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共11篇)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1
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
今年,我们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天气,旱灾对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影响较重。针对市局抽中我县农村住户的7点-二里乡小沙坎 6社和12点-佛荫镇上房村5社,我队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门人员亲自到二里乡和佛荫镇实地考察旱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现对了解的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缺水是此次旱灾对农民最大的考验
今年以来,本来雨水较少,再加上这次高温天气连续了接近一个月,许多农户家鱼塘、田、水井的水几乎都干涸了,甚至无法供应自家的生活用水。二里乡小沙坎和佛荫镇上房村缺水情况也较严重,自家打的水井都干了,打不出水来,偶尔有两家的水井能打出水,但是水也不多,勉强能够一天的生活用水,牲畜用水也短缺。
二、干旱对水稻影响稍小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由于每天的高温,农户的水稻都差不多顺利地收起来了,虽然说跟往年相比有一点减产,但总体来看还比较可观。从两个点的总体来看,今年水稻种植面积92.1亩,产量39424公斤,平均亩产428公斤;去年水稻种植面积87.8亩,产量41995公斤,平均亩产478公斤,亩产相对来说有所减少。
三、红薯几乎绝收,蔬菜无法下种
这次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就是红薯,农户刚栽红苕藤不久,就遭遇了这次连续高温,他们的红苕藤几乎全部晒死,导致今年有可能绝收,他们饲养的生猪、家禽没有青饲料,大受影响。还有就是蔬
菜,之前的丝瓜、南瓜等蔬菜也都晒死了,再加上高温,无法种新的蔬菜,往年的话这会正是农户栽白菜,点萝卜的季节,可现在都无法下种,以前农户现在有吃不完的蔬菜,可现在蔬菜短缺。
合江调查队2011年9月6日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2
低碳并不是单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 而是处处体现, 其中包括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一句话总结起来,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使全球变暖加快, 我们一直也没有重视起来。所以说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一切温室气体, 而不单纯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仔细分析, 我们在生活中, 都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温室气体。不夸张地说就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气体排放就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以水稻生产为例, 在作物生长期间, 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 每千克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危及环境, 尽管这样却不能因噎废食就禁用化石燃料, 更不能禁止农业生产, 如此一来, 就只能从其他方面对环境进行改善。例如, 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可以节约资源和较少温室气体排放。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我做起, 细节决定成败, 人人低碳就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从细节做起, 少开一天车, 少用一次性筷子, 少食一顿肉餐, 少开一盏灯等, 都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出力。当然还有许多方式可以采纳。例如, 减少不必要的家电消耗;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就以最平常的土豆为例, 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吃牛肉也要比吃猪肉排放的碳多, 因此应适当减少吃牛肉。除了饮食方面, 比如棉布衣服、爬楼梯, 步行等属低碳生活, 而化纤衣服, 坐电梯, 开车等属高碳生活。
个人的低碳生活还有下面一些简易的计算和选择。
1.家居用电。根据发电过程中碳排放的均值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量 (kg) =0.785×耗电度数 (kwh) 。据此可以计算个人的碳排放量并节约用电。
2.家用自来水。生产1吨自来水要耗电0.67~1.15kwh。根据耗电的平均值, 二氧化碳排放量 (kg) =0.91×自来水量 (t) 。勿庸置疑, 节约用水也是低碳生活。
3.交通出行。根据车耗油情况将距离转化为耗油量才能计算碳排放量, 小排放量汽车在相同距离碳排放量较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kg) =2.7×油耗公升数。公式表明, 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生产厂家, 或者是个人消费, 都应该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4.家用燃气。液化石油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kg) =0.12 (碳强度系数) ×液化石油气使用度数。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kg) =0.19 (碳强度系数) ×天然气使用度数。要尽量使用天然气和节约燃气式低碳生活。
我们在提倡低碳生活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实际需要, 人们会因为某种原因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这种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也叫作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 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 (生产) 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值过高, 则可以通过类似植树等环保方式把这些排放的二氧化碳吸收掉, 或者计算要抵消这些排放值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向专门企业或机构支付相应费用, 这些机构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从而降低温室效应。从本质上看, 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是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现实反思后的自省、自律以及自觉的补救行动。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一年总耗电3千度, 就排放了2.36吨二氧化碳, 那么需要22棵树才能抵消。需种植的树木数 (棵) =二氧化碳排放量 (千克) /111。当然, 种树的补偿既可以自行承担植树, 也可以付款给相应机构, 请他们代劳。可以看出, 现在这只是一种自觉行为, 并不具备强制性。人们出行如果不得不乘飞机, 则可以通过计算出行一次会有多少碳排放量, 然后考虑在以后的生活中作出补偿。例如, 有网络推出一种“碳中和服务”, 就是当顾客订机票时, 网站根据飞行里程告知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以及相应的补偿选项 (植树等) 。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3
一、《中国好声音》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1、《中国好声音》为青少年提供的社会示范作用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在2012年暑期推出的一档选秀节目。在2012年的夏天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无论是参赛者的水平还是四位导师的阵容都是空前强大的。
