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2024-08-2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精选8篇)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1

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4研

姓名:吕喜环

学号:2014210763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其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社会的主体是人,而人是特殊的,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这就决定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保持客观性实非易事;同时,社会现象本身就是复杂的,研究又受到特定的制约,等等。由于存在以上困难,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目前,我们学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社会矛盾分析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首先,我要分别谈一下我对这三种研究方法的认识。

一、社会矛盾分析法

社会矛盾分析法是指要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这里的“矛盾”不同于人们平时所指的人际矛盾,而是指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方面,比如黑与白,高与矮等,没有黑便无所谓白,没有高也就无所谓矮。同时,矛盾也是不可以完全被消灭的,只是矛盾的重点与形式发生了改变。既然事物是相互矛盾的,且矛盾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在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时就必须要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

社会矛盾分析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即看问题既要看重点也要看全面,既要顾大局又要注意细节,这是基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所有社会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利益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表现,而利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利益分析法是观察和解决我国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此外,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在方案相同的情况下,还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法,这取决于矛盾的特殊性。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通过认识改造自然社会和提升自身的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主要实践方式,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墓碑上所写:“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足以体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不外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事务加以研究,以获得对其相对正确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从认识的过程来看,认识又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认识运动则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这便实现了认识的两次飞跃,后一次更为重要。既然科学研究本就是一种认识活动,那么自然也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并为实践所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可靠性基础。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强调对于问题的研究都采用历史与逻辑的方法,要立足现在、立足实际。其主要环节有: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同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人的经验、人的正确思想以及科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不变化的事物,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静态事物:社会历史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形成质变;社会历史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表现为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同时,社会历史过程又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客观规律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统一性,其主题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多样性。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即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是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其具体方法有:第一,历史主义的方法。我们在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坚持历史主义原则,要运用批判的眼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复古主义。第二,科学预见的方法。对于未来的预测、关注和把握,是人的有意识地活动的表现。社会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使科学预见成为可能,科学预见就是透过偶然认识必然,进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程的过程。第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要反对否认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固守历史规律的错误倾向。除此三种方法以外还有多种具体方法。

以上是我们目前学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一种信仰,一种过程,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与探索的结果。社会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其理论,更要将学到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练习、钻研,力求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更加深入、细致和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同时,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并指导我们的实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模式

一、历史方法与一般性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总体上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研究社会现象的历史方法, 在19世纪中期已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 而马克思的一般方法论则至今尚未被系统地建构起来。尽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般方法论的看法所存在的严重偏差无疑是主要原因。人们习惯认为, 既然历史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研究社会历史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具体方法, 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和建构所谓的一般方法论。诚然, 历史方法是迄今以来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具体方法, 但它只是一种哲学上的具体方法, 而不是一般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与具体方法论存在层次上的差异, 历史方法这种具体方法论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历史方法和一般方法论之间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历史方法以一般方法论为基础, 一般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 而一般方法论是历史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历史方法和一般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 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 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 而一般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一般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 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来直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是偏颇的。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研究, 很有必要建构一种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于一身的综合性的方法论。

二、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论如何才能成为可能

关于综合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史上, 就西方来说, 韦伯、温奇、吉登斯等社会科学家都曾试图将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而建构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论。譬如, 尽管韦伯将人文科学方法论作为其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但他也试图同时综合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其人文科学方法论的补充。在韦伯看来, 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总的来说, 是可能的。因为无论理解有多高的明确性, 它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 只能作为一种特定的假设, 因此, 理解社会学就是要将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相结合。很显然, 韦伯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视为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结合, 其中, 解释性理解就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 而因果性说明则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因此,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就是一种由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论。

又如, 温奇对于韦伯的这种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进一步在其名著《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中集中探讨了韦伯有关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 即获得对一个行为的意义的阐释性理解, 与提供了导致这个行为及其后果的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然而, 温奇对韦伯综合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统计学方案, 是持否定态度的。尽管如此, 温奇仍然沿着韦伯的思路, 尝试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 只不过他不像韦伯那样仅仅局限于以方法论来谈方法论, 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 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基础探讨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互综合的方案。他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做了“内”和“外”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是一种外部观察的方法论, 而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则是一种内部的方法论, 因而理解必须在内部关系中进行。尽管温奇主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即社会科学研究既要说明又要理解, 但是仍然晦暗不明。

