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简析

2024-07-16

中国传统民居简析(通用8篇)

中国传统民居简析 篇1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文化内涵对现代居住类建筑设计的启示 ——以西安民居为例

班级: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研0701 姓名:刘启泓 学号:0741040

摘要:“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它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本文以西安民居为例,试图挖掘中国传统民居特有的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进行可继承性研究的探讨,为当今我国居住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生态优化;文化因子

1、前言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例如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的构成原则等,而中国人深层的世界观、自然观等民族意识也常通过传统建筑空间特性的塑造反映出来。另外,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建筑就像一颗明珠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耀眼的一席之地,而且影响广泛深远。

所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来设计自己的住宅,其营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因此它又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佼佼者之一。

自古以来,建筑的营建,不仅要满足人类对挡风遮雨、生活起居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类对心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天人合一”是中国“周易美学”的理论核心,在各类建筑中,传统民居最为完全、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现在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营建思想、中庸适度的发展目标、经验为本的承传模式,体现在追求“天——地——人”和谐共生上。它的设计精神为今天与未来讲究与自然谐调的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民居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居特色。专家们认为: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思想。因此更应充分研究各地民居,充分考虑它们的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因地制宜,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并结合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理论走多元化的居住类建筑设计道路。

本文仅以西安地区的民居为例,试图挖掘中国传统民居特有的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进行可继承性研究的探讨,为当今我国居住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2、中国传统民居孕育的“生态优化”理念

中国民居的生态哲理是受传统的哲学思想所支配,而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却又是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中国古人崇尚自然,效法自然,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这里“天”是无所不包括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要求主体人融入客体自然,坚持两者的根本统一,泯除明显的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指天、地、人均有其内在的肌理,但最终均要服从于运动不息的自然规律,天、地、人之间是一个有机循环和有新陈代谢的整体系统。这一思想反映到古代建筑上,就在于择地造屋,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建造居室等。《周易》提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张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和改造,在其变化之后应尽量与它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哲理和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在时空上却大大地超越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因此中国传统民居在“天人合一”哲理的影响下从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均充满了“生态优化”的理念。

传统民居是在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民居的择地建家很讲究在自然环境中的落位,选择有利的风土、水文、地理气候条件。中国民居的选址,基本上是按照“风水”的基本原则和格局,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最佳选择,具有上述自然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的小气候,背山屏挡冬季北向寒风,面水迎来南向季风,朝阳具有良好的日照,缓坡避免淹涝之灾和保持水土,并易在农副业的多种经营下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负阴抱阳”的基本原则不一定要有山有水,在平原地区只要形成背靠依托,面临全局和处于主动有利地位的空间也属于这种格局。所谓“一层街衢一层水,一层墙屋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明堂,对面屋宇即案山”(《阴宅房心集》)。而通过建筑层数、层高和地坪的调整,使整幢建筑前低后高和左右翼呈环抱状,也是模拟了“负阴抱阳”的自然环境来实现。古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为:“夫宅者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规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室相扶感通天地……”(《黄帝内经》),在这种阴阳合成的观点下,阴阳法则备受推崇。首先,院落外“实”内“虚”,构成了一对阴阳关系。其次,空间组合依据“门堂之制”,在轴线主导下依次排列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门堂一主一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东西厢房的配置是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控制的院落关系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在这种阴阳全成的观点下,中国民居从南到北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为阳(实),而院落为阴(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

中国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视其大小与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以具有“藏风聚气,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内过厅、穿堂等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院落空间即是气流集散的汇合处,它是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气场中心”,也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并在院落内引入大自然的风光:大户人家高墙深院,叠石理水,植树栽花,曲径通幽地把院落扩大为私家园林,而小户人家即使面积很小也要种植几株翠竹和几棵芭蕉或以满架苍藤,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中国民居还在室内运用各种盆栽、盆景、瓶插、山石巧妙地将人工与自然融合在适度的范围内,使它们来于自然、高于自然,将大自然的风景加以提炼,在小中见大,假中有真,近有透远,达到了多方胜景,咫尺山的自然感受。精心布置的盆景、盆栽展现了中国民居以绿色陈设为主的室内自然景观。中国民居生态精神又一表现是中国民居在建筑结构方面的特点,房屋一般在梁柱式木构架的外围砌墙,把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两者分开,支撑体和围护体分开,具有“墙倒屋不塌”的优点,大大减轻了地震对房屋的威胁。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仿生柔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建筑哲理中“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木材具有柔性和弹性,木构架中的节点又都普遍使用榫卯构造联接,如动物的骨骼关节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缩和扭转,地震时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的能量。

中国民居中还表现出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的生态精神,由于中国土地辽阔,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中就地取材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建措施。天然材料不仅对人体无害,且虽经加工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仍能反映自然的特征和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和大自然融合的心理要求。西藏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它们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然材料所特有的纹理质感和色彩易激发起人们的心理感应。木材纹理如烟云流水,质地温暖亲切,大理石或以山川壑或似云海波涛给人于无穷暇想。运用自然材料大有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3、中国传统民居空间组织及其构成要素的文化取向

民居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可以看到,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深刻地反映到民居的空间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上来。另外,道家提倡亲近自然、崇尚个性,对居住文化影响深远,为此,中国传统特色的住宅每每倡导一种朴实、内敛、人性化的居住模式。中国民居浓郁的乡土气息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有“情”观念。中国民居洒脱的生活气息、动人的民族风情和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是理性与浪漫的结合,常赋予人们以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外观与内外空间的处理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民居的地方特色。例如西安古民居一般称作西安四合院,但和北京的四合院又有不同。北京的四合院是单体的四合院,没有前后院之分。而西安的四合院一般都有两到三进,呈长方形,为典型的“深宅大院”;另外,西安现在存留下来的古民居,除极少量的明代民居建筑外,以清朝及民国时期建筑为主,以前大多是富商或官宦人家的房子,大部分都有精美的雕饰,比较华丽,艺术价值很高。西安市古民居不仅承载着先人对建筑、天文、哲学、人伦、政治等诸方面的理解和思索,也记录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从而积淀为古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是以“家”的概念作为基础展开,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把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转化为美的意识,从而将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审美观念置于理性的支配之下,伦理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所独有的特色。可以说,传统民居选址、布局的风水模式,反映出一种家之环境文化偏向;传统民居的对称组群封闭式布局,反映出一种家之伦常文化偏向。传统民居内部庭院的经营以严整的格局、强烈的秩序来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应当遵守的伦理规范。传统的四合院是按照中国儒家思想的宗法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体现在其空间格局上具有明确的轴线,反映方正严明的哲理思想和秩序,表现出建筑群体组合中的渐进的层次,向心的朝内院的家族组合体,堂屋是家庭生活的核心,为礼仪性建筑。建筑与情景的紧密关联在传统建筑空间的精神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厅堂、居室一定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的井然秩序,而花园则力求“自然”,追求轻松自在,总之建筑的不同功能性,表述着不同的气氛。西安民居的宅院一般为“一正两厢”的组合形式,按南北纵轴线对称构筑房屋和院落。所谓“一正”,指正房,为家内长者、尊者所居之处,坐北朝南,位于中轴线上。“两厢”指沿南北轴线相向对称布置的东西厢房,为家内晚辈的住处,建筑规模与装饰皆在正房之下。在正房的左右,有另筑耳房和小院,作为厨房和杂屋使用。正房平面布局彩用“一明两暗”的基本形,即以中间一开间为明间,两侧两个开间为暗间,明间为家庭生活起居、红白事等活动之用,暗间为卧室。西安民居这种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的平面布局,从空间形态上强调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传统等级思想。