《中国好声音》所提供的社会示范类型大致可分为参赛者行为、导师行为、主持人行为、受众行为。就参赛者而言,无论是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都可以在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这一点将刺激青少年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信心的加强,激发他们内心的潜能;就四位导师而言,他们在比赛环节中,只关注学员的声音,只为声音而转身,这不仅是该节目的一大亮点,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行为示范即做事的专注性、笃定性,同时,四位导师专业客观的点评也影响着青少年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就主持人而言,华少则是最抢眼的配角,在主持《中国好声音》的过程中,他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主持风格,不再利用机智诙谐的语言来营造节目氛围,而是靠超快的语速缩短主持环节的时间用以把舞台留给参赛者,这种主持风格的转变为青少年自身的转变提供了行为示范模式;就受众而言,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节目反馈,正是受众及受众反馈的存在,《中国好声音》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进展,这也会给青少年的认知、行为、角色定位及角色价值提供示范作用。
2、《中国好声音》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1 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好声音》良好地将“鸿沟与反差”做到了一个极致。在盲听阶段,选手要卖力演唱以赢得导师转身的机会,而一旦导师转身,操纵命运的权杖瞬间回到选手手中,为了争取优秀选手加入队伍,导师通过卖萌、撒娇、送礼物等各种方式来吸引选手。再者,以选手徐海星和郑虹为例,前者觉得逝去的爸爸就在现场,要唱歌给爸爸听,而郑虹则是由妖艳女郎变为清纯高中生且高考失利,即引起观众同情或共鸣。通过选手的逆袭突出压力的转换和角色的蜕变,通过梦想的传递吸引观众的同情和移情,观众会深深被与自己趋同的角色吸引。这种移情的效果,可以使青少年找到重新获得自我平衡的途径,原因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常常陷入困惑矛盾的心里冲突之中,而在他们认识到其他人特别是公众人物的角色转变之后,在内心所形成的共鸣或同情能使得他们移情宣泄,进一步理解成长转变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平衡。
与此同时,《中国好声音》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集体归宿感。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和自主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叛逆,这种叛逆恰是为家长所不能接受的。而《中国好声音》则为青少年与家长之间以及青少年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使彼此之间形成同群感、相容感。这种群体归宿感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平衡和情感依托的表现形式。
2.2 消极影响
《中国好声音》作为成功的媒介典型,归根结底其营造的是一个拟态环境。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易以《中国好声音》所提示的拟态环境为中介,形成个体对现实的认识即“主观事实”。这种“主观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包含了一夜成名而忽略了努力奋斗的因素,这会导致青少年的心态变得浮躁,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不利。
再者,青少年极易陷入疯狂的追星潮中,这会使青少年的认知对象发生变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虚拟世界而忽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中国好声音》积极功能的实现
首先,《中国好声音》作为大众普遍认同的一档节目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品味,在比赛的同时,体现出选手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及认识,为观众提供一种人文远景和审美理想,使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自我牺牲等人类高尚的品质得到深化和升华。
其次,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自身应通过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再现现实和重构现实的本领形成对《中国好声音》等大众媒介客观评价的理念和习惯,保持清醒的认识。
最后还要认识到《中国好声音》能否真正的实现其积极功能,除了要依靠节目本身的自律提升和青少年的努力外,还要靠社会的监督力量。职能单位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使与媒介相关的各个主体平衡责任,为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整体氛围。
总之,作为媒介的一种传播方式,《中国好声音》是一把双刃剑。即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行为示范,对其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又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种双重影响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示范作用,通过节目自身的优化、青少年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减监督来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1]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1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 2004.7
[3]张日昇.青年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
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利与弊 篇4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总之,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对科学来说,技术是它的延伸,但对技术来说,科学又是它的升华。
人们怎样生活,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决定的。当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时,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成为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结构向更高级的生活结构转化。
首先,人类劳动工具或劳动技术得到改善,从使用石器—犁耕—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生产工具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使人们从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克服异化劳动的性质。
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社会和物质生活的改变,总的方面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越来越进步。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符合人的需要,越来越舒适和方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的生活节奏加速,突然的变化增多,人们的生活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然后是人类修复创伤,抵御死亡的能力的提高,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但滥用药物使人们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弱等问题也随之产生。新科技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化的方便,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世界为之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在以前那样信息不灵活的时代,人们因此错过了许多可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机会。网络,让你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让远在万里之遥的友人可以在瞬间知道你的消息并回复你,提高了沟通效率,让人可以在天涯海角也似当面交流。在网上能与素不相识的人公开、坦白地交流;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可以在微博上随意的发表心情;可以获取任何想要知道的信息,做到“足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然而,信息爆炸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人们面对面交流情感的机会却减少了,“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远”。