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2024-07-18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共10篇)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

在马克思早期进行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从<莱茵报>时期到批判黑格尔哲学,最后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都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学说.

作 者:尹建明 Yin Jianming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6(4)分类号:B038关键词:马克思 人 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2

一、人的需要具有丰富多样性

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的需要的最经典的论述是“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 人的身体机能、活动范围、生产能力等等因素都决定了人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人的需要范围更广, 内容更加丰富, 并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第一, 人的身体机能需要有别于动物。人的需要是一种被意识到的需要, 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只有人的身体机能才能唤起对客观丰富世界的需要,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主体方面对人的需要感知进行了论述,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 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作为社会意义的人能通过身体器官功能感受到丰富的客观世界, 人的身体机能“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因而人的需要是被意识到的丰富的需要, 把对自然本能的追求提升为主体的有意识的能动需要。

第二, 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更为广阔。“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 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3], 动物赖以生活的自然界范围比较小, 仅在狭小的地理范围内获取其直接的生活数据。人所需要和依赖的自然界范围非常广阔, 把整个自然界作为基本的无机身体, 自然界是人身体的延伸, 成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同样, 从实践领域说来, 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3]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涉及整个自然界, 人的需要产生的范围、满足的手段都是广阔无垠的。

第三,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动物的生产活动是由本能的直接的肉体需要来支配, “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3], 由此可以看出, 人的需要不仅仅是肉体的需要, 还有动物性以外的需要, 如《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的“社会需要”、“文明的需要”、“考究的需要”等一系列需要, 这些需要所涉及的内容的丰富性都人的类本质的外化表征, 是自然的直接需要之外的升华和发展。在需要的满足上, “动物只是按造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3], 人能根据其生产的能力实现任何尺度的需要, 具有满足各种需要的现实能力。

二、人的需要具有社会交互性

人的需要除却自然的、直接的需要, 更多的表现为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也是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的需要的主要特征。人作为社会存在物, 需要的对象只能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来提供, 并且满足需要的手段必须由一定的社会分工合作来实现, 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受到社会的制约。

第一, 人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人除却动物性的自然需要之外, 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4]。动物的需要是受本能的驱使, 是自然的、直接的需要, 需要的对象是自然的动物机能需要, 维持生存的需要是其唯一的需要。人来自自然界, 这种天生的自然属性决定人永远也摆脱不了动物性的自然需要。自然需要固然是人的基本需要, 然而人的自然性需要从属于社会性需要, 离开人的社会活动领域, 人的自然需要就会变成动物的本能需要。人一旦成为了社会人, 就没有了纯粹的动物需要, 人的一切需要都具有社会的性质, 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第二, 人的需要受社会各方面的制约。人不是独立的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需要由个体需要有机组成, 社会需要制约着个体需要的提出和满足。“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 因此, 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 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所以它们是相对的。”[5]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个人或家庭的利益需要与人们所有互相交往的社会共同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 “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 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6]因此, 人的需要的提出和满足不是随心所欲的, 总是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联的, 受社会相互依存关系的制约, 以社会普世价值为导向, 成为社会历史的产物。

第三, 人的需要的满足体现社会互补。马克思指出“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需要, 也就是说, 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 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3], 即作为社会的人, 个人即为别人存在, 别人也为他而存在。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 而人们的生产活动并不能孤立地进行的, “为了进行生产, 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 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 才会有生产。”[2]所有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生产都是社会性生产, 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到来, 将壁垒分明的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开创了世界历史, “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3]人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和满足, 尤其是日益发展的需要更加促进社会分工的精细化, 使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三、人的需要具有历史发展性

动物的需要局囿于维持生命存在, 它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的必然性, 在后天的生命活动中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人的“需要具有很大收缩性和变动性。它的固定性是一种假象”[7]。人的需要主要是在后天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 社会生产力水平在不断的发展, 人的需要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 “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6], 需要的对象表现为低级向高级的扬弃。

第一, 人的需要的产生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人的需要除了动物性的自然的直接需要之外, 还有社会性需要, 而社会性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 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关联。人的需要作为一种被人意识到的匮乏, 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客观反映, 体现出社会生产力与满足人们的某种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的提出总是立足于前一代的所奠定的社会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不断发展的, 人的需要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当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满足人们的需要之后, 又会产生新的匮乏, 人们又会提出新的需要, 人类社会在“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前进。

第二, 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动物是一种特异的东西, 它有其本能和满足的手段, 这些手段是有限度而不能超越的”[8], 动物在本能的驱使下运用有限的手段来满足需要, 尽管许多动物作为物种的存在一直延续生存在即然界, 但其需要和满足的手段都没有发生变化。人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 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9]。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 人的需要也是较低的, 随着生产手段的改进, 人的需要也随之发展,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满足需要的手段会随着新的需要不断向前推进。

