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2024-08-2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共6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 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

物质观

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方法论】: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

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辩证统一的,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5)【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4.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因此,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5.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因此,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意识观

6.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持有的积极反应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a.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不仅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者幻想的世界。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践观

7.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

1)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8.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1)自然界是指独立于认识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互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2)关系: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区别);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a.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3)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两原理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原理内容: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一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 “一个一”指一个核心——矛盾

1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5)【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6)作用: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a.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b.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所不在,不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3.矛盾的不平衡原理(只有名称)【方法论】(通用):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1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1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原理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4)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17.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3)意义: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哲学基础。

“两个二”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

18.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1)联系的内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方法论】:a.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b.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c.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的眼光,顺应世界的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发展自己。

19.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中的某一部分脱离了原整体,成为独立的另一整体,事物的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中都有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过程;整体在更大整体中成为其中一部分,各种融合、兼并、整合中都包含整体转化为部分的过程。整体功能并不一定等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之和是否相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方法论】: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效用等同整体与部分)

21.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仅原理名称)

2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含义: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辩证关系: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b.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

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的有限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三个三”指三大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24.度的原理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深刻的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

25.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1)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质变的含义: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2)辩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交替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6.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仅原理名称)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27.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2)(公式)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肯定与否定相互依存,肯定离不开否定,世界上不存在离开否定的肯定,离开了否定,肯定也不存在了;否定也离不开肯定,世界上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离开肯定,否定也不存在了;肯定与否定相互渗透,肯定渗透着否定,否定渗透着肯定;肯定与否定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肯定能转化成否定,否定也能转化成肯定。

28.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坚持辩证法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否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三)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见11

“四个四”指六对范畴(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9.现象和本质

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a.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b.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假象是从反面歪曲的变现本质的现象。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看本质。

30.必然和偶然(公式,并列都有)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与偶然既对立又统一。

1)必然与偶然是对立的:a.定义不同;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b.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c.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不稳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d.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2)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偶然性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31.原因和结果(公式,并列都有)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1)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2)辩证关系:a.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b.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32.现实与可能(公式,并列都有)

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1)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2)现实性与可能性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33.形式与内容(公式,从属)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1)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2)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和形式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人们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适应的形式。

整体与部分(见19)

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 “一观”——真题观

3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的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a.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c.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是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及相对真理的含义: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b.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深化;c.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3)辩证关系: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b.绝对真理和相互真理是相互连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5.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1)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2)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3)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6.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1)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2)真理与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37.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1)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真理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2)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真理和价值相互区别: a.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b.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c.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和价值相互联系:a.真理与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共有的内在矛盾,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b.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38.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仅名称)

3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凡经过实践证明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c.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由以后的时间做出裁决;2)不确定性:a.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c.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一论”——认识论

4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实践决定认识: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a.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b.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导致实践失败。

4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相互联系: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2.实践和认识的具有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4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

1)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2)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

44.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b.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c.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3)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因素

44.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46.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47.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规律

4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

4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a.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自己的对立物;b.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c.从服务的效果上看,这种非反作用既可以是促进作用,也可以是阻碍作用。

特点

50.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

5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原理

5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题选择性的原理

动力

5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6.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力量

5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自主性力量

58.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篇2

马克思以前就有唯物主义、有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为人名服务、与时俱进、共产主义

所谓原理是指:①概念的含义

②概念之间的关系

③理论意义或方法论意义

在答题时有两个答法: 【① ② ③】或【① ③】 物质 = 客观 = 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 辩证法:全面、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 先有物质后产生意识且物质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意识是人独有的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否认物质犯唯心主义错误 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错误 运动 = 变化 = 过程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否认相对静止犯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实践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 意识在内容上客观在形式上主观 本原:世界万物有他产生最后复归于他。

唯心主义的错误有:否认客观、实践 第二章

(一)唯物论总结

五观:物质观(4)、意识观(5+15)、运动观(6.1+6.2)、时空观(6.3)、规律观(14)五系:物质和意识的的辩证关系(8)

实践与人的辩证关系(10)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1-12)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18)两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13)一原理:世界物质统一原理(9)

第二章

(二)唯物辩证法总结

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实质与核心(25)

