-51.
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 篇7
威廉·冯·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 在1767年出生在德国波兹坦, 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论爪哇岛的卡维语》, 其中有一篇题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的导论, 就是在这部作品中, 他论述了他的语言学思想。
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述已知真理的手段, 更要揭示未知真理的手段;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 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 每个人或者每个民族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语言不是活动的产物, 而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这些观点都展现了洪堡特对人、语言以及客观世界三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2 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形成
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形成受到了当时德国古典主义的影响, 当时的德国主义者主要有康德、歌德和席勒等, 在哲学上, 而席勒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是主要受到康德和歌德的影响。
“康德指出, 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既是有限的, 也是无限的;世界既是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也是复杂的、可分的;世界上既存在有自由, 又没有自由, 也没有世界的初始原因。” (易立新, 2011) 洪堡特就将康德的二律悖反理论运用到语言学中, 将语言看成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对立但同时又统一的现象。
3 洪堡特语言哲学的辩证精神的体现
(1)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语言可以看成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和表现, 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创造, 人类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思维转化出另一种用语音沟通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 人们之间传递着重要的细节, 而同时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展现都会受到自身语言表现的影响, 从这点出发的话, 我们就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语言的创造会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 因为语言的存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久而久之, 人类的行为也会受到语言的影响。因为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所以这样的具有特色的语言将每个民族区分开来, 在拥有固定思维的民族语言中, 人类的行为自然会受到影响, 人只有从自己所依附的语言环境中脱离出来, 才可以真正地进入到不同的语音环境。洪堡特认为语言研究的根据和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语言去揭示未知真理, 通过语言去探索人的世界观;而人只能以自身的认识和感知的方式, 即通过一条主观的道路接近这一纯客观的领域。从人类创造世界的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我们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是因为语言的出现和人们的意识紧密相关, 而同时可以体现人类的观点。从制约人对世界的认知的角度说, 语言是证明我们存在一种不容质疑的客观性的最基本的工具。综合来说, 人在用自己的主观行为将自己置身于语言的客观支配下, 因而, 在形成语言世界观的时候, 人就达成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申小龙教授在《汉语与中国文化》这本书中就曾经指出, 洪堡特十分强调语言的“生命体”。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 语言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中的事物。即使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 使语言像木乃伊那样保存在书面上, 后来阅读的人们还是要将它重新激活, 成为生动的语言。洪堡特还就此做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即语言的过程是一个生理学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解剖学的过程。解剖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无生命的制成品, 生理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种创造;解剖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活动的产物, 生理学的研究中语言是精神的不由自主的流射。洪堡特认为, 就像是艺术领域一样, 人同样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语言的要素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而在这个语言的创造中, 创造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 而创造活动的结果则是静态的。在形式上语言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稳固的业已成形的机体。虽然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 但是它所展示的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仍然比较稳定。
(3) 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中就指出了, 人类语言的普遍相似性和具体语言的特性。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那就是, 语言是普遍的、一般的, 但同时还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洪堡特说, “一切思维都朝向必然性和统一性, 而这也是人的全部努力的方向。” (洪堡特, 2004) 人类语言具有统一性, 那是因为语言是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种手段, 而人类的本质是统一的,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个体, 都可以拥有语言, 这就有别于飞禽走兽, 是人类特殊的共同财富。
语言本身是和民族一道形成的, 语言把各个民族分割开来了, 但是, 这样的分割是在以一个更加巧妙的方式将各个民族重新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洪堡特所描述的那样, 语言只能由各个民族造就、把握和变更, 而人类划分为各个民族只不过是根据语言做出的划分, 这就决定了语言的独特作用, 它只能促进人类以个体形式逐步接近普遍性发展。正因为语言是统一的, 所以一个人才有可能同时学习和掌握多种不同民族的语言, 而各种语言也可以实现互通互译。
语言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人类发音器官上的一致性。洪堡特认为人类语音系列的范围和语音的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这在大自然中是特别存在的, 人的知性能力促使人们可以发出并理解分节音, 并且对这些分节音进行有意义的排列组合, 进而产生了语言符号, 符号的意义与形式一旦建立起联系, 概念就组成了, 而思维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堡特说过, “人只是因为有语言, 才成为人” (洪堡特, 2004) 。
但是, 洪堡特也阐述了语言差异性的内容:“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相维系。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 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人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洪堡特, 2004) 洪堡特试图通过语言来定义民族精神,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自然而然, 因为各个民族的差异性, 语言就带有差异性。洪堡特对于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诠释, 奠定了普通语言学的基础。
(4)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语言是一个整体, 当人在说话的时候是将单独的音节组合起来变成一个词, 而后再将这些词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句子, 而听话者为了能够最好地抓住这些句子的意思, 就不能够断章取义。而所谓的部分, 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如果我们对整个句子的意思有了大概的把握以后, 就可以将这样的一个句子的意思拆分成为多个片段, 来具体分析这每个片段在句子中发挥的作用究竟。人对部分语言的理解可以辅助人对整体语言的思想的进一步把握, 这两个过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洪堡特认为每个成分在语言中都会相互联系, 并且相互影响, 通过相互间的作用来反映整体效果, 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它的这层辩证关系, 人们才有可能实现相对完整的话语与相对独立的词句之间的转化, 就像语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间转换, 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转换一样。
4 结语
洪堡特对现代语言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从语言哲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言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西方的历史上, 洪堡特是首次将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 发展出一种具有辩证精神的语言观的语言学家。洪堡特的作品为语言的继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材料, 其系统的语言哲学观的建立为后来的研究者和语言学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洪堡特的语言观融合了辩证思想, 因而突显了语言思想的深刻性, 因为对于每一种语言现象, 洪堡特都试图从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哲学的辩证思想可以使得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将自身的思维发散, 而他习惯于将哲学上的辩证法运用到他的语言研究当中, 这使得他在诠释语言的时候, 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本质。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出版社, 2003.