西安民居都具有突出的门楼,门楼上端的正中间具雕刻精细的匾额。从匾额的镌字中可以看出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和信仰。门楼最富特色的是砖雕。砖雕花嵌装在门楼两侧砖墙上方的弯曲部分,俗称“鹅颈”的地方。鹅颈下也设置砖雕花,从上到下作垂柱状。刻花部分呈方形结构,三面外露,后面靠墙,六个角边都用砖刻的竹节边将主题框起来,好象画框一样。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如意。屋顶式样以硬山顶居多,屋脊常用青瓦竖侧砌筑,脊尾有吻兽。影壁常布置在大门入口处,挡住街道对宅内的视线干扰,以增强居室的封闭性。封面以浮雕花饰为主,有的亦雕刻吉祥文字,随着光影的变幻,壁面的浮雕亦幻化出丰富的质感。位于西安闹市区兴隆巷42号的高家大院。原是中国戏剧界赫赫有名的易俗社创始人之一高培支的旧居,修于清朝末年,大院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三进院落,院内两侧的厢房都是“房子半边盖”的厦房,具有典型陕西民居特色,且前后、东西相向对称,上房为硬山明柱出檐二层楼房,二道门为三开门,即正门带两个偏门,门楼砖雕精美,除花鸟竹木之外,“平为福”、“苍竹”等字如浮空中,与白纸窗棂相映成趣。

西安民居一般都具有平面布局紧凑、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以及装饰艺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但它虽然具有自己的地方风格和特点,但其平面关系与空间组织仍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民居模式。它的主要布局特点是多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故房屋之间的室外空间自然形成了狭长的四合院式的庭院。平面布局虽呈现窄长、严谨和规整的形式,但是通过组合变化,其各部建筑空间关系,既能满足生活使用要求,又能创造不同情趣和丰富多变的生活环境。如果在狭长的庭院中,不去考虑扩大空间效果,势必造成呆板、封闭、无生活气息的环境。然而西安地区民居,巧用檐廊、透花窗格等使空间相互渗透,在檐廊和花窗中、组织多种外观精巧,内容丰富的图案,使狭窄的四合院,处于淡雅、玲珑剔透的木装修之中。由于厅、廊、庭院相互贯通,不仅给室内外空间互相延伸创造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有层次的通透和扩大空间的效果。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布局方式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伦理观念和准则。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礼与乐(首先是诉诸情感的艺术与审美)的统一,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民居的一些细部特征,如门楼、窗等,它们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和涵义。思想的物化,既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综合表达,也是内在人生哲理的具体显现。门楼反映整个住宅的兴衰荣辱,因而产生了“门第高低”之分。窗大小、式样、或窗棂花纹、工艺反映人民的喜好和审美情趣。影壁、烟囟、柱头、柱础、屋脊、房屋的边脚和墙顶,门钹、门窗框的线脚,都充满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色彩。

民居陈设是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居的陈设一般都直接来自生活的物件,竹草编制的室内装修、床龛和陈设,家具和生活用具,无处不在表现着独具生活情趣和传统工艺文化。

3、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理念在当今居住建筑设计中创造性继承的探讨。

中国民居的崇尚自然、争取自然、借鉴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运用自然地形、材料,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它所映射出的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人工建筑与自然生态的亲和性,是我们今天创造新的人居环境必须重新开发、认识、继承和借鉴的宝库。在倡导生态与文化的今天,传统民居以其极强的生态精神以及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成为开展各种研究的良好素材。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建筑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与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事实上,建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古老的建筑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现当代建筑意义。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作者认为传统民居不是每一种形式都值得我们去延续和再现,必须从众多的传统民居形式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设计的创新中得以再现,从而研制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居住类建筑设计模式。我们可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民居中的生态优化理念、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等,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是真正能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传统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

建筑设计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哲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比物质条件更能深刻地影响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意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日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我国居住类建筑的设计往往出现两种弊病,一种是对西方现代建筑形象的生搬硬套,一种是对中国古典建筑形象的简单模仿。在外在形象的重围之中,建筑丧失了传承文化的功能,变成了不能表达语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这种危害是明显的。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不仅降低了人们的欣赏水准,而且损害了建筑师的原创精神,使建筑设计陷入了恶性循环:建筑内涵的贫乏需要形式上的华丽来掩饰,而单纯形式上的追求又带来建筑内涵的贫乏。两者之间似乎难以建立一种有机的结合。建筑设计者如通过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能够突破目前各种时髦形象的重围,而且能够创造出富有原创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新形象。我们应力求将“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矛盾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突破形的束缚,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展现或隐含传统文化的“意象”。

中国传统民居简析 篇2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样式。这其中就有木构架庭院式、一颗印式、大土楼、窑洞式、干阑式和四水归堂式。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就是属于四水归堂式,这主要与千灯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千灯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地处长三角区域,位于太湖水域,河流纵横、河网如织,全镇面积6.40万亩,其中水域面积1.26万亩,占总面积的19.68%,大小河流总共165条,其中南北流向的河流共77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共88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出行方式,同时对当地民居建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布局模式

1. 沿街民居建筑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有住宅型和商住两用型两类建筑形式,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商业繁荣有着直接的联系。千灯的街巷主要呈棋盘式布局,在各主要街道两侧分布着诸多的商店,这些商店在具备商业功能之外,同时也是店主的居住空间,这也就造就了千灯商住两用的特殊民居形式。住宅型的建筑则多分布于各街巷,没有像商住两用型建筑那样,对地段有较高的要求,其多分布于各个街巷,有些甚至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2. 邻水民居建筑

