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024-07-28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用12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交流日益频繁, 新时期的青年一代, 由于受到各方位的影响和冲击, 思想多元化, 观念不断变更,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在他们身上有弱化的倾向。[1]而“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力量, 是建设新兴国家的强大依托。”[2]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治党治国人才的必经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也正是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理想信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其健康成长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 否则就会迷失方向。[3]共青团中央在这种形势下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下发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内容, 需要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与实践途径做理论思考。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从1921年建党至今, 我们党始终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几代领导集体都对此高度关注。建国初期,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为了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 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 而且需要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4]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则认为“为了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全体团员, 就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江泽民同志则指出:“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 取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 归根到底, 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6]进入21世纪以来,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这就要求当代青年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 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以英雄模范为榜样, 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7]

为了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共青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各地高校采取了多种形式与手段实施这项工程, 掀起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高潮。但从各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 普遍地存在理论宣传不到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理论宣传不到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教育途径应多元化、理论宣传媒介应新颖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口头传授的模式陈旧、渠道狭窄, 难以深入人心, 更无法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宣传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础环节, 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传授方式死板、宣传力度不强、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

培养机制不健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日常宣讲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高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的建立不够重视, 还存在着责任不清、培养体系不健全、机制建设不系统等问题。

培养效果不显著。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效果不显著体现在多方面, 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坚定、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时, 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路不清晰, 易于被人煽动或利用, 日常学习生活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也在不断变化, 而教育目标与价值目标之间的滞后性, 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存在不明确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现象, 并逐渐被弱化, 这就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造成了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导致培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

面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各种现存问题, 首先要明确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 进而选择有效的现实途径解决或改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困境。

培养大众化和层次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即包括青年学生, 也包括青年教师, 而更应该首先将青年教师培养成思想先进、知识水平高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受教育者的进步空间, 教育者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 因此, 在高校坚持走群众路线, 开展针对各高校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 根据不同层次人群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传播“大众化”、“平民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极为重要。要求所有学生和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通过对初级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生平和历史贡献, 宣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果,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的重要胜利等等, 来吸引初级马克思主义者的目光, 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解、学习和研究;通过对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者推荐阅读和分析理论原著、高校教科书等著作进行更深入的地学习和探讨, 逐步培养青年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兴趣, 逐步培养青年深入细致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热情, 逐步培养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执政党理论, 而是能够指导实践、改善生活的大众化意识。

培养民族化和个性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11月《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现, 这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著作, 俄国革命后, 经过李大钊教授和其他人介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面前放出了光辉,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为众多中国青年指明了救国图存的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历代领导人始终坚定地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建设和发展中, 不断总结经验, 发展创新, 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理论飞跃, 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不断地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息, 因此,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要充分认识我国国情,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我国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体现民族气节, 彰显中国气派。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体, 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基础上, 培养不同“特色”的专才, 在高校则要结合个人特长、专业、品质培养满足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多种多样的力量。

培养继承性和批判性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何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际社会中, 在同一国家政党之间、政党内部, 以及不同学者笔下都有所争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历来都是有所争议的, 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历来反对教条主义、僵化主义, 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讨氛围, 而当代青年生活在民主国家、接受着先进政党的领导,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化的信息资源, 则要培养他们学会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学会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 与个人发展相适应;要培养他们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作风, 学会批判性的继承前人理论的精髓, 不做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 要做深研究、求发展、指导实践的“学者”。

培养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深入了解我国国情,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并能较好的运用这些科学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大局观, 能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奋斗终身的有志青年。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都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拥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感, 拥有共产主义必定会实现的信念, 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观点、正确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而在具体实践中, 要学会审时度势,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与时俱进的正确理论来指导实践, 这就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理论, 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培养先进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先进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 因为高校青年是祖国精心培养的有识青年, 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他们是最有朝气、最有思想、最有热情、最具先进性、最具创造力的青年, 因此培养高校青年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青年学生养成先进性作风的习惯, 有人说“优秀也是一种习惯”, 那我认为先进性不仅是我党要求党员的一个标准, 更是要求青年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准, 要用先进性指引当代青年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青年是思维最活跃、思想最先进的群体, 却也是最易受到外界影响的群体, 所以要重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创新创造的科学严谨的求知、治学态度。

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途径

培养目标的明确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结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和现实困难, 提出如下实践途径:

1受教群体针对化, 师资队伍专业化

首先, 要充分了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实际情况, 建立个人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思想发展档案, 并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细化培养目标。对高校青年教师采取理论水平高、学习强度大、培训材料新、受教机制灵活的办法, 力求效率高、收效大、面积广;针对高校青年学生, 要根据思想政治觉悟、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进行细致划分, 采取针对性强的教育措施, 逐渐形成培养梯度, 逐级教育。

作为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 高校教师肩负着理论创新和教学实践研究的双重责任, 然而任何一位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更应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以及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因此, 不仅仅是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任何一位从事学术科研和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都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端正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目标、优化教育体制、创新教育形式, 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培养路线, 形成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专业化道路。

2组织机制规范化, 教育模式多样化

2007年10月, 共青团中央颁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4 85养工程实施纲要》中, 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工作保障等方面均作出明确规定, 目标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 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 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 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此, 我们要有准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判断, 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周密的培养方案, 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健全组织机制, 严密组织体系, 形成规范化的组织机制和制度保证。

在信息化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教育、海报宣传等传统教育模式和信息来源媒介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青年学生的知识需求了。要根据广大青少年知识层面较高、新事物掌握快的优势, 建立培养管理专项网站,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高效、灵敏、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 形成稳定、畅通、快捷的信息流通渠道, 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做到上下级的同步建设、同步发展[8]。要通过掌握网络媒体宣传、手机资讯下载、电子书籍阅读、各类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 掌握青年思想动态, 了解青年关注焦点, 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入青年学生心里的教育活动, 以求得高效的教育成果。

3理论依据原著化, 培训内容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但是如何正确理解它、运用它却是有争议的, 抛开学术争论不议, 作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的理论基础却是无争议的, 必须要尊重原著, 在最基础的教育领域, 必须还马克思主义以真正面目, 任何人、任何组织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 都不能轻易改变其初衷, 要学其精神实质, 不能割裂、片面的宣传, 不能脱离实际地理解, 更不能歪曲、损害其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党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党的行动指南已经写入党章, 但是, 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形势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 是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必修课程, 在培训中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 紧跟时代步伐, 站在理论成果第一线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

4党校培训常规化, 参与方式灵活化

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基础阵地, 党校虽是传统教育基地, 却是最重要、最正规、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党校培训常规化, 即是指党校培训要定期且不间断地开展, 形成党校培训的长效机制, 并开设不同程度的培训课程, 分初级、中级、高级, 甚至理论研讨、论文出版、书籍编撰等整套教育宣传体制,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 以强带弱、以研带学、逐级提高、不断进步。

当代高校学生普遍欠缺社会经验, 自我认识能力有限, 社会经历比较简单, 缺乏检验自身素质的经历;自主能力还较差, 容易从众, 也容易偏执。大学生的教育不能采取“填鸭式”, 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硬性要求的学习内容太多、太繁杂, 反而适得其反, 泯灭了大学生的创造天性, 失去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人云亦云, 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立场, 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更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们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局势,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判断和顺应历史和社会的正确选择。因此, 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更需要参与方式的灵活化, 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研究的潜能, 以更好的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

在提倡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引下, 怎样引导青年学生发表自己的正确言论、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极为重要。QQ空间、博客、微博等的兴起, 以及网络留言、BBS发帖、个性签名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方式可以供大学生抒发感情、发泄情绪, 然而如何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如何引导青年人正确发表言论、发表正确言论, 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 利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是非常有力的工具, 在思想上引领和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是极为有效的措施, 在提倡评论内容自由化的今天, 要随时关注大学生言论, 及时引导大学生思想, 做到不断的鼓舞和激励大学生向更科学、更先进、更严谨的思想意识迈进。

参考文献

[1]赵金飞.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2) .

