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2024-1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1

马克思指出:“人们是自己的思想观念等的生产者,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1]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是以网络为主要特征形成与发展的, 网络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的最高表现。经过多年的努力, 思想政治在我国的实体学校占据着支配地位, 服务着中国的社会建设。但是, 思想政治在慕课地位却不太高。淘宝同学、百度传课、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好大学在线、Coursera、Ewant、MOOC学院、慕课网、新浪公开课、尔雅通识课、优课联盟、上海高校课程中心, 这些高校资源的巨头公开资源都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身影。清华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全部课程进行慕课尝试, 但是这是以清华大学自觉学习的高素质学生为前提的, 其改革的示范性存在局限。在网络社会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慕课建设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慕课教育

哲学家狄尔泰认为, 生命更重要的是要靠生命体自身的直接体验来把握, 许多知识蕴藏在人的亲身经历、体验、感悟和探究之中。慕课作为一种在线教育, 师生没有直接互动, 从这个角度来讲, 无论大学思想政治慕课如何发展, 也难以完全取代线下教育。

但是, 教学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种技术, 教师每年都要进行许多重复的劳动。虽然每次新的教学都是一次升华, 但是将教学的一个阶段录成视频, 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工具。视频制作的这种教学资源就像金蝉褪去的壳, 所以这种视频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称之为师壳。因此, 对于慕课的发展前景, Udacity公司的创始人Sebastian Thrun曾说“50年后全世界提供高等教育的大学可能只需要10所左右”。慕课使得在线教育成本变得很低, 这样, 以低端收入人为对象, 颁发含金量高的低档文凭, 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 在线慕课教育将成为实体教育后高校的第二产业, 在线高等教育必然成为占据巨大地位的教育形式。比尔·盖茨曾预言:“以后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 这些内容比任何单一的大学都强。”既然慕课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因此, 其历史发展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这是一个必须尊重草根的时代, 谁拥有了大众, 谁就拥有了未来。要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关注在线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拥有互联网思维。

慕课, 增加了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机会, 使传统的同学概念扩展, 可以简称为网学。MOOC的学习者大部分都是精通计算机、熟悉网络社交的用户, 利用这个平台会聚在一起学习、做作业、分享观点、参加考试、拿学分、得证书, 一起交流思想、参与论坛讨论。慕课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机遇, 高校的海量慕课学习资源使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现实, 空余的时间可以用学习来打发, 从而扩展了幸福生活的内涵。学习的巨大机遇又为人才的培养, 经济的增长提供机会。因此, 大学慕课是我国下一步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力。

慕课具有与线下教育同样的效果。非营利性组织Ithaka就对在线课程中“由机器引导的学习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发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学生获得相同的学习成果, 但基于平台学习的学生则节省了四分之一的时间。由线下为主改成混合式看上去是放鸭子, 实际上对思想政治提出更高的挑战, 满足了大学生的同时对他们造成一种珍惜与认同的感受。

将思想政治慕课化是思想政治本身的需要。思想政治的本质是态度教育, 它要以生活唤醒人的良知, 要以知识给人以正确, 要以情感给人以动力。思想政治构建一种价值观与生命境界, 大学生被感染, 以后他们都把这种价值观视为瑰宝, 一种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思想政治比任何课程都需要线下教育。但是, 网络社会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 传统的话语内容与宣传方式逐渐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 甚至产生了副作用, 良莠不齐和纷繁芜杂的微博内容分散和转移了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视线。这些人, 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是他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基于互联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培育了数字土著居民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他们适应了网络文化, 习惯了网络学习, 能够在网上轻松寻求学习资源, 纯粹的线下教育已经不能让这些大学生满足。同时, 这些大学生可能对于国家的稳定没有坚定的意志, 对于党的认识不太清晰, 对于威权在现在社会阶段的重要不太理解, 很容易成为西方世界颠覆社会主义的工具, 为了打赢这一场争夺战, 必须争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慕课讲坛。

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慕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平台构建为契机, 探讨大学思政课慕课改革与建设的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开课策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开课理念:面授课堂是一个具有某种目的并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改造、变化发展的有机体:课程掌握程度, 听课动力出现;教师讲授, 以学习的虔诚开始;教师提问, 学习达到高潮;布置作业, 学习出现紧张。学生的学习使教师兴奋, 激发教学灵感的出现。如上所述, 慕课也有重大的优势。因此, 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改革拟采取Blended Learning (混合式) 慕课形式, 采取40%的翻转课堂与60%的线下教育形式, 这样既保留思想政治的熏陶性, 又融合了现代教育技术。

开课前, 广而告之提高课堂的知名度。然后, 将课程概述、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宣传片等资料提供选课学习者观看了解, 助教团队随时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要达到的目标:产生兴趣, 产生期待, 补充背景。

开课。视频制作:以教材逻辑体系与教学体系结合的原则,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切分成约150个教学单元, 尽可能保证每个知识点在10分钟左右。

