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

2024-06-27

微公益(精选12篇)

微公益 篇1

2010年, 《公益时报》盘点出了全年的十大公益热词, 提出了所谓“微公益”的概念, 它是指普通民众自发地借助网络等新媒体, 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入手, 将自己的点滴关怀融入社会之中的一种公益行为, 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积少成多。微公益正是借力于Web2.0时代的社交媒体得以发展壮大起来的, 不同于传统公益事业自上而下的鼓励动员模式, 微公益采取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全民自主参与模式, 公民的点滴爱心汇聚成涓涓流水, 帮助有需要的人。微公益发展至今, 以微博为平台, 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如“免费午餐”、“大爱清尘”、“民间打拐”等参与度极高的公益活动。但是, 根据2014年1月份的《第33次CNNIC报告》显示, 2013年微博发展出现转折, 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 较2012年下降了9.0%, 而在减少使用微博的人中, 有37.4%的人转移到了微信。

目前, 微信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亿, 根据速途研究院《2013年微信用户行为分析报告》显示, 63.4%的用户每天至少使用一次微信。自2012年微信开放公众平台功能以来, 许多公益活动也纷纷进驻微信, 利用这一平台传递公益信息, 开展公益活动。毋庸置疑, 微信的出现给微公益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也为微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微公益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现状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类工具, 其主要功能在于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与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而公众平台即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 同时这也是公益事业在微信上最重要的一个活跃平台, 借力于这个平台, 账号运营者既向用户推送了优质的资源, 又与用户保持了强有力的互动, 同时微信支付功能的出现又方便了用户的实际参与。腾讯公益的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自开放以来, 始终坚持以“爱·在一起”为口号, 发起大大小小的公益项目已达百余项, 至今已有两千多万普通民众献出了爱心, “Hi公益”俨然已经成为了微信微公益中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以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为例, 介绍微公益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状况。

(一) 向用户推送优质资源

通过对“Hi公益”账号自2014年1月份开始至今所推送的内容进行了一定分析以后, 笔者发现, 该账号每月向用户推送的信息约为20条左右, 每次推送1至3条信息, 推送时间多为中午。信息的表现方式呈多样化, 多为图片与文字的结合, 有时会推送简短的视频。在内容上, “Hi公益”推送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益人物故事:既包括名人 (如彭丽媛、邵逸夫等) , 也包括草根 (如痛失三子的最美支教妈妈杨芳、悬崖边上的教书“担夫”官文宾等) 。

2.弱势人群介绍:如截肢儿童、弃婴等。

3.公益活动宣传:如《看得见的疼爱:马年第一份“幸福礼单”》即是对“新年新衣”活动的宣传。

4.与用户的互动活动:如在“世界自闭症日”开展的“托起来自星星的你”的有奖捐助活动。

首先, 在“Hi公益”所推送的内容中, 有许多都是腾讯公益官方网站上的精选内容, 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 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能够起到一种为社会树立标杆的作用, 不断向外界传播正能量;其次, 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运用也能提高用户的接受度;最后, “Hi公益”的语言风格也极具特色, 经常采用网络流行语言, 如“你造吗? (你知道吗) ”、“来自星星的……”、“且行且珍惜”等。在如今这样一个“内容为王”时代, 推送资源的优质化是根本。

(二) 与用户开展多形式互动

2013年4月份, 腾讯公益推出“我的公益故事”征集活动, 至今该栏目已开展了50期。在活动过程中, 除腾讯公益官方网站外, “Hi公益”公众账号已然成为了该栏目的主要素材征集地以及宣传阵地。如在2014年2月20日推送的一条内容中, 腾讯公益就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用户有奖征集公益人物线索, 并提供了联系邮箱、QQ以及电话。

“Hi公益”还会不定期地推出与用户的有奖互动活动, 如2014年2月22日开展的“有奖征集最温暖笑容”活动、2014年3月28日开展的“2014地球一小时进入倒计时有奖互动”活动、2014年4月11日结合“我的公益故事”栏目开展的“你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主题讨论活动等。

2014年5月初, “Hi公益”在账号主界面下方加入了“存在团”这一菜单。在存在团中, 用户可以自由发言、回复、跟帖、转发、点赞, 这就在用户之间建立了一个微社区, 为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的开展, 公众账号与用户之间保持着强有力的互动, 使虚拟世界中的“推送→接收”的弱关联性转化为“推送→接收→反馈”的强关联模式, 这样有利于建立起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忠诚度。显然, 在微信平台中, 保持与用户的互动是关键所在。

(三) 快捷的支付方式

观察“Hi公益”的微信公众账号后发现, 在“Hi公益”账号的主界面下方有一个名为“公益项目”的菜单, 里面定期更新需要捐助的公益活动, 如“乡村里的梦想课堂”、“为孤儿们找妈妈”等, 直接点击相应的公益活动就可以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捐助, 对用户来说既省时又省力。此外, 用户还可以直接进入“我的银行卡”菜单点击“腾讯公益”栏目进行捐助。快捷的支付方式确保了用户捐助有道。毋庸置疑, 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也是微信运营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微信参与微公益传播的优势

微信自身的传播特征为微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纵观腾讯“Hi公益”等微信公益模式的创新, 笔者认为微信将在传播主体、传播形式、受众参与三个方面为微公益传播带来发展机遇。

(一) 微公益传播主体:专业性、可信性

微信分为个人账号和微信公众平台。个人账号是由普通个人申请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 服务号一般是给客户提供服务, 银行和企业用得比较多;订阅号提供信息和资讯, 一般媒体用得较多。微公益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微信公共平台的订阅号和个人用户。

1. 微信公众平台:官方认证

真实性、公信力一直都是微博公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微博门槛低、草根用户多, 微博公益传播的消息更多是以个人的名义为主, 力量单薄, 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并且大多数活动都是以转发微博作为维持微公益的方式, 只能在短期内引起关注, 难以有持续的影响力。同时面对微博海量的信息内容, 有些微博公益的消息无异于“沧海一粟”。

1951年,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和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 提出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他认为, 信源的可信度越高, 其说服效果越大;反之, 信源的可信度越低, 说服效果就越小。相比于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公益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公信力。首先, 微公益的微信公众账号都是经过微信官方认证, 并且依托于各大公益组织, 信源可信度较高。例如, “Hi公益”是腾讯公益在微信上的公众平台, 其公益信息都来自于腾讯公益组织。其次, 微信公众平台公益是“点对面”推送, 确保信息到达订阅者手中, 并且具有持续性。如前分析, “Hi公益”账号每日可以推送一次信息至其订阅者, 并且可以持续长时间推送, 让受众持续关注。再次, 公益信息详细, 透明。例如, “Hi公益”会显示捐献的总人数, 并且每一个公益项目捐助人数、金额都会显示。比如“先心女孩要高考”的公益项目, 可以看到筹款的目标是45634元, 截止至5月16日17::20分, 已经有673人捐助, 已筹集12947.26元。除此之外还有项目的详细情况, 项目的具体预算, 善款接受机构以及项目发起方等。由此可以看出, 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公益传播有较高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2. 个人微信账号:强关系、真实性

微信和微博相比, 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用户关系的真实性。微信是QQ的衍生产品, 依托于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微信的用户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手机通讯录, 这部分是微信用户现实中的熟人, 属于人际关系中的强关系;二是QQ好友, 这部分中大多数是熟悉的好友, 部分是陌生人, 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三是基于“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其它方式认识的陌生人, 属于人际关系中的弱关系。从中可以看出, 微信用户是以强关系为主的社交网络。格兰诺维特指出:在传统社会, 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传播, 是一种“强连接” (Strong Ties) 现象。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者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 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 往往拥有很强的感性意识和情感黏性。因此, 基于这种朋友圈、强关系的微公益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以及真实性。

(二) 微公益传播形式:丰富性、精准性

1. 传播方式

微信是一种富媒体, 支持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微信主打的语音聊天, “这种点对点的语音方式类似于现场直播, 具有及时性和现场感”[1], 通过声音来传达信息, 能更好表达微公益的具体内容, 达到类似于面对面的交流效果。以“Hi公益”为例, 其官方微信有“存在微站”, 在此页面中, 会有“影像”、“存在团”、“公益视频”等子栏目, 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展示内容, 并且有时以语音的形式播报新闻, 受众也可以通过语音和它进行互动。这种多媒体的传播形式, 可以让受众对微公益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达到面对面的交流效果。

2. 推送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可以查看所有用户的信息, 并且有分组的功能, 可以根据用户的地域、喜好、性别等进行分组, 从而使得微公益内容的推送更加精准。

“分组推送即微信公众平合在群发消息时, 可以选择性别、分组、用户所在地区等属性, 或者根据消息的类型和地域进行有选择的定向投放, 将消息发送给某一类用户。”[2]例如, “圆孩子运动梦”这一公益项目, 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家长、运动员之类的相关用户进行推送;涉及北京地区的公益项目, 就可以主要向北京市的微信订阅户推送。分组推送的方式, 不仅可以保证到达率的100%, 并且可以实现精准消息推送, 使得相关微公益的信息资源达到利用的最大值。

(三) 微公益的受众参与:多样性、灵活性

微公益最一开始是借助于微博这个社交平台而发展起来的, 的确, 微博的繁荣让“围观改变中国”成为了2010年的热词, 但是对于公益事业来说, 仅仅有“围观”是不够的。当用户在微博上了解到公益活动信息时, 他们往往乐于按下转发键, 将公益信息传播出去, 但在实际生活中, 他们却疲于做出实际的捐助, 线上声势浩大的转发并没有拉动线下的广泛参与。笔者认为, 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捐助渠道的不畅通。微博上出现的微公益信息往往都会向用户提供转账银行卡号或者物资寄送地,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按下转发键只是举手之劳, 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如果要做出实际捐助, 就必须为此而奔波, 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相比于微博, 微信在微公益参与方式上形式多样、更具有灵活性。“微信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插件功能, 基本功能包括聊天、添加好友及实时对讲功能, 插件功能包括漂流瓶、附近的人、摇一摇、游戏中心、微支付、微信红包等”, [3]微信将这些插件功能和微公益相结合, 丰富受众参与微公益的途径。

1. 微信支付

如上文所提及的, 微信支付功能可以通过微信账户与银行卡的绑定来实现快捷支付, 用户可以直接借助该功能将钱捐助给公益项目。此外, 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举办相关活动, 间接参与公益。例如, 腾讯内部曾举办过“十分祝福、十分爱”公益活动, 腾讯员工和合作伙伴收到中秋月饼时, 只需用微信支付扫描二维码支付0.1元, 腾讯基金会将同时捐赠0.9元, 合力为腾讯“筑梦新乡村”项目———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527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送上一套木制的侗族乐器, 推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

2. 微拍卖

微信平台在功能上非常符合公益拍卖的需求, 首先, 微信的篇幅、排版等都可以展示拍卖的规则、背景、商品详情;其次, 在微信平台上, 用户和用户之间互相看不见, 因此用户可以独立判断;再次, 面向人群广泛。《城市画报》微信公众平台曾利用微拍卖进行过一次公益活动, 《城市画报》曾经的一位实习生不幸患上重症肌无力而面临巨额的医药费, 《城市画报》利用其官方微信 (cityzine) 发起了一场公益拍卖活动, 整个活动从开展到交易完成只用了2天, 共有278人参与此次竞拍, 最终筹得3660元善款。

