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

2024-10-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通用6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 篇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未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李大钊)b.逐渐成为中央领导的共识(遵义会议)c.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会议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前提a.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b.成立了无产阶级的政党。

3.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a.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b.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c.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经验中学习和运

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6.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指导

作用)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发展作用)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民族化)

7.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次大理论成果。第一次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的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8.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b.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

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0.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A.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泽东思想内涵)

11.a.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

代背景。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c.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12.发展:毛泽东思想萌芽:时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国民革命失败。毛泽东是想的形

成: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从1927年大革命败到30年代上半叶。毛泽东思想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3.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

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5.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978年12月,他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3年在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1987年十三大三中全会构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成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

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7.主要内容: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19.“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0.“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科学发展观:a.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C.是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础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

2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由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

事求是。

2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整理和发展真理。

2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有时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命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7.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新旧,谁

领导)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知道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9.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就是党

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广大知

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基础)。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非常重要)。

3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度性的社会形态。

3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

质的合作经济,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5.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概括为“一化三改”

36.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同时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的内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8.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第二: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2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第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40.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41.科教兴国战略基本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

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

42.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

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成人才资源强国。

43.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4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十七大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加入其中。

45.总路线基本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

46.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7.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三步走:1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2人民生活达小康3人均国民生产

总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8.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国内,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

实际上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际: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面临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办法: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领导人民踏上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历史征程。

49.改革开放目的: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

伟大中华民族2.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 篇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动态和静态两种角度进行阐述。

第一, 静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 首先要从毛泽东对此提出的本质出发, 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有很大的相符性, 很大程度上能够和我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应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发展需要和国情, 在两者结合中形成我国建设的正确理论。与此同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对教条主义和抵制洋八股等一些错误言论和思想进行否定, 从而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我国中国化特点。

第二, 动态。由于中国建设时期相对其他国家比较落后,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形成比较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表明了在我国的特殊性。针对我国而言, 马克思主义中有一些言论很难行得通, 我国通过在实践中对一些原理选择放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活性, 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 我国文化应与中华民族特性进行有效结合, 体现出我国文化的精髓来满足人民的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

(一)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从哲学高度对社会发展进行了体现, 从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东方社会接受, 并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指导思想的引路明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实践, 是因为它对每个国家革命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以此为国家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把理论上升到科学, 具有很高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实施的核心。它不但完全符合我国传统文化顺利实施, 而且还提供了文化的良好创新。这种普遍性严格来说是一种科学认识的规律, 它没有直接给我国的发展提供现有模式, 而是通过对我国的发展进行定位来促使各方面的改变。这就需要我国共产党领导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渗透到社会实际发展中去。

(二)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 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性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政策实施需要全党人员保持一种积极和与时创新的精神状态,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提高一个层次。由此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的确立和实施具有很高时代性, 这种时代性表现在它的确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变, 在进行与时俱进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所以, 随着不断的变化, 永远不会失去价值。马克思主义推行到今天, 有超强的生命力, 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和各国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结合的结果。它本身起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是要通过这种理论本身完全表现在社会实际发展当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全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和超强的生命力。

(三) 马克思主义旳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不断实践, 它是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宝库, 具有深刻的思想理论, 表现在政治、经济和人类社会等方面, 不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而且有很大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国家经济建设来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体现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面貌。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这完全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状况和资本主义发展实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唯一途径, 采用用这种方法对不同理论进行不同的科学验证。科学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更多的创新内容, 这些内容在我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中, 使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结束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从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它符合我国国情, 并且能够很好的赋予实施, 这种精神在中国能够顺利实施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肯定。中国在走马克思道路时充分结合了我国国情来不断丰富。我国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变革, 求得更大的发展和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贾宇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D].青海师范大学, 2013.

