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利用

2024-08-28

传统民居利用(精选8篇)

传统民居利用 篇1

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 21世纪建筑材料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农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建筑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冲击下,为形式而形式思想潮流下,给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一、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

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先秦发展到本世纪楚,其基本特点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以单体建筑为构成单元。尽管随着历史的推移,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但总体而言,住宅的这种格调变化没有太大的突破,从而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传统住宅的独特体系,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中国的思想内涵。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分类和布局

中国地域辽阔,粗略统计民居形式不下四十余种,大约的化分为七大类,即:庭院式民居、窑洞式民居、干阑式民居、毡房和账房、藏族民居、维吾尔族民居及其他特殊类型民居。庭院式民居这用应用最为普遍,是汉族、满族、回族、白族、纳西族,甚至包括部分蒙古族长期采用的民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的庭院式民居既是以单间组成的条状单幢住房为基本单位(一般三间为一幢),周回布置,组成院落,成为一种室内室外共同使用的居住生活空间动态。由于气候、传统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庭院式民居具体分为三种,即合院式、厅井式、组群式。

(三)、传统民居存在的意义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的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来。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承发展。

二、本土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研究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着民情、民俗和乡土气息,也散发着儒家文化精神气质。如皖南建筑中的风水意愿体现。地域要求依山傍水,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如福建土楼八卦择地而居,通过建造中用八卦择地定位以求镇宅辟邪作用过程中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强调人物同构、中为至尊的思想在土楼的建筑空间、建筑装饰上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传统礼教思想;如四合院中正房建于主轴线上,多坐北朝南,正房由主人居住,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中国传统民居从先秦发展到本世纪初。形制、布局、结构随着地域、时间的不同形式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我国民居建筑中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礼制、生产力等社会状况的浓缩反映,具有浓厚的中 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一些传统民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值得今天继续研究、传承和创新。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居作为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早、分布广,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特征、经济状况与人文背景各异使民居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样式与景观特征。如: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住宅样式———木构架庭院式民 住宅。这类型的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住宅和山西一带的三合院住宅为典型代表。通过合院民居的空间布局形式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中强烈的礼教思想。房屋沿南北轴线建筑正房、正厅、东西两边为厢房,结合倒座房四周围合,房屋向内形成庭院,使形成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关系。与四合院民居在空间布局中较为相似的有分布在我国江南一带的天井式民居。天井式民居在空间布局上讲究对称,按照主次分明的伦理思想将主厅堂排列在主轴线上,但庭院内高而狭小,形成天井,形成“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向内排水系统。与四合院不同,江南庭院利用天井排水、采光也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从而调节室内气候。我国有一类以防御为主的住宅,来自于福建的土楼民居。土楼民居为客家人的住宅样式。由于客家人受战争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创建了此种独特的建筑样式。土楼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墙厚实,用土夯筑而成。土楼向内形成庭院供人休闲,楼内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如遇到战事,以楼内的供给可以维持土楼内居民短时间的生活要求,对外封闭,防御性极强。在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用竹、木等材料建造的楼居形式,这种独特的建筑民居被称为干阑式住宅。干阑式住宅将底层架空,下层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此种住宅适应了野外各种不同的地形条件可达到防虫蛇野兽的侵扰,提高了隔潮性能以依山就势的方式满足了少数民族野外居住的条件。同样受到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在我国陕北、陇东、晋中、豫西以及新疆吐鲁蕃等黄土层较厚地区建筑材料相对匮乏,为了节省建造成本利用黄土壁立而不倒的特性向内水平挖出拱形窑洞,形成了窑洞式住宅。窑洞节省了建筑成本且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实用。从我国传统民居住宅来看,大部分民居都是就地理环境的特点就势建造。传统民居蕴含的建筑艺术、环境特点、空间布局、居住方式、村镇整体规划以及周边交通设计系统,鲜明地展现出典型的民族文化、乡土特色和生态特点。

三、中国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

中国传统民居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居住科学的代表,是社会学的活化石,是建筑艺术的奇葩。

传统民居是先辈们留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它们(本文主要指保存完好的民居)有着几十年到几百年的历史。传统民居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实为不易。那么,对民居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立法是对传统民居的有效保障。近些年的城市建设,因为盲目地追求现代和繁华,大批传统建筑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大容积率的高楼。于是,原有的历史文脉丧失殆尽,城市面貌趋于一致。为了拓展传统民居村落的旅游业,开发商在古建筑群周边或内部大量兴建服务性建筑,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往往缺少深入的规划设计,没有整体的文物保护意识。村民为了私利,也把古宅随意改造成商店或旅馆,破坏了古民居的结构和原始功能。为了保护传统民居的原始状态,科学发展旅游对健全立法提出新要求,对传统民居的管理模式、宣传模式提出新要求,也对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出新要求。有很多未被发现和开发的古民居,要注意保护的方式与方法,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被逐渐破坏,从而导致文化链条的断裂和文化基因的缺失。第一,成立专业的民居调查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发现和统计工作,对我国现存的传统民居构建详实的数据库系统,通过文物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展开相应的保护工作。同时,把数据库链接到网站上供老百姓监督和保护。第二,我们对古民居要如实地进行保护,对已经破损的建筑进行修旧如旧。我们必须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明确积极的保护观念,吸取文化精髓,依托地域特点建立与本土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如实地展现传统民居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着民情、民俗和乡土气息,也散发着儒家文化精神气质。如皖南建筑中的风水意愿体现。地域要求依山傍水,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如福建土楼八卦择地而居,通过建造中用八卦择地定位以求镇宅辟邪作用过程中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强调人物同构、中为至尊的思想在土楼的建筑空间、建筑装饰上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传统礼教思想;如四合院中正房建于主轴线上,多坐北朝南,正房由主人居住,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四、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

传统民居是本土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人们渴望传统民居中和谐的生活方式,渴望从城市中的“混凝土盒子”逃离出来。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吸收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在现代建筑中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

在我国民居的居住形态上看,庭院空间成为古民居中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院落形成了内向型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空间。它的表象是一种围合空间,但向内却留给居民一个交往空间,促进合院空间中人与人的交流。室内与室外,建筑与自然的围合开放,公共与私密空间借助庭院达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对比现代住宅我们不难看到单栋独门的设计虽然保障了一定的生活私密性却降低了邻里感情。为此,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庭院应用到现代住宅设计中,增加人与人的交往空间,减少建筑中的隔阂感,使建筑亲近自然,避免住宅区中出门不认识的尴尬局面发生。在北京的SOHO 现代城中,设计师有效地使用了民居中的庭院概念,在现代的都市中再现了合院的人居方式,提出“空中四合院”的概念。