千灯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因此大部分民居依河而建、邻水而居,同时还保留着“水陆并行”的交通方式和“河街相邻”的棋盘格局。

三、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 民居建筑与街巷关系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即是一种建筑形式,同时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在传统文化研究中,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当地的民俗与文化、气候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可以说,传统民居建筑是了解相关信息的窗口。

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形态,走进小镇展现在眼前的就是黑瓦、白墙和砖石木构。整个小镇有四个层级构成,分别是:河流、街巷、建筑和桥梁。四个层面合理的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小镇水网如织,街巷交错的布局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桥梁作为纽带将河流、街巷和建筑有机的串联了起来,建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材料语言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表现

材料语言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存在于功能,二是存在于装饰。功能是材料语言应用的基础,装饰作为功能的延伸,是材料语言发展和深化。下面就从功能和装饰两个层面对材料语言在千灯传统民居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作简要的分析。

首先,在功能中的表现形式。千灯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整个小镇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朴素、淡雅、宁静和朦胧。这其中,建筑的材料就起着重要的影响。细看千灯的民居建筑,在结构功能上,其主要涉及到的材料有:瓦、木材、石材、砖、石灰、生漆和桐油等。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木构架式建筑,木材在其中是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建筑的梁架、立柱都采用了木材。此外,从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构造上看,砖、瓦与石灰组合构成了建筑的墙体和富有特色的深灰色屋顶,石材在建筑结构中主要用作建筑的基础、柱础和铺地,在千灯环境较潮湿的环境中,石材的运用既坚固耐用,又防潮方式,是一类对于千灯的民居建筑不是深宅大院,这些建筑大都是普通的民居住宅,它没有多进的院落,也没有组合的院落结构,因此在材料的运用上也多了许多朴素、实用、节约,甚至一些简陋。

其次,在装饰中的表现形式。民居建筑的装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依附于民居建筑而存在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民居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深化,同时又是一种建筑艺术的重要内容,装饰在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表现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有着丰富的装饰艺术形式。在此,主要从工艺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工艺上。材料的工艺主要有木雕、石刻、砖雕、陶塑等。这些工艺的运用与民居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使用石材进行地面铺设、台阶堆砌、地基铺设和柱础的安装等等。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材料上。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建筑与装饰有着密切的联系,装饰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因此装饰所涉及到的材料其实与建筑构造所涉及到的材料基本一致,或者说相同。这其中就包括有石材、砖、石灰、瓦和木材等。其中,是石材和木材的装饰运用较为广泛。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使用到了花岗岩、砂石、卵石等,其中花岗石主要用于地基和柱础等,砂石和卵石主要用于庭院铺地等,特别是卵石,利用其色彩和形态的丰富变化,可以在庭院和步道上铺贴出各种装饰纹样。总的来说,石材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这类材料既经久耐用,又防潮防水,很适合千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木材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最主要的材料,在装饰方面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木材装饰的种类主要有衫木、松木、香樟和枫树等。建筑梁架、门窗格扇、檐板栏杆、屏门飞罩以及各类木制家具等都有着精美的木雕木刻,可以说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的结合。此外,砖瓦和陶塑等的装饰运用也较为普遍,主要题材为一些吉庆祥瑞的动物、植物、人物和神话故事等内容。

3. 材料语言的色彩要素分析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这是对江南水乡小镇视觉感知的描述,这也是千灯的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体现出来的形态。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中,墙体以白色基调石灰粉饰,屋顶为黑灰色瓦片覆盖,梁柱和栏杆为粟壳色木材构造,内外檐及梁架为淡褐色木材构造……加之街巷路面灰黄色的条石、碧绿的流水和油绿的树木,构成了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幽静淡雅、简洁朴素的整体色彩效果。

总之,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民俗与文化、气候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材料语言是传统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机的渗透于民居建筑的每一根柱子中、每一条石板中、每一块砖纹中……材料在构造和装饰上体现着千灯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可以说材料语言与民居建筑师功能性与审美性最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6.

[2]《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3]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刘森林.中华装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5]阮仪三.江南古镇[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

中国传统民居 篇3

关键词:传统民居;民居文化;特点;可发展性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各地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征,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土地是人类自古以来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中国民居也以既统一又多元化的形式出现,居住成为民居最基本的功能。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勤劳人民用汗水积累下了很多宝贵经验,使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成为我国也成为世界的宝贵遗产。中国传统民居是非常注重风水、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的。这种被保留下来的文化,直到今天也有很多地方被沿用。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分类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河南和陕甘宁等地区,大体分为地坑式、土坯式和沿崖式。地下窑洞占地面积少,隔音、隔热,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气候干燥。当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只有黄土是较多的,而且更适合于窑洞建筑,不仅能节省资源,也能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干栏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干栏式住宅下层为空,上层用来居住,这种居住格局也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整个房屋是架空的,居住区在上空,通风便利,防潮湿。干栏是用竹、木等做为承重的物体构件。

圆形常见的蒙古包。蒙古人以游牧为生,经常迁移,为了便于拆卸,大多以毡棚为居住所,上面仿造雨伞的形状,下面为圆形毡墙,顶端留有空隙,经常用来采光、通风。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包也因此成为了游牧民流传下来的产物。

四合院在所有的传统民居模式中,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极其广泛。北京和东北地区较多,四合院的空间形式常为封闭性。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具有主体建筑突出,流线明朗,格局完善,建筑层次分明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民居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不管是建筑还是各类文学作品,都不是闭塞的,而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可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文化产物。就中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社会内涵下,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吸取内在精华为我们所沿用,更能作为今天建筑的典范从中得出灵感,创造出能被现代人所接受,更能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建筑空间。

四、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我国南方民居多雨,较注重通风隔热,雨水排挤,不常用贵族颜色而多用绚丽色彩,建筑形式自由夸张,寓意浓厚;北方民居风沙较多,要求保温,房屋色彩较单一,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较深。

五、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内隐性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并融汇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中。道家提倡崇尚个性,亲近自然,对中国传统民居居住文化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也是多个民族、地域相融合的结晶。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强力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六、结束语

中国传统民居综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构造的手法上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状况。传统民居的内在特质和文化,应该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和发展,也应以活力充满新文化的形式重现在现代人的生活过程中,使中国传统民居更好的服务和被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中国传统民居对今后新的住宅设计影响深远,会出现更前卫的设计理念,各地区将传统的文化内涵经深层次的提炼,总结出适合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当继承传统的,民族的丰富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内蒙古传统民居 篇4

