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空间

2024-08-18

民居空间(精选10篇)

民居空间 篇1

0 前言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先秦时属豫州。《周礼·职方》和《尔雅·释地》中云: “河南日豫州”。它居“九州”之中, 又称中州、中原。“中原”一词是一个地域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上游地区; 狭义的 “中原”又称中州, 大约的范围是今天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从“中原”的文化意义上来讲, 是指古汉族、华夏族以及后来形成的汉族所分布的地区。中原文化是指中原地区的人们在中原地域环境背景下, 随之此范围内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社会礼制而产生相互关系的总称。中原建筑从文化学上来讲是个大的历史范畴, 具体到概念说, 中原文化涉及到的区域涵盖黄河流域甚至影响着中国的北方, 同时建筑文化也是儒家文化传播的载体。河南正处在这个文化区域的中心, 所以说具有河南地域特征的民居建筑在此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下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文化。河南地域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成为其文化的载体, 并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有所影响, 也是研究河南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视角。

1 河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特点

1. 1 河南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在河南, 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居住房屋有很多, 样式也是千变万化, 他们的特征根据地区、天气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依据地区的不一样, 能够划分成四个区域, 也就是豫东、豫西、豫南、豫北。

豫东区域包括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这些地区。这个地区不但是河南的中心位置, 而且在古代更是中国最中间的地区。这个地区地理走势平缓, 交通发达, 目前是整个河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这个区域的房屋是最具备河南特点的, 现在存在的古老民居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尉氏县的刘家宅院、项城的袁世凯行宫和故居、任家大院, 邓城北部的叶氏民居等。

豫西区域包括三门峡和洛阳。这个地区地理走势复杂, 天气相对有些干燥, 其极具文化内涵, 目前在交通和经济上发展有些落后, 区域内在经济上两级分化明显。这里的房屋比较传统, 很多古代遗迹都保存很好, 建筑的特点和材质跟山西、陕西很像, 部分传统民居旧址特点突出, 最有名的就是康百万庄园。

豫北区域包括省内黄河向北的区域, 也就是新乡、安阳、焦作、澄阳、鹤壁、济源这些地方。在这个地方现在保存的古代住房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安阳县的马巫瑶府第、博爱县的寨卜昌民居、林州任村的张翰林民居等。

豫南区域包括郑州南边的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驻马店、信阳。这些地方都是山地区域, 人口的数量不多, 植被覆盖范围大, 种类多, 水资源充备, 地理走势幅度不小, 房屋特点相比较更加多种多样。现存的古代房屋尽管在数量上很少, 规模上也不大, 然而在这个区域, 古代房屋仍然具备了北方房屋的四四方方、稳重厚实的特点, 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历史文化名村临汁寨、荆紫关民居。

1. 2 河南传统民居的布局特征

1. 2. 1 自然条件—重视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设计

《管子·乘马》是管仲所著的著作, 其中写道: “因天材, 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说得就是古时候的人在组成村子的时候很看重地址的选择以及房子位置的确定, 还有就是对于土地的科学分配, 对城镇建设进行布局和建筑的时候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在外形上面的统一, 但是一定要最大程度上和该区域的天气环境和地理环境相匹配, 每个建筑规划都必须重视根据环境进行设计这一原则, 用这样的方式让自然环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使得所建造的城镇更能够让人和自然协调统一的发展。河南省保存留下的用于居住的房屋就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结构上按照遵循自然环境的要求建筑, 其设计依据来自于地理环境、水资源环境。在山地区域根据地理走势来设计, 在平原就建筑具有集中特征的向内方向结构的院落; 到了黄土坡区域就背靠山壁, 凭借地理走势不同去挖凿坑洞, 建造窑洞和地坑这样的房屋样式。河南人民肯干又聪明, 他们依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建造出样式制式都具有差别, 同时满足该区域环境的居住舒服的房屋。图1 是下沉式窑洞。

1. 2. 2 人文条件—注重宗族传统与安全防御

向内集中的建筑布局最早出现在5 000 ~ 6 000 年前的位于现在西安境内的半坡族聚集地。像这样的向内围着一个核心的建筑的房屋组合模式, 其起源是我国古时候的宗教民族信仰。河南的很多村子、住宅以及院落均是依据这样的向内围绕中心的方法进行结构设计的。这表明河南传统的房屋的结构设计受到了血缘因素和宗教民族信仰的主导。另外, 在古代因为社会安全性和现代相比不能得到保证, 村子和院落经常被战争以及强盗损害, 这样就必须让人们村子的设计更加集中, 用这样的方法保证大家不被威胁。图2 是康百万窑洞与四合院结合的建筑群。

2 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

2. 1 院落空间布局

河南历史悠久的民居当中, 院落是最多并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局方法。院落指的是把单个的民居有次序的合并在一起, 然后和院落的围墙组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因为河南区域从南向北的走势是横跨了两个气候差异大的气候带。而从东向西的走势则是中国二、三阶梯转换的地区。天气环境和地理环境都不简单, 所以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民居组成的院落其结构也就千差万别。此外, 河南一直以来都是整个中国最中间的区域, 从古自今和附近的文化沟通就很多, 民居建筑和院落的持续创造性的前进, 院落在结构上也变得更加多种多样。

2. 1. 1 单进院落的结构

常见的单进院落为三合院、四合院。

三合院是由正房、两侧厢房三面围合而成的院落, 正房坐北朝南, 东、西厢房对称布局, 大门通常位于正中或东南角。图1 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转楼镇孙庄孙增玉宅, 大门朝东, 位于东南角。四合院是由正房、两侧厢房、倒座、门楼四面围合而成的院落, 倒座与正房相对, 大门位于正中或东南角。图3 是河南省洛阳市庄氏住宅建筑风貌。

2. 1. 2 院落组合布局

1) 纵向扩展。以院为单位, 在纵深方向上扩展, 就能形成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等纵向组合的院落。整个建筑群的平面布局, 坐北朝南, 大门一般位于东南角, 这是顺应风水的选择。也有大门位于轴线正中的做法, 形成五门相照的布局。一进院落往往作为接待之用, 面向内院的建筑立面较为开敞, 尤其厅堂建筑的形制最为彰显主人的地位。后院则是主要用作居住。

2) 纵横两向扩展。一味的纵向组合, 会导致建筑群整体狭长, 不利于使用, 所以纵、横向结合组合的建筑群可以满足更大家族、更便捷的使用。

2. 2 单体建筑构成

几千年以来, 河南传统房屋建筑在不停的改善, 现在保存的房屋形式有很多种, 不但有地面上以木材、土石为材料的民居, 还有在地底或者一半在地底的窑洞形式。河南传统房屋的建造材质大部分是木材和土石, 单独建造的规模都比较小。

1) 建筑单体平面。河南传统房屋的建造个体都较小, 一般来说是由几间房间构成, 一般都是单数。其原因是单数在我国流传的文化里是代表阳性的。可以中和房内的阴气。同时奇数能够使得房屋建造成大堂在中间, 旁边房屋相对一致的结构, 在全部房间数量里面, 3 间房的结构最多。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 在魏晋时代, 河南区域就出现了很多的三间房样式的房屋。这之后到了明朝“六品至九品, 厅堂三间, 七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这些诗句也是当时房屋特点的一个印证。因为所谓的“庶民”就是普通民众, 也是人口比例最大的部分, 其房屋是整个房屋的最多的组成。所以三间房样式的房屋就是最普遍的房屋样式, 这也影响到了窑洞的发展, 窑洞中大部分也是由三个孔洞构成的。而部分富贵人的房屋, 非小型的两进式的院落也是很普遍的, 还有部分是五间房构成的模式。豫北和豫西的大规模的房屋就有这样的样式。然而因为通常五间的结构, 不适合主人, 因此通常又划分为两大区域。

2) 建筑单体剖面。截面高度和深度反映了建筑物的大小, 也反映了重要的信息梁和画廊类型的方法。在河南, 如吴瑶安阳公馆主楼四进院楼, 整个建筑是六前廊, 前檐后檐略高。也有三层或四层楼的建筑, 如康康店。这样的多层多用于存储的房子, 很少有人用来居住。总之, 河南传统民居的横截面设计灵活, 充满变化。

3 结语

河南古老民居建筑是特殊地域的古老传承的表现, 从这些建筑上可以看出, 这个特殊地域的自然风光、地理架构、生活环境, 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河南传统民居在布局上注重因地制宜, 突出宗族传统及安全防御意识。[ID:002497]

参考文献

[1]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张献梅, 左满常.河南民居院落平而布局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48 (35) :15474-15476, 15622.

[3]贾志强, 葛剑强.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J].山西建筑, 2008, 34 (27) :74-76.

[4]郝秀春.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06.

[5]刘玉洁.豫东平原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4.

[6]刘琰.河南康百万庄园空间探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7]段晨.河南民居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2.

北京乡村民居过渡空间的设计研究 篇2

摘要:

建筑中,过渡空间的作用是衔接不同性质的空间实体。中国传统民居的过渡空间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垂花门又是中国传统民居过渡空间的典型代表。垂花门在功能上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的作用。在空间关系上起着界定关系和过渡关系。北京乡村民居中有典型的过渡空间,如院门空间,庭院空间等。将垂花门运用到北京乡村民居过渡空间中,既有助于人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过渡空间的本质内涵,又能充分体现垂花门的特点.因此,研究将垂花门运用到北京乡村民居的过渡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垂花门 北京乡村 乡村民居 过渡空间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4-0142-02

一北京乡村民居过渡空间特征

1-1过渡空间的概念

过渡空间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实体空间在彼此邻接时,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个特定区域,是空间范围内对立矛盾冲突与相互调和的焦点。民居中建筑的入口是人从室外空间进到室内空间的过渡空间,庭院是人从外部空间进入到内部空间的过渡,“院门、庭院”衔接的都是“不同性质的空间实体”。过渡空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具有丰富的延伸性。从内涵上看,它是一个相对实体,是空间上的过渡,给予人短暂停留、寒暄的一个空间;从外延上分析,它则是融入了人的情感与意志的场所。过渡空间起着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的功能作用。

1-2乡村民居过渡空间的概念

乡村民居中的过渡空间:是指乡村民居中处于交界面的院门空间、庭院(天井)空间、檐廊空间等类空间,连接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陸质的空间。乡村民居的过渡空间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按照过渡空间的概念,乡村民居中过渡空间的典型构成部位,则主要体现在“檐廊空间”、“院门空间”。