视频内容安排理念:人穿衣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这就要树立人生观;做人要有境界, 这就形成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从整个世界的角度就是世界观;人生是短暂的, 就有了灵魂是否能够不朽的问题, 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两个方面, 就是世界观的核心内容。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树立价值观人生观, 以及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视频制作遵循如下规则:原则一:方法为主, 知识为辅。我们认为, 思政教育不同于数学等具体科学教学, 它们是一座知识的瑰丽大厦, 学习它, 体会知识的伟大即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将以揭示事件的起源、发展与结果为节奏, 以揭示事件的意义为依归, 以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看到方法为落脚点, 遵循时时乐学的教学理念。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 回应时代的呼唤, 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 推动理论创新。”[2]原则二:视频镜头取舍问题。这就要把握助理解的生动形象资源与教师躯体形象的关系。慕课的主体是课, 不是电影。电影与课程目的不一样, 电影目的在娱乐, 课程目的是学习。电影轻松, 课程则需要艰辛的劳动。而且, 人在课程中会集中非常大的注意力从事学习。通过电影的方式学习, 人会觉得太浪费时间。慕课作为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对真理的追求, 揭示真理, 改造人的思维定势始终是慕课的目标。教师是真理的引导者, 他可以说学逗唱, 也可以以其他特殊的手段导引, 教师在镜头中的重要地位始终不能丢弃。否则, 引导者躯体形象缺失, 学生潜意识对真理的信仰大打折扣。反过来, 思想政治是一门熏陶课, 具有极大的抒情色彩。为此, 可以借鉴一些电影制作技巧, 微电影、图片、音频、ppt等资源都可以嵌入视频。原则三:巧妙设计问题。问题分必答性问题与挑战性问题, 答题采取获得金币式, 一个学期得到多少个金币平时成绩合格, 得到多少良好, 多少为优秀;挑战性问题倍加奖励金币。然后每12次课学习评选课程达人, 期中根据金币多少选举课程牛人, 期末根据金币数选出课程神人, 由课程牛人根据情况, 在课程神人中投票选举课程帝。课程达人, 平时成绩分奖励80分以上;课程牛人, 平时成绩分奖励为90分以上, 课程神人, 平时成绩95以上, 课程帝 (1个名额) , 平时成绩100分, 对于课程神人与课程帝, 还可以颁发课程等级证书。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课外策略

(一) 课外学习策略。

课外讨论话题术:由学生导学长引导, 每学期4个话题;话题由导学或者同学自由确定。

日常话题引导术:将同学们生活中的思想政治观点由导学学委如实记载;教师将所有观点写成论文回应。

数据分析术:在网络教育中, 学习者的每一个操作, 所有的文字都可以记录下来, 形成一个包含学习者所有信息的庞大数据库, 通过记录鼠标的点击, 可以研究学习者的活动轨迹, 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知识点有何不同的反应, 用了多少时间, 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 哪种陈述方式或学习工具最有效。

延展讨论术:鼓励学生开通博客, 对于优秀的博客推荐为课程博客并提供链接, 提供学生的学习空间、阅读空间、互动空间与搜索空间。

课程热线术:大学生总是会出现各种即时心理困惑, 这时就需要建立一个私密交流接口, 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课程论坛管理术:每个视频都有一个对应的讨论区, 学生对于学习该课程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可以相互交流, 并将优秀学生的作业发布。

(二) 课程平台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外资源建设:从国防素质、科学素质、文学素质、艺术素质、历史素质、哲学素质、法律素质及职业素养构建;从数量上讲实施“百千万计划”, 即百个优秀课程学习博客, 千部课程学习视频, 万本课程电子资源书;依托行业, 校企合作, 引入企业人才谈思想政治教育。

(三) 其他。

教师网络技术提升:培养教师的网络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主要是对于慕课相关程序的熟悉, 视频的剪辑技巧, 视频的录制技巧等。

总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建设头绪繁多, 包括视频制作、理论设计、试卷制作、对外协调、平台管理、数据分析、改革分析、论文写作、资料收集、数据人工采集等诸多方面。但是, 这是一项造福社会、拓荒建功的事业, 需要发挥牺牲精神, 共同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0) .

[2]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文)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5-19/7875385.shtm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2

“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作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3

一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原理”课必须树立问题式教学理念,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1]“原理”课教学必须有主体问题导向,以学为主更要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或其成长中遇到的或生成的问题为主来设计专题或以此为导向开展教学,教学才会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在“原理”课中运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已势在必行。

首先,采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原理”课内容整合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贯彻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有助于处理好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理论性与针对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其次,采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原理”课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原理”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能够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为中心展开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以传授具体理论知识、改进学习方法、培养思辨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新模式的构建,最大限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

再次,采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原理”课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需要。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际上是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现实问题的教学。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在成长中的价值认同与选择中的困惑等问题,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新的形势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把“原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讲清、学懂、弄通;通过比较分析、通过联系实际,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实施步骤

1课前充分准备,合理设计专题,内容要体现“专”的特点

在“原理”课专题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既考虑到各专题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又考虑到各个专题的独立性;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考虑到贯穿于各专题之中的关于“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主线,把各专题衔接起来,使我们的教学始终围绕着“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胜利?这一主题开展,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与多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中认同马克思主义。专题设计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为此,我们共设计了十二个专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导论(问题导入———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没有停留于19世纪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专题二:世界的本质(问题导入———为什么人类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专题三: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导入———如何让辩证法思想开拓你的视野、扩展你的思维?)

专题四:实践与认识(问题导入———怎样提升你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专题五:真理与价值(问题导入———大学生为什么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

专题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导入———大学生如何看待人的精神信仰?)

专题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历史主体(问题导入———人类社会发展有无规律可循?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专题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问题导入———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还是劳动创造价值?)

专题九: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问题导入———怎样认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专题十: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新变化(问题导入———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专题十一: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问题导入———如何解读社会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历史正当性与合理性?)

专题十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问题导入———人类为什么要设想未来社会?)

