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2024-12-04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精选8篇)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篇1

2012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论文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社保2班 李勤芝 学号:10015070

4对于农村社会救助的关注与了解,首先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导致的城乡间严重失衡,农村的许多建设,包括经济技术和各项制度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开始的。

其实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就建立了针对城乡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镇主要是由单位来承担对贫困居民的救济责任,而在农村则主要建立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五保”制度,村民的吃、穿、住、医、葬都有物质援助及生活照顾。

然而,随着国有企业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原有的社会救济制度基本上都瓦解了。而同时下岗、失业、物价上涨等原因形成的新的城市贫民以及农村中的贫困人群却在不断增加。考虑到中国“二元”经济的现实状况,长久以来,城市在起到主要经济作用的同时也收到了更多的政策性的支持。1993年,中国政府首先开始对城市社会救济制度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从上海市1993年开始建立并实施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9年,全国所有城市和有建制镇的县城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城市贫困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与此同时,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经过试点、整顿、推广,于2001年底初具规模,但是直到2007年国务院才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代表性事件是在2007年8月13日才发布 1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该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规范化的社会救助制度。它属于社会保障中“保底”(即保基本生活)的部分,对于生活在农村的贫困群众而言,是关乎到生存权益的一项保障制度。且不说它的覆盖范围大小、保障水平的高低与管理办法的先进、合理程度。就它的正式施行和做到有章可循(还并未做到有法可依)就远远落后于城镇。

而农村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村民的普遍收入也是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其中不免有许多自然环境因素和农村生产方式的单一及该生产方式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还有许多人文因素,包括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的陈旧„„但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导向

建国初,农业一直在哺育着工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农产品以被压低的价格输入工业生产部门,而工业上的成就至今也没有很普遍、很明显地反映到对农业的支持上。农村的低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普遍存在。

而针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救助只是基本的保障,即使做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生活救助制度,国家财政、团体个人都给与最大的支持,也只能算是治标。对于生产方面的支持才是治本。

长期以来,经济不发达国家往往容易陷入一个,“低收入—低投

入—低增长—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农村贫困地区也相类似,陷入了“低收入—低投入—低生产率—低商品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圈,凭一己之力很难摆脱。这种“低产出—低收入”的特征一方面不仅造成了该地区部分从事该种生产的人长久的生活、生产资料供给不足,个人的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更难以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也将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地区甚至全社会的发展而言,可能也会丧失了一些交流和发展的机会。

就拿如今农村“空巢”现象来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付出热情,挥洒汗水的同时。追求着自身劳动价值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力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流动,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市场机制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回归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这个现实问题,不难发现。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并不是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中进行的。

之前已讲过了农村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村民的普遍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原因。但是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农村中有劳动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城市寻求发展机会。这一点不需要再做论证,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村“空巢”现象的出现,说得冠冕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而本质上却是农村中有劳动能力的人,而非真正富余的那部分人,更愿意放弃现有的资源,放弃现在的职业,去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的城乡差异造就了今天城市独有密集的资源,密集的人群,密集的生产,密集的消费。所有有价值的资源都更倾向于涌入城市,以求得更大的效益,而加剧了乡村的缺乏与贫瘠。马太效应再次应验。

对于现状,政府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外部性的消除者、宏观经济的稳定者。在这种宏观经济体制下,十分擅长揽到各种权利对社会问题进行各种修修补补。

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补偿贷款利息、减免税赋、减免一些生产费用、包括2005年1月24日全国开始推行的免除农业税政策,还有对建立农产品供需、交易信息平台的投入,以及在各类科研机构、高校之中向农业生产方面投入的倾斜。这些措施,运用在个案之中,再看看官方的介绍,确实能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但是同样不难发现,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并不一定是为生产活动付出最多的农民。

按照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每个人、组织都是“经济人”,从事的所有市场活动是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不难得出:

信贷活动可能只是农村信用社或银行完成预定的任务,获得财政利息补贴,员工领取工资以及奖金的一项工作内容。更有甚者,农民并不需要这种发展性的支持,不愿意利用贷款来扩大生产,与此同时还须承担还款压力和更大的经营风险。

减免税费和信息流通的结果不一定是减少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直接收入,而极有可能是在降低了生产和流通费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销售价格而这些措施的收益转嫁给了这些农产品的消费者(当然最大的消费者是城市)。

作为唯一拥有能够扩大资源利用能力的人力资源。农村劳动力在涌入城市的同时。在付出劳动力的同时,确实获得了较高的现金收入。但是他放弃的那部分机会成本,却是很难算清的。