檐廊空间:由于自然的魅力,使得古代中国人无处不在选择与自然的直接接触、沟通和交流。在中国,大多数传统的民居住宅外部有一个能够与自然息息相通,有机联系的过渡空间——檐廊空间。就其空间形态而言,此空间属于民居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延伸,直接沟通和联系着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由于它的开敞性,又完全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感,将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空间,同时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到室内空间中,呈内外交融的流动状态,形成了一个非内非外的过渡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同样起着内部空间的遮蔽和防护作用,在廊下,人们可以聊天、休息、娱乐、呼吸新鲜空气。

院门空间:院门作为乡村民居空间序列的开端,是乡村民居中的入口标志,在居者心目中院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大门吉,则全宅皆吉矣,房门吉,则满房皆吉矣。”从空间的角度来看,院门作为乡村民居的重要屏障和首要出入口,形成的空间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半开放性的特点,是典型的过渡空间构成部位。院门虽然在乡村民居空间构成中所占面积比重很小,却在功能上起到保持整个院落安全、安静及私密性的重要作用。在这个空间下人行为方式主要是寒喧、行礼、殷殷话别,给人提供了迎亲送友的活动空间。它不仅是简单的院门到庭院的过渡,而且是丰富空间层次,彰显主人品味和修养的特殊空间。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的作用。

而垂花门作为院门空间的一种形式,具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垂花门与北京乡村民居过渡空间

2-1垂花门的作用与特征

垂花门的概念:垂花门是四合院住宅的二门。它是分隔、沟通内外宅的一道门,它位于四合院的中轴线上,体量虽小,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它不仅是简单的内外宅院的过渡连接,是丰富空间层次,彰显宅主人品味和修养的特殊空间。垂花门是四合院诗意最浓的部分,堪称四合院的灵魂。(图1)

1.使用功能:垂花门在民居四合院中主要起着分隔空间和过渡空间的作用,将外与内、喧与静、公与私分隔成两个互不干扰的空间。(图2)从功能上讲,垂花门是进出内院唯一出入口,对于家族成员而言,其使用频率甚至高于大门。它让四合院有了内外院之别,合理地将院落的功能按照传统礼制秩序进行精确的划分,明确了主仆之別、长幼之別和男女之別等,确保了家族中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在同一个院子里有序的生活。

2.精神功能:垂花门在从外院到内院这一空间序列中,运用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加强内院的安全性,神秘感和私密性。这一手法也是现代空间设计理念中常常运用的。在现代设计理念中,空间序列长短选择对于烘托高潮有很大的作用,高潮出现越晚空间层次必须增多,透过空间效应对心理的影响更加深刻。垂花门正是通过各种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暗示,强化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2-2垂花门在民居中的空间关系

垂花门是内空间和外空间的联系,通过垂花门使两个空间相互交接,使空间变成相互转化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空间是人居住的场所,通过垂花门对空间的限定也就是对人行为的界定,通过这一点更能体现其与人的关系及在空间的特殊性。

空间是人生活的特定场所,尤其是人居空间并非孤立而存在,与人的行为方式融合在一起,而垂花门在空间中约束着人的行为方式也即规定着不同的空间特性,并联系着空间之间的关系。

1.界定关系。垂花门是前院通往内院的唯一入口形式,这就很自然地划定了内外宅两个不同的空间,作为外宅的终点又是内宅的开始,在组织空间的同时也成了空间转化的一个转接点,联系着两个空间。在传统合院中,内宅是女眷的住所,外人是不得入内的,女眷更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定。外院的人不得随意进入内宅,内宅的人更不能随意到外院,这是垂花门对人行为的约束和规定,使人遵循着人际关系的礼节,它保持了住宅的私密性需求和生活的安宁需求。

2.过渡关系。垂花门本身是一个有着进深尺度的建筑空间,在其前后各有一道屏门,前面一道屏门功能相当于邻街的大门,可以各内外宅完全隔断,形成两个封闭的场所,这道屏门平时一般是开敞的,保持整个四合院的整体性,第二道屏门是关闭的,起到屏障的作用,隔而不断,因为垂花门两侧连接抄手游廊,人可以由抄手游廊徐徐通过,避免对内宅的干扰。两道门的设置,为了使整个合院空间整体而统一,保证人空间行为的无碍化。垂花门自身的空间是相对独立的,而这个空间下人行为方式主要是寒暄、行礼、殷殷话別,给人提供了迎亲送友的活动空间。这种是内非内、是外非外的空间营造了一个“灰空间”的过渡,让空间以流动的方式转化到另一个空间,将空间进行延伸。对于垂花门外和里面的人而言,所置身的空间是已知的而对另一个空间是未知的,但空间是实在存在的,空间并非虚空间。从外到内宅的这样一个过渡空间,在垂花门两扇屏门的开合间、一虚一实中把两个空间自然过渡,使空间序列富有节奏感。

人在垂花门面前的几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界定了不同空间,垂花门不仅是一个过渡空间更是作为空间序列的组织者,强化着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的同时,使空间与空间之间不再孤立地存在,从而达到空间与空间、建筑与空间的有机结合。

2-3垂花门在空间中的特征

1.欲迎还拒。“垂花门,从字面上看便能体会出它的生动,门上有垂花,彰显着它精美的一面和人的生活趣味。垂花门是内外宅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此,但凡有垂花门的宅子都把这道门装饰得美轮美奂。由此看来,垂花门在空间中是吸引人视觉的亮点,它的这种视觉形象总是让人自然而然地走近、观赏,给人的生活情节增添趣味。从内宅看垂花门是亭榭的景观小品,与内院的自然融为一体。在其立面效果展现上其本身构建层次感强,装饰题材上有人物故事、花乌鱼虫、几何图形等纹样,更是人视觉中心所在,尤其是镂空的雕刻方式和其空间的屏障功能,给人视觉上的遮蔽和行为上的无蔽,又因为特殊的空间界定作用,吸引人的同时让人止步门前,欲迎还拒,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神秘的情感。如此精美的垂花门,向人敞开,吸引着人却又在某种层次上拒绝人于门前,使空间情节更加戏剧化。

2.虚实相生。“虚”空间是指对垂花门事件以及其背后的生活情境、生活世界的联想,这种想象空间被垂花门冠以空间的延展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给空间情节以连续性。人所处的是一个真实空间,但想象的空间却是一个“虚”空间,“虚”与“实”被垂花门所联系。垂花门物象下有场景有事件,有情感更有体验,这所有交织在一起与人形成了特定的场所精神。居民居住其中、行走其中、生活其中,这都是给空间中增添了生动的情节。它可以以其立面的视觉形式,整个形体消失,各种色彩构图,各种故事言说,给空间增添一定有意味的内容题材和主题,唤起感觉、记忆,通过其艺术感染力增加空间的情节,让空间情节更加丰富,让人的生活更具趣味陸和艺术陸,也是人对建筑的一种新体验。

三垂花门在北京乡村民居应用的可能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独特的入口形式,既有很强的装饰性,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通过对垂花门背景研究、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北京四合院民居垂花门的应用,我们认为将垂花门应用到北京乡村民居的过渡空间中有积极的意义。

1.外部院门的应用。北京乡村民居中有典型的过渡空间,如院门空间,庭院空间等,而垂花门在从院门到庭院这一空间序列中,用丰富的空间层次,加强庭院的过渡性和私密性。将垂花门运用到北京乡村民居的院门空间中,可以使得院门空间更加精致,具备完整的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丰富了院门空间的空间序列和空间层次。

2.室内外空间联系。在北京乡村民居中庭院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空间中就可以增加一个垂花门作为过渡空间,增加室内外的联系,这样就使得室内和室外既联系又分割,在空间畅通的情况下保证了室内空间的私密性和室外空间的开放性,这种是内非内、是外非外的空间营造了一个“灰空间”的过渡,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图3)这种空间关系正好与北京乡村民居中庭院和室内的关系相仿,因此将垂花门运到北京乡村民居中是有切实可行性的,而且具有积极的意义。(图4)

四结论

撒拉族新式民居空间浅析 篇3

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是撒拉族文化与藏文化、汉文化的融合荟萃之地, 县境内黄河、街子河、清水河三条河流呈“π”字形结构, 撒拉族人民依水而居, 以三条河为主线, 村落主要分布在这三条河两岸, 形成区域经济社会。街子镇位于黄河与街子河汇集处, 是撒拉族族源所在地,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建筑艺术融合了多元文化, 传统的聚落空间布局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见图1) 。

在循化县特有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宗教文化及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撒拉族逐步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庄廓民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众对居住需求的不断提高, 传统民居的发展已不可避免, 新式民居也在此时应运而生, 犹如雨后春笋, 拔地而起。

2 新式民居

撒拉族在处理空间与形式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民居建设融合传统、民族以及地方特色, 建筑组合、布局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民族性和宗教性, 伴随着循化县经济和居住文化的空前发展, 当地撒拉族民居建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继承文化特色的基础上, 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更新传统庄廓民居。在墙体材料、构造方式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 比如砖石、水刷石墙面的应用, 新式民居为解决传统庄窠墙过厚的问题多以红砖、空心砖等砌筑庄廓内外围墙, 粉饰以灰色系外墙面, 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庭院内传统建筑与新兴建筑结合布置, 考虑继承撒拉族民居特色, 正房建筑仍采用砖木结构“虎报头”式, 厢房建筑多为砖木、砖混结构, 不断地向多样化的现代化建筑形式发展;屋顶采用混凝土现浇形式, 借鉴盝顶形式, 在屋顶面向院落一侧设外檐, 饰以青红筒滴瓦;大门以木制攒尖门等样式构成, 撒拉族新式民居相较于其他民族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又不乏现代气息。

3 建筑特色分析

3.1 外部环境

撒拉族新式民居以户为单元, 以高4~5米的墙体包围内部建筑构成, 平面近似方形, 占地一般在267平方米左右。在外观上, 新式民居灰色系外墙与当地环境协调统一, 外墙四周种植花草树木, 充分显示撒拉族文化气息。

3.2 平面形式

总体上来说, 撒拉族新式民居沿用传统民居院落布局礼制, 具有方正规整、中轴对称、施工精巧、布局严谨等特点, 通常是以正房、角房、厢房以及入口等辅助空间共同围合形成院落, 平面模式多为独立三合院式。其平面特点是围绕建筑用地东、北、西三面建房, 以南北为轴在南端设置正房, 东西两侧对称布置角房、厢房。独立式三合院平面作为撒拉族新式民居的典型形制可以不断叠加组合, 形成更为多变的平面形式 (见图2、图3) 。