传统民居利用 篇2

有关传统民居再利用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1)关注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各建筑型制民居的功能改造方向与措施[1,2,3,4];(2)以个案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民居改造的具体技术与方法[5,6,7]。现有研究多关注典型案例,缺乏对既有再利用类型的全面梳理与分析。本文归纳、提炼了传统民居再利用类型, 分析了各类型对传统村落与民居产生的影响,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进行合理化功能改造的策略,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1传统村落民居及其再利用

传统村落民居指村落中历史久远、保存完好、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建筑,包括住宅、祠堂、书院、桥、楼、亭等[8], 文中所指“传统民居”均指传统村落中的民居。传统民居原有功能包括居住、祭拜、婚丧嫁娶仪事、赏丁、教育、宗族活动等, 其中,民宅为私有属性,其它多为半公共属性,提供活动与交往空间。从目前的使用情况及其与当代的适应性角度分析,部分民宅与祠堂仍承担居住与祭祀功能,部分房屋空置,需要进行改造[9(表1)。传统民居再利用是对传统村落中具有保护价值的民居进行功能改造,使老建筑得以延续,并注入新的活力,发挥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更多价值。

2传统民居再利用分类与特点

2.1分类

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广泛收集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村落内民居再利用案例,分析地域特征;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实施主体、改造目的及效益,将再利用方式归纳为传统文化展演、 村落公共服务、商业旅游服务、办公及认养五种类型(表2)。

2.2主要特点

2.2.1再利用模式向多样化转变

城镇化日益推进,村落经济社会网络逐渐开放,传统民居面临功能调整契机,逐渐显现出一些利用模式,由于属于探索阶段, 利用模式较为“单一”。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农村地区受政策导向影响逐渐向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兴起, 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改造提供了机遇与更多的拓展空间。为适应发展需求,出现将民居改为民宿、餐馆等方式,主要进行商业、 旅游项目的开发。传统民居再利用方式趋于多样化。

2.2.2改造主体日益多元化

传统民居再利用实施主体由早期的自上而下政府主导逐步向外部力量进行扩展,包括企业、个体或社会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施主体多为政府或文化部门,通过将书院改造为村委、 将祠堂改造为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为当地村民提供服务设施。 受外来文化及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意识发生了转变,开始自主进行传统民居的改造,通过经营商业与旅游服务业,增加收入来源。企业则因传统村落所具有的优势资源,逐渐增加了对传统民居改造与更新的投入,通过功能提升,挖掘利用价值,获取经济收益。

2.2.3功能属性由“公共+私有”转变为“公益+商业”

传统村落由原相对封闭的聚落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村落民居原功能属性可分为私有性及公有性,主要体现村民与村集体、村社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内向化特征明显。随着村落资源要素的流动,其经济与社会结构更加开放,民居再利用功能面向更多群体,按照实施主体及追求利益的属性差异,分为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类和企业、个人主导的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类。前者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后者更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

3传统民居再利用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影响

传统民居再利用会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历史风貌、文化传承及村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各类型因其实施主体、操作途径、 空间改造与功能拓展方式的差异,对民居及村落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客观分析积极与消极影响, 有利于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3.1传统文化展演类型

一般由政府主导,文化企业与民间组织参与,将传统民居改造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民俗展览馆等建筑类型,功能主要以陈列传统村落家族族谱、展演传统工艺、宣扬传统文化为主,为非物质文化提供了空间载体。因展览、教育、传播等功能需要,决定了被改造民居多为内部空间较为开敞、权属关系清晰、能够方便实施的公属性房屋,如学堂、宗祠或规模较大的民宅。改造方式采用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外部风貌整治,重点对内部空间进行局部调整。因此,该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民居传统风貌,适当拓展功能后,便能满足当代教育与展演功能。

不足之处:(1)功能上注重物质层面的静态展览与陈列, 展示途径与宣传方法缺乏灵活性,导致游客只能作为局外人进行 “被动式”的信息教育,难以参与或体验;(2)实施主体多为政府或文化主管部门,投入资金有限,渠道较窄,运营要靠地方财政维持。

3.2村落公共服务类型

由政府集体主导,村集体协调,将传统村落民居改造为村民委员会、农家书屋、青少年或老年活动中心等,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是传统村落规划当中必须匹配的建设项目,在当前村落发展用地紧张的状况下,以改造现有房屋的方式完成设施配给,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延续传统民居的使用。

一般选取公有属性的建筑进行功能改造,继续发挥其“耕读传家、宗族礼制、社会交往”等作用,使用者、参观者身临其中, 能够体会到传统民居的文化意蕴。由于该类型不需要改变传统民居主体结构,能够较好地保存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

3.3商业旅游服务类型

将传统民居改造为农家乐餐馆、民俗客栈等建筑类型是当前再利用的主要方式。通过改造,不仅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商业设施, 也为外来游客提供了旅游服务,该类型注重经济效益[10],实施途径主要包括村民自主、企业主导两种方式。

传统村落房屋产权关系复杂,村民自主,通过选择部分房屋先行改造,因规模小,有利于启动。通过提供民宿、餐饮服务, 增加经济收入,进而带动其它村民投入改造,缓解传统建筑的空置与废弃。但村民的保护意识有限,缺乏对周边建筑关系及村落整体发展的考虑,功能选择上易“趋同化”,多以低水平商业、 餐饮小吃为主,造成恶性竞争。

企业主导的方式,优点在于资金充裕,利于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的改善。但由于企业是逐利的,功能选择多倾向于利润高者, 造成经济形态偏向于商业化,村落原有社会网络关系易被商业氛围瓦解。改造仅从浅层业态进行转变,不利于永久延续。另外, 企业为外部投资主体,容易与当地村民产生利益纠纷。江西婺源、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都曾出现过村民拦截游客,导致旅游暂时关闭等现象。

无论是村民自发,还是企业主导,因传统房屋空间窄小,通风采光效果差,改造方式多采取拆除主体墙柱、合并房屋、增加设施等措施,以满足人们需求。如不进行合理规划导控与先行设计审批,传统建筑风貌及内部结构将面临难以恢复的破坏。

3.4办公类型

因传统村落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底蕴,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传统村落作为办公场所。通过与当地村民达成租用协议, 将传统民居重新利用,改造为民俗手工设计坊、艺术家创作室、 影视拍摄基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村落交通区位的依赖程度相对弱化,更加倾向于具有资源优势的传统村落。

