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典型围墙民居建筑的探究

2024-05-28

关于我国典型围墙民居建筑的探究(共2篇)

关于我国典型围墙民居建筑的探究 篇1

关于我国典型民居围墙建筑的探究

说到中国古代民居的集大成者,不得不提北京的四合院,有人曾把它比喻为一个“正方形的盒子”,这个“盒子”的外围就是我们所说的围墙。从古至今,带有围墙风格的建筑不占少数,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被逐渐定型并得到推广,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模式。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围墙情有独钟?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心理上对围墙的功能和作用有着特殊的理解。

对此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安全感,小到各家,大到单位,再大到国家,它可以在防敌、防贼、防盗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藏族的碉房,南京的城墙,中国的万里长城,无一不是基于安全和防御的心理而建。二是求规整。房子建起来了,如果没有围墙,建筑之间就会变得凌乱,有失美感。有了围墙,就觉得规范、完整,像个“家”一样。特别是东北农村,院子很大,如果不用围墙圈起来,还可能发生地缘纠纷。

下文将在分别南北方以及少数民族选取一种典型的建筑进行说明——北方四合院、南方土楼和藏族碉房。

中国围墙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围墙起于何时,目前似乎还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据推断,早在奴隶社会,中国就开始有围墙了。因为那时奴隶主有庄园,他们要把奴隶圈在一起劳动,不许他们逃跑,这就势必要有围墙。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黔首草民,圈地建屋之后,都不免要耗心费力,加修围墙,而且竞相攀比,式样翻新。

后来,民居围墙逐渐发展至一城之墙。为更安全和更壮观计,城墙上又建了敌楼,增加了女墙箭垛,而墙外也开掘了护城河,城门之外再加挂吊桥,还有内城、外城、瓮城之分。

再后来,在国门之外又修起了更为壮观更具规模的大“围墙”——长城。据说,早在公元前656年,南方的楚国开始筑造“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大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赵、秦、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的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赵、秦、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拓展和修缮,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余华里的长城。

围墙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礼”在围墙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礼”内在化的过程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节奏。“礼”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各个地区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它的建筑和组合建筑的每一个部件。我们在这里也可以把围墙看作是一种对中国人居住生活的一种“束缚”。高高的围墙是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宗法礼治在空间结构上的具体表现,其中,当属北京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从明清至今,这种一门一户的独立的民居院落一直是北京人居住和生活的空间的格式。这些大大小小的封闭的空间,体现了社会的礼治秩序,儒家所提倡的“礼”成为围墙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围绕着封建礼治和皇权等级制度,围墙的色彩也有很鲜明的特点。在我们的脑海中,黄色和金色才是老北京最主要的象征。但一般百姓也只能用黑色和灰色,这也就形成了老北京民居建筑及其墙体是多以灰色为基调的特色,也正是在众多民居灰色格调的映衬下,紫禁城这些宫殿庙宇才显得更加绚丽夺目。

家族亲法的观念对围墙深深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中国民居建筑也与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发展的伦理的观念与儒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北京的每一个围墙内的庭院就是一个家,而这一个个“围墙”其实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我们在民居的围墙中不仅能发现“围”的处事观和价值观,同时兼具“合”的生活观,中国人自古便追求合家团圆的这样一种观念,围墙不只是起到区分内外空间的作用,其实也是蕴涵了聚拢人气和渴望家庭成员大团圆的向往。

围墙中内省与中庸的特点。探讨围墙所蕴涵的生活观和文化价值时我们不能忽略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这一点,这种性格决定了中国农耕文化所持有的温和的特征,对待事务所采取内省中庸的态度,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观念和对待建筑的观念,他们对住宅也有了这种要求,而围墙正好满足了这一点。“中庸”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进而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中庸适于四合院的围墙,具体来说是表现为不求外现而求内涵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民居的围墙表面为什么那么质朴敦实,而围墙之内却有着丰富的建筑和环境。

围墙在风水上的体现。在传统的风水观念中,将建筑形态分为“外形”和“内形”,“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顾论宅外形第一”。所以说建筑外型与周围建