[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8
一、康德的理性辩证法
康德的辩证法以理性辩证法的样态而出场。为了论证科学知识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普遍必然性, 康德对纯粹理性和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 理性辩证法作为一种逻辑矛盾和逻辑分析方法而产生。作为一种逻辑矛盾, 康德在论证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和普遍必然性时, 通过先验的方法引进了先天综合判断、先验自我、先验能力等概念, 使科学知识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证。但由于人的先验能力的限制, 人只能认识被先验能力加工过的事物表象, 而不能认识事物本身。而在论证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普遍必然性时, 陷入了逻辑矛盾。在康德看来, 纯粹理性完全可以脱离经验材料而根据两个相互对立的逻辑命题而分别作出一番符合逻辑的推论, 最终得出两个相互反对但又各自成立的命题。因而理性辩证法就陷入了谬误的推理。具体来说, 产生谬误的原因在于范畴的不正当使用, 将原本用于经验世界组织整合知识的范畴用于脱离材料的超验世界——形而上学领域——进行先验逻辑的演绎, 因而出现了“先验幻相”这种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内容的假象, 因此就陷入了“二律背反”的谬误推理。作为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康德把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作为认识能力追求的是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一方面通过理论理性构造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理性构造了一个对象世界、一个有规律的世界;实践理性作为意志能力追求的是客观道德法则, 保障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与普遍必然性。
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论证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但令人惋惜的是他把辩证法仅仅看作是人们头脑中的思维的产物, 只是人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费希特的主体辩证法
费希特的哲学重点在于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他在考察了康德哲学之后受康德影响, 充分赞扬了康德哲学中先验自我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他认为康德并没有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问题, 相反康德哲学的缺陷仍然是理论与实践、必然和自由的分裂,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康德肯定“自在之物”这个毫无意义的幽灵在其哲学世界里不可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费希特把康德受自身条件限制的先验自我发展成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自我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 提出思维创造存在。具体来说, 这种哲学思想表现于费希特建立的知识论三大基本原理:第一, 自我设定自身;第二, 自我设定非我;第三, 绝对自我统一自我与非我。在费希特看来, 自我是不证自明的、唯一的实在, 是不依赖于任何别的东西的自我产生、自我肯定, 也即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先验存在。非我是与自我相对立的事物, 自我创造了非我、非我以自我的存在为前提。这也就是说主体创造客体。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 是由于自我本身的运动产生的对立, 所以自我和非我最终又在绝对自我中得到了统一。绝对自我仍然是一种无条件的、不受任何东西决定的绝对主体。这样主体和客体最终在绝对自我中得到了统一。
费希特的先验主体辩证法是一种先验主观唯心主义这哲学。他把主客的对立理解成“自我”本身产生的对立, 客体完全依附于主体。最后又在绝对自我中得到了两者的统一, 而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无限过程构成了主体统一的基础。这是一种主观理解, 事实上自我始终无法克服与非我的对立。但费希特突出强调了主体因素在辩证法中的作用, 主体在认识世界时所发挥出来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三、谢林的客体辩证法
谢林是继康德、费希特之后的德国哲学家。他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辩证法, 以此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他提出哲学的出发点和原则是“绝对同一性”。谢林认为, 主体和客体是有差别的、矛盾的, 要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需要一个超出两者之上的最高原则, 那就是“绝对同一性”。绝对同一性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 也不是同时的两者, 它是客观的、绝对的“自我意识”, 它凌驾于主体之上, 是万物的本原, 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依据。“绝对同一性”是没有差别的和绝对的, 同时“绝对同一性”又先于一切差别和矛盾而存在, 是差别和矛盾的根源, 差别和矛盾最终又回归到了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性”中。进而谢林把康德、费希特的主观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和人类历史领域形成了客观辩证法, 认为人类历史如同自然发展的历史一样, 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的是事物本身的矛盾。
谢林一方面强调了自然对精神的能动作用, 另一方面强调了精神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和认识前进的动力, 其构成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法。但是这种对于辩证法的认识, 谢林没有解释清楚。无差别、无条件的绝对同一是如何过渡到有条件、相对的差别和矛盾, 并且其统一的终点是客观的绝对的自我意识, 就不得不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谢林的客观辩证法对黑格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黑格尔正是在谢林的基础上, 进一步向前发展了对于辩证法的认识。
四、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辩证法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于康德的“二律背反”, 在积极吸收了费希特、谢林的哲学思想后, 批判了他们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提出了他的理念辩证法。
在黑格尔的哲学里, 辩证法是作为最高存在的绝对理念的运动法则。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他把辩证法提升为一种客观真理和普遍规律, 是一种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哲学方法。绝对理念本身发生着辩证运动, 使自己完成自己的发展, 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逻辑学》是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理论阐述的重要文献, 在《小逻辑》一书中黑格尔对辩证法作了一系列的解释:“概念的运动原则不仅消融而且产生普遍的特殊化, 我把这个原则叫作辩证法。”[1]“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同样, 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2], “不可以只限于在哲学意识内才有辩证法或矛盾进展原则。相反,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其他高级意识和普遍经验里的法则, 举凡围绕着我们的一切事物, 都可以看作是辩证法的例证。”[3]这就说明, 在黑格尔看来, 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 辩证法是绝对理念本身所固有的东西。而从方法论意义上看, “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特殊领域和特殊形态, 也莫不受辩证法的支配。”[4]任何事物都抗拒不了这一方法的力量, “这是理性企图在每一个事物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意向。”[5]所以, 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也是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的。但无论是作为本体论的意义, 还是作为方法论的意义, 事实上黑格尔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的, 在黑格尔哲学里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就是同一个东西。