再如, 吉登斯立足于解释学立场也尝试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开展社会学研究。认为韦伯错误地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可以采取一种逻辑上与自然科学特征相同的因果关系形式, 并进一步以他称之为“能动者因果关系”的理论探讨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 因果关系并非以永恒联系的规律为前提, 而是以因果间的必然联系和因果效力的观念为前提的。行动是由能动者对他或她的意图的反思性监控所引发的, 这种意图不仅与需要有关, 而且与对外部世界的需要的评价有关, 这为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行动者自由的充足解释;我并不因此以自由反对因果关系, 但更愿以能动者因果关系反对事件因果关系。由此, 在社会科学中, 决定论涉及任何将人类行动完全还原为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论方案。很显然, 在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之间关系的看法上, 他认为, 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无边界的。

三、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综合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人文科学方法论 (理解方法论) 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实证方法论) 的哲学基础认为, 社会虽然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社会一旦产生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从而与自然区别开来。社会的独特性在于, 它是一种人文或文化现象, 是人的主观活动的结果。因此, 既然社会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独特的人文或文化现象, 那么不应照搬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 (实证的方法) , 而应运用人文科学方法 (理解的方法) 来研究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并且认为社会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 又是自然的一部分, 社会是一种“类自然现象”, 具有类似于自然的客观特点和规律。[1]因此, 从社会唯实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必然导致方法论整体主义, 即认为只有从社会环境角度, 以群体、制度和社会为基点, 才能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然而, 无论人文科学方法论 (理解方法论) 还是自然科学方法论 (实证方法论) , 分别看来, 它们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片面认识, 因而都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哲学。或者只看到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独特性, 即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 而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 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人文科学方法论而忽视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之相反, 或者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 而忽视了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自然科学方法论而忽视人文科学方法论。要么, 只看到了社会中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 而忽视了社会及其客观性、物质性、整体性, 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个人主义而忽视方法论整体主义。要么, 则看到了社会及其客观性、整体性、物质性, 而忽视了社会由以构成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 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整体主义而忽视方法论个人主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不同于片面的社会哲学, 它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 构成了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 而社会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及其相互作用的根本途径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 实践是这种双重关系统一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历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 人的活动既改造着自然、社会和人本身, 又要受到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制约, 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因而现实的社会既类似于自然又不完全相同于自然, 既超越个人的特性又基于个人及其活动, 它是自然和精神、客观与主观、客体和主体、整体与个人相统一的完整而全面的过程, 这一过程基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 以这种全面而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 为基础建构的一般方法论, 不仅能消除以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对立 (即人文科学方法论 (理解方法论) 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实证方法论) 、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之间的对立) , 而且能使得这些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融合起来。总之, 马克思的整体性方法论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史上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以它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 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篇3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参与观察法

观察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参与观察是研究者走进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观察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过程的状况,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一、参与观察法的起源

1890年德国保罗·果赫(Paul Gohre)以学徒身份在议价工厂中工作,并且在那儿生活了三个月,每天晚上回到家都要做非常详细的笔记,凭借这种方式来研究工厂的生活。他的著作深深地影响了大学校园内的学者,包括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尼斯诺·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ski)把密集田野工作当成一个新方法介绍,并主张“在直接观察与当地人的陈述以及观察者推论”之间做出区别。他认为社会研究应该直接与当地人互动并且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交往过程。[2]

20世纪中期,美国的威廉·富特·怀特对纽约的意大利社区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深入研究,将其称为“参与观察法”。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芝加哥学派把参与观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扩大应用人类学模型来探究研究者自己社会内的团体与情境,于是便出现了三个原则:(1)研究自然状况或情境下的人群;(2)通过直接与人互动的方式来研究他们;(3)获得对社会世界的了解,并且对成员的观点提出理论陈述。[3]

二、参与观察法的特点

(一)优点

参与观察使得研究者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开展观察互动,很少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自身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是为了获得有关社会的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

