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总结

2024-09-27

马克思哲学总结(精选8篇)

马克思哲学总结 篇1

马克思哲学总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5.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6.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7.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0.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正真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13.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4.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以上的讲话》。

15.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6.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8.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9.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2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2.从1978年到1982年时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24.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2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6.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2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8.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29.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3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1.中国共产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32.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33.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3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6.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3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9.否定制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4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2.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4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44.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45.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46.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47.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48.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5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

马克思哲学总结 篇2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表现为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发展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探讨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对中国今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道德修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解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俞可平, 等.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8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4]陈刚.人的哲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5]陈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6]李云峰.马克思学说中人的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7]韩庆祥, 等.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8]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潘琍.试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1, (2) .

[10]刘丽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性[J].洛阳师范学院院学报, 2008, (1) .

马克思哲学总结 篇3

【关 键 词】本体论 马克思 黑格尔 实践本体论

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而系统地使用过本体论的概念,但这不能说明他没有本体论思想。本体论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大部分哲学都是通过对本体论问题的思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着解构与建构。因此当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实际上就是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在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在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观点,如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等等。

一、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本体论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古希腊时期,哲学开始于对自然的思索,它以认识世界的本原为目标。所以早期哲学家总是想寻找支配现象界的某种统一的本原。伊奥尼亚派大多用具体的物质来作为万物的本原,如赫拉克利特的“火”,而南意大利派多用抽象的原则为万物的本原,如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则提出了更为抽象的“存在”,使哲学更加抽象和思辨。巴门尼德则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并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处于时空中的实在,而且是滚圆的球体。他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既不是超时空的本质,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

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把第一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存在就是实体,实体是第一存在。他认为实体是最后的根据,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进行说明,具有独立的性质,其他事物都是与之分离并且是受制于它的。这样,实体就是感性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讨论也就是对存在的讨论,也就是探寻现象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或能够统摄或支配事物及其變化的物质或原则,就是本体。笛卡尔认为实体是其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东西的东西,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不过,在笛卡尔看来,尽管上帝是唯一处于最高层次的实体,但还可以有其它的实体。这是因为,虽然被造的实体只有依赖上帝才能存在,但是它们并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因而是独立的。在他看来,被造的实体有两类思维的东西(心灵广延的东西)物体。斯宾诺莎则认为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意思是其概念不依赖于对其他事物,只有通过自己才能认识自身。因而在斯宾诺莎看来,被造的物体不应该是实体。实体是绝对的,不可能再有任何东西来限制它,因而是唯一的。黑格尔则认为只有一个实体存在绝对精神。

二、西方哲学本体论的特征

本体论的产生对人类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认识对象分为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等。同时,对于人类不安于现状,在现实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理想,从而追求更高的生存状态,也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本体论原是解释世界的产物,它的旨趣在于提供世界图景,因而就会追根寻源,于是就给现象界寻找了一个终极的和独立的本体,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是现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原因。它这个目的和功能就必然最终把自己封闭起来,于是历史上的形形色色的本体论最终都形成了自我封闭的体系,最终把自己窒息致死。

具体来说,它们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它们具有超验的性质。即它们对感性世界并不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超越感性世界去探寻支配感性世界的存在和运动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现象界存在和运动的最终根据。因此,存在论也就有追根溯源的性质,自身就成为超越感性世界的先验理论系统。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开始,至晚希腊和基督教,超验领域一直被当作真实世界,而感性世界则是表象的和非现实的。如果感性世界可以被称作一般的人类可以通过直观而反映的世界,那么超感性世界就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而很多哲学家都认为超感性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其次,绝对性与无限性。它们认为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所感受到的现象是不确定的,超感性的实体才是永恒持存的。海德格尔也认为,实体是不依赖于其它事物而存在的,而这种独立性的本质意义就是使人们的寻求最终根据的目标得到了满足。同时,它们也对感性世界的多样性不感兴趣,致力于寻求现象世界的最高的统一性,使其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统摄作用。超感性实体是隐藏于现象背后的超验本质领域,而现象界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而实体才是最本真的所在。它是这样一个领域,在这里人们可以脚踏根基,从而发现其生命的意义。它提供给现象世界以永恒的真理,提供与历史无关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从而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知识的统一性和意义的统一性。通过以上我们对本体论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的探查,我们就会发现贯穿于其始终的思想的立足点。