由此可以看出, 微信平台通过微拍卖参与微公益, 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并且还具有广泛的受众资源, 提高微公益的参与积极性, 丰富微公益的形式。

3. 玩游戏做公益

微信插件功能中有游戏中心, 拥有大批用户, 微信将公益和游戏相结合, 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扩大公益的影响力。例如, “TCL公益基金会”的微信官方账号上线, 承诺:“玩游戏, 玩到多少分, 我们将会追加多少公益善款。”这种边玩游戏边做公益的做法, 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公益。

三、微信参与微公益的现存问题

微信作为微公益发展的一个新兴平台, 其平台自身的缺陷必然会导致微公益发展的不足。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 问题主要集中在粉丝数量有限, 传播范围受限和公众账号要受到平台自身限制这三个方面。

(一) 粉丝数量受限

相对于微博的广场属性来说, 微信更像是一个私人客厅, 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除“腾讯新闻”以外, 所有收归在“订阅号”中的公众账号都必须在用户点击“关注”后才可以向用户推送信息, 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基于“许可”的模式。如果用户不点击“关注”或者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公众账号的存在, 那他也就无法成为该账号的粉丝, 这就在无形中使得公众账号的粉丝数量受到了限制。再者, 目前微信公益账号的推广力度还有所不足, 主要依靠的是一些在官网贴出二维码等基于用户兴趣的手段, 这样就会导致公众账号很难接触到兴趣圈以外的用户。并且, 一旦账号推送的内容质量有所下降或者用户的兴趣点发生转移, 就会出现粉丝数量的下降。

(二) 传播范围受限

粉丝量的有限也必然会导致传播范围的有限。如上文所提到的, 微信是基于朋友关系网而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 私密性较强, 因此大多数用户都乐于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琐事, 而非严肃沉重的话题。有人说, 微博就像一个饭馆, 而微信则像厨房, 出去请大家吃饭是微博生活, 在家里和自己人吃饭就是微信生活, 因此, 微博的传播图景是呈放射状的, 而微信的传播图景则是圆圈加点线状的。这就使得微信不可能达到像微博一样的大规模、大数量的关注度与转发量。用户接收到公益账号推送的信息以后, 也很难再进行二次传播、多次传播, 影响力不大。

(三) 平台受限

2012年, 微信刚推出公众平台功能时, 各种公众账号都享受着与通讯录好友平起平坐的待遇, 出现在微信菜单下的一级界面中, 用户只要点击一次便可进入公众账号的主界面, 浏览推送内容。可惜“好景不长”, “平台不是自己的, 游戏规则也由不得你做主”, [4]伴随微信5.0版本的出现, 原本出现在一级菜单中的公众账号被统一收归进了叫做“订阅号”的二级菜单 (“腾讯新闻”微信号除外) , 用户需要点击两次才能进入。此外, 公众账号的推送频率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每24小时只能向粉丝群发一次消息, 再也不是之前想发就发的自由推送模式了。由此看出, 公众账号与微信平台之间俨然就是鱼肉刀俎的关系, 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步步为营。

四、结语

目前, 微信的影响力呈几何式倍增长, 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源头。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 为微公益的开展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官方渠道, 微信用户之间的强关系, 减少了虚假公益信息的传播;不仅如此, 微信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以及精确性的推送方式, 使得微公益信息的到达率高, 传播效果更为显著;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参与方式, 更是能够调动微信用户参与微公益的积极性。面对微公益在微信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公益微信号的推广力度, 克服技术上的壁垒, 号召更多的用户关注微公益、加入微公益、传播微公益, 以便更好地利用微信为中国公益慈善的健康、迅速发展做出贡献。在现今的双“微”时代下,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应该只成为人们交流、娱乐、休闲的工具, 而更应当承担起时代变革中传媒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我国公益事业借助于微博、微信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微公益事业借助这些有力的平台也必定会走得更远更长久。

参考文献

[1] .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 .杨钊.“微公益”的缘起、问题及发展建议研究[J].发展研究, 2013 (11) :113-115.

[3] .赵振祥, 王洁.微博与微信:基于媒介融合的比较研究[J].编辑之友, 2013 (12) :50-52.

[4] .邹一沛.微信对传统媒体的反哺分析——以<壹读iRea d>杂志的微信运作为例[J].青年记者, 2014 (1) :93-94.

[5] .魏加晓.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 2012 (12) :57-59.

[6] .郭亚萍.微博公益热的冷思考[J].青年记者, 2014 (11) :8-9.

[7] .刘雪梅.微信传播现状扫描[J].传媒, 2013 (6) :18-19.

微公益 篇2

2、废旧电池扔到专用的收集处

3、节约用水,用完水及时关上水龙头

4、循环用水,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的用途

5、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6、公交优先,低碳环保,快捷省钱

7、公共场所文明礼貌,不大声喧哗

8、公交车上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

9、餐厅就餐,落实“光盘”倡议

10、为了营造良好的车厢环境,请不要在车厢内吃东西

11、宁可多等一分钟,不闯红灯,为安全护航

12、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

13、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14、小草可爱请勿踩,树木葱茏要多栽

15、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16、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无偿献血,献出你的爱心

17、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让我们保护文化遗产

18、文明出游,更是彰显民族素质

19、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秉承拾金不昧,享受问心无愧

20、他人有难,主动伸出援手,希望之灯点亮你我心灵

21、消费权益在你手,据理力争要开口

22、志愿服务,帮助你我23、勤劳节俭,方享天伦之乐

24、常回家看看,陪陪自己的长辈,别让他们孤单

25、献给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照亮你我26、停止抱怨常微笑

27、对身边的环卫工人说一声谢谢,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了许多

28、尊师重教就是保护祖国的未来

29、帮助残疾人,他们一样拥有尊严

30、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31、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32、放下手机,和亲人聊一会

33、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请勿吸烟

34、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35、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请勿酒后驾车

36、保护可爱的动物,保护美丽的植物,保护人类的未来

37、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38、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39、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40、时代在变,时间在变,不变的是我们的关怀——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41、继承名族传统,尊老爱幼

42、以宽容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人

43、行车时不向外抛撒物品,抛出去的是自己的公德心

44、邻里好,生活棒,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

45、高空抛物,抛出去的是麻烦,是死神,拒绝高空抛物!

46、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47、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

48、科学是我们的明灯,热爱科学,拒绝迷信

49、创建和谐城市,共度美好生活

什么是“微公益”? 篇3

金庸被“去世”、外星舰队来也—这两条最为典型的谣言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评论。在这个盛产网络谣言的年代,果壳网主题版块“谣言粉碎机”应运而生,它对自我的定位是:捍卫真相与细节,一切谣言将在这里被终结。80后的化学专业博士后秋秋是“谣言粉碎机”的负责人,她身边聚集着20多位高学历的80后,学科背景涵盖物理、生物、电子、植物、数学等领域。从2010年10月份果壳网上线以来,秋秋和她的团队已经攻破了41个谣言。

如何辨别“加料”火锅?

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了众多都市人在冬天的“最爱”。但你知道吗?业内人士称,现在的火锅大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剂,火锅底料里更是包含了多种化学添加剂。”那如何辨别“加料”火锅呢?首先,不要去那些一进门就香气逼人的火锅店。因为根据经验,火锅熬制的香味都是自然散发的,应该是越煮越香,而一端上来的火锅就香气四溢,绝大部分的可能就是已经被加了增香剂。其次,可以观察火锅店内端上来的麻辣锅底。如果麻辣锅的辣油显得透红鲜亮,那么这个麻辣锅底肯定也暗藏问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熬制的麻辣锅底,应该略有浑浊的,透亮的麻辣锅就很明显地是加了辣椒精或者火锅红。

什么是“手机僵尸病毒”?

手机僵尸病毒,是一类专门针对移动通信终端的恶意软件的总称,也被称为“僵尸手机病毒”。被这种恶意程序感染的手机,成为“僵尸手机”,它会自动向其他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用户一旦阅读这种带有恶意链接的短信,就会感染而成为“僵尸手机”,并再次对外传播这种病毒。目前已有数百万手机感染了这种病毒。专家提醒,发现话费异常要立即查清单。还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尽量从正规网站上下载信息。不能将手机号随意在网站上登记。尽量不浏览个人、黑客、色情网站。还要清理垃圾短信,遇到有诱惑性内容的短信,即便信息发送方是熟悉的人,也要立即删除。对于陌生人发送的彩信,更不要轻易打开或转发。

“失恋博物馆”是什么样的?

逝去的愛情总令人感伤。无论是熨烫婚纱的熨斗还是因一时嫉妒砸碎的后视镜,与昔日恋人有关的物品,总会勾起人们辛酸的回忆,但有时人们又不舍得把它们丢掉。在克罗地亚,失恋的人不必再为此苦恼,这里成立了世界首家以收集心碎记忆为主题的博物馆,大受欢迎。馆里存放的这些承载心碎记忆的物品,有的普通,有的奇特,有的有趣,有的则伤感,甚至古怪。展品依不同主题陈列在不同房间。每件展品上都标有这段恋情持续的时间、发生地及捐赠者所做的说明。博物馆的创始人称,创办这个博物馆的初衷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情感宣泄方式,通过捐赠与过往情感有关的物品摆脱失恋负担。

什么是“微公益”?

当“巴比晚宴”、“明星慈善”等“大公益”形式以其显赫声势吸引着大众眼球时,倡导普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微公益”也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改变着社会生态。如果说“大公益”是靠名人的财富转移来实现的,那么“微公益”强调的则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有不少人借助网络的力量,召集到更多的普通人以集体的力量来实现公益理想。总之,微公益各种做法,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微公益的关键是启迪大家能关心身边的人、物与环境,这才关乎公益的本质意义。“多背一公斤”和“茶缸微公益”均是较有名的民间发起的公益活动。

什么是“裸辞”?

