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2024-10-14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共8篇)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篇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并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在隐蔽中加强。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趋向多样性,我们唯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决定了社会复杂的意识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客观的存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中间阶级的意识形态。而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层面就是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的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

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价值体系。

(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1]面对当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复杂形势,我们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灵魂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指导权、主动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形成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代表个人利益,反映个人需求,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人理想的多样性;国家理想是一个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它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反映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理想不可能与全体人们的理想相一致。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将个人理想引导靠拢到共同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和个人理想日趋多元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却将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牢牢凝聚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赞同。正如李长春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统领作用。如果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是精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毛泽东早在1935年就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利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和平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因为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最大限

度的调动和凝聚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统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6]当前时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观念、做法以及体制机制,才能破除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主义的制约,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对我们国家而言,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竞争意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荣辱观,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方面的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我国依然存在,影响依然深刻,亟需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区别开来,亟需确立起能够被全社会普遍奉行认可的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国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对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准确、系统表达。它为我们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我们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

辱观,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和升华。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东西方文化竞争,将长期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思想侵扰的压力,我们在此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对更好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切实把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建立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2-25(1).[3] 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8-21.[4]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2-23,(1).[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6] 杨麻: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J].改革与战略,2005(10):95.[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篇2

1 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工具

1.1 科学技术本身作为第一生产力, 直接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生产力, 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并正在改变着劳动活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 改变着整个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尤其是导致生产力工具的变革, 使人类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科学技术通过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客体, 达到认识自然和及其规律的目的, 充分显示科学技术在创造人类文明中的能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 是以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变革为起点的, 而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变革, 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产生由制造工具发端的, 而工具的制造标志着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因素。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领域, 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科学技术不但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 而且成了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2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结构的变革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入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 引起了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首先, 科学技术引起劳动者素质的变革。技能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 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如20世纪70年代, 我国的标准带钢热轧厂, 用人工传统技术, 每周产量500吨, 而现在, 掌握了最新电脑技术的工人用电脑控制生产, 结果每周产量高达50 000吨, 提高了100倍。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使劳动者智能迅速提高, 而且使劳动力结构呈智能化发展态势,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次, 科学技术引起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既是生产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又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显示器。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 往往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 美国的汽车一直独霸着世界市场。1976年以后, 日本大量采用机器人从事装配、焊接和喷漆等工作, 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劳动生产率随之大幅度提高, 到1980年, 仅用短短的4年左右时间, 其汽车产量超过美国, 奠定了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再次, 科学技术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以能源来说, 从开始时利用人力、畜力, 利用木材和动物遗体等生物质能, 发展到利用水能,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进而发展到利用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沙能等新能源。这就大大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后, 科学技术引起生产管理的变革。[3]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 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 客观上要求组织形式更严密, 管理机构更健全。现代科学技术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理论、知识和方法, 特别是计算机、控制论、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 也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

1.3 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

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而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二战以来,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 第一产业 (农业) 所占比重 (以产值计算) 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先升后降, 第三产业 (商业、金融、运输、电讯、科教、文化服务等行业) 持续上升。在这种产业调整中, 科学技术的功能极为关键。与此同时, 庞大而复杂的现代经济结构要求一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流通领域, 于是通讯、交通和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此外, 随着科技的进步, 劳动时间的缩短, 收入的增加, 人们对于文化、娱乐、体育、旅游和高档消费有了新的需求。这就要求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旅游服务等行业有相应的发展, 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可见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产业调控中的重大意义。

2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

2.1 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的手段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还在政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作用[4]。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科技不畏权威, 不崇拜任何偶像, 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因而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和集团, 往往拿起科学技术作为武器而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近代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时期, 运用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 发起了向宗教神学统治的进攻。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 更是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 对资产阶级各种反动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作为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依据, 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历史理论的反科学的实质, 教育人民群众, 维护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 在政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 科学技术为政治斗争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2 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提供崭新的物质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社会体系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可以说,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打上了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痕迹, 政治文明也不例外。政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政治文明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政治方向和制度保障, 而政治文明每一个成果的取得, 每一点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不仅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 为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动力, 而且渗透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为政治文明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2.3 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与生产关, 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逐渐地、强有力地和不可抗拒地改变人们的意识, 改变他们的观点、标准、动机和价值判断[5]。科学成为愈益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东西, 不仅社会的经济活动受其影响, 而且社会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制约。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一个没有终点的发展力量, 它是政治文明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