[2]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5-4.

[3]王凤琴, 李秀梅.当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性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 (1) :154.

[4]毛泽东.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N].人民日报.1964-07-14.

[5]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77.

[6]江泽民.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1996年6月21日,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7]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让青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绚丽光彩[N].中国青年报, 2007-5-5.

[8]周广均.高校青年学生素质拓展策略的选择与优化[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1) :105-106.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2

参加此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对我受益匪浅,意义重大。在培训过程中,我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作为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培训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及认知也有很大收获。

通过此次学习,我在思想和觉悟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之后的心得体会。

第一,在新世纪里,青年一代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我们身上的责任也很重,我们要努力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以及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否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直接相关。要真正帮助我们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不能不加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我们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总体上说是科学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问题也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人身上,在有些方面,有的时候,还很严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二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大学生并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由此可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铺平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建党初期,我们的革命志士与敌人斗智斗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人员去学习体会马克主义的深刻内涵,从中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条道路是一片坦途,一片辉煌与灿烂,可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对于我们今天的所有,我们前辈的奉献是多么的可歌可泣。他们可以置生死于度外,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意念。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呢?一方面,要用发展着的马克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我们党在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创新,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思想、新观点,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两个毫不含糊”、“三个思想解放”。这些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于加强我们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而又特殊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应用。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创造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获得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注意用这些经验教训教育我们,就会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在当今做好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要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或者至少做一名合格的团队成员。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领导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发展后的先进思想,通过广泛的有效信息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变的睿智果断。领导者同时还必须是位高效的沟通者,有效的沟通通常可以改变人的状态或是心态,领导者在沟通中要对团队成员多赞美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此外,领导者的工作方式也很重要,要懂得用人所长,避人所短,要重用乐于奉献和眼界开阔的人,更要懂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要强加于人。同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团队成员,更要不断学习,用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3

正是在“青马工程”的大力推动下,全国高校掀起了新一轮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但“青马工程”这一政策背后广大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成熟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或许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全国高校再次勃兴的深层原因。

6月14日,星期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小李起了个大早,简单吃过早饭,他便带着一摞复习资料来到了自习室。因为两天后的一场期末考试,来自习室上自习的同学明显地多了起来。

但小李身上带的并不是数学资料,而是一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再过几天,迎接他的不仅有一场期末考试,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一次理论学习讨论会。

“所以,要抓紧时间复习一下”,小李说,“要不然拿什么去参加讨论会呀!”

高校马克思主义社团的“第二春”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像小李这样经常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讨论的理科生显然并非个例。

“虽然现在并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一位成员告诉记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像这样的同学为数不少,而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还会越来越多。”

“最近两年,是我们社团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两年,无论在会员数量还是社团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记者在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以北京大学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例:2001年夏,研究会刚刚成立时正式会员只有几十位,其中大多数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党员比例也很低。而截至今年夏天,研究会的正式会员已经达到了183人,会员的专业分布涵盖了全校文理科10多个专业,学历范围也扩大到本硕,博各个层次,会员中的党员比例超过了60%。当然,这一数据并没有包括那些末在我们研究会里正式注册,但却经常参加我们所组织的各种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同学。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现任会长王凛然告诉记者,“在北大,这种。非正式会员’的数量并不在少数。”

谈到加入“青马研”(“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简称,下同——编者注)时的情景,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小王仍然记忆犹新“以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感兴趣,但后来我认识了一位来自陕西的同学,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社会热点,甚至就一些问题进行辩论。我发现他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一件事情分析得十分透彻,很是佩服,后来便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青马研的活动,成了“青马研”的一名会员。

除了在本校的大发展,北京大学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了’北大清华人大三校博士生论坛 定期组织三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进行交流和研讨,并就青年学生们所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宣讲。

“在上个世纪”五·四运动前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北大曾经历过两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发展,大传播的阶段。那时候,在北大校园里随处可以见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国家发展的场面。”王凛然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试图恢复北大在上个世纪的那种心忧天下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传统,从现在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

在北京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博士季雨看來,全国高校学生中的这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热潮还将持续。“我身边所接触到的一些同学,不仅是一些大学生骨干,理论社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同学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其它专业甚至是理科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她说。

同时,从全国范围来看,马克思主义在各地高校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2007年5月,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以来,团中央、全国学联专门组建了“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对大学生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至今已举办两期,为全国各地190多所高校培育学生骨干400多人。

全国各省市及各高校团委也纷纷筹措资金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和各级,各类的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宣讲以及各类实践调研活动也在全国高校火热展开。

以浙江大学为例,为了落实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该校将2008年确定为“学生骨干培养年”,颁布了《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的实施办法》,还在校团委的主持下成立了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会的会员们则成立了野外考察团,深入中西部落后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及时到来的“青马工程”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同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广大青年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败。”

2007年5月15日,在全国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汇报交流会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仪式上,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春华这样表述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培养。事实上,早在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团中央实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北大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负责人王凛然认为: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以前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常会发现些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日常工作就是讲讲理论,读读报纸,没有吸引力。

在这种种的误解背后 其实反映了近年来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的忽视与淡漠。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2005年初发表的《青年学生马克思

主义信仰状况调研报告》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与我们的预期存在着较大差距。

在对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和四川成都医药大学等五所高校的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调查时他们发现对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回答有25.6%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23.1%的学生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在分析问卷时,我们发现文科生对于该问题的认识状况显然要好于理科生。文科生回答此题的正确率为69.2%,理科生的正确率为39.8%,而理科研究生的正确率仅为20%。

经过多年的政治理论学习,仍然有众多青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視的问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少杰认为实施“青马工程‘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活跃在教学第一线,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把其中的骨干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再通过他们的影响和宣传,可以引导和教育更多的青少年成长为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北京师范大学08级研究生小单一直是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好者,他认为,团中央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对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进行培训,正好可以弥补近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人才教育和培养上的历史欠账,是一场“及时雨”。

勃兴的背后

在“青马工程”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全国高校的勃兴似乎是理所当然。

但王凛然却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社团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是真正的勃兴。”他说,“骨干会员的增加和社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才是。

的确,与其他的课外兴趣活动社团不同,高校理论社团的发展必须要“真学,真信”才有发展前进的动力。许多时候,理论社团不仅有理论的学习研讨,还有专题的实践调研活动,这个时候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要克服困难靠的更多的其实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原理研究所2007级硕士研究生杨哲吴曾经是北大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负责人。今年春天,他以笔试和面试成绩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市公务员。但临近毕业时他却主动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申请到重庆市北碚区的一个基层单位工作。对此,杨哲昊解释道:“人各有志吧,北京的工作条件很优越,但我觉得到了基层或许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一些事情,重庆的舞台也不一定就比北京小。

相较于“青马工程”的政策推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期盼,或许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全国高校再次勃兴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孔卫涛,也曾经是北京大学“青马研”的一名会员。两年前从北大毕业以后,他进入甘肃省委政策理论研究室工作。他认为青年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学习非常必要:在北大‘青马研’的那段经历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时在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里与大家一起参加理论学习实践调研,我觉得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对我国的国情认识也更加清楚了。我现在刚好在从事政策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那些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很大。”他说。