区别于一般观察,参与观察法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连续的动画,让研究者得以清晰了解研究群体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例如,怀特对于科纳维尔的街角青年、意大利人社交和体育俱乐部、科纳维尔的非法团伙、科纳维尔的政界要人等等进行了长期持久的观察,使怀特得以关注各类团体和组织的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及其内部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状况。

(二)缺点

参与观察法的缺点是指其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的观察是无系统的,资料难以用数量去衡量,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当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体验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这个时候就很难保持比较客观的标准。怀特在书中曾这样描述:“开始时我是一名非参与性的观察者,但是,当渐渐为这个群体所接纳时,我发现自己几乎成了一名非参与观察者。”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危险:观察者因陷得太深而失去其观察的超然性和敏锐性,并变得过于想当然。

假若研究者不主动参与研究群体的活动,不积极与对方闲聊,则自身永远被看作外来者,永远不可能知晓他人的秘密。然而,若研究者表现得太积极,个人行为有可能影响研究群体的发展轨迹,影响研究群体的真实面目,从而无法说明自身使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因此,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者的角色问题显然比一般观察要复杂得多。

三、参与观察者的角色

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当研究者采用参与观察法收集资料时,对于研究者在参与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选择,要根据研究的目的、方法、技术、人力和物力等因素来进行衡量。

林德曼(Lindemann)将观察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观察者,指观察者透过访谈,从外部研究文化;另一类是参与观察者,指观察者透过实地观察,从内部研究文化。[4]

乔根森(Jorgensen)则主张,凡具有下列特质者都可称为参与观察,例如,内部者的观点、开放式求知的过程、一种深度个案研究方法、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以及将直接观察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从扎根在人类每天的生活事实中发掘实践的和理论的真理”。[5]

四、参与观察的步骤

(一)决定研究场域

根据研究主题,决定采用参与观察法进行收集资料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选择研究场域。以怀特的《街角社会》为例,当他决定研究贫民窟的主题时,他立即从波士顿这个研究场域的大背景出发,根据他个人对贫民窟的印象,例如“断壁残垣”、“破烂的建筑”、“拥挤不堪”的概念,选择波士顿的北端地区为实地观察的研究场域。

(二)进入研究场域

对于研究者来说,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不论自己研究的议题有多棒,自身多有能力,都必须得到场域负责人的同意才能开始研究。所以,应该事先演练如何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2)利用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比如怀特在进入波士顿北区大街时,经历了好几次失败,后来他得到一位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这个社会工作者安排他与当地青年帮伙的一个头目多克会面,经过坦率的交谈,多克同意给怀特做“担保人”——即允许怀特作为“多克的朋友”去参与和观察各种活动。

(三)建立良好关系

观察者需要明确自身担任哪种角色,然后根据角色的要求建立与被观察者的关系。观察者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学习他们的语言,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胡幼慧认为建立关系应该注意五个诀窍[6]:(1)谨慎的;(2)诚实的;(3)不作预设;(4)当一个反思的听众;(5)愿意表露自己。

(四)实地观察工作概要

包括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么(why)以及如何(how)六大要素。参与观察者应有意识地、详细记录发生的事情,以便于从事件中去了解团体意识是如何建构的?

(五)实地笔记和深度访谈的记录过程

如何撰写实地笔记,包括笔记内容、笔记形式及笔记撰写时间,是参与观察法的一个重要过程,因为实地笔记就是资料,记录笔记就是资料收集的过程。实地笔记和访谈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空间、行动者、活动、主题、行为、事件、时间、目标、感受等。实地笔记的形式有四种:心灵笔记、摘要笔记、时间表或实地笔记和实况笔记。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参与观察法以实地观察为主,目标在于让当地人接受自己,参与对方的一切仪式或习俗活动,重点了解当地人对自身生活和所处社会形态的了解。它并非从现存的理论和假设所确定的概念入手,而将日常生活的定位放在首位,是一个灵活而开放的研究逻辑和过程。(作者单位:广州天星社會工作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 [3]范明林,吴军.质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3-133.

[2] 哈里·F.沃尔科特著,马近远译.田野工作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 [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224-225.