3.3 空间格局

民居空间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撒拉族新式民居的三合院空间是围绕庭院的内向型家庭组合体。院落空间中各个要素都具有各自完整的格局, 空间层次等级明确, 具有方正严谨的格局特征。建筑单体以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 从空间的等级上来看, 正房无疑是整个院落的主体, 坐北朝南, 体量上高于院内其他建筑, 两明一暗的形式布局, 开间多为2.4, 3.0米, 进深多为4.8米, 亦有家庭适当加大房屋平面尺寸, 获取更大的室内空间, 左侧明间多与中间暗房相通供长辈居住、会客之用, 右侧明间为礼拜房;正房两侧均设置角房, 左侧为厨房, 右侧为储物间。厢房平面布置整齐, 进深多为4.8米, 与正房相同, 大间开间为6米左右, 小间开间为3.2米左右, 基本上供晚辈居住, 有时也做仓储之用, 院内通廊建设有拱形门、瓶形门等, 进行各空间的联系。

民居内封闭空间如卧室、厨房、客厅等为实空间, 开敞空间院落、天井为虚空间, 檐廊 (通廊) 则为半虚半实的空间, 沿东西、南北两轴空间序列为虚—半虚半实—实, 通过这些空间联系, 分割室内外空间, 虚实相间, 使居住空间富于变化,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见图4、图5) 。

3.4 主体建筑

3.4.1 正房

为撒拉族民居内的主要建筑, 沿用传统民居正房造型, “凹”字两明一暗平面形式, 以砖木结构取代原有的土木结构形式, 檐部设具有撒拉族文化特色的雕饰, 十几道镂空浮雕花草图案, 千姿百态, 是撒拉族民居建筑一绝。前檐设柱廊 (柱间距2.5米左右) , 将一层灰空间 (通廊空间) 迁入到院落与正房之间, 给人以丰富的空间感觉, 起到缓冲与过渡的作用。

3.4.2 角房、厢房

是庄窠中沿东庄窠墙和西庄窠墙布置的房间, 平面多采用“一”形或“L”形。角房拼建于正房东西两侧, 为新式南北向民居建筑, 厢房位于中轴线两侧, 为新式东西向民居建筑, 最突出的变化在于围护材料的变化, 传统的民居主要以夯土、木材料围护, 如今主要是砖材、混凝土, 墙面也以瓷砖砌饰, 部分新式民居仍采用木屋顶, 是对传统民居构件的继承。

与传统民居形式相比, 新民居平面功能划分更为详尽, 设有独立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房间。部分撒拉族民居于厢房建筑底下, 建设用作储物的地下室, 拓展民居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 也是民居建筑发展的一项创新 (见图6、图7) 。

3.4.3 门楼

新式民居砖木门楼, 多位于整个院落西南位置, 设于西院墙南部, 门柱饰有特色砖雕, 檐部装饰有精致木雕, 具有适用性和观赏性, 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沿门楼北向开辟门洞, 进深同厢房, 可用作室内停车空间, 停放小车、摩托, 提高了庭院土地利用率, 门楼的点状场所和门洞的线状空间共同构成院落的入口空间 (见图8—11) 。

3.5 院落空间

撒拉族新式民居注重院落空间的营造, 打破最初的单调空间, 院落地面饰以花砖或广场砖, 将绿化布置在院中, 设置方形、六角式院心花园, 摆放盆景花卉, 丰富空间内容, 院内南墙面挂阿拉伯文或山水画作, 赋予庭院文雅之气。

新式民居是通过墙体、门窗等所构成界面, 形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渗透, 这些从屋内积极空间 (P空间) 渗透出的界面相当于半积极半消极空间, 即PN空间, 屋内利用这个空间以借景的手法来改善室内环境 (见图12—14) 。

4 地域文化特色传承

以循化县街子镇撒拉族新式民居为例, 不难看出, 其对地域文化的继承, 主要在以下方面彰显撒拉族民居文化特色:

(1) 院落平面布局:沿用合院式形制, 合理布局各功能用房, 形成方正、严谨的院落空间。

(2) 建筑平面:正房沿用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式, 尺度适宜, 适应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厢房建筑适应现代化发展, 采用现代建筑形制, 构架用材精良。

(3) 立面造型:门楼、正房檐口等处设有精细雕饰, 现代化厢房建筑亦应于檐口处设置精致木雕, 体现撒拉族的建筑风格。

(4) 院落空间:秉承撒拉族居住文化, 注重院落空间的营造, 多层次绿化布置, 形成民族特有的景观氛围。

5 结语

撒拉族新式民居在保持自身建筑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居住的理念, 合理安排居住、会客, 厨房、储物以及出入口等不同功能空间, 明确区分私密、半私密以及公共空间的性能, 形成合理的功能结构空间。从平面形式、空间格局、建筑式样造型等方面传递和谐完整的空间感受, 承载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韩德福.撒拉族村落空间结构及空间观[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 :71-74.

[2]杨桂香.浅析青海少数民族民居特色与审美价值[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1) :77-79.

[3]马永平.撒拉族民居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J].丝绸之路, 2011 (10) :59-61.

[4]崔文河, 王军, 岳邦瑞, 等.多民族聚居地区传统民居更新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 2012 (11) :83-87.

民居空间 篇4

关键词:羌族;主室空间;宗教文化

一、引言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在殷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传说“禹”是“兴于西羌”或“西夷人也”,羌人也自称是禹的后代,大禹故里在今北川羌族自治县。自商以降以迄隋唐前,羌族一直是我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1]。

二、羌族分布区域

羌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其中四川省的羌族人口占到全国羌族人口的80%左右。四川省内的羌族聚居区散落于岷江上游的黑水河、杂谷脑河等,即汶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区。

古时为躲避外族入侵,羌族先民选择了在岷江上游地区定居下来,该地区属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区,是高原与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群山环绕,河谷深切,为高山峡谷地带,部族混战以及外族的入侵不仅影响了羌族村寨的选址地带,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羌族的建筑形制。

三、羌族的村寨布局特点及建筑特点

(一)羌族村寨布局特点

羌寨延续至今,保留了两大重要特点:一是主要选址在高山河谷地区;二是村寨集中分布,可连成一体,这是为了在战时能够集中全村寨的力量进行强有力的自我保护。

在这两种特点的影响下,羌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分布地点:

1. 河谷地带

这一地带依山面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筑多沿等高线横向展开布局,是理想的村寨布局形式。河谷地带地势比较平坦,适于羌民进行农耕,并且可充分利用高山流水及河流作为饮用水和灌溉水。随着现当代民族融合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羌民从山上搬迁到河谷的平坦地带,便利了生产与生活。

2. 半山

位于这一地区的羌寨多选择建址在河谷两岸半山腰的台地和缓坡等相对开阔的地带,山腰地带的民居顶楼为平台,各家顶楼平台可相互连接,羌民从山上收获的粮食可直接从顶楼的平台运至自家屋子,极为便利。山腰的选址一大重要功能即能够进行有效防御,可依托地势的险要将敌人钳制于山底。

3. 高半山

高半山地带一般海拔较高,有着较多的牧场和可耕地,同时高海拔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易于防御[2]。

半山和高半山的羌寨布局方式是最具有羌寨建筑遗存的布局方式。

(二)羌族的建筑特点

羌族建筑风格质朴,神秘粗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较强的实用性。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民居学专家季富政教授的划分,羌族的民居建筑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即碉楼、石砌民居和板屋式建筑。其中,碉楼是羌族最为鲜明的建筑符号,它的出现是羌族由“逐水草而居”向农耕社会转变的一大标志,是“羌族向封建农业经济发展在建筑上的注脚”(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碉楼与石砌房屋及板屋等多种住宅形式共同构筑了羌族村寨或开或闭、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奇妙空间氛围。在这种空间肌理中,空间的开阖都与民居密切相关,各种类型的建筑自成体系,同时又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示出了羌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羌碉和传统的石砌房屋均是就地取材,采用河边随处可得的碎石,建筑建造充当粘合剂的原料也是当地的土壤。在建筑进行建造前,需要释比(即羌族的宗教领袖)进行祭祀占卜,充分考虑水源、风向、向阳等多个因素,选取合适的建造地点。在建造前直至建筑完工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梁、钉梁、完工等重要的时刻,均需要向白石神祭拜,工程完工后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祭拜仪式后建筑才算竣工。

四、民居建筑主室分析

传统的羌族民居建筑一共分为三层:一层的功能是圈养牲畜;二层的功能是居住,是家庭成员的主要活动空间;三层是晒台和罩楼,晒台主要用于谷物的晾晒,罩楼主要用于谷物的堆放。传统羌寨中,三楼的晒台各家之间可以相互连通,这对于极为讲究建筑防御性能的羌族人民来说,可以在发生战争危险时迅速集中整个村寨的力量去反击敌人;同时晒台也可作为羌民之间一个公共交流与活动的平台,增进大家的感情。

(一)民居建筑主室的空间分析

羌族民居建筑的主室空间一般位于居住空间的中心位置,是一个长宽比不大的矩形空间,周围为卧室等用房,主室的中央为火塘和中柱,神龛一般布置于与火塘对角线的主室的角落中,神龛即羌民所供奉的“角角神”[3]。

干栏式石砌房屋的出现是羌族先民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形态转变为农耕文化的一大标志,但是在建筑空间的内部布置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羌民游牧文化的遗存。远古时代的帐幕由中心柱支撑,如若中柱坍倒则整个帐幕也将不存,直至现代,羌族的民居建筑中仍然保留着中心柱这一建筑形式;火塘是在帐幕时代用于围坐在一起取暖、烹饪的重要工具,发展至今,火塘仍然在羌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羌民还像游牧时代一样,将烹饪、取暖、祭祀、交流等多种功能集中在主室空间中,这不能不说是羌人“恋祖情结”的重要表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羌族的主室空间的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出现了专门的烹饪空间,即厨房;二是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以及汉族文化的影响,部分家庭中出现了专门的客厅,用于接待客人,同时也是除了主室以外家庭成员交流沟通的另一个空间。

(二)主室各组成要素的宗教信仰文化探析

1.火塘——火神崇拜

火塘的位置由释比确定,一般位于主室轴线的交汇中心,是羌族室内空间的核心部分。在取火较为困难的远古时代,羌民家中的火常年不熄,被称为“万年火”。据古籍记载,早期火塘较为简单,“三石垒一锅”,是由三块白石垒叠而成。而今的火塘基本有火塘架、挂火坑、台基和木围栏组成。

相传是神灵用白石撞击起火,然后将火种传给羌民,因此羌人将火塘设置于主室中央,火塘也被认为是火神的留居之所,并且将三角火塘架正对神龛一侧的角挂上一个铁环,即代表火神。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将另外两只脚中的一直命名为“迟依稀”,代表女宗神;另一只脚命名为“活叶依稀”,即男宗神(即祖宗神)。随着祖先崇拜在火塘信仰的发展,羌人对于火塘有着极为严格的尊卑之分,不同辈分、不同身份的人在火塘有着明确的位置区分。火塘在羌民心目中是纯洁的象征,因此有很多禁忌。比如,火塘架上不得烘烤鞋袜等不洁之物;不得用脚去踩火塘架的边缘;剪下的头发、指甲等也不得扔入火塘中,等等,并且火塘的位置确定以后就不得随意搬动[4]。