高校“微公益”探究 篇4

一、高校“微公益”的内涵

什么是“微公益”?大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回答是:微小的公益行为。作为一个新近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汇, “微公益”的完整内涵常常被人们揣测:是指力量之微?是指发起者地位之微?还是指公益影响之微?要想给“微公益”一个比较确切的内涵或定义, 首先就要分析了解它的特征和本质。本人认为, “微公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微公益”之“草根性”。“微公益”是一个突出个体的公益形式, 与传统的公益区别就在于强调个体而不是整体效应。所以“微公益”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广义的公益, 而不是单纯定位在扶危济困上。比如说, “微笑公益”, 就是当你和陌生人目光滑过或有人想你寻求帮助的时候, 给他一个善意的微笑。再比如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过真正的低碳生活、真正的节约用水等等。像这些公益活动, 即使我们不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商界大亨、慈善事业家, 我们依然能够以“草根”的身份, 践行公益。

“微公益”之“细无声”。在大公益时代, 通常只有社会名流和慈善机构才是公益的主体, 普通人只能充当公益围观者。然而, 在“微公益”时代, 人人都可以是公益主体, 随时都能在网络上发起一场公益救援。“微公益”是一种零门槛、零负担、追求创意的慈善公益方式, 不仅仅是捐款捐物,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参与方式, 就像上面列举的例子一样, 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微公益”倡导普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 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改变社会生态。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只注意到“微公益”的组织形式与外在表现, 却常常忽略了“微公益”的本质。他们看到的仅仅是1篇微博=1粒米、用2支铅笔换了一所学校、他们看到电视上各种公益的活动, 希望能成为活动中的一员, 可又不知道怎么去参加。每当这个时候, 我就想他们肯定是忽略了身边的公益, 而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公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多少人在使用一次性的筷子?有多少人去超市会带购物袋?有多少人会让座?有多少人愿意为过马路的老人、盲人或孩子主动援手?有多少人看到盗窃行为而挺身而出?有多少人会真正的过低碳环保的生活?有多少人会真正意义的节约用水?……而这些公益才是真正的公益。因此, “微公益”的本质就是传播公益的意识。所以在大家注意形态的时候, 也切勿忽略了它的本质。

综上所述, 本人认为“微公益”就是人们具有公益的意识, 做微小的公益行为。

二、高校“微公益”的困境

1、人员流动频繁, 持续发展成问题

尽管高校“微公益”获得大学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每个项目表面上都办得有声有色, 但人员流动频繁, 是高校“微公益”发展的一大难题。这其中的难处只有高校“微公益”负责人最清楚。在高校“微公益”实践中, 由于不存在必须行善的压力, 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多少带了几分随意,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无钱无力则不必勉强。这对于组织者来说, 团队的不断解构与重组意味着很大的运行成本, 成员管理成了“微公益”社团的一大心病。徐艺峰说:“我知道以前很多院系都有支教活动, 但大多没有坚持下来, 其实还是一个如何持续下去的问题”。

2、宣传渠道不畅, 推广效果不如意

除了持续性的问题, “微公益”社团还面临着宣传与推广的困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 公益项目的负责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 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 但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小题大做”创始人王琛说:“项目一开始宣传得比较猛, 会很有新意, 朋友们也会帮着扩散。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扩散的能力肯定会变弱, 所以现在我们要找到更好的方式。”为了找到效果更持久的宣传渠道, 王琛想过很多方法, 比如写软文、拍纪录片、接受采访和跟媒体合作等, 但他最推崇的还是近来流行的微博。微博传播成本低、速度快, 但也存在问题。你用什么方式能扩散出去?不是每个东西都有病毒营销的特质。所以我们怎么样能扩散出我们这个圈子?从大学生这个圈子冲出去其实很难。”

3、创新突破难寻, 参与热情缺活力

宣传之外, 找到“微公益”活动的创新突破口也是一个困难。北京大学爱心社“收衣服”活动负责人于瀛说:“收衣服的活动已经比较成熟了, 一个个负责人就这样接下来、做下去, 但是不知道能有什么创新, 似乎陷入了僵局。”

“变则活, 不变则死”, 对于“微公益”活动亦然。找到公益项目的突破口, 是高校“微公益”获得更多关注和参与的源头活水, 但是受制于高校大学生在经济条件、活动范围、知识结构和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 高校“微公益”的创新便显得步履维艰了。

三、高校“微公益”的未来

1、信息透明开放, 赢取公众信任

与官办机构相比, 公开透明的特点让民间公益组织更具公信力。据笔者了解, 迄今为止运作得较为成功的是“免费午餐”计划。“免费午餐”在对受助学校善款使用的监管上, 主张学校开微博, 将每天的菜单、花销等数据连带照片、视频公布到网上, 接受捐赠人和网友的监督。在“免费午餐”官方微博主页上, 目前公布有约20个受助学校的微博链接。除了网络, 为了实现多方位的监督, “免费午餐”团队会随时对受助学校进行探访、抽查, 并要求学校在每个学期结束后提供相关报表。

2、打造支持平台, 吸引公众目光

“微公益”究竟需不需要平台的支持?如果没有平台的支持, “微公益”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许多大学生和徐艺峰的看法一致, 认为“微公益”不应该掺杂运营的元素, 平台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微公益”的内核。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微公益”似乎借助平台的一臂之力获得了更广泛的参与和关注。

“小题大做”就是高校学生在“微公益”中“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小题大做”的运营模式可以总结为:网民做题、企业资助、平台沟通。在这个过程中, 网民们通过回答一定数量的题目, 使企业兑现自己的公益承诺, 而平台作为活动的中介, 既帮助网民们实现“微公益”的理想, 又协助企业进行公司宣传, 可谓一举两得。

3、扎根学生群体, 培育责任担当

与“小题大做”项目的初衷不同, 郑州大学“筑梦基金”的“拾荒队”和北京大学爱心社“收衣服”活动一开始就将目标群体设为高校学生。

高校“微公益”扎根广大学生群体, 一方面可以培育更多的大学生奉献爱心, 收获感动, 做一个“公益人”;另一方面,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他们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 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的善与美, 理解“责任”与“担当”, 并以一己之力努力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4、完善工作机制, 规范学生行为

2011年, 在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内, 微公益活动蔚然成风, “快门三秒钟”公益团队、“倡导节能减排, 共创碧水蓝天”、“烛光关爱行动”、“爱心姐姐”、“暖春支教行动”、“温暖水杯”受到全校学生追捧。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西北师范大学, 学校将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渠道,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把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同时, 学校还设立了专项经费, 并通过实施《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认证管理办法》, 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必修学分的方式加以规范。学校各级团组织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 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月”等活动, 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完善、工作活跃、影响广泛, 基本实现全校学生“人人都是注册青年志愿者, 每年服务48小时”。定期开展“优秀学生社团”、“优秀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 并通过“校园明星优秀大学生”评选等活动, 选拔树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典型。所有这些, 都为校园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浓郁的氛围和肥沃的土壤, 也必将培育和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公益人”, 奉献爱心, 收获感动, 学会担当!

四、结语

在微公益时代, 无论是公益专家、演艺人士、媒体人、还是普通百姓, 都在关注着微公益, 支持着微公益, 并通过转发来助力微公益, 由此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引领微公益的浪潮。目前, 高校大学生在“微公益”上的热情已超乎社会的想象, 他们行善却不愿拔高自己, “微公益”在他们那里不过是爱与同情的本能。在实践的过程中, 他们成长、成熟, 挥着汗水, 也流过泪水。高校“微公益”的点滴, 令人动容也发人深省。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口号:“微公益”, 爱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微公益 倡议书 篇5

武汉理工的莘莘学子们:

大家好,缘分让我们相约理工,相约荆楚。我们带着各自的梦想与才华在这个繁华都市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有的人锋芒毕露,有的人韬光养晦,可“人有十指,长短不一”,在追逐自己梦想的同时,你们是否曾注意过身边的他们?有的人酒足饭饱奢侈生活,有的人却节衣缩食为家庭;有的人买衣购物追求时尚,有的人却在省吃俭用避开支 ;有的人消遣享受自由玩乐,有的人却要秉烛熬夜谋未来„„

正是这不一“长短”的存在深深触动着我们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群,由此我们倡导各团支部积极组织动员同学们参与到我们的“荆楚学子微公益互助基金”的活动中来,开展丰富多样、主题鲜明的爱心活动,如网络募捐、“卖旗”、义演义卖等,在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的同时面向社会筹集爱心善款,将每个人的公益募捐汇集成“荆楚学子微公益互助基金”,真正的用来资助武汉理工大学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热爱公益的同学,帮至实处,助到心门。汇众力而举诚爱,携数臂而暖荆楚。展现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拿出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实践能力,锻炼自我,奉献爱心。

我们可以在压力之下停步喘息可他们不能,我们可以在阻挠面前盼求双亲帮助可他们不能,我们可以在困难之中寻求人际脱困可他们不能„„让你我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把微弱渺小的力量凝聚成照亮黑暗的正能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带来一点点不一样,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心带来暖暖的光。

相信,您的加入可以点亮新的希望!!

我们的微公益 篇6

摊主是一男一女,男的头发乱得像个鸡窝,眼泡肿着,总像是没睡醒的样子。女的瘦得让减肥的姑娘们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的确是瘦,但瘦得并不好看。

进进出出,印象也仅此而已。

加深印象是某一天。天热得让人直想往冰箱里钻。出去买冰糕,刚一出门就被热浪袭得几乎站不稳。在便利店门口碰到卖菜女。卖菜女手里牵着个四五岁的小孩,孩子身上的衣服脏得看不出颜色,脸也脏兮兮的。但仍可以看出是个漂亮的女孩,眼睛忽闪忽闪的,眼里正噙着一汪泪水。那瘦妈妈正在唠叨,是一口努力矫正过的山东话,大意是那冰棍不好吃,吃了会肚子疼的!女孩撅着嘴,“肚子疼我也想吃!”女人呵斥了孩子一句什么,孩子哇哇大哭起来。

一根冰棍不过几毛钱,天这么热,这当妈的心真够狠的。我买完东西,顺便给那孩子带了根冰棍。路过卖菜摊子时,把冰棍递给孩子,孩子有些害羞,往妈妈身后藏,我蹲下,笑着让她拿着冰棍,塞到孩子手里,转身走人。

回到家,往冰箱里塞东西时,把这段讲给老妈听。老妈感叹,日子过得拮据,可不就连一根冰棍也舍不得。

再一天下班时,我看到巷口卖菜女的身上穿的一件衣服似曾相识。衣服穿在她身上像一根竹竿挑起来的,有些逛荡,但是,比她之前的那件好很多了。卖菜女见了我,急忙从摊子上拿了两捆菠菜送我。我确定了心里的猜想,那衣服是我的旧衣。菠菜我没有要,回到家也是有些不高兴。我有个小怪癖,从小不愿意别人穿我的衣服,穿过的也不行。我跟老妈说:“既然是做好事,为什么不能买两件新的送人,何必弄旧的。”老妈说:“接受的人也是有心理压力的,不然怎么会送你菠菜。”

再上课时,我把这事讲给班里的学生听。学生们七嘴八舌。有学生说:“我妈的单位每年有贫困户救济,我妈说,单位里没有一个人想要那个救济的!”我看着班级里一个父母离异,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学生方明,他的脸憋得通红,好半天才说:“每年一到什么学雷锋日,大家都会去我家帮忙,其实,我和我奶奶都不愿意那样!”