其一,放弃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可能面临老无所依。大部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中无法胜任许多发展性的工作。只能一直付出辛勤劳动换取回报,到老了,体力、身体素质渐渐衰弱就无法再继续胜任这种简单重复低报酬的工作。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养老保险在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方面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所以一般只能靠自己的积蓄以及后辈子孙养老。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也都甘愿放弃许多培训学习机会。

其二,由于相对城市水平,收入的微薄及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还有一些失业、养老等方面的考虑,放弃了分享城市生活的机会。很多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常常处于压抑状态。

还有,放弃了与子女的大部分交流时间。有一部分与子女共同进城的务工人员,也常常因子女入学难问题而把子女送回“空巢”。

既然在城市的生活如此艰辛,何不在家乡保一家温饱,随时享受农村的改变和发展,与家人共享天伦?同样借用“经济人”的假设,那是因为在农村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收益远远不及在城市中获得的工资报酬减去生活成本再减去各类机会成本的收益。所以才有人呼喊“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面对这种现实,一般的经济政策只能救“急”而救不了“穷”。一系列专门针对农村的社会救助政策自80年代以来没能取得瞩目成就。关键是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由来已久,长期缺乏对资产的控制意愿和对高科技的依赖和追求。

资本代表的不是消费能力,它象征的是对资源的控制力,还有在商品市场的定价、谈判能力。如果由私营有限责任企业来经营农场,从事市场上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一方面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可以弱化城乡经济体制差距,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对产品的定价能力。是农业发展逐渐向“高投入—高生产率—高商品率—高产出—高收入”的良性循环靠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间的竞争最终会回到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竞争中。国家之前投入到科研之中的众多资源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高效利用起来。包括许多政策措施,也将获得更高的实施效果。

当初改革开放,搞活了国内商品市场。现在需要一场更具针对性的改革,搞活城乡间的经济交流,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当大环境健康开始发展,那国民经济就不需要用虚高的房价、随时可能失控的金融市场或者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来维系了。

2012/4/13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篇2

2006年, 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总目标, 这既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也是其总体目标。2014年, 中共中央再次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 是党中央第11次吹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号角。作为基层农村工作者, 深感使命艰苦而光荣, 任重而道远。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社会主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 全面把握、贯彻落实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 创新思维, 务求实效,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现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进行探讨如下。

1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建立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监督体制和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好“四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惠农政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保护种粮者利益, 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力。以高效农业特色化, 特色农业规模化, 规模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国际化为指导, 在确保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适应市场需求, 强化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积极创建“一村一品”“一乡一色”产业园, 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强化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农业“三品“基地建设, 创建农业品牌, 以品牌争市场, 以市场增效益。不断改造提高传统农业, 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积极培植新兴产业, 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全力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2]。

(3) 围绕村容整洁, 积极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经济。以“四清”工程 (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 为抓手,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家园、生态工业等模式, 改变农村路难走、桥难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脏、乱、差”现象, 改善农村投资环境, 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积极推进企业向园、人口向城镇、居住向规划区集中,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挖掘乡村旅游和生态农庄文化要素, 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农庄转型升级。

2 开展科技进村入户,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1) 坚持科技兴农战略, 积极实施“四大工程” (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种子更新、新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 加快推广“九大新技术”、建设“七大体系”, 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保障[3]。重点推广九大技术, 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栽培、节本增效、高效立体种养、水稻 (小麦) 高产增效创建及轻型栽培、动物疫病控制及防治、农机化及保护性耕作、农产品采收 (贮藏) 加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引进与推广、动 (植) 物良种繁育、重大动 (植) 物疫病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体系。积极构建公益性无偿服务、企业化有偿服务和民间互助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型服务体系。

(2) 积极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培育和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的合作, 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纵横交错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4], 逐步实现由供求层面上的联结向权益层面上的联结转变。不断完善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 实现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增效。

(3)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实施农民技术培训“五大工程”,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引导农民勤勉、自助、合作, 实施“绿色证书”培训, 从技术层面培训向产业培训, 推进到精神层面培训, 促进农民智能、科技、市场、法律等方面知识升级, 真正实现技术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做到村村都有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户户都有科技致富的明白人, 提高重点村、重要农时、主推作物和主养畜禽、关键生产环节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

3 大力实施外向开拓, 建设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1) 坚持特色取胜, 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区的特色产业,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业求专、同品求精、同类求特”的原则,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 以特色争国际市场, 以规模增加经济效益[5]。

(2) 坚持规划先行, 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根据本地农产品的生产特色规模和产业实际, 突出重点, 积极培植龙头加工企业, 加大对畜禽、果品蔬菜、稻米等产业的扶持力度[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促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 增加产业附加值。

(3) 坚持市场导向, 着力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围绕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特色, 充分利用2.5小时上海经济圈, 建立健全以本地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 着力培植专业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 积极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 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

(4) 积极鼓励农民创业, 努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以优惠灵活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激活创业机制, 鼓励和支持农民投资兴业, 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就业, 促进农民收入来源的多途径增长和快速增长。在有条件的镇、村建立农民创业园, 制定优惠政策, 给予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引导农民返乡进园投资兴业[7]。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 2014 (3) :9-14.

