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共7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 篇1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起源
目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问题, 学术界有多重意见, 有自发性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的说法, 有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教条主义的说法, 有对抗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西方意识形态的说法, 也有不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失败, 进而摸索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但是不论是那种学说, 其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上述的种种说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后续中国化进行的动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的革命伟人们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积累的经验。这个过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探索, 也是多重原因的综合影响所带来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的首要因素必然是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这是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必须的, 是一种自发性, 历史性的需要。中国早期的革命人士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纲要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众多思潮之一, 其原本是建立在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学说,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探讨的暴力推翻政权, 反对压迫又是早期中国革命人士反对压迫的重要精神与理论支撑, 其恰恰符合中国人民反对压迫反对侵略, 反对阶级迫害的重要思想武器, 同时苏联的红色十月革命的胜利也为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指导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先例。
其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源。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 是崭新的理论, 其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相比是短暂的, 同时, 马克思主义也并不是针对于旧时代的中国的理论。这种初期的尝试必然会造成失败与不断的尝试, 在失败与再改进, 这个过程则可以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一种自发性的的民族化进程, 也可以看做是中国革命人士对于自身理论的不断坚持与顽强斗争精神的体现。但是, 不论是哪种因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都是在不断的失败与经验中成长与开展的。尤其是近代以来, 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首要目标的中国与战乱时代的国家是不同的, 公民自由与人权带来了更多的懈怠, 而国家的不断对外开放则带来了更多的、驳杂的意识形态冲击, 马克思主义原本的理论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也没有预料到是中国这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去直接践行马克思主义, 跳跃式发展, 去发展共产主义。可以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的要求, 是国内外环境的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于未来的探索的要求, 这是一种不断在尝试中的创新与坚持。
第三,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 毛泽东在其《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的日出了反对教条主义, 反对对于书本内容的照搬, 反对对于起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单方模仿, 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要依靠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的伟大论断。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不断论断与指导给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指导, 同时毛泽东巧妙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因此,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式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开始。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断
历史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进程也停止过, 1938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词语是当时的党中央领导人中的重要词语, 并且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党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但是, 在建国后, 不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这一思想, 究其原因, 作者认为主要有2个方面。第一是迫于当时苏联的压力, 苏联在二战胜利之后逐步成为了超级大国, 当时的斯大林是完全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思想的, 斯大林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发展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李林体系中进行的改进,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中国领导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私有化进程, 这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 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的改变与实践, 因此不能够称之为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认为只有列宁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 迫于苏联的压力与反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称法一度停止。第二是当时的党和领导人对于毛泽东思想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毛泽东思想还没有完全的成型, 这是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思想暂时中断的另一因素。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开始