2注意问题的“导入”,提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

首先,导入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创设情景、与学生一起讨论等方式导入新课。其次,导入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教学导入的设计一定要“新奇”,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并且愉快地进入探究学习的氛围。再次,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为此,我们教师导入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决定着本堂课教学的成败。最后,导入的问题要简洁,要少而精,内容要生动,语言要精练,形式要活泼,时间要恰到好处,最好以几分钟为宜,把宝贵的时间让给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体验、领悟、实践,受到真正的教育。

3通过“导入”进入“正题”,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组织和驾驭课堂

“原理”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逻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从事物的表面深入到本质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超越性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不是教师“一言堂”或单向“填鸭式”灌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精讲,把时间让给学生多活动、多参与。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的原则。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灵活地采用多种具体的方法和形式。第一,由教师依据专题教学大纲推荐教学参考资料和阅读书目,指出重点、难点,拟定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进行自学,学生应在自学中就思考题作出简要答案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分析,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有不同的意见,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教师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求同存异,找出其中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最后概括出结论,引出基本原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效果;第二,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及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重新修订自己的专题教案进行针对性讲解,通过讲解,将问题的分析、归纳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提高认识能力;第三,根据专题内容的特点,设计适宜于学生讨论的、有价值的小问题,在教师主持下,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每组派代表陈述各自的观点,必要时还可以组织辩论、演讲等,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差别很大,甚至是对立的,往往不能统一认识,这是正常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正因为如此,教师最后要作总结性发言,师生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最终达到全面认识;第四,“师生共同配合,总结本专题的内容,进行复习,并布置作业。”[2]

三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专”的特点,即集中地阐述一个基本原理,集中研究一、两个实际问题,不能面面俱到,搞“小而全”,要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我们往往把针对实际问题的专题教学,理解成一定要解决具体问题,这是一个误区。但是一定要朝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不断努力,研究和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导入的问题要切合实际,要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境。深刻认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正确把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特点,注意“原理”课教材中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复问题,必要时可以用中学已学的知识作为引子进行“导入”,使我们的教学始终切准学生这一脉。如果脱离了实际,无论你设计的问题多么精彩,多么诱人,都与教学无益,都会事与愿违。

再次,充分发挥教师对整个教材体系的宏观驾驭能力和专题教学的运用能力。我们广大的“原理”课教师,从“目前的知识结构来说,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05”新方案实施以来,不但要求“原理”课教师具有某一个部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广大“原理”课教师接受培训,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对整个教材体系的宏观驾驭能力和专题教学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李雪萍.多维互动专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9(6):118-1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4

一、目前考核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是教育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为教学服务, 对日常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考核观念落后, 考核形式陈旧

目前,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主要以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为主。但由于考核观念陈旧, 缺乏创新, 考核方式单一, 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另外, 由于班级多、课时紧、人数多, 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给平时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带来很大困难。而在期末考试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的考核方式有“中学化”的趋势, 一些学生上课完全是为应付最后的期末考试, 平时学习不认真, 到考试前突击也能顺利通过, 很容易出现“高分低德”、“高分低能”的情况。而反观一些任课教师在考核内容的设计上更是不敢越教材“半步”, 紧扣教材不敢发挥, 这样设计出来的试题不可避免的带有应试教育的封闭痕迹, 而完全标准的答案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 从而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并且对平时的教学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1]

(二) 无法真实检测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仅要教授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使青年一代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而目前的考核方式过分依赖期末的终结性考试, 无法检测大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学生对考试也有功利性认识, 学生为了考试而学, 教师为了考试而教, 本应丰富多彩的活跃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考核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首先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应突出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的重点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辨的思维方式, 能够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二、建立科学合理考核方式的新举措

那么如何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呢?需要变革传统考试方式的试卷结构、命题思想、命题技术等方面。

(一) 使考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现实社会有许多社会现象需要运用理论知识给予科学的解读, 所以要求试题设计上更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命题上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和开放性答案。考试的内容不应完全受制于教材, 因为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考题设计上应有一些材料分析、热点评析的题目, 着重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要扩大考核空间,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察学生参加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平时的行为品德表现。尝试采用课堂辩论, 调查报告、课堂演讲等形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议的考核方式。开展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通过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 撰写实践报告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及语言表达能力, 考察学生在调查报告中观点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有所提高。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和考核活动。[2]

(三) 认知与思想行为考核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课教育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教学实效性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内化素质的提高。目前的考核方式的导向性不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应与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和操行评定联系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生教学管理机构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各部门齐抓共管, 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学生把思想教育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一种素质和信念,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

总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考核方式, 使它充分的发挥作用。

摘要: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势必要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本文对目前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考核形式单一, 考核目的功利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就如何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考核

参考文献

[1]汪佳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改革的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1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5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和拓展,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的形式及要求

实践教学中将学生按序分成学习小组,10人一组,每个学习小组推选出1名课题负责人。根据学习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研究课题,选题可从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也可自选。每个学习小组的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人员分工和进度等。整个活动在6月15日前完成。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并推荐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评分。最终形成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报告要求条例清晰,思路明确,内容真实,有独立的分析及改变现状的思考。

实践教学操作步骤做了如下:第4周各任课教师做动员布置,对学生讲明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并提供参考调研课题。第5——6周,以10人为单位自愿结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课题负责人,确定研究课题方向,完成开题报告。每个小组将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列出:

1、问题的提出;

2、目前国内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现状;

3、存在问题是什么;

4、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以及课题名称、人员分工和进度等情况。)以电子版形式报任课教师。第6周,任课教师对各课题小组确定的调研计划给予指导。第16——17周,任课教师根据交流汇报情况,对各课题组的调研活动及研究报告进行总结点评。