摘要:内蒙古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得蒙古包这种便于搭建、拆卸和迁移的建筑成为蒙古族的传统住房,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和政治背景的变迁,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的生产方式和居住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汉族文化的逐步融入令这一地区的民居形式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关键词:传统;蒙古包;民居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从自然史的角度来看,蒙古高原早在百万年前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先有绿色植物,后有食草动物,然后有食肉动物,最后才有人类的出现。从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来看,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的活动,长久以来,相对应的人类的居住建筑也随着他们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着。

内蒙古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家园,蒙古包就是游牧文化下的产物,与牧业经济一样呈现出游动、分散的特征。蒙古包,名称源自满语,古时被汉族成为“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包是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在草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下,蒙古族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对于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他们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实践,终于形成了适宜于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历史证明了蒙古包是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域持续生存的物质产物,也是草原文化亘古发展的物化载体。

蒙古包主体结构由套脑、乌尼、哈那、乌德组成。套脑是由木材做成的天窗,平面为圆形,有四根辐条,呈十字排列,辐条之间的空间就可以用于蒙古包通风采光和气烟排出。哈那是蒙古包围壁的骨架,选用轻质沙柳做成的可张可收的活动网片,便于搬迁。乌尼是蒙古包的顶部骨,起着檩、檐的作用。乌德即蒙古包的门,由框、门槛和门楣组成。套脑、乌尼哈那、三方构件完美结合,构成一个坚固的结构,这种结构除了可以承担竖直方向压力,更重要的是,在草原的大风气候下,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稳定性。首先蒙古包是圆形的,所以能轻易化解各方向来风的正压力;当狂风吹过屋顶时,由于流体力学中的柏努利原理,风对屋顶产生向上的吸力。这时把蒙古包的套脑打开,狂风对顶部的上升吸力即会被通过陶脑排出的气流所抵消、破坏。

蒙古包的制造材料全部取自于大自然。用作结构材料的木料取自蒙古高原广阔的山林,围护结构取自羊毛擀成的毡子,系绳取自驼马鬃马尾搓成的围绳和带子。可见,蒙古包的制造材料全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最适宜于游牧生活的优点是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搭盖蒙古包只需要地面平整即可,其各个构成部件都是独立的,装配简易。历史发展到后期,蒙古包的拆卸和安装非常方便,已经专门属于妇女了。“凡张幕,妇女掌之,以时时迁移,故习熟其事,一转瞬间结构已具”。蒙古包的主要结构都是木质材料,可分根分片,可折叠,收放皆可。拉结蒙古包结构的一般是柔性材料,如围绳、带子,连接时系活结,拆时容易解开。带子一旦解开,围护部分的毡子和结构就自动分离。在紧急情况下, 一个人能很快卸完。所有的构建都重量轻、体积小,用骆驼驮运或用车装载都很方便,轻便易行,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搬运就足够了。

蒙古包是古代游牧民族崇天敬天、热爱自然、信守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们从天际幽远和日月星辰的出没中形成“天圆地方”观念,依此构建居所,而有“天似弯庐”之说,实为弯庐似天。苍天的浩瀚无际,神秘莫测,日月星辰行于其中,时而风调雨顺,时而霜雪雷雨,其变化关乎着草原的盛衰,使他们产生以天为主宰的自然崇拜的宗教观念,天在整个北方民族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力量。他们发明、创制的居所正是这种敬天观念的物质表象。蒙古包的形成也是古代游牧民族认识天体运行规律,利用日暑计时的智慧结晶。他们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照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计算时间。据蒙古国学者麦达尔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帐幕的搭建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他的研究表明, 当时计算时间最准的为四哈那、六十根乌尼的蒙古包。根据日光照进套脑内外、乌尼、哈那的不同部位、被桌、坐垫、碗架腿等划分时间,以此来安排一天的生活。

蒙古包所有的这些特征,都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在生活生产中与环境相互依赖的智慧,以及他们与自然相互尊重、融为一体的和谐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在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下逐步发展为定居,这其中的原因首先可以说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蒙古族由最初的游牧、狩猎生活逐渐转变为以农耕为主,另一个原因就是外来文化的侵入对游牧文化的冲击,像藏传佛教的盛行、汉族人口的大量涌入等,都对蒙古族本土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蒙古人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明朝时期,内蒙古地区有了类似中原地区用土木建造的固定建筑。到了清代,蒙古土默特部落重要首领俺答汗同意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的移民在归化城建筑“板升”。(蒙语“房舍”之意,后泛指土木建筑的村舍、城堡),这些建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草原地区穹庐建筑的风格,之后的居住建筑就呈现出汉族的特征。

移民迁徒往往有一定的地域性,通常是就近迁移,如甘肃、宁夏的移民迁于内蒙古的西部,陕西、山西、河北的移民在内蒙古中部落户,而东部移民多来源于山东、辽宁等地。由于与原生活地区有相近的自然条件,所以移民带来的居住形式比较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今天内蒙古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内蒙古西部属半沙漠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决定了这里的住宅多为平顶。平面布置多为“四合房式”,院子南北甚长,成窄条状,房屋前檐多数带柱廊。房屋正面有精美的砖雕木饰, 明显受宁夏建筑影响,所以又称“宁夏式”。中部地区的住宅形式多仿照山西北部的住宅风格,平面布置成四合院,大门开在正房的东南角,院子呈南北稍长而东西略窄的方形,一般为一进,也有的连接至数进的。房屋前檐木装修面积甚大,屋顶为半坡式,前长后窄;坡后墙高耸,前坡面曲线和缓。在内蒙古的正黄旗、丰镇等地为黄土地带,土质细腻、土层构造坚固,适于穴居,所以当地农村多以窑洞为居,也有一部分居民在地面上做圆拱形房屋。东部地区的住宅带有东北风格,从平面上看,大门、正房都布置在中轴线上, 两端建厢房,成三合院。院子面积广大,房屋密度稀疏,屋顶做成双坡式,没有曲线。通辽地区也有不少民居做圆顶的,与吉林民居相似。在内蒙古东部靠近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右旗,自清初以来,不断有俄罗斯人迁徙于此,并与来此闯关东的山东等内地人联姻,形成今天的俄华后裔。他们的住宅外墙用圆木以井干式砌筑,带有明显的俄罗斯特色,当地人称之为“木克楞”。室内多是通过一个前廊或前厅,首先进人厨房或相当于饭厅的房间,而这一空间正是他们会客的场所。在住宅深处还有一个厅往往是这个家庭的精神中心,墙上挂着东正教的圣龛,桌上摆着代表这个家庭荣誉的物品,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外人非请莫入。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来自“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布里雅特蒙古族和部分鄂温克人很早就处于半定居状态,其住宅深受俄罗斯住宅形式影响,但在空间使用上有着明显差别,如俄罗斯住宅中的内向性的厅在布里雅特蒙古族住宅中是不存在的。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 篇5