新技术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欺诈、网上信息垃圾、网络信息垄断等不文明行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昔日诗人归心似箭的期盼,已成为今天活生生的现实,因为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出门可以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我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旅程,现在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可以随时去你想去的地方,见你想见的人,距离不再遥远。这也是科技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但是,如今交通事故频发,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死于车轮下,事实又一次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敲响了警钟。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5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王昌龄在前人文论思想的启发之下首提“意境”概念,并对意境的范畴作了明确的规定,此举对后世的意境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意境理论史上功不可没。
关键词:意境说 创作原则 意义和价值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我们华夏民族长期以来积极探求的表现自己“认识范围”的“诗意形象”。在对这一独特范畴和“诗意形象”的探求中,王昌龄为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身处盛唐时期的他在面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审美经验,而前人理论已不足以概况空前盛况的情形之下,他对自己和同代人的诗歌意境创造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为意境理论提供了早期的、虽未成熟但却颇具价值的见解,他的这一见解,不仅是对前人意境审美思想的继承,也开启了后世对诗歌意境理论的积极探索,在诗歌意境理论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意境说的审美内涵
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主要见诸其《诗格》。据现有资料看,王昌龄之《诗格》约成书于中唐代宗大历年间。王昌龄的意境说即是《诗格》中提出的“诗有三境”之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昌龄阐述的意境说已经构成了我们现在意境说的基本内涵,但他并不是笼统的谈意境,而是看出了诗境构成的不同形态,他所提出的诗境中的“物境”、“情境”、“意境”这三种不同形态,“成为千古不易之论”。但关于王昌龄提出的“三境”这个分类,学界在不断的审视与探讨中,却有不同的声音。叶朗先生认为,“三境”这个分类,“实际上是对于诗歌所描绘对象的分类”,“‘物境’是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是指人身经历的境界,‘意境’是指内心意识的境界”。显然,叶朗先生是将“三境”之“境”理解为审美对象了,在此基础上,把“物境”“ 情境”“ 意境”理解为三个并列的概念。而宗白华先生却说:“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物,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显示可以有三层。”可见,宗白华先生并不赞同此三境是单层的并列关系,而认为它们是多层的,并且是递进层深的关系。较之以上两种理解,我认为此“三境”之间形式上是一层以一层为基础的,即“情境”的到达是从“物境”之“物”出发的,而“意境”的到达也是从“物境”之“物”和“情境”之“情”出发的,但这“三境”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又像是一条主干上的不同分支,是平等并列的关系。
1.“物境”。王昌龄在《诗格》说:“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从这句话中我们首先可知“物境”的最终境界是“得形似”,这里的“形”是指“物境”之“物”之形,即泉石云峰中的“极丽绝秀者”之形。“得形似”,简而言之即是要再现客观之形,但“物境”中所呈现的也并非指纯客观的景物。
当想要写出好的山水诗的时候,那么首先就需要“张泉石云峰之境”,并搜寻其中的“极丽绝秀者”作为写作的材料,此时的“泉石云峰之境”指的是纯客观的景物。但当将此客观之“境”“神之于心”之后,就进人了一种物我交融的状况当中,此时“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之“境”已经不仅指纯客观的景物了,而且还表现出了在此特定的时间空间之内人与物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所以此时处身之“境”,心视之“境”还包括已经被诗人完全精神化了的虚境。
在此物我交融之后开始“用思”,因为已在“神之于心”的状态下,于虚境中“处身于境,视境于心”,所以对于“境象”的了解已“莹然掌中”,故在此基础上“用思”之后便能文思如泉,大笔一挥,即能得到所张“泉石云峰之境”中的“极丽绝秀者”“形似”的好的山水诗。
例如王维的一首著名的山水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作者通过桂花、春山、月、小鸟、春涧等物象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然而此种静谧的意境也绝非桂花、月、小鸟这些纯客观的景物所能构成的。那么这种静谧的意境是如何创作的呢?选取如此极丽绝秀之春涧,要想写出好的山水诗,首先整个春涧要被“神之于心”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状态,直至“莹然掌中”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然后用思”,这里的“用思”即是一个心物相互作用的过程,用心去“了然”其中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及其它们带来的生机和对春涧幽静的突出显示。等“用思”“了然”了如此这景象之后,最终才可得春涧静谧意境之“形似”,由上可知,王昌龄对“物境”的解释,是专论山水诗的创作方法的。而且特别注意的是“物境”中的“得形似”是包含了形神统一的要求,而非简单之形似。
2.“情境”。王昌龄在《诗格》对“情境”的解释为:“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虽然“情境”较之“物境”的解释简约了些,但在表述上与“物境”性质上是基本类同的,由上述解释中可见情境的特征及其最终境界是“得其情”, “情境”中当然有情,这毋庸置疑,但“物境”中也是有情的,若是无情,怎来物我交融之状态,而“物境”中之情,多是作者对山水泉石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景物的欣赏之情。而“情境”是从“物境”之“物”这一主干的基础上另一分支,显然“情境”之“情”与“物境”之情,自有不同。
它们的不同是从对情境解释的几个关键字中体现出来的。首先是一“皆”字—“皆张于意而处于身”,一个“皆”字即道出了“情境”中所包含的“娱乐愁怨”等情感的多样性,而在“物境”中,物我交融的情感比较单一,多是欣赏,赞美之情。所以一个“皆”字则是突出了“情境”中情感的复杂多样性。其次是一“驰”字—“然后驰思”,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体验并非是定量的,静态的,而是因景生情,于是情思驰骋,激发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在驰骋中也越来越激烈,有大河决堤,一泻千里之势。所以一个“驰”字点出了情感的运动状态及其激烈的程度。最后是一个“深”字—“深得其情”,从中可见情感体验之深,只有深入事物的核心,体味生活的本质才能感悟到这种深度。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上古老的幽州台,面对此景,触发了对古代事的想象:当年燕昭王为了求士、筑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燕国才能得以兴。,处之于身,触之以情,然后诗人就开始“驰思”,由燕昭王筑幽州台招贤之事,开始思绪的驰骋之旅,首先想到是此事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事,由此而感到自己的怀才不遇,情感也因此在驰骋中越来越激烈,心中诞生了无限的抑郁和悲凉之感。而后面对浩浩苍穹,茫茫旷野,心中不平之情就越发激烈,又不知何以吐诉。到这,百感交集,只能“独怆然而涕下”。在这样一首情感激烈的怀古诗中只有体味到了这种心中不平之本质,才能感悟到“独怆然而涕下”这种无限抑郁与悲凉之情的深刻。
3.“意境”。王昌龄对“意境”的解释更是简而了之:“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从此解释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亦”这个字,“情境”中也有“张于意”句,显然这个“亦”字是针对“情境”而言的,这里是采用了承上文省略的行文方法。由此可见要达到“意之境”,需要经历跟“情境”相似的一个过程—“张于意”,即深层的情景交融过程。