实施主体注重传统民居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改造方式能够延续村落传统风貌,同时,通过与其它外部组织的贸易往来, 能更广泛的宣传传统村落。但由于该类型主要满足办公与旅游需求,村民除获取相应的房屋租金以外,对于改造后业态的选择、 经营以及创造的机会很少,不能反映村民与传统村落、民居之间的依附关系,文化内涵得不到保护与延续。

3.5认养类型

该类型主要通过吸收社会力量出资维护传统民居,以保护和抢修为主,可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是保护民居的有效手段,能够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对拥有优秀传统民居,但年久失修、缺少监管人的村落,具有适用性。广东开平市政府针对大量碉楼修缮的问题,于2010年提出“认养”思路,通过社会力量投入,将32座碉楼出租认养。安徽黄山市“百村千幢”计划于2010年推行, 出租认养民居175幢。

除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传统民居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已逐渐显现,再利用后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如开平碉楼在认养期间, 认养人享有免门票参观开平世界文化遗产的权利,黄山市部分地方政府在民居被认养后,对其植入新型功能,打造旅游新村,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与文化效益。但由于再利用的经济效益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而原所有人有收回房屋的权利,对于认养人来说, 存在投资风险,需要政府、村民与认养者之间达成协商与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有序推进。

4基于保护的传统民居再利用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模式对村落保护所产生的影响。 再利用应围绕传统村落特点,保护与延续传统文化脉络;合理有序地进行模式互补与功能调整;由村民自主,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才有利于发挥传统民居更大的价值,使之得到有效保护。

4.1体现传统村落特色,保护传统文化脉络

如前文分析,民居再利用过程中,由于外部资本力量的投入, 传统村落经济形态多以商业、旅游为主,社会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传统村落具有良好的山水田园环境,体现了人们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进行生产生活的变化过程。改造应围绕传统村落特点,综合分析山水格局、开放空间、街巷网络、民居建筑等,构建村落传统文化脉络体系,用以维护传统村落生态、文化和社会过程的完整性[11]。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当的传统民居再利用方式,与传统文化脉络相融合。以农家乐餐馆为例,改造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村落在地化特征,鼓励村民进行有机种植,提供食材,延续饮食特色文化,同时,创新文化餐饮主题,提升传统饮食品质。 在延续传统民居使用、创造经济价值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

4.2模式互补,功能兼容,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重

各类型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侧重点不同,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一些再利用方式过度强调经济利益,忽视文化传承;或只强调静态、固定的保护,但却由于缺乏资金而难以维持。再利用应本着多样化、人本化、可持续的原则展开,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模式中增加体现文化内涵的功能类型,在强调社会效益的模式中增加商业服务的功能类型, 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民居的经济、文化与社会价值。

以传统文化展演利用为例,其中,展览馆多以“静态”方式对历史遗迹与藏品进行展出,游客体验感弱,应适当补充商业、 旅游服务功能,利用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植入村民手作物品的生产体验与销售环节,满足游客需求。将运营获取收益反哺于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项目的建设,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针对教育基地,应挖掘传统文化,增设体验项目,采取“夏令营”、“国学堂”等方式,改变游客“短时参观”、“被动教育”状况,增加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

4.3村民自主,政府引导,企业与社会组织参与

村民作为传统村落主体,对民居再利用具有话语权。首先, 民宅产权归属私人,村民的改造意向是项目启动的前提条件。其次,村民自身及其生活方式是村落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主参与再利用过程,共同塑造新的生产生活环境,才有利于延续村落的人文气息,建筑使用才更具生命力。传统民居改造为客栈,应以“村民为管家,企业帮经营”为思路,既能发挥村民自主性,又便于企业统一管理。在文化展演再利用类型中,设置培训项目,使村民掌握“讲故事”技术,对游客进行村落文化讲解与传播;鼓励村民提供自家农业生产工具、生活家具以及记录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的照片与影像,通过角色扮演,增加其对乡土的记忆与归属感。

传统民居再利用需要政府引导以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成立政府、专家、村委、工匠与村民代表共同构成的组织,商议村级事务,以投入部分资本、技术等方式,参与、辅助村民完成再利用改造。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1)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为民居再利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外部力量参与保护与再利用;(2)运用调控能力,由管理部门判断传统民居再利用的合理性,通过审批制度实现管制;(3)以制定优惠政策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

5结论与讨论

传统村落民居再利用是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式。在分析各种传统村落民居再利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在保护前提下的再利用策略,并应将其放到传统村落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中来整体把握,认识其现实的积极意义和历史的局限性。

在积极意义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村落的民居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既有再利用类型对传统建筑进行空间改造与功能拓展,在保存、延续原价值的前提下,适应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未来一段时期内, 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局限性方面,传统民居主要功能由居住或家族祭祀向公共服务或商业旅游转变,必然会对传统民居进行空间改造,容易造成传统民居遗产的异化和价值的破坏。

传统民居利用 篇3

关键词:传统民居聚落

济南

将军庙保护设计

引言

济南古城区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市区中心位置。从元朝奠定了城基,明朝形成的古城,清朝增建了外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居聚落模式:“山-泉-城-湖”。济南利用特有的泉水,组织于聚落之中,又借山势建成了依山傍水的“泉城”。位于济南古城地段的历史街区民居是最能集中体现济南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的传统民居聚落。但是历史的矛盾是要面对真正的现实:越是有历史的建筑越是值得我们保留,同时越是破旧而不适应现今的使用要求。文章通过对古城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研究,对古城区民居聚落结构和要素等的分析,探讨了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内容,进而以此为例探讨优秀传统民居聚落的保护利用策划。

一、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济南古城区:北临著名的大明湖,南对著名的干佛山,称之为“依山傍水”。护城河和城墙将古城区界定出边界,城区內点缀着泉城济南最为骄傲的众多泉眼,形成独具特色的聚落模式。“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是其城区面貌的真实写照。

在民居研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必须同等对待的两大重要因素。针对老城区民居聚落,分析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亦有其独特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三个属性为:资源,景观,气候。对应于古城民居,文章分析其地理,水文和气候三个自然条件。

1、地理

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

此地理条件为城区提供的是典型的丘陵和平原地形资源,城区地形基本开阔平整,间隙分布着低山丘陵。

2、气候

济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93.4毫米,年日照时数2088.4小时(2006年)。

一年之中,冬季寒冷少雪,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夏季炎热多雨,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过渡季节,风向多变。

3、水文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境内泉水众多,著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老舍著《趵突泉》一文盛赞趵突泉。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