新的历史时期, 出现了新的世情和国情, 不仅马克思主义民族性问题严重凸现, 而且马克思主义时代性问题也严重凸现。由于时代不同, 国情不同, 每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也不同, 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新境界。
因此,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发展是曲折的, 是在不断的困难与不断的实践中得到的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就是脚踏实地地不断的探索、创新, 不论遇到失败还是挫折都应当继续坚持,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涵, 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才能够保持党和国家的先进性, 才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创新, 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继续赋予中国庞大的生机与动力。
参考文献
[1]侯小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释义[J].学习与探索, 2010 (05) .
[2]隋思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起点[J].学习与探索, 2010 (0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 篇2
关键词:合作社;合作思想;传播
合作主义思想不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 合作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合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五·四”前后,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 掀起了学习西方思想的高潮, 使中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时代。这一时期, 西方激进思潮与自由思潮在中国传播迅速, 成为当时中国的两大主流思想。所谓激进的思潮就是想借助革命的手段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平等的、革命化的中国。而自由思潮则是幻想用社会改良的办法把中国发展为一个民主的、自由的、现代化的中国。其实, 在激进思潮与自由思潮之外, 中国知识分子还学到了西方的社会改良思想———合作主义思想。合作主义思想既不赞成用激进革命手段的阶级斗争, 也反对自由主义的社会改良。正如早期合作主义鼓吹者汤苍园 (1881-1931) 所说:“合作是反对资本主义的, 其势力所及, 将破坏经济帝国主义而有余, 但它的方法, 则与马克思主义不同。合作主义不注重革命而注重建设, 不假手国家而期成于团体, 其进也渐, 其行也远。”合作主义者主张以平民合作、阶级合作、和平渐进的改良方式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其原则可以概括为两点:不通过阶级革命;不借助国家政权。温和的合作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它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为鼓吹和建设合作主义而努力, 同时也吸引着政治和社会的领导者们, 进行着一些改良农村的尝试。在合作主义思想的吸引下, 华洋义赈会、乡村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共产党都在农村兴办过合作社。
一、西方的合作主义思想和合作社的诞生
合作主义思想最早兴起于19世纪中叶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运动中。合作主义者认为, 人类社会并不存在阶级差别, 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他们主张建立合作社把消费者联合起来, 本着自助互助的精神, 以协同合作来确保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 并幻想通过合作社的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取消利润, 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使资本主义自行灭亡。
在西方, 近代的合作主义主要以两种形式发展起来:一是消费合作社, 二是信用合作社。1844年的罗虚代尔先锋社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在近代合作史上曾留下成功的经验, 并制定出流传至今的合作社原则, 至今仍为各国合作社效法, 因而,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为合作社起源的标志。
1844年, 世界上最早的合作社———罗虚代尔先锋社诞生, 因为它诞生在英国早期的工业中心曼彻斯特附近的罗虚代尔镇, 所以命名为罗虚代尔先锋社。罗虚代尔先锋社是最早的消费合作社, 该镇在英国纺织工业的中心地区, 全镇有两万多人, 纺织业很发达, 手工制造的毛织品和法兰绒在英国享有盛名, 1820年, 该镇引进了第一部棉织机, 以后又陆续引进各种纺织机器。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给凭借手工技巧谋生的小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灾难, 该镇的小手工业者无法与现代机器生产的工厂竞争, 相继破产, 小手工业者不得不沦为现代工厂的雇佣工人。随着失业者的增多, 工人的工资进一步降低。该镇工人也曾为推动工厂立法、争取十小时工作制、反对降低工资进行过一系列的罢工斗争,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而没有满意的结果, 一些受欧文思想影响较深的人把改善处境的希望寄托于合作社运动。1843年有13人发起组建合作社, 草拟出一套合作计划, 他们根据以往合作社失败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部分成员有经历合作社失败的亲身体会,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 商定组建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1844年, 罗虚代尔镇28名纺织工人创立“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当时, 每名工人出资一英镑创立“先锋社”, 他们组织了一个合作购买的代理机构, 以批发价购进商品, 以零售价卖出, 将所得的利润分给社员, 使工人而不是商人得到利润。从这里可以看出, 罗虚代尔先锋社是一种供销合作社。