绝对理念的运动坚持辩证原则。绝对理念从自身中外化出整个自然界, 自然界的产生正是绝对理念运动发展这套逻辑运作的结果。在《精神现象学》中, 黑格尔说道:现实事物是没有客观实在性或对象性的, 一切实证的、对象化的事物都是观念的外化, 是自我意识进行“否定”的结果。“对象本身表明了自己对于自己说来是消逝着的东西……自我意识所以认识到对象的这种虚无性, 一方面是由于他外在化它自己;因为它正是在这种外在化过程里把自身建立为对象……另一方面, 这里同时还包含另一环节, 即自我意识又同样扬弃了这种外在化和对象性, 并把这种外在化和对象性收回到它自身中, 因而它在它的异在本身里就是在它自身中。”[6]而上述的这一过程, 黑格尔又把它搬到了《逻辑学》里。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把这一辩证运动表述为概念从普遍到特殊再到个别。
在逻辑学阶段中, 绝对理念是作为纯粹概念而存在的。否定之否定是一系列纯粹概念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规律、原则。纯粹概念之所以是相互联系并且相互转化而保持统一, 原因在于事物总是一个许许多多纯粹概念甚至是由纯粹概念组成的概念群复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总体。在黑格尔眼里, 具体事物就是具体概念, 整个纯粹概念的发展是一个有着内在必然联系的、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和其他环节内在的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所以黑格尔认为只要说明了“具体概念”自身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是如何相互转化、如何内在的联系成一个统一体, 那也就是说明了和认识了具体概念, 那也就是说明了和认识了具体事物。只要说明了这些联系, 也就说明了这些环节, 说明了这些环节也就说明了这些联系。因而具体概念内部的各个环节, 都是由许多逻辑规定有机联系着的, 并且是相互转化着的一体。
所以, 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不但是理念的运动法则, 还是哲学本身。这一判断的依据在于哲学的独立性是使用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回归自己的圆圈式的论证方法。黑格尔说“哲学是独立自为的, 因而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 自己提供自己的对象。而且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 必须在哲学体系发挥过程里, 转变成为终点, 以及成为最后的结论。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 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它本身之时。这样一来, 哲学就俨然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7]
小结:
辩证法思想在近代得到了发展。从康德到费希特到谢林到黑格尔, 关于辩证法思想理论越来越丰富, 我们透过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的棱镜, 审视近代辩证法思想, 加深了我们对于辩证法问题的认识。从康德的理性辩证法、费希特的主体辩证法、谢林的客体辩证法、黑格尔的理念辩证法, 马克思也是在充分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 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扬弃, 提出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所以, 对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考察为我们进一步去认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奠定了基石。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著, 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M].2004年版。
[2]《费希特著作选集 (第3卷) 》梁志学, 商务印书馆[M].2000年版。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 贺麟译, 商务印刷馆[M].1996年版。
[4]黑格尔:《小逻辑》, 贺麟译, 商务印刷馆[M].2004年版。
[5]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贺麟译, 商务印刷馆[M].1966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9
(一)可靠性的内涵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易于表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
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对于可靠性的定义有所不同。美国FASB在SFAC No.2中,将可靠性定义为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中立性。而IASC则将可靠性定义为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定义的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可验证性、中立性和稳健性。英国ASB在《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描述的可靠性则由如实反映、中立性、无重大误述、完整性和谨慎性组成。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没有明确提出可靠性的概念,而是客观性。新准则规定:“客观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检验可靠性的标志有两个,即可证实性和如实反映。
(二)相关性的内涵
FASB在SFAC No.2中对相关性进行了解释,相关性即“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证实或更正先前的期望,从而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也就是说,相关性是指与决策相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信息具有相关性,必须满足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3个基本质量特征。
我国会计准则对相关性的解释为:“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预测,作出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满足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没有影响到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那么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具有相关性。决策有用观下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具体内涵见表1。
二、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对立
可靠性与相关性是最重要的两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在理想的状态下,可靠性和相关性并行不悖,但在现实经济环境下,两者之间却常常出现矛盾,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
首先是过去和未来的矛盾。可靠性主要是面向过去的, 它要求如实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业务;相关性则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带有较多的估计和判断, 强调预测价值、反馈价值, 注重及时性。过去与未来、主观与客观这些对立的因素也就决定了可靠性与相关性无法完全兼容, 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对两者的重要程度必须作出选择。
其次是及时与精确的矛盾。作为相关性的附属特征,及时性在保证财务信息有用性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信息提供不及时, 相关的信息也会变得无关。然而要提高及时性, 财会人员必须减少耗时的认证、核算工作, 代之以大量的主观估计、判断, 迅速产生一些近似的财务指标来满足需要, 这一做法从本质上说又损害了可靠性。可以说,“及时性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FASB)。