第一,知性化思维。知性思维是这样的,它遵循着同一性逻辑,以同一性为基础,使概念与其对象达到抽象的分离状态的思维方式。而恩格斯则把知性思维归结为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思维公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类似于“归纳法”,先找出各种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性质,最后形成超感性的抽象概念。那些概念最终成了最高的存在和终极本原。依照这种思维方式,必然会形成一个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体系,然后,在总体性概念的逻辑运演下,又必然会形成一些从属性的下级概念,这些概念都以一定的逻辑为规范。这样,无论是感性的事物还是基于感性事物之上的思维,其运动发展过程都可以通过纯粹概念的形式进行逻辑的推理,总之,知性思维为本体论的演变提供了逻辑方法论。如此,知性思维所构造的概念就具有了抽象性和普遍性,概念被绝对化唯一存在,其意义就是形而上学的。

第二,唯心性。在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唯心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致力于追寻感性之外的超验世界。后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本质,从而哲学的任务就变成了对理念之间关系的探查,这就是后世所称谓的本体论。此后,各种本体论大都是以理念论为发端而建构的,以至于有人认为,一部西方哲学史几乎就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解。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本体论的发展与唯心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二者不能被彼此分开。实际上柏拉图哲学以来的唯心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虽然唯物论和近代经验论反对形而上学,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超越形而上学。无可怀疑的是,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确是以探寻超感性本体世界为旨趣的先验系统,它的实质就是崇尚理性的优先性和至上性。

第三,重理论而轻实践。在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都谈到过实践,然而,他们都不是真正重视实践或者说从客观上难以科学地对待不应该成为纯粹理论的实践。相反,他们大都更重视哲学理论的建构。他们并不是有意回避实践问题,而是由他们所致力于构建的本体论哲学所决定的。自古希腊开始,哲学家开始思考流变的物何以如此难以捉摸,一定有支配这一切的静止不动原因。这就引起了他们对世界本源的思索。于是,就有了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等等说法。这是哲学家对世界的最初探索。而他们得出的这些结论虽然有观察的成分在其中,但主要还是基于凭空的猜想。此后相当一段时期,哲学家都循着这一思路来进行探索世界本源的思考。他们的结论大都缺乏实践的基础,这当然是由当时的科学水平决定的。然而,当他们的思维形成了一种整体的习惯时,就造成了哲学家对实践的遗忘,而以思考和构建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旨趣。所以,本体论哲学家重理论而轻实践首先是因为古时科学水平不够发达从而使理论思考成为一种传统所致。

三、馬克思哲学实践观蕴含的本体论思想

马克思在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中,针对其知性化思维方式、唯心主义和理论高于实践的观念取向,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的观点分别对其进行了批判,从而使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体系土崩瓦解。而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也构建了自己的本体论。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实践是实践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是人对自然界的否定,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进行分工,就必然会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成果,这是实践所必然带有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带目的性的活动,其目的先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可见,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正是人类世界中的基本关系。

在马克思那里,人们创造历史的前提是维持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必须进行实践活动,即必须对自然界进行改变,和它们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个体和其他个体由于其实践的内容不同,实践的成果也不尽相同,们为了其生存,认为社会关系必须互通有无,进行交换,这就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马克思“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社会生产力本质上也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不断进步的。因此,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人类相互依存的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实践也就成了整个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根据。传统本体论所追寻的本体是一个“不动的始基”,所以它是首先设定在感觉之外存有一个永恒不动的终极存在。马克思认为,“对象、现实、感性”不能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来理解,而要同时“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并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样,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开辟了一条从本体论角度来关注现实的理论路径。这样,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哲学的根本原则,使自己的唯物论观、辩证法、历史观等思想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展。这样,实践马克思哲学当中就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21走向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马克思哲学总结 篇4

2008-04-25 13:29:22| 分类: 教学素材|字号 订阅

[辩证唯物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 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 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②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反对: 不尊重规律的主观蛮干的冒险主义(唯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运用:培根说过: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6、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唯物辩证法]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原理(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不承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所在)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反对形而上学。【联系观】