从上文分析可知,“物境”是指经过创作而获得的山水“境象”,“情境”是指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之境。“物境”、“情境”可以简化为“物之情”“情之境”,那么“意境”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理解为:由意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即“意之境”,而“意之境”的特征即最高境界是“得其真”。“情境”是以“物境”之“物”为基础的,所以“得其情”中之“其”是指“物境”中之“物”。而“意境”又是在“情境”之“情”的基础上的另一分支的境界。所以我们从“意境”解释中“得其真”的“其”亦可看它是也指是以“物境”中之“物”可见,无论是“情”还是“意”的获得,都离不开“物”这个基础,正如王昌龄在《诗格》所说:“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此亦无处用之。”
“情境”与“意境”虽经历了一个相似的过程,但却在深层的情景交融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是“得其情”,二是“得其真”。“得其情”是在“物境”之“物”的基础上,触景生情,在深层的情景交融过程中,任情感驰骋之后即能深得其情,而“得其真”则是“情境”之“情”的基础上,即有了深层的情景交融之后,开始“思之于心”。“思之于心”的过程则是在情感交融的状态中,即在诗人主体的审美感受的虚境中,引发心中之思,随着情景交融中情感所激发的生生不息的运动,它带给诗人主体审美感受的区域也会更加深邃而博大,而审美感受区域的扩大与加深的结果,即“思之于心”的结果便是“得其真”。所谓“真”,即艺术审美之本真,它具有浓厚的形而上意味,指向宇宙人生固有的,先验的真谛。
例如嵇康在其《赠秀才入军》第十四首中的诗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写的是诗人想象其兄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就是说在山水之间一边若有所思的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指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大自然之道有所领悟。这里与其说是作者想象兄长的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了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在此两句诗中,通过其中凝练的语言,写出了所谓高士的那种飘然出世,心游物外的风神,表现了对宇宙人生看穿后,那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哲理境界。
综上所述,王昌龄意境说的审美内涵,即是对意境范畴的确定,以上三种不同形态的分类方式是王昌龄对意境形态的概括与分类,王国维也从美学上对意境的基本形态做了如下的分类: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 ,是指“作家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也就是说“物‘人化’了”;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把自己的意趣隐藏其中”,也就是说“人‘物化’了”。王国维先生的这种两分法实际上也包含了王昌龄的三分法,其中的“无我之境”实际上指的就是那种超我之下的“意境”,而“有我之境”则是在“著我之色彩”的情况下比“无我之境”更难把握的一种境界。
二、意境的创造原则
如上所述,王昌龄的意境说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着中国诗歌重要的审美特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艺术境界,或者说创造诗歌意境的途径有哪些呢?王昌龄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在其文论《诗格》中也提出了著名的“诗有三思”说,这实际上就是指诗歌意境产生的三种原则。
1.“生思”。昌龄作了如下的解释:“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这里,王昌龄强调了意境创造中诗人灵感产生和捕捉的重要性。
他指出了诗人们常出现的一种困境,就是“久用精思”却“未契意象”,但又因“久用精思”的缘故,而导致了“力疲智竭”。此时就不能再勉为其难,强而求之了,而应“放安神思”,即以从容率情的方式调养心神,通过心理的调节,使得精神清爽,神态舒缓,只有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心”和“境”才会不期然而然的达到照会,这一照会便触发了灵感和想象,于是“久用精思”却未契之意象便随着灵感的到来也滚滚而至,自然的应运而生。
王昌龄对于生思的前提即“放安神思”这一创作心理上的调整极为重视,为此,他还在《诗格》中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若思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作也。”“思”是由“境”引起的,没有特定的“境”的触发,灵感与想象则不能产生,而这特定的“境”又必须通过自然率情的心态才能偶得。
2.“感思”。诗歌的意境除了诗人自己通过灵感的迸发直接有所感而得之外,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有所感而得,即是意境创造的第二种原则:“感思”。所谓“感思”,王昌龄是这样阐述的:“感思二。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这是指意境的创造还可通过吟味前人诗作来得到启发和感召,从而引发无限的遐想和强烈的创作动力,并在有所权衡之后,捕捉相关的意象,根据自己的所感产生诗思。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6
科目:科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2.能解释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2、能解释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习设计
师——复习导入:根据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影响大气压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大气压大小跟大气的密度有直接相关,由于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 增 加 而 减小,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 越小。
师:大气压强的第一个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板书:
一、大气压强对天气的影响
1、大气压的特点: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师:既然大气压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而空气的密度又与高度有关,那么在相同的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是否相同?
学生:不相同 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在相同高度的不同地区的空气密度也可能不相同。
师:对,同学们答得非常正确!所以大气压强的第二个特点: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
板书:
一、大气压强对天气的影响
1、大气压的特点: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
师:同理在相同地点,不同时间段,大气压强是否相同呢?为什么? 学生:不一定相同,因为不同时间段当地的空气密度可能不一样,所以造成大气压强不一样。
师:大气压强的第三个特点: 3)、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 板书:
一、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1、大气压的特点: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 3)、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
师:由于大气压强是受空气密度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把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 高压区,气压低的地方叫 低压区。
师:高压区与低压区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学生: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天空多云,阴雨天气。板书:
一、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1):高气压多晴朗天气,空气的对流情况——从上往下流 2):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空气的对流情况——从下往上流
师:我们这里所说的高压区与低压区是根据地面的空气压强来说的。师:为什么近地面的空气压强的不同会导致天气有不同的变化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他们空气的对流情况来解释一下吗? 学生:不能
师:根据我们上一节课《大气层》中我们学到的空气的对流的知识,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什么是空气的对流?