[2]刘娜.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特点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3]张步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1: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过程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科学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经历了由浅到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由少数人到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与传播

关于马克思主义何时引入中国,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在1987年9月10日,陈铨亚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一文中提出,第二种是学术界普遍认为,1899年传入中国。第三种说法是1902年传入中国说。

在1987年9月10日,陈铨亚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一文,在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最早于1898年传入中国。陈文认为,中国最早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文著作是英人克卡扑(kirkup)所著的《社会主义史》。唐宝林1998年4月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一文,指出此种说法有误,《泰西民法志》实际出版于1912年,是“宣统三年岁次辛亥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上海广学会藏版”。《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发表王也扬的文章《关于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的一个说法之误》,支持了唐宝林的说法。

在1987年以前,学界共同看法是1899年刊发在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第121期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中国人蔡尔康撰文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译文,首次将马克思的名字介绍到中国。《大同学》是由本杰明明颉德著,李提摩太翻译,蔡尔康撰文的,在《万国公报》分期刊发,后于1899年5月成书出版。

文革前,学术界普遍认为,1902年梁启超发表在《新民从报》第18号上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首次将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中国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过程

李大钊在中国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胡适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公开攻击马克思主义“是阿狗阿猫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主张对中国的问题“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根本解决”。在《每周评论》上,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观点予以驳斥,他初步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

在20实际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引领“中国化”潮流,营造“中国化”的时代语境,创造“中国化”的集体意识。

新启蒙运动最早见于1934到1936年初思想文化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零星讨论,后作为一个运动倡导开来是在1936年秋,根据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酝酿倡导。

1936年陈唯实在《通俗辩证法讲话》中指出:对于唯物辩证法,“最要紧的,是熟能生巧,能把它具体化、实用化”,“同时,语言要中国化、通俗化,使听者明白才有意义”。不久,张申府提出了“科学中国化”的主张。他说:在推广科学上“应使科学成为中国的”,“不但要中国科学化,同时也要科学中国化”。后来,他又多次阐释了“中国化”,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中国化》一文中。

1938年4月,艾思奇在《自由中国创刊》上发表了《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中,他明确地说:“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现在我们要来这样的一个号召。”

在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做了《论新阶段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阐述了这一命题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5年党的“七大”,刘少奇做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中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所接受并写进了党章,确立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的变化

毛泽东曾经亲笔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此后开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提法。

1948年6月,共产党情报局通过决议,谴责南斯拉夫共产党所谓民族主义、反苏和亲资本主义倾向。中共中央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两个提法容易被误解为所谓民族主义倾向,而中国共产党又面临着夺取政权后争取苏联的支持和帮助的问题,所以在提法上作了改变。

直到邓小平作为我国领导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才开始重新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参考文献:

[1]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J].1919-7-20

[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Z].北京:三联书店1984

[3]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

[4]《艾思奇生平年谱》,《艾思奇全书》(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 篇4

【课标要求】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国八大、1957——1966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文革对经济的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图表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 【资料使用指导】

1.本学案 对应《创新设计 二轮对点》专题十二,(P63-69)2.请注意:知识点后的《规律启示总结》、P68 13题。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和三大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背景:①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障。②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落后,领导人民进行经济调整,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③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借鉴。

(2)过渡时期总路线:①制定:1953年,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②内容:“一化三改”。③实质:解决 问题,把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 与社会主义 同时并举。(3)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4)成就:①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①农业: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试办,以、统一经营为特征。高 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②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逐步按 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纳入 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 别企业公私合营。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结果: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

二、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议

(1)内容:①基本形势: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已基本建立。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2.“左”倾错误发展

(1)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

(2)表现:①1958年,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以 为中心的“大跃进”。③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4)后果:①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 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2)内容:1960年,提出了“、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作用:到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2)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

(3)“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 亿元。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经济体制改革 1.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上来的方针。②强调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改变一切不适应的 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概念: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负盈亏。②试点: 省和四川省。③特征:。④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到1984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3)乡镇企业:①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②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②中心环节:。③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①目标:建立 制度。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①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 ”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③发展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 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初步建立:到2l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2)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

(1)经济特区:①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②概况: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 五个经济特区。③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区位优势:是著名,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④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以促进经济发展。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开发区:①开放城市: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③开放浦东: 年成为经济建设重点。④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多层次。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标志着 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③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重难讲述】

1、建国初,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意义 【巩固练习】

1.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 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