[2]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中国合作经济, 2014 (2) :6-11.

[3]盐城市发改委.盐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EB/OL]. (2007-08-19) [2014-08-28].http://www.baidu.com/link?url=TzRWzzS4cIg6RC_4AKlRy-0kCqDHB7hU3mKwyg5hccJPR1KcD7T4dEewJ2wcdiiqM34mU7XHzrjl6FfWxwGyOciszvWsecwaRJz_01CJSSq.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河南农业, 2014 (3) :4-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14 (2) :4-10.

[6]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意见[N].广西日报, 2014-03-09 (3) .

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发展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35-01

国际通行标准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现行的土地政策客观上构建了城乡二元的保障格局,由于农民有土地保障,国家得以将社会保障的重心转移到城市,集中精力和财力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致使农村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的保障水平上。这个时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不能通过单一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得到解决。因此,必须通过深入思考和审慎对待,建立起因地制宜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应对长久不断变化中的农村老年人保障问题。

一、农村老年问题现状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而其中70%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镇的迁移。老年人口比例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双重作用下,农村老年人比例加重,老龄化程度逐渐增大。

(二)经济水平低导致保障基础薄弱。解决老年保障问题,需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相当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而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在这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大陆既没有欧洲那样的经济实力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要求的社会福利的增长,也没有时间来从容地消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养老社会问题。

二、社会保障制度遇到的困难与显现的问题

2003年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比1996年减少了1166万,年均减少近160万。参保人数开始下降,农村社会保障开始走下坡路。这是因为制度与逐渐变化的情况出现了不适应性,导致农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信任下降。这样下去保障制度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够给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保障。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在我国的经济贫困地区,老年社会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供养五保户的款物,主要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在部分农村贫困地区这一经费难以保证。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还不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人,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障措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

(二)服务设施短缺,保障质量不高。目前,老年服务设施短缺亦十分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旧的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相当普遍,而且有日渐严重的趋势。

农村社会可供老年人生活文娱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没有。在城市社区里,各种健身、娱乐的设施较广大农村言,要发达得多。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投保的能力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1995-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77元增加到2253元,增加42.8﹪,年平均递增7.4﹪,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4.7﹪,从保险对象上看 ,现实农村养老走的是一条“保富不保贫“的路子 ,目标人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农村老年社会保障改革的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分配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只有变输血为造血,促进农民增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与此同时,还可通过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小城镇以及社会服务业等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可靠的经济基础。才是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的根本。

(二)因地制宜,避免保障缺位。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的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实施方案。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推行福利型保障方案,在已由集体提供经济保障的基础上由国家、集体和家庭共同出资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对贫困地区老年人,则应以国家先提供一定数量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主,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等方法来解决。

(三)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3O年后,他们将随同我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而面临养老保障的严峻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服务体系,给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和工作一个系统的保障,稳定的工作生活可以降低养老难度。同时,给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在其户籍所在地提交养老保险的政策,为以后回乡养老做准备。

结论

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的“弱势群体”,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今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长期逐步的过程。

为了提高保障的质量,增加保障的效果。急需在宏观和细节上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进行的改革和调整,本文提出以下的几个改进方案: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地制宜,避免保障缺位;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体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发扬传统美德;建立农村老年法律援助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强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些改进方案中,第一,二条是根本,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大方向,其他的几个建议是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和纰漏,在细节上提出的改进。在明确大方向的同时,不断地把细节完善,消除弊病,才能把农村社会保障的工作做好,给农村老年人口提供更广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篇4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阐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我国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以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共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 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