3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

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终极目的是用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协调发展, 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来,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影响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力等生产力诸要素, 推动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 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起源于西方近现代的三次科技革命, 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正是科学技术革命引发了工业革命, 手工作坊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资产阶级, 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则通过革命的方式, 夺取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相比, 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科技革命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演变的路径, 可以概括为: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变革, 社会结构变革导致政治结构变革, 最终达到社会制度的演变, 而社会制度又反向促进科技的发展。

4 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社会精神理性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 普遍存在强调科学技术显性功能价值而忽视其隐性功能价值的倾向。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形象、多种品格、多种价值功能。除了物质生产力价值功能之外, 在一定意义上, 它还是一种实践活动、一种知识系统、一种文化类型、一种认知方式和一种社会建制[6]。科学技术实质上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思想和精神。科学精神作用于社会的形式相对于科技文化有些间接, 但作为科学文化的精神和灵魂, 具有实事求是、探索求真、求善求美的理论品质, 它作用于社会的范围更为全面、影响更为持久。鉴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比例偏低, 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基本国情,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理性,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7], 发挥科学技术精神动力功能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5 科学技术在建立有序的社会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科学技术活动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当运用于实际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 它决定了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活动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从而导致社会规范体系不断变革。科学技术活动产生的后果引发了社会规范的不断更新。在当今这个文明的时代, 科学技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几乎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健全政治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为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条件。例如各种违法犯罪现象的存在是目前影响我国社会有序发展的不利因素, 而同这些不利因素的斗争就离不开科学技术 (诸如侦察技术、鉴定技术、信息技术等) 的支持。同时, 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现代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有横向的, 而且有纵向的, 不仅有内部的, 而且有外部的。但无论什么交往, 都离不开工具。交往工具手段越先进, 交往的范围就越大;交往工具越先进, 交往就越及时。而交往工具是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提供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这种交往提供了最有效手段。例如现在的电话通信创造了“地球村”的神话, 可以使相距千里之外的两人之间随时交流思想和沟通感情, 互联网则更可使众多的陌生人之间实时交流信息, 增加了解。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缩短了人类交往的距离, 又极大地增加了交往时间, 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远德玉.技术的社会价值与技术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6 (1) :38-43.

[2]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352-354.

[3]吴光宗, 戴桂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196.

[4]叶怀义, 齐勇, 周则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J].唯实, 2003 (4) :84-87.

[5]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119.

[6]马来平.科技与社会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87.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并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在隐蔽中加强。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趋向多样性,我们唯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决定了社会复杂的意识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客观的存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中间阶级的意识形态。而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层面就是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的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价值体系。

2.1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1]面对当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复杂形势,我们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灵魂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指导权、主动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形成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代表个人利益,反映个人需求,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人理想的多样性;国家理想是一个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它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反映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理想不可能与全体人们的理想相一致。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将个人理想引导靠拢到共同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和个人理想日趋多元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却将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牢牢凝聚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赞同。正如李长春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统领作用。如果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2.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是精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毛泽东早在1935年就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利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和平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因为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凝聚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统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6]当前时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观念、做法以及体制机制,才能破除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主义的制约,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对我们国家而言,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竞争意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荣辱观,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方面的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我国依然存在,影响依然深刻,亟需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区别开来,亟需确立起能够被全社会普遍奉行认可的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国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对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准确、系统表达。它为我们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我们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和升华。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东西方文化竞争,将长期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思想侵扰的压力,我们在此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对更好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切实把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建立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2-25(1).

[3] 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8-21.

[4]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2-23,(1).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6] 杨麻: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J].改革与战略,2005(10):95.