第三, 人的需要呈现低级向高级的扬弃。人的需要是历史的产物,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生产很快就造成这样的局面; 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 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10]人的需要随着生产变化发展, 列宁将其表述为“需求上升规律”。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 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产生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需要的对象也表现为一种扬弃, 一部分需要消灭了, 另一部分新的需要产生了。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人的需要体现出的社会性越来越丰满, 离动物性也越来越远, 未来社会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人的需要所呈现出的丰富多样想、社会交互性、历史发展性是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需要的主要特征, 在这些特征中, 体现出人的类本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助于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思想。当前, 我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 提出要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科学合理的扩大人民的需要。因此,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3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人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98-03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理论出发,提出很多有关于人的本质相异的观点。人的本质究竟和什么密切相关,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一系列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探究,也是几千年来人类致力于解决的哲学难题。古希腊哲学家试图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研究人的本质,他们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火、气、水等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从伦理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如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性恶论”。现代西方人学观或从人的思维、理性角度出发,说人的本质是智慧,或从工具的角度出发,将人理解为使用的工具、使用语言符号的动物。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在尼采看来人的本质是权力意志;而在弗洛伊德的眼中人的本质成了一种本能的冲动。

马克思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论断,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先后给人的本质作了三个全面而系统的界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明确提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这里说的“人的类特性”即人的本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第一个界定明确说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劳动。关于人的本质的第二个界定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原文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简单地说,人的本质不是自己单独形成的,也不是虚无缥缈没有现实意义的,是有关于社会一切关系抽象出来的,所以说马克思认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个界定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3]可以看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做了明确的界定: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以上三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简单概括为劳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及人的需要,三者相互紧密联系,可以把以上三个界定串联成为马克思从人的劳动与社会关系的本质的角度出发,来关注人的需要下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塑造。

一、人的需要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内在根据

人类生命得以存在和延续活动的根本在于人的本质要求,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劳动创造出一切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人的需要根据自然关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人的本质离不开人的需要、是不变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4]可见人类为了满足肉体组织的需要,必须与自然界发生关系,通过积极的活动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取得一定的外界物质。这就是说,一切生命活动的首要前提,就是离不开自然、离不开与自然发生关系并对自然进行物质索取,保证生命本体新陈代谢过程的进行,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如果人类离开自然界、离开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物质条件、离开对外界物的摄取,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便无法进行,生命活动也就无法继续进行。所以说,人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离不开自然,更离不开变更自然条件所创造的客观实体,人的需要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关系。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总是从人最基础的需要开始。人类通过自觉不自觉的基础需求刺激,引发强烈的意识作用,对自身的需要形成既定的可以满足于现状的欲求、动机和目的,引导自己去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证人的生命活动持续进行。所谓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从最基础的人类需要,到需要得到满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再到新的需要得到满足,又有更高程度的需要,这样一种连续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而实践活动就是使人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丰富和深化人的生命的方式。这样随着实践活动不短发展,人的需要和新的需要周而复始,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存在,显示人的生命活动的价值。

人的需要的存在,表明人类持续的生命活动存在;人的需要的发展,表明人类生命实践活动得以延续发展。所以说,需要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内在根据。

二、人的需要是劳动创造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

马克思强调我们在探求任何事物发展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时,都应该从其内因入手,这也就是马克思理论中关于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关于自身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劳动是能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也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人类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是人的一般本质,但是,如果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类劳动,更不谈及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关系总和。endprint

人类的行动和行为在最初表现为自发的生存性目的活动,然而生存性活动的根源在于人的需要。“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反映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他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他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5]可见,人们不断地生产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首要原因,是人类所需要的和缺乏的生活资料本身以及个人肉体存在的需要相互影响。所以,人的需要是决定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内容的一个决定因素,它成为人类有目的的劳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劳动创造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为了获取满足自己生命活动的物质资料,人类必须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人的劳动创造活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自身以人的需要作为内在原因和根据。离开人的需要,人的劳动创造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类进行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不仅仅局限于劳动是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两个层面上。事实上,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基于他对人的本性理解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演进机制。即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得以满足,以及满足这种需要的社会物质劳动角度出发去说明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他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6]这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现实的个人”所做的完整概括。这部著作被看作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而“现实的个人”正是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和出发点。观察历史的发展演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历史的主体,“现实的个人”这一重要概念凸显了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并且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那么人的需要不予否认的被提到了人类所创造的历史中的显著地位。