而另一种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则起源于德国。德国雷发巽组织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 开创了世界农村信用合作运动的先河。雷发巽 (1818-1888) 是农村信用合作的创始人, 出生在德国汉姆。1845年任威压布许市的市长, 1846年和1847年的农业歉收, 使广大农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种情况下, 贪得无厌的肥料商及土地介绍商更趁火打劫。农民失去了在经济上的独立地位, 并且他们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种情形使雷发巽受到很大的震动, 决定设立市消费合作社, 向一般社员供给廉价的面包和优良的种籽。1849年, 雷发巽转任佛兰马斯菲尔德市市长, 在六十多位富裕平民的赞助下, 他设立了一个救助合作社, 以五年归还为条件, 供给农民肥料。但是, 农民除了需要肥料之外, 还需要金钱, 于是, 雷发巽决定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1852年, 他转任赫德斯多尔夫市市长, 两年后在该市设立了合作社, 工作范围极其广泛, 一连经营了十几年, 这个合作社是真正的信用合作社。
雷发巽创办的信用合作社, 目的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剥削, 并促进农业生产和防止农业灾荒。贷款期限较长, 利率较低, 希望农民都来入社, 同时很注重社员的道德品性。他的理想是让农民从信用合作社出发, 逐渐将农村的一切事业, 都以合作方式举办, 然后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他希望设立一个管理中枢, 指导监督各社, 定期将农民全部结合起来, 形成经济上的一大势力。
这两种合作社都获得了成功, 到19世纪末期, 罗虚代尔先锋社已经发展到12000多名社员, 每年有100万英镑以上的交易额。消费合作社达到1500多个, 社员有1200多万。德国也有了上千个雷发巽式信用合作社。
二、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世纪早期, 西方的合作主义通过留学生和社会主义学者传入中国, 当时中国的报刊将合作社称为“协作社”、“协同组合”、“协社”。早期介绍合作主义的有覃寿公、汤苍园、朱进之、徐沧水等人。1919年, 曾经留学美国的薛仙舟将“cooperative”一词翻译成“合作社”, 从此这一译名就成了标准。因为这一译名在意义上更加接近中国传统的民间组织———合会, 因而广为流传。
此后几年, 留学生发表了40余篇有关合作社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数是从外国翻译而来。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徐沧水认为:中国的城市需要消费和信用合作社运动, 以减轻城市平民的贫困。覃寿公也指出, 中国最需要的是雷发巽式的合作社运动, 因为中国到处都是贫困的小农, 信用合作社可以使他们免受高利贷剥削。
所有的合作主义宣传者都认为, 合作社是有益于穷人的经济组织, 中国应该实行。这一时期, 合作主义者的宣传吸引了一大批的志同道合者。如1920年, 当时正在四川读中学的伍玉璋, 在读完了徐沧水关于合作社的文章以后, “直如徘徊在歧路的人, 寻找到一块指路碑似的, 因此即以合作为志业”, 30年代以后, 伍玉璋成为致力于合作主义的宣传者。
三、合作主义思想的中国本土化
早在清朝末年, 西方合作主义思想就传入了中国。清末时, 京师大学堂就开设有“产业组合”课程, 向学生介绍了现代合作思想的基本原理。随后, 一部分经济学者通过著书立说对合作主义进行了更系统的介绍。江廷襄所著的《银行新论》中的“人民银行”就有大量篇幅谈信用合作问题, 刘秉麟编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则通过介绍“平民银行”以及“消费者之联合”, 论述了信用合作思想和消费合作思想。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在中国固有的封建旧思想遭到批判的同时, 合作主义的宣传局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变。一部分知识分子把它看成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最适当方法。他们主张通过组织合作社来进行生产、分配、消费、社会教育, 以致建立政权, 并幻想用不流血的和平改良办法, 建立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的新社会。其中, 薛仙舟和他所组建的“平民学社”对早期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影响甚大。在他们的努力下, 西方合作主义开始和中国落后的农村社会逐渐结合, 实现了合作主义的本土化。
薛仙舟不仅仅是合作主义的宣传家、理论家, 他还是中国早期合作事业的实践者。他曾经留学过美国和德国, 尤其是在留学德国期间, 他逐渐树立了较为坚定的合作主义思想, 并终身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合作事业。通过对德国合作银行制度的学习和研究, 薛仙舟相信这种制度对于解放贫民意义重大, 能够在中国发展使用。回国以后, 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 他开辟了宣传合作思想的根据地, 阐扬合作知识, 造就了一批合作人才。1919年10月, 时任复旦大学教务长的薛仙舟和该校的一些教员、学生发起并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合作组织———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 其宗旨是“补助小本营业, 提倡合作主义, 鼓励同胞储蓄, 解放平民经济”。他们希望“以这个银行为经济解放的起点”, “以合作的精神谋平等之利益, 废除特殊阶级”。1920年5月, 复旦大学学生组成的一个旨在研究和宣传社会改造方法的团体———《平民》周刊社。1921年12月, 《平民》周刊社改组为平民学社, 以“研究合作主义、提倡平民教育、发展平民经济”为其宗旨。平民学社很快变成了介绍和研究西方合作主义的团体, 结合合作主义思想来探讨中国的现实问题。“五·四”以后, 《平民周刊》是中国宣传合作主义的最主要阵地, 也是中国致力于发展合作事业的知识分子的领导中心。据统计, 到1924年7月《平民》停刊止, 五年内共发表800多篇有关合作社的文章。
平民学社一开始竭力提倡在城市建立消费合作社, 并试图以此来解决中国城市社会与劳工问题。随着中国社会各阶层关注农村问题, 学社逐渐把关注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广大的农村。在寻求西方合作主义与中国农村社会结合点的过程中, 农村合作社受到了各阶层很大的关注。合作主义者认为, 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农村社会根本改变的第一步:由国家举办信用合作社, 发展农村合作运动是改造中国的唯一路径。
*本文属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基金项目 (HNYTZ004) 。
院)
摘要:1844年,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罗虚代尔先锋社诞生。之后, 合作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1919年, 留学美国归来的薛仙舟将“cooperative”翻译成“合作社”, 从此这一译名就成了标准。1920年5月, 复旦大学学生组成的一个旨在研究和宣传社会改造方法的团体——《平民》周刊社, 后来, 《平民》周刊社改组为平民学社, 以“研究合作主义、提倡平民教育、发展平民经济”为其宗旨, 大力宣传合作主义思想。
关键词:合作社,合作思想,传播
参考文献
[1]、陈岩松.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册[M].台北台湾商务出版, 1983.
[2]、陈意新.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历史研究, 2001 (6) .
[3]、伍玉璋.中国合作运动小史[M].中国合作学社, 1927.
[4]、林嵘, 侯哲葊, 李敬民.中国初期的合作思想史[J].合作评论, 1943 (1) .
[5]、方之恺.中国合作运动概略[J].合作半月刊, 1933 (2) .