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标语,就是人们书写在墙上,张贴或张挂在公众场合的文字简短的宣传鼓动口号,一些标语经过无数的春秋忠实地记录着某段历史。“总路线光芒照,大跃进快步跑,人民公社办得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标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4.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6,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7.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9.2008年12月,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市正式挂牌成立,交易所除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之外,它还首创中国土地交易的“地票”。这表明

A.土地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

C.拥有“地票”就依法拥有土地所有权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化 10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新区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1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12.下幅图片反映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

A.开放领域扩大 B.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制度性开放的新阶段 C.开放程度提高 D.由探索试验到区域推进阶段

13.材料一 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当时 8 对生产关系变革过快,曾于1956年下半年和1957年进行了某些必要的整顿,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划小,把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从公私合营企业中划分出来等,应该提出这些做法是正确的。但是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扩大集体经营规模和提高公有化程度。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实行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体一起上的方针,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以上均引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1981年l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回答:

(1)1953~1956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怎样的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2分)

(2)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了什么发展?(3分)

(3)有人说,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延续和发展,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什么意义?(3分)

答案

知识点一:1952 工业化改造 工业布局 土地入股 行业 国家资本主义 1956 知识点二:工业国 人民需要 高速度 八届二次 大炼钢铁 生产力 调整 1962 5千

知识点三:改革开放 上层建筑 管理 自主经营 安徽 包产到户 自主权 增强企业活力

现代企业 十四大 非公有制 海南 侨乡 管理经验 1984 闽南三角区 1992 全方位 2001世界大市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 篇5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打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张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民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则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首要目标。

2、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夺取事业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这条经验与其他经验一样,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对这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a 篇6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程度, 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思想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其一, 大学生思想单纯, 思维极其活跃, 渴望并勇于接触新思想、新事物;其二, 由于受自身主体素质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氛围的影响, 大学生出现了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 逐渐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信仰。

青年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确立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这更加需要引导大学生群体自信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五四青年节考察北大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国梦, 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重要课题, 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站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度加以研究。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全过程与践行研究是个系统工程, 必须以系统观点分析外部导引因素、内化认同过程及外化践行三个环节间的相互关系 (如图1所示) , 科学分析大学生认同内化五个环节“认知、共鸣、转化、调适、沉淀”的特点功能。

通过对外部导引因素、内化认同过程及外化践行间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理论层面, 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有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研究视域;在现实层面,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度,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 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积极投身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 进而推动实现中国梦!

二、认同现状与特点

(一) 认同现状

调查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基本知识知晓度较高, 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所涵盖的内容不全面以及其体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不甚清楚, 了解地不深入;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情感认同度呈正态分布 (纺锥形) , 即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 持中间犹豫态度的大学生比例最高, 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态度日趋理性客观;大学生群体普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形成信仰, 但由于受社会、家庭环境和自身成长等因素的影响, 信仰形成呈现比较性与选择性、曲折性与反复性等特点;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行为有积极践行的表现, 但是存在从众心理和跟风迹象, 并有功利性行为成分;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同时, 传媒宣传、社会实践等方式也日渐成为主要途径。

(二) 认同特点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和学生角色身份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调查分析比较有以下明显特点:

1.男女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存在差异, 女生对其知晓度、情感认同度比男生高。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存在差异且呈近N型状即大二学生认同度最高, 其次分别为大四、大一、大三。

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存在差异, 文史类专业学生比理工类学生认同度高。

4.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生身份角色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存在差异, 党团员认同度高于群众、学生干部高于普通学生。

三、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与践行行为的因素, 主要有外部环境、教育导引以及主观认知三个方面。

(一) 外部环境因素

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当前社会转型期, 新旧体制的转换导致各种结构性矛盾出现并相互交织, 这些现实问题使得人们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受到剧烈的冲击, 导致部分大学生被动接受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 这些都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接受和认同。

2.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反映到大学生身上就是注重实用、偏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念, 这种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只重视眼前利益, 不考虑长远利益, 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经常表现出心理脆弱、信心不足、自我否定的倾向, 他们关注的只是个人利益, 主体意识由社会本位转向了个人本位。