8、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事物有条件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反对孤立的看问题和主观臆造联系的做法。运用:用辩证法有关原理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9.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忽视联系,也不能否定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否则就会受到联系的报复。(2)人们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固有联系进行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法论:人们既要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10、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并可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把握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反对: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及主观臆造联系的做法。辨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处于统帅地位。部分也影响整体。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中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统帅和决定的地位,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合理组合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欠佳组合,就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和部分又是联系的,二者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依赖各部分功能的发挥,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状决定整体的性状及变化;部分又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的功能,整体性状影响决定部分性状及变化。)

方法论:①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反对:没有全局观念;忽视局部的作用。

运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观】

12、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运用: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

13、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的变化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反对: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成静止不变;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辨析: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事物发展的实质)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①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③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运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体现了什么哲理。着力自主创新。

15、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内容: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时存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片面强调外因或只讲内因的错误观点。

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

16、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信息地向前发展。(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上的数量没有变化,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具体要求:①坚持适度原则;②不失时机促成飞跃;③重视量的积累,还要优化结构。

反对: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反对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反对忽视量的积累和结构优化。

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的哲理。

17、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内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新事物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对新事物的成长持怀疑态度;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条直线,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运用: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矛盾观】(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8、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9、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反对]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作是虚幻的、任意的,否认了转化的条件性,是错误的。

20、矛盾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客观的,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反对]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2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内容: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地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运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依据。

2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有各自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运用:“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内容: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运用“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致电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反对片面强调普遍性和片面强调特殊性。

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

24、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反对:不分主次的均衡论,只抓中心的“单打一”,将主次矛盾绝对化的静止的观点。

运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哲学依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反对: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混淆事物的性质。

运用:党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存在腐败现象,这是支流,但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改变党的性质,就会亡党亡国。

26、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就是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反对: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和离开重点谈两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

27、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坚持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基础,坚持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①唯物论与和辩证法尽管都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存在着区别: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不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辩证法主要揭示世界的状态,即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②坚持唯物论与坚持辩证法是有机统一的。坚持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基础,只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世界的状态,才是唯物的辩证法。坚持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方法论: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坚持从全面的、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反对分割两者联系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运用:“经济工作要上去,领导干部要下去”(调查研究)[认识论原理]

2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反对:只强调规律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29、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的标准、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反对盲目实践和空洞的理论。

运用:实践出真知;没有革命的实践就没有革命的理论(恩格斯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30、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31、人类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只是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扩展、发展认识。反对:任何僵化的、静止的、停滞不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2、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原理内容:合理的科学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干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哲学依据:唯物论〈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事物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创新,破除思想合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认识论〈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克服固守书本、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

[人生观、价值观原理]

3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

反对:反对历史唯心史观,反对以错误的思想为指导。

运用: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诚信建设;适时调整宏观政策。

3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指向就不同。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35、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原理内容: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方法论: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反对:反对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

3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者缺一不可。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和可靠标志,也充分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又要认识到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反对: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反对割裂贡献与索取的关系。运用:王顺友、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37、人生价值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方法论: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目标、人生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条件。

反对:反对不思进取、坐享其成,不愿去创造条件;或者不实际出发,盲目蛮干。运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难得的机遇,青年人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器。

38、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理想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方法论:要树立崇高理想,又不能脱离实现;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反对心无大志、眼高手低、脱离实际。

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方法论: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反对:认为“英雄造成时势”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运用:我党加强党的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40、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两者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方法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哲学总结 篇5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哲学观得出的结论。

作 者:黄振灵 黄赞梅 作者单位:黄振灵(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

黄赞梅(南昌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篇6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问题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是人类未出现就有的,物质先于人类而产生。世界的一切来源于物质,人和动物都来源于物质,所以世界万物都可以称之为物质。而客观物质世界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这也是物质世界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各种想象,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到生物运动,都是以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方式存在着的,而人类社会则是一定的主观目的、理想、情感和意志,其活动都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见,自然界的自在形式与人类社会的自为形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但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这都的客观物质世界自身的形式,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再一次部分。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历史过程。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和有力的证明,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至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用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如水、火、气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天才的猜测成分,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形而上徐唯物主义在坚持按世界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方面作出过一定贡献,在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过重大作用。它的主要缺陷是机械性、非历史性和不彻底性。其根本缺陷在于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直观地看待世界,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特别是以实践为基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最完备形态。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辩证法。