[6]、戚其章.复日大学的合作运动.五四时期的社团[M].社会.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7]、国民合作储蓄银行旨趣书五四时期的社团[M].社会.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8]、平民学社章程五四时期的社团[M].社会.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9]、陈意新.20世纪早期西方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历史研究, 2001 (6)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篇3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内容概述】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上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尤其像“人是万物的尺度”等逻辑思维较强的命题,需要学生充分、深入的思考。教学中要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和史料,讲清基本史实,阐释基本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师提供的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力求对概念理解透彻。
【设计思路】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本课内容的核心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状况围绕教学核心设计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课堂阅读,解读分析相关材料、研讨探究与核心内容相关的时政热点等方式,在教师点拨下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积累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教学过程】
导入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骄傲而又温暖的记忆。当今世界唯一能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并能激起人们高涨热情的就是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当奥运圣火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谁能不对古希腊人油然而生敬意?这是古希腊人为世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奥运的故乡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一、单元引言简析
1. 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
人文主义: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 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
学生阅读引言,分层。教师明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
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
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
【问题探究】
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
1.“智者学派”的概念
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2. 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
①政治因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②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最后教师强调:提示并强调学生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 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4. 研究领域:
人和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
5. 思想主张: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强调其思想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实质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到23页的学思之窗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意思是说,认定事物的本质,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这就对神灵的存在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人取代神的地位,树立了人的价值尊严,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具有反对神灵崇拜传统观念的重大意义。
【问题探究】那么这句被誉为吹响人文主义的号角的名言到底有没有不足之处呢?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
(多媒体显示)
●2011年10月5日,广东龙川县上坪镇村民因林地纠纷引发持枪斗殴致1死3伤。
●2013年4月1日,上海复旦大学枫林校区研究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死亡。
●2016年1月5日,宁夏银川犯罪嫌疑人马永平因债务纠纷拎汽油纵火,公交车大火17人死亡。
●2016年3月23日,陕西西安中学18岁史学奇才林嘉文自杀身亡。
6. 影响:
智者学派的积极主张及评价
积极作用: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伦理道德,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引起了其他思想流派的批判。其中以苏格拉底的主张最为卓越。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升华:苏格拉底
【问题探究】阅读课文并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1. 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以“雅典的牛虻”自居,他的使命就是要叮咬、责备、劝说雅典这匹迟钝、昏睡的骏马,使它惊醒。
那么这只牛虻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呢?
【问题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2. 思想主张: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什么样的“人”才有思想)
③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怎样获得知德)
④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使人人是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怎样获得知德)
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3. 意义: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教师展开简述:美国的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校训是这样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由此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西方影响巨大。
四、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1. 柏拉图出身雅典显贵,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
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在逻辑、伦理、政治、经济、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都颇有研究。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哪些思想主张呢?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要点:①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②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课堂小结】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使人类创造了神和宗教,中世纪的欧洲成为神所主宰的世界;对自然界的反思和探究,又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洞察宇宙。随着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人类开始注重研讨“人”的价值和力量。于是在公元前5世纪叶以后的希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填写表格,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比较他们的异同并说出人文主义发展的线索?
【课堂练习】略
【课后作业】阅读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或历史随笔,谈谈自己个人的思考及感悟。
附:学生习作
折翼鸟的轮回
永登一中1105班梁振萍
公元前399年,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值得哀悼,更值得纪念的年季,卓越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用自己美丽的生命,向人间绽放了一朵永垂不朽的花朵,给世界留下了一道永世不灭的痕迹。
当时,年已七旬的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接受既定的雅典信条,权贵指控说他有邪恶行为,好管闲事,寻求天上地下的事情,颠倒是非,蛊惑人心.于是,雅典人便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苏格拉底并没有选择对自己有力的证据,也没有为言论自由进行辩护.引起了陪审团一些人的不满,最后以281票同意,222票反对的民主表决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极刑.如果苏格拉底认罪,可以缴纳罚金或选择放逐的方式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坚守良心和真理比生命更重要。弟子们都认为最后养的判决不公正,不应当去尊重和执行,所以在行刑前的一个月里劝老师越狱,不难理解苏格拉底之死对于西方法制文明的重大意义:也许法律会一时枉正错直,也许我们会说恶法非法,但在世俗之城里,只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只有在每个苏格拉底都服从法律的基础上,雅典人民才有法治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的法律需要生,所以苏格拉底依然选择了留下。
没错,苏格拉底是离开了,早在公元前399年就离开了,但那离开的仅仅是他的肉体,在时光的轮回隧道中,折翼鸟在无时不刻的挣扎着,坚持终究为他赢得了一份坚强,信念,也为他给予了一份动力,他那伟大的思想,走过了炎夏,度过了严冬,终究永远的留在了人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时间之人,而在当时的雅典,他的思想却以尖锐的剑尖直刺社会的心腹,直打制度的巴掌,看吧,那腐败的制度和腐朽的社会在一个个受苏格拉底思想影响人们的足下,日渐被踩成泥!
曾今,他被腐败的制度束缚在失去自由的鸟笼中,腐朽的社会让他成为一个只能在记忆中幻想的无奈之人,而现在他那伟大的思想和他那飘然的灵魂却永永远远地在明空中刻下了一道永恒的信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信仰,我们这代代有思想的人类才成为了世间万物的尺度和永世不可替代的主宰者!
