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2024-05-15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通用8篇)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篇1

一、民生的涵义

民生即指人民的生计。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重点关心弱势群体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民生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与人民生计紧密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环境保护、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社会保险、司法公正等, 这些问题涉及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住房保障、教育保障、法律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民生工程建设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为目标, 具有广覆盖、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可持续的特点, 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广大人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等人本化需求。

二、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时,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民生”这一概念, 但他立足于人类社会演变的宏观视域, 运用立体动态的历史维度, 对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人自身解放过程的深刻阐释, 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展现出跨越时空的魅力。其思想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点:

1、衣食住行是民生的最基本内容

对比于传统历史观, 唯物史观进行了比较彻底的角度转换, 它“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 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生存, 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满足人们自身需要的衣食住行, 这是人类生存的首要也是必要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说, 人必须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活动来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劳动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缘由, 又是人民在生存基础上历史形成和演化的根基。而劳动人民生存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解决自身民生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以衣食住行为基本保障的, 它们构成民生最基本的内容。只有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 并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 人们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放。当前民生问题, 代表的仍然的是人们最直接、最关心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与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相契合。

为了使人们基本的民生内容得到保障, 马克思在诸多著作强调生产力的重要性。他认为,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 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 才能彻底消除贫穷, 这是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必需的实际前提。马克思所谓的解放, 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 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而这恰恰需要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不断积累物质财富来支撑。对于标志着全人类自由解放, 民生建设达到最高境界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反复强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我们党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本质,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与马克思这一民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 生产力发展是改善和巩固民生基础的保障。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民生的最终目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就是说, 作为一个总体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认为,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 而不是强迫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 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性的, 全方位的发展, 社会不再存在阶级、国家和“三大差别”。简而言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价值承诺和价值目标。

3、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民生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代表着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 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真正融合。马克思还提到共产主义社会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且实现了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到了共产主义, 人与自然的矛盾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是自由和必然的真正解放。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马克思追求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马克思在早年就坚决反对私有财产和金钱对自然界的破坏, 他认为, 用金钱统治所形成的自然观, 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资本论》及其手稿多次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为无限制地榨取利润, 把自然变成了纯粹的有用物和财富资源, 甚至破坏性地使用, 以至于破坏了土地持久的肥力, 毁坏了自然条件。对自然界的摧残和破坏, 在马克思看来等同于人对自身健康和精神生活的破坏。

难能可贵的是, 马克思在《资本论》还提出在劳动中人和自然“物质代谢”、协同发展这一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理论。今天的环境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生态系的平衡遭到破坏, 自然循环不能顺利进行所造成的。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对批判带来这一危机的资本主义产业文明以及构筑现代的循环再利用思想和环境经济学等都能提供重要的观点。从现代的环保思想来看, 100多年前的马克思能提出这一概念无疑可以说是一个卓见。这意味着, 人们在物质生产中不但要创造财富, 还要注意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并协助自然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态平衡, 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促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党充分吸取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当中。党的十八大还明确提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一划时代的新口号。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注重生态建设, 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作为其民生思想的必然选择。

4、追求社会公平是民生的内在诉求

社会公平是民生内在的诉求, 也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社会公平公正是马克思所追求人类解放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人文体现, 即“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马克思要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样, 具有平等的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 坚决反对资本家雇佣童工, 对童工进行不人道的剥削。马克思为了使童工得到社会公平的对待, 提出解决童工问题的方法。他认为无产阶级才是真正解决童工问题的阶级, 资产阶级需要通过法律来限制对童工的剥削, 制止父母为了生计把孩子作为廉价劳动力卖给资本家, 坚决反对资本家对童工身心健康的摧残, 保护童工的受教育权利, 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将相结合的民生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途径, 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马克思追求社会平等的民生思想还表现在关注女性的全面发展上。马克思认为妇女解放是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妇女解放的程度高低和就社会公平的程度高低息息相关。马克思关注弱势群体的基本民生诉求, 同时表现在对老弱病残者生存和发展的关注上。马克思认为, 社会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 让他们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和尊重。马克思对各种弱势群体的民生诉求, 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公平的追求, 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结语

从另一层面说, 马克思民生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它既具有时代性, 又体现出发展性。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经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民生问题确实得到极大改善。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目前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之过去已有大幅的提高, 人们的衣、食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过去否定个人利益、否定个体差异的发展模式己经改变, 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独立意识, 维权意识与发展意识的增强。这些表现在现实中, 就是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民生诉求。同时, 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由于体制原因、发展方式以及评价考核体系仍不尽完善, 使当前的形势既处在发展的黄金期, 又处在矛盾的凸显期, 尤其是民生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 凸显期的矛盾亟待通过发展民生事业, 改善民生现状来解决。如缪赛尔·亨廷顿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教训时曾认为, 现代化孕育着稳定, 但其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民生发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 自觉坚持用马克思民生思想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 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民生问题。尤其通过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把经济发展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更加公正的分配好“蛋糕”,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社, 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向着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这个宏伟目标不断前行。

摘要:民生问题, 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性问题。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政府对民生问题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重大扶持力度。民生工程建设的好坏程度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时不难发现, 马克思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 集中体现在他的人类解放理论上, 其思想精华表现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面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重要转型期, 民生问题进一步凸显。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对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生问题工程,马克思,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苑芳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刍议[J].科学社会主义, 2011 (6) .

[4]苑芳江, 王婷.从当代语境中解读马克思的民生思想[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 2014 (1) .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篇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全面地概括了异化的四个层次的规定,并试探性地提出了异化产生的原因.这不仅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打开了大门,而且为我们揭开异化现象之谜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作 者:陈爱萍 杨冬翠 CHEN Ai-ping YANG Dong-cui 作者单位:陈爱萍,CHEN Ai-ping(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杨冬翠,YANG Dong-cui(广德中学,安徽,广德,24)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篇3

关键词:异化;物化;马克思;卢卡奇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71-02

一、异化思想与物化思想产生的历史与思想背景

任何思想的形成与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只有抓住时代问题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才能名垂青史。深究马克思异化思想与卢卡奇物化思想的不同,与其二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密切关系。