简论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 篇4

简论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我国潜在的`一种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使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对中国全面而深刻的考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广大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高尚的伦理道德思想,高水平的文明程度;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杨西京 作者单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陕西,西安,710068刊 名: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ADMINISTRATION SCHOOL AND SHAANXI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年,卷(期):200418(2)分类号:B03关键词:小康社会 价值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 篇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 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统摄和支 配作用,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分为以下 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这是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指导思想上一元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 们惟一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高举马克思主义 旗帜不动摇。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指出,领导我们事 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 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001年1月10日,在全 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必须始终作到两条,一是坚定不移地巩固 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 多元化;二是必须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 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愿望和要求,反映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 践,都是靠这个指导思想取得胜利的。这方面,要记 取的是苏联和东欧因指导思想的混乱导致剧变的教 训。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决 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厦的基本设计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的性质就会 发生改变,也许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但 决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的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同时并不否认其 他优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这表明了一元化的指导 思想和多元化的文化形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显 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

在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 民主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文化 的“共同语言”,也呈现出抗日—民主—马列主义这 样的梯层结构,是体现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 化关系的典范。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层和多样的格 局中,也有一根政治底线,也有一种呈梯次延伸的“共同语言”。对此,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 工作会议上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他认为,赞成社 会主义制度,便可视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关于“共同语言”,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 和知识分子可以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 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共产主义世界观方 面的共同语言”[3]。这三个层面,显然也是呈梯次延 伸的,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新时期统一战线中,也 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基础的文化、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的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的文化。这种文化 分层,符合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也必然会在一元化和多 元化之间表现出类似的梯层结构。

由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 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社会 思潮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 象。引导多元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有机成分, 关键是增强它们对指导思想的认同,不断丰富和发 展指导思想的新内涵,增强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社 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用一元化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 性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 抵制腐朽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 们的精神力量,使指导思想在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中 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层次: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 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 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 凝聚力和生命力。”[4]“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

本。”[5]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文化和谐了,就能 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兴旺发 达。共同理想能够把亿万人民凝聚在和谐文化的旗 帜下,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 来,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超越

具体利益关系而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的精神纽带。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

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 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对共同理想的关注。特 别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深化改革、体 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 整进入关键时期,原有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 进一步触及,社会利益关系将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 方面利益的难度将会加大,同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 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这已经对坚持共同 的理想信念提出挑战。能否始终坚定全体人民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和谐 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 治久安的大问题。

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具有相同 或相近的意义,只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别。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担负着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 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先进文化能培养人 的信念,锻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落后文 化和腐朽文化则会污染人的思想,腐蚀人的灵魂,破 坏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社 会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 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必须高度重 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 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增强人们的 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巩固和谐 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科技文化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昌明、教育兴盛带来的必 然是文化的繁荣。科技文化不仅引导人们学会知识 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人的素 质,对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 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丰 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 决不能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只求形式忽视内容,只求 外在忽视灵魂。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 “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 荣”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八荣”与“八耻”的分 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 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三个层次:正确的舆论导向。它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牢牢把握正确 的舆论导向,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 来,把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与非主流文化的积极成 分统一起来。正确的文化导向,有助于坚持马克思 主义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一切思 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 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必须掌握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提高引导水平,形成有 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坚持 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以及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舆论。

引导非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对整合 各种文化意义重大。从辩证的观点来看,非主流文 化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文化上的不同见地,才有文化的和谐相处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个性文化,它所强 调的个性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宣扬的那种自私的个 性,而是与集体性相和谐的个性,是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激励和鼓舞每个人为国家的 利益,为美好的理想锐意进取的丰富和完美的个性。各种文化、学说、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批评、争奇斗 艳,可以促进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但是,“百家”、“百花”无论怎样“鸣”和“放”,都不应该与国家意识 形态相抵触。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不是重合或平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偏移度,甚至会有很大差 别。这种“文化偏移”现象,一方面促使主流文化在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合理的成分,从而得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发展,另一方 面也可能使主流文化随之偏离,冲击和动摇主流文 化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设和谐 文化,不能忽视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引导,为 我所用,使之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因此,不能武 断地取消或消灭非主流文化,而要积极引导,把先进 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尊重个性文化,提倡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力戒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质料

(一)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 本性质决定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

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 性强调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 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进一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 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进 一步发挥指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中国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 占指导地位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就 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改造主观世 界和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表现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过程中,表现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在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既是 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因

在中国古代,“和谐”的实质是指尊重差异,注重 协调。“和谐”从哲学范畴到后来成为伦理准则,是 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其文化意蕴包括:小康社会的理 想层面、大同社会的理想层面、近代思想家的社会理 想等。这些文化意蕴,在民众心中积淀深厚,经过发 酵、蒸馏、升华,成为今天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价值 体系,和谐的文化成为教化后代的文化内容,这些对 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荣辱观,形 成共同的精神支撑,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构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对 调解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构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对超 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文化侧重现实的致用;中 国文化重视群体的正义,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正 义;中国文化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文化重视人际 的界分;中国文化侧重价值的完满,而西方文化侧重 人生目标的实现[6]。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路径差异, 提供了文化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西方文化的致 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补中国文化“有神乏体”之