——慈城调研

慈城镇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4公里,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为慈城沉积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体验日记:

清早,我们调研小组来到慈城。千年古城慈城,处处弥漫着古朴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宁波市唯一的省级古建筑群保护区,是江南最具唐代街区风貌的千年古镇。建城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为越王勾践筑,城址在慈城西南王家坝,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县城。

慈城古县城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且表现在钟灵毓秀的独特风貌。全城山水相映成趣,其中五磊山、太宗山等山脉丘陵构成“九龙戏珠、四灵围合”的朴素形态,姚江、城河等江河湖溪造就“四水归堂”的水系格局,城区穹隆起顶,街衢坤龟成形,生态环境秀丽清幽,凝聚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人杰地灵”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

(一)总体布局:

慈城地理形式和山水格局颇为符合“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城址选择原则。慈城地形历来为阴阳家所激赏,其地势“凭高原,面广野,九岭腾骤,二江吞吐,东据鹏鹤之浦,北枕黄牛之山”。从阚山山顶极目四眺,城北群山连绵,山势高平如屏风横立,东山如龙旋延至南,西山如虎,雄居城西,南则平野十里,慈、姚两江襟绕其前,极目南望,古县治——城山渡清晰可见,河姆渡前隐青山,四明山遥列西南,双顶山、赭山几立平野,狮子山与清道山遥相唿应;城北为慈湖,是唐代开元间房琯所开,与东钱湖、月湖合称为明州三湖,风景清幽。沿湖四周,旧时多有亭轩阁楼,县志载亭有名者十余个,今存师古亭。湖中一堤,堤分湖东西两半,彩虹桥在堤上,与师古亭交相辉映,是为慈城依据传统风水说与天人合一之思维模式的体现。

古城规划特色,即路网格局,水系与路网共同形成双棋盘格局。以孔庙、冯俞宅、甲第世家、师古亭等古建筑为标志,古城内留存学宫书院、祠堂牌坊、官

宅和各式民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迹丰厚。在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该县拥有约60万平方米传统建筑。

(二)单体建筑

庙宇:我们小组首先来到孔庙。孔庙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两侧的左右轴线上也对称地建有祠、阁,体现出儒家“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

站在庙门前,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高深莫测的气息。

迈进明伦堂的大门,仿佛听见那朗朗的书声响彻了慈城上空;那芸芸的学子筑就了慈城辉煌。而当我看到孔老夫子的雕像时,更是被他深邃的眼神中掩藏的思索所震撼。儒家的思想真是我们这个民族智慧的典范,自它诞生起,这光芒就辐射了绵长悠久的中华文明。

除孔庙外我们参观了城隍庙,城隍庙位于慈城县衙西侧,建自唐代立县之初,宋咸淳四年(1268年)重建,历朝累有修葺。清同治九年(1870年),邑人冯本怀募捐修建,后毁。现重建的城隍庙建筑属清代规制,庙院宏大,布局完整。

慈城城隍庙座北朝南,是中国道教庙宇殿堂的典型建筑形式,殿宇戏台层层叠进,厢房配殿纵深相连,贯穿一体,既有寺庙殿堂配置特色,又具官署建筑风格,其神学意趣和“前朝后寝”的功能十分明显。慈城城隍庙是目前国内恢复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县衙:宁波慈城古县衙,有着古朴的味道,长长的大道,对着县衙的大门。前院人声鼎沸,后院小径幽深。堂门亭轩错落有致,土地祠、清清堂、县丞署等都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县衙行政管理体系的完整风貌。慈城县衙按风水理论及官定县衙建筑规制,坐北朝南,设中轴线,立大堂为正厅,再围绕大堂错落有序地展开,构成气势雄伟的建筑群。整个县衙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廊道相接,浑然一体。

慈城县衙的建筑格局,在一般衙署建筑规划的基础上,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是东西科房的配置,一般衙署通常是平均各三房,而慈城清代县衙是东为“户”一房(加之钱科、粮科),西为“吏、礼、兵、刑、工”五房;二是仪门与大堂之间甬道上,一般衙署通常设坊(“戒石坊”),而慈城清代县衙设亭(“公生明亭”、“箴石亭”);三是大堂之后的宅门与二堂之间,一般衙署通常规划为院落,但慈城清代县衙为川堂。

道观:我们调研小组最后来到了慈城东门外塔山之上的清道观。

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炼养性,以及进行各种有关活动的场所,唐宋两代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慈城清道观的命运结合。元以后,历经毁坏、重修和扩建,到民国时期,清道观槐荫夹道,松皇满亭,依山建筑共有七层,阁、厅、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胜记,尤以巨钟而闻远近,该建筑于文革期间拆毁。

作为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建设的重要工程,清道观于2004年至2007年重建,所用建筑材料全部采用木材、石材、砖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并全部采用传统工艺;在对原清道观的建筑格局及风格进行大量考证的基础上,恢复了山门、仪门、雷祖殿、东岳殿、东岳退居殿、戏台、玉皇殿、三清殿、关圣殿、十王殿等建筑。建筑质量及艺术皆达到了目前采用传统工艺及材料进行古建恢复重建的最高水准。参观重建后的清道观,让我们对古建恢复重建的技术叹为观止!

总体说来,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拥有珍贵的古建

中国传统民居简析 篇6

关西新围的建筑文化内涵

文/燕凌高健婉

围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山地

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搜产生的特殊文化载体。

关西新围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竣工于道光七年(1827),位干江西

省农南县郊.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面积

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翰南客家方形围屋。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是世界客家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关西新围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中国设计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客