而著名“三农”问题学者河南大学马列主义研究部的袁庆濮教授认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成就和近几年来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是促使当代青年掀起新一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热潮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及新近发生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关注和思考,让广大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他说。

北大“青马研”的负责人王凛然也认为,正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才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全国高校重新焕发了活力。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4

1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及特质

所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首先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坚定不移的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系统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能够恰当的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能够经受各种环境的考验的意志坚强的青年。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将高校培养对象确定为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等优秀青年群体。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 在当前这个新的伟大时代具有以下特质:

1.1 坚定的政治素养:

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 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信仰是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 并能综合的体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观念。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认真做到以下几点: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容能够深刻认识、理解以及掌握;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并且通过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鉴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2 广博的知识特质:

科学的文化知识列宁同志说过:“许多知识分子认识马克思主义, 认识共产主义都是从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始的。”由此可见, 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言, 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作为新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仅仅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还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 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全面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

1.3 高水平的能力特质:

创新实践能力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应当在实践中带着知识和理论不断的锻炼和检验, 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当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勇于打破落后陈腐思想障碍的基础上不断地理性创新、完善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这种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奋进的创新精神中会不断的形成实践创新能力, 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贡献年轻一代新的力量。此外, 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对于当前青年大学生来讲也是极为重要的。

1.4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服务和奉献意识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精神面貌和作风习惯的就是思想道德品质, 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要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关键就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能够为其他青年做出表率, 自身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还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功利观以及义利观, 能够做到在利益面前认清道路, 明辨方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当前的社会中应当率先垂范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还应当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通过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紧密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并且顾全大局、自我奉献。

1.5 健康的心理素质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当前形势下, 为了能够克服受挫后的消极沮丧情绪, 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勇气、有毅力不断的坚持自己的目标, 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开朗的心态以增强自信心。此外, 在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中, 为了能够成为真正卓尔不群的主力军, 还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 并且以乐观向上的姿态展示自己最佳的精神风貌。

2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需要精心培养的, 而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不同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不同, 因此, 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不同的, 应当从理论学习、实践环节和制度保障方面予以加强。

2.1 多途径、多渠道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1) 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应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基础作用。为了给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 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更要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有效的提升教学水平。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辩证思维, 应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班, 包括党校、团校以及团干等多种培训方式。为了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强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 可以通过集体培训、观看录像以及座谈会讨论和参观考察等培训方式, 并且严格遵循学习理论和学会认知、做人做事的要求以加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加强实践锻炼, 多平台拓展青年马克思主义素质

为了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善于实践探索的精神并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好社团文化节、学习组织以及社会实践等平台。实践证明, 通过社会调查、科技服务以及勤工助学等活动, 在促进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提高, 最重要的还培养和增强了他们实现现代化的责任感以及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使命感。

2.3 提供保障机制, 多方位保障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1) 坚持党建带团建, 完善思想保障。为了充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树立党建带团建思想并建立高校党建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结合的有效机制的同时, 还应当大力宣传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党员中的先进典型, 增强榜样示范的力量。 (2) 加强师资队伍, 提供智力支撑。由于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为了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 除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外, 还应当帮助教师树立创新精神, 通过积极研究探索掌握新的理论新的工作方法。 (3) 加大经费投入, 完善培育氛围。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对学生政治素质的最高层次要求, 全校必须齐抓共管, 关心并支持建设这项工程。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大宣传并广泛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不断加强覆盖面和感染力。

总之, 为了充分发挥全党、全社会的力量, 应当将高校的教育与培养工作与全社会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构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系统工程。

摘要:高校作为青年精英和骨干的聚集地, 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迫切的需要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来讲, 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因此, 培养的途径以及方法也是不相同的。本文通过明晰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和特质, 试图提出适合培养当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内涵,特质

参考文献

[1]吴菱荣, 赵晶.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11) .

[2]白建民, 方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报, 2009 (2) .

[3]姚亚彬.试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特征[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7) .

[4]林炎志.努力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12)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代表发言 篇5

老生代表发言稿

09级经管系张佳鑫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经济管理系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张佳鑫,很荣幸能够代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期培训班全体学员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期培训班全体学员向长期以来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与帮助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1年3月,我们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期培训班相聚一起,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课题研究、志愿服务等培训。在半年的培训中,我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各位领导、专家为我们带来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理论课程,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观摩红色经典教育影片,我们学习到了伟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崇高伟大的人格品质;那次素质拓展训练,我们尽情欢笑,我们相拥而泣,那是团队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我们学会了如何系统地思考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力量;我们用亲手绣制的党旗为建党90周年献礼,旗帜上的一针一线都凝结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当一幅长15米、宽10米的党旗展现在我们面前,充斥心间的是无以言表的喜悦;难忘的社会实践,是体魄的锻炼,灵魂的洗礼,思想的深化,精神的升华,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我们共同学习的伙伴,有我们共同的竞争对手,有我们最为珍贵的友谊。今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期培训班的学习即将结束,但是我们奋斗的脚步才刚刚迈出。在这里,我想代表第三期培训班全体学员再一次向长期以来为我们的成长付出心血的领导与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我们一定会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德才兼备、知行统一,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6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29-03

大学生是国家青年群体的骨干,是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者、践行者。大学生要完成这一社会历史使命,承载起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就必须要树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遇到的机遇

(一)微媒体的运用打破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传统模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络化发展,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微媒体的运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信息传播为载体,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知识传授、学习分享的平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仅局限于人对人、面对面、点对点的教育方式,需要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对固定对象进行教育活动,微媒体的运用则打破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这种相对死板的教育模式,借助于微博、微信等便捷的网络媒介,利用丰富的网络元素,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由刻板、单调、枯燥转化为生动有趣形象的画面,将文字与图象、声音、视频等进行有机结合,也可通过微博、微信进行直观即时的交流,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能够线上线下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更富动感、立体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微信息的传播跨越了物理空间,能及时反映出大学生思想信息动态,并及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疏导或解决大学生问题,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现实针对性。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媒体的信息传播不受控于地域间的距离,也不强调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主要以文字、图像等方式将意思传递给对方,在微博、微信中,大学生在不面对真实的个体与群体中更能够大胆、真实的表达内心地想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马克思主义教育者通过与学生的微博微信的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积极的一面可以进行鼓励和肯定,对于消极的一面可以适时进行疏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遇到的学习、工作、情感、人际交往、心理等的实际问题进行纠正与解决,引导大学生学会处理工作与学习、友谊与爱情、责任与义务等关系,在大学的人生中更好地进行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为人之道。

(三)微空间的开放性能激发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时效性。微空间的信息以公开、开放的形式展示给大众,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展开的讨论可以是自由的热烈的,微民间的讨论与交流是无屏障的,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对公众开放微博等方式可以获取个人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既可以涉及学科专业知识的需要,也可以获取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需求,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涉入个人在某知识领域的认识和看法并与大众进行分享,也可以针对某些知识进行互动交流,使大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通过网络空间学习知识文化,也使大学生更加热情地参与社会实践。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微时代中马克思主义主导性和权威性被动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灌输模式提出了挑战。青年大学生处于微时代的背景中,大学生可以将不同的价值观通过微信息的传播呈现在大众面前,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思想行为等用微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而这些方面都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将个体价值观转化为了群体不同价值观的汇集与聚焦,并为公众所阅览或分享或转发,并成为影响大众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性特征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受到影响,使大学生淡化甚至漠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存在,并加以排斥,转而接受并认同非注流价值观并受其影响而主导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因此,大学生能否接受并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考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的弊端,结合微时代特征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变革教育模式,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效能。