三、实践调研活动的成绩评定

实践调研活动的成绩评定:实践调研活动的成绩占期末考试的20%。考核内容主要是课题报告书。学生自评是指各小组将每个成员按所作贡献打出相应分数。教师最终综合评分。

附件1:实施方案

附件:2:调查选题范围(学生也可自拟题目)

附件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调研报告模板

青岛大学思政部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6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变化和调整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

(一)20世纪的“85方案”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称谓。改革全面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原有课程内容,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集中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二)20世纪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新课程方案的设置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98方案”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调整了其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21世纪的“05方案”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程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20世纪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纪的“05方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05方案”所确立的新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

“05方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权重,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三、新课程体系下原理课“模拟-训练-观察-行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以灵活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广泛交往,并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特征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与行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情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场景,给学生以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参与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高深理论的理解有赖于具体活动的锻炼,校内学生试教和演讲、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均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试教和演讲式可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提炼资料、大胆表达的能力。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训练使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准备和论辩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论辩语言,了解论辩技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调研观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接触、观察、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给出学生调查研究的主题,并列出调查提纲和基本要求。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尝试用理论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图书馆、文献和互联网的能力。

(四)社会服务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支援活动等实践与锻炼,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与感受型实践教学一样,都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社会活动,不同在于这种活动不仅是走出去让学生看,更多是走出去让学生做,既能锻炼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以此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专题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案例式专题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打破了过去按章节递进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和高度凝练的基础上,以专题教学为统领,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注重贯彻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在教学互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主体性,旨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普遍存在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因循守旧,即按照章节顺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搞“一言堂”、“满堂灌”。其结果是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日益凸显。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因此亟待改革。

(一)案例式专题教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更好地联系实际。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1]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单纯强调理论灌输,脱离大学生实际,说教意味过浓,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而案例式专题教学以案例为支撑,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为大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提供了有效渠道。

(二)案例式专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2]在传统教学中,虽然也可以联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但这种理论分析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运用和一定的理论深度。而案例式专题教学是一种研究型的教学方法,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原理的如何运用、如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3]。教师可以围绕所授专题,精选相关案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引导大学生系统、全面、深入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案例式专题教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块整钢,“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4]采用案例式专题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和高度凝练,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能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有助于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避免大学生学习中的碎片化倾向。

(四)案例式专题教学有利于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由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而成,合并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课程内容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教学时数却相对过去有所压缩。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一直贯穿于课程教学中。而案例式专题教学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抓住热点,凝练出若干重要专题进行系统讲授,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五)案例式专题教学有利于弥补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根据教育部“05”方案开设的新课程,其任课教师也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门课程的教师转化而来,因此,任课教师在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上往往存在一些短板和缺陷,导致部分教师不能完全胜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工作。要补齐这一短板非一日之功。而采用案例式专题教学则可以让任课教师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专题进行讲授,从而消除由于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缺陷给课程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式专题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讲解理论,奠定基础。

实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式专题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原理,没有对相关理论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式专题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关理论的选取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突出重点。所选一定要覆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最基本的理论观点;第二,关注热点。要注意选择和提炼出当前实践所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第三,解析疑点。要着重分析和研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疑难问题。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题做出总体性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部分可以设计成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唯物史观四个专题,政治经济学部分可以设计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两个专题,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可以设计为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三个专题。因此,本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九个专题进行讲授。

(二)介绍案例,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选择的案例众多,如何从中去芜存菁是一个难题,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坚定政治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和案例的选择、设计和讲解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核心。尤其要突出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必须在思想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绝不能将案例式专题教学讲成一般知识型讲座。第二,突出创新性:我们既要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案例式专题教学的全新路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体现规律性、彰显时代性、富有创造性。第三,坚持贴近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力求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课程教学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现实性与有效性。第四,增强时效性。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时代脉搏,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中国梦”、“依法治国”、“四个全面”等新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组织讨论、引导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人生阶段,加之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其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其对社会的认知极易出现偏差,容易走向极端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适时加以引导就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在案例式专题教学中,要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为核心,精心设计课程案例式专题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努力打造生态课堂,构建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于一体的、知行合一的全新教学模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1.

[3]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129-132.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8

一、调整备课思路, 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备好课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是上好课的前提。“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原理”课基础性、学理性、政治性较强, 知识点较多。要在新的课程体系框架下上好这门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就会遇到教材结构的整体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部性的矛盾, 教材性质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的矛盾, 教材内容的复杂性与课时安排的紧凑性的矛盾。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 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 二是教学对象。然而, 实践证明, 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 并非教学内容, 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 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要认真备学生, 了解自己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生理、人格、社会经验、学习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什么。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往往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也有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不够, 只说一些空话、套话, 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状态, 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 让每个同学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备课时还要对每节课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设计。首先, 要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不管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要事先设计。如果采用讲授方式就应该考虑到应该如何开头和结尾, 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果采用活动式教学, 就要考虑到怎样安排学生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怎么指导, 怎样与学生互动;考虑学生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 教师怎样进行调控, 怎样评价等。其次, 教师还要考虑到, 如果在课堂上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时, 还需要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再进行补充备课, 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闪光点和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有效地组织“原理”课课堂教学,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 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 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原理’课是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整体性研究的新课。就我们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 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 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 而在于中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 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而现在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苦练内功。在“‘原理’课教学中, 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教学规律与方法等。通过研究才可能对相关的形形色色、庞杂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和批判, 才能在与学生的讨论中掌握主动, 成竹在胸, 掌控局面”[2]。只有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 才能使教学生动、精彩, 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在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 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有了兴趣还要为学生找到展现兴趣的平台, 我们改变了教师照本宣科、独霸讲台话语权的传统做法, 进行了让学生担当“原理”课课堂主角的探索与实践。首先,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讨论题目, 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 其次, 每组由一位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评价, 并把发言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这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造了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使学生在“我参与, 我快乐”中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

