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精选8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篇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此二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是统一的。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理论意义:①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① 人类依赖于物质社会。②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由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
含义: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特点:① 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 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③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7.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
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根本特点:客观性。8.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发挥的条件(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哪几点?):
含义:又称主观能动性,指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条件:①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 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
9.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其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其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在:
①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且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此二者相互关系如下:
①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 二者相互联系:共性是个性的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二者不可分离。③ 二者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1.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变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第二,质变的过程中有量的特征,如求学问的三个阶段。
12.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所谓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或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13.思考:结合辩证观谈谈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辩证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筛减、增加,旧文化被淘汰,新文化不断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事物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此不断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壮大,而外来文化亦经历从人们因感兴趣而对其加以肯定,发现弊端又加以否定,之后了解其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
总而言之,辨证的否定观实质为“扬弃”,即保留优点,克服缺点。14.结合量变到质变规律谈谈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日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再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应充分估计成事的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知识的积累如此,人生的道路亦如此。1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产生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16.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2)从认识到实践:为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17.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①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1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绝对的,人类的认识每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二者辩证关系:a.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辨证转化的。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要求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实践且只有实践,才能满足这一条件。(2)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此外没有别的客观标准。
(2)不确定性: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历史局限性。(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1.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答: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辩证关系为: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③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它的变化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保存公有制基础上对一部分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做出恰当改变,以使这些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使其从阻碍生产力发展变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关系。这一规律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23.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答:(1)规律: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不适合生产力,或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对生产力发展有阻碍作用。
(2)这一规律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把握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它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2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7.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即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①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② 阶级分析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阶级背景中去,确定阶级性质。28.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①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②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29.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途径:① 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② 利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30.商品经济的含义及产生的途径:
含义:是以交换为目的所进行的经济形式。
途径:① 社会分工的出现。②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31.商品的二因素:商品均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自然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是社会属性。二者既对力,又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其统一性体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则属于使用价值之中。
32.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33.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4.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价格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这种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第二,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第三,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作用:第一,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3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7.劳动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条件:①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② 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特点:①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费用。
②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使用价值消耗,价值也消失,而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不会随使用而消失。
38.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剩余价值。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40.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1.垄断的实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特点:①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②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的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方法: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44.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含义: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45.产业资本运动的前提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46.社会总产品的含义及其实现问题:
含义:是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作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实现:通过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来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值。实物补偿: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47.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要求社会两大部类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48.资本主义工资:
①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③资本主义工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④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工人被剥削的地位。49.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或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其职能是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① 资本主义的民主实质是“金钱民主”。
② 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是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的。
③ 资本主义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构。
④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以“三权分立”原则为依据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组织形式。