[7] 丹尼·L.乔金森著,龙筱红,张小山译.参与观察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8] 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4

社会认识科学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透视

社会认识的科学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社会认识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影响了社会认识科学化的程度,也对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本文提出如下构想:(1))对社会认识进行全时空研究;(2)解决社会认识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适度引进自然科学方法.

作 者:周丽昀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00 刊 名:泰安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TAIAN TEACHERS COLLEGE JOURNAL 年,卷(期): 24(1) 分类号:BO17 关键词:社会认识   科学化   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5

及考核说明(2015)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课程说明

1、开课时间:第二学期1—8周,每周一上午1-4节(学生分单双周)

2、开课地点:见各班课表

3、周学时/总学时:4学时/16学时

4、教学方式:本课程采取专题教学方式,即设立4个专题,由4位老师主讲。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占70%。

6、论文选题:从各主讲老师所列课后思考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字数要求为3000字以上;或从各主讲老师所开列书目中,选择一本著作,写一篇读书报告,字数要求为5000字以上。

7、纸质版论文提交时间2015年6月1日(第13周周一)9:00——16:00。

提交地点:中国传媒大学52号楼318室(星光超市东面)。

提交方式:请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并附班级同学列表及提交份数(因出国、休学等未提交请注明)。论文完成稿请以“研究生课程作业提交单”做封面,每位同学只需提交一份。

注:电子版提交方式,按照研究生院要求提交,以备核查。

课程公共邮箱 zzgongxiuke11@163.com 密码:zz11111111。

课程内容

第一讲(4学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主讲:张付

讲授大纲:

一、绪论

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方法,就是认识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准则。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自然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按学科有政治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伦理学方法等,按流派有辩证法、形而上学、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等。

2、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其新社会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人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

(一)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思想改造的过程

(三)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四)解放思想的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过程

(五)解放思想的标准

2、实事求是

第一、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过程,坚持唯物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过程,坚持唯物辩证法是坚持实事求的关键。实事求是,贵在求是,求是的武器就是辩证法。第三、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过程,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实事求是的桥梁。思考题:

1、阅读《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归纳马克思的在本文中使用的分析方法。

2、试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这一论断。

3、结合现实谈谈“实事求是”之难及其原因。阅读文献:

韦建桦:《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一集。中共中央编译局编,200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选1 《德意志意识形态》 选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选 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选 4 列宁选集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 毛泽东选集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矛盾论》 《实践论》 《论持久战》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1999年1月 商务印书馆 布坎南《自由的界限》

董子云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1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廖申白译 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陆梦龙 译 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 2007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托马斯.佛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 肖莹莹 2006年 湖南科技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 韩水法 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2013年 黄瑞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 2010-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于幼军,黎元江 著《社会主义五百年》2011-06-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赵敦华“西方价值判断现代模式的成因中中国文化因素之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吕新雨“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笔记《人文天地》2011-1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再思考——学科与国家的迷思.《 南方文坛》2000(1)

第二讲(4学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主讲:刘东建

讲授大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

1、社会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2、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3、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一)生产力系统

(二)生产关系系统

(三)上层建筑系统

三、社会形态的系统分析

(一)社会有机体

(二)经济社会形态

(三)技术社会形态

四、社会系统的优化及其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思考题:

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的关系?

2、社会系统论的观点对思考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阅读文献:

1、马恩选集1-4卷

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

6、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三讲(4课时)逻辑分析方法——逻辑论证

主讲:李淑文

讲授大纲:

一、逻辑论证的界定

(一)逻辑论证的内涵

(二)逻辑论证的结构

(三)逻辑论证与逻辑推理

二、逻辑论证的分类

(一)必然论证与或然论证

(二)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

三、逻辑反驳

(一)反驳的界定

(二)反驳的分类

(三)反驳的方法

四、逻辑论证的规则

(一)论题的规则

(二)论据的规则

(三)论证方式的规则

五、逻辑论证的规律

(一)同一律

(二)不矛盾律

(三)排中律

(四)充足理由律 思考题:

1、什么是逻辑证明?

2、怎样理解逻辑论证与逻辑推理?