家人的聪明和才智。它是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

谐结合的设计思想的完美结合体.它除了其建筑形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设

计中还体现粉深刻的建筑文化内涵。

一、关西断圈体现的民俗文化观念

1.宗族意识。首先,从内部布局来看宗族意识.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建筑

中的宗庙建筑部分,关西新围也是这样,祠堂在其建筑格局中占有一个很重

要的地位。关西新围中象征家族和子孙繁衍的祠堂位于整个围屋的正中心,是圈中最紊华、最考究、最宽敞的房间.以它为中轴线,中心建筑依次为下

厅、前厅、上厅,前后三进,五组并列,十四个天井,对称分置十八厅,四

周筑以坚固的围墙。处在中心的宗祠就像有特殊内涵的华表或图腾一样.起

到核心作用。

祠堂对于客家人,不仅仅具有常规的祭祖和礼仪活动等功能,我认为还

有更深层次的精神隐喻性。

它是奋进精神的象征。客家人受异地文化的冲击和生存的挑战,他们具

有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供奉祖宗神位的宗祠,目的是鼓励、告诫

后代不忘“祖业.,使之更加发奋图强,荣粗家族.它是客家人乡愁的归宿。客家地区山多地少.迫于生计,客家男人不得

不远走他乡去闯荡天下。建立家园和回归故乡是他们永远追求的梦想,而象

征粉家族的宗祠则成为他们精神回归的离所。

其次,从供奉门神来看宗族意识.客家人比较注重对“门神”的祭拜,所以大门的侧边都供有神台.客家有传说,人死百年之后会回家,来保佑他的后代。而供门神的目的.就是希望门神在祖先百年回家之时,只放祖先回

家,不放其他的邪神进围屋。

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和崇祖遵礼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发达的宗祠

文化,并由此派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居住习俗文化,使得客家围屋有着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审美价值.2.风水观。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是中国古人的建筑思维和建筑观念的反

映。其中,有很多经验性的因素,有的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以及实用价值,但是其中也有相当的迷信色彩,应该加以批判、吸收、研究、利用.关西新围的构造有点类似北京的四合院的设计,是明清时请一个北京的“风水师”设计的.正因为它是风水师设计的,所以它的设计中必然包含了

浓厚的风水学理论。

关西新围的选址和朝向体现风水观。几百年前,初到南方的客家先民弱 小无援,有着祈求兴旺发达的迫切心愿,风水学中的“天人感应”恰好满足 了客家先民的这种心理需求,因而聚落的选址、朝向及空间构造便成了能否 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客家有句俗语:“山旺人丁.水旺财。”关西新围选在 三面环山而仅留一向出口的壶形盆地上,就是希望自己的宗族越来越兴旺,井且这种特殊的地势给人一种心灵的归依感,起到了辟邪的作用,是风水学 中“四地神”的最好典范.盆地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小河,人 们只能看到水流来,看不见水流走,这就是离惫财源滚滚来、钱财永远不会 流失。关西新围是坐西南朝东北的。它本应坐北朝南的,不过如果那样就正 面对着公路了。而在风水学上.房屋的正面对,公路是相冲的。于是它坐西 南朝东北,就化解了犯冲的可能。并且,人们以传统的五方、八卦观念来坐 镇邪祟,营造中原式庄严、平和气氛,把围屋建成平衡、对称、井然有序,从而驱逐心中恐惧不安因素。

关西新围的半月池体现风水观。它象征着聚财。水代表财,半月池把水 储存在围屋正前方,就是窝意围屋的主人会财源滚滚。它也称“墨水塘”,窝意后代有知识。围屋的先人都是读书经商之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把家族更加的壮大。

关西新围中“z”形的排水设施体现凤水观.因为客家有句话:“山不放

直水。’水代表财,放了水就等于是放了财.把排水的路径变成z形就是为了 减缓流速,象征不走财。

关西新围祠堂大门两旁阵着的雌雄大石脚体现风水观。雄狮左脚握“官 印’,象征的是子孙官运、家运发达.雌狮右脚抓“元宝”,象征的是未来 的家族财源滚滚.雌狮子身上附着的两只小脚子,象征围屋子孙满堂.以上阐述的民俗文化观念,不论是宗族意识方面还是风水观方面,都体 现了关西新围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结合的设 计思想。

二、关西断圈设计中体现的防御外敌作用

客家先民身处深山,为了避免异族和山贼的侵扰,于是设计出来的关西 新围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首先,关西新围5米以下的墙体材质是三合土。三合土:石灰、沙石、黄泥,掺杂濡米汁、桐油。它们在以一定比例调制时,硬度甚至超过水泥.选择三合土作为墙的材质,当敌人进攻的时候客家人只要待在像小城堡一样 的围屋里面就安全了。在外敌人侵粮食用尽又不能出围屋的时候,把三合土 放入水在锅里煮,过池之后就可以食用了。这个功能可能在全世界的房屋的 功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当敌人进攻对外防御时,半月池就相当干一个城池。

第三,关西新围的门有三道机关,第1和3层形成夹层,可灌水,可用 火攻术击退敌人。

第四,关西新围的炮楼设计的防御结构极为严谨。它是根据四周地形的 不同在四角建造了4座炮楼,东面两座为2层.西面炮楼由于正对起伏的丘 陵地形,炮楼为3层,二、三层有门与围屋相通,两侧房屋多用来存放武器 弹药等战备物资。在四角炮楼顶层的抹角处建了单体小堡垒,完全消灭了死 角。一般的炮楼只能攻打远距离的敌人,而关西新围的炮楼,就算敌人到了

城门底下,围屋的居民还可以站在炮楼上攻击。

三、关西析围的生活实用价值

关西新围规划设计、建筑技艺和环境的选择均着力于创造一种“天人合一、阴阳协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很、调节阴阳 等功能。其显示了客家围屋军事功能与住宅要求有机结合及建宅人高深的建 筑修养。

首先,关西新围深处丘陵,旁边有山有水,天气宜人,属亚热带况润季 风气候,十分适合人居住.住在围内的居民使用水和寻找或种植食物都十分 方便。

其次,关西新围内完备的排水蓄水防火措施.半月池、环绕围星的有一

条排水沟、房屋前摆放的大水缸都有排水蓄水防火的功能。祠堂里的排水措 施非常的人性化,祠堂内地面的排水措施是z形的,是为了使沙石沉淀,减 缓水速。沟里面养了许多只小乌龟,它不仅是招财长寿的象征,还有一个非 常实用的作用.就是除污。它形成一个自然的排污生态系统,清洁排水沟里 面的杂物,使排水沟不至于堵塞。这点也做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第三,关西围屋内的通风排气措施非常好,在各个房间都留有排气孔,使 屋内的空气常年保持清新。围屋内的设计可谓是处处替人着想,以人为中心。第四,关西新围内部还有供人看戏的戏台。是当年围屋的主人供他的苏 扬小妾看戏用的。由此可以看出关西围屋设计的人性化。它是集居住、娱 乐、防御为一体的经典建筑。

客家围屋不但是供人居住的古老建筑,更体现了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 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结合的设计思想.它从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中国 设计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客家人的聪明和才智。

如果要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品,传统民居的设计是可以作 为重要的借鉴与参照系。所以,迫溯民居的历史、研究民居的内涵,是十分 必要且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传统民居中的建筑设计精华,为当 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服务。