弱,而中国文化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又可以修 西方文化“有体乏神”之缺。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智 慧,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质料后,更有益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开新。

(四)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共生为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孤立封闭的,它还要与国外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篇6

Vol. 31 No. 1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No. 1,2012

收稿日期:2011 -09 -09

作者简介:王锦荔(1986 -),女,福建福州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徐 旋(1987 -),女,湖南常德人,思想政治教

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二者研究方向皆为高校德育。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域下公务员形象的塑造

王锦荔,徐 旋

(华东师范大学 政治学系,上海 200241)

摘 要: 塑造良好的公务员形象,除了靠制度这种“硬”手段之外,还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这一“软权力”。公务员这一群体的特殊身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及人民利益

至上的内核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公务员形象塑造的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通过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公务员形象,一要做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二要坚持人民第一的原则和将心比心的原则;三要培育公务员精神。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务员形象;公务员精神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824(2012)01 -0132 -03

一、引言

所谓公务员形象,指的是公务员在公共管理和公共事

务中的客观状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所获得的认知

和评价。

[1]41

公务员形象直观地体现在公务员的言行之中。

当下社会对公务员形象的评价确实不高。笔者在一些论

坛看到关于公务员形象评价的帖子,大多数网友对于当今

中国社会公务员形象愤愤不平地大加批判: “一杯茶,一支

烟,一个电脑过一天”,“看似很忙,却不知道忙什么”,“明

明可以当天办好的事情,非要找借口拖”,等等。造成公务

员形象不理想的原因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能力

差,行政效率低,尸位素餐,不能让民众满意;二是道德腐化,以公权谋取私利;三是当今新媒体技术发展使得公众表达舆

论的渠道更加便捷,而公务员对于民众表达的意见却充耳不

闻,所谓“走自己的官道,让民众说去吧”。譬如公车私用,像是没了开关的水龙头,群众干着急,却也只能任凭行政经

费从这个管道哗哗流走。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引发群

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削弱执政最为关键的群众基础。

要想从源头上防止这些问题玷污公务员应有的“公

仆”形象,得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制度;其二就是公务员个

人的品格。制度是“硬”手段,法律是其中之一。但正如古

人所云: 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孟之行。法律只

追究既成事实,不能把违法和不道德的动机消灭在萌芽状

态,约束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软权力”,能够帮助公务员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公务员精神,践行公务员应有的职

业道德,并能带动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所以,价值观在规范公务员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在我国,对于

公务员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何以对塑造中国公

务员形象具有特殊功效

(一)公务员在中国社会中的特殊身份决定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殊功效

1. 中国公务员与生俱来的政治色彩

中国《公务员法》给公务员所下的定义是: “依法履行

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

作人员。”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公务员带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倾向。中国公务员制度具有五个鲜明的特

征: 一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非

政治中立;二是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非超越党派;

三是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把政治素质放在首

位,而非仅强调个人能力;四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而非服务于特殊的利益集团;五是必须坚持统一管理,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

[2]41

中国公务员身份之

特殊正在于其要关心政治,所要代表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方

向,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色彩。这就使得对公

务员个人价值取向的要求成为必须。

2. 中国公务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榜

·132·样效应

公务员形象与其他群体形象最本质的差别体现在与

“权”的关系上公务员是与权紧密联系的,是人民权力的代

理人。党和政府的形象具体细化为每一个公务员个体的形象。公务员是一只脚在组织内,另一只脚在群众内。其

一言一行,在老百姓眼里就代表着国家、党和政府。党和

国家方针政策上所体现的公务员的形象,可以归结为公务

员的执政力以及公信力。除此之外,公务员在道德上的言

行,也反映着政府的形象,主要包括公务员的拒腐防变能

力和亲和力。群众在时刻关注着公务员的一言一行,公务

员的言行影响着群众的思想与行动。公务员形象的缺失

及败坏,对于整个社会乃至下一代都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恶劣影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成为社会中最