④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人类的产生来看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资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如果要追溯人类的起源,最早的是原始食虫类,古猴,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时候的产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我们人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看到,劳动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劳动把人类从动物当中区分开来。

2.从人类的存在来看

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他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发展和分布都是客观的。而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跟你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两者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两者就像人的脚和鞋子,鞋子如果不适应你的脚,你就走不快。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人可是吃过大亏的,大跃进的时候,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下,中国人做了很多不切实际的事情。有一个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炸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这是严重脱离实际,所以大跃进不仅没有使我们超英赶美,反而使中国倒退了好几年。所以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是物质的。因此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客观的物质体系,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存在,没有选择的余地。

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客观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曾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这句话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或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辩证的过程,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对于马克思的这句话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我们同样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运动发展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过程。而具体的讲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的;第二,实现人类利益的方式是物质的。

①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我们已经说过,人们的利益来自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我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利益需求,因为我们的身体会饥饿、会寒冷、会疲倦、且懒得走路等等,所以我们的根本利益就是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的整个的物质利益体系。而我们的身体的产生则是大自然的长期演化的产物,不是有我们来决定的,因为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之前我们不可能决定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出现。而大自然我们都知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产生于自然。

②人类的实现利益的方式取决于物质的结构方式、运动方式。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利益需求主要的或全部都是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而我们从相关物质环境中创造物质利益的方法也是物质的,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总的来讲,我们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方法无非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或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规律新创造的物质形态和根据已经存在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形成的。简单的讲就是物质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使用方式,我们的使用方式是根据物质本身固有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确立的。例如:我们都知道更牛和铁犁造就了比奴隶制时代多得多的物质财富,而人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创造财富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相关物质环境中存在耕牛和铁犁等等这些具体的物质结构,其次是因为铁的结构导致的轻便、坚硬、耐用等特性和牛的结构导致的的力气大,脾气好、易于驯养等运动特性,然后我们才能够组织起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方式是由相关物质环境中的具体的物质的结构和运动决定的。当然了农业生产当然不止这一种方式,现代化的机械化作业也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但即便是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也是物质性的,因为机械化的生产工具是用具体的物质制造的,它的工作原理也是根据物质的运动原理制造出来的,例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石油的相关的化学性质,钢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制造出来的,人们唯一可以做的事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生产。还有现在人们用核电站进行发电,人们只所以能够这样做,还是因为物质世界中存在核燃料及相关的运动方式。总而言之,人们实现物质利益的方式是根据相关物质环境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结构及运动方式建立起来的,人们的实现利益的方式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方式也同样如此,因为既然生产力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生产力决定了主要的社会结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社会的演变也是物质性的。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从产生、存在、发展来看都具有物质性。

(三)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以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和认识,和对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的认识,构成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世界有统一的基础;其二,这个基础是物质的。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紧密联系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肯定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是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二元论都是根本对立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对于物质来说是本原的,因而断言世界统一于精神。也有一些人采取折衷主义的手法,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而“存在”是既可以归结为物质也可以归结为精神的含糊不清的概念。

论马克思哲学自觉的问题意识 篇7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问题意识,人类解放,实践

作为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思想本身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命运。及至今天,马克思哲学仍是关照世界的不可逾越的权威视界,富于生命而熠熠生辉。回顾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理论关照及其釜底抽薪式的革命性变革,每每都得益于其哲学自觉的问题意识。

一、马克思哲学之自觉的问题意识

1、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自觉体认

马克思认为,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也不是禁欲主义的神甫法衣,哲学是在思想中把握到的现实,而且“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1]哲学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式的内在的自我满足以及关门主义其实都是假象,哲学不仅就内部即就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置身时代是哲学言之有物的前提,反思时代问题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必然要求和体现。“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2]而“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哲学源于惊异,其所惊异的便是时代的紧要问题与困惑。看似天马行空的哲学无不受尘世与世俗的牵绊与制约。马克思哲学富于生命力恰恰拜时代所赐、与时俱进的结果;旧哲学天马行空的自足幻象部分即缘于对哲学的时代制约性认识不深。