近代东方主义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篇4
关键词:东方主义音乐,阿拉伯
近代以来,西欧的音乐在十二个平均律以及声功能特点的基础之上获得了很大的相对独立的发展,也因此成为世界音乐上的绝对支配者。但是,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开始,西欧音乐发展逐渐达到了巅峰,“十二平均律”以及声的基础逐渐开始摇摆,人们对于音乐所产生的目光开始不断偏向于东方。这就是所谓的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主义特点的音乐,主要是产生于阿拉伯的音乐。
我们通常认为具有“东方主义”特点的音乐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中世纪时期,西班牙作为第一个能够接受阿拉伯洗礼的国家,受到阿拉伯音乐很大的影响,来自阿拉伯时代的影响就被自发地和有意识地保存下来。这是第一阶段。这种影响力在民歌等传统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舞曲和比列纳山区的民歌就是很好的例证。另外,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和靠近巴尔干地区的民歌也可以感受到阿拉伯、土耳其风格。
第二个阶段,这些取材于东方主义的异国情调作品, 多被应用于歌曲和歌剧当中。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科尔内流斯的歌剧《巴格达的理发师》、亨利·拉博的《开罗的修鞋匠马鲁富》以及列依埃尔的《东方交响曲》等。此外,在威尔第的《阿依达》、圣桑的《阿尔及利亚组曲》、德彪西的《伊比利亚》、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等等作品中,阿拉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也被广泛采用。
近代音乐中的“Orientalism”,通常被翻译成东方主义,最初只是指近东,而不是广义上的整个东方。它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海岸有殖民地,他们接触玛格力部地区的阿拉伯音乐的机会最多,东方主义音乐的影响力在法国作曲家中表现较深。从十九世纪初到现在,在东方主义音乐的发展中有些音乐家从事了值得注目却并不为人知的工作。音乐家弗兰萨斯可·萨尔瓦多·达尼埃尔, 虽然没能在作曲领域有什么突破,但是,他作为阿拉伯音乐的研究家和发扬者却是功不可没。他的《阿拉伯音乐》在他去世五十多年以后才被人所知。法兰萨斯可从小从父亲那里接受音乐教育,后来在巴黎音乐学院深造, 他在研究文献的同时,又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了地道的阿拉伯音乐,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关于阿拉伯音乐、希腊音乐以及与格列格里圣咏有关的若干乐器的起源和变迁》和《阿拉伯歌曲集》这两本书籍的发表。他的研究和其他的音乐家们不尽相同,例如拉波尔德、魏约特、吉泽瓦塔等人都是从梅塞尔法则来衡量阿拉伯音乐理论的,而法兰萨斯可则不满足于只研究文献,他从实地考察和与阿拉伯人交流中积累了经验。在他之后,现代作家德彪西、拉威尔等人继续推动着东方主义音乐的发展。在这些力图摆脱十二平均律功能和声的现代音乐家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异国情调、东方色彩有形无形的影响。
德国、法国等现代音乐中的新的音体制(全音音阶、纯正调音阶、无调性主义、多调性主义、三分之一音音阶、四分之一音音阶、六分之一音音阶),都具有1/4音音阶的模式,这是与以叙利亚地区的阿拉伯音乐为中心的近代阿拉伯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体制所相同的东西。而在1932年的开罗,在国王法德一世亲自领导下举行的阿拉伯音乐会议上,阿罗伊斯·哈巴曾与霍恩包斯塔、库尔特·萨克斯、兴德米特、瓦列次、海尼次、巴托克等人一起出席会议,也许他们从阿拉伯音乐中得到了启示, 进而有了新的见解。毫无疑问,这次会议与时隔多年在欧洲各地召开的东方音乐会议一样,都对现代欧洲音乐的理论和作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 篇5
关键词:民族主义,想象的共同体
本尼迪克特 · 安德森创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阐释民族主义是如何基于文化、历史、社会、心理、意识与结构等多层面因素而被建构的。作为现代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视角,民族不是“原始的”或“永存的”,而是基于人们的主观意愿及人类深层意识心理的文化“人造物”。并且这一建构不是源自于单一因素,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社会历史的、心理认知的、意识形态的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围绕“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概念, 安德森勾勒出印刷资本主义何以引发了现代的民族主义意识, 进而生成民族国家体系的知识系谱,带给了我们一个理解民族主义的全新视野。
一、渐进的逻辑:由浅入深揭开民族主义面纱
文章有着严密的逻辑,“在这凝练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复杂而细致的论证,以及一个人纵横古今、繁复巨大的历史图像。”[1]整本书围绕着几个递进的问题逐步展开, 即民族的概念和本质的界定、民族意识的起源、民族主义在历史上出现及变迁的过程、民族主义会有如此深刻的情感正当性的原因。论证之前,安德森就明确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作者开门见山式提出了自己对民族的界定,即“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2]他把民族的属性定义为“特殊类型的文化人造物”,这也充分体现了安德森的建构主义研究取向。界定概念后,作者并没有急于进入历史论据的论证, 而是探讨了想象共同体的文化根源与社会结构基础。宗教共同体和古老王朝的式微,与人们时间观念的转变等文化层面上的共同作用,使人们开始想象“世俗的、水平的、横向的” 的共同体。而资本主义、印刷科技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等社会结构条件则为想象的共同体与民族意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意识结构积淀。
二、比较史与社会历史的论证方法:民族主义的模式化与后现代
在提出了自己的概念并对其源起基础进行一番充分的理论论证后,安德森开始进入他恢弘的历史论证阶段。通过比较史和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作者梳理了民族主义在历史上出现及变迁的脉络:从早期美洲的“受到束缚的朝圣之旅”, 到欧洲的群众性民粹主义的语言民族主义,再到官方民族主义,直到最后一波殖民地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有着历史特定性的同时,却也有着共通性。他大胆提出了关于民族主义“模式化”的观点,即认为后期变迁出来的如亚非民族主义是对早期民族主义的“盗版”与“模塑”。在随后的几章中安德森又进一步深入到心理和意识形态层面对民族主义进行了探讨。为何一个彼此都不是很熟悉的共同体能激荡起如此强烈的情感?安德森认为这是因为“民族”的想象能够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并诱发出一种无私而尊贵的自我牺牲。最后增订版又补充了两章,阐述了殖民政府是如何创造这种想象的,颇有葛兰西式意识形态“霸权”色彩以及后现代的印迹。
