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精选9篇)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篇1
语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而现代语言学作为学科的确立则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对于“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标示。索绪尔说过, 对于符码来说, “没有正面的规定, 只有差别”。在这一点上, 索绪尔倒真是接近马克思、海德格尔的“关系本体论”。 (1)
虽然这里论述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一流派的主旨之一, 但是扩大到整个语言学学界, 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语言学家和哲学家都注意到了思考某一现象的总体性。鉴于篇幅所限, 本文不可能将所有的语言学流派进行穷尽式的概括分析, 以下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论述:
一、文学语料的客观选取与研读
从语体来看, 最大的分类为口语和书面语, 而书面语中的文学语言则是语言学丰富的资料来源之一。本文拟单就文学语料方面, 分析马克思对其的关注和相关研读。
1. 马克思对文学的关注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扎实地掌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 阅读了著名的古希腊、罗马作家荷马、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柏拉图、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和塔西佗的原作。 (2)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犹如果树上树干与花叶的关系。文学脱离了语言无所附着, 而语言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则是文学。马克思认为, 英国出色的小说家如狄更斯等人, 他们的描写明白晓畅且令人感动, 而小说中揭示的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 比那些政治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要多。
2. 马克思的文学修养
中国当代作家张贤亮在其名作《绿化树》中曾经描写过主人公阅读《资本论》的心理活动, 主人公张永麟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家庭, 从衣食无忧的有产者的少爷突然跌入社会最底层, 而且是以被约束的对象进入最朴实的农民阶层, 他心理的巨大落差在阅读《资本论》后得到了释然:我还没有完全弄懂他说的意义, 但他那明快流畅的文学性的美就紧紧地攫住了我:每一页都有今我叫绝的句子。他的思维逻辑是严密的, 而阐述时采用的却是写诗的大跳手法和意指手法。 (3)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老百姓 (包括主人公章永麟这种特殊身份的人) 只被允许阅读的文本仅限于马恩列斯著作、毛选、鲁迅著作或者官方文学。文中马缨花的形象, 厚重如油画, 美丽如雕塑。张贤亮在小说中, 借用主人公的心理语言艰苦剖析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命运, 而他则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3. 借用文学语言表达哲学理念
马克思对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非常熟悉, 他经常拿莎剧中的名句来说明问题:
“金子!黄黄的, 发光的, 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 卑贱变成尊贵, 老人变成少年, 懦夫变成勇士。”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2-153页;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莎士比亚全集》第8卷第176页) 马克思借用戏剧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哲学理念。即在金子面前, 人人拜倒。
《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这本书收集的语料非常广博, 可见马恩的文学修养极为丰厚。再如但丁的“走你的路, 让人们去说吧”世人耳熟能详, 但马克思并不介意借用众人皆知的名句, 他的文风具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4. 马克思哲学语言中的隐喻与类比
⑴隐喻。第179号《科伦日报》枯燥无味的社论究竟是海尔梅斯本人写的或是他的儿子山羊神帕恩写的, 让读者去解答吧。但该者首先应记住一点:希腊的海尔梅斯是一位雄辩之神和逻辑之神。 (马克思;《第179号, <科伦日报>社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9页)
马克思用希腊神话中神使海尔梅斯同德国反动政论家、《科伦日报》编辑海尔梅斯的同名, 讽刺了编辑海尔梅斯—伙文学水平低劣。马克思说《科伦日报》的社论不论是海尔梅斯写的还是他的同伙不中用的宣传家所写的, 反正一样, 都是“枯燥无味”。 (4)
这里是顺势拈来的类比, 而神话中山羊神的形象则让德国的普通读者理解了马克思的寓意。
“这种苦役单调得令人丧气, 就象息息法斯的苦刑一样, 劳动的重压, 象巨石般一次又一次地落在疲惫不堪的工人身上。”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63页)
息息法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国王, 他因为受罚永远推运推不到山顶上去的巨石。比喻的力量在马恩文本中随处可见。此处, 文中已经消解了息息法斯作为恶人而受罚的意味, 而仅仅用推永远也推不完的巨石来比喻工人的无休止的劳作。
⑵类比。诗人们记述, 独眼巨人波利菲米斯答应乌利斯, 要对他表示友好, 那就是先吃掉他的同伴, 最后再吃掉他。是啊, 这也是一种服务和很大的行善。 (马克思《资本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692页)
上文中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深刻揭露了高利贷者的吃人本质, 而这一本质却掩盖在所谓“后吃”的伪善之下。