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的一件事,学校有个收费的辅导班,班里的文静去参加,知道收费后又退了出来。文静父母都是下岗工人,爷爷又瘫痪在床,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辅导班的老师来跟我商量说,她不收文静的辅导费,文静却执意不去。我跟辅导老师商量了一下,换了一种方式,我告诉文静辅导老师希望她能帮老师管理辅导班,每天收作业,打扫卫生,记考勤,作为酬劳,免辅导费,说这是学校的规定。

正常的、有自尊心的人,没有谁愿意平白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与赠予。

换一种方法,善意或者更容易被接受。

我为那天生硬地塞给女孩冰棍感到后悔。

再有集体活动,我们都变换了一种方式帮助班里有困难的同学,我们给予他们的不再只是简单的物质帮助,而是让他们也能参与进来,他们可以在活动中多做一些事,感觉到班集体也在需要他们,这样,才不会有接受别人帮助后的压力。

卖菜夫妻的生活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巷子里的人都去他们那买菜,就算他们卖的菜品种不那么丰富,也不计较。老妈说:“一个人帮一百个人难,一百个人伸把手帮一个人容易。”这家煮了饺子给卖菜夫妻端一碗,那家孩子的衣服小了,送给卖菜女的女儿穿,没多久,夫妻三人脸上有了光彩。

受着这件事的启发,我在班级里弄了个小信箱。我跟同学们说那是我们的微公益信箱,谁有困难了,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可以写小纸条放进去,然后谁有力量都可以伸出手来帮一把。这次别人帮了你,别着急,下次,或者就是你帮了别人。

小信箱寂寞了一阵子。每次班干部去开信箱,嘴都撅着:“怎么一个纸条都没有?”

有一天,班长兴奋地来向我报告:“信箱里有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人说他很想读点书,又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希望大家帮忙推荐一下!”

这有什么好考虑的,让大家出主意啊。那节班会课,班里的同学都把自己最心仪的书说了出来,我们拉了长长的书单。下课铃响时,每个人都有些意犹未尽似的。

我们的力量很小,能付出的有限。但是,古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善做起,从尊重他人的感受做起。

哦,对了,你或许猜到,微公益信箱里的第一个纸条是我放进去的。

微公益 篇7

微公益

微公益, 也是如今草根时代的衍生物, 强调的是全民参与, 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和迅速传播性, 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微公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 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各种活动, 让大家产生公益意识, 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 这样才能起到公益所追求的“公众付出、公众受益”的效果。

在国外, “微公益”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美国网络筹款活动先驱约翰·布林2007年创办freerice (免费大米) 网站, 网民捐出的米粒从第一天的几百粒到现在一天达近1亿粒。我国第一家微公益网络社区“茶缸”就是效仿freerice (免费大米) 网站的模式, 即发布一篇微博就相当于捐献一粒米, 目前茶缸网平均一年会捐助大约400公斤的大米。在中国的微博传播史上, 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应该是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 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 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 迅速形成舆论焦点, 这也是像微博这样的新媒体介入国家公共事业的一次创举。

在公益支付平台方面, 我国也逐渐开始结合现有的网络和客户端技术, 开发了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去年8月, 有超过15万人通过支付宝免费捐款通道向舟曲地区捐出了近1000万元的善款。手机支付也是近几年新兴的公益支付方式, 手机用户只要通过从手机账单或者与手机绑定的银行账户中扣除捐赠数额就能完成捐助;或者向运营商公布的号码回复某一数字就能捐助一定数额的善款, 还能转发, 具有极高的传播度。

中国公益基金会现状

中国的公益基金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在此期间, 一些公益基金会也逐渐认识到了媒体宣传对于机构发展的价值, 采取了发布新闻稿件、召开记者招待会、举办活动以及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 但对于品牌的概念似乎还很模糊。

现代的公益理念是近几年才真正走入公众视野的, 但大众对公益组织认识不深, 公民的公益意识在全球也处于落后水平。根据2010年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 1995年到2002年, 我国的慈善捐款占GDP总值的0.03%, 而这一阶段的世界平均水平是0.44%。2002年我国成年人志愿者参与率是6%, 世界平均比率是12.15%, 由此看来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在全球还是比较落后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公众对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等缺乏信心, 全民公益文化的氛围不浓厚, 并且对公益组织的运作方式缺少了解。这些都与我国的公益基金会缺少品牌传播和公关有很大关系, 公众缺乏对公益品牌的理解和认知, 自然会对公益组织产生怀疑态度。

另一方面, 目前中国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态度也有待考量, 特别是有些企业、企业家或基金会把慈善当做一种软性宣传的方式, 甚至出现诈捐、巨捐的情况。据了解, 中国慈善排行榜长期关注“巨捐”的兑现情况, 但他们的调查常常因“查无此号”或“电话无人接听”而受阻。据中国慈善排行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调查一笔善款的到账及使用情况是一项较为繁复的工作, 需要捐赠方、受赠方及第三机构的有效配合。然而, 一些民企、国企及基金会借口严格的采访流程, 或希望“低调”处理捐款行为, 致使调查进展并不顺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公众对公益基金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影响了公益品牌的建立。

公益基金会的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于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则使组织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受众。它的意义在于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 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 从而以高强度的冲击力形成传播高潮。根据公益基金会目前的品牌基础, 非常适合也非常需要选择全方位、多媒介的传播方式, 需要从小到大, 由内到外的整合营销传播。可以参考的传播手段有CI、公益广告、事件营销、电视节目、微博营销等等。

1. 完善品牌CIS系统, 为品牌传播打好符号基础

CIS系统已经不仅仅针对企业, 所有需要品牌传播的组织和个人, 都需要对CIS系统进行建立和完善。不管是图形还是文字, 都要精确的提炼出该组织或个人希望向公众传播的重要信息, 并且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公众接收信息后, 能够迅速准确的分解出其所表达的内涵, 也就是说CIS要做到准确、精炼和可识别性。那么公益基金会的CIS系统更要做到这几点, 基金会作为事业性组织, 并没有固定的实物或产品作为承载品牌符号的媒介, 一般都是在具体的活动或媒体宣传时才会出现品牌标志或广告语, 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较短, 所以logo和广告语的设计更需要简单直观。

目前中国很多权威公益基金会基本没有突出自己的logo设计和公益理念, 例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logo就是“宋庆龄”的拼音缩写, 并没有体现该基金会的主旨和公益理念, 所以记忆度较低, 区分度不够。因此公益基金会的logo设计应尽量体现自身的公益主旨, 例如是专门针对妇女儿童、残疾人或者某种疾病。并且要有跟logo设计相符合的、明确的广告语, 作为日后品牌宣传的诉求点, 也能让受众迅速获取信息。

2. 制作话题性的形象宣传片, 使其成

为病毒式传播的利器

网络时代的公益广告在传播主体、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变化。传播主体方面, 不单纯是官方发布, 很多国外的民间公益组织, 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自发拍摄公益广告, 并且能够引发话题效应;传播内容方面, 由单一乏味的“演绎说教”, 向象征性、隐喻性的手法转变, 越发富有创意和内涵, 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传播方式上, 也由电视传播转向流媒体传播, 很多公益广告都是在视频网站、SNS社区网站或微博上传播开来的, 充分实现了口碑传播和病毒式传播。

中国很多公益基金会也拍摄了自己的形象宣传片, 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太过死板, 类似于一个公益成果展示的PPT, 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当今这样的“微公益”环境下, 视频广告是非常适合的传播工具, 因为“微公益”的主体大多是在网络上比较活跃的年轻网民, 年龄在20岁至35岁之间, 这类群体大部分都有能力有爱心参与公益事业, 重要的是他们也是网民当中收看和转发视频的中坚力量, 所以流媒体传播非常适合“微公益”的传播模式, 能够起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效果。

3. 打造年度公益事件, 关注社会热点, 反映公益现状

事件营销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受众覆盖面, 并且大型的公益事件也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和政府关注度, 因此公益宣传与事件营销相结合, 会产生非常正面、高端、官方且极具新闻价值的传播效果。以《感动中国》为例, 从2003年到2010年, 这个高端的年度人物品牌已经过了八年的传播积累, 其传播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节目本身。应该说这一年度人物事件整合了这一年当中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民生、弱势群体等多方面的社会热点, 反映了整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另外结合中央电视台的高端性和权威性, 更使其成为全国关注的年度大典。

公益基金会也可以结合自身优势, 选择适合的平台, 打造出一个年度公益品牌盛典。一方面, 公益事件具有一定特殊性, 一般是关注弱势群体或个人, 故事感人, 能够引发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另一方面, 一台场面盛大的晚会或颁奖典礼可以看作是单个事件的集大成者, 即多个公益事件集中在一起的联合事件营销, 可多角度的切入公益事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也能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视;第三, 由于最近几年自然灾害事件频发, 目前全社会也正需要加强公益理念, 提升公益力量, 通过大型公益事件发动全民公益行动, 让更多人意识到公益是每个人的权利, 主动权并不只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微公益”。

4. 电视节目营销, 公益机构与媒体合作的良性循环

2010年中国众多王牌省级卫视的华丽转身依旧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体广阔深厚的发展空间, 三网融合的一步步推进也为电视人打进了强心针:电视不会被遗忘。网络的出现只是给电视提供了更多新的发展思路, 电视依旧是传播国家意志, 反应社会现状的最强音。

如今的电视节目已经渐渐远离灌输和说教, 更加贴近生活, 给普通人更多的参考。其次, 网络之所以为大众所接受,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强大的互动性, 电视更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选秀、相亲、求职等类型的草根互动秀受欢迎的原因。公益事业其实完全可以借助这种趋势, 打造全新的公益栏目类型, 例如明星公益纪实、公益真实探索等极具互动性的公益真人秀。现在微博上的很多明星都会将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心路历程发布出来, 希望更多人参与, 其实这就是一种电视栏目的思路, 将网络活动搬上屏幕, 这也是线上线下的一种互动。更重要的是, 公益机构与电视平台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即利用基金会特有资源, 契合合作媒体前沿诉求点, 打造潮流电视栏目;引起社会话题, 达到宣传效果, 形成一种公益机构与媒体合作的良性循环 (如图1) 。一方面丰富公益品牌的推广方式, 提高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电视平台收视率, 拔高平台品质和定位。

5. 抢占“微市场”, 做好微博营销

作为自媒体, 微博是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并且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逐渐扩张、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强, 微博的功用也越来越丰富。例如网络促销抽奖、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发布平台、官方新闻和规章制度的发布等等。在新浪微博上经常可以看到企业发布促销信息, 用户只要加关注并且转发留言, 就有机会获得企业赠送的奖品或其他类型的回报。这种吸引人且快捷方便的形式很能吸引消费者, 而且在不断点对点的转发中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病毒式传播。还有很多电视台或社会组织通过微博发布自己最新的节目信息、活动信息等等, 公益基金会也完全可以借助微博, 发布近期的公益活动或捐助活动, 可以招募志愿者或直接号召捐款等等, 这也非常符合“微公益“的特点。目前也有很多公益组织采取的这种做法, 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定期在微博上发布一些保护动物的视频或自己的形象宣传片, 一方面可以引发社会话题, 让更多人关注这类信息, 另一方面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公布机制亟需完善

2010年12月中国慈善捐赠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 约有75%的慈善组织“完全不披露或仅少量披露信息”, 42%的组织未制定慈善信息披露办法, 37%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 43%的机构页面更新不及时或者信息很难查找。这些做法阻碍了慈善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发展。造成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渠道的缺乏, 公益事业的中间环节, 包括信息公布、中立评价等基础架构薄弱, 缺乏独立、专业的信息中心和中立机构对公益组织的绩效进行公开和评审, 整个公益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公共信息披露平台。