(一)异化思想产生的历史与思想背景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资本家为了迅速累积资本,残酷剥削和压榨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生活每况愈下,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在19世纪40年代,私有制问题是个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和实际的问题。此时思想已转移到无产阶级的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学的立场与分法是不赞成的。他指出:“私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不予论证的一个事实,但是这个事实都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没有私有制就没有私有者,而政治经济学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门发财致富的科学。没有私有制也就没有政治经济学。因而整个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个没有必然性的事实基础上的。”[1]93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观点是他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从经济事实出发说明贪欲和劳动、资产、地产等全部异化的本质联系。

对于私有制的历史性问题,许多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英国的哲学家洛克从人的劳动属于人而推论出个人占有符合人类本性,是合理的、永恒的结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劳动价值论,但他们将私有制视为既成事实,而马克思不同,他着力探讨私有制的起源,将私有财产视为历史性的现象,是一种异化。也正是对私有制的探讨使马克思转向异化劳动。由于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全面创立自己的唯物史观,也没有发现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运动规律,因而异化劳动成为他对私有制进行探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二)卢卡奇物化思想产生的历史与思想背景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完成于1922年圣诞节前夕。卢卡奇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一些重要问题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物化思想,力图恢复被第二国际歪曲和遗忘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这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不无关系。

1.相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及城市中下阶级步入工人阶级的行列。经济的相对发展,使工人阶级的待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人们只注重对商业的崇拜与追求,使人们的眼光越发短浅,这就造成了人们只关注眼前的物和物的关系,而忽视对未来前途的思考。

2.卢卡奇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他对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市场的真实面目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唤起了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向往,此后他本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中去。1918年到1924年,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都相继发生了起义和革命,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卢卡奇在反思一战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教训的同时,进一步追问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能否取得成功。而这一切同无产阶级内部的理论之争密切相关。

3.以伯恩施坦为首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公开声称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修改。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不是日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而是出现了大量中产阶级。由于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加之在军事技术上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无产阶级革命不会取得成功。因而幻想只要坚持渐进的和平改革策略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而第三国际坚定地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取得成功,并号召全体无产阶级应尽快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也贯穿了必须恢复被第二国际领袖所遗忘和歪曲的马克思主义真正哲学意义的思想。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工人和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另一方面私有制也加深了劳动的异化。相比较而言,卢卡奇所处时代资本主义已有了长足发展,在总结一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失败的经验教训,倡导恢复被第二国际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提出了物化理论。

二、概念内涵和特点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卢卡奇的物化思想都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但二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其概念内涵和特点也有诸多不同之处。

(一)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马克思异化思想可以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他的对象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自然对象——异己的与他敌对世界关系”[2]55。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揭示了劳动本质的异化。第二,“在劳动过程中对生产行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的关系。”[2]55劳动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智慧和力量都已融入到劳动产品中去,劳动的过程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在异化劳动中,人们因为强制劳动,因而出于一种不情愿甚至是反抗的状态,这样的劳动过程更没有什么轻松愉悦而言,更多的是感到不幸和无奈,所以劳动本身发生异化。第三,“人的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2]58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人不能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自由自觉地活动,而是丧失这一特性,而这一切都只为生存,他的劳动也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第四,“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2]59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同时也是同他人相对立。

(二)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概念和内涵

卢卡奇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所得出“物化”这一概念。“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来刻画这一概念,按照他的看法,‘物化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的世界通过似乎不依赖于人的客观规律统治着人。人因而不再是历史过程中的主人,而是变成历史过程的消极悲观者。”[3]

物化思想具体表现在:其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人们只痴迷于对商品的追求与享受,个人拥有的多少成为评判一个人价值的终极指标。由于一味追求对物的拥有,人们忽视对未来的思考。其二,人成为孤立存在的客体被原子化了。“由于工作的专门化,任何整体形象都消失了。”[4]171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一个工人已不能完完整整地去生产任何一件商品,人们只是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个阶段而已。这样的结果致使其在精神领域和现实生活中已不再拥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能力和形象。人们的劳动成果反过来控制了其自身。“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面对着的是由他自己(作为阶级)‘创造的现实,即和他根本对立的‘自然,他听凭他的规律的摆布,他的活动只是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利益而利用个别规律的必然进程。但即使在这一种活动中,他也仍是——根据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客体而不是主体。”[4]213-214其三,法律和国家也物化了。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这一现象遍布于资本主义的各行各业。而这一切想要得到发展和维持下去的话,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为其建构一套与之相应的国家机器和法律来做保障。当这一过程实现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法律和整个国家都随之物化。

马克思通过探究私有制出现的历史根源问题而提出了异化理论。在商品生产占据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劳动产品在异化的同时,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本质都发生异化,因此商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异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卢卡奇从主体对立关系的方面阐述被物化的现象,并表明这一现象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角落。

三、消灭异化的途径与方式

异化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终究会被消灭,这是卢卡奇和马克思两人的共同认识。但在对异化和物化消灭途径和方式上二人存在根本差异。

(一)马克思消灭“异化”的方式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要消灭异化,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制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者要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要有支配自己产品的权利。同时,异化的彻底消灭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马克思运用异化思想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矛盾,从私有制的消灭和异化的克服,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消灭了异化。克服和消除异化的根本途径便是无产阶级经过斗争实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消灭了资本主义社会也就铲除了异化产生的温床,从而彻底消灭异化,实现劳动者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

(二)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消除

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不仅仅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层面,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有领域都存在。“物化在全社会的普通化的最深刻的表现便是物化的内化,即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形成意识。”[5]人的社会、人的地位、人的产品不是作为人的活动产物来出现,而是以一种异化的形式,以一种非人的力量来呈现出来。物化不仅渗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渗透到了人的意识当中,使人产生物化意识。物化的普遍化的直接后果是物化的内化,即物化深入到人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方式之中,使无产阶级丧失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

他认为物化就是对总体性的丧失,物化使人的存在和历史进程变得支离破碎,使社会不能从总体性高度去解析各种社会现象,因此扬弃物化必须恢复对总体性的认识,卢卡奇把物化的消灭归结为无产阶级的认识问题,并且将无产阶级的意识等同于革命的实践,显然是不同于马克思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二者产生的历史与思想背景、概念内涵和特点及消灭方式都明显存在不同,我们在惊叹卢卡奇出众的理论思考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为马克思的伟大所折服。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文集·走向历史的深处: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陈振明.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评析[J].学术论坛,1993,(5).