[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和政府提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政策与方针,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治理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农地和农村水土资源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政策与制度。实际上,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作用,首先需要理解与领会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为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1.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又积极注重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积极优化,并且对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积极的克服[2]。生态文明中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是和谐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下人类能够以人的主动性创造力为基础,同时兼顾自然规律,关注资源环境承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寒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人、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两者的亲和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求人们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能够顺应自然,更应该在生活中也做到取之于自然而又用之于自然。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这要求农民摆脱人类中也主义“征服自然”的观点,能够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作为一种理念深刻的贯彻到行动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农业生产活动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美丽中国梦。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三农”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只有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和对可替代、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才能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用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只有通过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为后人留下绿色而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实践中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农村矛盾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的缓解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就会给社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农村环境,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三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实现农村经济与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建设。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追求数量和以消耗资源为主转型成为注重质量效益并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资源能源、积极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而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和改善人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意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创造了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促使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从人与人的和谐;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把发展提高到“文明”的高度,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必须统筹兼顾好短期与长远利益,兼顾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旨。因此,要达到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贯彻执行好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真正出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的美好景象。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基本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与相互作用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基础,是面向自然的,而其他的一些特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农民的贫困与环境污染、损害之间存在髙度的耦合。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位于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足以证明这一点。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就必须解决贫困问题,也就是农村问题。因为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是农民、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贫困问题,这些有利于打破贫困一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减少贫困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物质基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繁荣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持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精神源泉。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独特的人类精神生活与文明成果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成果是在一个有毒有害的生态环境中被孕育、培养直至最终成型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就是“和谐”。缺失和谐精神的社会绝不是和谐社会。要使得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地和谐,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精神的气质,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和谐精神。和谐精神的培育与养成不能缺少自然生态的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维系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和谐的关系,就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了和谐精神的种子,就可以在人际之间也建立和谐的关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地方积极地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村循环生产,尽量地减少对土地、淡水、空气等消耗、污染与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亟待解决。总体来讲,现阶段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缺乏论证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求成地上项目、扩规模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有效论证的状况。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多引进工矿企业、多修路盖房、多给农民分红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味追求利益地招商引资,占用大量耕地用地,无节制地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出现生态功能倒退现象,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环境污染后可以再治理,结果导致在没有有效的排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想再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发现投入过大或污染已经造成的伤害难以修复。2.新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虽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不断努力下取得一定成绩,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治理能力有一定提升,但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简单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仍远远滞后,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规措施制定、地方监管体系、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第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地区相关机构和单位缺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往往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更极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第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许多地区乡镇机关针对当地土壤、水质、空气等保护没有做到时时监测、处处监管。第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

[5]3.新农村建设缺乏农业新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实地培训与指导。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较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引发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部分地区农村土壤灌溉技术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这就对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技术创新,更要推广滴灌技术。同时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还应更多普及农业新技术,加大农村社区与田间地头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能够直接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绿色种植和养殖。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生态文明观念落后

围绕城乡一体化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逐步在缩减城乡差距。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盖房子、增收入,以至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土地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破坏土壤平衡度,大量使用地膜并留有残余使土壤丧失自我调节恢复能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在收获季节,不顾各地出台的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与办法,为减少麻烦,趁无人监管的午间或夜间大量焚烧秸秆,对当地空气质量及耕地土地造成极大破坏。第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生态文明认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与焚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渠和沟渠,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5.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均严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明显较低。第二,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社会资本进入,以至于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

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对农村发展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支撑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个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对我国现阶段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如下。

1.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地域性生态产品及品牌。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既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上升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农村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纵观各国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都是运用法律和制度手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生态环保政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政策,强调生态环境措施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需要政府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转变理念,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

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实践表明: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要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村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就是加强科技投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农村要大力发展农业沼气工程,提高农村环保水平。

其次针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件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 究,还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因此农村环保工作的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环保工程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因地制宜的环境治理办法。并且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员,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与缺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关。公众对生态环境危害认识不清,对自己的环境权益了解甚少,往往在自身受到环境危害的威胁时还弄不清楚危害的根源,搞不清楚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意识领域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树立和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5]文明理念。加大宣传,第一要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带头人要深入群众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第二,通过电视广播、墙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第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通过手机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微知识、微动漫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5、发挥多方力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厂矿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措施或办法。

五、结语

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农村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美丽农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段蕾,康沛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6(02):41-45.[2] 陈志向.深化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J].新视野,2014(02):56-58。

[3] 方世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17-2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 黄巧云,田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35-37。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篇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平地村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平地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的创新思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有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原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三万元,到今年超过了20万元,原来是02年不足3万元,经过三年有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2年的三千多块钱,到去年年底的4049元。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05年村党支部被广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村的村风村貌得到较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说它是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说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落实到共同富裕上。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治上坚持民主管理,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依托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二是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化带动我们广东就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

第三个观点,体现了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战略角度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我认为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小康的一个总纲。四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生动实践,几个部分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看到广东省开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点是从2003年开始,平地人抓住这一契机,首先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他们还采取聘任的方式选拔人才,促进班子结构的年轻化、知识化。

在阳江市委实施的“十百千”优秀后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发挥驻村干部帮扶指导作用,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加强领导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用了很多办法来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不展开说了。

第三是创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建设的动力。有四个创新,创新发展党员渠道,注重在致富能手、青年骨干和种养专业户中发展党员,能够带头致富,也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创新党员学习培训方式。创新党员发挥作用途径。创新党员的考评激励模式,实行村民评议党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固本强基,有效地改变了平地村原来班子不强、思想落后、发展滞后的(),这是以固本强基为发展契机。