需要在人类历史中的生产实践活动以至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决定了人的需要成为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内在根据以及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前提,这一点是由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分析生产和消费(需要)的关系时指出的。“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从马克思分析的生产和需要关系中不难看出,消费作为需要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人生产的需要,其本身就是生产和消费中不可缺少的内在要素,没有需要就没有人类自觉的生产消费活动。对人们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考察,可以明确人类历史的具体发展模式。具体来讲,从人类社会发展横向角度上说,马克思认为,需要、劳动、交往和分工这四个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基本因素,它们之间关系密不可分,共同推动了同一历史时期世界上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7]马克思在关于人类生产方式发展问题中指出,人类的生产方式具有历史的更替性,这就是:“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瓦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8]。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角度来说,这就指出同一民族的世代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需要。之前提到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而这种人的需要中特有的生存方式的延续,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内在根据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因所在。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历史更替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永恒的矛盾中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势理解为生产关系,所以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9]所以说,生产关系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展的生产力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人类劳动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这就清楚表明,马克思是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一人的本质出发,来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唯物史观从人的需要决定的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以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原则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基于人的需要而发生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

人的需要作为马克思界定人的本质中第三层界定,是被意识到了的需要,需求、欲望、动机和目的就在主体身上清楚的表现出来。这种作为主体的人具有的一定的欲望、需求、动机和目的,是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也是人的本质体现。这种综合人类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需要,引导人们去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得生产力得以提高,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根本可归结为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经过主体的这种欲望、需求、动机和目的在现实中通过劳动得以实现,最终使需要得到满足。这时,“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两个界定达到高度统一,进一步体现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影响着人类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也互相体现出来。随着人的需要和人类社会不断的深化和扩展,又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需要,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7〕〔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68,12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4.

〔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

〔6〕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6.515.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篇4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初学者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本文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作 者:程平Cheng Ping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铜陵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LING COLLEGE年,卷(期):2(2)分类号:A81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总和 劳动 需要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5

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当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时代.面临着这一趋势带给我们的种种困境,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因此,“回到马克思”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共识.重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其中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对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其科学的方法论来解读现实问题,其意义尤为深远.正如马克思早年的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两个论述就为我们今天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这一视角的.科学理解和深层把握将引领我们这批时代的“弄湖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作 者:王艳萍 WANG Yan-pi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11(4)分类号:B03关键词:马克思 类本质 人本主义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6

再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究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异化劳动是贯穿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条线索分析探究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他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作 者:王丰 Wang Fe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2刊 名: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YUNGA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年,卷(期):14(4)分类号:A811 B038关键词:手稿 异化劳动 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7

一、谬误与廓清:对错误人性论的批判

在德国, 到了马克思的时候, 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 德国哲学从天上掉到了人间, 这一任务是由施蒂纳、黑格尔, 以及费尔巴哈等思想家来完成的。但是, 所有之前的这些思想家都不如马克思的批判来得干脆彻底,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 “反宗教的批判的本质就是: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 社会。”他把颠倒了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 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存在价值, 高扬人的地位, 说明宗教的本质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已, 揭露了“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要求“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 “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真正的人就是处于一定国家、社会中的人, 就是真实的、有现实的幸福追求的人, 而不是宗教上的人的隐形。

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的人性思想。他集中批判了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他说, “人的本质, 人,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 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马克思十分清楚, 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 而这个“自我意识”又是他的“绝对精神”的派生物, 这个“自我意识”在现实世界里上升到最高层面就是德意志国家的法和政治, 人是完全从属于国家的法和政治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 现实生活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即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国家 (法、政治) , 再到现实的人, 它完全符合德意志国家蒙蔽人民、压抑人性的需要。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批判地继承了唯物主义思想, 但他也同样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马克思认为, 费尔巴哈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当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是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费尔巴哈没能把人的本质和具体的历史联系起来, 他只能把人的本质诉诸于“感性直观”和“类”, 追求人类平等在费尔巴哈看来仅仅是追求“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 这实际上和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抽象的平等观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马克思表示, 当费尔巴哈看到现实的不平等现象时, 他只能诉诸于宗教感情上的“爱的同呓语”了。最后, 马克思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是说, 要达到对人性的真正理解, 要实现人类的解放, 就必须从实践方面去理解, 并使现存的一切革命化, 彻底地改变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