[4]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篇4

一、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生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需要, 如果无法满足生存需要, 其余的存在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马克思民生思想以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根本出发点, 以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为出发点, 因为现实的人是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 也是构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存是民生的第一要义, 没有生命一切都是零, 因此, 民生问题的解决首先应该关注人民的生存问题。

马克思一直对人民的生存问题特别关注, 他作为《莱茵报》的主编时, 发现省议会讨论一项法令, 在讨论中, 有代表要求“把普遍违反森林条例的行为也归入‘盗窃’这一范畴。”有人要求“凡白天采集野果食用而在取走时造成轻微损失的人, 一律根据其地位和案情给以民事处分。”法令的目的是加重对盗窃林木和放牧行为的处罚, 但由于农民日益贫困, 这些行为不断增加, 因此, 省议会就把这些行为归为犯罪。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站在穷苦百姓的立场上, 揭露了林木占有者制定林木盗窃法的罪恶目的, 愤怒地痛斥地主们欺压“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粗暴措施。他指出, 贫苦群众的存在“至今仍然只不过是市民社会的一种习惯, 而这种习惯还没有在被有意识地划分了的国家里找到应有的地位……如果法律把那种未必能叫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称为盗窃林木, 那么法律就是撒谎, 而穷人就会成为合法谎言的牺牲品了。”穷苦百姓为了生存计而去捡枯枝败叶, 却被视为盗窃, 从而被认定为违反林木盗窃法的犯罪行为, 这样就危及到人民的生存安全。因此, 马克思说:“如果法律的这一条款被通过, 那么就必然会把一大批不是存心犯罪的人从活生生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 把他们当做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域。如果省议会否决这一条款, 那就可能使几棵幼树受害。未必还需要说明获得胜利的是被奉为神明的林木, 人却成为牺牲品遭到了失败。”人的生命还不如几棵树的生命, 这就是拥有立法权的林木所有者的生命哲学。如此藐视贫苦百姓的生存, 连人民最基本的生命都不珍惜, 让马克思更加痛恨腐朽的社会制度, 也坚定了打碎枷锁, 寻求真理的决心。

在这样不公的社会制度中, 我们必须寻求生存途径, 马克思认为就业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重要途径。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前提, 甚至可以这样说, 劳动创造了人, 这就说明了人们要想满足生存需要, 就必须劳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资料不掌握在贫苦百姓手中, 人们就要通过就业的方式来满足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就业问题是随着雇佣劳动制度出现的, 并一直与人们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马克思注意到工人的生活和就业密切相关, 他指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 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 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工人在这样的条件下, 工资只能维持在“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 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于死绝的费用。”因此工人的生活状况十分凄惨。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对就业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同时提出, 要实现民生, 就要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劳动条件。马克思在谈就业问题时, 先就资本主义失业的性质进行阐述。马克思把失业看作是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的现象:“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 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 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资本主义并未大规模发展前, 社会化的工人排挤单个工人还是偶然的, 机器化大生产后, 由于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 对资本积累的追求, 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从而引起机器对工人的排斥, 大批劳动力被迫失业。因此,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失业看作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 它表现为工人生产力的发展, 就工作日来说, 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 就人口来说, 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相对剩余价值使资本家力图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与过去相比, 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将下降, 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 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成过剩人口, 成为产业后备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就业问题根本得不到实质的解决, 因此民生问题也不能够真正的解决,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惟一的选择。马克思提出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占有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社会所有制。他认为生产力高度发展, 生产资料私有是不必要的, 而且也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符, 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社会范围内直接结合, 劳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人, 享有天然的、神圣的劳动就业权, 雇佣劳动关系退出历史舞台。此外, “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使个人无法通过个人积累建立私有经济。社会根据生产和个人的需求统一配置劳动力, 这样就克服了私有制社会私人劳动与社会的矛盾,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生存问题。

生产生活是民生的基本要求, 关注民生就应该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马克思非常关心人民的生产生活, 关心人民的疾苦, 其著作都是与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凄惨境况不可分离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前时期, 马克思主要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说明民生问题;从《神圣家族》开始, 马克思逐步地从社会关系与生产方式的角度审视民生问题, 研究具体的生产生活;而《资本论》则把人与社会经济关系相统一并将其作为研究民生问题的出发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社会闭塞落后、停滞不前的状况,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提供了可能。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巨大发展, 生产力发展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 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全世界蔓延, 进而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把各个国家、民族变成了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至民生需要的满足也依赖世界的发展。“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 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 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交往与交换的发展, 使资源能够在各国间自由流动, 从而能够被人们更有效的利用。民生中的各种需要也不再局限小范围的民族和有限的区域中, 而是逐步从普遍联系的世界市场中通过交换获得。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文明的拓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对立, 特别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加剧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贫困化。

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的劳动成为“异化的劳动”, 这为资本家生产了无限的财富, 带给工人的却是民生的窘迫。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 深刻说明了工人越是劳动, 就越受资本家剥削, 最后工人越来越穷, 被资本家牢牢固定在机器上, 生活就是与机器对话。“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 他就越会变成廉价的商品。”工人用劳动创造了资本家富丽堂皇的宫殿, 同时给他们自己却创造出来了生存凄苦的贫民窟。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 民生的实际状况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憧憬南辕北辙, “异化的劳动”也造成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分工的存在, 造成人某一方面能力或者身体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 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 使工人畸形发展。”人们在资产阶级剥削下的悲惨现实, 坚定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决心。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最终的追求目标, 也是民生问题的终极目标, 只有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人们才算真正享有的民生权利。马克思认为, 人民群众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从古至今, 人们经常认为社会发展了, 社会中的人们会跟着发展, 这也是经常将国计民生合并谈起的原因, 但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并不像以往人们想的那样, 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 从跟本上决定人的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 人是社会人, 社会由个人组成, 人的发展程度就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尺, 人也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因此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要求。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全人类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绘制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卢梭曾说, 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 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真正的社会发展不应该脱离人的发展, 而应该以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和目的, 而不应该是强调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忽略另一部人的发展, 这也是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重要原因。只有在追求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下, 人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客观规律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才能有能力支配生产、消费, 从而人们的才能才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现实价值

民生问题的研究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涵。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传统哲学, 哲学家们大多致力于事物的“本体”的追求, 注重将现实的存在还原到原初状态或“先在本质”, 进而推出现在乃至未来的一切。而在此间往往忽视了对于人的生活的关注, 那时的哲学也大多脱离了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第一次将哲学的视线聚焦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 人们常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引起的哲学革命称为“实践转向”, 其真实意义深刻地铭刻在马克思墓碑之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却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所指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际生活过程, 它将现实的人和生活确立为其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的生活被异化, 想去除这异化人的生活的社会条件, 阶级斗争和革命就成了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对人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