火塘伴随着羌族文明的始终,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可在一般的羌族家庭中看到火塘,它承载了羌族对于火神的信仰,是原始崇拜的延续。同时,随着信仰文化的向前发展,火塘将宗教信仰、伦理教化、族群观念等多种文化形态糅合在一起,以简单的建筑符号承载起多种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神秘莫测的羌文明的重要窗口。

2.神龛——角角神

神龛也被称为“角角神”,一般位于与火塘中轴线对称的主室的角落空间中。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由于长期的战乱和不稳促使了羌族人民希望敬畏多个神灵来求得神灵的庇护,以求得家庭安稳。“角角神”主要供奉家神和祖先神,包括了女神(妇女之神)、男神(男子之神)、牲畜神等,神龛分类上中下三层供奉的神灵加起来可达十几种,而汉族的“天地君亲师”传入羌地后,其牌位也被羌人供奉起来。

神龛是整个家庭灵魂的核心,因此在羌族整个居住空间的装饰装修中,神龛的装饰是最为出彩的。神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落地式的,从地面直到屋顶;一种是悬挂式的,只做中间的一部分。神龛中常雕刻有花、草等且形式多样,有浮雕、镂空等多种形式,有的还会雕刻家族的传说与故事,从神龛中我们也能隐约感知到羌族文明的神秘悠久。每年腊月,家家户户会请专门的人到家里手绘装饰图,用剪纸和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家人对神灵崇拜感恩的思想[5]。羌人通过纯洁质朴的美术语言与神灵对话,将自己的民族宗教和美术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羌民追求宁静祥和、幸福安康的生活。

3.中柱——中柱神

中柱是羌族远古游牧时代帐幕式结构的遗存,中心柱被羌民称为“中央皇帝”,小孩不可随意触碰,如果家族中有人生病,则会被认为是冲撞了中柱神。中柱在羌民心中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作用,也是维系家族凝聚力的关键之一[6]。中柱神与角角神、火神等共同构筑了羌族家神的信仰体系,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羌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五、结语

羌族文明灿烂质朴,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在华夏文明中独树一帜。然而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蒙受巨大的损失,据统计,羌族人口在大地震中损失将近10%的人口,北川羌族研究馆的数千份文件无一幸免,多名优秀的羌族文化研究者和继承者在大地震中罹难,众多优秀的羌族建筑在大地震中轰然倒塌。随着现代文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现代文明吞噬的危险。

因此,加快研究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宗教等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文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羌族居住建筑的主室这一重要空间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是在试图避免或减少现代文明对羌族古老文化的冲击,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为有效地传承和发展羌族文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清贵.北川羌族史略[M]北川县政协文史,1991.

[2]张犇.羌族村落选址与布局特征谈[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03).

[3]马志韬,李映涛.主室功能演化与当代羌族民居空间格局变迁[J].中华文化论坛,2014,(12).

[4]张犇.羌族火塘设计的文化内涵[J].民族艺术研究,2010,23(3).

[5]彭代明,彭潘丹犁,彭成军.把星月置于神龛——羌族民居室内原始美术装饰解析[J].艺术教育,2014,(02).

[6]季富政.羌民居主室中心柱窥探[J].四川文物,1998,(04).

作者单位:

山西民居入口空间界面形式解析 篇5

山西民居博大精深, 自成体系和规模, 承载历史厚重, 有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着保护和继承传统建筑文化, 并借鉴于现代设计, 用形式解析方法剖析、归纳和系统化。

1 概念

建筑空间界面的概念:“在建筑空间中活动, 往往从边界开始, 继而向中心展开, 两相邻界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合渗透。边界是停驻的依托处, 背靠实体, 有良好的庇护性。边界属于线性的展开, 具有一定的秩序导向作用, 当它封闭围合时, 形成面的包容, 而这个面就被称为空间界面, 可以将被围合的领域中的单位集零为整, 纳入整体秩序之中。空间为‘虚体’, 而界面为‘实体’, 虚实相拥便形成了整个建筑空间体系。”[3]

本文主要分析山西民居中入口空间界面 (前店后宅式不予研究) 。

一般将山西民居按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表现特征划分为五大区域, 即晋中民居, 晋南民居, 晋西民居, 晋北民居和晋东南民居。本文将依据这一划分展开分析建筑平面如何开展直接影响入口界面在立面上的形状产生。受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 各地都延续着约定俗成的建筑习惯。地域性特点左右着呈现在外部的表达:晋中多平川, 晋商集中, 大院可以展开规模院落, 风格端庄典雅;晋北辽阔, 有游牧遗风, 粗犷浑厚;晋西黄土坡地形态, 房屋布置因山就势, 朴实随意;晋东南、晋南文化传统浓郁, 呈现出一个幽深高峻, 一个秀气宁静的气质。这样评价虽不能一概而论, 但大致是这样的精神, 而入口界面是这种精神的直观体现。因此, 无论是晋中平川的窄院、晋西山区的台院, 还是晋东南典型四大八小院落, 在入口界面的形式上都有自己的语言特征。

2 界面要素

入口空间界面呈现给外界的整体形象, 是各个组成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把界面拆解分开阐释, 可概括为六种元素:门、窗、墙、屏 (影壁) 、龛、台/阶 (见图1) , 下面逐一分析。

2.1 门

门不仅具有建筑上的含义, 更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首先, 门是身份等级的标志, 仅从门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建筑主人的社会地位及建筑的使用功能。以高平市良户村为例, 从侍郎府门、进士宅门到普通民居门, 这种特点呈现明显。其次, 门是空间序列的暗示和引导, 同时也是领域的限定和内外空间的中介、转换点。门是院落与外部街巷的分界线, 与宅院的高墙共同围合出街道——这一室外空间的界面。

门形式繁多, 构成元素概括起来基本由五部分组成:门扇、门框、门斗、门头、门脸 (见图2) 。

门的种类划分标准不一, 本文按门的形态和与建筑物的关系为据分为三类:屋宇式、独立式、贴墙式。

屋宇式基本上继承了传统屋宇建筑的形式而改其功能为出入口, 开间数有一间或多间。一间较为常见, 为与倒座区别, 屋顶加高, 或立面加门头, 突出壁柱, 以示强调。也有倒座为单坡的, 外墙顶在门这边排列望垛, 甚者有叠瓦堆积为三角状。也有的反之降低屋宇, 或入口内凹加门斗、雀替丰富。

与屋宇式不同, 独立式门尺度小而灵活, 一般出现在三合院中围墙中轴, 是独立的小型“房屋”。一种是木式门, 有落地柱子支撑或者挑梁承托垂莲柱。另一种是砌砖仿制木式, 形式多样, 讲究者元素俱全, 很像一座木结构的垂花门门头, 多层梁枋相叠, 雕刻精细。简单者概括抽象, 中间联一横枋, 几道线脚代替了椽子, 出檐很浅。

贴墙式门, 其是依附于前两者而存在, 顾名思义在墙外贴墙建造, 形式变化主题主要取材于牌坊或垂花雨罩。根据繁简程度和结构不同, 柱落地, 称之为廊柱式;柱不落地, 形似垂莲, 檐下挑梁承托檐柱, 称之为垂莲柱式;如果柱子虽然不落地, 但做成曲状, 斜插入墙, 则称之为斜撑式。概观贴墙式门, 门头出挑屋檐的不外乎这三种。虽然民居屋顶大多没有“如鸟斯革, 如斯飞”的飞檐翘角, 但是这种效果却在门头上实现, 体现民间对曲线张扬美的追求 (见图3) 。

与张扬的屋檐突出入口不同, 另一种表现形式似乎向另一个方向转变, 称之为门罩式 (见图4) , 即用砖筑造, 仿木构形式, 罩在门洞上, 这时已是纯粹装饰, 并无遮日挡雨功能, 比之同种做法的独立式门更为平面化。我们由此总结出一个规律:门上的构件起初只为功能作用存在, 后来加以美化, 具有装饰的意义, 并赋予一定的思想内容, 最后可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仅为传统形式的沿袭。

2.2 窗

窗户虽然与门一样作为入口界面上的开洞, 但远没有门受重视。而且倒座一般都很高大, 甚至两层~三层, 民居的内向性特征导致开窗不大, 数量不多, 有的一层不开或者仅开高窗, 二层只在入口所在的开间开。窗户在位置、数量、形状上没有严格定法, 不一而足。

2.3 墙

墙是主要的界面天际线构成元素, 而墙往往不是独立存在, 它只是房屋的轮廓表现, 决定于房高、院宽和房型。比如晋中多高墙窄院, 屋面坡度大, 晋北则屋面舒缓, 墙矮院宽, 形成界面轮廓线差异很大。纵观整个山西民居, 院型组合样式众多, 做法杂糅。但从入口外观来看决定因素其实源于四合院和三合院之分。我们这里研究外墙收头的典型处理方法如何影响了界面形式。

四合院:倒座后墙组成实体界面, 门洞开于中轴, 或偏居东侧。倒座有双坡, 单坡, 单坡坡向里, 墙顶收头做法有假檐脊饰, 望垛口, 砖瓦花格三种。望垛口高七八皮砖, 不但入口界面, 整个围合墙面也这样处理, 远望去巍然一体, 具有鲜明的防卫目的。

三合院:厢房山墙与围墙组成实体界面, 门居中, 为独立式或贴墙式。厢房有双坡, 单坡, 平顶, 平顶加前檐几种屋顶。单坡一般不做特殊处理, 坡屋顶自身的垂脊、瓦当、线脚, 几个竖向层次呼应围墙、门收头形成构图。有的将山墙随坡跌落, 呈台阶状, 每阶与当地望垛口大小近似, 这种形式流行于晋中地区 (见图5) 。

另有一种特殊情况, 入口做成八字形, 简单的变化使形式和空间变得丰富。

以孝义市宋家庄马家院为例, 前排的后墙和自家围合成狭窄的第一进院, 囿于空间狭小入口做了回退来安排台阶和缓冲空间, 但两颗落柱又做了补充。 二道门也跟着做了折线处理扩大了空间。

2.4 屏

屏指影壁、照壁, 作为不可缺少的建筑元素, 既起着空间导向作用, 又有装饰功能和风水功能。它一般位于大门对面, 并隔开一定距离, 或者位于宅门两侧墙上。

影壁做法较为讲究, 和房屋一样分为三段式:壁顶, 壁身, 壁座。壁顶类似于屋顶, 有保护影壁的作用;壁身是主体, 是进行装饰的主要部位;壁座是整座影壁的基座, 它多采用须弥座或者其他变异形式。