3、逻辑证明与逻辑反驳各有哪些分类与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4、举例说明反证法与选言证法。

5、举例说明独立证明法与归谬反驳法。阅读文献:

1.《小逻辑》,黑格尔著,李智谋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

2.《逻辑学十五讲》,陈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逻辑研究》,孙中原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

4.《逻辑学》,姜全吉、迟卫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逻辑学(第2版)》,人大哲学院逻辑学研究室编写,人大出版社,2008年。6.《中国先哲的思维艺术》,孙中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四讲(4课时)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方法

主讲:王锦刚

一、西方历史哲学及其方法

(一)西方历史哲学概论

(二)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三大走向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

二、西方历史哲学方法

(一)思辨历史哲学的方法

(二)分析历史哲学的方法

(三)后现代历史哲学的方法

三、对西方历史哲学方法的批判和反思

(一)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关系

(二)关于历史的“客观性”问题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四)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历史科学方法的回应 思考题:

1、西方历史哲学方法对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有何作用?

2、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性”? 阅读文献:

1.韩震著,《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2.庞卓恒著,《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朱红文著,《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4.朱红文著,《社会科学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5.严建强、王渊明著,《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与批判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意]维柯著,《新科学》(上下),朱光潜译,第2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7.[德]亨里希·李凯尔特著,《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涂纪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M.C.Lemon著,《历史哲学:思辨、分析及其当代走向》,毕芙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 [德]威廉·狄尔泰著,《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童奇志、王海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0.[英]W.H.沃尔什著,《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美]伊格尔斯(Iggers G.G.)著,《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13.[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6

分析马克思主义专题

1、发展概况

主要就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分析方法等进行扼要介绍。

2、理性选择与博弈分析马克思主义概述,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角度,以埃尔斯特、罗默为代表,讲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剥削、公平等核心概念的意义分析以及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等基本命题的数理分析以及提出的新观点进行介绍评述。

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比较专题

1、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

系统梳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传统。

2、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比较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时代主题

在我国十七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任务进行了明确的主体说明, 要求在新时期正确把握时代特征主体。本文研究由此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路径下, 中国共产党在对时代特性主题的探索上的成与败, 进而分析在时代潮流中如何更好的分析和把握时代主题等。

一、中国共产党在时代主题探索中的成功点

20世纪前半期, 随着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变动发展。从民主革命变动正, 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时代的主体不断的深入并更精准的把握时代主流, 在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前提下, 逐步实现了马列主义中国化, 形成了独立的马泽东思想。大革命中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社会各阶层在革命中的力量及作用等。土地革命时期则在确定工农阶级的革命地位及重要作用后, 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及武装夺取政权的路径, 逐步进入毛泽东思想。

从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为的领导地位后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 毛泽东总结经验教训, 深刻分析中国国情, 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纲领, 新民主主义纲领的确立, 这代表毛泽东思想正式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胜利, 成功结束中国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 终结了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时代,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得了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探索的成功。

20世纪中后期, 以邓小平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敏认清国际形势, 认为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从而实行改革开放,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然而邓小平理论也在改革开放下渐而生成。其思想以社会主义为前提, 对包括社会注意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及现代化发展等战略思想进行了较全面严谨的论述。邓小平理论也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借鉴与学习的重要成果, 结合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及改革开放等科学方针形成了全面的思想凝结, 成为指导我国党政方针的重要思想。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 世界政局发生显著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的发展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中渐而发展, 恐怖主义也逐渐升级, 这使得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威胁。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 但许多国家都走入了误区, 一味地搞发展, 导致忽略了社会的稳定, 使经济过度增长, 贫富差距拉大, 社会腐败现象增多, 资源能过过度匮乏等。胡锦涛领导党中央第三代领导进一步参与世界经济政治往来中, 不断深入学习世界形势及国内形势, 并以“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为核心载体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进行了延续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毛泽东及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回答如何建设党以及建设怎样的党的问题, 对更科学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中相关的民主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等相关问题给予了全面的论述与指导, 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在时代主体探索中的困难