以“三化并举”为实现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省委和市委的指导下,平地村确立了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战略举措。一是实行“工业带动”、“工业富村”。以万象工业城为发展工业的先锋,盘活土地资源,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场地出租”等方式,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工业园已经开发土地138万平米,吸引了18家企业落户。同时,出租村集体用地,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积聚,村经济得到了兴旺。二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开发、引进龙头企业和异地党员联营合作等多种渠道,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种植经济作物146亩,产值达到250万元。另外一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立了农业技术的培训室,与高校合作建立农业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平地春雷网,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业的市场化。

三是改旧建新,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村,一方面搞好各个村民小组的硬底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一个十万平方米,集办公楼、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星光老人之家、绿化带、路灯、住宅、商铺等配套功能设施于一体的平地新村,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村的雏形。通过“三化”并举,平地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还促进了平地村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工人和公民的转变。

以民主管理为政治保障。平地村把民主作为建立新管理机制的灵魂,探索一条富有农村特色的“核心+民主”的民主机制,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个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村班子拟定方案——村民酝酿——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板凳会议”,也就是说大家带板凳来议论,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第二是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一个是村委一个是党支委,确保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村民自治的协调与统一。三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了村务情况通报、村务工作征求意见、民主决策、进村入户等制度。四是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成立村务监督小组,规范村务公开,建立健全罢免卸任机制,由群众对村干部进行业绩考核和评议,实行罢免。通过生动深入的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对村务工作热心了,积极了,主动了,有效地凝聚了民心,调动了民智。

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个是培育新村民,树立新风尚。打造以“求变、求富、求强”为内涵的新“平地精神”,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宣传教育活动,“争当文明平地人”主题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活跃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卫生建设村组竞赛和卫生公约大家谈活动,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优先发展了教育事业,已经投入了二百万元兴建平地新小学,建起藏书量一千多册的青年书屋,设立邹鹰助学奖学金,开办成人夜校。发展卫生事业,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参保率已达到52%。加强社会关爱,开展助困和慰问活动,建设星光老人之家。今天的平地村村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友好,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新的发展思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效。回顾平地村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我们认为可以有几点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我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三个引导。刚才欧广源书记也提到,三个先导是观念引导、典型引导、政策引导,观念是在前面,观念问题关键是转变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观念不改变,还是等、靠、要,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和能力。平地村抓住了村班子和党员的观念改变,通过他们领导和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了群众过去那种依赖的思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第一点我认为他们很好的经验。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平地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三年工作方案》,按照规划分布实施,通过这个规划我们看到平地村整个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建设的蓝图,我们可以看到平地村这样一个规划,可以成为全省固本强基一个示范点、农业示范村、园林生态示范村和著名的民营工业村,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

第三,要坚持依托县域经济,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观念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个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物质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句空话,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物质基础了。平地村实施“三化并举”,正是把握了广东省和阳江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形势,抓住了地理条件较好、省级民营科技园坐落其中的有利条件,来整合资源,解决了经济基础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注重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来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各项公共建设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平地村在发展中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还是放在公共建设上,为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一方面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另外一个方面是加强公共事业的建设,为村民提供有力的公共保障服务。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是发展园区工业,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一方面注重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平地村将农村的土地资源,采取集中创业的方式,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达到了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使得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解决了我刚才说的有钱办事的问题。这是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第三点。

第四,要坚持上下联系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讲创新精神了。在平地村的建设过程中,当然首先是得益于固本强基中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了,党委、政府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积极参与,成为建设的主体。社会各界给予了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的帮助,成为新农村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部分,平地村的领导挂点推动,本身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有社会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将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进步发展也是比较快。这是我们总结的四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个部分,我想说一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思考。有一点探索性质,不一定对。从平地村的实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一个是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概括的。我们根据平地村发展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协调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外部资金的投入,更要重视壮大本地的经济。开始我们要招商引资、征地办厂打开局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既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既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更要着眼于就地发展。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温总理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很多,不可能都很快变成城市人口。将来的模式是这样的,就算去城市务工的人,他也是经常回到农村住的。这是一个特点。另外从国际的经验来说,就算是城镇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了,但是住在农村的人口会占到百分之五六十,德国就是一个例子。一个方面我们要想到农村要解决它的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与经济,第二要改变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的建设,让大家很高兴的像是住在城市里一样回到村里居住,将来如果平地村很好,我们广州人可能都会来这里居住了,当然可能交通有一点远。决定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业化,更要着力加强农业与农村自身发展。第四既要面向外部的需求,更要面向农民和农村内部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于满足农民与农村的自身发展需要来推进,同时也要瞄准外部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三,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我初步了解,韩国也是这样。这些力量要组合好,要通过制度与组织的创新发展,形成壮大建设新农村的合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完善政府体制,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要加快农村组织的创新,从平台村的实践看,村委两班子实际上承担了组织农民的功能,从农民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来看,还需加强农民自身的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允许、引导、规范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要积极发展各种社会力量,平地村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源于政府推动,作为社会力量的自发性、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该在社会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发育更多的中介组织,来发挥社会方面的作用。这是第三个关系。