2.5 龛

神龛居于照壁上, 或位于门两侧, 形式基本上是木结构门的缩小和模仿, 屋宇、斗拱、垂花一应俱全, 宛如一座微缩的庙宇, 只是经过抽象处理, 尺度显得夸张。做法繁简不一, 但是并不表明它们有等级的差别, 而仅仅是装饰的程度不同罢了。

2.6 台与阶

台阶习惯上作为一体存在, 是入口领域的标志, 它们在平面上延展, 立面上作为构图元素则谦逊得多。平台有两种做法, 一种贯通外墙, 领域性空间延伸到整个界面, 如榆次常家庄园各户外平台连为一体, 宛如一条高起的狭窄的街。另一种比门洞稍宽, 这是普遍的形式。两者比较, 前者领域感广, 后者领域感强。

阶的民居做法不像官式建筑讲究, 垂带石可有可无, 少数做成将踏面自上而下逐层缩小的如意踏步。为了分析台、阶与墙位置关系, 我们引用了数学的集合概念, 如图6所示, 四种变化, 呈现截然不同的空间关系。

3 构图分析

3.1 图形与图案

不同房屋的正立面、侧立面和门屋组合, 形成俯仰相映的单体界面轮廓。然后一个个界面联袂形成起伏跌落的街巷界面整体, 立面上方圆对比, 天际线曲直穿插, 具有的图形美给人以步移景异的心里感受。

3.2 主与从

突出入口, 首先置于中轴位置, 应用对称原则构图。另外门洞并不大, 但利用门头、门脸与台阶等从立面、平面上拓展了门的领域, 使其醒目、华丽, 所以即使不在轴线上也体现出了主从的秩序。一面墙上有主门次门时, 突出主门, 次门有的仅为低矮门洞。

3.3 界面与地形

建筑一般把高差吸收在内部, 采用台阶或台院形式。对比山西南部与西部山地民居, 前者提高勒脚, 加上层高二三层, 外观雄浑, 不易看出内部层次。后者则从外观看到各进院落沿进深层叠, 侧面不做高墙, 较为开敞, 大门朝向因地形也会做调整。

4 结语

建筑师存在于民间, 大隐隐于市, 多变的空间营造, 纷呈的形式创作, 地域的鲜明个性, 是传统留给我们的丰厚财富, 讲述的历史演变、文化象征已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本文借分析入口空间界面, 希望一叶知秋, 踏进表象民居的精神之门。

摘要:以山西各地民居为研究对象, 用概括、归纳、图解等分析方法解析民居入口空间界面地域特征和装饰特点, 展示山西民居在历史传承、文化寄托上的形式表现, 逐一剖析界面的各个元素, 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 对图形构成做了宏观的总结。

关键词:民居,入口空间界面,形式,门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王金平.山右匠作辑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单德启.从传统建筑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4]段进.空间研究1[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梁骏.昨日之“门”与今日之“道”[D].南昌:南昌大学, 2006.

浅析傣族民居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篇6

一、傣族民居的传统形式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 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 (俗称竹楼) 为主。上下两层, 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 房顶覆以茅草、瓦块, 上层栖人, 下养家畜、堆放农具什物。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 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 橄榄建筑的底层架空, 有利于防湿、防水、水汽蒸发, 且有利于通风。加上伸出檐、双重檐的遮阳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保健功能的需要。

二、傣族民居的平面空间分割

竹楼一般以一个核心家庭为一个单元, 在村落中作分散的独立布置。每户用地以竹篱笆标志出明确的分界。家庭日常生活就在这空间分层次展开。

从宅院到竹楼底层是第一个层次。宅院周边一般散布着畜圈、草料库、果木, 中央为作业场。

从竹楼楼下到楼上是第二层次。楼下又为底层, 为土地面, 有柱无墙。通常的层高大约是1.8米到2.5米。这里主要进行粗重家务劳动、存放大型农机具的场所, 以及作为从室外到室内的中间过度地带, 是“穿鞋子活动”区域。

第三个层次是从“外”到“内”, 由楼梯上至架空层, 楼梯大多放在房屋的南面, 处于屋檐之下。不同的竹楼, 楼梯放置的方式可能不同。对一般民居来说, 楼梯位于侧面, 即有山墙的一面。而对于村里的公共房屋, 将楼梯设于房屋的正面。展台的层高略低, 另一边是堂屋, 层高略高。

“外”指有顶无墙的廊及由廊延伸出去的屋顶无墙的“展台”。前廊周围有栏杆并且外围有一圈偏厦遮雨遮阳。前廊明亮又通风, 是平时日常活动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展台在廊的尽头, 为晾晒衣服和早晚冲浴的地方。在展和廊的结合部, 往往设有简易木架, 放置水罐, 冲浴时就可就近取水。

“内”则指设有火塘的起居间, 即堂屋。堂屋兼有三种功能空间, 即日常活动空间、客人接待空间和家务活动空间。堂屋是家庭起居的中心, 非日常性的家宴、礼仪性的待客都在堂屋举行。需要留宿的客人晚上也住在堂屋靠里一端。

第四个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 从起居间到卧室。卧室内只分床, 不分室, 不忌辈分和男女, 但要遵守长辈床靠里, 晚辈床靠外的次序一字排, 方向垂直于屋脊。

三、傣族民居传统的空间观1.傣族方位观

傣族方位不基于科学的知识, 而是依靠对自然的观察来界定方位。大多数情况下, 上流意味着北方, 而下流指南方。根据传统的傣族宇宙观, 空间是四方形的, 每个方位不仅指示了一个地理位置, 而且隐喻了人们命运的幸运与不幸, 每个方位都有一个特定的象征意义。每个方位与人们生活中的一定阶段、一种动物相对应。如:东方——人类聚住地——神鸟, 北方——田地——大象, 南方——森林——狮子, 西方——河流——蛇, 所以傣族对方位的理解与现代社会中的一般人对方位的理解是不同的。

东方与神鸟 (凤凰) 相联系。在傣族传说中, 智慧王帕雅桑木底受到神鸟的帮助建造了第一座傣族竹楼。在很多故事中神鸟都与吉祥和快乐连在一起。所以东方象征了吉祥, 象征了生命, 是神圣的方向和太阳升起的方向。傣族就像汉族, 敬重龙, 相信蛇与龙一样与水有关。南方与狮相联系。森林中的狮子对村民来说象征了力量、危险和森林的威力。与人类的居住地相对应, 人类对他们充满了敬畏的双重心理。北上与大象相对, 表现了它巨大的身体、超强的自然力量与皇室及佛教的神话的联系。

所以傣族认为北面和东面的分区是最吉利最好的方向, 在傣族传统宗教中, 房子、村落这些自然界最文明化和最能被人类掌握的区域与东方相连。在理想的建房安排中民居的楼梯也要朝向东方。东南象征着进步和力量, 西南方向则象征着死亡和不吉祥。建筑室内外的朝向因这种对空间的独特信仰而建立。

四、傣族民居与朝向

傣族村寨里的民居, 在理想的情况下应根据河流的走向来布局。如根据傣族的风水观, 村里房屋的屋脊应与旁边的河流平行, 也就是说应与南北方向平行, 因此周围的村寨也被叫做“上寨”和“下寨”。不仅村寨, 傣族的城镇也跟随这河流的南北向布局。

在傣族民居中, 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人们必须睡在与屋脊垂直的朝向上, 头朝北睡觉就会处以横梁下, 并在垂直于横梁的方向是危险的。傣族认为一个人在这种方位睡觉会遭到横梁上魂灵的袭击, 因此根据人们睡觉的朝向, 其它部分的室内安排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傣族民居依南北而建, 房子靠外的空间朝南, 靠里的空间朝北。这种里和外的区分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对应关系。在傣族民居中, 通常未婚的女儿和儿子依年龄大小, 将自己的床垫排列在靠近楼梯的卧室一面。如果一家有三代人, 则所有的床垫也按长幼排列。老人睡于卧室靠里的空间, 中间为父母, 最外面的空间为没结婚的小孩。卧室里的床铺位置其实演绎的是从生到死的时间顺序。同时, 卧室里还有一种“内部原则”在傣族民居中, 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所在空间位置。在傣族民居中, 一个人的位置越靠里, 他的位置越重要, 他也有更多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傣族民居中房间是以从外向里递进排列的, 越靠里的房屋越神秘也越神圣。

五、村落的空间分布

傣族村落通常建在稻田旁的平坝上, 随地形或河网水系自然发展成团形或带形。村寨间的距离一般为2到4公里。不同的区域有明显的标志物来标明它们的边界, 每个村寨可能有几个入口, 入口处都有道路通向村里的中心, 比如佛寺和广场。道路有成棋盘状组合也有成网状组合。

在村寨与房屋之间还有一种明显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每栋房屋总是与村里的其他的房屋有关, 比如它们的屋脊同向, 它们的人口也同向。这些关系表现了一幢民居不仅是一个整体, 并且也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六、总结

佛教是傣族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傣族的空间观与傣族的原始宗教与小乘佛教有着密切关联。尊重自然的环境观念, 是傣族传统建筑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傣族的建筑空间与人们的生活习俗, 信仰以及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傣族奇特的空间观及方位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傣族独特的民居风格与民居布局。

参考文献

[1]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145-204

[2]高芸.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92-130

[3]单德启.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116-123

民居空间 篇7

关键词:户部山古民居,空间形态,形与质

一、户部山古民居概况

户部山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中轴线上, 依山而建、顺势而为, 是古城徐州的地面遗存, 也是勤劳智慧的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优秀文化遗产。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 堪称苏北古建筑文化的缩影。

1624年, 为避水难, 徐州户部分司主事张璇在大水来临前将户部分司迁至南山上, 随后在山上筑垣构室, 从此, 南山改称户部山。户部分司迁至户部山之后, 徐州南关一带遂成为十分活跃的商业区。它四周的上、下、前、后四条比较重要的街道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商家频繁出入户部山, 官绅富户不惜重金在户部山觅地造房, 各类高宅深院次第分布, 错落有致。因此就有了“穷北关, 富南关, 有钱都住户部山”的民谣。

由于经济地位的下降, 到20世纪50年代初, 户部山民居早已千疮百孔, 多已成为危房, 过去的豪宅大院也早已面目全非, 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在全国“破四旧”和“十年浩劫”的过程中, 户部山民居建筑群被破坏得体无完肤。大多数古院不但结构遭到了破坏, 而且砖雕木刻, 吻寿木屏, 甚至桌椅门窗也悉遭砸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徐州市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下, 对户部山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改建工作。迄今修复了部分古民居的旧貌, 余家大院和修整后的翟家大院合并成立了“徐州市民俗博物馆”;崔翰林府修复工程也即将收尾, 同时徐州市政府也正在着力打造戏马台景区。

