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24-09-02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共12篇)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1

登山电影算是极偏门的电影类型。大家印象中, 也可能只有史泰龙其中一套经典作《绝岭雄风》。多年后, 《贫民富翁》导演丹尼波尔, 以真人历险事件, 描述人类如何攀越求生意志最高点。意外被困险谷127小时, 呼救无援动弹不得, 究竟如何把握最后一秒, 从险中逃生?

127小时是尼波尔筹备2年惊世新作, 这片自世界各地公映后, 被所有国际殿堂级传媒广泛睇好, 《蜘蛛侠》型格男星詹姆斯法兰克更连夺多个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 刚刚更获得机会角逐金球奖影帝, 风头直指来届奥斯卡最高殊荣!

一、“断臂逃生”改编自真实故事

127小时改编一本自畅销真实自传故事《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电影中, 描述03年4月一个晚上, 年仅26岁的登山专家, 在一次独自旅行过程中意外坠入大漠深谷, 一只手臂被两块大石的缝隙卡住。现场风光明媚, 他却叫天不应、叫地不闻, 竭尽全力也未能逃生。被困后, 他回想昔日的女友、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以及意外发生前还跟两位漂亮女单车手相遇、玩乐的场景, 百般滋味在心头。在127个消失中, 主人公只能以极少粮水生存。最后, 他决定断肢自救, 还要徒手爬上60尺高的悬崖, 走过13公里辽阔山谷, 在生死边缘间终获救的故事。整个历险过程, 不只是生与死战斗, 而是对生命的反思。

二、垂直简单的剧情建构

本片讲述了一个人发生意外被困127小时的整个经过。在这类型的遇难片之中, 如果是坠机在热带雨林或是漂流到神秘荒岛, 或许观众们还能期待主角脱困的过程会充满各种惊险的遭遇, 像遭逢丛林凶兽或是恶劣地形之类的。偏偏本片的主人公艾伦是被卡在石缝中间, 上也不行、下也不能, 场景及所谓的冒险旅程都受到大幅度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 丹尼鲍伊不但未让电影陷入沉闷, 甚至还使整部片以一种既灵活多变又活力充沛的方式在进行, 在这其中扮演最大功臣的, 我想就是他那用影像说故事的纯熟功力了。

导演将主角在这长达127小时的落难经历中, 所遭遇的困难、极力求生的过程, 以及各种情绪、思考、回忆、甚至是幻觉, 都巨细靡遗的用相当洗炼的剪辑效果呈现, 在多变的摄影视角、流畅的影像拼贴、以及带点迷幻感的分割画面的共同堆砌下, 不但让整部片子洋溢着充沛的活力, 也突破了单纯的直线形叙事, 让回忆的片段不断的在电影进行中穿梭而过, 精巧的用摄影机捕捉住主角在这漫长的落难经历中各种身理及心理的感受, 并立体的传达给观众。同时也让人清楚的感受到洋溢在主角求生过程中那流动不息的生命能量。

举一段我印象相当深刻的桥段作例子:在艾伦受困的第一个晚上, 荒野剧烈的温差让他的遭遇更显艰难, 他必须尽全力保持体温直到隔天的太阳升起时。当黑夜终于结束后, 导演用非常细腻的影像带出黎明的到来:和缓的阳光悄然渗入阴郁的岩缝中, 洒向受尽夜晚苦寒侵袭的旅人, 艾伦科迫不及待的伸出手, 感受那暂停在岩壁上的暖意, 眼中流露出一股带着迷惘的满足。接着场景切换到他儿时与父亲一起观看日出的回忆, 父亲温柔的为儿子戴上眼镜, 然后在小孩子半睡半醒的表情当中, 父子俩人一起被初升起的破晓晨光浸透, 伴随着宁静平缓且充满温度的配乐, 构成了一幅既美好又温暖的画面。最后镜头又回到了在岩缝中孤单取暖的詹姆斯法兰科。

这一段完全没有对话的戏, 凭着导演充满感觉的镜头以及男主角十分到位的表情, 把单纯的一个取暖的过程表达得层次感十足, 不但令人切实的感觉到那种破晓阳光的温度, 更借着主角的回忆, 让那股暖意悄悄的渗入了心里, 久久不散, 拍得非常的传神。

三、独角戏

一本电影杂志曾经评论这样评论“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对白, 四分之三的时间镜头里都是悬崖峭壁和天空, 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男主角一个人的流浪和挣扎, 六分之六的时间画面里都有他的脸。”看过影片的同学也不难发觉, 本片主要可谓是一部独角戏电影, 而这在通常的电影中是很少见的。从导演的角度来分析, 他希望用主观镜头引导观众从艾伦的主观角度出发, 铺陈出个人传奇, 并以视点表达其内心挣扎和转变。我相信导演并不希望把这部作品拍摄成一般的野外求生传奇, 作为观众, 我们希望看到艾伦能够找到超越个人勇气的泉源。

四、有缩有放的情节设置

全片最令人不安的部分是艾伦为自己“实施手术”的过程。在不降低真实性的情况下, 截肢的画面得益于犀利精湛的剪辑, 将“破坏性”降到最低, 但是也却有那么几个画面使得常人难以安宁, 所幸时间并不长。

影片并未截止在艾伦获救的场面, 华丽的三镜头描写将生命的意义通过艾伦未来的生活展示放大到了极致。一种神圣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就像是每一个观众同样经历了127小时的人生洗礼, 这也许才是127小时想要寄托的。

五、美轮美奂的摄影技巧

对这类由一人担正角的电影来说, 可谓成也摄影, 败也摄影。故此, 导演聘请两位摄影师以不同风格一同摄制, 透过把不同摄影技巧混合, 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获选的两位摄影师是《一百万零一夜》的摄影师安东尼·多德·曼妥, 以及《28周后》的摄影师Enrique Chediak。导演表示, 既然只有一位主角演戏, 摄影机便要采取主动, 透过不同摄影师走位, 杂糅不同风格。此片是普通、数码摄录机和相机罕有地互相配合使用, 令画面新鲜感觉层出不穷。全片节奏快, 色彩非常丰富, 配以辽阔场景, 令艾伦成为整个大自然的焦点。

六、熟练的剪辑手法

127小时是一部非常视觉的电影, 导演利用流畅而多变的运镜技巧, 以及各种炫丽的剪辑手法, 把一部独角戏占了五分之四分量的片子拍得多彩多姿、活力十足, 可以说是近来的电影之中, 拍摄手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

比如片头屏幕被等分为三屏、快速流畅的剪辑切换不仅使得每一屏信息量得到提升, 整体画面的观赏性也是十足爆棚。多镜头处理的画面, 当每一屏幕出现的场景不同, 信息量也相应的在相同时间内增加到三倍, 而诠释一个场景时, 又能从多角度去观察,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法了, 但是配合上到点到位的画面剪切, 观赏影片的爽快度立马上了一个阶层。

七、美轮美奂的色调

除了优异的剪辑及运境技巧之外, 本片的色调美感也相当值得称道, 以蔚蓝的万里晴空, 配上桔黄色系的辽远旷野, 色彩简单利落, 充满强烈的对比, 加上犹他州荒野那原始而天然的壮阔景色, 营造出许多极富美感的画面, 十分的赏心悦目。峡谷的黄色与天空的蓝色相衬在一起, 镜头非常干净明快, 像极了明信片上面的风景画。服装方面, 艾伦的衣着也尽量选择了红色, 为的是给画面增添一份色彩。

八、表演功力

127小时的拍摄手法十分成功, 而独挑大梁演出的男主角詹姆斯法兰科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从一开始自信、风趣的阳光型像, 到受困之后的愤怒、懊悔、绝望、自省、以至于坚定, 都诠释得相当传神。

艾伦是一个不服输甚至有点自傲的美国青年。他不愿接母亲打来的电话, 也不愿打电话过去, 他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要去哪里探险。这直接造成了他的右手被巨石卡住后, 没人来解救他。艾伦只能想各种方法脱离。当他开始发觉也许他会孤独的死在这里,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历程。片中他不断的对摄像机讲话, 一方面留下自己的遇难记录, 以防万一, 同时也借这种方法保持自己的思绪清晰, 以维持求生的能力及信念。然而, 随着不断与摄像机对话的过程, 他过去的生活也开始一幕幕的投影在他的面前, 那些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习惯性忽略的生活中的点滴, 也许是父母不厌其烦的叮咛, 也许是前女友指尖的温度, 也或许只是单纯的阳光, 在这127小时中都成了最珍贵、也最令他怀念的存在。同时, 他也看见了因为对于野外活动的熟悉而过度自信的自己。整个自省的过程, 在男主角那独特的忧郁眼神更显得非常有说服力, 同时也令人不时的省思起自己是否也不够懂得珍惜过去的美好生活。导演的画龙点睛之处在于将艾伦的回忆、幻想以及梦都编织在一起, 潜移默化的展示了由于缺少食物和水, 艾伦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除此之外, 导演的大男孩特质的独特视角如升降机将电影观赏性送到了一个高度。

九、配乐

负责本片配乐的是曾经与丹尼鲍伊在《贫民百万富翁》合作愉快的配乐家拉曼, 这次在127小时之中, 他再次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无论是原创或是选用的音乐都非常的到位, 将丹尼鲍伊风格强烈的影像衬托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片中有一段让肖邦夜曲由回忆的片段延续到艳阳高照的原野更是神来一笔)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段描写阳光暖意的音乐, 我也非常喜欢一段“暴风雨”的配乐, 节奏强烈的吉他拨弦配上狂风烈雨的场面, 让整个画面充满动能, 非常有感觉!