清冽甘甜的泉水是济南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传统民居聚落的影响是多方面系统辩证的。文章在此针对济南老城区特例分析,仅对城区的历史溯源和其所承载的齐鲁文化加以分析论证。以期铺垫聚落结构和要素的相关存在性原因。

1、历史溯源

古城区大明湖至泉城路地区历史悠久。北魏至隋唐间,称“流杯池”。内建“名士轩”,以杜甫“济南名士多”诗句取名。街区内有府邸、王府、将军庙、天主教堂、升阳观、题壁堂、府城隍庙、状元府等大量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存。其中将军庙天主教堂是济南市第一座天主教堂,“升阳观”是吕祖庙在济南的三处中较大一处。

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独特性一保留着历史延续最长的城市脉络和肌理特色。

(2)、原真性一保持着传统的街巷格局,街巷,胡同名称,老字号商店,四合院形态及相关的轶闻故事等历史信息,可识别性强。

(3)、艺术性一保存着较完好的街区风貌,和形式混杂,风格各异的建筑。

(4)、文化性一底蕴深厚的商业,市井,居住文化相融的多元文化整体。

(5)、社会性一保留着传统老字号等商业基础,市井生活氛围。

2、齐鲁文化

古城区承载着齐鲁大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内容,而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地位亦是显而易见的重要。齐鲁文化最为璀璨夺目的是儒家文化。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所谓百行孝为先。”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1)、儒家以家庭为中心,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扩展到家庭、国家和社会。

(2)、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是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的一种形式。

(3)、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是从“孝”延伸出去的。

百行孝为先: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百行孝为先的原则深深扎根于普通民众内心,从古到今,山东人都是最顾家和孝敬老人的典范。传统民居的居住空间结构也体现出这一点。

二、聚落结构和要素

在济南的古城区中,局部是简练的,在凌乱布置的后面有一种隐藏的秩序,使它们适合于人类居住。

城区结构构成元素:

住宅+院落=个体

个体+结点=街区

街区+水系=脉络

脉络+边界=古城区

住宅以三开间居多,多后期加建改造。向南朝阳房间父母长辈居住,子女住偏房或是加建房间。平面形式较统一,但同中存异。

街区住宅个体形式较为统一。但街区中并不全部为满足居住功能的住宅,还有祭祀和宗教功能的寺院,庙宇等。因为水系和地形等原因院落等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不同风貌的街区。街区内穿插交流空间,集体劳作空间等成为街区内独具特色的结点结构。

街巷空间格局:曲曲折折,长短、宽度均不同,时而开放时而收缩,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街巷空间尺度:小巷主要以高大的山墙构成,住宅在墙后。一般来说东西向街巷顺着建筑开间面走向,沿街多以一层为主,空间感觉较宽敞,高宽比约1:1,南北向街巷多为建筑山墙面。空间感封闭,高宽比约2:1。

街巷空间层次丰富:在平面上通过建筑局部退变和节点空间的放大来增加平面空间层次。竖向通过建筑层高的局部改变以及利用山墙来增加竖向空间层次。街巷的方向性,引导性很强。

街区与水系的结合,形成最具泉城特色的街巷空间与脉络。这样的街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古城增添生活的灵动气息。脉络的无序决定了民居轴线无序和建筑分布无序,泉水以井和泉池的形式出现在民居院落中。

泉水或穿墙人户,或缓缓流经,或可临窗取水,或聚合成池,或过桥长流。叮咚泉水,青石板桥,质朴民居完美融合在一起,别具情趣。

三、保护利用策划探讨

摆脱怀旧情结,面向居住者,民居的存在延续和发展问题必须以更为实际的方式进人民众的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开放空间作为标志性节点,赋予文化内涵,延续城市传统空间精神。合理控制街区内巷的宽度和建筑尺度,从街区纵观空间层面取得肌理协调,空间格局协调,例如保持原有的街巷空间;维系原有合院布局,材料质感的协调,例如采用与传统砖石材料或者地域性材料等。文章对济南老城区内保留较为完整的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相关调研和保护利用设计。

基地条件: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济南老城区西北部,东至西公界街、鞭指巷,西至西城根街,南至将军庙街、启明街,北至寿康楼街、双忠祠街,是现状古城区内唯一尚未被开发建设的街区,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街巷肌理。本街区内分布有较多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基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250米,总面积约为20公顷。

重點解决的三个问题:历史的载体、街区文化内涵的核心、需要什么样的形态。设计的定位:发展具有老济南特色,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综合休闲,商业历史街区。其职能是区内居民,济南市民和各地旅游者对“老济南式”休闲生活要求及香客,信徒对宗教信仰的要求,体验济南文化。

保护方式:场地清理:留出保留建筑和空地,形成新的场地。网格控制:引入控制网格,实现尺度控制。全面整合:改善原有街道体系,修缮原有建筑,完善道路网格,整合建筑空间。

保留街区内有价值的建筑物,并以此为节点,形成开放空间,结合泉水作为流动的因素,将文化,商业,旅游业合理的融入其中,力求在延续老街区文脉的同时,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语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及其特色 篇4

建筑学082108054047葛珏骏

中国传统的十大民居按地域可分为东北民居、华北民居、江南民居、岭南民居、客家民居、西北民居、西南民居、蒙古民居、新疆民居和西藏民居等十类。民居的特色形成主要是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在功能、结构、形式上都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

一.东北民居:

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一年之中夏季短冬季长,居住建筑对保温的高要求是重点。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层高较低,屋盖坡度较大(为了积雪保暖)墙体较厚,且多采用土坯、原木、茅草等取于当地,且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较为典型的有井干式建筑、朝鲜族民居等。

二.华北民居:

华北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常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常以四合院形式布置,根据地方气候和文化差异而略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四合院、晋中四合院等。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大,为正方形,多采用硬山和卷棚顶,色彩较为鲜艳;山西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小,常采用单坡顶向院内采集雨水,颜色偏灰。

三.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除四合院外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置紧凑,也常以院落形式布置,但院落往往很小,称之为天井;由于建筑成片相连不利于防火,因而有马头墙出现作为隔断之用。江南多雨水,致使形成檐廊,基本上是粉墙黛瓦,卧房常设在二楼以避免室内泛潮。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徽州民居和浙江民居。

四.岭南民居:

岭南民居主要指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通风良好,且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建筑外观上有明显的西方建筑元素。墙体颜色常常为朱红色,基于风水上的说法。

五.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福建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传统居住建筑,常被称作“土楼”。一般由土坯做外墙,墙体厚实,整体呈圆形,体量巨大,内部房间众多。中间常有祠堂。