两个特征:普遍联系(的特征19-20)与永恒发展(的特征21-22-23)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6--30)

质量互变规律(31-32)

否定之否定规律(33-34-35)

辩证思维(认识)四对方法(39):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五队范畴(24【1--5】):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六个环节:5对范畴 + 整体与部分(事务联系和发展的6个环基本节)主客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主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增强能力:学习辩证法的目的是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章 认识论总结

认识论的前提:区分主客体(1-2-3)

认识论的基础:实践(4-5)

认识论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6-7-8)

认识论的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反复(9-10-11-12-13-14)

认识论的结果:真理与谬误(15-16)

认识论的标准:实践(17-18)

认识论的好坏:价值(19-20-21-22)

认识论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自由(23-28)

第四章 唯物史观总结(1-2-3-4-5)

一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4)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规律(5---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9---12)三对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特性(13---16)

统一性和多样性(14)

必然性和选择性(15)

并进性和曲折性(16)四个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28---37)

社会历史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29)

人的本质 = 劳动 + 社会关系(3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1-32-33)

杰出人物或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特殊作用(34---37)五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7-18)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20-21)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2-23)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24)

科技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5-26-27)

第五章、第六章合起来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懂得四个一,学会三个二。手中就有钱,有钱就投资。资本十三论,政经就搞懂。懂得四个一:

一个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

一个规律:价值规律(8)

一个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9)一个理论: 学会三个二:

二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2)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3)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手中就有钱:货币(6-7)资本十三论:

劳动商品论(15-16)

生产两重性论(18-19)

不变可变资本论(22)

资本积累论(27-28-31)

资本循环论(32)

资本周转论

(33)

资本主义工资论(35)

平均利润论(36)

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论(40---44)

剩余价值论(20---26)有机构成论(28-30)社会再生产论(3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篇3

矛盾的手法分析三违、辩证的观点完善自己

记得去年在5101N工作面盯班遇见了王书记,他当时问我一个问题是杜绝三违我们井下能不能生产,当时我没有能够果断给出答案,后来王书记笑了笑也没有太深究这个问题。可是这个问题我却一直思考了好几天,甚至是现在的某些时候仍然能够想起这个问题,可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直改变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井下三违的情况吧,众所周知,“三违”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在我国“三违”现象已成为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三违”整治,也就成为了煤矿企业抓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三违的危害如此之大,职工还为什么要三违呢?从三违人员的心里来分析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侥幸型心理。有的人在几次违章未发生事故后,慢慢地就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2、习惯性心理。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习惯性心理是人们在习以为常的境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状态。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部分人员一旦掌握了某一客观规律,或者是用某种方法和定律操作取得了成功,这部分人就把它视为财富,也就逐渐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凡类似情况出现,他们就千遍一律,机械操作,而不去考虑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等,以致酿成事故,无法自拔。

3、从众型心理。别人做了没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没事。尤其是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向瘟疫一样,严重威胁着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平时不注重对煤矿安全规程的学习,安全知识的积累,缺乏工作经验,在遇到类似操作工序或独立作业时,不去考虑和分析现场情景,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头脑简单,而是“随波逐流”,效仿操作,盲从执行,最终反受其害。

4、麻痹型心理。一些职工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生产过程中疏忽大意,放松了安全警惕,干活“马虎、凑乎、不在乎”。还有一些职工对违章行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认为以前这样干过也未出过事,心里就满不在乎,上岗后草率从事,图省事,怕麻烦,投机取巧。

5、逞强型心理。有的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常满不在乎,虽说能预见到有危险,但是轻信能避免,用冒险蛮干当作表现自己的技能。还有的人管理能力缺乏,文化水平不高,技术经验稀少,凭借自己是(管理人员)班组长,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急于多拿“荣誉”,以便于完成留转硬件指标,在安全与生产相抵触的情况下,只要产量,不要安全,只求短期效应,违章指挥,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来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性,用鲜血和生命来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煤矿职工发生三违时的几个主要心里因素,前些时候王书记带领我们又学习了一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就时常想起三违这个问题,以马哲的原理一步步思考三违与生产的相互关系来,三违与生产这个看似对立的命题实际上正对应了马哲里边矛盾的斗争性、统一性原理。而我对这个命题观念的改变又运用了辩证否定的理论来完善我的思维,完善我的工作方法。