教师还要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选择、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原理”课具有容量大、理论性强等特点, 要增强其教学实效性, 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原理”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灵活地、有选择地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或演讲、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目前, “原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学生和督导组评价的机制。学生在对“原理”课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 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人际交往等主观因素往往影响着该评价的过程与结论, 容易导致这一评价过程失实失真, 违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发展性原则。虽然专家的督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学生评价中的主观因素, 但其中也可能存在学科偏见、年龄偏见等问题。同时, 许多高校的“原理”课课堂教学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一起执行全校统一的标准, 较少考虑学科和专业特点;此外, 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评价主体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评价功能缺乏引导性和激励性, 评价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实效性, 评价结果缺乏质性分析等问题。

“原理”课教学效果内容上的“教书育人”特征决定了教学实效性评价的鲜明的政治立场。评价教学效果不能从教学过程本身是否有效进行单方面批判, 而是要结合目标和内容来定性。我们对“原理”课的评价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联系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本课程具体的教学目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价。“原理”课的评价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

对效果进行评估就既要注意其表现的现实社会效果, 又要注意其潜在的和长期的效果。因此, 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改革单一的“以分数论高低”的传统办法, 建立一个包含多方面要素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应包括理论知识评价、思想心理评价、行为表现评价三个部分, 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平时表现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以人为本, 动静相融, 表里结合, 使之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 由于教学效果表现的多样性, 还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比较来评判结果。

“原理”课主要进行的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化。教学的内容是连贯一体的, 教学过程也是随着内容的展开而不断渗透的。“‘原理’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 其目的一要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容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大学生”[3]。对于受教育者而言, 其接受信息、转化思想、行为也是逐步进行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记住几个理论知识点, 可能是很快的, 但是要真正内化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往往在教学过程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体现。如果仅凭一次评估活动就对教学效果下最后结论往往是不客观的, 这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原理”课最终教学效果如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效果的形成受到外部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和教学系统南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考虑到这种相互联系的情形, 教学评价也必须具有系统性特点。在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对教育目标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又要注意对教学过程的不同条件、校园相关氛围以及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另外考虑到“原理”课教师和受教育对象范围广, 具有不同层次性, 在进行教学评价也要注意参考到不同群体的层次差别, 具体对待。

“原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调控机制是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原理”课是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对“原理”课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的工程, 构建课堂教学动态评价体系, 是当务之急。“原理”课课堂教学动态评价就是要构建起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体系, 通过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听课教师评价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 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实现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生学习、课堂效果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 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功能, 使“原理”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总之, 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品质是一个永恒的教育教学主题, 它需要广大“原理”课教师始终如一的刻苦钻研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把控课堂的能力, 切实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学习辅导——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 2007, (增) .

[2]陈占安.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9

一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和教学基本任务

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和教学基本任务,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05方案”规定,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也就是说, “原理”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 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 只有在教学中紧紧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 才掌握了“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二努力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精炼教学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 “使用教材时, 要灵活使用教材、开放式地凭借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全部, 教材只是作为教学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而存在。”[2]有一本优秀的教材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照本宣科。相反地, 要很好地阐释教材内容, 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教师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 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原理”课课时少、内容多, 综合性强、政治性突出。建构其教学体系, 必须围绕课程设置目标进行, 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主线, 科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重点进行设计。具体来说, “原理”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正确的导向。“原理”不是一般的专业知识课, 而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课程, 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具有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 具有坚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3]不能“熟悉什么, 讲什么”, 更不能“喜欢什么, 讲什么”、“愿意讲什么, 讲什么”。

二是加强集体备课。这里所讲的的集体备课不仅指“原理”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 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 应尽量使四门课的教学目标层次清晰, 衔接自然。另外, “原理”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重复问题是四门课中最为严重的。[4]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上的相互重复, 很大程度使大学生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炒剩饭”, 普遍存在“上课不愿到, 到了不想听, 听了不肯习”的现象。为此, 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部门要与中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学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 找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 避旧就新, 精炼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空间, 以教育的连续性和前瞻性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持续性, 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在完整而坚实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三是突出重点、难点。任课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过程中应该解放思想, 摆脱机械复制教材、跟在教材后面亦步亦趋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对现行教材进行大胆取舍、调整和作必要的补充及删减。在把握各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 明确哪些内容是应该详细展开、重点阐释, 以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的, 哪些部分是可以略讲, 哪些是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学了解的。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 既有助于在限定的课时内讲完教学内容, 又能以灵活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 从而有效地破解“原理”课概念多、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难懂而课时少的现实难题。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人

“原理”课理论性强, 抽象程度高, 教师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从上课铃响讲到下课铃响, 唯理论而理论的单一讲授法已经很难适应教学的需要了。教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艺术, 使传统教学形式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 学得好。