由于二者存在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一面,因此,可意识到:提高相关性,有可能损失可靠性;提高可靠性,有可能损失相关性。这就使会计人员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出现冲突对立时,应该如何取舍?目前主流的观点主要有3种:
1.Wallman构建的彩色模式中,5个不同的报告层次都涉及相关性,而对可靠性则在某些报告层次中成为可以缺省的因素。从其5个层次的划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相关性是首要的、不可或缺的,甚至有时可以牺牲可靠性。
2.英国ASB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追求相关性”的思路,认为“会计信息披露应该从可靠的信息集合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这说明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前提,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
3.葛家澍教授认为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即使在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越来越广泛,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求可靠,力求充分而公允地表述企业的真相。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因此,建议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追求相关性。
三、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统一
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关系到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着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大多数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处于一种统一协调状态。
1.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丧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于是美国在1939年公布了公认会计原则的权威文献———《会计研究公报》,从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随着会计准则的推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断增强,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恢复了对会计信息的信赖,从而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化。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的产物。会计发展史上的这一页,向我们揭示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意义。但能否由此得出可靠性比相关性更重要的结论呢?其实不然,世界经济危机后,一系列旨在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法规、准则及相应措施相继出台,并不是以降低相关性为代价的。相反,正是考虑到会计信息与其使用者的决策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各国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在规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同时,迅速及时地出台了有关相关性的会计准则。人们力图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因为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提高了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专门委员会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有5种类型,并以此作为改进后企业财务报告的模型基础。这5种信息需求是: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未来的信息;有关管理部门和股东的信息;有关公司背景的信息。这个变化使得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于是,会计界开始了一场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革命。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符合相关性这一特征的会计信息也在扩大和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投资者既需要财务信息,又需要非财务信息;既需要定量信息,又需要定性信息;既需要年度信息,又需要季度、月度甚至实时信息。会计信息力图满足这些不同需求,必然要求如实客观地表述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使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能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因此,提高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协调
众所周知,相关性与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既要可靠又要相关。两者并非总在同一方向影响有用性,但又必须尽可能统一于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之下。如果相关性失去可靠性的支持,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相关性,对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如果信息虽然真实可靠,却与使用者的需求相去甚远,也会因不具备相关性而使可靠性失去存在的意义。提高可靠性并不一定要以牺牲相关性为代价。比如,会计盈余的相关性问题,实际上也是可靠性问题。会计盈余之所以信息含量降低,原因就是会计盈余容易被操纵。这是典型的可靠性差,进而导致相关性差。只要解决了如何减少操纵余地这个问题,会计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大大提高。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论可靠性,它们总是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我们必须对两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但重视的程度可以有所区别,这取决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处于“新兴+转轨”阶段,很多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决策主要不是依据会计信息,或者说信息使用者目前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并不很高,所以,我国的会计信息是以可靠性为最重要的质量标准的,改进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必须以提高可靠性为主。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应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再谈相关性。
摘要:哲学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 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可靠性与相关性作为最重要的两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从哲学的视角, 详细地论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提出了可靠性与相关性应该在对立的基础上更多地实现统一的观点。
关键词:可靠性,相关性,对立,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少华.财务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2006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J].会计研究, 2004 (1) .