皮佩尔一天天越来越自满和庸俗了, 他笑的时候, 脸上出现的皱纹, 比两个印度地图上的弯纹还要多。真是个老马伏里奥!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54年4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347页) 马克思把皮佩尔比做马伏里奥, 批评他因庸俗自满而屡出洋相。
马克思的嘲讽用语辛辣而不留情面。令人忍俊不禁。讽刺笔法, 似乎在写作具有批判性的作者笔下颇为常见。如毛泽东、鲁迅。此处的超常类比, 实际也具有夸张的意味。《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文学典故》这本书辑录的语料, 从圣经到莎士比亚的作品, 从格林童话到海涅的诗歌, 马克思恩格斯的引文、隐喻、类比俯拾皆是。
二、辩证唯物主义对语言哲学的启发
在1844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各自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转变。这个转变, 是他们后来合作的基础。在马克思理论活动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 (5)
反对教条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重要的理念之一,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 那么, 在语言哲学中, 所谓一以贯之的语言分析方法似乎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就拿转换生成语法来说, 乔姆斯基早年创立了这一学说, 试图论证所谓的普遍语法, 而所谓先验的儿童习得语法的过程, 又难以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于是该学说自身也在不断修正, 而在修正的过程中, 所谓最简方案, 是近期的成果。
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一直到1844年, 马克思在批判和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逐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张一兵先生也特别强调, 不顾历史发展, 同质地看待思想家的理念具有非法性。
由此, 语言观也是如此, 针对不同民族的语言, 分析方法的立场的异质性, 同一语言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扬弃性, 以及某一语言观的局限性, 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以黄伯荣本的《现代汉语》为例, 学界对这本经典已经展开了一些批评, 比如语料陈旧, 分析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等等。但是就目前看来, 诸多版本中想要拿出一本与其抗衡, 并获得很多高校的认同, 也非易事。黄本现代汉语如果想不被动摇地位, 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语料, 并且拓展视野, 吸收诸家之长。而其他的同类教材, 则可以在学习或扬弃前人的基础上, 获得一席之地。
语言观的辩证法也是对语言观的不断自否定、他否定, 从而进行发展。当然, 观点本身毫无争议的部分, 必须要加以坚持和肯定。“常人不是人, 而是一种对人的周围性指引。这种指引, 是一种无脸的暴力。” (6) 为了避免这种“无脸的暴力”,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则是语言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论。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语言哲学的启发
马克思一再强调问题的解决只能由人们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拉照历史辩证法的逻辑来解决。语言观的语境问题由此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来说, 语言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有两个大的层面可以分析, 即历时的和共时的。历时的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 (如广韵音韵体系与现代汉语语音的对照) , 共时的可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来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而其中流派众多。
站在印欧语系的立场上, 无疑会得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性没有英语明确的结论, 但是如果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我们会发现, 汉语词语的多功能性是其重要特点, 而多功能当中看其主要功能, 会对我们确定词语的词性有帮助, 至于其次要功能是否能使其获得某一词性, 得看该词语出现的频率, 被认同度有多高, 以及生命力如何。 (当然, 也得注意其词汇意义, 以及结构关系)
比如近些年出现的副名结构“很中国”“特男人”“很淑女”, 后面的这些名词有人认为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 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名词具有了描述性的语义特征, 就简单地认为它们转化为了形容词, 理由如前。
1. 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中的生成性
⑴共产主义宣扬手段的普及性。《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拟于1847年6月9日的伦敦, 当时的秘书是海德, 主席是卡尔·席尔。
这一草案, 采用了问答式来拟定, 问题和回答都简洁明确, 令人耳目一新。
如第22个问题:共产主义者摈弃现存的宗教吗?答:共产主义则是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它使一闭现存的宗教成为多余的东西, 并归于消亡。 (7)