燕凌.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文化 篇7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色彩

1.民俗文化

广义地讲, 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这里仅将民俗限定在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范围内。其中与民居的设计、建造、型制、装修等有直接关系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 、受阴阳、吉凶鬼神等影响而成

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远古民俗, 产生于人类的幼稚时期, 萌芽于原始社会的蒙昧思维。这一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等民间信仰。

卜居相宅, 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 逐渐形成的民间的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 其中反映出营造实践、经验知识和巫术迷信的结合, “山南水北”, 是人们从山川大地的阴阳向背中最初发现了温暖阳光的意义, 在漫长的岁月里, 逐渐从对环境的韵律随时随地地感悟中加深了对宇宙的认识, 形成了诸如“九宫”、“太极”等对时空的综合观念, 从而构成了中国建筑环境总体框架的基本模式。这也可以说是古代科学、艺术与迷信的综合产物。在民间建造的过程中, 也时时体现着这种“巫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土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 还要祭公鸡以“以除阴鬼神之气”, 因公鸡叫天明, 而鬼是只能在夜里活动的。居民内还常设有“桃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2) 、体现民间象征意义的图案、色彩、构件和空间关系等

民居重视吉祥, 表达人们心理的祈求, 强调对心理的寄托, 为了祈福免灾、趋吉避凶, 民居往往以“谐音”、“类比”、“模式”等艺术方法体现出浓厚的民俗意识, 含蓄的表达出人们美好的心愿和向往。宋代以后, 尤其是明清世俗文化发展以后, 谐音文字游戏成为民间艺术中体现受民俗心理制约的最常见手法。民居装饰的木雕、砖雕、石雕, 以及室内装饰、年画、窗花、家具等都随处可见。这类图案和器物最常见的有:鸡和鱼的图案, 边缘有葫芦笙的画纹, 意为“吉庆有余”。喜鹊站在梅花树上, 意为“喜上眉梢”。三只豹子簇拥着一只喜鹊, 意为“三报喜”。

文字、图案、符号等在民居文化艺术中的体现也很常见。如“紫气东来”、“人杰地灵”、“五福捧寿”、“三星拱照”、“千祥云集”等, 多出自约定俗成, 反映人们的心态慰藉。“卐”曾在布德贡吉的时代 (汉代) 作为苯教教徽在藏区流行, 藏区称“臃中”, 吉祥福寿之意, 故又称为“喜旋’。在今天的藏式民居上, 它与日、月、火纹样连用, 作为女儿墙的装饰图案。“卐”在炎黄时代传入中原, 汉人称之为“万”, 其长久、长寿的喜庆涵义仍颇得民间喜爱, 亦有将其作为墙面装饰的。含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民居的空间组织上也有体现。一般院落式民居的前院并不直对大门, 而是谦虚地隐在影壁之后。影壁上也要刻以“福”、“寿”等吉祥图案。在南方院落式民居中, 常可见四面屋顶均坡向天井, “四水归堂”, 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是商业发展以后的提法。其他尚有佛手象征多子多孙, 牡丹象征富贵, “九”是圆满完善之数字, 红色表吉庆, 黑色喻不幸等等。所有这些用类比、谐音的文字、图案、符号刻画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建筑中, 正是表达了人类寄予的美好向往。

(3) 、习惯性市井民俗

道教认为人于世上, 应该“甘其食, 美其眼, 安其居, 乐其俗”, 不同的人对“甘、美、安、乐”的认知方式不同, 但欣然此道的心理却是一致的。民俗的实质就是自然地人性, 民居中渗透的诸多风俗习惯就反映了自然人性的真诚流露。

在苏南一带有“哥东弟西”的习俗, 即大户分家时兄长分东侧房, 弟弟分西侧房, 既成民俗, 不会发生争执, 东西两侧的间数一般是对称的。东北寒冷, 民居冬季靠火炕取暖, 平民家庭的厨房与过堂、厅堂合一, 同外界直接联系, 冬季气温较低;居室内有火炕, 兼有起居室和客厅的功能, 一般面积较大。因此不难发现, 习惯性的市井民俗, 已经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 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 渐而成了一种民俗文化。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文人文化

中国民居逐渐生成为自然之物, 是没有建造师的建筑。最早承负了部分建筑师工作的人是建筑工匠, 设计与施工基本是同时进行的。历史进入唐宋以后, 传统建筑工艺发展趋于成熟, 实践上也就走入了相对固有的模式中, 建筑设计一项在工匠的工作内容里所占比例日趋衰微。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多研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大多重视精神生活, 反对物欲羁绊, 追求朴实淡泊的生活方式, 对民室设计与建造常常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此文人文化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相对较多地渗入民居的建造中来, 他们的艺术观、审美观, 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 则深刻地影响了民居的建造方式与美学特征。

因为文人直接参与的民居建造较多融入了其自身个性与独特的审美观, 与文人追求恬淡和谐的心境融为一体, 决定了文人建筑宁静、典雅的艺术审美特征, 成了文人“举杯邀月”、“烂醉花间”的理想场所, 与民众民居安乐吉祥、朴实直露的性格相对照, 偶或难辞“病美人”之咎, 但它们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应该说, 民居中最直接反映文人文化影响的, 当属垂挂于厅堂、雕刻于大门的楹联、题额。这种由桃符演进而成的汉文化特质常以寥寥数语体现主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向往、对人生的深刻体味以及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劝谕、告诫。而民居楹联除部分通用的吉祥祝愿用语外, 常常是格言“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反映了主人乐善好施、重视教育的意识;“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自嘲中有傲世之骨;“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体现了主人栖居乡野, 却不放弃精神贵族化的自我意识。门楣上题的是“桃李园”, 可能是教书授业的私塾先生的别院;包吸烟室命名“吞晕轩”, 把麻将室命名“排山阁”, 题了“读画敲诗”、“老学庵”, 要佩服主人学而不倦的精神。这些楹联、题额形成的文化氛围, 散发出浓郁的文化传统气息, 使民居的内涵大大超越了自身价值。

三、结语

我国悠久的文化造就了中国传统民居极强的生态精神。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不是封闭的, 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 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改变以往作为投资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建设和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角色, 最大限度地削减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 强化宏观调控职能。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当前我国政府存在的“服务缺位”等问题, 最终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

(二) 建立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 必须改变以GDP经济增长为取向的政绩考核标准, 应该将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更多地关注公共服务水平与公共服务覆盖面。因此, 必须对政府的服务实行绩效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 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欣赏习惯, 我国现代民居建筑进程加快, 使许多民居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城市化与历史文化, 正经行着前所未有的碰撞, 他们既对立又统一。我们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 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现代民居设计中, 创造出突破形的束缚, 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的新时代民居。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文化的涵义可广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色彩仅从社会意识形态角度, 选论对中国传统民居广泛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