(二)微时代凸显大学生的个体气质和主体地位,对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施主体即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挑战。微时代大学生注重强调个体性和主体性,微空间的个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强化,大学生个性特质和主体地位也呈现出来,个体可以主动地对社会问题、民生现象、他人行为、个人事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教育间的传统格局,更加突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这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能力与素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更强调教育者的综合素养,尤其强调教育者的现代教学能力。

(三)微时代海量的、碎片化的、瞬时性的生活微化实践,对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内容提出了挑战。大学生在微时代的环境里具有了微民的身份,他们的微信息传播是无屏障的,海量的碎片化、瞬时性的微时代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并以微信息的形式在微空间进行传播,其中既有宣扬正能量的,也有传递负能量的,既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悲观怨世的,有宣扬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觀的、奋发进取的思想意识行为,也有传播落后的非主流意识形态观的、腐化堕落的思想意识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内容带来了挑战,加大了正确舆论导向的困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认识和认同,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效果欠佳。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的构建

(一)更新灌输理念。教育载体要契合微时代的表意方式和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特质。“微时代”下各种新兴网络元素的注入,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教育主导权带来冲击,教育者需要树立微时代意识,更新灌输理念,体现在教育载体的选择方面,一方面要考虑结合微时代的特征,以符合微时代的自由、开放、轻松的表意方式,喜闻乐见、轻快简约的表意风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很轻松、欢快并富有活力;另一方面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性格特点、尽可能了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特质,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一是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等活动,通过大学生亲身参与或身边的榜样事例,强势打造和谐、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校园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二是突出高校社团组织的实施组织管理执行作用,由大学生组成的社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其中,社团活动要融入主流意识,侧重于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三是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法律意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进一步认识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媒介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教师的教授与指导非常重要,教师的师德、师风、师体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育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要主动适应微时代的环境变化,适应微时代的工作要求,要认识微时代特征,懂得微时代所需要把握的新知识,树立媒介意识,运用网络媒介于马克思主义教育中,一是善于使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平台,利用网络元素如声音、图画、图片增强视觉听觉的美感,加强并提高信息传播能力,及时过滤掉不健康的、灰色的网络信息,传播正面的积极的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引领引导作用的信息;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媒价素养的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可以定期组织教育者参加网络技术理论学习,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理论讲学,为教育者创新课堂教学媒介平台,组织他们参加媒介实践培训。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活化,教育内容要贴近微时代的生活实践,教育语言要符合微时代的话语体系。在“微时代”环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者要懂得善用微时代的优势资源,让马克思主义进入微生活领域,让大学生体会到理论不枯燥、不乏味,让大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可以指导微生活实践,微生活中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实现与升华。一是教育内容要贴近微时代生活实践。微时代的信息生产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内容重复出现频率高,大学生在面对这些海量的、碎片化、瞬时性的微时代的信息内容中,会有各种新的生活感受方式与形态,会有各种丰富的日常感受内容,而他们的这种感受方式和内容往往又是直观的、表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只有贴近需求多元、消费群体化的微时代生活实践,通过微民微言生活案例、微民微言生活数据、微民微言视频等符合微生活要义的教育内容,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和信服力。二是教育语言要符合微时代的话语体系。我们处于微时代中,教育者要与时俱进,积极接触认识网络语言,充分拓展网络微话语,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中。

四、结语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重大举措,为此,各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并重视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意义,统筹制定科学可行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在把握大学生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掌握并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以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指导,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吕卫华,夏小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3):157-161.

〔2〕芮鸿岩.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73-77.

〔3〕胡红霞.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4,(11):21-22.

〔4〕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1):68-70.

〔5〕张俏.微时代背景下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14,(2):26-27.

〔6〕董乃涵,徐光建.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5,(1):9-1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7

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送入了中国, 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阵地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 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学习、研究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党的创始人高度重视青年后备力量的培养, 在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过程中, 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就曾将考虑到为培养党的后备力量, 把进步青年组织起来进行培养的问题。1922年5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后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以此作为一个正式的为党培养和输送后备军的团体和阵地, 成为党忠实的助手。新中国成立之后, 党中央一直在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直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被逐渐明确提出并得到肯定。江泽民在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提出:“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应该具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和较广阔的视野, 密切联系群众, 懂得中国国情, 自觉根据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不提出并解决这个任务, 我们的党就不可能有坚强的后备军, 就不可能胜利地走向未来”。 (1) 胡锦涛同志也同样肯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 他要求各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随后团中央根据胡锦涛同志的指示下发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 (2006—2010) 》, 并明确提出要以此为重要节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006年10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一次明确肯定, “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 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工作, 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 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 随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的不断提出和完善, 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和要求也逐步提到正式议程上来。团中央于2007年5月正式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简称“青马工程”)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

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民的支持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 无数革命先烈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为着自己心中的国家独立而勇往直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来之不易, 中国共产党人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里走来, 以无比炽热的革命热情和刚毅果决的革命行动带领人民在广袤的中华大地第一次消灭剥削制度, 建立起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随后通过改革开放,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民族正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不断前行。

(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以其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在近代成为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革命理论和建设纲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论证, 有利于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消除误解, 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和谐社会的良好构建。

(三)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

使青年一代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环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 正是致力于加强青年大学生对党执政必要性的认识,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教育, 培养青年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使他们能够在党的带领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因此,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必将使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牢不可破。

三、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路径

在青年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积极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题和首要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积极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 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丰富理论培训课程内容。

当前, 各高校主要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让学生自主形成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 形成科学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就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各高校“青马工程”培训班的理论教育环节, 除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教育, 还要充分利用高校名人名家的资源, 不断丰富和创新理论培训课程体系, 对培训班本身的影响力及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培养过程中, 要根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要求从各学科领域不断充实培训班的课程, 例如增加党史、国史讲座的比重, 进行国情教育, 举办青春励志报告会,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举办社会调研方法的专题讲座, 等等。

(二) 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的资源作用, 拓宽多形式的实践渠道。

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主要带动者, 充分发挥联络衔接和组织策划的工作职能, 引导参与“青马工程”培训的骨干成员利用课余周末或者寒暑假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参加劳动锻炼, 到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地方进行挂职锻炼, 开展各级各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挂职锻炼可以引导重点培养学生骨干了解基层、认识国情, 能够使他们在生产一线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品质, 培养优良作风, 增加社会阅历,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综合素质。

此外, 还可以党的历史和社会新发展为内容进行参观考察。第一, 通过暑期“三下乡”开展国情考察。在团中央的号召下, 各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每年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三下乡”的过程中, 青年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以最直接的形式了解我国目前农村的粮食、住房、教育及医疗等情况, 这种获取直接经验的考察方式是了解我国国情和民情的最好方式。第二, 通过红色景点参观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培训班成员前往革命遗址老区、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增进他们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以更好地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生活, 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

(三) 高校上下齐抓共管, 营造良好的培养氛围。

1. 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对当前深入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当中, 必须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媒体和传播中介的影响力来宣传“青马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方式等。各高校在宣传过程中要加大对特色创新活动环节和典型代表事迹的宣传, 使全校上下都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无处不在。在宣传渠道的选择上, 要在利用校园广播、报纸期刊、条幅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 加大依靠网络媒体和信息平台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宣传载体的力度, 通过一系列宣传进行思想引导, 号召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其中, 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2. 网上网下联动氛围。