2、对旧哲学自足幻象的解构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部分哲学家注意到了哲学与时代的关联性,因而其哲学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但是,在马克思之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唯心主义一直主导着哲学家们的头脑,在他们看来,意识、观念主导着社会的历史演进,结果在精神编织的襁褓和帷幕中自我迷失。马克思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而且告诉我们,这种主张精神、观念、概念统治历史的戏法是如何变出来的:第一步,把统治的个人的思想同他们本身分割开来,从而承认思想和幻想在历史上的统治;第二步,使这些思想的统治具有某种秩序,即在不同时代的统治思想之间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仿佛思想和概念完全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向前发展;第三步,为了消除这种思想和概念自身运动的神秘外观,又把它们变成在历史上代表着这些概念和思想的许多人物,如哲学家、思想家、统治者等等。“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从历史上消除了,就可以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了。”[4]

与之相反,马克思旗帜鲜明地主张,不应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历史,而应以现实实践及历史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指出了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但是,为历史唯心主义主导的费尔巴哈仍然以思想解释思想,其哲学革命浅尝辄止,“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己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4]分享着共同思想前提的思想家也遮蔽了眼睛,李嘉图用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黑格尔把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神秘化为观念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有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帽子,那么,有一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观念。这个英国人就是李嘉图,一位银行巨子,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个德国人就是黑格尔,柏林大学的一位专任哲学教授。”[4]

3、对一切持有的批判意识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马克思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及作为其反映的各种理论,包括自己的理论以及形形色色的离奇、荒谬的观念。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演变即是明证,其对过往意识形态的批判也不是重建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而是揭露全部意识形态的秘密,并为颠覆一切可能的意识形态准备条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哲学生命力之所在,正是在对一切旧哲学和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批判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得以实现的问题意识支点

1、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是贯穿始终并推动其哲学变革的红线

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索活动中,发生过很多变化:在思维方式或哲学观念上,中学时代主要受康德和费希特哲学的影响,大学时期转而“信奉”黑格尔哲学,大学毕业后又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最后批判费尔巴哈,创立了现代实践唯物主义;在研究重点上,早年的主要兴趣是哲学,中年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学,晚年又热衷于探索人类学问题等等。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如果我们进行这样的追问,就不难发现:哲学观念和研究重点的变化只是表象,马克思理论中深层次的东西——为了人类的解放或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宗旨和人文情怀——却始终没有改变,正是这样的理论宗旨和情怀支配、驱动马克思从一种哲学转向另一种哲学,从一个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从一个国家“流浪”到另一个国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实践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阿基米德支点

对于人类解放的道路问题,马克思认为,“我们不想花费精力去启发我们的聪明的哲学家,使他们懂得: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4],“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4]人类解放首要的是一项历史活动,思想活动次而下之。费尔巴哈的缺陷就是把人的解放仅仅视作思想事件,而在马克思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们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1]

3、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釜底抽薪超越旧哲学的基础

传统哲学将意识、理性视为人的本质及存在方式,而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行动。因此,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由此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理论喧嚣吵嚷中。在被恩格斯誉为“天才世界观的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明了旧哲学的观念决定论处处包含的悖论与矛盾,诸如:人的主体性以抽象的形式呈现,人与环境无限追溯的悖论关系,抽象的自然与抽象的人难以逾越的鸿沟,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人本学依据的浅尝辄止等等,马克思以从事着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对类似经院哲学的问题予以消弭,而且将近代哲学中被精神层层包裹的羞羞答答的“人的主体性”予以现实主义的扬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世界观得以有血有肉地拓展,完成了“哥白尼式”革命扭转,夯实了超越旧哲学的地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4],以此观之,道德、宗教和形而上学等意识形态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三、马克思哲学自觉的问题意识之启发

正是马克思哲学自觉的问题意识使其完成了对旧哲学的超越,并立足于从事着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生长点,对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着重要启发。