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感到有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讲授、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应根据特定教学内容, 采用观看影视资料的方法, 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新的渠道和手段, 使教育视野更宽阔、教育资源更丰富、教学手段更先进, 从而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既降低教学难度, 又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笔者在讲绪论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这一问题时, 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还插播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录像资料和纪录片《世纪宣言》中关于马克思伟大人格风范的视频片段, 说服力胜过教师千百句话语的阐释。在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时, 借助资料片《宇宙与人》里提供的大量自然科学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抽象理论。在讲“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时, 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认识自然———让生命永存》, 并展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 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一是应该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原理”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 可以采用讲授法。教师的真懂、真信, 加上充分的说理, 娴熟自然的表达, 展现语言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以理服人,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对于一些困扰人们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可以采用讨论法或辩论法, 通过对生活及时代中鲜活事例的剖析引发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索, 让学生感兴趣、想学、爱学, 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善于思考, 正是我们在“原理”课中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 只有经过反思审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人生的思想武器。二是应该因学生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原则上文科生可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 把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精选典型事例, 力争“一例”贯彻到底。理工科及音体美学生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尤其是体育专业、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坐不住, 文化底子相对较弱, 对于长时间课堂讲授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差, 在针对这些专业学生的授课过程中, 适当采用直观例子增加些趣味性, 用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抽象深奥的道理。以情动人, 情理交融, 有利于打动学生, 让学生在理性与体验的共融中亲近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以真学、真懂、真信说服人

毛泽东同志说过, 教改的问题, 主要是教员的问题。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人格魅力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教师队伍。尽管教育部已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开设前进行了全员培训, 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实形势的发展以及课程调整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

由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性上建设不足, 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过去较长时间内我国没有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而是分别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内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学科设置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 往往只能胜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某个学科教学的需要。

现行的“原理”课教材,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马克思主义某个组成部分的知识, 而且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从目前承担“原理”课教学的教师知识结构来看, 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是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学习, 让教师尽快从整体上熟悉和掌握“原理”课教学内容。二是要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访学、进修等途径, 加强院校之间的学习, 为教师提供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的平台。三是教师个人要加强学习与研究。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内在的需求才是发展的恒久动力。教师既要注重自身学历层次的提高, 更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和材料、前沿学科知识和交叉科学知识、高新技术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调整和优化自己知识结构, 在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有一定的修养。教师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 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人, 以满腔的热情培育人。

毋庸置疑, 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 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 在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和教学基本任务的前提下, 通过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科学的管理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使“原理”课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 才能把课程讲到学生的心里去,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增刊) :8.

[2]张谦芬, 吴立贵.论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8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10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依据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活动, 这种教学手段能在《原理》课程中得以使用并不断扩大, 是在于这种手段与其它教学手段相比, 能更好的满足

“教”和“学”两方面的需求, 从而教学效率较高。

1.《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1) 《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首先能更好的满足学习者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需求,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理》课是高校必修的一门公共政治课, 相对于充分体现本科生自身意愿的专业课而言, 学生对公共政治课的兴趣要弱于专业课。而在“05”方案的四门公共政治课中, 《原理》又是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程, 是最“抽象”、也是离现实“最远”的一门课程, 所以, 如何调动本科生的学习热情, 就成为提高《原理》教学效率所首先应面对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起码能在两个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 通过视、听、触合一的功能, 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地再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抽象理论, 用充分的情景资料展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用案例教学模式增加师生对话, 使学生在的相关氛围中创设一种感知情绪, 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的热爱。二是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机交互、立刻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 是任何其他学习媒体所不具备的, 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备的视听合一的概念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原理》课的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原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多媒体教学的人机交互不仅能迅速展现教学内容, 而且更重要的是会立即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 这一方面由于能充分反映自己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和思想教育, 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

《原理》课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视听合一功能和交互功能,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1) :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实验, 他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的83%是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还有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即能看、又能听, 还能用手操作, 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 要比单一听老师讲要多得多。赤瑞特拉作的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 自己听到内容的20%, 自己看到内容的30%, 在交流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就是说, 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 在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实现《原理》课的现实需求, 提高教学效率。

(1) 多媒体计算机对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 信息量大,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理课课时不足的问题。《原理》课是在综合了原高校公共政治课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 并吸收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共54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马克思主义高度浓缩的丰富内容讲授完, 传统的教学方法, 速度慢, 范围窄, 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 难度非常大。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片、图像、文字、动画、视频为一体, 充分利用电脑能够存贮大量信息的优势, 加大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 使授课内容立体化,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2) 。

(2) 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 能够对《原理》教学信息实现有效组织和管理, 从而规范教学过程。自05方案实施以后, 《原理》的授课教师多为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课教师, 在知识结构

上难以从整体上对《原理》娴熟讲授, 所以刚开始实施《原理》教学时, 原来的哲学教师采取多讲哲学内容的方法, 原来的经济学教师采取多讲经济学的内容方法, 造成《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偏差。在这一背景下, 实行多媒体教学,

利用超文本形式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不同媒体信息进行整合, 形成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教材, 可规范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利用超文本形式将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原理的背景知识、内容讲解、习题及其解答、案例及其分析、测验及其对测验的解答、扩展知识等各种教学资料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丰富的课件资源, 建立网上教学平台, 有利于在教师中实现资源共享, 便于原不同专业的教师学习、研讨、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动向, 及时补充学科的最新发展,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 网上教学系统的建立也便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课外复习或自学, 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因才施教。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准确定位

以上分析可见, 《原理》多媒体教学是有充分依据的, 那为什么任课教师对其见仁见智呢?为什么在实践中并没有普遍提升教学效果呢?这就涉及到对《原理》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定位。这种定位一方面是要搞清楚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搞清楚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中的地位。