总结

虽然127小时不是那种娱乐效果非常外显的商业娱乐片, 不过也绝不沉闷, 演员的表现十分到位, 加上精湛的拍摄手法与恰如其分的配乐, 让整部片显得活力十足, 非常立体的向观众呈现那股坚强活下去的生命能量, 是可看性颇佳的风格之作。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2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你,静静地离去,在我忽然爱你的夜里。多想抱紧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一直都懂你„„”

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懂你》,并看了MV,知道这首歌是写给母亲的。里面的画面人让人非常的感动。母亲一生都在为儿女忙碌着。小时候担心他们的健康学习,长大后担心是否有一份好的工作。

记得在去年暑假,我生病了。本来是晚上就不舒服的,但我没有给妈妈说。可是在凌晨的时候越来越严重了。过了一会就被上厕所的母亲发现了,她二话没说就把我带到医院去。

当时我每走一步就会吐,我就蹲在地上不走了。母亲就背着我,米粒大的汗水从额头上不停地滚落下来。无力的我抬头,分明看到妈妈把牙齿咬着嘴唇。我就说妈妈把我放下来吧,妈妈怎么也不肯。她就这样一步步的走着,把我带到了医院。输完液回到家,母亲并没有休息,而是拿着扇子给我扇着,并且不停的问我好些没有。

曾经我也怪过恨过我的母亲。读小学,在放学的时候,我蹦蹦跳跳的回家。在途中,就掉到了有水的田里。回到家中,母亲打了我。我恨她为什么要打我,换了不就行了。我非常的恨母亲。长大后,我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是要我明白责任的重要性。责任就好比是米饭,失去了它我们很难生存。

长达后,更多的让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可以为她的孩子承受任何的委屈。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无法回报的,只有母亲在世的时候,多陪陪她,步入社会之后多回去看望年迈的母亲,我想这是给母亲最好的回报吧。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3

小杨结婚那天,办了几十桌酒席。坐席的时候,那打工妹新娘筛“把把茶”,到我跟前时,小杨说,这是蒋叔叔。于是打工妹新娘莞尔一笑说,蒋叔叔,喝茶。这时,我仔细瞧了新娘一眼。她穿着红艳艳的连衣裙,头上簪着一朵红花,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笑起来有点像明星章子怡,真的很漂亮。

婚礼后,没有度蜜月,小杨和打工妹又去广东打工了,如果度蜜月,估计那工作就保不住了,因为别人会顶替上来。打工妹是工厂的文员,与电脑打交道,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快过去一年时,打工妹大着肚子从工厂回来休息安胎。后来分娩,坐月子,在家一共住了两个多月。因为我在外地上班,只有周末才回家,而邻居们都关在房里,一般不串门,所以我难得见到打工妹。我听老婆说,打工妹的孩子是一个“怪胎”。医生说,可能与打工妹的工作环境有关,影响了胎儿正常发育……十月怀胎,一切幸福与期待转眼成空,真叫人心生怜悯。不过,我也很佩服这个打工妹,还没有满月,又回工厂去了。

一年后的一天,我从单位回家,老婆告诉我,小杨的媳妇得了癌症,从长沙化疗回来了。老婆说,打工妹在长沙住了一个多月院,小杨打工时攒的二万块钱都用完了,没办法,只能打电话问父亲要钱,家里才知道媳妇得了癌症。我听了,更是对这一对在外打工生活不易的青年产生深深的同情。可是,平常百姓,除了同情再也无能为力。

为了给打工妹治疗,小杨放弃了工作,住院时护理打工妹,回家时陪伴打工妹。有一天,我站在自家主卧的窗户边,探出头,想透透新鲜空气,忽然看见那个打工妹从她家后门走了出来,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上了风帽。听说,化疗后头发掉得厉害,所以她戴着风帽,或许是不想让人看见她掉完了头发的光头吧。她朝庭院走了几步,站住了,又转身回到了屋里。我没有看见她的面容,只留下一个无声无息的灰色的身影,让我心里一阵难受。

一天,我在小区大门外遇着了小杨。小杨正帮父亲用斗车运藕煤。我问,你媳妇化疗的效果不错吧?小杨的眼里闪着泪光说,医生说,还化疗一次,有效就有效,没有效就不行了。唉,我们一家,花了九万多,没有办法。其实我找小杨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打工妹的医疗情况,建议小杨找社区,申请大病医疗补助;还想在网上发一个帖子,让大家给打工妹捐款。我把想法告诉了小杨。小杨低声说,谢谢你了,蒋叔叔。我去社区申请大病医疗补助了,但社区说,大病医疗补助是有指标的,要排队,今年的指标已经用完了。网上也不要发帖了,反正就只化疗一次了。

这以后,因为忙于工作和个人琐事,有关患癌症的打工妹的事,在我心里渐渐淡去。

过了一段时间,老婆又告诉我,打工妹与小杨离婚了,是打工妹主动提出的。我听了,心中不觉一震。打工妹为什么要离婚呢?很多病危中的人,都希望亲人能伴在自己身边,可这个打工妹为什么选择离开呢?

星期天傍晚,我和老婆出去散步,走下楼,正好碰到老杨和他的老婆。我问老杨,媳妇和小杨离婚了?老杨老婆说,离了,是她自己提出来的,一次性付给她四万元生活费。昨天她母亲来拿钱了。她母亲也很开通,说连累我们了。老杨在一边没有吱声。他老婆接着说,其实我们也对得起她了,总共花了十五万。老杨这几年给小煤矿打工,在井下捞的几个钱,都用光了……

我忽然想起了打工妹婚礼上的那个红色倩影,又想起了她孤独走在后门口的那个灰色身影,灵魂一阵颤栗。打工妹是不想拖累小杨,以离婚来报答小杨几年来的恩爱吗?或者吧,离婚后,小杨不必为她操办丧事,不会背上一个丧妻之名,但她为什么又要了四万元生活费?四万元,对一个下岗职工家庭,对于已经为她花了十来万医疗费的普通人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那么,她是想到来日不多,想用自己的痛苦换来四万元,给她年迈的母亲一点养老费,报答养育之恩?

秋天,我在小城一家超市看到了小杨。我问起了那个打工妹——他曾经的妻子。小杨说,离婚后,她在她姐姐家住了一个多月。然后,手机就无法联系了。我问,你不想去看看她?小杨说,我想忘记她,不想回忆那些日子。

也许,现实生活就是这样逼迫着人们在无奈中做出选择吧?但无论他们怎样选择,我心中只有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悲悯。祝福这对曾经的苦命夫妻。

题 图:余和操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截止时间:9月12日。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4

一、底层生活:沉默地隐忍与抗拒

胡学文在曾在其另一部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命案高悬》的创作谈中指出:“乡村这个词一度与贫困联系在一起。今天,它已经发生了细微却坚硬的变化。贫依然存在,但已经到了次要的位置,困则显得尤为突出。困惑、困苦、困难,尽你想象,不管穷到什么程度,总能适应,这种适应能力似乎与生俱来。面对困则没有抵御与适应能力,所以困是可怕的,在困面前,乡村茫然而无序。”

小说中的王美花本是一个附着在农村土地上的传统乡村女性,然而因未能照顾好孙女燕燕,使年幼的燕燕遭到恶棍马秃子性侵之后,王美花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她一面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住这个秘密,维护着孙女的“清白”;一方面抵抗着马秃子的威逼,对马秃子的态度由愤怒屈辱到懊恼自责,最后默默选择隐忍求全。但王美花最终未能挣脱沉重的命运枷锁,她选择毒死了马秃子和那个“想替所有遭受性侵的女性行道”的落魄青年吴丁。王美花本是肉体与精神上经受千疮百孔的受害者,她有卑微的权利去守住自己的秘密不被打扰,可最终的结局不是受害的好人之间互相温暖和拯救,而是互相伤害导致最后的杀害,是什么造成这种隔膜?是什么让人性善恶转变?