具有破坏力的“病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全世界

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公务员只有

意志坚定且自豪地高举这面旗帜,才能够让全社会在这面

旗帜的召唤下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及内核

决定其在公务员形象塑造中的特殊功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提出的一整套观念体系。它科学地整合了科学社会主义

经典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指导思想的传承性、严密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

性,为社会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是利他主

义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二是关注人民利

益的价值标准。“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

[2]809

她“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

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奋斗”;

[3]364

她“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

生活。”

[4]

三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手

段,人民利益是最终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

公务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良好的公

务员形象

(一)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概

括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丰富和深化了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阐释和系统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科学而完备的理论形态。理论只有真正地为公务员群体

所理解和掌握,化为行动,才能转变为物质力量,达到改造

社会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说,是一个

社会所需要并加以倡导的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长期教育和引导的。”

[5]218

同时,从

一般的群众角色转换为公务员这一特殊的角色,需要在价

值观上实现转变,这种转变亦是一个过程。公务员对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演变历史和基本内容、对于中国社

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成功塑造公务员形象的重要性等,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

一个知、情、信、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公务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同样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将价值体系内化而后外

化的过程。

知是产生情、信、意、行的基础。没有知,情、信、意、行

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培养公务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认知,应当贯穿于选拔、培训、考核公务员的整

个过程之中。选拔中应当优先录取政治素质高、有相关专

业背景和党员身份的人员,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在公务员上岗之前,应当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要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让其深知实践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公务员形象的重要性,明白其自身

行为在社会中所起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定期考核每个

公务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予

以奖惩。考核可以从公务员形象的五个组成部分入

手———执政力、拒腐力、合作力、公信力、亲和力。

[6]

情是动

力,要培养公务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尊奉之

情,以此使他们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

念和坚强意志。依靠信念和意志这两大支柱和杠杆,公务

员就能够付诸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自

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转换为职业行为习惯,做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这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二)坚持人民第一和将心比心的原则

古语有云: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故塑造公务员良

好形象应以行为主。公务员的形象,是通过其言行表现出

来的。良好的公务员形象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标准的。笔者以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塑造良

好的公务员形象,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个大的原则:

其一,坚持人民第一的原则。正如前文所述,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的。

因此,是否成功地践行了这一主导价值观,关键就在于公

务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务员的形象不是自己标榜的,而是人民对其形

成的评价。你做了什么,人民都看在眼里,不用自己为自

己宣传。如果公务员凡事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的出发

点,以人民同不同意、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自身言行的标尺,那么他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在人民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相反,若大量存在批发“官帽”、以权谋私、黑恶势力

·133·横行、强行拆迁、行政效率低下等现象,即便说得再好,人

民也不会相信和拥护,公务员的形象必定会受到损害。

其二,坚持将心比心的原则。这是坚持人民第一原则的更进一步、更为有效的原则。坚持人民第一的原则,是

针对公务员整个群体而言,将心比心的原则,则是细化到

每个公务员的具体任职岗位。公务员是公共权力行使的主体,人民是客体,将心比心就是让公务员个体在同群众

打交道时,做到换位思考,从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困难去考

虑问题,开展工作。如现在我国农民工人数已达到 2 亿多,大多数的农民工都住在城市高楼大厦后面的破落棚屋之

中,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

越突出,特别是那些来自底层的社会精英们,无权、无钱、无势,想靠自己的知识、才干和能力在社会上生存,谋得上

升通道跻身社会中上层,何其艰难和无助。为什么最近两

年人大和政协开会时,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呼声很高? 因

为社会太有这方面的需求了。这就要求掌握公权力的公

务员们,俯下身来眼光下移,多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诉求,设

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替群众办事。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公务员

精神

公务员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一种

升华,是党和政府向社会展现的一面旗帜,是为全社会成员树立起的标杆,是最高层次的典型示范。但这样一种利

国、利民、利社会、利工作、高标准的公务员精神的确立和

弘扬,不会自发进行。弘扬起反映时代特征、人民所期望的公务员精神,“就必须构建起严密的内外约束体制,在内

外体系的长期熏陶与锤炼中,坚守道德自律,坚持依法行

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在任何时候都能竭尽全力为人民服

务、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

培养公务员精神的重要的“软”手段。2005 年,曾庆红在全

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公务员精神的内涵

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提出要努力在实践中培育具有时代

特征、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精神,这就是: 热爱祖国,忠于人

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

洁奉公。这实际上构成了公务员形象的五个要素: 执政

力、拒腐力、公信力、合作力、亲和力。因此,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培育公务员精神,培育公务员应有的道德人