⑤资产阶级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利益而夺取政权或保持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核心是利己主义,表现为拜金主义。
本质: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0.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①个体资本生产所有制的变化;②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③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④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51.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52.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5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篇2
实现新课程改革以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以下简称“马原”) 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关于“马原”课的教学研究成果很多, 有人从教材和理论性质和特点研究, 有人从教学方法出发探讨如何做好教学;有学者对“马原”课教学中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予以思考;也有人考察“马原”课在实施教学中的时效性。但大多都是理论化的探讨, 缺乏实践性的研究, 提出的对策也缺乏操作性。经过长期对“马原”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问题予以调查和研究证明, 要改变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最重要的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愿教, 学生爱听。笔者认为, 要对“马原”课的教学态度、教学管理两部分予以讨论。
一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具备实践和批判的教学态度和理念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求的, 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必备的素质。就大学生而言,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教学的最大期望就是要能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们感到有所失望, 既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或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故厌学就不可避免;不少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 基本特征是“一多一少”, 教师讲的多, 学生想地少,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且往往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失去热情。当然, 现实中很多专业甚至非专业的教师也认为“马原”教材中不少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 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 再加上有的教师鉴于教学管理“严格”和社会环境的“压力”, 讲课要“谨慎”和“小心”, 在教学中不敢理论联系“现实”来讨论一些社会热点, 照本宣科, 不能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 大大降低和弱化了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性的力量。这其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困境。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 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以经典著作为基础, 以现实生活作为案例, 做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时代性、群众性和批判性的特征都能给予这些问题以彻底的回答, 问题的解决也是在于理论教学者是否坚持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在面临当前种种教学困境时, 自身不仅仅应该要有较强的、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技巧, 就是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和很好的切入点来传授和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生命的、鲜活的理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欢迎的, 它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170多年来,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变化与发展也证明了此理论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二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
在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新其教学内容的同时, 更要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如何不断更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以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也是解决当代高校大学生马克思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现象的有效途径。就目前来讲, “原理”教学内容多, 课时少, 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做到精讲原理, 立足现实。但是, 现实又是一个综合的范畴, 从横跨面看, 现实是指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乃至社会思潮、社会现象、社会心理等, 不可以狭隘、单一地理解。从纵向度看, 现实是一个历史流变的范畴, 需要将其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把握, 不可以静止、孤立地理解。也就是说, 不能将现实仅仅理解为历史过程中的某一特定阶段, 而应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联系中辩证地把握。总之, 只有综合、辩证地看待、认识现实, 才能展示其丰富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才称得上严格意义的立足现实。因此, 授课老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予以把握, 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要把原理放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兴趣。
总之, 这一学科担当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据考察, 高校在总体上的教学还不错,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大量的理论工作者、管理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群众默默做出奉献。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践者, 直接对教学问题予以小题大做的讨论更显得尤为必要。所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性应该是从制度上严格落实国家政策, 管理上积极为教学研究者营造一种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和创造一定的教学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自由地去实践自己所追随的共产主义理想, 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将会提高。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 可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可从实践和批判的教学态度和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方面不断努力, 使学生可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12-01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在各大高校中纷纷设立,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国内相关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各种研究成果陆续而生。在上述基础之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深化研究和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况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当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多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基本原理整体性,以及主要内容进行探索。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这一研究是在探讨该学科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其内涵,国内许多学者指出,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指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的继承和发扬。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其基本观点的开展,正是建立在基本立场与基本方法上。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一个庞大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精华。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整体性,在其探索过程中,时刻值得我们注意。关于其科学性、实践性以及意识形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界在探索研究时形成一致认可,此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的研究,也将关系到这一门学科的成立,及其未来发展的命运。通过不断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的特性除了内在的统一性外,还有整体性,至于整体性,也就是将其与所组成整体的组成部分脱离开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方面,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方面,指的是由经典作家提出的重要观点或者相关的结论,而这些重要的观点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出,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存在的任务,以及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最终总结出的结论;最后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和观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形成了以上结论和观点,并且是革命导师,根据历史事件冷静判断和做出的预测。
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原理,它们的关系表现为,第二层次基本原理的形成,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中普遍实践结合,而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的形成,则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中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研究的现状
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内部各个观点之间相互联系、支撑以及存在着首尾连贯的逻辑关系。在上述我们已经详细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研究的现状,国内学者多数认为需要站在其的总体性范畴,或者在其内在逻辑主线、中心线索等角度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体新范畴包括实践与人类解放两个内容,而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其的逻辑主线。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掌握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科学体系,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不断的追求与探索,然马克思主义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换而言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人们需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不然,绝不能正确的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也不能够体悟到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和发展,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
(一)原则一:遵循坚持和发展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属于一门科学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思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需要遵循要将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要以坚持作为前提,而坚持最终是将发展作为最终的结果,决不能将坚持与发展两者分离。