“青马工程”构建网络化平台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未来趋势。利用网络信息渠道设立互联网“青马工程”培训班, 对深化实施载体、拓宽覆盖面具有积极作用。扩大网络培训班的课程模块内容, 可以弥补在具体实施中理论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使青年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视频课程学习;设立社会实践网络报名, 可以让青年学员们根据自己的所在地和意愿对实践内容进行选择, 这样就会使青年学员们更好地获得社会经验。网络“青马工程”培训班的设立能够拓宽培养对象的覆盖面, 使那些有积极参加意愿的青年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 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能够使这项工程逐步达到全员培养的目的。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8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地讲, 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理论以及学说的理解和论述。通常, 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 且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素养的人, 都可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者”。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顾名思义, 就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同志, 这部分同志具有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但是还不够成熟, 需要培养培训强化学习, 增强和提高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此, 2007年5月15日, 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工程, 简称“青马工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二、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指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优秀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同时,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 广大青年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 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败, 在校大学生开展青马工程具有十分迫切与必要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 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套科学而有力的理论, 早已被世界人民在无数次的尝试和运用中检验为真理, 对于我国, 经过百年的闭塞, 数载的战争, 而能如此迅速地在世界之林中崛起, 靠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种指导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搬, 对于具有着特殊国情的中国, 伟大的革命先辈在马克思主义的引用上, 巧妙而恰当地赋予了它浓厚的中国色彩, 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 它就没有生命, 不能发展, 不能升华。学校要通过“青马工程”的培训, 使每一位接受培训的团员青年看到一个活的理论。教师在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又要从与学员息息相关的最根本的现实入手, 在教导学员日常思想言行的同时, 无形中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学员的头脑当中。使学员在理解和运用理论的同时, 自身得到了提高, 从而带动周围的同学, 共同进步。

新时期要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加强“四信”教育: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信仰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意志表现形式,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信仰决定着信念、信心、信任的方向, 是贯穿四者之中的主题和灵魂。有什么样的信仰,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它是人做各种事情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力量之源。信念是在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信仰的一种直接表现。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的一种孜孜以求的意念。信仰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力量, 而信念一般来讲是一种较为具体的追求目标。有了科学的信仰和信念, 才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充满信心。信心是信仰和信念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和精神保证, 而信任则是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依托。综上所述, 信仰是“四信”的灵魂和首要问题, 信念是“四信”的核心内容, 信心是“四信”的现实表现, 信任是“四信”的落脚点和归宿。

首先, 要使学员明确为什么学校要开展“青马工程”培训, 认识到开展此项培训的重大意义, 要让学员从思想深处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同时也是优秀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

其次, 要让学员清楚自己应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青马人”。笔者认为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以真诚的心去对待学习, 不浮夸, 不自欺欺人;真心相信和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心去做, 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还是一名普通学生, 都要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向上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尽心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先进的思想, 让身边的同学们向“青马人”靠拢或是成为“青马人”。高尔基曾这样说过:“青春是有限的, 智慧是无限的, 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要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应用, 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我国国情及当今社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要求。从而激励大学生要不断进取, 追求卓越, 从各方面塑造自己, 做好先锋模范, 努力成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陈德勇.如何在高校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文教资料, 2009.2, 下旬刊.

[2]苏志勇.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

[3]邱奕福.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若干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3) .

[4]张育民, 杨艳.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意义和目标[J].青年文学家, 2010年15期.

[5]石国亮, 黄尹, 廖艳琳.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

[6]http://www.jyu.edu.cn/caijing/dangjian/news/n13.htm.

[7]王以新.浅析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02) .

《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篇9

一、《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条件

妇女解放是《新青年》创刊的目的之一[1],也一直是《新青年》关注的主题之一,并在新文化运动中将妇女解放推向了舆论的高潮。但五四运动后,《新青年》开始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这种转变源于理论和实践双重条件。

1.理论条件。《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人认识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开始出现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19年5月,《晨报》发表了陈博贤翻译的日本学者河上肇的文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该文影响很大,是当时知识分子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本。之后,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刊物越来越多,除了《晨报》《新青年》,许多报刊杂志都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如《民报》《向导》《东方杂志》等。不仅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如孙中山宣传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者也宣传马克思主义,如刘师培、何震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人们言必称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为《新青年》关注妇女的角度转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知识分子选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时,会自觉地用这种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妇女问题。

自由主义妇女观发展的瓶颈决定了妇女解放需要新的理论。妇女解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提出是在维新运动中,提倡有别于传统的贤妻良母观:有知识、有能力的女子更贤良。很快新文化运动的民主自由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新青年》的妇女解放,并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妇女解放的舆论高潮。新的贞操观和婚姻观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脱离家庭的妇女如何生存,劳动妇女如何解放。自由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旧社会的妇女问题。

2.实践条件。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问题真正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提出是在维新运动中,但维新派提倡的妇女解放是为了让妇女更好地为人妻为人母,并不是为了妇女自身的解放。女学的兴起让一批女性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她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如秋瑾、唐群英等,女性知识分子自我解放的意识开始觉醒。针对袁世凯上台后在妇女问题中的倒行逆施,正在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并积极倡导新的贞操观和新女性,娜拉成为妇女解放的代名词。许多进步青年离家出走,但离家的妇女却无法独立生存。同时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包括女工)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无产阶级妇女,她们的权益不同于精英妇女,新的妇女群体的崛起决定了需要新的妇女解放理论。

二、《新青年》中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1919年2月,李大钊就开始关注劳动妇女,他的《战后之妇人问题》是《新青年》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文章。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新青年》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文章越来越多。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解读,笔者将《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成两个阶段,第7—9卷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宣传阶段,主要宣传苏俄的妇女解放状况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第10—11卷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践初步结合的阶段,主要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融入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中。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宣传阶段。俄国的十月革命震惊了整个世界,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五四运动后,《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1920年,《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第8卷1号《新青年》开辟了专栏俄罗斯研究。《新青年》表明了自己明确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同时对妇女的研究也转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宣传,主要从苏俄妇女解放情况介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介绍、中国劳动妇女状况研究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苏俄妇女解放状况的介绍。介绍了苏俄的妇女儿童所受到的保护,以及妇女的婚姻和劳动自由,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的美好生活。第二,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介绍。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观,他们的理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第三,中国劳动妇女状况介绍。苏俄的妇女解放让人羡慕,我们的无产阶级妇女又是怎样的状况。《新青年》开辟过专刊“劳动者号”,调查各地工人(包括女工)状况,讨论女工的状况和待遇。

《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继承和发展原有妇女观的基础上亦有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第一,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到妇女受压迫的历史和经济原因。李大钊的《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和陈独秀针的《男系制与遗产制》,均从唯物史的角度出发,指出妇女比男性地位低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今天妇女得以解放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自由主义妇女观都重视妇女的经济解放,但两者对经济的认识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经济具有决定性地位,不管是从男女平等走向不平等,还是从男女不平等走向平等,经济都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由主义妇女观并不认为经济具有决定性地位,他们更看重父权制的影响,他们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原因是男性的统治,解决的方法就是推翻男性的统治。中国的妇女解放是在近代国家救亡的主题下产生的,妇女解放是男子提出的,他们认为妇女解放是有利于国家独立富强的,男子并不是妇女的敌人。由此而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更符合中国妇女解放的时代主题。第二,对妇女进行阶级划分。首先,关注劳动妇女。《新青年》早期妇女观关注的基本是妇女的教育和婚姻以及参政的权利,这是社会精英妇女的专利。转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后,关注点转向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妇女和劳动妇女,这是妇女解放对象的改变。李大钊认为有产阶级的妇女和无产阶级的妇女利益是不一致的[2]。其次,主张无产阶级男女的联合。施存统提出“必须一切第四阶级人们都团结起来,实行无妥协的阶级斗争,第四阶级才能解放”[3]。这是非常明确的阶级观,所有无产阶级(无论男女)的利益都是相通的,妇女解放斗争首先应该是阶级斗争。第三,社会主义才能救妇女。施存统提出妇女解放与人类的解放任务是同步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都平等了,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3]。对社会主义才能保证真正的妇女解放源于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则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因此妇女真正要解放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推翻私有制,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陈独秀也认为不改变社会,妇女就无法真正摆脱奴隶的地位。