马克思使哲学发生了“反对形而上学, 回归现实世界”的转向, 以人的历史活动作为媒介来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 即把社会存在作为哲学所追寻的本体, 这是现代哲学的根本特征。尽管某些派别会将某一环节片面夸大, 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如现代西方哲学家从现实生活为出发点, 认为人们更应该关注当前的生活。忽视当下的生存状况, 将不利于生命价值的公平实现。这就告诉我们, 不能忽视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况, 要更多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伴随着时代转换, 社会主义不断地改革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唯物史观也不再成为某一阶级取得自身利益的理论, 而应代表各个社会阶层, 社会集团的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和要求。民生问题超出了阶级界限, 成为当代社会全体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共同愿望。因此, 民生问题紧贴时代主题, 与时俱进, 从而丰富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勾画出了理想的蓝图, 指出了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指引着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的道路上迈进。中国人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 尽管经过60多年的建设, 社会生产力有了快速发展, 但生产力发展还表现为多层次, 非公有制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当代民生建设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前提下的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马克思的民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也是马克思民生理论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的再现和延伸, 坚持马克思的民生理论, 并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民生理论, 有助于我们在各项社会建设中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说明,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为了民生, 应该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打下的坚实基础。坚持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有助于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保障人民权益, 走向共同富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一生关注民生问题, 了解人民的疾苦, 同情人民的境遇, 为了全人类的幸福, 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民生问题解决途径的探讨和研究。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 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 但她将永恒地存在, 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 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财富, 其民生思想至今仍为解决当今我国民生问题指明了方向,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4.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728.

马克思思想的延续 高考作文预测 篇5

马克思在世时正值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他曾从“两极相联”规律切入,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恩格斯则判断,“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让这个国家重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曙光的,正是马克思的思想。

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很多讲话中都阐释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直接引用马克思的话。党报评论君经过梳理,挑选出总书记引用马克思的10句话,以飨读者。

——编 者

01 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3年11月12日),《求是》杂志2014年第1期 02 谈科学研究

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9日)

03 谈创造历史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8月20日)04 谈理想与实践

马克思说,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0日)05 谈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1月23日)

1/13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1月23日)06 谈党的纪律

185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

07 谈世界市场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08 谈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09 谈文艺创作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10 谈劳动奋斗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4日)

[时评2]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特里尔。200年风云变幻,200年沧海桑田,今天,他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指引着人类追寻理想社会的脚步。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这位思想巨人,对中国和世界都显得格外重要。人民日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将推出任仲平文章《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我们在此奉上全文,并撮其大要于“快读版”,与您一起“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思考马克思留给我们的真理与信仰的火种。

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快读版)——写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

2/13

(一)今天,世界又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世界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对比中,人们再次发现马克思主义这一现代世界思想乐章最重要的主题,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回到马克思、回到共产党人理想启航的原点,才能理解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奋进、一个政党的光荣与梦想。

(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身上,革命家与思想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发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终其一生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引者、实践者,用舌、用笔、用剑,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带来了思想的火种、点燃了行动的火焰。

(三)“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政治选举权、八小时工作制、劳工立法……“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马克思从根本上解放了人类的精神,他展望“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共产主义,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

(四)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让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推动百年中国浩荡前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当代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五)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忘这一份初心,才能不忘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六)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坚定“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从欧洲到苏联,从苏联到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过程,更意味着中国接过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赓续这一种使命,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而更加灿烂夺目。

(七)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激荡“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今天,我们的每一秒都是这种“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着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秉承这样的情怀,才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八)人类可能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回到马克思,去追寻生活的目的性、追求更高的价值、追问生存的意义,发现这个时代“人的尺度”。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理想的人、做一个超越的人、做一个不懈奋斗的人,如同“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一样,在心中燃一团永不熄灭的真理之火、信仰之火。

(九)“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让我们向这位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致敬,并许下这样的诺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在这片土地上永世长存。

全文阅读: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

——写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

3/13

01 —

鳞次栉比的高楼,1和0组成信息,机器在流水线上替代了工人,外太空也不再遥远,越来越多人踏上沉睡的南极大陆,地质学家甚至判断,地球已经进入了“人类纪”——过去或许从没有人想过,人类会走到这样一个今天。

然而,伴随时代前进的脚步,世界又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从叙利亚紧张的局势,到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从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到频发的枪击案、暴恐袭击,前所未有的治理赤字,让西方世界“进入新的不确定、不稳定时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罕见地向世界发出“红色警报”。

与“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之治”。过去40年,这个人口占世界近1/5的国家不仅人均GDP提高了150多倍,还以“一带一路”“金砖+”等务实举措,以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先进理念,成为不确定的世界洋流中稳定的灯塔。

读解中国奇迹的人不难发现,这个东方古国、发展中大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今天的一切,莫不源于背后的思想密码。指导着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最重要的主题,被誉为人类历史“一种决定性的存在”。而中国的实践丰富并发展了这一理论,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200年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照亮了在黑暗中徘徊的世界历史,奏响了人类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不朽乐章。摩泽尔河畔思想的种子如同原子裂变般释放出巨大能量,穿越历史的迷雾,激起神州大地的红色狂飙,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书写下新时代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如此向这位思想家致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总书记的话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信仰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回到共产党人理想启航的原点,来理解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奋进、一个政党的光荣与梦想。

02 —

这是1818年的世界。即便每周有1500辆马车从伦敦出发,英国人还是谋划着修筑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普鲁士发起成立了关税同盟;而法国农民因为沉重的赋税,不断逃离家乡进入城市……身处其中的人们或许没有觉察,后世的人们却不难发现,世界正处在巨大变革中。30年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如此描述那个时代:

4/13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他自己:他正是被时代召唤出来的伟大人物。

基于对“旧的哲学”的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释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无产阶级的观察,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揭示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马克思发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一次从科学角度解答了共产主义必然到来的原因,第一次以剩余价值理论推动工人阶级觉醒,第一次为人类改造世界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如总书记的评价:“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即便如此,他的挚友恩格斯还是评价,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心广场边上有一家“天鹅餐厅”,马克思常在这里与工人交流。一位工人回忆,“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他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不是“唯恐烧着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指导建立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支持1848年法国六月起义和德国革命,支持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创立无产阶级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尽管在人生后半段退入书房,但他并没有退出战斗,而是在病痛折磨下夜以继日写作《资本论》,“每一句话都是行动”。他终其一生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引者、实践者。正如恩格斯所说,“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他或许是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身上,革命家与思想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与思想性的兼顾,熔铸成为马克思独特的品格特征。