同样,文中的另外两个重要人物马秃子和吴丁也是沉默的隐忍者和抗拒者。马秃子虽然是一个令人憎恶的乡间无赖,一个粗蛮的施暴者,但是现实的无情摧毁着他的情义,所以“仇世”“无赖”成了他抗拒的形式。吴丁在小说中呈现的是堂吉诃德式的悲剧“战士”形象,他为让那些肉体上遭受凌辱的女性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他说服同样遭受过性侵的现女友左小青站出来,四处寻找受害者,并力图说服她们用法律手段将不法之徒送上法庭。这一个个底层人物的沉默与抗拒都揭示着生活的难处,反映着生命的硬度。

二、徘徊在善与恶的复杂人性

胡学文独特的底层叙事方式,使得其笔下的文字没有一味地按照流行的腔调来夸大社会底层的灰色,不是仅满足于书写底层民众的隐忍抗争,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呈现徘徊在善与恶的复杂人性。正如作者胡学文在创作谈中提到的那样:“她守的过程,也是我探究的过程。起先,我站在她一边;后来,我站在那个年轻人一边;再后来,我退后了,成为一个中立者,却不止是旁观者。”真正的小说作为“评价生命的形式”,一方面它表现着身处卑微和困苦之中人性的韧性,另一方面又在复杂的人性中进行灵魂的探求。王美花的出发点是善的,但是她的善良带着愚昧,带着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距离,她不由地从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溢出了原本“善”的边界,反把自己陷落“恶”的悲剧里。“这并非是乡村的胜利。”作家胡学文面对自己笔下人物反抗之后的最终选择的抗争结果并没有带以赞同,他理解底层民众在沉默承受生活重压之后拥有反抗的冲动与意识,并赤裸裸展露人性的褶皱,即善恶的边界。

三、人际关系的疏离和隔膜

自农村掀起打工热潮开始,乡村便渐渐形成庞大而孱弱的“留守”与“空巢”一族。随着城市化的激烈碰撞,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迁移,人与人的关系也在这社会转型的浪潮中悄然发生改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从《风止步》中可以看到两类人:一类是疏离与隔膜的两代人。儿女在城市内接受着新观念对不同感官的刺激;而老辈在闭塞的农村沿袭着古老的耕种方式,这使得两种生存状况下的两代人不自觉产生了隔膜。另一类是先驱者和麻木者间间的隔膜。吴丁想用法律这一利器去拯救受伤害的女性。而固守传统的王美花生怕她坚守的秘密被任何人入侵,甚至更怕法律的介入。她竭尽所能,捂住秘密,但当她认为秘密的安全性遭到威胁时,她反而毒死了吴丁。正如鲁迅曾言:“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害。”吴丁的死反映了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的阻滞,如同一道鸿沟横躺在他们面前。法律与情感的冲突也使得人际关系在新的社会转型的时代下产生疏离和隔膜。

四、当代小说家何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古老的乡村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遭到巨大的冲击。乡间变成了混沌、无序、落后、粗俗、野蛮、愚昧的代名词,它冲击着底层人民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当新的民主与法治观念植入农村土壤时,那些一贯坚守着传统陈旧思维观念的底层民众与这个时代变迁的强烈不适应感,他们的沉默与抗拒是一种倔强的声音丈量着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正如胡学文在创作谈中所说:“在速度称霸的时代,写一篇纯粹的、与外界没有任何干系的乡村小说已经很难。”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现代化齿轮下挣扎的典型的底层民众,他们在新的道德秩序下面对着转型期的阵痛,惶乱地选择着在他们“不同速度节点”上“荒谬”的抗拒方式:王美花选择固执地坚守“秘密”,不让现代法律触碰内心的防线;马秃子选择沦为乡间无赖;吴丁选择固执地向事件的真相追寻,将性格走向极端,欲求拯救受难的人,惩罚罪恶,替天行道。

韩少功说:“我主张作家耳听四路眼看八方,但最重要的是从底层一点看,看最多数人的基本生存状态。”胡学文通过笔下的人物去寻找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寻找他们的存在价值,尽管他展现的人物有一种“被撕扯的痛感和软弱无力感”,但这种与现实生活相关照的文学作品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关怀。

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共振者,应该给予时代性生命体验,给予这个世界以现实性的关注,揭露社会转型下人民精神的阵痛,用内心的良知去思考底层弱者在面对苦难时该以面对的姿态,从悲剧式的抗拒结局之中寻找原因,并成为这种现状的追问者和改造者。

参考文献

[1]陈应松.作家的立场塑造作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5).

[2]邵丽.刘万福案件[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01).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作文 篇5

我知道这是潜意识里对自己能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一种庆幸,也是对现在获得的生活的一种认可,害怕失去现在的生活,所以对高考一直念念不忘,唯恐万一不能金榜题名,那么自己将如祖辈一样,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挥汗如雨的日子。

我的成绩一直不好,并且没有数理化细胞,好像考试从没及格过,到了高中数学更是差的一塌糊涂,幸亏分文理科,我毫不犹豫地选了文科。高一高二的暑寒假,我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学过的数学书温习一遍,再把练习册上的题目有选择的做一遍,但是,一到开学,一学新内容,我还是跟不上课。老师讲的题目,能听的懂,一到自己做题,公式定理愣是用不上。高中三年,数学几乎没及格过,高考时数学考了89分,差一分及格,这个数字让我念念不忘,因为据说当年数学比较难,平日能考一百二三十分的同学这次都少考了一二十分。

高中时,住集体宿舍,上下铺,一间宿舍住12个人,晚上10点熄灯,洗洗刷刷,再加上有爱聊天的,一般11点多入睡,早上又有勤学的5点多就起床,而我入睡很浅,一有动静就不能入睡,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到大脑很不清醒。几乎每节课都是硬着头皮两眼发涩地听完,一下课倒头就睡,很是令人苦恼。十分羡慕那些晚睡早起但白天仍然精力旺盛的同学,并且很少看到他们在课间趴在课桌上睡觉。在高一时,数理化课成了最痛苦的时刻,很多东西听不懂,单为了考学硬着头皮去听,一到下课时间我趴在课桌上几秒钟就能睡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篇6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

0 引言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其实,在80年代以前,法学界对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在国外,直到1988年全国和上海的各界专家学者才组织了一次关于安乐死的研讨会,而在同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妇产医学和兒科专业的泰斗严仁英和胡亚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安乐死立法的议案。。”

1 学界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理由。

近年来尽管安乐死合法化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但实践中仍遭到司法界的否定评价和立法者的搁置,持否定意见的仍不在少数。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医学观念上,反对者认为医生的天职在于救死扶伤,挽救生命。这是我国医学上的光荣传统,医生对无可救药的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即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②刑法的目的与刑法规定来看,反对者认为刑法保护一切人的生命,只要未犯死罪,任何人都不能结束他的生命,刑法第1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排斥安乐死,实施安乐死与法不容。③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国法律,道德,舆论和风俗习惯对痴呆,严重畸形,伤残乃至各种濒临死亡的人普遍采取极其宽容的态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全人类中的普遍体现。安乐死的作法是对人生命权的剥夺,是极不人道的。

2 安乐死在中国的可行性

其实,安乐死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安乐死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与解放前相比,医疗科技水平确实进步了一大截,许多以前视为绝症的病症现在已如同感冒咳嗽那样简单,很容易就被治疗。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无法救治的疾病仍与人类同在。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受到癌症的侵噬。而且,医疗的进步也并没有阻止更为可怕的疾病出现。艾滋病肆虐多年尚未降服,还有非洲的一些地区近年来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尚不知晓更不要奢谈预防和治疗了。在亚洲,继非典型性肺炎之后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面前,我们怎能眼见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奢求不可预期的新疗法出现呢?那是不尽情理的。其次,安乐死在中国具有可行性的最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还很不富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人民生活并不富裕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并不完善,但是,使用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技术用人工的方法去延续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命,让他长期住在医院,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花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倾家荡产,对于国家和集体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许多病人也正是出于为家庭经济情况考虑而积极要求实行安乐死,但由于安乐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化,一些医院或绝症患者只能采取“自然死亡法”。这实质上就是采取消极的安乐死,对绝症病患者来说却增加了痛苦与折磨。再次,安乐死一词也并非完全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无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呢创立的佛教就宣扬“涅槃”的目的,方式与安乐死不同,但“涅槃”所达到的死亡状态是快乐,舒适和安静,在这一点上与安乐死十分相似。据我国历史小说记载: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恭见偏将三保被敌兵断去四肢,虽目光仍在流动却已口不能言,气息奄奄。他不忍爱将惨受痛苦,遂刺其胸而死。唐太宗并没对尉迟恭降罪,这也与当代安乐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摆脱临终的痛苦和渴望尊严的死亡。既然生存是人的权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享有死的权利。生命短暂才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快乐生存的权利,但当生已无望之际,给予其死的权利也是合情合理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延续人的生命却不能使人得以永生,更何况当这种延续只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时则更是完全不必要的。最后,国外某些国家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和实践对于我国安乐死法律问题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思考意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医学革命得到了复苏,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再度兴起。早在1960年就有人在英国议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允许早死条例并附先决条件: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医生诊断患绝症,患者痛苦异常,亲属同意。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通过了《自然死亡法》首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死的权利”。世界上第一部安乐死立法是澳大利亚1996年7月1日通过的《垂危病人权利法》。但这部法律在1997年3月25日被废止,总共才实行了8个月。如果减去1996年12月众议院通过中止法案后的三个月时间那么真正生效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其间实施合法安乐死者只有四人。2001年4月,荷兰再次通过一项安乐死法案,不但承认安乐死在荷兰的合法性更“惊世骇俗”的是它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权益,该法规定“6到18岁未成年人可以在同家长商讨后一同作出决定”,“对12到16岁的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作出决定”同成年人一样,未成年人每一例“安乐死”的实施必须有该地区“终止生命监督委员会”签署同意才进行。这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讨论安乐死的高潮,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纷纷提出申请,请求安乐死。