三、另辟蹊径:现代民族主义的文化之源
《想象的共同体》之所以成为民族研究中的经典,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独特的视角和多元的论证方法,这也正是安德森民族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价值所在。作为“现代派”民族主义理论家,安德森开启了现代民族研究的文化之源。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十分强调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现代性。这一学派认为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不可能在前现代社会发生的,而由于现代的一些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才导致了民族的诞生。在安德森提出“想象共同体”之前, 学术界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去探讨民族与民族主义。 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阶级与意识形态出发,总结地域和血统是民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3]盖尔纳更多的是从社会结构功能的角度去论证民族与民族主义的,他认为民族来源于现代工业社会所造成的同质的高级文化。[4]由此可见,安德森可谓是现代民族理论文化层面研究的“开山鼻祖”。这一研究取向的转变不仅带来了现代派和建构主义的新思潮,更将学者们的视角吸引到民族的文化及人类深层心理意识层面上来。
四、学术史过渡:上承原生,下启后现代
除了学术界横向的另辟蹊径,《想象的共同体》在纵向的学术史中也有重大的意义,其完成了原生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首先,《想象的共同体》脱胎于原生主义,所谓“原生主义”即为最早的民族研究范式,认为民族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为建构的,并且民族具有历史久远性,代表人物如皮尔 · 范登堡、爱德华 · 希尔斯等。随后这样的概念和研究模式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 主观因素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60年代,关于民族现代性的理论开始盛行。想象的共同体这一理论范式的介入, 可以说是为“现代性”话题提供了一个“归宿”。在《想象的共同体》的后两章,我们还能找到后现代的影子还颇具有后下现代的影子。“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这一章节中,安德森借用了泰国史学家东猜 · 维尼察古“有边界的泰国”的想法,认为地图是与权利结盟的,从而产生了“地图在先,地形在后” 的后现代观念。而最后一章“记忆与遗忘”,安德森探究了历史学与民族主义的关联,认为民族传记是构成民族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包含的民族叙事与话语分析,正是后现代民族理论的研究路径。另外,安德森关于象征与再现、意义与符号、话语与叙事等的探讨,对之后的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研究中有关民族的研究都有相当的影响。
五、两点质疑
由上文的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想象的共同体》不愧为民族研究中的经典。在同时段民族研领域的横向比对中,其另辟蹊径,给人们提供了民族研究的另一视角。而在整个民族研究的纵向链条中,它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不但婉拒了原生主义,同时也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的大门。然而, 即使再经典的著作也会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尤其安德森这种 “自圆其说”式的论证,更是难逃学界的检验和争议。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仅就此文谈两点自己的批判性意见。 在探究民族意识的起源时,安德森提出了印刷资本主义的重要性。小说和报纸创造了“同质的、空洞”的时间,从而才为人们想象彼此提供了可能。这是安德森最为创新之处,也是最易引起质疑的地方。对于印刷媒介技术的极力夸赞,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观点极为相仿,不免陷于技术决定论的漩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 篇6
关键词:恩格斯,法哲学,马克思主义
一、法哲学的范围
法哲学是一门哲学与法学结合的专门知识, 但要定义之, 却显得非常棘手, 就如同“问一位法学家‘什么是法律?’就像问一位逻辑学家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什么是真理?’同样使他为难。”“仅仅承认这样的事实”, “而不正面解答问者提出来的那个普遍性的问题。”但我们仍旧需要给法哲学一个定义, 至少需要将它限定在一个范围内, 给它一个中心议题, 否则我们无法将它与其他事物, 特别是法律科学区分开来。“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学理论学科”是普遍认可的法哲学定义, 在我国更为明确地剖析法哲学概念的是张文显教授, 其观点有:
(一) 法哲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二) 法哲学是一门应用哲学, 它提供了对法的一般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反思;
(三) 法哲学和法理学是两个交互使用并可以互相代替的概念;
(四) 法哲学, 特别是西方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法律和法律制度内部的关系, 二是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 张文显教授明确了法哲学的核心议题——“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时, 权利成为法哲学的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及其当前研究