六.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山西一带的传统民居,以窑洞最为典型。窑洞是一种穴居的形式,热惰性非常好,冬暖夏凉,日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室内通风往往不畅。门面根据受力特点和地方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基本呈拱形,门口往往是具有名族特色的窗格。

七.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主要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典型住宅,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和造型两方面。由于地区环境十分潮湿闷热,房屋修缮和重建的次数较多,且注重通风和散热,故采用轻质材料作为建材,底层架空,且为及时排挤雨水而将屋顶坡度加大。典型的有杆栏式建筑。

八.蒙古民居:

蒙古民居指草原上为了适应游牧民族放牧需要而形成的毡房,俗称“蒙古包”。主要特点是可以自由拆卸便于携带,且由兽皮、毛毡等材料制作,有利于保温。

九.新疆民居:

新疆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阿以旺”,常以土坯作原料,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屋顶,用以晾晒衣物和风干葡萄。建筑有伊斯兰风格,常出现拱券式的门斗和窗户。

十.西藏民居:

传统民居利用 篇5

民居中国的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吉祥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面对生存中凶险、邪恶的境况以及在对神灵敬畏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着吉祥文化的发展,人们将自己祈福求祥的愿望反映在建筑上,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闽南民居的建筑及装饰源于中国文化,无论从建筑选址、建筑色彩、建筑局部还是建筑装饰,都体现了吉祥文化对闽南传统民居的深刻影响。

1 吉祥文化对民居选址的影响闽南人在选择宅基时,特别注重风水。风水是古人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一种观念,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它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既包含有丰富的实用价值,也蕴含着浓厚的吉祥文化。闽南人在寻找理想的宅基时,首先要观察山势,即“龙脉”,山势的高低、起伏颇似龙的形态,起伏、弯迤、运动的“龙”被认为是可以“藏风聚气”。其次要观察水流,水流必须缓慢、平稳、弯曲、环绕,这样的水才是理想的水。概括起来,闽南人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是:坐北朝南,背靠大山或丘陵,靠近河流或池塘。从现代景观学的角度看,“背山”即朝向阳光,既能得到充分的日照,还有利于组织通风;“面水“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取水方便,同时还便于排水,有利于建筑物的保护。古人选择有利的地形地貌,其目的无一不是为了求得一个合适的、吉利的休养生息场所,祈求家族和子孙福寿安康。

2 吉祥文化对民居色彩的影响色彩中的吉祥观念来源于阴阳五行说,“五行”是古人将宇宙生命万物分为五种基本构成要素,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各有与之相应的色彩,木为青、碧、绿色系列;火为红、紫色系列;土为黄、土黄色系列;金为白、乳白色系列;水为黑、蓝色系列。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中国传统建筑运用五行的色彩理论进行配色,相生的颜色是相间的协调色,色彩和谐统一,相克的颜色是互补的对比色,色彩对比强烈。这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风水理论认为“山主贵,水生财”,“金盛则水旺”,黑白搭配利于财,闽南建筑中红墙碧瓦的搭配,就是木生火的格局,利用色彩的`和谐以求吉祥。红色代表喜庆吉利,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火的颜色,在传统文化中,新年贴红对联,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新科的红榜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在闽南传统民居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红色的运用,如闽南的红砖墙、红屋顶等,形成了闽南独特的红砖文化,表达了人们追求喜庆吉祥的美好愿望。

3 吉祥文化对民居布局的影响在建筑的平面和空间布局上,闽南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比如福建土楼,有很多是按照八卦的图形来设计的,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神秘力量的符号,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建筑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八卦土楼的平面布局,一般根据八卦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各自对应一个卦位,每卦八个房间。通常每个单元至少有一部楼梯,八个单元之间建有防火墙。在土楼的顶端还分布有九个瞭望塔。《易经》有云:“九星护卫,镇宅辟煞。”它的实际用途是用来登高望远,以御外敌。当地客家人认为,按八卦的原理建土楼能够“镇宅禳邪,出煞保安。”福建土楼的八卦造型也体现了客家人对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传承。

4 吉祥文化在民居装饰中的体现吉祥文化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是通过吉祥图案来体现的。吉祥图案综合运用吉祥语和图像,以人物、走兽、花鸟、神话传说、日月星辰等为题材,将吉祥图案与建筑完美地结合起来。吉祥图案种类繁多,寓意丰富,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闽南传统民居中的吉祥图案,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类、植物类和人物类。4.1 动物类吉祥图案。祥禽瑞兽类图案是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主题,它包括龙、凤、麒麟、狮子、虎、鹿、鹤、蝙蝠、喜鹊等。由于闽南民居主要为木框架结构,防火成为其头等大事,因此屋顶上多装饰有“吻兽”,主要有龙、凤、狮、獬豸、海马等,这里的龙、海马等皆为水中之物,是避火的好手,而狮、獬豸的造型狰狞,被用来吓唬“火神”。

民居的墙壁上还经常装饰有浮雕石狮,其用意是保吉避凶,迎福纳祥。另外,蝙蝠也是常用的动物吉祥题材,取其“福”的谐音,这是人们祈望幸福的强烈表现。4.2 植物类吉祥图案。人们通常根据植物的属性或形态来表达吉祥的观念,如花朵硕大的牡丹有着雍容华贵的韵味,被人们认为是富贵、吉祥之物,有兴隆、发家之意,牡丹的造型被大量应用在园林之中,雕刻在厅堂裙板、砖雕门楼、门窗之上;梅兰竹菊的习性是不畏险境、高洁典雅,人们常以此类植物的自然特性来比拟人清正、高洁的品格,比如人们常在门窗上雕刻冰梅纹图案以象征寒窗苦读;灵芝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引申出长寿、健康的寓意,如意纹即是灵芝和云纹的结合,它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门窗、木雕和墙体石雕上。4.3 人物类吉祥图案。人物类吉祥图案包括神仙、平民百姓、历史人物等。神仙是以传说中的仙人为原型,如八仙、寿星等。

民居装饰中最常见的神仙题材是福禄寿三星,他们经常出现在砖雕门楼、砖雕墙面、门裙板木雕上,是民间最受欢迎的吉祥神。“福”星手持如意,衣着华贵,“禄”星手捧金元宝,满面笑容,“寿”星拄着拐杖,托着寿桃,他们在缭绕左右的祥云瑞气中,来到了人间。福禄寿三星分别寓意幸福、富贵、长寿,这是人类最向往的三个方面,它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生活价值观。另外,有关平民百姓的题材,还有渔、樵、耕、读,这是当时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老百姓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历史人物题材,如三国故事、羲之戏鹅、太白醉酒等,这些反映在民居的雕刻艺术上,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的。民间雕刻工匠的俗语:“唐三千,宋八百,雕不完的三列国”,三国故事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自然成为雕刻的主题。