2.“微公益”的立法扶持

在法律上, “微公益”还处于模糊地带, 存在募捐资格的问题。民政部指出, 由于个人没有募捐资格, 不能发起公募, 所以“微公益“只能看作是社会上的互帮互助。在没有正式定义之前, 以微博发布信息、通过支付宝走账的捐款行为, 甚至可以被定性为非法募捐。制度和法律上的缺失也直接影响到了公众对“微公益”的信任度。一项网上调查显示, 29.58%的网友表示遇到“微公益”会捐款;近半数网友则因“无法知晓捐款最终去向”而表示不会捐;有超过40%的被访者更关心捐赠款额的用途是否明确以及如何真正监督捐赠的使用。

“微公益”亟待规范管理 篇8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微公益的概念一是来自“微”的本身含义, 从小事做起;二是借助网络技术如微博、网站、博客等平台自上而下将公益信息进行传播, 把单个网络用户连接形成协同合作、自我管理, 最终实现公益活动目的的一种新型民间公益模式。

据了解, 当前的“微公益”力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 利用企业现有的商业平台, 融入电子商务经验, 比如新浪微公益做的菜单式慈善, 把有需要的项目和人全部挂出来, 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 对他们进行帮助;另一种力量是纯自发、求救式的, 因为自己或身边的人遭遇困难, 发求救信号, 这个信号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展示出来。

微公益以其快捷性、灵活性、广泛性的固有优势, 以便捷性、灵活性为中心的小集群性活动为根本, 公益活动的执行及后期运作的保障也依靠人与人的爱心与信任来维护, 从而使微公益具有“人性化、亲民化”的特点, 获得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青睐, 它激活了平民的公益热情, 为平民的爱心活动解决了“门坎高、难度大”的瓶颈, 客观上促进我国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 缓解了需要帮助者的受救济周期, 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公益事业的落实速率。可以说, 微公益事业无论是在理论上、技术上、发展态势上都展露着无与伦比的可塑性和无穷的上升动力, 但微公益在现行的运行模式下存在诸多的问题, 不仅会使微公益事业发挥不了积极因素, 更会带来不可预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目前, 我国网络募捐方面的立法仍为空白, 导致从事“微公益”的组织合法性身份的缺失。根据“微公益”组织的性质, 它应属公益性社会团体范围, 但这类组织明显具有不同于传统公益组织的特征, 属于新型的社会组织。所以, 将以前出台的法规用于“微公益”不免有打擦边球的嫌疑。

“微公益”组织的身份模糊不明, 不仅不利于获得公众的信任感, 而且也会让一些假借公益之名的网络骗子钻了空子。另外, 由于没有法律的保护, 当出现纠纷时, “微公益”组织应有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证。

此外, 运作团队的专业性不足也影响着“微公益”的健康发展。目前从事“微公益”的人员大多是兼职或志愿者, 其对公益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 只凭一腔热情在做公益, 热情大于专业性。

为此, 笔者认为, 规范以微信、微博等为主的微公益行为, 确保实现健康发展, 还需要多措并举, 综合施策。首先, 要完善相关制度。目前, 微公益活动平台还没有一套确定性的法律法规所依, 虽然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以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主的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进行约束, 但是对于在微信圈里个人自行发布的微公益活动却没有涉及。因此, 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制度。

其次, 加强微公益的自律意识。以民政公益监管部门为主, 通过各种方式的大力宣传、教育, 引导微公益发布者、参与者对自己的公益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做到既有法所依, 又不触及道德底线。

微公益 篇9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效果,微公益,认知转变,发展趋势

1 问题的提出

公益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其意思是指“公共利益”。西方国家一般把公益和慈善对等,社会的正常运转建立在这种人人践行的共识之上;我们国家对于公益,虽然有日行一善的传统美德,但是个人参与公益事业还是比较少,公益事业主要由国家主导,比如中国红十字会。随着互联网Web2.0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得到了最好的生长土壤,加之后来“天价”系列和“郭美美事件”等丑闻的影响,国家主导的慈善公益组织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之后民众对于国家慈善公益捐赠的热情急剧下降,公益事业在这时适时转向了自媒体,投入了微传播领域。

微公益的诞生不是偶然,微传播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于公益慈善的新认识,也不断地丰富了人们参与公益慈善的途径和种类。有学者通过研究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状、公益理念与实践的沿革,加之十余个国内外案例展示,阐述了民间NGO及其他公益主体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成功点燃了公众关注,以星星之火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改善并造福社会。

那么微公益是如何转变人们的认知的呢?微公益有何特别的传播机制?又面临什么样的传播困境及未来的发展之路?笔者试图从媒介环境和认知传播的角度去探析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试图预测未来公益的发展路径。

2 公益传播的媒介环境探析

公益传播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认为公益传播指的是“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同样有学者认为公益传播就是“指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信息传播行为”。公益传播也有着它自身的社会背景,有学者就提到“公益传播的社会背景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语境,其传播主体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并共同构成多维的价值体系”,所以公益传播是社会随时代发展而来的产物。

基于公民社会的形成,有学者提出了“公益传播的四维框架”,认为公益传播是发生在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四大主体之间的功能整合之中的产物,并没有把公益本身作为一个主题去对待。针对这一点,有学者专门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公益传播“是建立在三元分析框架理论基础之上、以公众群体为核心形成的、以公益组织为主导的、针对政府领域和市场领域进行的、有目的的传播行为。”而媒介在这时充当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系统平台,支持了公益组织针对公共群体、政府领域以及市场领域的传播,同时,也支持了政府领域、市场领域以及公众群体本系统的构成单元所进行的针对公益组织和其他系统的传播关系,并与上述主客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益传播生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笔者认为是两者所处的媒介环境有着本质的差别。媒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精英媒体到大众媒体再到个人媒体,每个阶段都造就了自身独特的媒介环境。2008年是我国公益元年,虽然早在1967年美国学者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就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New media),但在新媒体真正兴起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来的,在2008年大众媒体作为主流的媒介控制着整个媒介环境,主导公益事业的传播扩散,把握着人们的公益认知。随着互联网急剧发展,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不断涌现,而自媒体的核心正是普通公众对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

由起初的公益机构由政府组织,媒体配合宣传,企业和个人参与,政府与媒体主导公益的发展,企业和民众参与公益的活动,到企业和民众,特别是民众能自主的了解、认识和参与公益的组织和传播,这可以说是质的改变,也重新建立了公益传播的模式和主体。新的媒介环境促使更多的民众有了新的认知基础,开始重新审视公益活动的真假与意义。公益传播已经进入了新的媒介环境,微公益正是自媒体环境下公益发展的新兴形式,而“新媒体与微公益共生,则为慈善回归民间、保障公民自由选择参与公益活动并行使监督的权利创造了可能性”。

在这个阶段,公益组织替换了媒体,变成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民众、政府、企业构成新的四大传播维度,媒体则“回归”本职工作,营造一个适应当下社会运转的媒介环境。微公益的诞生绝非偶然,新的媒介环境把各种微小的公益事件通过民众的自媒体平台,将整个社会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强大的社会公益力量。

3 社会公益认知的转变

2008年被广大公益组织认为是我国的公益元年,从其发展到现在,我国的公益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十几年前,公益机构还被冠名为“宗教行为和资本主义的伪善”,现如今,慈善机构正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发展除政府和市场外的第三种力量。《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在“第三届中国公益论坛”上说:“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实质性变革,而构建理性健康的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和再分配、激发社会公民的建设和善行能量,都离不开公益慈善的作用”。

人们对于公益的认知也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生着转变。刚开始,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在我国活力四射,各类政府公益组织在民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诸如红十字会、体彩、福彩等在我国都是具有相当权威的公益机构,大众媒体也充当了他们最后的发声器,在社会上不断地巩固他们公益主角的地位。社会公益的正面形象也造就了早起良好的公益起步。以2011年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等一系列公益丑闻的不断爆发,促使人们开始对公益事业不信任,甚至抵制。诸如慈善机构庞大消耗捐款、公开透明化低、公益捐赈门槛高等传统公益事业的弊端不断地涌现,加速了传统公益的衰落。

“人之初,性本善”,对传统的公益事业失去信心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公益之路,国家也不在反思慈善法规的出路。微公益适时而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微公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从2011年年初“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到“免费午餐”,从汉川、玉树地震到“723甬温线特大事故”,微博在公益事业中的作用越来重要。微公益所呈现的聚合力也愈发令人惊讶。2012年2月“新浪微公益”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它最大特点就是流程简单没有复杂的手续,这就直接降低了普通人参与公益事业的门槛。无论是求助者、救助者还是公益机构都可以通过“微公益”平台进行快捷的沟通与交流。短短的2个月后,新浪微博平台“名人堂一机构一公益”一栏下己认证的公益组织微博账号达642个,其中基金会账号149个、公益机构账号274个、公益项目账号106个、民间组织账号134个。该平台将一些碎片化的求助信息加以整合,求助者的信息在平台上得到最大化的关注,这些求助内容涵盖了医疗、环保、支教助学等多领域救助信息,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意向对平台上罗列的各种求助奉献自己的爱心。自此,人们开始在新浪微公益、腾讯月捐等微公益平台开展自己的公益生活,公益正式转变为人民为真正主体的全民事业。

4 微公益及其传播机制

微公益具有多重意思,一是微平台的传播方式,二是小善的公益模式。微公益作为新公益时代人人参与的公益,它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传播公益事件,通过网络汇集各时各地微小的爱心,像“微尘”一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终实现公益之路。

微公益的传播受益于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一是群级之间的传播,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这对于微公益来说,建立了最为重要的信任基础,使公益事件坐实,然后唤起人们的善心善举;二是个体话语权的实现,使人们更具主人翁意识。人们在社会事务上,特别是公益事件这样重要的社会事务上,能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判断,实现了自身的传播力,这不仅刺激了人们参与的热情,还有助于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三是个性化的传播上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公益信息的需求,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公益事件并参与、传播,不用受制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更接地气地加入公益事件的传播与扩散。

微公益在自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传播主体变成了受传一体的民众,民众可以自主的选择和接受公益信息,也可以自愿地去传播和扩散公益事件,这符合了传播学里的选择性接受理论,当然这得益于认知失协论的研究;传播的手段也不再是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官方媒体,民众可以自主注册新媒体平台来建立自己的传播工具。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年代,人们可以摆脱沉默的螺旋的影响,甚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独树一帜,更甚者则变为新的意见领袖;传播途径变得快而广,公益信息爆炸式的扩散,使得公益事件很快传达到各个角落,并得到最快速的回应,这也是微公益的一大特点。微公益的传播效果就像新媒体新闻一样,朝发朝至,大量的信息传播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反馈,再微小的个体也会在每个接收到的公益事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所以说,微公益的传播已经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就是自媒体传播语境。

5 微公益的困境

微公益传播较之传统公益传播具有诸多的优势,当然,它也有自身的劣势,比如说真假难辨、关注度虚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梳理微公益的一些现实困境。

(1)传播速度快,信息把关不到位,内容易失真,公信力下降。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是难以置信的,信息只要通过粗略的敏感词汇审查,无论真假,都能在网络上畅通无阻,并快速传达到受众。内容的把关不到位,是现在微公益传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有心”网友为了博取网民的关注或者骗取好心人的善款,经常会炮制一些虚假的但又令人心生同情的公益事件,在网络上发布,对于微公益来说,其传播的公信力正在慢慢被瓦解,所以对于公益信息的核实把关,是微公益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公益门槛过低,信息同质化严重,关注度虚高。

