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2024-08-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通用8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1

JJC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内容归纳(参考):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含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列宁对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的含义。答: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JJC复习资料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5、实践的范畴、特征、形式和作用。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在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只有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的特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的实质。

答: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JJC复习资料

3.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4.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一,它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有机整体;其二,它一方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两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其三,它强调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四,它强调和重视人的发展,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答: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原因是内因。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肯定又否定,其斗争性和同一性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促成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没有对立统一就没有事物矛盾的转换,就没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发展的主要范畴;发展的辨证原理。

JJC复习资料

9、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关系。

答: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由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答:(1)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螺旋式前进和波浪式上升。(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事物由于内部的矛盾运动,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完成一个周期。在第三个阶段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它的片面性,仿佛又回到了出发点,实际上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3)否定之否定规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表现形式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JJC复习资料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12、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方法论。答: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13、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定义。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其是生动的、形象的,为深入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两者关系: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JJC复习资料

15、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客观性。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16、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答: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17、商品价值二重性。

答: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JJC复习资料

18、劳动二重性。

答: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

19、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

JJC复习资料

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20、资本的定义、类型和周转。

答: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体现出来的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

第一,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二,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JJC复习资料

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这样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周转。

21、什么是剩余价值;如何生产剩余价值? 答: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2)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使两者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其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22、什么是经济危机?

答: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2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

JJC复习资料

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而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4、经济全球化。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贸易、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扩展到全球范围,逐步削弱各种壁垒和障碍,形成全球统一大市场,把各国各地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主要有7个方面: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组织全球化。

2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JJC复习资料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2)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种思想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2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答: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JJC复习资料

28、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会在落后国家和地区率先完成? 答: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不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否定,而是对一般规律进行辩证运用的具体体现。

29、共产主义的特征。

答: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30、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答: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

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够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

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2

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内容比较

1. 重复率较高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的重复难以避免。但大学与高中毕竟属于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 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标准也是有区别的,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会存在重大区别。但从目前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内容来看, 重复率则过高, 没有能处理好如何避免重复和重复内容的合理安排问题。“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与大学思政课程之间的重复率大约在60%。”[1]这一数据指的是《概论》和《生活与哲学》之间的重复问题。而在马克思主义个别理论阐释方面重复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在辩证法总特征和三大规律具体内容的阐述上, 大学和高中都用了较大篇幅介绍, 都是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内容。而大学与高中在这一内容的区别却只有三小点, 一是在论述辩证的否定观时, 大学《概论》课增加了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在介绍发展观时, 《概论》课增加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总结性论述;三是在介绍矛盾规律时, 大学《概论》课增加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两个属性的作用。除了这三小点之外, 内容基本相同。

2. 简单重复现象严重, 缺乏层次性

所谓简单重复, 就是指大学《概论》课内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点及其论证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就整体内容比较来说, 大学《概论》课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逻辑纵深的, 两者还是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

3. 重复现象引起的严重后果

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内容的重复, 对于大学《概论》课的讲授来说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但不利的一面是主要的。通过高中的学习, 大学生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和理解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 这种重复也给大学《概论》的讲授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反复重复已经熟悉和掌握的理论和问题不符合认识的规律,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 大学目前讲课方式还是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为主, 枯燥的讲授方法和已知的内容相结合, 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在课堂上“吃剩饭”的感觉, 极大地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接受知识的主动性, 进而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上课睡觉或做无关事情成为其必然选择, 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失效的结果。

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大学《概论》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中学《生活与哲学》课内容的基础上, 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两种不同的教育, 它们是一种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培养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 差异性原则

由高中升入大学, 无论生理还是心理, 大学生都开始走向成熟。与此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开始出现变化。高中《生活与哲学》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并用它把握世界;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成稳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递进性原则

知识结构应循序渐进, 体现出连续性和深入性。“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设计上要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原则, 分层次、呈螺旋式上升。”[2]因此, 大学《概论》课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与中学《生活与哲学》内容的差异, 但这种内容的差异一定要遵循递进性认识规律。

4. 实效性

所谓实效性, 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 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疑问。