传统民居利用 篇6

古民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传统生活文化特性,承载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和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丽水具有丰富的古民居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对“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对丽水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丽水的人文魅力,推进“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建设,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

区域品牌,意义重大。

为深入调研这一专题,市政协年初就对此作出部署,文史委从5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调研的前期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经验做法,走访专家委员听取真知灼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了解情况,制定调研方案。6月25日至27日,调研组在市政协何赤峰副主席的带领下,赴遂昌、松阳和莲都等三地实地调研,并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丽水古民居的特点与保护利用现状

丽水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区位特点和人文特色,决定了丽水古民居的特色。

1、地域特色明显

丽水古民居既具有本土性,又受到周边地区建筑风格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徽派建筑风格,装饰雕刻工艺属徽派的东阳体系。民国时期,由于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采用都有了变化。畲族的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特色,为土墙厝的建筑形式。有些地方,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先民们大多就地取材,如:缙云的一些村庄的条石建筑,青田有使用溪石建筑的风格等,形成了丽水古民居的鲜明地域特色。

2、点多面广量大

通过2007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我市共登记古民居3368处,其中明代以前的78处,清代2495处,民国794处;另有宗祠1269处,其中清代以前的983处,民国以后的286处;另有古村落26处。它们分布在九县(市、区)县城所在地及近千个村落里。松阳、缙云和青田最多,占总数的49%。另有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17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镇(街区)。省农办也确定丽水的137个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其中莲都下南山、龙泉下樟村等9个村进入了首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占全省总数40个的22.5%,总量居全省11个市的第一位。在这些古民居中,处于保存较完好的占27.5%,一般的占60.6%,而11.9%则为较差,随时都有自然或非自然因素消失的可能。从当前的文物保护级别来看,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的仅占0.9%,县市级占1.5%,文化保点占7.1%,而90.5%为文物登记点。这种量多、面广、点散、亮点不足的特点,正是丽水山区古民居的特色,也说明了我市古民居的保护难度很大,但总体上保护工作是好的。

3、利用潜力巨大

丽水现存的古民居大多以清代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为主,白墙黑瓦马头墙,建筑构件如牛腿、雀替、门窗等都饰以寿星等人物,麒麟、狮子等瑞兽,梅兰菊竹等植物,另有对联、匾额等丰富的文化遗留,是研究丽水村落形成、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发展农家乐综合体建设,开展休闲养生活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重要帮助,也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摄影之乡”、“中国艺术之乡”的创作题材,可为落实市委“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起有效助推作用。

参与调研的委员们认为:这些年来,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受到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职能部门也积极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基层干部群众对古民居的保护利用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自觉性在逐步增强。例如,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古民居村落的普查与保护利用的督查工作,并安排了相应的人力财力推动保护利用,一些行政村一方面积极落实有关法规,一方面结合实际采取“土办法”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总之,各级各部门根据实际,契合丽水古民居的特点和特色,探索走出了一条值得总结和深化的“丽水经验”。

另外,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古民居因自然或非自然的因素而濒危的程度非常严峻,亟须采取防范或者补救措施。

二、古民居保护利用中出现的矛盾

调研组认为,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仍然出现了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诸如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利用的体制机制不顺,经费不足及技术人才短缺等。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众多困难与矛盾,认识这些矛盾并在实际工作加以解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1、古民居点多面广量大与保护利用人力财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当前,相对于古民居保护开发的数量及要求来说,各地能够投入的人力财力明显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人力方面,职能部门的管理力量相对不足,专业维修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财力方面,一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二是相关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无力承担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三是古民居住户维护能力也明显不足。四是融资的方法不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政府或上级支持。另外,古民居的维修成本比重建相应的建筑要高许多。而要使古民居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得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配套设施。因此,尽管各级都在努力地开展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但实际效果并未达到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

2、古民居的产权多元和职能部门的多头管理与保护利用工作需高度统一之间的矛盾

古民居是传统社会的居住形式,经过家族的多年传承,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几户甚至于几十户居住,部分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政策而将一座大院分配给了多户人所有。另外,也由于古民居的建筑形式,有着大量的公共使用面积,这在实际中很难对其进行分割,造成了大多古民居产权复杂,有些还不明晰的状况,增加了古民居维护利用等各方面的难度。而文物、农办、旅游、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各自有着不同的诉求和价值取向,又有各自的职责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待古民居也就形成了各自的保护和开发体系,尽管各有关部门能够积极主动的沟通协调,但往往各有“尚方宝剑”,在某些方面仍难以统一认识和行动,古民居所有者的诉求也难以实现。

3、农村建房的拆旧建新与古民居保护的严格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少数领导和群众片面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把它理解为“新村建设”,片面追求民居的整齐划一,过分求新求洋。同时,民众也有迫切改变自身居住状况的强烈愿望,他们需要居住在有更完善生活设施与功能的现代建筑里。但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受一户一宅政策的限制,建新房需要拆旧房,不拆旧房就无法建新房,也不能擅自改建,这是个十分严峻的事实。而建了新房以后,旧房也常常被闲置,处于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有价值的古民居不被重视,常被拆改,被变卖,被偷盗,或任由风吹雨打、火灾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这与文物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强烈要求保护古民居,以及对古民居修旧如旧的保护观念与管理制度等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4、保护利用规划的滞后与保护利用工作紧迫之间的矛盾

古民居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划来指导,而规划从立项、编制到审批,到通过实施,需要经过相应的环节和部门协调审核的过程,有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有些古民居往往一经发现,就已破旧不堪,急需修缮。如果稍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有可能不复存在。特别是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没有相应的规划就不能动工,这往往造成规划尚未出台,而出现古民居已经毁坏、倒塌的局面。

三、丽水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市政协召开文史委员、特邀委员约谈会进行专题座谈,与调研组成员一起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家认为,古民居的保护是做好开发利用的前提,而开发利用才能使保护更有价值和意义,并就我市如何保护利用古民居提出了如下建议:

1、建立机构,主动协调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工作。针对古民居保护与利用开发涉及到众多的部门,需要调整与协调各部门的职能关系。调研组认为,可以设立丽水市古民居保护利用领导小组这一非常设协调机构,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重点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发挥好各自在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指导监管作用,以开创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达到多方利益的合作共赢,尤其使产权所有者的诉求得到重视,利益得到保护。