[4]葛家澍, 杜兴强.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4 (11) .
[5]王惠, 魏磊云.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5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10
一、马克思辩证法的特征
马克思辩证法从其形成到成熟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历史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为对象揭示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真理, 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揭示了资本运动与人的根本对立与矛盾、人在其中的全面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的可能性道路, 马克思的辩证法必然具有历史性的特征。马克思汲取了黑格尔辩证的人自我创生又自我回归的历史想象, 创立了他的唯物辩证法, 这里的“物”就是社会关系, 唯物辩证法就是要揭示这种作为关系的存在, 而关系是在人们的生产中形成的, 是生产方式的演变的产物, 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就是历史, 就是人的历史性存在的内容, 所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历史辩证法, 具有历史性特征。
2. 超越性
马克思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精神自我推动的非批判性, 描述了人自我诞生的现实, 也描述了人在现实中被压迫的异化和颠倒的状态, 其核心就是革命性, 也即批判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人的生存经验和历史有批判性关联, 这种关联来自生活本身的超越性, 马克思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超越性原则, 它不是神秘的精神历程和纯粹的自然规律, 不是抽象的和形式的, 而是具体性的实践性的批判, 是指向人的自由王国的历史运动。马克思辩证法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 使人们对现实的批判性的改造, 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真理的探索和实现, 马克思对于自我创生的辩证法的指向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异化之现实土壤, 个体存在的真理性被寓于普遍劳动中, 个体的片面性将逐渐被扬弃。
二、黑格尔辩证法特点
在《小逻辑》第81、82两节中, 黑格尔明确把辩证法的运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辩证的阶段”, 亦可以叫做消极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 “有限的规定性扬弃它们自身, 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 (3) 。第二阶段为“肯定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 “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 或在对立双方的分解和过渡中, 认识到它们所包含的肯定” (4) 。黑格尔也说过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他明确指出, 矛盾是运动和生命的根源, 包含矛盾, 忍受矛盾, 理解矛盾正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事物的本性, 黑格尔一方面说“上帝是理性”, 一方面说“矛盾时上帝的力量”, 此时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逃不出上帝力量的范围。他用“上帝的力量”这样的宗教术语将其辩证法神秘化, 使之成为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把辩证法理解成了客观的活动, 即有生命的东西的创造活动, 绝对精神是不断地都走出自身、又不断地返回自身的过程, 同时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绝对精神不仅在不断否定和扬弃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 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 自我认识的过程表现为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辩证法是精神自己的活动, 而不是外部的活动, 是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内在灵魂, 这种内在的生命体现在观念的东西中, 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成了思维的本性, 本质。恩格斯说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 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绝对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 而且是全部现存世界的灵魂。” (5)
三、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
1. 出发点的差异
马克思辩证法的出发点是物质存在, 是现实的客观物质世界, 他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背后的东西是封建腐朽的专制制度和残酷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 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发现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的事实, 用理论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他深得黑格尔辩证法要领, 并将其运用到对当时现存的国家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上, 从而得出了作为一阶段的资本主义为在此制度下产生的庞大的无产阶级所推翻。在黑格尔那里, “在自然界和历史中所显露出来的辩证的发展, 即经过一切迂回曲折和暂时退步而有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的因果联系, 在黑格尔那里, 只是概念的自己运动的翻版, 而这种概念的自己运动史从来就有的”。 (6) 黑格尔把概念的辩证法当成了现实世界的辩证法。
2. 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
剥离了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的外壳, 也剥离黑格尔将其辩证法用于和概念间的逻辑演绎, 剥离黑格尔对于其母国的神圣而丧失理智的信仰, 只剩下辩证法作为一种逻辑论证方法的本质时, 那么这便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 “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了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 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 或者宁可说, 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 (7)
黑格尔的理论无论多么庞大, 多么精深, 如果不能反应现实, 不能立足于现实, 不能将其哲学抽象思辨同现实生活世界结合就流于空洞, 更何况再给他加上唯心主义的外衣。只有将其血淋淋的现实袒露在人们面前, 人们才会从根本上认识到套在头上的枷锁不是国家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国家, 才会把对概念的批判引向现实的批判。作为一个思想家, 黑格尔用概念粉饰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普鲁士王国, 而马克思则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 将罪恶袒露在人民面前, 使无产阶级奋而起之, 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那么这个程度上, 黑格尔用辩证法这块遮羞布维护祖国残存的尊严, 而马克思则更加现实的将其呈现在众人面前以兹观瞻, 渴望用自己的思想武装无产阶级奋起反抗, 将这改变世界的运动从哲学界引向现实世界。
3. 辩证法作为方法在运用上的差别
如果仅将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就其本身来讲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应用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 不是出于将辩证法运用于哲学唯心和唯物派别斗争的需要, 是他出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需要, 当然科学研究必然以现实为出发点。哲学研究需要概念分析作进一步阐释, 而马克思则把辩证法从哲学研究的天上拉到了人间,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 就不能消灭自身”。 (8)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使用时认识到了辩证法的革命本质这一点, 将概念间的否定拉回到现实世界即是革命, 对于现存的腐朽制度的宣战,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宣战。黑格尔用辩证法证明了绝对精神最后却归于一套理论循环, 在此意义上他并未彻底坚持辩证法, 因为就其本质而言, 辩证法代表的是革命, 是死亡, 是新生, 而不是循环。马克思坚信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正生成无产阶级这一强大的否定性力量, 而这一力量的最终目的不是复归而是新生, 以一种新的姿态演绎世界历史。如果说黑格尔概念的批判使人们安于现状, 那么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让人们推翻压迫, 挣脱牢笼, 获得新生。