3 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

3.1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者”可是当人们的生命真正面临着好死和赖活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好死。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并非是永恒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的活着,于是人们努力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体现自身的价值。可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或是只能在巨大的痛苦中等待死亡时(生命的质量已大大降低),而医生却硬要拖延使他承受痛苦,实际上这是对病人的一种虐待,恰恰是一种不人道。

3.2 使安乐死合法化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患者主动提出安乐死的申请在国外或许出于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在我国患者提出安乐死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在我国医疗保险不十分完善的今天,城市居民或许还享有那为数不多的医疗保障费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生病上医院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的事。这就导致了农村的患者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小病变大病,大病更没钱治疗的恶性循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生不如死,而当生命结束时又为其家人遗留下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债务。我们并不否认生命的珍贵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讲究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问题。既然死亡已成为一种必然,我们又何必以牺牲健康者今后正常生活为代价来维持其痛苦的生命。让患者合法而安详地选择死亡。对于国家、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好。

3.3 物竞天择,安乐死适应了自然界的进化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即便是充满智慧的人类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无论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世界,那些能适应恶劣环境或自然界的各种病毒的生物即适应自然者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把这种基因传下去,使种族得以延续。而不适应者就会死亡,灭绝。正是在这种残酷的抉择中人类才得以进化,才从四肢爬行动物进化到现在会使用工具,会思考的人。安乐死正是适应了这一规律。人从一出生就面对着自然的选择,而自然的选择是残酷的,总有一些人是不符合种群优化标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只能使人们在对抗自然的选择时,增加战胜自然而存活的机会,但现代科技不能代替自然的选择使那些不适应的人生存下来。否则人类就永远不能进化。因此,使安乐死合法化,让那些在自然选择中淘汰下来的人平静而安详的离开人世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

3.4 安乐死者是对患者的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反对安乐死者往往喜爱指责安乐死的实施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不人道的。但是,安乐死的目的正是为了尽早结束病人的病痛,是对绝症晚期病人的一种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从医学上来说,任何一种绝症到了晚期往往是痛苦不堪的,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恶化时那种痛苦往往使其难以忍受,只有靠增加止疼药的剂量来缓解,而同时因为服用大量的多种止疼药物又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之更加痛苦不堪,而这种痛苦的频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日益频繁,经常折磨得患者不成人形。正因为如此,剥夺绝症患者死的权利使其必须承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是非常不人道的。安乐死对于临终者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

3.5 人的生命的自由 安乐死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个哲学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完全属于他自己,换而言之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在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的自决权(Idividual Autonomy),个人自决权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个人具有自己决定外界对其身体作某种医疗行为的权力,辛格曾认为“尊重独立地原则告诉我们要允许富有理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独立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如果富有理性的人们独立的选择去死,那么独立的尊重之心将引导我们帮助他们去做他们选择的事情。”而大多数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那他又属于谁?既然我们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为什么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呢?关于自杀问题是否作为犯罪处理,并不存在争论,除了封建时期的教会法以外历来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来处理,自杀最终从一种犯罪变成了人民的权利。那么安乐死其本质上也属于自杀,是自殺行为中极其特殊的一种,理应也不视为是犯罪。我们说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即行为人在享有自由时对他人、社会的合法利益不造成损害。安乐死虽然是人为结束生命的行为却是在病人及其亲友主动要求下,无痛苦的进行,并没有损害社会或他人的权益。既然这种行为只涉及当事人自身权益而当事人又是自愿的,这也是安乐死应当合法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中也有许多痛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承认人们有死亡的权利,让安乐死立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安乐死的不合法同样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安乐死既然无法在立法中正名,无法合法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例仍然作为杀人案来处理。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名份”但安乐死在许多病例中又确实存在必要性。这就使那种变相的安乐死或在私底下秘密实施安乐死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就更加不利于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安乐死是人类理性面对现实,探索死亡文明的客观体现,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尽管安乐死的合法化在我国还在研究,还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社会现实状况已表明面对这样一个群众日益支持不断的社会问题,立法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法律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否则所形成的事实不过是法律的放任。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安乐死必将为法律所承认和规范。

参考文献:

[1]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2]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3]陈晓青,李瑾.《论安乐死的法律问题》.摘自《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85-88.

[4]欧阳涛.《安乐死与立法》.摘自《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6年6期17-24.

[5]赵健雄.《我国早期的“安乐死”思想》.摘自《健康报》1996年10月19日).

[6]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 《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7]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物流不能承受之重 篇7

经济的“血脉”

提起物流能够被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话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崔忠付说:“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有利于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也能够提高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九大制造业的竞争力。”一项调查显示,从原材料到成品,一般商品加工制造的时间不超过10%,而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制造业的效益。

“物流”是一个舶来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由“物的流通”一词演化而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在美日欧等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这些国家赢得竞争优势的“第三利润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魏际刚告诉记者,物流是指供应链上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的标志,比率越低,物流效率越高。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在18%左右,而发达国家却均在10%左右。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现代物流决定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和质量。2008年,中国全社会物流的增加值已经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整个GDP的6.6%。物流总交易额达到近90万亿元。

我们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做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中了解到,发达国家在发展物流业时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望洋兴叹的铁路

提高物流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这次物流振兴规划提出要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和公路实现“无缝对接”。

上海洋山港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离岸式集装箱码头,为了让它与内检查。陆腹地紧紧相连在洋山港开工建设的同时,一座32.5公里长的跨海大桥也浮上了海面。

然而,由于这座跨海大桥没有建设成公路、铁路两用桥,目前集装箱从码头卸货后,只能借助卡车一个个拉走。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明理说:“公路长距离地进行集装箱运输在经济上不划算,也不利于环保。”

郑明理告诉记者,有港口的地方,通常都应该有铁路线,这种海铁联运的方式在国外非常普遍。目前发达国家港口和铁路衔接配合的运输比例通常都在20%左右,而我国海铁联运的比例还不到2%。

说起为什么当初设计者不把跨海大桥建成公铁两用桥问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特聘教授张晓东认为:“应该是铁路部门跟地方政府的关系平衡问题,物流的管理决策应该有一套议事机构。”

张晓东说,物流牵扯的部门、行业太多,国家很难通过设立一个部门就把物流业的全部问题解决。2005年8月,在发改委的牵头下,国家13个部委联合成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但每年一到两次的召开频率,显得有些滞后。

“货”改“客”的尴尬

在国务院列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只有物流业属于服务业,这让它在十个产业中显得非常特殊,也让普通公众关注这个有些陌生的产业。人们发现,许多城市物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由于北京市区很多地方都对货车限行,影响了拉货效率,而客车不受时间和路径的限制,有很多公司都采用金杯面包车配送。虽然客货混装违反了交通法,一旦被查出,也得被罚款,但不限行配送时间就要灵活方便很多,所以很多物流公司明知故犯。

其实,交通部门是想通过货车限行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压力,结果却适得其反。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说,如果物流企业能提高管理和效率,并且能得到允许24小时运行的政策,北京城市配送的车至少能减少一半。

配送体系的建设是物流振兴规划九大工程里面的重要一项,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研究一个配送的车型来满足城市配送的需要。

城市配送物流企业面临的另外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是重复纳税负担问题。恽绵说,因为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小不等,良莠不齐,国家税务总局很难判别到底谁是物流企业。

都是“超长”惹的祸

城市的物流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成天和交管部门躲猫猫,而从事长途运输的物流企业又有着不一样的烦恼。

长春陆捷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一汽大众做整车配送服务的物流企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晶告诉记者,路捷本身只有1000多辆车,其余的2000多辆是合作伙伴的车,可新车来了,罚款也随之增加,企业的一大半利润都被罚款吃掉了。