学生:空气的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而遇冷空气下沉的现象。
师:我们知道根据空气对流的知识来分析下高压区与低压区导致天气的变化的原因:
分析:(1)、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动说明空气膨胀所以近地面的“温度较高”,近地面空气密度相对 较小,所以近地面的 压强就小,故形成 低压区 ;
而且由于低压区地面的水汽吸热蒸发,近地面温度变高空气体积膨胀上升,携带水蒸气上升,又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的话会液化成小水珠飘在空中形成云朵,当小水珠凝结成大水珠时重力大于空气浮力就会形成下雨天气,所以低压天气可以形成多云的天气,常常伴随形成阴雨的天气。(2)、高压区空气 “从上往下” 流动时说明空气遇冷导致下沉的,所以近地面的“温度是较低”,空气的密度 较大 所以近地面的 压强就大,故称为高压区。
而且由于上空的空气水蒸汽液化形成小水珠都下沉了在这个过程还携带了空气中的杂质如灰尘等,所以上空就会 形成晴朗的天气,空气也比较干燥。
板书:
一、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1):高气压多晴朗天气,空气的对流情况——从上往下流 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空气的对流情况——从下往上流
2):高压地区——温度较低;低压地区——温度较高。师:所以晴天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
(二)、课内练习设计
1.大气压随季节而变化。一年中,大陆上的最高气压值出现在 冬 季,最小气压值多出现在 夏 季;晴天的气压比阴天 高。
2.高气压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就(B)
A.下雨 B.晴朗 C.冷 D.多云转阴
3.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D)
A.气压上升,温度升高 B.气压下降,温度下降 C.气压上升,温度下降 D.气压下降,温度上升
五、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简析东正教对俄语的影响 篇7
俄语中有相当数量的宗教词语,例如:Bor(上帝)、(地狱)、(撒旦)、(修道院)、(牧师)、(祷告)、(复活节)、(谢肉节)等。俄罗斯广为使用的人名都是源于教会斯拉夫人名,比如:、等。俄罗斯人的许多姓氏往往也来自于东正教,以圣者的名字构成的,如:;以教会节日名称构成的,如:主升天节)、圣三主节)、圣诞节)等。
东正教与整个基督教一样,奉《圣经》为经典,也是其教义的基本来源。《圣经》最早是用希伯来语写的,后来译成各种语言。俄语中有很多流传广泛的谚语与成语来自与圣经。例如:谚语.(直译:给自己树立一个偶像。释义:把某某作为崇拜的对象;作为过分宠爱的对象。)例句:!(保姆和奶妈尚且把他们照料的小孩当作宝贝来宠爱,更何况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呢!)出自于《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的谚语.(自己人不认得自己人。)与汉语谚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颇为相似。(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则出自于《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一个诱惑或恶习招来另一个更大的诱惑或恶习。)例句:!(我是一个大酒鬼,喝得愈多愈想喝,愈喝愈醉,愈醉愈喝!).(看得见别人眼里有树枝,看不见自己眼里有原木。)汉语中的歇后语“乌鸦站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没看到自己黑”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对《俄语成语语源词典》的统计,全书共收俄语成语1400条,其中源自《圣经》或与其相关的达161条,占11.5%。现代俄语中出自《圣经》的成语为200多个,可见《圣经》对俄语影响之深。
第一类:《圣经》中原有的固定词语。如:(绊脚石),(杰出人物),(糊口的饭),(基本东西),KOMapa (只注意琐碎小事),(粉饰了的坟苺)等。
第二类:在《圣经》中自由词组的基础上构成的固定词语。如:(埋没天才),(责备,谴责),(时代的表征),(最宝贵的东西),(断绝来往)等。
第三类:根据《圣经》情节构成的固定词语。这类词语最多,如:(赤身裸体),(男人喉结),(迷路的羔羊),(替罪羊),(花天酒地的地方),(禁果),(泥足巨人)等。
俄语中同样有一些谚语和成语反映东正教的宗教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反映神创论:东正教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必须绝对地服从上帝。关于上帝与信仰的谚语就有190余条,表现上帝万能,明察秋毫,无所不晓以及奉劝人们信上帝将幸福如意。俄语中反映这一思想的语言单位的有:
.(人生在世,听命上帝。)
.(上帝无处不在。)
.(人生在世,听命上帝。).(上帝无处不在。).(背离上帝就是靠近魔鬼。)
.(善有善报。)
.(天意难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热爱上帝,定能幸福。)
.(上帝给了,上帝又收回去了。)
(上帝会裁决您),(上帝保佑),(天赐丰收;有收成),(太平无事)等。
二、反映天堂地狱论:按照东正教的教义人死后的灵魂的归宿地是凄惨万分的地狱和幸福无比的天堂。灵魂进入天堂者,永享自由、幸福,灵魂进入地狱者永受磨难。俄语中有关天堂地狱的语言单位有:.(想进天堂,然而罪孽太深而进不去。);.(跟爱的人在一起,住窝棚也是天堂。);.(闺房里的姑娘就像天堂里的苹果<不易得到>。);(天堂属于被拯救的人);(送……去天堂;送……归天);.(你的灵魂到了天堂,可别忘了我;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地狱里满地都是当初未实现的良好愿望。);(地狱;难以忍受的环境;乱七八糟)
三、魔鬼与撤旦:魔鬼()是一个宗教形象,有角有尾的人形怪物,是邪恶的化身。人们对魔鬼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他是邪恶的力量,恶人,迷惑人心。如:.(有沼泽就有鬼,坏环境就会产生坏人。);.(平静的激涡里有鬼,渊深水静。);.(没有伤心的事,是给鬼迷住了。);.(魔鬼夸口说他掌握了全世界,可上帝连管猪的权利都没有给他。);.(魔鬼什么都可能用来来玩笑,什么事都可能发生。);HOry.(你登山,可有鬼拉脚。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困境。);.(鬼指使我去的,即不应该做某事。);.(让鬼给迷住了,鬼迷心窍了。);
.(做亏心事等于为魔鬼服务。);.(圣人身边也有鬼;好人身边也有坏人。)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魔鬼又不那么可怕,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例如:
.(鬼不像人们描述的那样可怕。事实并非如此之甚。);.(你要是耍滑头,鬼就会掐死你。);.(魔鬼在别人的老婆身上加了一勺蜜,即老婆是别人的好。);.(给傻子穿上了鬼的树皮鞋,狡猾地欺骗。)还有两则关于鬼的谚语,也颇有意思。.(鬼都搞不好的地方,就让女人去。);.(驱鬼用十字,赶猪用棍子,而防备歹徒却没法子。)
撒旦(caTaHa)也是宗教形象之一,恶魔的代言人拥有邪恶神奇的力量,地狱的控制者。经常与爱情连在一起,比如:.(爱上撤旦就比爱上什么漂亮男子都爱得更厉害。);.(丈夫和妻子是一个撤旦,夫妻的愿望和意向是一致的。)
四、东正教节日在俄语谚语中的体现:谢肉节(),也称送冬节(),是传统节日里的大节,一般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或3月的第一、第二个星期日,为期七天。.(情愿典当卖光,谢肉节也要过得像点儿样。).(不吃饼,不算过节。)从这两则谚语可以看出民间十分重视这一节日,而且按照传统习俗吃春饼(),它的形状是圆圆的,象征着太阳、幸福和欢乐。还有些谚语除部分说明节日本身外,已转为农谚、民谚,与宗教节日自身的文化内涵相距甚远。如:.直译是:猫儿也不是天天过谢肉节,总是要有大斋期。即猫儿也不是天天吃荤,总有吃不着荤腥的时候。可译为:好景不长。例如(瓦洛佳对父亲说:“今天轮到你洗餐具了。猫儿也不能老吃荤。巴维尔·阿法纳西耶维奇,你美够了,也该干点儿活了!”)