微公益本身是具有低门槛的特性,只要你需要帮助或你有相关的公益事件,你就可以发布到网上,并展开一系列的公益募捐活动。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种植户,因为天灾或市场的不景气,大量的农副产品滞销,需要广大网友来帮忙,看是一个很平常的小公益事件,大家也愿意转发评论,可真正购买救助的人很少,因为基本每天都会有类似的公益事件在网络上传播,更多的人持观望态度。

(3)传播主体混杂,传播效果不平衡。

微公益的传播主体是单个的人,根据个人影响力的不同,取到的传播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网络大V作为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发布或转载的微公益事件往往能够很快地得到网友的大力支持,而通过不知名的网友发布的公益信息,虽然可以到达网络,但传播的范围和效果都是相当有限的。

(4)从业人员待遇低下,地位尴尬。

作为从事微公益事业的人来说,首先没有高额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的成本,再则国家对于公益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职业认可,志愿者也许是所有公益从业者的统称,而且人们更多的是把做公益的人看做是富豪或者活雷锋。著名微公益“免费午餐”的创始人邓飞曾说:“‘免费午餐’项目共有13名专职工作者,但是他们的从业身份一直得不到认可,只能成为‘专职志愿者’,依靠微薄的‘补贴’生活。他们的平均月薪只有3000多元,社保、医保无法解决,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这点收入甚至难以支付房租。”

(5)组织建立审批程序过多,导致公众公益热情下降。

光靠社会无序的传播毕竟不能很好地规范地解决微公益事件,然而在中国一个微公益组织的建立特别麻烦,繁杂的审批程序会把很多公益热血分子吓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微公益的发展,也削减了社会民众公益的热情。

(6)公益组织的运营和公益资金的来源困难。

本来公益组织并不存在运营的问题,拿到广大群众的善款,直接投入到慈善公益救助,但是公益组织毕竟是一个组织,它需要严谨的组织架构来实现它的组织功能,加上收集公益救助信息,核实救助对象,这些都需要成本。微公益组织的善款讲究的是微力量,即涓涓细流会江河,微公益组织要很好的把握涓涓细流才能保证救助资金的稳定和及时到位,这点是当下较大的困难。

(7)国家公益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公益组织身份尴尬。

我国在公益事业的管理和扶持政策上,仍十分不健全,微公益大多是自发组织的公益团体,而国家并不认同微公益的身份,同时缺乏很好的政策去扶持微公益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的资金和媒体的平台来自生自灭。如何让使微公益事业真正参与到国家政策的议论之上,还需社会更大的关注和参与。

6 未来发展趋势

微公益改变了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认识,重新让人们拾起为人为善的传统美德,也让人们能够更便捷的实现助人为乐。微公益组织在网络时代快速发展,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到后来的井井有条,微公益组织也越来越规范和庞大,有序又有规模的微公益组织是否还能叫“微”值得考量,但微公益必将深入发展。

通过对我国微公益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的微公益将会有以下几点发展趋势:首先是微公益品牌化,微公益品牌将是未来微公益发展的归宿,也是走向正规化的开始,诸如“壹基金”、“免费午餐”等;其次是微公益制度化,随着微公益参与的民众越来越多,国家也会慢慢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如何建立适应微公益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其能够良性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再次,是微公益的教育化,微公益应该进入学生的日常教育,只有大家了解微公益,参与微公益,它才能源源不断,永续流传;最后是微公益的习惯化。当社会民众把微公益当成一种习惯,深入内心,就像每天记得刷牙一样,日行一善,那么对于维持社会的平衡、和谐、稳定都是莫大的帮助,也正是回归于公益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微行大益: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益变革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第23页.

[3]王炎龙李京丽刘晶:公益传播四维框架的构建与阐释[J]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18-20页.

[4]王炎龙李京丽刘晶:公益传播四维框架的构建与阐释[J]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18—20页.

[5]曹伟:从“公益传播四维框架”到以公益组织为传播主体的公益传播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113页.

[6]曾庆香:微公益传播研充主体.模式.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14.

情感表达——公益微电影创作之核 篇10

一、公益微电影及其自身的创作难度

(一) 公益微电影的概念

公益微电影即旨在为社会公众谋利益和以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为目的而拍摄的微电影。它是微电影里一个重要的分类, 也正逐渐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公益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 可以提高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 使公众明确自身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提高公众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自觉性, 进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 因为其本身的社会学意义, 公益微电影也成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之一。企业投资制作公益微电影, 对提升公司形象, 塑造公司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公益微电影三大创作难度

公益微电影与其他常规的微电影相比, 有着自身的创作难度。首先表现在创作观念上, 由于自身公益性的目的以及题材限制, 公益微电影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给受众以说教的感觉。如果创作者再一味地将其当作宣教工具, 采取固有的叙事逻辑和陈旧的思维惯性, 会给观众带来低层次的观感, 甚至会引发受众潜在的逆反心理。

其次, 创作的艰辛来自于创作的顺序和叙述的重心。微电影就像是短篇小说, 篇幅短小, 人物关系简单, 因此它不能像电影或电视剧那样依赖长时间的累积效应来给观众营造不一般的视听经验和情感空间。所以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自身的故事性。故事是否有创意以及其情节的好坏, 决定了微电影的质量。然而, 与其他微电影不同, 公益微电影是根据事先确定好的主题编写故事的。这样就使得创作者必须戴着镣铐跳舞, 在一个封闭式的结构中说故事。主题上的限制导致微电影的情节本身极易显得生硬, 且随着剧情的深入, 其故事结局大多不出观众的意外。同时, 在创作公益微电影时, 创作者会理所当然地把叙事的重心放在去说明所宣传的公益行为本身的必要性和意义上, 从而忽略了人物的塑造, 弱化了矛盾冲突, 这也大大降低了微电影的可看性。

第三, 公益微电影的受众有着广泛的社会性。这个特性对于公益微电影的传播来说是有利的。但回归创作层面, 没有针对性的受众使得创作者无法对受众心理进行透彻的研究。而由于缺少了解, 使影片不能针对某个主题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使得影片的主题讨论只能一直停留在问题表面, 无法触及问题核心。比如在创作环保主题的公益微电影时, “环保的核心诉求对象至少包括几个群体:一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二是破坏环境的组织或个人, 三是环境破坏行为下的受害者, 四是社会环保机构, 五是社会监督机构, 包括法律界、新闻界和其他社会团体 (比如绿色团体等) 。这些团体或个人都会以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理解和回应环保这一普遍但又各具特色的主题, 因此, 确定核心的表现和诉求对象便显得极为重要。”[1]

综上所述, 一部成功的公益微电影的创作难度在商业微电影之上。而同时, 笔者认为, 解决这道创作难题的关键还是得回到创作观念上。只有在观念上从定位于宣传片式的理性说教转变为关注受众情感诉求的人性化的情感表达, 才能使其他后续困难迎刃而解。

二、公益微电影中的情感表达

(一) 情感与情感诉求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对自身的行为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态度, 它是主体对客体的心理反应, 是一种主观体验和主观反映。因此“情感”属于主观意识范畴, 不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情感”并不等同于“情绪”, 情感强调了情绪产生过程的主观体验, 它是一种心理过程, 偏向情绪的感受方面。“情感”一般存在两种倾向:“凡是能符合需要或愿望的, 引起的体验具有肯定的或积极的性质, 表现为喜悦、喜爱、愉快等;不能满足或违背愿望的, 引起的体验具有否定的或消极的性质, 则表现为悲哀、愤怒、恐惧等。”[3]诉求是将某件事物以一定的方式告之受众, 引起受众的认同, 或是阐述并让受众知晓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诉求分三类:理性的、感性的和道义的。情感诉求就是采用感性的诉求方法, 达到劝说受众产生预期行为的效果。

人类的情感心理是公益微电影情感表现的基本依据, 笔者认为, 情感诉求应是公益微电影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诉求方式, 创作者应该充分研究受众的心理、动机、情绪, 探寻其中的内在规律, 努力让影片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积极的情绪状态, 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提高受众的积极性, 使得受众更有意愿投入到社会导向的行为方式中来。

(二) 公益微电影中的两种情感表达

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根据不同题材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情感表达。公益微电影在情感表达上,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悲情为主, 引发受众的悲悯心理, 常伴有同情、内疚和义愤。涉及到社会问题和对弱势群体关注的很多公益微电影均属此类。如《吾爱吾师》之《退休的声音》、《身边老师的声音》和《最美的声音》三部微电影关注了教师这个群体因长期讲课造成的咽炎甚至喉癌等疾病;《妈妈的一封信》关注了当今社会越来越显著的“空巢老人”现象;《寻找失去的孩子》关注了2001年发生的“微博打拐”事件, 聚焦被拐卖儿童和失去孩子家庭的痛苦, 涉及到人贩子拐卖少年儿童的黑幕。

另外一种以温情为主, 主要引发受众的感动、高兴、振奋等积极性情感体验。比如运用幽默的手法, 将严肃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通过营造轻松诙谐的气氛, 使受众在愉快开心的心情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公益微电影传播出的信息, 产生预期行为或改变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比较著名的有国内首部足球公益微电影《另一种温暖》, 以幽默的手法描述了一群孩子的足球梦, 再次燃起了公众对中国足球的热情。还有台湾大众银行《母亲的勇气》、《梦骑士》两部微电影, 曾一度在网路造成“感动狂潮”。它们讲述了最与人息息相关的东西。一种精神、一个故事、几个人物,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迅速抓住观众, 敲醒人内心的某种共鸣。从文学理论家弗莱的文学类型学来看, 以悲情的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微电影, 应属于“悲剧”或“传奇”。以温情的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微电影, 则属于“喜剧”或“反讽”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公益微电影产生的情感效果有所不同, 但生成的过程, 都依赖微电影自身的情感表达, 都有其特定的叙事语法和情感逻辑。

我们不妨以《寻找失去的孩子》这部公益微电影为例进行分析。它是由新浪视频、合润传媒、乐视网共同出品的系列微电影《梦想的力量》中的公益系列, 由“微博打拐公益基金发起人”邓飞和知名作家韩寒共同监制。该系列微电影共有九集, 单集片长约14分钟, 播出后大受网友好评, 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这部公益微电影形成的情感逻辑是悲情与愤怒, 其唤起的是受众的良知与同情, 还有对社会罪恶现象的愤慨, 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打拐行动, 给还在寻找丢失孩子的家庭以希望。

首先, 从取材来源上讲, 这部影片克服了从概念出发来编织情节的模式。该系列微电影前四部主要是以彭高峰和邓飞为主角, 讲述了他们的寻子过程的艰辛和这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后五部叙述了“疯癫母亲”叶金秀的寻子故事以及仔仔这个打拐英雄的故事。它们都取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 新闻为这类题材的影片提供了大量可以通过采访获得的真实的信息。电影主要的情感表达是丢失孩子父母们的悲痛, 此外也表达了对丢失孩子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的极端忧虑。