第四个关系就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人文指标的统一。我们搞现代化不是以农村取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第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现代生活的健康特征,又具有传统社会的乡土风貌,不是说将城市的那种情况都搬过来。当然我们在传统的方面有一些东西要改,比如说传统的陋习、卫生习惯等,但是农村中的乡土特色、地方特色不能改,保护好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各有特色。第二,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是现代社会新公民,具有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新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不要走弯路,现在很多农村民风很纯朴,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巩固要发挥,要在意识上和时代性上赋予新的精神风貌,比如说一些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过去那种勤俭节约、诚信知礼等,我们要保持。第三,现代制度与传统风俗相结合,现代制度以其理性精神、契约化的形式对于农村村务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具有根本性作用,乡村的传统风俗以人情关系,、血缘和地缘等文化力量促进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平地村在加强现代民主制度的建设同时,就十分重视乡规民约的作用,把全体村民反复讨论,上下酝酿的“村规民约”变成村民的“小宪法”,规范思想和行为。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篇6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人是真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是一切活动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和本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既

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肯定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个性差异;促进人的提升,引导、帮助人打破束缚,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能力;支持人的发展,实现人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农民,其主体性包括了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一道共享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能动性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的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自主性表现为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①二、三个现实的问题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性,保证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当前,有三个问题弱化了农民的主体性。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包括别人对农民的认识和农民自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越来越被边缘化,许多人考虑问题只是从物出发,见物不见人,缺乏人的意识、人的观念、人的维度。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否认农民的差异性。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技术水平不高,视野较小,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重物轻人,更多地注重对物的投入,而轻视对人的投入,在提高农民的技能、综合素质方面重视不够,既难以根本改变农民的落后现状,也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忽视农民的个体性、认识、能力差异性,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引导、教育,乱指挥,瞎命令,导致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有的还可能产生负作用。农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整体的经济能力较差。三是体制制约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如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如财政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如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等。这些制度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者,必须要重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培育新型农民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满足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困难的前提下,尊重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群众意愿,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大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建设好新农村的同时促进农民的自我发展。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现状,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开始发力,教育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却经常在新闻媒体中听到某某地区小学校舍简陋、某某乡村教师艰苦条件坚守数十年、某某地区农村教育问题凸显等有关新闻。那么,究竟教育的投入都投入到哪里去了,农村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农村教育今后该何去何从?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存在的困惑,农村教育将来将要向何方发展,我们心里都没底。

我国有9亿的农村人口,农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的稳定发展关乎到全国的稳定和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决定着我国人口总体素质水平。所以,办好农村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现实与理想永远是有差距的,我国的农村教育状况堪忧。

1 农村教育现状

在我国,农村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具体有以下几点。

1.1 农村教育价值取向跑偏

我国农村教育在古代主要是为了修身,以及俗世功名而设,具有普及社会道德和做人准则的基本价值。但是反观现在,我国的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沦为了应试教育、升学教育,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求学之路就是这样的。忽视了农村教育的自身机理,大多数是为了改变自身的悲惨命运而学习,成为了升学的工具。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渲染下,农村教育注定要走向衰落,农村教育价值观的跟风使农村的教育失去了独立性,失去灵魂,最终沦为附庸。

1.2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公平简直是一句玩笑话。相对于城镇教育的投入,农村也就算是沧海一粟。仅以上海为例,上海复旦附中因为该校100多私家车无处停放校舍为上世纪末建筑,游泳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而推倒重建,投资3.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每人2万元!农村呢,人均达到2000都是未知数。所谓的教育公平此时看起来,确实是有些让人胆寒。再加上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先发展实验性、重点学校,而农村偏远地区基本处在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危房改造的阶段。这是与教育现代化相违背的。

1.3 农村教育师资落后

我国农村教育的老师多为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都未受过系统的师范职业教育,就是这样,在很多偏远地区,教师的数量仍然不足。再加上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低,工作生活环境差,无法吸引到更多的优秀教师前往教学,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偏低,无法满足中小学除基础学科以外音乐、美术、体育、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要求。这样的现实会导致农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下降,更加不被重视。最终导致农村教育走向死亡。