对马克思来言, 哲学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用来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的工具,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反思, 更是反思过后的实践活动, 如果哲学仅在抽象的高度解释世界, 就走不出理想世界的美梦, 从而无法回到现实这个此岸世界。黑格尔用辩证法支撑起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 绝对精神自为自在, 在其辩证逻辑中得以可能, 并在理念王国演绎了完美的精神盛况, 拿到现实中就脱离了生活世界的种种基础, 如果说一套理论脱离了现实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那么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展开的宏大的战场。“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 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 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9) 这才是马克思的辩证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1-1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8-579.
3[德]黑格尔, 贺鳞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77;1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11
【关键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个体
在希腊古风时期,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哲学家们研究的中心,他们把水、火、气等元素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从自然本体论来解释世界是怎么生成的。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又承认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讨论的中心都是围绕着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直到公元前5世纪,“智者派”的出现,使得研究和争论的问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刻,实现了西方哲学乃至人类哲学史上从“自然本体论”到“自然理性人学”的转变,“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制度,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哲学论断,认识到了人的价值和作用,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为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的推崇奠定了基础。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社会发展的产物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时代,时代条件和需要又决定了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希腊古典时期,也是最繁荣活跃的时代,城邦民主制的高度发展使其公民享有政治自由,使他们的才能和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保障。同时,这种自由活跃的民主生活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人们敢于推陈出新,畅所欲言。
二、对名言中“人”和“万物”的理解
首先,这里所说到的“人”一方面是指“个体”之人,不仅相对于早期自然哲学中的“自然宇宙之物”、宗教当中的“神”,而且也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群体。正因如此,普罗泰戈拉主张一切大小事务应该以个人为中心和标准,自己做命运的主宰者,而不应该完全屈从于人类整体和城邦体系,即“以整个人类或城邦国家为万物的尺度”,而是要坚持“以自己为万物的尺度”。另一方面,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字面上来理解,我们清楚它讲的是人们对事物认识中的判断和衡量标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以也可以说这里的“人”的含义延伸出来表示的是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中,普罗泰戈拉是更加倾向于感性认识中的感觉,他认为人的感觉是根本的,是主要的,于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其实主要在强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而特别强调的是“个人自己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
三、“人是万物的尺度”翻开了哲学史主体研究新篇
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与传统神学相悖,他因此被扣上了“不敬神”的罪名,还险些丧命。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多从正面的角度来解读他的观点,应该尊重和铭记他在哲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首先,古希腊自然哲学把主体能动性赋予所谓的“本原物”,也可以叫“原始物”,认为人与具体自然物一样都受“本原物”、“原始物”的支配而无法主宰自己;而传统的宗教神学则是把主体性赋予神,认为人只能是被动消极地服从神的旨意和安排。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这个论点是哲学史上首次出现的肯定个体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不仅把人类群体置于自然万物、神和国家之上,而且最关键的是把每一个人与他自身的感觉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判断一切、衡量一切的标准,并第一次强调应该主要从主体方面而不是单纯地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外部事物。
其次,“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也标志了西方哲学由自然本体论走向了自然理性人学道路,研究中心由外部自然物转向了个体和人类社会生活。使哲学研究方向实现了大转变。不仅如此,普罗泰戈拉的这个论点里面还蕴含了主张平等的思想,具有进步性。正因为他强调人的感觉很重要,能够作为审视一切、判断一切的标准,所以在实际上也就否定了神或国家的独裁权威。
四、自我意识觉醒背后的思考
智者派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是命运以及一切事物的主宰者,有权利、有资格来决定和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普罗泰戈拉为主要代表的智者主张用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问题,树立了人的尊严,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这是在宗教神灵和自然统治之下人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但它潜在的缺陷对哲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将人置于世界万物中心的同时,否定了道德、制度和法律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其实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这个哲学命题放在他以后的年代来思考肯定是会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哲学思想都是伴随着时代特征而产生的,在用辩证思维进行解读的同时,应该是更多的肯定它的进步性和有益的影响方面。毕竟从普罗泰戈拉智者派开始,人类才真正意识到自身作为主体的重要作用。作为哲学大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这一理论为往后“人文思想”的“开花”“结果”埋下了扎实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篇12
一、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的两个唯物辩证法原则