格,实际上就是塑造和维护公务员的良好形象,让政权机

体得以良性运转和发展。

四、余论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想当一名让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公务员,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这一主导

价值观,培育公务员精神。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公务员形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

因在于: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毕竟是属于精神

和意识的约束机制,是一种“软权力”,稍不小心就可能坠

入空无的“幻境”,容易被束之高阁,成为神坛上的精神“供

品”,而无法“落地”。精神的塑造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产生效果也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需要的是公务员主体的坚

持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下中国,公权领域存

在着不少问题。以公务员职务犯罪为例,自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公务员职务犯罪呈现多发和高发态势,职务犯罪

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引起了舆论界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切忧虑。如何将制度的强制力量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软权力”有机地整合,来弥补漏洞、解

决问题,还需要理论界和法律界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尤文,袁建村. 政府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研究[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8.

[2]毛泽东选集: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3]江泽民文选: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4]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N]. 人

民日报,2002 -12 -08(1).

[5]韩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 北京: 人民出

版社,2007.

[6]何修猛. 公务员形象要素探析[J]. 美中公共管理,2006,(5): 63 - 66.

The image molding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WANG Jin-li,XU Xuan

(Department of Politic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 The image molding of civil servants depends on both the rules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hich

is scientific and emphasizes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The molding of civil servants can be practiced from the fol-

lowing aspects: to unify knowledge,emotion,faith,meaning and action together,to insist the principle that peo-

ple come first and the principle of trans-position thinking,and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ivil servant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the image of civil servants;the spirit of civil servants

责任编辑:师连枝

论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7

一、务必体现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虽然至今还没有对“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的确切解释, 但是从一些报道实例中我们即能发现主流价值存在的意义。有这样一个例子, 2007年1月26日, 新华社播发电讯稿《江苏一骑车人路上摔伤状告交通局获得赔偿》, 消息的导语是这样的:“骑车打手机, 不慎碰到沟坎摔伤, 江苏徐州一市民将损坏路段所属的交通局、建设局告上法庭。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法院日前审结这起纠纷案, 判令交通局赔偿这位市民损失6500多元。”在一些晚报、都市报的国内新闻版面上, 这篇只有300多字的社会新闻竟被编发在十分显要的位置。为什么一条区区300余字的短消息会被这么多编辑如此重视?

“走路摔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为什么唯独这一条新闻的“待遇”这么与众不同?我们将上述新闻做一对比即可看出二者的差别在哪里。在新华社的这篇报道里, 不小心走路摔伤的这一市民没有得过且过, 没有“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而是勇敢地将相关政府部门告上法庭追究其责任, 更让我们欣慰的是,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法院依法公正地做出了裁决。“政府败诉”, 看似很平常的一个判决对中国全社会而言, 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 蕴含着我国公民法制意识的觉醒、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等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二、主流价值的导向作用

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重视民生, 就是“群众利益无小事”, 施政的主流价值取向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 我们社会的主流人群仍然是普通民众。因此, 媒体追求主流价值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说话”, 还有就是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只要是跟群众有关系的新闻, 我们都应站在历史和顾全全局的高度来解读新闻背后的东西, 能否敏锐地觉察到新闻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则是衡量记者专业素养和新闻敏感的重要标准。

三、主流价值的成功经验

时下的社会新闻报道视角正由对新闻事实表象描述逐步转向为对某些新闻事实的成因、背景、影响等的探究。社会新闻要注重在小题材中挖掘厚重主题, 重视民生, 在小冲突中拷问公德良知, 报纸可以引发对于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反思, 逐渐形成主流取向;在小事件中聚焦社会焦点, 让读者参与到新闻分析、评价与判断中来。

一条内容简短的新闻, 但要解读起来, 却是需要非常专业和精深的学问。对于学者来说, 每一条新闻的背后, 都隐藏着一个等待你去发现的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和我个人来讲:如果我的知识不够丰富, 学问不够渊博, 那么, 在我解读这条新闻的时候, 如果解读得不够准确, 就有可能被人所耻笑, 解读得精准了, 更好, 但请切莫低估了新闻解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它是对我们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