在1847年, 共产主义同盟成立之初, 领导人们就将普及这些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加以贯彻执行。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劳动者们, 对其用太多专业哲学理念的术语, 完全起不到推广和传播的效果。而问答式, 做到了细则化, 明确化, 简易化。而在《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特别指出, 同盟分为支部和区部, 其中第十条中提到“各支部彼此不得相识”。从问答式草案以及这条规定可以看出, 当时的大语境使得共产主义的信条普及时, 既要注意到针对普及对象的大众性, 又要注意到组织关系的机密性, 而后者是保证政党纯洁性以及使之能够存活并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⑵从相似到表象。福柯以为“词语反映对象、主体投射和拟人化客体。” (8) 概念义主要指一个词语的理性色彩, 即“人对物的客观塑形”, 而附加义则是一种“主观语言投射”, 比如情感色彩、语体色彩。 (如红色在中国的特别寓意) , 在语境中, 某一词语的主客观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尽相同。 (一位马来西亚同学说她们过年时, 发“青包”, 用绿色的纸包钱。)
关于客观事物, 就笔者所见, 应存在好几种类型:
其一是可见可感的物质世界, 而对于客观外在事物的模拟, 这也是汉民族早期造字法以象形字为主的原因之一, 象形字的理据在于模拟自然界事物的外形,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容易沟通理解。即使是当下, 婴儿在牙牙学语时, 对于名词和动词的掌握也比抽象的代词容易。 (对于3岁的孩子, “阿姨叫你把糖给她吃”这句话, 孩子有时会难以转换其中的人称代词)
其二是口耳相传的物质世界, 即并没有亲见。如笔者从来没见过真正的埃菲尔铁塔, 但是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其三是无形的物质世界, 如空气、粉尘、阳光。
其四是人们的心理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投射, 如唯心论者创造出的神的世界。而唯心论者多坚持一神论。
人们从事物的直接认识转向语言从客观世界的抽离, 即语言成为再现式的表象是福柯的主要观点之一。“词与物”的构序是主观与客观的紧密联系, 同时也具有异质的区别, 主要表现为抽象与具体, 一般和特殊。
2. 象征性概念
黑格尔常说, 一个纯真童稚的孩子与一个饱经世事的老者说出同一句话 (能指) , 所指将完全不同。 (9) 说话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差异, 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 所指即该事物的概念义会有所不同。如“年轻”这个概念, 不同年龄的人对其的范围具有模糊性的理解。象征义则存在于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抽象中。
拉康以为“树”的概念并不代表具体存在的某一种树, 而只有去除了一切具体实体, 作为象征的概念才能得以存在。在语言学中, 一般认为, “树”为上位词, 各种树为下位词。个人觉得, 拉康将上位词和下位词的概念和功能加以混淆 (或曰做了别解) , 语言中充斥着大量的上位和下位概念, 上位词往往具有抽象概括性, 如“笔”, 其下位词有“水笔、粉笔、钢笔、铅笔”, 二者是抽象和具体之分, 抽象的概念, 偏“虚”, 具体的事物, 偏“实”。词语语义的虚和实, 应从具体语境出发, 在认知交际的过程中获得阐释才是语言哲学的关键所在。
从当代语言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来看, 第一大潮流是从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确立, 第二大潮流是从欧洲功能语言学派发展到认知语言学, 再到构式语言学。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重视口语, 主张穷尽式的观察, 这一点与马克思恩格斯注重语料的学习和选取不谋而合;其局限在于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意义。转换生成语言学在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至50年代掀起了所谓的“乔姆斯基革命”, 其局限在于采用过多抽象难懂的符号。就乔氏不断地修订自己的语法规则而言, 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的开放性和批判精神。重视语言的社会属性的欧洲功能语言学派由20世纪70年代的韩礼德创立, 发展到80至90年代, 认知语言学确立, 二者观点皆对立于转换生成语言学, 80年代又形成了构式语法, 既注重形式, 也注重意义。
而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观照下的语言哲学, 宜兼容并包, 吸收各大语言学流派的长处, 尽量避免其局限性, 从多维的角度出发,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评价并采用其理论及方法。
语言现象的历史性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而不同年代的语言现象, 也鉴证了语言中词汇系统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从一定的有限的具体现实出发, 必然会通过发现所有的人类社会具体存在的历史性、生成性和暂时性, 进而达到对客观现实的科学批判认识。” (10) 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和继承, 会给语言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注释
11 张一兵.索绪尔与语言学结构主义[J].南京社会科学, 2004 (10) :3.
22 孟宪强.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14.
33 张贤亮.绿化树[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170.
44 孟宪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文学典故[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35.
55 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6.
66 张一兵.交道性操劳:世界最后的遭遇[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1) :60.
77 新发现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Z].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资料室, 1978:12.
88 张一兵.从相似到表象:走向大写的构序——福柯的《词与物》的构序论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 2013 (5) :10.
99 张一兵.拉康:作为存在之尸的象征性语言[J].浙江学刊, 2004 (6) :83.