参考文献

[1]辞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年

中国传统民居简析 篇8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古村落都在慢慢消失,所以我们应保护现有的中国传统民居,分析其装饰艺术特点,更好的运用在现代民居装饰中。关中民居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并且在中国传统居民建筑已经自称一派。关中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的形式,关中四合院作为陕西传统民居的代表,把装饰图案展示的淋漓尽致,具有探讨研究的价值。

中国传统民居装饰图案的概况

1.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

中国传统民居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融合了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美学思想哲学思想,最终形成了传统民居的六种形式。在北方木构架庭院式最为常见,通常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其中以四合院为代表,遍布在北方城镇乡村。四水归堂式住宅和北方的四合院在平面布局上相似,但是主要分布在水较多的江南。一颗印式住宅的代表主要在中国南部云南,在布局上与北京的四合院差不多,由于是木构架,墙体多有彩绘。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是窑洞式住宅的分布地,这种窑洞式的建筑材料符合方的气候,冬暖夏凉适合居住。干阑式住宅形式是专门为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而设计,南方水多,这种住宅建筑形式可以隔潮,防止蚊虫。

2.传统民居的区域特征

中国民族众多且地形复杂,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的传统民居的多样性。中国北方民居的代表是山西民居,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祁县的乔家大院。整个大院布局严谨成“囍”字形,多种多样的木雕装饰使乔家大院更加迷人,乔家大院随处可见富有民俗寓意的木雕艺术,像正房门楼为百子图,大型的浮雕的图案有“八仙献寿”造型优美;乔家大院砖雕装饰题材是相当广泛,大院中所有的房间下部都有以人物为题材的真金彩绘,以植物为题材的葡萄百子图、花开四季等;十分精细的石雕在乔家大院较少见,如五院门蹲石狮中座“马上封(猴)侯形象逼真。乔家大院的装饰雕刻艺术表达祈求纳福是不变的追求,不论是什么装饰图案,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社会地位的追求等。

3.装饰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装饰图案在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造物发展中不断融合我国的到家学说、儒家学说等,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装饰图案风格。在远古时期,先人们通过对宇宙万物的动植物像飞禽走兽、花鸟的形状充满了幻想,由此出现了图形符号装饰图案。随着手工艺的发展,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在彩陶、石雕、玉刻中出现的装饰纹样越来越多,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在明清达到了高峰。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主要分为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纹样的形成主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动物纹是被先人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像乌龟、鸳鸯、孔雀等;植物纹的种类多种多样且形式多变,常被赋予各种品质等寓意,像梅兰竹菊四君子;几何纹通常用在陶器、瓷器上,是以几何形状为主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回纹、冰裂纹等。“每个中国装饰图案,都蕴含着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是给予我们透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基础。

陕西关中四合院建筑中的装饰图案

1.陕西关中四合院概述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国最早的民居就出现在片土地上。关中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一派,关中传统民居一般为传统的四合院和三合院,所以院落的层次较多且其气势恢宏。关中民居平面布局都很严谨,虽有其自己的特色但布局还是属于中国传统的民居模式。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形式,呈长方形的院落,一般有五进四合院,院落由大门、影壁、倒座房、屏门、垂花门、正房、厢房、耳房、后罩房、群房、廊、庭院构成,其装饰图案以“福寿双全”等吉祥图案为主。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合院。早在商周时代,我们祖先居住建筑就已经采取了四合院的形式。岐山凤雏的西周建筑遗址平面呈矩形,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为门道、前堂、后室,前堂和后室之间有廊相通,大院两侧为先后相连的厢房,中间形成两组院落,是一座相当工整的四合院,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四合院。

关中传统民居四合院,与其他地区的四合院最大的相异之处就是,用地狭长,因此也被成为:“关中窄院”。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诸多因素促使窄院的形成。陕西关中地区党家村四合院一般占地四分,虽然带有后院、偏院的,但是数量很少,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关中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平面布局紧凑、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以及装饰艺术水平较高的特点。

2.陕西关中四合院中装饰图案的分布

装饰图案在关中四合院中的主要体现在屋脊、檐角、垂帘门、牌匾等。门窗是有防御的功能,人们为了安全性要求,多数人不开窗户,所以装饰门窗突出入口。关中民居的装饰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主要用在门墩,门楣、牌匾和雕刻纹饰内容都偏重于读书和中国其他传统民居一样,木雕上的装饰图案形式多样,大多都有吉祥寓意。 石雕主要在石敢当、门枕石上雕刻,主要雕刻的题材是花鸟人物,具有吉祥的寓意。陕西关中传统民居中石雕的装饰图案既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又有辟邪镇宅的含义存在其中,其是一大特色为拴马桩。

关中四合院装饰图案的艺术价值

1.关中四合院装饰图案的造型特征

关中四合院装饰风格多样化。图案具有一定的造型艺术,比如砖雕、木雕、石雕通过不同的材质打造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如党家村的抱鼓石,鼓形一般呈“方柱体”、“下方上鼓形”。鼓的两侧都有花草的装饰纹样,各种雕刻手法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视觉装饰效果。

2.关中四合院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关中四合院装饰图案大量存在于门窗、影壁、门墩、屋顶。关中装饰艺术中灰色和暗红色运用是关中四合院典型的艺术特征。暗红色的门框和传统家具,与建筑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关中民居装饰注重门楼,文字匾额、雕刻图案等,局部点缀彩绘,彰显出其艺术审美价值。

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运用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关中四合院中的装饰图案,为现代的装饰图案的设计提供历史依据,设计出有文化底蕴的、有创造力的装饰图案。 传统装饰图案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为它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不断积淀而产生的,所以与现代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现代建筑装饰中不能照搬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要对其精华部分提炼加以创新,转换成现代的设计语言。

现代建筑装饰中,传统装饰图案在空间的营造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建筑装饰运用中要考虑一下几个点:

1.首先要考虑传统装饰图案的寓意符合现代建筑空间。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清楚传统图案的文化和意义,这样运用才有生命力。

2.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纹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动,所以其有封建迷信的思想。我们采用具有积极向上的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

3.中国传统民居采用对称布局,会使人感觉平和稳重,现代建筑空间运用传统图案是要根据风格来定。

结语

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山西关中四合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层出不穷,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运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因此我们应该在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取其“形”、“意”、“神”,在发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李敏(1990-),女,汉,山东聊城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传统试卷下一篇:厂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