辩证否定理论在我看来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否定进而寻求真理的过程。通过学习马哲原理使我对三违与生产关系理解的改变就是这一原理的真是体现。

开始在基层工作,再加上刚毕业不久,对煤矿接触不深,很受基层单位那种热火朝天的抓生产气氛影响,看待问题很片面,对待“三违”与“生产”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最错误的时候,那时候我心里还真的是认为,没有三违就没有效率保证,也就没有产量就更不能谈生产了。

随着我工作时间的增长,井下现场经验的积累,后来我发现有些三违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上面三违因素里边提到的种种三违情况只要加以注意实际上都可以避免的,这也在我日常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在综二全队动态达标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岗位达标,规范操作,三违数量明显减少。

可是为什么煤矿就不能杜绝三违呢,还要讨论这个三违与生产的关系,在井下通过与一些三违职工交流的过程我了解到有一些职工三违是出于“为公”心里,乍一听还很有道理,要么是为了节约工期,要么是节约成本投入,也就是这个问题的出现使我对三违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个就需要应用到马哲原理的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原理了,也就是说,职工现在存在三违情况有一部分是由于工期紧或者投入成本低与生产任务较重所产生的矛盾的一方面的体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我们需要将矛盾进行分析,工期紧这一因素牵涉的范围很广,也就是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由很多,例如在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提高工效,同样可以减少职工三违的发生,这样一来就将三违与生产的矛盾转化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了,当然也可以加大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同样可以提高工效,比如在5102N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架的投入和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出口支护工相应的“提前回柱”、“猫窝留的太深”等三违现象明显减少了。

综上所述,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根除三违,但是通过矛盾的转化可以将产生三违的原因加以分解、转化,将主要矛盾由违章生产转化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改善作业条件这些较为容易处理的矛盾,这样一来我矿的安全管理是不是会更上一层呢?

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环境恶劣,条件多变,水、火、顶板、瓦斯、粉尘五大自然灾害并存,稍有不慎,事故都会随时发生;从主观上讲,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当事人甚至是受害者的“三违”行为所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篇4

班级:10级涉外护理三班 学号:10612170 姓名:叶学胜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让我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大学生关于自身的成长以及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让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的,她就存在我们时时刻刻的生活中。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高中文理分科时我选择了理科,因为当时我觉得哲学、政治和历史对于我们学生将来的生活是没有多大用的,这种错误的观点使我失去了学习这些课程的机会。

大二上半学期,也就是这学期,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开学时我觉得这门课一定是枯燥的、没用的。但是后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这门课有了新的认识。上这门课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张老师教学方式。张老师在每次开始上课时都会与我们交流一些时事话题,从国际大事到生活小事。然后通过这些事向我们由浅入深的解析其中的哲学原理。因为我们班中有不少的理科生,哲学的基础知识缺乏,所以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我们理科生来说十分的有用。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也经常关心我们的日程生活,让我们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学习也更加的认真。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期末时,老师教我们如何辨析历史上几个著名的论断,如“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为自然立法”等。初次听到这些论断时,我感觉很不理解,根本不理解这些话的意思。老师先是让同学们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充分的思考,然后通过对比老师的辨析,了解这些论断的对与错。这种方法让我有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篇5

北方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石,是“两课”体系中历史最久、也最稳定的课程。历经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1993我校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两课”改革试点单位后,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多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研组一直致力于把这门课建设成高水平的优质课程。1998年,本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经2003年复评,再次被评为“校级优质课”,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本课程多年来一直处于优秀课程前茅。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申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现将近年来课程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骨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新时期具体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学科阵地之一,一方面必须充分贯彻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性和时代先进性;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必须时刻关注和吸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以最具知识性、科学性的内容教育学生,充分遵循和体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本课程根据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加强并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坚持以“三观”教育为核心,体现时代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需要。

二、近年来课程建设的概况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以奠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我们首先致力于抓好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