(二)原则二: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需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将两者的奋力,通常导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向偏离正轨。对现实的裁判,要防止用个别原理,也要防止用局部的事实来判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种评判都是片面不正确的。
(三)原则三: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
关于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可以从整体着手,也可以分门别类从部分入手,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研究,都应该讲整体与部分实现统一,才能完整和准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
(四)原则四:科学与意识形态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并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因而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化的背景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人们更应该坚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表现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将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行实现有机的统一。
三、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状,为其的顺利发展找到遵循的原则。不过,其作为一项将抽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科学原理,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所以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理论,而是需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唐昆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
[2]刘丽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总体性方法应用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曾狄.《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兼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篇4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
这个学期,刘老师为我们讲授了马克斯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老师讲的很好,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通过一个个身边鲜活的例子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地为我们讲解了这门课的核心知识。我在听课过程由于很感兴趣所以中一直比较专心,经常坐在很靠前的位置。
在课程的第一阶段,老师首先通过资本论上的几个悖论发人深思的为我们引出了辩证法——这门课程的核心思维之一,之后介绍了古今中外有关辩证法的例子。最后总结出:辩证就是对立的价值的运演。
之后课程便进入了重点阶段,老师把美国的两种模式和中国的两种模式分别用辩证的方法作了分析,最后归结为一个国家的运转、发展就是在理性尺度、价值尺度、对内与对外这几种模式的组合与迁移中进行的。其实这几种模式就具体化了的辩证情况。这四种模式互相独立但又紧密联系,这四种模式可以说是这门课老师要传输给我们的核心思维,我们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都可以套用这种思维模式。比如我们学校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等等,本质上都是在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动态变迁从而寻求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运行方式。总之,通过这第一阶段的学习,我学会了:对于一个人,一个集体,要想顺利发展就要运用辩证逻辑把握好社会变革、组织变革的方向,做出合理的选择。
之后的一个阶段老师为我们讲了几位有名的企业家,有做实体经济的,有做金融的。并通过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我们分析了未来我们这个国家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阶段我感触最深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很多企业家看到了房地产企业的暴利,因而从老本行转而投向房地产事业。这样的变化中存在着一个隐患——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萌发的场所会变得越来越少。尽管房地产可以提升经济,如同几个大型国有企业可以跻身世界500强一样,但是这样的结果不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实实在在的动力。之后老师通过华为模式这一个例子,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在未来想要发展、并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就是指科技方面的竞争力,听到这里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定位在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科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在将来的日子里为我国的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这也是我读工科的一个既定理想。未来的日子里,科技强国一定是大势所趋。
之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系列的专题,其核心思维也都是通过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分析的。
在商品和货币这一专题中,我们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货币战争的分析,学习了商品、货币的本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之后老师讲的几个专题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文化的影响力、美国模式的经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些关键点。
从中我认识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导向对于国家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也认识到了美国模式有我们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对科技的追求,对制度的运用与遵守。同时我还认识到政府要想处理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就要有所作为,不能一成不变。首先,政府可以向市场理性无法解决的领域植入价值尺度;其次,政府要规范虚拟经济,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篇5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3.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能反映的客观实在。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含义:
5.唯物主义形态发展三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7.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相对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对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8.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9.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1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条件性。1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第一,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就其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1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中介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8.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7.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1、阶级: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3、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
14、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15、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6、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7.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8、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属性。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一、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化;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4.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商品价值形成的四个阶段:简单得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6.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8、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9、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10、社会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1、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5.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重点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会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社会的问题③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②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③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行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式。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管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二者相互渗透。
7、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
(1)垄断资本家获取大量高额垄断利润后,国内缺少更有利的投资物所,相对于垄断资本追求高额的垄断利润的需求而言,也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就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2)过剩资本的更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原材料价格等更便宜的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可以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3)资本输出能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大垄断资本的海外统治的建立和加强。
8、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9、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思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1、意识的起源、本质是怎样的 意识的起源表现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表现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