3.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进行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的渗透, 其目的就是要逐步颠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当前, 我国有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中国国情与党的历史缺乏了解, 加上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领域战略图谋的影响, 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混乱, 价值观念上产生冲突, 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

总之, 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片面理解, 加之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渗透,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与践。

(二) 教育导引因素

1.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高校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重“教”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教育内容空洞, 目前高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比较抽象, 照本宣科,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学习的热情, 教学效果不佳。教育方法单一, 教师很少用生动直观的视听资料, 也不善于利用学校所在城市周围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 缺少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

2.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其一表现为宣传渠道狭窄, 在学生喜爱, 人气很旺的论坛上, 很少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其二表现为舆论宣传的针对性不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没有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实际需求, 缺乏其应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社会实践效果不明显。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之中, 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评估制度, 造成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零散, 比较随意。同时, 学校、教师和家长比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和提高, 而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校园文化育人作用不显著。目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实用化突出;庸俗文化、娱乐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有较大空间;校园文化活动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等趋势。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内涵建设。

5.新兴媒介传播方式相对滞后。新兴媒介如微信平台、微博、QQ群等是大学生接收信息最便捷的方式。目前很多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方式仅仅为校园网专栏, 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导致大学生对一些较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不敢正面对待, 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不注意对学生解释和引导, 没有根据新形势, 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 有效有力快捷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主动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舆论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总之, 当前高校教育机制不完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实践效果有限、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欠佳, 新媒介传播方式相对滞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与践行。

(三) 主观认知因素

1.大学生群体认同具有片面性。片面性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年级和专业的异上, 据调查显示,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程度也不同;另一方面,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同层面内容的认识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 其一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个体需求、思维逻辑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二对于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 认同程度相对较高, 而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关系不太大的知识就难以接受, 认同度自然低一些。

2.大学生群体存在知行不一现象。当代大学生在面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 其行为取向容易偏离原有的认知, 往往会表现出功利主义等倾向, 更多地从自身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是停留在认知认同层面, 还没有上升到情感认同层面。

总之,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的片面性与认知的浅层次严重影响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与践行。

四、认同全过程机制解析

认同是个体对外界人或事等的一种认可或情感归属。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就是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 是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或情感归属。具体来讲, 认同有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在个体层面上, “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 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 “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 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从认同的心理学、社会学范畴的定义来看, 认同的全过程可以科学划分为五个环节即认知、共鸣、转化、调适、沉淀。

认知即理性认知, 是内化认同的起点。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理性认知是大学生心理倾向的一种表现, 是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前提条件。

共鸣即情感共鸣, 是内化认同的重点。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情感共鸣是建立在大学生对其理性认知基础之上, 是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出的一种更加强烈的心理倾向。

转化即思想转化, 是内化认同的折点。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思想转化是大学生在情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进一步认同和理性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调适即心理调适, 是内化认同的焦点。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心理调适是指大学生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逐渐理解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 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 不断破解自身发展难题, 不断化解心灵深处的精神困惑, 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心理认同。

沉淀即沉淀固化, 是内化认同的终点。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沉淀固化是指大学生在心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 反复通过灌输-自学-研讨循环过程对其进一步深化沉淀, 并在理论与实际的相互映衬下逐渐固化的内化认同。

综上所述,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全过程是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思想精髓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运行方式的总和。大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循环系统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阶段过渡到思想转化阶段, 并据此不断调适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 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从而把这些新的认同观念进行重构并纳入自身主观价值体系中且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沉淀固化。

五、认同与践行的相互作用关系

认同是大学生从思想深处认可与接受思想政治育过程中向他们灌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践行是让大学生将所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观念应用于社会实践, 指导自身的行动。认同和践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认同是基础、是关键, 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大学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行为要求的先导, 不仅为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行为奠定了思想基础, 还确立了目标任务, 指明了具体路径;践行是标准、是目的, 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忠于共同理想、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知荣明耻等行为既是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为规范, 又是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性决定了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的辩证统一性。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就是大学生认同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过程, 只有在大学生思想行为统一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大学生认同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辩证统一。