教研组由资深教授担任课程建设指导,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教学组长,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研究教学和组织政治与业务学习。教研组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建立教学规范,实现规范化教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促进教学交流,在教研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了试题库、集体阅卷和教师考评制度,实行教与学的考核结合,考核公正、规范。

教研组活动突出教学问题讨论、理论问题研究、社会实践等主要环节,以提高团队整体水平,为搞好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问题讨论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充分表达和交流意见,使教研室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理论问题研究是教研室活动的中心内容。我们采取专题主讲制,提前准备,其他教师随时提问,互相切磋。使教师知识面不断扩大,理解层次加深,逐步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考察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对扩大教师的视界,了解抽象的理论如何反映现实具有重要意义。教研组每年组织赴各地考察或进行“红色之旅”,如在浙江、江西、上海、四川、陕西等部分省市的社会考察,使教师有机会接触实际,增强授课说服力。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讲授中教师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信仰坚定,心系学生,在教学中倾注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从哲学高度解决学生深层 次的思想疑惑。教师备课充分,资料丰富。善于互相学习,切磋教学经验。同时我们欢迎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说明。对于学习哲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还给予个别指点和具体帮助。

同时,我们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更多学生的直接参与,通过开展学生上台作主题发言、以班为单位选派代表分组辩论、自愿结成小组集体写作论文等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只选择重点问题来展开讲授,提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多地开展研究讨论和撰写小论文——这种在西方被称为“Seminar”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被证明富有成效。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为使抽象的理论学习生动而不枯燥,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如,哲学课中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们给学生放了一段十分钟的短片。并给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下课搜集资料,准备下次课讨论,而且讨论的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可使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同步思维。这样既有利于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主动看书、关心国内外的时事,并学会认真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对提高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讲解一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备课、做成课件的形式,准备十到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并且讲课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由于学生专业的差异,学生制做课件的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有区别。通过这种互换位置的教学方法尝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方式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启发独立思考和平等讨论问题;学教材和读经典著作相结合,注重夯实基础和理解思想方法;读书与写论文相结合,注重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理解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的更新上,我们努力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探索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想象生动、直观逼真、引人入胜的特点,它能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式体现出来,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克服了“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及重大国内外事件的音像片引入教学过程,为理论教学服务。如宇宙大爆炸学说、爱因斯坦相对论、意识的起源的资料片,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等抽象的理论。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生动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较以前更好的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于延庆召开的暑期备课会上,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现状,结合我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初浅了解和运用于教学的初步尝试,我们以《关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哲学课教改实践的几个问题》为题,作了一个主题发言,基本内容包括:公共哲学课教改面临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的机遇、制作多媒体课件所需技术支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大关键等。这个主题发言的内容,后由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内部《简报》详加介绍,应该说,对北京市各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媒体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后来,在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这一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内容构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方式方法的新颖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使用制作的易操作性和可开发性;听课对象的广泛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以此获得了好评。曾在北京哲学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中做观摩教学,在2003年底学校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

3、改革考试方式取得一定的成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即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校外参观、撰写观后报告,并对报告加以点评,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形式。第三,课堂讨论。教师确定讨论的大范围,由学生拟定论题,学生主持,并由学生代表 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它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其口才与胆量,因而是平时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依据。

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形式外,我们也曾尝试开卷形式等。总之,我们希望考试应成为敦促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4、加强服务于教学的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以教研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们积极参与教改与教学研究。完成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校教改课题2项。另外,在研的课题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规划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北京市教委课题,1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

课程教学组加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价值理论、人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文化理论等,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已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研究了当前理论教学和学生思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经济活动中的文化问题,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等研究的有关成果,推动了教学的理论深度、时代感和针对性的提高。

近年来完成的教改项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喜闻乐见互动式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校教改重点项目“面向素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也将结题。现已出版了理论研究专著、合著及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论文30余篇,其中教改论文6篇。这些教改与学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推动了教学的深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程教师队伍已非常顺利地实现了新老交替,形成了结构合理、具有学术后发优势、富有活力的教研团队。

目前,课程任课教师5人,全部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教授所占比例较高,但整个队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

全部为中青年教师,年龄梯次适当、结构合理。25-35岁教师2人,35-45 岁2人。45-55岁教师1人,形成了一支在结构较好的师资队伍。目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形成了一支中青年相结合、年龄梯次合理的教师队伍。