筑环境、道路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建筑的外型还要有利于聚集“气”。以道家玄学的一些观念来看,“气”的聚拢需要一定环境条件,既需要一个特定的区域,又需要与太阳、空气、人的接触交合。

北方典型民居围墙建筑——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围墙的色彩。我们一提到北京的四合院,就会想起它那灰色的围墙。四合院内的围墙比较普遍的一种粉刷色是白色,“四白落地”也就是指它。冬天的北京一片灰蒙蒙,屋内的“四白”与屋外的灰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显得干净、平和。当然,最为代表性的还是“内外皆灰”,这种颜色和形式在老百姓家中最为普遍。

北京四合院围墙的材料及筑造方式。北京四合院的围墙是用砖垒砌而成,这些砖有整有碎,砌出的墙也各式各样,依用砖的情况可分为整砖墙、外整内碎墙、碎砖墙等。用整砖来砌墙的方式也不只一种,从精美到简单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磨砖对缝。这是整砖墙中最讲究的一种。是将砖浸过水之后通体磨细,砌墙时砖与砖之间几乎看不出缝隙,用糯米石灰从中间缝隙中灌浆,使之浑然一体。二是磨砖勾缝。砌砖时磨细石灰,对正缝,砖与砖之间的石灰缝成一条极细的直线。三是磨砖打缝。也叫“磨砖打掂缝”。砌时比较粗糙,砌完后把石灰缝修理整齐,则上青灰。在四合院的围墙中,垂花门两边的墙和后墙等大多是磨砖砌的墙。这还只是有钱的人家,一般平民老百姓家的四合院的围墙磨砖墙很少,大多是不磨砖的,甚至是碎砖墙,它们往往只在四周用新砖,中间用碎砖填齐,最后再用青石灰或白石灰抹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围墙,古朴而典雅。再低一个档次的就是围墙全部用碎砖,砌时不全用石灰,而用“插灰泥”,当然牢固程度可想而知。砌好后抹上青灰,甚至画上假的砖缝,也有它的味道。

南方典型民居围墙建筑——福建土楼

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3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一、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二、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

三、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少数民族典型民居围墙建筑——藏族碉房

在牧区随处可见的是帐篷,在农区或城镇,更多见到的是平顶碉房。最地道的碉房为石头所砌。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面都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也有的碉房为土木结构,其外形看起来与石碉房没有多大差异,但它的厚度比石墙约薄三分之一,也没有石头墙坚固。但与石碉房一样,都是冬暖夏凉。

一般来说,碉房多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作牲畜的圈,二层可以作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以作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等。在拉萨等地,我们能看到的三层或更高的碉房大多是旧西藏贵族所修。也有的碉房只修平房。

同帐篷一样,碉房也有大有小,这主要依主人家庭人口和修建住房的经济能力而定。在西藏,人们修建房屋以“柱”为单位,1“柱”相当于2米×2米的面积,碉房平面、整体形状都是方的。有些人修十几“柱”房屋,有些人只修二三“柱”房屋。大面积众多的错落有致的碉房连在一起,非常壮观。碉房层高只有2.2米至2.4米,高个子进屋,虽然一般不会碰上头,但也要时间长了才能习惯,就是一般个子比较矮小的人,也会感觉有些压抑。好在碉房楼顶都是平面的,人们只需更上一层楼即可感到心旷神怡。

西藏各地都有碉房,但风格却各有不同,比如拉萨的碉房多为内院回廊形式,放眼望去,全是碉房的窗户,进入院内,如同进了迷宫。而山南地区的碉房则多有外院,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进入户外活动。但所有的碉房楼顶都是平顶,人们可以经常在楼顶活动,比如散步、娱乐等等。在家家户户的楼顶,四角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这些高角会挂满五彩经幡。重大节日或家中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时,会在屋顶煨桑敬神等。中国民居围墙的地域差异及原因