目前,我国车辆运输车大都采用铰接列车的结构形式,根据国家《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规定,这类车辆总长应该控制在16.5米,最多只能装载6辆轿车。

在长春物流公司我们看到有很多厢式货车,每一辆车的长度大概是在25米左右。司机张师傅告诉我们,如果一趟活不拉10辆车,根本挣不到钱。

我们从长春出发,跟随张师傅上路前往上海。这次张师傅拉了8辆车,按照规定超了2辆。记者发现,一路上,拉10辆的货车非常普遍,还有的竟然装了20多辆。

张师傅给我们算了一趟下来的成本和费用:在没有任何罚款的情况下,一趟下来也要亏本2400元。

晚上9点左右我们到了山海关,张师傅遇到了第一次罚款。从称重的单据上来看,张师傅的车核定的载重量是32吨,因为超重了一吨,被罚款200元。

快到山东境内的时候,张师傅接到了同事王师傅的电话:他的车在山东蒙阴被交通部门扣住了,要求罚款5000元。我们另一路记者连夜赶往了蒙阴。

“改型”的烦恼

因为交不上5000元的罚款,王师傅的车在山东省蒙阴县交通执法部门的指定停车场已经停了7天。当地交通部门的罚款理由是私自改装了车型。工作人员给我们找到了罚款的相关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令》,车辆如果私自改型,处以罚款在5000元以上到2万元以下。

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像这样的商品运输车,一般物流公司去车辆厂订购时,就跟厂家约定好了车的长度尺寸,在当地上牌照的时候,当地运管部门并没有严格执法不允许超长车辆上路。目前在路上跑的像王师傅的这种车辆运输车,有近93%属于超限车辆。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掌握的资料,目前国外的车辆运输车普遍都在20米以上,但采用的是货车列车运输,可以拆分成两截,在增加长度、提高装载量的同时,还可灵活转弯。而目前我国采用的铰接列车,如果只是简单地加长车身,它的安全性不仅会急剧变差,对道路通行也产生严重影响。看来只有通过调整车辆运输车的产品结构才能解决汽车物流企业的燃眉之急。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建议国家把国外普遍采用的这种车型列入汽车产品准入管理。

不能承受之重

可以说,近几年来,超限超载车辆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据统计,道路安全事故中有70%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超载超限车辆上路行驶后,严重损坏了公路的基础设施,致使公路路面损坏,桥梁断裂,大大缩短了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该说,国家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行动从未停止过,经常进行跨省市联合整治,但过不了多久,这些超载超限车辆又会堂而皇之行驶在路上。专家认为,我国物流企业相互间恶性竞争,使行业陷入运费走低、超载量加大的恶性循环。

国家审计署曾公布审计数字:我国16省(市)在100条(段)公路上违规设置收费站158个,截至2005年底违规收取通行费149亿元。专家认为,即便是合法收费,我国收费公路过多也会导致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记者统计了一下,张师傅的车,从长春到上海,先后经过的收费站有16个,缴纳的车辆通行费共计4225元。

有专家告诉记者,国外的公路投资大都是政府行为,确保了公路的公益性。现在美国拥有8.9万公里高速公路,只有大约8000公里是收费路段,而且收费很少,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值得借鉴。

商业不能承受之重 篇8

逝世已60多年的印度圣雄甘地,在上一个世纪提出毁灭人类的“七宗罪”,其中一宗就是“没有道德的商业”。

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沃尔玛假冒的“绿色猪肉”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表明,企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需要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社会亟待商业伦理的重建。

关于企业伦理道德,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难以解开的困惑,一个令人感到悲哀的困惑:为何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得越高,人们偏离伦理道德越远?

解开这个困惑说难也不难,关键在于企业在采取行动之前能否扪心自问,自我反省:关于商业伦理道德,企业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对于道德伦理的价值观,企业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比如,企业对于问题产品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企业怎么做才是符合道德伦理的反应?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道德伦理责任?

硝烟弥漫的商业环境

当年,我们见证了长虹、康佳和TCL之间的彩电价格大战,娃哈哈和农夫山泉之间的纯净水、矿泉水标准之争,搜狐、激动网与优酷、土豆的版权纷争;今载,家电业的“暴力门”、乳业“陷害门”、腾讯与360的“拦截门”、沃尔玛假冒的“绿色猪肉”等事件接连浮出水面。注意一下细节,原以为只有草创期的小企业才会为求上位不顾后果,结果发现真相却是,这些事件门的主角都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本应有着更好风范的领头军。社会道德感强烈的观察者们不禁发出长吁短叹,是什么让中国式商战表现得低俗且暴力?

综观那些发生“暴力事件”的行业或企业,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偏低,在激烈的市场中,竞争手段过于单一,因此难免使用急功近利的营销手法,视道德底线如同虚设。在既没有自己独特产品,又难以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时,总体容量有限的市场中,难保企业不会通过攻击对手、落井下石等非常规竞争手段来达到争夺份额的目的。而更值得深思的是,许多大企业在面对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时,往往并没有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而是选择了以牙还牙的应对方式,互相抹黑,使得自己既是恶性竞争的受害者,也是策划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参与者。

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律监管的空白 (如网络暴力) ,企业难以及时有效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利益纠纷;另一方面,运用司法途径不但耗时耗力,且即使胜诉,花费的成本也远远大于胜诉利益所得。对于恶性竞争策划者来说,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低成本与取得的高利益往往促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将之当成一种惯常的手段。

一味追求企业速度发展,导致商业伦理道德的培养严重落后甚至被扭曲。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感喟,即使是商学院的教育中,也更多强调战略、经营、管理,商业伦理仅具有形式象征性。过度商业化的环境中,恶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众多的“门”令这些大企业的君子风范荡然无存,恰因为在西方很正常的商业竞争在国内一直更为激烈地表述为“商战”,非黑即白的二分商战思维,将竞争双方列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对立局面。这样的背景下,投机取巧被认为是商业的本质属性之一,甚至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而把原先必不可少的诚信和创新置之不理。

《论语·卫灵公》中就曾提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在强调义与利客观存在的必然性的同时,还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要以“义”制约“利”,只有“以义制事,则知所利矣”。引申至今天,即企业家首先要“以义制利”,提升个人乃至企业的精神追求,使企业向着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张本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示,我国传统儒家商业伦理法思想在现代的表现便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成就精神,达则兼善天下的民族担当精神,天人合一的协和人与自然的精神。而如果偏离正确的道德价值航线,缺乏一种最终的人文关怀精神,极易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狼族规则。中国企业家应自觉吸纳上述三个精神向度,树立具有中华民族气魄的现代儒商精神。可惜的是,这样的企业在现代市场中寥寥无几,传统商业精神在利益面前早已被蹂躏得支离破碎。

日本企业家对《论语》中道德因素的经济功能之重视令我们深思。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一再表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也倡导“经济道德合一说”,认为“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伦则在其名著《企业论》中同样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表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没有道德的商业”最终会使消费者的利益长期被忽视,消费者对企业严重不信任,社会公众会成为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对企业造成相当大的杀伤力。倘若没有相关法规和商业伦理的建立,我们就将一直在这样恶性循环中徘徊而不可自拔。

事实上,微软和谷歌、波音和空客、可口可乐与百事,也是死掐的老对手。所不同的是,当企业面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更多会选择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而非礼尚往来还以颜色。而国内则更多采用不惜“杀敌三千,自损五千”的方式。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所指出的,“企业家精神是‘超经济的’,它深刻地影响且正确地引导经济,而它本身却不是经济的一部分。”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典型的稀缺资源,但在游戏规则下兼顾各相关方的利益,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预设前提。经济的活力如果没有社会价值、公共福利的制衡,便将引发“人对人是狼”的恶性竞争,导致社会总福利的大幅下降,且将反过来伤及企业和产业自身。

商业伦理是企业“护照”

对于商业伦理的缺失的现状,曾任IBM (中国) 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的白立新在一篇文章中感叹说,企业家在天堂门口的时候,上帝不问你的企业有多大,他会问你做大过程中有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上帝不问你的企业有多强,他会问你做强之后是否善待客户员工和伙伴;上帝不问你的企业有多久,他会问你长久时间里,消耗了多少石油、天然气、煤炭、淡水、新鲜空气等不可再生的资源!