其次, 从表达方式上讲, 创作者们直面并细致描述了失踪儿童父母这些心理上的悲痛与焦虑, 使得整部微电影处处击中观看者的泪点。以对叶金秀的刻画为例, 在拍摄寻子母亲叶金秀时, 创作者们选取了这样一组镜头:一所小学门口, 每天都有一个带着墨镜的女人在学校周围徘徊、窥探, 试图接近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虽然常年被人骂是“神经病”, 遭人冷眼指责, 甚至一路上要通过刷盘子、拾废品来继续自己的寻找, 但她从不放弃。这就是由于长期哭泣而无法直视阳光的叶金秀。她对着镜头说的那句“我经常会产生幻觉, 感觉儿子的眼睛在背后看着我, 觉得每个孩子都像是我的儿子”, 让受众感同身受, 叹息不已。

另外, 在即将见到孩子时, 面对镜头, 叶金秀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就想早一秒见到我儿子就好了, 我有这样一种心情, 好像这个日子都特别慢, 晚上好像等不到天亮。”然而第二天一早, 想象了无数次与儿子相拥痛哭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我印象中的妈妈不是这样又老又丑, 你站在我身边, 像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一样。”儿子的冰冷淡漠让叶金秀猝不及防, 18年来一直在脑海中不停想象的儿子在短短几十分钟后就再一次从母亲的世界中消失, 留给叶金秀的只是遥远的幸福的回忆。这种与观众预期心理上的落差, 给予受众以极大的震撼。

除了画面的感性表达, 创作者还在影片中几次重复了一首歌。“夜深了, 宝贝你怕不怕黑;天冷了, 宝贝你在哪里睡。你的脸上是否挂着无助的泪”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是一家名为宝贝回家网站的主题曲。在彭高峰和叶金秀的寻子过程中, 都被这首歌触动过。歌曲悠扬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 深深打动了观看影片的网友们。

总体来说, 这部微电影并不是将重心放在对事情的叙述上, 而是做到以人为中心。叙述的逻辑和事件的起因、发展方向都是由相关的人来决定的。这样不仅使抽象的公益主题本身变得鲜活起来, 而且也使影片本身透视出了人性的深度, 给受众以强烈的震撼。

总之, 公益微电影的情感表达是社会中的个体对公益情感诉求的外在体现, 处理好微电影中的情感表达, 不仅可以直接传达有效的情感体验, 更能从情感深处获得受众的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唤醒人们心中的良善, 引导积极的行为, 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摘要:本文从微电影创作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公益微电影创作的三大难处, 认为人性化的情感表达是解决创作难题的关键, 并归纳了两种基本的情感表达模式。

关键词:公益微电影,创作观念,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何建平:《公益性主题, 人性化表达——论公益型电视电影的诉求策略》, 《电影艺术》2003年第9期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51.htm。

潮公益,微改变推动世界 篇11

如果你对公益活动比较留意,就会注意到近两年,公益圈里出现的两个热词。

一个热词是“草根公益”。公益事业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公益成了普通人也能随时随地参与的事业。

另一个热词是“创新公益”。公益事业正从传统的捐赠帮扶,变为内容多样、形式活泼,拓展了人们的包容性、想象力——

“50公里挺长,如果我走下来,你就捐点鸡蛋吧!”名为“一个鸡蛋的暴走”的活动气势蔚为壮观。参加暴走的人,有的为挑战自我,有的为强身健体,有的为治愈失恋,但都有一个共同目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都能吃到一个鸡蛋。

借助微博平台,短短三天,便有25万网友为白血病女孩“鲁若晴”募款100万元;人们“随手送书下乡”为贫困地区孩子设立图书馆;“聚蕉行动”团购香蕉以解决蕉农的困境……

草根们的力量,虽然微小,却来势强劲、星火燎原,一点一滴改变着另一些人的世界。

这一切,让人感觉到新时代的公益更富“潮”味。不仅形式上有创意、有乐趣,不乏高科技;理念上也跨越了一大步——尊重,倾听,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内心力量,给予心灵支持。

正如一位资深公益人士所说:首先考虑的,是我们要改变什么。

公益不是单纯捐赠物资,不是灌输自以为是的价值观。公益是我们看见“人”, 和对方建立起温情的互动关系,给予对方适当的工具,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用细微、独特却足够有深度、足够有渗透力的改变,推动他们的人生展开更多彩的画卷。

本文将用大大小小的故事,为读者呈现潮公益时代的美好——

公益,一张照片的分量

边走边拍,最美的照片给最需要的人

初次见到焦冬子,她刚从西部回来,晒伤的脸上难掩疲倦。这个80后女孩,目前身份是“我们在一起”项目创始人。2012年7月,这个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创意项目奖金奖。

谈到发起这个项目的初衷,焦冬子说:“人老了,特别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就像我们年轻人总想为这个世界去创造些什么,所以,我有义务帮助他们。”

2009年春节前后,还在某校摄影专业上学的焦冬子来到西海固拍照。一路走一路就住在沿途的农家。每到一家,热情的宁夏人都会把最好的食物拿来招待客人,但每家都很清贫,一般都是这样的陈设:一口窑洞、一个炕、两口缸、一个小柜子。大部分农家都没有全家福,有的人一生甚至只是在办身份证时拍过一次照片。

于是,面对乡亲们的友好款待,焦冬子选择用照片作为回报。她边走边拍,希望能为更多人留下珍贵的纪念。

在宁夏彭阳,焦冬子曾给一户人家的孩子拍过一张残疾照,为的是办一张残疾证。等到焦冬子第二次来到彭阳,这户人家特意把她请回了家。傍晚,这家人悄悄把自家养的鸡宰了,焦冬子知道,在一个需要养活三个孩子的农村家庭,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到鸡肉。焦冬子又感动又难过,无法下箸:“我只是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他们就这么款待我。”

她第一次感受到一张照片的价值,在广阔的西部地区,还有太多人渴望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啊。

2010年9月,焦冬子去青海泽库县草原摄影。一位妈妈看见手拿相机的她,兴奋地将儿子拽到小牦牛上合影。拍完以后,母子俩很期待地想要看到照片,但焦冬子用的是胶片相机,没办法直接看,她只好让母子俩留下地址,以方便寄照片给他们。但牧民说他们很快就要换草场了,没有固定地址。焦冬子非常遗憾,如果随身带着相纸和打印设备该多好。

几年的行走让焦冬子感受到:青海、宁夏边远地区的人极少拍照,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照片留作今后的遗像。焦冬子虽不断地给遇到的家庭和老人拍照,回到城市冲洗后寄回去,但有的老人等不到照片就已经去世。

这些经历让焦冬子产生了一个想法——带上全套设备走进乡村,为那些还没拍过照的人送去一张照片。2012年,她辞掉了工作,着手筹备这件事,她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温情的名字——“我们在一起”。

在影像垃圾遍地的时代,找回摄影的意义

焦冬子的计划,是在宁夏西海固的同心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六地农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拍摄,给300个家庭送照片。西海固,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1972年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被焦冬子列为公益行动第一站。

焦冬子算了一下,购置设备的费用,加上路费等大概需要几万元。她把设想发布在众邦网、点名时间等网站上,为项目筹款。

2012年6月,焦冬子认识了一个热衷公益的杭州人。他在宁夏隆德资助的一个女孩刚考上了大学,他决定不再资助她,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见过面,总是个遗憾,于是委托焦冬子替这个女孩拍张照。

焦冬子带着这位热心人士资助的1000元钱出发了。女孩叫妮妮,妮妮家住在一个类似盆地的山谷里。下午五点半,在联材镇,焦冬子见到了赶来接她的妮妮,因为天色已晚,回村的公共汽车已经收班,她们不得不在路边拦车。

夜色渐浓,她们好不容易拦下一辆车,对方要价40元。妮妮觉得太贵,建议步行回家。焦冬子拖着三十来公斤重的大箱子、各种外挂,在盘山路上走了二十分钟,终于到达山顶。妮妮告诉她,下山就到家了,30分钟就行。却没想到下山的路程全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下山来,放眼望去,依然是茫茫的田地,忍住疲劳又负重前行了一段路程,这才到达妮妮家。

对妮妮来说,从山那边的联材镇走到家的距离很近,因为她习惯了,她也想为焦冬子省钱。但对初来乍到的焦冬子来说,很是不易。

妮妮的妈妈很高兴家里来客人,她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耕了8亩地,凌晨四点起床犁地,割麦子时不吃不睡,为了给妮妮凑学费通宵打蚕豆,喝着水就睡着了……她走路像阵风,总是开怀地笑,因为感激有人拉了他们一把。她说,等孩子找到工作就算熬出头了。

nlc202309022111

临走,焦冬子把别人捐的善款留了3000元给妮妮,资助她上大学。因为焦冬子知道,被资助过的孩子更懂回馈,更会把爱心传递。

妮妮家的探访并不是焦冬子第一次隆德之行,离开妮妮家,焦冬子再次走村串户为村民拍照。上次到一些乡村时,很多人并不信任这个陌生女子。这次在来之前,焦冬子就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她联系了一切可以联系的人,帮助她去说服当地人,接受免费拍照。

这一次来,焦冬子很受欢迎,村民们纷纷给她拿馍馍吃,围着她兴高采烈地说话。焦冬子把大家聚集在打麦场上,准备给大家伙儿拍照,瘦男人张大武(化名)正忙着筛胡麻,满脸大胡子,头发长长的,听说要照相马上躲到一边去。“海怪一样咋见人?”邻居居然变魔术一般,掏出理发的家伙什儿,就在场上开工,刮脸理发,还带整理服装培养情绪。一袋烟工夫,清清清爽的大男人就上镜了,打麦场上一片嬉笑声,比过节还热闹。

腰巴庄是西海固西吉的一个庄子,人称“老人村”,在这里,留守或孤寡老人占了大部分。这里贫瘠又与世隔绝,网络电话都不通。老人们穷困孤独,许多人逢人便问见到他儿子没,边说边老泪纵横。

好多村民家的被子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因为没水清洗,用的时间长,硬得像石头。焦冬子决定做点实事,就拉人一起去西吉买了二十床棉被,找了个小车拉进村。棉被送到了老人们的手上,崭新的棉被却与他们破败的家格格不入。再想想当地人顿顿吃的土豆加馍馍,焦冬子不由一阵心酸。

庄子上,还有一批八十多岁的裹脚老人,她们腿脚不便,整天跪坐在家门口,眺望着远方,好像在等待希望。凋敝的村落、无助的老人……焦冬子用相机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

我们在一起,释放生命独有的暖意

从宁夏回来,焦冬子又去了青海泽库县草原,当地一位王老汉听说有城里来的年轻人为大家拍照,殷勤地将焦冬子迎到家里。那天是王老汉夫妇最开心的一天,他们穿着他们认为最得体的衣服,好像在举行什么仪式。老两口正坐在堂屋门口,表情略微拘束,这是他们此生第二张合影。