1010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512.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篇2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分析黑格尔体系的矛盾,概括黑格尔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文章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与阶级实质,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学说,在有些人看来它是纯粹的矫揉造作,迂腐晦涩之物。恩格斯则用其名言辩证地对其理论进行了逐层分析。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此言并非统治者的敲门砖,为国家机器寻求开脱。他强调了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因此有了“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的论断,进而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存在的态度: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没有永恒的现实,但有永恒的不现实,因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所谓的必然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存在进化论,为什么社会性质在不断改变的原因,所以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故而得到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经过恩格斯的剖析,在此处我们得到了反面命题。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精神是能动的,它的运动从纯概念开始,然后“外化”为自然界,最后又回到绝对观念自身。黑格尔哲学作为绝对观念的体现,完成了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并被宣布为绝对真理。一切认识在它那里都结束了。可见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封闭的。而按照他的辩证法,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样一来,同它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法是矛盾的。由于唯心主义的体系,黑格尔不可能把辩证法贯彻到底,所以恩格斯认为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二、阐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形成,以及各自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开篇,恩格斯对近代哲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人的躯体和精神思维是相互独立的,人死只是躯体的死亡,但主导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灵魂还存在,而灵魂通过被人们人格化就形成了神的雏形,既而有了宗教里神的观念。
但是当神这一概念派生出以后,就有了神是否属于自然界的问题,既而又引出了自然界和神之间,何为鸡何为蛋的争论。认为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学者们形成了唯心主义派别,而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归为了唯物主义派别。
在哲学家为之争论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以为己方的成就完全取决于纯粹的思想进步,以纯理论的构想推动这一哲学重大问题的发展,然而事实上推动发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借此,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方法和内容上来说只是唯心主义的倒置。由此费尔巴哈认识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之先于世界的存在,在世界之前就有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不外是对世界之外的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残余;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作为一个黑格尔主义者的他承认了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何止是的大厦基础,但就此而止,对于大厦本身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费尔巴哈在这里把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即18世纪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了。机械唯物主义应运而生。在篇幅最后恩格斯则为费尔巴哈对于唯物主义的混淆进行了简单的澄清。
三、对费尔巴哈论中的宗教哲学、伦理和唯心史观的批判,说明费尔巴哈哲学错误的根源
基于哲学本身应当融入宗教的思想,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归根到底性爱即使不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在恩格斯看来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断言这些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他将人类最本源、最纯真的感情强加于宗教,并运用神的万能性将所有上面提及的东西进行熔融,最终变成了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宗教概念。
在哲学和伦理方面,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相比是肤浅的。黑格尔的伦理学或关于伦理的学说是法哲学,其中包括:(1)抽象的法,(2)道德,(3)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在这里,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容是实在论的。法、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进去了。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虽然他同其他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在宗教哲学里,我们终究还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但是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关于道德,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追求幸福的欲望受到双重的矫正。一方面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另一方面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就此看来其道德观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道德在我们今天开来,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舆论的作用对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到约束作用。而在其看来道德似乎就是个人在平等权力下,对欲望的矫正。
四、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阐释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不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就是走进了形而上的陷阱。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解体中,真正地具有划时代意思的就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在研究前人的成果时,马克思自觉的运用了辩证法,充分吸收各方优点。首先,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强调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并不是独创,而是根据现实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可以自然推出来的。“德国工人约瑟夫·狄慈根不依靠我们,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它”,黑格尔之所以没发现,是因为他的辩证法只是概念的自我发展,他没有跳出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恩格斯用翔实的资料和严密的逻辑,充分论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性,并且还提出了一些派生而来的观点。譬如,通过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对立得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内因的观点;通过物理学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对细胞和生物进化论的发现,提出了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观点。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辩证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而得出的。毫无疑问,轰轰烈烈的欧洲工人运动终结了的古典哲学,马克思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还工人运动继续实践着,继续散发着璀璨的理性光辉。
归纳总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然而又是不断创新的动态体系。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社会历史领域中,都立足于用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联系来说明世界,正像辩证的自然观把自然哲学从自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旧的历史哲学,攻破了唯心主义的最后一个堡垒。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把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篇3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星云假说, 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运动的问题。康德哲学体系中存在这两对重要的矛盾:科学和宗教的矛盾, 必然性和自由性的矛盾。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合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 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并使之系统化了。在哲学史上, 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并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从根本上都定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统治”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定的巨大力量, 他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 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是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 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 说到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杰出人物费尔巴哈冲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体系, 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在柏林大学听黑格尔的哲学课, 这使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转向自然科学。他曾经说过:“老实说, 在柏林时我已经同思辨哲学告别了。