在比较代表北方民居的北京四合院、南方的典型土楼和少数民族的特色碉房等其他地域民居的时候,如果抛开它们样式和材料,以及色彩的差别来谈,转而从地域文化,居住生理及居住心理这些方面来探讨。北京四合院是以东西厢房、南部土楼、藏族碉房的外墙体为整个建筑的外围墙,外墙不设一扇窗,空间造型十分封闭,而也只是在围墙的东南一角开一扇门,这种建筑的空间形式,从生理上来说,四合院的结构是由于北方的天气较为寒冷,常有强风和和冷空气的原故,民居高而封闭的围墙,有利于挡风和保温。像四合院形式的规范的民居的形式,在北方是多见的,从老百姓的文化性格和生活习惯来说,北方相比较南方,更早时期便形成了文化规范,礼数的观念。北方的寒冷的气候条件使人们形成了物多收敛的性格,人的心态比较严谨,儒家的实践理性所崇尚的是现实实践、冷静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伦理规范,所以在围墙之内更注重人生秩序与有条不紊的生活空间,进而达到这种生活的状态,严谨对称的围墙也反映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追求。

归根到底来说,建筑还是文化的上部结构,即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围墙也都有它本身的文化根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依赖的是外在的“礼”与“儒”、“道”的人性定义,这也必然会深深的渗入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尤其是民居这个与人类居住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里,而我们现在关注它的重点不仅仅是探究围墙它所代表的是什么,而是我们应该由这一点出发,去思考怎么样保护这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建筑,怎么样将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传承下来。

关于我国典型围墙民居建筑的探究 篇2

关键词:民居聚落,公共建筑,传统文化,艺术成就

构成一个完整的民居聚落的要素, 除了供人们居住的各式住宅之外, 还有精心布置在村镇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 暂且称之为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 如祠堂、牌坊、戏楼、鼓楼、书院、亭、阁等。这些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和民居相互映衬, 互为依托。

1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的种类、形式及典型实例

民居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 主要有祠堂、牌坊、戏楼、鼓楼、书院、亭、阁、桥、广场等。其中, 祠堂、牌坊和民居, 均为闻名遐迩的建筑, 被誉为古建“三绝”。

祠堂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 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 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 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 其余称宗祠。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 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也可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徽州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 始建于宋代。祠堂坐北朝南, 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胡氏宗祠为砖木结构, 三进七开间, 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

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周氏宗祠, 建于明嘉靖年间。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 建筑面积为1156平方米。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 面阔七间, 进深两间。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罗东舒祠, 占地3300多平方米。阁为二进歇山顶, 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宽29米, 呈八字型。寝殿并列三个三开间, 加上两尽间, 共十一间, 十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方形石柱。寝殿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 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 雕刻玲珑剔透, 绘有彩绘。

由以上实例可见祠堂的特点:占地和建筑规模较大, 组成祠堂院落群的建筑单体种类较多, 屋顶形制较高, 采用斗拱、雀替等高形制构件, 开间多, 雕刻、彩绘等装饰丰富。

牌坊

“牌坊门”是从“华表”演变而来的。华表都是以一对的形式出现, 一对华表之间在其上加一道“额枋”就会成为一道“门”, 额枋上书上名称就成了最早的“牌坊门”。如果其间再装上门就成了“乌头门”或“棂星门”一类的门式了。在另一方面, “牌坊门”再作进一步发展, 用作古代居住街区的入口门———“坊门”, 因而称为“牌坊”。对它的标志性功能再作进一步强调就成为了“牌楼”。

牌坊, 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 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牌楼从形式上分, 只有两类, 一类叫“冲天式”, 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 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 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

古徽州绩溪县龙川村的奕世尚书坊, 建于1562年。四柱三门五楼单体仿木结构, 高10米, 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石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 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狮鹤鹿等镂空浮雕。

棠樾牌坊群位于古徽州府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 明建三座, 清建四座。近楼的栏心板镌有精致的图案, 梢间横坊各刻三攒斗拱。四柱的嗓墩, 安放在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厚重。

贞白里坊位于徽州府歙县郑村, 为徽州最古老的牌坊。始建于元末, 明弘治和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曾重修。仿木结构, 二柱一间三楼, 高8米, 宽5.7米。

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 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