先看看现代西方法学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看法.考夫曼认为, 马恩的唯物史观确立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经济根基是变化的基础, 法律不具备独立性, 无产阶级专政将导入无阶级的社会, 国家与法律即应消失。博登海默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看法更加现代化和思辨, 他总结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认识“ (1) 法律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力量的产物; (2) 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较低阶层的权力的工具; (3)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作为社会控制工具的法律将会逐步减少其作用并最终消亡”。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研究, 多数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其法学思想成熟并确立的标志, “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学观”“终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完整地揭示出来了”。同时, 《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对法律价值、法律历史发展、私法原理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考察。
三、为何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前述的关于马克思法哲学的思想特点, 在受到部分教条主义者的错误理解后, 恩格斯作出了有力的反击。而这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最好的诠释, 也是最好的发展, 在文章中, 恩格斯明确指出:
(1) 国家和法不是从来就有的, 在人类社会早期, 曾有过完全不同于国家和法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这种氏族制度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必然产物;男女地位的变化也与这种生产发展密切相关。
(2)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家是社会陷于自身不可解决的矛盾中并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而又无力挣脱这种对立的承认。
正如前文所述, 法哲学的立足点是权利科学, 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坚持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认为权利的来源是物质, 而非“某种精神的外化”;恩格斯认为, 唯心主义法学家之所以颠倒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除了阶级局限之外, 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原因就是他们在思维方法上用“表面现象”来代替这种现象的“真实内容”, 用主观的动机和愿望来代替决定这一动机和愿望的现实经济的关系。
四、沿着恩格斯的道路, 走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发展中的里程碑作用就体现在了他将马克思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扩展成了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 解答了困惑人们许久的关于法律的产生与国家、与历史、与民族、与宗教, 甚至与地理环境等等因素的关系;同时解答了人们关于法律发展的未来, 法律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在历史资料的整理上, 回答了法哲学的根本问题——权利的产生与生产发展的关系。
恩格斯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被列宁坚持了并发展了, 同样也被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部分坚持了, 他们坚持马恩关于法律阶级性, 并在20世纪环境问题突出时发展了这一学说观点, 但他们并没有能够完全理解并坚持恩格斯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这是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需要避免的情形, 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对法哲学的理解仍然对我们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如何避免他们的错误, 如何在法学方法论上面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化, 却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时必须要贯彻的。
法治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建国之策, 而法治的指导思想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 就必然需要深刻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寻找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就成为了理论探索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这个层面上重新认识恩格斯, 理论价值和理论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德]康德,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 沈叔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卓泽渊, 法理学[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
[3]张文显,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4]张文显, 法哲学范畴研究 (修订版) [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5][德]考夫曼, 法律哲学[M], 刘幸义等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中国丝绸起源时代古史考 篇7
那么, 《禹贡》成书于什么时代呢?这是一个颇有争论的问题。近世以来对此问题主要有五种意见: (1) 西周前期说, 以辛树帜为代表; (2) 战国说, 以顾颉刚为代表; (3) 春秋说, 以王成组为代表; (4) 汉代说, 以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和德国赫尔曼教授等为代表; (5) 不同时代说, 其中的“九州”篇所记生态环境反映的是公元前第2000年间的情况, 其蓝本当出自商朝史官对夏代的追记, 此说最近由考古学界所提出。从《禹贡》所记贡丝织品的地域同古史的参验比较来分析, “九州”篇本出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即夏商之际的看法, 是最为接近历史实际的。基于这种认识反观先秦文献, 可以看出, 夏商时代中国丝绸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水平。