1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事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③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13、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准确性和绝对性。(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有一定的局限。(3)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15、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方式是人们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活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行、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必然包含着对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都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成都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1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18、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以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0、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结合起来。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发扬大胆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21、试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重基本属性,它们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2)统一表现在:二者紧密联结、不可分割。一方面,矛盾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具有在内在本质联系的两方面的斗争性,是寓于矛盾统一体中斗争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结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这一理论和实践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
(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它是对立中的和谐。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了完成新时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同破坏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作斗争,如同恐怖势力、邪教、贪污腐败、盗窃、抢劫等作斗争。对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斗争、克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社会和谐无从谈起
22、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篇6
课外社会实践报告
课题名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及发展的背景
实践形式:实地参观,参阅相关书籍,观看主题影片
参与小组:12土木6班
组长孙辉
组员邵伟、胡华亮、付文豪、曹华
时间地点: 2014年5月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中共“五大”开幕式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大学、昙华林6月5号观看《井冈山》主题影片参阅相关书籍,分享
各自读后感,完成实践报告
实践内容:
着重于武汉地区的近代史的发展,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的曲折前进历程,以及关注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及发展的背景和历程。沿着工业—铁路—新学—新军—首义—的发展轨迹做了一次实地参观。
工业与铁路参观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遗址 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大兴洋务运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的现代化工业基础,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等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新军和新学武汉是中华民族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代表,在工业基础和思想文化上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参观了武汉大学并参阅相关书籍,了解到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洋务运动时建立的自强学院,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力传播新兴思想,促进了新兴阶级的产生,进而为武昌首义的举行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当时的武汉新军是接受了现代化的培训,并且是受到了新兴思想的熏陶,最终担任了武昌起义的主力军,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首义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广大的支持人群。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了解那段历史,明白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的巨大的努力。从洋务运动、君主立宪制,到新民主革命,再到后来的农民运动,每一次的尝试都有无数的革命先烈的抛头洒热血,在失败者吸取教训和经验,一次又一次的唤醒了国民的思想,不断地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辛亥革命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可能,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必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革命在参观中共“五大”开幕式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段历史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曲折,以及不断地和中国实情相结合的历程。从《新青年》引发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第一次讨论这个
新的思想指导,完成了思想启蒙。再到后来的工人运动,武装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的太过艰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再次让人们怀疑其指导意义,这个国家又一次的陷入迷茫,仿佛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这时,人们需要从根本上思考马克思主义,必须形成和中国实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指导。在一系列的尝试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集体,坚持走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始终结合中国实情,不断地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思想指导。在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现在的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始终和中国实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篇7
一、调整备课思路, 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备好课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是上好课的前提。“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原理”课基础性、学理性、政治性较强, 知识点较多。要在新的课程体系框架下上好这门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就会遇到教材结构的整体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部性的矛盾, 教材性质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的矛盾, 教材内容的复杂性与课时安排的紧凑性的矛盾。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 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 二是教学对象。然而, 实践证明, 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 并非教学内容, 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 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要认真备学生, 了解自己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生理、人格、社会经验、学习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什么。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往往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也有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不够, 只说一些空话、套话, 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状态, 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 让每个同学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备课时还要对每节课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设计。首先, 要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不管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要事先设计。如果采用讲授方式就应该考虑到应该如何开头和结尾, 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果采用活动式教学, 就要考虑到怎样安排学生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怎么指导, 怎样与学生互动;考虑学生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 教师怎样进行调控, 怎样评价等。其次, 教师还要考虑到, 如果在课堂上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时, 还需要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再进行补充备课, 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闪光点和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有效地组织“原理”课课堂教学,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 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 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原理’课是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整体性研究的新课。就我们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 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 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 而在于中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 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而现在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苦练内功。在“‘原理’课教学中, 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教学规律与方法等。通过研究才可能对相关的形形色色、庞杂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和批判, 才能在与学生的讨论中掌握主动, 成竹在胸, 掌控局面”[2]。只有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 才能使教学生动、精彩, 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在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 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有了兴趣还要为学生找到展现兴趣的平台, 我们改变了教师照本宣科、独霸讲台话语权的传统做法, 进行了让学生担当“原理”课课堂主角的探索与实践。首先,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讨论题目, 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 其次, 每组由一位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评价, 并把发言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这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造了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使学生在“我参与, 我快乐”中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