当今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认识有“单主体说” (1) 、“双主体说” (2) 、“主体间性说” (3) 、“客体性的主体—主体性的客体说” (4) 等诸多观点。其中, “主体间性说”得到广泛的认可, 其他几种观点则日趋式微。不过用一种更加全面而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 上述各种观点只是认识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 各有其合理性, 并随着认识的辩证进展而被扬弃。只要把这个辩证的过程全面地展示出来,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将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的分析是基于两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首先, 我们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也就是说, 我们要在人的实践的感性活动中,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概念, 而不是脱离这种感性活动进行理论的抽象。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的实施、教育关系的处理等内容。如果这一分析不能结合这些具体的现实内容来进行, 则一切都不过是无根据的主观臆想。其次, 我们要用辩证的逻辑思维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本文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研究二者关系。
下面从这两个原则出发, 把整个辩证关系自由地展现出来。当我们通过唯物辩证法把问题阐述清楚时, 以上观点也就各自取得了它们应有的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逻辑关系
当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静态分析时,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样的指谓还是合适的。“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当我们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作用的性质时, 在描述它们生动丰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时,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概念就显得词不达意”[2]。这样的交互关系和动态发展过程正好对应哲学上“主体”与“客体”的概念以及二者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关系。
本文的观点是: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能够自觉将自己客体化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正在逐步主体化的客体。
这种概括不但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也描述出二者辩证运动的关系。我们的论述分三个阶段进行, 这是因为“逻辑思想就形式而论有三方面: (1) 抽象的或知性 (理智) 的方面; (2) 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的方面; (3) 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3]。这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维方法。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关系中的定位———二者关系的肯定阶段
“就思维作为知性 (理智) 来说, 它坚持着固定的规定性和各规定性之间彼此的差别, 以与对方相对立。知性式的思维将每一有限的抽象概念当做本身自存或存在着的东西”[4]。这一阶段所对应的是具体的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开始的教育起点, 我们根据理智的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定位, 是二者关系的肯定阶段。即将进入具体教育活动的是两类人, 一类是教育他人的人, 通常称之为教育者 (或教师) ;一类是受教育的人, 通常称之为受教育者 (或学生) 。在这一阶段, 第一类人, 即教育者, 我们将很容易肯定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 从教育目的来看, 教育者是今后一阶段教育目的完成的推动者, 是自己在积极活动并同时推动他人活动的人, 他们在今后要结合具体情况,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 设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活动方案, 组织实施办法, 表现出主动性、创造性与前瞻性, 这正是一个主体所具备的特征。第二, 从主体性成长程度上来说,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是主体性成熟的一类人, 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结合, 对人生、对社会有着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同时, 在个人的品格上教育者也应该堪为一般人的表率。第二类人, 即受教育者, 我们也很容易肯定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这是因为:第一,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相比,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尚且不成熟, 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还不深刻、不全面, 这正是他们要进行系统性学习的原因所在。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也就是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成长为今后社会生活的主体。以此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就是今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 这正是逻辑学所说的“客体向主体的转化”。
我们以理智的分析肯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主体, 受教育者是客体, 从而使得我们的认识获得了坚定性和规定性, 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这正是“单主体说”存在的原因。不过“理智的发挥, 如果到了顶点, 必定转化到它的反面”[5]。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关系中的转化———二者关系的否定阶段
“在辩证的阶段, 这些有限的规定扬弃它们自身, 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6]。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阶段, 我们通过上升到辩证的思维 (否定的理性思维) , 将看到第一阶段的主体将转化成为客体, 原来的客体将转化为主体。这是二者关系的否定阶段。
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否定。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作为具有真实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否定自己的主体地位, 使自身以客体化的方式呈现在受教育者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学习中,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学习的对象。这种使自身客体化的现象, 在教育活动中随处可见, 比如, 根据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教师会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来实现其转化学生思想观念的目的。例如, 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觉地将自身客体化, 以一种客体的形式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面前, 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者就以平等的态度、平等的身份、平等的人格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站在其主体性生成的路途中, 与其共同经历一个主体性发展的过程。这是一种真实的、有内容的平等, 也是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可贵与伟大之处。
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否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除了能够否定自身的主体地位, 还能够否定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客体地位, 使其主体化。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师把学生视作一个教育活动的真实主体, 让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以一种主体的意识和态度面对自己的学习, 自主实现其政治思想的提高, 心理素质的成熟;或者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隐身”, 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培养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否定。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否定,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否定, 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而言都只是一些外在的影响, 如果它想真正摆脱自己的客体地位, 就只能通过自身来完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受教育者要意识到自己是在为自己学习, 要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 锻炼自身能力, 磨砺自己的意志, 以一种不断超越自身的精神面对社会, 同时又能对社会的各种规范给出自己的认识, 并把这种认识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道德律令, 最终成长为自觉自为的社会生活的主体。