企业盈利与否本不关乎道德,但企业以何种方式盈利或亏损,则不得不考虑是否有违道德。《史蒂夫·乔布斯传》中介绍苹果营销哲学一段里,作者描述乔布斯强调的一个前提是,“你永远不要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并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

但在中国的商业社会,商业伦理被破坏的情况屡屡发生。

由《世界经理人》杂志针对1500余名企业经理人所作的一项调查中,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的失败应该归咎于商业道德丧失。除此之外,认为“急功近利,没有长远发展目标”和“价值观缺失”造成企业失败的受访者也分别达到74.1%和62%。

“近些年来,在资本、利润的驱动压力下,中国企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重视规模、利润,却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因此导致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钟宏武教授表示。

掌管百亿快递王国的顺丰董事长王卫在谈到为何不想上市时就曾表示,他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要为股民负责、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在利益诉求和坚守道德的衡量中,企业应着眼长远,平衡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这需要管理者的全面考量。”厦门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伟阳认为。

实际上不仅是中国,企业伦理已成为全球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近日,日本医用设备及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公司承认,公司3名高管通过向咨询机构支付天价费用等方式来掩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证券所造成的亏损。而10年前,安达信倒闭、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等一系列恶劣事件也震撼了美国与全球业界。

“众多企业频繁爆发出各种问题,制度管理只是浅层次的管理,更深层次的是人性的管理。”稻盛和夫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在一次论坛上指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各种“问题门”的时候,单纯靠制度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因为这是商业伦理缺失的问题,也是企业家人性丧失的问题,只有唤醒人性,激发人本善的良性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在一个相关论坛上就曾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有正常人的道德标准,还要有不同于普通百姓的道德约束。而且在市场日益规范的情况下,越往后走,道德的尺度对企业家就越重要。

而在互联网时代,商业伦理更是企业进入全球的护照。在日本著名战略大师大前研一看来,由于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对手等,都在注视着企业家,如果其个人行为有错误,或者公司做法有错误的话,就会马上在互联网上被议论和放大。

因此他认为,商业伦理必须在每天工作中每一分钟、每一秒进行贯穿下去。商业伦理精神是基于公司文化的,就像公司的DNA一样。公司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前行,但是有一些东西是需要保留的。成熟的公司需要改善的是战略组织,不能改变的是价值观念。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公司也在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这种商业伦理的DNA。数据表明,Fortune杂志排名前1000家的企业,其中约75%都有明确的伦理准则用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且很多企业设有企业伦理管理的机构或主管,他们会制定企业的伦理准则;对员工进行伦理方面的培训;处理员工在工作中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和疑虑。

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地提高道德建设水平,西方一些政府的管制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例如,政府对经营道德上出现问题的企业在执行罚金上有不同措施:原本应处以罚金4000美元的事件,如果被罚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道德管理制度,则罚金为标准的0.05倍;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伦理管理制度,则罚金为标准的4倍。

企业伦理的外部制度建设同样可以从伦理标准的引导、伦理监督、伦理奖惩等多个角度进行。在加拿大等国,政府不仅有完善的法规在某种程度上强制企业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还设有专门负责监督的伦理官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苏勇认为,以先秦儒家“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商业经营思想,或许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商业伦理体系和矫正企业经营伦理和企业家的义利观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企业道德思想取决于决策者的道德素养,所以正如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里所言,企业家要有“道德的血液”。

与其竞争不如竞合

在目前的中国,竞合还只是一种理想、一种口号而不是现实的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树欲静而风不止,竞合之路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行业无序竞争是导致恶性竞争的直接因素。今天的中国零售行业严重缺乏行业自律和行业协商的机制及力量:比如行业组织之间严重不和,比如著名品牌之间常常相互拆台、互不信任。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零和博弈,并不是自己的幸福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这就是竞合。所有商家的最佳状态肯定是竞合、双赢。

近些来,在资本的驱动压力下,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规模、利润,却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一味追求速度,而不是“又好又快”,就带来直接的杀伤力。总体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商业化的环境里。在这样的环境里,恶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如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念被人嗤之以鼻,如果“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被长记心间,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商业伦理缺失的市场,是一个滋生魔鬼的市场。因为我们总是抱持着怀疑论,会用最大的恶意去猜测别人,相信别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于是自己也会化身魔鬼,而这个魔鬼一旦没有制约,便膨胀得越来越大。

与其竞争不如竞合!

如今,在商业领域,“Win—Win”的合作战略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实施。

索尼和三星曾经是国际市场上的两个直接的竞争对手,在电器、电子领域均是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随着三星的全面崛起,索尼不得不调整其竞争策略,尤其是在痛失液晶显示器的最佳发展时机后,与三星合作对索尼来说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在运动服装领域,大品牌之间也从竞争走向竞合,阿迪达斯之于锐步,耐克之于匡威,在经过一番角力竞逐后,深感与其互为敌手,拼个鱼死网破,不如握手言和,结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分享市场蛋糕,这就是竞合。

在分工越来越细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大到国家集团,小到企业,竞争双方各自的利益产生了交汇点,越来越多本来处于你死我活关系的对手不得不收敛起将对手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野心,寻求不同程度的合作,开始与“敌”共舞。

在很多领域,企业越来越成为分工的一个环节,成为连接许多资源的中枢,没有一种资源是企业独有的,各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结成一个合作共生的“生态系统”。例如电脑这种高科技产品汇聚了多种高技术,不是任何一个厂家所能独享,Winte联盟即是基于硬件与软件的联合。

在国内,企业竞合的案例也很多,例如七匹狼和爱都之间的合作就颇为成功。在男装业新的竞争格局下,产品细分化、差异化成为趋势。突破单一化、走多元化道路是高速成长的男装企业选择企业竞合的主要动机。十亿元是服装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分水岭,单一品牌要突破年销售十亿元会有很多障碍,品牌通过竞合选择多元化元道路,抢占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七匹狼通过品牌多元化竞合而取得巨大成功:七匹狼、与狼共舞、港士龙、七匹狼运动、马克·华菲、七匹狼鞋业等品牌规模庞大。

因此,竞合战略可以使互补型的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之间共同开拓市场、增强了各自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使双方的企业价值都得到提升。

……

既然竞合有诸多优势,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还在不断地上演着商场的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

中国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太少了,竞争手段过于单一。由于技术、研发、产品、价格、渠道均呈现同质化非常突出的特点,企业之间很难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企业才不惜道德风险,铤而走险,采用比较低级的手段对竞争对手实施诋毁、诽谤、打击,以揭短的方式试图将对手搞臭,从而抢占其市场份额。

但“没有道德的商业”有什么样的危害?

弃学:青春不能承受之重 篇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教育不再让人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当要不要读大学都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这就标志着教育的破产。教育破产之后,平民阶层的孩子又该何去何从?1934年,胡适写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的标题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

陆续有很多高中生给我发来邮件,其中很多人想放弃学业,提前去打工。原因无非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就算考上了大学也读不起,加上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就算读完了大学也未必能够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工作,工资说不准还没有农民工的高,那还不如早一点去挣钱,给父母减轻点负担。回复这样的邮件是极其困难的。我既不能为他们提供大学四年的学费,又不能给他们大学毕业一定能够找到工作的承诺。然而,我还是会极力地劝他们去参加高考,去读完大学。原因其实很简单:放弃高考比参加高考更难改变命运,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可谓遍地是黄金,只要肯干、敢闯,就算没读什么书也很容易发家致富。可是,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个连研究生都很难找到满意工作的年代,一个高中毕业生又能找到多好的工作呢?放弃高考确实可以提前几年挣钱,可无非是到工地扛水泥、扎钢筋,或者进厂当流水线工人,又或者学门手艺,当个厨师、理发师、装修工什么的。我不是瞧不起这些工作,也不是说这些工作的工资一定很低,给我们家装修的工人每个月收入都有五六千,比很多大学毕业生强多了,可是,他们几个无一例外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而不是跟他们一样在社会底层靠卖苦力讨生活。

当然,不是每个人放弃高考之后都会从事上述工作,有些给我发来邮件的人就明确表示想放弃高考出来创业。高中都没毕业的能不能创业呢?当然能。我认识的好些开圣诞树工厂的,或者做烟酒经销商的,都是不折不扣的文盲。可是,一个赤手空拳、毫无背景的年轻人想要做这样的生意又谈何容易!更何况随着产业不断升级,低附加值的产业形态不断被淘汰,没有知识作为基础的创业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碍。

对于平民阶层的孩子来说,不读大学几乎意味着彻底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而读大学虽然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至少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社会流动的通道确实是越来越窄了,可是,变窄不等于彻底堵死,只是平民阶层要通过这个管道“鲤鱼跳龙门”的话,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大的成本、更多的努力。