总之, 大学《概论》课内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内容重复率较高, 而且简单重复现象较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艾四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12-01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在各大高校中纷纷设立,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国内相关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各种研究成果陆续而生。在上述基础之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深化研究和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况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当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多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基本原理整体性,以及主要内容进行探索。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这一研究是在探讨该学科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其内涵,国内许多学者指出,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指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的继承和发扬。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其基本观点的开展,正是建立在基本立场与基本方法上。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一个庞大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精华。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整体性,在其探索过程中,时刻值得我们注意。关于其科学性、实践性以及意识形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界在探索研究时形成一致认可,此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的研究,也将关系到这一门学科的成立,及其未来发展的命运。通过不断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的特性除了内在的统一性外,还有整体性,至于整体性,也就是将其与所组成整体的组成部分脱离开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方面,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方面,指的是由经典作家提出的重要观点或者相关的结论,而这些重要的观点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出,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存在的任务,以及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最终总结出的结论;最后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和观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形成了以上结论和观点,并且是革命导师,根据历史事件冷静判断和做出的预测。

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原理,它们的关系表现为,第二层次基本原理的形成,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中普遍实践结合,而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的形成,则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中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研究的现状

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内部各个观点之间相互联系、支撑以及存在着首尾连贯的逻辑关系。在上述我们已经详细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研究的现状,国内学者多数认为需要站在其的总体性范畴,或者在其内在逻辑主线、中心线索等角度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体新范畴包括实践与人类解放两个内容,而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其的逻辑主线。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掌握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科学体系,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不断的追求与探索,然马克思主义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换而言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人们需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不然,绝不能正确的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也不能够体悟到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和发展,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

(一)原则一:遵循坚持和发展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属于一门科学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思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需要遵循要将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要以坚持作为前提,而坚持最终是将发展作为最终的结果,决不能将坚持与发展两者分离。

(二)原则二: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需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将两者的奋力,通常导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向偏离正轨。对现实的裁判,要防止用个别原理,也要防止用局部的事实来判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种评判都是片面不正确的。

(三)原则三: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

关于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可以从整体着手,也可以分门别类从部分入手,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研究,都应该讲整体与部分实现统一,才能完整和准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

(四)原则四:科学与意识形态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并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因而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化的背景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人们更应该坚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表现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将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行实现有机的统一。

三、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状,为其的顺利发展找到遵循的原则。不过,其作为一项将抽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科学原理,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所以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理论,而是需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唐昆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

[2]刘丽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总体性方法应用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曾狄.《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兼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4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意义?

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原理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

自身规律性的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践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5.真理和价值中的辩证关系的表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积极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局限性: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还有一种情形是与社会制度有关。3)意义:1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2,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3,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绝对力量。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的制约。1)经济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决定性的影响。2)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3)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1)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群众路线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表现,消极后果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有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表现: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9.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10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之间关系问题(次重点)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体力劳动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

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1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一)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生了重要作用。1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劳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14.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

“各尽其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5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增补内容(单选,多选):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

6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7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8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各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5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喝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不是偶然的结合,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的结合起来。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的基本特征。也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对反映,而革命性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而这两者是统一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关系。2013:p28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段2010:p27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2013:p29 2010:p28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到此段最后。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更替和前后联系表现。从这个角度,它是无限的。时间是一维的,不可逆的,这又是说明它是有限的,所以时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是不存在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5、物质决定意识及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表现。

意识来源于物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如实地反映,错误的意识是歪曲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使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具体形态发生改变。比如:大楼的设计蓝图是意识,在蓝图的指导下,人们使用工具,作用于原材料,使原材料的形态发生改变,变成一栋大楼。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是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也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则阐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除非,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8、实践的含义、特征、形式。

实践是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其特征是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时间使人生存的基础,然后时间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基础,最后时间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其基本形式分类: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9、实践在意识产生、认识过程(第二章)、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实践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人类活动主体性的确证。(加)2013:p65 2010:p64-65第一---第四

10、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对应,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及其关系。

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题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有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义的正确选择。

11、唯物辩证法对联系、发展的理解。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意义。普遍性: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按劳分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

特殊性:我国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等等

13、质量互变规律(即质变与量变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又引起新的量变。

质变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其方法论意义在于,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要把握适度原则。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中的指导意义。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种质量关系。

14、否定之否定规律(即肯定与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其实质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使事物在其发展中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展现自身的完整性、总括性。1)要从事物存在的总体出发,辩证地把握肯定和否定。2)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出发,正确地对待前进和曲折。3)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真理的客观性。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8、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及其辩证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及其辩证关系。

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及其辩证关系)。

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6、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7、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9、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作用和实质。

2、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实质。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2、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2、“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1.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BE)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C、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E、都主张精神产生世界万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BCD)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D.没有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发展中的过程