意识形态的斗争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我党在探索时代主题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意识形态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国际上存在不同社会制度, 国内存在不同阶级、阶层, 就会存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史, 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仍然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 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排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的确, 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的糟粕仍然腐蚀着人们的思想。比如文化大革命, 使我国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全国所有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 大学入学考试取消。直到1977年“文革”结束后才举行, 那一年考生的平均年龄是最大的, 录取率也是最低的。文革中, 知识分子不被尊重, 大多数被下放进行体力劳动, 有些则遭到残酷对待, 财产被没收。也有些人的意见认为当今中国人普遍难以建立信任关系问题, 以及道德沦丧问题, 甚至腐败成风很多当权派利用和歪曲文化大革命的政策, 形左实右, 甚至挑起“武斗”, 使文革初期整个国家陷入无法无天的混乱状态, 全国大量文物受砸毁, 古迹被破坏, 对中国, 以至人类文化遗产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害。出身成分论在文革中十分流行。工人农民等劳动群众成为文艺歌颂的主角。提出了“破四旧”, “开门搞科研”, “人民代表以工农兵为主体”等众多新观点, 提倡“大鸣, 大放, 大辩论, 大字报”的大民主。数不清的历史文物、私人古玩, 甚至祖辈遗物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被红卫兵野蛮砸烂;科学工作者被迫下乡, 研究工作因而停顿。文革后期的“批林批孔”, 则是直接对准了中国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儒家文化。可以说, 文化大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和具有经验主义特征的空想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不符合中国国情, 更与时代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

三、全面理解、正确把握当今的时代主题

第一, 理性把握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会议将和平与发展的观念列为时代主题, 并在十四大会议上再次确认, 在十五大进一步明确这一主题的内涵。中央文件中对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明确在当前世界中部分冷战的思维依然存在, 某些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仍然对世界和平稳定存在极大威胁, 但是并不认为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无法实践, 中国共产党也从来没有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与“和平与发展两个主题都没有解决”两者相提并论, 对于时代主题的解释明确且严谨。江泽民根据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关于国际形势的说明, 进一步在七一会议上对国际时代主题及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 首次将和平与发展进行同时的阐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趋势已经得到较多的认可, 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结束后, 世界重新恢复和平, 证明世界和平与国家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在世界多极化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能够得到更好的实践。这是因为多极化有利于各方力量制衡和遏制单边主义等;经济全球化为主的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交往密切, 相互的牵制效应加强, 对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一定效果。因此, 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由一定的威胁因素存在, 但是作为时代发展主流是不可否认的, 因此新时期需要正确认识并对这一主题进行正确的把握。

第二, 深刻理解决定时代主题的因素。目前世界的呈多极化趋势: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自70年代以来, 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991年苏联解体, 世界原有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 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当前,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有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 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然而, 当代国际也充满了竞争, 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能否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另外, 我国也要抓住时机, 加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

第三, 应该尊重时代环境, 善于发现和认识影响和平与发展主体的不稳定因素。时代的和平主体并不是完全的和平, 其中必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世界和平。因此, 和平为整体不可避免局部战争, 形成总体缓和、局部紧张及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形式是理解和平主体必须认清并尊重的态势。目前, 世界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还存在, 国际关系瞬息万变。正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存将其与时代主题恰当融合, 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认识并总结时代主题的内涵, 并科学辩证的对时代主题进行分析与把握, 促使马克思主义能够顺承时代变化, 把握时代脉搏并正确回答时代主题等, 才能够促使在国际背景下与尊重国内形势的情况下, 科学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融合与指导, 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不断进步等。在全面尊重时代环境的前提下, 不断继承和发扬优秀思想并不断融合时代主题等, 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更好的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4、19、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1963、1995、1972.

[2]列宁全集 (第18、5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1990年中文2版.

[3]斯大林全集 (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4]毛泽东选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2版.

[5]邓小平文选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994.

[6]江泽民文选 (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程卫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N].人民日报, 2009-10-26.

[7]谭劲松.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 2010-11-1.