我大学的同学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就算不是农村的,父母也无非是城里无钱无势的平民。在一些热门专业的班级,情况则截然不同,这个是某市市长的公子,那个又是某集团老总的千金。毕业以后,这些官二代、富二代自然不用考虑找工作之类的小事,而且很容易就干得风生水起,一会儿听说这个当了局长,一会儿又听说那个开了公司。相比之下,我们班上这些农家子弟的奋斗之路则要艰难得多,找份工作都要费尽周折,想要创业更是需要节衣缩食好几年才可能攒够启动资金,考上了公务员的同学似乎也不那么官运亨通。可是,相对于上一代来说,相对于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农家子弟来说,我们的命运已经被彻底改写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千百年来,读书都是平民阶层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对于这种改变要有一种更切实际的理解。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完全可以通过一次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并不是只有这样才算是改变了命运。首先,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对成功的定义不应该停留在官本位的阶段,并不是只有进了朝廷、当了大官才算是成功,当然,也不是只有当了大老板、住着别墅坐着奔驰才算成功。一个农民的女儿当上了会计,一个产业工人的儿子成了建筑设计师,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命运的改变呢?其次,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并不是大学生一毕业就风风光光地进入上层社会,高等教育才有价值。火车刚发明的时候还不如马车快,所以,当时就有人骑着马去取笑发明火车的人。现在有很多人看到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还比不上农民工就怀疑高等教育的价值,这跟那些骑着马去取笑火车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我刚到深圳的时候起薪才1500元,深圳随便一个收破烂的估计都不止这个收入,可是,我却能够用短短一年时间从月薪1500元涨到15000元。所以,我们不能用形而上学、鼠目寸光的思维来看待教育的价值,不能因为很多大学生刚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或者起薪比民工还要低就放弃读大学。

既然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平民阶层的孩子仍然应该通过读大学来改变命运,那么,他们究竟应该如何获得读大学的机会?这是一个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因为高考理应是一次公平的竞争,只要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就应该获得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对城市考生更加有利的高考试题、各种各样的高考加分等因素组成一股合力,让高考的天平已经向城市的考生,尤其是官二代、富二代之类的考生严重倾斜。

现实是如此不公,而这一切无论是对于人微言轻的我来说,还是对于千千万万的平民阶层考生而言,都是无法改变的。我只能将《礼记》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并取得一点成绩的关键所在。我不能获得高考加分,那我就更加刻苦地学习,只要我比别人高出的分数超过了他们所能得到的加分,我依然能够进入比他们更好的大学;我爸爸不是李刚,也不是什么集团的老总,那我就比这些人的孩子更加努力,只要我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能够超过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优势,我就一定可以比他们更成功。平等从来都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施舍,而是靠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

巨额负债高校不能承受之重 篇10

1. 高校贷款增长速度快, 规模过大。

“目前中国高校共有2 800亿元的银行贷款, 到2008年前后, 将面临还款高峰期, 但是目前众多高校并不具备还款能力, 这就面临着破产危机。”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一份建议中提出上述观点。数位来自教育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 由于盲目扩张, 国内不少高校的确存在资不抵债的现状, “有些学校每年的经费还不够还银行利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采访时透露[1]。

高校是伴随着“扩招”从1999年开始打开了银行贷款“缺口”, 在此后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 从零贷款增长到2 800亿的银行贷款, 目前全国1 900多所高校几乎都有贷款, 债务发展到平均每所学校近1.5亿元, 已远远超过了大多数高校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2. 高校风险意识薄弱, 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 明确高校作为具有民事能力的独立法人, 向银行贷款应当自己承担到期还款付息的责任, 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主体没有义务代替高校偿还债务。实际上, 《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更多的是停留在条文规定上, 不具备实施执行的条件, 我国高校特别是公办学校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办学的, 还不具备自主办学的条件, 客观上中国高校也不具备破产停办的条件。

教育主管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对高校贷款监管不力也助长了高校贷款无限制增长。教育部1999年提出“银校合作”, 文件明确规定直属高校“谁贷款谁负责”, 但没有出台具体的控制措施, 基本上由高校与银行直接接洽贷款, 高校贷款急剧增长。到2004年, 为加强高校贷款管理控制, 教育部、财政部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 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贷款规模作了明确规定, 但此时公办高校贷款总额已达1 500亿~2 000亿, 高校贷款问题已积重难返[2]。

3. 还贷渠道单一, 还贷能力差, 财务风险高

高校的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特点决定了其本身不具备利润创造能力, 高校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拨款和教育事业收入, 目前政府拨款水平较低, 高校学宿费收费水平也难以提高, 高等学校的还贷渠道单一, 还贷能力差。

二、中国高校贷款的背景及成因分析

1. 高等教育高速扩张加大对资金的需求。自1999年政府倡导“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据教育部1998—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 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30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36万人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504.46万人, 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87万人增长为2005年的1 561.78万人, 增长了4.6倍[3]。

高校高速扩张规模, 需要有足够的教学楼、实验楼、运动场地、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硬件设施, 需要引进更多的教师, 需要加大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扩招以来, 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 各地高校积极加快基本建设, 特别是各地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 固定资产规模大幅度增长, 校园条件、校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 高校自身筹资渠道单一,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实行“扩招”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 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 高校办学仍然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的同时,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却相对不足, 如下图所示[2]。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从1996—2004年虽然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稳定增长, 但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却由于“扩招”而逐年下降, 究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原来基本建设拨款是在生均维持费之外单独核定拨款, 在高校“扩招”后国家财政没有相应地加大基本建设拨款。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学校不得不寻求财政拨款以外的渠道来解决改造校园、新建校舍、新增设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在筹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 银行贷款理所当然成为高校筹措资金的首选。因此,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高校银行贷款问题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 竞争的加剧迫使高校不断增加贷款。目前国家对高校的拨款基本改革为实行生均定额拨款, 并且拨款也向名牌高校、重点院校倾斜, 招生数量和排名情况决定了高校的拨款数额。国家财政拨款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改革把高校推到了市场经济竞争的浪潮中, 为了抢夺生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排名, 争取多招生多拨款, 高校需要加大投资, 做大做强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综合实力。

199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与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

4. 银行盲目放贷助长高校贷款规模的膨胀。中国高校贷款规模急剧膨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的盲目放贷。20世纪90年代末, 中国信贷政策较为宽松, 银行系统资金充裕, 对收入稳定、信誉良好的高校, 特别是名牌高校, 各个银行竞相营销贷款, 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 简化贷款审批手续, 实行免担保、基准利率下浮利率的优惠政策, 为高校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融资贷款环境, 客观上助长了高校贷款的急剧膨胀,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的出路与对策

1. 加强贷款规模的控制, 避免高校贷款的无限制增长。

目前高校的贷款规模庞大, 教育主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应正视这一问题, 切实加强监管, 防止贷款规模进一步增长。教育主管部门应全面清查摸清全国高校贷款规模总量, 评估高校的财务状况, 对财务状况不理想的, 还贷能力不足的高校严格限制新增贷款。

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是为高校还贷问题解决之根本。

高校贷款问题的解决根本是要增强高校的还贷能力。高校的学费和住宿费已处于较高水平, 通过大幅度提高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来筹集资金已不合适, 应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逐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将中国教育财政投入从2.82% (2005年数据) 提高到法定的4%, 新增将超过2 000亿元, 足以还清所有高校贷款[4]。

3. 制度创新, 盘活高校存量资源, 为高校贷款问题创造条件。

制度创新, 在政策上允许高校盘活存量资源、资产, 出让空置的土地、校舍, 是目前解决高校贷款问题较为便捷的方法。比如说, 浙江大学以24.6亿元高价卖掉了靠近西湖的湖滨校区地块, 为还贷筹集了大量资金。高校转让资源、资产存在着教育用地转为商业用地的审批瓶颈, 需要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创新,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高校资产转让的引导和监督, 避免贪污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的发生。

4. 拓宽高校筹资渠道, 为高校还贷提供造血功能。

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多渠道自主筹集办学资金的权利, 但目前高校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拨款和学历教育的学宿费收入, 普遍存在教育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

5. 加强财务管理, 控制高校办学成本, 提高高校还贷能力。

高校要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 提高还贷能力, 既要“开源”增加收入, 更要采取“节流”措施控制办学成本。长期以来, 高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学, 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普遍存在跑漏滴冒、铺张浪费的情况, 大楼装修得越来越高档, 学校门面建得越来越气派, 有的连三层楼的饭堂都安上了两部豪华电梯, 各式的宾馆、会议中心、假山、人工湖等, 极尽奢华, 庆典活动越搞越多、越搞规模越大, 学校财力不胜重负。高校应树立勤俭办学意识, 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强化成本控制, 杜绝浪费, 降低学校办学成本, 改善学校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部分高校资不抵债面临破产[N].新闻晨报, 2008-03-11.

[2]郭国庆, 汪晓凡, 赵军.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成因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

[3]张莉.高校贷款风险的根源、后果及对策研究[J].四川经费管理学院学报, 200, (4) .