鼓楼

汉代有一种楼的建筑, 在乡村的大地主富豪们可以说每家必有一座, 这既是望楼, 也是谯楼, 是鼓楼的前身。这种楼的式样很多, 3至5层不等, 多为双开间, 或单开间式。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 或有发生火灾、匪盗, 登楼击鼓。鼓楼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 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 约10平方米见方。楼檐角突出翅起。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皇城相府河山楼, 位于内城北部, 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 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楼平面呈长方形, 长15米, 宽10米, 高23米, 共七层 (含地下一层) 。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 门设两道, 外门为石门, 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资。暗层内有井、碾、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

戏楼

戏楼建筑, 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之后, 演出场所逐渐演变为精致实用的殿阁式建筑。据考证,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戏楼建筑, 是山西高平县王报村的金代舞楼。

古戏楼不只是建筑艺术的实例, 而且是砖石木雕艺术、彩绘艺术和书法绘画艺术的综合载体。戏楼的建筑形制可分为卷棚式、硬山式、歇山式, 单体式、双幢竖联式、三幢并联式。

传统民居聚落中还有一些书院、亭、阁、广场等建筑形式。

岭南建筑中的文奎阁, 高19米, 共三层。首层供奉土地公, 二层供奉武圣“关帝”, 顶楼就是手执朱笔的“踢斗魁星”。顶层上供奉的文魁星, 能保佑村中多出功名。

在乡村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中, 常常见到路亭、凉亭等建筑, 路亭的一侧建有神龛, 另外三面透空, 凉亭则是四面敞开。

村镇中一般还设有广场, 分为交通广场、集市广场、入口广场、水上广场等。广场一般是村镇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平面一般不规则。在民宅组合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村镇广场, 常常辅以牌坊、寨门、市楼等公共建筑, 不致流于概念化。

2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建造的缘由和意义

2.1 聚落布局的需要

从平面构图的艺术上说, 中国建筑的门担负起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牌坊, 作为门的一种演化, 起到了这种引导和标志性的作用。

中国建筑构成的一个很主要的特色是“门堂分立”, “门堂分立”对于单个院落空间不难理解, 进而可将其抽象用于村落的布局中:牌坊可称之为“门”, 祠堂等大型中心建筑便可称之为“堂”。

“门堂分立”成为一种传统之后, 中国建筑就没有以单独的“单座建筑”作为一个建筑物的单位而出现了。有堂必须另立一门。

牌楼普遍的横跨于古代的城市大街上或古镇村口处。形式多样、造型别致的牌坊便是这种中国古典建筑中“门”的艺术的一个体现。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民居对于村落布局、牌坊的设置是很注重的。

2.2 功能的需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族观念相当深刻, 祭祀先祖、规范家制、团结本族便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体现。祠堂便提供这种家族活动的场所, 也体现着家族的名望和实力。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 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二是贞洁道德牌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家族牌坊;四类为标志坊。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 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 兼有祭祖的功能。

鼓楼、谯楼作为防御性的堡垒之用, 同时又火灾和自然灾害的报警之用, 其在和平时期, 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

2.3 民间住宅艺术的展示

民间住宅设计的手法很丰富, 发展也很快, 很多官式建筑的设计手法都是从民间住宅中吸取的。

隋、唐、五代是建筑得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 对于宅第制度的重视和宅第的控制达到了非常严格的程度。北宋时规定除官僚宅邸和寺观宫殿以外, 不得用斗拱、藻井、门屋及彩绘梁坊, 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这就限制了民间住宅的体量和样式。但是, 居住者不会轻易放弃对气派、豪华精致的追求, 民间匠人更是对这种建筑艺术有不懈的更新。聚落公共建筑可以做歇山顶和重檐, 可用斗拱雀替, 可进行彩绘, 是民间匠人得以发挥之处。同时, 居民也对这类公共建筑有现实的需要, 给匠人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有着丰富的样式博大的内涵, 而民间聚落中的公共建筑更是这种民间建筑艺术底蕴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者。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3]楼庆西.千门之美[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下一篇:拒绝成熟阅读理解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