教师还要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选择、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原理”课具有容量大、理论性强等特点, 要增强其教学实效性, 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原理”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灵活地、有选择地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或演讲、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目前, “原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学生和督导组评价的机制。学生在对“原理”课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 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人际交往等主观因素往往影响着该评价的过程与结论, 容易导致这一评价过程失实失真, 违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发展性原则。虽然专家的督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学生评价中的主观因素, 但其中也可能存在学科偏见、年龄偏见等问题。同时, 许多高校的“原理”课课堂教学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一起执行全校统一的标准, 较少考虑学科和专业特点;此外, 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评价主体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评价功能缺乏引导性和激励性, 评价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实效性, 评价结果缺乏质性分析等问题。
“原理”课教学效果内容上的“教书育人”特征决定了教学实效性评价的鲜明的政治立场。评价教学效果不能从教学过程本身是否有效进行单方面批判, 而是要结合目标和内容来定性。我们对“原理”课的评价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联系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本课程具体的教学目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价。“原理”课的评价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
对效果进行评估就既要注意其表现的现实社会效果, 又要注意其潜在的和长期的效果。因此, 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改革单一的“以分数论高低”的传统办法, 建立一个包含多方面要素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应包括理论知识评价、思想心理评价、行为表现评价三个部分, 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平时表现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以人为本, 动静相融, 表里结合, 使之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 由于教学效果表现的多样性, 还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比较来评判结果。
“原理”课主要进行的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化。教学的内容是连贯一体的, 教学过程也是随着内容的展开而不断渗透的。“‘原理’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 其目的一要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容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大学生”[3]。对于受教育者而言, 其接受信息、转化思想、行为也是逐步进行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记住几个理论知识点, 可能是很快的, 但是要真正内化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往往在教学过程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体现。如果仅凭一次评估活动就对教学效果下最后结论往往是不客观的, 这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原理”课最终教学效果如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效果的形成受到外部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和教学系统南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考虑到这种相互联系的情形, 教学评价也必须具有系统性特点。在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对教育目标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又要注意对教学过程的不同条件、校园相关氛围以及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另外考虑到“原理”课教师和受教育对象范围广, 具有不同层次性, 在进行教学评价也要注意参考到不同群体的层次差别, 具体对待。
“原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调控机制是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原理”课是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对“原理”课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的工程, 构建课堂教学动态评价体系, 是当务之急。“原理”课课堂教学动态评价就是要构建起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体系, 通过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听课教师评价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 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实现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生学习、课堂效果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 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功能, 使“原理”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总之, 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品质是一个永恒的教育教学主题, 它需要广大“原理”课教师始终如一的刻苦钻研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把控课堂的能力, 切实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学习辅导——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 2007, (增) .
[2]陈占安.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世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67-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也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只有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才能以新的形态得以传承。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加重要的功能,因此如何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教育,建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在思想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这是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定义中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普遍真理,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是普世价值,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与普世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和优秀文化遗产,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刻诠释和表征了这些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普世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现在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是社会和历史的逻辑起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因此,国家、民族、阶级和社会等都是建立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5]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渗透在上述观点之中的,从人民立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都是在表征个人、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曾经深刻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们站在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大力推崇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江泽民同志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时间跨度几乎纵贯了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21世纪初中国全面融入了全球化,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如何评价过去的历史,存在着多种观点和认识,社会思潮中的左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江泽民同志从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摒弃了各种纷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做出结论:中华民族最近100多年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这是何等的气势,一下子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将中国人民提升到了普遍人性的高度,恢复了人的尊严和真正本性。自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启蒙思想家都是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高呼自由、民主、博爱这些启蒙口号的,在这些思想家心中,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在他们那里,人并没有被分为优劣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马克思更加进一步讲,“人是人的最高目的”;温家宝同志讲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8]这里谈到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就是指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指对所有人类都普遍有效或普遍适合的价值。就其内涵而言,普世价值是一些规范人类个体行为使之符合人性的原则,也是构建人类共同体使之人性化的原则。普世价值就是人类个体及共同体要过合乎人性生活而必须遵循的那些根本原则。从外延上说,普世价值主要指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与民主等价值观念。所以,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普世价值的宣扬不仅是针对中国人说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共同体而言的,这也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追寻的体现。
因此,胡锦涛同志借助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一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上的广泛觉醒,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9] 这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的一次清晰表达。所以,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表述是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体现。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已经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教材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深入到整个思想体系中了。胡锦涛同志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0]
综上所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世价值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2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
[9]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覃侣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06-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08-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题12-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08-11
马哲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27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料11-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08-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09-04
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感09-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册集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