《礼记·礼运》记载: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未有丝麻, 衣其羽皮。后圣有作, ……治其丝麻, 以为布帛, 以养生送死, 以事上帝鬼神, 皆从其朔 (按:朔, 初也) 。
此篇所说“后圣有作”, “治其丝麻”, 所指即是丝绸起源时代的情形。
《易·系辞下》记载: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 以前衣皮, 其制短小, 今衣丝麻布帛, 所作衣裳, 其制长大, 故云垂衣裳也。”这表明, 中国丝绸的起源是在黄帝时代。
关于《礼记》和《易·系辞》的成书年代, 论者或有争议, 以为是汉代人的作品。但是关于《礼记》源出先秦, 早在汉代就有清楚明确的记录, 《汉书·景十三王传》载:汉景帝时, 河间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籍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汉书·艺文志》和《说文·叙》亦并谓孔壁中有《礼记》, 可见大小戴《礼记》本出古文, 原为先秦旧籍, 并非西汉作品。至于《易·系辞》, 《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虽不一定完全可信, 但《系辞》为先秦旧籍是可以肯定的。王充《论衡·正说》:“孝宣皇帝之时, 河内女子发老屋, 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 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所得逸《易》, 应指《说卦》。《随书·经籍志》:“及秦焚书, 《周易》独以卜筮得存, 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这里所说三篇, 即《说卦) 、《序卦》、《杂卜》三篇, 并不包括《系辞》, 可见《系辞》并非汉代人伪作, 而是传自先秦的文本。据此, 《礼记·礼运》和《易·系辞》所记丝绸源自黄帝时代, 这一说法应当就是先秦时代累世相传的旧说。
传出《淮南子》所引的《蚕经》, 对蚕桑丝织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明确的记载, 其文曰:《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对于这条《蚕经》的年代, 论者有所争议, 或以为出自宋元时期的伪作。但是, 至少有两个证据可以表明, 此条《蚕经》原为先秦旧史所传, 决非宋元人伪作。
其一, 《世本》 (见《大戴礼记·帝系》引) 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 娶于西陵氏, 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 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氵氐水 (按:《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江水”) , 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 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 产颛顼"。这条材料本是先秦时代中原旧籍所传, 并见于成书于西周中叶以前南方古史所传的《山海经·海内经》, 表明有着真实的历史内容。而黄帝、嫘祖之子昌意娶于蜀山氏, 恰恰显示了古代从利用桑蚕之丝到驯养家蚕并抽丝织帛这一重大历史性变革 (详后) , 意味着中国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这与上引《礼记·礼运》和《易·系辞》是恰相一致的。因此, 不论从材料本身还是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来看, 这条《蚕经》都出自先秦, 当可肯定。
其二, 根据《荀子·赋篇·蚕》的记载, 战国时已发展了关于蚕的义理, 称为“蚕理”, 而蚕理的形成年代足可追溯到“五帝”时代。《荀子》既称蚕理, 则当时已有总结和阐述关于蚕理的书籍传世, 当可肯定。《荀子》此篇还提到一种流布广远的传说, 即蚕与马的关系, 说:“五帝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 并说这是蚕理之一, 可知此说是一种来源久远的传说。《周礼·夏官·马质》“禁原蚕者”句下郑玄注云:“原, 再也, 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 月直大火, 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郑注引证的这部《蚕书》, 虽然并未注明为何时之书, 不过从它的内容与《荀子》所述蚕、马关系有所关联来看, 应当就是战国时代关于蚕理一类的书, 出自先秦旧本, 当无疑义。秦始皇时, 尽烧天下《诗》、《书》、百家语, “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有关蚕理一类先秦文献, 即属“所不去者”之流, 因而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 至汉初为淮南王刘安《淮南子》所取用。由于汉初并称先秦义理之书为经, 所以淮南王刘安在引用此书时称其为《蚕经》, 这是符合汉初风气的。至汉武帝时, 设五经博士, 只有经学称经, 其他诸书则不再称经, 所以东汉郑玄引用此书时称其为《蚕经》。由此可见, 《淮南子》引用的《蚕经》, 原为先秦旧本所传, 并非后人伪作。这种情况, 与汉初许多古籍抄自先秦旧本一样, 不足为异。当然, 除这部《蚕经》而外, 刘安本人是否写过一部《淮南王养蚕经》, 因文献阙如, 难以考察, 只能存而不论。
至于今本《淮南子》不见这条《蚕经》, 也并不足怪, 这是由于此书在传抄过程中有所脱漏而出现的现象, 正如许多书籍在传抄中有所脱漏一样。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佚文辑自哪个时代的哪一部书, 而在于佚文是否合乎它自身所反映的史实和背景, 是否有可靠依据。以此来看这条《蚕经》, 不难知道它出自先秦旧本, 决非宋元间人士的伪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推荐阅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9-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07-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06-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08-2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09-2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12-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07-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07-2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08-0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