1.4 农村教育的生源不断流失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更好的学校,都将孩子送到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镇学校、甚至是市里的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跟随父母外出,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学习;更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无用论”在农村社会的流行,而让孩子退学务工。这使得农本就不多的村生源变得更加稀少,很多村小学不得不裁撤、合并,最终走向消失。这一过程,80后的人体会最深,小学的时候在村小学上学,初中的时候,村小学合并,上高中的时候,村小学,乡初中裁撤、合并,都集中在部分重点学校。

1.5 学校管理水平不高

学校管理水平不高,与学校管理者水平息息相关。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管理者能力有限,在学校管理上照搬照抄,很多制度都流于表面,再加上经费紧张,奖罚不明,致使教师队伍涣散,教育质量堪忧,学校管理也是一片混乱,没有主次之分。这对于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是致命的。没有一个好的管理者,会给本就脆弱不堪的农村教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开始走下坡路。

2 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对策思考

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决定了我国农村教育要想发展,必须走出现在教育的束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

2.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势在必行,财政上倾斜,政策上放宽。第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教学设施、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是农村学生在窗明几净、环境优美的教室里上课,促进教学软硬件升级,教学设备优化。第二,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设立教师进步奖励制度,鼓励农村教师教研创新、教学创新,使教师愿意来、留得住。第三,提高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经费的补助,既解决了农村学生上不起学的困境,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使“学习无用论”彻底失去市场。

2.2 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素质教育向农村教师倾斜,通过进修、交流学习、增加学习机会等方法来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素质,在学校内部,通过互相听课、互相交流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素质。通过以上两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理论水平都有所提升,为农村教育发光发热。

2.3 吸引高素质教师来农村

农村教育想要搞好,人才是关键。我们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来吸引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来农村从教。用感情和良好的生活氛围影响他们,是他们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发光发热。

2.4 改善乡村学校的管理

一个单位的好坏,管理者是关键。农村教育的管理者的筛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委任农村的管理者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选择办事能力强、为人正直、专业过硬、管理能力强、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想法的人担任,只有管理者带好头,我们的新农村教育才能够改头换面,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2.5 端正教育理念

我们农村教育,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抵制不良的思想侵蚀,彻底清除农村“学习无用论”这样的思想言论,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学习观念。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理想、兴趣、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教育不止是学习知识,更是在教导人做人。我们的现代教育太过功利,一切都为了升官发财,一切都为了挣钱,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人性。

2.6 建立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育经费不足、或被挪作他用。所以我们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首先保证教育部门的教育经费真的落实到农村教育建设上了,建立专门的农村教育经费专项资金,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充足,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整体素质偏低,整体质量不高,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到位、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是我国农村教育的最重要问题,为了新农村建设,为了农村教育的现状能够改善,能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发挥作用,我国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吸引高端教育人才投入到农村教育中来。把农村教育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建设村民信任、学生发展、教师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2]肖起清.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及建议教育[J].导刊月刊,2006(1).

[3]李莎.美国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浅析[J].成功:教育版,2009(2).

[4]邓沛然,李胜利.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7(5).

[5]任立刚,黄砾卉.农村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6]徐学俊.关于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7]鹿永华,郭海红,季家伟等.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8]沈燕.陕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9]田锋.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篇8

一、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性

一是恶意逃废债务现象屡见不鲜,使债权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掘统训,2001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在国有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有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致使银行产生了大量的呆坏账。二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权益经常遭受侵害。因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等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6000亿元,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一20%。三是合同欺诈现象时有发生,合同当事人屡遭暗算,猝不及防,相互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据统计,我国目前经济合同履约率仅有50%左右,每年同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四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直接侵蚀国家经济肌体,大宗案件令人惊心动魄。五是企业虚假披露,包装上,训圈钱,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净化,使公众蒙受损失。六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市场的形成,制约了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此外,还有诸如黑市交易、价格陷阱、有偿新闻、虚假广告、政绩掺水、盗窃知识产权现象等层出不穷。据统计,我国每年发十对失信行为的投诉高达十几万件,我们的信用基础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冲击。由于信用缺失,使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削弱,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制约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还增加丁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益;使投资者不敢放手投资,银行过分慎重授信,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个人消费等行为也囚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而经常受阻。信用缺失还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形象。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朝令夕改、欺瞒偏袒等行为,使外商无所适从,望而却步。山于信用缺失,我国在国防;贸易中不能广泛采用国际通行的以信用为基础的贸易结算方式。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信用交易方式只占全部交易额的20%,现汇结算方式占80%。而西方国家90%以上的贸易采川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以现汇结算。不利的结算方式使我国失去了许多商机,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