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初步结合时期。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党的机关刊物,纯粹的政治性期刊,关于9卷后的《新青年》存在一些争议。笔者认为9卷后的内容是《新青年》的延续,不能因为思想转变就否定其存在价值。《新青年》这一时期关于妇女解放的文章相对较少,我们可以根据有限的内容结合当时党的相关文件分析这一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第一,认识到妇女解放的现实任务。此时的共产党已经认识中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是国民革命[5]。党成立后一直非常重视妇女解放运动,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标志。它明确了当前妇女运动最主要的任务:维护妇女权益和打破封建枷锁的束缚。该任务明确了妇女当前现实任务,并与中国国民革命的反封建性质结合起来。第二,主张妇女的共同利益。在马克思妇女观宣传阶段,《新青年》将有产阶级妇女和无产阶级妇女的利益区分开,主张阶级联合。但认清中国国民革命的性质后,瞿秋白主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应该联和起来,反对封建社会。妇女(无论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更应该联合起立反抗封建社会。第三,认识到中国妇女的革命性。列宁很早就认识到东方妇女的反抗性,提出她们有更强的革命性[6]。中国妇女作为东方妇女,遭受的痛苦更是多重的,外国列强的欺凌,封建礼教的迫害,资本主义的压榨和父权制的压迫。超强的压迫,决定了她们超强的反抗可能性,也会有更大的革命热情和意识。因此发动中国的妇女运动一直是党的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妇女也在一次又一次参与到国家革命和改革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三、《新青年》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评价

今天我们不难发现《新青年》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过于美化苏俄的妇女解放;第二,没有完全认识生产力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第三,将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完全等同起来,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存在妇女问题。纵然《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并不能否认他对中国妇女解放的重要意义。

第一,《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突破了自由主义妇女观的精英理论,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上。前文提到,李大钊、田汉、李汉俊、施存统等共产党人都认识到了劳动妇女解放与有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区别。在《新青年》的大力宣传下,劳动妇女成为妇女运动的中坚力量。认为到妇女运动的主体就是劳动妇女,并主张知识女性到劳动妇女中去。扩大了妇女解放的范围,改变了妇女解放的主体,这是对精英妇女解放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二,《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有利于妇女阶级意识的形成。阶级的观念不仅发现了无产阶级,更发现了无产阶级妇女。李大钊等区分了无产阶级妇女和有产阶级妇女,这种区分有利于无产阶级妇女认识自己特殊的利益,认识到她们的利益不同于有产阶级的利益。李汉俊等指出了整个无产阶级(无论男女)的利益是一致性。陈独秀等提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妇女的利益才能保证。这些观点促进了无产阶级妇女阶级意识的产生:无产阶级妇女的利益不同于有产阶级妇女,整个无产阶级(无论男女)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保证无产阶级妇女的解放。阶级意识的产生为党发动妇女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新青年》的马克思妇女观促成了妇女命运和国家命运的结合。《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后,做出的科学选择。近代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追求国家独立富强是每个先进的中国人的向往。在这种背景下的妇女解放也将国家救亡作为运动主题。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将这两个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妇女解放置于社会解放的框架中,反映了国家独立富强的需求,也反映了妇女追求平等的需求。将妇女解放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观点一直影响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妇女解放历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大批进步女青年投身革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妇女的贡献。建国后的大批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浪潮中,妇女更是顶起半边天。

第四,《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妇女解放道路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反映了中国的现实需求。但他毕竟是舶来品,需要与中国的现实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新青年》对国民革命的探讨、无产阶级妇女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以及党的妇女政策,都反映了早期的共产党人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融入中国的现实中。《新青年》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上的努力,对党在以后革命和建设中发动妇女运动,争取妇女为革命和建设做贡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新青年》关注最久的话题之一就是妇女解放,并在新文化运动中引领了妇女解放思想的舆论导向。经历了贞操问题和易卜生主义的舆论高潮后,《新青年》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缘于自由主义妇女观的瓶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工人阶级妇女的崛起。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将《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解成理论宣传阶段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阶段。通过两个阶段的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影响。

关键词: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劳动妇女,评价

参考文献

[1]陈独秀.“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青年杂志》创刊词,1915-9-15.

[2]李大钊.“两种阶级(无产阶级妇女和有产阶级妇女)的利害,根本不同:两种阶级的要求,全然相异。”《战后之妇人问题》,《新青年》第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3]施存统.《第四阶级解放呢?全人类解放呢?》,《新青年》第9卷5号,1921-9-1.

[4]施存统.《第四阶级解放呢?全人类解放呢?》,《新青年》第9卷5号,1921-9-1.

[5]瞿秋白在《新青年》11卷2号中提出“中国工人阶级在目前只集中各阶级的革命势力国民革命之一个焦点上,以期消灭当前之大敌——帝国主义与军阀。”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10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元化,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时代, 国家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 就急需一批这样的人才:他们热爱祖国, 积极进取, 善于接受新事物, 勇于开拓新领域;他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 探索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潮流中能够高举时代的旗帜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成为我国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 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

1.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刻, 思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 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就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的深度与高度。我们常说:理论上的提高是真正的提高, 理论上的成熟是根本的成熟.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

2.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 在高校, 如果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或者类似这样的政治性课堂上, 一般很少提及到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一般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明确。当然也有明确的, 但是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这些大学生观念的正确与否。

因此针对以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当代青年应该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 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我们来看历史, 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发表到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 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 再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 每一个重要环节都需要一批批勇往直前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无产阶级, 沿着共产主义的道路披荆斩棘, 开拓进取。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兴旺, 其原因也在共产党自身,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新的继承和发展, 一批批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更加坚定。而从实际状况来分析, 新时期的青年一代, 由于受到各方位的影响和冲击, 思想多元化, 观念不断变更,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在他们身上有弱化的倾向。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引导。因此, 新时期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和造就一代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是党建中的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它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发展, 也关系到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事业的兴衰。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要求,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 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而作为中国青年先进分子发展和成长的高等院校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能够把国家及民族命运与个人生命融为一体的先进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的中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阵地。

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治党治国的人才必经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 青年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 通过学校教育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逐步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 对其选择人生道路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骨干和接班人必须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院校负有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职责, 要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抓住青年学生 (包括青年教师) 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努力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健康成长依赖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 培养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代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比较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临利益主体多元存在、思想观念多元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存在的社会环境, 而为了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要让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在多元的思想观念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缺乏切身体会、缺乏艰苦工作环境和基层工作锻炼的条件下走向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任务非常艰巨, 高等院校责任重大。因此, 高等院校要对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培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篇11

关键词:社区青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94-01

“社区青年”群体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业”“失学”“无所事事”的“问题青年”或“闲散青年”,他们有的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有的是未完成学业就进入社会,有的是无法顺利就业的,有的学历较低,有的学历较高等等,鉴于社区青年的“失业”“失学”“失管”的状态、年龄因素、以及其构成、类型的复杂多样性,构成了社区青年比起在校或在职青年更加难以管理。

一、对社区青年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困难与问题

(1)理论学习热情不高

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时期,伴随社会转型更是出现的各类问题,比如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潮流使得社区青年作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自己的发展“价值不大”或“无用”的判断。这就造成了部分社区青年学习马克主义理论没有积极性,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马克思主义。