看着这么温馨幸福的时刻,焦冬子随即写了一句话,发到了微博上:“为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而去做的事,如果得不到别人的承认,便等于零。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去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焦冬子说:“给他们照合影的时候欢乐多多,都是老夫老妻甚至要抱孙子的人了,要他们在镜头前站近一点都难为情,更别说牵手搂肩了。男人们还比较主动,老婆们可不干了,面对丈夫的亲密动作几乎要打起来,那样子像是回到了18岁。”

在姬文渊老人和他的老伴身上,焦冬子格外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羞涩与感动。

在孙阳村,姬文渊夫妇面带微笑地出现在了镜头里,常年生病的他们今天显得格外精神。他们还有一个残疾的儿子,几乎全家都没有劳动能力。尽管被贫穷、疾病和苦难困扰,但在面对焦冬子的镜头时,他们的眼睛里却看不到一丝退缩。

焦冬子拍下的只是一张张人像,却为外面世界的人们展示了一个他们不知道的西部。“有不少朋友也想到这边看看,我会把这里的生活状况告诉他们:这里的人一般不吃早饭,午饭晚饭是馍馍和面条;睡土炕可能会痒痒,因为缺水,每天洗脚都有困难,洗澡则需要到县城去。手机信号不好,联络不畅,上网要到镇上,至少要走一个小时山路。条件好的家庭会有摩托车或者三轮车可乘,条件不好只能步行。我一般去条件不好的家庭,所以多数要步行。”

快门一闪的善举,不仅给当地人带来精神慰藉,也为更多人提供了行善机会。好多人看到焦冬子的照片中,孩子们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纷纷往那些地区寄衣服。这确实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了惊喜。

最后,焦冬子向笔者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他穿着一身整整齐齐的校服,笑容满面。焦冬子说,这是他最好的衣服。

随着照片素材不断增加,“我们在一起”项目又有了新计划。“我正在以上次西海固拍摄的片子作为主题,制做明信片、笔记本和画册,一部分是给好心朋友的回报,一部分是希望这些衍生产品的出售,可以帮助我筹到下次出行的资金,让项目可持续地运转下去。我的下一站是云南。”

末了,焦冬子说:“我还要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在一起’项目的人,每当我要绝望的时候,是你们拉我走向阳光的方向。通往梦想的路总是困难重重,有这么多同样有梦有爱的朋友支持,才能使脚步继续。刚开始,还有朋友劝我现实点,去做商业摄影,这让我难过。因为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公益,我们到底要改变什么?

购物方式微改变——网上“淘”公益宝贝

一边享受购物的乐趣,一边献爱心,这是人人在淘善网都可以做的事情。捐赠闲置物品、购买各类公益商品,资助指定的公益项目,鼠标轻轻一点便可完成。

除了出售实物“宝贝”,淘善网还为24个公益机构提供了富有特色的筹款帮助。其中,燕京打工子弟小学排练了一出名为《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英语剧,选择通过善淘网进行门票网络预售,每张票30元,最后收入1710元。虽然钱不多,但这是善淘网第一次尝试非实体货品的售卖。

如今,善淘网不仅有公益项目,还接受捐赠品销售分账的筹款,同时,另有7个项目的直接筹款捐赠渠道、10家公平贸易产品、3家环保设计产品在此销售。

休闲方式微改变——指尖上的善地图

除了指示方向,地图还有什么功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社工教师吴耀健说:“好地图让你找对方向,善地图(Good Map)给你正能量。”该院师生研发的善地图,是一个提供公益机构地理定位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地图,查看周围有哪些公益机构;可以搜搜附近有什么活动,来一场与公益的美丽偶遇;还可以创建自己的活动圈,公益说做就做。

2012年刚到顺德工作,吴耀健人生地不熟,利用App软件搜索美食时,他灵光一闪:既然美食、游玩可以用手机软件查阅,为什么公益活动不能有一个软件去搜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一些经验,让公益走进生活。

nlc202309022111

他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做公益的态度也该如此,保持平淡的心态,不急躁也不气馁。

旅行意义微改变——背上一公斤的乐观和想象

在风光秀美的云南元阳多依树村,一百多户人家的孩子,除了课本,没有其他儿童读物,不少学生连橡皮、卷笔刀都没有。网友“安猪”由此想到:能不能利用数量庞大的旅游者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

随后,他发起了“多背一公斤”活动,倡导旅游者准备少量书籍和文具,带给沿途的贫困学校和孩子。此外,还要“背”去信息和观念,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开拓视野,传播知识,激发孩子们的信心和想象力。最后,大家通过1KG网站分享活动信息、经验。

如今,“安猪”还设计了内含教学材料、使用指南、活动卡片的“一公斤盒子”。一只盒子就能为36个学生展开一节有趣的主题课。

“安猪”说:“多背一公斤”是旅途中的举手之劳,能做固然有收获,不做亦无伤大雅。与其想着怎样资助孩子,不如面对面、深入平等的交流更能积极影响孩子的成长。

信息鸿沟微改变——散播科学的快乐松鼠会

这是一群“科学松鼠”,他们要打开科学坚硬的外壳,剥出营养的果仁,要让科学像电影、音乐一样流行起来。这个叫科学松鼠会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最初发起人是几位科普作家,如今,已有一百多名身为科学传播者的会员,分布在全球各地。

看片会、观赏植物、征文、在线问答、现场实验、户外观测……松鼠会丰富的活动形式,让科普成了一个有趣时髦的东西。

传统公益更多聚焦在扶贫、救灾、艾滋病等方面,对于缩小数字鸿沟、科学教育鸿沟等,他们觉得没那么重要。而松鼠会的目的就是补这个缺,把高高在上的科技知识带给普通百姓。

当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三个小时,松鼠会就赶写出一篇高水准文章《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随后又策划了“地震专辑”,内容涵盖地震预报、心理救助、自救方法、救援技术、防疫等。客观、严谨的文章纠正了许多常识性错误。随后的奶粉事件,“松鼠们”更是全民出动,解答关于食品安全、三聚氰胺技术的所有问题。近日,松鼠会成员发表文章《警惕洋骗子对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欺诈》,更是将“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推上风口浪尖。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郭明义微博的公益传播价值探析 篇12

一、郭明义微博拓宽了社会公益传播的渠道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公益事业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传播的载体也在不断丰富。” (2) 中国传统公益传播往往借助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展开。传统媒体公益信誉度高, 公益传播的公信力较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 以其迅速、及时、便捷等特点使得传统媒体公益传播的效果日渐示微。与借助其他大众传播载体进行公益传播显著不同的是, 微博公益传播借助微博平台特有的交互性、中介性、草根性进行裂变式传播, 传播范围广、成本低, 成效高。郭明义借助新兴媒体——微博, 利用移动互联网来进行公益传播, 把自己平时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参加爱心活动的感受都发布在微博上, 通过与网友的互动, 在网络虚拟世界把公益模范现实化, 使其更加真实可靠、可亲可敬、可学, 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关注郭明义, 据统计“截至目前, 郭明义共发布微博9472条。平均每条微博被评论62次, 平均被转发58次, 最高超过1万次。郭明义每发一条微博, 能覆盖1亿多网民。” (3) 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积极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组织。郭明义在微博里号召大家献爱心, 持续晒郭明义爱心团队的爱心事迹, 无数网民在微博中相互了解、体验由善念到善举的过程。郭明义把微博变成了一个传递爱心、汇聚爱心的公益传播阵地, 正如郭明义所说“微博拉近了我与网友的距离, 让大家看到一个生活中的我, 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让大家能更直观地了解我的所作所为, 更真切地感受我的内心世界, 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传递给更多的人。” (4) 郭明义微博公益传播为我国传统公益传播注入了新生力量, 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模式, 改写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格局。

二、郭明义微博树立了良好的公益形象和公益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公益文化宣传的力度与普及的程度是这一城市乃至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郭明义微博开通到现在将近四年。在这四年里, 郭明义微博普及公益常识、宣传公益善举、组织公益活动, 宣扬传统美德, 匡扶正义, 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公益职责, 容纳了更多的社会文化主题, 充分体现了社会公益文化的引导职能。郭明义微博弘扬道德风尚、回应时代重大关切, 在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了当代社会鲜活的公益形象——当代雷锋郭明义。郭明义充分利用微博的裂变传播属性和开放平台价值, 为贫困儿童捐献衣物, 为患病儿童募集善款, 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在网络上翻起一个又一个爱的浪花, 故事性、现场感、人情味十足。尤其在与网友平等的交流、即时的互动中, 网友不断见证郭明义的可信、可学、可亲、可敬的人生本色, 郭明义的本真魅力得以无限扩大。透过微博, 郭明义唤起民众心底的善良, 汇成爱的大潮, 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向上。

透过微博, 更多的人开始走近郭明义, 跟随郭明义, 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 帮助贫困学生、建设希望小学、义务献血……郭明义爱心团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郭明义微博中。“10月12日上午鞍山萌芽公益团队、郭明义爱心团队虹桥社区孙宝江分队在鞍山十里河家居建材广场B区, 为朱健赫拍卖由兰开同学们创作的10幅美术作品……现场募集到5600元善款”。截至2014年2月郭明义爱心团队已在鞍山遍地开花, 实现了全市各县区、各行业的全覆盖, 形成近3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 占全市总人口近1/10。而且, 郭明义爱心团队还走出鞍山、走出辽宁, 在全国拥有600多支大队、分队, 志愿者总数超过130万人, 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志愿者团体。 (5) 郭明义微博广泛宣传和树立了“钢铁之城”鞍山的良好形象, 树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公益品牌, 汇聚起更多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为实现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郭明义微博巩固了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面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调整以及多种思潮的冲击,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民众不得不面临道德困境。尤其是“在微博世界中, 部分人淡薄了责任, 充当了虚假、庸俗、错误信息的传播者。” (6) 郭明义以身示范, 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 并以微博为信息载体发布公益信息, 组织发起公益活动, 在微博中引导大家对公益捐助和道德问题深入探讨, 使得全社会追求真善美的力量不断增强。郭明义引发的群体效应说明这个时代需要郭明义, 需要郭明义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代国人的坚定信仰。在郭明义微博基础上, 辽宁120多位全国和省级道德模范开通了微博, 并成立了全国首个“大爱辽宁”道德模范微博群体, 不断打造新的网络公益品牌。千千万万的“郭明义”正以互联网为阵地凝聚公众人心向善的共识。郭明义使微博成为了一个自发的、自觉的、自律的、自净的、自治的自媒体, 使与个人有关的微小的善念、与企业有关的社会责任与具体诉求、与传统慈善机构公益事业的流程操作最终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得到了回应、放大。郭明义微博不仅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激起了网民对于传统道德的极大热情, 满足了网民对于现代社会公益爱心事业的全部想象, 更为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互联网时代为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公益理念。郭明义微博给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场所, 巩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媒体上的位置。

注释

11 张颖.“微传播”积聚正能量.辽宁日报.2014.11.17

22 王炎龙.我国媒体公益传播研究分析.新闻界.2009.6

33 张颖.“微传播”积聚正能量.辽宁日报.2014.11.17

44 把美好向上的东西传播出去.东北新闻网.2014.11.17

55 金悦.用好道德名片践行核心价值.辽宁日报.2014.05.14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下一篇: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