1.信用基础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源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进行:配置,而且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限制的,信用更多表现为人们传统道德范畴的诚信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信用机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虽然市场的发展客观—卜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受以往儿十年计划经济模式和思维的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并未意识到信用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缺乏现成的社会信用机制可供我国借鉴以及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机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得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2.信用建设立法滞后。在规定对失信的处罚和监督方面,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中作出了有关规定,但是涉及面窄,不能对失信者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因为信用建没立法滞后,缺乏明确各种行为主体信用责任和对各种失信行为具体惩罚措施的有关规定,缺乏有关信用数据建立、开放、管理和使用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便于统一进行信用评定的行业标准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的规定,不利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依法、规范、系统开展,更不利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

3.信用服务社会化水平低。我国目前仍是非征信国家,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一方面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较大的能够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中介机构。与国际成熟的信用叶,介机构相比, 目前我国中介服务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4.行为主体失信成本太低。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西方国家,行为主体非常重视自己的信用。如果企业在信用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甚至导致破产。而在我国目前失信被发现并被追究的可能性小,因失信遭受的惩罚也相对少,失信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产生的收益。因此,失信成本太低,没有提高到“无利可图”的地步,导致了部分行为主体信用意识淡薄。

5.企业产权界限不清。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尚需时日。在企业产权方面仍然存在界限不清的状况,企业负盈不负亏,经营者收益’和经营成果相关性差,权利和义务不对称,缺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和持久战略定位,更缺乏对信用的重视,再加上对经营者经济行为约束软化,企业甚至出现严重的短期经营行为,导致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从而使企业信用时时受损。

6.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山于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有些地方政府依然习惯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必然有意无意之间丧失公平性和公正性,助长和保护了失信行为。例如在制订规章制度时,有意保护特殊部门的利益,在执法中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局部利益,甚至保护本地企业的造假、违约等失信行为,使许多判决得不到公正执行。由于竞争不充分,使行为主体失去了依托信用开展竞争的平等条件,—部分人不是依靠信用,而是想方设法争取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撑,通过垄断方式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1.强化信用观念教育和培养,树立全民维护信用意识。要把诚信观念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减信作为伦理道德观念,是人们必须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诚信作为内在于市场经济活动,卜的客观因素,是行为主体必须遵循的客观经济规律,是推动建设我国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于失信行为特别是恶意失信行为,要敢于揭发、制止和通过合法途径予以打击,积极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形成失信可耻、维信光荣的良好行为理念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2.建:止严密的信用法律体系,严格信用管理执法。要立足于我国同情,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研究制订完善、系统的信用法律体系,从信用体系的建立、运行、管理等各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用于指导、规范社会信用行为,使各种信用活动有法可依。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种行为主体的信用评级结果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他信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全社会重视利用信用评级结果,推动信用管理活动的稳步开展。要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执法机构,努力落实齐项信用法规,加强信用法规执法检查,使所有行为主体接受法律评判和检验。

3.加强统一规划和指导,建止全同性的信用服务体系。在信用服务体系的建立中,国家一定要统一规划、统一指导。一是要明确信用机构和信息披露对象。信用机构应由国家组建,形成几家全国性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信用机构,具体负责信用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信用披露的对象既应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级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个人甚至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还应包括地区和行业。二是要分别不同的信用信息披露对象,明确有关全国统一的信用记录、管理、汗价、披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途径和指标体系,以便使各种信用信息具有可比性和可用性。三是要采用远程通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在各信用机构内部实行统—的信息网络管理,使信息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具备可操作性和及时性,并能够降低信息成本,为下一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四是要引入信息服务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信息披露有偿服务,使信用机构经受市场考验,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4.加强信用评级管理和监督,保证信用信息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级活动。要采取国际先进讦级技术和评级方法,提升评级管理水平,保证信用评级质量。在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信用评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以确保信用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

5.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政府要从建设市场经济的全局出发,切实转换职能,发挥政策导向、宏观调控、监督引导、维扩秩序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实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还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要加强执法的统—管理和协调,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捉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失信行为,努力树立信用政府形象。

6.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守信的内在动力。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从根本上矫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的发生。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树立诚信观念,掌握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知识和防范手段,珍视自己的每一个商业行为,打造牢固的企业信用结构,全面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发挥公证部门在维信中的特殊作用,推动社会信用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证要通过其服务、预防、监督、保障等功能,引导当事人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进行民事、经济活动,督促当事人遵守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可利用公证特有的强制执行效力,强制那些不守信用的行为主体依法履行义务,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经济秩序,防范和制止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公证活动中积累的公证业务档案资料,可以为信用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可靠、有效的信息米源,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上一篇:诚信的演讲稿七年级下一篇:造价师考试介绍