(2)网络理论教育的管理缺失

目前网络文化飞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对象正在一步步地“被网络化”,而教育者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意识到网络文化带来的影响,没有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导致网络文化传播缺乏监管机制。同时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教育者尚未适应网络时代带来的影响,信息优势有所削减,其在被教育者心中的威信和地位也相应有所降低,这就相应降低了理论教育的效果。

(3)社区青年成为理论教育领域的空白点

目前,社区青年群体中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些社会隐患,他们可能经历过家庭变故,失学或失业等等打击,但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和关注都较少,因此社区青年比同龄在校或在职青年对社会、对他人有着较大的敌意。要消除这种敌意,引导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就必须着力于解决社区青年“无业”、“无学”、“无管理”的三无状态,并在其过程中,隐形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进行教育。而目前我国在对社区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尚是一片空白。

二、对社区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社区青年作为我国青年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我国青年群体的这个素质和整个发展的进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对这一部分人的理论教育工作出现了漏洞,将会给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相反,如果能够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提高其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则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1)利用人际交往提高社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人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人与人之的合作与交流是否顺利、愉快,是人际交往之间的重要判断指针。如果社区青年交往的群体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对社区青年自然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目前,社会中的部分人群对社区青年报以不理解甚至是蔑视、厌恶的态度,这对社区青年树立自信、建立对社会的归属感是极大的障碍。

因此,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社区青年中能够展开,首先应当注重人际交往,对社区青年进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教育。如:在人际交往教育中,可以对日常人际交往的礼仪为重点进行教育,这不仅仅有利于改善其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形象,更有益于他们适应就业环境,顺利就业。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证对社区青年就业

社区青年之所以会成为社会的潜在不良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无业”、“无学”、“无管理”的状态,要使其对社会产生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报以信赖,就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当一个人连温饱都还无法实现的时候,其必然降低精神追求。因此,要在社区青年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证社区青年成功就业。

目前,找工作托关系俨然成为一种常态,多数青年承认自己的求职是通过亲友熟人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现象对于来自农村,或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社区青年来说是不公平的。此外,社区青年或对其职业生涯缺乏系统规划,工作就业不如意,心态比较浮躁。因此,在对提高社区青年就业能力时,必须先引导其职业生涯的规划,提高社区青年的就业理性和就业竞争力。

(3)完善社区青年的理论教育

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中对社区青年发展状况的关注并不多,但事实上,好的社区环境会为青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能够促进社区青年的健康成长,也能为针对社区青年进行理论教育提供基础。

如何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应着重加强社区的服务建设。社区服务直接关系社区青年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是社区青年最为关心的一项社区建设内容,抓住社区服务工作,也就能自然地增强对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吸引力和战斗力。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活动的过程中,社区青年渴望被认同,渴望被肯定的心理得到满足,会进一步的促进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萌发,进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对其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区青年群体中顺利推行,不仅要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上的创新,还要注意到社区青年自身的需求,从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继续接受教育方面入手,以良好的社区环境为载体,通过灵活的方式隐形地对社区青年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沈昕.社区青少年概念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04

[2]肖建国,林志强.社区青少年法律概念的界定及意义[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2.5

[3]赵耀.让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扎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篇12

一、《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塑造

探讨《新青年》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尤其是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 首先可以从主体的角度切入。《新青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载体, 是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某个个体, 而是一批有不同社会背景、教育背景的人;它也不是一个天然的、既定的群体, 其中的个体是被各种因素塑造而成的, 很多人是从非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成长为或者变化成马克思主义者的。《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出创刊号, 1926年7月终刊, 共出9卷54号。在《新青年》发展变化的近11年时间之中, 《新青年》的灵魂人物、作者群、读者群等也在发生着变化, 可以说《新青年》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塑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 《新青年》灵魂人物的变化。论及《新青年》的灵魂人物, 毋庸置疑当推陈独秀。《新青年》是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 第一卷名《青年杂志》, 第二卷更名为《新青年》, 他均担任主编之职。在十一年间陈独秀大部分时间担任《新青年》主编。他具有独立的思想、强力的意志、倔强耿直的个性, 是《新青年》的实际主导者、推动者, 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陈独秀在1915年创立《新青年》时并非马克思主义者, 《新青年》最初以“民主、科学”为启蒙话语, 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的结尾处, 陈独秀强调民主与科学“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羞为浅化之民, 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极为推崇法兰西文明, 崇尚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等理念, 是一个革命的或者说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将近四年的时间里, 陈独秀没有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文章。直到1919年底, 他才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本志宣言》《马尔萨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劳动者底觉悟》等, 可以看出他在朝马克思主义转向。1920年5月后他发表的文章中, 开始出现对马克思主义一些经典著作, 比如, 《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的引用, 到1920年下半年, 从其观点来看, 如“若不经过阶级战争, 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 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专有物, 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1]阐述看, 他已经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了,

第二, 《新青年》的部分作者群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在《新青年》的演变过程中, 尤其是在其办刊主旨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 《新青年》的部分作者群如李大钊、瞿秋白、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人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些人身为马克思主义者则更凝聚为一个群体。与陈独秀相比, 李大钊更早具有社会主义倾向。1918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表达了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思考和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之后, 他主编《新青年》六卷五号时, 刊载了八篇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发表了著名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标志着他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他在七卷三号上发表的《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和在七卷六号上的《“五一”运动史》等文, 则已经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社会问题的代表作了。《新青年》八卷四号专设“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栏目、九卷四号开辟“谈论无政府主义”专栏等, 汇集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达等人的论战文章, 主要有:陈独秀的《谈政治》并《社会主义批评》、李大钊的《唯物史观在现代历史学上的价值》、李达的《马克思的还原》并《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蔡和森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施存统的《马克思底共产主义》等, 形成与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论战的阵容, 凝聚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者, 也促使这些人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蜕变成更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 《新青年》引导了一大批读者, 尤其是进步青年,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新青年》的预定受众主要是青年, 它刊载了《敬告青年》《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与国家之前途》等文章, 目的是吸引青年、尤其是受到过教育、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青年人求新求变, 更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青年》对当时青年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给青年人、包括潜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充当了精神的引路人。根据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的说法, 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 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 看书, 看《新青年》;谈话, 谈《新青年》;思考, 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自己也回忆道:“我在师范学校上学的时候, 就开始读这本杂志了。我当时非常佩服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有一段时期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 成为我的楷模。”[2]1938年10月, 毛泽东提出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者, 得益于早年通过《新青年》受到的思想洗礼。

二、《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的理解

从客体的角度而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显然是马克思主义。何谓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曾有很多提法, 比如, 一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二是从主要内容和特征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三是从理论指导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四是从抽象的人道主义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五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角度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此外, 还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等观点。也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客体, 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 而是依赖于主体的解读。

《新青年》的办刊经历了一个过程, 国内学者认为, 《新青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大体上由1915年到1918年。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是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战斗的旗手”“第二个阶段, 大约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它由一个民主主义的刊物逐渐转变成社会主义的刊物,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上起了重大的作用”“第三个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它曾改组成为党中央的理论性的机关刊物, 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革命学说和从理论上论证党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准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策略路线上有过一定的成就”[4]