[8]王森泰.在推动大众化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N].人民日报, 2010-7-2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谐社会;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7-02

马克思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典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人类社会基社会形态的变更本结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社会结构的重组、变化将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并将社会结构的辩证运动和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社会结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马克思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真正破解了历史发展的动力。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认识、改造社会提供了方法论。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前提。

一、马克思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社会结构从外在看来,可以看作是社会的组成要素的拼合总体,而对于马克思而言,他没有指出特定的社会要素是什么,而是将复杂的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更多是认为这个整体是由众多关系的总和组成。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基本认识,主要是把社会结构看作是人们在持续的社会活动过程中结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的比较持久的、稳定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要素关系的总和。这是总结和归纳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马克思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变化的有机体。在《资本论》中,他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102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有机活动性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人们在进行基本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或在进行社会交往时,都会与旁人形成一种交往,而且这种交往是双方互动的。人们的交往在社会环境中产生,使社会继续发展下去,同时交往活动和形式又受到社会发展一定时期的制约,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交往。人们只有进行实践活动,才能保持社会的继续发展。

其次,社会是由生产力、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有机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对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各构成要素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82生产力结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总和,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整体结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政治生活关系、精神生活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

最后,从动态上把握社会结构,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马克思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多种关系构成的有机体,生产力结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是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以生产力结构为基础、经济结构为中介而构建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包含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种种矛盾,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矛盾,矛盾的不断解决同时又出现新的矛盾,这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就是历史前进的依据。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包含三个基本特征: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具有历史性,是历史与社会的统一。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不是作为个体来研究的,社会发展是历史的一部分,实际上社会是历史的表现形式。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具有层次性,它的内部各要素各结构体系是有序关联的。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从宏观方面是人的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对立统一,从中观方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对立统一,从微观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统一。最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具有关联性,它内部各要素、各部分是紧密相连的,形成种种对立统一的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丰富内容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对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各构成要素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82这是马克思对他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概括性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细地分析和概括了社会结构理论,表明了他转向为一名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建立了唯物史观。

首先,马克思以生产实践活动将人类社会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了。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样的个人,首先是自然人,他依靠自然资源生存下来。简单地依靠自然条件存活下来的人,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只具有自然属性的人与其他动物毫无区别。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就开始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在创造物质生活本身。现实的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是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考察唯物史观的前提。

其次,马克思对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做了具体论述。意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外界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开始是人对外界直接的可感知环境的一种意识,随着人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人渐渐萌生出要与其他人交流交往的意识。马克思通过人的两项实践活动,即生产和交往,以它们为基础考察,指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生产是首要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生产派生出来的,生产资料、分工、意识都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来说明各种意识的产生,意识不是凭空而来,它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

最后,马克思认为历史冲突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以往的历史事实考察,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替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这种变化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进行了剖析,在一个国家中,大量人群失去了土地都成为无产的愿意出卖劳力的自由人,而这些资本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由此私有制和分配发挥作用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对资本的渴望,生产不断扩大,同时对生产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革命带来了技术革命,这大大挤压了原本工人的工作空间,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只能借助一些改革来调整矛盾,并且将这种生产方式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将这种形式区域化、国际化。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对生产关系的改革终究是无法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这种情况必将被打破。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不仅是揭示社会构成的理论,更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要从整体、各层次关系在矛盾中寻求动态平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健康、平稳发展。

第一,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对它加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表明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紧紧抓住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这个主要矛盾是关键。邓小平从我国现实出发,提出了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至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之前,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化的阶级斗争和阶级批斗上,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不符的,这种活跃的政治生活是畸形的发展,是脱离经济基础的。近年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指出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种种政策的不断提出,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解释中,将以往的“三位一体”扩充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与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充分证明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体现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我国社会建设的指导作用。

第二,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把它作为设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蓝图的思想理论基础。面对我国种种社会问题的凸显,要认识到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它们的产生具有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既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发展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要靠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断破除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将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而忽略了上层建筑也应当适当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适应必须借助社会体制改革,使制度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总之是要利于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矛盾,而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能由此否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那样就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指引的历史方向了。

第三,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把它作为研究解决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表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有机体,应当把整体与局部,历史与现实、当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出现许多不协调,经济发展水平赶超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发展。正如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指出的那样,社会形态的运动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解决深层矛盾和问题,也必然是一个历史过程。关键是要正确运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统筹协调,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既注重顶层设计,又注意解决实际问题,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推上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上一篇:格林童话考试题及答案下一篇:1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