由此可见,俄罗斯东正教与俄语语言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东正教需要俄语来传播和推广;另一方面,随着东正教的传播与影响的不断扩大,赋予某些词语浓重的宗教色彩,规定了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表达方式,东正教与俄语、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从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东正教开始,东正教便深刻地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社会精神生活,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给俄罗斯带来了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及生活方式,并对俄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俄语作为俄罗斯文化的载体见证着东正教的发展与变化。本文从俄语中来源于东正教的词语、人名、姓氏,以及活跃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并与东正教密切相关的谚语、成语入手,简析东正教对俄语的影响。
关键词:东正教,俄语,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光准、黄苏华.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黄苏华.俄语语言文化辞典[Z].文心出版社,2005.
生活对学生学习科学的影响 篇8
关键词:教学起点;知识构建;教学与生活;前概念;学生主体
大家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因此总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存在密切联系。也因此,我们每个人自来到这个世界伊始,面对的就是一个对其而言完全未知的科学世界,而在其后天的成长历程中,通过各种感官会不断地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并试图弄清其中的原因和规律。所以说,即便是婴儿也是积极的科学学习者。不是吗,一个人一旦学会说话,就会有问不完的“是什么”,而知道了“是什么”之后,又会没完没了地问 “为什么”。一旦他们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时(很多时候是这样),就会自己去尝试做出认为合理的解释。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进化的结果,因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而从个体知识建构的角度讲,这些感知、体验以及在思考后形成的看似合理的自我解释,无疑应该成为科学教学的起点。正因为如此,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应该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已有认知和经验的局限性,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1]。所以,“从生活走进科学,由科学回归社会”应该是科学教学的基本路径。
《标准》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相信大部分科学教师都会去认真研读,并在各种培训中聆听过相关专家的解读。然而知道不等于认同,认同不等于会用,能否合理地运用更多的取决于教师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对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认知与思维习惯、路径等的全方位判断与把握能力。但从日常课堂教学状况来看,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离《标准》的这一要求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产生的后果已经在近年来的学业评价中得到了体现,而浙江省嘉兴市2014年学业考试科学卷第13题的评价结果体现得尤为典型。
题目:如图1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命题组对本题的预测难度为0.67,但实际测试结果仅为0.42,而其中错选A的为28.6%,错选D的为24.9%。如果刨去选择题不可避免的猜测与运气成分,真正掌握而答对的考生应该会低于4成。这一结果实在出乎大家的意料。
每个人(甚而包括各种动物)第一眼看到镜子时总会充满好奇,而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每天都会揽镜自照,故本题呈现的无疑是一个学生极为熟悉的生活情境。而从知识角度讲,平面镜成像又是光学中的基础部分,许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会用如图2所示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来演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再通过作光路图从成像原理上做出解释。大量的生活体验,加上看似十分到位的教学安排,当然还少不了后续的大量训练,但最后得分率为何如此之低?这是很值得大家思考和玩味的一个问题。
本题的正确选项“B.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这在日常观察中是不难获得的认知。科学的重要特征是讲求实证,因此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学学习,都十分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科学教材开篇就专门安排一节有关科学观察的内容,明确指出“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进而提出观察的方法、要求等。但是,教师只是强调了课堂中的科学观察,很少会要求学生把它延伸到课堂外,而课堂外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恰恰是科学观察的基础。课堂上,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对于物与像等大、与镜面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等平面镜成像特点,都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得出,但通常,实验一结束、结论一得出,观察也就此结束。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平面镜的时候眼中却不再会有一丝“观察”的光芒。于是,每天的揽镜自照,眼光只是聚焦于自己的容颜,即便凑近镜面也只是为了更仔细地端详而已,根本就不会去关注此时平面镜中的视野大小有何变化。此刻的“照镜子”已经远离科学中的“观察”了。看来,不仅是在知识上,在方法要求上,课内与课外、学习和生活两张皮的状况同样是当下科学教学的严重问题。
再来重点分析错选的原因。
错选“A.镜中的像变大”的学生达到28.6%,这恐怕是令老师们最觉得不可思议的一个结果,甚至是会让老师们大动肝火的一种错误。由于“近大远小”的实际视觉体验而带来的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错误认知极为顽固,老师们对此都有充分的认识。于是在教学中总会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又是实验探究(如图2所示),又是理论分析,又是强化训练,然而学生总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断犯错,学生与教师在犯错与纠错中不断地轮回。是的,通过实验学生亲眼看到了镜中的像与物始终等大,理论上分析也不难理解,但最后为何还是有那么多的学生在同样的地方一次次跌倒?其实这并不难理解,课堂中的实验给予学生的科学观察和体验仅此一次,而学生来自生活的错误“观察”和体验却随时在发生,反复的强化使得这种错误的体验在头脑中变得根深蒂固。这种现象在科学学习中十分普遍,其实科学学习的很多难点都是源于这种在生活体验中所形成的错误的前概念。相反,“C.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由于没有这种来自生活的错误体验的干扰,学生几乎不会犯错。
至于有24.9%的考生错选“D.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倒并没有出乎意料,其实命题组之所以预测本题难度为0.67(按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属偏难题),主要是考虑到了如下原因:试题情境中的平面镜是倾斜的(尽管这在生活中很常见),而教学中老师实验演示的总是竖直的,而且会反复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玻璃板必须垂直桌面,既不会去给学生拓展演示镜面倾斜的情况(不是不能做,只是操作难度大),也不会对这个问题做理论上的变式分析。缺少变式与迁移,再加上教学与生活的分离,使得学生在面对试题中的倾斜平面镜时,对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判断自然会出现莫名的困惑。如此学习显得过于机械和僵化,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高品质智慧的。