我同黑格尔告别时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听了您两年的课, 两年我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研究您的哲学;现在呢, 我体会到需要转向直接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他科学:转向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系统的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这种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自古以来哲学的两个流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 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 同时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同时费尔巴哈把他的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指出神只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 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这种强调人而降低神的唯物主义论调极大的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他所注意的中心点是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 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意义, 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他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曾经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现实问题的缺陷时, 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后来他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把自我意识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并用自我意识批判宗教, 否认神而肯定人。大学毕业后,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由于其论调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针锋相对, 不久《莱茵报》就遭到查封。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 他从人的类本质出来, 尖锐的指出德国的封建制度轻视人、蔑视人。《莱茵报》时期的斗争经验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 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 把国家看成自在自为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理念, 而市民和家庭是国家的前提, 他们才是真正的实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 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 他指出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 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 同时把辩证法的运行主体现实化为客观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确立, 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 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体系,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4.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篇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并且具有其时代的哲学共同特征和理论特质,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 1.社会阶级基础不同
?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就其理论的社会阶级基础来说,是以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新哲学来取代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旧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无产阶级推翻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由此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放。哲学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哲学。
?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上述伟大意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由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尽管也属于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思维方式转型,但它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发生的,西方哲学家们推动这次转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改进”(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自我调整,将其从已经陷入的危机和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他们批判和要求取代各种形态的近代哲学的原因 只是由于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本身也已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和困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需要作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转型。
?2.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在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批判的武器,而且更强调武器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是哲学走出了象牙塔。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从它诞生之后,就传播到全世界,成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哲学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投身于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根基,也不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来建立新的更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论多么激烈尖锐,但却是在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仍是哲学,即他们只是哲学理论而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没有超出理论的范围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强调实践,但并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生物的行为主义实践,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彻底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二者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前哲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观、思辨形而上学、传统本体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吸收并改造其精华和合理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思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又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在吸收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本主义人性论,把人本主义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去解放人,从而使人本主义脱胎换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上,为了创造现代哲学理论形态,而把自己的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对立起来,并对其全盘否定,从而使他们的理论导向了反对形而上学,反对理性主义。由于反对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因此他们的哲学具有偏激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特征,从而不能真正彻底的完成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参考文献:
?[1]梁景时.论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及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扬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01) .
?[2]陈明.西方哲学史的历史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
?[3]王良铭.马克思对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的扬弃[J].江苏社会科学,,(06) .
?[4]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J].学术界,,(03) .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篇5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天下一气”。这种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古代思想家则从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 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阴阳学说既显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 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性。其他如《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的军事典籍更是闪耀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中国哲学的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肯定了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韩非子、王充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这些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 但与它有相通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相通处。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贵生”的传统, 《周易》说“生生之谓易”, “天地之大德曰生”。宋代将“生”和“仁”联系起来, 例如:杏仁, 桃仁等。“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之处在“生产劳动”思想上, 生产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 最显著的特征, 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 生产劳动与生生之德的相异处也使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