而他的一生,也用革命践行着思想,用思想指导了革命。马克思家境富裕,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出身贵族家庭的燕妮,还是《莱茵报》主编。但他抛弃了优渥的生活,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在最为困难时,马克思写道,“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甚至不得不借钱安葬生病去世的女儿。一位学者写道,“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写了如此多关于金钱的文字,却仍财资寥寥”。这样的人格魅力,就连当时的欧洲贵族也由衷叹服,“马克思是由能量、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组成的那种人”。

马克思既有伟大灵魂——“为人类工作”,又有伟大精神——“不惧神威,不畏闪电,也不怕天空的惊雷”。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才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与坚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就是用舌、用笔、用剑,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带来了思想的火种、点燃了行动的火焰。

03 5/13

有人这样总结:马克思之前的历史,都通向马克思;马克思之后的历史,都是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而在这个历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

相比于以往全部“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它从来都不是从“想象出来的人”出发,恰恰相反,而是以“实际活动的人”作为落脚点。这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说教式的漫谈,而是强调“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为人的解放提供了行动的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一部《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工人运动史。政治选举权、八小时工作制、劳工立法……正如德国作家伯尔所说,“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在马克思身后,无数人为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而奋斗。1917年,一趟风驰电掣的列车将列宁从苏黎世载到圣彼得堡,仿佛一发穿越欧洲的炮弹,炸毁旧时代的秩序。而阿芙乐尔舰震天撼地的炮声,不仅让冬宫震颤,更如惊雷唤醒沉睡的东方大地,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

马克思为人的解放提供了思想的火种,从根本上解放了人类的精神。著名马克思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曾说:“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这样一种语言:数百万人用它来表达他们对一个更公正的社会的希望。”正是由于对人类苦难的感同身受、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反思,他无情批判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自私自利本质,展望“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共产主义,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马克思的学说使人类从半梦半醒中睁开眼睛,滋润着人类渴望解放、渴望美好的心灵,体现了人类对于理想社会的一切憧憬。

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还塑造和引导了新的时代精神;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更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科学,因而一经产生,就“在世界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反对社会主义的人也不得不叹服,这是“第一个不限于某个特定群体,而受到不分种族、国别、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

04 —

2018年4月13日,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远渡重洋,在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落成。这尊来自中国的铜像,正是这片土地及其之上生活的人们,对马克思的致敬。

马克思在世时正值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他曾从“两极相联”规律切入,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恩格斯则判断,“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可能不会想到,让这个国家重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曙光的,正是他的思想。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陈列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文首页盖有一方图章,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当年,白色恐怖下,张静泉的父亲不得不假称“儿子 6/13 在外亡故”,将文件、书报埋藏在张静泉的“墓穴”里。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人们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欢呼,“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

伟大的思想属于整个人类,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阶级斗争、无产者、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让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国家求解放、人民求生存的愿望强烈共鸣,如星火燎原般席卷中国大地,让一代代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推动百年中国浩荡前行。

于中国而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让中国在40年里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近百年来,正是因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有了真理的武器,求解放求发展的道路上有了信仰的支撑,古老中国走出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的危局,亿万人民改变了“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的命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解放画卷,最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导思想的价值。

“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以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走过五百多年。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这一追寻人类理想社会的运动,最终在21世纪因为中国的崛起成为浩瀚洪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其所秉持的理念、所推动的实践,不仅为中国赢得未来,更“让社会主义重新伟大”。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当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东方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踏上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中国,需要回溯思想的源头,激发跨越百年而始终强劲的信仰的力量。

05 —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他在东方的继承者们,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二字始终铭刻于鲜红的党旗。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解放、发展和幸福。总书记把这样的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秉持这样的初心,无数仁人志士以信仰为旗,以真理为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们中,有人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只因笃信“为了绝大多数”才是人生应有的意义; 7/13 他们中,有人选择在烈火中永生,有人选择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只因秉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他们中,有人忍着剧痛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有人退休之后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只因相信“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们共同的一点是,马克思的思想熔铸成他们的精魂,因而才能将小我消融于大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而不是一己的幸福而奋斗。他们是共产主义的笃行者,是马克思最好的继承者。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果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作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马克思为精神坐标,立下“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誓言,并且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

当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如今已成为承载着亿万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和浙江嘉兴,宣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前夕,总书记又带领中央政治局集体重温《共产党宣言》,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回望来时的路,正是为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共产党宣言》高呼,“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70年过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同样振聋发聩。纪念马克思,就要不忘这一份初心,不忘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06 —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坚定“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更开辟了一条通向人类理想社会的道路。以马克思为起点的这条道路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在这条路上的探索又意味着什么?

在历史长河中,共产主义运动大河奔涌,马克思思考欧洲工人的使命,见证了英勇而悲壮的巴黎公社运动;列宁实践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落后国家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更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从欧洲到苏联,从苏联到中国,这是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的转移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过程,更意味着中国接过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取得今天的成功,那么共产主义可能又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同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从这样的视野看,更能清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繁荣,不仅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关乎人类的命运、历史的走向。

而中国走向民族复兴,正是马克思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实践。马克思的理论孕育了“农村包围城市”等革命方法,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马克思的方法发展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创新理论,邓小平理论引领改革开放,让中国一路成为世界上第 8/13 二大经济体;今天,马克思的学说演变成“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民族复兴。

几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如胎儿萌动于母腹、曙光跳跃于山巅。纪念马克思,就要赓续这一种使命,让马克思的真理之光和信仰之光,伴随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征程而更加灿烂夺目。

07 —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激荡“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

在德国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畔,矗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铜像。1986年刚建成时,他们面朝东方;2010年因为修建地铁的需要,铜像挪动了约80米,变成面朝西方。小小细节就像历史的隐喻,今天的西方世界,正需要汲取革命导师在东方的遗产。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提出了世界市场理论,认为民族的地域的历史正在向“世界历史”转变。今天,我们的每一秒都是这种“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人类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马克思前瞻性的预见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彰显着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