1. 多媒体是《原理》课教学所运用的一种教学工具, 它的功能是辅助教师教学。

完整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组织、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可见, 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处于教学工具的地位。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工具, 同其他领域中使用的工具一样, 可以起到延伸人体器官的作用。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 后来虽有了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 但仍难以摆脱单一教学媒体的特征,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综合教学, 这就能比单一媒体呈现多得多的教学信息。并且, 传统教学媒体都是单向媒体, 仅能呈现教学信息, 而计算机多媒体是双向媒体, 既可以呈现教学信息, 又可以用来收集学生的反映信息, 通过诊断、评价学生的反映信息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教学, 当前, 有些教师在体会到多媒体的优越性之后, 便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 将之奉若神明。但凡上课必要求多媒体教室, 好像离开多媒体已不会教学。更有甚者, 很多学校把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当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认为一堂课只有运用了多媒体手段, 才能称之为好课, 从而出现了对多媒体教学的过渡使用问题。其实, 计算机多媒体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而不是使用多么先进的教学媒体, 如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落后, 即使使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 这样的课也称不上是一节好课。因此, 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恰当设计, 不应该是为“电教”而进行“电教”, 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联系起来, 摆正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作用,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 与传统媒体并存, 各有利弊, 应配合使用。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 固然有许多优点, 确实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少缺陷, 但也有自身的不足, 还需要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弥补。如《原理》中的一些抽象概念, 如“价值”的概念, 即使用直观的图片也难以展示, 必须通过学生的抽象作为才能理解, 还有《原理》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才能完成, 等等。可见, 多媒体无论怎样先进, 其功能无论如何完善, 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代替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 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互相结合, 互相补充, 取长补短,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

合理制作《原理》课件。制作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从兄弟院校网站的《原理》精品课程的课件来看, 《原理》课件在制作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幻灯片量大, 往往一节课的课件动辄50、60页, 根本放不完;二是信息杂、重点不突出;三是课件制作不规范。那么如何合理制作《原理》课课件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合理确定课件范围。

多媒体教学是为完成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在《原理》课的课件制作上, 一般均采取通篇内容通过课件呈现的方式, 这虽然从形式上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 但实际上有些内容在学政治课中的哲学常识和经济学常识中已讲过, 详细的课件展示显然是重复;有些内容属于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内容或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 再花费大量精力去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事倍功半。所以, 建议《原理》课的课件制作变通篇为“片段”, 其中, 首先要剔出对中学已学内容的知识讲解, 其次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揭示相关规律的部分, 才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2. 合理确定课件内容:

信息量适当。选定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 还要对这些内容所需的多媒体信息进行甄选。信息量“大、多、杂”即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也是其弊端所在。关联性不强的信息会干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而过多的关联性信息的呈现则会导致“喧宾夺主”学生被灌输了许多细枝末节的信息, 却没有能够把握主干内容。所以建议《原理》课课件紧扣重点问题呈现信息。

3. 合理确定课件形式:图、文、声、影的使用规范, 搭配得当。

(1) 色彩的合理使用。色彩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 可以达到提醒和区分的作用, 但在运用时要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限度。在同一界面使用过多的色彩, 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分散, 增加反应时间, 另外使用过于相近的色彩引起分辨不清, 增加出错的机会, 易产生视觉疲劳 (3) 。

(2) 文字的合理使用, 文字内容是多媒体课件的中心, 一定要做到清楚明白、重点突出。首先, 文字内容要力求简明扼要, 应该以提纲、关键词、短句的形式出现, 不宜将长篇的文字呈现在页面上, 否则将模糊重点, 令人产生厌烦情绪。其次, 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 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 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引入时, 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第三, 对字体、字号与字形也要十分注意, 一般情况下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 选择的字体要醒目, 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书。对于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 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最后,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 二是要避免视觉疲劳。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 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3) 要有导航设计。为避免学习者在多媒体课件中漫游时出现迷路现象,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进行有关导航的设计。一般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既要能展开, 也要能收回来, 这样可以使学生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材料理解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又能最后回到每一章、每一节的逻辑主线上来。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1. 多种媒体手段的综合使用。

根据计算机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使用计算机时的基本交互方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基本上有5种:帮助教师备课型、课堂演示型、个性化学习型、协作学习型、整合型⑷。我国由于计算机的数量有限, 许多教师在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 主要采取演示模式, 即班级教学中,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 在课堂上用计算机演示一些微观现象或动态图形, 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常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一些工作。应当承认, 这种演示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 但从主要方面来看, 它并不反映CAI的根本特征。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其本质而言, 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改进教学或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 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式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中, 计算机主要是用来呈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控制学习程度等。此时, 学生学习时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 虽然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 计算机仍然是辅助教师完成了一些教学工作, 但就阶段性特征来看, 计算机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所以,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 不能仅仅停留于演示教学的阶段, 要尽快研究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模式。

在现有条件下, 多媒体教学应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延伸教学空间。可以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校思政课学习平台, 创新传统“两课”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其平台包括备课中心 (电子课件、资料库、试题库) 、辅导中心 (教师博客、教师信箱) 、自主学习 (音频视频、评估测试、课程点播) 、专题专栏、新闻动态、资源下载、BBS等内容。该平台支持教师在线备课、制作电子教案、在线回答学生提问;支持同学们随时学习感兴趣的课题, 对不解的问题随时可以咨询教师和相关专家;支持教师和学生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提供资源下载和学习。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课学习平台的构建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也可以辅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2. 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具有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黑板板书是课堂上随机应变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师边讲边板书, 既能使学生对富于逻辑的演算、推导等过程印象深刻, 而且形象生动, 能对学生言传身教。而教师对课堂情绪和气氛的调控, 能激活思辩的火花, 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所以只有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相互补充,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原理》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多媒体教学的问题, 而是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实效的问题, 而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摘要:“05”方案实施以后, 一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态度并不统一, 这就有必要在理论上廓清《原理》课多媒体教学的依据及其合理使用等问题, 以在实践中统一《原理》任课教师的认识, 提高多媒体教学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教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唐红云.多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6)