二、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在批判了资产阶级错误的人性论思想之后, 马克思确立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他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的全部价值旨趣就在于:指出了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 并且有现实需要的, 这种需要是不断改变的, 当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因为有需要人们才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 “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是有自然欲望的肉体组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不再是上帝的宠儿, 不再是生活在伊甸园中的无忧无虑的亚当和夏娃, 也不再是虚幻的只依靠精神过活的怪物, 而是有自然欲求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这些有自然欲望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 他与自然界密不可分, 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一刻也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所以, 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 获得衣、食、住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马克思还认为, “人”全部都来源于实际生活, 来源于实践, 因此这个“人”是具体的、历史的, 是受限制的, 受制约的。他指出,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 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马克思从不抽象而空泛地谈论人, 更不会主观臆造出“人”来, 他谈到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 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事实上, 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现实的个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其中人们成就自己本身的存在本质。人们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是说, 人类的全部生活都要归结于实践, 即使从实践中来, 最终也要到实践中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使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人们就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能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进一步发展, 是对人的内在的规定性。所以,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 同时又根据时代的变迁赋予它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我们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不断创造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生产发展了,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能为我们解决其他所有问题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使人由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在注重发展, 提高效率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平, 注重国家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现实的平等”的目标。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因为他们往往连衣、食、住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不解决他们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问题, 社会就无法和谐。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难问题, 让人们获得劳动以及相应地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因为劳动的权利不但关乎到人的收入, 还关乎到人的尊严, 可以防止对人的异化。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 因为“第二个事实是,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顺应人民的期待, 尽量满足人民的需要, 而不能一味地指望人民群众忍受, 等待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之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生存资料得到满足之后, 又想获得发展资料, 乃至享受资料。现在, “一味指责民众情绪化发泄、指责缺乏理性”, 以及对人民群众再抱有要求其一味容忍的理想的期待, 这些都已经不再现实。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8

摘 要: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马尔库塞从人的自然性入手,没有抓住人的社会性,同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没有从其现实角度观察,所以不如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理解的深刻。

关键词:马克思;马尔库塞;人的本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35-02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沿袭费尔巴哈的哲学传统,发挥了“类”的概念,认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得以表现和确证。而本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人的本质即人之为人的内在依据。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

(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

人类产生之初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从而进行生产劳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人的自愿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正是因为劳动才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社会,所以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同时,劳动是人现实存在的根本前提,人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来确证和表现自身的存在,创造属人的产品来区别自身与他物。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首先需要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料,因此从这方面来讲,马克思讲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即是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对象化活动。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因此不能离开社会关系到单个人的身上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而是能揭示人与人差异的东西。因此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各种社会关系的机械的相加,都是片面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本质是他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本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呈现为不同的具体人性。所以,处于不同社会现实中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就必然具有各自的个性。只有通过对所有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实践活动和相应地社会关系的考察和把握,才能最终表达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三)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

自然界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劳动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最初是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古猿的活动中,随着动物式的本能的发展,一种制造工具的活动经常化、固定化为一种普遍现象,于是肇始了“人的时代”的来临,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进步,人逐步意识到自身与动物的不同,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劳动。因此人的本质在其自然属性上是其需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活动的具体形式,它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人类社会,也就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又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离开了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将是无源之水。因此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

二、马尔库塞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涵

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做出了人本主义的解释。他认为“人的本质”,“人性的复归”,“人的自由”均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论题,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的理论的核心问题,于是开启了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同样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马尔库塞的人本质思想。

(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决定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要追求直接的和完全的满足,追求生命本能所赋予的自由。马尔库塞发挥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性压抑学说,认为无意识活动属于心理的深层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对个人来说,最强烈的欲望是性冲动,即性欲。马尔库塞将“性欲”做了广义的解释,泛指人天生的快乐欲求,称为“爱欲”。他认为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发挥道,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这是因为在人的所有爱欲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劳动比起其他爱欲活动来,更能体现追求快乐的本性。马尔库塞认为要真正确立劳动解放的核心地位,就必须把劳动放到爱欲中去理解,因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规定,爱欲真正体现了人身上最原始的生命冲动,如此才能获得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马尔库塞秉承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衣钵,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进行批判。认为现代文明社会压抑人的追求爱欲的自由,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他指出,工业文明创造了大量生活消费品和文化产品,这些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却左右了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驾驭了人的生活。马尔库塞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是奴隶”,大量的文化工业通过宣传和奴化人的思想,使人沉醉于被掌控的生活中却不自知,把社会需求当作个人需求。