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呼吁,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总书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握住了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寻找到了国与国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智者的思虑,也是时代的命题;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人类的福祉,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这一倡议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成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近年来,中国以超过30%的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让昔日“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再次增进人民的福祉。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及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博鳌亚洲论坛上,各国嘉宾聆听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中国方案。如磁石一般的号召力,源于共产党人的智慧与行动、责任与担当,源于马克思主义者所拥有的道义的力量、真理的力量。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纪念马克思,就要秉承这样的情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8 —

9/13 就在马克思出生的那一年,科幻名作《弗兰肯斯坦》出版。在这部小说中,科学家造出的人造人,不断追问自己是谁、为什么要存在。这个“科学怪人”正像现代人的自况,面对不断发展的世界,在不断寻求生活与生命的意义。

两百年过去,这样的追问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愈发炽烈。人们平均每6分钟就会看一看手机,网络化生存已是常态;即便在围棋这样最复杂的思维游戏中,人工智能也能击败顶级大师;而物质的丰富让更多人衣食无忧,也让学者感叹“丰裕社会”中人的平庸……人类可能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回到马克思,去追寻生活的目的性、追求更高的价值、追问生存的意义,发现这个时代“人的尺度”。

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理想的人。马克思的身上,有那种令人坚信不疑的、光明灿烂的理想主义,这是他革命性的精神源泉、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穿越两百年,我们仍然需要聆听理想的召唤,“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哪怕是面对平凡的现实,也在内心保持一份笃定、一份坚信。

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超越的人。马克思在17岁时就写道,能够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洞察,让他把成为“类存在物”作为“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即便是今天的“理性经济人”,也既有生物性更有精神性,既有个体性更有社会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穿越两百年,我们仍然需要把握人的本质,为事业而忘我、为人民而无我、为大我而弃小我,去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不懈奋斗的人。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至今始终确信,凡是真正坚强的人……即使遇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辗转四国却多次被驱逐,被“长期的艰苦工作以及多年贫困所造成的极坏的健康状况”折磨,但马克思也从未气馁,而是“像匹马一样地工作着”,“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穿越两百年,我们仍然需要拥有这样的激情,以不懈努力投身伟大事业、以无私奉献照亮伟大征程,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奋斗中收获光荣。

为抗议普鲁士政府查封《莱茵报》,马克思在该报刊登了一幅政治漫画——被锁链锁住的普罗米修斯。这是马克思的自我写照,这位“盗火者”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追求,在心中燃一团永不熄灭的真理之火、信仰之火。

09 —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安乐椅上永远地睡着了。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他的讣告,仅有短短一段文字,基本每一行都有错误,去送葬的也只有寥寥十几人。

今天,在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无论春夏秋冬,马克思的墓碑前几乎总有鲜花,人们以此表达对这位“千年思想家”的尊敬。

10/13 “哲人其萎,思想长存”,马克思生前的寂寞与身后的荣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200年来,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从未离开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和远大理想,“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在世界的东方,人们将继续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500年历经曲折的社会主义运动大潮将继续奔涌向前。

让我们向这位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致敬,并许下这样的诺言——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在这片土地上永世长存。

[时评3]守望精神经典的天空

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一部部经典宛如点点繁星,照亮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世界,指引人们前行的航程。

经典承载历史、支撑精神、传承价值、引领未来。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至高的经典首推马克思主义著作。回顾党史,不难发现,97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真经”来念、作“看家本领”来修。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方法,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指导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面向现实,关切时代,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以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为追求,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真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两个制高点”,既是“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又是“黎明时鸣唱的雄鸡”。这也是其著作能够成为经典的缘由。

学经典、用经典,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部《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喜欢读、用心读、反复读,阅读次数超过100遍,对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几乎全能背下来。1932年4月,红军攻打漳州时收集到《反杜林论》《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等经典著作,毛泽东如获至宝。长征途中,他患着病、挨着饿,却躺在担架上啃着这几本来之不易的宝贝,还不停地圈画。新中国成立后,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批常读的经典著作,少则几本,多则二三十本。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经典的态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正是有了这样的态度,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不断胜利。

党员干部学习经典,既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识其当今价值和时代意义,透过精神经典看经典精神。“在头脑里搞建设”不是一件易事。古人云:“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怎样学习经典,考量的是一种态度,探究的是一种方法,追寻的是一种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 11/13 不能抱有实用主义的心理。那种削足适履、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不顾自身实际生搬硬套、企图从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解决现实问题的做法,不是马克思主义;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修饰门面的工具,对马克思主义随意裁剪、凭主观臆断任意演绎、为我所取的倾向,也不是马克思主义。

经典所以谓之经典,不在于文本呈现的修辞华丽、文字技巧,而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磁性、理论引力。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员干部开拓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守望精神经典的天空,就能从感性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性世界的“海洋”,找到进入未知世界的方式,开启人类社会美好的明天。

[时评4]多些“烟火气”

人们在谈论某个人不合群、脱离大众或不切实际、与社会脱节时,常常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的确,现实生活中,身上缺少“烟火气”的人并不鲜见。

比如,有的人官气、“衙门味”很大,总是高高在上,泡在文山会海里,脚不沾泥、手不沾土,说话办事云山雾罩;有的人贵族气、“少爷味”很浓,吃穿住行特讲究,热衷于讲排场、耍派头,俨然一副与众不同的样子;还有的人娇气、“大小姐味”很足,文件包有人夹着、水杯有人端着、外套有人拿着,独自出门甚至不会坐地铁、不懂上网购物,站在ATM机前一脸茫然;还有的人书生气、“迂腐味”很重,等等。

“烟火气”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活气息,缺少“烟火气”的人,便少了生活的情趣,人生变得苍白无味。领导干部倘若缺少“烟火气”,说话办事就会与群众隔着一层,特别是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时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多些“烟火气”,说到底就是多接地气,意味着善融入、带温度、有魅力,更富人情味,既能走近群众,也能走进群众,成为一个可亲可近、让人舒服的人。

多些“烟火气”,就是要多交百姓朋友。焦裕禄就是一个善交百姓朋友的典范。他曾经与基层干部、农民和技术员组成调查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还会住进老饲养员的牛屋,讨教治沙的真经;他走到哪个村都有熟人和朋友,群众亲切地称他“老焦”。人民作家柳青也是一个多交百姓朋友的榜样。有人说,到农民里面去找他都分不清哪个是柳青,从穿衣打扮到容颜,就一个关中老百姓的样子。《创业史话》这幅画中有个细节,当年柳青席地盘坐与农民拉家常,他手中抽的旱烟袋是农民随手递给他的。柳青是真正跟老百姓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所以上级文件下来他都知道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