二、户部山古民居室内环境形态描述

(一) 空间分类及形态

户部山古民居的建筑空间按照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空间序列分为:入口、前院、过邸、厅房、厅堂、厢房。

1. 入口:

是指门厅、轿厅、待客厅。户部山古民居的建筑空间中, 入口都由一进屋宇式的房屋构成, 通常这一进的屋宇空间面阔三间, 入口的门厅居于明间或者偏于一侧。轿厅顾名思义就是出入府邸的主人宾客在此停轿、下轿的地方, 也是供轿夫喝茶休息处, 在第二进, 也有与门厅布置在一起的, 是供客人和主人上下轿的地方。入口一般三开间, 进深四米左右, 一般为一进邸, 位于明间, 两侧倒座房。例如余家大院的入口中路院大过邸, 高约5米, 雕栏画柱, 保佑家人出入平安。

在第二进的入口和轿厅, 是崔家大院上院一进西跨院, 为待客厅和轿房 (如图1) 。待客厅为客人等候主人接待时使用, 在等待的同时稍作休息, 整理衣物等等, 收到邀请后再随引路进入厅堂。东侧为轿厅, 除停放轿子外, 主要为轿夫提供休息之处。

2. 屋院:

中国传统建筑基本上是以院落为组织单位存在的, 这种基本概念形成了中国以房屋建筑围绕院落向心排列的基本建筑形制。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制中, 承载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观念以及审美情趣。

为了与房屋的三开间相配, 户部山的民居的庭院大部分都有接近三开间甚至大于三开间的宽度, 例如崔家大院上院的一进西跨院 (图4) 宽近9米, 长10米有余。庭院是全家人活动和接触室外空间的地方, 同时庭院中种植桂花、石榴树、无花果树和腊梅等植物, 给灰色的建筑物一抹自然的绿色, 增加了大自然的氛围, 体现了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

3. 厅房:

是户部山民居中用于接待、会客等公共活动的房屋的统称。厅房一般面阔三间, 前廊后厦, 装饰华丽, 前面开敞, 后面封闭, 朝向庭院的一面常为隔扇门, 比较通透。因为厅房的屋架较高, 在檐口以下常使用花格垫板与梁枋, 部分施以彩绘, 在其他房屋的衬托下显得高大、精美。根据厅房位置和功能的不同, 又分为正厅和花厅。

正厅为宅院之中专门用来接待、会客等公共活动的房间, 房屋的形制比较高, 多为抬梁式结构。由于地形的限制, 正厅的布置比较灵活, 一般位于所在院落的中轴线上, 也有位于平行于院落的中轴线上, 如图5是崔家大院上院的大客厅;朝向也因为地形的限制而各有不同, 如图6是翟家大院的大客厅。

花厅是位于花园里的厅房, 豪绅巨富、官宦世家在花园里面设置的会客、接待的房屋, 为了与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一般比较通透, 且建筑形式比较优美, 不但作为观景的场所, 也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如余家大院西路院中的西花厅, 面阔三间, 四面设廊, 金柱之间用格栅门窗把西花园的优美景色融入到客厅当中, 并且巧妙地衔接了西花厅和客厅院。西花厅屋顶为九脊歇山顶, 造型优美、装饰华丽, 与周围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4. 堂屋:

一般为户部山传统民居院落中轴线上最后一进院落的最后一座建筑, 是院落之中比较重要的房屋。堂屋一般为三开间或者五开间。三开间的堂屋的布局多为一明两暗的传统布局。当中一间一般作为家庭的公共用房, 共家庭成员会客、起居及庆典活动之用, 两边的房间是主人的住房, 或者两件房屋一间为住房, 另一间为书房。五开间的堂屋就是在两边再各加一间房屋, 房屋的功能也更加灵活, 也可以作为儿女生活用房等。堂屋的建造也会根据地势的变化而不同, 如余家大院西路院的堂屋, 为五开间, 当中三层为一层, 两端头两间分别为两层, 上面是主人及子女生活的用房, 下面可作为储藏空间。

5. 厢房:

三开间的民居宅院才配有厢房。厢房通常安排在厅堂的左右两侧, 是与倒座房、厅房和主房垂直布置的房间。徐州民居中的厢房一般为一层, 但也有两层厢房, 多为地形原因而设置, 例如翟家大院二进院的北厢房。厢房一般供晚辈居住, 或作为厨房、贮藏间等使用。

6. 过邸:

是徐州户部山传统民居中对只有通过作用的房屋的统称。作为一个联系前后两进院落的通道, 过邸通常与其他建筑结合设置, 位于建筑中间或者偏于一侧, 一般都是一开间, 通常朝下一进院落开敞, 其他三面围合。也有在两栋单体建筑间作为连接体出现的例子, 屋顶单独做脊, 呈现出独立的建筑特征, 如崔家大院上院的三过邸。

(二) 空间组合模块

户部山民居在建筑形式和尺度上更加接近北方合院式民居的特点, 正房坐北朝南, 院落空间较大, 可以充分吸收南向阳光。基本院落的形式按照四个方向所聚合而成, 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一是四合院的围合方式, 庭院四面都有单体建筑围合。二是三合院的围合方式, 庭院的三个方向有单体建筑围合, 另一个方向由院墙构成。三是二合院的围合方式, 两个方向为单体建筑, 另外两个方向由院墙围合构成, 有单体建筑相对或者相邻两种形式。

(三) 空间组合模式

我国古代民居建筑一般都是由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群体建筑, 而这种群体建筑的布局方式除了受到特殊功能和特殊地形条件的影响, 一般都有以庭院为中心的组合原则, 规模较大的组合建筑一般都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这种建筑群体有明显的中轴线, 沿着中轴线布置重要的建筑, 例如厅堂、祠堂。这些院落的组合模式有串联式、并联式、转折式三种。

串联式即多进院落沿着纵深轴线串联布置, 是最常用的院落扩展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出的空间序列, 这种空间序列满足了内外有别的礼仪需要, 而逐层深入的幽静也满足了庭院不同功能的私密需要, 同时突出了建筑艺术表现的韵律和层次感。

并联式即院落的横向扩展。

折转式则是指院落式布局中呈现的轴线移位或转折, 主要在翟家大院中表现突出。

在户部山民居中, 往往根据地形特点综合运用这三种基本的组合模式。如余家大院就是多进院相对独立的并列组合, 形成串联并列组合布局, 这种院落组合形式往往拥有并列的几条纵深轴线, 但各轴线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没有组织成横向的轴线关系。在崔家大院上院中, 院落朝两个方向进行扩展。一进院和二进院采用了折转的方式, 而二进院和二进西跨院则为并联的组合模式。

三、户部山民居空间形态的质态描述

“质”是事物的本质, 是我们透过现象总结出的室内形态的特点, 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涵盖了思想、制度、价值观念、民俗民风、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无形的内容。蕴含于户部山民居室内空间形态的“质”, 凸显着其设计者的建筑哲学人文精神, 展示当时人们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

(一) 建筑哲学和人文精神

户部山民居的空间形态揭示了设计建造者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透露出其“修身养性”的人文追求和社会伦理观。户部山民居构筑在“五省通衢”的徐州, 其风格承南继北, 很具代表性,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受儒、道对立互补思想的影响, 户部山民居构筑者秉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事实上, 儒家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道家讲究“修身养性”、清静无为。虽然其以不同的形式流于社会思潮中, 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在本质上还是十分相似的。户部山民居的建筑行为中,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里的虚实动静、生生不息等理念通过户部山民居的建筑室内空间, 转变成为一种审美精神。为了表达顺应自然的理念, 户部山各户人家在宅院选址上充分考虑了院落朝向、大门位置、水土、地形、高差等因素的利弊, 以宅院能够获得充足的采光和流动的新鲜空气为最佳, 力求整个建筑环境依自然之势而生。院内的空间通过室内外空间的虚实对比和灵动的空间流线, 体现阴阳、动静相生之意。

《孝经·圣治章》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万物以人最贵, 只要人有需要就有与之相对应的“形态”出现, 室内空间的分类是依据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定, 室内装饰的疏密轻重是根据人们的视觉习惯而定, 室内各类空间和家具的尺度又是以人体尺度为参照, 户部山民居的室内环境里“以人为本”的精神表现为以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空间质量为本, 并随需求不断变化改善。

传统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人们的社会伦理等级观念。在这些等级中, 人们需要遵守各级礼仪。孔子说“非礼勿动”, “礼”在道德上教化人们把握为人处世的度, 在民居文化上“礼”约束着民居的形态等级。户部山民居的空间分类和流线, 也是按照主客, 长幼的顺序划分, 礼仪内涵在空间中的渗入是空间不只是空间, 还具备了约束人行为的教化功能。

(二) 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

民风民俗、自然地形、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是对民居的室内空间及细节的润色, 使其更贴近日常生活, 更加通俗便于流传。户部山民居聚集着大户人家, 每户都有不同的身份, 他们的不同需求造就了民居的空间形态和流线的不同。例如崔家大院是奉旨在旧居上扩建的, 因此民居明显带有官邸式住宅的特点, 虽然地形起伏, 但是平面构图上仍然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形式。同时因为地形的复杂, 创造了“鸳鸯楼”“铁壳门楼”等建筑形式。

徐州人形成了对居住环境营造的基本法则, 再根据本地民风民俗、地域特征、家族结构等微观的影响进行调整, 民居环境有了更生动、更具地方特色的风格形态。户部山传统民居的室内环境就是在这种宏观和微观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定型和发展延续的。

参考文献

[1]刘玉芝.徐州户部山民居研究[J].建筑学报, 2006 (8) :24-27.

[2]宋赢.吴利军.徐州地区传统民居特色的类型分析[J].中外建筑, 2008 (8) :76-77.