与这一阶段对应的就是“双主体说”及“客体性的主体—主体性的客体说”, 但是这两种观点没有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的否定性关系。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关系中的回归———二者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1.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通过主体性生成向自身的回归。
“思辨的阶段或肯定理性的阶段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 或在对立双方的分解和过渡中, 认识到它们所包含的肯定”[7]。以思辨的思维 (肯定的理性思维) 来看, 在思想政治教育行将告一段落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经过前一阶段的过程, 它们都分别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并且最终通过反思把前两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回归于自身, 这是二者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向自身的回归就是通过客体化自身的方式, 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一起重新经历一次次主体性的成长, 收获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断地成长为一个个真实的社会生活的主体, 以自己的主体性塑造了另外的主体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己的主体性外化、客观化的一个过程, 并通过这种主体性外化、客观化的过程确证了自己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向自身的回归就是其清楚地认识到在自己主体化的过程中, 自身处于何等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又处于何等地位, 起到何等作用, 从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化是一种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引导下的主体性自主生成的过程。
2. 走向主体间性的交互关系。
在以上关系完成之时,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已能够外化自己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已经历了主体性充分成长的客体, 这时它的主体性已能够统摄客体性, 已是一个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对话的主体, 实现了客体向主体的转化。此时, 二者的关系发生了转变, 走向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也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一种真正的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他们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平等地、肩并着肩共同面对未来的世界, 自由地探讨人生的意义, 他们获得的除了知识, 还有友谊, 还有充满丰富内涵的人生体悟。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最终要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 这是二者关系发展的必然。但是“主体间性说”忽视了走向主体间性之前需要中介的过程, 它抛开了中介过程直接进入最后的结果, 是一种逻辑的跨越, 在现实中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 一味地强调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往往使教师在教学中不知所措, 而且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和自我规范的意识不强, 强调他们的主体性, 忽视他们的客体性, 往往会纵容他们的任性与褊狭。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探析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以一系列范畴为骨架呈现出来的, 它是人们对该学科领域问题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 因而反映着该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8], 而“作为中心范畴或逻辑基项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最基本的范畴,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具有奠基石的地位和作用”[9], 并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存在于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 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各种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10]。当今, 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最基本的范畴及其关系的理解却缺乏准确性, 歧义丛生, 这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理论创新。当我们辨析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逻辑关系, 也就把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奠基石”置于更加稳固的地位。
(二)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展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的辨析, 有利于摆正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位置, 理顺二者的关系。从以上分析来看, 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要想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必须具备较高程度的主体性, 拥有自觉的主体意识, 富有否定自己、平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勇气与奉献精神。教育主体否定自己的主体地位, 将自身客体化, 这是教育者本身应该具有的一种独特的规定性。受教育者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不断成长是与教育者的帮助与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在一种尊重教育者的虚心态度下, 本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 与教育者共同探索人性的真相、生活的道理, 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的判断与认识能力。以这样辩证而全面的观点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及其关系, 加上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本着真诚与友善的态度平等交往, 收获的将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再者, 当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理顺后, 他们在实践中找到各自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定位, 承担属于自己的职责, 这样就能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3.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07, (3) .
[3][4][5][6][7][德]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72, 172, 176, 176, 181.
[8][9]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0, 43.
[10]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