虐囚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篇11

然而,关于“虐囚”的话题还远没有结束。

今年2月14日,正是西方的情人节。而在德国的柏林,人们关注的却是一部正在柏林电影节上首映的电影——《关塔那摩之路》。关塔那摩是美军设在古巴的一个监狱,里面关押了500余名在阿富汗战争中俘虏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犯罪嫌疑人,但美国对这些人只关不审,囚犯们根本没有机会证明自己是否清白,这致使很多囚犯滋生不满,绝食进行抵抗。2006年初,美军采用更为粗暴的手段逼迫囚犯进食,诸如用皮带将罪犯绑在椅子上长达数小时甚至更长,然后用食管强迫进食等等。针对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虐囚行为,联合国展开了调查,并于2月16日公布了关于关塔那摩监狱的调查报告,称监狱囚犯受到各种虐待,不能享受法律公平。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欧洲议会甚至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首相布莱尔等都纷纷表态,要求美国关闭关塔那摩监狱。

就在布莱尔高姿态表态的同时,其“后院”也起火了。2006年2月,英国《世界新闻报》披露了驻伊英军虐囚丑闻:在长达3分12秒的录像中,几名英军士兵为了取乐,对几名手无寸铁的伊拉克少年拳脚相加。录像一经披露,即掀起一场世界舆论的轩然大波。

有战争就有战俘。在远古时代,俘虏是毫无权利可言的。如埃及第十八朝法老之一阿门霍捷一世远征叙利亚,虏获10万奴隶回国,成为私人战利品。至近代,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俘虏的待遇问题逐渐得到重视。第一个关于战俘待遇的条约是1899年7月29日国际社会在海牙订立的《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其中对战俘关押期间的人身自由、财产、通信、宗教信仰和遣返等做了具体规定。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血的事实促进了国际社会完善各种保护战俘的法规。1929年,瑞士政府盛情相邀47国签订了《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然而,时值世界各地战云密布,各国政府对于刚签订的公约口是心非,随后二战战火更是将这纸条文撕得粉碎。即使是对于当时国际正义的肩负者盟国而言,在保护战俘问题上也未能做到善始善终。如苏联所俘的300万德国战俘中,近三分之一未能回归故里;美国关押的德国战俘因饥饿疾病致死1万余人,遣返至法国参加建设的战俘多受不公正待遇,1800人死于排雷场。

二战后不久,和平主义思想弥漫欧洲的思想界和政界。鉴于对人类战争残酷性的反省,1949年4月21日至8月12日,瑞士政府再次召集各国政府修订公约,最终通过了1949年《关于战俘的日内瓦公约》。这一公约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战俘保护公约。二战后,世界殖民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加之全球冷战对峙、地区热战不断的现实,1977年国际社会又通过了1949年日内瓦公约两个附加议定书。

美英的虐囚门事件所暴露的丑闻,不仅彰显出对国际公约的蔑视和践踏,从实质内容而言,也是违反国际人权法的恶行。

首先,虐囚事件违反了国际人道法的区分原则。为了保护普通民众在战争中免受战争伤害,国际人道法将普通民众与武装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区分。直接参与战斗的双方武装人员是合法的攻击对象,他们被俘则可关押;而对于普通民众,除非参与军事行动,否则不能拘禁。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的调查,美军所俘获关押的囚犯中,“70%-90%是普通百姓,且大部分为老弱病残,还有很多是儿童,他们都是莫名其妙地成为美军俘虏的”。联合国关于关塔那摩监狱的调查报告对美国将囚犯列为“作战人员”的权利提出了质疑,认为美国在不能提出指控的情况下不能长期关押犯人。

其次,虐囚事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中的禁止性规范。这是指公约禁止对俘虏进行某些行动的规定。具体如第16条规定不得因种族、国籍、宗教信仰与政治观点等歧视战俘;第17条规定对战俘不得施加肉体或精神上酷刑或其他迫害方式以获取情报;第21条规定除纪律与刑事制裁的需要,不得禁闭战俘;第25规定不得将战俘关押在卫生条件极其恶劣、阳光不充足和阴暗潮湿的地方等。

美英虐囚的手段均违反以上各保护条款,尤其是第17条,即以对战俘进行百般折磨凌辱,以获取情报或为获取快乐。红十字会每月对关塔那摩监狱的状况进行监督,指出给囚犯强制进食等同于酷刑。美军虐囚事件调查官塔古巴少将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在巴格达阿布格莱布监狱发生了大量无耻的、狂乱成性的以及淫乱的虐待行为,主要包括针扎战俘伤口、向战俘身上泼化学药品、威胁强奸战俘、强迫男战俘穿女性内衣、强迫战俘脱光衣服数天内保持裸体状态、放狗咬伤战俘等等,有的战俘甚至不被允许上厕所,一连15天不得不把粪便拉在裤子里。2006年2月21日晚,国际“人权第一组织”代表作客BBC晚间新闻节目时透露,据统计,自2002年8月至今,有近100名被关押者死于美国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监狱之中,其中有一半属于非正常死亡。

第三,虐囚事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中的命令性规范。这主要是要求拘留国必须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定,主要有尊重宗教信仰、为战俘提供生活娱乐场所、维护战俘身体健康等。如第69-77条规定战俘有收寄信的权利,除非政治和军事原因,战俘至少每月可以交寄两封信件和四个邮件,拘留国应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

这种命令性的规定比禁止性规范要求更高。所以,如果美军连一些禁止性的条例都视而不见,更遑论为战俘提供便利的“服务”。前总统萨达姆自被俘后,他与家人的联系就中断,从此杳无音信。在美军关押战俘的监狱,战俘毫无通信权可言。

2004年4月,正当美国总统布什尚沉浸于伊拉克战争胜利的余味中、为迎接下半年的总统选举而摩拳擦掌的时候,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首先披露了美军虐待战俘的画面,整个世界为之哗然。时至今日,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三年了,而“虐囚”丑闻依然在不断上演,这让我们不由得怀疑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恶行还在被继续掩盖,或者还在进行!

暴力与斗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常客,有战争就会有战俘。然而,战俘也是人,应得到尊重并享受作为普通人的基本权利。作为战场上的一名军人,他的职责就是拿起武器冲锋陷阵;而作为监狱里的一名战俘,他也应享有最为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权利。

更重要的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的生命、自由以及权利都应备受珍惜、尊重以及捍卫。国际社会为保护人权,已不遗余力地制订了各种法规公约——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这一系列缺乏强制约束力的国际人权法规遭遇到的种种现实尴尬,除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之外,也许更重要的是将外在的法规转变为内心追求的价值与目标,将对人的生命和权利的尊重深深地植入更多人的心中。

不禁想起了朝鲜战争中被我志愿军俘获的美军战俘格林写给家人的一封信:“这个圣诞节,从午夜到凌晨2时,整个营地都回响着唱诗班的歌声,大家的说笑声彻夜不断。中国军人还给我们准备了礼品、糖、饼、苹果、杏仁和酒,节日的气氛弥漫在整个营区。”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12

中东地区的电影特别爱把镜头对准年少的孩子,没有明星与商业化运作,瞳孔深处流露出来的对灾难的控诉,真挚动人,无须表演,因为那就是他们很多人的真实生活。而这些电影,也往往和战争、贫穷、宗教纠缠在一起。正因为如此,这里的青春,才显得那样沉重。

伊朗动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改编自玛嘉·莎塔琵的自传体漫画,大背景放到了伊朗伊斯兰教革命时期。年幼早熟的玛嘉在革命失败后的氛围下,越过官方禁令,迷上Punk音乐。她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让父母担忧,于是父母把她送到奥地利上学,Punk音乐并没有让她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身为伊朗人不得不面对别人的歧视和自卑情绪。被当做“异类”的她,逃到哪里都无法摆脱异乡人的身份,甚至为了追求自由不惜牺牲亲情,她却无法摆脱那个叫“伊朗”的故乡在她身上打下的烙印。

外科医生卡勒德·胡塞尼写下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一面世就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震撼人心。富商之子阿米尔与仆人之子哈桑一同长大,忠诚勤劳的哈桑深受主人喜爱,心理失衡的阿米尔借故迫使父亲辞退哈桑一家。阿富汗战争爆发让阿米尔举家迁往美国,随着长大,阿米尔对哈桑的歉疚越发深重,赎罪的心理让他重返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孩子……

胡塞尼的第二本书小说《灿烂千阳》同样关注沉重的青春,两个女孩的救赎之路震撼人心,据此改编的电影已投入拍摄,将在2015年上映。

中东电影里的青春主题,多是透过孩子的眼睛来解构成人世界的沉疴,和在由此构建的秩序下与众不同的青春成长之路。

土耳其电影《伊斯坦布尔的幸福》里,15岁的玛丽被玷污,按照村里习俗应被处死,受命处死玛丽的西玛尔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但又不得不面对固有的道德判断,城市文明的“出逃者”伊凡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莫莉与莎莎》里全民兵役的以色列,战乱对两个18岁的女孩来说太过残酷,花一般的年华与戎装为伍,过着毫无安全感的生活,看着老兵精神崩溃或退役后远走他乡,她们似乎已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性格迥异的两个女孩,在军营中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相互依靠着度过每一天。

上一篇: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