[3].赵晓清.多媒体教学的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6-03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决策被提出来。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总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其实质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是《概论》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现状

可以从大学生认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探索融入方式方法做好基础分析,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概论》课程教学,结合文献调研[1] [2] [3] [4],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主流表现出的是良好态势。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大学生掌握并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能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持敷衍态度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得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肤浅,进而有比较模糊的价值取向,导致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2.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3.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坚持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认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对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对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科学的认知。

4.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他们普遍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着重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在道德选择上出现问题。

5.《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教学方法单调,因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以上问题表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及形成健康人格与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并将其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南,这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一致。因此,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要想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在《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

1.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极度缺乏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难。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教育教学中,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不仅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2.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在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空洞的理论,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目前,高校《概论》课受教学课时所限,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3.《概论》课考核方式不甚合理,教学实效性评价方法不科学,需进一步改革。高校对《概论》课考核方式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测验为主,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内容较少,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考核主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进行,忽视学生自评、互评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考核仅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和成长性评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将这些内容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目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内容进入教材、课堂和大学生头脑中。为了更好地获得融入效果,有必要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更好地融入《概论》课。

(一)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目标,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统领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如何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二)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选择,又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起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概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全面掌握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文化体现,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贴切的精神写照,它们是当代中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7]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巩固这种精神力量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时代观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以“八荣八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将坚持知行合一作为《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和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本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认识客观事物。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课堂现状分析,《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来实现融合。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概论》课教学,教学方式的好坏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的效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教学方式优化包括:

1.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这样可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和谐中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和互动,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教育的实效。

2.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适用的教学方式。比如,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转变,由权威结论式教学向问题研讨式教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运用多样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对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需要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控教学过程,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的考核方式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比如:可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比例增加,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主题辩论、社会调查、课堂作业、出勤、阶段性大作业等共同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例,并且期末试卷中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同时,在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仅以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实践成绩,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丰富了《概论》课考核方法、提升了考核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个考核方案在笔者所上的《概论》课部分课堂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雪婷,王仕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境遇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8-191.

[2]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1-5.

[3] 于海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笫十八次全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55.

[7]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篇12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层次总体要求, 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更是“原理”课本身所需要的重要教学方法。首先, “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05方案”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 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切实解决“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 就要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其次,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原理”课教师实现教学期望的关键。“原理”课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程, 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 因为, “原理”课既不像“纲要”课和“概论”课那样以史实和现实的形态呈现, 又不像“基础”课简单易懂、案例丰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又要勤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实际问题, 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教学总期望。最后,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针对这样一门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品质和基本原则的课程来说, 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原理”课教材中明确指出,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一方法, 关键在于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必须首先厘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意。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定义:“所谓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 联系社会实际, 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从定义本身来看, 理论联系实际好像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 即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 联系社会实际, 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分析, 必然会导致对这一定义的误读。许多人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 仅仅停留在表面, 把理论和实际看成是两个静止的方面, 它们所谓的“联系”就是将理论直接与实际照面, 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将“现成的理论”即原理、规律转达给学生。这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要求。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是关照“联系”这一中间环节, 即阐明联系的中介作用。其实,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思想家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时, 也都对联系———这一中介做了表述, 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等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作为相互作用, 必然包含两条理路, 一条理路是用理论去联系、解释实际, 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条理路是实际对理论的校正或确认。不论是哪一条理路都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就是具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必然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教的方面来说, 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 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在此, 我们着重分析“原理”课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因为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原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一点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用理论去指导实际, 或者用实际诠释确证理论, 首先必要对理论深刻透彻地掌握和理解。今天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思政课”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05方案”规定了“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 贯穿“一条主线”, 突出“一个重点”。这一内容实质上对“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又要融会贯通从整体上、从有机统一上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 现实却是“原理”课教师尽管能够从整体上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但是就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而言不如专业课老师掌握得深刻。“原理”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哲学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水平高;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的水平高, 等等。加上历史原因, 有许多学哲学的“05方案”后开始通讲“原理”课, 对于哲学部分还可以拓展, 但到了“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只能照本宣科, 机械地向学生转达原理和规律, 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这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彻底, 而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过硬, 所以不能做到以理服人, 更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 “原理”课教师了解实际的水平, 即了解国际国内大局、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等水平。实际就是“有的放矢”的“的”、目标、靶子, 如果“原理”课教师只知道或掌握自己的“矢”和理论, 而不了解实际, 没有目标和靶子, 这样“原理”课只能在由教师自己铸就的理论的空中楼阁中独自徜徉、自我陶醉。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 “原理”课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不能打动和改变学生, 不使学生改变就是没有作用, 就是无效。第三, “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理论、把握实际还不够, 还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这里的“联系”能力既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直接套用实际, 也不是用实际去机械地证明理论, 而是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从实际中提升理论。这种能力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后,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彰显出来的主观条件。“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局、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 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抽出原理和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说明、解释实际的能力。

摘要: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课程设置方案以来,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要想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是要有“好的‘思政课’教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11月16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以“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 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下简称“讲话”) 为题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好的“思政课”教师, “既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 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仔细思考这三个方面要求, 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有机统一地体现在“思政课”教师身上就是“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以下简称“原理”课) 教师为例, 来理解“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上一篇: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论文下一篇:波士顿的中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