E.否认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3.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D)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反映剥削阶级愿望的哲学具有陕隘的剥削阶级的偏见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人脑中的鬼神观念是(BDE)

A.人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从现实中找到原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篇6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主要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辨析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正确)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不正确)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正确)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

5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正确)

6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不正确)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

4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5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主要概念

1.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实践;

5.发展;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扬弃;

9.规律;

10.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辨析题

1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不正确)

2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正确)

3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不正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正确)

6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正确)

7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不正确)

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人为制造矛盾可以推动事物发展。(不正确)

9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不正确)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怎样理解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3、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4、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5、怎样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6、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7、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8、简述实践的基本特征。

9、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1、什么是矛盾?它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12、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3、怎样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4、怎样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1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16、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5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6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主要概念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2.认识的非理性因素;

3.真理;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5.价值;

6.价值观;

7.人文精神;

8.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辨析题

1、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正确)

2、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不正确)

3、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错误。(不正确)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不正确)

5、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正确)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2、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区别。

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6、为什么说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7、简述真理与缪误的对立统一。

8、如何理解价值范畴。

9、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0、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11、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论述题

1、试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2、试述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试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论述既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现实意义。

5、什么是理论创新?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主要概念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经济基础;

5.上层建筑;

6.国家;

7.社会形态;

8.阶级和阶级斗争;

9.改革;

10.科学技术;

11.人的本质;

12.人民群众;

1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辨析题

1、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不正确)

2、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正确)

3、国家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不正确)

4、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不正确)

5、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正确)

6、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正确)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4、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9、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11、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2、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发展过程?

四、论述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江泽民语)这一论断的意义。

2、试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3、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原理,并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结合实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说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主要概念

1.资本的原始积累;

2.商品;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

5.货币;

6.劳动力商品;

7.资本和剩余价值;

8.资本积累;

9.分权制衡;

10.两党制和多党制

二、辨析题

1、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不正确)

2、一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掉,他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正确)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不正确)

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不正确)

三、简答题

1、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的不同。

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3、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简述利润是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5、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6、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建立的基本原则。

7、为什么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是怎样的?

四、论述题

1、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试述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

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主要概念

1,垄断资本主义;

2,金融资本;

3,垄断利润;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经济全球化

二,简答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形成?

3,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实质?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后果?

5,资本的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原因及其实质?

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

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主要概念

1,空想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

3,无产阶级专政;

4,社会主义民主;

5,政党;

6,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简答题

1,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作用意义?

3,无产阶级专政及民主?

4,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很长期性?

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8,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及完善?

三,论述题

1,简述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历史贡献和历史经验?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首先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主要概念

1,共产主义社会;

2,个人理想;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遇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论述题

1,为什么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7

1 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在把握教材规律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以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最终目标而形成思想理论体系。从内容上讲, 其文章和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主要是围绕马、恩的政治理想展开的科学论述;从学科性质上讲, 又不能从单一的学科视角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文章和著作, 例如, 《资本论》在传统观念上被认为是一部经济学著作, 但其理论分析却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来看, 又不失为一部为新制度奠基的政治学纲领。因此, 为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教师需要从多学科、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庞大, 但还是有其内在逻辑规律的, 《概论》这部教材就很好地把这种内在联系展现出来。《概论》分为七章, 前三章可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 中间两章可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组成部分, 最后两章可视为科学社会主义组成部分, 这三部分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在这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不同流派的理论观点,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同时, 他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前三章为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持, 是分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他部分的工具。