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大同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一种均平思想, 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平。《礼记·礼运》设想了一个财富均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洪秀全以“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为理想天国。康有为则认为大同社会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孙中山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 无有贵贱之差, 贫富之别, 轻重厚薄, 无稍不均”。马克思主义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 产品“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 等等。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这种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也就是平均财富、社会公平和公正, 因此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学说。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 就是绵延不绝的重民、爱民, 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左传·桓公六年》的“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荀子》的“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管子·治国》的“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贾谊《新书·大政上》的“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到唐太宗李世民认定的“君依于国, 国依于民”、《宋史·朱熹传》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容易产生共鸣。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二, 就是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三, 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人, 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 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 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 而不是宇宙, 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 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 关心人的今生, 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 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五、经世致用、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积极入世、求真务实的人生观。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 以治国、平天下为落脚点, 时刻关注国事民瘼、天下苍生, 力求通过经世致用, 使“民以安, 物以阜”。孔子在《礼记》中明确表示:“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荀子》要求人们“凡言议期命, 是非以圣王为师”。历代思想家无不倡经世, 重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其他理论思潮或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经世救国, 光靠重教是不够的。所以, 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最容易获得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同。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有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相通之处,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底蕴。如果没有这种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李鼎民所言:“以中国哲学的唯物论体系来介绍马列主义, 乃是使马列主义中国化, 使马列主义通过中国民族形式得到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许多相融、相通之处。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格培养模式的相似等理论契合点, 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渊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黄克剑.由“命”而“道”——先行诸子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 篇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唯物辩证的, 唯物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整体思维是中国文化思维的一个特征,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整体思维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注重整个宇宙与人的关系。矛盾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突出特征。《易经》已有“对立统一”观点的萌芽, 老子也列举了许多对立面相反相成的例子以说明对立统一的思想, 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万物本原的“道”运动的源泉。矛盾观点不仅表现在哲学上, 而且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艺术等学科。尚变的思维也是中国传统思维之一。《易经》的“易”, 就是“变易”的意思。中国历代的许多思想家们都反复论证了变易思想, 比如王安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方向是“新故相余”, 比如王夫之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尊重实践、服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共同特征,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结合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 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知行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有注重实践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 就有“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的朴素的行知观。荀子所说的“行”, 也不限于道德修养活动, 还包括一切作为和有目的的活动。墨子主张拿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 提出了知行相互分离、依赖、促进的观点。而到明清之际, 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 则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更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社会理想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 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现实及历史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理想, 从总体上说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 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相似。中华传统文化中憧憬的美好社会是“大同社会”。大同理想在孔孟思想中就有某些萌芽。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有本质的区别, 但它在形式上又有相似的地方。大同理想所憧憬的社会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各尽其能、互助互爱等都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形式上的相似性。一些思想家直接把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联系起来, 甚至等同起来。梁启超就认为大同社会与社会主义有许多相似, 他说:社会主义精神“不是外来的, 原是我所固有。孔子讲的‘均无贫, 和无寡’, 孟子讲的‘恒产恒心’, 就是这主义精神的论据”。[2]而孙中山更是直接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真正地全面地解决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一个根本点, 一切精神财富的最丰富的来源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之中, 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萌芽于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 到战国初期的孟子提出了系统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汉代儒家们提出“民无不为本也”的观点。唐太宗更是把“君舟民水”当做自己的口头禅。黄宗羲继承了传统的重民思想, 提出了“天下为主, 君为客”。清代顾炎武强调应将民众的利益置于君臣之上, 凸显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倾向。戊戌变法中, 以康、梁为代表的思想家充分利用国人所熟知的民本思想的资料, 阐述新的政治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是一种本土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和发展的进程。当然, 必须注意克服中国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形态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会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互补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1卷)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658-65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 篇7
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 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人学思想的合理因素, 形成了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经历了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成型时期, 在这一时期, 他用费尔巴哈的观点批驳黑格尔的思辨的人, 通过对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 为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全过程, 可以以184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也就是学术界一直在争论的“青年马克思”时期和“老年马克思”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马克思并不互相矛盾, 而是有机联系和统一的, 贯穿马克思这两个时期的是一个中心思想, 就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人学思想, 即:“人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 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
二、探求人被异化的根源
为人类服务, 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理想。但是, 马克思所看到的人类, 是少数人在统治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剥削多数人, 是少数人在压迫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奴役多数人。
尤其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 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 也是一种商品”。【2】
马克思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 明确地指出:“面前的对象, 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 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 当然是出发点。”【3】可见, 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 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在这里, 马克思已经把是否承认人的主体地位看作是新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开始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 历史的主体应该是那些活生生的“从事物质生活生产”的人, 是在“社会历史中行动的人”, 是“社会化了的人类”。也就是说, 所谓历史主体是指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动者、改造者、控制者。