多些“烟火气”,就是要常过普通人生活。当年习仲勋下放洛阳耐火材料厂时有一习惯,每天上午9点都会去厂里的大澡堂泡个热水澡,一块儿泡的经常有下夜班的几十个工人,他总是边泡澡边与工友们说着工厂的事、家庭的事、国家的事。常过普通人生活,可以体会到平常人的酸甜苦辣,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多些“烟火气”,就是要常去街头巷尾转转。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冒“烟火气”的地方,那里有火热的生活,有生动的实践,有“活跃跃的创造”,那里还有鼎沸的人气、嘈杂的吵闹,有鲜活的群众语言。当年陈云就有一个逛市场的习惯,他连百货商场、杂货铺也喜欢看。常去街头巷尾转转,往往能听到真 12/13 话、看到真相、找到真情。一位退下来的老同志说,他当年最喜欢去街头巷尾、大院门口,与那些修自行车的、补鞋的、摆地摊的百姓聊天侃大山,在那样的地方,可以熏陶到“烟火气”。

“烟火气”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露珠,是真正的接地气,并不是土气、痞气和江湖气。领导干部多一些“烟火气”,能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更好地赢得群众信赖、得到群众拥护。

浅析马克思“人的解放”的思想 篇6

一、提出人的解放的必要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工作和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成为了异化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仅如此,工人还成为自己劳动产品的奴隶,在这种非人的状态下,工人别无选择,只能为资本家创造大量的财富,因为他必须生存。资本家给工人的回报只能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工人的劳动只是工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工人在自己的生产中消费的最少、使自己越来越低贱、没有价值,在大机器生产下越来越依靠单一的劳动,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沦为生产的奴隶。

二、人的存在形态和现实本质

(一)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状态即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根据实践活动主体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将人的存在划分为类存在、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三种形态,分别表示着人的一般形态、特殊形态和个别形态,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这三种存在形态的有机统一。在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中,人首先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其他的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利益、思想、情感,造成了个人或群体的差异。马克思非常注重对人的群体这一基本存在形态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人的阶级存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而类和个体的最终解放也都依赖于先进阶级的解放,即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的存在还体现为个体存在。在马克思看来,通过经验观察,首先和直接看到的,是现实个人的存在,而“人”就其现实性上讲,只能通过个人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因此,个人是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马克思认为,个体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主体存在的统一。作为生命个体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存在形态。

(二)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在进一步考察人的劳动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进一步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内涵,这就是人的生存本质、发展本质和自由本质。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生存本质。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具有前提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的劳动本质在于人的生存本质即生存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类的一切存在和发展都是以这一本质为原因和基础的。因此,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人的社会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生产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方式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成其为人,人的发展也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得以丰富和完善自己。作为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和习得而逐渐形成的。

三、人的解放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也就是为了解决吃喝住穿这些需要的资料。人只有先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才能解决其他的历史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们摆脱了贫困的状态,并且在富裕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和发展。

(二)消除分工。分工使人的劳动被强加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使人们的劳动不自愿,人们被迫屈从于某种活动。“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结底都决定于分工的消灭。”消灭旧式分工使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劳动就不再是异化的,从而个性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生产力和物质资料,把它们转化为人的解放的条件,无产阶级要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废除私有制,把人的解放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篇7

关键词:人的发展理论,民生发展,政策选择

1民生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人, 是从人的现实状况与现实活动出发。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 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 也随之出现了许多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问题, 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保缺位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诸多压力, 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转向即民生发展。民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民生问题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民生的改善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衡量尺度。马克思关注人的解放, 把实现人类解放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现实生存过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在当代中国, 民生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通过改善民生, 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推动和实践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实现民生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人的发展是关键。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基本条件。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发展能力和程度在不断提高。但, 也不难看出, 长期"唯GDP"的发展模式, 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诸多深层问题, 不利于人的发展。表现在一是收入差距过大, 基尼系数上升到大约0.45,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不平等加剧, 过去30多年经济增长和改革成果没有为大多数人分享;二是发展机会不平等, 由于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出现各种不公正和不平等, 导致教育、就业等一系列机会不平等和权力不平等;三是人的幸福感下降, 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未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呈现线性增长, 对于购买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 甚至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我们国家在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人的转变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经济发展只具有工具性意义, 满足人的需要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 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 更加注重人的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化, 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均等, 文化产品的提供, 也包括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

(二) 推进民生建设制度创新

民生的改善, 不仅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 也取决于合理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与生产关系和完善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制度是保障民生的前提和基础, 制度问题不解决, 其他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政府掌握最大资源, 政府拥有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公正分配, 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我国政府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政治责任。温家宝总理说过: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 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因此, 政府对改善民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加快推进制度创新, 通过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制度的改革创新, 合理解决人口流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及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和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三) 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需要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 也需要社会管理的重大创新。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民生诉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利益协调问题。因此, 破解民生难题应以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为重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一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包括利益协调、社保、政府行政管理、弱势群体保护、流动人口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社会服务和社会应急管理等各项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管理能力。二要将社区打造成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资源投入力度, 推进城乡社区自治能力建设, 提高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扩大社区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三要建立户籍、居住证和居民身份证管理相互衔接的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体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提高全民的应急意识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四要建立完善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通过民生服务热线、信访、开启网络问政方式、公开听证、心理咨询等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改革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和表达方式, 发挥人大、政协与群众定期沟通联系的制度, 集中化解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 推进民生诉求的社会管理创新, 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

(四)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保障民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政府在民生建设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政府并不是保障民生的唯一力量。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 非政府组织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在民生建设中, 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能够促进政府主导作用和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实现。非政府组织根植于公众, 是承接政府职能, 增强社会自治的重要载体, 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组织平台。但,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如, 法规制度建设落后, 社会组织发展落后, 组织发展缺乏专门人才, 服务能力不足, 等等。因此, 必须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非政府组织,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对民生建设的推动作用。应研究制定公民结社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 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提供基本的法律框架, 明确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市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改革非政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强化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 提高人、才、物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要对非政府组织进行适当、有效的外部监管, 强化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同时, 非政府组织也要加强自身的建设。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服务民生的行为,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从事服务民生的非政府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 加大社会公众和企业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 使非政府组织在服务民生、提供公益性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