1、必须始终保持哲学的开放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品质。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当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要想让马克思哲学保持这一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特质,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使它具有对话的能力和需求,这既包括与时代、与实践的对话,又包括与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对话。恩格斯早就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3]惟其如此,哲学才能体现时代,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必须始终保持哲学的独立性、批判性

“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能够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敢于揭露一切可能的意识形态背后的秘密,就在于它的这种无私性。相反,如果以一己之私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必然遮蔽自己的视野,成为维护某种既得利益的手段。如此一来,它就不可能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看待和对待自身,从而难免沦为非批判的保守的力量。”[14]哲学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批判性,惟其如此,哲学才能避免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误解、误读。

参考文献

[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第425页。

[2]、[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第289-290页。

[4]、[5]、[6]、[8]、[9]、[10]、[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第59页,第136页,第60页,第74页,第80页,第7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及其意义 篇8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范式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摒弃以往哲学家纯理论推理的思维方式,把哲学的根基建立在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思想的确立,对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挖掘马克思哲学超越于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合理性,理清发展脉络,同时,确立感性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意义地位。

关键词:哲学范式;思维方式;实践;感性思想;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26-04

马克思在确立自己的感性思想之前,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做了较高的评价,“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1]4在继承了费尔巴哈以及黑格尔合理思想来源的基础上,他的感性思想的体现以及确立绝大部分都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李嘉图的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反对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阐述的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阐述出来的。实践作为人的一种感性的生命活动,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要深刻理解实践观是怎么样在马克思哲学中确立起来的,只有深刻地挖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精神现象学》。对于《1844年手稿》,我们也可以说,它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2]。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体现出他的感性思想的呢?他的感性思想是如何超越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呢?感性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对他整个哲学基础的确立有着怎么样的意义?笔者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感性思想:

一、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对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扬弃

对黑格尔哲学巨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过程中,费尔巴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批判旧哲学那种纯理论化倾向,哲学走向感性的现实,他认为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1]96费尔巴哈首次提出了把哲学根植于现实生活中,这一感性思想摆脱了之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头脑中的逻辑推理,远离人们生活,堆积在书籍中的文字,满足于对整个外部世界的解释和文字游戏的习惯,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但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观”,不是简单的全盘接受,而是批判继承发展。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巨大绝对精神体系的批判中,具体有几个方面的贡献:(1)他指出了黑格尔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本末倒置,“把第二性的东西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对真正第一性的东西或者不予理会,或者当作从属的东西抛在一边”[3]455;(2)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们对宗教中上帝的崇拜,其实不过是对人自身本质的崇拜;(3)指出了人的本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即“爱”。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贡献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和重视,费尔巴哈力求克服抽象,回到感性本身,取得感性确定性,把哲学拉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的努力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特别指出,“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1]89可见,马克思对其思想的肯定和赞同。

马克思接下来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学说作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一是“把否定的否定仅仅看作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学(超验性等)之后又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同自身相对立而肯定神学的哲学。”[1]97二是“还把否定的否定、具体概念看作是思维中超越自身的和作为思维而想直接成为直观、自然界、现实的思维。”[1]97他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辩证矛盾精神的同时,仅仅把这种矛盾看作是哲学体系内在的矛盾,而不是一种包括自然界、社会等一切领域存在的矛盾,所以在摒弃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同时,把这种宝贵的思想给抛弃了。另一方面,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只是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地直接对等为现实中的感性存在,把复杂的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简单的“爱”的关系,即爱的宗教,没有深究出其内部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只是一个把抽象的东西简单“物化”,在历史观上,面对抽象的现象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虽然费尔巴哈揭露出了黑格尔以及以往哲学家的思想弊端,但是,对于如何克服这些思想上的弊端,自己也没找出合理的有效方法,他提出的一系列自己的“感性观”,表面上是克服了以往哲学抽象的形而上性,但是自己还是在“抽象化”的理论堆里打滚。

马克思正是意识到了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抽象性,才为克服其中的抽象性而努力。在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只是简单地把人与自然的统一付诸表面感官的统一,而没有达到根本性的统一。马克思意识到这一点,改变了以往哲学家把实践这一概念仅仅运用在道德理论的习惯,应用到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中,进而改造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看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与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一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种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88这句话就是他新哲学产生的一个标志,马克思就是运用实践的观点改造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形成了他的科学的哲学观。