知识结构有互补性,学历层次较高。目前,1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1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他教师都获得硕士以上学历,课程组成员之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中国传统哲学、近现代西方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专业分工,在互补的基础上构成了整体优势。

中青年教师培养有计划并得到切实执行,取得良好效果:一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作访问研究;一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计划三至五年内哲学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0%。

6、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增加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为“两课”的建设和发展给以经费的支持。特别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两课”改革方案下达后,学校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两课”教学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在教研室经费投入、图书资料等方面大力支持。学校委派党委副书记亲自抓“两课”教学。他们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同院领导一起参加课程内容讨论,组织师生座谈,及时了解授课情况和学生反映,提出改进办法,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7、注重课程整体发展,教研成果稳步增长

获我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校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北京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三、基本特色和存在问题

1、基本特色

▲注重哲学素质教育,使本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到核心课程的作用。

我校是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人文素质教学是我校的传统 6 特色。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是哲学教育。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提高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与对当代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与对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思想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析结合起来;与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哲学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与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我们的工作,本课程不但真正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同时发挥了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的作用。

▲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伟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

▲运用信息化多模式教学系统,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有良好的沟通。“计算机校园网多模式教学系统”是我校自主研发的开放式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使用这套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传统的教学过程的任何环节,同时具有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强、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等特点。本课程通过对这一系统的有效利用,课程基本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师生之间也有了非常好的沟通,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基本形成了以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媒体四要素组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指定时间段在线答疑和不限时探讨问题;接受并认真反馈学生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相互沟通,发挥积极的教 书育人作用。

2、存在问题

由于生师比例较大,有些改革措施还不能全面适应。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四、精品课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努力方向

1、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的学习研究型团队,提高整体的教学科研能力。哲学课程组一贯注重师德建设,“德业双修、学行并进”是我们共同的座右铭。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加强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不断实践的内容,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哲学课程组一贯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多年来,在学校的支持下,通过培训、在职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目前,本课程组已经是一支学术功底扎实、教学水平业务水平较高、知识结构新颖、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学习和研究没有止境,还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同时,不断拓宽哲学教师的知识面、拓宽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

●在3-5年内,有博士学位者应达到80%。

●在近5年内,本课程组高级职称教师(含副高职称)比例争取达到80%。●考虑再引进青年教师1名。在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全面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作为承担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主要课程组,必然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人员紧缺,教研组也将考虑再引进青年教师1名,以保持课程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进一步增设有关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课程的需要。

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一种整体的观点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我们课程组将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支关系融洽、群策群力,既相互协调、帮助又各自发挥主体性的队伍。

哲学课程组在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所有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制定各种激励措施,逐步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并在一些重要的科研方向上形成合力和优势。

2、哲学理论研究得以加强,哲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提高。

深入广泛的科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研究是促进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增加课程教学科学含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保持教研组发展后劲的根本措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组将围绕批判性思维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伦理文化建设、哲学诠释理论、思维学与精神学研究、西方后现代理论、科技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等论题进行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在一般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哲学教研组全体教师重点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难点及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这些问题主要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集体主义精神、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的辩证法、现代化与人的自我实现、“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共产主义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等相关问题研究。同时,吸收他人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融入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课程教学的科学含量。

同时,进一步加强教改研究,增加教改立项,并不断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积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动向,及时搜集有关资料,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相应的课题组集体攻关,适时加以推广应用。

3、加强教改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

●努力探索“研讨式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不但要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研讨式教学的转变。为此,要适当增加学生参与研究和讨论的环节,通过师生对话研讨、设置专题教学、撰写专题论文、教学音像作品观摩、专题演讲与辩论会、自由发言等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搜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完善和推广“问诊式教学法”。

所谓“问诊式教学法”,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学生向教师咨询有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向学生询问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不存疑或有疑不问,答疑时间流于形式等情况,教师要主动质疑,在答疑时间等以适当方式邀约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加强以实效性为导向的系列教学改革。

进一步加强面向素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综合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与实效性,以教学实效性如何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推动一系列小的教学改革。