1、人首先是自然的人
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基本看法, 可表述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即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社会人, 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
马克思说:“人 (和动物一样) 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 而人较之动物越是万能, 那么, 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 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 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 这就等于说, 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进一步研究“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时候, 马克思又发现:“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6】,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另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 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自然性的统摄
透过劳动的视角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揭示了人性的全部秘密。18世纪自然主义的致命缺陷就在于它没有看到劳动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意义, 它没有看到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不同。通过劳动, 人的器官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器官, “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器官”【7】;人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需要, 而是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具有了社会性。
由此可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为人类服务”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最高人生理想。“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核心, 作为劳动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的“人”, 是马克思学说的最原始的出发点, 也是马克思学说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点, 更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终结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第5页
【2】《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9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28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省思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现了新情况。面对受教育者, 是主动适应, 还是坚持“灌输”?成了当今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人主张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结合现实问题或中国思想传统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人主张回到马克思, 把马克思主义原来真实的东西全面贯彻下来[1];也有人坐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 以实用、经济上升为目的, 不用理论指导。这些观点的分歧, 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正确性。正是这种社会存在才导致了人们的不同认识, 而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却能代表不同的社会走向及各自的教育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多见的情况, 也与国家整个经济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而经济是一定要表现政治的。法国哲人拉法格说:“是经济的必然性而不是正义观念引导人类前进。”[2]他的话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它们有主次之分, 不是并列的。最终起关键作用的, 还是社会经济, 而不是我们的善良和正义观念。
那么, 作为党和国家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情况, 或迟或早总是要调整的。这是必然趋势。要么使社会意识适应经济基础, 要么使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去适应社会意识。中国的现实使得这两种情况出现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状况, 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施就不能说是很轻松的事了。回避不讲, 就意味着放弃理论的传播;坚持灌输又缺少去认真倾听品味者;要结合现实, 学生很有兴趣却又与理论问题有距离。目前哲学教育总体上采取的办法是, 先让哲学适用起来, 增加生活性、联系人生遭际, 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它的好处是改良, 既能强化吸引力, 又能避开哲学的庸俗化。但它的不足是折衷, 没有针对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说透。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从本质上讲,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还具不具备真理性?这应该是根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 把真理想办法讲出来就可以了。因为真理不怕实践检验。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 就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人生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就业、医疗、教育, 谈道德、信仰, 怎么不行呢?联系现实, 对照理论, 是能深化人们的认识,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科恩在谈社会主义问题时, 就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道德, 它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他认为:“平等、共享及人的自我实现, 这些信念无疑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信念的组成部分。”[4]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人的根本权利无从实现, 这些资本主义的产物滋生了种种的社会丑恶, 是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以盈利为目的、劳动的异化、非理性及丧失人性, 包括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都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完美。“富裕与贫穷、饱足与饥饿、有望与无望之间的对比, 巨大强烈, 无法抵抗。”[5]这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造成的。还有国内, 全民搞经济的大气候把整个社会意识调动起来了, 金钱、富裕, 成了人生乃至社会的总目标。为其可以舍弃原则、信仰、正义、道德。把精神生活降到了物欲的快乐, 只要高兴就行, 不要思考和稍微归纳一些的思想。理性的内容受到排斥, 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横行;道德失范、环境污染、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这些现实的东西,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能够辨识清楚的。它的实用价值很明显, 教育的针对性也很强。中华民族要前进, 是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支撑的。它是国家众志成城、兴旺发达的基础。
联系现实生活, 我们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但是, 为什么有的人却会把它当教条, 不去作为方法论的依据呢?主要原因:一是主观因素, 不愿思考, 特别是不愿联系实际地思考。时常让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注意触及现实问题。相当于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 这就是教育者的失误。二是国家重心在经济上, 这是大气候, 教育者片面强调实用哲学, 以物欲替代精神性。实惠突出了, 理论、信仰淡化了。认为讲究精神追求出力不讨好, 自找没趣。三是社会不倡导。虽说有人对现实问题已产生了哲学方面的困惑, 个人解决不了, 语言权也没有, 随大流, 不愿苦苦探寻。认为有能力显示在经济利益上, 这才是人的价值。探索人类解放, 追求人生意义似乎已经过时。四是缺乏献身精神。对真理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怕权势、怕孤立、怕失去既得利益, 说到底是有“私”。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出现“舍我其谁”的气魄和理性的节操。五是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的困惑氛围。困惑如果成为社会的共识, 改变的氛围也就形成, 人们探寻解除困惑的办法也就随之出现。对困惑的深入思考形成一定的观念, 这就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那么, 我们在哲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进而改进呢?第一, 对“灌输”要重新思考。真理不怕灌输, 让人理解了才会让人服。但是, 我们又不能以灌输为理由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触及现实问题, 或者说与学生的心灵有很远的距离。接近现实社会和人生, 才能解答学生的心灵之惑。这就是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主动学习的渴求。因为哲学就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 培养的不受外在左右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 把基本理论框架弱化而附和生活内容, 其实也就把指导做虚了。不掌握理论又怎样指导生活实践?话又说回来, 我们整个的教育已经使学生很实际了。他们对政治、理想、信仰渐趋淡漠, 他们所关心的大多是眼前的生活实利了。对理论的东西因缺少自身的体验而感到没用。教育者如不结合实际讲理论, 学生更觉得没意思, 不喜欢。人们知识的获得主要还是靠间接经验, 其次才是直接经验。要使学生去等直接经验是不现实的。这就是说, 提高教育者的讲课艺术, 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自身的参与。共同努力, 效果才好。第二, 哲学的功利性问题。学医学、计算机等技术, 是就业的实用东西, 而哲学是抽象思维, 似乎没有实用价值。这是从哲学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的老问题, 但现在又突出了。甚至有人欲抛弃哲学的价值, 用学习技能来代替精神性。这种偏差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社会上宗教、帮会、迷信盛行, 已经能够说明人是离不开精神寄托的。难道这不是精神信仰么?人的一生中是离不开哲学的。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真善美的追求, 都需要哲学来甄陶滋养。我们又怎能放着做人和振兴民族的大功利不讲, 而短视到把虚假当真理、把物欲当崇高的精神追求呢?第三, 不是哲学没有用, 不是因上了哲学课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才使学生淡漠信仰, 而应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找原因。假如我们的社会有信仰淡漠的通病, 是否能企盼学生上一堂课就马上把信仰建树起来, 而且没有反复十分坚定?会这样吗?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不可能这么简单。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的理论界存在一种倾向:过度鼓吹经济的魅力, 夸大经济的无限作用, 神话西方的现代化。教育界也以今后有多少学生从政获得高位、成了企业老总、挣了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为主要的荣誉熏陶。学生的攀比、虚荣、急功近利与整个社会的浮躁、麻木、压抑、缺乏精神信仰汇成了一股浊流, 浸淫泛滥。这些现象的存在绝不是无端的。现实告诉我们, 这是中国社会最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先进政党, 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思想;民族的凝聚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生产力的进步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关系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协调;社会道德风尚、文化艺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升华。中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离开了,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政党不要了当初成功的执政理念, 退出历史舞台或和平演变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当前中国需要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着力之处。