民居空间 篇8

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意念的延伸、拓展和再创造, 两者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创作理念如何在环境设计中得到恰当体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仅需要从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 充分考虑自然地理和能源、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还需要从徽州地域文化以及环境营造等多个视角加以评价和分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改善和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等等。

1、自然环境

人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 同时依照自然资源所赋予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医学之父西卜克内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因此我们要将环境放在中心的位置,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舒适宜人的物质家园。

1.1. 尊重自然环境, 保护生态平衡

徽州民居村落是由宅居集合而成, 是生活的空间, 也是自然的空间。其自然伸长、自我调节的有效机制, 处处表现着有机和整体, 高低起伏, 参差离合, 大小斜正, 让人深深地体会到村落的生命力量, 使建筑产生动态的张势, 室内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 组成整体, 达到融合与共生。

1.1.1. 规划设计

皖南传统村落都选址在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所谓尚好的风水宝地之上。它坐北背山, 从根本上就挡住了寒冷的北风对住户区的侵袭;它面水朝南, 因此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住户区所有人家的朝向和用水问题。冬暖夏凉的大居住环境就自然而然得以形成。

1.1.2. 平面布局

传统的徽州民居多以三合院为基本建筑单元, 组合成不同类型的住宅群体。基本单元一进一进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形成二进堂、三进堂、四进堂甚至五进堂。后进高于前进, 一堂高于一堂。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穿堂风,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也反映了主人“步步高升”的精神追求。

平面布局多作内向方形布局, 面阔三间, 明间厅堂, 次间卧室, 左右对称。围绕扁长形的天井构成三合院基本单元。三合院布局既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制约, 也反映了宗法伦理位序的空间概念和风水“蕴藏生气”的空间观念。

1.1.3. 天井布局

天井是徽州民居的核心之一, 皖南传统村落中的街巷和民居中的天井, 除其解决交通、组织通风和排水之外, 还起到遮阴和纳阳的作用。由于屋面檐口都内朝天井, 四周流水从檐口流入明坑, 当地居民称之为“四水归堂”。这也是徽商“聚财气”思想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天井狭长, 这样的天井采光效果与方正的四合院不同, 它主要采自二次折射光, 这种光线比较柔和, 给人以静谧舒适之感。同时由于天井狭小, 外墙的遮挡和天井上竹帘等遮阳措施, 形成阴影, 其地面、墙面和空气都不受阳光直射, 反射的热量也小, 再加上天井阴沟里低温空气将天井石板地面的热量吸收, 而天井石板地面再将空气的热量吸收, 因此门内天井里的空气温度就会比门外晒场上的空气温度自然要低2℃左右。

1.2.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1993年, 在芝加哥举行了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9次代表大会, 通过了《芝加哥宣言——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宣言中指出, 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应提高到持久性设计标准, 综合考虑到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这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一种体现, 也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

利用传统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挖掘、开发使用, 同时遵循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去创造崭新的“生态”居住模式, 才能使居住在真正意义上走向“回归自然”的通途。

传统徽州民居,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能源, 在自然采光、卫生通风、隔热保温、选材构造等方面上所运用的技术, 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思想, 为现代生态节能住宅设计在提高居住环境的经济性、舒适性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徽州民居有天井或院子, 人们在此进行日常生活起居活动并充分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天井和院子不仅利用太阳能, 同时还是种植植物的好场所。南向的院子冬天几乎处于“全天候”的日照, 直接利用太阳能并结合种植绿色植物, 具有改善环境和调节微气候的功能。利用植物的光合、蒸腾作用, 在夏季使遮挡面温度降低, 冬季植物的落叶残茎又能使构件保温。此外, 利用传统民居空斗墙保温隔热、种植绿化等生态节能理念, 利用建筑物周围合理布置树木, 不但可以冷却空气, 而且可导引风向。发展风能发电、地热采暖和沼气等生物质能也是民居利用生态持续性能源的有效措施。

2、文化环境

徽州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粹之一,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甚至在世界民居遗产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从广义的与环境共生的角度来看, 要求民居在设计思路上重视人文环境, 突出持续的发展性, 重构富于诗意的人类精神家园。

今天的民居不仅是徽州居民基本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 还应该为徽州生活提供一定的客观环境。同时作为传统村落的基本细胞, 大量的民居理应体现传统村落总体风貌的设计与延续, 在不同深度和不同层次上进行创作。其深远意义集中于对人类历史的尊重, 并且从价值观念、社会性、可持续性、建筑美和建筑文化的角度体现出来。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genius loci) 概念, 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种历史延续的、当地人的精神, 它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认同感。建筑中的场所精神, 简单地说, 就是建筑的空间结构与当地的人们所认同的日常生活行为的结构相一致。这种“生活的结构”是在当地千百年来人与栖居空间的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其空间与行为结构上的一致性正是地方特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表现。尤其是作为民居, 延续了空间类型所体现的这种场所精神, 也就延续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相对于上一种方法而言, 这是一种求内在“神似”而不求外在“形似”的创作方法。

徽州民居外部轮廓比例和谐、尺度宜人, 一般都是青瓦、白墙, 给人以清新俊秀、淡雅明快的美感。造型上着重采用马头墙的建筑造型。由于运用广泛、组合形象丰富, 形成独特的风格, 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 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徽州民居外墙高大, 很少装饰, 重点部位一般在大门入口处, 显得富丽华贵。大门外框用大青石精细雕做成门罩或门坊, 紧贴在高大的素墙上, 疏密相映, 繁简相补, 重点突出, 体现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富。

3、社会环境

环境是为人服务的, 民居设计的好坏必然包括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的接触、交往等活动, 是构成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中指出:“我们深信人的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一个环境良好的民居设计应能满足居民对于安全感和私密性的要求, 使居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使居民真正关心和爱护他们自己的家园环境, 提高整个村落的精神文明程度。

从村落公共空间到住户的入户门, 经过住宅外部交往空间——半公共空间——住宅内部空间的过渡, 住户之间的相识程度逐渐加深, 空间领域性逐渐加强。这符合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使人愿意驻足其间, 从而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 实现相互交流和交往, 达到促进邻里关系、增加安全感的目的。

4、结束语

我们面临着一个环境的时代。民居的建造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从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掠夺式的环境与资源开发方式逐步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的开发方式过渡。我们要以徽州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气候、地理、资源为条件, 综合多种技术手段, 以多元文化为灵魂, 倡导新思想, 探索新领域和新途径, 来创造新模式, 来实现从“机器之居”到“自然之居”的历史性跨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徽州民居, 既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精神。

摘要:本文从以环境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 介绍了环境设计的必要性;从各种不同的角度, 提出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空间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来拓展“建筑与环境”的内涵, 并分析总结了在建筑设计中的各种手法和有效途径, 它们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的范围, 还与机械设备、生活科学、环境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旨在提供科学的创造方法来全面提高城市住宅的环境品质, 探讨和摸索新世纪城市住宅的创造。

民居空间 篇9

关键词:民居;现代室内;住宅空间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760071]

作为现今尚存的苏北民居的重要代表,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群显得独具一格,堪称苏北地区文化地标。其独特的建筑形态浓缩了苏北地区先贤的勤劳智慧和文化内蕴,迄今已经历了2000余年的岁月积淀。整体布局设计为外圆内方,在充分考虑到居住便利性的同时,将商业贸易融入其间,比如依丘陵走势组织呈环放射状的街道(图1)。民居内功能区分明确,内部庭院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还兼顾调节小气候。

一、科学选址

户部山因位于古徐州城南隅,故又得“南山”之名。户部山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徐州的战略要冲。远在冷兵器时代,古城房舍低矮,这座海拔约70米的小山,旧时是一个制高点。公元206年之前,西楚霸王项羽拥兵而立,定都于彭城,即古徐州城。户部山因其为徐州最高点、视野开阔、便于指挥,因此而在其上修筑高台用于操演军士。每当训练之时,众勇喊声雷动、万马驰骋、蔚为壮观,遂称之为“戏马台”。后来,徐州境内于河道为黄河分支,经常给徐州百姓带来巨大的水患,严重影响到官商往来。为此,当地富贾豪绅不惜花费重金在彭城高处(户部山)兴修房屋,长此以往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因此有了“北关穷,南关富,富贾都住户部山”的民谣。

二、平面布局

户部山民居的主体大多方正、规则,有明显的中轴线。因为丘陵地势的原因,朝向不同,高低有落差,但总体按一定的轴线从前到后由厅堂和天井院落组成,一进一进的纵向递进式贯穿组合、虚实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沿轴线的支线院落布局相对自由多变,根据基地开头和地形的高低随意布置。建筑中虚的部分是天井庭院,实得部分则是厅堂居室。大小天井和庭院主要解决通风、采光和排水等要求,同时也利用这些大小不等的空间引入自然,再造自然。即使只有几平米的空间,也栽些竹、布点石,形成似山林一角的景物形象,小中见大,使空间幽美且生趣盎然。较大的空间院落如花园,必植树以庇荫和美化。书房、花厅前的庭院,则造山理水,精心布置,创造自然之美,寻求自然生活的乐趣。此外,有的天井或庭院还具备其他一些功能,比如小的院落或厨房中设置的天井对功能的要求更强,既能有效地通风、采光,还可以放置一些家什、物品。居民住宅旁边走道的天井,为了便于人们在宅边行走,一般来说只作采光用。

户部山民居按照虚实结合、相应相生的原理,依序将具备不同功能且景物各异的天井层次放至在庭院其间,使得室内与室外的空间有序、交融、互补。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又相互交替,巧妙穿插,融为一体,从而使整个民居获得有节奏、有韵律、有变化、有自然景色又情景交融的生动居住空间环境。

三、对现代居住空间的启示

户部山古民居吸收了各地商贾官宦从外地带来的建筑特色,同时糅合徐州本地的风格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苏北民居,对于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有着极为广阔的运用潜力和借鉴意义。从设计思路上来看,无论是在选址、平面布局上,还是在文化内蕴上,给今天的室内设计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在不断创新过程中,是不能与传统艺术及地域性文化的精髓完全割裂的。户部山古民居室内相应相生的设计、尊重自然的科学选址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现代设计很多启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科学选址,尊重自然

户部山古民居由于水患,选址建在海拔较高的丘陵地形上,依靠戏马台的人文气息,使居住文化和徐州当地的古文化相互融合,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发展。现代住宅由于商业原因,选址并不把生态环境最大化考虑,造成生活周边环境的吵杂、混乱,完全丢失了地域人文因素的氛围。所以在现代住宅小区选址时除了考虑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更多地还应该优先考虑当地人文因素和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噪声等方面对住宅小区的影响,从大环境的角度为居住者考虑。

(二)新式庭院

从庭院本身的功能特点来看,它是对居住者生活模式的一种折射,古民居的居住模式都是家族模式,家族中的长辈晚辈都居住于此(图2)。而在当代中国,这种传统的居住模式越来越少,即居住单位趋于小型化。居住于其中的人数不再需求大规模的庭院空间。庭院也由层层相套变得单一;另一方面构成庭院的建筑单体也不再具有传统的功能和形式。在新的时代下,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由形式引出的对传统的记忆。无论规模的影响,还是形式与含义的变化,庭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都在时代的发展下,趋向本体的消失。这样对它的传承需要重新转述与重构。庭院的一部分功能从其传统规范的作用下解放出来,比如以庭院为中心组织各房间,或反映等级功能的消失。庭院的重构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变化空间,成为庭院自身变革的现代诠释。