结语:因此, 对一篇真正成功的社会新闻来说, 能为观众记住的, 真正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的新闻内容, 而是透过新闻报道所传达的并为他们所认同和产生影响的价值。社会新闻的意义在于, 它能以百姓的诉求为主旨, 以解决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己任, 从而拉近了传媒与百姓的距离。社会新闻不应该仅仅只在关注民生民情的表层停留, 而应该透过表层开掘出新闻事件带给读者的思考和启示, 以此来实现民生新闻通俗易懂, 贴近百姓, 给人启迪的“草根”价值。这就使社会新闻回归到“民本取向”的价值层面上。另外, 更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而不是有闻必录。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要注意舆论的导向, 给广大读者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江新.也谈“可读性”[J].新闻记者, 1986, (08)

[2]王晨.也需讲点“可读性”[J].新闻战线, 1981, (08)

[3]耿立明、孙科.加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可读性[J].高等农业教育, 2001, (S1)

[4]杨玉辰.“可读性”散论[J].新闻爱好者, 1990, (02)

[5]刘向胜.如何增强专业报刊的可读性[J].武警学院学报, 2003, (05)

论奥运文化的社会教育价值 篇8

关键词:奥运文化奥运精神学校教育价值

1引言

在2008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开始全面“提速”。奥运效应促进了体育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也使体育产业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经济综合体,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展现了其特有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内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

2奥运文化在社会教育作用的体现

21奥运文化已经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中国著名的影视导演张艺谋秉承其多年来的从影经验,将歌剧、舞台剧的灵感与实践积淀,创新性地策划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人展示了奥运文化这一特殊艺术形式。在他的构思中,他将奥运主题美学思想、具有中国元素的意象符号及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手法完美结合,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民族之间的和谐、万邦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之间的和谐”等。其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中国的“仁”、“礼”、“论语”、“中庸”等儒家思想与境界,也传承了诗、乐、舞、画相结合的中国元素之意象符号,共同完成了最美丽的行为艺术,使传统民族精神也得到升华。当诗歌、音乐、舞蹈、书画相融为一体时,整个开幕式文化意象呼之欲出,审美境界也得以体现。

22奥运文化已经渗透到我国体育产业文化中

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还处于摸索成长阶段。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之一,自从1984年导入商业化运作以来,它便成为世界性的注意力经济与借势经济的载体,由此为承办国及其赞助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成为各国政府、党派组织、企业以及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奥运会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我国的文化属性及特点分析来看,奥运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主导思想,造就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化运作、走市场化道路的必然性,对提高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商业化运作水平和市场规范程度递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可以说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23奥运文化在我国学校思想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奥运文化可以说是知识、文化、精神、科技的综合体,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给大学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学里获得了极大的弘扬,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奥运精神和体育精神的融入在世人面前全面地展示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也凝聚了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复兴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奥运精神的教育性不仅强调志愿服务活动本身,还能锻炼志愿者的能力、提高志愿者的素质、陶冶志愿者的情操、完善志愿者的品质。它以自愿、奉献、友爱、进步等为核心内容,使广大学子正确的认识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奥运文化所体现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竞属性,也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奥运教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学子们在参与志愿者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的精髓,践行奥林匹克的生活哲学、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促使他们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奥运框架下的大学生教育新途径

31用奥运精神引导充满活力的大学生适应世界的巨大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32大学生是奥运精神的重要实践者、参与者和传播者。利用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鼓励大学生树立 “自尊、自强、自信”的信息和理念,成为他们发展的重要动力,树立良好的品质与个性,以更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33利用奧运精神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奥林匹克宪章》从精神层面强调“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这不仅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结晶,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来教育大学生努力维护校园稳定、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勤奋学习、理性表达爱国诉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政治素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能够科学、全面、客观地看待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形势,坚持不懈动力积极投身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34奥运思想教育助推器的主要方法:大学生在奥运精神指引下努力参与各类奥运志愿者实践活动;人文奥运理念的灌输;积极开展各种奥运理念专题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李雷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5(3)

[2]孙国宽,王琴奥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J]职业圈,2007(21)

[3]吕贤清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解读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J]中国西部科技,2006(04)

[4]胡依琴,刘小湘实现人文奥运理念的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5]郑小九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和谐内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3)

上一篇:我爸爸绘本教案下一篇:大学生校园跳蚤市场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