因此,马尔库塞构想了一个消除了爱欲与文明冲突的社会,使爱欲不只局限于人的生殖活动,而是扩展到人的整个身体,将爱欲还原到人天生的快乐欲求,使人获得生命的自由;同时让劳动不再是被迫的或者强制的活动;当然,爱欲的解放不仅是个人的爱欲不受压抑,而且意味着整个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不再有对立和冲突,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本该受快乐原则支配,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爱欲必须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在蛮荒时代,人类的爱欲同动物欲混同,不能区分人的爱欲。文明建立之初,人类生活从野蛮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对于人爱欲的压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有待建立,人类只有对自己本能的欲望加以节制来建立某种社会秩序并维护其不被瓦解,同时压抑自己本能的爱欲冲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自人类产生之初,就面临着爱欲同文明的对立,但马尔库塞认为爱欲与文明间的冲突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他致力于建立一种爱欲不受压抑的文明,即创造一种让人获得人的本质的条件,使人成之为人。

由此来看,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人的本质,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该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为“大规模地发泄爱欲构成的冲动”提供了机会。所以其思想的核心是讲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要使人真正获得幸福,必须使人所有的活动“爱欲化”,最主要的是劳动的“爱欲化”。劳动的“爱欲化”也就是劳动的解放。由此,可以看出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的发挥。

三、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人的本质思想上的比较

从人的本质的生成来看,马尔库塞强调人的本质的现成性,是不变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人性,人的本质被人的爱欲所决定,而马克思则强调人的本质的生成性,认为正是在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才得到不断的充实,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生成又不断超越,并趋向新的目标的过程。因此其必然的现实效果是马尔库塞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本质,束缚了人的自由,而马克思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却给了人自由,并提供了人实现其本质的途径。

从理论基础来讲,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理论基石是实践,是与古典哲学的传承相悖的,而马尔库塞却秉承着欧洲古典哲学的传统,用形而上的思维去讨论人本质的问题。古典哲学家旨在解释世界,马尔库塞沿袭了这种方法,试图给人的本质做一个规定,找出一个永远不会变化的本质,他将爱欲作为不变的东西,但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就算爱欲是人的本质,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寻找是徒劳无功的,人的本质是不能被固化,不能被规定的,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总之,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虽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但他对于人的探讨形成了“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人的解放”这样一个结构模式,对后来哲学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四、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意义

我们在明确了人的本质是生成的基础上,确保人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人能够利用自然规律去发现自然界更多的法则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人在社会中不被人所创造出的产品驾驭,人与社会之间能够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真诚以待;正视和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类似于异化的矛盾,使其达到和谐,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得以可能,人的真正本质才可能实现。在当下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并以此来建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能力,努力让人的本质自己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张澍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讲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更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同时,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体各种权利的实现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会有先有后,但在所有这些权利中,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是最为基本的。人不是手段、更不意味着成为了一些群体、一些集团、一些成员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和政治发展需要。通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正是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展开。从系统观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要素的独立性,更要注重要素间的协调。社会主体的分化既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处于社会主体开始分化并进一步分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利益主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不同主体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处于优势地位的主体可能会抑制处于弱势的主体。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系统工程中,不同主体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体的不同个性给抹煞掉,但也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特征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与生力军。我们同样要尊重他们的创造愿望,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整体、总揽全局。不能只看到gdp的增长,更要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坚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就是对于广义上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和全面考虑。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内涵 篇10

1、马克思阐释的人的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政治学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阐释异化劳动, 论述了什么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既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可见,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 生产实践活动。

2、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

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属性, 是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但是,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而人则使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正因为如此, 人才是类存在物。而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 人证明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在物。这一点, 说明了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之一“意识性”。其二, 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与动物简单、重复、机械, 只为满足于肉体存在的需要的活动不同, 人的实践活动是具有内在动力的—即创造性, 它使人从动物本能中跃迁出来, 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其三, 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自由自觉的意识性与创造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获得现实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感觉到自己活动的意义所在。

3、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发现了人的类本质

劳动的异化, 使工人的劳动被贬值了“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对立。劳动成为工人的谋生手段, 不是自愿的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的生活状况不像人, 和动物没多大区别。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无情地批判, 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适合人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 更重要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 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史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 借鉴国际经验教训, 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 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 它忽略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 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又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类本质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体现。

三、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我认为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首先, 从继承的角度上, 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从始到终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高度异化的批判, 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和实现人的全民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其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从发展的角度上讲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但这个理论在这一点上还不健全, 不完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这一理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为新时期处理好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两个理论突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而内容也不完全相同。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的劳动被异化,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异己的力量存在, 此时的人与动物没什么两样, 劳动非工人自愿的。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社会主义, 一个以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提出的, 此时的人得到了发展, 但只不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较为之后, 人的发展不够全面。因此, 后一个理论在前一个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地重视人发展的全面性、健康性、自由性。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涵义是其意识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它以自由自觉性为基础、以能动的创造性为核心、以社会性为条件, 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本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论前提的, 二者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的类本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上一篇:新衣服的启示作文下一篇:文化艺术节闭幕式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