二、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绝大部分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中内容比较丰富,大多都是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反映出来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他的感性思想内涵:

(一)整个世界都是一种感性存在,人、自然界、社会私有财产、全部历史都是感性存在,不是黑格尔认为的作为绝对精神的产物而存在

人是作为感性而存在的人,“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1]53每个人都是首先是一种肉体性的存在,他通过这个观点揭露出了工人不得不接受资产阶级剥削的原因,即必须满足自身的肉体需求,在不断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变成肉体的奴隶“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1]53。在自然观上,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同样是感性存在,“自然界、就它自身而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同样,整个社会私有财产虽然作为一种无形力量压制着整个社会的人,但是也是感性存在着的,“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1]82从马克思这句话就告诉我们,私有财产只不过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异化的物质产物,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也是一种感性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一种感性存在的历史,而不是一种脱离现实在人头脑里面构想的产物,“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是记录人感性存在痕迹的历史,满足于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储存人的感性行为的“记事本”。总之,整个世界都是作为感性存在着,突出感性的地位,反对整个西方哲学家抽象的纯形而上学倾向,与费尔巴哈大相径庭。

(二)人是一种类存在物,通过劳动这一感性活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对象化

人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类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6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类的本质对象化为外在事物,总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来改造外部世界。人把自身对象化为外部世界,去改造外部世界,是通过劳动,劳动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给劳动规定了内涵“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4]120。劳动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自由地改造外在世界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性,在劳动中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只有通过劳动改造着对象世界,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作为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57人在改造外部世界过程中,使整个世界产生了“二重化”,一个是“自在世界”,一个“属人的世界”,“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现自身。”[1]58劳动不仅在改造外部世界,也在改造人自身。因此,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通过劳动不断地在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超越自我。

(三)人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在私有财产的条件下产生了异化

人是一种将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存在,但是“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1]88-89也就是说人把自身的本质对象化为一种固定物质的形式,而这种物质的形式反过来成为一种制约人发展的力量而存在,而这种情况在私有财产的条件下,表现为商品对工人的制约,“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1]52-53商品虽然是工人的对象化产物,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导致生产者与商品相分离,商品不是作为满足于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存在,而是反过来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而压制工人。所以,必须对这种异化的东西实现扬弃,才能解放出工人阶级,“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1]85-86马克思通过揭露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深刻地揭露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存在,提出了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产生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且提出了解决这种异化的途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马克思超越于费尔巴哈感性观的一大亮点。

(四)人是一个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存在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但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不爱的关系。费尔巴哈把人的对象化简单地等同于爱的对象,通过爱来阐述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这样就把整个社会的人与人的本质关系简单化了。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费尔巴哈认为人区别于自然界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类意识,但是没有马克思指出的那么准确。马克思认为人这种类存在物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一个种的整体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1]57。人的这种类存在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在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中这种社会性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被抹杀个性,被束缚在生产链条上的社会性,表现出感性特征,而不是那种抽象的人与人的简单的“爱”与“不爱”的关系。他同时指出个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1]84每个人都是在感性活动中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特征

(一)感性直观性

整个哲学研究对象不再是那种抽象的、远离人的生活的虚幻世界,而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中的能够被人感知的世界。马克思充分吸收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彻底摆脱了先前哲学注重内在逻辑性的体系的研究,通过分析人类的经济生活来揭露人、自然、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哲学,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人的问题而展开。他所提出的人,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人,人既是肉体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即一种感性的存在。他通过揭露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了整个世界的真正本质。他在人的研究上,对人的本质作了比较具体的概括,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只是仅仅满足于区别于动物的“类意识”,人的本质体现在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的各种不同关系,也就是说人的本质都是通过感性活动体现出来。他的感性思想完全摆脱了费尔巴哈那种抽象的概括性,真正实现了从现实生活中来揭露整个人、自然界、社会的本质。