●同时,还要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大气力。

每位哲学教师要制作一套有自身特色的电子演示课件,并在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基础上,开发出一套更精良的、可通用的课程演示课件。同时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专门培训,回学科后进行传授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举办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提高全体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4、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社会要求,尝试新的考试方式改革。

在期末考试原来采用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考试方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其它行之有效的考试方式。

●尝试和逐步推广“择优撰写论文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择优撰写论文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是根据较大范围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更愿意以撰写论文的方式作为期末考试的方式,同时为了确保学生研究并撰写论文取得切实成效而准备采取的一种改革方式。具体操作是以一定方式在学生中择优选出约10%的学生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作为期末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以代替期末考试;其余的学生则进行统一的开卷考试。这些学生的选取根据上课回答问题、课堂分组辩论、课下读书笔记、平时论文写作等方面综合评定,确定名单。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写作课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论文的成绩来确定,不再参加统一的课堂考试。

这种考试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促使学生为争取以做论文的方式进行考试而抓紧平时的学习,培养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思路,改变传统重视考试结果的 学习思路。这也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5、拓展新的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各项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社区或者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接触现实生活。在社会实践经验和课堂的理论教学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思维特点,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哲学并没有脱离生活,而是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维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社会社会生活中领悟、学习哲学。

选择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将学生带出去,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

●我们将努力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

如:自然博物馆、北京科技馆、中国天文馆、锦绣大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等,定期组织学生去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开展形式多样的参观、考察活动,尽可能与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事先应有周密地计划与安排,对于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专门时间给予正确引导,以帮助学生增强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利用寒暑假学生回家的机会,给学生布置调研题目,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实践性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从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6、进一步加强主干课程建设,拓展素质教育延伸课程。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中心课程建设,整合课程内容。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合并。教学内容立足基本原理,追踪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及时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7、加强教材建设,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由于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教材由国家统一审定发行,因此,我们执行有关规定,不编写教材,只编写教学辅助教材。

●充实、完善《哲学素质教育经典案例选析》。

在以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选编》基础上,按照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整理编写《哲学素质教育经典案例选析》。

8、加强资料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进一步加强学科资料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与研究资料库内容,选购、不断更新相关资料,及时补充案例及相关音像资料,提高资料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发掘各种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幻灯片及教学影像片分类整理,在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现实性更强、音像效果更好的通用电子课件。

优化辅导教学资料。将重新整理编写的《哲学素质教育经典案例选析》。结合历年考研辅导材料,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集》,供学生上网自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组将以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市级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为学校建设成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篇6

(马哲在考试中无非包括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统一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2.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3.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与一定的条件紧密相关的5.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和一切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人类的进步程度的开化状态,包括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6.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的本原问题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实践的观点

9.生产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10.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生产方式

11.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3.反映的发生就是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14.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

15.唯物主义的3个历史形态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C 现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1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19世纪4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上半期,能量守恒电率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德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注意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1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18.从生产机制来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从反映内容来看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9.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A反映客观世界(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观创造性)B改造客观世界 C调节人的生理过程意识的能动作用实现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20.辨证唯物主义强调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2个总特征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2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2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列宁)

23.是否承认矛盾 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24.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新旧事物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内容和实质符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26.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 1

性和同一性

27.实践是人能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对

实践起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简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中,前提和基础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理论联系实际核心和实质是 实事求是

29.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基础与时俱进是目的30.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32.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关键在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3.上层建筑中 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社会建筑的核心

34.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35.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历史是群众创造的还是英雄

创造的36.人性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

贡献

37.真理 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

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谬误相对立的认识

38.马克思主义认为 理想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主

观对客观的反映

39.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阶级理想社会理想

40.共产主义理想的特征有 预见性 时代性和科学性

41.共产主义包括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共产主义实际运动

42.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3.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44.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45.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一般方法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具体科

学是哲学的基础

46.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47.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8.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9.事物的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50.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51.理性认识的3种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5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53.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

5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5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 否定是 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

节 事物联系的环节对旧事物的“扬弃”

5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是前进性

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57.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补充 丰富 修正和发展 才能实现

上一篇:艺术欣赏下一篇:设备管理主管竞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