2、突出重点、积极创新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方法。针对我市古民居点多面广体量大,但单点规模不大,亮点不多的特点,保护利用工作应坚持突出重点,抓住亮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转变见古皆保的理念,防止出现面面俱到,既保不了,也保不好的局面。因此建议文物主管单位要将已查清的4500多处古民居按保护级别区分,筛选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按保护利用价值高低,确定相应级别和其中的重点,纳入各级的监管范围,明确各自的保护利用责任。根据不同的等级,抓住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古民居予以优先保护、合理开发。建议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列为优先保护:一是通过统筹包装项目可以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的;二是与旅游业、新农村建设等综合开发利用,有较大辐射作用的;三是对文化艺术开发、研究历史、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落起积极作用的;四是对暂未列入文保单位,但极具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价值高,待开发潜力大,已处于濒危状态的;等等这类古民居应予以优先保护,其它的古民居可列入一般的控制性保护利用,或放开保护利用。因为这样做既可以科学使用有限资金,也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结合。

方法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原地保护利用。除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实行重点保护利用,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以保持古民居风貌的完整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外,对未列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可进行局部和内部改造,拓展使用空间,开发旅游项目,其改造后不改变原风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可。二是异地保护利用。分为异地集中保护利用和分散保护利用两种形式。异地集中保护利用,是指不利于在原地保护的古民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在我市境内的适当地点进行集中保护,形成古民居保护利用叠加组合的规模效应。异地分散保护利用,即指将零星分散,而又不利于独立保护利用的单体古民居迁移至恰当处,实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是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新尝试,这一做法在遂昌县的长濂已有实践,安徽的黄山市较早进行了探索。

三是认领保护利用(以下简称认保)。是指认保人通过一定程序,自愿出资对古民居进行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行为。一切具备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只要遵守古民居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定,经过相关的法定程序,能认真履行保护利用的职责,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均可认保。这一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古民居保护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既使古民居得到有效保护,又可增加产权所有者的收益,还能减轻政府在保护利用中人力和财力的压力。

3、抓住难点,在制度上寻求突破。面对制约保护利用工作的制度性规定,要努力寻求突破点。在抓好原有政策规定落实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文物保护、新农村建设、农民建新拆旧等有关政策进行通盘考虑,予以完善,而不能彼此举着“尚方宝剑”,致使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突破不了框架,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如针对农民建房的建新拆旧政策已严重制约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也不利于产权所有者改善居住条件的状况,是否可考虑相应的古民居可依法向有能力,有意向保护利用的人流转,或者由村集体收购等办法解决,并制定建新房后,旧房的流转政策。

同时,依据上级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或完善一些规章制度,其内容可包括:古民居原地保护中产权转移程序规定;古民居抢修保护利用规定;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规定;古民居异地保护利用的规定等等,使古民居保护利用处处有章可循。

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古民居的保护利用。要把古民居规划作为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抓手,并与其它旅游、休闲等规划有机结合,做到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如对省级以上历史文化村镇内的古民居,要加紧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要在严格要求下做好相应规划。而对一般的古民居规划,可以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

同时,规划应处理好人民的生活和古民居的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不能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需在适当范围内规划农民新村的建设。如莲都下南山保护旧村建设新村的模式,松阳吴弄村旧宅基地归集体模式及遂昌县异地安置等模式,对加强保护利用工作都非常有意义,但需要规划先行。规划要注重对古民居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特点,保持和发扬丽水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5、多元筹资,努力扩大融资渠道和范围。首先,加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落等的力度。通过申报,做好 “借机”、“借力”、“借势”的文章,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建议在市财政预算中给予一定数量的经费基数,每年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另从城市维护费中提取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古民居的保护利用。

其次,适当调整、统筹相关部门的资金使用,以利于“下好一盘棋”。省农办等系统都对古民居、古村落有一批较大的资金投入,建议在保证有关项目实施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统筹,以便更好地为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服务。

再次,重视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古民居的开发,通过项目包装,开发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业。

最后,创新经营方式。可考虑将以古民居为核心的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村落或古民居所有权不变,而将经营权拿出来公开招标,所有者也可以产权入股,所得款项抽一定比例用于古民居保护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6、合理分配,切实维护古民居产权人的利益。使产权所有者和当地居民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中得到合法合理的收益。要重视古民居的所有者在保护利用中的合理诉求,当保护利用取得实际效果时,利益分配应适当向基层和产权所有者倾斜。

另外,关于古民居保护利用的人才保障、宣传教育、违法查处等工作也应当进一步强化。

传统民居利用 篇7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样式。这其中就有木构架庭院式、一颗印式、大土楼、窑洞式、干阑式和四水归堂式。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就是属于四水归堂式,这主要与千灯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千灯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地处长三角区域,位于太湖水域,河流纵横、河网如织,全镇面积6.40万亩,其中水域面积1.26万亩,占总面积的19.68%,大小河流总共165条,其中南北流向的河流共77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共88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出行方式,同时对当地民居建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布局模式

1. 沿街民居建筑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有住宅型和商住两用型两类建筑形式,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商业繁荣有着直接的联系。千灯的街巷主要呈棋盘式布局,在各主要街道两侧分布着诸多的商店,这些商店在具备商业功能之外,同时也是店主的居住空间,这也就造就了千灯商住两用的特殊民居形式。住宅型的建筑则多分布于各街巷,没有像商住两用型建筑那样,对地段有较高的要求,其多分布于各个街巷,有些甚至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2. 邻水民居建筑

千灯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因此大部分民居依河而建、邻水而居,同时还保留着“水陆并行”的交通方式和“河街相邻”的棋盘格局。

三、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 民居建筑与街巷关系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即是一种建筑形式,同时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在传统文化研究中,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当地的民俗与文化、气候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可以说,传统民居建筑是了解相关信息的窗口。

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形态,走进小镇展现在眼前的就是黑瓦、白墙和砖石木构。整个小镇有四个层级构成,分别是:河流、街巷、建筑和桥梁。四个层面合理的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小镇水网如织,街巷交错的布局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桥梁作为纽带将河流、街巷和建筑有机的串联了起来,建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材料语言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表现

材料语言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存在于功能,二是存在于装饰。功能是材料语言应用的基础,装饰作为功能的延伸,是材料语言发展和深化。下面就从功能和装饰两个层面对材料语言在千灯传统民居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作简要的分析。