其实,类似这样的问题同样反映在浙江省嘉兴市2014年学业考试科学卷的第15题中,但本题是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生活之于科学学习的重要性。
题目: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达到最近,上演了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木星合月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为( )
其中有29.7%的学生错选B。从评价结果看,尽管学生大多能够区分原本颇为抽象的上弦月与下弦月,因为错选C(月相为下弦月)的仅为13.2%,但却弄不清月球与木星在地球上可看见的大小,这除了理解能力欠缺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及学习中缺少抬头仰望星空的机会。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平时大量的课堂观察,不难看出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相关认知与思维的观照,是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其背后所反映的依然是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地位不够重视。在许多教师心目中,教材的地位远高于学生的地位,致使教学设计中只关注教什么,而不考虑怎么教,更不考虑怎么学。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而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一种更加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分析教材,更需要分析学情。但很多教师的学情分析仅限于“前面已经学过了什么?”这对科学教学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已经学过什么”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学情,因为科学源于生活,学生的头脑中总是充斥着大量与科学有关的前概念,由于前概念是直接来自学生生活的“真实”的反复观察、体验所得,而科学的概念常需在受控条件下才能获得,所以这种前概念不但非常顽固,而且总是存在一定缺陷。当学生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时,通常就是由于受到前概念的干扰。因此,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学生知道一些事情而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才造成了学习的障碍,这种障碍往往就是科学教学的难点所在[2]。但奇怪的是,教师一边在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一边却在抱怨学生缺乏生活。
所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其实就是要做到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怎样体验世界、怎样认识世界、怎样在思考中构建知识[3],揣摩学生的困难在哪里,并知道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帮助学生突破各种难点。所以在课堂中一定要多分析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多探究生活中的隐含问题,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讨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真正体现“身边科学”的理念。
还是奥苏伯尔的那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而这对于科学学科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2.
[2] 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9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来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了积累、发明、协调与传播。
2.1.1 积累
积累指的是将相关的内容和事物以文化的形式存在,当出现的积累文化内容越多,出现的发明也就越多,而积累的产生是受到了新的发明速度比已有的发明速度快这一因素影响。
2.1.2 发明
发明指将新的文化形式发明出来,其在文化背景、智力以及需求的影响制约下得以实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产生的发明越多,文化积累就越大,也促进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可以说,计算机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项文明,其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制约,同时还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积累,从而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影响。
2.1.3 协调
协调指的是在文化中存在的各个部分得到相互的适应并且得到协调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当文化内所包括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肯定会致使其他要素也得到相应的变化,虽然所有的变化都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内进行,但是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行调节,并且得到有效协调。
2.1.4 传播
传播指的是将发明从一个地方扩展到另外一个地方,在交往逐渐增加的影响下,也促进了传播的速度加快,尤其是交通发达的地域,其所拥有的文化也就越发达,而在偏远的地域,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另外,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时代中,计算机作为传播的其中一种介质,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2.2 对社会变迁造成的各种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现今社会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政治文化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促进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成立,从而逐渐成为了政治文化和新的经济发展核心。第二,在各个行业中都普遍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从而使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有效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可以说,这是对物质文化产生的最明显的影响。第三,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并且在劳动分工中显得更具专业化,让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劳动。第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IT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由于IT行业属于知识与智力相结合的集约型产业,其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使新兴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3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大环境下,高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了普遍应用,并且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在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要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在社会变迁上产生的影响具有正确和清醒的深层认识,以此来促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和谋取幸福。
参考文献
[1]翟羽佳.从文化视角看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2012(5).