六、对策建议

(一) 创新导引理念, 构建健全科学合理的导引体系

1.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知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校通过理念创新, 大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知识有机融合于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看清本质、理性选择;大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现实精彩体现于教学过程。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内容, 使授课内容贴近大学生心理和现实需求, 让大学生不仅是从理性认知上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更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情感认同;大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知识吸收消化于讨论交流。通过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组织学生广泛的探讨、辩论, 抒发自身体会和见解,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理念贯穿高校管理服务全过程

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理念导向, 运用社会主义行为规范来导引他们日常行为;要借势大学生自尊心强烈的心理,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具体的管理评价体系;要运用大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的心理, 激发大学生自觉参与操行管理的热情。在学习引导中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理念导向, 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学习引导时, 以优良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主动自觉、勤奋刻苦、自主创新的习惯。在生活服务中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理念导向, 需要将生活文化氛围与管理服务育人相结合, 将公寓后勤管理工作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相结合。在学生公寓创新先进和谐寝室文化, 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强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理念寄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运用校园传统媒体,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导引。加大对传统媒体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传统阵地建设, 把理论宣传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挖掘和介绍先进典型, 以隐性教育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践行;同时, 借助网络信息资源, 推动新兴媒体阵地建设, 通过构建微信平台、QQ群、微博、论坛等方式, 占领舆论新阵地;运用校园科技活动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渗透导引, 充分发挥校园科技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促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创新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从而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 创新工作方式, 深度放大认同内化各环节的正激励效应

1.创新理论讲授与学术研讨, 促进大学生理性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理性认知是认同内化的起点, 需要理论讲授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实际, 传播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需要深刻阐述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需要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讲授;同时在课外学术研讨中需要大学生把各类社会问题, 从社会学、心理学和道德观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交流, 以提高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觉悟。

2.激活思考, 促进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是认同内化的重点, 需要激活大学生对现实焦点的思考, 满足其成长成才的情感需要, 才能产生共鸣。由于社会焦点问题往往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所以大学生对社会焦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会自觉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当大学生目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面对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 能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 这就激活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成长成才是大学生最现实、最渴望的需求。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思想转化, 更加理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转化是认同内化的折点。我国正处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必然会产生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加之经济全球化的演进, 各种社会思潮、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冲击, 削弱了大学生对现存政治体系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思想转化,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碰撞和千头万绪的自身思想冲突中逐渐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4.满足发展需求, 破解发展困惑, 催生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产生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是认同内化的焦点。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难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和创业两大问题上。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帮助大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问题, 让大学生从内心感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破解他们自身发展的难题, 让大学生直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需要不断化解大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困惑, 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才有可能让大学生更加坚定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相互映衬, 巩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

沉淀固化是认同内化的终点。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 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再通过其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与认同。大学生在系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过程中, 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只有把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更有效地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认同。

(三) 创新渠道途径, 推动形成丰富多彩的外化践行模式

1.借助党团组织、学生社团与青年志愿者团队, 扩大外化践行行为

党团组织活动是大学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 重视党组织建设与党组织生活, 重视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在党组织活动中对大学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学生社团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特点, 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借助社团开展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活动, 能起到极大地辐射作用, 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化践行行为。

2.借助社会实践, 显现外化践行行为效果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外化践行的重要途经。大学生通过开展寒暑假社会调研反映体察民情民生, 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通过加强教学实习, 深入生产一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三下乡”活动秉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理念致力于服务社会。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在实践中了解社会, 正确认识国情,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 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激发勇于担当“两个百年”历史重任,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国梦!

摘要: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程度, 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 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教育引导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并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为, 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据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现状、认同特点, 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科学划分认同的全过程环节, 提炼导引体系、内化进程等概念, 并将内化认同与外化践行进行辨证论述, 提出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与自觉践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践行

参考文献

[1]刘新庚, 刘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过程机制探索.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1~4.

[2]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中南大学, 2012.

上一篇:三月文明礼貌月演讲稿5则范文下一篇:英语面试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