首先,在功能中的表现形式。千灯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整个小镇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朴素、淡雅、宁静和朦胧。这其中,建筑的材料就起着重要的影响。细看千灯的民居建筑,在结构功能上,其主要涉及到的材料有:瓦、木材、石材、砖、石灰、生漆和桐油等。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木构架式建筑,木材在其中是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建筑的梁架、立柱都采用了木材。此外,从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构造上看,砖、瓦与石灰组合构成了建筑的墙体和富有特色的深灰色屋顶,石材在建筑结构中主要用作建筑的基础、柱础和铺地,在千灯环境较潮湿的环境中,石材的运用既坚固耐用,又防潮方式,是一类对于千灯的民居建筑不是深宅大院,这些建筑大都是普通的民居住宅,它没有多进的院落,也没有组合的院落结构,因此在材料的运用上也多了许多朴素、实用、节约,甚至一些简陋。

其次,在装饰中的表现形式。民居建筑的装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依附于民居建筑而存在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民居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深化,同时又是一种建筑艺术的重要内容,装饰在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表现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有着丰富的装饰艺术形式。在此,主要从工艺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工艺上。材料的工艺主要有木雕、石刻、砖雕、陶塑等。这些工艺的运用与民居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使用石材进行地面铺设、台阶堆砌、地基铺设和柱础的安装等等。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材料上。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建筑与装饰有着密切的联系,装饰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因此装饰所涉及到的材料其实与建筑构造所涉及到的材料基本一致,或者说相同。这其中就包括有石材、砖、石灰、瓦和木材等。其中,是石材和木材的装饰运用较为广泛。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使用到了花岗岩、砂石、卵石等,其中花岗石主要用于地基和柱础等,砂石和卵石主要用于庭院铺地等,特别是卵石,利用其色彩和形态的丰富变化,可以在庭院和步道上铺贴出各种装饰纹样。总的来说,石材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这类材料既经久耐用,又防潮防水,很适合千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木材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最主要的材料,在装饰方面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木材装饰的种类主要有衫木、松木、香樟和枫树等。建筑梁架、门窗格扇、檐板栏杆、屏门飞罩以及各类木制家具等都有着精美的木雕木刻,可以说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的结合。此外,砖瓦和陶塑等的装饰运用也较为普遍,主要题材为一些吉庆祥瑞的动物、植物、人物和神话故事等内容。

3. 材料语言的色彩要素分析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这是对江南水乡小镇视觉感知的描述,这也是千灯的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体现出来的形态。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中,墙体以白色基调石灰粉饰,屋顶为黑灰色瓦片覆盖,梁柱和栏杆为粟壳色木材构造,内外檐及梁架为淡褐色木材构造……加之街巷路面灰黄色的条石、碧绿的流水和油绿的树木,构成了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幽静淡雅、简洁朴素的整体色彩效果。

总之,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民俗与文化、气候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材料语言是传统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机的渗透于民居建筑的每一根柱子中、每一条石板中、每一块砖纹中……材料在构造和装饰上体现着千灯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可以说材料语言与民居建筑师功能性与审美性最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6.

[2]《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3]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刘森林.中华装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5]阮仪三.江南古镇[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

向传统民居学习防震智慧 篇8

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首先要对当地的地质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发展途径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论证。灾后重建有三种思路可供选择,这就是“原地重建”、“迁址重建”和把“原地”与“迁址”结合起来的混合模式。但不论采用哪种模式,都应建立在对当地重建条件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其次,就是要对灾后重建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只有经过全面的、科学的规划,才能建设起符合人们生活要求的、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与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相协调的新家园。

灾后重建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要解决好建筑的结构安全问题。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智慧是可以提升的,此次地震之后,很多从事抗震和房屋结构研究的专家对我国现存建筑的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砖混结构是最不抗震的,这次地震中倒塌的房子主要是砖混结构房屋,所以,灾后重建再也不能采用砖混结构。此外,这次地震还告诉我们:预制板是地震中的最大杀手。这种重量轻、成本低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材,虽有造价低、建造方便等优点,但它与梁、柱没有固定的结点连接,是水平搭置在墙体上的,一旦强震袭来,它很容易与墙体脱离,掉到下一层楼板上,这样一层一层压下来,若干层楼就像拍板砖一样叠压在一起,而不会留下可供人们躲藏的空隙,从而对人的生命造成毁灭性的威胁。相比之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就好得多。

除以上两种结构形式抗震性能较好之外,还有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传统木结构建筑是以木构件为主要承重构架,墙体只是起分隔空间及保温、防寒的作用,木构架的柱、梁、枋、檩之间是凭榫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类似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间的铰接。木构建筑是柔性结构,木构榫卯间有一定的活动量,可以吸收地震波带来的巨大应力而不被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造成房屋的强烈晃动,很多传统四合院民居的墙倒了,甚至一些屋面上的瓦也滑落下来了,但木屋架依然矗立在那里巍然不动,从而保护了室内居住者的安全。这种“墙倒屋不塌”的建筑,充分显示了其优越的抗震性能。

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也同样见证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优越的抗震性能。发生于1996年2月3日的丽江7级大地震,只震塌了一些现代砖混楼房,而百姓居住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只倒了一些墙体和被震掉了一些屋面上的瓦片,木屋架却安然无恙,从而保护了居住者的安全。建于辽代统和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河北蓟县独乐寺,以及山西应县的辽代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历史上都经历了无数次地震,但至今仍巍然屹立,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优越的抗震性能。

谈到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我不禁联想到建筑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问题。建筑除去它的使用功能之外,还是文化的产物。建筑是人类为居住和相关社会活动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器物,它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建筑,凝聚着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中国木结构建筑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特色和抗震性能优势,是中国人民千百年辛劳和智慧的结晶,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十分珍惜和借鉴的财富。因此,我们在思考灾后重建这个课题时,就不应忽视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问题。更何况,这个问题与我们思考的重点——建筑的抗震问题在功能和形式上又是那样的高度统一。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也走了一段弯路,这就是,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模式对我们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城市、各地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大量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了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所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明确要求。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灾后重建工作。

这次汶川大地震,殃及四川腹地许多县、乡、镇,有很多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此次灾后重建,更应关注建筑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问题。不管震前的建筑是什么状态,这次重建一定要解决好抗震问题,而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又是抗震性能最好的建筑之一,所以,更应当将传统特色和重建家园结合起来。在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和传统木结构建筑三者当中,根据我国目前国情,选择大量建造钢结构建筑的可能性较小,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建筑的可能性较大。而木构建筑又兼有抗震和体现民族风格特色的双重优点,对于广大农村、乡镇来说尤其适合,所以应当是首选。当然,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较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店、学校、医院、办公楼、影剧院、博物馆)时,注意采用一些传统建筑符号以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把被地震破坏的乡镇建成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有很好的防灾减灾功能、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高度和谐的幸福家园。

上一篇: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下一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