[3]梅爽.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 篇8

1民生取向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通讯等技术手段, 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使受众逐渐由少数精英扩展为大多数普通人群的过程。[1]其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深入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 并能够通过这一理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深入关切民生, 树立民生取向,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 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民生”一词的内涵, 《左传·宣公十二年》曾提到“民生在勤, 勤则不匱”。意即民众的生活在于勤劳, 勤劳则生活物资不匮乏从而有发展。孙中山对民生的理解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现代《辞海》中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2]从中可以看出, 民生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一是“民”, 即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是“生”, 即生产生活。因此, 民生即是指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 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基本民生权力。

近年来, 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 越来越关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利益问题,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国家政策领域的有力体现, 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实现的重要途径。然而,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各种民生问题凸显, 人民群众出现信仰危机, 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质疑和不解, 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愈发困难。因而, 树立民生取向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民生取向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群众生活日益丰富, 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改观,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 在社会转型、体质转轨、民众信仰多元的今天,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依然存在巨大挑战, 面临众多复杂情形, 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2.1党的自身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仍然面临着极大挑战, 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首先, 党员队伍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素养不高, 忽略对自身理论修养的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思想上对理论学习不重视, 同时, 由于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够全面, 造成做事单凭主观意愿, 不实事求是, 对事关群众冷暖的细枝末节关心不够, 或只做表面文章, 不愿下大力气解决。其次, 党内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其方式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兵作战的个人, 而是利益均沾的集合体, 突出特征就是集体谋划、集体收益。在一些地方官商勾结、官员入股、买官卖官等已不再是新闻, 对腐败事件的揭露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网络链条覆盖面之广, 可谓前所未有, 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长此以往势必严重损害党的形象, 从而导致群众对党和政府不信任, 进而加剧信任危机。因此,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 就必须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把反腐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从根源上遏制腐败蔓延。最后, 党内官僚主义作风时有存在。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衙门作风严重, 把自己和群众对立起来, 对群众反应的事情不重视, 认为群众的事情都是些琐事, 造成处理群众问题不及时、不用心、不到位。胡锦涛总书记曾告诫全党“群众利益无小事, 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 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的) 这朴质通俗的话语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表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理念。

2.2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凸显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中国有13亿人口, 面临众多民生问题, 但在所有民生问题中, 涉及到“百姓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3]因为这些问题是涉及人口最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最紧密、最现实的重大问题。首先, 在教育方面,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各类教育人口最多的国家, 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还会持续, 诸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同城不同区域之间等等, 教育质量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生上学难、上学贵, 在一些地区, “优质学校”挤压“普通学校”, 使得后者招生困难, 随时面临被吞并或关门的后果。其次, 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 最突出的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由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 导致许多人不辞劳苦奔向大城市的大医院, 在农村, 随着医疗价格的不断攀升, 致使农民看不起病, 或者举债看, 甚至有病不治, 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受制度制约, 以养老和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完全的覆盖, 社保内容过于单一、参保人群有限, 这种非均衡的社保范围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 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乎到个人、家庭的生存发展及幸福和谐。如今, 上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下到普通农民工就业权益难以保障, 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降低民众的幸福感, 加剧社会不稳定,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民生问题, 枝叶关情。我们应该“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问题。”推动理论的大众化, 说到底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帮助群众解疑释惑,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彻底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到实处, 努力提高党的自身建设, 解决群众“最大的民生问题”, 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作为理论走向大众的根本途径, 使群众在“有用”的理论中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增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民生取向的路径

破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大众化这个难题, 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反复研究和论证, 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摸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方法, 更需要从实践层面努力推进, 力求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把握理论大众化的本质。笔者认为, 从民生视角寻求理论大众化, 应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3.1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

制度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保障,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只会昙花一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会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意义。为此,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推进。

第一, 注重完善。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 不可一蹴而就。当前, 应努力完善各项民生建设, 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 尤其要保障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 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因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物质利益的满足, 更是政治权利的实现。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法制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群众对政府的各项监督, 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 积极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把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保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这表明加快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 使之能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 是我们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关切民生, 重在实现民生的目的,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制定各项政策和方针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深化改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落实好党的民生建设的各项要求, 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2关注现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关注现实问题, 走进大众生活,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地捕捉、及时地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 才能保持生命力, 并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获得发展。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要使理论被群众真正掌握, 就必须将理论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 从群众本身思维特征出发来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 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他们自己的理论, 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心里话。目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处在各种问题的多发阶段, 加之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和新时期产生的矛盾并存, 使得各种利益冲突十分突出, 各类民生问题也日渐显现。要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不能回避和绕开这些现实问题, 我们应进行真心实意、实事求是的理论解答, 帮助群众拨开思想的迷雾。在理论宣传中, 不要“避重就轻”, 对一些敏感问题要敢于直面, 对群众讲实话、讲真话, “克服‘人们懂得的反复讲, 需要回答的老不讲’现象。”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不会凭空产生, 这种情感的产生是由多方面构成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曾经说过:“空讲社会主义, 人民不相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那就是:空大话只能拉大理论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厌倦甚至反感。所以, 马克思主义大众终究是要在关注群众日常生活中把握理论发展的方向, 不断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使大多数人获益, 这不仅是增加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3.3群众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角度来说, 没有大众化的取向和不断大众化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从民生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应该突出群众的主体性, 但也应当注意, 群众不是理论的被动接受者, 更不是被同情的对象, 因此, 我们对于民生问题的理解也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衣食住行上面, 而应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它的价值内涵, 这样才能摒弃视群众为被同情对象的狭隘思想。关于这一点, 理论通俗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就是很好的例子, 书中涉及了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民生热点问题, 例如房价过高、教育公平、农民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等, 从直观现象入手, 又不局限于现象, 而是力求通过对道理的分析, 层层剖析缘由, 站在群众可以看得懂、读得透的角度, 对这些问题从小道理入手, 逐渐引入到更加宏观的层面, 体现了与群众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心贴心的诚恳态度。在谈到就业问题时, 着重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角度出发, 指出:“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 “只有人们都有工作干, 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 人心才会思安, 才会增强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 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这种朴实的文风, 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摆事实的态度, 不仅改变了理论“宣传品”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更加体现了对普通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 对社会公平、人的价值及尊严的维护和关照。

总之, 理论关心群众, 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理论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 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在人文关怀中增进群众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可, 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陈方刘, 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南社会科学, 2008 (2) .

[2]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1:802.

[3]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整数DCT变换下一篇:危机带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