(二)富有辩证性

马克思在吸收费尔巴哈的“感性观”的基础上,对其思想进行了批判,发现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在揭露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不能把握住里面的实质核心,陷入了形而上学。在历史观上,费尔巴哈由于没法用现实感性的物质来解释抽象的历史现象,而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正是发现了费尔巴哈的弊端,充分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进行了改造。他认为人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否定外部世界的过程,在改造世界中否定自己又肯定自己。这在马克思哲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人在使自然人化的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人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人不断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不断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过程。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试图不断打破现状的遮蔽状态,为追求更高的生存真理而不断自我扬弃,为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状态也不断奋斗。这就体现出比较强的辩证性。

(三)具有实践性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中,最重要的是感性活动,即实践。在经济生活中,人的感性活动主要表现为劳动。马克思不仅仅停留在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直观唯物主义的层面上,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只是让主体作为一种外在的一端,对客体进行“直观”。主体没有对客体进行任何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外在地“直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主体”其实也是“客体”,完全是一种被动地附属于感性对象的存在。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抽象的“直观”,从人类的生命活动——实践来阐释他的“感性活动”。他认为人不是被外在的“物”所决定着,而是通过感性活动即实践来不断改造感性对象,在改造过程中不断创造历史。黑格尔以及之前的哲学家也提出过实践观,只不过他们的“实践观”要么是道德里面的行为实践,要么是精神的活动,基本上都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里面的劳动等观点,把实践这个概念运用到人的生命活动中,这一点可以充分看出马克思“实践观”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人类就是通过感性活动而不断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区别于动物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不断地变革整个社会及自己。正是“感性活动”这个概念实现了对“感性直观”的超越,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产生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四、马克思哲学感性思想的意义

(一)马克思感性思想的确立为马克思整个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有三大理论来源,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的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两大重大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继承吸收费尔巴哈的“直观”的感性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感性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现实性,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关系才是现实具体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变革外部世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对象化自身的本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是一个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过程,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及辩证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形式而存在,是人类独有的类生命存在方式,它是为解放整个人类而服务的,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存在方式而不断否定的人的感性活动,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目标的特性,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哲学,是为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无不与他的感性思想密切相关,特别是他的感性活动——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是区别于任何时代哲学的根本性的区别。

(二)实现了对“人”的地位以及本质的科学解释

在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人的地位经历着“重视—不重视—重视”的逻辑发展过程。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对人的地位比较重视。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的自我标准作为万物的准则。苏格拉底一改之前哲学家们只关心世界的本原,而忽视人的问题,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的人,重点对人的道德等问题进行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晚期希腊哲学派别,都是着重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中世纪时期,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人的地位被贬低,人只不过是神的附庸,人的一切意志都必须服从神的安排。近代以来,文艺复兴运动的掀起,人的地位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还是“变相”地被抽象化的“精神”统治者。到了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的本质为人的本质的外化,但是,人这一存在还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没有真正地得到揭示。马克思通过分析工人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践活动,确立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关系,进而确立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他认为人能够进行感性生命活动——实践,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劳动,正是实践活动,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那种从一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而是一种活动。人就是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不断自我解放、不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443。人就是不断挣脱社会中“异化”现象,共同为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社会而努力。

(三)实现了整个哲学范式的变革,为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马克思哲学之前的一切哲学思想都重在怎么样去解释整个世界,马克思哲学则是一种根植于人们的实践中,重在指导人们怎么样改造整个世界。之前的哲学家力争于为整个世界建立一个可以诠释的理论系统,在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之前,都是努力寻求自己哲学思想大厦需要建立的那个基点,然后运用综合与分析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以保障自己理论系统的自在一体性。很多哲学家刚开始都是根植于当前的社会现实,紧跟着时代精神提出的,但是,追根寻源地寻求那个最高的形而上的存在之时,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绝大部分又是陷入了神学的泥坑无法自拔。人们普遍认为黑格尔实现了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哲学已经“终结”,无法前进之时,只有马克思哲学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根植于人类的感性活动——实践,通过人们的最普遍的生活——经济生活,来诠释他的新变革。他的哲学是一种革命性的哲学,是通过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探讨无产阶级的革命方式,预测整个人类社会的走向等理论,来指导整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是一种真正实现了理论结合社会现实的“活”的理论。这就打破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桎梏,为哲学新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丁立卿.马克思的哲学变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上一篇:个人辞职报告书下一篇:招聘专员转正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