现代新式庭院大多为楼间庭院,能满足住宅居民的基本交往,但和传统民居庭院中居民的亲密和交往力相比,可以用淡漠来形容了。楼间的庭院都属于一种偶然性交往模式,或者需要居民刻意的参与才能发生的一种聚集行为。楼间庭院一般以日照间距决定其大小,兼顾绿化、支线交通通道、休闲,有时甚至停车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和传统民居的家庭日常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相差甚远。从空间获得感来看,单位面积所容纳的用户数量太多,居住者必将比传统庭院的活动所受约束大,领域感自然不如传统庭院中入户前既有的庭院领域感强烈。因此,在现代住宅高层化趋势发展快速的当下,住宅空间的垂直空间中构建立体化的庭院,形成新型庭院的空间结构是一种能顺应居民生活交往需求的新思路。将这一空间立体结构与住区规划、交通通道等要素结合起来,适应居民对庭院空间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三)现代室内设计

户部山古民居的居住文化是几百年来在徐州地区发展形成的,适合徐州民风民俗的地域性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很多设计要素都可以从这些居住文化中找到借鉴之处。

传统居住文化认为:空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同时相互转化的对立力量和共同体,这种“复合空间”的概念使得一些空间不限于某项单一功能。在现代室内空间尤其是空间不足的居住环境中,空间功能的互相转化,带来空间的多功能性和多重空间使用的可能性。

现代住宅平面设计从商业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平面布置,尽可能多地利用空间却忽略了住宅空间对采光通风的基本要求。传统住宅平面和整体形态看似方正规整,内里却有很多设计优势。现代户型单元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民居方正的外轮廓、均衡的布局形式和多朝向等优点使得现代住宅平面更加灵活,以适应多数人的生活需求。

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可以合成一个大家族,也可以分成几个小家庭,在组合上有很高的灵活性,适应人口变化和年代变迁。当代住宅设计也可以借鉴这种理念,大户型和小户型相间分布,各个户型之间保持联通,在需要时合为一体,使一种住宅套型呈可增长或可变化的模式。

四、结语

户部山古民居把人们“遮风避雨”的最基本功能的“住”的文化在徐州地区发展成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色民居住宅群。我们在对它进行分析借鉴的时候,必须从整体、本质入手来把握民居建筑和室内的特色,才有可能在现代住宅中融入户部山民居中那种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吸收古民居几百年发展的精华。

参考文献:

[1]许龙.基于历史环境资源化的规划与设计——以徐州歷史城区为例[D].东南大学,2014.

[2]张翔.江南古民居“灰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张华熊.户部山地区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解析[C].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11-01.

作者单位:

民居空间 篇10

民居是百姓居住之所, 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论文研究对象是留存于桂林地区历史文化名村镇中的传统民居。桂林地区历史文化名村镇产生、发展在明清时期, 是承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民族以及民俗信息的古村镇。其建筑遗产、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数量丰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能较完整的反映出桂林地域传统风貌和民俗特色。

2 基本平面类型

2.1“一明两暗式”平面

“一明两暗”式:这种简单的三开间房舍, 中间一间为堂屋, 是会客、聚会、就餐、祭祀的场所, 两旁的房屋则是卧室, 层数一般是1-2层。

2.2 天井堂厢式

天井堂厢式是在“一明两暗”式的正房前的两侧加设厢房, 组成一个三合式的天井庭院平面形式。

桂林传统民居很多是以上述两种平面形式为基本型, 以“进”为基本单位, 通过纵横的组合, 连接成一个复杂的平面整体。

2.3“筒子楼”式平面

“筒子楼”式民居大多为两层, 二层做仓储、休息室使用, 民居上下两层通过楼梯联系, 民居一层的内部交通直接从房间之间穿过, 也有些在房间一侧隔出狭长走道。“筒子楼”民居分前中后三进, 由商铺、天井、正房、厢房、客厅、后院组成, 这种小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局, 使商家可利用前一进经商, 后几进作为作坊或自家居住之用。天井与房间隔扇门窗为隔断, 门窗敞开, 前后全部贯通, 可以达到通风干燥、阴凉的效果, 利于商品存放。

3 空间比例

经过数据统计后, 桂林传统民居按照平面布局方式的不同, 大部分居民的类型尺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正说明了桂林传统民居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后形成的产物, 它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

(1) “一明两暗式”与“天井堂厢式”民居空间比例有如下数据规律:堂屋开间多在3.50-4.8米之间;堂屋进深在3.50-4.00米之间;脊高在7.15-7.52米之间;堂屋开间与进深之在1.2-1之间;窗地比在0.01-0.04之间;门窗比在0.56-0.71之间。

(2) “筒子楼”式民居空间比例有如下数据规律:店铺开间多为3米;店铺进深多在3.5-4.00米之间;脊高在5.3-7.2米之间;脊高与室内面积之比在0.55-0.75之间;门店 (店铺) 比在0.43-0.61之间。

4 民居空间处理手法

桂林传统民居形制不拘一格, 灵活多变, 很好的适应了地形环境变化, 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功能需求。

(1) 裁剪变换:桂林地区地形富有变化, 道路根据地形环境进行铺筑, 曲折前进, 为保障人们外出活动的顺畅, 传统民居常会被裁剪变换成与道路走势相符的空间造型。

(2) 架空:这一构筑方式的民居主体常常依靠在陡坎或者坡地上, 由立柱来承接民居与地形高差部分, 通过局部架空的方式使民居灵活布局、具有极强适应性。

(3) 分层筑台:在坡地布置井院民居, 一方面, 民居的布局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民居要适应起伏变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人们正常的日常起居。因此桂林山地井院民居时常采用分层台地的构筑方式来分解地形的高差。

5 天井空间

桂林传统民居采用的井院式民居的布局形制, 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天井空间能够补充室内采光, 满足人们对于采光的需求, 节约能源。屋顶檐梁处跌落, 能够解决在天井较浅的情况下室内的采光问题。天井空间有利于室内穿堂风的形成, 室内外垂直温差的形成, 促使拔风效应的产生, 便于让房间内部通风与除湿顺畅快捷。此外, 古村镇中的传统民居, 其天井空间大多会配备有较为完备的明、暗沟排水系统, 雨水和生活污水都能够通过天井来排尽, 减少雨水在地面滞留时间, 从而减少雨水对墙体基部的侵蚀。

堂屋是桂林传统民居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堂屋前天井空间的营建质量能够体现并影响民居的整体生活环境质量, 它要能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采光和通风需求, 因此, 其形制会稍微方正、尺寸要大一些, 同时给人一种比较开敞的感觉, 所对应的长宽比的比值多在3-2之间。堂屋后天井的观赏性就不如堂屋前的天井了, 它的功能性比较突出, 主要用于房屋的室内回风和采光的补充, 因此, 它形状多狭长, 其长宽比的比值大多在4-5之间。

著名学者陆元鼎先生在深入研究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天井长宽的比值在3∶1-2∶1之间为最理想状态, 檐高与进深的比值在1∶1.25-1∶1.40之间最为理想, 可以达到一种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 天井的宽度与檐高的恰当比例, 也是调节夏季避光, 冬季纳阳的重要因素。3桂林传统民居中天井的长宽之比多在3∶1-2∶1之间;檐高与进深之比大多在1∶1.25-1∶36之间, 处在研究结果的最佳范围之内, 因此可以证明桂林的传统民居中天井的构筑是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的, 能够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天井的其他作用:桂林传统民居的天井除基本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外, 它还具有导向及视觉美化的作用。天井是具有联系和导向作用的过渡空间, 并具有很强的可游、可观特性。

6 宗法礼制与传统民居空间

桂林地处中国西南部偏远地区, 远离正统文化中心区域, 但传统礼制思想对其仍有较大的影响力, 民间崇宗颂祖、礼制观念在传统民居的形制、功能与空间形态上都有所体现。

6.1 民居空间组织体现的传统秩序思想

为了表现伦理秩序思想, 桂林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都遵循了中原地区典型合院的基本布局形式, 民居整体基本呈坐北朝南式布局, 堂屋居中, 正房设置在最重要的方位, 厢房设置在堂屋两侧, 其他附属空间设置在次轴线上。

传统民居平面形式属于“一明两暗”式和“天井堂厢式”这两种形式的传统民居, 其平面的拓展是在这两种基本平面形式的基础上经过纵横拼接组成的, 中轴线明显。民居布局按照轴线的设置进行排布, 形成由民居主体部分与天井空间组成的一进进组合形式, 这体现了桂林传统民居的构筑所具备的传统礼制、尊卑有序的空间秩序特色和地域民俗文化特征。

6.2 堂屋———民居核心空间以及精神统领空间

桂林地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影响, 人们会在屋内设祭拜祖, 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获得祖先对于家族的庇护。祖先崇拜大多表现在家族的节庆祭祀活动中, 与其相对应的主要物质空间是民居中的“堂屋”空间, 它是民居中的核心空间与精神统领空间。

堂屋除了有祭祀祖宗先贤, 联系内外空间的功能外, 闲时还可堆放农具以及为人们提供一个社交的公共空间, 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人际关系的礼节性, 能够维护小集团的团结与秩序, 是整个民居中的核心空间。

由于传统文化中宗族祭祀的重要影响作用, 商住类型的“筒子楼”式民居通常也在其商业店铺空间中安设祭祀的牌位与物品, 寻求先祖的庇佑, 虽然祭祀对象比较单一, 不会像别的地区祭祀对象会具有多样性, 但是, 也可以看出堂屋在民居空间中的核心精神统领地位。

一般情况下, 堂屋的装饰、陈设在一座民居当中是最精美华丽的, 这又突出了其重要地位, 给简单朴素的民居增添了一抹色彩。

7 小结

通过实地实物测绘调研的基础之上, 以桂林历史文化名村镇传统建筑单体作为主体来进行分析研究, 说明传统建筑单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相关因素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由此归纳总结出一定的传统建筑单体地域性特征的量化基础数据与资料, 希望能够补充相关研究的的缺漏, 能为桂林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参考。

摘要:受桂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桂林传统民居单体其基本平面空间布局形式与比例关系, 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民居中天井空间、堂屋空间的布局形式等方面都极具当地地域性特色。

关键词:桂林,传统民居,空间布局,地域特征

参考文献

[1]唐旭, 谢迪辉.桂林古民居.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8.

[2]王丽.桂林地区汉族民居特色的研究与继承.[D]深圳大学硕士论文, 2008.

上一篇: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下一篇: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