简析美墨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美墨战争 领土面积 奴隶制 西进运动
一、引言
1936年,原属于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宣布独立,成立德克萨斯共和国并强调格兰德河为其边界。墨西哥不承认德克萨斯独立,更不同意格兰德河为其边界。1845年美国宣布如果德克萨斯愿意加入美国,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界,同年德克萨斯加入美国成为其第28个州。美国的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墨西哥,墨西哥认为美国在干涉其内政,并于1846年4月发动对美的战争。美墨战争持续了一年多,最终以美国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不仅使美国获得了大片土地,也对美国的奴隶制和西进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影响
美墨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土面积扩大。1847年墨西哥首都沦陷,随之墨西哥投降并开始与美国谈判,双方于1848年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平条约。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全部土地,内达华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土地以及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的部分地区;墨西哥同意德克萨斯州归入美国并且以格兰德河为两国界限。这些土地面积占墨西哥全部领土的一半多,大于法德两国的领土面积之和,比1803年购得的路易斯安那还要大,美国从此获得了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大片土地的获得不仅使得美国领土面积大大增加,西部广袤的土地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草地、平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加利福尼亚州的获得,使得美国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这为其开展与东方的贸易提供了便利并且为美国政治军事力量在亚洲太平洋的增长做了铺垫。
2.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激化。美国南北方在奴隶制上的矛盾由来已久,两者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他们对奴隶制的不同态度。南方以发展种植园经济为主,烟草、大米、棉花是其主要作物,需要大量的奴隶作为劳动力来种植这些作物,奴隶制是南方种植园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北方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纺织业、造船业、服装行业等,吸收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大部分北方人对奴隶制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奴隶制是残暴没有人性的,废奴主义者们加入并组织了很多废奴运动。
美墨战争的结束使美国增加了大片的土地,同时也让奴隶制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的问题成为当时美国棘手的政治难题。南方的极端主义者认为所有从墨西哥手里得到的土地都应该向奴隶主开放。种植园单一的经济作物对土地消耗大,南方土地肥力很快耗尽,因此需要向西扩张,获得更多肥沃土地来发展种植园经济,同时奴隶主希望通过新建蓄奴州来挽救奴隶制;北方则认为新的土地上应该杜绝发展奴隶制,不允许奴隶制扩张,这样慢慢的奴隶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南北方就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的问题各持己见,部分温和派认为可以先让人们(支持或不支持奴隶制)进入新土地生活,等到新土地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成为美国一个州时,由该州的人决定其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直到1849年加利福尼亚州请求以自由州的身份加入联邦成为州,经过一番关于蓄奴和反蓄奴的激烈争执,美国通过了1850年妥协案,关于奴隶制的问题才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
3.推动西进运动的发展及西部的开发。美墨战争以美国的胜利宣告结束,尽管战争过程中美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西部广阔土地的获得,对于推动西进运动的发展,西部的开发及美国经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西部领土广阔,土壤肥沃,有广袤的平原及大草原,气候适宜,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西海岸优良的港口,漫长的海岸线,缩短了美国与东方贸易的通道;投机商和冒险家的宣传,使得人们认为,西部是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及实现美国梦的无限美好的土地。加上美国政府鼓励性的政策法规,大批美国人举家搬迁,从东部迁入杳无人烟的西部进行开垦开发。
1848年旧金山金矿的发现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淘金热的兴起更是为西进运动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大批美国人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加入了淘金热的大军,涌入加州。淘金热不仅在加州,也在西部各州迅速发展,包括内达华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等。1848年初加州外来人口只有不到1000人,到了1849年底,外来人口已达到10万人之多。大量移民的涌入,带动了西部服务业、工业、交通业的飞速发展,也加快了加州加入美国的步伐,1850年9月,加州成为美国第31个州。
三、小结
美墨战争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领土面积的不断扩大,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西进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同时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问题,也为日后南北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Keith W.Oslon,Wood Grey.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United State Information History,1994.
[2]黄安年.美墨战争简述[J].军事历史,1993(5):27-29.
[3]刘国柱.美墨战争:土地的魅力与海洋的诱惑[J].河北学刊,1995:102-104.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影响
20世纪以来, 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四大理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和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为标志的现代技术迅速发展, 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 例如, 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 但不可否认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例如, 资源环境危机, 人文精神缺失, 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可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例如,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 城乡关系进一步改善。
(一)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 现代科学技术对劳动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延长了劳动者参加劳动的时间, 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 脑力劳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的功能、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劳动资料的巨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推动社会生产力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再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拓宽了劳动对象的领域, 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向各大领域深入, 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
(二) 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 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部门的同时, 也推动了开发型产业、知识型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部门的产生, 服务产业也得到了大发展, 同时,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 在市场经济中也取得了一席之地, 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人们的消费需求多样化, 对非日常生活必需品等选择性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 享受消费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三) 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 推动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农民市民化, 大量农业劳动者转为工业劳动者。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例如, 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导致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 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
(一) 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
现代科学技术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也导致了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首先,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各国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 导致各种资源极速消耗, 许多资源正面临短缺或者耗竭;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例如, 许多工业化国家大量使用石油、煤等矿物燃料, 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同时, 化学制品也被广泛使用, 这在不同程度上污染、毒害了全球的生态环境, 此外, 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 影响社会稳定, 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 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在现代科技社会里, 人们只注重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求的满足, 精神世界的空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人信仰缺失, 他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自身应当具有的崇高的理想信仰;再次,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 反而出现了道德的滑落。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往往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对自身的良知和道义感的构建, 道德滑坡与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 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忧患
首先,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交往途径与交往手段, 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观念, 许多人终日与虚拟的网络相伴, 沉迷于网络中的交流, 忽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 造成人际关系淡漠, 人与人间的感情疏远;其次, 引发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社会问题。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同时, 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色情、诈骗等有害信息, 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作为网络时代的精神毒品腐蚀着人们的道德意识,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通过自主创新, 提高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 抓住发展机遇, 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培养科技人才
现代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主要体现在: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科技不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产物, 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晶, 是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 也取决于它的工具完善程度。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 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而进行传递的, 同时在传递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 因此效率比较高。为此, 我们应该加大教育投入,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创新教育制度, 培养科技人才。
(三) 构建现代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 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 它引导人们以“真善美”为旨, 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促进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我们应当构建现代人文精神, 发挥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精神支撑, 在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中发挥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让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互动协调发展。
(四) 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注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与评审机制, 采用同行评议与量化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又要注重评审人员的道德素质, 做到德才兼备。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基本方略, 所以我们也应加强科技立法, 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 防范与化解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 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我们无法否认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也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降低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让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树恩, 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2]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Z].1990.
[3]钟瑛, 李茂娟.网络色情信息危害现状与管理控制[J].信息网络安全, 2007, (5) .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推荐阅读: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科学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10-06
玉米种植管理技术简析10-24
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简析论文10-10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简析05-27
论系统科学对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影响06-07
简析拜访客户的礼仪10-22
简析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07-10
对音乐的感悟(人文社会科学论文)10-04
简析企业如何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论文09-13
简析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