参考文献
[1]皮家胜.当前马哲中国化的几种不同形态[J].哲学文摘卡, 2008 (4) :8.
[2]郝士钊.西方先哲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 :24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3.
[4]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M].段忠桥,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 :5.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 篇9
马克思在1842年参加《莱茵报》的活动后, 就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和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和实践使马克思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题, 马克思直接从事实际的政治斗争, 站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最前沿, 正是由于对这些斗争经验的反思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马克思开始了向唯物主义转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努力探索多国历史著作和早期资产阶级作家、启蒙主义者政治理论作物的产物, 其中马克思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 由此马克思转向从市民社会探究政治国家的根源, 从而开辟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对宗教根源的揭示, 把“人类解放”归结于消灭私有制, 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 对革命实践作用的论述, 已经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此阶段的标志性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 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 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 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阐发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而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下, 类本质将自身异化了, 并造成人同人异化, 即造成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 造成私有财产, 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思维与存在之间、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对立。共产主义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和一起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正如恩格斯后来所回忆的那样, 他曾不只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 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 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 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2 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进程的第二阶段是以《神圣家族》为标志的。在《神圣家族》中, 暂时放下了异化劳动理论, 转到试图将法国唯物主义引向辩证法这一方向上。马克思认为, 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 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 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 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 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待的唯物主义学说, 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表明, 他试图以法国唯物主义为出发点, 对于共产主义提出更具有现实性的论证, 但是却未能归根到底从物质生产活动去说明历史发展, 从而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神圣家族》中,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和唯心史观, 在批判的过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鲜明地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上, 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决存在于思想、个别与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同时,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了一系列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在同鲍威尔一伙的论战中, 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要真正认识某一时期的历史, 就必须认识这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从这一思想出发, 论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关系, 得出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的相互关系。正如他们所说:实物是为人的存在, 是人的实物存在, 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 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 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深化了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分析, 不再强调市民社会作为整体同政治国家的分离、对立, 而是强调市民社会中的资产阶级利益同国家的一致, 这已触及到国家的阶级本质。他们也分析和阐述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同物质利益的关系。另外, 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们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雇佣工人的非人生活状况之后指出, 问题不在与无产阶级是否具有历史创造者的意识, 而在于无产阶级所处的客观历史地位, 正是由于这种地位使它必定要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运用了辩证法的方法, 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彼此对立而又相互制约的运动, 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3 唯物史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表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新世界观的探索中有了质的飞跃, 唯物史观已经形成。
众所周知,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以实践为中心, 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 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起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表明不仅同唯心主义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 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人与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指出, 一种环境的造成, 首先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是实践的结果。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也是从实践中来的。人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 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和人的改变, 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费尔巴哈认为, 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但是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体现在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关系中,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又使科学的实践观系统化, 还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首先,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意识以物质活动、物质关系为基础, 为它们所决定, 因而也必然随着它们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其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一方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第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作了科学的表述。论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反过来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第四, 阶级、国家和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入地考察了阶级、国家和革命的关系问题。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主义哲学问世的标志。从头至尾, 《宣言》贯穿着彻底的唯物主义, 同时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的世界观深刻地分析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度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给世人留下的珍宝, 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实践的哲学, 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命运获得解放的理论武器, 它为人们走向共产主义指引了方向。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