从对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商品的分析入手, 马克思逐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进行了研究, 指出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在分析的过程中, 他无时无刻不贯彻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这正是其理论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最重要的原因。应该看到, 第四、五章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直接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铺垫。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 马克思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不是一种主观的幻象。同时,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要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 而不能通过改良或者其他方式达到[1]。事实上,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落脚点, 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者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最后两章为本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简单分析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逻辑体系严整、环环相扣。从最开始的哲学分析, 到最终的共产主义论述;从新世界观的引入, 到对现存不合理制度的分析, 到为新制度勾画出一个理想蓝图,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 《概论》这本书又是共产党人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概论,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因此, 在这本书教学过程中, 要把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 如果单纯地把《概论》课讲成一门思想政治课, 则不会受学生的喜爱。但如能使学生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然科学的原理一样, 具有规律性和客观性, 就会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克服部分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目的,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更加重视前三章的教学, 告诉学生世界是物质的,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要着重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次上使学生理解“物质”、“实践”、“联系”和“发展”等一系列概念, 理解各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三大规律的时候, 教师应该把有关“和谐”的问题提出来, 让学生讨论分析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性及必然性;在讲解真理与价值的时候, 应该多加联系实际, 结合国家近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新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能够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讲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时, 应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同样, 在讲授第四五章内容的时候, 也要注意随时引导和启发学生。例如, 在讲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部分, 应该引导学生讨论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及分配中的作用;在剩余价值生产这一部分, 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国家是否有剩余价值, 如果存在, 那么如何进行分配。对于这些学术界尚存争议, 学生也有疑惑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与党中央十七大的精神保持一致, 在此基础上,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些棘手的问题保持清新头脑, 并培养他们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教材第六章时, 除了把教材内容清楚地传授给学生, 还要注意有所扩展, 把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 特别是20世纪后期社会主义在东欧和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向学生作一定程度的介绍。教师教学目的不单是为了介绍规律,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只有把社会主义发展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讲清楚, 才能使学生意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一些重大关键问题, 最好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最后, 在讲授“两个必然”的同时, 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要有所提及。最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讲清楚, 资本主义存在最大和唯一的贡献就是发展生产力, 为更高的社会形态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它在自身范围内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 这些对社会主义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 对资本主义进步性的讲解应该掌握限度并联系实际, 以免出现“过犹不及”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公正、无私与真诚, 进而使他们接受相关的理论。

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在愉悦而非压抑, 主动而非被动的状态下既学到知识, 又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 这样, 教学才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希望的, 也是应该努力做到的。

2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十七大文件,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理论和政治素养,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高度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 对学生来讲, 是他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但对教师来讲, 如果仅从教材本身来理解和讲授教材, 则必然陷入“照本宣科”的窠臼, 对学生没有太大帮助。因此, 教师应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涉及到的内容, 才能成为学生的“导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这也是对一个“两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有学者认为, 很多学生不喜欢上马列课的根本原因, 是国家太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了, 从小学到大学, 学生一直都在上思想政治课, 一直都在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因此, 一听到“马克思”这三个字, 学生就有一种内在的排斥感。实际情况是, 虽然学生一直在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但一些教师却很少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很多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篇章语句直接告诉学生, 在一般情况下, 有些教师以不同的事例佐证书本的内容, 却把经典作家的原述弃之一边, 结果是学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 但对那些经典的、朗朗上口却发人深省的语句知之甚少, 只记得一些“条条框框”,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况如果变过来, 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用经典语句来解释教科书的内容, 学生则更倾向于接受其传达的理论, 原因很简单, 经典作家的话对学生更有说服力。

能做到把经典作家的篇章警句信手拈来作为自己论据的教师, 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这种熟悉应该建立在融会贯通, 并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上。例如, 在讲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时可以直接引用“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及“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这些经典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 学生记住了这些内容, 则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相关理论。

在讲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时候, 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用马克思的原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32-33页) 这段话教师稍加讲解就能使学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一目了然。

再如, 在讲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时, 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困惑,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很快会灭亡, 但当代资本主义却还在发展, 理论与实践是否是矛盾的?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 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是其发展早期早期阶段, 其对剩余价值的攫取是不择手段的, 这引起了两个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到了20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不断对生产关系进行内部调整, 其对工人的剥削也开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是一种“合意”剥削, 即虽然其本质没有改变, 但却可以有效地缓和阶级矛盾;同时, 新阶层的出现也使阶级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这些都使资本主义在一定时间内得以继续存在发展[3]。上述两点书上涉及不多, 但教师却要大量涉猎马克思主义著作, 搞清楚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然后将研究结果科学地传授给学生。