相应地, 成长中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客体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新青年》不是一开始就和马克思主义有关联。在《新青年》的第一阶段 (1915-1918) , 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受到关注。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提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是近代文明的特征, 虽然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不能等同于“马克思主义”, 但蕴含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重视。《新青年》最早刊载的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文章即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论文章, 比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陈独秀后来也表示了对十月革命的赞赏, 称其为“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十月革命爆发,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这是当时举世瞩目的大事,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具体表征, 它首先被探讨, 符合主体的认识规律, 即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性认识开始, 包含着用俄国革命的经验来思考中国问题的潜在意愿。在《新青年》的第二阶段 (1918-1923) , 早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逐步进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的探索。最典型的代表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但他所谈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 阶级斗争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金线”。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新青年》的第三阶段 (1923-1926) , 由于它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性机关刊物, 一方面以较大篇幅刊载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 如《新青年》第8卷第1号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 专门介绍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 另一方面则直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这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变化是同步的, 中共“二大” (1922) 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中共“四大”则 (1925) 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新青年》上的文章较多是探讨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等问题。比如, 瞿秋白在《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 在理论上深化了关于无产阶级领导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中提出“无产阶级应当引导最大多数的农民小商, 进行民主革命到底, 而以严厉手段镇压君主派或军阀派的反动, 并且预防资产阶级的畏怯”等, 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初步探讨。

因此, 《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客体的理解过程, 大体上形成了“实际——理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样的认识路线。而其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视等, 体现了主体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某种选择性。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当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比较缺乏,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只是基于部分文本, 或者是一些二手资料等, 这就大大限制了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本真思想的理解及其精神实质的把握。

三、《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环境因素

《新青年》是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迁转流变的, 因此, 当我们探讨《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联时, 还需要将环境因素纳入其中。惟其如此, 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主体选择。

1. 国内环境

从大环境看, 《新青年》跨越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时期, 它从创刊到发展成中共的机关刊物, 深刻折射的是动荡不安的国内环境和深刻的民族危机, 即“内忧外患、救亡压倒一切”。陈独秀之所以创办《新青年》, 直接原因在于看到“辛亥革命”失败, 从而认为政治革命要从思想革命开始, 主张改变人的思想为第一要务, 而办杂志是改变思想的重要途径。从深层来看, 陈独秀和诸多仁人志士一样, 思考的是同样的一个宏大的问题——“中国往何处去”, 为之奋斗的都是同一个目标——“救中国”“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一直贯穿于《新青年》发展的始终, 是它的“元问题”, 它创刊的《社告》写道:“国势陵夷, 道衰学弊。后来责任, 端在青年。本志之作, 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 而在它转变成党刊之后, 所深深关注的依然是“中国问题”, 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 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官廷败落瓦解之表象而已,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 经院派的诵咒画符的教育, 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如何能见什么自由平等!可是中国的大门上, 却已挂着‘民国’招牌呢。当时社会思想处于如此畸形的状态之中, 独有《新青年》首先大声疾呼, “反对孔教, 反对伦常, 反对男女尊卑, 反对矫揉造作的文言, 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 才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 为中国的社会思想放出有史以来绝未曾有的奇彩。”[5]“中国问题”, 1925年《新青年》月刊复刊时说, 其主要任务是要“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见地运用到理论和实际方面, 作成有系统的多方面问题的解释”,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表达。

从小环境看, 《新青年》杂志经历五次迁址, 曾在三个城市落脚——上海、北京和广州, 由于广州阶段极其短暂, 可以不加考虑, 因此对《新青年》而言, 上海和北京“双城”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是《新青年》的诞生地, 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对外贸易中心, 也是全国新闻出版中心, 新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 尤其“租界”受限更小, 这是《新青年》之所以能顺利问世的重要环境。陈独秀1916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后, 《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 与北京大学形成“一校一刊”的联合, 发生了质的变化。北京尤其是北京大学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编辑或撰稿队伍, 尤其是贡献了李大钊这样的先进知识分子, 而且提供了一大批活跃的、优秀的阅读群体, 即一批掌握了现代知识、用新思维思考问题的新型知识青年。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都能开风气之先, 尤其北京是全国舆论的制高点, 《新青年》因此成为辐射全国的刊物。上海和北京“双城”作为《新青年》发展的小环境,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国际环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孤立的, 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进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如果没有国际因素的介入, 《新青年》也无法完成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塑造。史料研究表明, 《新青年》在办刊过程中受到了苏联的影响, 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新青年》在七卷六号发行后由于经费问题一度停刊, 但恰逢共产国际派来的维经斯基来中国执行“东方路线”, 他所带来的活动经费其中有一大笔拨付给了《新青年》, 使得《新青年》没有后顾之忧, 得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的办刊;同时, 他还帮助组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而这个小组的一些成员如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后来成为《新青年》的主要作者群;此外, 维经斯基还带来不少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资料, 比如, 《国际》《震撼世界的十日记》等, 这些书除了俄文的, 也有一些是英文的和德文的, 这在当时马克思主义相关资料极难获得的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因此,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国际环境, 没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难以实现的。

四、《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迪

《新青年》不仅具有历史性, 也具有当代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如今又到了新世纪的初期, 相隔整整一百年, 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 在新的时代,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离开不了《新青年》这一初始资源, 我们应当从《新青年》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塑造中, 挖掘出其对当代的启示。

1.《新青年》的历史定位

对于《新青年》的历史定位, 一般都与五四精神”“新文化运动”“启蒙”“民主”科学”等相联系。国外学者主要将其作为“五四”运动的一部分来考察。比如, 美国学者微拉·施瓦支著的《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美国学者纪文勋著的《现代中国的思想冲突——民主主义与权威主义》、日本学者近藤邦康著的《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等。国内直到近年来,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才开始引起重视。

本文认为, 在100年后回顾《新青年》, 人们可以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理解和定位, 但是, 有一个历史定位是决不能忽略的, 即《新青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源头。《新青年》在约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塑造, 这种在范畴和内容、主体和客体等方面的初步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有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意义。如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思维、语用乃至诉求, 其实并没有脱离当年《新青年》的范式, 由它开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今天仍在延续。因此, 《新青年》可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轴心”, 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以不竭生命力的初始源泉。

2. 青年和新媒体的重要性

《新青年》独特的作用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100年前,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 开启中国化进程, 有两个显性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其一是重视青年、启蒙青年, 在青年中获得广泛认同。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 “五四”时代的青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时代责任感, 这批青年的广泛认同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备了雄厚的青年基础。当今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要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 注重引导青年立足当代, 立足国情, 成为当代的“新青年”, 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其二是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传播介质。青年主体对新鲜事物的感受力最敏锐, 他们以追逐技术的脚步为兴趣, 是新媒体最主要、最积极的使用者。在《新青年》诞生的时代, 报纸杂志等即是当时的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和这种新媒体的结合相得益彰, 没有《新青年》等青年喜闻乐见的载体, 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获得“由点及面”辐射式的效应。新世纪的大多数青少年偏好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并“反哺”中老年群体。当今要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就应该思考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新媒体”载体的有机结合。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6]

3.“问题与主义”的转换

如前所述, 《新青年》办刊过程中自始至终带有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 试图寻求“中国问题”的一个彻底解决。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基于此目标, 在当时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做出了主体选择, 由此才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问题与主义”之中, “主义”压倒了“问题”,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解决了何种“主义”的问题, 1949年“马克思主义”已成国家的指导思想。100年过去,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 通过改革及全面深化改革, 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成了首要的任务。如果“问题”、尤其是突出的社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将会深刻地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成果。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觉醒, 深刻领悟“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确立的救亡、启蒙、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等时代主题的当代意蕴, 领悟“问题与主义”已发生了转换, 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梦。

可见, 反思《新青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对当今的社会主义实践有很大指导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 (8卷1号) , 1920-9-1.[2][美]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22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32-535.

[4]袁树平, 武占江《.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4) .

[5]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J].新青年季刊, 1923 (1) .

上一篇:三网融合技术发展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