在讲课的时候还要很注意一点,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时准确地传授给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在十七大的文件中, 对于文件的内容,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例如“《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两部分内容是十七大文件的提法, 在《概论》序言和第七章第三节中占一定篇幅, 是《概论》这门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应该非常重视, 并将这些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要给别人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教师只有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经典著作, 同时, 对党的精神有与时俱进的深入了解, 才能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3 使用不同教学手段,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实践证明, 学生在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10~20分钟, 这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会出现“走神”的情况。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发生, 教师应该使用不同手段, 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 教学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概论》课程涉及三部分内容, 一般由一位教师来全程讲授。但如果把每部分设计成几个专题, 由不同教师来分别讲授, 其效果更理想。从内容上看, 专题可以将热点问题与理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可直接谈具体理论。比如劳动价值论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创造问题结合起来;对立统一规律可以与社会和谐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阐述, 则可以从古希腊大同的社会理想谈起。从形式上看, 专题应以吸引学生为主, 可以以陈述、设问和案例等多种形式出现。比如以“资本主义没有灭亡的启示”这个专题来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变化;而以“为什么说'感性无理性则盲。理性无感性则空'?”作为讲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题目。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的情况看, 最为普通和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是使用Power Point (PPT) 演示文件。应该认识到, PPT文件不是电子讲稿, 而是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理论的助推器,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演示文稿应该重点突出, 逻辑清楚, 层次分明, 它不是书本内容的罗列, 而是其内容的升华, 教师应把书本中重点和精华的部分在PPT中提供给学生;其次, 应该将图片或图表这些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 但对学生理解书本理论又有巨大帮助的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要注意的是, 例子的选择和使用要恰到好处, 否则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再次, 在恰当的位置, 还应插入一些音频和视频内容, 这样不但提高了课件的档次, 丰富了其内容, 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易于从感性上接受教师讲授的理论, 这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课这一环节上, 应该给学生看相关电影或电视, 其内容应该宽泛并能佐证书本理论, 这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 讲授绪论之后, 应该组织学生观看《共产党宣言》这部纪录片;在讲授“物质世界和实践”之后, 可让学生观看《宇宙与人》这部科教片;在讲“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后, 可把《横空出世》这部电影放给学生。在讲“资本原始积累”的同时, 可以把《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中相关内容播放给学生;同理, 《摩登时代》这部黑白电影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类影视或纪录片内容丰富, 教师应该进行选择并加以整合, 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联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不同学校的学生存在着认知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别, 这要求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但教学讨论课适合所有的学生, 这是由学生的共性决定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 他们渴求知识, 希望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放矢的讨论, 可以帮助他们解疑释惑, 因此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需要注意的是, 讨论的题目既要紧扣书本内容, 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在讲授矛盾与和谐的关系时, 可以组织学生就室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与社会等很多对应关系进行讨论, 使他们在辩论中认识到协调各种关系的必要性, 能更好地融入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大环境中去。这更类似“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索, 自己去感受和领悟。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缩写。该书经过多次修订, 已能较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尝试整清《概论》的整体逻辑, 为这门课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以供参考;同时, 针对该教材特点, 还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等一些问题, 以期为《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做出抛砖引玉的贡献。

关键词:《概论》,规律性,教学手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5) :26-32.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世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67-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也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只有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才能以新的形态得以传承。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加重要的功能,因此如何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教育,建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在思想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这是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定义中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普遍真理,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是普世价值,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与普世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和优秀文化遗产,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刻诠释和表征了这些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普世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现在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是社会和历史的逻辑起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因此,国家、民族、阶级和社会等都是建立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5]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渗透在上述观点之中的,从人民立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都是在表征个人、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曾经深刻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们站在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大力推崇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江泽民同志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时间跨度几乎纵贯了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21世纪初中国全面融入了全球化,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如何评价过去的历史,存在着多种观点和认识,社会思潮中的左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江泽民同志从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摒弃了各种纷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做出结论:中华民族最近100多年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这是何等的气势,一下子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将中国人民提升到了普遍人性的高度,恢复了人的尊严和真正本性。自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启蒙思想家都是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高呼自由、民主、博爱这些启蒙口号的,在这些思想家心中,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在他们那里,人并没有被分为优劣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马克思更加进一步讲,“人是人的最高目的”;温家宝同志讲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8]这里谈到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就是指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指对所有人类都普遍有效或普遍适合的价值。就其内涵而言,普世价值是一些规范人类个体行为使之符合人性的原则,也是构建人类共同体使之人性化的原则。普世价值就是人类个体及共同体要过合乎人性生活而必须遵循的那些根本原则。从外延上说,普世价值主要指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与民主等价值观念。所以,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普世价值的宣扬不仅是针对中国人说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共同体而言的,这也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追寻的体现。

因此,胡锦涛同志借助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一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上的广泛觉醒,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9] 这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的一次清晰表达。所以,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表述是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体现。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已经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教材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深入到整个思想体系中了。胡锦涛同志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0]

综上所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世价值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2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

[9]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覃侣冰]

上一篇:教师十九大学习心得下一篇:党课讲座发言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